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环境论文

网络环境论文

时间:2023-01-11 03:51: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环境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环境论文

第1篇

1.1财务信息可能被窃取就目前的财务会计而言,财务信息已经突破了传统以计算机机房为服务器的中心式模式,涉及企业财务、经营状况商业机密等信息的数字资料,大量通过互联网形式存在于开放的网络中。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这些财务信息存在被外人盗用、拦截、篡改等风险,很难保证长期稳定的真实与完整性。互联网给企业间的商业来往提供了极大便利,使得许多企业间的商务往来通过网络电子平台得以实现,比如企业可通过电子采购方式完成交易等活动,这种开放性的便利给企业财务带来风险,给犯罪分子提供了机会,使其利用网络作案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作案手法隐蔽。据网络相关机构统计,仅涉及企业信用卡的网络盗窃行为平均每30秒发生一次,可见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所面临的的挑战之严峻。

1.2网络信息系统存在侵袭的风险网络的开放性一方面给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带来便利,另一方面也给犯罪分子带来更多机会。互联网的信息共享使得网络存在被黑客或病毒攻击的风险,非善意访问者利用这些非法手段能够获取企业财务信息,使财务信息系统遭受侵袭。首先,从网络侵袭破坏程度和灵活度来看,黑客是互联网系统不稳定的主要祸首,其侵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破坏性较大,难以针对性防范;其次,从互联网受侵袭的范围看,计算机病毒能够带来更广泛的破坏,计算机病毒的技术进步越来越快,手段越来越多变,破坏力越来越大;再次,网络系统、计算机系统自身存在的漏洞、软件本身的后门程序、通信网络的不稳定等因素也会给财务信息系统带来安全隐患。

1.3企业内部控制可能失效相对于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传统的会计系统对于用户使用授权审核、批准具有严格的人工程序,对会计活动的授权正确性、合法性有一套严格的人工程序,但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载体是网络而非纸质,审核对象是计算机软件系统而非人工,因此,当大量不同的会计业务交叉在一起时,信息共享与快速更新会使会计系统中某些职权分工、互相牵制和控制失效。

1.4会计档案存在丢失风险在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档案已经由传统纸质转变为数字媒体形式,其信息的载体也转变为光、电、磁等介质,这使得会计档案的保存必须依赖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一旦丢失便不可恢复。同时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系统软件不断更新换代,不同时代、不同单位的系统存在软件不兼容的现象,会计档案信息无法实现更新与保存,导致会计档案面临失效的风险。

2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隐患因素分析

(1)在互联网这个开放的信息共享大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无论是在软件、硬件方面还是在网络系统方面都存在不安全性。硬件系统中,硬盘、存储器、线路、路由器、主机等部件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软件系统方面,操作系统、会计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处理中心、会计档案系统等存在安全隐患;网络系统方面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因素有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电磁波辐射等。

(2)开放的网络需要更为严格、严谨的安全法律法规,因此网络会计信息系统需要有特别针对性的安全控制制度。

(3)相关会计从业人员在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相关活动中存在道德风险。

3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措施

3.1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内部控制针对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应从会计数据安全、数据保密、数据完整、信息资源、系统开发、系统应用、系统维护、系统管理、内部审计等方面强化控制管理。依据相关法律制定规章制度,运用现代化数字签名技术进行数据确认,及时对会计数据进行备份等手段加强会计数据安全控制。对用户、会计数据进行合理分类,对会计数据值进行约束,加强数据加密控制管理来实现会计数据加密完整性的管理。重视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控制,制定相关制度,用提前预防、检测和更正的方式,防止不法行为的产生,保障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维护管理的力度。另外,在内部审计方面,对会计资料进行定期审计,监督会计信息数据存储方式的安全、合法,对系统运行的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漏洞。

第2篇

一、借助网络实现生境互动

生境互动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阶段学生对事物都存在着好奇心理,学生对知识也较为渴望。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分析讲解课文时,利用网络这一技术手段,通过投影方式、音乐方式、视频方式等向学生展示课文内容,进而实现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目标。比如,教师在讲解《草原的早晨》这篇文章时,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找一些与草原有关的视频资料,再配上音乐,草原上的景象是马在奔腾。让学生通过所找的资料体会草原的独特魅力,尤其是山区学生,他们没见过草原或者是电视上也不曾见过。所以,教师在分析课文时,若是让学生直接去感受文章,他们往往无法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但是,在视频播放之后,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草原的魅力所在,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又如,教师在讲解《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时,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向学生播放一些动漫材料,接着再找两名学生做角色扮演工作,分别扮演“乌鸦”和“狐狸”。扮演“狐狸”的那名同学应当想尽办法让“乌鸦”说话,如果“乌鸦”说话了,“狐狸”就成功。“狐狸”可向“乌鸦”提出问题、说好笑的事情使它开口。而“乌鸦”要做的就是不上“狐狸”的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借助投影这一技术手段向学生讲解文章意思,而学生的角色扮演更有助于他们理解文章内容。

二、借助网络实现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模式强调同学间的激励以及评价学习,在小学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并且要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到讨论中。同时,借助网络资源,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进行经验的分享交流,激发学生争论的本能,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思想的交流,获得自身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师在分析《谁的本领大》这篇课文时,可以事先找有关太阳能、台风、龙卷风的图片以及视频。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这些资料,感受各自威力,在看完视频后,询问学生哪个本领更大。这样,学生之间就会产生不同意见,进行激烈争辩。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课文学习,课文讲解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不同情景下太阳和风的各自的优势。采用这种方式使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太阳和风的各自的“本领”,在争论环节中实现同学间互动,促进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三、借助网络实现师生互动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环节,传统教学方法强调灌输式学习,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在互动式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断增加,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也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借助网络这一资源手段,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综合能力有较大提升空间,采用的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又有助于教师教学。教师在分析《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时,可以借助动画模拟主人公从军时的一些情景,例如,木兰穿盔甲、手持作战器械等场景。在动画播放完之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主人公是一名女子,为何要去从军?主人公从军时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借助这些问题作为课文分析的切入点,教师在分析课文时,适当解答学生的这些疑问,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采用的这种教学方式,能够集中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使学生有较强探索欲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网络环境的背景条件下采用互动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不再处于被动地位。互动式教学模式最大转变之处就在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从灌输者变成了促进者以及引导者,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形象生动地展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视频,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去感受文章内容,在共同营造的愉快氛围中有效开展语文教学。

作者:潘爱芳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李中中心校李健小学

第3篇

1.1相关概念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并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教学改革模式,其基本特点是以护生为中心,以老师为引导,以临床问题为基础,以自我学习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WPBL是一种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PBL新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把课程和复杂的临床实例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极大地拓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弥补基于课堂PBL教学模式的不足。

1.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学中,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围绕问题独立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PBL的教学理念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被视为是最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精神的一种教学模式。同时,建构主义理论在网络教学中也获得普遍认同,即在网络环境下通过文字、图片、动画等为学生模拟一个真实的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PBL教学情景。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等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了PBL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因其效果理想,很快推广到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教育领域,也在护理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71年,瑞典、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先后开始PBL教学的尝试。1997年,Dearing等指出应强调采用PBL这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该提议得到了英国护理和助产士教育委员会(UKCC)的响应。2000年,美国126所护理学院中,已有100所院校在不同课程中不同程度地应用了PBL,占统计院校的79.37%。20世纪80年代,PBL教学理念被引入我国医学院校,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率先开展PBL教学,之后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采用PBL,并将其理念作为我国医学护理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PBL教学模式虽然在我国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时间并不长,但已在各层次护生中开展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提出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的普及,PBL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逐步转向网络环境与PBL教学模式的整合,如网络环境下的PBL模式的实施、设计与开发等。WPBL教学模式已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我国尚处于实验阶段。医学教育中以基础医学开展居多,护理教育中应用较少。虽然文献检索发现,张立力等在护理学生中运用《健康教育评估网站》进行PBL教学的初步研究,黄俭强等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开展WPBL应用研究,廖晓春等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建立基于网络的“问题探究”模式的应用;但对WPBL模式的具体实施现状和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状况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的研究却很少。

