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2 00:01: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生的境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攀登的目的是山登绝顶我为峰
著名哲学家张世英先生曾提出“人生四境界说”。他按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程度,把人生境界分成“欲求的境界”“求知的境界”“道德的境界”和“审美的境界”四个层次。四种境界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彼此交错。一般而言,人往往是四种境界兼而有之,而人品之高下只是以各种境界所占比例多少不同而决定。
欲求的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一个“欲求的境界”占主导地住的人,只知道满足个人生活所必需的最低欲望。孔子的弟子告子所谓“食色、性也”,大概就是指的这种境界。这种人往往未脱离动物状态。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其“异于禽兽者几希”。因为这种人沉醉于低级趣味,自然无自由可言,更谈不上什么人生价值和意义。
求知的境界。也称作“求实的境界”。处于求知境界的人,不再单纯满足于生存的欲望,而是有求知欲。要求理解外在客观事物的秩序和规律,由此催生出科学求实精神。一个人有了知识,把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将得到大大的提升。那些科学家都居于这种境界。那些酷爱发明创新的天才,也有这样的境界。
人生的道德境界与求知境界几乎同时发生,但从实现人生意义、价值角度和精神自由程度而言,道德境界高于求知境界。因为人在道德境界中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主客观的外在性,而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但道德总是以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为前提,道德上的“应该”就是这种差距的表现。在哲学家看来,我日常对“他人”所持的“推己及人”“同情”“怜悯”等人生态度,只是一种“俯视他人”的低层次的道德境界。一个人只有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对他人负责。才能上升到高层次的道德境界。
道德的实现与完成,既是道德境界的极致,也是它的结束,这时开始进入人生的“审美境界”。这一境界包含道德而超越道德,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审美境界中,人不再是同于道德义务强制行事。不再只是为了“应该”行事。人完全处于一种与世界万物融为一体自然而然的境界之中。审美境界中的人,其行为必然合乎道德,但他是自然而然、自由自在地做应该之事,无任何强制之意。
以中国传统儒道两寒而论。儒家以“道德的境界”为人生境界的最高层次,其“天人合一”之“天”主要具有道德含义。而道家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则明显以“审美的境界”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诚然,人生的四种境界总是错综复杂地彼此交织。人人皆有“欲求的境界”。只不过高层次的境界往往体现、渗透在低层次的境界中。比如喝茶,一个“欲求境界”占主导地位的人仅仅是解渴,而一个富于“审美的境界”的人,更多地在茶中品出诗意,达到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做到这种境界的人,就是我所说的大师、大家吧。
从民族文化开掘,到人生实践,到审美的人生境界的追求,这样的文学表达,在近年越来越趋于“务实”的创作中是很少见了。20余年前的文学的“文化寻根”,可以看作是新时期以来我们在继承与创新上的第一次自觉的追求,但由于多数作品回避了当代历史、当代生活,实际上的创作便缺少了真正得以有效展开的话语途径。10年前的人文精神讨论,也指向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时代精神的重建,但“终极关怀”等毕竟太抽象,不能具体化,缺少“中国特色”,有关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建构的讨论也就难以持续和深入。我举出这两次和“文化”有关的文学思潮,其联想都缘于储福金的一部小说《黑白》。就写围棋而言,它自然可以说是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黑白》中的围棋是和传统文化精神、和当代历史人生、和人生境界的追求等联系在一起描写的,这便让人动心、兴奋。中国传统的琴棋书画,惟有棋是有对手的,坐照、手谈、纹枰论道,高雅中包含着丰富的对立冲突的意味。围棋如同人生,也印证着人生。黑白每一个子、每一步棋都是平等的,区别只在于先后放在什么位置上和发挥了什么作用,它是整体(人生)的一部分,可能演变为废子,也可能成为“棋筋”,而废子和棋筋也随形势而变化。势和地、攻与守、先中后、后中先,都充满辩证转化的意味。然而这还仅是棋理。它如何融入人生,使传统文化成为塑造人物的根据,使民族文化随着人生的展开一起成长,进而达到某种精神境界的追求,依然是文学的创造。
《黑白》围绕着棋手陶羊子从民国初期到抗战胜利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展开艺术的抒写。江南的一个多雨的小镇是他的人生的出发点。如水的灵气和如雨的晦养成了他童年孤独的、敏感的性格。陶羊子的围棋启蒙老师是一位隐于乱世、超然世外的奇人任守一,任守一实际上并没有具体教他棋艺,羊子是通过自己观棋、参悟、对局而学棋的;而童年下棋的伙伴则是出身底层的方天勤,方天勤的棋风是力战的、拼杀和注重实利的,以后成了他终生的对手。陶羊子的棋风一开始便是注重大局的、防御的、以柔克刚的,“夫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当然也是一种传统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本来便是多样的,多元的,不能一言以蔽之。生活也证明,文学的开掘都包含着一个取舍、颠覆与升华的过程。小说中陶羊子对于黑白有完全不同的感觉,他拒斥那黑色的世界,那杀戮与死亡的感觉,黑暗的笼罩及其咄咄逼人的压迫,以至于他自己执黑时几乎就不会下棋了。这是对于陶羊子的生活、经历、精神、心态的一种隐喻。储福金在述说一个又一个曲折的故事时,生动的叙述中自然而然地隐含着象征和联想,不露痕迹地联系着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这是相当难得的。
陶羊子的围棋人生先后经历了三个层次或三个阶段。首先是棋艺,这时的他仅满足于胜负,初到苏州便已崭露头角;其次是性格的锤炼,陶羊子要摆脱黑色的恐惧,面对对手的逼近厮杀,在压迫中积蓄力量;最后,才达到了那种天地境界,执黑执白都合乎自然。这也是天人合一、自然人生和谐的理想境界。主人公一生接触的三位女性,也从不同方面烘托了他的围棋人生。他童年的伴侣,任守一的女儿任秋活泼、爽利、单纯,并不同于她出世的父亲,而有一种世俗的美,让人感到亲切。中学同学梅若云,是一位实业家的女儿,对传统文化有很高的领悟,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被陶羊子视为知己。一场战争使陶羊子家破人亡,从精神的云端中坠落下来。陶羊子遇到的第三个女性是在浙西山区救了他命的山村女子阿姗,也是一位因爱上了城里书生而被放逐到山野的乡村女子,最后和陶羊子组成了新的家庭。它代表着生活的意志,回到世俗,又有坚守及精神的追求。实际上,这三位女子既依附于传统文化,又在各自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都表现了某种叛逆的性格,反映了传统文化实践中的复杂性。
《黑白》故事的,先是陶羊子等在芮总府和日本职业棋手的较量,第一次战胜了日本高段棋手,那丰富的心理活动、从心灵深处涌出的力量,让人难忘,这是陶羊子一次精神的升华。接着是战争爆发,黑暗袭来,陶羊子新婚怀孕的妻子死于一次空袭,尸骨无存,他用双手在废墟拣拾任秋尸骨残骸的一幕,让人动魄惊心,他又经历了一次精神炼狱的磨难,走上了与侵略者势不两立的新路。爱国主义、民族感情伴随着历史,伴随着人物命运一起发展,这也是自然而然的。小说写了棋,也写了人;写了人生,也写了历史。表明作者不是要孤立和抽象地表达作品的主题。但过后,生活还要继续,绚烂终归于平淡,我觉得这是对长篇小说文学性的又一种检验。就独特的题材和对于传统文化真正有深度的发掘而言,《黑白》也经受住了这样的检验。
储福金的创作同时从民族文化和民间生活中,获得叙述的动力。《黑白》和以往文化探索不同,是立足于世俗生活的,又是立足于历史人生的,这是它的特色和贡献。围棋是国粹,被形容为包含着天地万物、人世百端的至理,它历时数千年而不衰,表明了民族文化的生命力。而人又是被形容为是一种“需要随时随地审视自己生命意义的存在物”,故事是“人物的成长史”。于是,两种力量汇合了起来,达到了新的境界。我认为,人生境界就是一种精神境界,本身便包含着不断超越的意义,并不需要另外再设一个精神境界。储福金的围棋人生小说还应该继续写下去,它也体现出了长篇的艺术规律、审美的要求和创作的多样性。
