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校企文化论文

校企文化论文

时间:2022-04-19 15:13:50

校企文化论文

第1篇

1.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这种定位要求高职教育需贴近社会、贴近企业,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企业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反过来,企业则要求高职毕业生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实现零距离就业。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不少高职学生还达不到这种要求,从而导致毕业与就业的磨合期变长。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因此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依靠提供的技术和职业标准,根据企业需求来安排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自觉或不自觉地培养出与企业要求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成为符合企业职业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2.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多,高校就业问题也面临相应的困境。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阅历较浅,书生意气较浓,在缺乏对企业文化足够理解和认同的背景下,难以适应就业环境。另一方面企业对新分大学生的工作能力持怀疑态度,部分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更是会以无实际工作经验为由将高职毕业生拒之门外。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中加强企业文化的融入,让高职学生在校时就开始了解、熟悉和接受企业文化,帮助学生学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专业知识,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毕业后往往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最大限度地消除或缩短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培训、磨合、适应期,对实现毕业生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缩短适应企业岗位的时间,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院校在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的途径

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融入企业文化

工学结合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积极与企业联合互动,共同促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与改革。高职院校派教师深入企业、行业了解人才需求情况,开展新专业建设及原有专业的改造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每个专业与行业、企业专家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制定专业所面向的岗位及岗位能力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企业、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审定学校课程的教学内容;校企相关人员合作编写教案,及时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进课堂;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工作;学校为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和职工培训、技术服务等。通过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的联动、共建,有效的融入企业文化。

2.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

在理论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加大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比例,将理论与实习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与操作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和实习场所一体化配置;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技能考核一体化训练。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按照对企业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学生按照操作规程和生产工艺流程上岗。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营造了一个完整的文化氛围。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企共建实训车间、基地,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训练环境,将教室、实训、实验、技术服务乃至考试与生产融为一体,使实训场所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等多种功能;按照企业的生产要求,在实训场所张贴制度章程、岗位职责、安全标语、工作流程等;实习、实训学生统一着装,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能够以员工的角色进入实训教学之中。

3.教学师资中融入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要注重“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定期、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以专业实践为主的挂职锻炼、顶岗实践,深入企业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全面掌握业务技术流程,获取实际工作经验。教师通过实践锻炼,学习企业的生产实践技能、研究、体会企业文化的真谛,并将其融入到之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在学校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收企业文化,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高职院校要积极聘请行业企业的有关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校外班主任,直接参与到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以弥补专任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的经验;要聘请知名的企业家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传递企业文化的真谛,讲授企业的精神,介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企业文化的魅力。

4.教学评价中融入企业文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高职教育的学生学习评价,其核心是“知识+能力+素质”,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实习的考核,将学生实习作为一门重点实践课程来建设,而不是理论考试的附属,在实习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坚持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其中教学成绩项由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工作成绩项由企业根据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成绩;职业素质项表现为敬业精神和对企业的忠诚度等,由企业评定成绩;在实习成绩的评价中采用企业的评定标准即“质量和责任意识”,这样学生可以提高责任意识和务实精神,端正企业的职业态度。

5.在教学制度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

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长效机制,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应该重视制度建设,特别是教学制度建设,依托职教集团(院校、企业为成员)为平台,校企共同制订“校长-厂矿长联席会议制度、校企合作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度、校企信息员联系沟通制度、校企人力资源部门联系制度、教师到厂(矿)挂职锻炼和顶岗实习制度、企业人员到学校兼课制度、专兼职教师联系制度、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共同管理制度、毕业生就业推荐(接受)制度”等一系列教学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加大行业企业参与院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各项工作的力度,融入了企业文化,推动了校企合作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三、结语

第2篇

1两种文化的对接

1.1取长补短,相互融合从各国的成功经验来看,校企合作是普遍应用于各国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促进企业将高职院校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良好机会。因此,校企合作也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校园文化应当借鉴企业文化的先进理念,同时高职校园文化又可以通过毕业生为介质,对企业文化起到辐射作用,产生积极影响。”“校园文化要融合企业文化要素,企业文化影响和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两种文化的互动、整合的无缝对接是大势所趋。”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高职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与就业市场实现零距离对接,这就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对接和融合,以校企合作模式探索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点和突破点。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营造出类似于企业一样的文化氛围,实现企业文化的渗透。一是通过举办以企业名称冠名的各类各项专业技能比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将企业文化的内涵直接、有效地融入比赛过程中,如柳州师专每年都会面向全校师举办“国海证券杯”金融知识大赛和模拟炒股大赛。二是经常邀请区内知名企业CEO到校作专题报告或邀请企业讲师到校内兼课,如柳州师专常年聘任一定数量的校外企业兼职老师担任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讲师。三是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经常性地开展户外素质拓展能力训练,为此柳州师专不惜花巨资在校内建设了设备完备的户外素质拓展能力训练基地,并拨出一笔专项资金,培养了一批强有力的师资力量,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四是经常性举办校企联谊活动,采用“请进来”的方式与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把学生课余文体活动与企业职工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如举办各类文体竞赛等。

1.2推行工学结合办学模式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纲要》)公布征求意见以来,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规划纲要》中提出:要特别关注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创新。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技能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同时,尤为注重行业企业参与办学和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制定校企合作的法规,并将其纳入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的试点范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破解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关键和最佳切入点。实行灵活的专业管理机制,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合作方式,突出强化专业建设,在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管理的同时,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找准定位。一是紧贴市场设专业,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合理进行专业设置与专业管理,灵活调整招生规模与招生区域,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变性与学校教育的长期稳定性,调整好企业要求的职业性、学科专业性、区域性与学校教育的滞后性之间的关系。二是实现校企资共享,要充分考虑到劳动力市场需求因素、教育市场因素、学校办学资源等因素对专业设置的影响,对各专业的就业状况和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进行广泛调研,利用教育资源的优势,精心建设一批专业群。

加强专业群的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柳州师专自建校以来共先后开设有46个专业,其中14个高专师范类专业、32个高职类专业,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在招生规模和招生区域上不断紧随就业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及专业群的结构,及时新增一批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如模具制造、食品工程,不断削减甚至停招一批市场需求量较小的专业如社会工作、公共事务管理,也创造性地为一些企业如顺丰物流集团实行量体裁衣的联合培养模式,如“物流顺丰班”,基本保证市场供需平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三是依托企业支撑,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基本教学制度。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方式,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实验实训场所的利用率。学校主要提供智力和人才资源,利用企业资源为企业攻克研发新产品,在为企业拓宽市场的同时也为自己提供了一次到企业锻炼的机会,把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带到课堂中来;同时,企业的项目投资和管理也为院校教学实践提供仿真的实习环境场所。柳州师专公共管理系的物流专业与营销专业,在每学期的教学安排中都安排为期两至三周、甚至三个月的企业实训课,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大型超市等企业进行参观学习,第三学年则安排一年的时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此过程中,专任老师可以从中获取市场前沿信息,学生有了真刀真枪的实习机会,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柳州师专共有4个区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校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68个,以优良的实践教学为支撑,精心设计教学课程体系,不断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按照“校市共建、校地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基本模式,以教育学、工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以培养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师资及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此外,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也是实现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零距离”的重要方法。

2建议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是为企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更加亲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高职学生有相当一段时间将在企业顶岗实习,这必然要求高职学生要主动走出象牙之塔,面向企业,融入企业,服务企业,了解企业——适应企业——热爱企业。高职培养的毕业生只有在校学习期间就培养和企业要求相近甚至相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才能缩短步入企业的不适应期,快速融入企业。然而这两种文化毕竟来自不同的组织,两者之间必定存在差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还不是十分明确,办学特色不够鲜明。高校培养的毕业生难以快速适应企业要求,而企业又出现招工难的现象。正因为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提出两种文化要取长补短,相互融合的课题。

近年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和基本发展模式,全国各地高职院校也逐渐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许多学者也对此做了一系列的思考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原因,我国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探索进展还很缓慢,尤其是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较少,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总结和计划。因此,通过对处于转型期的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这一课题的探讨,特别是对整合企业文化的解构与重构、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与融合的路径选择等维度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双向互动、整合优化的原则下,在对企业文化进行解构和重构的基础上,体现高职校园文化既姓“高”,也姓“职”的特色,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构建富含企业文化元素、品位独特、特色鲜明、充满意蕴和活力的高职校园文化体系。

作者:黎洁莺蒙丽莉单位: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3篇

摘 要:目前高职人才的素质遭到企业诟病已然成为常态,其缘由纷繁复杂,原因之一是学校忽视了校园文化在学生职业人格发展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而基于校企文化融通视角的思考和实践尤其薄弱。在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今天,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职业人格 校企文化融通 校园文化

课 题:湖南省教育厅一般课题《论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生成和培育——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13C564,主持人:雷小波。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为了保证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形成和创立的特有的文化形态,包括学校独特的校园环境、制度规范和风气氛围等,核心是师生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能够通过创设现实情境、增进积极体验从而在学生职业人格的生成和发展中发挥深刻而长远的重要影响。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如何凸显职业特征,时时、处处渗透和体现学校职业人格教育的内涵,应该成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内容。然而,作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催生的“速成物”,发展得如火如荼、风生水起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直接影响并消减了其在学生职业人格生成和培养中固有功能的发挥。在校企文化融通的全新视角下重新审视和思考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并彰显独特内涵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职业人格的发展,提升学校自身核心竞争力应该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

