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5 14:07: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政风险控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近几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极大地推进了我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市政府投融资平台积极筹措资金,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同时也碰到了很多困难,特别是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及风险防控是当前最为突出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区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去年投入明显减少。上半年基础设施投入27.2亿元,同比下降6.5%,其中,政府重点扶持、占比最大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入17.59亿元,同比下降22.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入1.13亿元,同比下降23.0%。城市建设融资渠道明显减少,日益凸显的政府财政风险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城市建设融资主要面临的难点
从目前实际出发,当前城市建设融资主要面临三个难点:
(一)城市建设资金缺口大,已成为制约城市建设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省地方政府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特别是市县平台普遍存在职能交叉重复、经营状况不佳、债务偿还对地方财政过度依赖等现象,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由于自身财力的严重不足,以及在公共产品配置上负担过重,基础设施十分落后。而单纯对各级财政的“等、靠、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等问题,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
(二)城建资金融通过程中的融资风险向政府财政集中
鉴于政策和法律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限制,城市建设融资大都以政府职能部门或临时设立的建设项目负责人等名义,或以银行借款、或以集资、垫资等形式吸收民间资金进入,形成资金在筹集、运用与偿还各环节上的脱节。这类借贷行为所隐含的巨大风险最终都会向政府财政集中。如何在防控财政风险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实现平衡状态,对加快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
(三)实现社会效益和追求经济效益的矛盾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职能主要是承担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投融资功能,因此,地方投融资平台具有明显的政策性和公益性特征。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投资规模大、需要消耗大量中长期建设资金,而且具有投资的时间集中性和受益的时间跨越性。城市建设融资大部分项目往往是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如何让城市建设融资平台在追求社会效益中创造经济效益,实现平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城市建设融资与财政风险控制对策
深入认识和分析我市城市建设融资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对财政风险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对我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提出如下思路与对策建议:
(一)推进制度体系建设,健全地方投融资平台投资管理机制
地方政府应建立起动态的、精细化的投资项目管理机制,提高资本的利用率。一是强化对项目前期的科学论证,加强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加强对项目建设中的质量管理;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对项目管理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管理职责,逐步建立起争取项目与项目实施效果挂钩的良性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全程化项目监管的体制机制,加大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使项目建设和实施始终在有效的监督之下施行。
(二)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大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建设
要改变过去地方平台过度依赖于银行信贷模式,积极扩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融资机制。一是充分利用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吸纳社会资金,如发行地方债、上市融资等方式,以市场运作方式为政府筹集建设资金;二是创新BOT、TOT、PPP、ABS模式、信贷计划等项目融资方式,不仅可以解决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时的资金困难,还可以使投资方获取一定的项目运营收益实现“双赢”。
对于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建设,必须培植和壮大相应的建设性投融资主体,将由政府出面举债为主的投资方式转变为以建设性投资集团作为企业向社会融资为主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变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资格局。
(三)进一步规范政府性融资平台,推进技术体系建设
政府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和金融体系存在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如何准确真实反映融资信息至关重要。一个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现实状况如何,关键是要看反映融资和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表”。一方面,加快政府会计报告和准则体系建设,在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事项中,要将政府管控的债务、投融资、损益等情况包容进去,全面反映一个政府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另一方面,要加强复式预算中投融资预算体系建设,将政府投融资行为通过预算草编—人大审查—预算执行—监督评价等流程和环节,建立科学透明、规范合理、安全有效的政府投融资管理体系,纳入可持续发展的地方经济建设之中,实现可控可行。另外,还要将现代信息技术植入到城市建设融资体系建设当中,为其发展提供基础性可靠的保障。
(四)合理确定融资规模,控制和防范财政风险
一、财政投资评审制度的构建
(一)财政投资评审的职能、组织性质、运作模式定位
财政投资评审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财政部门新增的职能,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国家财政支出可行性、必要性、合理性等各方面通过评价、审核、审查等程序,最终审定的过程,是一种财政技术监督形式,由此可见财政投资审评是财政职能的表现,具有“管理”与“监督”的双重作用,实行财政投资评审不是为了缩减政府财政支出,而是为了使公共财政应用更加规范、有效、安全;另外,由于财政投资审评主要由行政部门执行,而且其管理的性质近年来逐渐突显,所以现阶段普遍将财政投资审评定位于行政管理机构性质;除此之外,由于财政投资审评的目的是保证财政性投资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所以其是政府为了使提供的基础服务资金被有效利用而做出的公共服务,而为保证投资审评的公正性,政府并不直接进行财政审评,所以使其在运作模式上以公共服务购买为主要形式。
(二)财政投资评审的流程构建
财政投资审评的流程主要包括项目审评和项目审评全过程控制两道程序,其中项目审评又分为准备、实施和完成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首先要通过有效途径收集并整理分析项目的评审依据,使评审部门对项目大体情况有一定了解,其次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判定项目是否具有参与评审的资格,如果不具有资格则将项目直接驳回,如果具有资格则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评审计划;在实施阶段,首先要全面详细的分析项目的评审依据,然后在复核准备阶段评审意见的基础上得出评审结果;在完成阶段,首先要根据评审结果和项目的实际情况拟写评审报告,然后全面整理与评审项目过程有关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评审数据建立项目评审档案,以供后续参考。项目审评全过程控制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事前主要是根据项目的情况进行估算、预算、概算和编制等;事中由于工程造价会受到时间、市场供需关系、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即使是总价包干合同也难免发生变动,所以财政投资审评部门要经常到项目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保证对事中的财务变化全面掌握;事后主要针对项目合同的实施及竣工最后结算进行审评。
(三)财政投资评审的范围构建
财政投资评审主要指财政公共支出,具体包括预算内的基本建设和专项建设项目支出、预算外的专项支出、金融投资建设项目支出及各种形式的财政性资金项目支出等部分,财政投资决策与财政投资预算是不可分离的关系,预算直接决定了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所以在财政投资评审的过程中要着重评审其支出预算,建立专项的支出预算审评部门是现阶段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四)财政投资评审与相关部门的关系及配套设施的构建
与之相关部门主要指预算、审计、基建等政府部门;设计、监理等建设单位部门;社会中介机构等社会开放性部门,通过协调财政投资审评与各部门的关系,使财政审评的依据更加全面、结果更加公正科学;其配套设施主要指参与财政投资评审的人员队伍、参政投资评审所依靠的法律法规制度及财政投资评审信息来源信息库建设,只有保证其配套设施满足财政投资评审的要求,才能构建出完整的财政投资评审体系。
二、财政投资评审风险控制措施
(一)认清风险来源
财政投资评审风险来源较多,例如财政评审机构不完善或参与财政评审的工作人员自身条件不达标、项目施工方所提供的审评资料不正规、项目建设方不具备项目建设的资格、项目运营过程中受不确定因素的威胁产生风险和执业环境风险等,所以在进行财政投资评审的过程中首先要认清有可能产生风险的方面,然后收集整理大量有关各风险来源及项目本身的资料,为风险判断准备依据,目前我国财政风险来源判断失误主要受基础资料不足、审评经验少和审评人员职业素质不高三方面的影响。
(二)掌握并灵活应用风险识别方法
财政风险识别工作包括识别风险真假、判断风险发展趋势等,使相关控制部门能够对风险有准确的判断,所以目前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两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一种是根据项目实施过程,用表格的形式将项目有可能产生的风险按照严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建立风险评价体系,然后评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逐个排除;另一种是专家预测法,即将财政投资风险控制方面的专家聚集在一起,使其能够将个人掌握的理论知识与项目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在事前做好风险控制。
(三)规范风险识别步骤并对其进行有效防范
关键词:PPP模式;财政风险;AHP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效率成为了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在此过程中,公私合作伙伴(PPP)模式逐渐流行起来,成为最受欢迎的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在PPP模式之中,私营企业作为项目的承建方自行筹措资金,并以经营者的角色从项目收益中实现回报。这样的安排使政府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实现公共服务的提供,因此极受各国青睐。而且,公共服务提供方与生产者的分离,也有助于效率的实现。政府作为民众的人,选择私人企业之时,只需要做一个精明的买方即可;企业同时作为生产方和经营方,自会像私人企业一样极力提高效率。