3WPBL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随着医学学科的发展,国内很多高校的本科护理教育已由五年制逐渐转为四年制,使护理课程教学课时不断被压缩,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掌握难度大。而网络教学则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极大地拓展了护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另外,通过典型病例的讲述,PBL教学模式不仅能将相关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还有可能打破以往的学科界限,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自学能力。

4教学组织过程

①建立网络资源平台:建立一个突破时间、地域限制,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资源共享的信息化教学平台。②编制案例:教师通过咨询专家、反复查阅、反复论证编制案例,设计的案例必须具有综合性、系统性、迷惑性,并设置多个问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③分组:通常按每5人或6人一组,随机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④分工合作: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并交换意见,将问题的答案形成学习报告或PPT形式,用于课堂讨论或汇报。⑤教学效果评价:多采用理论考试及技能考核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评价WPBL本身的教学效果。

5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实施PBL需要投入大量的教学资源,制约了它在教学过程中的普及。首先,学生已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大多缺乏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导致PBL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其次,WPBL教学方案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备课,还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归纳总结,如此便增加了师生双方的负担;再次,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是WPBL教学实施的基础,所以必须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予以维护,而教研室却缺乏相关的人才和设备支撑,这也是制约WPBL教学的问题。最后,并不是所有课程内容都适合开展WPBL教学,对于记忆性的基础知识更适合传统讲授教学。WPBL教学模式的研究刚刚起步,对于如何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及学习评价的设计和实施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网络环境下进行PBL教学的应用效果也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6未来发展趋势

第4篇

一、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思路

网络是一个具有丰富资源、信息即时共享、空间不限的虚拟空间,可为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提供一个资源贡献、资源丰富、可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可在网络空间中进行教学经验的写作、反思以及科研等,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本文构建一项具有网上资源贡献、可注册登入、在线答疑等具有一般博客功能的网络平台,它可以极大的丰富和加速传统教师队伍的发展以及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在网络平台中使用者分为学科专家和学员两种,一般学员为学校的一线教学人员,在专业仍有待提高的教师队伍。而学科专家为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科研经验、教学成果显著的资深教师或优秀教师。学科专家可对学员进行理论性指导或实践性指导,为学员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就行分析和讲解,并传授教学经验,并建构完成的激励体系,吸引学科专家在网络平台中注册。学科专家需要对该学科有较深的理解,人员一般为专业课程的大学教师,具有指导学员的学习和开证科教研究的能力。

二、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依托于网络视频,开展主题研讨以网络为依托进行网络主体研讨,是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学专业化发展的一大创新,学科专家选择目前教学改革中最受热议的话题进行研究。学员可与他人共同研究或自主研究,也可与学科专家急性课题研究。学员从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后在轻松的研究环境中互相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可编写自己或团体的研究报告、研究心得等,从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贯穿着学科专家的引导,在研讨最后学科专家可帮助学员总结学习经验,并对学员的研究成果进行指导、点评、鼓励帮助推广等。将价值含量高、丰富教学经验转为研究成果成为网络平台的共享资源,在无形中加速了新型科研成果的推广,并快速的产生社会效益。依托于网络视频开展主题研讨的方可将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放置与理论层次进行研究,将理论引入实际,从而提高学员教育理论素质、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加速教师从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质的飞跃。

(二)依托于教师博客,积极促进教学反思教师博客是各个学科年级的教学通过网络博客技术,以文字等方式将自己的教学心得、教学经验等上传至博客共享。跨越了空间、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将教师个人是知识显露出,使之共享。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学人员均深刻的了解到教师博客对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发挥巨大推动作用。因此,学校在网络平台中应侧重于网络博客部分的构建和完善。学校可往以下两点进行推动构建,第一,在原有的网络基础上购置一款性能优越的电脑作为网站服务器并创建校园教师博客网站。第二,在校内加大校园教师博客网的宣传力度,并鼓励教师在网络上注册,创建个人博客。校园教师博客网不仅是教师电子版的教学日记,他与传统日记相比更易于交流,传播迅速,并且可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教学经验并不是只依靠时间的累积而成的,也是教师经过许多的反思后得到的教学经验,是教师一生的宝贵财富。教师博客与一般的教育论文相比更符合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没有太多的约束限制教师。同时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因此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欢迎。

(三)依托于教研论坛,开展网络集体备课依托于教研论坛,开展网络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一种教师合作研究的方式,将教师团队精神最大化发挥,通过集思广益、多角度分析等开展备课。备课时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进而是成功教学的重要保障。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集体备课创造了可能,在教研论坛中开展集体备课是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一项重大突破。该模式的优点为:在备课平台中。教师可在任何时间、地点与其他的专业教师进行教学交流。最大程度上的弥补了备课时间、资源、人员等方面的不足。与传统备课方式相比,论坛是一个开阔的空间,可以无限制的进行更贴,主题也可随时的并未修改,也就是说网络备课可以无限延伸。这种方式跨越了空间、时间等方面的阻碍,同时扩大了集体备课的辐射面,提高了参与教师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备课的效率和质量,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采用网络进行教师专业水平培训节约了资金、空间、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摆脱了培训班、短期进修、工学矛盾等问题。网络环境是一个具有丰富资源、可信息即时共享、空间不限的虚拟空间。在网络环境中可以极大的丰富和加速传统教师队伍的发展以及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网络环境是一个可自主学习、人性化的空间,为可持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构建了一个可良性循环的平台。网络信息技术为教师团队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渠道,学校等教育机构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提高本机构的师资力量。教师在平台中不断的学习和交流,形成了互帮互助共同体。

作者:魏星孙玉单位:保定市电教馆河北金融学院

第5篇

现代经济时代是一个网络和现实相互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期间网络带给人是前所未有的改变,而对社会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给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而正在接受教育的职高学生们,再者新新发展的网络科技下又有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和机遇。

(一)网络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1、网络影响观念大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时期更加要注重对这个时期的大学生的正确引导,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是高职院系思想政治努力的主要方向。为培养出合格的,有理想有目标的,优秀的社会人员。而互联网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它突破了空间和国界,是一个文化信息大融合的地方。有好的和不好的都在里面,真实和虚拟混杂在一起,人人都可以自由说自己想说的,而且不用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导致了很多人利用某些信息来误导我们大学生,如果在这个时候没有正常的引导的话,可能会导致他们走上不归路。

