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时间:2022-03-03 06:15: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第1篇

现有的研究,大多以演绎和归纳两种方式为主要的手段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理性思维和经验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研究对象的部分根本规律和共性与特性。但是,过多地依赖于这两种研究方法难免会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概括不完全、不能充分发挥根本规律的功能,且较少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对象进行跟踪,实证的方法运用少,缺乏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实验、比较的研究。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状态,提出的对策方案缺乏可操作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争议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创建时间不长,在许多研究领域存在较多争议。

一是关于研究对象。学界普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但对于研究对象未形成一致观点。主要观点概括为:

(1)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胡凯指出“:以人们的思想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依据这种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王新山、王玉婷认为:“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乔立骐、梁丽萍认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笔者认为,如何把握一般心理过程来探究新的、更具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互动因素的心理特征和规律。施春华认为研究对象包括四个方面:社会环境、个体心理状况、教育内容和教育者的心理。针对第一种观点,本学科要特别注重研究如何根据人的心理规律来实现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转变和提高,若不能把握好“在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这一基本原则,将很容易被认为是偷换普通心理学的概念、照搬其内容体系。第二种观点的范围更加宽广、全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有利于学科的内涵丰富、外延拓展。但可能会使研究范围泛化,致使学科边界模糊。现有研究表明,对于研究对象的阐述已经在对过程进行“心理分析”、“心理研究”上保持了原则性的统一,实现了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教育对象和过程的突破。但是尚未形成定论,不够清晰、明确。

二是关于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学研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的研究,对心理环境、心理效应、心理机制与心理功能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将思维、情绪、需要、动机等内容纳入研究内容,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体系。

(2)对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学研究。致力于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和职业类别教育对象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差异性及其对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针对性对策;研究教育者的角色定位、心理品质、能力结构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学科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内容,上述研究内容符合学界对于本学科研究的普遍观点。但是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没有切实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甚至是简单地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学科界限比较模糊,不利于确立其学科地位。三是关于学科归属。由于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具有牵丝挂藤的联系,学科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代表性观点有:

(1)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王瑞雪从学科成立的背景、研究对象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等方面论述,认为应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有学者从“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角度出发,论证其学术立场。

(2)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此观点被普遍认同,因为学科交叉,兼具了两个学科的共同特点和性质。胡凯,王希永、杨芷英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分析,指出,一方面,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原则和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出发点对教育过程进行心理研究;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心理现象与特殊的心理规律,其范围包括在一般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之中。明晰学科归属问题,是构建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重要动力是开展多学科的协同研究,但必须以明确的学科归属为前提。目前对此缺乏权威性的论证,致使学科体系和内容体系构建方面也颇有分歧:主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与“以心理学为纲”的对峙。需要不断深入研讨,推动其逐渐走向成熟。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新兴学科,困难和不足尤为突出。主要面临着一些在短时期难以得到完全解决的困境。

一是理论建构不完备。

(1)研究的基本范畴存在较大争议。学界普遍认同本学科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也有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对主体、相对客体以及教育过程的心理研究来解释其研究范畴。

(2)学科归属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大多学者认为本学科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部分共同的特点和内容,应归属于这两门学科的分支学科;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

(3)学科体系建构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主张以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来构成学科体系;也有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因素出发,主张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

(4)学科理论整合程度不够。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有机整合,构建特有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现实难题。首先,对于二者在理论、方法上的联系和区别缺乏系统的论述,导致在理论建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含混不清、特色不够鲜明;其次,需要长期探索如何有效地将心理学的方法、工具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二是缺乏科学的范式。具体表现在:

(1)在教育范式上,在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为指导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依然大量采用传统文本教育范式,封闭、知识化、教条化以及一定程度的泛政治化,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方法有效地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未能实现相对主体同相对客体的良好互动;

(2)在研究范式上,高校具有广泛的教育网络和丰富的研究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实践和研究的主要阵营,其主导型研究范式是经典教育学范式,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伦理学等为主要理论资源,以演绎法和归纳法为主要思维特色。但是实证研究还不够,其广度和深度还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要求和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研究结构不够优化。

(1)相对主体业务素质有限、整体协作程度不够。缺乏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系统理论知识、方法,又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同时,研究者缺乏联系和沟通的氛围和平台,协作不够,致使研究力量分散,学术观点难以达成一致。

(2)相对客体覆盖面不够广泛。研究人群主要是高校学生,较少涉及不同年龄层和其他行业的群体。

(3)动态研究、对策性的研究有待加强。针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和思想变化而进行的动态研究以及个案和小样本的长期、追踪研究相对薄弱;同时,用于解决教育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的可操作性、对策性研究有待加强。

(4)对教育过程本身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待深入。当前,较多关注于从理论上探讨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法和效果,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过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功能开发、利用的研究鲜见,需要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此外,对于受教育者如何把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外化为行为的研究少,不利于受教育者良好行为的强化与教育效果的反馈和改进。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建议及展望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应该坚定发展的信心,攻坚克难。基于对现状和面临困境的理性分析,笔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展望。

第一,推进范畴及体系的理论完善和创新。对学科范畴及其体系进行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探索和提升一些新的范畴,使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和充实。

(1)推进学科化建设。要创新理论体系,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术语和话语体系从本学科研究的“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领域中概括、提升和创新范畴,避免从心理学中简单照搬、机械拼接;要整合学科资源,借鉴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最新成果中提炼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点,如: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为切入点,研究受教育者的需要、动机、情绪情感、态度和行为,探讨激发其兴趣的方法与对策。

(2)推进科学化建设。学科发展“科学化”的趋势要求教育过程更加关注对教育对象和教育过程的研究。以现实为基础,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借鉴和运用心理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分析教育现象,作出能准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本质和规律的概括。

(3)推进现代化建设。以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并重的方式进行新的理论分析,对本质和规律进行前瞻性的概括,总结出预见性的理论和应对方法。对现有的范式理论框架加以检验和论证,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以新的观点、范畴、原则加以补充;构建既能够充分反映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又适应时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的学科理论体系。