[关键词]人生境界 人的本性 再认识
人生境界是以主体内在本性为依据,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人的意义世界或心意状态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它标志着人的生活所达到的意义视域以及人的精神升华的不同层面。人生境界是在人生一般存在状态基础之上对人生意义的追寻,是一种超越的生命体验状态,是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通过人的实践来完成的。
人生境界的内涵解析
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地反思的思想。所以哲学当以人生为对象,人生观、世界观都是从这个基点产生的。他认为,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途径是靠觉解(觉悟和了解),因觉解不同,人生的境界各不相同。总体上,人生境界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人主要表现出自然本能。这种境界的“觉解”,是“糊里糊涂”的,实际是无知的、未觉解的,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与一般动物没有太大的区别。功利境界的人认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认为人与社会是对立的,通常只顾自己。功利境界的人有了意义世界,但这个意义世界的范围很小,只觉解到自己的一定范围。道德境界的人,自我的价值扩大到社会上,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因而认为为社会做贡献,为他人做贡献,都是自己的份内事。宇宙境界的人凭借自己的觉解,把宇宙看成一个整体,把意义世界与客观世界视为一体,把自己的境界(意义世界)拓展为宇宙(天或大全整体)。这样,人的精神自然就能够无限博大,齐天地万物而作逍遥之游也就显得自然而然了。
现实生活中,人生境界的提升与所做事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只与觉解程度有关。如同样是一种本能的自然行为――吃饭,一个人饿了就吃饭,冷了就穿衣,这就属于自然境界。如果不但要吃饭,还要吃香米饭,吃营养丰富的大米饭,因为能起保健作用,这就属于功利境界。如果吃饭是为保重身体,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就能为人民多做贡献,这就属于道德境界。如果已经意识到了人是自然、宇宙的一部分,认识到需要吃饭来保持自身与大自然的平衡、和谐,这就属于天地境界。再如,一种常被看作功利行为的商品交易行为,如果行为人只是以物易物,以无需换所需,用贝壳换馒头,则是自然境界的诉求;如果交换的目的是为了挣钱,则是日常所见的功利境界;如果商品交易的目的是为了给社会创造财富和便利,则交易者已进入道德境界;而当交易者已把交易行为看为自然物的流通载体,顺应自然,就进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再比如,冯友兰先生提到,一人办一医院,他的目的若是要想使他自己得名利,他的行为即是求利的行为,他的境界即是功利。他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则他的行为即是行义行为,他的境界即是道德境界。如有些宗教家,办医院、“行善事”,不为自己求名利,亦不是专为社会服务,而是为神或上帝服务,为神或上帝尽职。若他的目的真是如此,而又纯是如此,则他的行为即是宗教行为,他的境界即近乎此所谓天地境界。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人生的四个境界当中,所要提升的不是行为本身,而是行为人的觉解。在传统观点中,四个境界之间由于目的性的不同被做出了隔离,尤其是在道德境界和功利境界之间。传统观点认为道德境界的基本准则是利他或为公,而功利境界的基本准则是利己或为私,过分强调二者的水火不容。在这一点上,冯友兰先生几乎全盘接受了传统儒家的“义利之辨”的思想,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如孟子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在这点上,冯先生也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冯先生所说的“人之所以为人者”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因此,当冯先生和儒家倡导人们尽人之理时仅仅是指尽人的社会性,因而都要求人们彻底地去私忘我而为公利他。
提升人生境界需要对人之本性进行再认识
人之理或人之性中除了包含社会性外还包含动物性。所谓人之理或人之性,就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人之所以为人者,就是有理性和有社会性的动物,即人之所以为人者是人的内涵。内涵在逻辑上有一说法――种差加属。在人的内涵中,理性和社会性是种差,动物是属。动物性虽然不是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唯一特征,但却是人之所以为人者所不可缺少的成分。由于动物性在逻辑上先于理性和社会性,因此它是比理性和社会性更为基本的成分。据此,当说人应尽人之理时,首先应尽的是动物性,其次才是理性和社会性。
因此,提升人生境界需要对人之本性进行再认识。动物性的存在,使我们自然朴实地生活在自然境界当中,而当我们进入社会中,行为便会因社会经济属性的存在而具有目的性,这一境界的提升也体现在人是目的性动物这一命题当中,故功利境界也可看作是在觉解上由动物性的本属融入了社会性的种差,并由社会中的经济属性起到了主要的引导作用。而社会性中,除了经济属性还有道德属性,道德应该是合于天理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不是天生的,是由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当自然境界人或功利境界人接受了这种耳濡目染后,会在行为中作出自然的道德诉求,那么他就进入了道德境界。但是即使是进入道德境界的人,也无法摆脱动物性的属,因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人们最终的追求是幸福,对道德的追求还包含有动物本性的追求。
【关键词】人生境界 高校德育 德育教学
“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对高校的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人”的理解与重视成为了高校德育的关键。传统的德育目标是纠正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而“以人为本”理念更看重人的发展与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生境界培养则是从人自身发展和需要的角度去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帮助被教育者形成人生境界层面的精神价值,为高校德育教学探寻新的途径。
一、对当前德育教学工作的反思
德育与知识性教育的区别在于效果的检验,知识性教育可以通过测试来直接检验,但是德育的最终实现则依靠主体的道德自觉和长期实践,二者考察方式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对二者的评价。
1 教育中的重智轻德现象
由于德育教学的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对于阶段性教育的教育者而言,德育就很难成为某一阶段教育的重点,往往被教育者轻视。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和思想转型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健康等素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重智轻德现象,给德育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教育中的重智轻德现象可以追溯到学生走进大学之前。一直以来,中小学生很难有更多的机会去获得相应的道德教育,因为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另外与升学考试紧密相关的课程上,中小学教师往往也重视这些课程,甚至在评价学生的优劣方面也只是看几门主要科目的考试成绩是否优秀。这样一来,重知识而轻道德的教育逐渐形成影响,从而造成道德教育的缺陷,并延续至大学阶段。
