时间:2023-01-19 20:44: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理工科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受经济危机影响,市场经济运行低迷,就业岗位增速放缓,而需要就业人数却持续增多。数据显示,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30万,2013年达到699万,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重,其中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尤显严峻。国内对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的研究较少,相关研究与背景环境密切相关,且从各自角度展开研究,所提出的措施缺乏系统性。笔者从就业脆弱性的视角出发,结合理工科高校行业背景,提出系统化培养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创办历史短,存在品牌力弱、师资配套力量不强、专业实践技能培训不足等问题,导致财会专业毕业生无法形成具备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诱发就业脆弱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学生就业脆弱性指的是由于社会环境变化,使得就业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固有培养模式转变成高校的核心刚性,影响到就业稳定性,直接结果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离,就业风险应对不力,最终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笔者在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在理工科高校教学经验,重点诠释三个问题:第一,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就业脆弱性是怎样形成的?第二,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就业脆弱性以何种方式表现?第三,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毕业生脆弱性如何缓解。
二、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就业脆弱性根源
(一)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财会从业人员,而理工科高校为建设成综合性大学,需要完善学科体系,于是在双重因素影响下,理工科高校纷纷增设财会专业,为社会输入大量财会人才。目前,高等教育正经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与之相反的是,国内财会从业人员需求经历着“既多又少”的结构性矛盾格局,初级财会从业人员数量很多,但是高级财会人员很少。究其原因,初级财会从业人员准入门槛低,社会培训机构大量增加,批量培训初级财会人员,造成初级财会人员过剩。这就加剧各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就业竞争,高校间财会学生就业形成一种“零和博弈”,显而易见,理工科高校在这场博弈中处于劣势,这与理工科高校内部定位及财经类高校优势息息相关。第一,财会专业在理工科高校属弱势学科。受理工科高校自身定位的影响,财会专业在理工科高校属于非主流专业,定位决定高校在资源配置上的差异化,与特色学科相比,财会专业在经费支持、师资配套、科研环境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财会专业更多的是“自力更生”,严重制约了学科发展速度,形成“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第二,财会专业在财经类高校品牌优势明显。财会专业自身具有特殊性,不仅需要完善的理论体系,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财经类高校的优势明显。理工科高校合作单位往往是制造型单位,提供的实践岗位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为主,对财会人员需求量不大,学生实践机会较少。而财经类高校一般已形成良好的财经界人脉,可以提供丰富的财会岗位实习,增加了财经类高校财会学生的实践经验。
(二)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就业脆弱性根源 高校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图1所示。
政府、职业中介、家庭、企业、高校、个人、行业等七个要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维度对内部培养结构、外部就业环境、人才需求预测、就业风险应对等四个层面产生影响,从而构成高校学生就业系统的运行机制。宏观维度:政府履行宏观调控职能,通过立法控制与信息支持等隐形的手段,对劳动力供需市场的固有缺陷进行掌控调整,以降低高校就业系统中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歧视、就业保障制度缺陷等风险。此即为高校就业系统的就业风险应对层面。中观维度:行业就业资源变动影响行业整体就业环境的变动与就业观念的形成。此即为高校就业系统的外部就业环境层面。微观维度:在政府调控宏观与行业就业资源变动的影响下,高校、企业、职介、家庭等要素按照市场机制配置人才资源。此即为人才需求预测层面及内部培养结构层面。而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就业脆弱性表现即为就业系统结构缺失或运转不流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人才需求预测失真。职业技能培养方案实施路径模糊。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受限于教育资源,往往与其他管理类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在大一合并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初期,财会专业及其他管理类专业在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上相同,并没有根据专业的不同性质特征以及对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设置对应课程。财经类院校普遍有三年及以上的专业学习实践时间,而大类招生的财会学生的技能培养时间通常不到两年,这无疑拉大了与财经类院校毕业生的差距。再加上近年来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学校的实践教学场地、设备、教员以及经费等跟不上学生人数的激增,更是导致教学差距扩大,最终使毕业生职业技能薄弱,无法形成较高的就业竞争力。
(2)内部培养结构失衡。一是社会需求与学校供给脱节。高校没有顺应企业对高级财务人员的需求,财会专业教育重点还集中在理论学习方面,导致培养出的人才无法参与企业决策。据相关数据显示,拥有高级会计资格的会计从业者只占8%,而硕士以上学历不足3%,高级会计缺口超过60%。传统本科人才的培养体系一般都按学科范畴设计,注重“宽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口径”,往往偏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艰深理论的传授,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实践教学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构建。二是就业指导缺乏持续性及针对性。我国大学的就业指导普遍成为一种毕业前夕的临时性、短期性工作,往往停留在毕业政策解说、信息、技巧指导。这种就业指导忽视了对职业能力持续培养和个性发展的指导,缺乏针对性。而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地塑造,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大学生普遍处在未成年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社会经历有限,三观并未定型,因此必须在踏入社会之前,接受一定的指导、训练。而如果缺乏必要的就业指导,就会降低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外部就业环境负影响。一是就业观念存在误区。毕业生在择业时对区域和单位比较在意,选择竞聘单位上,可重点选择东南沿海城市;对单位的选择,则倾向于稳定、收入高的机关事业单位或收入高的三资企业,这就出现了有人没工作岗位、有工作岗位没人去的矛盾。同时毕业生由于缺乏对社会及人才市场的了解,就业期望值往往过高,甚至脱离实际,从而引起了高不成,低不就的不良循环。二是一次性就业率与薪酬水平不高。财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较高,整体能够维持在90%以上,其中就业率最高的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23%,理工类毕业生就业率92.76%,比财经类高校低近6个百分点。在薪酬方面,不同类型高校财会专业毕业生也有区别,财经类财会毕业生薪酬平均为2675元,综合性毕业生平均为2426元,理工科财会毕业生为2342元,平均为2500元左右。与其它专业比:财会专业就业起薪明显低于理工类专业。大部分理工类专业起薪在3000元左右,最高的材料类专业能够达到3500元,而财会专业毕业生起薪普遍在2500元左右,相差达1000元,与理工类其它专业毕业生比,起薪平均差距比较明显。三是就业单位企业多,机关事业单位少。财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各类企业,高达总人数的55%,符合中国经济市场化趋势。在主观择业方面,许多财会毕业生倾向于稳定轻松的工作,选择进入机关单位与事业单位相关岗位,但由于编制限制与激烈竞争,最终造成大量竞聘者无法成功进入这些单位,上岗者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近三年只占总人数9%,尚不及十分之一。在创业方面,敢于创业的毕业生非常少,仅占总人数的2%,主要是创业风险高,需要资金、经验、机遇等,因此更多毕业生更青睐自主择业上岗。
(4)就业风险应对缺失。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同时,劳动力市场用工歧视也屡见不鲜,这给高校毕业生带来极大的就业风险。政府尚未出台针对上述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的具体法律法规,缺乏在法律上的控制力度。而理工类高校在财会方面的就业资源明显劣于财经类院校,其财会类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风险更高。
三、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就业脆弱性的缓解
针对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就业脆弱性表现,依托理工科高校行业背景,在与财经类高校财会专业毕业生竞争时,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以期减缓财会专业学生就业脆弱性。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课程体系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要素是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具有稀缺性、难以复制、无可替代等核心竞争力特征。理工类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积淀和优势明显,产学结合更紧密,其开办的财会专业应充分发挥学校数理基础好的优势,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按理论够用、突出专业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特别专业方向模块和素质拓展课程,要突出行业特色,做到相互融合,以培养富有财会行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高级财会人才。将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定位在“经济管理中高级应用型人才”上,就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特色,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优化和整合专业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在构建培养模式时,应体现多层次、个性化的培养特征,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围绕财会专业的理论教学内容体系与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两方面开展。以航海专业背景高校为例,其培养财会专业人才,就业去向主要是航海行业,在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中,可设置航海工程概论、工程概预算、航海企业财务管理等课程;同时设置航海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税务筹划等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既体现了学校办学特色,又有利于培养符合航海行业所需的专家型财务管理人才。此外,高校应确定一个目标明确的培养方案,并将之贯穿在本科四年的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培养,将技能及职业素养培养渗透至完整的教学方案中,以期取得厚积薄发的效果。
(二)全程就业指导培训,完善风险应对机制 创新就业指导机制,从新生入学起即培养职业规划意识。高校通过系统指导、全程服务、搭建平台等措施,提升就业水平。
(1)强化就业指导,培养服务意识。就业指导工作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从大一开始,就业指导中心就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进行全程就业指导。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培养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第二,进行就业培训,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养成求职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培养过硬的就业心理素质。第三,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对接,就业指导中心要主动搜集就业求职信息,了解岗位需求,同时努力求得用人单位的反馈。
(2)优化就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工科类毕业生企业需求量大,每年进校招聘毕业生的单位多,供不应求,相比之下,财会专业因逐渐趋向饱和而逊色得多。用人单位并非对财会毕业生毫无需求,关键是如何让用人单位将对财会专业学生的有限需求放在本校招聘。理工类高校应通过实行就业“捆绑推荐”措施,与有联系的部分重点单位达成共识,在优先向其提供急需专业的优秀工科类毕业生的同时,促使该单位在需要财会专业人才时也优先录用本校财会专业毕业生。
(3)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供需平衡。依托理工科高校自身的行业背景优势,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引入企业教师,形成校企长效合作机制。企业教师以自身丰富的实操经验、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在执教过程中引导学生,使学生朝社会和企业真正所需要的财会专业人才发展,并通过引入工作岗位的现实需求,为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性素质提供了绿色通道。通过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重视应用能力培养,促使“社会需求”与“学校供给”高位对接,实现高校与企业间的供需平衡。
四、结论
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就业脆弱性并不仅仅来源于自身的先天劣势与财经类高校的品牌优势,还有社会因素乃至于观念原因,如个人、企业、政府等多方面原因。为缓解理工科财会专业学生就业脆弱性,笔者提出理工科高校应依托本校行业背景优势,采取系统性措施,将财会类专业与本校优势学科相结合形成复合型交叉学科,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工科背景的高校,有着自身办学历史积淀和办学优势,因而可嫁接工科知识到财会人才培养方案中,这是财经类高校所不具备的天然条件。故理工科高校财会专业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形成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应用性财会专业人才探索有效实施路径,方可成为培养复合型、行业型财会专家的摇篮。
参考文献:
[1]刘向兵:《大学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辨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刘术永:《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机制研究》,《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年第16期。
[3]杨艳东: 《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与思考
――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高等理科教育》2013年第1期。
关键词:理工科;专业教师;德育优势
一、专业课教师的德育优势
1.德育环节多
理工科教学包括专业理论的教学和专业实践的教学,具体来说有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校园科技活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多个环节,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过程,每个环节都可以挖掘德育素材,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德育机会多
在课堂之外,如课堂间隙、食堂就餐、外出实习时,师生有很多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借机履行德育职责。只要做有心人,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做自己分内之事,专业课教师时时、处处有德育工作可做。由于这种德育是平等交流式的、谈话式的,容易为学生接受。
3.德育方法多
专业课教师的“知行合一”、“自省慎独”等师德素养,可以无形地影响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教师讲述中外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历程中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鼓舞学生;老师的有榜样的力量,比采用空洞的说教、僵化的模式更有效果。
4.德育时间和人员多
一般来说,专业课教学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60%以上[3],专业课教师又占教学人员的多数,因此,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人员数量上,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都占有优势。
