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9 15:13: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校企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可以体现在课程特色,专业特色,管理特色,服务特色等方面,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所有特色之中最重要的特色。没有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支撑,其他的所谓“特色”就只会如昙花一现,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办学特色。对于一所职业学校来说,只有吸收地域文化、企业文化中的精华,才能形成具有特色,异彩纷呈、适应时展的中职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抓好中职校园文化建设能缩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职场文化的距离,实现中职学生毕业就业时与企业文化的“零距离”。
2学校的地域文化背景
连城县职业中专学校地处闽西龙岩市连城县。连城县是纯客家县,古时是客家首府长汀治下的八县之一。作为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连城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仅承袭了古中原文化的精华,还融合了客家人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敢拼爱赢、不拘一格的特性。优秀的客家文化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个支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客家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其中包含着客家人历史的形成、方言、建筑风格、风俗习惯等。专家学者把客家文化中蕴涵的客家精神归纳为:爱国爱乡;敢为人先;吃苦耐劳;拜敬祖先,孝顺父母;重教崇文等。这些优秀的客家精神,对于当代的中职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培养职业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将客家文化的精华融入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凸显学校办学特色与地方特色,是值得地处客家地区的中职学校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3企业文化、客家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途径
3.1企业文化、客家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的体现
校园建筑是最直观的校园文化。客家的土楼和九厅十八井民居是完全可以与现代建筑相融合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风格。我校的学生宿舍与教师宿舍楼就是仿方形土楼的结构建造的。我们的师生住在这种别具特色的、围楼风格的现代宿舍区,厚重的历史感、大家庭的温馨氛围油然而生。2012年起我校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力争使我校的校园环境职业化、情境化。例如,旅游专业部楼层门厅被设计成酒店大堂式,并将服务岗位牌上墙,实现酒店服务专业知识可视化。为创设“酒店式”环境,每一片墙,每一间教室,宿舍、食堂、盥洗室等,都成为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的显性资源,成为营造浓厚的专业教学氛围的重要阵地。整个校园的建筑突出了专业特点,为学生在校园内进行专业实习、参加实训提供与实际情境相适应的硬件设施和职业氛围。
3.2企业文化、客家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在校园制度行为文化建设方面的体现
硬件条件的建设对一所学校来说是比较容易地,软件的建设与开发才是一所学校成败兴衰的关键。近年来,我校在制度建设方面有以下四个重要举措。
3.2.1实施导师—学徒制
为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职业教育人才质量的培养,从2012年起,我校试点导师—学徒制,建立了中职学生质量标准化体系和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围绕导师—学徒制,我们构建了中职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和企业班组化管理。让“员工们”在校园里就提前适应社会和企业氛围,随时提醒学生时刻准备着提前适应社会角色。
3.2.2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和学校特色设立专业部管理制度
为配合连城县旅游兴县和大力发展光电产业的战略,为了建立更加规范、高效、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整合学校的人力资源,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连城职专从2012年始实行专业部管理制度。根据此项制度,连城职专设置了旅游专业部、光电专业部、计会专业部,学前专业部、计算机信息专业部等五个专业部。各专业部主任结合本专业特点进行有行业特征的专业文化建设。例如:电子商务班积极尝试班级企业化管理制度,设计了班级公司化组织结构图,将班级所有的事情尽量“项目化”,鼓励人人争当项目经理,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班长成了“总经理”生活委员变成“财务总监”……。大家角色变了,职责也不同了。比如财务总监一周要做的一件工作,就是要根据员工这一周的“业绩”表现,如何来核算他们该得的“工资”。再如,高星级酒店管理专业以客家儒商“以义取利,以利济世”的精神勉励自己,他们制定了有专业特点的班训,班旗、班标、班级愿景、班级座右铭等。在旅游专业部所处可见有企业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名言警句:发现问题是最大的追求;一个人一辈子可以犯几次错,但不可失一次礼;要改变,先改变自己;成功之道:总是做得比期望的多一点点;苛刻的客人比没有客人强……
3.3校园小商品交易会
每周三,校团委和就业指导处牵头,组织校园商品交易会,让学生参与勤工俭学,学习理财,体验经商,学习做生意。该活动很好地将“大社会”融入校园这个“小社会”,培养了同学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并且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做到“以诚待人,宽以待人”,以及体验劳动的艰辛。随着交易经验的丰富,交易形式也日益丰富多样,从传统的买进卖出为主,到现在的手工DIY的面包、蛋糕,服装加工设计、手工艺品等。
3.4开展内容丰富、多而不乱的社团活动
连城职专对于学生设立社团组织,开展社团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大力支持。如今我校已成立包括文学类、体育类、技能类和社会类的在内的12个学生社团。在团委、学生会和学校相关教师的指导下,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大量的学生社团活动。学校在指导性的日常工作安排中还地要求相关社团为学校一年一度的元旦文艺汇演、校运会、校园文化节等活动做好准备。通过学生社团建设,不仅能为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撑,同时也为学校面向社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活动提供杠杆。近年来,结合当地政府组织的“骑游连城”、培田春耕节、冠豸山书院文化节、海峡客家旅游节等活动,学校有计划的组织学生通过志愿者服务、才艺展示、文艺演出等培养学生帮扶济困,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4企业文化、客家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在校园心理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体现
4.1以客家名人为标杆,向学生宣扬客家人的优秀品质
客家名人是客家文化的精神标杆,对中职学生能起到很好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自古以来,客家名人辈出,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人物。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践行者项南更曾为我校的发展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将客家名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常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校园中设立一些客家名人的塑像及生平简介。例如:在我校项南科技馆的门厅就有介绍项南同志的生平、名言、杰出事迹的专栏。二是在校园的走廊、教室、会场等挂一些客家名人的名言、警句。另外还可以举办关于客家名人的专题讲座和报告会,大力宣扬和发掘客家名人身上所蕴含的高尚情怀。
4.2积极引进企业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的影响是深层次的,久远性的。为实现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缝对接,我们采取了如下举措
4.2.1设立企业文化宣传专栏
各专业部与各自的合作企业一起设置了企业文化宣传专栏。例如旅游专业部与合作企业——连城天一温泉度假村有限公司一同制定了天一旅游集团企业文化宣传专栏。专栏详细介绍了其“尊重备至、温良谦恭、真诚质朴、乐于助人、彬彬有礼”的企业核心价值,并把客家儒商“以义取利,以利济世”等理念加以弘扬。
4.2.2开展企业文化讲座
关键词: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4C-0040-04
一、顶岗实习中校企文化的对接
(一)学习企业文化。顶岗实习就是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参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他们要深入学习和消化企业文化。每个企业因经济形式、经营方式、组织规模、行业背景、历史渊源等不同,其各自的文化积淀也会有所不同,但它们在某一方面总会或多或少地具有一些优秀的、独特的、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元素。如雅戈尔理念:“装点人生、服务社会”;杉杉的绿色意识与品牌文化;通用电气的三大传统: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希尔顿的“微笑服务、宾至如归”;海尔企业文化的灵魂:创新;红豆的核心价值观:诚信、创新、奉献、卓越等。作为“准员工”的实习学生,不仅要学习企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更需要学习企业的制度文化。对企业的重要规章制度,不仅要熟记于心,而且要全面理解、领会、消化、吸收。通过教育培训、知识竞赛等形式学习企业文化,改变对企业文化茫然无知的状态,是实现校企文化对接的前提。[1]
(二)认同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就是对企业文化特别是对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确信无疑、高度认可。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把所有员工凝聚到一起的精神纽带。价值观通常运用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不同的企业其价值观不尽相同。如海尔公司的“真诚到永远”;宜家的“创新,人性化”;IBM公司的“最佳服务精神”;中石化的“人本、责任、诚信”等。不同的企业价值观的表达不同,但意义相同,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从而促进企业的成功发展。顶岗实习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也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学习企业文化不是目的,要通过学习产生认同感,特别是一些著名的成功企业,他们的核心价值观虽然不能复制,但受人推崇。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就是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认同企业文化,是实现校企文化对接的关键。[2]
(三)践行企业文化。践行企业文化,就是身体力行,按照一个员工的标准,处处遵从企业文化。由于学校文化具有一定的弹性、柔性特征,不会产生“致命性”的后果,所以容易被人们接受。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的制度文化具有刚性,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践行企业文化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如在学校上课迟到、完不成作业,最多就是被教师批评教育;在公司上班迟到、完不成工作任务,轻则扣发奖金,重则被勒令辞退。在学校作业写错了可以重写,在公司操作失误了,就会出废品次品蒙受经济损失,甚至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危及生命。所以,企业文化特别是制度文化,不是装饰品和摆设,是必须不折不扣贯彻执行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合格的员工必须守纪律、讲规矩,规范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及安全规程,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践行企业文化,是实现校企文化对接的重要环节。
(四)融合企业文化。校企文化融合比较有效的组织形式就是校企双方在自愿互利双赢的基础上建立校企合作共同体。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足开发区、服务大杭州”的办学定位,在校企合作新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建立了利益与共、文化相通、成果共享的校企共同体,为社会输送了近15000名毕业生。该校秉承“教室就是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楼就是学生创业园”的办学理念,与省内外著名企业和跨国公司,成功创建了高职学生创业园、达利女装学院、友嘉机电学院等办学实体。学校二级学院直接以企业名字命名,不仅是形式上的变化,而且是校企合作质的飞跃;不光是简单的利益联结,还是两种管理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更是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实现两种文化的“联姻”。校企文化融合是校企文化对接的高级阶段,也是校企文化对接的最终目的和归宿。[3]
二、顶岗实习中管理平台的构建
(一)构建制度平台。构建制度平台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必须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面对企业的管理制度,我们没有能力改变,既然不能改变就必须学会适应;二是职业院校要根据顶岗实习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一整套学校规章制度。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个分院,依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了《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细则》《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顶岗实习手册(教师)》《顶岗实习手册(学生)》等一系列管理文件,通过9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构建通讯平台。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具有量大、面广、分散、时间长等特点,而且实习单位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无形中扩大了管理半径,增加了管理难度。为有效掌控学生顶岗实习局面,必须建立畅通的通讯联络平台。在数字多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多数职业院校都建立了包括手机、家庭电话、QQ群、微信群、电子邮箱等在内的通讯联络平台。对于已经建立的通讯联络平台,学校要指派专人管理,遇有较为重要的问题,必须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汇报,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顶岗实习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
(三)构建指导平台。顶岗实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必须强化校企双方的协同指导,构建“双线对接、双轮驱动”的指导平台。企业应安排兼职指导教师,实行“师徒结对”、“一对一”、“一对多”的专业技术及操作指导,并逐步探索建立起现代学徒制度;学校也要摒弃“放羊式”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确定专职指导教师跟班指导、分片指导、全程指导或定期巡回指导。要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并加强对指导教师的考核,定期研究解决指导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为保障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质量,要精心选配专业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一般以7―10人为宜,最多不超过15人。
(四)构建服务平台。学生暂时离开学校顶岗实习,但学校不能“撒手不管”。学生是教育消费者,而学校始终是教育服务者,理应为学生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首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解决好顶岗实习中“吃喝拉撒”的问题。学校要让学生在企业既能学到知识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又能生活充实愉悦、身体健康;其次,要十分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灵沟通。由于顶岗实习面对的是全新的环境,部分学生由于工作压力大可能产生情绪波动,甚至形成一定的思想障碍,需要班主任、辅导员和指导教师及时关注学生情绪变化,适时开展心理抚慰和心理辅导工作,引导学生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最后,学校相关部门应加强服务。学校的教育技术中心和图书馆等部门也应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图书情报资料方面的服务。
三、顶岗实习中考核评价机制的建立