2、网络冲击了教师的权威传统的思想政治课都是在教室里,面对面是传授,都是以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课堂下听为主,老师是很有很威望。在新时展的今天,我们学生能够随意并且主动的获得大量的信息,传统中课堂教育与教师作为学生获得信息的主体地位受到网络的猛烈冲击,教师的感召权威和专业权威受到一定程度的弱化。3、网络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互联网的虚拟性使人们能够体验现实无法做的事情,也可以发泄现实的不满,还可以抚慰现实的挫折。互联网的的自由、欢愉与现实生活的拘束与艰辛对比鲜明,很容易让人沉溺沉迷其中,自然就会导致心理发育扭曲,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网络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网络优化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结构在老旧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数都是面对面的教课,老师用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收集资料、备课和讲课讲义,学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面听老师讲课,接受老师对我们的知识。然而网络则是非常的快速,如果把网络和思想政治课相结合,那么教育的成果也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的传播的更加快速,大学生们对于这种传播的方法也会很感兴趣,对知识的学习也更加有主动性,它更加生动的讲述了所要传授的课件,让学生学习的更好,比起以前老旧的方式来说,现在的方式已经达到一种新的高度。

2、网络拓宽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网络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普及,让家长们和大学生们融为一体,网络可以将家长的,社会的融入在一起,党和国家一起作用于我过未来的花朵上,让现代信息教育化和思想教育一起合力,让教育产生飞速的发展。

二、新形势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对策

新的环境下和新的网络形式下,留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符合当代要求,自从多媒体信息化建立起来以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想是在平面上插上了翅膀,一下就从平面化的世界走出来,变成了一个立体空间了,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富有时代性的群里,所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也要有现在的时代性,要与时俱进。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都要进行适当的改革,要充分利用新时代的网络来进行沟通树立大学生对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正确的思想观。网络具有信息周期短,传播速度快如果思想政治观正确的话,就不会出现问题。再者就是要不断的学习,丰富知识,从生活中的交往与实践去解决新的思想教育问题,最后就是要把被动的学习教育变成主动,改变单向的学习方向将先进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风融合在一起,将校园网络中的信息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转抽象为具体,转不解为理解,转枯燥为趣味,思想政治教育便显得更有生命力,理论、党的基本政策和路线不再显得那么令大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三、小结

第6篇

论文关键词:班级,精细化,管理,思考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以制度建设和民主管理为主要的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

“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是学校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班级精细化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它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论文提纲格式。要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这就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把本职工作做到位、尽到职,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教育管理论文,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1 树立班级管理精细化意识,统一思想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班主任作为管理者、策划者和组织者,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直接参与班级管理上来,让其体验和感受,这实际上就使每个学生都树立了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意识,让他们觉得我们这样做定会收获很多。同时需要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去落实,也可先召开班委会、小组长会,广泛宣传,逐层强化。

2 以情感拉近师生的距离,感化学生的心灵

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尊重学生,关心、体贴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所以,在整个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时刻要做到责任心、爱心和细心教育管理论文,腿勤、眼勤和嘴勤,真诚、公正的对待评价每一个学生,无论品学兼优,还是品学均差,做到不偏信偏爱。

3 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

(1)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依托《学生手册》和学校精细化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全面可行的《班级法规》,从班级管理目标、活动、评价、反馈等方面实现了班级事务的组织、管理、教育和控制功能的动态体例,使班级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避免了班级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持之以恒地落实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上进心,增强学生的自控力与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

(2)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营造精细化管理环境

在学生民主选举和推荐基础上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细化分工指责,强化监督力度,为班级精细化管理营造“自主、开放、立体”的管理环境论文提纲格式。更突出了班委会的服务理念,为班级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原则和基础。

(3)细化班级公约,严格考核

班级公约是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基础,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法可依,同时也使班干部在管理班级时有章可循教育管理论文,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如制定学生行为考核表,其内容涉及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如迟到、出勤、课堂纪律等,每项都有一至两个负责人,负责人都是尽心尽责的学生干部。一系列具体而又操作性强的考核表,包括早操考核表、奖分原则、扣分细则等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制度,是精细化管理的前台,由此调动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增加了责任人责任意识,凝聚了班级集体意识和团体荣誉感,确保了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力度及针对性。

4构建班级网络式管理模式,实现人人参与

班级管理的精细化在于管理网络化。它不同于规范化,它是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更为严格细致的管理方式。即“班主任——班委会——值日班长——小组长——每个同学”的管理网络。要求“人人都是管理者”,因此,必须建立一种立体的网络式的管理模式,来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管理潜质,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最大作用,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精细化。

在班级管理中,通过变传统的“层级化”为“多方位网络化”管理制度,通过班级岗位的多样化设置及动态管理,把班内大小而琐碎的工作分配到每个人,使每个人都是官教育管理论文,都是班内主人,实现前面所说的要求,同时接受监督又是被管理者论文提纲格式。另外,班级管理的精细化还要建立适当的监督体系,做好详细记录,及时表扬先进,鞭策落后,最终落实到期末思品考核等级与个人先进评比上来。

5发挥团队精神,逐步完善制度

管理的精细化必须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建立适当的监督体系,定期反映精细化管理的进度和突况。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发挥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在精细化管理的大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民主性原则,对待学生中间所发生的问题须民主对待;②集中性原则,培养团结的意识、团队精神,必须坚持在民主的基础上进行集中;③加强制度建设,团结是制度控制下的团结,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④竞争性原则,团结并不排斥竞争,竞争是促使班级进步的有效手段。当然教育管理论文,对于实施精细化管理所导致的竞争加剧,应正确引导,避免小集体之间的互相抵触。

总之,班级管理的精细化,体现的是一种管理理念,体现了教育的服务性、实践性和教育的创新性,就是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通过爱心、细心、宽容地关注每一个学生,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一步一个胶印,稳定的提高,成为一个德、才、能兼备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翔江.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04,(07) .

[2]潘玉堂.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思路与做法[J]. 当代教育科学, 2007,(Z2) .

[3]周俊峰.班级的精细化管理[J]. 科技信息, 2009, (11) :458

[4]马中艳.浅议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7):156

[5]肖敬贤,肖东科.浅议中学班级管理的四项准则[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07, (06) .

[6]尹才忠.精细化—-班级管理之灵魂[J].职业圈, 2007, (02).

第7篇

1.浅谈高校毕业生德育教育

2.德育答辩在医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的价值探索——以云南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为例

3.关于在本科毕业生中开展德育答辩的思考

4.毕业生就业多元化视野下高校德育工作初探 

5.茂名卫生学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德育调研分析与对策 

6.将德育工作融入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去

7.从就业角度谈高校毕业生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8.德育答辩:毕业生走向成熟的良方

9.从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表现反观高校德育环境的社会化

10.实行“德育一票否决权”和对毕业生实行“三包”的效果分析

11.德育为先,实践为重,通专合一——论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

12.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导向 以“德育素质档案”为抓手 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色化发展

13.发挥德育功能 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14.浅谈高校毕业生择业向市场机制转轨对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15.将德育工作和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

16.教育教学一体化的作法——在毕业生中开展德育答辩工作 

17.从苏医毕业生情况反馈看我院教学和德育工作成效及改进思路

18.优化德育环境,营造德育氛围——实现毕业生平稳过渡 

19.当前高中毕业生人生价值观的误区与大学德育对策

20.高职高专院校德育教育的外延模式探讨

21.德育答辩: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2.论德育教育与就业指导的相互结合

23.渗透式法律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24.构建高校大学生党员“三大德育答辩”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5.落实中央精神 再创广州市学校德育工作新优势

26.以德育为重 育“四有”新人——茂名广播电视大学德育工作走出新路子  

28.“德育教师专业化”的逻辑理路及其悖论 

29.转型时期的中国学校德育  

30.德育视野中的道德信仰教育  

31.多学科视角下对德育本质的反思 

3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的内在联系 

33.现代德育理念与高校德育创新 

34.置疑“德育生活化” 