5.占有德育资源多
德育资源包括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内在资源包括专业课教师自身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经验、教师的行为举止、师德素养、授课艺术等;外在资源包括各种教学、教育的时间、场合、时机等。由于社会认同感的影响,学生更乐于与拥有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更愿意听从专业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可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科研水平、讲台形象、授课艺术、人格魅力等各方面来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只要专业课教师能充分、自觉运用所拥有的内在和外在的德育资源,德育实效将非常显著。
二、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的内容
1.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旧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不断被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所替代,揭示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表明了普遍联系的观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是哪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功劳,而是无数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不断创造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工科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渗透,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巨大的作用。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我国有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有很多发明创造,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前后科技发展水平的对比,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3.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教育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往往是经过几代人长期的艰苦探索和研究得来的,国内外的伟大科学家无不有着光辉的业绩和艰辛的历程,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对学生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激励作用,对于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有着很大帮助。
4.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忍让、团结、协作的精神。理工科不同于人文学科,一些理论比较深奥、抽象,学习、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必须努力钻研,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才能取得良好成绩,这就需要他们必须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大讨论、大作业、课程设计、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通过挫折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对今后走上社会尽快完成角色变换,胜任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
5.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发展的灵魂。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启发式教育拓展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科学思维的方法;通过实验教学、下厂实习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三、专业课教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学科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德育已不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倡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德育“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减少德育中学生的“防备意识”,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一个渗透过程,而不是强制地直接灌输过程,渗透于每一学科理论教学和每一学科实践教学中,不仅仅体现在单科德育课程中。
2.学科德育渗透的含义
德育渗透是指德育工作不能流于空泛的说教,而要借助于科学的方法把德育内容和具体的学科知识糅合在一起,在讲授科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创设和利用科学知识所具有的德育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如在物理学教学中,应重视渗透在物理学知识中的正确的物理观、时空观和宇宙观方面的教育,以及渗透在物理学中的崇尚实践、追求真理的精神的教育。
3.学科德育渗透目标的确定
任何教育都有目标,目标对学科德育渗透具有导向作用。确定渗透目标,要依据德育总目标分层设计,应当包括因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素质,也包括即使时代变化也不会改变的基本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素质;要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目标要考虑学科特点,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对教材的钻研、挖掘、把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与道德认知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4.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
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实施德育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或渠道,学科教学是最基本的途径。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情操的陶冶融于一炉。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要按照学科特点,通过讲授、讨论、交流、阅读、视听、网络、角色扮演和实验实习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政治思想观点、价值观、行为规范、基本品德和培养健康人格。学科德育渗透应在“融”与“合”上做文章。“融”是讲渗透的深度,要调动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感知德育内容,引起道德情感共鸣,内化成道德行为;“合”是讲渗透的广度,全面梳理教材中显性和隐性教学内容,尽量寻找融合点,日积月累,循环往复,做到“润物细无声”。
(1)教学内容的渗透策略
理工科教学是通过传授知识来进行德育渗透的。自然科学中含有丰富的思想性和科学的方法论,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都有很大影响。德育的渗透,就是把学科教学内容和德育内容整合。整合时,不得把德育当成标签贴在学科教学内容中,要注意各学科性质、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不同,教学和德育的结合点也不同,必须做到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有机融合。 (2)教学组织形式的渗透策略
学习方式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学习方法与范式,也是学科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种学习组织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样蕴含着德育的内涵与要素,是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所不可忽视的。自主式学习,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品格,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合作式学习,能使学生懂得与人交往,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起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尊重人、接纳人的现代人的优秀品质;探究式学习,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性格,能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习惯,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对真理执著追求的意志品格。
(3)学科教学情境的渗透策略
学科教学总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教学情境本身也蕴含着许多德育的要素,它要求我们予以高度重视,并将其很好地渗透到我们的学科教学之中。根据在教学情境中渗透德育的策略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调整对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评价。以前,我们看学科教学中教师对德育的渗透情况,主要看教师对教材内容处理的情况,看相关的德育要素的渗透情况。其实我们看某一学科教学是否注意体现和渗透了“德育”,不仅要看学生对学习内容中所蕴含的德育要素体会、感悟了多少,更要看整个学科教学的气氛,看学科教学中的具体情境。如果教师真正在学科教学中营造起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与情境,相关的德育渗透的目标和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得到了落实。
(4)教师人格的渗透策略
将教师的健康人格作为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说学生每天都可以读到这本最丰富、最生动、最具有感染力的教科书。它无时无刻不在召唤和引领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份喜怒哀乐。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教师要更自珍、自爱、自重。当自己进入学科教学领域,就要想到自己是学生的教科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自己的一颦一笑、一褒一贬、一喜一怒、一哀一乐,都要注意到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能重视和自觉地去做了,就可以说,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工作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4(4).
【关键词】学风 理工科 建设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037-02
学风建设,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管理水平和教学理念的重要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我国高校目前的专业设置和大学生人数来看,仍是以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居多。因此,理工科专业培养的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思想素质等方面的表现,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未来的发展。所以,对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研究,不仅可以推动理工科专业的学术研究、提高教育质量,而且对学校乃至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理工科专业学生特点
1.人文素养匮乏
高中的文理科分班使得选理科的学生从高中开始就出现了偏科的现象,他们不再花太多的时间学习人文知识,导致了对人文知识掌握得不全面。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大学里,理工科的专业背景使得学生认为“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他们对人文知识的课程更加不屑一顾。目前高校都会开设一些人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却鲜少能引起理工科专业学生的重视,他们宁愿花费更多的时间拓展专业技能,于是就造成大部分理工科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匮乏。
2.课程和实践环节安排紧凑
由于理工科专业的特殊性,一般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创能力极为重视,因此在教学计划中开设了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限选课,实验课和实践环节等内容,课程多,难度高,实验多,所学的专业知识内同前后衔接紧凑,有些理工科专业还会在期末考试结束之后安排实习等,使学生学习压力较大。
3.个人主义至上
由于课程设置和专业要求,以及各类企业奖学金和科创竞赛的评选和选拔,大部分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特立独行,不善于人际交往,看重个人利益,不懂得为他人着想,没有换位思考的能力,没有团队合作的概念,缺乏沟通协作的精神,集体意识也较为薄弱。有些同学甚至急功近利,缺乏责任心和基本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 理工科专业学风建设主要问题
1.缺少职业规划,没有学习目标
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经历了高考的磨炼,进入大学之后更加容易放纵自我。没有班主任和家长的督促,大学自由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目标,丧失了学习动力,也磨灭了学习激情。
2.旷课、抄袭作业现象普遍
少数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懒散、松懈的行为,导致旷课、逃课、抄袭作业现象时有发生。
3.沉溺于网络游戏
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迅速发展不仅带给学生极大的信息获取便利,同样,也使得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不能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无法自拔地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可以说,在各类学风不良的情况中,“因游戏耽误学习”的情况是最严重的,也是高校学风建设中一块巨大的“绊脚石”。原本,学生购置电脑的初衷是为了满足理工科学业的需求,但是,大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看到别人玩,自己也跟着玩,有些同学走火入魔,在挂科现象严重的情况下仍然执迷不悟,最终陷入延长学年或者退学的境地。
4.诚信意识淡薄
理工科专业是一个逻辑性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有严肃的学习纪律和严谨的学习态度。但是很多学生平时不仅旷课,而且抄袭作业,抄袭实验报告,等到考试之前,不惜铤而走险打小抄,在考场上出现作弊的行为。由于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和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导致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学风建设,有些学生还被学校处分或者警告,也严重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
三 理工科专业学生学风建设途径探究
为激励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广大理工科专业学生秉承“严谨、务实、责任、创新”的院训,勤奋守纪、勤学好问,勇于探索新知识,激发广大同学的求知欲望,以学院党委和领导的精神为指导,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学风现状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领导重视,深入宣传学风建设精神,认真部署,为学风建设保驾护航;全院开拓“助学导师”平台,做好学风预警机制工作;以项目化和优良学风班风班评选为载体,推进学生素质教育与班风建设。我院紧紧围绕学风建设这一主线,并以项目化工作为平台,推进学生培养。通过开展党员先锋
队、环化小课堂、思源读书会等项目,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他们走出寝室,走出网络世界。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
关键词:理工科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教学质量 实践探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理工科教学中最重要的集中实践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通过这个环节的训练,检验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一学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中。因此,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直接反映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然而,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新形势下学生就业的严峻性,各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普遍都存在下滑趋势,如何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如何通过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来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目前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针对当前理工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几年来的实践探索,提出一些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章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和监督