(一)制定考核标准。顶岗实习只是学生学习场所和方式的改变,仍是学生学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顶岗实习达到预期效果,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由于顶岗实习的岗位操作要求(标准)一般企业都有明文规定,学生只要认真执行即可,无需学校去重新制定。因此,这里所说的考核标准主要是指与学生学业有关的一些考核要求,如毕业论文评分标准、毕业设计评分标准、实习报告或实结的要求等。按照职业院校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答辩未通过者,将会延期毕业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才能毕业。
(二)建立考核体系。过去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虽然也有一些考核评价指标,但多是不完整的、碎片化的,往往以实习单位综合鉴定来代替,难以达到量化的要求。因此,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能力本位的要求,建立包括学生基本表现、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在内的完整考核评价指标体系。[4]表1以物流管理专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为例。
(三)改革考核方式方法。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的考核方式方法也需要适时改革创新,改变由实习单位一纸鉴定或指导教师一番评语定终身的习惯做法。笔者结合多年的管理实践认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应坚持企业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终结性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操行考核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考核相结合、组织考核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单项考核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应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考核评价,这样可能更加真实可信。
(四)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对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评价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要特别重视考核评价结果的实际运用,运用考核结果结合学生一贯表现开展“优秀毕业生”和“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评选活动。评选优秀毕业生旨在为用人单位推荐优秀人才,从而更好地发挥激励和鞭策作用,也是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评选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除了能发挥激励和鞭策作用外,将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汇编成册,也丰富了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文献资料,可为开展相关项目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顶岗实习中安全责任的落实
实习安全是困扰顶岗实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一方面责任难以厘清,再就是涉及到医疗费、经济补偿等一系列问题,这也是企业不愿意接收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校企双方都应加强顶岗实习的安全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学生人身安全。
(一)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世界万物,生命宝贵。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职业院校应切实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顶岗实习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向学生普及安全知识、安全操作及安全防护技能,学习安全法律法规,以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能力。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多年来坚持每学期开学第一天上安全教育课,尽管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完善,但对于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护技能,还是发挥了积极作用,确保了校园安全和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安全责任制。应通过建立顶岗实习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并将责任制内容层层分解落实,直到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车间、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员工和每一个学生;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层层抓落实、一级抓一级,不留安全死角、杜绝安全隐患。同时,要探索建立企业、学校、家庭、社区四位一体的安全联动机制。实践证明,建立顶岗实习安全管理责任制,是保证顶岗实习安全顺利进行的又一有效措施。
(三)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顶岗实习协议书是明确顶岗实习各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事项的重要法律文书。顶岗实习协议书应将安全事项列为十分重要的条款。协议书应由企业、学校、家长和学生四方协商一致后签订。协议书一经签订,便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同时,还应要求顶岗实习学生签订顶岗实习承诺书,就顶岗实习安全、遵纪、守法等内容作出庄严承诺。承诺书虽然是由学生单方面作出的,但对约束学生的行为仍可发挥一定作用。
(四)参加安全保险。由学校出资或校企双方共同出资,为顶岗实习学生办理工伤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可保障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这样,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即可依法启动理赔程序,减少企业、学校、学生家庭各方在医疗费等方面的负担和矛盾纠纷。织牢织密顶岗实习安全防护网可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高效、有序、稳步进行,同时也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速构建和谐社会。
毋庸讳言,顶岗实习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而通过顶岗实习实现校企文化的有效对接,则是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的更深层次的价值追求。相应的管理平台构建,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以及安全责任落实,均是保证顶岗实习顺利运行并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职业院校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大胆改革和创新顶岗实习管理模式,通过顶岗实习的有效实施,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圆满实现,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殿安.校企融合文化育人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3(4).
[2]饶珍.浅谈高职学生对企业认同感的培养[J].广东化工,2014(21).
一、建构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中文人才模式
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背景下,中文学科的教师和学生既要研究本专业知识,又要紧密关注社会、人生等现实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个人发展与整个国家的历史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校企联合培养无疑是中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校企联合培养的基本原则第一,在中文专业实行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中文专业学生基本特点是相对比较感性,想象丰富,因此,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设置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学制采用有条件的学分制,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必修课采用必修课制,专业课和其他课程采用选修课制,本科四年制,修满学分。课程设置采用理论课、文化修养课、实习实践课相结合方式。理论课、文化修养课在校园授课,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实习实践课在企业进行,集中在大三、大四。第二,要符合专业与学科发展特点。一门学科是有其独立的概念体系、理论体系、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的。因此,无论学校与企业怎么联合办学,都应该保证中文专业的学科性、专业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保证理论课、文化修养课的系统性、完备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发展后劲。第三,要符合人才多元化原则。在新的发展、挑战面前,要及时调整思路培养多元化的中文人才。为此,在校企联合培养中要走多元化发展原则,培养个性化、差异化的中文人才,允许学生各有专攻,鼓励学生按照个人特征与兴趣进行个性化发展,这既是对因材施教原则的呼应,更是满足客观实际需求的良好回应。
(二)校企联合培养的基本内容在校企联合培养内容方面,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并基于我国的国情,特提出“2X+Y+XY”培养模式作为探索尝试。具体内容为:首先在前两年(2X)由校内导师进行基础的理论课程教学;在第三年(Y),学生可以到对应的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培养其工作实践、技术应用能力;在第四年(XY),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学位论文的完成,同时建立内部和外部的质量评价机制对培养质量进行评价。X代表在学校学习,Y代表在企业学习,XY代表校企联合培养。这一模式的基本框架有五部分构成:1.转变教育理念,校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中文人才的培养不能闭门造车,脱离社会发展,而应该培养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高校作为培养主体,与联合培养企业组成一个共同体,应共同制定具体培养目标,只有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保持培养目标一致性,才能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2.科学设置课程体系,突显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是把相关的学科知识及实践环节按一定的比例和两者之间的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教学系统。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能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所以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是成功进行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步。在中文学科课程设置,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基础理论课,主要目的是巩固和加深新生对其专业的理论认识的理解,为以后的实践奠定基础。二是实践课,实践课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三是拓展选修课,这一课程设置主要是因为中文是基础课程,应当让学生在进行本专业理论和实践学习之余,扩展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3.优化教学环节,重视专业实践通过专业实践,能够将所学变为所用,特别是在校企联合的推动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系统化、层次化的实践能力培养环境。经过系统的、真实的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就业,又能为企业培养提供合格的后备力量,同时还能提高学校就业率,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双导师”制度一支既有较高学术含量,又有丰富的职业背景以及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能有效保证校企联合培养顺利开展。但现实是高校老师通常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缺乏实践课程的经验,因此,高校可以建立校内外“双导师”共同指导制度,其中校内导师主要开展理论指导,校外导师参与专业实践指导工作,最后由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学位论文。5.完善考核内容,建立质量评价机制校企联合培养效果如何,需建立校内和校外质量评价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完善培养模式。在“2X+Y+XY”培养模式中,在考核内容方面,需要建立更能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考核评价体系。首先,在课程考核上,应该将单纯的课程考试转变为考核评价学生学习的综合情况;其次,在论文考核环节,对学位论文的考核评价不应该成为唯一的考核形式,结合中文专业,文学创作、调查报告等都是可行的。科学有效的评估有利于校企联合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三)校企联合培养的保障体系1.法律法规政策保障在西方一直重视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在校企联合培养办学中,这是值得借鉴学习的。政府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促进、引导或规范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共同培养中文人才。中文专业教学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政府应当鼓励高校与文化企业在科研合作、联合办学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以促进产学研结合,整合人才资源,为中文学科快速发展提供支持。2.制度保障学校与企业应该通过签订合作合同,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校企联合培养的主体应有学校、企业、学生,其中学校应该起主导作用。在该模式中,学校、企业、学生都各有利益诉求,因此,通过双方磋商来对三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加以限定,是必要的。校企联合办学中,企业要考虑学生与教师入驻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学校要考虑学生进入企业后的学习效果,学生要考虑个人发展与就业问题。当三方发生利益诉求不一致时,通过协商、合约、协议等来平衡三方的权利、责任及义务。3.机制保障校企联合培养,涉及到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主要内容,如师资、项目、培训等,如何在这些合作内容上妥善安排,如何保证合作顺利进行,如何处理突发事件,都需要具体详实可行的机制来加以保障,才能确保校企联合培养顺利进行。校企联合培养中文人才涉及到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四方主体,每个主体都有责任通过建设机制来促进校企联合办学健康发展。首先,政府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增加相应投资、减免税收、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计划等,协调学校与企业进行相关项目互动来保证联合办学持续发展。其次,学校应该对企业开放教学与科研平台,从而来提高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办学质量。再次,企业应该通过为学生、教师提供良好实习实践平台,为中文人才培养提供条件。最后,教师、学生应该通过努力提升综合能力为学校专业建设、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校企联合办学的协调机制一定要具体详实并具有可操作性,才具有现实意义。
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校企联合培养对当下中文学科面临的生存状态及其如何“突围”,提出了应对之道。有效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对于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
(一)有利于高等院校办学实力的增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可以拓宽学校职能,使高校走入社会。开放式教育历来是教育学界的共识,闭门造车是不会培养出优秀人才的。将部分高校职能转交给企业,使高校拓宽了视野,吸引了人才,并大大提升了高校的办学实力,表现在:一是高校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吸引人才,发掘培养优秀师资,增强办学的软实力,同时也能减轻老师教学压力,换届扩招后带来的师资不足、知识结构陈旧等问题。二是通过和企业合作,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率,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升高校知名度与美誉度。