第二,发展“人本”的研究范式。范式是学科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的信念、遵循的一套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与方法。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本学科逐步向科学化和时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学范式强调以人为本,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的同时又要教育对象生存方式的优化提升。在坚持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事实进行客观、数据型分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整体、系统的探究,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关注其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

(2)要扩大研究对象的覆盖领域。研究的相对客体由以大学生为主,逐步涉及中学生、儿童、其他群体,如:少数民族地区、军队、企业、社区等群体。同时,群体与个体心理的比较研究,以及针对群体人际互动、集体意识的研究将受到重视。

第三,扩展新的载体和方法。

(1)在教育实践方面,探索公共、虚拟空间的运用。教育过程呈虚拟化和模糊化的发展趋势,要突破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形式,加强公共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作用,提高无意识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能力,强化互动性和渗透性。

(2)在研究方法方面,注重量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研究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其相互关系及整体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开展过程研究的起点。在用实证方法进行宏观概括的同时,也要注重小样本、个案研究,进行深入、动态的跟踪。借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实证研究范例的标准化工具、实验来研究心理学理论、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融合的具体途径;研究已有的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用代表性的数据和研究结果为参考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验证。

第四,加强复合型的研究队伍建设。

(1)从长远来看,应当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训,针对研究者或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操作技术的培训,使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既能够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同时又能够恰当地运用心理学的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法。

第2篇

1.1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交谈有目的的了解谈话对象的思想和心理活动,找到其“后进”的主要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方法。与后进生谈话首先要营造平等交谈的氛围,切莫教师一言堂,安静的聆听较之一味的说教更能让人打开心扉,触及心灵;其次,要善于把握谈话对象的心态和性格特征。利用其心态的变化因势利导,根据其性格特征确定谈话的态度、语气、表情和动作;最后,后进生或多或少会有自卑的心理,谈话中应多用安慰鼓励的话语,让其感到格外亲切知心,从而振奋精神积极向上。谈话法是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的基础,是取得后进生的信任和成功转化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耗时长、见效慢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讲究语言的艺术,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用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的语言转变思想上出现偏颇的暂时落后的学生。

1.2暗示法

暗示法是指教育者运用语言、行为或某种事物,比较含蓄间接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教育方法。对后进生运用暗示法时,首先要求暗示的实施者应具有较高的威望,要具有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因为在他人暗示中,特别是语言暗示,暗示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暗示者在被暗示者心目中的威信。这就要求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暗示,在师生间建立一定的信任度后运用该方法;其次,要恰当运用暗示法的载体,做到“润物细无声”。教师可以从其优势领域中着手,并以此为切入点,为其营造良好的环境,创设能让其发挥自身优势的任务,鼓励其加以努力获取成功,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最终带动学习上的进步。例如,笔者曾有一个迷恋网络型的后进生,他是个电脑高手,利用这个特长,让其做院报的美编,在老师的信任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中,终于戒除网瘾,成绩由不及格跨越至良好以上,最终顺利毕业。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易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达到积极暗示的目的。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变消极的自我暗示为积极的自我暗示。望梅止渴是暗示的典型案例,这说明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劝说或指示或命令的作用大,教师可以把暗示法与谈话法相结合,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奖惩法

奖惩法即用强化的方法分化行为的正误,促进人的行为向更正确的方向活动。奖励可以激发人的潜能,惩罚可以校正人的错误,这是教师常用的两种强化手段,对于后进生尤为适用。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当发现她(他)的点滴改变时就要加以充分的表扬和肯定,一方面要使学生不断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使其获得阶段性的成就感,增强其坚持下去的信心,另一方面还要为其设定一个又一个的短期目标,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努力仍是不够的,还需继续加强努力。同时,当发现后进生有所松懈,在简单的任务前仍犹豫不前,不思进取时,则要实事求是地做出批评。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如何解释和说明自己的学习成败。这就要求教师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要科学奖惩,多给予激励性的评价,激发他们的动力和斗志,增添自豪感,不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逐步跻身于先进行列。

1.4最佳心态教育法

最佳心态教育法即及时把握教育对象的心理变化,选择受教育者最佳的心理状态时进行教育。心理状态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绝大多数后进生有特殊的经历,当教师不了解这些学生的心理成因时,往往会表现出盲目性和情绪化的倾向,这往往使教育偏离正确的轨道,因此,教师应当全面掌握和分析后进生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里的心理状态,根据其心理状态及时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有针对性、时效性的教育。例如,笔者曾经历这样一个后进生,富家子弟,平日我行我素,当我得知其父因病突然去世时,担心其心理承受不住更无心学业,于是抓住时机,劝慰他的同时,鼓励其振作、担负起家庭的责任,结果从此他再没有不及格,学习成绩平稳上升,并顺利毕业。

2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转化后进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与其他方法的结合

因为本文着重从心理学角度阐述,因此,不能取代其他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多种方法的结合。比如;专业教育,养成教育,调动资源、形成合力等。

2.2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自身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应用

方法是受内容决定并为内容服务的,后进生的情况大多是复杂的,不能固定地、孤立地运用某一方法,而应灵活地综合运用或交替运用多种方法,从而发挥他们的整体效果,获得理想的效果。

2.3教育者本身应该克服常见的心理现象

第3篇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目标的建构应体现出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一)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期望在课程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党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的立场、观点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与传播方面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基础,成为能够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科知识目标

学科知识目标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科知识目标会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要求上,具体表现为:要求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充分认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识。

(三)心理发展目标

心理发展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发展领域,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方法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情感领域,能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在行为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思考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质量。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常常难以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差异,过于关注课程内容的知识完整性与学科基础性,导致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延续,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弱化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探索与科研训练的功能;与此相反,有些学校则忽视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和科研立项代替课程学习,或以协助导师完成课题研究、翻译外文资料等作为课程内容,忽视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理论深化的作用。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建构,一要充分反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确定具体课程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内容既要突出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又要遵循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色;最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考