在这些显著的优点之下,PPP模式的一些隐患很容易被忽略,财政风险便是其中最需关注的一个。首先,在PPP模式之中,政府看起来自始至终都无需出资,这便形成了没有财政风险的假象。事实上,在PPP项目之中,政府之所以必须参与,这是由项目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的。项目一旦故障,不管何种原因,政府都必须担负起恢复公共服务供给的任务,其中涉及的财政负担,是政府无可回避的。其次是项目的长期性与政府预算的短期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财政风险。我国政府的财政预算短则一年、长则五年,可是大型PPP项目常有10年以上者,二者的错位往往会造成财政风险。因此,我们在关注PPP模式优势的同时,也必须关注PPP模式的财政风险,才能促进PPP模式更好、更优的发展。本文拟对相关风险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政府实施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时提供可资借鉴的风险评估方法和素材。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世界各国政府不断促进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私营化由英国撒切尔夫人最先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政府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新型方式。但私营化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没落,PPP模式成为公共投资中吸引私营部门的资本和管理技能的新方式,致力于私营化未涉及或无法实施领域。PPP模式早已在几百年前形成于欧美,只是近几十年才真正流行。
国外学者对PPP模式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涵义、优势、项目风险分配和合同设计等都做了比较丰富的研究(Vito和Hamid,1998、Mona等,2006、Gorge和Clarke,2007、Bernardin等,2007)。近几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开始关注公共投资与PPP模式的财政风险,并开始研究控制PPP模式财政风险的有效措施。其认为公共部门通过PPP模式可以避免或延迟相关财政支出而预先享用其收益,能够缓解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不足问题,但也可以用于规避财政限制,进行预算外公共投资。在此情形下,政府可能在PPP模式中承担过多风险,面临高额的中长期财政成本。PPP模式中政府还承担着各种直接、或有负债,也可能对中长期财政和宏观经济的稳定带来冲击(Teresa,2005、Hemming,2006、Gerd等,2008)。国内关于PPP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时间较短,形成的系统性学术研究报告还较少,研究领域集中在PPP模式的定义、特点、产生背景、优势作用、运行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项目风险分配等方面(孙洁,2002、王灏,2004、贾康,2009、柯永建等,2009)。
总体来看,当前关于PPP模式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
1.对PPP模式的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一些研究未分清PPP模式与传统政府采购和私营化的区别,对PPP模式的认识仅停留在其融资功能上,把PPP模式与BOT、特许经营等同起来。
2.对PPP模式的研究缺乏微观操作和宏观制度的有机结合。PPP模式的成功运行不仅需要良好的合同设计、最优的风险分配和完善的法律制度,也需要建立宏观制度加以引导。
3.对PPP模式的财政影响研究不够。相对于传统公共融资模式,PPP模式拥有许多优势,但PPP模式的长期合同特性以及PPP模式隐含的各种政府或有、隐性负债问题,可能导致政府在PPP模式中承担过多风险,政府面临高额的中长期财政成本,对中长期财政和宏观经济的稳定带来冲击。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的财政预算和会计制度还需不断完善的背景下,PPP模式可能不仅不能有效降低财政风险,还会形成新的财政风险。同时,相对于世界许多国家PPP模式由中央政府组织实施,我国由地方政府主导的PPP模式隐含的财政风险更应受到关注。
二、 公私合作伙伴模式的财政风险
伴随着大量的项目风险从政府部门转移到私营部门,PPP模式应该有利于减少财政风险,但依旧存在一系列项目风险不能转移给私营部门,由政府部门承担,因此政府始终面临一定财政风险,而PPP模式的特性可能给政府带来新的财政风险。
(一)PPP模式财政风险的主要来源
根据Budapest(2006)的分析框架,PPP模式的财政风险主要来源有两个:公共服务特性(使政府在合作中成为弱势一方)和政府在短期预算构架下采用长期合同产生的劣性动机。
1.公共服务特性带来的财政风险
第一,公共服务特性促使政府必须保证公共服务供给的持续性(一旦其开始运营),而这造成PPP模式中政府和私营部门合作地位的弱化:政府致力于保证公共服务的持续供给,而私营部门可以利用此点增加谈判话语权。第二,政府承担和接受各种风险能力的无限性。在私营部门合作项目中,风险的非最优分配会阻碍项目进程,所有参与者都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在PPP模式中,面向政府的风险非最优分配不会影响私营部门的利益。
2.缺乏长期预算机制下的财政风险
PPP模式中政府将给予私营部门一系列支出,但并未体现在政府短期预算中。风险转移形成的政府支出责任通常在项目建设的最初几年都为零,然后再分配到项目运营的整个阶段。这意味着政府制定投资决策——选择候选项目——采用PPP模式——招投标和签订PPP合同,都完成于财政支出开始的几年前,现期政府并没有支出责任。当前适用于传统政府采购的预算机制不再适用于PPP模式。因此,在缺少针对性的预算处理机制下,PPP模式很容易被政府决策者定义为零成本投资,造成项目的非效率选择。政府还可能会被误导实施一系列不存在成本收益优势的PPP项目。
(二)PPP模式财政风险的主要表现
PPP模式的财政风险主要表现为政府在PPP项目中承担的各种直接和或有负债,在当前政府核算制度(主要体现在收付实现制和年度滚动预算机制)下并未得到有效的计量。
1.政府直接负债——未来支出承诺
政府直接负债主要针对私营部门向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再向公众提供的PPP类型。政府承诺在未来按照PPP合同规定购买私营部门供给的公共服务,形成政府直接负债。按照Timothy(2006)的划分,此类型中政府给予私营部门的费用支出有几种不同称谓,如服务费(Service Fees)、可用性费用(Availability Payments)和统一收费(Unitary Charges)等。未来支出承诺和现期支出一样会对财政造成负面影响。PPP模式可能掩盖了财政问题,却最终使之恶化。
2.政府或有负债——承担项目风险和提供政府担保
第一,在PPP模式的风险分配中,政府主要承担国家政局不稳定风险、政策不稳定风险、大部分的法律风险、可行性论证风险、招投标风险、政府需求变化、相关审批延迟风险和PPP资产剩余价值风险等。还存在一部分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承担的风险,主要包含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通胀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等。政府承担项目风险转换为政府或有负债,可能形成财政风险。
第二,政府还通常会就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和通胀风险等向私营部门提供担保。担保类型主要包括最低收入担保、无同类竞争担保、原材料供给和价格担保、通胀担保和信用担保等。政府担保可以用于政府逃避外部或自身的财政规制,对财政政策造成隐性危害。
第三,PPP模式中政府还可能面临或有隐性负债,出于公众压力和道义承担支出责任。比如私营部门破产风险和环境污染
风险。
3.地方政府的参与可能扩大PPP模式的财政风险问题
PPP模式运行较复杂,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和较高技术水平,而地方政府很难满足这两个条件。公共服务的特性会削弱政府部门在PPP模式中的合作地位,作为PPP模式的财政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地方政府中不断放大。同时,道德风险也增加了地方政府错误管理PPP项目的可能性。地方政府认为在其财力不足,面临巨大财政风险时,中央政府会最终兜底。因此,即使在缺少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相应的技术人才条件下,地方政府也倾向于PPP项目,非最优分配项目风险,向私营部门提供过多担保,加大了地方政府和整个国家政府面临的财政风险。
三、 公私合作伙伴模式财政风险的层次分析
在PPP模式财政风险的信息收集比较困难,统计数据较少的前提下,本文决定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财政风险因素在PPP模式财政风险构成中的权重,为我国PPP模式的财政风险控制提供导向。
(一)确定指标体系及财政风险因素集
我们可以将PPP模式的财政风险指标体系分为三层:第一层为PPP模式的财政风险总指标,第二层(准则层)包括政府直接负债、政府承担项目风险、政府担保和政府或有隐性负债等四部分;第三层由23个单项指标构成。设定PPP模式的财政风险因素集为 , 表示被分析的指标,其中,整个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确定专家判断力权重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根据PPP模式财政风险的层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PPP模式的财政风险因素重要性排序如下:
1.政府担保是PPP模式财政风险的最主要因素,权重系数明显高于政府承担项目风险、政府直接负债和政府或有隐性负债。销售价格担保、原材料供给和价格担保、信用担保、非同类竞争担保和最低收入担保又为政府担保的主要因素。
2.政府承担项目风险为PPP模式财政风险的第二主要因素。项目可行性论证风险、招投标风险、政策不稳定风险、政府干预和相关审批延迟风险又为政府承担项目风险的主要因素。
3.政府直接负债是PPP模式的财政风险第三主要因素集。政府直接负债主要来源是PPP模式中的政府未来支出承诺。
4.政府或有隐性负债也是PPP模式财政风险的影响因素集,主要包括私营部门破产风险和环境污染风险。
(二)政策建议
政府必须主动管理PPP模式的财政风险。根据对PPP模式的财政风险层次分析结果,为有效控制PPP模式的财政风险,政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良好的投资规划体系,实现项目选择最优和PPP模式的合理选择
PPP项目应归入政府实施的公共投资战略中,只有当其相对于传统公共融资模式实现货币价值(VFM)时才能采用,主要通过两步骤来确定:首先采用项目评估技术衡量候选项目是否有投资价值和意义, 如成本收益分析(CBA)。再确定该有价值项目是否应采用PPP模式。设定公共部门比较基准,相对于传统公共融资模式,PPP模式是否更能实现VFM。
2.确保PPP模式的风险最优分配
风险分配目标不是消除风险,而是保证各合作者承担其能最优管理的那部分风险,实现最优风险共享,获得最大化合作收益。合理的风险分配必须注意,承担太多风险等同于承担零风险。如果合作一方承担了大于其控制能力的风险,其结果也会影响风险分配另一方。比如,如果私营部门承担了无法控制的环境和需求风险,政府可能面临选择帮助私营部门度过难关或随其破产的极端情况。
3.完善的针对PPP模式的法律和制度框架,借助专门技术人员的支持,有效管理PPP模式的实施过程
首先是有效的政策支持。为促进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政府应积极打破各种行业垄断,拓宽私营部门进入渠道,研究私营部门参与的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私营部门的进入;
其次,完善的PPP模式法律,确保PPP合同的完整性、规范性和长期有效性;
最后,政治保证和良好的政府管理。政府选择私营部门时应公开招标、公平竞争,并对项目进程进行有效监管。
4.透明的财政预算、会计制度,合理评估和透明披露PPP模式中的财政责任
管理PPP模式的财政风险,不仅需要金融和定量分析方面的技能,还需要改进政府的预算会计制度。应该编制反应或有债务成本的财政滚动式中期预算,建立包含政府或有负债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设置充分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透明度。从而有效报告和披露PPP模式中的各种责任。政府在进行债务可持续性分析(DSA)时,也应考虑PPP模式形成的直接、或有财政成本。
参考文献:
[1]Bernardin Akitoby, Richard Hemming, Gerd Schwartz. Public Investment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M].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07.