(二)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发展创新主要力量来源于人力资源的发掘和培养。校企联合培养可以最大程度的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最终促成企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MTI;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学位论文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即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简称MTI)的设想于2005年3月由广东外国语大学仲伟合教授提出。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从2007年至2011年,全国先后有159所院校获得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自我国高校建立翻译硕士专业 (MTI) 以来,探讨MTI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实践性、职业化翻译人才成为翻译学界、翻译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中国翻译》、《外语教学》、《上海翻译》、《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中国外语》及高校学报上都刊登有关于MTI的论文。本文以2006年以来国内期刊上发表的关于MTI的论文为参考,对全国高校英语翻译硕士专业现状进行综述。
从国内发表的论文看,最早的关于MTI的论文是2006年仲伟合教授撰写的《翻译专业硕士(MTI)的设置――翻译学学科发展的新方向》。继仲教授之后,国内学者围绕我国MTI教育发表了诸多论文,本文主要从MTI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学位论文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培养方式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对MTI培养方式作出规定:实行学分制,采用研讨式、口译现场模拟式教学、重视实践环节、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关于培养模式,李军、李宝印和朱瑞(2007)在《改革和完善外语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人才》中就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情况、设立和开展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考虑等问题作了简要的阐述。
穆雷和王巍巍(2011)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培养模式》一文中,从翻译行业对MTI教育的启示、现行MTI课程的调查分析、MTI教育的培养模式等入手,探索如何通过课程设置落实培养模式,如何从课程设置上区分学术型和职业型两种不同学位的翻译教育,及如何在MTI教育中体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特色等相关问题。
葛林、罗选民和董丽(2011)在《诺德翻译能力理论观照下的MTI培养模式研究》中以Christiane Nord的翻译能力理论为依据,结合对13所首批MTI院校的问卷调查,从翻译能力培养途径、作用范围、检验方式等角度,提出运用文本分析模式构想翻译问题及策略、调整专业翻译难度、关注实践课程建设、具体化翻译能力检验过程等具体的意见,并对目前MTI培养模式进行了反思。
仲文明(2011)在《翻译教学理念的转变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探索》一文中从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学实践出发,结合翻译硕士的职业化特点,讨论了翻译硕士培养中若干问题:培养目标与招生对象、MTI 的教学文本类型和MTI 教学特点探析。
郭玲义(2011)在《专业翻译硕士培养模式之探索》中通过分析在校企合作条件下设置与市场接轨的课程、实施双导师制、建立实训基地的积极意义和优势所在,展现了这一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兼顾学术性与实践性的教学特色。
蔡辉和张成智(2013)在《论翻译专业硕士培养中的校企合作》中指出校企合作有利于整合校企优势资源,有效衔接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缝隙。校企之间的合作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探索校企合作的优化模式有利于促进学校和企业的互利互惠和共同发展,并进一步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
从教学模式探讨培养方式的文章有柴明(2010)在《对专业翻译教学建构的思考》一文中通过对专业翻译教学的建构,剖析当前翻译教学的认识和实践问题,并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这些思考和实践主要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多年的专业翻译教育实践。
何雯婷(2010)在其研究生毕业论文《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教学初探与设想》中分析了 MTI 设立的背景,把 MTI教学与多种翻译教学形态进行对比并总结其特点。在此基础上,借鉴实用主义翻译观和建构主义教学观等相关理论研究,并结合国外和港台地区的翻译教学经验,提出可应用于 MTI 笔译教学的“基于项目的开放性笔译教学模式”。
康晓芸和田旭(2012)在《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翻译硕士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一文中以需求分析理论为指导,研究了当前翻译市场的需求状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旨在使 MTI 教学设置更为规范、科学和合理,并提出了构建高效的 MTI 教学模式的途径: 加大实践性课程的输入; 创新教学方法; 深化校企合作。
荆素蓉和连彩去(2013)在《翻译硕士《基础笔译》课程“3+2”教评模式探构》一文中首先明确了翻译硕士《基础笔译》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然后依次描述了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试行的“三结合”教学实施模式与“二合一”学业评估模式,最后提出了以“内容与目标明确对应”、“方法与评估皆重真实”为特色的“3+2”教评模式,旨在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可鉴之资。
二、课程设置
根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围绕MTI课程设置,许多专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早在2006年,仲伟合教授在《翻译专业硕士(MIT)的设置》一文中分析了目前国内翻译学学科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设置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的“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的试行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仲伟合认为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是翻译学学科发展的新方向。2007年,仲伟合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及其对中国外语教学的挑战》中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进行了解读。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比较了专业学位与研究型学位的差异,并对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试办条件、课程设置等作了论述。论文最后探讨了翻译硕士专业的设置给翻译学科发展带来的机遇及对我国外语教学的挑战。
文军和穆雷(2009)在《翻译硕士(MTI)课程设置研究》中通过对国内八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的调查,分析了翻译硕士课程设置的特点,并通过与国外两所高校翻译硕士课程设置的对比,提出了国内翻译硕士课程设置尚需加强的方面。
孔令翠和金黛莱(2009)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问题、思考与建议》一文中通过对网上公布的MTI课程设置进行研究, 发现部分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完整, 体现了校本特色和差异性, 而一部分培养单位则简单重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 同质化现象严重, 缺乏自己的应有特色,与培养目标内在关联性不强。
苗菊和高乾(2010)《构建MTI教育特色课程》一文中借鉴国外大学培养职业翻译人才的经验,介绍了技术写作的理念与内容,从技术写作与科技翻译、本地化服务的相关性及其对职业译者的重要性来说明技术写作对翻译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翻译硕士专业MTI教育中技术写作课程设置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曾立人(2011)在《翻译产业需求与MTI课程设置研究》一文中通过对比MTI院校的现有课程设置和翻译产业的需求状况,发现现有MTI课程设置还有以下欠缺:1.课程设置依然侧重学术研究;2.各校课程设置缺乏特色;3.课程涵盖领域与翻译市场需求脱节。曾立人提出各MTI院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学术传统、地理、经济环境和教师特点明确课程特色。
何瑞清(2011)在《对翻译硕士(MTI)笔译方向课程设置的思考》一文中以国外和台湾笔译硕士课程为参照,以辩证唯物主义两点论、重点论为依据,结合翻译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和招生对象等实际情况,指出大陆院校翻译专业硕士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马燕红(2012)在《翻译硕士专业课程设置调查与思考》一文中通过对部分开设MTI的院校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介绍并分析了有关高校为翻译硕士专业学生开设与论文写作相关的课程及汉语言文学和文化课程、特色课程的情况,针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涂(2012)在《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中通过对国内六所高校的翻译硕士课程的调查,探讨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特点,分析了国内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现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学位论文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学位论文可采用以下形式:项目、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学生任选一种,字数均以汉字计算。从学位论文探讨MTI的文章主要从论文写作模式和论文评价方面着手。马会娟(2010)在《MTI 学位毕业论文写作模式探讨》一文中以北外奥组委翻译班毕业论文的撰写为个案,探讨 MTI 学位毕业论文的写作模式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各高校即将毕业的 MTI 学生的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指导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穆雷和邹兵(2011)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调研与写作探索》一文中对第一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15所试点院校首届毕业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及部分论文进行了调研分析,借鉴相关MTI院校和其他学科专业学位的毕业论文写作经验,提出MTI学位论文应逐步向以实践型学位报告为主的论文模式过渡,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借助理论手段系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以及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写作方法的训练。
陈琳和章艳(2011)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翻译述评”的撰写模式研究》一文中探讨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翻译述评”的写作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概念、常规性方式、方法和规则,并展示了具体的写作案例。
穆雷(2011)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模式探讨》一文中探讨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TI) 论文的模式, 他指出由于没有先例, 缺乏可资借鉴的模式, 现有的MTI学位( MA)论文仍然倾向于套用传统的学术性学位论文模式, 这就和翻译行业的实际操作脱节, 也背离了 MTI 教育设置的初衷。根据翻译行业的职业特点, 借鉴其它专业学位中关于学位论文的要求, 并结合翻译行业的实际操作流程, 穆雷提出将MTI指导性培养大纲规定的三种学位论文方案调整为四种。
穆雷和杨冬敏(2012)在《翻译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方式初探》一文中指出现有翻译硕士(MTI) 学位论文评价主要借用传统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方式,这与MTI教育的要求相脱节。穆雷和杨冬敏在分析现有评价方式的基础上,根据学位论文管理相关条例,借鉴其他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方式,结合MTI教育的特点及对学位论文的形式与要求,尝试提出MTI学位论文的评价方式。
另外,蒋明思(2012)在《浅析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导师在学生论文完成过程中的角色》一文中从学位论文实际完成过程入手,探讨导师在“设计者、诱导者、研究者和管理者”宏观角色下的微观角色。
四、思考
针对MTI教育,许多学者客观看待,冷静思考,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孔令翠、王慧(2011)在《MTI热中的冷思考》中指出MTI之热突出表现在众多的培养单位和巨大的招生数量上,标题中的“冷”是指MTI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针对遇到的困难,孔令翠和王慧提出了解决困难的有效方法。
董洪学(2012)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通过考察2007至2012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实践,对专业学科定位、课程设置与培养过程以及管理与评价体系建设 3 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深入探讨如何正确处理专业型和学术型翻译硕士之间的关系,如何加强翻译硕士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设计以及如何强化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管理与评价体系建设等相关问题。
柴明(2012)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分析了翻译硕士(MTI)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隐忧,并指出为解决这些问题,MTI 学位教育需要有一个综合的体系性调整。柴明结合上外高级翻译 MTI 改革探索的经验,重点阐述了对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和专业实习等方面的总体设计和宏观思考,并介绍了上外高级翻译为促进MTI专业学位教育的顺利实施而进行的机构设置调整。
王建国、彭云(2012)设计了11种调查问卷对与翻译相关的11类人群进行了的调查,发现MTI教育制度离理想状态存在一定的差距,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MTI的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二是MTI学生翻译职业知识欠缺。针对以上的问题,他们提出设立MTI的高校应该遵循公共政策,加强师资建设,创建有特色的MTI培养模式。
李昌银(2013)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TI) 研究生学制问题探讨》中指出目前我国159 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TI) 研究生培养单位绝大多数实行教指委《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的全日制两年学制,只有极少数院校采用3年制或弹性学制。李昌银认为,由于受到师资、生源和实践条件的限制,两年制翻译硕士很难达到《指导性培养方案》和翻译市场对MTI毕业生提出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建议将全日制 MTI基本学制延长为3 年,并且实3-5年弹性学制。
钱多秀、杨英姿(2013)在《北京地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经验、反思与建议》一文中总结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MTI教育的经验,并就制约北京MTI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进行反思。
五、总结
MTI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而设立的专业学位,也是目前我国发展较快的专业学位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MTI 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各MTI培养院校应对MTI教育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和学位论文等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更好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参考文献]
[1]蔡辉,张成智.论翻译专业硕士培养中的校企合作[J].中国翻译,2013(1).