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学知识 问题 合理运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却陷入了投入和产出严重失衡的困境,即思想政治教育花费了很大的财力、物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其实,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并非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失去了培养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功能,而是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日益复杂变化等因素妨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应有功能的发挥。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欠缺从“人本”出发的教育方法,特别是从个人不同心理出发的教育方法。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引入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由于其内容的丰富性、特殊性和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从了解人的心理开始,找到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环境等各要素同受教育者的认知结构的最佳契合点。本文就从这一视角来探讨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怎样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等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现状

我国学校思想政治心理学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特别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使思想政治心理教育成为政府和学校行为。九十年代学校心理教育发展呈现两个特点:一是以学校为单位的思想政治心理教育实验,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学校和科研部门合作或单独进行实验,并取得了不少成绩;二是思想政治心理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技术手段不断改进。许多学校进行心理教育课程化实验,教育内容包括学习方法辅导、职业辅导、生活辅导、情绪辅导多个方面,除了活动课程、讲座之外,还采用心理咨询、心理测量等技术手段,并在许多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但还必须看到,我国学校心理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发达国家相比,正规化、科学化程度较低,仍需付出很大的努力。

二、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需要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活动的新情况和新特点,而且需要深入研究大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于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等行为规范的教育。这些对于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这方面的培养大多数只是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方面的要求,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问题重视不够,大学生即使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规范要求,也不一定能成为达到培养目标的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来的某些典型人才,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观点正确,道德品质高尚,但在心理方面没有达到健康标准。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理学,能让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完整的人格。

(二)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教育人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间充满着诸多矛盾。如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矛盾,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规范与教育者、被教育者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教育者、被教育者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在深层次上体现在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因素中,在浅层次上表现为人们某种心理上的不平衡。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据人们的思想活动规律进行的,而人们的思想活动规律受制于心理活动规律。过去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了人的心理作用,忽视了人的心理素质对思想政治品德的影响,难以使被教育者产生心理共鸣,效果始终不够理想。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侧重于从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来研究人。运用心理学知识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增加教育的科技含量,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透彻地了解心理活动规律,进而指导实践,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三)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要把思想工作做到大学生的心坎上,就要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人的行为和表情是人对某种客观事物的特定反应,是受人的心理支配和调节的,是人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又会在人的行为和表情中显露出来。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前,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被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可以掌握被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及时抓住其思想和行为的苗头,这有助于我们增强思想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把工作做在前头;我们在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被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探讨和分析,可以把握被教育者的思想动态,控制和引导其行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推广运用心理学中的心理引导、心理相容、心理共振,以及心理威慑、心理趋同等一系列心理原则和心理方法,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很有帮助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都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各种意识形态纷繁复杂,各种层面的思想文化乘虚而入,这一切都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仅仅从教育学角度去认识考虑问题,而必须综合社会、心理、教育诸因素去思考分析,以确保实效。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知识所面临的困难

(一)普遍缺乏跨专业人才,欠缺专业指导。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多只研究本专业,而专业心理学教师又极少跨专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在实践中能够跨专业、游刃有余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的工作者少之又少。

2.运用好心理学所必需的技术化设备欠缺。在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心理学技术和工具未能在我国高校中普及,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很难把学生表现出的各种行为量化,并进行科学分析,影响到心理学的有效运用。

(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日益多元化,给教育工作带来难度。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发展的点,大学生的流动分布、交往方式、发展需求、生存状态等发生较大的变化,大学生在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呈现出新的特点。

大学生健康的主流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遍有着较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二是非常关注社会;三是大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健康向上的;四是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明显增强;五是大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十分强烈。

但是在健康的主流背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部分大学生信仰危机,政治热情不高,人生观不够积极;少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素质明显偏差,在现实生活中更是表现出种种令人担忧的不良行为。其一,政治意识淡薄,信仰模糊,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是说教;其二,法制观念淡薄,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违法现象持漠视态度;其三,意志力缺乏,不能经受打击、挫折;其四,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现象严重,性格孤僻、冷傲,缺乏合作精神;其五,价值观偏差,信奉享乐主义,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许多学生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花钱如流水,追求高消费、盲目消费,同学之间攀比风盛行,爱讲排场、讲高档;其六,独立自主意识差,虚荣心强。由于家庭的溺爱,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依赖性越来越强,接触现实生活往往束手无策。

以上这些问题单纯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必须运用心理学知识,拉近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因人而异地采用合适的方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有的效果。

四、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科学化,必须认真学习、吸收心理学知识,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思想活动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摸清大学生不同性格的主导类型,因人施教。

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反复证明,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品德情操的陶冶,最忌不从教育对象的特点出发的“公式化”、“一刀切”。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此。育人要“因材施教”,做思想工作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心理学角度看,其主要理论依据就是“心理的个别差异”,即每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个人都有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能忽视人的个性,采用强输的方法。如一名学生来自单亲家庭,他的性格可能就很自卑、很敏感、很冷淡,对外界的警惕性很高,自尊心很强。我们掌握了他的性格特征,就可药到病除。因此只有切实了解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因人施教,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因势利导,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常见的大学生心理现象主要有:挫折和逆反心理、嫉妒和攀比心理、表扬和批评心理。心理学的研究详尽地介绍了这些心理现象的特点、形成及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如果能掌握相关心理学的理论,就能够更好地分析和看待这些心理现象,采取合理的教育方法,实现教育目标。

(三)教育工作者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于思想,人实现转变的过程是积极思想和消极思想互为消长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人总有某种惰性,很容易被多次重复的说法和做法牵着鼻子走。自我和他人暗示和鞭策重复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种自我感觉、自我意象、自我期望,也就是自我意识,就会具备一种改变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人是可以转变的,人的思想会被潜移默化。丘吉尔说:“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去赞美,适当地赞美对方。”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思想状态,如启发、诱导、鞭策、奖惩、批评教育等,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转变,成为优秀人才。

(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质,增强人格魅力。

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够积极地影响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决策、实施的心理过程,而且能够对被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呢?首先要注意克服先天生理素质方面的不足,包括性格、情绪、智商等方面的缺陷。其次要加强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锻炼,要努力激发和维持自己良好的情绪状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自信的心境;要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到襟怀坦荡、诚实正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凯.试论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现代大学教育,2003,(4):47-50.