为了规范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我们学校建立了学校、学院、指导教师三级管理体系。学校制定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办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办法”等规章制度,进行宏观地管理;学院制定了详细的实施细则,明确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流程及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使每位教师和学生都能有章可循,实现规范化管理;指导教师则具体负责学生的管理和指导,保证学生按时按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要真正做到对毕业论文(设计)规范管理和监督,学院对毕业论文(设计)三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全面监控,前期学生完成查阅文献、文献综述、开题报告,采取指导教师负责制。中期重点检查工作进度,学生提交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英文文献翻译和进展报告,指导教师提交工作日志,学院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指导教师和学生,做到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从而保证了毕业论文(设计)能按时按质完成。终期检查包括学术不端检测、答辩和成绩的评定以及毕业论文(设计)材料的归档。三个阶段的检查都分为两个层次:教师自查和学院督导专家检查,对不能及时完成各个阶段任务的学生首先提出警告,在规定的时间内仍然不能达到要求的学生,经指导教师和督导专家审议,不能参加答辩。这既保证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培养了学生严谨、高效的学习习惯。
为了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学院完善了评阅制度。学生的论文(设计)除了由指导教师评阅外,还邀请相近课题组的两位老师进行交叉评阅。在答辩环节,学院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答辩阶段采取三级答辩:预答辩、小组答辩和公开答辩。预答辩由指导教师负责组织相近课题组的学生进行答辩;小组答辩由学院统一组织安排各专业分小组正式答辩;参加公开答辩的是各答辩小组推荐的优秀学生和答辩成绩为及格的学生,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各专业负责人、教授等组成公开答辩委员会,如果二次答辩不能评为优秀,则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评定成绩,从而保证了优秀论文(设计)的名副其实。相反,如果在小组答辩中成绩为及格的学生不能通过二次答辩,则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为不及格。
二、加强思想教育,做好动员工作,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由于扩招后导致师生比例失调,一名指导教师要带6~10名学生,同时教师承担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因此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不足;对于学生来说,找工作、考研面试、工作实习正好和做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冲突,学生无法保证能用心做好论文(设计),加上工作单位、考研深造的学校对毕业论文(设计)也不重视,学生也就应付了事。针对这些问题,学院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第一,学院召开毕业论文(设计)动员大会和师生见面会,一则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明确要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二则让指导教师和学生能面对面沟通交流,对课题的性质、要求进行详细解读,帮助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减少了学生选题的盲目性。
第二,学院调整了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从第七学期后半学期开始,学生可以提前查阅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由于学生在这一阶段课程不多,课余时间充裕,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特别是选择就业的学生开始一些阶段性的实验或毕业实习等工作,避免了学生忙于应聘或考研造成的毕业论文(设计)时间的缺失。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也带来了教师积极性的提高,保证了学生论文(设计)能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
三、严把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关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质量也是影响论文(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选题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有的选题过大过难使学生无从下手或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满意的结果;有的选题过窄,工作量明显不足,也容易导致抄袭现象;设计类选题过少,一则是因为教师缺乏工程背景,二则学校更重视论文。因此,学院采取了一些方法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首先,学院严格遴选具有教学和科研经验的副教授以上职称或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对初次带学生的教师,还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加以指导。对于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可以加入到相关课题组辅助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不仅使年轻教师得到了锻炼,也减轻了指导教师的负担。对于工科的指导教师普遍设计能力弱这一现状,学院一方面在制度上保证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要进入工厂或设计院进行至少半年以上的工程实践锻炼,同时也与企业联合,聘请有能力的专家担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有助于学生紧密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制定科学的选题审查制度。由学院学术委员会对教师申报的选题逐一进行严格审查,保证课题的质量。选题来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省基金项目、企业攻关项目等,体现了选题的多样性原则,满足了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要求。选题实行一人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工科专业,设计类题目要求达到80%以上,要求选题要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指导教师要带学生进厂实习,提高设计的实用性。
四、强化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指导
在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指导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不仅要发挥主导作用,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在任务下达书中明确任务,召开小组开题报告会,介绍选题的背景、研究内容、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实验方案、时间安排提出建议,最终明确方案,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做?怎么做?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仪器设备的培训。在指导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实验或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中期检查中,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做阶段性实验的汇报,总结前段时间的实验结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后续计划,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在整个的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更多地是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真正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也鼓励学生质疑,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建立奖励机制,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为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和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学校每年都要对获得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在全校范围内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并把评选出的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作品装订成册。
经过3年的改进和探索,学院通过制定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从制度上保证了这一实践环节的顺利展开,教师积极申报选题,认真指导学生,发挥了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也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很多学生都能够按计划出色完成论文(设计),文献检索和综述能力、初步地开展实验或设计的能力、论文撰写、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学生继续深造或从事实际生产、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9-90.
[2]黄世钊.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高教研究,2003,(3):81-82.
[3]田玫,王晶,姜艳丽,杨丽娟,陈宝久.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12):142-144.
[4]吕芳.工科本科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156-157.
关键词:教学模式;人生哲理;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当代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120-03
长期以来,对传统的物理化学与化工热力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专家、学者、大学教师们研究的热点。传统的主要教学生学会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及专业发展需求。近年来,经过广大教育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物理化学与化工热力学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以往的课堂教学改革过多地强调课程本身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而忽视了关键性的问题――教学模式与教学兴趣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深层次的改革,它必然会触及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等根本性问题。因此,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构建物理化学与化工热力学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1-3]。鉴于此,笔者以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成才为主要目标,以人本主义理论、构建主义理论为主要依据,结合物理化学与化工热力学两门课程的特点,尝试构建促进当代大学生应对社会变化和谋求个人发展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以期为大学课堂教学实践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物理化学与化工热力学教学的经验,将热力学原理与人生哲理渗透到物理化学与化工热力学课堂教学中。下面将一一阐述对这些人生哲理命题的提炼和解读。
一、自然界的各种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但总量守恒;人生的苦难与幸福可以相互转化,但总量守恒
在物理化学与化工热力学中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其实就是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其数学形式为ΔU= Q+W。其中Q为过程的热,W为过程的功,ΔU为过程中系统热力学能的改变。热力学第一定律揭示出上述三种能量形式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转化过程中总能量是守恒的[2,3]。能量虽守恒,“正能量”越多,社会才会充满希望。“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将这一定律推广,用以诠释人生苦与乐之间的相互转化,也是很有励志意义的。漫漫人生,苦难与幸福并存,二者之间彼此可以相互转化,但总量其实也是守恒的。有关于此,有许多人生格言为我们所熟知。比如,乐极生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遭罪等,不一而足。既然人生终究要经历苦难与幸福,倒不如趁年轻的时候经历苦难,然后再安度晚年。因为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体力、精力和上进心等各个方面正处于旺盛时期,应当充分发挥这一时期的年龄优势,这样才能高效率地取得应有的人生成就。否则,等到中年或晚年再去奋斗,再去吃苦,已经没有什么优势、效率和斗志可言了。应当让当代大学生尽早明白这一人生哲理。这样才不会虚度青春年华,才不会空叹晚年的悲凉。
二、过程的方向是热力学的重点;人生的方向至关重要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热力学的重点所在。热力学第一定律研究的是过程的能量问题,而热力学第二定律研究的则是过程的方向问题。在热力学中,过程的方向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样,在人的一生中,人生的奋斗方向也至关重要。我们常说,人生应该有明确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这样,人生奋斗才有意义。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终有一天会梦想成真,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否则,没有理想和奋斗目标的人生,只能是虚度光阴,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在当代大学生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忽然有一种方向感的缺失。以前在他们的中学时代,迫于父母和社会的压力,尚且明白考上大学是他们的人生理想。但一旦进入大学之后,以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已然实现,往往会滋生出松懈、迷惘的思想,于是得过且过。更有甚者,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玩乐,成天不务正业,上课时玩弄手机或逃课,上网打游戏,经商或者谈情说爱。他们始终没有搞明白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样的人生其实是很危险的。人生需要规划和经营,如果当代大学生的自律能力不够,人生的奋斗方向不够明确,那么为人师者就应该担负起当代大学生人生导师的责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正确的人生奋斗方向,指点迷津,从而履行其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三、化学平衡不再移动;人生安逸动力尽失
在化学反应平衡一章中讲到,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一旦达到平衡,反应的推动力即为零,此时反应便不再移动。这一原理又可以让我们联想到,人生一旦处于安逸状态便会失去奋斗的动力。所谓人生的安逸状态,其实就是达到了人生的平衡状态。这时,原有的上进心和斗志便不复存在,人生奋斗的推动力也就骤降为零。人生奋斗应当尽量避免处于这种状态,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更是如此。所以说,许多时候人生奋斗所面临的种种压力其实并不是坏事情,因为它们会驱使我们不断拼搏、不断进步、不断地有所成就,是我们奋发向上的强有力的推动力。英语中有一个成语“No pain,no gain”,意思是说,不经历痛苦就不会有收获。平时我们也常说,当一个人感到压力和痛苦的时候,往往是其进步的时候。许多伟大的人生成就都是人们在经历了苦苦奋斗之后的结果,而绝不是安逸状态下的产物。
四、热量是正能量,会推动吸热反应正向进行;忠言是正能量,会驱使虚心的人走向成功
