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园游戏

幼儿园游戏

时间:2022-12-10 08:17: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园游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幼儿园游戏

第1篇

所有的幼儿园老师都认同,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认识层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将幼儿园游戏混同于幼儿游戏。很多教材、著作、论文、网站等也存在将两个概念混淆的现象。实际上,二者一字之差,含义有许多不同。

从心理学角度讲,幼儿游戏是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和心智的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其目的是使机体本身与外界保持平衡。这种幼儿游戏活动的时空不一定在幼儿园,不一定在教师设计的环境中。在这个意义上,幼儿游戏是幼儿在假想的情景中自主自愿的活动,具有过程愉悦性、结果非功利性的特点。幼儿园游戏显然建立在幼儿游戏的基础之上,其内容、其形式涵盖了幼儿游戏。但能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习惯养成、学习品质发展的幼儿园游戏必然超越了幼儿游戏。

与幼儿游戏相比,幼儿园游戏有哪些独特之处?

第一,幼儿园游戏是幼儿在教师精心设计的环境中操作教师根据一定的目标和规则投放的游戏材料的活动过程。幼儿园游戏具有教育目的性、实施计划性和结果功利性的特点。幼儿园游戏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水平、质量以及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等方面都反映了教师的教育哲学观、教师对游戏精神的理解以及教师所坚持的游戏立场。这些观念、理念、立场会影响教师对幼儿园游戏本质的理解、游戏环境设计、游戏材料投放、游戏质量评价等。如幼儿园游戏的实现是一日活动皆游戏,还是集体教学+游戏?

第二,幼儿园游戏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方案,是幼儿园为幼儿在园三年期间制定的身心发育、习惯养成、学习品|培养的发展路线图。它是幼儿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导》的具体要求,结合幼儿园的实际,进行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总体设计与具体实施安排,是幼儿园自己的教育教学大纲。

第三,与幼儿游戏的偶发性、情景性、不连续性、非递进性等特点相比,幼儿园游戏是教师在观察、分析、评价幼儿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化设计。其理论基础是,通过幼儿园游戏为幼儿建构联结过去、现在、未来的经验连续体(杜威)。因此,幼儿园游戏不再是非连续、非递进的幼儿游戏,而是立足于发展幼儿经验连续体的系统游戏。例如,在大班幼儿园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系统化的社会生活经验,但这不是一次游戏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幼儿园按照发展幼儿经验连续体的要求来创设环境、投放材料,并辅之以对幼儿的观察、分析、评价与指导。我在一所幼儿园观察到一个有利于发展大班幼儿社会生活经验连续体的案例:教师通过亲子调查、与幼儿谈话和对幼儿的观察分析,创设了由家庭、银行、公交、医院、公司五个区域组成的环境。一名大班幼儿模拟爸爸(其父亲自己在公司上班),患了牙痛。幼儿走出家门,持“银行卡”往“银行ATM机”取钱,乘坐公交到医院,挂号、检查、拔牙、取药、服药,回到家里休息。最后到公司上班。该案例中,幼儿园通过创设多个相互在生活经验上具有联结性特点的游戏区域,实现了在幼儿自主操作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发展生活经验连续体的目标。

第四,从课程理论的角度讲,幼儿园游戏具有园本化特点。它需要幼儿园从本园实际出发、从幼儿需要出发、从当地的课程资源出发进行设计、开发和实施。购买的幼儿园游戏总会水土不服。

(作者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教授、教育学博士)

第2篇

一、从转变教育思想入手,深刻认识游戏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农村幼儿教师和家长们在认识上都存在很大的误区。家长们都认为教孩子玩不是正事,不如叫孩子去认字、数数、背儿歌,还能多学点知识。他们常常以孩子会背几首唐诗为自豪,为孩子会数数,会算题感到骄傲。在每天来园接孩子时见到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你们上什么课了?学什么字了?”当孩子说玩什么游戏时,家长总是一声训斥“你就知道玩”,并对幼儿园教师一肚子的意见:整天带孩子玩,也不教什么知识。当教师的在观念上仍有“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常常为了迎合家长口味、完成额外的教学任务而延长上课时间,侵占幼儿游戏时间,即使有的教师组织一些游戏,也都存在怕乱、怕麻烦的思想,缺乏游戏教育意识,只是为了游戏而游戏,甚至把游戏看成是幼儿的自由玩耍,大大降低了游戏质量,削弱了游戏应有的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第一步做法:组织教师和家长进行“游戏理论”大学习,大讨论,从而提高他们对游戏的认识,转变他们不正确的观念,使其真正认识到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意义。第二步做法:结合重大节日,开展家园同乐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游戏,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家长回忆童年时光,想起自己童年时的兴趣和感受,还可以更好地以童心体会童心,理解童心,理解今天孩子的需求,让家长和孩子真正达成共识。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他们认识社会、学习、生活和发展智力、增进健康不可缺少的一种活动。孩子在游戏中不单纯只是玩,是在玩中孕育着他们未来生活的萌芽。

二、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为开展游戏活动提供可靠的保证

1.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

如果说,人的生命是以时间来度量的,那么孩子的童年则是以游戏时间来度量的。要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首先要把游戏时间归还给孩子。

为此,我们开放了人园、离园、课前、饭后等环节,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时取放玩具,开展游戏活动,为了保证创造性游戏的经常开展,我们还安排了上、下午各有一次教育活动和游戏时间,这样既有利于游戏和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又保证了创造性游戏的经常开展。

为了确保幼儿的游戏时间不被侵占,我们不仅要求每位教师提前一周制定好游戏计划,张贴在墙上,而且指导教师准备游戏材料,对每位教师组织游戏的情况,进行较详细的观察记录,并对记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这样就可以得到每个班级每位教师一日活动中的游戏时间。根据记录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各班开展游戏的情况,哪个班级教师拖课占用游戏时间,哪个班级因教师组织准备时间太长,活动节奏太慢而减少了游戏时间,哪个班级是草草铺开,匆匆收场,幼儿玩得不愉快,等等,然后反馈给每个班级的教师,并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要求和建议,确保充足的游戏时间。在对教师提出要求后,继续进行检查,意在督促各班完成要求,以上环节的有序运转,不断循环上升,有目的、有计划地推佑蜗飞钊丝展,促使每个幼儿均能在游戏中得到较充分的发展。

2.开辟广阔的游戏场所

场地是幼儿做游戏必备的空间条件。我园占地面积较大,活动室宽敞明亮,但为了给幼儿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我们又开辟了走廊,衣帽间等作为游戏场地,同时还把多功能活动室作为游戏大厅,水池、大型玩具,海洋球池和各种体育器材,为保证幼儿的游戏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幼儿游戏离不开玩具和材料,他们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诱发支撑,发展幼儿的游戏行为,是孩子的“教科书”,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工具,教师给孩子提供的游戏材料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游戏活动的质量。园里除了给孩子选购一些生活中无毒、无害、卫生的废旧物品和自然物,还发动教师、家长、幼儿共同制作玩具和游戏材料。比如,用方便面碗制作头饰、帽子,用易拉罐制作高跷,用塑料瓶做鱼缸,用果奶瓶做拉力器,用旧标语做中国龙,等等。