[2]张耀灿.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现状与发展展望[J].华中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1998,(5):41-45.

[3]姜相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一个人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样呢? 健康不仅指身体有没有疾病或身体各项指标是否正常,更重要的指心理是否健康。由此可见,心理问题也是一个人是否健康的必备条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残酷,引发大学生思想动荡和心理动荡的的因素越来越多。大学生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处于一个成长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对各种事物还缺乏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当理想和现实发生错位产生落差时,便会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这些都需要我们从新的方位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起来进行教学,将对学生成长产生深远意义,如何实现二者融合,以下是本人的一些见解。

一、教育理念上二者要相结合

二者的结合首先应当是在理念上的结合。社会发展中不管是哪种制度改革和实践创新,都需要有一定的理念做指引,思想决定行为,没有理念指导,就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实现这两种有效结合,首先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从当前高校发展趋势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随着高校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受到这些问题的影响和冲击。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更要积极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来,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加强教育教学研究

首先,依托课堂教学向广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辅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两课”教师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上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章节的讲授内容。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可以设计一组相关的心理教育课程,如《大学生心理辅导》、《人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等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供大学生选修。除此之外,还应通过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其次,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必须建立一个以提高大学心理素质为核心统帅各科教学的总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将有助于改变各种教学的现状,这是带动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与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如通过参与公益劳动、科技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不自觉引导学生形成较高的政治觉悟;也可以充分利用电脑和网络开展思想与心理健康教育,在讨论网络条件下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应充分利用网络这个有利条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网上心理咨询、对话等。

三、在教育策略和方法手段上要相结合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方法和手段上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应当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二者的方法和手段的结合运用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何实现融合,首先,学校应当营造和建设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为高校的思政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培养出一个群体心理健康的教育氛围和环境。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要将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力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和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二者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要相互借鉴和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其他相关的学科建设。不但要有开拓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还要有与时俱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

四、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建设已经有多年的基础,发展是比较成熟的。但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指导和经验相对较少。思政教育的教师队伍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要想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素质,也要实现教师双重角色的结合。首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创新以及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模式和方式,还需要广泛的普及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来扫除思想政治教育的障碍。其次,作为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也需要在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丰富的教育经验,并热衷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工作,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自我心理保健的支撑体系。当前高校老师除自身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和专业素质外,还必须加强学习,系统的掌握心理学、行为学以及一些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知识,研究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的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上的反映变化,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的辅导,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积家.王惠萍.大学心理教育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第6篇

关键词:多学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而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此,人才培养质量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具有根本性、战略性的地位。与专业教育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突出。因此,有必要从多学科视角加以审视、借鉴。

二、多学科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从多学科的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学者们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史宏波(2013)从多学科视角,探讨如何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来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学科立场,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发展[1]。郑元景、田沁艳(2018)则从多学科角度,综合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得出了应当加强运用定量方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的结论[2]。除此以外,其他学者也从多学科的视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论。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学科研究,主要集中在强调多学科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以及实效性提升上,而对涉及“各学科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到底是什么”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则鲜有讨论。为此,文章从多学科的视角出发,讨论这一最根本的问题,以期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挥积极作用。

三、多学科视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客观存在的人才教育方式,对青年的成长成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管如何认识、评价,它都客观存在,而且日益凸显其应有的价值。犹如一个多面棱体一样,在不同学科的视角中,思想政治教育可能会呈现不同样貌。因此,需要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审视,才有可能全面认识思想政治教育。

(一)教育学视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范围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属于教育学的一个部分或者说与教育学存在交叉之处。因此,在教育学视角中,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同门”,它侧重于对人才的政治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道德观领域进行研究,属于为受教育者教授如何学会做人的学问。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要求和需要的政治理念、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当然,思想政治教育除了遵循普通教育领域的基本规律以外,还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完全按照一般教育学的要求来进行。

(二)社会学视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涉及社会中人的社会化、社会变迁、社会分层、社会结构等问题。因此,在社会学视角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这种过程使人更加符合社会现存的规范要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社会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统计法和文献法[3]。这些方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另外,社会学中强调社会关系,这对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增强教育者的亲和力、提高教育实效性,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三)心理学视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认为人是有心理活动和心理需求的个体。不同气质类型的个体,在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上呈现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心理学视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关注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当下,多数高校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自主意识强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还停留在简单灌输的层面,显然难以达到预期目的,这就需要有强烈的受教育者需求意识,从了解大学生心理实际需求入手,从满足心理需求到引导需求方向,增加契合度,对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四)信息传播学视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学是以信息传递现象和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信息传播学显示出其独特的应用价值。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因此,信息传播学视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被认为是人对人或组织对人的信息传递过程。如果没有信息的有效传递,教育活动就无法实施,目的将难以实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关注教育过程中信息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全媒体时代,对思政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教育的难度。如何有效利用全媒体手段和工具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五)伦理学视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学问,它以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人与人之间最一般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4]。伦理学在促进社会关系、人伦关系健康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的研究方法主要为采用实验测量和定量研究。伦理学视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为促进和谐及健康的人际关系而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提供有效的关系构建。

(六)经济学视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更多关注的是成本、效益问题。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计量和规范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因此,经济学视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一种为减少组织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而实施的人的教育活动。经济学视角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特殊的价值,因为资源有效配置的机制对于组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人是组织中的关键性因素。

(七)管理学视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在研究的方法上呈现多维化趋势,既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管理学视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对人的计划组织控制过程,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提高人的思想认识,使人的认知符合组织目标,进而实施符合组织需要的行为。因此,在管理学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提高组织效率的过程,通过教育来提高人的积极性。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学科,由于研究侧重点和领域的差异,不同学科视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会呈现完全不同的样貌。因此,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对其从不同视角进行审视。