[2]Budapest, Hungary, PPP and Fiscal Risks Experiences from Portugal[J],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king paper.2006,P2-4.
[3]Gerd Schiwartz, Ana Corbacho, Katja Funke. Public investment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Addressing Infrastructure Challenges and Managing Fiscal Risk [M].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08.
[4]Gorge E.Peterson, Patricia Clarke Annez. Financing Cities: Fiscal Responsibility and Urban Infrastructure in Brazil, China, India, Poland and South Africa [J]. The World Bank, 2007,(11): 112-114.
[5]Hemming, Richar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Government Guarantees,and Fiscal Risk[M]. Special Issues Paper, Fiscal Affairs Department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ashington, 2006.
[6]Teresa Ter-Minassian. Government Guarantees and Fiscal Risk [M].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05.
[7]Mona Hammami, Jean-Francois Ruhash yankiko, Etienne B, Yehoue. Determinants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Infrastructure[J].IMF Working Paper, 2006, (3): 06/99.
[8]Timothy Irwin, Five ways governments can control spending commitment 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J],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king paper.2006, P5.
[9]Vito Tanzi, hamid Davoodi. Roads to Nowhere: How Corruption in Public Investment Hurts Growth[M].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998.
[10]贾康,孙洁.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的概念、特征与职能[J],财政部科研所研究报告,2009,(34).
[11]李晏喜,陶志.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的综合构造法[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P6-7.
[12]孙洁.PPP管理模式对城市公共财政的影响[J],财政研究,2002,(10).
[13]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权.私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政府激励措施[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
[14]王灏.加快PPP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推动轨道交通市场化进程[J],宏观经济研究,2004,(1).
作者简介:曾小慧(1982-),女,四川乐山人,温州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财政与税收。
近期,地方审计机关制定审计计划时,应紧紧围绕当地政府中心工作,突出惠民政策落实、政府财政风险控制、财政改革措施落实、政府投资管理和效益等重点内容。积极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加大审计调查力度,积极开展效益审计,不断改进审计组织方式,充分发挥审计整体效能,突出审计工作的整体性、宏观性、效益性、建设性。
一、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对涉农资金的审计。重点开展对农村家园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利资金、土地补偿等涉农专项资金的审计和调查,促进政府惠农政策的落实。
二、关注财政风险问题,开展对地方财政债务情况调查。从全局的角度研究政府债务总体性的问题,提出化解财政风险的建议,突出审计工作的宏观性。
三、关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将转移支付资金审计作为每年财政审计的必审内容,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工作。
四、关注财政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在部门审计中增加两个专题审计――“部门预算的项目支出审计”和“部门预算编制情况审计”。用“两个专题”将各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串联起来,使其更富有新意和成效。从以往审计情况看,审计部门发现的问题几乎年年雷同,缺乏新意。随着部门预算的推开,新的问题会逐步显现,但审计人员缺少关注,仍按老路子审计,影响了审计成果。
五、继续关注民生资金,加大对民生资金的审计力度。可将审计调查和效益审计密切结合,重点关注卫生医疗、环境保护、水资源费、救灾等资金。对确定的专项资金可同时开展效益审计,不搞大而全的效益评估式的审计,而是在财务收支基础上增加管理方面的问题和分析,就构成效益审计报告的内容,精炼后向社会公告,会有好的效果。
六、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应从源头入手,把握全局。财政资金的分配源头在财政部门和发改委。财政资金分配在财政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分配在发改委,这两个部门掌握了整个财政资金分配的源头。因此,应加强对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分配情况的审计,掌握全面情况,加强宏观面分析。填补预算执行审计的“空白点”。针对地方审计机关投资审计人员少的实际情况,应重点选择政府投入比例高的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优先审计,在关注效益性的同时,重点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严重损失浪费问题,促进加强项目管理,保障投资效果。
七、改进审计组织方式,发挥好审计的整体效能。一是纵向联动。在财政审计中增加上下级审计机关的联动项目,如政府债务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等审计调查项目;二是横向联动。就是审计机关内部各业务部门在实施部门审计时,共同完成专题审计项目;三是每项部门审计要结合搞一项效益审计调查项目,以提高审计结果利用率。
本文仅从或有负债角度去探析一下我国目前的财政风险问题。
一、政府或有负债风险的定性分析
2000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会计法》第十九条规定,“单位提供的担保、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说明。”或有事项准则将或有负债定义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必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的计量。”据此,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一个理性的决策者不仅仅要考虑现实的确定的经济因素,还要关注处理各种不确定因素。那么市场经济条件下,理性的政府决策者。要在决策时充分反映财政风险,就必须引入“或有”’与“隐性”政府负债等新的概念,以测度和规避不确定性风险。
或有债务的形成机制与一般确定性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同,可以说是一种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它相当大程度上是以政府道德为基础产生的,所以这里我们从其基本特征——“或有”、“道德约束”来探讨政府或有债务风险的性质:
1.首先,应明确“或有”的内容,它本身就含有随机的意思,政府面;临一些随机发生的,就会做出相应的支出,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职责承担的概率及其负债规模取决于外生条件与内生条件。所谓外生条件是指诸如自然灾害与银行危机这样的突然;所谓内生条件是指政府对某些承诺在先的项目的最终责任,比如:政府出面担保(对农产品收购的保护价)或保险的若干投资项目,一旦出现亏损或破产,政府就要拿钱支付;还有若政府监管与规制的绩效一旦发生问题,造成金融秩序与市场秩序的混乱,这时中央政府在财政上也会面临事先不曾预见到的支出压力。
2.其次,应明确“道德约束”是相对于“信用约束”而言的,我们认为国债的实质是政府通过债务关系或信用手段取得的财政收入,这里政府凭借信用举债,相应的就有了债权债务关系的产生,这里必然伴随着信用风险。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地方政府无权发行债务,中央政府担任着坚持社会正义与公平的道德义务。在或有债务上,中央政府不得不承担道义责任。当各种金融投资风险出现时,中央必定出面营救,从而在市场上形成道德风险:以中央政府为一方(委托人),以脆弱的银行体制、低效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为另一方(人),形成一种委托关系,而政府又无法对银行、国企与地方政府实行有约束力的契约关系、到头来,一旦出现风险,所有人都会将风险向中央政府转移,这会远远越出中央政府预算控制的范围。
二、政府或有负债的成因分析
市场转型的社会主义改革中,由于投资体制、企业体制、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财政,尤其是中央政府财政面临越来越大的或有债务风险和不确定性压力,而政府在制定财政时如未留意这种趋势的变化,那么风险无疑会加大。
1.“准国债”风险:所谓“准国债”是指各政府部门所发行的有财政担保的债券,如行业主管部门债券、政府性银行债券等。这部分债务也是由法律和合同认可的,要求及时全额偿还。与国债不同的是发行准国债的各行业主管部门和政策性银行都有除财政拨款以外的收入来源,所以,他们的借债只能部分地要求财政偿还,中央政府对这一部分债务承担着信用风险和道义风险。
2.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由于我国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不能自行发债,所以,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是地方政府通过地方信托投资机构在国内外的借款和地方的国有企业以财政为担保的债务。目前,这部分债务可以说是一个“黑箱”,谁也说不清其规模有多大。这部分债券是由担保形成的,即是或有的,不一定要偿还的。这部分债务的承担者首先应是借债的投资机构和国有企业,然后才是地方政府。只有在地方政府财政难以偿还的情况下,中央财政才可能给予必要的支持。但在这种条件下,又有可能引发新的道德风险,即地方政府(以及下面将要提到的企业与发展银行)知道反正中央政府会充当最终的支付人,便会放松自己的努力,从而使风险发行的概率大大上升。
3.社会保障基金缺口风险(主要是养老保险金缺口风险);长期以来,我国社保制度实行的是广就业、低工资、多补助的政策,社会保障所需资金全部由国家和企业包揽,个人不承担费用且实行现收现付制,没有积累。在老龄化高峰逼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新形势下,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障模式必须改革。目前,我国确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但多数地区个人账户是“空账”运行,实际上还是现收现付制。为弥补历史欠账,支持国企改革和维持社会稳定,对于社保资金的缺口,财政肯定是要拿出资金来弥补的。对于这部分债务,财政是不应全额负担的,但由于归还的时间和数额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潜在的风险是很大的。
4.银行经营风险和国企财务风险:银行经营风险和国企财务风险都有可能通过两种途径转化为财政风险:一是由于国企和银行经济效益低下,会制约财政收入的增长。二是银行和部分国企处于国民经济命脉产业地位,财政必须予以扶持。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国有经济的基本结构仍然是“三位一体”的情况,这种风险的转化途径表现得更明显。1998年财政向银行发行2700亿国债给银行注资;1999年建立资产管理公司向银行发行财政担保的债券,按面值购买银行不良贷款,然后通过债转股给国家经贸委指定国有企业豁免债务。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银行经营风险和国企财务风险最能控制的主体当然应是其自身,国家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考虑进行扶持,但不是说银行和国企风险都要由财政承担,这部分债务对财政来说是或有的,又是不应由财政承担的。
以上四个方面是目前我国政府或有债务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为维持本国金融体系稳定,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时候,财政对金融体系重要功能的维护力度,对所有存款人的保护,都会大大超过法律义务,也会大大超过政府保险计划所承诺的限度,从而给财政带来或有风险;财政对于通货稳定、固定汇率、中央银行体系的支持,在危机时机可能会迫使中央财政参与国际性的援助计划方案,这又是契约外的或有的隐性的债务;最后,再如实现无法预料的自然灾害所引起的或有的、额外的财政风险,比如,1998年中国洪灾,2000年北京沙尘暴。