4.充实多样的游戏内容

游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为此,我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的实际需要,设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例如,为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我们开展了玩沙、玩水、玩泥的结构游戏;为了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我们开展了表演游戏、角色游戏。除此之外,我们还把民间游戏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间,课前、课后、课间时间,幼儿三五成伴自己组织,自选内容,玩得很开心,但是种类比较单一。为了更好地开展民间游戏,我们召集教师回忆自己儿时玩过的民间游戏,甚至问父母小时候玩过什么游戏,幼儿回到家中向邻居的哥哥、姐姐和家人学习,一时间,民间游戏的内容丰富了。目前我园已经收集民间游戏近百种,我们进行了整理、改编,完善后汇编,作为我园的资料保存。

三、保证各类游戏的正常开展,提高游戏的价值功能

在记录各班游戏时间的同时,我们掌握了各班开展各类游戏的情况,如,智力游戏开展得较好,创造性游戏不经常开展,集体游戏多于自选游戏,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组织全园教师进行讨论,大家达成一个共识,就是要使各类游戏都能得到合理安排,使各类游戏得以正常发展。

第3篇

关键词:幼儿园 教学 游戏化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193

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某些缺陷与不足,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确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给予幼儿游戏的权利,确保幼儿享受游戏的快乐,将游戏精神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学过程中,以达到完善游戏化教学、增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目的。

1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指的是将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融入到幼儿教育的课程内容与目标之中,幼儿园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游戏活动与精神,为幼儿尽量创造优良的游戏教育环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使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学习与健康成长,以达到娱乐与学习的有机统一。然而,目前大多数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形式过于严重,教师只是在课堂中设计了一些小游戏,但是这些小游戏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不是很大。除此之外,在幼儿园课堂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忽略了对相关游戏情境的设置,仅仅考虑了游戏的连贯性,却对游戏所能产生的真实体验未能全面考虑,导致幼儿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脱节。以上都是目前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发展现状,不利于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推广与普及。

2 实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途径

在幼儿园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是对原有教学模式的革新,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做出的进一步探索,不仅仅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所需要的,更是幼儿对游戏产生愿望和冲动所必需的,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教学发展,使幼儿真正学到相关知识。

2.1 创设富含游戏性因素的幼儿园环境

为有效实现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就必须创设富含游戏性因素的幼儿园环境,为幼儿各方面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一种“游戏化教学”的良好环境。一方面,幼儿教师要确保幼儿园室内与室外环境的安全性,避免幼儿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受到意外伤害。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在预先设置游戏化教学情境时,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并且要具备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以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只有在安全、舒适、富含游戏性因素的幼儿园环境中,幼儿才能够忘我地投入到游戏化的教学之中,进一步激发出幼儿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2.2 整合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资源

为了避免出现游戏化教学资源被隐藏、被闲置与被浪费的现象,幼儿园及教师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整合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资源,以实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普及发展。幼儿园教师应当保持高度敏锐的洞察力与观察力,对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分门别类地筛选与甄别工作,适当地增加或者减少教育设施,以保证幼儿园的游戏化教育教学资源达到最优化。总之,要充分挖掘游戏中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巧妙地将幼儿教育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中去,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以达到娱乐与学习的有机统一。

2.3 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游戏性体验精神

幼儿教师通过游戏性教育教学活动能够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等方面的个性特征。因此,在幼儿园课堂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一定要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游戏性体验精神,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地进行游戏与学习活动,循循善诱地引导幼儿的探索与尝试行为,确立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要关注幼儿在游戏性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认知冲突,敏感地觉察到幼儿什么时候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为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游戏性体验活动提供发展契机。

2.4 提升教师“游戏化教学”的专业素养

在实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游戏化教学”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技能以及对幼儿进行“教”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关键性作用。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对游戏化教学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自主性学习与研究,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游戏化教学技能。与此同时,幼儿园也必须为幼儿教师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资教育培训,支持、鼓励幼儿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及参加其他形式的进修等等,以便于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鲜活力,带来一些新思想、新观点,更好地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与培养。

3 结语

总之,在幼儿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游戏化采用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与培养,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成长与发展,在享受游戏带来乐趣的同时能够学到一些学前知识,给幼儿园的教育与教学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与学习积极性,对于提高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幼儿园教学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科学合理地运用游戏化教学方式,有效推动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倩.小班教学游戏化初探[J].科学大众,2008,(3).

[2]杨晓晓,李宏.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与教学[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4).

[3]高祥,孙亚娟.我国近十年幼儿园游戏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3,(1).

[4]杨顺艳.关于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思考[J].学周刊,2013,(6).

第4篇

关键词: 民间游戏 幼儿教育 教学策略

一、民间游戏的概念

关于民间游戏的定义有很多说法,比较权威的主要有:民俗学专家乌丙安先生认为民间游戏俗称“玩耍”,它普遍流传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在少年儿童游戏和成年人节日的娱乐节目中比较盛行,是游艺民俗中最普遍、最有趣的娱乐活动[1]。陈连山总结前人游戏定义并结合自身研究,将民间游戏定义为:在人民大众中广泛流行并在代代传承中不断发展的文化传统游戏[2]。朱淑君认为,民间游戏是以玩耍为目的的娱乐活动,它产生于民间,主要参与者是青少年儿童,而且游戏形式、规则、内容可随时随地发展变化[3]。

二、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一)促进儿童感知能力的发展。

民间游戏由于形式简单、取材方便、灵活多变的特点深受幼儿喜爱,它内容丰富,不仅包含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还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激发儿童浓厚的兴趣。幼儿在游戏中,不仅需要集中注意力、反应敏捷、记忆准确,而且要充分调动身体各部分共同参与,如眼、耳、手、脚、腰等。

如我们都很熟悉的游戏“老鹰抓小鸡”:一人演老鹰,一人演母鸡,剩余幼儿演小鸡。母鸡要保护小鸡的安全,不让老鹰抓到小鸡,就必须应付并预见老鹰做出的各种“攻击”动作;而老鹰则要千方百计地捉到小鸡,这不仅需要调动注意力、观察力,还要动脑筋想办法,并且要求动作敏捷、反应灵活[4]。

(二)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在物质生活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供儿童娱乐的东西越来越多,然而儿童与同伴的交流与沟通却越来越少,社会交往能力十分欠缺。

为改变现状,必须让他们更多地投入与小伙伴的接触、交流中,让他们共同玩耍、一起进步,而民间游戏恰好能够满足这些条件,增加儿童交流接触的机会。

三、目前幼儿园运用民间游戏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游戏吸引力与适用性较弱。

民间游戏种类繁多,且部分游戏的安全性令人担忧。例如,幼儿园中较常见的一个民间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本身趣味性较高,幼儿也乐于参与,但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回头逃跑时常会有碰撞和跌倒的现象发生,造成幼儿不必要的损伤。