四、多学科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启示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学科视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确会呈现不同的“面貌”。这些带有强烈学科背景的不同认识并无对错,只有角度差异。这也提示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向审视。因为教育是在复杂的情景下,面对复杂的人实施建立和改变认知模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活动。由此,多学科视角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一)适当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创新理念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更新理念才能够实现。而不同学科的差异导致了认识理念的不同,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扩大视野,以开放的心态主动、合理地吸收其他学科的创新理念,这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而言是有价值的。

(二)研究方法上的综合化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实效,离不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入。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层面上,深入性和精确程度不够。在新形势下,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上,可以适当吸收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力求尽可能地做到精确测量,这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三)借鉴其他学科的发展模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所谓模式,是指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方法程式。每个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其发展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关起门来搞发展,而是要善于吸收其他学科在发展模式上的成功经验,以促进自身在新的高等教育发展中激流勇进、与时俱进,为适应社会不断提高的人才质量培养要求发挥引领作用。

(四)通过交叉学科的研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体制机制上创新高校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就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方面因事而化、因时而变、因势而新。面对复杂的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就需要在吸收其他学科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积极革除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

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知觉理论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正确理解和利用知觉的基本特征

第一,知觉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加以识别的过程。直觉是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过程,知觉整体性就是人把事物各部分各属性综合起来,从而能够整体把握该事物。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既复杂又系统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和多样的。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改革开放新局面和十新提出的城市化社会转型,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思想非常活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有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应该有整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教育者应该从整体把握受教育者的特点。当今社会,每个教育对象都有自己的气质、个性、情感诉求、性格特征、能力水平,可谓是形形,如果逐一去把握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在不断的教育过程中,积累经验,总结知识,积累各种各样的例子和典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才能越来越迅速地做出判断,从而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第二,知觉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将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人们对同时作用于自身感觉器官的所有外在刺激物并不都进行反应,而是只针对其中某些刺激进行反应,这样人们才可以把注意集中到某些重要的刺激或某些刺激的重要方面,排除次要的干扰,从而使人们能够更有效地感知外界事物,适应外界环境。也就是说,人们总是愿意把一些知觉对象优先筛选出来。心理学告诉我们,知觉过程受到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双重影响。从客观方面来看,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各部分的组合、对象的活动性与新异性都会使人们产生知觉的选择。就对象本身特征而言,重要的东西、独特的东西、鲜活的东西更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从主观方面来看,人们活动的目的和任务、个体的需要、兴趣和经验也都会影响知觉进行选择。

第三,知觉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加以概括且赋予其意义的加工过程。通俗地说,知觉的理解性也就是指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总是愿意用知识经验去解释与判断被感知的事物,把它归入到一定的系统当中,从而能更深入地感知它。知觉理解性主要受到个人的知识经验、言语上的指导、时间活动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变化会使人们对同一个对象产生不同的理解,进而导致知觉结果也不同。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对教育对象进行必要的言语指导,讲究语言的艺术,坚持启发式的疏导,多用引导的语言,少用排斥的语言;多用探讨的语言,少用命令的语言;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少用生硬难懂的语言。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了解教育对象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与知识特点。

二、正确认识知觉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一)正确认识和运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所谓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是指人与人第一次交往时形成的印象对人际认知的强烈影响。第一印象不管正确与否,往往是在头脑中形成的最鲜明、最牢固、占据主导地位的印象,并且总能左右着对对方的评价。首因效应往往会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如因为第一印象好而对他人全盘肯定,或因为第一印象不好而对他人全盘否定。所谓近因效应,是指人们在认知的过程中,处于最近的印象对人们的认知评价起着重要作用。心理学家发现,在一定的刺激不断出现时,印象的形成往往主要取决于最后期的刺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是不是对立的,它是人们在认知问题上所表现的两个方面,分别强调的是最初和最末的印象对人形成的影响。一般来说,在对比较陌生的人或事物进行认知的过程中,首因效应往往表现得比较比较明显,而在对熟悉的人或事物进行认知的过程中,近因效应则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正确认识晕轮效应和刻板印象

所谓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是指人们对人或物的认知,往往有一种以点盖面、以偏概全的认识倾向。正如同大风天气前的月晕会扩散,形成一个更大的光环,人们如果认识到客观对象具有某种优秀的品质,就认为其在各个方面都很优秀,这个认知对象就被一种肯定的晕轮笼罩;相反,如果人们认识到客观对象具有某种低劣的品质,就会认为其在各个方面都很低劣,这个认知对象就被一种否定的晕轮笼罩。这种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俊遮百丑”或“一丑遮百俊”。刻板印象则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对客观对象产生某种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影响着对人们的认知和评价。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晕轮效应和刻板印象结合起来,扩大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首先,一方面要正确利用晕轮效应的积极影响,积极树立教育典型,挖掘特殊人物的优秀事迹,引导教育对象的认知和行为;另一方面要自觉抵制晕轮效应的消极影响,不能因为某一方面的出色或者差劲而对教育对象进行全盘的肯定或者否定。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可以利用刻板印象这种惯性定式更好地发挥成功典型的“晕轮”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克服刻板印象带来的消极作用,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固有印象去判断和评价教育对象,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好每个教育对象的自身特点。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心理咨询法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心理咨询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心理咨询适应了大学生个体发展的主体性、个性化的要求,适应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适应了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权威模式向民主模式转变的要求。

心理咨询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助于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既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又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有助于把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2心理咨询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原则

信赖性原则。当前部分学生不想承认自己存在着心理问题,或者是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来解决问题,而且对心理咨询人员也不信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从信任尊重的立场出发,努力和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

学生主体性原则。大学生作为咨询活动的主体,所有的咨询工作都要以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并在他们身上得到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教给他们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服务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采取灵活多变的服务方式,让学生自由进行选择;加强宣传,个别咨询与集体辅导相结合。

教育与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大学时期,学生很容易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思想政治者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平时的心理咨询过程中注意积累心理咨询的经验,探索适合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新模式。

3心理咨询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3.1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扩大心理咨询的影响

党团活动、宣传栏等校园媒体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手机和电脑的广泛普及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信息传递速度更加快捷便利。心理咨询可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平台,借助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心理知识,增强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了解,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解。