[2]柴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2(2).
[3]柴明.对专业翻译教学建构的思考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翻译,2010(1).
[4]陈琳,章艳.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翻译述评”的撰写模式研究[J].中国翻译,2011(6).
[5]董洪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研究,2012(3).
[6]葛林,罗选民,董丽.诺德翻译能力理论观照下的MTI培养模式研究――以十三所高校问卷调查为例[J]. 中国翻译,2011(4).
[7]郭玲义.专业翻译硕士培养模式之探索[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3).
[8]何瑞清.对翻译硕士(MTI)笔译方向课程设置的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2).
[9]何雯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教学初探与设想[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10]蒋明思.浅析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导师在学生论文完成过程中的角色[J].科教导刊,2012(5).
[11]荆素蓉,连彩云. 翻译硕士《基础笔译》课程“3+2”教评模式探构[J].中国翻译,2013(2).
[12]康晓芸,田旭.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翻译硕士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3).
[13]孔令翠,金黛莱.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问题、思考与建议[J].译苑新谭,2009(3).
[14]孔令翠,王慧. MTI热中的冷思考[J].外语界,2011(3).
[15]李昌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TI) 研究生学制问题探讨[J]. 上海翻译, 2013(2).
[16]李军,李宝印,朱瑞.改革和完善外语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人才[J].中国翻译,2007(4).
[17]马燕红.翻译硕士专业课程设置调查与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7)(3).
[18]马会娟. MTI学位毕业论文写作模式探讨[J].上海翻译,2010(2).
[19]苗菊,高乾.构建MTI教育特色课程――技术写作的理念与内容[J].中国翻译,2010(2).
[20]穆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模式探讨[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
[21]穆雷,王巍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培养模式[J].中国翻译,2011(2).
[22]穆雷,杨冬敏.翻译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方式初探[J].外语教学,2012(4).
[23]穆雷,邹兵.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调研与写作探索――以15所高校首批MTI毕业生学位论文为例[J].中国翻译,2011(5).
[24]钱多秀,杨英姿.北京地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经验、反思与建议[J].中国翻译,2013(2).
25]涂.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
[26]文军,穆雷.翻译硕士(MTI)课程设置研究[J].外语教学,2009(4).
[27]仲伟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及其对中国外语教学的挑战[J].中国外语,2007(7).
[28]仲伟合.翻译专业硕士(MTI)的设置[J].中国翻译,2006(1).
[29]仲文明.翻译教学理念的转变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1(6).
[30]曾立人.翻译产业需求与MTI课程设置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6).
【关键词】专业实习;实习基地;实习生;管理
在当前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专业实习越来越被认为是把握就业机会的重要一环,高校的暑期社会实践和学生自身积极努力,使大学生作为“实习生”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多,一方面有利于高校学生不断增强就业能力,另一方面也为高校实习管理工作带来很多新的难点,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并加以解决。
一、新形势下高校实习管理重点
实习生的管理一直是高校学生管理中令人头疼的一环,在新形势下它的重点是:建设、教育、制度、总结。
1.实习基地的建设
实习基地是实习生走向社会的练兵场,只有通过实习生的实习,实习基地才能有了新的生命力,新的血液,也为学校了解社会需求,为制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可行依据来源。实习基地的建设有利于了解并熟悉各行业的运行情况和管理模式,找准本专业与实习单位、实习内容的结合点或切入点;在实践岗位上对书本知识加以实践和运用,以检验自身对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专业能力在实践中的实际的业务素质,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团队精神。以利于实现学生与社会零距离就业与接轨,且要与国家发展规划息息相关,所以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实习基地的建立模式:企业是主体,市场是导向,实习基地投入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寻求当地政府的支持,社会参与和学校配套投入的模式、校企合作的模式、校校合作的模式。
寻求当地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和学校配套投入的模式: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的经济发展,因而学校培养要有当地特色,为当地大发展服务。如三峡大学以“水电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目标,大力实施特色发展、改革创新、开放办学、文化引领四大战略”为宜昌建设发展输入新的血液,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学校主办和承办多层次年会、学术研讨会扩展影响及知名度,并成立了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香港方树福堂基金会、湖北宜化集团、国务院三峡办移民管理咨询中心等130多家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等组成的合作与发展理事会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合作。这些活动成功的举办为学生提供了磨炼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构建了大的实习炼兵场,提供了学习及展示的平台,也就成为了活生生的实习基地,也为学生无形中提供锻炼及就业的机会。经问卷调查:75%的同学认为最理想状态是由当地政府出资(或批地),利用学校的优资人才资源办学校工厂。既解决了实习基地问题,又解决了部分贫困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
校企合作的模式:科学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那么学校的科研成果也离不开企业的发展、服务于企业并转换成财富,这样就为学校和企业联合研发提供了机源,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专家展开合作[共同申报国家、省级(部、厅)及市级科研项目],那么自然而然的学校进入企业,校企合作成为必然,学生也就自然参与其中的项目,大学生的创新团队也就有用武之地。在创新的同时,我们的学生也了解知识转换的重要性,学为所用,再服务于教学的道理。这样学校提供人员,企业提供资金,共同研发,构建实习基地,达到双赢的目的。
校校合作模式: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重点学科,有针对性地派遣教师进修(或调研)或参加各领域国际会议进行多层次交流研讨,建立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对于国家重点院校,如有可能在相同学科,能否采取部分课程学生参与其他重点院校课程选课(可采取远程授课),并取得学分予以认可,同他们已建的的实习基地也可签订合约,促进校校之间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达到优资资源的共享,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2.有效开展实习教育
由于实习生即将踏入工作岗位,对于角色新的转换,既兴奋又感迷惘;既憧景又感害怕。由于产生了对实习单位的环境与人员的不熟悉等方面的压力,如何面对压力,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实习前主要是做好如下方面的教育。
① 引导学生要有良好的实习心态。首先学生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了解并熟悉企业的每个环节及工艺流程,脚踏实地的认真完成实习单位交给的每项任务。同时学校组织往届实习生进行实习经验交流(谈实习心得、实习过程中的收获以及不足,实习过程中需注意的和要准备的事宜,且要尽可能详细的介绍实习单位情况、相关实习协议、实习权力和义务,解答实习生的疑问、明确实习的目的及考核标准),并安排经验丰富的实习联络教师带队进行实习指导及心理辅导,让学生有家的温暖感觉。
② 处理好人际关系。实习生大多第一次踏上工作岗位,对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处理缺乏经验。要想实现自我,先当好被管理者,要学会忍耐,学习别人之长,改正自己不足,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多干活、少说话,明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
3.建立有效的实习制度
实习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企业文化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要将企业文化所包含的精神与实质灌注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层面中去。因此,我们应将实习生作为整个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力资源,通过我们企业的指导与管理,企业将与实习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合作、互赢关系,并因这种关系的建立,使得实习生获得一个可以增进实践能力的机会和有所收获,而企业也可以从实习工作中挖掘出实习生的更多潜力,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和创造丰富的价值。
①修订完善实纲。实纲制订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总方针,以实习生为核心、兼顾实习单位的特点。合理的修订实纲,更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可较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②落实考核评定制度。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适用于高校实习生管理的法律、法规,实习生的权利和义务缺乏法律上的确定性,而实习生的行为却越来越市场化,这样就造成实习生作为身在校外的在校生,高校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但由于实习生身在实习单位,参与实习单位的工作,高校的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落实,实习单位也无可置疑地负有管理责任,因而需要理顺和明确高校和实习单位在管理上的权责,规范学校与实习单位的合作关系,加强实习生进行协作管理,依据实习目标,制订个性化的考核项目,实施实习达标管理,明确实习目的,从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认真总结实习经验,开创就业之路
总结首先是反思、沉淀、行动,同时更是为了创新,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及时总结实习工作,为教学工作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经验材料,也为制订有效、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奠定了基础。通过实习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存在的问题,沉淀得到的启迪,需要改进的地方,找准自已的位置,通过实习,实习单位和实习生互为了解,互为赏识,互难舍,构建和谐的氛围,从而变实习基地为就业基地,学生为以后的发展确定了方向。在新的形势下,为实习单位做一个好的调研报告,一个好的企划案才是实习的目的所在,也就打开创造美好的就业之门。
二、高校实习管理的难点
①学校与实习单位没有形成长效的运行机制。学校与实习单位长期合作的较少,因而没有合适实习生稳定的工作可做,导致部分实习生自已找单位或实习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时有发生。
②有效的安全保障。我国尚缺乏规范工学结合法规,存在安全隐患,学生发生安全事故和违法事件对学生本人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和影响,对高校发展和社会稳定存在一定程度的危害。
③心理压力。由于实习生身在实习单位,一方面遇到新困难和新问题时,学校不能及时疏导,会有挫败感和无助感;另一方面经验不足,技能不够,导致怀疑自已的能力。
针对实习中存在的难点,需要加强实习中的过程管理,强化实习教学及实习效果。
1.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实习教学模式
选好实习基地,从实习基地中认真筛选能承担实习任务的实习单位,明确学校、实习单位、实习学生的责、权、利,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商定实习计划,把校企合作,学工结合落实到实处。实习前在校期间,多安排学生进行寒、暑期的社会实践环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所谓请进来,就是开展实习基地研讨会和讲座,请实习基地研发部门的负责人,到学校给学生做讲座,使学生尽早了解他们要实习的单位发展和未来,以及目前的企业研发的项目成果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所谓走出去,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基地的参观考查,和实习基地的人员近距离的接触,如有可能也让学生参与研发工作,和企业融入,让学生真正喜欢并热爱,有兴趣和向住实习,同时也为就业打下了基础。
2.参与实习基地的研发,实习与毕业论文有机结合
在学生进行实习前,通过多形式的了解(如讲座、参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及见习等)进行论文抛题选择:(1)由学校论文指导老师给出与学科发展或科研课题;(2)实习基地的研发人员提供课题;(3)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可由学校和实习基地的研发人员共同担任。那么学生的实习结束也同时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从而避免了无题材可写、没有生活素材及大而空及抄袭的可能。从而使毕业论文的内涵有血、有肉,有成果,注入了灵魂及生命力且能创造价值。