35.德育目标应有的要求:民族精神与世界精神统一

36.学校德育内容衔接的困境与出路 

37.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38.德育研究主题嬗变30年轨迹扫描——教育学视野下的叙事研究

39.高校网络德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40.关于网络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思考 

41.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兼论由“民本”思想影响的德育到“人本”德育的历史性发展

42.论德育实效测评的困境与出路 

43.西方著名德育思想家的德育模式探讨

44.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 

45.学科德育:一种有效的德育模式 

46.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探索

47.主体性德育——欣赏型德育模式论要 

48.德育叙事之“阻隔”问题探究  

49.我国青少年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50.对德育实效性的辩证和理性解析  

51.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

52.为生活德育论辩护——与冯文全教授商榷

53.论西方主知型德育模式的问题及其理论修正——兼谈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54.建国五十年大学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55.大学德育路径生活化 

56.关于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视角:德育生活化

57.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环境的挑战及其对策

58.德育的真正基础: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论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地位

59.德育创新不能背离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德育的基本原理——与高德胜教授商榷 

60.论德育的功能 

61.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辅助功能

62.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中职德育工作——基于河北省唐海县职教中心的实践

63.整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高校德育理念研究述评 

64.试论在青少年德育中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5.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构建与程序设计 

66.心理契约:德育提升的支点

67.德育本质研究与反思 

68.“看的德育”:在场的缺席——一项普通初中教师德育观念的质性研究

69.论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70.论青少年家庭德育环境的优化 

71.论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的回归——现代德育困境研究

72.高校主体性德育与大学生德育自我教育 

73.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的历程及其思考 

74.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

75.论高校微信德育平台的构建 

76.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77.德育理念研究综述  

78.加拿大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中德育内容的分析与启示

79.主体性德育模式初探 

80.高校德育课程问题与德育实效性研究 

81.德育生活化——一种开放式德育 

82.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

83.体验式教材:德育教材新样态 

84.对“大德育体系”的思考

85.德育生活化理论探源 

86.国外德育发展趋势及我们的立足点

87.德育环境论  

88.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分析 

89.美国大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启示 

90.当代中国德育目标的解构和重建——基于传统德育理念的思考

91.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创新的路径探索

92.在超越中适应: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由之路

93.聚焦“德育目标”

94.家庭环境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其优化措施

95.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

96.德育过程的文化解读 

97.从知识德育走向生活德育 

98.改革开放30年来德育目标的研究与反思 

99.小学德育教材中儿童德育境遇的转变及其伦理困境

100.中国传统人性论对德育价值取向的预制及其批判  

101.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探析

102.德育评估:现状、问题及成因

103.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

104.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高校德育教育

105.制度: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有力杠杆

106.试论学科德育的问题与出路

107.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08.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尤·布朗芬布伦纳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启示

109.整体构建大学德育途径体系刍议 

110.生态德育:国外的发展走向与中国的未来趋势

111.生态体验德育的实践形态 

112.德育生活化路径新探  

113.功利主义: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归因诊治

114.论传统德育方法论思想的现代价值 

115.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116.论新时期高校隐性德育的强化

117.大学德育中的“学校人”与“社会人”——当代大学的德育目标辨析

118.学科德育:“渗透”“融入”还是“体现” 

119.简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兼评“德育非政治化”的观点

120.论实践育人的德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121.德育评价应超越量化取向 

122.创新德育模式 提高学生素质——安徽中职德育教育管理模式探寻

123.自由美丽人格的培育—德育思想解读

124.试析我国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内在原因

125.当代德育模式分类研究与评价

126.寻找公共德育与学科德育相结合的大学德育新路径——以艺术类大学生德育为例

第8篇

一、调查结果

此次对初中英语教师的调查主体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共设25个问题。问题主要涉及教师素质,课堂教学,教学策略,教学环境及教学成效。每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换算成百分比,数据如下:

1.1课堂教学

表1数据显示,教师很清楚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形式的需求,但无奈的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师仍以讲解,提问等传统模式作为课堂讲授英语的主要形式。而多媒体,网络等新型的辅助教学工具并未成为学生新知识补充和视野扩展的有力手段。

1.2教学策略

表2数据显示,目前初中英语教师出于中考的压力,仍以追求成绩为主要教学目的,以讲解,测试为主要教学手段,教师忙于传授英语知识,却疏于与学生在心理上的沟通,缺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1.3教学环境

接受调查的初中英语教师普遍认为,目前的初中英语教材与英语课程的学时安排,考试的能力要求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相脱节。并且一部分教师还认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只局限于日常生活的简单对话,无法满足初中阶段的重语法重词汇的考试要求和学习特点。同时教师普遍感觉初中教学任务重,压力大。而且,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在有些学校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有些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形同摆设,个别学校甚至没有多媒体辅助设备。这样的教学环境客观上阻碍了教学的进步,无形中导致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单一与陈旧。

1.4教学成效

表4的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认为小学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脱轨严重,小学阶段的过于简单的英语与初中重语法重词汇的英语学习缺少衔接和过渡,两个阶段的教材难度与教学目的相差甚远,导致多数学生在刚刚进入初中英语学习时,难以适应繁重的学习任务,学习兴趣锐减,成绩下降,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自然很难形成,教学成效也受到很大影响。

二、问题根源

此次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多数英语教师只关注学生分数,忽视了教学策略的变革,忽略了对学生英语学习意识的培养,这种状态的长期持续只会让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停滞不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根源有两点:第一,初中英语教育缺乏可持续教育理念。教学目标主要都针对考试,单纯地追求升学率,无论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还是教学策略都比较僵化,模式单一,没有以学生的持续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最终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很好地将第二语言习得机制及科学的英语学习策略传授给学生,而是单一的进行基础知识的堆积;没能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英语语言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运作规律。第二,初中英语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和高中英语教学之间缺乏整体的,宏观的、一体化的衔接。因此,当学生接触初中阶段系统化,理论化的英语学习时便会不知所措,当他们猛一下掉进习题和若干枯燥英语知识的海洋时,便会出现“透不过气”,“吃不消”等问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最终遭到挫败。另外,许多学生在进入高中英语学习阶段后,由于不熟悉英语语言运作机制,没有真正把握及灵活运用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而失去英语继续学习的兴趣,使可持续教育成为空谈。

三、解决问题

3.1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66%的受访教师只是在学生主动来问问题时才会与学生进行沟通,仅4%的教师会主动与学生对话进而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不仅如此,仅20%的受访教师会经常与学生家长定期沟通,多数教师更多的还是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学生的情感变化及其对学习产生的影响。

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兴趣,它会使人“苦中得乐”,使人“趋之若鹜”。而过分强调语言学习的认知因素,忽视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不重视学习者情感的释放和情绪的表达,只会造成英语教学的知、情脱离。(Krashen,1982)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情感上对英语产生好感及好奇心,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习惯的不同制定教学策略,便是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3.2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侧重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

在本次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有关教学策略的若干问题,其中近42%的受访教师依然认为讲解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方式,迫于中考的压力,54%的受访教师认为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最重要的依然是考试成绩。初中的英语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模式陈旧,教师缺乏科学的教学策略,只注重语言的输入而忽视输出技能的培养。因而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状态,很少主动思考,只相信“正确答案”,很少另辟蹊径,勇敢质疑。