3.2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教育者相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有一定的权威性,他们通常会以社会道德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这种地位上的不平等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改变不平等观念,努力与学生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并认真学习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开诚布公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思想政治教育者更要学会运用心理咨询的技巧,重视“倾听”,避免主观臆断和推测;运用鼓励、重复和总结谈话等心理咨询技巧,缩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

3.3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的力度

首先要做的就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将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系统、科学地灌输到学生中去,从学生的心理以及思想政治层面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要周期性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实践活动。从咨询对象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在不同时期的思想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3.4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心理咨询的整体素质

心理咨询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这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针对大学生这类素质较高的群体,心理咨询的要求更是严格。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这主要包括吸收心理咨询原则,借鉴心理咨询的方法来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主动汲取心理咨询的精髓,认真学习思考心理咨询理论。配合实施正强化和正惩罚,对品质优秀的学生进行正强化,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正惩罚,从而帮助大学生学会分辨自己观念上的不合理性,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积极的情绪。

3.5把团体的心理咨询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团体心理咨询强调教育者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团体心理咨询还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强调教育者不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同时个体在团体中通过观察、学习,也能逐渐认识自我,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人际交往技巧。

参考文献

[1]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 杨芷英.浅谈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刊,2009(4).

[4] 冯宪萍,张博.心理咨询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青少年研究,2005(4).

第9篇

从课程教育向文化认同转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研究

一、充分认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视野从课程教育向文化认同转换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坚持从思想政治的课程教育和课堂教育向文化认同的方向逐渐转换,并逐渐呈现一种趋势性。从实践的角度来说,需要更加重视课程理论的发展趋势和现实途径。当前,多种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发展迅猛,与此同时,高等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特别是在文化认同程度方面承担着更重的任务,并且始终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贯穿于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实践过程。在这其中,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重要,重点围绕文化认同理念的传输、文化认同价值体系的构建、文化认同方法原则的坚持等关键环节展开。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结合国际著名的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原理,当前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组织等角度组织和开展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逐步挖掘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研究转换的重要意义。坚持创新思维方式,积极拓展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二是,加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研究是满足在校学生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当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被教育对象的思维更加复杂,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更加开放,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问题不断出现,严峻形势要求必须坚持目标视野方面的研究,积极作出合理的回应,确保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符合时代要求。

二、积极探索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视野从课程教育向文化认同转换的方式方法

在高等院校本文由收集整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将文化认同转换的理念贯穿始终,同时要坚持一定的转换原则和转换的科学方法。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文化认同转换的理念。充分揭示文化认同的文化本质和文化概念,高度重视文化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文化认同转化从本质上说是人类实践的客观产物。要更加注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研究文化认同转换的文化阵地建设,搭建起先进文化更好发挥引导作用的坚实平台。要及时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视野转换的方向指向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材、环境的客体作用。要充分认识到经验教育和课程教学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前者更注重将课程教育作为教师、学生的主体以及教材、环境的客体的互相作用的结果。要科学合理改变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系统布局,不仅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言传身教,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两者的教学相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因素,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更高层面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研究的重要意义。要认真搭建起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中文化认同转换的显性课程教育教学的渠道,进一步彰显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视野,由“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将在校学生的学习性质赋予知识性、价值性等诸多内容,进一步合理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知识体系,充分展现出隐性课程的教育价值。要积极拓展目标视野,更加关注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契合点,将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社会层面和体系之中来考虑。

三、认真遵守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视野从课程教育向文化认同转换的基本原则

文化认同的转换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的角度来看,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密不可分的,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转型价值多元的发展趋势,从传统德育教育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视野研究更加倾向于德育教育的对象、德育教育的方式、德育教育的载体等诸多环节,需要充分借助教育心理学、德育社会学等现代学科的支持。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特别是当前文化认同转换的研究,属于一项符合的学科和前沿的理论,必须始终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确保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要认真坚持目标视野转换过程中的规则关注原则。要努力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尊重其主体意识和作用,充分挖掘在校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将其关注和思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一种科学的、合理的、正确的工作态度来看待,进一步促进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经验构成的优化提升,尽快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社会态度、行为能力。要认真坚持目标视野转换过程中的内化认同原则。按照正式的规则、非正式的规则要求,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更高的层面来审视,让广大学生对于法律法规心存敬畏,进一步明确政治规则和经济规则。同时,对于文化认同转换中的非正式规则也要清楚知道其来源于哪些文化遗产,将风俗习俗、社会惯例、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方面研究透彻,确保实现学生的知识理论、自然科学、基本规则掌握等多个层面的了解。要认真坚持目标视野转换过程中的情景设定原则。要更加注重避免视野的塑造和开放眼光的形成,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的工作目标、计划职能等,把计划、目标与情景教学相结合,使德育教学摆脱计划和目标的制约限制,重视学校的丰富生活、隐性深层知识的作用。将隐性的知识学习当做课堂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在学校形成对隐性的课程和知识学习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学校的激励、导向、凝聚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学习和社会之间的文化认同是不能认为割裂开来的,他们两者之间是时刻保持着紧密联系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文化认同,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和先进,而社会的风气和文化导向也会对学校的主流文化产生一定的制约和反作用。高校的思想教育活动应该坚持将开放的视野和广阔的视角,支持和完善隐性知识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第10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可接受性 方法创新

一、国内外接受理论研究

接受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之一。接受问题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传播学和接受美学,而西方学术界对“接受”问题的关注始于古希腊的解释学。其代表人物之一德国的哲学家狄尔泰认为,解释和理解应当被看作是一个心灵与另一个心灵的移情交流到同一的过程,至于它们的差异,只有克服解释者的主体因素才能消除。作为对解释学的发展有重要建树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认为,被理解者总是与理解者相互关联的,理解总是受到解释者的“前有”、“前见”和“前悟”或理解的“前结构”所制约和引导。所谓“前有”即“预先有的文化习惯”,“前见”指“预先有的概念系统”,“前悟”是对对象“预先己有的假定”,而“前结构”则是这三者所组成的结构。