(二)民间游戏环境建设不足。

幼儿开展民间游戏的场所主要有两个:幼儿园的游戏场所和居住社区的一些游戏场地。幼儿园游乐场所主要是活动室和室外器材场地及幼儿园园区,而民间游戏由于室外场地的局限通常在活动室开展,但幼儿园活动室场地有限,且室内往往陈列着桌椅等各类物品,像一些类似“丢手帕”等多人参加的游戏,往往施展不开。

居民社区虽然有儿童活动的空间,但大多与成人空间夹杂在一起,一般只有一角且规模较小,满足不了儿童的使用要求。有些活动场地位于行道旁,且以硬质砖石铺地,对于活泼好动的幼儿来说,存在安全隐患。

(三)教师的民间游戏教育理念有偏差。

部分教师在开展民间游戏时,过多地关注游戏的教学因素,忽视幼儿的兴趣需要,且在游戏过程中介入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幼儿游戏的正常进行。

此外,部分教师没有正确认清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把民间游戏等同于自由活动。没有发挥教师作为幼儿游戏观察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不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四、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民间游戏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它贴近儿童的生活,有自身鲜明的特点,这一切都为其成为幼儿园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奠定了基础,因此,如何将民间游戏应用到幼儿园活动中显得尤其重要,针对幼儿民间游戏教育现状,笔者提出以下改进策略。

(一)与时俱进,适宜创新、改编民间游戏。

首先,幼儿园应该广泛搜集民间游戏,对收集到的民间游戏资料进行精心地筛选和整理,在筛选时要充分考虑到游戏的科学性、教育性,选择一些积极健康、趣味十足又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

其次,对于民间游戏的材料、玩法进行适宜的创新。例如,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做一些改变,将一些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变废为宝。在游戏的玩法上亦可以进行适当改编,如将两个不同游戏进行组合变成一个新游戏。如将“石头、剪刀、布”和“迈大步”两个游戏组合在一起,让孩子们用石头、剪刀、布决定谁迈步子和迈几步,既丰富游戏的内容,实现游戏的价值,又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致。

(二)有效组织民间游戏。

1.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注意安全。

民间游戏通常具有一定的运动性,因此,要做足游戏前的准备工作,保障游戏安全进行。教师可在游戏的规则、难易程度、活动量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并且要因时因地制宜。

其次是游戏用具和游戏场地的安全检查,在游戏前,教师一定要仔细检查活动场地,尽可能避免一切安全隐患。例如,组织“跳皮筋”这个游戏,教师事先一定要找一块平坦的场地,并及时进行打扫收拾,避免幼儿因石子等障碍物在游戏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伤害;同时,游戏用具要事先检查,如沙包是否漏沙等。

2.适时开展民间游戏,把握游戏时机。

在户外活动时可根据场地大小安排如“攻城”、“骑马”、“跳皮筋”、“打沙包”等民间游戏,这类游戏大都以腿部动作为主,训练幼儿的协调性与快速反应能力,避免盲目奔跑带来的安全隐患。

场地小、人拥挤时可安排一些活动适中的民间游戏,如“编花篮”、“斗鸡”、“跳房子”、“扎地画圈”……这类以手动为主的游戏,训练幼儿的控制能力和协作意识。

在分组喝水、吃饭前等过渡环节中,安排一些时间和场地较随意,玩具易携带、易进行的民间游戏,如“抓五子”、“翻绳”、“东西南北”、“拉箩箩,扯箩箩”等,主要训练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这些民间游戏多样化的玩法深深吸引幼儿,使他们随时随地都有游戏可玩,随时随地都爱玩游戏,最大限度地减少幼儿的等待时间,使各个环节过渡自然,幼儿活动顺利有效进行。

(三)教师、家长要指导和参与幼儿的民间游戏活动。

幼儿由于各方面发展尚不完善,对于有些游戏还不能很好地掌握,因此,在幼儿园进行民间游戏时,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家长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一方面,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适时开展一些有关民间游戏的公益讲座,帮助家长正确认识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支持民间游戏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幼儿园应该经常举办亲子活动,其间穿插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是幼儿园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教育资源,以其自身特点和教育价值在幼儿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民间游戏的开展,不仅充分发挥了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游戏中的教育价值,还帮助孩子了解了民族传统文化,因此,幼儿园应当善加利用,更应考虑如何发扬传统,突破传统,使我国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新源泉。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郭浮溪.中国民间游戏与竞技.卜海:三联出版社,1996:6.

[2]陈连山.游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18.

第5篇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游戏;科学教育;直觉思维;儿童天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138-01

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是学前儿童的科学学习的重要过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的即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科学,增强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由于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水平处于直觉思维阶段,对事物的学习更多依据具体的感知,同时幼儿神经系统中兴奋大于抑制,规规矩矩的坐着并不符合身心发展特点,因此,多样化的教育组织形式应该是学前儿童的科学教育特点,科学游戏就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不仅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还是儿童的天性,科学游戏正是顺应了儿童的天性,将游戏因素与科学内容相结合,激发幼儿科学学习的兴趣。

一、游戏整体结构完整、游戏表述清晰

幼儿园科学游戏是作为教学游戏的一种,由各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游戏名称、年龄班、游戏目标、游戏准备、游戏玩法和规则几个方面。游戏名称即对整个游戏的命名,应简明扼要,点出游戏任务;年龄班即对游戏主体年龄的限定;游戏目标是游戏应达到的目标,应包括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与渗透目标;游戏准备是指游戏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应包含物质材料的准备和知识经验的准备;游戏玩法即是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要求,应清楚明白地表述以利于幼儿的顺利进行游戏,游戏规则是指导与要求我们如何玩游戏的内容。为达到游戏的教育目的,实现游戏的工具价值,游戏应具有完整的外在结构,这便于幼儿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选择适宜的游戏。同时,对游戏中各部分的表述应简单、明了,便于教师组织游戏和幼儿开展游戏,幼儿能明白游戏中自己需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二、游戏内容的选择应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相符

幼儿园科学游戏的目的是发挥游戏的工具价值,以游戏的形式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获得,通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促使幼儿乐学以提高学习效率。由于幼儿园科学游戏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获得,因此,基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启蒙性特点,幼儿园科学游戏的内容选择应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园科学游戏内容的广度,二是幼儿园科学游戏内容的深度。幼儿园科学游戏内容的选择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的,因此,幼儿园科学游戏内容的广度即是要求游戏内容的选择应结合幼儿所处的时代特征,选择与幼儿的生活相关的内容,考虑游戏内容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在幼儿园科学游戏设计中力求均衡涉及物体和材料、物理现象、动植物、自然环境、科技产品、天气与季节六个方面的内容,使幼儿对周围的世界作全面的了解。幼儿园科学游戏内容的深度即是指幼儿园科学游戏中幼儿需要掌握内容的难易程度,幼儿园科学教育由于其对科学教育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同时应为幼儿愉快的童年生活服务,而幼儿在面对未知的内容时更多的是进行探究而非游戏。因此,幼儿园科学游戏内容的深度应以大部分同龄幼儿能理解为宜,在熟悉的内容中进行科学游戏,在游戏中对学习内容进行多样化探究,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三、合理添加游戏因素,突显游戏的价值