根据Swain的二语习得“语言输出”理论,我们知道,成功的二语学习者必须接触大量的语言输入与输出。输出不仅可以提高语言的流利性,而且还具有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进行假设验证和自学反思等调整自己学习策略的功能,从而提高使用语言的准确性(Swain,1985)。可根据语言学认知策略,发展学生语言智能。在训练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同时,教师可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总结等合作活动;鼓励学生涉猎教材以外的资源,如词典、英文报刊、图书馆资源、互联网信息等,培养学生的资源策略。英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普遍特点与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将科学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how而不是简单的what。同时注重语言输出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将输入的知识合理恰当地输出。

3.3创建动态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二语习得环境

二语习得“环境论”认为,就某一生物的发展而言,更为重要的不是先天因素,而是后天的经验。“第二语言习得”就是克服旧的语言习惯(即母语)的干扰,培养新的语言习惯(即第二语言)的过程。(Krashen,1982)成功的语言习得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语言习得环境。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环境便是他们习得语言的重要环境。而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受访教师中依然有77.9%的教师在课堂上以讲解为主,仅9.3%的教师安排课上活动。另外,受访教师中使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辅助设备的分别仅占29%和11%。在访问中,有些教师坦言,即便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也只是教师一边带领学生浏览课件,学生一边手抄课件中的学习要点,多媒体辅助设备并没让课堂氛围活跃,也没帮助教师进行师生互动。

教师可在课堂上创设导入情境,巧设悬念,分组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又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能力。也可利用视觉媒体——视频录像,课件及网络资源,将时下最新的资讯与话题和课本有机结合,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和丰富的情境,将英语课堂与时代元素结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开发学生的视觉智能,语言智能,听觉智能和合作智能,必将创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优化课堂效果。北师大李听芗教授说:“说的能力要在说的练习里来培养。”英语教师可适当采用小组练习,角色表演等形式创设英语环境;可在学校开办英语角,邀请外教,学者,成功人士等做嘉宾,带动学生说英语用英语;定期举办英语类比赛:戏剧表演,英语演讲等,带领优秀学生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型比赛。只有亲身经历,学生才会在感知中掌握语言的精髓,才会张开嘴巴,大胆应用,敢于思考,扎实有效地掌握语言技能。

3.4变化教学评价方式,多种评价方式并举

从调查数据中不难发现,受访教师中有34%的教师认为测试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30%的受访教师会把提问或测验作为主要课堂活动。这样的现象告诉我们,考试依然是目前多数初中英语教师喜欢采用的评价方式。但是,当学生对考试产生焦虑时,仅有10%的受访教师会减少考试,35%的教师会找学生家长解决问题,30%的教师会耐心劝解学生。可见,多数教师是无论如何都要将考试进行到底的。我们要大声疾呼,现行的教学评价方式必须改革了,人们的普遍评价意识必须改变了。取而代之的应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制;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阶段测试与学期测试分配使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的课上表现,学期成绩等,学生互评学习表现及学习效果等。使用网络评价,使学生看到的只是自己在全班或年级的排名及分数,其他同学的排名又不外露,既能有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避免好学生差学生的自然分离,让学困生摆脱自卑感。

3.5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适应学生的变化,融入可持续发展教学理念

搞好外语教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关键。二语习得研究认为,不能将教师只看作是专业知识的源泉和导师,教师的作用不仅是管理学生和评判他们的学习,教师还应该是辅助者,课堂活动的协商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及心理支持者。(Cook,2000)教师自身应加强对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真正做到教学的可持续,帮助学生养成可持续学习的习惯。目前多数初中英语教师学历水平不高,业务水平有限,应加强对第二语言认知策略的学习和研究;备课方式应多样化,合作化,积极使用网络更新自身知识以及对新事物的认识,为课堂教学不断注入新鲜元素。

四、结束语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帮助学生掌握持续学习的理念,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教学策略应用于教学之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同时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将科学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初中英语教学才会走出“死胡同”,才会与时俱进,真正担起夯实基础教育的任务,完成与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完美对接,最终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 贾砚萍. 话轮转换中的技巧与英语口语教学[J]. 外语界, 1995(3).

[2] 李哲.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0.

[3] 黄冰. 第二语言习得入门[M].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

第9篇

 

当今,是人类社会完成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整体飞跃的伟大时代。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信息管理专业与信息系统专业日趋成熟,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信息管理也在很多领域得到大量运用。但在现实中,企业信息管理往往局限于微观普通视角,而忽视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宏观视角。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尝试从社会系统的角度着重探讨企业信息管理,希望通过社会系统这一视角,解决企业信息管理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 两种信息的比较

 

目前,理论界一致认为,企业信息管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环节所涉及的各方面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利用的工作,其本质是企业信息管理。但是在实践中,企业信息管理往往是处在与企业紧密相连的微观视角上,企业管理者认为,信息是企业的一种宝贵资源,企业必须对其进行合理、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企业信息管理的核心是运用信息技术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编码化与管理,简单地将企业信息构成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两大类,同时按工作流程规定了企业信息管理内容为:制定信息规划、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提品信息等。并将其关键技术分为后台(back office)技术、前台(front office)技术和虚拟(no office)技术三大方面。不可否认,这种看法没有任何问题,但其局限于企业管理的短视行为上,没有充分考虑人类社会中信息的社会性和复杂性。

 

信息是客观食物的反映或再现,从认识论角度,信息可分为感知信息和再生信息。感知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的事物运动状态与方式,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再生信息是认识主体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与方式,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无论从哪一方面,信息都离不开人的主体因素,即人的因素是信息除其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外的最重要因素。而作为社会的人,必然与整个社会密不可分。我们知道,社会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系统,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其要素种类和组成的复杂、层次关系间的复杂与通过系统内部自组织和他组织后社会系统运行表现出来的非线性与线性的统一。

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即社会系统。一般社会系统理论的著名学者布克里认为,社会系统实现自我调节以保证社会结构的整合性需要5中要素:①向内部引进“复杂性”的源泉;②保持内部“紧张”状态又不断满足社会成员需求的机制;③双向传播网络;④面对变化进行自主决策;⑤保持信息的有效机制。可以看出,这五种要素都不能离开社会信息系统。所以,宏观的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的一个基本系统,是一个存在着众多可变因素的系统,参与系统活动的个体或群体是伴随着丰富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的主体,所以社会信息系统比一般意义上的物理或生物信息系统更为复杂,也更具不确定性。

 

二、社会系统下的企业信息管理

 

马克思创立的社会形态概念认为,从宏观角度看,任何一社会系统都有三个最基本的形态:经济的的社会形态、政治的社会形态和意识的社会形态,三种社会形态密切联系而组成一个社会整体。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都不可与社会整体进行单纯分割。通过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系统与环境发生相互作业。在人通过劳动过程和信息调节不断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社会和自然信息交流的不断累计和扩大促进了人类只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产生科学技术并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反过来又促进社会系统与环境的信息与能量的流动,使社会系统不断吸收自由能、内部熵值不断减少,导致社会系统从简单向复杂发展。

 

社会信息系统既具有一般系统的共性,有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既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也是一个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能进行自我创造和完善的系统。所以,企业信息管理作为一种子系统,亦具有社会信息系统的共性与特殊性:①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种社会因素的相互作业;②企业须承担社会责任; ③人在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④重视人与人及人与自然间的伦理关系;⑤企业整体信息活动及其有关因素是一统一整体。可见,企业信息管理是企业为了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社会活动,其核心就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两大要素。但两大要素都必须构建在人类社会系统的基础之上。

 

三、社会系统下的企业信息管理新思路

 