接受问题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日益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以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接受美学,大众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等都从一定角度研究了接受问题。了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传播者—受众相互影响、作用的“交易”、“商谈”等新的模式,可以称之为交互主体性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受众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传播是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的互动行为。

对接受问题的研究,除了解释学、传播学、接受美学之外,还有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成果,例如教育心理学(以加涅为代表)、发生认识论(以皮亚杰为代表)、儿童道德发展理论(以柯尔伯格为代表)、社会学习理论(以班杜拉为代表)等。注意吸收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特别是接受理论的基本观点,对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当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接受主体的接受程度。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人们只从“教育者”的角度而不是从“受教育者”即“接受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大多按照“主—客”模式,把教育对象作为单纯的被动客体来研究,而不是按照“主—主”模式,把接受者作为主体来研究,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差异性和创造性,这必然导致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浮在表面,只是停留在道德说教、命令的层面,没有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不为学生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自然不能令人满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表现为强调统一性,缺乏多样性,不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个性化教育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在学习上很少有选择权和自,一切都按照统一的、规范的培养模式进行“工厂化生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担任主角,而学生担任配角,教师在课堂上传道、授业,扮演着权威者、独奏者的角色,而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听众,缺少探讨和质疑精神,在学习上失去了主动性,失去了学习的乐趣。

人的主动性的培养是教育的灵性所在,是人自我实现的根本,失去主动性只能导致人和教育的异化;在师生关系上,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道尊严观念,把师生间的关系定位在长幼关系上,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不敢同教师亲近、沟通,师生之间隔着一条鸿沟,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这种关系,一方面,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不能够更好地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在管理模式上,表现为重教育轻指导,重管理轻服务,以惩代管,把学生单纯看成教育、管理的对象,没有当作服务的主体,没有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意见,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然不能被调动起来,而且因沟通不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易于产生矛盾,受教育者易于产生逆反心理,所有这些都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三、运用接受理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接受理论给了我们许多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更加重视研究大学生群体的接受视野及他们对教育的可接受性。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我们转换观念,站在接受者的立场,换位思考,即从教育者的眼光转向接受者的眼光,把研究的重点转到接受者方面,从单纯的灌输转向共同参与、互动,从以管理和惩罚为主转向以引导和激励为主,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类型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形式,使受教育者在心情愉悦的前提下自觉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要高度重视接受者的主体性。

忽视接受者的主体地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弊端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德育工作者和学生双方协调配合来完成。在这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学生。学生不仅是接受者和被教育者,而且应当是德育过程顺利开展的依据和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接受者是否接受。把接受者作为主体,就要考虑接受者的实际需要。

(二)要高度重视接受者的能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活动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刺激的消极接受和被动反映,也不是主体在反映客体时仅仅从感性到理性的简单线性飞跃,而是主体已有认知结构与客体的碰撞和交流。皮亚杰用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基本范畴对认知过程进行描述和界定。从这一理论观点出发可以看到,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之前,不是一块白板,而是已经有一种“期待视野”,如受教育者的思想基础、道德觉悟、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社会阅历等,以此为前提,他们对来自外部的教育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筛选和加工,然后将其全部或部分纳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一旦教育信息与已有的“期待视野”和认知结构发生冲撞,那就意味着痛苦的抉择。那么,如何使接受者放弃原有的偏狭信念,能够快乐、自觉、主动地接受新的思想道德内容,确立新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要与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相融合,接受媒介要与接受主体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教育者要高度重视接受者的能动性,善于洞察受教育者的心理,弄清受教育者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更关注,并采取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真正为受教育者所接受,避免教育者的“逆反心理”的产生。

(三)要高度重视接受者的差异性。

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实施以人为本教育的必然结果。由于接受者的个人性格和态度的千差万别会致使他们对同一信息的反应各异,因此,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研究接受者的差异性,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者不能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来引导受教育者,忽视他们的个体差异,单纯的只采取集体灌输式的教育方法,那么我们教育的效果很难达到。因为这种教育理念和模式从根本上说是与受教育者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他们的实际需要相违背的。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中,既要注重受教育者知识的获得,又要注重他们个性发展的差异,把受教育者作为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教育主体,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在课堂上,不是单纯传授书本知识,采取灌输的方式,而是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敢于向权威、向师者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并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因为教育的个性化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知识经济时代,解放人的潜在能力,挖掘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今天和未来教育的首要任务;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要培养学生养成动手动脑习惯和在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应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学生,不以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从而抹杀其个性和创造性,要把学生的个性、品德、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作为评价的重要量值。

总之,接受理论为我们改进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同时,我们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接受问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李维岳.接受理论视角下的青年思想道德教育[J].青年工作论坛,2004,(5).

第11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也在不断地传入我国,资产阶级一些消极思想和和生活方式也不断地冲击着我国的传统道德观。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挑战,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值得我们重视。音乐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对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大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音乐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更关系到国家的繁荣。音乐教育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一种新的途径,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属于美育的范畴,以饱包含健康、丰富感情的古今中外优秀声乐、器乐曲目进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它让高校对于如何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新思考和新认识,因为它不仅顺应了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特点,而且为思想政治教育找到了立足点。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中起到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音乐教育由于它自身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决定了它可以使大学生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音乐能够丰富和深化人的情感,激发鼓舞人们去热爱生活,具有陶冶人的情操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也需要情感的基础,这是二者的结合点。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是空洞的说教,所以用优美动听的音乐和歌词来感染学生,让学生融入良好的情感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大学生已经具有很强的艺术审美能力,通过对音乐作品鉴赏,获得审美的感受,对人生有新的感悟,更能准确地理解生活中的真、善美、美。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音乐教育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课堂可以是大学生更好的去接受思想教育。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学习的动机明确,学习的效率也会提高,如果能集中注意力,思维会更加活跃,理解力会增强。而对于道德规范教育而言,学生学习的动机并不明确,积极性也不高,学习的的动机远不如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如英语、计算机、数学等。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内容是向学生讲述社会的政治、道德、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他们遇到的问题比较简单,对于社会的接触面也比较的窄,很难理解很多复杂的问题,还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很多大学生往往毕业以后才发现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而音乐对激发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以生动的形式向大学生展示多姿多彩的的社会生活内容,学生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明白生活的道理,理解社会,从而对人生的意义、社会发展的趋势等问题进行思考,探求他们的解决方法。因此,音乐教育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而言能促进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