从教育培养塑造人的视角来看,教育的最低层次是传授谋生的知识,再高一个层次则是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最高层次是教学生学会怎样做人。一个人专业的缺陷并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人格的缺陷则会贻害他一辈子。所以,重智轻德的问题将会在学生未来的发展中埋下隐患,势必影响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2 社会本位所导致的“目中无人”现象
长期以来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社会本位的,即从社会利益出发界定教学的目标。所以,教育过程中容易忽视对学生个体价值的引导和培养,造成对“人”的具体关怀的缺失。
传统的教育内容过于强调政治性,却忽视了学生的现实需要。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说明,由于根据社会的政治需要去培养和塑造学生,势必造成对人的创造个性和关切人的生存状况的教育内容相对缺失。这样的教育不仅给学生造成一种应激式的服从,更表现为学生将会按照社会标准的形式去争取一个好成绩,而对所学习的内容并没有获得内心的真正理解和认同。
如果不考虑受教育者的理解和认同,教育者就把内容强硬地灌输给受教育者,就等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本质上讲,这就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方式,从而暴露了教育的社会本位和教师中心等教育问题。不仅不利于受教育者自主性、能动性的培养,反而会使学生对教育内容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是阻抗心理,从而影响了德育有效性的实现。
3 过于统一的模式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标不可避免地会强调统一性和一致性,从而造成教学中针对性的缺乏和实效性的不明显。高校德育在教学中大多强调社会价值,而人自身的个体价值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受这一理念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德育顺从于社会政治的需要,而忽视人的创造个性和对人的关切程度降低的现象
就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受专业影响而形成的认知方式和思维习惯是多样的,统一的目标和要求将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另外,由于每个学生在个性方面存在着差异,本身的德行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对不同个性、不同德行背景的学生提出的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形式与统一方法会抑制学生的多样性和独立性的发挥。
综合来看,高校德育的对象是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青年人,他们在思想走向独立的同时,其情感需求和价值目标都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这一时期的思想状态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也凸显了高校德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二、人生境界培养与德育目标
高校德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是一个人内在综合的体现,如果仅以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来划分,很容易造成人才培养的机械与割裂。上述各种素质都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但是需要在大学生内心世界培养建立涵养这些素质的土壤,使良好的素质和品质可以不断的提升和完善。从塑造人的视角出发,人生境界培养与高校的德育目标有着一致的要求。德育塑造人的过程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人生境界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寻找到一种可行可信的道德生活。
对于人生境界的理解,东西方哲学有着不同的内容。存在主义哲学将人生境界划分为主体心灵世界在审美、伦理和宗教三个不同阶段所处的状态;而新儒家代表人物冯友兰则称之为人对宇宙人生所行之事的意义觉解的程度。东西方哲学对人生境界的理解涉及了主体与自然、主体与他人、主体与社会、主体与神明、主体与宇宙间的种种关系,并认为主体对不同对象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决定了人生境界的差异。
对于人生境界的形成,我们应该看到主体内在的个性的差异和外在环境的影响,避免人生境界走向虚无和飘渺。我们需要认识到人生境界是以主体内在本性为依据,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意义领域和心意状态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是人生经验积累和教育的结果。作为一个社会人,大学生在人生实践中总要面对自己与社会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关系并不是哲学上的抽象,它是具体的、现实的。大学生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和理解,是人生成长过程中重要内容,并在与内心世界的印证中得到巩固和加强。
对于人生境界的培养,主体心灵世界的价值尤为重要。因为人生境界总是指向人的内心世界,是外在事物内化后的沉淀与呈现,道德教育的普遍要求只有与个性化的内心世界联系在一起才有生命力,高校德育与主体内心世界的发展相适应才有持续力。人生境界培养的关注点在于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提升,从意义与价值的精神层面着手去开展人生实践,从而提升自身对人生的领悟和体会,实现精神世界对物质世界的超越,并最终形成稳定的内心世界和道德自觉。
三、人生境界视角下的德育探索
在人生境界的视角下,大学生价值世界和精神家园的构建成为了高校德育的关键,大学生的内心价值与精神可以通过德育教学与实践进行培养,尊重个性并结合现实激发大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
1 以人为本,培育人文精神
人生境界与人文精神密不可分,都是从精神层面引导人正视人生的意义与追求,并努力将现代人从单纯对经济物质的追求转向对精神价值重视和追求。高校德育的教育目标在于明确培养怎样的人,通过关注学生的培
养和发展,引导学生成为人格和性格完善的人,把一般意义上知识技能教育上升为以情感为主线的人文教育。
高校德育首要尊重学生和了解学生,从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和现象入手,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帮助他们解决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惑和迷茫。人生境界培养就是在价值理念上形成解决人生问题的思维方式,使人生实践的开展有一个基本理性的依托。人生的思考方式和内容有很多不同的倾向,根据学生自身的心理兴趣背景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引导,在坚持与提倡底线的同时,尽量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做到德育底线与多元的统一。
大学生通过高校德育的一系列活动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自己对人生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和提升自身人文精神。有着人文精神和追求的大学生可以抵御外来的世俗的干扰,并且坚定自身的理想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2 加强艺术教育,提升审美境界
艺术教育也是人文精神培养和熏陶的过程,是人生境界审美层面的重要内容。在一个共同的对象艺术作品面前,审美的效果带有深深的个人印记,因此审美体验也成为了主体意向自我构建的过程。由于大学生在审美情境中形成了主体与自己对话的状态,所以通过审美活动培养高度的道德自觉性,使他律转化为自律就更加成为可能。