总之,让学生尽可能早的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养成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前景,学会发现问题、优化方案的思维模式及提出可行性的企划方案;将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起来,在学生实习前,要求学生选论文课题与专业相符,带着课题去实习,明确实习目的,在实习单位中边学边做,边学边想所做课题的答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参与探讨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所做课题中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效果,以不断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这样,实习后写出的毕业论文质量才会明显提高,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和学生融合在一起,荣辱与共,学生也就不会感觉得弧单无助了,学生同时也获得自我价值的体现,那么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顺利的得以完成。我们的实习工作才有了生命,有了灵魂。
作者:许建安 龙正海 金辉 竺丹军
论文关键词: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融合 实践探索
论文摘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符合现代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而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对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办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着重探讨企业文化元素融入校园,创新高职校园文化模式,探索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有效途径,以期为进一步培植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打好扎实基础。
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学校深刻认识到依托行业优势,坚持工学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服务社会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办学活力和创新特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这几年,我校在校企合作办学理念和方式创新上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将优秀的医药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文化之中,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探索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培植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生长发展在高校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高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创造的反映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精神状态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具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凝聚和塑造学校团体的精神动力之源。当人们身居其中时就会被一种强烈的无形魅力所吸引,引导人们从内心对其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并融入其中,自觉地使自己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与之逐步趋同,这就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优秀的校园文化对高校教职工具有强烈的凝聚、激励作用,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陶冶作用。我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以校训“厚德厚朴、励志远志”为底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包含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部分,其中价值观念(具体凝结为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必须达到的目标是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生产、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享、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融合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具有许多相同的内涵和外延。就本质而言,两者都是在一定区域内以一种隐性的潜在力量对本质区域个体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起着导向、激励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取向的。现代医药企业需要大量的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符合现代医药企业生产、管理、服务需求的第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医药高职院校培养的就是面向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必须按照医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制定自己的特色培养模式,这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学生个性的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职业道德情操的塑造,而这一切都是课堂教育无法实现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经过渗透、吸收、融合、更新而逐渐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理念融入来完成,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先进的医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熏陶,在就业后就能迅速地适应和融入企业文化氛围之中。
三、医药特色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实践探索
办好专业特色,为学生出得去;办精专业,为企业留得住学生,一直是我校开办医药药学专业的首要原则。现代医药企业用人的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要求学校培养和输送的医药人才必须牢固树立首先是医药事业的共同体,随后才能成为医药企业利益的共同体。随着浙江医药事业的迅猛发展,企业加大了人才建设和培养的力度,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促成企业与学校拥有共同的使命、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心声。从2005年起浙江海正药业、浙江医药新昌制药厂、浙江华海药业等大型制药企业先后与学校签订了校企合作订单式办班长期合作办学协议,每年从大一、大二学生中通过宣讲、报名、遴选、面试组成“海正教学班”、“新昌准员工班”、“华海教学班”,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教学班开班后,除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的教学计划双方共同执教外,我校还注重学生在接受校园文化熏陶的同时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塑造具有鲜明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具体实施的方式以三部曲为主线。
一部曲:走出校门感知企业文化底蕴。每一届遴选进入“订单式培养”教学班的学生,除日常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熏陶外,我们还注重融入企业个性文化熏陶,组织“教学班”全体学生、专业教师、辅导员赴海正、华海、新昌等制药企业,由企业领导和人力资源部进行企业文化讲座和企业全景参观,了解企业提供给学生就职的岗位群工种、住宿条件等,使“订单式”培养教学班的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对未来医药人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并且在参观后都会安排一场由企业老总与教学班学生的互动交流,由企业老总把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对待人才的态度,给予人才的待遇以及提供人才发展空间等一系列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信息传导给学生,学生也结合个体特性提出有关自身今后在企业发展的疑惑问题。互动交流促进了企业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了教学班学生作为企业未来准员工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同时也激励了学生学做人、学做事、学知识技能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专业教师也感受了企业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元素,进行有针对性启蒙引导。
二部曲:请进校门,认知企业文化元素。按校企合作办学章程规定,订单式培养的教学班每月由各企业派出相关管理人员到校为订单式教学班举办企业文化讲座,每学期初订出讲座日程表。讲座内容共划分为四大板块,一是企业文化理念(基本理念、经验管理理念),二是企业员工行为准则(共同行为准则、岗位行为准则),三是企业形象(企业标志、历史沿革、成长创新史),四是企业优秀标兵先进事迹(团队标兵、岗位标兵)。每期讲座结束后,安排学生组织讨论,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和感悟,评审优秀的入选刊登校报、校刊、系刊,让全校共享企业优秀文化元素的多彩风貌,共同认识到作为未来的企业准员工应崇尚什么、弘扬什么、敬业什么,为今后职业生涯的顺利开展,以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形成的行为准则夯实基础,设置目标导向和动力源泉。其次,每学期安排企业举办一场企业文化宣传周,让企业情景、企业文化、企业创业史、企业发展史、企业创新史以展板的形式在校内主要干道进行陈列展示,形成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元素融合的一道闪亮风景线,颇受学生欢迎和好评。全场师生会长久沉浸在互动中,对引导学生刻苦磨砺、夯实素质,迎接企业检验富有持久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三部曲:场景实战,认同企业文化结构。按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方案,订单式培养的各教学班除大一、大二两学年在校完成基础理论教学和专业教学、实验,修满规定的学分外,从大三学年起全部转入订单培养企业,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学校实训教师为辅助,在企业提供的实训场景内完成实训课程和毕业论文设计辅导,企业对接纳的订单教学班学生举办为期一周的上岗培训后,学生全部以企业“准员工”身份转入相应的岗位群工种顶岗实训。转入企业鲜明个性文化氛围中锻造企业延绵不息的文化特质,与企业团队群体一起梳理、提炼、萃取文化的积淀,为推动企业的发展竭尽所能。从感知企业文化、认知企业文化升华到认同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去,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创建空间平台和快速成才、成长提供通道。同时,按学校制订的“双师素质型”教师下企业锻炼计划方案,每年组织专业教师赴企业研修,不但要求专业教师学习先进的制药工艺流程和先进的制药设备工艺技术以及药物研制的前沿科学技术动态信息,还要求掌握和吸收优秀企业的先进文化内涵精粹,融入到校园特色品牌文化建设中去,弥补校园文化的不足,使校园文化不断创新,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应该说学校这几年来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校企文化互融交流诸方面的创新实践探索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成为学校特色办学的主旋律,也引起了省内外广大医药企业的共鸣和高度关注。订单式培养的毕业生深受企业用人单位的赞扬和好评。
四、校企文化融合实践途径
1.从“软件”上着手营造企业的精神文化氛围。校园的“软件”是学校的精神,是学校的灵魂支柱,它的形成能在校园中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校精神文化基本不受时空变化的影响,它代代相传、一脉相承,成为特有的学校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对师生的影响和感染是无形的、持久的。因此,要在“软件”的建设上体现和融入企业文化的精神,让学生直观感受企业文化的氛围,企业文化元素的底蕴,接受职业文化的熏陶,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行为、校园专业技能文化活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2.加强“硬件”建设,彰显企业文化氛围。校园的“硬件”是学校的物质环境,包括学校的地理环境、建筑布局、艺术景点、传播设施等。学校物质环境对学生虽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从长久来看,对师生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高职院校校园的建筑风格、艺术景点要融入行业职业文化内涵,从中发现办学特色和方向的差异,从而体现学校建筑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要建立企业文化宣传展廊,让学生随时随地能视觉到企业文化底蕴的内涵,企业创业发展的动态风貌,为企业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提供时空场景。形成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的生成,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现代和谐文化的传播。
校企文化融合,重点应该放在缩小校企文化差异以达到校企之间的无缝隙融合。校园文化只有不断吸收企业文化精髓才能弥补自身的不足,才能有所创新,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冯萍.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衔接[J].江苏,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2-14.
[2]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8):3-34.