在化学平衡一章中还讲到了工艺参数改变时的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很多,其中热量或者温度是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主要条件。对于吸热反应,供给系统热量或者升高温度,会推动反应正向移动。因此,可以说热量是推动吸热反应正向进行的正能量。人生奋斗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不仅需要自身所拥有的原动力,更需要来自周围环境为我们注入的正能量,其中他人的忠言即是驱使我们走向成功的正能量。当然前提条件是我们必须虚心,善纳忠言,这一机理才能奏效。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一个人的思想或智慧,受其年龄、经历、个性等因素的制约,往往会具有某种程度的局限性,加之生命的本能原本就不会自发地驱使人们走向高处,因此他人的忠言对于我们走向成功就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又语云,旁观者清。可见对于忠言这一人生奋斗过程中来自外部的正能量,既要意识到其重要性,又要虚心以待。这样才是我们应有的认识和应取的人生态度。
五、科学研究中大胆假设,往往导致科学上的重大发现;考虑问题时突破思维定势,往往会有新的收获
在热力学理论体系建立初期,科学家曾有过许多大胆的假设。这些假设尽管在当时看来不可思议甚至是十分荒谬的,但是后来都导致了科学上的重大发现。例如,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熵函数的引出和熵判据的发现,就是科学家在研究可逆卡诺循环时注意到该过程的热温商之和为零,当时预感到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之和可能是某个状态函数的变化值,进而大胆假定这个状态函数为熵函数,再结合卡诺定理,最终导出了判断过程自发性和方向性的熵判据。而熵判据的正确性后经无数事实所证明,不容质疑。再比如,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创立也是在当时研究低温下凝聚态物质化学反应的熵变趋于零的实验基础上,通过大胆假定绝对温度为零时,纯物质凝聚态的熵值为零而建立起来的。而热力学第三定律后来经过统计热力学的证明是正确的。以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思维模式对于指导我们考虑问题时的思维方式是很有借鉴意义的。生活中的许多时候,我们在考虑一些问题时,由于固有的思维定势,问题可能显得一时难以解决。但如果能尝试着换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可能就会出现峰回路转的局面,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平时我们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就是这个道理。如今事事讲究创新,就是倡导人们突破思维定势,标新立异,以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可以建立新的定律;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可以创造新的成果
任何一门科学理论的创立固然离不开科学家们独自的贡献,但也应该看到,许多科学定律的创立有赖于科学家之间的合作。这种例子在物理化学中比比皆是。例如,焦耳与汤姆逊合作而有节流膨胀原理;吉布斯与亥姆霍兹合作而有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克劳修斯与克拉佩龙合作而有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Redlich与Kwong合作得到RK方程,等等。科学家之间合作的优势在于,形成合作之后使得彼此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了,彼此都能看到自己所从事领域以外的东西,因此,使得科学研究更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这一原理昭示出人与人之间合作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合作可以实现合作者的知识互补、经验互补和优势互补;②合作者彼此思想的相互碰撞往往可以擦出新的思想火花来;③合作的力量大于个体力量的简单加和,这也就是平时我们常说的1+1>2。当代大学生往往自我意识太强,合作意识淡漠。这种思维和行为定势亟待矫正。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当树立与人合作的团队意识,这样,无论对其做事还是做人都是大有裨益的。因为将来大学生无论在哪里工作,都不可能是单枪匹马,单打独斗,独立于社会的生命个体,都将是某一个团体中的成员。
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当牢记“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道理。笔者认为,“鱼”与“渔”之间的关系可以和当代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其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相类比。当代大学生在大学里所应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不应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知识,还应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人生哲理等社会科学知识。惟其如此,才可称得上是全面成才。而物理化学与化工热力学课堂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生哲理教育的良好场所和载体。大学生在大学里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动力源于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源于内心需求。当代大学生对于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所欠缺的人生哲理等社会科学知识有一种强烈的渴望,这种渴望来源于其丰富自身、提高自身和发展自身的内在需求。
大学教育应是最系统、最全面、最集中的一种教育,大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应当既立足于当前的学习,又着眼于终身学习。因此,作为大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和途径――课堂教学,就要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构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55.
关键词:CDIO;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054-02
一、引言
近年来国家提出,教育是振兴民族的基础基石,我国目前把教育提高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高度。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现状是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大用人单位普遍要求学生要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要具备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要具有良好的个人价值取向。CDIO工程培养大纲将大学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高校的教育职能是要服务于社会,其重要的发展方向是要适合当前市场的需求,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培养具有时代特征人才的先进工程教育理念。理工科计算机专业作为工科院校的一个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上承载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但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理工科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目前在国内仍是一个薄弱环节,于是,昆明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尝试着在CDIO工程教育理念下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中提供一种新思路。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
1.对基础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学内容的整合就是将原有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的各门课程中的相关内容通过新的组合方式进行删减、整理与合并,使相关课程能够形成内容冗余度少、结构性好、整体协调的新型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目前需要的具有扎实基础、宽阔知识面和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基石,通过计算机专业各门课程内容的整合,使原有的教学内容容量扩大、内容更新、知识渗透力增强;同时也要将计算机学科发展的最新理论和新技术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符合当前时展的计算机专业学科内容的新体系。昆明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对教学内容整合的具体要求主要表现为:经典计算机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数理思想,科学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于传统教学手段,配以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经典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打下扎实的基础。计算机的重点是硬件知识与软件知识的结合,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介绍计算机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或将其他专业中的计算机问题作为实例进行分析,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增强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理论教学为主要形式,以实际应用为主要内容,以研究和分析为主要教学手段,将理论知识、实际应用、研究分析集于一体,创建“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良性思维模式。现代工程技术的计算机基础专题的重点是开拓学生的视野,侧重于人文教育,建立工程文化的概念。以讲座、讨论等方式作为学习方式,配以相关影音,影像,科技知识短片以获得学生的感性认识,且丰富了教学手段;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演变过程的讲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世界观。
2.科研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师通过参加各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不断更新知识,掌握目前最新的科研成果,不仅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自己的整体教学水平。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不仅可以了解教师从事计算机科学的最新动态,也可以掌握学科的最新成果,为学生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加有利于增加教学深度的延深,教学效果的逐步提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同样具有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具体应用能力的良好效果,同样也能达到“做中学”的目的。例如,教师涉及的软件项目的具体代码的开发编写、嵌入式系统地硬件图纸设计和电路板制作、现实世界中的计算机应用需求等。
3.设计性实验与虚拟实验室。设计性实验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对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有力补充。它是指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通过查阅资料构思设计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设备,自行拟定实验程序,自行实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例如,算法分析试验:学生可以选择内部排序算法和外部排序算法进行比较、学生可以选择数据库相关的试验实现记录的冲突等试验的完成、也可以选择网络中的数据包拦截试验从网络中获得各种数据包的试验。另外,虚拟实验事也将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计算机教学的有力补充。它是指用仿真技术、数字建模技术和多媒体应用技术等在微机上调制的可辅助或代替传统实验操作环境。通过进行虚拟实验,学生可以在不浪费任何硬件教学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各种实验尝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整体设计能力,实现设计运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也恰恰符合CD10工程教育理念。
三、教学内容的模块化与教学大纲的制定
随着我们的教育逐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对教学模式的灵活性、针对性、现实性和经济性特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CDIO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必然要涉及到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的规划和建设,基于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特点和CDIO工程教育理念,我们将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知识进行了模块化分类。从知识的结构上进行模块化分类为: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电子基础、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等几个模块,这种模块化的分类有利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展开。
经过对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模块化处理后,基于CDIO教育理念要对教学大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编写,使得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既涵盖教育部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的要求,又符合CDIO强调能力提升的要求。对计算机专业知识进行三个层次的要求:掌握、理解和了解,以保证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同时注意到每个能力培养项目自身的特点,适当调整知识内容和结构,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在能力培养方面,基于学生主体性的考虑,我们也要充分贯彻“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差异,学习方法、习惯、能力上的差异,学习目的和态度上的差异,可以分层次进行能力培养项目的实践,可以选择性地参与科研、教研、实验设计等。
四、教学内容的设计
以“简单微程序控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作”这个具体的能力培养项目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求学生掌握微程序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完成整个处理器项目的构思、设计、实现与运作。具体过程为:(1)通过文献查阅和方法分析等掌握微程序控制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对其进行基本模型建立,然后将整个微程序控制计算机进行分解为几个部分,对各部分的功能进行分解和定义提出每个功能模块的具体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2)将上一步的构思过程提出的进行指标细化,规定相应的参数,如指令系统的指令集的大小,指令的长度,指令所采用的寻址方式、后续指令地址的确定方式等内容,通过选择和计算得到控制存储器的容量大小。(3)利用现有的电子原件,按照实施方案进行设计制作,以期达到设计要求;处理器完成后。对各部分进行单项功能测试。(4)通过实际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找出影响性能的因素以及改善性能的方式,最后以报告或论文形式进行总结;同时准备对项目进行答辩。教师与其他非参与项目的小组组长作为项目答辩评委,答辩之后,按照CDIO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四个层面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
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难题,解决这些难题可以给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克服困难的激情和勇气。整个项目的完成不仅可以达到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更能够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锻炼提高检索文献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等。
五、结语
由于昆明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要求有自己的侧重点,加上近年来我校扩招导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难度。因此我们将在目前的情况下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遵循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理念,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同时将认真总结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经验和不足,期望能够在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上形成独具特色、切实可行的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工计算机教学新思路,提高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等,切实体现高校服务于社会的职能。
参考文献:
[1]王海瑞,李亚,张智斌,等.基于CDIO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21-22.