二、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教育可以通过审美的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能够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音乐具有调解人情感的作用,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音乐可以在短时间内把人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不同的音乐调节人们不同时刻的心情,当我们郁郁寡欢时,听一曲愉快的音乐,可以使我们的不快心情得到缓解,情绪也会慢慢攀升,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因此,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为了使人们具有健康的心态。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和音乐教育相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音乐也可以促进人的和谐发展,音乐教育可以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一部优秀音乐作品可以使人的心灵、道德和行为变得更为完美、更为高尚,从而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音乐创作中需要自由联想,并且音乐本身具有形象、表情丰富的特点,有利于培养人的个性,促进人思维的展开,激发人的创造力。音乐可使人充满激情和幻想,可以使人的思维活跃,激起创造的灵感,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思想教育也要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所以从音乐教育的特点来看,音乐教育在思想教育中非常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 转贴于

三、音乐教育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讲授还包括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有所欠缺,音乐教育可以弥补这一缺憾。音乐教育本身所体现的思想政治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德育、美育、智育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音乐具有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趣,让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审美理想,使人的心灵得到陶冶、净化,精神也得到升华,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此外,音乐教育具有塑造人品德的功能,因为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将永恒的、美好的理想与人类普遍道德观结合在一起,引导人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而且可以塑造个体高尚的品格。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和信息的更新速度较快,也给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更多了压力,从而造成人的身体和精神受到双重的迫害。现在人的心理疾病成了社会普遍的一种疾病,音乐可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悦耳的声音调节人情趣,减轻人的思想压力,同时可以医治心理疾病。从这一点来说,音乐教育可以说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完善人的性格、增强人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可以医治人的心理健康。音乐教育的这些特点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宽广的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感情作为基础,否则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不会引起人们的兴趣,也不可能完成教育人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被教育者站在一个平台上,去感染他们,去说服他们,用生动的形象让被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育。因而,用音乐教育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同时也是新的教学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一种新的创新。音乐教育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单纯的思想教育所不能起到的作用,真正深入到大学生的心灵,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他们以启迪、以教育。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具有长久性、持续性、入脑人心,是其他教育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必须克服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弊端,展开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的一方面,发挥音乐教育培养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努力的让音乐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独特的教学方法,让音乐教育在高校形成完善的体系,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单纯的专业知识教育向综合文化素质教育转变,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夏小玲.试论音乐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学校建党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5:10

[2]邹淑霞,王军,张丽霞.浅谈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

[3]胡新颜.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4

第1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方法创新

一、接受理论的理论框架概述

接受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之一。接受问题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传播学和接受美学,而西方学术界对“接受”问题的关注始于古希腊的解释学。其代表人物之一德国的哲学家狄尔泰认为,解释和理解应当被看作是一个心灵与另一个心灵的移情交流到同一的过程,至于它们的差异,只有克服解释者的主体因素才能消除。

接受问题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日益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以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接受美学,大众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等都从一定角度研究了接受问题。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姚斯创建了“接受理论与接受美学”体系,他指出:“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积极的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而传播学对接受理论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贡献。传播学对传播活动的自身的特点规律有一个逐渐的认识过程。从认为传播者对传播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传播中心模式阶段,到出现了以受众为中心的“使用―满足”传播模式阶段,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传播者―受众相互影响的交互主体性模式阶段。

此外,对接受问题的研究还有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成果,如教育心理学、发生认识论、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注意吸收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特别是接受理论的基本观点,对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人们只从“教育者”的角度而不是从“受教育者”即“接受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大多按照“主―客”模式,把教育对象作为单纯的被动客体来研究,而不是按照“主―主”模式,把接受者作为主体来研究,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差异性和创造性,这必然导致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是停留在道德说教、命令的层面,没有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不为学生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自然不能令人满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表现为强调统一性,缺乏多样性,不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个性化教育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担任主角,而学生担任配角,教师在课堂上传道、授业,扮演着权威者的角色,而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听众,缺少探讨和质疑精神;在师生关系上,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在管理模式上,表现为重教育轻指导,重管理轻服务,以惩代管,把学生单纯看成教育、管理的对象,没有当作服务的主体,没有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意见,而且因沟通不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易于产生矛盾,受教育者易于产生逆反心理,所有这些都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三、运用接受理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要高度重视接受者的主体性

在师生关系上,要树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思想,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设计上,而不是在课堂上控制学生;教师要作学生的朋友,尊重每一位学生,以平等、宽容、友爱的态度融入到学生中去,共同交换想法,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对学生个性化的研究,树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观念;在教学态度上应当向着与学生共同钻研、共同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的方向转变;在教学方法上也应当向着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开发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方向转变。

在管理上,不再是一言堂,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发扬民主,调动学生在管理上的主动性,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

(二)要高度重视接受者的能动性

接受美学中有一个重要概念――“期待视野”,是用来说明读者的主动性的。教育者要高度重视接受者的能动性。因为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之前,不是一块白板,而是已经有一种“期待视野”,如受教育者的思想基础、道德觉悟、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社会阅历等。以此为前提,他们对来自外部的教育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筛选和加工,然后将其全部或部分纳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因此,教育者要善于洞察受教育者的心理,弄清受教育者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更关注,并采取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真正为受教育者所接受,避免教育者的“逆反心理”的产生。

(三)要高度重视接受者的差异性

教育者在教育中,既要注重受教育者知识的获得,又要注重他们个性发展的差异,把受教育者作为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教育主体,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在课堂上,不是单纯传授书本知识,采取灌输的方式,而是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敢于向权威、向师者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并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要培养学生养成动手动脑习惯和在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应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学生,不以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要把学生的个性、品德、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作为评价的重要量值。

参考文献:

[1]李维岳.接受理论视角下的青年思想道德教育[J].青年工作论坛,2004(5).

[2]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