目前我国政府债务无论是显形的还是隐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推进经济改革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但这里我们分析的政府或有负债风险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1.首先,由于我国目前采取的预算管理办法存在缺陷:一是时间跨度短,往往重视年度预算,无法考虑由政府建立养老金和其他政府津贴计划,也无法分析由政府发放或担保的贷款所引发的后续风险;二是传统的预算仅仅知道现金流量,不考虑负债的增加,也不考虑或有债务,不考虑财政的过去承诺所引发的未来成本。这种短期的,并且以现金流而非负债的预算管理会造成不稳定,带来财政成本的转移;三是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的膨胀影响了财政抵御风险的能力,大量财政性资金游离于财政预算管理之外,这在法制国家是极不正常的,必须整治。
2.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变革,我国长期以来的那种统收统支财政体制也要求变革,但由于缺乏成熟的法律体制规范,以及微观经济主体的风险意识淡薄,形成了以中央为一方,其他经济主体如地方政府、银行、企业为另一方的一种不确定的委托关系,其内在蕴涵着巨大的或有债务危机,使中央财政不得不面临潜在的压力。
企业、银行、政府“三位一体”的国有经济结构决定着财政为银行和国企提供隐性的债务担保,但由于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不高,其资产的流动性尤其是变现能力差,再加上风险意识淡薄,无疑会造成企业债务向银行债务转移,银行债务向政府债务转移的结果,在这样一个委托关系系统内部,财政始终必须承担社会道义责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风险。改革至今,必须改变这种现状,今后除对于处于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进行必要的资金支持以外,对于竞争性行业的企业,国家只能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征收税收和以资本所有者的身份取得收益,不再干预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对国企债务也仅以企业所有的资产为限负有限责任,不能再无休止地指令银行对国有银行贷款和对企业贷款提供担保,这样只会使今后的财政不堪重负。
三、政府或有负债风险控制分析
市场经济下政府或有负债的产生有着不可抗拒的因素,其风险不同于一般的财政风险,有着其特殊性,政府作为一个理性的决策者,就必须充分认识这种或有的财政风险。
目前,主张将或有负债显性化的人士认为,这样做等于政府事先对风险作了承诺,人们的侥幸心理会下降,潜在各方增加政府或有负债的可能性减小,其道德风险会降低。但反对的意见却不这样认为,在某些领域政府不可能真正做到“甩手不管”,因此中央财政的道德风险却不一定会减小,这里分歧主要在于政府承诺的可信度。因此,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著名教授RobertTownwnson提出一个“有限承诺”理论,认为应分辨不同的项目,找出什么领域政府对隐性负债做出承诺,并且找出最合理的承诺限度。现在理论界对或有负债是否在预算体制中予以考虑仍存在争议,IMF提出的《提高财政事务透明度的准则》中提到“财务报表公布时,年度财政预算应说明或然负债、征税支出、准财政
行为的性质及其财政重要性。”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事业单位也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但是并未完全按市场化运作,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的风险问题,并且由于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是非营利性的,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风险防控问题尤为重要。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风险
(一)违规支付风险
事业单位在对部门预算进行改革的时候,因为制度的不健全,事业单位在对部门预算进行改善时,主要是对预算经费支出结构进行完善,从而有效的缓解预算经费之间相互挤占的矛盾。随着预算财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级财政部门加大了对预算执行的监管,这就使得有些事业单位一味的注重预算的执行进度,而忽视对各项支出细节的把关,发生违规资金,导致了违规支出风险的存在。
(二)财务核算风险
为了不断的适合社会的发展变化,会计制度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是受各种原因的限制,不知道从何做起,往往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错误,核算失误现象也时有发生,导致财务核算风险的产生。
(三)人员道德风险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财务人员的道德素质如何,对其财务管理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但是就现在的情况看,事业单位在财务人员的选择上,还没有科学合理的选拔方法,对于财人员道德素质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因此在财务人员道德素质的培养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造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的主要原因
(一)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
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事业单位是在政府的授权下成立的,政府对其帮助很大,导致事业单位的风险意识不强;另一个方面,事业单位又渴望获得更好的发展,不计后果的开展投资,导致各个财务风险的出现。
(二)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的风险意识普遍不强,因此在风险的控制上也没有加以重视,无论是国家,还是事业单位内部,都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而且在工作绩效考核方面也做的不够好,使得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极为低下。除此之外,对于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以及归属问题,均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缺乏科学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就事业单位而言,虽制定了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制度未能根据工作实际进行修订完善,常与实际脱节,在财政风险防控方面存在盲点,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尤其在大额资金的使用上,将会助长个人独断现象的发生,导致资金的大量浪费,在加重事业单位的债务负担的同时,导致各种财务风险的出现,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极为重要。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培养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我们在对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进行培养的时候,可以将岗位责任、职业道德教育、自身综合素质结合起来进行。除此之外,对风险管理进行培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让财务人员掌握财务风险知识的同时,更好的进行财务风险的管理工作。具体方法,主要如下:第一,加强风险识别能力的培养,是财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各种财务风险,将损失减到最小;第二,加强风险检测能力的培养,帮助财务人员更好的对风险进行检测;第三,加强风险控制能力的培养,风险一旦发生,财务人员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加以控制。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财务预算中的各个环节,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程序,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并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对预算执行比例指标进行规定,大大提升自己的使用效率,使财政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具有方法有:按年制定资金预算报表、按月制定资金执行报表;根据资金预算报表中的相关内容,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每年的资金都要进行合理的预算;在事业单位的内部建立一个资金管理中心;对于资金的编制,一定要科学合理,充分发挥每一笔资金的作用,使财务资金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中进行循环。
(三)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
对于违规资金的使用,一定要有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在单位内部,挑选优秀的财务人员组建内部审计机构,其具体功用为:对事业单位中的各种财务活动进行审计;对于财务管理活动,也要加强监督管理力;在资金、资产等方面的建设以及制度,也要进行监督和管理。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机构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会计、管理、职能的监督和管理,防范各种财务风险的出现,提升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的能力。
(四)加强财务风险的防控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财务监督是否到位,对于财务风险的控制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建立和健全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督机制迫在眉睫。具体措施为:首先,对传统的内部财务监督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实现内部监管的电子化以及网络化;其次,内部监督管理要增强,对于可能出现财务风险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将财务风险扼杀在摇篮里面;接着,资金制度、资产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的监管力度也要加强,不能忽视;最后,要保障相关的制度都确实落实到位,使每项制度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建立健全部门财务监督体系,财务风险的管理以及控制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结束语
关键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分析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近年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向银行进行融资的载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为地方重点项目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融资平台公司成为地方政府弥补项目投资配套资金缺口的主渠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数量、融资规模开始爆发性增长。据审计署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而据央行公布的《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推算到2011年底应在14万亿左右,有的地方已经远远超过了本级财政收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管理和运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给经济社会科学健康发展带来了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10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后,财政部等四部门随后联合下文,要求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逐包打开、逐笔核对、重新评估”。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含义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包括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一般隶属于地方政府或财政部门,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机构通过财政拨款或者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公司管理层和治理层基本由政府部门直接委派。审计中还发现,有的管理人员同时还在政府任职。主要是政府融资的工具,仅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而不承担建设任务,自身并无稳定的收入来源,依靠财政资金和借新还旧方式来偿还债务。由此可见,一旦地方政府出现难以清偿债务的情况,中央财政不可避免成为作为“最后支付人”进行兜底,地方财政风险必然会转移为中央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造成次贷危机或者恶性通货膨胀。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风险