[2]王海瑞,李亚,张智斌.“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建设与改革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22-24.
[3]周红萍,高晓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报,2008,(02).
[4]李善寿.CDIO工程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实施方法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2).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概论”课 文、理工科 差异性教学
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高职学校为1276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0%。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概论”课教育,大力推进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改革,提高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既是党和国家的要求,又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本身的要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于“概论”课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上有较大的突破,但关于“概论”课教学理论研究中,对于“概论”课教学的一般性理论探讨较多,而专门针对高职院校怎样进行“概论”课教学的模式探讨较少,根据“05新方案”精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由原来的五门缩减为两门,同时课时减少,而“概论”课教学内容乃是根据教育部社政司不分本专科统一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设置和安排的,教材也是统编的。而不同层次的学校学生素质差异是很大的,对教师因材施教的要求是很高的。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理工科学生日常实训时间多的特殊性,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材内容,活化教材成为各高职院校当前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点任务,为此,四川省教育厅特委托四川几所高职院校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进行四川省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专题研究。该研究虽然在院校属性和教学内容上有针对性,但所有专题的教案、课件、案例,以及实践、作业等运用于所有专业学生,没有差异性,致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至今还没有出现大家所期盼的效果。本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状况和认识,认为要提高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对文、理工科学生实施差异性教学。
二、高职院校“概论”课文、理工科差异教学的原因
依据在实际教学中的观察和总结,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概论”课应实行文、理工科差异教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授课学时的差异
高职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学生以后的发展方向多数是直接走向企业一线工作岗位,所以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每学期都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实训,特别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且其每学期实训时间比文科专业学生要长,以本学期教学班级为例:机电专业实训时间是4周,而英语专业实训时间只有1周,两个专业授课学时相差达6个学时,如果教学计划针对所有专业,就会出现有些专业“概论”课内容讲不完,或者有些专业“概论”课内容讲完了,而学校安排的教学时间还大量剩余的现象。为了避免“吃不饱”和“吃撑了”的现象,根据文、理工科授课学时的差异要制订差异性的教学计划。
2.掌握程度的差异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层次,对“概论”课相关内容掌握程度差异很大,在“概论”课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有这种感受:上文科专业学生的课比较顺畅,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常常只要老师提到上句,学生能快速回答下句,而理工科专业学生常常在老师的一再提示下仍然很迷茫,不知怎样回答问题,课堂死气沉沉,老师经常感觉很疲惫和挫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文科专业学生大多经历高中文科政治、历史的强化培训,对”概论”课相关内容掌握得比较好,而理、工科专业学生大多是理科生源,高中时对政治、历史不重视,对”概论”课相关内容掌握得也比较差,致使文、理工科专业使用案会出现:理论性太强,知识性太弱,理工科专业学生认为太难,听不懂;理论性太弱,知识性太强,文科专业学生认为太简单,在重复高中的东西。所以根据文、理工科专业学生对“概论”课相关内容掌握程度的差异性,必须编写差异性教案。
3.学科专业的差异
高职院校大多是以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所以所有专业的学生课程设置基本以市场和社会为导向,但专业不同,对市场信息和社会信息了解和关注的方向和角度也不同。文科专业学生趋向关注社会动态和社会现象等宏观方向,理工科专业学生趋向关注本行业状态和本专业技术动态等微观方向,加上大一基础专业学习中,文科专业学生会更多注重素质方面的培养,而理工科专业学生则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特别是专业技术方面的学习,从而对文化素质的培养不足。造成的结果是:“概论”课使用社会案例,文科专业学生比较感兴趣,而理工科专业学生不太感兴趣;“概论”课使用理工专业案例,理工科专业学生比较感兴趣,而文科专业学生不太感兴趣。为了使各专业学生感兴趣,必须差异性选择案例。
4.领导重视的差异
高职院校各系部领导的任命,虽然思想政治方面要求很高,但基本上是各系部领导由本系部专业相关毕业的领导担任。文科专业系部领导大多文科专业毕业,对“概论”课了解比较多,比较熟悉,也比较重视,而理工科专业系部领导大多理工科专业毕业,对“概论”课了解比较少,比较不熟悉,也相对不太重视。文、理工科专业系部领导重视的差异会导致本专业辅导员和学生重视的差异,因此要使学生重视这门课必须使这门课与其专业紧密结合,不同的专业使用不同课件、布置不同的作业,能使其领导了解这门课,觉得学习这门课对本专业有用,从而重视这门课,最终使学生重视这门课,喜欢这门课。
三、高职院校“概论”课文、理工科差异性教学的对策
通过以上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高职院校“概论”课文、理工科学生差异教学势在必行,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怎样实施差异性教学?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教学计划差异制订
由上面的分析及高职院校的现状,我们了解到文、理工科授课学时存在差异,以本校为例,文科与理工科专业授课学时相差6学时左右,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必须根据各专业教学进程表和各专业的特性,由本专业“概论”课任课老师制订教学计划,不能所有专业使用学计划。
2.教案差异编写
文、理工科专业学生对“概论”课相关内容掌握程度的差异,要求教案必须差异编写。文科专业学生对“概论”课相关内容掌握程度较高,一般知识性问题都有所了解,点到为止即可,所以文科专业教案可加强理论方面的阐述,特别是理论结合实践部分;理工科专业学生对“概论”课相关内容掌握程度较低,一般历史性问题和社会性问题都不甚了解,知识性问题也有所欠缺,所以理工科专业教案要加强历史、社会和知识方面的阐述,特别是基本文化素质方面的讲解。
3.课件差异制作
课件教学已经是当前理论教学的主要手段,课件制作成为每一位老师的必需技能。“概论”课课件教学成为主流,但不管按章节的传统讲课还是当前热门的专题讲课,课件模板和制作风格都是一样的,没有文、理工科专业的差异,而现实是文科专业学生想象思维比较丰富,跳跃性思维较强;理工科专业学生逻辑思维比较强,喜欢按某种顺序、规则想问题,掌握内容。因此,“概论”课课件制作时文科专业要多用图片、动画等引发想象的内容,而理工科专业要多用图表、数字和序号等直观的内容,这样比较符合各专业的思维方式,便于了解内容,理解所学知识。
4.内容差异讲授
课堂讲授是提高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有些老师讲得神采飞扬,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有些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如何使学生喜欢“概论”课,提高课堂讲授的针对性是关键,对文科专业学生应该多结合社会现象和社会动态相关案例,把政治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深入浅出,既要避免重复以前的内容,又要使同学们对现实问题的理解找到理论根据;对理工科专业学生应该多结合历史事实和专业方面的案例,把历史与现实、国家与个人结合起来,使同学们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理解当前国家的现状和政策,把自己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
5.作业差异布置
课堂讲授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课程的结束,课后作业的布置对考核内容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至关重要,但高职院校“概论”课课后作业的布置一直都不够重视,也没有统一要求。本课题组从课题组教师的经验出发,认为要提高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布置课后作业,而且文、理工科专业要差异布置:文科专业学生要多动、多调查、多制作,把所学内容运用于实践中;理工科专业学生要多想、多思考、多总结。把实践中的体验升华成理论,这样才能使各专业学生和领导觉得“概论”课与本专业、本人有紧密联系,有实用性,从而重视“概论”课,喜欢“概论”课,提高“概论”课的实效性。
6.考试形式与内容的差异
基于文、理工科专业学生对“概论”课相关内容掌握程度的差异,以及教师对他们讲授上的差异,我们认为,期末考试时,文、理工科专业学生在考试形式与内容上也应有所差异。文科生可以半开半闭,闭卷部分,侧重于基本理论;开卷部分,侧重于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材料分析。理工科专业学生,可以全部采取开卷的形式,主要考查他们在开卷的情况下,对“概论”课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与熟悉程度。
参考文献:
[1]单春晓.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建设的进一步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9,35.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 文科 教育学视角
理工科院校文科的发展,不仅是创办文科专业与设置文科课程的问题,而且是对理工科学生实施人文教育过程的问题。理工科高等学校要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思考文科发展的问题,将自然科学的问题与社会问题相结合,将理工科的自然科学知识与技能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幸福观等相结合,将理工科的科学问题纳入哲学社会科学的视域加以审视与研究。因此,本文将讨论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教育学视角。
一、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当代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城镇建设等,内在地要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二者通力合作,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即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顺应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大趋势,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学习与掌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但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目标。我们不仅要传授理工科自然科学与工科知识技能,我们还要从道德品质、工作态度、社会责任、文化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培养教育学生,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科学技术问题只能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但解决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杨义(2002)认为,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文化工程”,而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这个工程具有以下四个要点:(1)它涉及一个民族的总体科学、道德和精神文化素质;(2)它涉及一个民族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共识;(3)它涉及一个民族对全局问题、突发事件和日常现象的理性思维能力;(4)它涉及一个民族的社会管理和社会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技术赋予社会以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和物质形式,而人文社会科学赋予社会以前进方向和精神内容。只有把物质形式和精神内容结合起来的社会,才是一个完整的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创造物质文明的才能,而且也是精神文明的承载者与践行者。因此,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对理工科大学提出的要求。
二、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需要
对于理工科高校来说,落实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的目标,在于研究与制定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课程的培养计划。70年代以来,我国大多数重点理工科院校相继创办了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这些工科强势学校,逐渐转变为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然而,“综合性大学”浪潮过后,理工科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着如下问题:理工科应该创办什么样的文科专业?如何创办与发展文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定位文科课程?确定什么样的文科发展路径?采取什么样的必要的管理与发展措施?