为此,笔者选取湖南6所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和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涉及近20个专业,共350名学生。其中大一学生143人,大二学生127人,大三学生54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问卷采用当面发放并回收的方式,共发放350份,其中有效问卷324份,有效回收率为92.6%。同时,还随机选取了10位教师进行访谈调查。经过相关因素分析,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通过调查发现,在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考察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毋庸置疑,取得了不少经验,但其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现存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忽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引领

目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最突出的问题是文化建设忽视深层次的精神和内涵的陶冶、提炼和深化,尤其在和企业文化的有机联系和有效融通上。

(1)物质文化建设轻视职业内涵塑造

①物化环境缺乏职业化特色。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25%的人认为学校最注重在校园公共场合悬挂名人名言;22%的人感觉到学校喜欢用企业家或企业的名字命名实训基地、广场、道路等;各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办出的企业文化精品占22%。但对职业特色物化环境的建设重视程度不足,业内成功人士资料宣传和行业与专业发展信息分别只占到18%和13%。

②实践环境忽视内涵塑造。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教学实践环境片面重视形式上的企业仿真而轻视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内涵的充盈。分别有26%和25%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实习实训基地的仿真性和严明纪律等方面都很重视,有20%和19%的人认为在角色扮演和氛围营造方面还有待加强,甚至有10%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任何作为。

(2)制度文化建设缺乏实效性

为了加强管理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尽管很多学校借鉴企业“6S”管理体系制定规章制度,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对制度的认可和内化程度不理想,管理制度缺乏权威性和强制性。调查中只有25%的人认可学校在融通企业制度文化积极因素方面做了努力,41%的人认为没有明显举措。从实效性看,大部分人都认可了其实效性,占65%。25%的人认为起初有效果,但是学校没有坚持下去。而有10%的人持否定态度,认为实效性差。

(3)精神文明建设的职业感染力不强

在校风形成和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行业和职业特点的蕴含和渗透,还是氛围的营造和渲染,学校都不够重视,大多数高职生未能真正明显或者强烈感受到学校主流的职业价值导向的影响和职业氛围的熏陶,其后果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精神文化的职业感染力,从而直接影响学生职业人格的发展。

2.忽视结合课程、教学及课外活动落实到位

基于校企文化融通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课程设置、教学和课内外活动的开展与校园文化建设原本融于一体,然而实践却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课程设置未充分体现职业特色

笔者的调查显示,受师资和设备等条件制约,高职院校直接设置充分体现职业特色、展现企业文化魅力的相关课程比较困难。即便部分院校将优秀企业文化以公共选修课程的形式纳入课程体系中,但也很难让全体学生经常性地接触到。认为“接触很多”的学生只有20%,“比较多”和“一般”的分别有16%和54%,“很少”的居然有24%。

(2)课堂教学未有效融入职业精神

在回答“教育教学中对企业文化全方位融入的状况”和“教学中对职业道德、素养教育融入的状况”问题时,竟有24%和14%的学生认为“不重视”,35%和47%的学生认为“一般”,但令人高兴的是有29%和35%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视”, 12%和5%的学生回答“十分重视”。

(3)课外活动未充分渗透企业文化

大部分高职院校举行的文化节和科技节比较多,结合职业特点开展的专业技能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却较少。在调查“学校是否经常举行来自成功企业家并涉及企业文化讲座”时,18%的学生回答“很少甚至没有”,只有3%的回答是“很多”。有24%~26%的学生觉得学校组织的演讲和辩论比赛以及科技活动和专业技能比赛中很少涉及企业文化的内容,40%~48%的学生认为没有特别感受。

3.师生的主体性发挥不足

校园文化是师生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逐步创立和形成的,无论哪种层面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功能,对学校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最终转化为师生心理和自觉行动。然而,现实却并不乐观。一方面,教师参与度较低。主要是专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部分专业教师既不关注也缺乏应有的素质。另一方面,原本占主体地位的学生除了学习和相关活动,几乎成为了校园文化直接作用的客体。

二、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

在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今天,高职院校必须思考并践行如何在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建设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和企业的联系,确保校企沟通的顺畅,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丰富学生的职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引发和培育学生应有的职业人格,从而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校企文化全面融通中建设校园文化

(1)丰富物质文化的职业内涵

①重视物化环境的职业化。比如设置有职业感召力、有关职业创造的雕塑、名言牌;粘贴业内成功人士资料或与专业相关的知名企业的管理理念、规范及行业质量标准,及时更新本行业或专业的发展趋势与业内用人的最新要求。

②重视教学实践环境的内涵建设。在提高实训环境与企业实际环境仿真度的同时,使学生可以作为“准员工”进行实训,潜移默化地接受浓厚企业文化氛围的熏陶,逐渐树立正确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奋斗目标。

(2)提高制度文化的实效性

既要建立与企业相似的制度规范,使作为“准企业人”的学生在言行上提前适应严格管理。又要把6S管理制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实训室、教学、宿舍、后勤等各项工作的管理中并不断提炼和升华。

(3)加强精神文化的职业感染力

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建设应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以营造浓厚的行业氛围。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强化校园文化的凝聚力。通过校园网页设计风格、信息发布、组织校园BBS进行讲座、辩论赛以及技能大赛等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

2.校企文化全程融通中丰富校园文化

(1)人才规格中落实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的生产和建设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宗旨,无疑高职人才规格的定位必须立足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高职院校必须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需要引导人才规格设计和专业课程开发,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共建共享从而真正实现并深化校企文化的全面融通。

(2)课程开发中体现职业特色

高职院校应在社会调查和人才需求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岗位培养目标,参照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组织并征求包括企业顾问、专家和技术骨干在内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设置,科学合理地优化学校课程体系。并且引导教师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普通文化课教师应努力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与企业文化精神相关的内容。专业课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所属行业的企业文化及其基础上的校园文化要素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实训教师应深刻分析相关企业的文化元素,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地、有意识地渗透校企文化的教育影响。

(3)课外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应突出职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组织和创新课外文化活动。通过在学校举办,与企业联合主办、赞助以及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将传统活动与新型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如:演讲、文体等活动中渗透与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主题相关的内容;增加专业技能大赛、科技创新、模拟求职面试等新型活动的比重。

3.校企文化全员融通中发展校园文化

(1)领导重视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领导应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对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系统设计与实施,多方位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2)教师发挥引领作用

①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特点自觉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比如辅导员应该积极组织并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专业课教师应积极参加并带动学生参加才艺大赛、技能比武等。德育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学生企业文化素质的培养,增加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②教师应注重自身的文化建设。应积极参与企业挂职、实习活动,加深对职业岗位的认识,吸收企业文化的积极因素,并践行于教育教学中,为校企文化融通基础上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持,最终引导和培养学生应有的职业人格。

(3)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学校应该引导高职生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知,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企业一线的基本情况,身临其境地感受企业文化,逐步在心理上适应企业制度、行为上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成为符合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学校应该组织高职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和课外文化活动,为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添砖加瓦。

(4)企业积极协调配合

高职院校应主动和行业、企业沟通联系,动员企业积极协调配合。学校一方面要了解企业管理、技术等各方面的精英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见解,邀请他们为学校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并且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有优秀企业管理人员参与的校园文化建设专题会议,共同研讨,系统地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聘请熟悉企业生产流程、掌握熟练技术和行业最新资讯,并且对企业文化有透彻理解的企业精英或能工巧匠来校兼任专业课教师,通过良好的人格示范来影响学生职业人格的生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凌斌.以“校企文化互动”提高高职学生培养质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9).

[2]刘毅.校企文化融合与对接构建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J].职业,2010(33).

第4篇

关键词: 高校校办企业 企业文化 培育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企业文化简单讲就是你能感觉到的企业做事的方法,是企业内在的精神和管理协调合作能力,主要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行为规范、企业精神、发展目标等的总和。其作用在于能够形成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正确的价值趋向和行为规范,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主要集中在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文化附加值上,使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因此企业文化已被看成是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和动力源,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效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我国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说:“如果说20世纪是由经验管理转化为科学管理的世纪,则可以说21世纪是科学管理转化为文化管理的世纪。”

二、校办企业文化的特点

高校企业的主体多以公办学校为主,企业文化既有一般企业文化的特点,又有一般企业所不具备的独特的文化、科技、教育特色,尤其突出的是,校办企业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企业,在管理上和文化建设上又无法完全从它的母体——高校彻底独立出来,从而形成独特的高校企业文化。

1.校园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源头。成功的中国高校企业大都是采取了“依托高校,技术+资本”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与母校校园文化一脉相承,形成了高校企业独特的价值观和文化特质。探究这些企业成功的背后,企业文化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而这种精神动力的来源恰恰是传承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精髓。

2.高校企业文化因其特有的高校背景,使得企业运作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校园文化情结。首先,从人员结构方面,高校通过向所投资企业派出在学校工作多年的教师,以达到学校对所投资企业的管控目的,达到高校企业文化与母校校园文化一脉相承的目的;其次,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两者关系讲,校园文化是校办企业文化建设的土壤,是构成校办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干。企业文化从本质上讲是管理文化,它是由管理者设计和推动的,服务于企业经济活动的管理软件。经过校园文化熏陶的管理者,他的文化“气质”必然会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因此,从企业文化创建的角度讲,校园文化是校办企业文化之源。