首先,艺术把握的核心是美,美的事物能激起人的喜爱之心,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是人情感生活的重要内容,使大学生获得审美的享受,获得来自内心深处的快乐。其次,主体把自身与审美的对象联系在了一起,达到物我一体的浑然境界,形成了自己与自己对话的状态,其真实情感得到释放,自我印证不觉而成,呈现了自我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最后,主体的审美意向呈现或是被发现可以帮助主体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和境界的提升。美与不美关键在于调动人的感情,当主体将审美体验和情感投掷于客观对象之中时,客观对象在主体世界中则发生了变化。如人生的诸多现实困扰也会因为视角的转化而呈现出超越的状态。人生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对主体的重要性远远超越了现实的世俗性,主体的人生境界自然会随之而不断提升。
朱光潜认为“美感教育的功用在于怡情养性。”因为美不仅是一种情感,美的事物本身就具有一种道德感召力,自然能激起人的喜爱之心,令人向往。艺术作品的美是人赋予的,其中当然包含着人生哲理和社会价值,在人与艺术作品的对话中,人类道德的内涵和人生的意义通过作品的呈现而深深影响着欣赏主体,并潜移默化形成人的品格。
3 改变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行为的评价
从人文精神到审美情趣都离不开大学生个性化的内心世界,而社会本位的德育模式却最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规范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初级阶段,要获得主体道德意识感知下的自我教育,就需要改变目前单一的评价模式,通过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把应激式的服从转变为道德主体的内省。
高校德育课程教学应合学生专业的特点和兴趣有针对性的开拓教学和德育资源,使不同专业领域的案例和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不断挖掘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教学资源,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和分析,增进课堂教学说服力同时加深学生进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和体会。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德育实践,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形成情感认同和价值导向,尤其在个性化的培养上有助大学生形成自身的精神导引。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池莉将人生的三重境界用“山水”来比喻,既形象、又贴切。用人们看“山水”时的不同认识来解释人生的几重境界,寓意深刻,让人很受启发。
如果每个人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也都会认同这三重境界的。在那“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天真烂漫,到处充满了阳光的童真阶段,都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而在“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阶段,则不仅仅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简单回复,而是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升华。他们已将世间事物阅尽,视野宽阔了,经验丰富了,再来看山水,所以就会感觉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当人们深入到世间,看到事物的多样复杂,便在认识上出现了误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人情世故、生活曲折、真善美、假恶丑,如影随形地让人们困惑、苦恼。于是便留恋那“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美好时光而陷于回忆中。面对如此情形,只有坦然面对,善于处理。要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不被“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羁绊所束缚,才能于凌乱中理清头绪,在矛盾中脱颖而出,站得高,看得远,活得悠然自在! 只有这样,才能跃升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最高境界。人也许只有年少时的心才能抵御世俗的侵染,也许只有未知世事的心才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我们还是懵懂少年的时候,淡然的心总是幻想更多的美好,从不知真正的社会并不是舞台上凤冠霞帔的美丽,落幕后的悲哀、落幕后的失落,才是我们无法体味的。
当时间在指尖不经意地划过的时候,我们也慢慢地长大,在红尘中我们学会做人,也学会生活。生活是美好的,总是让人在记忆中温存它的美丽,但是生活又是残酷的,总让我们背负太多的伤痛。在生活教会我们爱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什么叫做伤害;教会我们什么是成功的同时,又总是让我们尝尽失败的苦;使我们相信善良,却又总是安排背叛与我们重逢,也许这就是生活的真谛。
在生活的道路上,也许我们都走得很辛苦。花开,我们欣喜;花落时,又总是伤感。感性的人总是能在世俗中缠绕一身的烦恼,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红尘中总是隐藏了太多的惆怅,总想站得更高,却总是害怕摔得更疼;总想出人头地,却总有山外山、人外人。一切总是无法使自己在生活的浪潮中浪遏飞舟,生命的短暂又总是让人即将看到曙光时又不得不为其来的太晚而落泪。
人都有欲望。欲望是人对自己所期望的东西或目标的企求和贪想。欲望是反映和表现人的生存需要。当人有食物的需要时,有了想吃的欲望,由此产生“饿”的感觉。当人有水的需要时,有了想喝的欲望,由此产生“渴”的感觉。欲望是因需要而来的,但对人个体来说,需要并没有一个合理的限度。比如人对财富的欲望,多少是一个限度呢?没有人会觉得钱多不好。我们可以以维持人生存的合理需要为限度,但问题在于这个“合理”的尺度如何来定,又如何来把握?
儒家提出把心中的欲望调适到合适的程度,儒家开的方子是“发乎情,而止于理。”把欲望调整到合乎道德的程度。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理”字。 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划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四个境界。人的精神觉解程度不同,人对宇宙人生的意义的理解亦不同,这样就构成了人的不同的精神境界。
道德境界的人行为处事,以义为准则。在这个境界中的人,对宇宙人生已经有了新的觉解。他们知道人不是个人的人,人是社会的人。人既然是社会的人,人就要尽社会一分子的责任和义务。人在处事时就不能仅以利己为准则,而应该考虑是否利他人,利社会。社会的道德准则就成了人自己处事的准则,因此这些人总是能够以“义”当先。
天地境界是人的最高精神境界。在这个境界中的人,不只觉解到人是社会的人,而且更是宇宙的人。在广袤无边的宇宙中,人有自己的角色、位置和作用。人与无限的天地不是阻隔,而是贯通的。当人心存有这样的大境界的时候,躯体区区七尺,但心与天地参;寿不过百年,但与日月齐光。人与宇宙人生连为一起。
当人生境界提高之后,人内心的阻隔、狭隘、嫉恨也就必然不会产生,人的心只会产生爱、包容、感化。心自然无欲无求了。
当我们跨入人生的第三阶段的时候,也许我们会以一种释然的心来对待生活,惊涛骇浪中,也许好多人都无法保全,在混沌的红尘中抱憾终生,但是走过来,就是坦途。当我们茅塞顿开时,一切都如过眼烟云,以一种淡然的心态,诠释生活,以一种美妙的姿态笑对人生,一切都只是简简单单。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可。
人类是情感动物群,牵绊他的东西很多很多。对国家、对家人、对朋友,每个人都投入了相当多的感情在里面,我们很容易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人有时也是自私、虚荣并且贪图享受的,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自私的同时又伤害了他人或国家。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去争名夺利,不要在金钱、美色的利诱下迷失方向,不要在纸醉金迷中失去自我。这是一个人的人生基本际准。