(一)树立系统信息观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科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之中。如前所述,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人类所有输出或输入的信息最终无不打上人类的标签。这就要求企业信息管理中必须树立基于人类社会系统的信息观。一方面,管理主体要自觉地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各要素、组织和过程进行系统分析,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发挥信息系统的特点,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但是系统信息观不是系统观与信息观的简单相加。系统信息观要求企业管理主体站在社会系统的高度,坚持辩证主义哲学这一理论基础,认识和把握信息理论的核心即“三维结构”:对应于信息技术的技术管理模式、对应于新的信息技术的经济管理模式和对应于信息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同时,对信息本质的认识上要从信息环境论和信息生态论上上升到信息人态论上,即重视企业(人)与社会系统信息环境的作业关系上。

 

(二)全球化视角与思维

 

随着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全球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和过程。企业信息管理的全球化是企业从局部走向全局的均衡化和均质化结果,也是建立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的。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对单个的企业来说,经济全球化带来诸如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及先进技术进行创新、拓展海外市场等机遇,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如对金融市场的冲击、跨国公司对市场的控制以及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制度的负面影响。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两化融合”既是工业化的高级阶段,也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信息化支撑起企业竞争力、引领未来。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整体素质、核心竞争力,特别是企业在适应市场环境不断变化时持续创新的能力要有大幅度的提升才能适应全球化的要求。企业信息管理必须以全球化视角与思维,主动、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直面国际市场。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信息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化的浪潮。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应该承担的,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是发展的,不同的时代,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不同。但是,从人类资源的有限性和人性的永恒发展来说,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有两点是不变的,即企业社会责任的永恒属性或主题:环境保护和以人为本。英国学者John Elkington的三重底线理论(Triple Bottom Line)和Mark S.Schwartz企业社会责任驱动模型,现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的重点应是:环境意识制造、和谐文化、企业创新等。企业披露其信息就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企业应披露信息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②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③参与社区活动方面的信息;④收益方面的信息;⑤产品或服务创新及安全方面的信息。条件成熟的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宜提倡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其构成可包括“社会责任资产负表”、“社会责任利润表”、“社会责任现金流量表”等。

 

(四)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利用和存储,也是一个系统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达信息的过程。所以,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新发展,是对信息管理的提高与升华。知识密集型企业比重的增加、知识增值的需要、企业竞争环境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等众多因素共同驱使知识管理成为热点。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作为生产要素已经取代了资本在生产要素中的主导地位,社会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比任何时代都更为迫切。但是知识是人的头脑里的信息集成,是同每个人的精神状态紧密联系的,因而它就决不可能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技术集成,而应是社会文化或更进一步的整个社会有机系统的有机集成。这就要求企业在知识管理中开发和提品或服务面向整个社会有机系统,创建适应需要的共享的知识型文化环境。

 

作者:张文洲 来源:当代经济管理科学 2011年9期

第10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研究;人的形象;“文化人”;“游戏人”;“信息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030―05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极具特色的新兴学科,在其不算长的发展进程中取得了很多成果,增进人类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人类的生活和学习绩效。但就现阶段看,教育技术学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其学科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之所以如此,我们认为,这与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关于“人的形象”的认识有关。众所周知,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与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开展尤为紧密,它以教育技术学研究的进步为动力,以研究人的思想觉悟为先导,以逐阶段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成果为支撑。然而,凡是教育技术学研究都和人紧密关联,这包括研究计划的设计、研究活动的开展和研究成果的生成。可以说,任何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化都可以通过认识人来开始。

一 “人的形象”的教育技术学研究价值

1 什么是人的形象

人的形象指的是什么,首先必须知道“人的形象”中“形象”的涵义。《现代汉语词典》对“形象”一词作了两种解释:第一,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第二,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第一种形象指向物,第二种则特指人。日常生活中,人们关于人的形象的理解符合《现代汉语字典》的第二种解释,指人物的神情容貌、行为气质和性格特征。学术生活中,很多学者也对人的形象的学理性涵义做过研究,“舍勒把人对自身的概括称作人的‘自我形象’。”[1]进一步说,“人的形象就是人对自己的认识所形成的图像或图式”,[2] 认为其语义色彩呈中性,没有褒贬好坏之分。一定意义上说,人的形象是“一种人生态度”,且它与人的概念、人的观念分属并不对立的范畴。石中英教授认为,“‘人的形象’是对人性假设为核心的关于人的观念性知识的勾勒”。[3]这种观念性知识是基于或深或浅的思考,这种“人的形象”是一种或暗或明的影像,“人的形象”存在于模糊的轮廓之中。结合前人的研究,我们认为,“人的形象”是人基于对自身的观念性认知而形成的图示概括。

2 “人的形象”之于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价值

衣俊卿教授认为,“文化是历史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其核心是人自觉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4]“人的形象”是文化的核心,而“凡事皆孕于文化,凡事皆囿于文化”,因此,教育技术学的产生和发展也不能真空于文化,教育技术的研究自然难以脱离“人的形象”这一质素的渗入。“人的形象”之于教育技术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实践和时代意义。

首先,教育技术学理论构建需要“人的形象”。教育技术学是新兴的特别学科,它的理论构建有别于一般学科,一方面因为教育技术学具有注重效用性研究的特点,现阶段的教育技术学的应用理论多以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为直接原型。“教育学理论的建构需要‘人的形象’”,因为“教育学是一门直面人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教育技术学也同样是直面教育技术实践活动的学科,它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学习的优化和效果的提升,教育技术学理论生成也需要“人的形象”。另一方面,学科建设等的基础理论是教育技术学自成一科的基础,具有学科的唯一性。教育技术学需要依据“人的形象”来构建理论,因为“人的形象”和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存在对应的关系,有怎样的“人的形象”就会有怎样的教育技术理论,不同的教育技术理论其“人的形象”也呈现差异。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形象”能为教育技术学提供一种理论基础和研究的先导模式,它是学科理论形成之前的原始研究图示。

其次,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人的形象”。直接实践性是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的根本属性和理念,“教育技术学的知识旨趣是教育的技术知识”,[5]令人奇怪的是,教育技术学实践理念和技术知识旨趣组成的“装备”却始终变革不了教育技术学理论对实践干预乏力的现状。究其根源,我们认为是没有抓住“人的形象”这一根本原因。因为直接实践性和知识的技术性都只是学科层面的应然取向,“人的形象”是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的架构的实然原型,实践活动的运作取向始终被原始的认识图示支配,研究中“人的形象”是实践活动的精髓,立足人的形象,便以“本”之不变应教育技术实践的“象”之万变。现阶段,很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舍本求末的研究行为,大多是没有好好领析“人的形象”的价值。

最后,教育技术学的时代跃进需要“人的形象”。一方面,教育技术学在时间域上对“人的形象”的更新提出需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等新型教育发展方兴未艾,兴起的教育新形态革变了人与人之间传统的时空和情感交流语境。这就要求教育技术学研究人员必须对人和人的关系问题作出新语境下的思考和研究。另一方面,教育技术学在空间域上对“人的形象”的迁移提出需求。信息文化的形成也逐步生成了信息化时代下的“人的形象”,教育技术学研究价值的迁移需要在信息文化的推助下实现,也只有在文化模式下实现。一旦学科的研究价值被广泛认同,教育技术学发展相应的粗线条的社会地位和细线条的学术地位就会熠熠生辉,而作为勾画出这些线条的前提条件的文化其核心正是“人的形象”。所以,教育技术学新时代的跃进式发展需要“人的形象”,更少不了信息化时代的“人的形象”。