3.校办企业独特的经营定位,决定了它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经营宗旨。相对于民营企业,高校企业文化有着较强的服务学校、服务师生,以及衍生的服务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没那么坚决,而是相对比较倚重高校的文化优势,更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使企业利益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利益相一致,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当前校办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高校企业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依托学校,服务于学校,很多知名高校也都有自己的企业,如北大方正、北大同方、清华同方、清华紫光、南开戈德、天大天财等。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原有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治理的要求,很多高校企业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人员任用、治理结构,到股权分置、高管激励等,其根源就在于国企的通病,即产权不清、治理结构混乱;体制不顺,行政干预太多,等等。同样,上述问题对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1.企业决策者的浓烈的行政色彩。每个企业的文化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企业文化的个性与企业当家人的个人特质、能力强弱、文化素养紧密相连,每个企业的文化都有企业当家人个人的烙印。高管人员及骨干的学校人员派驻制是高校企业人员管理的突出特点。这些出身于校园里的教授、专家和学者,从科学研究到企业经营,不是简单的职能的转变,而是观念、思维模式的根本转变。但一个长期接受校园文化熏陶的人,转而让他接受和塑造全新的企业文化,是比较困难的。如管理者大都有行政职级,大都是从学校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调到企业,其工作经历、管理理念都渗透着浓厚的机关特色和理想色彩。他们管理的企业所体现出的文化,必然会有更多校园文化的印记,而这恰恰是导致企业文化“不企业”的根本原因所在。

2.将校园文化替代企业文化。虽然高校企业文化跟高校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借助高校的诸多文化资源,但校办企业文化不是高校文化的简单派生,两者的宗旨和目标不一样,文化的差异性大于相通性。华南理工大学的陈春花教授曾任山东六和集团总裁,帮助这家企业实现了从40亿到60亿的增长,同时一直没有脱离管理研究工作,她对两种文化差异的认识非常深刻和直接:“企业与校园最大的不同是责任感,在企业里,责任是非常清晰,责任感就真的很重要,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要承担下来,你不能回避;但做研究,是用使命感,很多专家、学者是觉得有使命去传播知识,用使命去启蒙大家,用使命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谈看法。”

3.企业文化与经营活动脱节。当前一些高校企业在处理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之间的关系时缺乏深刻认识,割裂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为建设文化而建设文化,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就企业文化自身而言,它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是不能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起到协同和支撑作用。而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源于企业管理,又落实于企业管理。

4.注重企业文化的外在形式,忽视本质内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指定一些内容,或请专家指点一番,企业文化就诞生了:张贴标语,悬挂口号,谱写企业歌曲和统一员工制服等等,把重点放在了对外宣传和视觉感受上,至于企业真实的精神、理念、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则没有被发掘。结果是被强加的所谓企业文化,内容上的不到员工认可,工作中无法实践操作。二是运动式文化推广。一些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年”、“企业文化月”、甚至“企业文化周”的活动,照搬当年搞群众运动的做法,以为企业文化可以“多快好省”地建立起来。正如台湾宏基电脑董事长施振荣所说:“企业文化不是一场运动,用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达到,最好是在企业比较小的时候就着手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大的时候再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就比较困难了。”

5.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混淆。有些企业因对企业文化的误解,把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正常的政治思想工作等同起来,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把学校的文化建设、思想教育的思路、方法、内容等搬到企业即可,是宣传部门、工会的事情,党委或支部书记的事情,从而将二者混为一谈。这样做不仅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而且给企业的正常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四、高校企业文化培育的对策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本质的区别,作为高校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既在做到对校园文化的精髓加以继承的同时,又必须在此基础上按照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行业特点和管理要求,构建新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符合企业的发展规律,发挥文化的内涵力量。

1.企业管理分清责、权、利,夯实高校企业文化培育的法律基础。通过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主体缺位的问题,按《公司法》及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完善校办产业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文化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

2.干部管理去行政化,奠定高校企业文化培育的管理基础。改变过去学校对企业的管理模式,从行政的隶属关系、上下级关系,变成以《公司法》为依据,以出资额多少行使相应的股东权力,学校与企业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营造宽松的经营氛围和市场化的管理环境,祛除缠绕在企业文化身上的枷锁,从而使企业文化在保留校园文化精髓的同时,轻装上阵,能够真正依托市场、围绕企业战略而创立、发展、成熟起来,为企业经营服务。

3.知行合一,管理人员专业化、职业化。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哲学决定的,企业哲学并非通常所讲的经营哲学或管理哲学,它不仅关系到一般的经营理念,而且关系到企业对内和对外的一种生存的哲学思考,包含了管理层面和企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优秀高校企业管理者既应创新观念,又要善于行动,既要了解学校特点、管理特色,更要了解市场,懂得经营。他们对企业文化的创建、发展、传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定有严谨的哲学思考融入其中,而实现这一哲学思考的理想载体就是“知行合一”、职业化的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他们强烈的市场意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敏锐的洞察力,都赋予了他们掌舵一个企业沿正确方向前进的卓越能力,而这是学校委派干部所不具备的。

4.构建学习型组织,提高集体学习能力。充分利用高校的学习和科研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持续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新的管理理论,并付诸实践,从而不断加深个人愿景,超越自我,突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建立组织共同愿景,激励全体成员,形成组织的系统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员工对企业文化内容的认同感,从而使员工的言行、奋斗目标与企业的价值观、经营宗旨、战略目标相一致,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提高企业经营成果的积极作用。

5.润物细无声,将文化建设贯穿到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首先,企业应汲取校园文化的精髓,并根据自己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战略,围绕本企业产品和经营目标,进行具体的文化定位,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其次,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培育的过程,应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企业发展应服从学校建设的大局,在制定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包括文化的发展战略,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应该有总体的设计,同步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节奏,使自己企业的文化能够有一个长期、连续的积淀和凝练过程。

6.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重要作用。高校优秀企业文化的经久传承要求充分发挥高校企业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重要、独特的战略指导作用。被国内外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根据实际情况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五个建设”入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上了和谐发展之路。华西人开拓创新,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并建立了市场机制下的公有制管理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究其原因,除了国家的好政策,企业领导者睿智外,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建设是经营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华西村具有鲜明特色企业文化的经验值得高校企业学习和借鉴。

在高校校办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蕴涵校园文化基因和精髓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高校校办企业文化独具个性和特色的主要原因。当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较好时,企业就会容易得到学校更大的支持和理解,发展也就会愈加顺畅,企业文化的培育就会得到更多的营养和关爱。因此,高校校办企业文化的建设既不能脱离市场,闭门造车,又不能偏离学校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同时,企业文化建设要避免随大流,要力争个性与创新性,以个性化获取竞争优势,以创新性创造企业持续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刘俊英.高校企业文化建设着力点之我见.中国高校科技,2012(3).

[2]徐美娟.关于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文献的综述.中小企业,2009(2).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企业文化;校园文化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从文件中看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顺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课堂中除了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当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迅速的适应、认同和接受先进的企业文化与理念。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顺应了高职院校开放办学的形式,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一)由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决定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也大多由中职院校升格而来,在办学经费方面,往往来源于地方财政的支持,企业、民间资本以及生源的学费贡献,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本身的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对高职院校来说,只有在文化建设上同样实行校企结合,吸收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优秀企业文化,再通过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人才,把这种能力和文化展现出来,辐射到社会,才能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二)由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企业选拔员工时,不仅看重学生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更看重他们的个人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在高度重视操作技能、技术能力、专业技术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职业素养、劳动观念的养成教育。因此,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校企文化对接”,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学习和领悟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同时,校企文化的对接,也有利于高职院校实现其培养目标,更好地为社会和企业服务。

(三)是高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也即是以直接就业(上岗)为主要教育目标而展开的教育、教学活动。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否有较高的就业率将决定高职院校甚至整个高职教育的生存和健康发展。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初次就业率较高,但毕业生跳槽频繁的显现,这也反映出高职毕业生缺乏适应企业管理氛围的能力和素质,无法准确定位自己在企业的位置。因此,要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让学生就业后能很快适应、认同和接受优秀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除了让学生在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零距离”,更需要学生在价值理念方面的“零距离”,才能使毕业生快速的完成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从而实现真正的“零距离”就业。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

(一)有利于高职学生成人、成才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人人格的塑造各有其特点。校园文化是以“学做人”为主线的教育文化,强调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一种精神文化;企业文化是以“做好事”为主线的价值文化,强调绩效,讲究实际利益,是一种经济文化。两者的对接,能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竞争与协助、自由与监督、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等关系,促进高职学生对社会发展的理性认识,纠正认知偏差,帮助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个人价值观。

同时,通过学生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挥的极大作用,充分体会到企业的竞争压力与职业责任,从而自觉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内在动力,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成才自觉性。

(二)有利于高职学生就业

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与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有很大不同。学生无法通过学校的管理方法体会到企业的管理,同时,校园文化氛围与企业文化氛围也有较大差异,学生不能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企业文化,就会导致毕业生不能顺利从学生角色转变为员工角色。因此,高职教育应为学生提供更多走向社会、深入企业的机会。这就要求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吸收企业文化优秀成分,使之成为新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逐渐缩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距离,使高职学生从入学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和认同企业文化,帮助他们主动调整心态,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提高他们毕业后在企业的适应能力,缩短就业磨合期。

(三)有利于高职学生开展创业工作

职业教育应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除了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其它诸如社交、审美、创造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实践能力,需要通过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的长期熏陶才能逐渐体现。因此,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可以使高职学生更好的参与到企业文化的活动中去,提升自我,更多了解社会和企业,同时也使他们真正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业素质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业欲望和信心。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与先进企业文化进行对接,吸取其先进理念,培养具有企业文化精神的人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徐天舒.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2]秦斯.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中国西部科技,2010.7.