幼儿游戏分为两个维度:一是精神层面的游戏,二是行为层面的游戏。两个维度的游戏相对应地决定了游戏的双重价值,即游戏的实质价值和工具价值。因此,首先应看到其行为层面的游戏,即在游戏中的言行和情境条件、玩具材料及其所反映的游戏主题、情节、角色、规则等都是构成游戏活动的形式要素,应通过游戏活动的各种要素极力构建游戏的形式,以改变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为增强幼儿园科学游戏的趣味性,应在幼儿园科学游戏中加入游戏因素,使其成为游戏。游戏因素的选用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如根据幼儿心理特点中的虚构性、想象性,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游戏因素,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可以使用一些新异材料或现象,为满足幼儿的好胜心,可以开展竞赛性活动等。游戏因素是游戏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通过增加游戏活动的趣味性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学习。

四、高效实施幼儿园科学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教师在实施幼儿园科学中,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有正确的定位,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教师是幼儿游戏的支持者或促进者,而不是游戏的控制者,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幼儿,要尽量减少对幼儿进行直接的干预,可以通过参与游戏的方式对其进行间接干预。其次,教师在讲解游戏的玩法、规则时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幼儿听得懂的方式来讲解,比如,小班幼儿主要是形象思维,讲解时可以适当的伴以肢体动作来促进幼儿理解,也可以通过实际演示使幼儿理解。

现代科学教育与以往的科学教育相比有一个重要变化和突出特征即是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性,幼儿应手脑并用地投入到科学实践中以学习科学知识、习得科学态度和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幼儿在科学游戏过程中动手、动脑就变得顺其自然,使幼儿科学学习的方式由传统的灌输式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幼儿主动地完成游戏任务中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增强了幼儿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才能较好地实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玉英.科学游戏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4 (6).

第6篇

1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1. 1 教师对孩子活动时的科学指导性还有待提升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虽然扮演很多角色,但是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随意性比较强,因此可能造成的影响就是幼儿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或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抓住教师想要表达的意思,同时教师在对游戏活动进行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一般都属于比较武断的主导者,没有和孩子真正共同的参与到游戏当中来,所以孩子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往往会处于一个十分被动的状态,这一现象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十分常见,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更应该加强科学性的指导以为游戏化的开展提供帮助。

1. 2 游戏化教学环境创设还需要更好的提高

根据我国相关的政策规定,幼儿园中大班、中班和小班都是应该有固定的人数的。但是在笔者的实际调查中发现,现在很多幼儿园无论是大班、中班还是小班,人数基本上都超过标准,这就意味着孩子的学习和活动的空间会相对减少。所以在实际开展活动或是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之间很容易产生不必要的碰撞和摩擦,这很容易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还有的教师在让孩子进行自由活动的时候,经常强制性的要求孩子必须完成一项任务,才能正常的进行自由活动或是参与游戏,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孩子造成失分严重的心理影响和负担,同时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的过程中去,对孩子的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分析

2. 1 注重对游戏化教学环境的创设

根据相关的研究和调查显示,孩子们在进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相关的行为表现和所处的环境因素是存在很大联系的,因此可以说游戏活动的空间环境对孩子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和心理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更应该对这种情况造成的问题引起重视。在进行教学活动和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将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进行更具体的明确,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再对教学的环境进行完善和优化,使其更好地满足我们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在 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以下两点引起注意:

( 1) 在进行游戏化教学的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游戏的参与性和游戏的教育性,让孩子真正的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同时这一时期,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强的,因此教师应该对这一问题有所认识,并在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更好的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对孩子的发展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

( 2) 在游戏化教学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注重对教学环境的营造,让孩子处在更为轻松和舒适的环境下进行游戏和学习的开展,这样孩子在进行游戏和学习的过程中,心理状态得到更好的放松,对知识的学习和接受才会有更大的帮助。

第7篇

这一切都是我们农村特有的自然风光,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幼儿园开发园本游戏课程的宝贵财富。这里所指的“自然”指自然界,是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主要指幼儿所能理解的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季节、气象、生态景观等。多年来,我园巧用自然资源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亲近自然,拥抱社会,让农村幼儿园游戏课程散发“农”味。

一、走进自然,陶冶孩子游戏情操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我们注意随着季节的变化,带孩子去感知家乡千姿百态的景象。如春天带孩子观赏桃花盛开、草木发芽,感受春的气息;夏天带孩子戏水玩耍,聆听虫的鸣叫,感受夏的乐趣;秋天参观金黄田野、吮吸果的甘甜,感受秋的收获;冬天带孩子堆雪人、冻冰花,感受冬的诗意。儿童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中的一切使他们感到新奇,当幼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接触自然时,他们睁大求知的眼睛,给观察到的自然赋予生命。他们能够听到风儿的歌声,能看懂小河的流淌,能够和小草交谈,能够与昆虫为伴……大自然不仅能开阔幼儿的眼界,也能开阔幼儿的思想和心灵,在使他们认识和适应自然的同时,也陶冶其情操,培养其美感,丰富其想象,使幼儿萌生出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走进自然,唤醒孩子游戏意识

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自然界的生活是直观的、具体的、现实的、丰富的,是目的、意义与价值的源泉。大自然的神秘和美好吸引着孩子。引领孩子亲近大自然,孩子们就会在自然美景中充分开动心灵的机器,好奇心得到激发,整个心灵与周围世界产生亲密互动。沉浸在这种快乐的状态中,孩子对外部世界的把握加深了,心灵也成长了。因此,“回归自然”对构建孩子生活游戏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它能够满足孩子主动游戏的需要,唤醒孩子自主游戏的意识。

三、走进自然,拓展孩子游戏视野

“走进自然”是以儿童身边的自然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自然游戏探索为载体,谋求自然世界和科学世界的整合,谋求人对自然的审美体验与求真意志有机统一的游戏,是促进儿童对自我、自然之间认识与体验的游戏,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游戏。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生活性、生成性和探究性。

1.生活性

大自然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一年四季,风雨雷电,身边的植物与动物等都是孩子喜欢的游戏活动主题。教师以儿童身边的大自然为主题开展“果园采摘乐”“蔬菜基地耕耘乐”“青青植物园观赏乐”“家禽家畜饲养乐”“玩沙玩石乐”等系列游戏活动。可以充分利用生活现象的教育价值,使游戏的开发从幼儿园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幼儿的其他生活空间,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寓教育于生活和游戏之中。

2.生成性

季节的交替,天气的变化,动植物生长的变化,都是生成探究活动的出发点。谋求儿童与教师的共同兴趣是生成性的重要体现。例如:春天到了,在户外活动的孩子发现小草变绿了,各种花开了,蝴蝶飞来了……于是春天的秘密就成为孩子们关注的话题和一段时间内的兴趣点。教师聆听着孩子们的话语,收集来自孩子信息,根据孩子的兴趣,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种植环境,可以创建“春天来了”“春天的小动物”等游戏活动来满足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探究性