[3]韦华伟.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联系[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6).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硕士;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协同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64-03
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是使人能够向着完善的方向发展,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始于2010年,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它的培养过程强调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采用多种协同育人模式而进行。因此,在文化育人方面,高校不仅要注重校园文化育人,也要注重企业文化育人,还要注重两种文化的协同,更好地发挥它们的育人功能。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校园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和时代密切相关且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校园文化包括实体性和非实体性两部分。实体性的校园文化包括实体性物质文化(校园自然环境、建筑、教学设备设施等)和实体性精神文化(学校馆藏资料以及社会流入的图书、报刊等),非实体性的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人际环境、教风、学风等)、制度文化(机构体制、规章制度)和行为文化(各类课外活动等)。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陶冶功能、规范功能、激励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产生的。企业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产品、建筑设计、生产环境、产品包装等)、行为文化(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文娱活动等)、制度文化(领导体制、组织架构、规章制度等)、精神文化(战略目标、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员工素质、企业形象等)等层面,以及蕴含在这些内容当中的文化特色,其中,精神层面的内容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适功能和辐射功能,具有历史性、人本性、复杂性、动态性和有机性的特质。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理念、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增强员工凝聚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培养优秀人才、塑造企业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两者文化都属于社会文化的分支,具有以下共同点:一是它们都是一定区域内以一种隐性的潜在力量对本区域内成员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起着导向、激励、凝聚等作用;二是它们都是关注人的发展,以人为中心,感染人、引导人、塑造人、凝聚人,重视人的素质的培养;三是它们都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促进自身事业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区别方面,校园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原动力是一种使命感,注重过程;企业文化是一种责任文化,强调责任感,侧重于结果。校园文化是一种研究性文化,追求的是理性、品位,具有高雅、含蓄、内敛等特点;企业文化则是实践性文化,必须与生产、管理、经营的实践相结合。校园文化以价值观念为核心,重点关注学生的成长,构建健康的人格,为迈入社会打下基础;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一种氛围、一种环境,能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两种文化的联系与区别恰恰为相互之间的协同提供了可能和空间。本文关注的焦点在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主要从企业文化如何融入校园文化的角度对实现校企文化协同进行讨论。
二、校企文化协同对于专业硕士培养的意义
(一)校企文化协同的内涵
1971年,德国学者哈肯教授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是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1+1>2的协同效应,1976年哈肯教授发表了《协同学导论》、《高等协同学》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协同理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结合对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协同的概念及相关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对校企文化协同作出这样的表述:指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在物质、制度、精神、行为等文化层面,利用不同形式的载体,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实现相互之间的协调、互动、合作,形成新的文化氛围,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发展。
(二)校企文化协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协同育人的理念在应用型院校教育中受到的重视程度较高,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采用各种形式贯穿着协同育人的理念。总体来看,目前协同育人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比如有些院校开展的“企业学习三段式”人才培养、“1+2”人才培养等,而文化协同受到的关注程度却很少,但它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又是非常有必要的。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促进学生了解企业,树立稳固的专业思想。校企文化协同可贯穿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包括课程教学、实践教学、课题研究、学术活动等。学生在学期间,通过到企业参观、参加企业讲座、参加校企共同举办的活动、到企业实习实践及完成毕业设计(学位论文)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逐步加深对行业的了解。这个过程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让学生知道自己将来干什么,研究生期间应该重点学什么,职业生涯应该如何规划,有利于学生逐步树立稳固的专业思想。
2.促进学生融入社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长期以来,大学校园被称为独立于社会的“象牙塔”,注重学术是传统校园文化重要的价值取向。地域和文化的阻隔,使得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较为薄弱,这是造成学生毕业后无法迅速融入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企业反映毕业生缺乏表达、沟通、交往、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工作以后与企业环境格格不入。校企文化协同有利于打破这种阻隔,促进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促进学生就业。人才培养与生产实际脱节、毕业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是近年来高等教育被人诟病的重要方面。曾被誉为天之骄子的研究生也开始为就业发愁,而企业却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不少学者也指出“产学结合”应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特征。校企文化协同有助于提高“产学结合”的育人效果,使学生不仅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方面与企业生产实际对接,也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与企业对接,毕业时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生产需求并融入企业文化,提升就业竞争力。
4.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校企文化协同不仅有利于推动人才培养过程的产学结合,也有利于增强高校教师对行业企业的了解、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此外,还为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的设置与专业的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案例库教学模式的建设、教材的编写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办学定位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校企文化协同的内容及形式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内涵都包括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的内容,可从这四个层面对校企文化协同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
(一)物质文化协同
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等途径,采用校企双方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企业研发中心落户校园、企业文化参与校园自然环境与教学设备设施建设、校内建立企业展览馆或宣传平台、设立创业孵化基地等方式,将企业环境融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中。使师生能够在校内对企业产生兴趣、加强对企业的了解、增强对专业与职业的认识。
(二)制度文化协同
主要指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中融入企业文化的元素。企业的制度具有管理效率高、管理精细化、奖惩机制完善等特点。将企业制度的合理元素引入高校制度体系,通过制度的执行和实施来体现企业制度文化的内涵,提高师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效率,完善高校激励机制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通过校企文化的碰撞、互动,完善高校制度体系的建设。
(三)行为文化协同
行为文化体现着一个组织的整体风貌、价值取向和文明程度,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优秀企业家、企业模范以及企业员工所创造的行为文化能够对学生、对教师形成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应注重将企业的行为文化通过多种方式(如开设企业家讲座、师资队伍引进企业人员等)引入校园;另一方面应帮助和促进学生在见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等环节了解企业的行为文化,为其走上职业岗位奠定基础。
(四)精神文化协同
无论是校园文化还是企业文化,精神文化都是核心内容。不仅要将企业优秀的精神文化(企业所崇尚的精神理念、价值理念等)融入校园文化,还要注重鼓励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当中接受企业精神文化的熏陶(如学习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参与企业内部活动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精神文化,建立对企业的认同感。
四、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视角下的校企文化协同路径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推动校企文化协同的核心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可从人才培养体系的几个方面对校企文化协同的实施途径进行讨论。
(一)顶层设计体现校企文化协同的理念
人才培养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顶层设计,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起着导向、管理、监控等作用。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应树立校企文化协同的理念,在充分认识校企文化协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将校企文化协同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也包括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拓展体系。这是推动校企文化协同的重要前提。
(二)通过课程教学实现校企文化协同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点是:基础性和实践性。校企文化的协同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应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参与,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案例选择等方面,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融入其中,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企业文化。特别是与实践相关的理论课程,要注重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一线的接轨,部分课程或课程的部分内容聘请企业人员作为主讲教师,授课地点可设在企业,便于课程教学与参观见习的紧密结合,提升教学效果。
(三)在实践教学中推动校企文化协同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推进校企文化协同,首先应该建立的是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属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中融入企业文化。各实践教学环节(实验、见习、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应与企业文化元素紧密结合。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评价、学生考核方式等应贴近企业,汲取企业文化的优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硬件建设方面,可通过建立校内建设模拟实训平台、仿真实验室、企业工作站等方式融入企业元素。同时,还应注重企业兼职教师、校外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
(四)在素质拓展体系中促进校企文化协同
素质教育的内涵较为宽广,这里所说的素质教育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教育,包括人文文化素质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它对人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将其融入企业文化。在课堂教学方面,可通过开设“企业经典案例分析”、“企业管理”等选修课开拓学生视野;在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方面,可将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内容相结合;在学科竞赛方面,可融入生产一线的知识和竞赛形式;在学术讲座方面,多邀请企业领导、技术骨干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
总而言之,校企文化协同是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校应从顶层设计出发,注重在人才培养过程各个环节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实现校企文化协同。这既是进一步提高协同育人质量、培养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金雁.高职教育的文化支点:互动与融合的校企文化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
[2]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 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
[3]胡璋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09.
[4]傅林,胡显章.大学文化研究综述[J].云南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4,(1).
[5]肖庆生.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2008,(4).
[6]杜卫.美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37.
[7]高山.建设企业文化与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经济 研究导刊,2013,(16).
[8]杨雨诚,唐欢庆.企业文化理论综述[J].中外企业家, 2006,(8).
[9]周春国,姚毓春.校园文化建设对企业文化建设理念的 借鉴[J].中国电力教育,2008,(7).
[10]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 2012,(2).
随着市场经济对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影响加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科技与社会信息的发展、网络文化对学生思想的渗透等,使教学工作、管理工作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难以适应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现高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实际就业岗位技能要求的零过渡,探索实施双导师制的育人模式已势在必行。
一、“双导师制”在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导师制模式若单纯模仿研究生,就脱离了实际对象的差异性,取得的实际效果将与预期目标差异较大。其次,导师制的实施没有真正结合“校企合一”等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就脱离了应用型本科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性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第三,没有利用导师制的实施来促进教师业务素质、技能要求和协调能力的提高。
结合现阶段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实施具有应用性本科教学特色的“校企合一”背景下的“双导师制”,不仅是社会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自身发展、学生成才的需要,更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的实践。
二、实现“双导师制”的目标
通过实现“双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校外导师单位的业务活动,激励学生的创造力。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适应社会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提供了就业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学生可以在接触社会中了解企业文化,早日成为一个职业人。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校内导师通过与校外企业导师的沟通,能够根据实际实践要求,科学有效的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不断发现新问题,积累教学案例,并有助于帮助教师从实践中改革教学内容。
三、在应用型本科教学中“双导师”实施的途径
双导师制产生研究生培养,应用型本科教学中的双导师制克服了教学资源短缺等困难。建立“校企合一”、校内、校外双导师的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我校第三学期实践教学过程中,校外企业为我校长期的实践教学基地,签订协议,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校内,有本专业专职教师担任导师,为学生打好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实习基地聘请一批业务能力强水平高的中级技师,如在旅行社中,聘请资深导游;在翻译公司中,聘请翻译家作为商务日语专业学生的校外导师,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了提高。校内专业导师要求具有双师素质、讲师以上职称、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在自己所属学科领域有一定学术造诣的专业教师,专业教师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科研和实践能力,人生修养和社会阅历也应比较丰富,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有指导性;校外导师应该具有大学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有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在本行业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导师工作单位相对稳定,能有效地让学生进行职业实践。双导师制可以为学生在第一学年即配备校内导师,实施校内导师制。第二学年要求实习企业再配备校外导师,实施“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组成配对关系,他们指导同一批学生,学生批量以十几人为宜。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均需要定期为学生指导,具体时间和方式由导师和学生协商约定。到第三学年,学生一般可以自我管理,学校可以不再要求导师进行指导,基本能独立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