融人社会生活,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走出社会生活,又能正确地看待世界,看清人生的本质。达到这种境界是相当不易的。
陶渊明的人生境界让人景仰。他品尝了人生不得志、仕途不顺利的艰辛,但他仍然融人生活,忧国忧民,仍能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这是很了不起的。
屈原的人生也让人感动。他与陶渊明的经历有些相似之处,但他以死守节,投江自尽了,因为他执著于国家的忧患,以此明志。其实他已陷于深深的忧虑与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只是一种“入其内”却不能“出其外”的愤慨与失望。他那以死来解脱人世悲苦的行为,给千秋万代的子民以“明志”的启迪,也是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英国记者迪克里·卡特,因一幅反映苏丹的新闻照片而荣获普里策奖。照片反映的是一只专吃死尸的兀鹫目光贪婪地盯着一个因饥饿而瘦得皮包骨的苏丹小女孩,等待她死后吃掉她。照片引起人们很大争议,人们质问迪克里·卡特:危难时刻为何不向小女孩伸出援助之手?你作为记者的良心何在?迪克里·卡特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连家人也不能够理解他,最后他绝望地自杀了,时年只有33岁。他陷入了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这个问题的泥沼之中而不能自拔,不能“出乎其外”,只能留下一个悲剧让人思考。
无论是谁,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诱惑都会很多,苦难的经历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做到的,不是陷入困苦之中而迷失自我、迷失人生的方向,而是要清醒地把握自己,跳到生活之外去欣赏生活、去反思生活。如果这样,你也许可以像陶渊明、屈原等一样获得更多的生活认识,走向一个新的更高的人生境界。
【点评】:本文要谈的是一个很深奥的人生问题。文章开篇就论述人生问题给人们带来的困惑与迷茫,引起读者的思考。接着对比分析了两种人生态度所反映出的不同的人生境界:陶渊明、屈原能融入生活却又超然归隐或以死明志,是一种能入能出的人生境界;迪克里·卡特入其里却不能出其外,终以悲剧示人,达不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其中道理十分显明,体现了作者的观点。结尾明理恳切,留有思考余地。全文层次清楚,析理比较深刻透彻,但是,逻辑思维不强,语言亦欠力度。
甘肃临泽县平川中学九3班:刘丽梅
比广阔大海更浩瀚,比雨后初晴的彩虹更绚烂,比清澈的小溪更纯洁,比火热的太阳更高尚,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格。
华丽的外表下,空有一颗虚伪的心灵,犹如一只竹篮-----华而不实。机灵的脑袋下,空有一片混乱的思想。张扬的性格下,空有一副恶毒的心灵。人性、人格是高尚的,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
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屈服的精神所折服;为陆游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品质所震撼;为文天祥坚守目的,“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所感动;为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肯领美国救济粮的伟大人格而深深吸引;为袁隆平“胜不骄,败不馁”的伟大人性美所激动不已……
现实生活中,把握人生中最纯洁的一片天空,便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蔚蓝的天空中,有骄阳的高尚,有白云的纯洁,有微风的清澈。
生活在和平年代,我没有什么高尚的人格。没有什么高尚的精神,没有什么众所周知,令人称颂的事迹,我只是默默地在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只是羡慕一身清爽,坦坦然然的生活,同在一片天空下的我们,不要让狂风暴雨打破我们美好、宁静的生活,而是让狂风暴雨冲刷我们心中的尘埃。
人格的高尚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不一定是体现为外在的活泼潇洒,而体现为内在的高洁亮丽。人性的美,不一定体现为惊天动地,而更在于心灵。
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许在人生中有许多小污点,但始终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就达到了人生的境界。
【关键词】人生境界;思想政治教育
一、冯友兰人生境界理论的提出
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在冯友兰先生所著的《新原人》里,他阐述了关于人生境界论的观点。他认为“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在于当他做什么事时,他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什么事,并且自己意识到,是在做这件事。正是这种理解和自我意识使人感到他正在做的事情的意义。人的各种行动带来了人生的各种意义;这些意义的总体构成了我所称的‘人生境界’。”
二、人生境界和思想政治教育
冯先生接着说:“人对宇宙人生底觉解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底意义,亦有不同。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底觉解,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觉解”由“觉”和“解”构成。“解”是了解,是一种活动,是指人们在面对某事物时,对该事物的掌握程度和在已掌握的基础上对该事物的进一步理解和感悟。“觉”是指自觉,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指人在进行“解”这一活动时,内心意识的产生、发展和转化。“觉解”这一概念是冯友兰人生境界学说的基础。人对宇宙的觉解达到某一程度,宇宙人生对于人就有相应的某种意义也就是相应的人生境界。冯友兰根据这种程度的不同指出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人为工作对象,不断完善人的思想,提高人生境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向人们系统地传导社会价值准则、行为准则,端正人们的人生态度,不断启发人的思想觉悟,形成崇高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人生境界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生境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对象之一。丰富和提升人生境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人生境界,在此基础上逐步丰富和提升。冯友兰提出人生境界的四个阶段,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三、人生境界不同层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1.自然境界与思想政治教育
冯友兰认为,自然境界是人生境界的初始境界,“一个人可以按照他的本能或社会习俗而生活。这样的人好像儿童或原始社会中的人,他们做各种事情,而对自己所做的事缺乏自觉,或并不真正意识到它的意义。”自然境界中的人对其所做的事并没多少觉解,他并不能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要做,在思想上对他所做的事业并无理性的思考,他所做的事对他来说也是没多大意义的。对于处于自然境界的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知道他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而且要引导他们走出这一境界,进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2.功利境界与思想政治教育