学前儿童的经验主要来自对环境的直接感知,通过摸、看、闻、尝、听、抓、举等行为来了解物体的各种特性,其感知能力是在游戏中自我得到发展的。如:我们在大班开展区域游戏“各类种子发芽”对比活动,孩子们通过质疑假设、对比种植、观察记录来探索自然的奥秘。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设计“巧妹子种子店、农家乐”等游戏活动,让儿童真正成为游戏、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成为主动的创造者。

四、“走近自然”构建游戏内容

“走近自然”让幼儿园游戏回归自然,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可接受、易理解、对幼儿生活有用的自然知识、技能,构建起幼儿“走近自然”课程游戏。

课程游戏内容根据不同的认知对象,可以分为“身边的动物”“身边的植物”“季节”“生活中气象”“身边的溪流”“身边的山脉”等生活板块;根据“人与自然”关系,可以分为“欣赏大自然”“爱护环境”“生存和改变”“季节与生活”“天气与生活”等生活板块;根据“自然和自然”关系,可以分为“大家庭”“差异与尊重”“欣赏生命”“食物链”等游戏板块。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我们以主题创设预设和生成课程游戏环境。

第8篇

[关键字]幼儿园;课程改革;游戏化;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1 引言

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改革方向就是关注儿童发展的主体性,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将儿童的发展整合到社会发展的需要中。笔者通过总结幼儿园教学实践,对幼儿园教学游戏化进行研究。改变传统教育中对游戏化教学的片面认识,促进幼儿教育教学与游戏融合,对游戏的教育价值进行肯定。

2 教学游戏化特征分析

2.1 外部特征

2.1.1 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

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基本特征条件就是教学活动的内容需要让幼儿自己选择。保证幼儿教学活动能够由幼儿自主选择,需要满足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充足的了解以能够选择自己热爱的活动主题;二是幼儿园能够为幼儿的游戏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安全保护,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前者需要后者的支撑才能实现,因此,幼儿园需要给儿童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进行选择,否则自由选择的可能性便无从谈起。

2.1.2 幼儿自行决定活动方式

在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活动的内容之后,需要避免在幼儿教师在活动开展方式上作出限制,否则,在被限制的情况下开展活动,会再次降低幼儿的自主性和兴趣性。因此,在开展活动时,要给幼儿充分的信任,切忌代办、干预,给幼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2.1.3 活动难度要与幼儿能力相适应

如果游戏难度超出幼儿自身能力,导致任务无法完成,可能会使幼儿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从而发生排斥、攻击心理;如果游戏难度低于幼儿自身能力,那么任务就缺乏锻炼的效果,不具备挑战性,此时幼儿往往会表现出厌倦、无趣的行为。所以需要对活动的难度进行良好的把握,保证在幼儿能力范围内,但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完成任务目标。

2.1.4 以活动本身作为活动目的

游戏之所以称之为游戏,是因为游戏的目的就游戏活动本身,没有任何其他追求目的,因此,教学游戏化的实现也必须符合这一特征,将活动本身作为活动目的,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在活动本身中,而非最终获得的奖励或荣誉。如此一来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一种纯游戏的体验,而非竞赛。

2.2 内在特征

2.2.1 幼儿个别化的存在

幼儿园个别化就是指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中,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位移的,重视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幼儿,鼓励他们在自己的世界中发现、探索属于自己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意义和价值。课程游戏化以张扬幼儿个性,获得幼儿最大发展为目标,将幼儿的个体差异作为教学活动生命活力的焕发契机,让幼儿获得自由而充分的发展,绽放美丽的生命。幼儿个别化存在就是明确教育只是对人生命活动的干预,而非否认人的主宰性。

2.2.2 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与幼儿个别化的存在紧密相连的是幼儿的主体性发展,两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

幼儿主体性发展就是指幼儿在活动的主题、内容、方式等方面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因此幼儿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具备强烈的模仿性和依附性。因此,在教学活动安排中,需要教师主动引导幼儿发挥主体性,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促进幼儿的成长。教学任务中需要明确的是,幼儿是具备独立人格的具有创造性、主动性的个体,而非知识灌输的对象。

2.2.3 幼儿游戏性的体验

所谓游戏性体验,就是指幼儿的主体情感。由于幼儿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因此幼儿的学习应该是通过生活体验等获取经验知识,课程的游戏化就是在这种充满兴趣的活动中主动地投入其中,获得兴奋、开心的生理,并体验到目的达成的满足感以及克服困难的成就感。

3 教学游戏化的理念

3.1 教育目标

教学游戏化的教育目标应该蕴含在教育环境中,而不要求必须落实到所谓的明文规定中。这时因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不适合简单的进行量化。教学游戏化的教育目标是以个体发展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融合,需要通过幼儿的主体活动来体现。

3.2 教育内容

幼儿教学的游戏化需要开放式的、主题化的进行,通过实现幼儿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统一,达到促进幼儿主题性发展的最终目的。幼儿教育的游戏化是在幼儿自主探索环境中逐渐形成的,而无法进行预设。通过开放式的游戏特点、主题化的教学形式,实现教学内容和游戏的动态融合,反应幼儿生活内容的真实写照。

3.3 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的组织指导中,要实现小组化和个别化指导,将每一个幼儿都看作独立的个体,实现发展的个别性,尊重幼儿的学习发展差异,使幼儿能够在游戏活动中充分感受到自主性、主体性的游戏体验。

3.4 效果总结评估

通过作业、测试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的手段不适合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发展的、连续的测评。这种量化测评的方式很难反映出幼儿的情感和态度。因此,在对幼儿进行评估时,有认真细致地记录幼儿的日常表现,包括身体、情绪、认知、个性等多个维度,并且应该重视幼儿的自身纵向对比,而非与他人的横向对比,突出幼儿的个别性差异。

4 教学游戏化的价值与意义

4.1 实现游戏的工具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

在过去的幼儿教育中,通常以游戏来操控幼儿的注意力,维持教学秩序,或者作为一种奖励手段,游戏和教学是两个独立体。而教学游戏化,是将游戏的自主、愉悦精神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游戏和教学成为一个融合体,充分发挥了游戏的工具价值和精神价值。

4.2 实现教学知识、能力价值与过程、情感价值的平衡

传统教学的典型特征是由教师主导,注重认知发展。教学的过程就是向幼儿传授字还是的过程。这种教学过程中,幼儿是被动地、填鸭式地接受知识,而教学游戏化则不然。教学游戏化中,幼儿成为主导者,并能够通过游戏活动学习到知识和技能,不存在被动的问题。在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还能够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主观意愿和兴趣,释放了幼儿的情感,为幼儿的创造力提供了空间。

5 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幼儿课程设置中,要不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提升教育历年,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面对幼儿教育游戏化的发趋势,需要广大幼儿工作者不断探索,勇于变化,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程秀兰.基于实证视角的幼儿教育本质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第9篇

关键词:游戏活动;形展探讨;效果分析

幼儿园游戏教学活动是以孩子为主体,教师为辅、游戏为引的综合性教育方式。如此,才可以在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中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让他们主动思考,乐于遵守规则,让孩子可以在正确三观的影响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并且还能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以及自觉性学习能力。在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中,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主动思考、提升交往能力等。