2012年底,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的文件,再次强调对地方政府融资行为进行规范。可见,随着2013年地方债务集中偿付期的到来,以及陆续发现的地方政府利用影子银行(即城投债、信托理财产品等)继续扩张融资规模,地方债务危机一旦爆发将引发多米诺效应。近年来,笔者参加了一些财政决算审计和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感觉到目前的财政决算审计和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多数只是程序层面的审计,不触及还款能力、持续经营能力的实质性审计。但是,从降低债务融资风险,规范融资行为的角度,有必要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找到健康发展之道。
根据审计中发现的债务规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分析,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风险主要有偿债风险、融资运行风险和资金项目管理风险。
1.偿债风险
根据最新文件规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仅在收费公路项目、国务院批准的重大项目、土地储备类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符合中央政策的农田水利项目以及工程进度达到60%以上且现金流全覆盖的在建项目等五个方面可以继续开展融资。同时,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实行动态“名单制”管理,退出名单的融资平台不得再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各银行将平台贷款的审批权收归总行,大多数银行暂停了新项目贷款审批工作。2012年银监会对平台贷款“降旧控新”,各银行对平台按照“支持类”、“维持类”,“压缩类”实行信贷分类管理,原则上不得新增融资平台贷款,其中不得以任何形式新发放贷款给“压缩类”的平台。就目前来看,紧缩的平台信贷政策仍在延续。因此“借新还旧”的套路实施难度很大,导致融资平台公司最直接的风险就是到期偿债风险。
(1)债务规模较大,政府债务率高
国际上政府性债务率可控标准是80%-120%,据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率已高达94%。但某些县市政府过度举债已接近极限,债务率已经超过400%。未来三年内将有35%的贷款集中到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将迎来偿债高峰。虽然可以展期,但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而且利息支出增多。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机制建立不到位,部分县市区尚未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
(2)债务偿还渠道相对单一,债务逾期风险较大
融资平台债务融入资金主要用于政府无收入来源的公益基础性设施建设,而用于偿还债务的来源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收入。据国外研究机构统计,土地拍卖收入一般占二线城市财政收入的35%以上。未来房地产调控还将持续不松懈,势必会制约扩大投资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传统路径,从而对未来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形成较大制约,逾期债务风险增加。
(3)债务融资渠道单一,面临较大金融环境影响风险
地方融资平台90%债务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融资渠道相对单一,抵押物资产多为土地等资产,违规担保和抵押贷款较多。有近50%的平台贷款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及相关抵质押变现,但在当前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土地成交量价齐跌、贷款抵押物面临贬值等问题尤为突出。
2.融资运行风险
2010年度,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发现共有违规资金超5308亿元。其中政府违规担保464亿元;融资平台公司违规抵押或质押取得债务资金731.53亿元;1319.80亿元债务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融资平台公司虚假出资、注册资本未到位等2441.5亿元。
(1)缺乏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
融资平台公司责任主体不明确,因此在融资运行中行政化色彩严重。政府直接或间接管理融资平台公司人、财、物,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进行决策和计划筹集、管理、使用,日常经营不可避免的带有浓厚的政府行政色彩,公司只是担当出纳角色,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符合风险收益一体化要求的投融资主体。审计中发现在管理中很多公司存在资产状况不实、亏损全资子公司未纳入合并报表、多计收益、少提折旧、费用等问题。
(2)出资风险
这些公司实收资本主要是财政直接拨款、划转股权债权、划拨土地等资产形式组成。成立初期普遍存在设立手续不完善、出资不实的情况,甚至有融资平台公司存在公司设立时以搭桥贷款作为资本金,债务融资后再以各种名义抽回的情况。审计中发现,非货币资产出资存在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土地违规操作的担保风险很大。
(3)土地违规操作风险
为加大债务融资力度,地方政府多数会利用土地资产的特殊性,在设立和运行中违规操作。例如在设立阶段,作为注入资本金的土地手续不完善、土地入账评估价值大幅度偏离基准地价等等。在融资运行阶段,也存在违规以协议方式变更国有土地使用权,用于抵押担保。部分地方政府在融资平台未缴纳土地出让金,未办理招拍挂等相关土地审批手续的情况下,自行下发划拨土地的文件,同意以协议方式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并改变土地用途和性质。融资平台公司利用违规取得的土地使用证,进行抵押,有的公司账务资料上甚至都没有反映土地价值。还有超越审批权限违规转让农业用地和林业用地使用权的现象。国家规定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审批权在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但审计中发现,有的市、县级人民政府越权批准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给融资平台公司将其用于债务融资。这种现象属无效担保和无效抵押物,形成了担保风险。
3.资金项目管理风险
融资平台公司没有实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容易形成政企不分,受行政干预影响较大,内部管理普遍存在重融资轻管理,由此引发的资金监管工作不规范,责任主体不明晰、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
(1)资金管理方面
由于政府同时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较多,需要对债务融资资金统一调度。因此,实际操作中为改变资金用途,存在通过多个没有真实业务的项目单位周转挪用资金现象。资金从拨付到转回时间几天到十几天不等,并且资金周转拨出没有严格审批手续及内控办法,资金管理存在一定风险。
(2)项目管理方面
当前地方融资平台主要职责是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并不直接参与项目的建设管理,因此存在部分项目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建设项目缺乏绩效评估。审计署数据显示有351亿元债务资金被投向资本市场、房地产和“两高一剩”(高能耗、高污染、产能过剩)项目。
(3)内部控制管理方面
很多融资平台公司管理人员不具备很强的管理能力和风险意识,致使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明确、会计核算不规范,融资费用支出等方面存在制度漏洞。
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模大、债务率高,已经给经济社会带来了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相当一部分地方融资平台资金链已高度紧绷。例如2011年云南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和上海申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由于短期资金链出现问题就导致了债务展期出现困难,在社会上引起高度注意。地方政府应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健全偿债储备金制度,增加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战略调整,拓展融资渠道和方式,并做实融资平台产业,营造一个有利于各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使各级平台能够具备一定的自我造血功能,在不改变当前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建议从进一步优化财政投融资体制入手,有效缓解各级各平台资金压力,化解债务风险。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防范;措施
一、企业产生财务问题的原因
企业如果想切实做到生存、发展有效地集防范财务控制为一体,就需要明确企业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寻找契合点解决企业的财务风险。引发企业风险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种因素。1.外部因素。企业作为一种经济主体,需要遵循市场的规律发展,财务状况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例如经济政策、市场环境等等,这些都容易给企业带来财政风险。例如经济政策发生变化会引起税收、税率等方面的变动,利率提升,一些企业的投资成本就会随之增加,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时,就会产生一些财务风险。2.内部因素。企业的内部风险主要由两个原因导致的。一方面,企业的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企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企业通常情况下只重视发展和盲目地追求利益,从而忽略了其中最内在的关联。例如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企业管理者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企业资金成本的利用策略,通常采用高股权与低股率融合的方法,这样让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就容易处在一个风险当中。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完善主要是因为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一些规章制度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在执行上也没有得到完全的落实,企业的内部控制方法很多形同虚设,这就使得企业容易产生财务风险。
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中必不可少的控制项目,它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改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促进企业减少资源的浪费,企业行为符合法律法规,提升管理活动的效率。进一步取得投资方的信赖,降低生产成本。企业的内部控制防范与财务风险控制是实现企业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在市场经营中有很多企业因为财务危机深陷困境而倒闭,我们不难总结其中的原因,他们的破产和内部控制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旦企业的执行力变弱,企业的各方面就容易出现问题,企业的财产流失现象严重,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层出不穷,导致企业的财政信息弄虚作假,企业的信誉名誉受损,最终只能走向破产的结局。内部控制的好坏体现了企业管理的水平,如果企业的管理状况较好,体系运作稳定,那么财务方面的各种弊端就不会过多地作用于企业,财务风险也会相应的降低。实现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刚开始会带来高成本,但是良好的企业运作会受益于内部控制所带来的效益促进租用,企业应该立足于长远的发展目标,实现内部控制的高质量运作。总而言之,企业的内部风险防范机制,在实现企业稳定运行,健康合理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企业必须重视起来相关的制度建设,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三、提升内部控制对财务状况的优化措施