冯友兰认为,处于功利境界的人“有私,时刻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自己。这不一定表明他就是全然不讲道德。他也可以做一些于别人有益的事情,但他这样做的动机是为了自己的好处。因此,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对他自己来说,都是‘有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功利境界中不但起到了唤起个体自我意识的作用,还在引导个体在合理合法的条件下去谋求一己之利发挥作用。马克思说过:“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的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通过教育管束功能达到人性超越兽性,即抑制野性。”这里的教育必然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说要通过教育达到教化,不仅使人的能力和体力能适应各种工作,而且使人知道在社会上如何立身处世,使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自己是在为了什么而工作,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为功利境界中人的目的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思想政治教育在功利境界中的作用,还表现在对功利境界中的人的利己行为的正确引导上。这种导向可以使有形的如通过法律、规章制度等强制手段或舆论等非强制手段,也可以是无形的如通过习惯、道德规范等方式潜移默化地进行,最终使人们的利己活动建立在符合社会规范的基础上。
3.道德境界与思想政治教育
冯友兰认为,处在道德境界中的人“懂得世上并不是只有自己,还存在着一个社会,它是一个整体,自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本着这样的理解,他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好处;或者用儒家的话来说,他行事为人是为义,而不是为利(‘正其义而不谋其利’)他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所做的都合乎道德,都具有道德的意义。”
人们从功利境界走向道德境界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一个功利境界的人是自私的,是为自己的私立而奋斗的人。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道德境界的人“见利思义”,在这一人生境界中,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担负着对人们的道德教育,让他们对社会意识有所觉解,另一方面又担负着让个体由道德强制自己行为转化到自己自觉地行道德行为,实现由“应该”向“自觉”的转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生理想的育德作用,提高个人的思想觉悟、培养高尚的情操,使人们的道德行为从“应该”转变成“自觉”。使道德境界的人达到较高层次的境界,并为把人生境界提升到最高境界即天地境界做好准备。
4.天地境界与思想政治教育
冯友兰认为,处于天地境界的人可以达到一种认识:“知道在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大全的整体,就是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个成员,还是宇宙的一个成员。就社会组织来说,他是一个公民,但他同时还是一个‘天民’,或称‘宇宙公民’。一个人具有这样的意义,在做每一件事时,都意识到,这是为宇宙的好处。他懂得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并且自觉地这样做。这种理解和自觉使他处于一个更高的人生境界。”
道德境界的人在社会上受到广泛的尊敬,是人们行为的榜样,但是对于人生境界来说并不是终点,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未达到其在人生境界的最终目的。冯友兰认为,以“其行为是‘事天’底”为特征的天地境界才是人生境界的最高境界。天地境界的人认识到在社会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时空――宇宙,他觉解到自己不但是社会的一分子而且是宇宙的一分子。
冯友兰又将此境界分成四个阶段:知天、事天、乐天、同天。在这四个阶段中,我们需要把经验中的事物作逻辑分析,这时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引导人们通过接受世界观方法论教育来掌握先进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进而有一种洞见式的了解。最后在已有境界的基础上,在个体积极的思考和感悟下,通过思想的内化,提升而达到人对万物“不勉自中,不思自得”的境界。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人生境界是由自然境界向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充分作用于个体的精神世界而使科学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内化与被教育者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论文摘 要:王国维被人们称作中国文化和文论的但丁。《人间词话》终结了传统文论,而《红楼梦评论》又开启了现代文论。《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是“境界”,以“真”为审美标准,以自李白至近代词人的著名词作、词论为依托,将自己的美学标准和美学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王国维著作《人间词话》中包含了他对词论、词品、词人、词史等各个方面的独到见解,四者交错,而以“句”品词,就“格”论人,复由诗而词,由词而曲,窥文体之兴替盛衰。《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而以“真”为审美标准,提出了“隔”与“不隔”等美学观点,这些既是王国维评价古今诗文成就,判别文学真伪的基本准绳,也是他以“境界”说建立其理论体系,超越于前人“兴趣”“神韵”等论说的美学基石,可以说“境界”既是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也是其思想的归宿。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引用了自唐代至清代的著名词人的近百首词句及众多词论著作中的名言名句,来阐述自己的美学观点,或批评或褒奖,通过自己对美学独特的观点对这些词作进行逐字逐句的品评,大到时代的文学创作审美倾向,小到具体作家具体作品的具体字句,都有自己独到的标准和观点。
一、词论:“词以境界为最上”
《人间词话》开篇名义,将境界视为核心,“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不仅是词之“上”,而且是词之“本”。“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有名句”[1] ,有境界之词是时代之绝唱,词中之翘楚。其著名范例“‘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通过北宋词人宋祁的《玉楼春》以及张先的《天仙子》中独特的用字用词,分别将沉郁和活泼的境界全盘托出。
“境界说”继承了古代传统文论的审美标准,同时又有所突破,王国维在提出“境界说”以后,不仅把境界当成艺术创作的根本,还当作判断作品好坏的最高标准。
此外,王国维对于“境界”,有其独创的观点“三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2] 。“三境界”曾被王国维写入《文学小言》,分别引晏殊、柳永、辛弃疾词中的名句构成。这是借此论学,或者说是以词中名句喻为学之志,是从诗词、艺术的意境来通至人生、生命的境界。王国维的诗词鉴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活动、审美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生命与人生的存在方式。
王国维的“境界说”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美学观点,就是“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朱光潜在《诗论》中评价王国维的“有我”和“无我”的分别是一个“很精微的分别”,但“所用的名词似待商酌”,而且“优美”和“壮美”是叔本华所提出的美学概念,在文学艺术创造中,意志摆脱了物我之间的利害关系,所创作的作品是优美的;相反,作家、艺术家受意志的困扰,不能摆脱物我之间的利害关系,所创作的作品就是壮美的。
二、词品:“词之雅郑,在神不再貌”