一、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意义

孩子都是以自己的现实生活为中心的,因此他们对外界的探究也会多数来源于他们自己现实生活中。因此,教育模式必须以他们的生活为中心研究对象,策划并开展一系列的游戏活动,游戏中的各个项目与过程必须要和孩子生活有直接或则间接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探究情绪,引起他们的兴趣,才可以让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样才会起到培养孩子情感、思考能力、交往能力的作用。如此,孩子的人格才会得以健康全面的形成。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告诉式教育,就算在游戏教学活动上也不例外,限制了游戏教育活动本身的意义。游戏教育活动本身的意义就在于激发幼儿园学生的思考能力与交往能力,让孩子的情感更加丰沛,主体人格得到全面的打造。因此,我们的教育模式必须由传统教育模式向更先进的教育模式,即探究式教育模式进行改造。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之所以要转变教育模式是因为人自呱呱坠地即婴儿时期开始,了解并对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有一定的认知,都是通过探究的模式进行的,这其中也不乏告诉式模式的作用,但起主体作用的一定是孩子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究。告诉式教育被认为是最有“效率”的教育模式,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简单化的教育方式只能渐渐磨灭孩子对知识的探求欲望。相反,探究式教育方式,这种看似“浪费”时间的游戏活动教育方法,恰恰为孩子赢得了“时间”,取得了效率。并且独立的探索会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自理、自立等能力。

三、幼儿园活动教学的开展探讨

基于以上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分析不难看出,沟通性的教育比较与传统的认知性教育方式会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因为沟通性教育是双向的,不仅仅像以前一样只是老师讲,学生死记硬背。这样既能让孩子感兴趣,更会让孩子学会表达,培养情感,而通过活动则可以有效实现师生间的沟通,改变了以往教学模式的单

向性。

1.游戏活动的具体实施

凡是探究性游戏活动,都必须以告诉式为前提。以丢手绢这种传统游戏为例,首先,需要让孩子对这个的游戏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也就是引起孩子对这个教育游戏活动的兴趣,即启发式互动。然后,给孩子们做示范,让他们对这个游戏如何玩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让孩子试着进行体验,这个时候的孩子一定会有所思考,再经过教师的引导,如:“孩子们,丢手绢是为了找朋友,所以把手绢丢到你想和他做朋友的小朋友后面,这样通过做游戏,你们就会成为好朋友了。”这样孩子就会对朋友这种感情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会领悟到一点什么叫做友情。之后,教师要对游戏中的孩子们进行点拨、指点,这样能让孩子们更好地通过游戏学到东西,体会快乐,减少麻烦与不快乐的事情发生。对于做完游戏的孩子们一定要根据客观情况,给予一定的评价,大到整体,小到个人。因为这件事对于大人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于孩子是一件认真对待并为之努力的学习活动,对于他们而言,这个游戏和大人的观点都很重要。相反,就会造成沟通障碍,使这个游戏教育活动起到反作用。

2.游戏活动教学效果分析

在丢手绢这个游戏中,有指定性活动任务,那就是把手绢丢在小朋友的身后,并且找到好朋友;还有自主性游戏活动目的,那就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小朋友,做出努力并与对方成为好朋友,在这个过程中会体现每个小朋友的个性特征、交流方式等,这样方便教师进行整体教育和个体教育。能够更好地培养每个人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发展并持续提高。

幼儿园游戏的设计不仅仅是设计游戏本身,更要着重于设计指导孩子的方法。两者如果可以相得益彰,那这个设计就是可行的,可以实际操作的游戏教育活动。幼儿园游戏活动不仅让孩子思考,更是让教育人员思考如何才能让孩子在自由游戏中自我约束,以达到自立、自理、自律等优秀品格的养成;让孩子在沟通式教育活动中学会更好的表达感情;在探究过程中,养成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等。

第10篇

一、游戏场地及游戏项目研讨

(一)自主游戏户外场地设计改造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我们提出:环境处处皆教育,让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墙角都赋予教育的价值和内涵。我园拥有1000平方米长方形塑胶场地,400平方米水磨石的场地,500平方米绿化面积。初建时绿化场地为几棵高大树木和大面积的低矮灌木。研讨中大家将大面积塑胶场地设计成了户外自主体育锻炼区。低矮灌木去除,种植了大面积的果岭草坪,一下子将以前幼儿不能接近的低矮灌木变成了绿意融融的芳草地。水磨石地面也改成了自行车赛道。户外自主游戏的设计思路基本成型了,下面我们根据场地划分进行了游戏区域区划。

(二)游戏区域划分

1.沙水探索区。在沙水探索区里我们一共设置了三个区域:细沙池,沙质细腻,适合低龄幼儿运用挖沙工具戏沙;泥沙区,运用沙河泥巴以及水系结合,幼儿可以穿上胶鞋拿上采挖工具,进行挖、铲、堆和填的游戏;戏水区,由于本园的户外水池比较小,我们在水池里设计了一个微型脚踩水车,脚踩水车既有传统游戏特点,又富有物理学的原理。幼儿可通过脚踩取水方式体验循环取水的乐趣。水池的旁边投放了竹子水戏游戏器械。2.户外探险区。500平方米的绿地,幻化成了丛林户外探险。有阿里山洞,轮胎真人CS区;利用两棵距离15米的大树自制成了快乐滑索。利用近距离的树木做成秋千、轮胎树以及户外挂网树屋等丛林探险项目。3.骑行地面游戏区。水磨石地面因为相对较硬,并不适合做户外体育游戏场地,但是作为自行车赛道非常适合。因此这个水磨石地面划分为两块,一块为自行车骑行区,一块为地面跳房子占四角的游戏。4.传统游戏区域。传统游戏区域设计在东面的墙角,其分为:豆腐坊、娃娃家、兔子洞、售卖区。豆腐坊提供了小磨,在超越幼儿能力范围后,又提供大磨,游戏层层递进。娃娃家和兔子洞是低龄幼儿最喜欢的区域。幼儿可自主进行过家家、躲兔子洞的游戏。售卖区与娃娃家联动,做好了饭菜来售卖,形成了游戏之间的串联。5.搭建区。搭建区提供了大面积场地、推筐和低结构的材料,低结构材料能丰富游戏。例如:木板、树桩、PVC水管、弯头,瑜伽砖、纸砖、木质积木、竹子、轮胎、油桶、木桶等等。低结构材料的智慧来自老师和幼儿的智慧,他们来源于生活经验中。6.民间游戏区。民间游戏是极富角彩的游戏,一般多为双人合作或者多人合作为主。我园初期的民间游戏设置了舞龙、抬轿子。后期,幼儿共同讨论还增加了婚嫁花轿、舞狮子、泥巴泡等游戏活动,富有乐趣。7.体育游戏区。体育游戏区需要更大的户外场地空间,因此1000平方米的塑胶活动场地全部作为幼儿户外体育自主游戏区域。其项目也是随着幼儿游戏水平不断地提升而不断更新。初期项目有:走油桶、攀爬、套圈、钻圈、投壶、走迷宫、跨跳等活动。