1.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要想让企业运行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有相关制度做支撑。首先,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及时有效地对企业的风险实行动态评估和监控。在风险评估这一环节,企业要在对外担保、企业债务、资金投入、资产购置等方面实现全面的评估,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生存发展状况和经营特点,为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其次,注重相关制度建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内部控制最终是为了解决企业的内部问题,切实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内部控制的具体制度要以解决问题为标准,综合投入成本、经济效益与经营风险这些方面,确保内部控制机制可以充分地发挥作用,帮助企业完成良好的财务风险控制。最后,企业建立健全控制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企业的各个部门在合理有效的监督下运行,每个人各司其职,各自为各自的岗位负责,对于引发企业不良财政风险的人员要追求到责任,并安排相应的惩罚措施,以此提升全体员工的危机感,在具体的工作中树立责任意识。只有动员全体人员,让每个人都充分地投入到企业的财政建设当中,才能实现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2.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在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方面,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强化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控制环境可以为内部控制提供更加充实的条件,不仅可以让企业员工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由企业带来的关怀,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企业员工构建归属感,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管理阶层做出更加具有科学性的决策,实现企业内部制度的不断完善。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在投资、资金管理、投资、风险评价方面的漏洞控制质量与效率,充分地发挥企业的财务监督作用。在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方案中,必须明确领导小组,以及各个部门需要负责的任务,各个小组组织、协调、管理并相互监督工作。项目领导小组确立职位后,要对自身管理的小组施工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进行严查和管理,做到各尽其职,一丝不苟地对待工作。3.注重财务管理环节。领导干部要转变思路,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做好财务内部审计的建设。要扩充网络构建队伍,这要求工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责任性,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以此次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鼓励财务内部审计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国内外的财务内部审计建设动向,总结相关经验教训。管理部门对财务内部审计人员的言行加以严格要求,以谨慎地态度要求其认真负责,并实时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同时,也要求普通的管理者拥有一定的网络知识,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后备军,以此来扩大网络建设的队伍。实现企业财务的有效控制管理,是规避财务风险的主要途径。企业在加强内部控制时,要注重于监管与控制环节的相互作用,做到层次分明,控制合理。企业的财务管理控制环节包括了企业的投资、预算以及资金的管理等等。企业在投资项目上要有一个科学、谨慎的方式,因为这关乎到企业的发展前。企业不仅要实现对投资环节做到步步求证,谨慎为先,同时也要做好前景的考察,以做更有效、准确的判断,确保投资工作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企业的财务管理控制离不开财务规划,重视财务规划预算作用,可以有效地做好应急之需,避免在风险来临之时不知所措,实现企业经营利润的最大化,风险承担的最小化。资金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保障,为资金打开畅通的流通渠道十分重要,对企业的平稳运行也有着重要意义。
四、结语
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财务风险控制策略部署的好坏息息相关,提升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就是有效规避风险的措施。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良好的企业规章制度,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真正地提升企业的控制质量,确保企业运行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雷,戴勇.管理层激励、企业发展潜力与财务风险——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03:107-114+125.
[2]迟旭升,李明.公司治理与企业财务风险相关性研究——来自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05:67-73.
[3]李焰,陈才东,姜付秀.集团化运作与企业财务风险——基于中国上市集团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8,04:385-404.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体制风险;市场风险;控制措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基础和原动力,但由于我国仍处于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仍不成熟,存在着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受阻、市场化缺陷暴露等诸多问题,这些都将给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带来风险和挑战。本文就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风险分析
(一)体制风险分析
1、制度融合成本风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高劳动力要素的市场化程度,排除阻滞劳动力要素市场化进程的制度障碍,因此,要求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及户籍制度带来的影响。于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将面临以下风险。第一,城乡二元保障融合成本风险。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适应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对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保障模式存在制度差异,这样势必要求未来的保障模式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进而提高了社会保障制度变迁成本。第二,适应劳动力要素流动的制度改革风险。要摆脱户籍制度的负面影响,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必须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的统筹范围,同时对劳动力社会保险账户的流动和衔接也将提出更高要求,社会保障体系面临制度改革风险。
2、行政性资源配置引发的风险。行政权力参与资源配置干扰了土地及资本要素的市场化进程,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以下风险。第一,住房保障风险。住房有效供给不足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重要矛盾和问题,地方政府滥用对土地要素的行政性配置权力,参与商业用地及房地产开发市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房市矛盾的加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控制好行政干预,住房保障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风险。第二,社保基金管理与运营风险。目前我国社保基金引入了市场化的运营方式,但其管理仍属政府主导模式。而我国目前基金管理机构分散,管理层次过多,又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行政权力的滥用致使腐败与寻租行为时有发生,给社保基金的管理埋下了安全隐患。此外,基金投资运营的外部环境对其保值、增值能力影响重大,而我国资本市场由于存在行政性资本要素配置而长期累积的系统性缺陷,将不可避免地给社保基金的运营带来风险。
(二)市场风险分析
1、劳资矛盾加剧带来失业保险及社会救助压力变大的风险。劳资关系在新时期表现出新的特征,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劳资矛盾的缓和,而是矛盾从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转变成了资本与非技能劳动之间的对立,即随着创新劳动作用的不断增强,技能劳动要素的投资并未被技术资本所排斥。如此的结果使非技能劳动者成了新的“弱势群体”,他们将面临收入被压低、社保待遇被剥夺、随时失业等困扰。再加上我国日益严重的劳动力供给过剩,劳动力买方市场的局面更易造成更多的失业,更低甚至被剥夺的社保待遇,以及更多的低收入人群。这样势必给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失业保险及社会救助带来更大的压力,在基金来源渠道少、供给有限的情况下,面临入不敷出的风险。
2、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带来社保基金筹集困难,社保资源和基金浪费的风险。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市场经济的盲目性没有得到有效约束,市场经济主体在过分追逐经济利益时忽略社会利益,给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带来风险。第一,由于法律执行力度不够,不少企业不为符合条件的职工或仅给少数职工提供社会保险待遇,致使我国社保基金筹集出现困难,从而不利于风险在更大范围内分散。第二,医疗保险缺乏配套的法律约束和监督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市场化的定点医疗服务机构以追逐自身利益为目标,乱收费、滥用药、滥检查等现象,造成医疗资源的滥用及医疗保险基金的严重浪费,进而影响医疗保障的健康发展。
3、收入差距拉大增加了财政风险。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但政府对社会保障承担的责任有增无减,而且由于分配制度的不完善带来的收入差距拉大更增加了社会保障的财政风险,主要体现在: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养老、救助、住房等保障都需要财政在社会保障资金不足时给予支持。尤其在低收入人群不断增多,救助标准存在刚性,住房需求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财政风险更为突出。此外,广大农村面临着土地和家庭养老保障弱化的趋势,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使得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保险基金的筹集更倾向于依赖财政,给财政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风险。
二、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一)制度设计预留创新空间或积极探索有效过度机制
针对我国目前城乡二元保障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的国情,应积极调整传统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财政政策向农业与农民倾斜,以增强农民个人参与现代社会保障的经济实力。同时,积极探索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既有区别又相衔接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避免今后付出更大的制度融合代价。而对于已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地区则应积极探索过渡模式,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为了规避适应劳动力要素流动的制度改革风险,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之时,进行制度设计、完善过程中应尽量预留创新和发展的空间,充分考虑到在全国普遍建立实质相同的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或提高统筹层次,以及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个人专户的必要性,避免制度建立的盲目性和暂时性,减少制度变迁和融合成本。因此,各地区社保部门在制度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应加强沟通与协作,亦可通过上级部门牵头部署,建立高一层次的统筹基金和保障机制,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保障专户自由流动打下基础。
(二)合理明确权责范围并加强监管,以控制行政性资源配置引发的风险