第6篇

关键词:高职 校企文化融合 内部制度建设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已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对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对凝聚师生,建设和谐校园具有的重要意义。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才是深层次的合作。随着校企文化融合的不断深入,内部控制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引发内控制度建设发生相应变革。

一、校企文化对接对内部控制建设的影响作用

(一)校企文化对接为内部控制建设创设良好的环境保障

内部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控制环境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文化建设、机构设置、权责分配、内部审计设置、人力资源政策等,而成熟的内部控制总是植根于文化基础,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取向和行为意向,为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奠定优良的土壤。高职院校作为校企文化对接的主要倡导者和受益者,一直致力于研究校企文化对接的方法和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也为内部控制的改革创设一定的环境保障。校企文化对接之后学校的治理结构和机构设置等会做相应变革,改变“行政化”的结构设计,使之更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校企文化对接之后的文化建设也更务实,涉及范围更广阔,影响作用更深远,为内部控制建设打下良好的环境根基。

(二)内部控制建设可以合理的评估校企文化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随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形式不断多样化,企业化的实训项目和基地计算投资不断扩大,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取得进步。但是,规模的扩张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学院资金筹措紧张,负债过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缺乏有效论证等,还有资产不断增加而管理不善,会使国有资源流失。为了确保高职院校实现发展战略,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效对接,提高国有资产的有效性,建立并加强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已势在必行。

二、当前高职院校在校企文化对接过程中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建设近几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却迟迟没有搭建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没有与对接后的校风、 教风、学风很好地结合起来,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作用认识不清,缺乏自发性内部控制意识

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内控制度只是制定一些制度文件。尤其是在校企文化对接上,更多的关注停留在校牌、校训、校园环境的设计上,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校外实习的联系上,而认为建设内部控制与校企文化对接的发展战略没有任何关系。而且一些已建立内部控制的公立高职院校也并非源自学校自发性的管理需要,而是根据高职院校在发展中暴露出来的某个经济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并以学院条例形式颁布,或者依靠国家提出某些管理政策来加强内控建设。如果没有内在地加强管理控制的决心和意识,势必会造成高职院校内控机制发展缓慢。

(二)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具体经济事项的控制制度缺失

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的经营风险也日益增加,如:资产负债率过高,固定资产占资产比例过高而使用效率过低,大型专业设备购置缺乏可行性和使用效率论证等,都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受“国家所有”思想的影响,对这些潜在的风险因素在风险评估方面没有建立起一套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缺乏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也有一些院校虽然重视内部控制,但是在具体工作的落实中,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细化,缺乏有效的执行力,例如基本建设项目、办公用品和仪器设备采购、资产管理控制、信息化控制、教材及图书采购、招生和就业领域、校办企业经营与管理等重点风险关口的控制还比较薄弱。导致内控体系覆盖不全面,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内部机构设置缺乏相互制衡与约束机制,缺乏独立的监督机构

高职院校的经济活动涉及学校的采购、预算、财务、后勤、投资和资产处理等,业务活动包括教学、学生管理、科研、人事、安全保卫等,范围较广。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管理上述事物的各职能部门的权责分配缺乏相对科学的制度规定,岗位职责分配不清,应该多人分管事务的全由一人负责,应该一人就能够完成的事务,反而要经过多个部门;各职能分管院长之间也缺乏协同配合和信息沟通共享,造成工作重复和矛盾冲突发生;内部机构设置“行政化”明显,没有独立的审计监督机构进行监管,缺乏相互制衡和约束机制。有的高职院校财务和审计合署办公,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建立内部审计部门,通常根据学校需要才临时组建审计小组开展审计工作,导致高风险领域不能被及时发现,内部审计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监督功能。

三、如何做好高职校企文化对接下的内控制度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之所以存在上述一系列问题,根本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内部控制在观念上已趋向僵化老套, 在方法上已趋于陈旧过时,不能适应校企文化对接下高职院校治理与发展的要求。校企在文化上的互通融合,使得其内部控制建设也应进行水土调试,全面转型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并与企业内部控制实现对接。那么如何做好校企文化对接下内控制度建设,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内部控制的转型:

(一)优化高职院校治理结构, 为校企文化对接创设制度保障

内部控制的根基是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良好的治理结构和权责分配可以改变过去“行政化”的做事之风,助推校企文化的有效对接。那么高职院校的治理结构和权责分配该如何进行重构,应改革过去“简单职能化”的组织机构设置方式和“党委会”“班子会”的议事方式,以“三权分立”为主要构建思路,即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要相互分立,首先通过设立“相关利益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弥补公立高职院校出资人缺位所引发的问题。“相关利益代表大会”应由优秀职工代表、优秀教师、主要借款人、政府主管部门等组成,负责选举党政一把手的人选,和借款、对外投资、年度工作规划、预算草案审定等重大事项。其次组建“理事会”这一权利决策机构,接受相关利益代表大会的委托,负责专设事项的拟定,可通过下设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学术和产学研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人力资源委员会研究重要事项的制定和执行方案。第三通过设立校务会执行理事会的相关决议,负责管理学校各项具体事务,包括教务、科研、招生就业、学生管理、安全保卫、人事、财务、后勤等教学及相关业务活动的落实情况。最后通过设置监察会对理事会的各项决议进行监督审查,保证理事会工作的正确性。为了保持监察会的独立性,监察会的组成人员可以由有能力的离退休人员担任。通过组织机构间的相互制衡和各岗位职责的明确分配,为内部控制设置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也为校企文化对接创造必要的制度保障。

(二)重构具体业务的风险管控,为校企文化对接环节设置控制措施

校企文化对接也是一个风险集合体,其风险存在于对接过程的每一领域和环节之中,包括:课程改革、学生社团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设备购置、企业人才引进等,所以作为为校企文化对接保驾护航的内部控制应是一个调动全员力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控的过程。对接的风险领域如不设置具体控制措施,势必影响校企文化的成功对接,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校企文化融合过程中的风险领域,从岗位分工、职责分配和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风险,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设计对应控制措施。学校开展的各种重大经济活动,应组成经济评估小组,进行事前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尽可能减少盲点。通过具体控制措施的构建,可以管控校企对接各领域和环节存在的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之内。

(三)整合内部监督资源, 完善校企文化对接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

校企文化对接的内部控制措施的设置和执行效力如何,需要通过内部控制评价系统进行考核和监督,那么要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应先整合现有监督资源, 理顺过去多头监管或监管空壳化的监督现状。根据上述新型治理结构,可以形成“监察会+内部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的三级监管模式。其中监察会要对相关利益代表大会负责,监督和评价理事会的议事规则和职权行使;内部审计委员会需要对理事会负责,监督评价校务会的决策执行情况;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内部审计委员会的常设机构,接受内部审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负责审查各职能部门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和评价工作。该模式通过合理分工,实行内部监督的统一组织,彻底解决过去多头监管、力量分散、以及监管空壳化问题。同时,内部控制评价系统还应借助外部审计以增强监督评价的独立性。

内部控制建设为校企文化对接扫平了制度障碍,而校企文化对接又为内部控制建设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保障,因此,校企文化对接与内部控制建设应齐头并进。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高职院校处于良性的发展之中,然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高职院校进行深层次的制度改革,转变传统的思维定式和经营模式,并将内控思想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黄明郁.内部控制审计若干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9

[2]侯万能.构建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J].会计师,2009;7

[3]郭小宁.高校内部控制的问题及改进[J].内部控制与审计,2011;1

[4]编委会.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5]宋瑞.浅议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0;2

[6]许志俊.高校财务监管体系的构建[J].当代经济,2011;3

[7]毛丹.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监管体系的构建[J].社科纵横,2010;5

[8]高炜.高校财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发展,2007;12

第7篇

(一)可以提高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能力

职业教育应该要体现出职业教育中“职业”两字的内涵。通过对大量军工企业的调研后我们发现,毕业生进入军工企业后往往不能够很好地融入企业环境,特别是一些中大型规模的国营军工企业,学生往往对军工企业文化不适应,甚至感到惶恐。学生不能够适应的原因并不是没有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而是由于缺乏对军工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从而不能游刃有余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所以,职业教育不仅要在专业能力上进行培养,还需要在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职业素养上进行培养。当前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企业的文化氛围具有较大的差异,学生不能通过校园文化很好地感受到企业文化。比如,军工企业或大型企业对员工工作纪律要求和工作态度的严谨都是非常高的,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如果没有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养成这些习惯,就很难适应企业的这种制度文化。这些不同点直接导致了毕业生不能顺利地完成从学生角色到企业员工角色的转变,从而达不到零距离就业的需要。这就要求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融合军工企业文化的成分,从而形成独特的军工企业校园文化,逐渐缩小校园文化与军工企业文化的距离,使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入学起就在潜移默化中了解、熟悉并适应了军工企业文化,从而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二)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往往注重的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军工企业文化是军工企业在长期的军工企业实践活动中从军工文化中提炼、演化而来的,是各军工企业由于特殊的企业性质而产生的特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等文化诸要素的综合。把军工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能够很好地促进学校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改变,让学校形成一个立体教育空间,使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带动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尤其是军工企业员工的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等优秀的文化价值理念,能够很好地净化学生的人格品质,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军工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就能产生合力,从而能正确地引导高职学生提高各方面的素养。

(三)可以促进学校的特色建设

同志曾指出,“办大学不要都办成一个样子,要办出特色,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才能有高水平,办出水平才能有特色。”而“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也是当前职业院校的共同追求,也是学校优化管理、提升内涵、增强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所以,任何一所职业院校的发展都要追求自己的特色,最好是其他学校不容易复制的特色。通过这些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逐渐重视,职业院校的发展都很快,院校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传统的“千校一面”的情况已经不能满足学校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办学的特色化已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因此,职业院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找准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我院校园文化建设