“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个人知识与学科知识、教材的心理组织与逻辑组织)之关系的问题,在课程形态上则表现为经验课程和科学课程的关系。课程理论和实践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意味着在这个基本问题的探究方面做出突破。”(钟启泉&张华2001:144)我们认为,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还应该包括个体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问题。不管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社会化,还是使人类社会更加人化,教育的目的性是存在的,而这种目的性就是教育活动的方向和推动力,就是选择教育内容的方向和标准。教育的方向性,或受教育者个体经验的方向性,并不是任意选择的结果。
杜威在研究经验课程时历来重视教育的目的性,重视学生经验的教育价值。他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从经验中产生的,强调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然而,他认为,经验和教育二者并非等同,并非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地起着教育的作用。他运用“经验的连续性”原则区分了“有教育价值的经验”和“没有教育价值的经验”。经验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经验中采取了某些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每种经验就是一种推动力。经验的价值只能由它所推动的方向来评断。”因此,教育者的责任就在于判明一种经验的走向。(杜威,1991:259-263)
理工科大学教育者代表社会完成高等教育阶段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因此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就应该首先具备能力,判明理工科大学生经验的
[1] [2]
走向。理工科大学教育者与教师是社会化的典型产物,因此他们具备社会发展先进思想的素质与品质,能够代表社会与按照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完成教育受教育者的任务。这充分说明,个人发展与教育、学生与教师、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相关性。
课程作为教育内容的目标化过程,必然要受社会需要的制约。因此,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应该包括个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个人应该如何发展,其发展如何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是如何影响个人发展的,这些问题都是教育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王佩华(1998)认为,文理分家,理工脱离,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学习苏联模式的结果。这种模式使得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氛围相对淡薄,文科发展阻力大。然而,文理分家,并不是理工科院校创办文科专业的真正理由,文理融合比较典型的麻省理工学院也并非理工科院校学习的典范。这是因为,从另一个角度看,文理分家加强了文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如果具有文科传统与优势的文科高等院校不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学,岂有理工科发展文科专业的道理?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有其历史与传统,解放前的清华大学也有其历史与传统。理工科高等学校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理工与文科并举的麻省理工学院对于发展文科有什么优势?对于发展理工科有什么优势?假如清华大学具有以往强势的文科,其文科会发展到什么水平?其理工科又会受到什么影响。
因此,理工科大学创办文科专业向综合大学发展的真正理由,并不是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而是通过创办文科专业,让理工科学生享受人文学科滋养。人文学科的滋养通过三个渠道渗透到理工科大学生的经验,影响着其个人发展方向与路径。其一,通过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学生必修与选修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科课程,获得人文学科的知识滋养,在个体的知识结构上完成文科与理工科的融合,实现知识结构上的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其二,通过师生与生生交往影响学生。理工科院校文理科的融合,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知识结构层面,还表现在文科课堂上文科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往方面。文科教师以其特有的文科气质、文科态度、文科价值取向与文科人格魅力,影响着理工科学生。在课下,理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社会交往,文科学生的言行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理工科学生。其三,文科专业的创办与文科院系的设立,无论从学校学术氛围与学校学生生活,还是从图书资料与网络资源等方面,都会对理工科学生产生影响。
三、结语
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级人才为己任。理工科院校以其理工专业见长,发展文科专业,发展什么样的文科专业,怎样发展文科专业,都不能离开与脱离教育学理据,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人才培养过程,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的发展不可离开其理工科人才的培养。
参 考 文 献
[1]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全国理工科高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综述,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4.
[2]戴忠信.动态多元课程观:统整课程与教学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1):1-5.
[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北京: 民教育出版社,1991.
[4]王佩华.重点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思路刍议,高等教育研究,1998(3):59-62.
[5]杨义.“四个同样重要”关键在落实[N],文汇报,2002-7-15: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2318.
【关键词】新时期;理工科高职生;就业心理;探析与对策
通常情况下,理工科学生的人格特征是谦虚、克己、忍耐、处事认真、严肃谨慎、比较保守、尊重传统观念和行为标准,很少追究刺激去做危险事情。但从总体情况看,理工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性和人际关系敏感方面表现的症状较突出。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比上年增加20万,加上前两年200万没有实现就业的人数,今年毕业生求职队伍更加庞大。作为大学毕业生群体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毕业生,其就业压力更大,就业心理问题尤其显著,需要全社会对其就业心理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因此,认真研究理工科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努力探索解决心理问题的对策,这必将对做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一、理工科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探析
新时期,大部分高职毕业生能认清当前严峻就业形势,摒弃传统就业观念,正视社会现实问题,就业动机和就业心态积极健康向上,其就业观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四点。
1.求高求名心理偏多。最近两年,“80末”“90后”大学毕业生陆续进入劳动力市场,与上一代相比,他们中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和来自少子女的家庭,社会和家庭给了他们良好的物质条件,大部分孩子是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下长大的,父母的特别照顾,导致他们不会急于找一份普通的工作,而对工作的要求很高,对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要求更强烈。
其次,由于目前社会对理工科毕业生需求量的不断攀升,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理工科高职毕业生普遍把个人的职业发展前景放在首位,在薪资、地区、行业的期望值方面要求明显提升,而到一线岗位、艰苦行业就业的热情有所下降,择业时的求高心态普遍存在。
再次,在消费者中,有一种求名心理,即追求商品的名牌,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在求职择业者当中也有这种求名心理,不了解职业的内在要求或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某些工作,单纯追求“名望高、名誉好”的单位。这样就使一部分毕业生盲目追捧“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体面的工作,谈薪酬,讲实惠,不进行务实的职业生涯规划,容易错失最佳的就业机会,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窘迫境地。
2.自卑焦虑心理偏重。理工科高职毕业生一方面受社会认可度、社会评价和部分地区和行业对高职生的就业限制政策等外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学历、家庭出身、外表容貌和自我意识等内因的影响。另外,具备孤独、内向和孤独以及完美主义性格特质也是重要的内在影响因素,所以理工科高职毕业生自卑心理普遍存在,特别在非热门专业学生、女生、贫困生三者的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其次,由于受自卑心理影响,理工科高职毕业生在未落实就业岗位之前,容易产生就业焦虑心理,这种就业焦虑心理在不同毕业生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特别对那些对自我定位不准、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和社会实践较欠缺的理工科高职毕业生身上表现的较为突出,严重地会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就业,这样就造成部分理工科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度大。
3.迷茫浮躁心理突出。理工科高职毕业生迷茫浮躁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在的客观因素,当然也有自身的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职业心理定位的缺失和模糊。另外,当前社会舆论导向特别是网络舆论导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心理还未完全成熟,抗压能力较差的一部分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面对就业、择业、升学等千头万绪的事情,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心情浮躁不安等,这必将进一步影响理工科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其次,迷茫浮躁心理的出现潜伏着较大的“闪辞”危机。近几年,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整体好转,理工科高职毕业生需求的增大,毕业生毁约率也将持续走高,“毁约心态”已经在部分高职大学生中蔓延。大多数学生都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先签下一个公司“垫底”,然后再继续寻找目标,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就“毁约”另谋高就。实际上,高职毕业生毁约率走高的背后,更多的是学生一种迷茫浮躁心理的体现,说明学生在就业过程对用人单位归宿感不强,对工作责任心不够,其就业心态有待调整。
4.创新积极心理偏少。理工科高职学生所学专业主要集中在地矿类、机械类、汽车类、土木建筑类、电气信息类等,这几类专业的教学要求往往偏重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等创造性思维培养。同时,理工科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忽略非专业素质能力的学习和积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也渐渐地轻视了自身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同时,虽然国家和各省市一直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工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向高校毕业生倾斜,特别近几年在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模拟实训方面加大了培养和培训力度,但从总量上来看,理工科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依然偏少,占毕业生就业总数的比例仍很低。
另外,一方面90后高职毕业生普遍有活力有朝气,思维也比较开阔,希望用人单位提供创新性,有挑战性的岗位;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到基层,一线岗位锻炼和学习,希望寻求舒适的工作岗位,在岗位中遇到挫折和打击,就会灰心意冷,打退堂鼓,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明显,甚至在试用期就匆匆离职。
二、解决理工科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普及心理知识,完善自我意识,更新就业观念,引导理工科高职毕业生成功求职择业。
首先,大学阶段是多种人生压力相对集中的阶段,对于生理和心理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理工科高职学生来说,无疑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所以,从入学开始要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学知识,通过多种途径要教会学生乐观面对困境,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通过哪些途径可获取有效帮助,以此来提高他们面对挑战的能力,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
其次,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完善学生自我意识,帮助学生更新就业观念,特别是充分认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理工科专业对择业者的要求,明确理工科高职学生毕业后首先要到基层和一线等艰苦的岗位工作。同时,要重视女生的就业规划与辅导,增强女生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再次,要结合理工科专业的就业方向,用心理学的方法教会学生全面分析自己的气质、性格等,发现特长,培养兴趣爱好,明确自己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考虑自己的家庭环境,扬长避短,正确的定位自我,科学地进行“人职匹配”,最终帮助理工科高职毕业生成功求职择业。
2.优化理工科学生培养方案,加大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力度,以就业教育为中心,全面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在理工科学生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包涵了现代人文科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教育、审美与艺术教育、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教育五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泛,它可直接或间接地丰富理工科学生的精神世界,对于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丰富理工科学生的情感智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目前理工科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较为薄弱,这样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首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优化学生培养方案,把传统的“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凸显“两课”特殊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与价值,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把人文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专业内容中,这样才能使专业课显得更加丰满,更加富有生机和人性,以此来提高学生高尚的情感和高雅的人文修养。
其次,以就业教育为中心,突出素质教育中的(下转第35页)(上接第33页)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紧密结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第二课堂人文素质教育为抓手,发挥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积极实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全面提高理工科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3.建立专门机构,培养优秀师资,重视就业心理辅导,开展就业心理援助,增强理工科高职毕业生就业自信心。
首先,在理工科高职院校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中心,培养一批既具有心理学和教育学背景,又具有丰富的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经验的优秀师资队伍,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毕业班思想政治辅导员,这样可以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辅导工作。
其次,就业心理咨询和辅导是针对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遇到的某些心理上的困惑而提供的一种服务,它不仅是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就业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的重点工作是疏导学生就业心理障碍,排除学生因不能成功就业而出现的心理危机现象,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摆脱就业困境,走出择业的心理误区,重树理工科高职毕业生就业自信心。
再次,重视理工科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心理援助工作,要发挥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指导贫困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学生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克服自卑、焦虑心理。同时,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强实践能力。
4.探索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推行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对接,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提升学生的创业力。
首先,对于理工科高职院校而言,可以积极探索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创业技能,而且让学生拥有了创业精神,学生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可贵的精神财富。
其次,通过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学生熟悉了市场,积累了人脉,获得了经验,为开展创业行动积极“热身”,使学生在小试牛刀之后,继而大显身手,真正赢得市场、拥有市场。
再次,通过搭建形式多样的创业平台,以点带面,将创业教育全面铺开,既有全方位的创业指导,又有针对性的创业实践,逐步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无缝对接。比如理工科高职院校可以设立创业园、招收创业班、建立创业学院等。
另外,在推行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无缝对接中,可以培养学生“我要学”的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样可以使学生意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进而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以此通过积极的创业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创业力。
三、结束语
理工科高职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各行各业基层岗位的骨干力量。作为理工科高职院校应建立专门就业辅导机构,配备优秀师资,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不断优化学生培养方案,创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另外,要普及心理知识,疏导学生心理困惑,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唯有如此,才可以使理工科高职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顺利地度过就业阶段。
参考文献
[1]倪青,马庆玲.理工科大学生个性特点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月.