首先,要规避由于行政性资源配置带来的住房保障风险,必须合理划分市场机制与行政干预的边界,合理匹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财权,并根据公共财力提供的可能性,统筹兼顾,优化各项建设支出结构,增加公有廉租房建设,满足低收入阶层合理的基本住房需求。此外,由于我国土地资源实行分散多头管理,政府对其配置干预、审批过多,有时还由于政府对市场进行垄断和封锁,而影响公平竞争的开展,造成市场信号失真。因此,在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其充当资源配置主角的同时,必须加强监管,排除行政权力的负面干扰,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其次,要控制社保基金管理与运营风险,需要做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加强法制建设,通过法律手段和程序加强对社保基金管理的监督,增强对管理部门的职权控制,减少和避免社保基金“黑洞”的出现。第二,在投资环境的建设方面,应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政府只需制订正确的引导性政策,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执行监督职能即可,这样才能避免“政策市”的出现,控制系统风险的发生,利于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首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通过实现劳动关系调整的市场化、法制化,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依法规范劳动关系。通过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推动各类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通过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对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费征缴等进行专项检查,促进企业完善用工保障。进一步健全工资支付和最低工资保障,推进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的建立,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将有效抑制失业增加、收入降低,进而规避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的风险。
其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率提高。第一,以培养我国劳动力市场急需的技能人才和复合型技能人才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大力实施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注重紧密衔接劳动力市场需求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推动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第二,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渠道作用,构建适应我国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网络。第三,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积极推动创业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实现培训与就业对接。只有通过实施以上措施,才能促进就业率的有效提高,规避失业保险及救助压力变大的风险。
(四)增强法制调控力度
社保基金的筹集直接关系到充足稳定的社保基金的建立,这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和首要运行环节。因此,有必要增强法律法规的强制力,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收管理,实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同时积极探索新的社保基金筹集办法,如借鉴国际普遍经验,以征缴社会保障税的方式筹集基金,有效控制市场化过程中社保基金筹集困难的风险。
针对市场化过程中医疗保险制度面临的资源浪费的风险,一方面要加强道德约束,在全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消除各种医疗丑恶现象;另一方面是加强立法监督机制的建设,并通过加强多部门合作,对医疗机构实施综合管理,加大惩罚力度,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和建立诚信制度;通过制订合理有效的医疗供方制约机制,如通过比较研究选择合适的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方式(实证研究表明按病种付费方式支付医疗保险基金医疗费用最低)以加强医疗费用控制,促进医疗行为的规范,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保证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
(五)规范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以减轻财政风险
针对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实,我国应尽快规范收入分配制度。第一,加强对企业收入初次分配的宏观指导和监督。通过加速垄断行业的改革,建立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约束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方式规范企业收入初次分配,避免出现行业之间、企业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第二,加快调节收入再分配的基础建设。通过健全金融和财产实名制及其监测体系,加强对个人收入信息的检测,运用税收等多种手段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以规范收入再分配机制,在尊重效率的基础上体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的过分差距。
针对地区和城乡资源禀赋不对称引起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而造成的收入差距拉大,应通过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进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缩小地区或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在缩小收入差距的同时也将解救为数不少的“弱势群体”,进而减轻财政压力和风险。
参考文献:
1、罗润东.和谐社会中的“劳动-资本”关系解读[J].学术月刊,2007(4).
2、李迎生.探索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整合之路[J].浙江学刊,2001(5).
3、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医疗保险分会.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管理及风险防范研究[R].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项目,2007(4).
关键词:财政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经济管理
在整体国民经济管理当中,财政管理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贯穿于财政活动的始终。其实际的财政管理工作当中却存在大量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例如内部结构设置不合理或者是岗位设备不合理等等,这些问题从其根本上进行分析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内部控制工作落实不到位所导致的,因此对其加强研究是具有极大的必要性的。
一、作用与控制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作用
财政监督工作是我们国家财政机关工作之中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保证国有资产安全性和完整性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其工作重点主要在于能够对预算单位当中会计基础性工作进行检查,在其财政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风险控制方面也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当下财政管理工作之中一定要加强相应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并明确工作中的重点,不断更新监督机制和深入落实各项财政监督工作。
(二)要求
在国家经济与社会经济不断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之下,国家渐渐开始加大政府采购落实、制约内部权力、监督管理财政资金与国有资产等工作。所以,这就需要企事业单位要构建起来相应的内控管理体系,将其岗位和部门的权力进行限制,避免发生滥用权利的现象。为了能够促进该工作的进一步落实,还需要财政机关与预算单位尽快构建起来内控体系,并依照国家有关文件内容对其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为了确保其监督工作的深入落实和廉政建设工作的推进,在实施财政管理的时候还需要加强内控建设,促进整体财政管理规范化与现代化的落实。
二、预算单位与财政管理部门基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
预算单位本身的内部控制工作与财务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实际上是具有非常密切联系的两部分工作内容,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下文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只有在财务部门的内部管理控制和宏观上整个单位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上达到一个协同稳定的工作状态,才能够取得相应的工作开展效果。
(一)财务部门的控制管理具有指导单位管理的功能
从宏观上来讲,一个单位内部的管理和控制工作,主要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入手,通过全面的分析,找出单位运行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通过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促进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顺利进行。而具体的财务部门,其控制着单位内部的资金应用。因此,财务部门的内部管控工作落实到位了,才能为整个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二)资金预算是推动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点
因为资金是推动单位各项工作开展的一项基础性保障需求,因此财务预算直接影响着单位的经济活动开展,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需要财务部门首先结合单位运行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可用流动资金、固定资金等资金应用条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便相应的资金能够合理地应用在项目的运行上,而且,有效的控制措施,也能够保证资金应用效果的最大化,为单位取得更大的经济收益发挥作用。
三、体系构建
(一)加强内控和预算单位内控的联系
为了能够积极发挥财政监督工作的作用,其内控管理体系得构建的时候还应该要与下级的预算单位加强联系,由此确保整个财政机关可以在国家预算资金的管理与分配过程中得到控制。所以这就必须要在财政监管之下实现财政机关和预算单位之间管理体系一体化。在该体系当中需要将资金和经济活动的管理与约束加强,以此提升对预算单位的监管作用,对于一些已经被批准的资金资产在使用的时候还要加强监管,确保能够依照预算内容执行,由此降低各项资金与经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体系
对于当前财政机关内控管理的基本情况来说更加需要成立单独的内控部门或者岗位,以此来共同负责各部门与预算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依照相应的制度规范等内容将整个财政监督过程当中的所有控制目标、要素以及方法等内容全部明确,并在这样的基础上将当地的财政管理现状结合进去,对具体的制度进行制定或者是增补。在制度建立完成之后应该要交由给财政厅进行审批,由此确保内控管理制度能够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三)控制内控管理流程,加大风险防范
在财政机关的内控管理工作之中还要对其控制业务整体流程进行塑造和梳理,始终将财政预算当作主要手段进行财政监督工作,特别是要加强预算单位当中资金的使用及采购风险动态的控制。与此同时,还需要将其分岗位分离和权力制衡在制衡其业务决策等方面所产生的制约与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此防范人为因素所带来财政风险和经济问题等。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能够发现构建起来完善科学的财政管理内控体系在整个财政管理当中具有极大的作用,它可以有效规范管理活动,将最终的管理效果进行有效提升和改善,确保企事业单位能够实现良性发展,最终实现服务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治理现代化,使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志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8(3).