学院成立于1962年,是国家唯一一所为中国兵工行业培养军工特有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也是一所依托中国兵工行业办学具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通过50余年的办学实践,已初步形成“务实创新,和谐共进”的校风,“乐教善导,求精爱生”的教风和“勤学好思,图强明礼”的学风。自创办高职学院以来,学院领导根据我院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明确了“军工品质,忠诚奉献,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的学院核心价值观。在过去的几年间,学院坚持“根植企业、校企一体,共荣共生”的军工企业办学模式,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打造“知识育人、环境育人、师德育人”为发展目标,体现我校“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了加强环境教育的效果,我院加大了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东西两个校区的环境建设逐渐完善,校园中榴弹炮、装甲车、文化石等一系列具有军工特色的景物应运而生。校园建筑结构日趋合理、环境优雅、风景宜人的校园环境已初步形成,同时学院还注重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学院现有各类社团24个,社团利用业余时间各自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社团联合会还会定期开展三月学雷锋活动、新生红色旅游、入团红色景点宣誓、学生干部向革命先辈致敬、红歌会、建党知识竞赛、徒步伟人故居行、保护母亲河等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通过这些红色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让我们新一代的青年了解了老一辈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锻炼了意志。

三、军工企业校园文化的完善

(一)完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对校园整体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加强校园特色人文景观建设,做好校舍建筑、道路、特色景点等维护保养工作,在学校主要部位悬挂“枪神吴运铎”照片等特色鲜明的图片、标语横幅,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进一步完善校内一体化教学实验实训室的教学条件,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增设宣传栏、阅报栏、公告栏、电子显示屏,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宿舍管理中心和学生资助中心建设;加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建设及教育,加强教室、宿舍的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完善各项德育工作制度

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基本制度、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学生奖(助)学金制度、德育工作评价制度、学生素质拓展制度等。将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纳入辅导员工作条例;将军工企业员工行为规范和6S管理规定等纳入学生行为准则、学生实习制度、学生宿舍管理规定等;将军工企业的具体考核标准融入学生评先评优奖励办法中,设置企业奖学金;将军工企业管理办法融合到学生社团管理办法中,形成学生素质拓展制度。

(三)升华核心价值观,弘扬军工精神

进一步依托故居、刘少奇故居、故居、吴运铎精神教育基地四大德育基地、军工协会等平台,开展大型徒步行军红色革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展(如电视剧《枪神》、电影《吴运铎》)等活动,传承无产阶级革命家精神,形成“心系天下的忧患意识、脚踏实地的践履品格、敢为人先的创新品质、坚忍不拔的拼搏意志”的精神文化,用朴实、用坚韧、用努力延续无产阶级革命家精神,丰富学院“一训三风”(校训“德能兼融、行知并重”、校风“务实创新、和谐共进”、教风“乐教善导、求精爱生”、学风“勤学好思、图强明礼”)内涵,升华“军工品质、忠诚奉献、立德树人、经世致用”核心价值观,将军工精神内化与心。

(四)完善德育工作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的目标:面向全体师生,以普及为基础,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创新”(学会做人,就是修德明志、以德立身;学会做事,就是掌握技能、增强能力;学会学习,就是注重实践、学以致用;学会创新,就是不断超越、适应发展)为基本目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为人处事能力、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把礼仪常识运用于实践,做到彬彬有礼、言谈有致,举止得体,养成知礼仪、讲文明的好习惯。从而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提高学院德育工作水平,促进学院整体工作的提高。建设各类学生活动和素质拓展中心,使其成为文化素质培养、艺术教育、科技创新、生活服务,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场所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四、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融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5-0082-04

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许多高职院校在规模趋于稳定、办学条件逐步改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成立时间较短,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将校园文化简单化、纯物化、功利化的不良倾向,甚至存在诸多盲区和误区。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彰显职业特色是高职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路径,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

一、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内涵解析

(一)高职校园文化

文化既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可以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1]。校园文化不仅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文化的辐射源和助推器。通过文化的传承创新,大学实现着教育的使命和功能,而且与社会文化形成文明互动、相互融合的态势,不断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创新。高职校园文化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目标追求、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通常包括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高职校园文化融入了更多的职业特征和企业文化元素,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办学精神的综合体现。高职校园文化一般具有先进性与高教性、职业性与行业性、地方性与社会性等特征[2]。

(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一致认同并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使命宗旨、精神追求、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思想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外在形象中的体现。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可概述为5个要素,即物质环境、价值观、模范人物、文化礼仪和文化脉络。

(三)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两者作用相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都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发展,都具有导向、规范和协调作用。二是两者特点相似。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都具有各自的共性,但对具体的学校和企业而言,又各具特点。三是两者相互影响。校园文化建设要主动适应企业文化,引进企业文化的因素,校园文化通过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来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建设主体不同。师生员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其中,教师是校园文化的主导力量,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和受益者,大学校长是校园文化的谋划者和倡导者;企业文化的建设主体是企业全体员工,企业高管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桥梁和纽带。二是建设目标不同。高职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最大的目标是社会效益;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企业目的是盈利。三是建设途径不同。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加强校园环境改造、制定可行的规章制度、提升学生活动的品味、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等环节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主要通过塑造企业形象、凝练企业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等途径来进行。四是本质特征不同。校园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育人文化,总体上内敛而包容;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实践文化,总体上开放而进取。

二、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

以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经常被简单地等同于学生文娱活动,这种认识显然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开放性要求,高职教育具有高教和职教双重属性,其文化内核是教育文化与职业文化的有机融合。高职院校需要吸收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工业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与企业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以促进形成自身特色,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二)有利于更新高职教育管理的理念

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理念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客体,是被动的接受者,处于弱势地位。企业文化内化到高职院校,必然冲击并转变学校的传统教育管理理念,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高职院校能够意识到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更是学校服务的对象,学校除了要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更应该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根据对用人单位的走访与调查发现,许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除了专业技能外,更加看重毕业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职业素质。高职毕业生要想尽快适应企业要求,不仅要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更应凭借良好的职业素质积极适应企业的人文环境。许多毕业生因为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不高,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导致企业不满意。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吸收企业文化的元素,可以让学生提前感知企业文化氛围,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增强学生对企业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

(四)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中期,不仅国内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更加激烈,而且国外高校还与国内高校争抢生源。高职院校要在竞争中取胜,在竞争中发展,就必须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打造核心竞争力。优秀的校园文化既是学校内涵的积淀,又是学校竞争的真正优势。从教育部对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的两轮评估来看,合格学校看硬件,良好学校看体制机制,优秀学校看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既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毕业生就业,最终也必然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五)有利于提升企业文化的品位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提升企业文化的品位。这是因为高职校园文化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可以通过校企文化的融合促进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当这些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源源不断地充实到企业,必然会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新鲜的血液,提升企业文化的品位,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三、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模式

(一)目标融合

高职院校把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依据。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将企业文化追求引进校园文化之中,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和企业应发挥各自优势,群策群力,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使高职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使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能上手快、留得住、用得上,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通过订单培养、顶岗实习、“校中厂”、“厂中校”等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和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相互融合。

(二)理念融合

理念是文化的灵魂,是文化传统、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的集中体现。高职院校应以校企文化理念的融合为核心,注意吸纳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特色鲜明的办学品牌。如食品类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成立食品文化陈列馆和食品文化研究所等举措,加强对食品行业和食品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宣传,提高学生对食品行业文化和食品企业文化的认知度,促进学生对食品企业文化的认同。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借鉴和吸纳优秀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把企业所追求的创新意识、诚信品质、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渗透到校风和学风的建设中去,从而使学校文化理念与企业文化理念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机制融合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享人才资源、共同开展技术开发、共同培养人才,已成为校企合作的共识。校企文化建设机制融合是实现文化深度融合的有力保障。一是邀请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建设生产性实训中心,从企业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定期邀请企业管理人员来校开设企业文化讲座。二是要强化师资队伍的职业素养,建立一支熟悉企业文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企业文化引入课堂。三是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就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在真实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通过建立保障机制,实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学校精神与企业精神的有机融合。

(四)活动融合

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一样,都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体现出来。就高职院校的课外文体活动而言,可以组织一些有明显企业色彩的活动,如金融类学校可以组织点钞大赛,机电类学校可以组织机械组装和维修技能竞赛,医药类学校可以组织健康保健宣传周活动等,将科技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等企业文化内涵有机融入其中。在组织形式上也要尽可能多地体现企业特色,加深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学校可以经常举办优秀企业家、杰出校友报告会和企业文化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到企业、人才市场、工业园区学习参观,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企业文化,撰写调查报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传播和实践企业文化,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

(五)品牌融合

学校为社会输送的“产品”是人才,只有名牌产品,才能被社会迅速认可和接受。因此,融合校、行、企共同打造品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抓手。一方面,高职院校从企业聘请经验丰富、技能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把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另一方面,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向校园渗透企业文化元素。例如,笔者所在的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鸿得利集团、蒙牛集团合作成立“鸿得利”、“蒙牛”订单班,与江苏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和淮扬菜烹饪协会联办二级学院,课程的设置由校企共同确定,把教学重点放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专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训练上,实现了企业与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企业管理理念和学校教育理念的有机结合,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元素的渗透。通过与企业文化的渗透融合,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品牌,为自身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资助课题《高职学生寝室文化构建研究》系列研究成果之一,编号:JSSYXY201302,主持人:丁正亚)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联接