学生在选择导师的时候,要全面了解校内外导师的行业情况和校内外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双向选择,如果觉得导师不适合自己,学生可以提前申请更换导师,即师生可以双向选择。学生可以参与校内外导师的课题,如撰写学术的论文、申请专利或参与各种奖项的评定,学校要给予相关的物质奖励。为了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导师中去,要给学生布置相关的项目作业,作为期末考试的成绩,并且与导师单位的到课率考核共同计入平时成绩。双导师制得实施,同样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加快“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体制改革。
四、“双导师制”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客空间;电子商务平台;校企合作;互联网信息技术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3-0191-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3.086
电子商务平台作为个人、企业、社会团体进行贸易、资金、信用、商品整合者,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虚拟网络空间中营造一种能够进行商务运营的管理环境;同时对电子商务交流平台的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有效整合,促使企业、商家能够充分利用其提供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支付平台、网络安全管理等资源进行有效的商务活动。
本论文研究旨在与东阳市晴之缘制伞有限公司、上海诺瑶电子商务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创建《电子商务平台》创客空间工作室为研究背景,通过浙江广厦学院与东阳市晴之缘制伞有限公司、上海诺瑶电子商务公司进行两年校企合作模式而撰写的论文。
1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平台》创客空间工作室
“创客”来源于英文“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团队是由热衷于创意、懂机械及电子器件、动手能力强、表现力好的专业人才所组成,这与学院对机械类、电气类、电子商务类人才的要求相一致。
高职院校在提倡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下,创立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平台》创客工作室,有利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专业进行有效的课程整合,有利于企业项目化教学引入高职院校教学课堂;有利于建立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平台》创客空间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社会上缺少大量的创客人才,本工作室的目标是将同学们培养成为在scratch等语言编程、机械结构、3D打印、建模、电子元器件、表达展示等方面有相应特长的创客人才。此后,将为同学们提供到中小学校、社会创客培训团体、各类创客大赛、进行创客助教的实践机会。
2 校企合作《电子商务平台》创客空间工作室的创立
高职院校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如何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让学生创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并重的办学模式。当前的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追求目标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对企业来说是投入产出作为衡量发展的主要指标,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是企业的价值追求。
2.1 校企合作《电子商务平台》创客工作室的环境设置
2.1.1 创客工作室的工作环境。以浙江广厦学院与东阳市晴之缘制伞有限公司创建《电子商务平台》创客工作室为例,在东阳市晴之缘制伞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组建《电子商务平台》。创客工作室有信息化背景下的物理硬件设施、互联互通网络;具备备份、冗余功能的服务器;宽敞明亮的业务室、会议室;学生、教师、技术人员、业务人员相关的办公设施;其他附属设施。
2.1.2 《电子商务平台》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创客工作室可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动漫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切实可效的操作平台。高职院校在读学生、大三顶岗实习学生可以在创客工作室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前进入社会实习,进而为将来的就业提高竞争力。
2.1.3 高职院校、合作企业的合作模式。对于合作企业来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以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作为企业发展的价值目标。创客空间工作室可以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后备力量;院校一些新研究创新成果可以在企业中应用,企业中一些优秀的管理模式可以在院校中推广;产教融合可以为院校、企业实现双赢模式。
2.2 校企合作《电子商务平台》创客工作室的实践项目
校企合作《电子商务平台》创客工作室实践项目有网页设计与制作、广告产品设计、产品营销等。网页设计与制作项目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网站设计、色彩把握、在线邮箱系统的开发;广告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在Photoshop、Flash、CorelDraw、Iullstrator等方面的应用能力;产品营销可以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产品设计、企业策划、企业营销方面的能力。
合作企业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制定项目任务,实践项目可以体现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方式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比如上海诺瑶电子商务公司的企业项目是订制广东建设银行的自动广告伞,创客工作室可以根据企业业务要求,提高学生在平面设计与制作、摄影素材、市场营销、市场推广等方面的能力。
3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平台》创客空间相关专业教学模式的设置
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通过企业与高职院校将生产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校实践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有机协调与深度融合。
3.1 优化《电子商务平台》相关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在办学模式创新不够,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产教融合的程度不够;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专业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缺少一定的市场调研,课程教学过于陈旧、信息化少、教学互动性差、实践操作性不好等情况。
优化《电子商务平台》相关课程内容的设置。比如《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动漫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整合,《网页设计与美化》课程可以作为公共课程在上面三个专业中集中开设,实现教学资源节省。
3.2 创新、合作、多赢的办学模式
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产教融合能给企业带来实际的好处,对于在产教融合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方面的能力持不乐观的态度。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平台》创客空间可以实现创新、合作、多赢的办学模式。
校内、校外合作的实训基地,带领学生组建《电子商务平台》创客空间工作室,通过参与课题研发,产品设计、产品推广,为企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通过企业认可的实践考证可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将“职业技术资格证”提升到一定程度,让学生通过考取相关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体系,提高自身素养,实现产教融合。
3.3 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
《电子商务平台》创客空间可以提高校内实训型、校外实训型、教研学一体化、双证教育型教师队伍,提高一支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项目合作开发能力的“双师”队伍,使教师队伍更具可持续发展。
4 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创客空间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将企业、院校、政府、社会组织等有效结合起来,进行资源有效融合,进行优化配置。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课程一体化整合机制,创业实践与专业实践相互结合,创建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创客空间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高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4.1 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内容
4.1.1 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知识、技能、素质、业绩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平台》创客空间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具备一定岗位(群)需要的理论知识;学生也应该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要求,实践技能过程中的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都可以在创客工作室内完成;学生的个人素质评价可以从个人的思想品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身心健康、文化礼仪、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爱岗敬业等方面进行评价;业绩评价是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终级评价目标,学生完成企业要求项目的进度、质量、创意性、效率等多个指标进行评价。
4.1.2 对教师的评价内容。对教师的评价,可以从“双师”素质、教师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项目承接能力、项目参与度来进行教学评价。双师的教师同时应该具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称的资格证书;教师从与企业合作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从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内容。
4.2 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4.2.1 建立产教融合教学督导机构。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应该坚持在学校主导、企业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督导机制。加大教学质量监控,企业技术人员兼职课堂教学;高职院校组织相关专业骨干教师、高职教育课程研究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召开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教学教法的督导机制体制。
4.2.2 以项目化教学、产教融合教学为评价过程。建立以项目化教学、产教融合教学为评价过程。比如与上海诺瑶电子商务公司进行创客工作室合作过程中,就引入项目化教W(广告伞制作、VIP广告设计、电影宣传海报设计、双十一市场营销)作为评价过程。关注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在承接业务中渗透程度、合作深度进行全面量化评价。
4.2.3 以业绩、效益为目标的评价机制。以业绩、效益为目标的评价机制是《电子商务平台》创客空间工作室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终极目标。高职院校关注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企业关注的是企业的效益,只有两者有效结合、相互提高,才能使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更具实践意义。
5 结语
高职院校应该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发挥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提高育人的质量。浙江省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平台》创客空间的实践有利于服务地方区域电子商务经济,同时也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标
(下转第178页)
(上接第192页)
准、教学教法、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沈雪龙.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平台选择的思考[J].科技
信息,2010,(35).
[2] 杨运鑫,罗频频,陈鹏.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机制
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4).
[3] 吴红宇,杨群群.影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因素研
究――基于91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12,(16).
[4] 赖永辉.企业深度参与、多方共同评价下的校企合作
评价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3,(24).
[5] 雷俊霞.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
育探索,2012,(4).
[6] 王国香.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双主体自组织发展的路径
[J].职教论坛,2012,(35).
论文摘要:通过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总体概况、模式种类、存在问题的分析,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共同本质特点是,都归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而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弊端,最主要的就是,它恰恰容易偏离制定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的初衷—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合格劳动者。
1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镇式的现状分析
职业教育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总体上来说,是基于目标导向型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它实际上指的是在职业教育中为满足企业人才质量需要而进行的可以效仿的实践教学的一种样式,是在为社会教育和培训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开展的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的标准样式。通过这些样式,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并增强企业部门与职业院校毕业生之间双向选择的可能性,最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从其目前所拥有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数量来看,已经存在着众多的形式。在种类上,有人把其归类为9个或8个模式;在名称上,有人把其称为“零距离对接”式,或“捆绑式,’,或“产学研一体式代或“三对准、四贯通”式,或“全方位合作、全过程参与、多形式推进”式,等等。
2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2.1国家的宏观政策与指导力度不够
(1)虽然我国现在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成立了校企合作协会,并开展了大规模的试点、试验。但还没有建立权威、完整的校企合作的准则和指导手册。
(2)国家还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奖励机制。对企业利益的保护不够。
(3)国家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很多项目难于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协调。
(4)学校体制滞后,弹性学制有待建立,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前景。
2.2观念问题
(1)很多企业尚未形成成熟的合作教育的思想。企业只是选择人才,而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把培养人才的主要责任推给了学校;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的考虑,在出现企业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本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矛盾冲突时,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
(2)由于校企合作必然带来管理上的变革,学校行政人员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阻力。同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积极胜不高。
2.3运行问题
(1)对校企合作缺乏整体推进,没有从系统的观点,通盘考虑,统筹运作,使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最优化地实现办学目标和预期效果。
(2)微观的运行制度不够成熟和完善。特别是当与学校现行制度发生碰撞时,显得无能为力。
(3)我国职业校企合作层次普遍偏低,深度不够。特别是欠缺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职业院校办学越是向纵深发展,层次越是向上延伸,就越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实际,才能真正培养出走向先进生产力前列的人才
(4)学校运做机制和企业运做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还没有真正融合。使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以及受教育者从,学员、职业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化,受到一定的制约。
3理想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机制
教育行为的动机和目标同企业行为的动机和目标不完全相张爱菊同,在市场体制环境中,如何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是当前值得认真探讨的重要问题,关键是如何使校企双方都有合作的积极性。 3. 1社会动力和制约机制
(1)建立崇尚技术教育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人们以接受职业教育为荣。