[2]丁玲.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及调适[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0月.
[3]王婷,李程勇.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其对策[J].世界家苑,2011年3月.
[4]杨文立.理工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出国与就业.2011年第20期
[5]文华梦.浅析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对策[J].金田,2011年第10期.
[6]陈昕.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出国与就业,2011年第20期.
[7]张作祥.简论加强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OL].光明网省略/01gmrb/2006-12/02/content_516202.htm,2006年12月.
《Majors》
A.理学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地质学类、地理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力学类、电子信息类、心理学类等。
B.工学类:矿业类、地质类、机械类、仪器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土木类、水利类、测绘类、化工与制药类、纺织类、轻工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航空航天类、兵器类、核工程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建筑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工程类、公安技术类等。
C.农林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林学、园林、森林保护、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草业科学。
D.医学类: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中药学类、法医学类、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类。
E.管理学类: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图书馆学、档案学等。
F.经济学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税务、保险学、贸易经济、金融工程、国民经济管理、信用管理、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投资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海洋经济学。
G.法学类:法学、理论类、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教育学、外交学、治安学、侦察学、边防管理学。
H. 教育学类: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I.军事类测量工程、车辆运用工程、船艇指挥、弹药工程、导弹工程、导航工程、地雷爆破与破障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很多同学容易把理工科混为一谈,不清楚二者的关系和区别。理科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国家的科学水平;工科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理科和工科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科的特点,理科专业的数量和培养学生的数量要比工科的少,但更要求精益求精。理科专业的同学可以在研究生阶段转入工科学习,由于有坚实的理科做基础,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更得心应手。在现代科技领域,理和工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同学们在选择专业时应注意兼顾理科专业的基础、工科专业的发展趋势,确定长远的发展目标。此外,要注意管理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部分专业在招生时更侧重文科生。
理科生的就业现状
(Status of employment)
理科生的就业现状相对文科生来说要好很多,但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导致高校毕业生也在持续增加,那么相应的理工科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很多理工科专业岗位的需求正在向“日趋饱和”的方向发展,因此,就业前景也不容乐观。再加上近年来海归人数的不断增多,更加剧了就业压力。
面对这样的状况,理科生们要想在本科毕业时轻松顺利地就业,就一定要弄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理科生的核心竞争力
(The core competence
对于理科生来说,专业是其核心竞争力,甚至比学校的名气更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三。
1.专业技术性更强
对于理工科专业来说,培养的内容技术性强,行业的社会分工非常明确,对于大多数理科学生来说,将来主要也是从事技术工作。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不论是行业内的龙头国企还是民营企业,招人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大学生的技术能力。综上所述,理工科学生的技术能力是个人发展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2.院校行业性更强
任何一个理工科院校都有自己的行业背景,不论是综合型理工科院校(重庆大学,电力、建筑、制造工业)还是典型的理工科院校(西北工业大学,航天、航空、航海).二本层次中的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文行业)、昆明理工大学(资源行业),这些院校都有非常明确的行业背景。因此,这些院校的相关工科专业不但具有非常好的行业需求,同时也具备极强的专业培养能力。必须指出的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将来转型的机会更多,不论是考研换专业,还是从技术型工作到管理型工作的转型。由于理工科专业的学习难度本身就很大,所以理工科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强,以至于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理工科学生更容易适应变化的环境。
3.专业更利于就业
一声爆炸,故事上演了。
四个理工科技术宅男和一个邻家女孩的故事已经上演了五季。
尽管每集都会出现些听不懂的科学术语,每几集就会冒出一些没听说过的科学定理,
但这丝毫不影响美剧《生活大爆炸》的受欢迎程度。
剧中主角对所学专业的热爱简直“令人发指”,
理论物理学家谢尔顿天天在公寓里神神叨叨他的那些公式和定理。
但是,并非所有的理工科学生都对自己的专业如此倾心——据《纽约时报》报道:
美国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有40%的理工专业大学生最后转换了专业,或者没有拿到文凭。
“40%”这个的数据,无疑也是“Bang”的一声,震动美国教育界。
好男出走理工
马修·莫尼兹曾在美国圣母大学学习工程学。他应该是工程专业最梦想招进来的那类学生——在美国高考SAT中数学拿了高分,选修了高级微积分学,在华盛顿的预科学校上了5门大学预科课程。而且,他一直就想读工程专业。
但是,2009年的一天,坐在力学课堂上的莫尼兹发现,他受够了。“我每天都要背很多公式。工程学关乎实际应用,但老师教得真不咋地。他们的意思是,做题吧,剩下的全靠你自己了。”莫尼兹在专业前景上看不到曙光。这个也喜欢诗歌和心理学的21岁大学生,放弃了梦寐以求的工程学专业,转而攻读心理学和英文双学位。他说:“新专业的课堂有更多讨论,更加活跃。”
2012年5月,即将毕业的莫尼兹准备当临床心理学家。这和他进大学时的规划显然相去甚远。不过莫尼兹并非孤例,当初莫尼兹在圣母大学工程专业的4个好友,一个转去了商学院,一个改学了音乐,只有两人仍坚守工程专业,但其中一个毕业后打算在金融领域工作。
莫尼兹的经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美国一些最为优秀的学生进入大学后选择离开理工科。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2001年高中一年级学生约有400万人,4年后升入大学者约130万人,其中主修理工科的人数为27万,至2009年大学毕业,能够顺利取得理工科学位者仅16万人。
400万名高中学生,最后只有4%从大学理工科毕业。
无怪乎统计数据出炉后,《财富》杂志撰文称,美国未来将面临理工科人才短缺的危机。危机的脚步正在迫近,“未来”并不是一个多么遥远的词。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料,美国人取得计算机学位的人数从2004年~2007年共减少了27%,而这只是理工科学生不足的一个缩影。此外,美国各级学校的理工科老师短缺情形也在凸显。这种情况下,2010年,白宫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招募一万名理工科教师,并使理工科教师团队在未来10年内扩大到10万人。
上任以来,奥巴马总统将改进理工科教育作为美国政府的优先要务之一,他认为,加强这一教育对于帮助美国学生在21世纪继续保持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没有“意思”
“这是天方夜谈。”2010年退休的伊利诺伊工程学教授戈德堡博士认为总统的期许不切实际,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在理工科的枯燥沙漠中打造出一片绿洲。事实上,美国重视理工科教育,理工类课程贯穿基础教育始终。中学生就开始自己建造模型,或者动手做一些类似于把鸡蛋扔进水中检测运动第一定律的简单实验。2010年,奥巴马在白宫办了一场科学展览会,其举动释放了这样的信号:孩子们,科学有意思,好好学习吧。
但是,科学的“意思”在大学里似乎被消磨殆尽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学教授米切尔·常认为,美国正在流失一大批具有科学天赋的学生,这种流失比例之高已敲响了警钟。对教育者来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大学期间,保住学生对理工类科目的兴趣。
兴趣的降低有各方面的原因,最为重要的当属课程难度。中学期间的理工科不过才触及皮毛,学习起来相对轻松;而在大学,这种学习像是一场“死亡行军”。大学理工科新生要和成百上千的学生一道,费力地通过微积分、物理和化学的重重考验,这种感觉,如同顶着无休无止的暴风雪在泥泞里跋涉。
很多人筋疲力竭。
这样的筋疲力竭在大学伊始体现得非常明显,因为理工类学生大一的课程就难度颇高。“最开始的两年上的是非常抽象的课程,为今后的高级研究和项目设计做准备。这段时间枯燥、难熬。”哥德堡说。
陆昱谦,来自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2010年秋季交换到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I)。在一个学期,他选了3门课共12学分,每天平均做作业时间大概要花4个小时。简单的一下就写完,难的要想很久,想不出的还要请教助教。
其实,UCI的作业量只比中国的大学多一点点,而且不要求学生掌握太多复杂方法,题型也与中国的大学无异。难度在于,它非常考验思维能力。在UCI,陆昱谦每门课花的时间是在中国的1.5~2倍,他感觉确实非常耗神。他的美国同学更是难受,整天呆在实验室或宿舍里解题,或做实验。痛苦之余,美国同学会找其他途径聊以慰藉,如同《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和他的宅男同伴们,不时地玩着令人无法理解的只有儿童才会玩的玩具。
此外,激烈的竞争打垮了他们。
陆昱谦还发现,美国的大学非常重视理工科基础教育。不料,这却成了理工学生转专业的一大法宝。累死累活坚持了一学期,理工科学生却往往发现,他们的成绩单实在不漂亮。理工类考试的答案确定无疑,不会有额外加分,也没有什么“言之有理即可”;理工类课程环环相扣,一旦哪一门核心课程没有弄懂,在其他科目中也同样要栽跟头;再加上教授们往往非常严格,学生的分数自然不会好看。
理工科的大学生时常为数学、物理等课程的低分感到挫败,却发现转到其他专业,这些科目却可以拿到高分,两股力量合在一起,也催生了理工类学生转专业的潮流。
不靠金融靠理工
无可否认,迅速发展的金融业从美国理工科挖走了不少人才。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太过依赖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而制造业却在不断萎缩。这一点已经威胁到了美国创新领导者的地位。奥巴马认为,建立在金融业基础上的经济是无法持久的。他曾经说过:“我们不能在沙上重建我们的经济,我们必须在岩石上重建我们的房屋。”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 文理融合 文科定位 特色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012-02
当代社会面临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城镇建设、科技发展等,要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通力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即要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正是顺应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大趋势,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 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略, 出现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不均衡,导致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综合实力,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很多理工科院校都开设了文科,以此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增强学校的软实力,这既是理工科大学实现综合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理工科院校设置文科专业的必要性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但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目标。我们不仅要传授自然科学与工科知识技能,还要从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工作态度、文化素养等方面教育和培养学生,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杨义认为,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文化工程”,而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具有四个要点:其一,涉及一个民族的总体科学、道德和精神文化素质;其二,涉及一个民族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共识;其三,涉及一个民族对全局问题、突发事件和日常现象的理性思维能力;其四,涉及一个民族的社会管理和社会运行的质量和效率。科学技术赋予社会以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和物质形式,而人文社会科学赋予社会以前进方向和精神内容。只有把物质形式和精神内容结合起来的社会,才是一个完整的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创造物质文明的才能,而且也应是精神文明的承载者与践行者。