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要面向就业,重要的是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因此它的教育模式应以就业为导向。因此,《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但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理解企业的文化。这就产生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开展校企合作,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这是为高职学生在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尽早融入企业的必由之路。

一、校企文化的内涵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诠解

“校园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富有争议性的概念。较为通行的概念是指“学校师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且学界一般认为校园文化由三个层面组成。第一个层面是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校园硬文化,包括校容、校貌、仪器设备、建筑物等。这个层面属于校园文化中的表面层。第二个层面是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包括领导机制、人际关系、规章制度、作风纪律等。这个层面属于校园文化中的中间层。第三个层面是精神文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校园软文化,包括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规范、师生群体意识,学生素质等。这个层面是校园文化中的核心层。

(二)企业文化的概念诠解

企业文化理论的提出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美国经济增长落后于日本,美国的管理学界开始反思自己管理弊病,并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但对于“企业文化”概念的理解,国内外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下面简单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定义。美国学者爱德加・沙因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社会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作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这个概念事实上是从整个社会的宏观角度来审视企业文化的。无独有偶,另两个美国学者约翰・P・科特与詹姆斯・赫斯克特的理解则与爱德加・沙因的理解截然不同。约翰・P・科特与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对比这几位美国学者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他们的理解差异主要表现在范围上的差异。因此,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也就可以从广义与狭义来理解。因此,国内的学者韩岫岚认为: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的综合。然而,不管是狭义的企业文化还是广义的企业文化,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企业文化属于亚文化,都是从属于组织管理文化的子概念。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是伴随着企业的长期生产经营活动积淀而成的。它包含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员工文化素质,以及蕴含在企业制度、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之中的文化特色。其中价值观念是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中的核心。基于两者定义的分析可知,对接之后的高职校园文化应具备以下特征:(1)寓先进性与高教性于一体;(2)寓职业性与行业性于一体;(3)寓地方性与社会性于一体。因为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属于职业教育,它从属于地方,同时更从属与这个社会。

二、耦合:校企文化的同一性

基于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某种同一性,或者是相似性。主要表现为:(1)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属于社会文化分支下的组织文化、管理文化,都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着眼点;(2)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具有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3)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4)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具有普遍性、差异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对于校园文化而言,它一旦被创立便获得了自身特有的意义。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而衍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系统,进而在不同程度上对宏观的社会文化及其他亚文化系统(对本论题而言,那就是企业文化了)产生影响。这也表明了校企文化之间存在着耦合性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所以,在建设校园文化中导入企业文化,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其接口则是多重或多维的。这也就表明了导入企业文化、实现两者之间融合的可行性。

三、导入:企业文化的衔接与融合

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导入优秀企业文化的内容,不应该是盲目的、随意的。为了更好地在建设校园文化中导入企业文化,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耦合的可能性、可行性转化为现实,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在教育、教学与管理等计划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执行导入、对接与融合活动。这样才能发挥两者所具有的塑造人、引导人、感染人的功能。

1.明确校企文化的分层,找准导入企业文化的对接点,这是实现校企文化耦合的前提。从文化学的视野来审视,文化作为人类的创造物,不是个人主观经验或体验的产物。“人正是在这样一个无限参差驳杂的现实世界中,在无数个体与群体的社会互动中,在主体与客体不断交互中,发展自己的文化价值意识。”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几个层次。这几个层次中,浅表层为物质文化,中间层为制度文化,深层面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作为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为人们的感观所直接触及,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制度文化主要是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主体行为;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内容。这对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也不例外。由此,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就不仅是物质文化的导入,制度文化的融入,精神文化的耦合才是两者对接的核心。因此,可以将高职院校校内的各种建筑等物质实体赋予具有丰富思想文化内涵的名称,如“致用楼”、“崇技楼”,“明德路”、“尚能路”,“强技广场”、“立业广场”、“弘德公寓”、“有为公寓”、“学思林”、“思齐湖”等等。

2.找准学校发展的定位,明确高职教育模式,这是实现校企文化耦合的核心。文章一开始就明确了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它的教育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必需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符合现代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应该是“技术型”、“应用型”,所以高职院校要面向市场、面向企业。既然是面向企业,就要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走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必由之路,全方位实施“校企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导入企业文化,实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耦合。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内的职业能力。

3.注重校企文化建设的方法,追求校企文化建设的实效,这是实现校企文化耦合的关键。明确前提以及核心之外,还需要有好的措施且将措施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导入企业文化的有效性。(1)要注重内涵,潜心培育,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学生理解企业文化,落实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2)要狠抓细节,精雕细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促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3)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通过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提升与企业文化的内在联系,吸纳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总之,高职校园文化必须把社会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价值观念的标准等,具体表现在校园文化的结构上,并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灌输、启发性示范和娱乐性陶冶,使其思想观念、道德伦理、专业学习、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都符合社会与企业的需要。

4.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坚持校企文化的理论研究,邀请各类企业的精英参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这是实现校企文化耦合的保证。由于高职院校多走"工学结合"的道路。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而言,应该注重学习、研究企业文化;而对于企业文化,由于毕业多年,且为了更好的延揽人才,保持企业人才链的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应注重校园文化的研究。同时还应注重来自企业的反馈信息,在必要、可行的情况下邀请各类企业的精英参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系统论的反馈原理指出,任何系统只有不断地根据反馈信息调整系统行为,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校园文化这项系统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善于收集和吸纳来自院内师生员工和社会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对偏离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行为,适时调整,对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行为予以强化。

参 考 文 献

[1]韩丽丽,孙乃有.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引入企业文化势在必行[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2]白同平.高校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3]王折放,过国忠.高校后勤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4]庞少红.导入企业文化.培育校园文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0)

[5]胡双喜,王雅琴,辉,朱永念.刍议高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同一性[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2)

[6]赵玲珍.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

[7]刘福禄.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初探[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8]黄卫国.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建设策略[J].机械职业教育.2009(12)

第10篇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Ding Wenxia; Fu Qiaoyun; Guo Qinghua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079)

(Hubei Communication Technical College,Wuhan 430079,China)

摘要: 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必须要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互通。本文就如何推动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建设的思路与措施,并指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Abstrac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requires campus culture and enterprise culture be integration. This article explores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s on how to promote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thinking and measures,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校园文化建设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279-01

0引言

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校企合作是一个新兴的模式,它实现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了两者之间的融合,促进两者共同进步。传统的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很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导致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将校企合作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性方法,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培养出大量有实践能力的学生,帮助他们毕业后寻求更好的工作途径。推动校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对我们正在进行的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校企合作丰富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来说,其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一个办学方向,也是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既是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办出特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可靠保证。与企业密切合作,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高职院校对企业文化的吸纳与内化。

促进学生就业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就业力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企业文化素养处于学生就业力的核心层,它不但在学生就业时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对学生毕业以后的职业适应能力、发展能力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这种文化方面的素养是一种内在的,不可直接体现的内在效应,是学生职业活动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在校园文化中引入企业文化,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企业文化培养,实现学校与企业文化层面的对接,为学生零距离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在校企合作中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

2积极推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融合

校园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蕴含在办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构建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管理体系和学生的专业素质、行为习惯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实现校企文化的互动融合。

2.1 广泛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一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以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训练学生职业能力。实习实训以企业顶岗实习为主,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实践,接受企业文化熏陶,从而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知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2.2 开发基于工作流程的专业课程①在理念上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②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需要来进行,同时又要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③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同时,教学效果评价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3 吸收借鉴优秀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现象,其精髓在于“质量第一”、“信誉为本”、“用户至上”并把它体现在生产经营管理中。高职院校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促进学生加深对未来职业的理性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一是将企业先进管理制度用于教学管理。二是对学生管理注意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

2.4 打造校企合作课外学习活动平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应更多地体现职业文化。通过他们的真实的事迹来感染学生,让学生等到直观的启示,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2.5 营造能体现职业特征的环境氛围环境的渲染、结节的培养可以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优美的校园环境包含着丰富的潜在教育内容,具有潜移默化、暗示陶冶的功能。①在环境建设上要彰显学校精神、体现职业特征。②在不同专业的教学场所构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③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校园网等媒体建设,发挥它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3校企结合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不断与企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互通是必然的。引入企业文化,建设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成长,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①突出主体性,力戒本色缺失。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是简单地要求校园文化去适应企业文化,也不是用企业文化来替代校园文化,而是指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理念指导下,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把企业文化中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因素,主动纳入到高职校园文化的结构要素之中,设计一个突显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的教育环境,发挥文化育人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主体性,克服自我迷失。②突出学习性,坚持择优选择。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由领导者的创业精神和教师群体的技能、知识等要素构成。强化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就是学习,即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学习,强化领导者的企业家精神和教师知识与技能的转换,促使核心竞争力的各个构成要素达到优化状态。因此,在校企文化互动中要突出强调学习性问展、择优选择。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著.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

[2]王文槿,林仙福,著.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实务.海洋出版社.2010,(07).

[3]吴宾,何捷.《校企合作的研究进展与趋势》,《改革与开放》.2009,(9).

[4]张满效,杜宪光.《加强校企合作,提高高职院校的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5]金贵峻.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天水示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03期.

[6]陈启强.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四川示范大学》2008年.