鉴于存在种种的“人的形象”的教育技术学研究价值,我们将对其进行“解”和“建”的动态研究。

二 传统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人的形象”的批判

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人的形象”隐匿于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各种现象之中,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和提炼剥离传统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主要的几种“人的形象”,分别是“技术人”形象,“理性人”形象和“经济人”形象。

1 “技术人”的形象

“技术人”是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根深蒂固的人的形象。从上世纪的视听教育到本世纪的网络教育,教育技术形态从视听技术到多媒体技术再到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其形态不断地发生变化。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也始终和技术联系起来一同进步和发展,在这个进步过程中,教育中技术一词的外延不断地得到拓展,不再仅仅指词汇学的名词释义,也不再局限于是探索教育学规律的动词范畴,而是延展到新兴的“形容词用法”,技术应用留下的技术痕迹是其形容词用法的“词源”,“技术人”就是在这种“词源”上直接架构的技术的“人”。“技术人”的主要特点就是对新形态技术极度敏感,并且竭力追求技术的变革和创新,主张研究实践中一切问题的技术性解决的态度。

“技术人”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学习媒体应用的媒介技术,学习内容迁移的传播技术还是学习活动发生的设计技术等,它们的合理化应用都受益于“人的形象”的影响。尽管如此,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技术人”构想也还是存在着一些缺陷:第一,问题的技术性解决态度造成研究意识的狭隘,“就目前而言,教育技术学研究人员将研究重心与兴趣置于应用性研究”,这种应用意识往往导致“教育技术学界的学者们对基础性与理论性的研究并不积极”[6]直接造成研究的不均衡发展。第二,技术应用不注意科学语境,忽视与技术匹配的合法性环境。技术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技术的原生功能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会发生扭曲。比如近年来教育技术学研究出现一种以美国马首是瞻的思路,其实美国的教育技术学技术理念并不符合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实际,技术的应用阈值不相同。对技术的使用始终要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为最值依托,以此寻求与教育技术学研究相合适且合理的技术支撑的文化区间。第三,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以目的性成果为导向,指向研究的直接成果,秉承“报喜不报忧”的成果意识,而将技术应用产生的“技术垃圾”扔在应该解决的“问题集”之外。这种技术硬式应用会给教育技术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引来意想不到次生灾害。

2 “理性人”的形象

“理性人”的形象是现代西方文化中的一个具有哲学、历史和政治意义的人的形象。曾经也长时间的成为“思想家们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前提”。人是理性的动物具有高级认知能力,“理性是人的内在的本质特性,是人的普遍‘类特性’”,“理性的人无所不能,是‘全知全能的上帝’的化身”[3]。故而,“借助于理性和理性知识,人类就能不断深化认识,把握和重建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发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从而征服自然,支配自然,成为自然的主宰”。[7]然而,理性的人也常常与功利,形而上学相联系。

“理性人”的形象对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工具理性的深入人心,教育技术学将人理性的认可蜕变到工具理性的认识,人的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一种能够对外界进行劫取和拷问的占有式主体,因为工具理性就是一种只关心物质利益而不关心价值理念,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形式合理性’”[2],造成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价值困顿。第二,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程序化,亦步亦趋于已有研究模式。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是统一的、不变的、确定的,教育的过程是人的理性化过程,是一种永恒不变的确定性活动,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遵循这样的确定性,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媒体选择和教学内容传递中形成固定的范式和模式,其结果不利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第三,理性的强大使人们自我膨胀并相信我们可以对教育进行乌托邦式的设计,实现教育的彻底革命,可以对任何教育技术学领域的问题进行理想化设计,为此教育技术学就领地问题和相近学科时有冲突,且不论冲突谁对谁错,只要发生冲突就可见自身的轻佻。可见,理性自身的强大并没有使教育技术学研究开展走在“理性”轨道上。

3 “经济人”的形象

“经济人”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首次完整表述出来的,它强调“人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愿望和行动”,后逐渐完善发展成为“建立经济模型的基础”[8]。追求利益或者说效益的最大化是“经济人”形象的最本质的特质,这种特质在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中普遍存在。第一,存在于教育技术学理论构建中。南国农[9]先生主张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是“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为目的,这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实践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美国教育技术的绩效观点的引入也是学科理论的一次经济意识的拓展。第二,存在于教育技术学实践应用中。一方面,普通课堂的教学设计中关于媒介的选择,教学策略的选择等都致力于减少知识传递的通道,缩短传播的里程,降低传递过程中干扰始终遵循“传播路径最小教学效果最理想”的“经济观念”,另一方面,国家层面的教育信息化决策,其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要使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学成果高效化,直接的目的是使知识信息均衡化,教育资源共享化。在此浩大的工程中教育技术学是生力军也是主力军,以最低的经济成本和最佳的信息化渠道获得最优的教育信息化成效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最为重要的实践意志。

但是,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经济人”形象的构想存在某些潜在缺陷。首先,利益对“经济人”意识的吸附。学术研究的相对清贫容易激发图利意识继而唤醒拜金的欲望,唯利是图的研究动力势必会玷污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神圣性。其次,“经济人”的功利性取向的危害。一方面学术道德问题的滋生,教育技术学是新兴学科,其研究标准高,创新含量要求高,短期内很难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功利性学者容易以剽窃、浮夸等方式拔高自己的研究成果产生“学术泡沫”。另一方面,学术内耗的产生。功利性的研究往往从研究者个人利益出发而舍学科整体利益于不顾,甚至为了赢得某一领域的或某一方向“开山鼻祖”之名,而“同门相煎”,会就某一些问题操戈相对,争论不休,导致学术资源和研究精力大量浪费和研究的不作为,学术研究发生严重内耗,这非常不利于学科研究的开展和学科的有序发展。目前,世界甚至我国已经出现了学术腐败的重大事件,受到各界地高度关注。“经济人”的形象构想存在严重的学术研究隐患。

由上分析可知,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主要的“人的形象”不是存在问题就是留有隐患,为了教育技术更好的发展和实现其价值,重新建构“人的形象”已迫在眉睫。

三 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人的形象”的重塑

“人的形象”重塑的思想基础是其内涵自适应的需求,现实基础是当前时代变革的需求,构建的“原料”基础是人类“自我意识”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变革。因此,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人的形象”的重塑是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而其重塑形态的重要来源就是现阶段人类自我意识在变革后的主流形态。

1 “文化人”的形象

“文化人”的形象是在人类学反思中形成的一种人的形象。“文化人”的形象基本轮廓可以描述为以下几点:“第一,人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上帝的或自然的产物;不仅我们的观念、价值、感情和行为模式是文化的产物,就是我们的感觉方式、思维方式以至整个神经系统都是文化的产物”。第二,因为人类生存于其中的文化是多样且不断变化的,“因而人性也是多种多样和不断变化的,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人性”。第三,“既然人是文化的产物,人性就是文化性,那么和人打交道就是和他所属的文化打交道,理解一个人也就意味着理解他所代表的文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是一种文化际的关系,而不是两个裸的肉体或理智主体之间的关系。”[3]

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文化人”形象其意义的前提是文化本身是具有教育意义和技术含义。其教育意义体现在“多姿多彩的文化塑造了无限丰富的人类和人性”,教育从其基本意义上说,就是一种使人“文化化”的过程。再有,文化本身是包含有技术性的,在人和事物的表层和本质都留下文化印迹,以此标记不同的文化特质,从技术基本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文化工具化”的过程,因此,一定意义上说,“文化人”具有教育技术学研究意义。