二、教师在自主游戏中的角色定位

(一)教师是游戏的观察者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发现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愿意参与游戏的意愿,以及在游戏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教师经过捕捉以后将信息提炼,与幼儿分享来提升游戏的经验和水平。1.发现没有人玩的游戏怎么办?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常常发现这个游戏刚开始时幼儿有兴趣,可是玩着玩着这个游戏就成了冷门,怎么办呢?游戏项目成了冷门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个游戏低于幼儿发展的水平,幼儿不感兴趣。此时教师就要及时调整,与幼儿共同讨论,调整游戏方式或更换更加丰富有趣的游戏。2.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我们更加强调自主,那么教师要收回自己时刻想要帮忙的手,当你看到幼儿不会探索的时候,如果教师直接示范,那就失去了自主游戏的探索意义。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幼儿探索。这样才能让幼儿形成自主探索的习惯,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3.幼儿参与游戏路径设计。在户外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初始是幼儿分龄或混龄玩预设的游戏项目,等幼儿有了一定游戏经验和水平后,幼儿开始参与游戏设计。

(二)教师是材料的支持者

在户外自主游戏探索与实践中,材料的投放是非常重要的,尽可能地投放一些低结构的材料。只有这些低结构的材料才能更多地发挥幼儿的想象,有更多的可变游戏的可能。教师的智慧在于,发现生活中自然中的低结构材料。例如:绿化工人锯下的粗壮的树干,盛放甘油的洁净的油桶,利用小树林做成的迷宫等。材料投放的注意事项,户外自主游戏材料投放,虽然要求尽可能投放低结构材料,但是这些低结构材料必须满足两个要求:第一是安全,第二是美观。

三、游戏故事分享

第11篇

一、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分类

幼儿园按游戏的教育作用来对游戏进行分类,可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有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和活动区活动,规则性游戏有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手指游戏和娱乐游戏,这样的分类便于老师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和目的,便于老师有意识地选用各种游戏组织教育教学,完成教育任务。

(一)创造性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己确定主题,编造情节,扮演角色,自己布置游戏环境,自己选择材料,制作玩具用品,自己设计情节,想象适当的语言、动作来进行的一种游戏。结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玩具和结构材料进行建筑造型以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表演游戏是幼儿用动作、表情、语调和服饰把自己所熟悉和理解的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创造性地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

(二)规则性游戏

智力游戏是幼儿以完成一定的智力活动任务为目的的一种规则游戏。体育游戏是幼儿以完成一定的体育任务,增强体质为目的,以发展走、跑、跳、投、钻、爬、攀登、平衡等基本动作为活动方式的一种游戏,也可称为活动性游戏。音乐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一边唱一边跳,根据歌曲或乐曲的节奏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娱乐游戏是幼儿园游戏中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游戏。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保证游戏时间,提高游戏趣味性

教师每天都要给幼儿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来保证幼儿的游戏,使幼儿积累知识经验,体验成功的愉快,由此来获得自信和满足。现在幼儿园普遍存在班额较大的问题,在游戏活动中许多教师害怕幼儿发生碰撞、摔倒等危险行为,于是游戏过程出现了小部分幼儿活动,大部分幼儿等待的现象,无意中造成了时间的隐性浪费,游戏的效率大大降低了。

掌握一定的游戏活动技能是顺利开展游戏的前提条件,也是激发幼儿游戏活动兴趣的良好保证。教师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适当的动作示范,让幼儿明白游戏的名称、玩法及规则,可以先教会个别的幼儿玩游戏,然后让他们互相学习学会玩游戏;也可以运用教具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在进行游戏时,教师应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同时对个别的幼儿进行指导,掌握游戏的时间,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游戏。

(2)幼儿教师要通过观察,以不同角色参与实施游戏

幼儿游戏既是幼儿认知经验、个性情绪、社会交往等发展的途径手段,也是幼儿发展的真实写照,更是教师观察和了解幼儿多方面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的最佳窗口。通过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为教师了解幼儿提供依据,同时也提供游戏指导的依据。通过观察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孩子在游戏中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你投放的材料幼儿是否感兴趣,是否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孩子们在游戏中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作为老师应该什么时候恰如其分地给以解决等等。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决定了教师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因此,在活动中老师需要扮演多种角色。当孩子们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教师要给以引导和支持,教师还可以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如音乐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开始时老师扮演老狼,教师模仿老狼的声音和动作,惟妙惟肖地表演大大地激起了幼儿游戏的兴趣,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很高,游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设计游戏活动。

在游戏中教师要考虑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本班孩子年龄特点的游戏,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对游戏进行创意、发展,不断提高要求和难度。大小班的指导游戏方式不同。幼儿的游戏随着幼儿的成长发生和发展,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也应该考虑这种发展。小班幼儿在玩游戏的时候,都是各玩各的,特别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喜欢模仿周围的人和事。因此在游戏时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幼儿。对中大班幼儿,教师则可以作为一个参加者、发问者、倾听者等身份去指导幼儿游戏,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对游戏进行创意、发展,不断提高要求和难度。如游戏《棒棒糖》,这个游戏在小班可以让幼儿复习巩固对数字1、2的认识,让小朋友根据老师说的棒棒糖的数量迅速粘在一起,到了中大班教师可以加大难度,对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老师说:“我有六个帮棒糖”,于是每六个幼儿一组将耳朵或者其他五官粘或靠在了一起,这样加大游戏的难度,提高幼儿对数字的运用,在游戏中幼儿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游戏兴趣,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对于幼儿游戏的指导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在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游戏活动,给予幼儿不同的指导,保证幼儿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游戏的快乐。

第12篇

关键词:图示 兴趣 自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C-0033-02

一、巧用图标图示,激发幼儿兴趣

晨间锻炼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的重要途径。合理地安排晨间锻炼的时间,不仅可以使休息了一夜的幼儿肢体得到舒展,还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传统理念的观念大多数教师带孩子进行晨间锻炼时总是由教师决定今天玩什么,在什么地方玩,甚至排成什么队形玩等等,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为了让孩子们积极自主的参加晨间游戏活动,我们根据幼儿的各方面需要巧妙运用各种图标图示和孩子们一起布置活动场地及投放活动材料。每天早上孩子们来到晨间锻炼的场地上时,各种各样的体育游戏已经等候他们了,孩子们根据图示自主地玩、自主地运动,在锻炼中获得快乐、在锻炼中获得健康,从而保证了幼儿晨锻中的积极主动性。

为了保证孩子们得到全面锻炼,我们对场地进行了区域划分,如走跑区、爬行区、跳跃区、投掷区、平衡区等,并在每个区域配上相应的图文并茂的图示,投放各种增加游戏趣味性的材料,孩子们自己快乐自主地进行晨间游戏。例如,走跑区――游戏探路兵,幼儿拍球行进绕过障碍物,地上的障碍物我们和孩子一起制作成地雷形状的物品,并提供了小头盔,增加了游戏的刺激性,孩子们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挑战最终能不碰到一个地雷。爬行区――游戏过“电网”,幼儿双肘着地匍匐前进,后背不触碰“电网”。我们在“电网”上挂上铃铛,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情境性,孩子们玩得乐此不疲。每个游戏区都很有趣,把以往老师催、管孩子游戏,变成了孩子们主动快乐的游戏,老师们也开心地参与其中和孩子玩成一片。