[2]柴智.财政监督导向下财政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4).
[3]唐大鹏,任少波.财政监督导向下财政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构建[J].财政监督,2016(3).
【论文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一、引言
2011年财政部会计司发文指出“应当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作为新一年重点工作,这意味着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事业单位将成为内部控制建设的下一个焦点。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防范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将内部控制设与完善纳入我国惩治预与防腐败体系,将必势必成为我国防范财政风险的重要环节。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为保护其财产安全、完整,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运行所做的制度安排。随着事业单位迅速发展,筹资渠道不断增加,产生了内部控制的需要,但是其内部仍然存在着资产管理混乱、预算管理随意、对外投资盲目、财务监督不力等内控不健全的现象,导致其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健全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成为事业单位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内涵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定义及特征
所谓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为实现事业单位的管理目标,以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为主线,通过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控制程序和方法,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风险进行有效识别,控制和监督的机制。
理论上说,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并贯穿于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即是在这种管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是由内部管理人员逐步总结并完善而形成的自行调整和自我监督的体系,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组织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等;第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组织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第三,信息沟通信息与沟通是组织及时、准确的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组织内部、组织与外部之间的有效沟通;第四,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组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发展现状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各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发展一直处于薄弱阶段。不足之处主要表现:第一,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目前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一些单部门领导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只注重事业的发展,提高自己的“政绩”却忽略了单位的内部控制,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有一些事业单位领导错误的把财务部门的预算控制当成企业的内部控制。忽略了财务部门对单位的监督作用,不重视财务人员的工作,打击了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降低其对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意识,无法真正达到单位内部控制的要求。第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岗位设置不合理,多数事业单位控制制度不完善,由于事业单位的编制有限,人员紧张,岗位安排不到位,岗位调协不合理,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甚至有的部门的会计、出纳由一人担任,严重违反了会计制度。不相容职务是指如果一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的行为。不相容岗位不能合理设置,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发生舞弊行为。记账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业务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等问题十分突出。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措施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许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熟悉还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碰到具体新问题都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厉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原有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和方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将会面临更大的环境变化和生存风险、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营管理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经营风险,如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开拓市场的风险、担保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
(一)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针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疏于建设的现状,各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完善各自单位的财政管理制度,建立科学财务管理体系,如建立各事业单位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就拿内部稽核制度和牵制制度来说,各种类型的事业单位不尽相同,应建立在本单位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上。总的来说,内部稽核制度包括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个体分工和组织形式,以及稽核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础流程等等。
(二)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实行风险问责制
为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实行财务管理问责制,以强化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领导层的风险意识。所谓问责制,是指若因为个人过失及故意,损害国家或他人的合法权益,以致产生不良的影响和后果,或者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岗位职责,导致正常的工作秩序紊乱,工作效率降低,通过实行内部监督来进行责任追究,以强化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风险意识,如让事业单位的财务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作为本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的第一责任人等手段来强化事业单位领导层的风险意识。
(三)强化财务人员素质建设
【关键词】医院 财务风险评估 预警 指标 管理
国家的政策在改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医院的管理制度也紧跟着发生变化,相应的改革措施也在不断的推进,财务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为此,其中的管理条例和相关的技术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医院作为一个非盈利的企业,不能进行负债经营和赤字预算,为此,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和经验,对医院财务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够对同行中的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一、医院财务的风险成因
医院作为一家非盈利的单位,本着自负盈亏,收支平衡的标准,在财务活动的范围内争取将各种难以预料的或者不可预料的风险控制因素降到最低,降低医院的整体财政亏损,作为一个单位,医院的财政风险有几个重要的分支,主要包括筹资方面的风险,投资方面的风险,资金回收方面的风险以及收益分配方面的风险等。
医院财务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其风险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整个经济命脉,如果处理的不好直接导致医院的资金链断层,甚至更严重,为此,对于医院财务的风险性评估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他的几个原因,具体如下:
(一)医院的内部因素
第一,医院财务工作人员没有这种财务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警觉性,对于其中的财务决策失误不能很好的对待和认识。
第二,医院的内部监控机制不够完善,对于财务科室内部存在的漏洞和偏差不够注意。
第三,财务科室的风险管理没有合适的解决策略和方案。
(二)医院的外部因素
地方政策的管理和策略分析,医院作为一个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根据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变化而不断的改进和变化,由此引起的政策风险不可估量;医院财务科室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在不正当的时机采用了不合适的筹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结果,使得医院的支付费用严重的高于社会的资本投入,得不偿失;国家推行技术改进,但是医院这方面缺乏相应的技术意识,导致技术革新存在着风险;另一方面,是医院跟供应方之间造成信用风险投资,导致医院财务出现赤字等问题,极大的影响着医院的整个资金链。
二、医院财务科室的风险预防措施
(一)提高医院领导对财务风险的了解和意识,提高其科学的决策分析
医院的领导,不仅仅要提高医院治疗工作的管理,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提高和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自己也要涉入其中,将财务的报表,近期的财务状况了解清楚,将财务的风险降到最低,支持并督促医院财务的各级人员照章半数,保证医院的资金预算更加的合理,科学,资金链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二)医院财务资金管理水平要到位,强化资金管理准则
医院的财政管理好多时候都是财务主任决定,但是财务主任的事情比较繁杂,好多时候其中的细节或者某些环节不是很注重,这样的话,就容易出现资金管理水平不到位,极大的导致整个资金链短缺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财务科室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准则要明确,优胜略太,进行综合的管理和完善,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尽最大努力降低资金的成本和预算。
(三)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应强化成本的管理,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医院的成本预算要严格把握,尤其是人工费用,材料费用等,对其中的技术指标进行层层把关,对于其中的存货进行严格的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四)优化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加强医院管理制度的建设
医院工作人员的素质,在某种意义上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发展和前进,尤其对于财务的发展,更是如此,适当的增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其充电,会不断的提高其人员管理的整体素质,对于未来医院整体制度的管理建设具有很好的效果,财务人员的营私舞弊的作风会降低,财务报表也会更加的透明,财务风险会更低。
三、构建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
医院的财务科室,需要根据自身的需要不断的提高和增强医院的管理,尤其是外来因素的干扰,不要一味的跟风,对于经济活动中那种潜在的风险系数和管理指标进行实时的监控,对于医院的财务报表,预算指标系数以及其他的财务资料为主导依据,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和比例系统的综合分析,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其中的风险系数。
医院建立风险预警控制系统中,应该以动态监控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量等指标为具体的参考系数,加以管理和控制,同时,医院财务科室需要根据当前市场的行情和竞争力,对市场的自身资产负债结构加以改善,优化整个医院的现金流量。
医院财务的预警信息主要来源是医院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财务资料。资产负债表,资金变动情况统计表,现金流量表等,其中的相应技术指标包括:获利能力预警指标,偿还能力预警指标以及医院的整体发展能力的指标。医院负债经营预警指标体系,是决定和衡量财务风险水平的最高端的风险评估方法,其指标包括的范围也很广泛,主要包括:获利能力,运营模式,未来的发展潜力,资产收益效果,收支余额,流动比率,资金周转速度,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增长速率等等。
四、医院财务的风险管理策略
医院财务的管理,其目的主要是对财务内部出现的问题和隐患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综合衡量与分析财务的风险,最终将财务的风险降到最低,保证医院的财务正常运作。
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点:
1.提高财务管理风险认识。
2.转移财务风险系数。
3.根据医院财务的弊端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医院的财务工作是个高风险的行业,需要精明,对财务的细节非常了解的人进行管理,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医院的综合效力和发展。目前,医院对于接踵而至的医疗市场竞争力和大量的财务风险,医院财务的工作人员必须明确的把握好和意识到医院内外存在的风险系数,对其加以处理和解决,密切关注和把握资金市场的发展和变化规律,构建合理高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尽最大努力优化资本结构,将筹资成本降到最低,缩短资金的运转周期,保证医院财务工作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周首华,杨济华,王平.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F 分数模式[J].会计研究,1996(8).
[2]韩于羹.应用数理统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1989.
[3]张鸣,张艳.财务困境预测的实证研究与评述[J].财经研究,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