“文化人”形象能够给教育技术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带来两方面的思考和启迪。一方面,启迪我们在构建教育技术学理论框架时,谨慎处理教育技术学与相近学科的理论关联问题,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实质是其背后文化观的博弈,谨慎的处理与美国教育技术学关系的问题,中美文化之间不仅存在巨大的鸿沟,也彼此优势互补。鸿沟告诫我们,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不适合我国文化语境的教育技术学体系,我们应避免无文化观念的移植;优势互补暗示我们,美国教育技术学优秀和精华部分,我们要积极吸取,此间要解决好文化“错力”对教育技术学理论构建的影响。另一方面,启迪我们在实践中要时刻以认知文化差异为实践前提,我们要依据不同的教学群体和教学情境来合理选择各种匹配度高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技术是文化的技术,技术选择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而文化差异的认知程度直接关系到教育技术学实践的质量和效度。

2 “游戏人”的形象

上世纪30年代荷兰文化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正式提出“游戏人”的概念,他强调[10],“人是游戏者”或许与“人是理性者”处于同一层次,“有权在我们的术语中取得一席之地”。可见,“游戏人”诞生伊始就被寄以了厚望。

“游戏人”和游戏是紧紧交织在一起,此处的游戏不是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娱乐活动,还是“人类共有的本性,是人类作为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类各种文化的‘母体’”。[3]“游戏人”的主要特点也是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得到体现,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人习惯于做游戏。游戏活动的精神是人类的一种原始的“社会冲动”,甚至比“文化还要古老”,文明时代的宗教冲动和功利冲动等都只是它的外在形式。第二,人擅长做游戏。人总是深谙游戏的精髓,创造意想不到的游戏精品,人类的“文明就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的形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典型的游戏作品[10]。第三,人总是在做游戏。人生活在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游戏之中,每天的生活就是和游戏打交道。第四,人享受做游戏的过程。“游戏性”是游戏活动的内核,指“自主的精神,平等的精神和自由与限制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11]人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充分体验这样的“游戏性”,享受游戏带来的愉悦。

既然人总是在做游戏,那么教育技术学研究也是人游戏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从“游戏人”的形象来构想教育技术学研究。首先,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游戏魅力。既然人习惯于并且享受做游戏,那么教育技术研究中研究人时刻处于游戏状态:“自由、自愿、自足、平等、合作、投入和忘乎所以”等等,催生研究人员忘我的研究热情,激发研究人员和研究团队的无限潜能,有利于创新性成果的产生。其次,教育技术学研究中自主性和平等性的主张。自主性方面,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充满不确定性,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媒体选择和教学内容传递研究时所谓的范式和模式只遵循流变之理,充分发挥研究的自主性,不困囿和屈从于研究外的声音,“游戏人”的形象告诉我们,巨人的肩膀是用来站的,不是用来仰视的。平等性方面,研究中对待研究权威的态度是尊重而不能亦步亦趋的遵循,既然人都擅长做游戏,而且“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以研究游戏中的各方应共同营造平等的研究氛围,并平等的维护和修订研究规则,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3 “信息人”的形象

“信息人”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兰开斯特提出,指“懂得如何学习,知道如何组织知识,知道如何找到信息,知道如何利用信息”[12]的一类人,在信息社会中居以主导地位。

“信息人”主要特点是:第一,人是信息的封装系统,是物理的、生理的、精神的、文化的多元打包,具有信号与符号的传递与处理的多重功能。第二,“信息意识浓厚,对信息有一种自觉的心理倾向,能敏锐地捕捉有用的信息,维持对信息的注意力、判断力和洞察力”[13]。第三,具有高水平的信息素养,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传递信息的本领过硬。第四,行为方式以“信息欲”的偏好取代了“趋乐欲”的偏好,“冲破了‘经济人’所界定的人的行为‘自利实在性’与人的‘理性边界’的约束”,“信息欲”是人最根本的欲望[14]。超前的信息意识、精湛的信息技术、合理的信息行为和信息心理勾勒出“信息人”形象的线条图示。

“信息人”的形象对教育技术学研究影响是深远的。首先,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演进发展的反思,“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大家庭中唯一具有工程技术背景”的成员,其研究方法与其他科学学科的差异引发的“研究方法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认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就不是趋同科学化观念的所谓研究思路的实证化,研究模式的实验化和研究数据的定量化,而是形成针对所占有的研究信息进行科学化处理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态度。比如,研究者对研究目标的信息进行科学提炼,“根据研究目标来选择适当的方法”。研究者对各种研究方法的元信息的广泛和精确掌握,确保研究中“多样化、个性化、艺术化地选择研究方法”[15]。其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式的信息化变革和研究品质的提升。一方面,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式的信息化是应信息化时代学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信息化时代的学科核心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在于信息化程度。教育技术学研究人员的超前的信息意识、精湛的信息技术、合理的信息行为和信息心理是增进信息化程度和赢得信息化战役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的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沟通越来越频繁,研究的鸿沟越来越小,学科内耗被合作成果替代,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呈现信息化时代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信息欲”是信息时代的主流和主导观念,“信息人”的信息占有欲望超过自利的追求。教育技术学研究重要组成环节是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递,信息的生产,当“信息代谢”成为学术研究生活的焦点,学术质量以及研究人员的学术奉献精神就会道德自觉,学术诚信等道德问题也就很难有生长的空间。另外,由于研究成果的主要存在形式是信息,所以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信息人”形象也会有助于教育技术学研究成果的应用绩效的提高和效果应用的推广。

四 小结

支离破碎的教育的“人的形象”只能产生“支离破碎的教育理论和无所适从的教育实践,培养出在内心精神世界和外部社会关系方面同样支离破碎的人”[3],教育技术也是如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技术中“人的形象”。一切从研究开始,一切在研究中开始,因此,我们从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人的形象”的支离破碎的研究开始,从传统的“技术人”、“理性人”、“经济人”的批判到相应的“文化人”、“游戏人”、“信息人”的重塑。我们相信,通过“文化”、“游戏”、和“信息”的范畴,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人的形象”在新的信息化时代可以重新得到解释和建构,继而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提供更为合理的人性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赵敦华.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5.

[2] 岳伟.批判与重构―人的形象重塑与教育意义探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3] 石中英.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J].教育研究,2002,(6):12-18.

[4] 衣俊卿.文化哲学:未来哲学的自觉形态[J].社会科学战线1999,(2).

[5] 蔡建东.论教育技术学的知识旨趣[J].开放教育研究,2010,(2):47-51.

[6] 焦建利.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历史演化与未来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3,(1):30-33.

[7] 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339.

[8] 倪雪慧.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整合[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3):36-39.

[9] 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0] 胡伊青加,成穷译.人:游戏者―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 [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1-2.

[11]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74.

[12] 岳剑波.信息环境论北京[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88.

[13] 林立强.浅谈人的信息化与信息人[J].情报探索,1999,(1):10-11.

[14] 余潇枫,张彦.“信息人假说”的当代建构[J].学术月刊,2007,(2):17-23.

[15] 桑新民.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通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8,(11):33-36.

The Thinking on Image of Man in Edu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WU Ming-chao LI Zi-yun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009, China)

Abstract:The image of man is base on its own concept of perception and forms a summary of this, in view of the value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this paper takes dynamic research to analyze it: de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image of man mainly includes the Technology Man, Homo Sapiens and Economic Man,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ir main features and reveals their theoretical defect, after this, rebuilds Homo Cultus, Homo Ludens and Information Man as the main form of image in information era, and explains its reasonable, in order to provides more reasonable guidance of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