1.文理交叉是时展的趋势。文理分家的教育模式使得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氛围相对淡薄,而现代科学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大科学网络。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距离的缩小,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壁垒被打破,它们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成为当今文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正如牛顿所说:人文与科学“在山下分手在山顶相遇”。适应科学综合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在理工科院校发展人文学科,文理渗透,是遵循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必然的选择。
2.文理融合是培养现代科技人才的有效途径。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改变,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再是工业文化时代的“专才”,而是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情商、智商兼具的复合式人才。而目前片面的专业教育状况令人担忧,科学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就会出现两种畸形人,一种是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一种是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文理相隔如山,壁垒森严,这种机制塑造出来的“人才”,如何在知识经济社会担当大任?时代向人们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通才教育,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才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3.文理渗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佳方式。创新人才的重要标志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则是建立在抽象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紧密结合的基础之上。从研究方法论上说,一个科学的发明和发现,既需要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也需要直觉、联想、灵感等非逻辑的感性思维,只有抽象逻辑思维,而无形象思维是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1981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理工学院的罗杰尔・思佩里博士,以令人信服的科学事实证实了人的大脑的左半球与右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左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右脑以形象直觉思维为主,各司其职,又互相协作,缺一不可。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左脑和右脑功能的同时开发,抽象逻辑思维与形象直觉思维的共同辅佐。
早在本世纪初,西方一些著名的大学就力图克服这种片面性,探索科技与人文的汇通之路。哈佛大学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广泛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内容。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学生要学习占总课时22%左右的人文课程,即是避免技术对人的异化所采取的对策。
4.文理兼备是创办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学科的综合性和人文精神的健全是大学的灵魂。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覆盖面都非常广泛,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尤其拥有强大的基础学科,这是学科发展的源泉;同时又有许多交叉科学和新兴学科,使学科群中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具有旺盛的生长点。
在众多学科中,人文学科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是综合性大学,也是理工科院校的精神筑基学科,正是它构成了一所大学文化性格的内核,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历史证明,没有人文学科丰沛的学术滋养,其它学科将有沦为技术化、工具化的危险,最终也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大学的办学理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在现代大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一流的人文氛围,就称不上现代意义的综合大学”,这一理念已经深入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国内一些卓有远见的理工科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钢铁学院、华中工学院等,就已领先一步,恢复或开设了人文学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批理工科大学也把目光投向了人文社科领域,成为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实践,这些院校已基本完成综合性学科布局,改变了以往“以理为主,兼有经管、人文学科”的局面,实现了向综合性学科转型的目标,从而奠定了向一流大学迈进的基础。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强调教书育人和传承知识是大学教育的传统。如德国的洪堡大学把人文情怀的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知识的重任赋予了大学,美国高等教育则进一步强化了大学应当具有服务社会的责任感。由此,教书育人、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成为现代大学的基本规定。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具有人文情怀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这就对当代的大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综合化发展:一方面是指综合性大学要有更大的学科包容面;另一方面则尤其要求理工科大学尽快实现综合化转型,在保证工程技术和应用性优势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
二、理工科院校文科专业的发展路径
理工科高校的文科有别于综合性大学,文科建设不能一味循着综合性大学的培养道路,实力上也很难与之分庭抗礼。要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出奇制胜,要善于把后发的劣势变成灵活的优势。在设置专业时根据自身在全国高校结构体系中的地位,找准自己的学科发展定位,既要尊重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又要依托理工背景,着力创办特色鲜明的文科专业。因此如何设置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达到预期的目标,就成为理工科院校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由于理工科为主的大学中文科的学科地位总体偏低,基础较差,资源有限,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设立专业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当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1.服务理工类学科,奠定本学科基础。在这一阶段,文科定位应是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服务,增强本专业及与之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为下一步的专业发展打好基础。开设一些通识课程或选修课,如文学、社会学、劳动关系、政府管理学、国际关系、法律、哲学、心理学、音乐以及美术等学科,作为科学与工程课程的有益补充,培养理工科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积累相关的文科师资,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许多重点理工科大学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开设文科专业,服务学校的学科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对理工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重要的影响。其一,通过开设人文学科课程,使理工科学生通过必修与选修的文科课程,获得人文学科的知识滋养,在个体的知识结构上完成文科与理工科的融合,实现知识结构上的全面发展。其二,通过师生与学生交往影响学生,文科教师以其特有的气质、价值取向与人格魅力,影响理工科学生。课下,理工科学生通过与文科学生的交往,受到文科学生的言行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2.找准发展定位,确立专业方向。理工科院校与传统文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前者很难与后者的专业水准竞争,理工科院校文科必须找准自身定位,确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方向,和学校现有的学科交叉融合,增强社会竞争力。所谓的学科交叉,并不是直接将文科专业与理科专业生硬地嫁接起来,而是既要利用优势学科,又需要保持本专业本身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地形成一种优势资源的整合,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跨学科组织学术创新团队开展学术研究,为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提供便利。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文科发展策略,就是要“培植与工程、科学及数学直接相关的文科”。在它的课程中,有45%的是文科,但是以其所拥有的世界一流的理工科为基础。例如它在管理领域取得的优势,就是与工业生产、工程科学联系密切的生产运行管理、运输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房地产管理等新兴学科相关,这样的成功案例为我国理工科大学文科的设置和发展提供了思路。
3.形成特色,走向成熟。学科要发展就不能满足于辅助和服务的地位,必须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学术和学科地位,有能够满足自主发展的一定学生规模、专业数量和学科层次,要形成一定的学科群。扩大学科规模,然而这种扩大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科种类的多和全,应该更加重视学科的质量和学科间的相关性,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和追求的目标,准确定位文科发展的方向之后,就要力求形成与学校发展定位相一致的文科结构和特色,应用学科和基础学科设置合理、协调发展。
4.服务社会,特色培养。鉴于文科教育和科研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的现象较为普遍,理工科院校的文科设置应该打破固守书斋的传统办学模式,及时调整和改变思路。要密切关注现实,主动投身社会实践,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根据地方需要不断调整学科方向,提供理论参考和咨询服务,切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同时,还要坚持学科品格,不随世俯仰。如果在强调服务的过程中,忽视自身学科建设和发展,其科研和人才培养就会失去依托,最终会导致服务功能的丧失,也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大学精神在于探求真理,完善人格,教化社会,泽被人类。在当今经济日益发展、科技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势必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水平,取决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总量和质量。因此,在理工科院校中构建大学精神,人文学科尤其要凸显其文化作用,消除市场经济使人“物化”的危险,淳化师德,涵养师生心灵,使大学真正成为知识、思想、理性、道德的诞生之所,成为人类精神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