[7]池昭梅.《坚持双赢原则 加强校企合作》.《广西高等专科职业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第11篇

关键词:组织文化;校企文化;融合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课题“开放大学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比较研究”(编号:15SB0365),主持人:徐春梅。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35-05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生命线。实现双赢的校企合作不仅是简单的物质上的对接,更是在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基础上的二者融合。职业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层次互动、融合、共生是推动校企合作的力量之源。共同的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是一个组织内所有个体共同的追求与信仰。职业院校与企业是特殊的“社会性组织”,职业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均属于组织文化的范畴,因此两者存在融合与互动的基础。同时,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天然的依赖关系。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为组织目标,为了实现此目标并更好地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满足企业的适应性,企业有必要通过校企合作介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同时,校企合作中重要的一环是企业文化与职业院校文化产生良性互动,以期形成符合职业教育和企业协同发展的共生性文化。

一、基于组织文化的校企文化融合要素分析

(一)融合的前提:组织文化互动理论的假设

文化互动理论是俄国文化符号家洛特曼(Lotman)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文化互动是指人类在共同的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自发性的交流互补行为,具体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要素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互相渗透和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1]。根据洛特曼的这一理论,要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文化互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职业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是不同的文化要素,有自己的特殊价值观(个性),“不是相似或近似……而是不同才是促进相互作用的动因”;二是两者的组织文化结构存有普遍机制(共性),即两个主体之间有发生相互依赖的必要性。学校与企业是两种各自不同的组织结构,其组织文化各异;两者都属于组织文化的大范畴,职业教育与企业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两者之间具有能够进一步沟通的组织文化的基础。换言之,两者之间形成互动、融合乃至共生共长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二)融合的实质:组织中“人”的建设

文化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互动中,不断发生矛盾和碰撞,又不断地得到调和、妥协,达到统一,进而不断地进化聚集而成。人是文化中的核心因素,组织的核心同样是基于人,组织文化以人为本,把人看作是一种潜力巨大的资源。组织文化可以激活行为主体内在需求和动力,强调通过文化指引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活动。简言之,组织文化的实现应以人为本,最终达到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同一性。

职业院校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文化、组织文化,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具有文化育人、文化塑人、文化感人的功能。学生由“学校人”成为“企业人”是职业院校的主要使命,这也是校企文化融合的目的。可以说,校企文化融合的本质就是使受教育个体从学校组织顺利过渡到企业组织,缩小异质组织文化间的不适应。

(三)融合的结构:相通的同心圆层次结构

组织文化主要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文化(载体层)、行为文化(表现层)、制度文化(中介层)、精神文化(核心层),其中精神文化是组织文化的灵魂。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在结构上是一致的,均是按照组织文化的同心圆层次结构进行搭建。

1.学校的组织文化结构: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外在的硬件设施,如环境的布置、文化实施、教学设备等;行为文化是指参与教育过程中的个体活动的外在表现,如精神面貌、师生关系等;制度文化是教育过程中运行的规范体系,包括管理机制、校规、班规等;精神文化主要是指被师生认可的管理理念、价值观念等思想意识,如校风、教风和学风。

2.企业的组织文化结构:物质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外观、产品质量、品种、产值利润以及员工精神状态;行为文化主要指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如企业先进模范人物的行为、人际关系活动等;制度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管理和激励员工的规章制度;精神文化主要是指企业信奉的理念和价值观,这是核心层次。

校企烧呔弑缸畔嗤ǖ耐心圆式的文化结构层次,两者的文化融合也就更具可行性。

(四)融合的目的:组织绩效的提高

组织文化是提高组织绩效的内驱推动力,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终极目标均是指向组织任务的完成,学校的组织任务是培养合乎要求的人才,企业的组织任务是生产合格的产品与盈利。不管是人才的培养或是产品的生产,效率最大化或是绩效的最优化是一个组织追求的目标,而沟通顺畅、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有利于组织绩效的提高。校企两个主体之间的最深层次的合作就是组织文化的整合。职业教育通过与企业深层次的组织文化融合和互动,可以提升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即提升企业“准劳动者”的素质,也就是在实现教育的个体价值基础上释放教育的社会价值。

二、组织文化层面校企文化融合的阻力

行为科学家勒温(Kurt Lewin)认为,在组织的变革过程中始终存在两种力量:一是推动力,它有助于改变现实,实现创新,能引发变革或将变革继续下去;二是阻力,它是阻止变革的力量,能阻止变革的发生或中断变革[2]。校企文化的融合是建立在一定的共同基础上的,但现实中也存在两种力量的相互对抗,造成这种对抗的主要原因是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存在错位,而从本质上看是两种不同组织文化之间的冲突造成的。

(一)组织文化的性质冲突

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性质不同,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的不同。职业院校文化是非营利性文化,主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主张人本、平等与全面发展;企业文化是营利性文化,强调现实的经济效益,强调利益、控制和权威。与之对应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组织文化,即职业院校文化遵循的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互动形成文化,主要强调内在激励;而企业文化则更多通过明确的奖惩,采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保障,一般强调外在激励与控制。职业院校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主要通过共享价值观、传统、信念等维持组织的运转,讲求平等,注重个人专业水平和学术能力的发挥;而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主要通过授权形成的垂直架构和契约关系维持运行,注重权力[3]。

(二)组织文化的功能脱节

“组织文化之父”沙恩(Schein)指出组织文化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的适应功能,即指向外部的组织目标实现;二是内部环境的整合功能,即指向内部的成员协作与创新[4]。对应到教育功能的角度,学校组织文化的聚焦点在于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和教育功能结果的产生(内部环境整合),企业组织文化的聚焦点则在于教育社会功能的释放(外部组织目标实现)。教育功能行动主要是入学选拔和培养,教育功能结果的产生主要是形成了受教育者的文化特性、培养了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教育社会功能的释放发生在社会系统之中,通过教育的“产品”有了相应的岗位与机会才能释放,即在用人企业的组织文化中得以实现。在个体教育功能与社会教育功能实现的过程中,存在着学校与企业的组织文化的聚焦点不同或脱节的问题。学校文化重点关注的是对人才的培养,而企业文化重点关注的是如何使用人才。因此,容易造成学校组织文化没有考虑企业的人才功能释放需求(技能),企业的组织文化忽略个体独特价值与文化特性(素养)。

(三)组织文化的呈现方式差异

按照组织的掌控特点,可以把组织文化分为适应性与控制性两极。同时,学校组织文化是一种研究性文化,追求的是理性、素质,具有理论、含蓄、隐性等特点;而企业组织文化是一种实践性文化,追求的是控制、效率,一般是与生产、管理、经营的实践相结合。根据理论―实践、适应性―控制性两个维度,以圆形的方式可以呈现四种组织文化的呈现方式(见图1),即适应性理论文化、适应性实践文化、控制性理论文化与控制性实践文化。

学校组织文化属于适应性的理论文化,企业组织文化属于控制性的实践文化。适应性的理论文化强调文化与个体之间的适应性,侧重文化是为人服眨豢刂菩缘氖导文化强调个体对于文化的接受性,侧重人对于文化的顺应。这两种组织文化不同的呈现方式,容易造成双方合作时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课程内容等方面产生分歧。为有效消除这种分歧,两种组织文化应在自身文化呈现方式的基础上逐渐实现借鉴与融合,即学校文化可借鉴企业控制性的因素,企业文化亦应学习适应性的管理,如学校引入企业职业规范、管理制度的学习,而企业则可以学习教育中师生人本思想、文化认同等。此外,学校在适应性的理论文化基础上增强实践性的应用,企业则在控制性的实践文化基础上增强理论学习。

(四)学校组织文化存在文化焦虑现象

职业教育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一种文化焦虑现象。所谓文化焦虑是学校对其自身的文化传承、文化创生、文化育人功能不济甚至缺失所表现出来的反思和忧虑,即职业院校自己觉得其学校文化与普通高校相比低人一等,众多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没有自身特色等。此种文化焦虑带来的内心感受是文化不自信,行为表现则是文化建设雷同、模仿、不切实际与急功近利。学校文化的生成应是一代代人共同创造的精神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的,具有自生性。文化焦虑下的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往往容易忽视“人本化”和“人文化”,甚至背离育人理念与人才培养的价值观。

三、组织文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校企文化有效融合的策略

校企文化融合的本意不是一方代替另一方,而是双方在一定理念的指导下相互适应以构建新的育人文化结构。职业院校应主动迈向文化自觉,形成文化自信,建设学校特色文化,以特色文化吸引企业主动合作。职业院校要主动吸纳企业优秀文化,以丰富校企合作过程中育人文化的多样性、适应性与前瞻性。基于文化自信与主动吸纳,职业院校与企业最终要实现文化互动与融合,以实现育人的合作共赢。

(一)由文化焦虑走向文化自觉,实现职业院校文化自信

如前所述,校企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文化焦虑现象,此种文化焦虑下的学校办学必然不能吸引企业参与,培养的人才也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文化的需求。面临新的发展环境,职业院校要突破自身的文化焦虑,迈向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是特定文化圈中的个体对所处文化有一种自知之明与反思,并通过积极主动地进行自身文化转型与提升发展能力,以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文化的自主地位[5]。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学校文化是一种特殊文化,应体现教书育人的特殊性。职业教育是面向企业生产一线的,其文化建设自然应关注社会尤其是企业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为此,职业院校需要适应转型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需求,在专业教学和育人过程中不断自觉反思自身文化建设,重塑自身的文化主体意识和心态,凝练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应通过继承、创新和整合,使先进的、高品位的文化成为学校的强势文化和主导文化。换言之,职业院校应从组织文化的四个层次全面树立自身发展的文化自信。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自信的内源,各职业院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优势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等确立自己的特色文化,并将这种特色文化升华成为不逊于普通高校的文化自信。最终形成职业教育校园文化独树一帜,各个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百花齐放的文化育人环境。学校是育人的主体,只有职业院校具备了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实现文化育人与文化吸引,才能在与企业的文化互动中处于平等、主动地位,校企合作中的文化融合也才能真正实现。