由此,王国维得出一个超卓的美学结论:“词之雅郑,在神不再貌”,我们评价诗人的高雅与浅俗,不是只看它外在的形式,更主要是看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真”作为衡量标准,王国维将自己对词人的喜好表现得一览无余。显然,在形式与内韵的关系上,王国维更重视后者,他所谈的“忧生”“忧世”“雅量高致”“赤子之心”等,都是对一个词人内在性情境界的鉴赏,这是王国维《人间词话》所标举的一种重要的人生美学情致。 转贴于
以陶渊明的诗歌为例,如李泽厚所说,“他创造了超然事外,平淡冲和的艺术境界。”在他看来,不是外在的轩冕荣华、功名学问,而是内在的人格和不委屈以累己的生活,才是人生正确的道路。所以只有陶渊明,才算是找到了生活快乐和心灵慰安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感叹和政治忧伤,都在对自然的爱恋中得到安息。
三、词人:“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必有高尚伟大之人格”
《人间词话》中,对词人的评价很中肯,然而,作者喜爱的词人显而易见,从对他们的评价中,作者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己的“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必有高尚伟大之人格”的观点。
王国维对李后主李煜的推崇,他按照“一代又一代之文学”的文学进化观,认为“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为验证,旨在说明李煜的词“以血书者也”,突出“神秀”,因为李煜的词写真性情、真感慨,写出了“亡国之音哀以思”的心声,超出了宫廷,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去,写恨言愁,意、境两浑,扩大了词的境界。
他在《文学小言》里提出文学有二元质,即“景”和“情”,所谓境界,就是情感与景物的融合,而李煜之所以受到他如此高的评价,也正是因为李煜在抒感时的境界,没有失去赤子之心,保持了一颗真挚的童心。
还有一位五代词人为王国维所喜爱,就是被王国维称为“开北宋一代风气”的冯延巳,他的词虽然也写男女之间的离愁别恨,但是摆脱了“花间派”词人对女性容貌服饰的表面性的过度描绘,着重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体验,含蓄婉约,情深笔细,清新流丽。
同样受王国维推崇的,还有“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评价“少游词境,最为凄婉。陶渊明和纳兰容若也是王国维眼中“真”的代表,尤其以纳兰容若为例,王国维对他的评价相当高,“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源于他“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所以“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总之,《人间词话》不仅用境界来描述和揭示艺术的本体、精神、创作手法,还用境界来描述和揭示人生的精神境界,把艺术、审美与人生实践结合起来论述,形成了一种表达模式,这无疑是王国维对中国美学的一大创新[3] 。
而他所提出的“境界说”和依据“理想”和“写实”区分,构成“境界说”的“有我”“无我”“造境”“写境”“观我”“观物”“主观之诗人”“客观之诗人”等文学审美标准,开启了“一代之文学”的新理论,而王国维也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新文学理论的先驱,是近代中国放眼“宇宙人生”,把传统的文学艺术,包括抒情的诗词和叙事的戏曲、小说,在理论上从封闭推向开放,从守旧引向创新,从古典转为近代的第一人。
参考文献:
[1]陈鸿祥编著.人间词话人间词注评[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关键词】自由;安命;齐物;体道
一
庄子的哲学源自对生命苦难的深切感痛、对人类处境的深层忧患,表现为一种追求人生自由的哲学。庄子思想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对人生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这种对人生的思考是从人生困境中超脱出来,构成了庄子人生哲学的基本方向和内容。对于庄子来说,要想从社会实践中达到这一目的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在个人的精神生活中,通过某种精神修养才能超越这些人生困境,获得绝对的精神自由。庄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自由问题的思想家,《逍遥游》可以说是庄子自由观的灵魂,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逍遥游里庄子所说的逍遥是纯精神性的逍遥。庄子的逍遥是动词,不等于今天所说的自由,但逍遥的用法确实表达了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憧憬与追求。
二
安命论是庄子哲学的基础和起点。庄子认为人生的一切都是无可奈何的必然, 人在社会生活中似乎追求着自己的目标, 实际上却受一种必然性支配着,所以人们就没有必要与之相抗争, 而应该随顺必然,安命无为的生活态度。庄子认为命有着必然性,意味着人生的际遇是无力抗拒也无法逃避的,个人所能做的是改变对命运的态度,做到安时而处顺,当然有德者才能做到这一点。庄子安命理论的提出,其思索是从两个方面开展的。一方面是顺其自然。命既是人无法抗拒的一种外在的必然,那么,对于人来说命就成了一种自然。对于自然,只能顺应;另一方面是不入胸次。庄子的安命学说包含着一种明智,一种理性,一种通达。因此,庄子的安命论表现出独特的超越方式。有了这种超脱,就可以在逆境中保持一种心理平衡,安顿好自己的心灵,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去面对人生,面对现实。有了这种超越,才能更好地去创造人生,所以安命学说实际上是以无为的形式,提供了有为的基础。因此对命的超越,在本质上是一种经过哲学升华后的宁静和气度,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只有具备了很高的人生修养的人,才能达到这种大境界。
三
在庄子看来,人生的自由与不自由,关键在于认知主体是否能够齐物,以超越的心态对待人生困境的束缚。这样看来,自由与不自由的分别在于认知主体的齐与不齐上。齐,意味着认知主体不执着于万物之别,则心灵必能顺应自然,安于命运,抱朴收针。这样,人生处处皆畅通无阻,生命时时处处游于自由之中;不齐,则意味着认知主体执着万物之别,做物我内外之分,必然以人灭天、违背自然,对抗命运。这样,必然使人生处处阻塞不通,生命处处陷于困境之中。这就是说,自由与不自由源自于主体之心,全在于一心之念。不齐之心即为世俗之心,庄子极力反对以成心观物,而主张以道心即齐物之心去看万物。人们的心灵得以扩展开放,达到了空明的境地,一如明镜,可以如实地呈现外物的实况。齐物之心无所偏私地去对待万物,认知主体已不存在固有的标准和尺度,对事物都以它自己固有的标准路径来认识它,所以万物的差别可以化为一,从而命也可以超越而获得自由了。
四
庄子人生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生的逍遥,逍遥就是作为体道的结果,而体道就是对一种精神自由的追求,达到天人合一、无为而无不为的逍遥境界,实质就是超越现实的精神解放。体道表现为对物的超越,但又不是离开物而求超越,而是在物中求超越。物代表着实物,因此庄子所追求的思想的自由之境是超越必然和实然的,但又是不离必然和实然的,它就存在于现实之中。关于体道的具体方法,庄子主要谈了三种:一是心斋,二是坐忘,三是见独,通过这些独特的全面的修炼,逐步超越世俗,脱离现实,最后会进入一种神秘的境界。道的途径和终点,就是对某种作为世界总体、根源的理性观念道通为一的体验,最后达到与道徘徊,与道相辅而行的精神境界。因此,庄子的这种超脱,在本质上是经过哲学升华的自我意识的特殊表现,是一种将自己的生命存在融进永恒而真实的整体自然之中而获得的无限实在和持久的自由感受。可以说,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人生的反思和宇宙本体的思考为一体的,通过体道,体悟万物的共通性,认识、阐明人生之道。庄子对自由追求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提升,灵魂的净化,心灵的享受,是各个方面的修养和升华。庄子的自由虽然不能直接改变不幸的现实,却能保证人格的独立和尊严,摆脱尘世的纷扰和忧烦,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能从庄子的哲学中体会一种心灵的安宁,寻找追求人类生存的价值,从而超越人生困境,超越自己,超越喧嚣的都市,掩盖的浮躁、空虚,净化人类的心灵,荡涤人类的灵魂,达到人生境界的完美状态。
【参考文献】
[1]诸子集成[M].中华书局,1996.