当然晨间锻炼对幼儿体质的提高必须通过一定量的活动才能实现,我们考虑到发展幼儿各方面能力并注意保证幼儿活动的强度与密度,因为不同的活动项目对幼儿身体的影响也不同。老师参与游戏的同时通过观察不同孩子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选择强度不同的活动项目。这样的方式能够保证让孩子自主选择活动的情况下,又通过教师适当的建议保证了自身的运动量,达到真正意义上保证幼儿晨锻中的积极主动的自主游戏。

二、巧投材料,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翁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也不是成人愿望的执行者,他们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来玩游戏的,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自,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么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幼儿是游戏的主人。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认知的、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的原则之一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基本手段,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我们班级的区角自主游戏是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考虑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在孩子们平时的游戏活动中不断延伸扩充,有关掉的旧游戏、扩充的新游戏(娃娃家、理发店、医院、超市、建筑区、表演区、科学区、美工区等)。投放一些适合的游戏材料,幼儿共同讨论制定游戏规则,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通过与活动材料、同伴积极互动,获得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孩子们每天玩得不亦乐乎。

情景一:超市里的小营业员妮妮忙着整理货架,把各类物品分类摆放得整整齐齐。乐乐小朋友在货架旁小桌子上画着,做着什么?询问:“你在做什么呢?用来干什么?”“超市里没有水果了,我画点水果。”

情景二:在美工区里,理发店的旺旺送来订单,要求设计一些新的发型。很快他们自己商量分工,瑞瑞、宥宥忙着给理发店设计新发型,其他几个小朋友开始做小吃店的各种食品。

情景三:表演区的节目快要开始了,表演舞蹈的一个小演员却不见了,原来她到理发店里去打扮自己了,音乐放到了《精忠报国》了,她们还去邀请了建构区的两个小朋友临时客串了一下,表演中国功夫。

情景四:“医院小护士”来为“病人”(老师)带路挂号。不知不觉站在一旁的另一位老师也变成了“医院”的一位“病人”了。“医生”摸摸“病人”的额头,转身吩咐“护士”拿药,一会儿给“病人”打起了“点滴”,“护士”一边看护“病人”一边陪“病人”聊天,“病人老师”还悄悄地告诉“医生、护士”身体里的“秘密”……

案例:点心店里安安和明明正在忙着准备做包子,这时瑞瑞来了,侧身想挤进点心店,安安拦着忙说:“你不能进来,我们还没做好呢!”瑞瑞站在门口盯着点心店,不一会儿安安端来一笼包子,瑞瑞没等安安放好拿起两个包子就走了,“你回来,你回来,你还没有给钱呢!”瑞瑞头也不回走了,她把包子放进了自己的小抽屉,又开心地去玩了。老师悄悄走到游戏选择板前,发现瑞瑞选择的是顾客,老师想知道接下来她会干什么,只见她开心地走进小超市,选了牛奶、牙膏、牙刷抱在胸前紧紧的,到门口时她居然一下子冲出去,小营业员妮妮叫着:“你不能抢东西,这样是小偷。”瑞瑞一边跑一边说:“反正我就是没钱。”在游戏活动讲评时,安安和妮妮抢着把被抢的事提出来了,说瑞瑞不按游戏规则玩游戏,作为自己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请大家帮忙解决。瑞瑞也不服气地站起来,“我没有钱,你们也帮我想办法。”老师沉思着得想办法和孩子们一起解决这些问题,于是和孩子们一起商量讨论解决的方案,忽然部分幼儿和老师一样反应过来,这次在游戏环境调整时,班级的自动取款机被拿走了。老师对大家说:“你们说说怎么办?”大家开始讨论,结果一部分孩子说:“要把取款机放在小超市”,一部分孩子说,“还不如开个银行呢。”“大家举手表决,作出决定”,最后孩子们举手表决选择了“开银行”。老师注重让幼儿主动参与游戏评价,共同解决游戏中的矛盾纠纷,使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游戏应当是幼儿充满兴趣的、自主选择、自主开展和自主控制的活动,而不是外力强加的需要完成的任务。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游戏,还可以创造出新的游戏玩法。平时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或导演幼儿的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游戏的自。

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才能使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将外部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

在游戏中幼儿有权决定一切,有时候老师尽管为幼儿设置了温馨的区角游戏环境,准备了大量的游戏材料,但忽略了一些极为重要的环节。比如,各个区域活动之间的关系,区域活动中材料投入的“度”上,区域活动中幼儿之间互动关系等。如何让孩子来自主决定呢,如:游戏的玩具、材料投放要以幼儿需要兴趣为出发点;游戏的情节、内容要是幼儿自己经验的再现;游戏中出现矛盾、纠纷要以幼儿的方式来解决;游戏中的规则是根据幼儿的需要确定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的,这样幼儿才愿意自觉遵守。

其实游戏中孩子们已经能够将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转化到游戏中去,所以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幼儿自主的去发现和探索。在平时的游戏指导与观察中,我们应该更注重幼儿生活经验的使用和游戏经验的提升,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自主修改、完善、丰富与深化自身的经验,真正做到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翁。

三、妙用少教多学,调动幼儿主动学习

在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主体,而学生是被动的“命令”追随者,但是真正适合幼儿终身持续发展的教学方法应当更加强调幼儿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在活动中应当积极融入到幼儿中,引导幼儿自主活动,教师应减少说教示范,让幼儿探索发现自主学习,从而成为活动中的主体。

案例分析:在社会课上,老师借助情景游戏、故事、图片讲述,借此增加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在一次社会活动中,孩子看着图片机械地学习中国功夫常见的拳术(猴拳、螳螂拳、蛇拳、太极拳)等等,还跟着老师学说各种器械(棍、刀、枪等),一位小男孩站起来边说边做,“老师我知道什么是猴拳,我爷爷每天到公园练习打拳锻炼身体。”其他小朋友也叫起来,“是呀!我也知道很多武术,我们家楼下就有人练习武术,他们还带箭呢。”眼看小朋友们叽叽喳喳,这时老师忽然微笑着说,“呦,你们真不错,知道这么多拳术呀,谁愿意来展示一下猴拳教教大家?”孩子们争先恐后抢着举手当起了老师,就这样孩子们在欢乐的自主学习中学会了中国武术的好多拳术,老师也比一味地说教轻松了许多。肯定孩子的已有经验,老师减少了说教提供给孩子们主动参与活动的机会,孩子们互相学习,幼儿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翁,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学习主体地位的自得和自足,因而,更加重视和珍惜这种学习体验,使集体教学活动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快乐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其终身将是一个悲剧。教师在设计幼儿一日活动时,应该积极为幼儿创造开放式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自主学习,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应多站在幼儿的角度着想,以游戏活动为主,多使用各种策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真正成为一日活动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