(二)学习企业优秀文化精髓,实现企业优秀文化校园化

职业院校是一种更为贴近市场的教育组织,借鉴企业的优秀文化,创新职业院校育人文化,能够推动职业院校文化建设走向更高水平。企业优秀文化校园化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把企业文化完全植入学校文化,也不是简单地“企业文化集成”,它是在学校文化特色与自信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新的价值理念、新的制度,构建新的行为规范,塑造新的价值观与教育观。“工匠精神”是近年来在职业教育领域被反复解读的关键词,其代表的是众多优秀企业的优秀组织文化的精髓,这种企业的优秀文化具有吸引力、教育力,是校企文化能够实现融合的关键所在。企业文化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如阿里巴巴、格力、万科等优秀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将丰富和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企业优秀文化校园化,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一是按照企业形态文化的特质,对职业院校学生展开职业规划、创业教育、职业理念塑造、场竞争等教育,使学生逐渐建立“现代职业人”的自我身份认知;二是以专业和课程教学为抓手,通过聘请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入校开展专业和课程教学,渗透企业优秀文化;三是按照企业价值文化的要求,注重对学生职业价值、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管理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建立对于职业、行业的价值认同;四是校企共建实践实训基地、学生顶岗实习,学生在仿真或真实环境下,感受企业文化的要求,能够熟练过渡到未来企业工作环境之中。

(三)校企组织文化互动融合,构建多元参与的新形态

组织文化的互动关系内化于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分工合作的现实需求。从组织文化的功能看,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具有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体现在:社会的持续发展与企业的劳动者需求均需要职业院校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社会与企业提供的实习与实训的机会。校企合作的互补关键在于组织文化的互补与融合,如企业组织文化的需求须兼顾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专业建设以及学生成长发展的文化复杂性;职业院校也应在师资配置、专业课程开发、学生实习实训等环节不断地调整,以自觉地兼顾企业的文化要求。

做好校企文化互动与融合,就要发挥两者的主动性,通过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创造不同组织文化要素相互适应、共生共长的新型育人文化。传统的校企文化互动与融合是学校对企业的单向传输与反馈,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校企合作需求。因此,学校与企业要将各种组织文化进行协调和平衡,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实现多方共赢、共同发展。职业院校利用虚拟网上实验室、BBS、BLOG等现代技术平台促使学生、教师以及企业管理者就校企合作中的各项事务展开经常性对话、交流与合作,在对话与合作中促进组织文化的融合,培养自主、合作、开放、平等、共享的多元校企合作文化。

学校与企业的组织文化各自有着自身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两者只有融合互补,才能实现育人的共同目标。在此过程中,学校与企业需要避免文化封闭,避免单一文化的扩张与压制产生文化割裂;同时,保持每种组织文化之间必要的张力,保持两种文化之间的有弹性的界限,为校企合作营造有活力的空间。最后,从组织文化的具体形态来说,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四种文化形态的发展要力求和谐,在校企文化融合过程中以精神文化为引领,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物质文化为载体,最终实现培养预期行为文化指导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路荣平.文化互动视域下高职校企合作的内容与方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2(9):44.

[2]白汉刚.职业院校的组织文化变革过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10):33.

[3]叶华.高职院校组织文化与企业组织文化的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07(2):26.

第12篇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问题。立足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共同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既是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新问题的积极应对,也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校企合作让高职院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问题

(一)校企合作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的挑战

首先,校企合作在引企入校过程中,改变了校园的教育环境,让高职校园成为一个开放的空间。在校企合作的校园里,企业的利益导向,企业员工多元化的价值认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消极思潮和各种社会问题更容易在高职院校的校园里传播、扩散,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其次,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实践形式改变了教育对象单一的身份,学生面对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扮演着学生、学徒、企业准员工、实习员工等诸多角色,不同的角色互换中,其心理感受、教育管理要求、所处的环境等都截然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积极应对这些变化。再者,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形式必然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如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厂中校、校中厂等不同的校企合作形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面临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都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和应对的问题。

(二)校企合作对传统思想理论课教学产生了巨大冲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地位毋庸置疑。但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校企合作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用化趋向更加凸显,多数学校重专业知识和企业实践轻人文教育,专业课和实践课时加大,必然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蚕食被挤压。[1]另一方面,lunwen. 1KEJI AN. 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行为受市场影响较大,很多合作形式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工学结合教学计划安排往往由企业说了算,甚至是企业随时需要随时安排。面对灵活多变的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实践教学安排,专业课程可以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得到强化,而思想理论课却只能暂时搁置甚至是被遗忘。但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有其特殊性,必须要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着明确的教学任务和严格的课时要求。于是,学生返校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们忙于找时间补课,来不及补的只能压缩课时或降低考核要求,让本来就吸引力不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雪上加霜。

(三)校企合作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

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问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解决。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任务、方式方法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做好积极应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转型发展;同时还要利用好校企合作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探索合作育人的载体和途径,把校企合作作为推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具体合作形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了解校企合作的内涵与具体形式,熟悉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实际,成为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专家,还必须积极探索合作育人途径,通过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积极解决学生顶岗实习、工学结合阶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好介入和脱节的问题,等等。

二、围绕校企合作创新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微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实践,也应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一)挖掘实践育人功能,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中央2004年16号文件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2]校企合作中的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做法本身就是立足企业需求和未来学生职业发展的专业实践,教学实践、就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行业、体验职业、接受锻炼,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如校企合作过程中,特别是在工学结合时,学生直接参与到企业生产流程中,他们从简单单纯的学校环境转向比较复杂多变的企业环境,不管是遇到的人还是事,都比在校学习更多更复杂,沟通交流的机会也更多;在进行生产劳动过程之中,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纪律性,都会更加具体化,他们会对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以及管理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会更珍惜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交往,这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深入和扩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实践育人的功能,以积极的态度推动校企合作育人,在校企合作的具体实践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二)挖掘企业的教育资源,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

首先,高职院校应积极搭建校企“合作育人”的平台,让企业也成为学生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体。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企业的创业奋斗历程、企业家精神、优秀企业文化、企业楷模都将是开展学生管理、榜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素材。高职院校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机制,给学生提供感受、了解企业文化、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规范、职业道德、国家相关政策的生动情境,让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比较,从而从实践体验上升为道德体验和价值认同。其次,高职院校应积极尝试建立校企混编的专兼结合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在传统学生工作中,辅导员(班主任)是教育的实施主体,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除了辅导员(班主任)之外,企业工程师、管理者和员工也发挥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特别是企业工程师、管理者在走进课堂授课,或担任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时,除了传授学生技能,其行为本身也承担着学生管理、思想教育的功能。高职院校应聘请企业管理者或工程师作 为兼职辅导员(lunwen. 1KEJI AN. 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班主任),共同承担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心理疏导等工作,增强企业合作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者,高职院校应引导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评价。校企合作核心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但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企业需要,企业究竟看重学生哪方面的素质,还要企业说了算。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与企业合作,广泛开展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与企业共同商定符合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学生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参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等等,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3]

(三)围绕校企合作的具体形式,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创新

校企合作让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促进了其改革创新。很多高职院校都做了有益探索,做法大致归纳有:一是改变原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系统,适应学生校外实习分散、不固定的特点,依据学生实习区域、项目类别建立“矩阵制”组织形式(包括把党、团组织建到企业,按区域设立工作站管理等)取代学院式班团组织形式,保障组织管理始终存在并发挥作用。如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工作站”做法,就是在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阶段创新学生组织管理形式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有益探索。二是利用新媒体搭建交流教育平台,解决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期间辅导员(班主任)不便介入不好介入的问题,保障学生不在校期间,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关怀不断线,主要是通过实习管理系统、工作汇报制度等形式实时了解学生在企业工作状况,实时进行干预和管理。三是完善辅导员驻点驻企负责制和企业调研制度,安排专人在固定区域、固定企业,开展定期寻访和调研活动,掌握学生在企业的实际表现。四是挖掘企业教育资源开展生动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邀请企业家、优秀毕业生开设讲坛,开展校企、学生和企业员工联谊会等,把企业元素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让学生去体验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明晰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以上很多做法在高职院校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丰富、创新和推广。当然,在具体的校企合作形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要在校企合作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

(四)根据校企合作特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

一是理念更新。思想理论课教学部门要适应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教学安排灵活多变的特点,充分利用好高职院校有限的理论课教学时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要精、要管用”的指导原则,精选教学内容,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既具有理论上的坚定性和彻底性,又能立足于学生实际和未来职业发展需要,具备鲜明的针对性、时代感和现实性。二是改进教学方法。为保证教学系统性和理论学习的完整性,思想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在学生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阶段实行线上学习、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理论课的教和学的效果。三是把理论课教育融入到企业实践中,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时。理论课教学部门,可以联合党团组织和学工部门,在企业和学生实习单位建立德育实训基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工厂和企业,在工学结合、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开展学生德育调研、德育干预、思想理论学习和形势政治教育,解决学生思想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有的学校成立了党团组织干部、辅导lunwen. 1KEJI AN. 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员、思想理论课教师为主要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经常到工厂进行跟踪指导,也有学校在学生相对集中的企业或区域,以企业或区域为单位建立工作站,在这些企业和区域利用学生业余时间开展政治理论课教学、政治理论学习、党团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4]这些做法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至于因为专业课的实践而受到影响,同时,还可以把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身心体验、道德实践和实际行为能力,也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参考文献:

[1]杨树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惑与出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