[2]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3]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境界说;诗词创作;当代阐释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论词的集大成之作,王国维所提境界,不但“是指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1]21,而且还涉及到了作家本身的素养问题,甚至其所提的三种境界可以看作是对于人生的哲理之思。那么,他的“境界”说对于今天的诗歌创作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一、剥离浮华:为心灵执矛而歌
王国维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2]6。他以“真景物、真感情” [1]21标举的“境界”说,正是从诗人的“内省化”视角去分析作品的。他所说的“内省化”不是现代主义意义上的“内省化”,而是将人类的基本普遍的感情向诗人内心投射时所产生的体悟和普世情怀。在那些优秀的词作背后,贯穿着一种自始而终的价值维度,无论是个体在茫茫宇宙中的慨叹,还是人类在审视自我身份时的迷失,都有着人文关怀的深刻主题。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3]106的幸福也许触及了每一个人内心的温软,所以这首诗才能广为流传。这种为心灵执矛而歌的创作方向是当代诗歌走出困境的最好选择。也就是说,能承受“独上高楼”的痛苦,有“望尽天涯路”的气魄,才能有能力审视自己的内心,才能在“情真美幻、悠闲杳渺的艺术境界中安顿灵魂”[1]4。
“一双温情的手,在空气中倒立/静观所有的行人/它多像一束花,冲破寒冷的气流/绽放,绽放……”[3]361,像王西平的《一双手》这样的晦涩倾向的诗作,在当代俯拾皆是。如果所有的诗歌都变为语言的游戏,都不知所云而令读者满头雾水,那这样的诗歌还有什么意义呢?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2]15。就像麦地、少女、村庄这些诗人们常用的意象,它们不但有形而下的生活美感,在诗人们提炼后更有形而上的炽热。海子将这些意象熔铸到他的诗中所形成的“滚烫的浪漫主义激情实在令人惊心动魄,那种对史诗的痴迷追求也实在惊世骇俗”[4]311,读来有荡气回肠的感觉但并不晦涩难懂。
二、上下求索:坚守与追求
“望尽天涯路”的惆怅之后,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2]6的执著求索。写着一己的愁绪,对着个人的琐事浅酌低吟,怎么能写出好的诗歌呢?当然,这种一己愁绪是庸人自扰式的复调,是某种意义上的无病,那些从个人悲欢中体悟出人生价值及哲学思考的大作,自是另当别论。如伊沙对一些所谓的“诗人”的反思:“一个用墨水污染土地的帮凶/一个艺术世界的杂种”[3]447。“文学是安静的,它拒绝聒噪,而一个多言者,会将智慧拒之门外”。这种安静应该是诗人进入沉思状态的一种审美境界,在这种状态下,诗人忘却了现世的蝇营狗苟,而一心投入到为之沉醉的文学幻象中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2]14。而在当下,在全民狂欢的表象背后,泛娱乐主义以其摧枯拉朽之势扫荡了人的价值观念。这就更要要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悲天悯人的诗人情怀。在孤独中的坚守,就是对人类良心的秉承和对内心呼唤的责任。虽然有海子“我站在你面前/不要说我两手空空/不要说我一无所有”的祈求和质问,但对于诗歌王国的审美境界来说,担当孤独并能享受孤独才是优秀诗歌产生的前提,才是诗人存在的理由及真谛。正如王国维所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2]1。
虽然,部分诗人会在“环境和时代的气氛发生变化,或是失去写作的历史压力之后,他们的创作就显得难以为继,暴露出窘迫和创造力明显不足的征象”[4]260。但对于诗意世界的执著,是诗人成其为诗人的首要标志。当然,对艺术世界的执著,不是深陷于文学的幻境而无法自拔,而是对“人的灵魂定向,对生活世界的意义真实的普遍内在要求”[5]19。重要的是,对于当前诗歌创作的状况来说,对“境界”的执著追寻要找准方向,抱守着不知所云的言说环境不但找不到诗歌的出路,而且会使诗歌创作越来越像是文字游戏而走向绝路。重视“意象”的运用,重视“境界”的构筑,才会使诗歌的发展前景更为明朗。意象派庞德等人的诗歌也许对当下的诗歌创作具有启发性的意义:如他的“人群中这些脸的憧影:/湿黑的枝上的花瓣”[6]31(《巴黎地下铁站》)、“凉冷如铃兰/苍白的湿叶/晨曦中她躺在我身旁”[6]32(《破晓歌》),还有墨西哥诗人帕斯的“静/不在枝头/在空中/不在空中/瞬间/一只蜂鸟”[6]305(《惊叹》)等等。这些诗歌都是用具体的意象群建构起了独特的诗意“境界”,但这种境界并不晦涩难懂,最抽象也会止步于不可言传但可意会的层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一定能看懂的诗才是好诗,但好的诗一定是能看懂的诗。正如童蔚所说:“不怕具体,就怕抽象的危险”[4]383。
三、洞烛幽微:诗意寻根和终极之问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2]6。这种反复求索之后的偶然所得,是审美之所以产生的根本。而审美是不完善的生活在完整和谐的形式中的自救”[5]39,所以,诗歌所表达的真景物、真感情不但是“真切的一己之情,而且是诗人对宇宙实底、人生本质、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和体悟”[1]21。将诗歌的终极追求化入到诗歌创作中去,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就都有走向大作的可能,就才能在蓦然回首间瞥见诗性的光辉。同样,诗人要“将个人自我抛入茫茫大块的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永恒中,让自我去面对注定的人类悲剧,甚至将自我作暂时的人格分主义裂,作灵魂拷问,去追究人生无根基性的命数”[1]5,才能将诗歌的发展引向繁荣,才能出现凡井水处都吟咏着的杰作。
王国维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2]15。他又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泌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诗词皆然”[2]14。所以,境界才是诗意的出发点,也是诗意的目的。换句话说,诗意就是“境界”所承现出的诗歌的艺术之美,是审美之所以产生的根本。而审美最后仍将归于人的现实意义,正如刘小枫所讲,“人的精神存在恰恰在于能超越一切自然性的束缚,真实的意义才是人的最终归宿”[5]20。在剥落虚幻的表象后,诗人才能找到人类精神的真实所在,才能构筑起时代的诗意“境界”。
【参考文献】
[1]黄霖.王国维《人间词话》导读[A].人间词话[C].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徐敬亚.中国诗典(1978-2008)[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
[4]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个人境界与集体利益
老师、同学们,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个人境界与集体利益。
哲学前辈冯友兰曾将人生的境界分为四等,依次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指一个可能只是顺从本能或其社会习惯做事情的人所处的人生境界。而以自我为中心,无论做什么事都以利己为出发点,这就是功利境界。一个不仅关心个人利益,而且更关心集体利益,为集体做事的人则处于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会认识到自己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员,并总是为宇宙利益做事情。
处于不同境界的人对集体利益的影响是不同的。自然境界的人们只是本能的生活在集体中,随波逐流。他们对集体的影响很小或根本没有影响。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境界的人,总是希望从他人.集体中取得更多的利益,但在这取得利益过程中却有可能损害了他人的利益。例如光碟盗版商,他们将盗版光碟打上市场,肥了自己的腰包却令正规的音像公司连连亏本。道德境界的人们则是集体利益的捍卫者,他们中是用严格的道德准则来归范自己的行为。例如:再我们周围默默无闻的工作着的班干部们。他们以督促和帮助其他同学为己任,为促进同学们的共同进步,和集体的进步而工作。而天地境界的人则为人类这个大集体的利益奋斗着。他们以为人类带来光明的爱迪生为榜样,不断的为人类的未来努力。总的来说,前两种境界一般人都可以达到,而后两种则需要加以努力才可达到。
也许有人会说,要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谈何容易?其实不然,我们虽然不能一下子就将思想抬升到道德或天地境界,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逐渐的提升。比如说:你小心的捡起满地撒落的粉笔头,轻轻的放回粉笔盒中,此时你便达到了道德境界。因为你为集体节约了开销,又保护了周围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