(2)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政府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和国外教育投资,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3)建立具有标准齐备和运行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和培训市场,全面建立和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4)建立法律和相关政策制度,鼓励和保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5张爱菊)校企双方更新观念。企业要以长远的观点,将校企合作作为营造“学习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学校则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的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职业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要把合作伙伴的兴衰看作自己的事情予以关心和重视。
3. 2双熹的利益驱动机制
站在企业的角度,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1)选择优秀的职业教育人才,利用学校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从长远观点,通过刺激、激励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转化为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2)借助于职业院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等(3)可以通过对教育的支持,起到宣传效应,树立企业形象。(4)学生使用企业提供的专业实训设备进行训练,起到了针对潜在消费者的广告作用。(5)在“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中,权利分享与责任分担透明度高,依法进行,企业在分担责任的同时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
3.3保障机制
(1)建立校企双方的管理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处理校企合作中的有关问题。如:校企合作委员会等。
(2)建立相关基础文件。例如:《联合办学协议》、《联合办学五年规划》、《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联合办学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企业技术骨干教师聘任考核办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实施管理办法》、《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办法》、《校企联合科研开发管理办法》、《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企业教育学生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同样很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职业胜任力低下,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
一、职业胜任力内涵
职业胜任力是个体获得工作,并能较好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1.职业胜任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场行为等方面的素养;2.职业胜任力包含专业能力和基本能力两个层面的能力。专业能力是大学生从事并做好某专业工作的能力,与特定的工作和岗位有关;基本能力是大学生从事并做好各种工作和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3.职业胜任力不仅包括寻找并获得工作的能力,还包括在工作中做出良好业绩的能力。
大学生职业胜任力与专业有关,不同专业类型其指标体系有别,国家政策、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形势、社会文化等都影响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结构。不同行业和工作职位对职业胜任力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如传统制造业领域一般需要更多的专业技能,而新兴服务产业可能需要更多的非专业技能。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应考量这种需求差异性。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情况分析
为了了解山东省工商管理类高校毕业生职业胜任力情况,本研究对山东省内30所各类高校、25家用人单位、10场招聘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683份,其中毕业生及在校生3391份,用人单位807份,学校485份。
(一)职业胜任力指标重要性分析
本次调查要求毕业生评定各项职业胜任能力对目前工作的重要程度(重要程度依次为:1、2、3、4、5分)。在26项职业胜任力指标(见表2)中重要性居前十位的指标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重要性排名居前的职业胜任力指标基本属于个人基本能力,如倾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还有社会适应力,如学习能力、压力承受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之后,随着工作的深入,个人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表1 重要性居前十位的指标
(二)毕业生职业胜任力与市场需求的差距
图1列出了大学生刚就业时职业胜任能力最重要的10项指标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差距。可以看出,这10项指标与用人单位的差距都很明显,说明高校在人才基本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提升毕业生人才基本素质与社会适应力应该成为高校教改的重点。
三、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措施
(一)将职业胜任力植入课程
职业胜任力教育应该整合进课程中,否则职业胜任力是琐碎的,不完整的。当职业胜任力被整合到课程时,职业胜任力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英国一些高校在这方面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非常有效的。
将职业胜任力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根据劳动力市场对工商管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特点以及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职业胜任力现状,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指标体系,以此为指导设置通识课、专业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等课程体系,使所有的课程都与职业胜任力有关,都以提升学生职业胜任力为目标。其次,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请企业家、高级员工参与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可由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家、高级员工、学生代表等组成咨询委员会,共同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提供意见和建议。同时,聘请企业家、高级员工到校为学生授课或举办专题讲座,并且参与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与评价。
(二)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胜任力指标体系
依据社会和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及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现状,工商管理类专业职业胜任力指标系统设置四组指标:个人基本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职业素养与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表2 工商管理类专业职业胜任力指标内容
(三)构建以提升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设计——以职业胜任力为核心
在实践教学设计环节中,明确地方应用型定位,着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中高级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设置1—2个实习学期,延长实践教学时长。将职业胜任力指标分解到相应的实习模块中,实施能力模块化实践教学方案,达到学生经过特定模块的学习就可获得相应的岗位工作能力的目标。
2.校内实验——模拟真实工作环境
没有企业化的环境,学生找不到企业岗位工作的感觉。因此,要在工商管理专业校内实验教学中引入模拟实验教学。工商管理模拟实验教学就是一种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方法,它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技术营造企业经营管理情景,把企业真正“搬进”高校的实验中心,让学生在实验中心完成模拟实习训练,熟悉企业运作流程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经济管理水平、信息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3.校外实践——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撰写毕业论文采用“真题真做” 模式,毕业论文的真题来自毕业生前期实习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或校内模拟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实习单位现实工作遇到的问题等。毕业生根据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在学校的教学实践基地中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毕业生结合实际工作,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自己的选题,然后撰写毕业论文。专业课教师与实践基地优秀员工共同组成毕业论文指导小组,给予理论、技能等方面的指导,根据毕业生选题解决的程度及质量评定论文质量。
(四)发挥企业在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经验曲线效应,应用,职业教育,启示,校企合作,双人舞
最近,本人拜读了《校企合作:和谐的“双人舞”》(刊于《广东教育·职教版》2009年第12期)一文,文中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令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诚然,只有不断加强和深化校企合作,才能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在政府着力推动和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点已在校企双方达成广泛的共识,并已付诸于行动。本文试从经验曲线效应角度,谈谈它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并为校企双方跳出和谐的“双人舞”鼓而呼之。
一、经验与效率
经验能提高效率。成语有云“熟能生巧”、“驾轻就熟”。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例如,去熟悉之地找一个熟人,总比去陌生之地找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容易得多。同理亦然,如果企业员工熟悉他的工作,管理者布置任务时就不需多费口舌,何况他工作起来又熟练自如,劳动效率当然就高了。这就是经验曲线效应。
所谓经验曲线效应(Experience Curve Effect),是由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Consulting Group)的布鲁斯•亨得森(BruceD. Henderson)于1960年首先提出的。论文参考网。它表示企业生产成本和总累计产量之间存有一致相关性,即随着时间的增加,一项生产任务被多次反复执行,个体或组织对某个岗位、某项工作的熟悉程度也随之增加,他(它)的经验以及对这项工作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从而有利于他(它)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降低单位产品成本的目的[1]。如图1和图3[2]。(说明:对经验曲线,有用直线或曲线表示者,一并图示于此。本人倾向于后者。)
(一)经验曲线效应的积极作用
企业作为经济单位,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必须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单位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经验曲线效应表明,在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品的长期平均单位成本,将随着企业累计产出的增加而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论文参考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熟练程度。这是影响经验曲线效应的最基本因素。随着员工反复地重复某一活动,他们于是知道如何工作以及如何更好地工作,用更少的时间去犹豫、学习、检验,少犯错误,使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再具体一点,就是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员工对生产过程更加熟悉,对机器设备操作使用更加熟练;生产过程中准备时间、调整时间减少,工作时间相应增加;产品优秀率、合格率提高,次品率、返修率、废品率相应下降;人员培训、协调沟通等管理费用下降。而且,生产效率提高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装配生产上,在各个层次的管理职能上也是如此。
2、专业化分工。产量增加使更为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分工成为可能,促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流水线作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同时,当员工的工作岗位更专业化后,他们将获得针对这项工作的更多经验并且操作得更快。
3、技术革新。随着累计产销量的增加和工厂规模的扩大,企业能够更清楚地了解顾客偏好,在不影响产品功能前提下,重新设计、改善产品;能够改进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生产设备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导致单位产品成本降低。
4、有效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能不断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优化员工结构,形成一支稳定、高效的员工队伍;创造企业特色文化,减少企业内部矛盾,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从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二)经验曲线效应的负面作用
其实,经验曲线效应也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员工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平均单位成本的下降也不是无止境的。如图2和图4所示,实际上一定存在一个最佳累积生产量Q0,当累积生产量超过Q0之后,平均单位成本将不再降低,反而会有翘尾(上升)的趋势。本人认为,这一趋势的产生,主要是由以下原因致管理难度增加而造成的:
1、员工对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已经非常熟悉,懂得如何钻空子。员工彼此熟悉,容易“结合”,或明或暗地共同“对抗”管理。“熟能生巧”的另一面就是“投机取巧”。
2、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经过较长时间接触之后,不可避免地掺杂一些人情因素,管理者管理起来掣肘于“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老油子”现象出现。老员工比新员工难管,已无需多言。
4、员工产生职业倦怠。“干一行,厌一行”,工作没有激情,得过且过,谈何效率。
(三)、解决措施
经验曲线效应的负面作用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不可能消灭。企业要做的是趋利避害、设法减轻和延缓。本人认为,企业可采取的解决措施主要有:(1)员工定期轮岗、换岗;(2)健全完善内部制度,特别是在员工工资福利、晋升晋级、奖惩等方面,形成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3)科学搭配部门、班组的员工结构,合理处理员工在社会关系方面的共性;使部门、班组之间互相竞争,企业内部员工群体之间相互制衡;(4)推行末位淘汰制等。
二、和谐的“双人舞”[3]
读者诸君,我们不妨暂时离开枯燥的“经验曲线”,到精彩的“舞林大会”现场看看吧。在那流光溢彩的舞台上,一对舞伴正忘情投入,热舞正酣,他们举手投足,配合默契。一曲终了,台下掌声如雷。此时,他们面向观众,频频招手,又向观众飞吻。在被“粉丝”献上的花束挡住之前,我们看到了他们胸前的几个字:职业院校(女伴)、企业(男伴)。
下面,还是来听听主持人对他们的现场采访吧。
主持人:两位好!祝贺你们!跳得真是太好了!(掌声又响起)……我来问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你们这是第一次参加“舞林大会”。据我所知,我们以前也发过邀请,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能参加又有什么原因呢?来,先问问女生。
女伴:谢谢观众朋友!谢谢“舞林大会”!“舞林大会”这么好的节目,我们早就想参加了。只是,实话实说,以前我这边倒是很热情,无奈别人热一阵冷一阵,没办法,又不能跳独舞。至于这次嘛,是我们终于想明白了。是共同的目标,或者说是利益使我们“舞”在一起。您知道,我的学生毕业之后就成为他的员工。把学生推荐到合适的企业岗位实习就业,是我所欲也。最近他才主动告诉我,什么员工要有一技之长,要有一定实践经验,要很快能上岗,而且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服从管理、安心工作,如此等等。以前不说,老让人家猜,能猜得准,对得上号吗?
主持人:原来好事如此多磨。好,我来问问男生。我听说,之前登记报名的不是你们两位,而是另有其人。当然,这不违反规则。你们是被强拉到一起,是“被跳舞”吗?
男伴:那可不是,我们是你情我愿,两厢情愿。其实,原来报名的是她的一个男同事和我的一个女同事。后来我们两家磋商,达成共识。说是什么,学校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提供者,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根据“终端为王”的原则,结果就派我和她来了。其实,这也没什么。舞是要两个人一起跳的。要相互主动配合才能跳得好。假如我象一根木桩,只会“指挥”她围着我转,这舞能好看?
主持人:说得太好了。最后一个问题,你们跳得那么好,有什么秘诀?
女伴、男伴(异口同声):无他,练呗。您听过经验曲线效应吧。拜拜!
三、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现在,就让我们再回到“经验曲线”。正如以上舞者所言,职业院校是企业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的主要来源。重视经验曲线效应的积极作用也好,负面作用也罢,无论如何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都需要依靠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企业员工的生产经验积累过程和职业道德培养已经“前移”到了学校。经验曲线效应使校企双方“相互吸引”,把它们紧紧地连结在一起。
职业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职业教育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素质为根本的办学思想和宗旨,就紧紧扣住了这一主题。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职业院校必须根据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优化教学结构,提高实践教学比重。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人员交流和信息沟通,不断完善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办学模式,形成“二元制”、订单式培养等“按需教学”模式,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实现“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的“工学四合”模式。
以技能为核心,就是职业院校必须紧紧围绕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这一目标,根据企业生产模式组织实习和生产实践,丰富学生“实战”经验,让学生在学期间就掌握“一技之长”,缩短学生到员工的过渡时间,尽快上岗。
以综合素质为根本,就是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法纪观念教育,端正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干一行,爱一行”的优良品质。尽可能模拟企业环境,开展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论文参考网。定期对企业回访,共同做好学生(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综上所述,经验曲线效应揭示了经验和效率的关系,也揭示了校企双方的共同利益所在。舞曲已经响起,校企这一对“舞伴”,经过较长时间的磨合、练习,已经“心有灵犀”,信心百倍,他们正牵手走向舞台中央,将要为科学发展献上一支“和谐的双人舞”。
参考文献:
1 陈嘉莉.经验曲线与规模经济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北京:光明日报,2009-12-15
2 胡志勇.市场营销学(修订本).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