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1 15:08: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与自然的和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白鲸》 写作主题 人类 自然 和谐相处
一直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引发了无数人的思考。人类对自然的看法决定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与归宿。由于受到西方海洋文明思想体系的影响,在19世纪的工业文明时代中,西方人对自然的态度体现为对大自然的无限索取,人们不断挑战自然的极限,力求征服自然。很多人都投身于捕鲸行业中,这种行业不仅可以让人发财致富,而且可以让人在海洋这个大舞台上一展身手,凸显个人英雄主义。《白鲸》就是这样一部以捕鲸事业为描写对象的小说,作者麦尔维尔描述了船长亚哈和叙述者实马力对待白鲸的不同态度,导致不同结局,揭示了一个让人深思的主题――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写海、写鲸鱼、写船长亚哈对白鲸莫比・迪克的追击和斗争,都是为小说复杂多端的主题服务的,是为了表达人与自然之间、善与恶之间、欲望与抑制之间的冲突,反映的是人同自然和命运相抗衡的噩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小说贯穿始终的重要主题,《白鲸》所使用的写作技巧旨在揭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主题,这个主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疯狂的征服者――亚哈
亚哈这个名字来自于《旧约・列王记》,里面有一个以色列王名叫亚哈,他傲慢狂妄,是个十恶不赦的国王,最后被箭射死在战场上。《白鲸》中的亚哈与亚哈王的性格如出一辙,命运也比较相似。亚哈作为一个捕鲸高手,见识广阔、知识渊博,曾经在很多大学堂学习过。他与可怕的大海已经整整战斗了四十年,经验丰富。但是作为一个捕鲸船船长,亚哈对待自己的水手同胞仿佛是一个邪恶的暴君,他脾气暴躁,将自己的水手视作奴隶。麦尔维尔这样形容亚哈:“当人们看到亚哈坐在那只由牙骨做成的三角凳上,怎么会不让人想到那就是他的王位呢?亚哈就是海中之王,是船上的可汗,同时也是大海兽的太君。”为了报仇雪恨,他逼迫自己的水手一起在茫茫大海上追杀白鲸莫比,最后导致了船毁人亡的悲剧。
很显然,船长亚哈以自我主义为中心,他打着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幌子对大自然进行裸的掠夺与索取,船长亚哈的形象不仅展示了人类无法满足的贪念,更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无尽索取和征服的相处理念。最后“皮廓德号”船毁人亡的惨剧充分证实了人类近乎疯狂的野蛮行径只会导致自我毁灭,这是大自然给出的警示。
二、悲壮的反抗者――白鲸
白鲸莫比集中体现了人类自然物不可捉摸的智慧与力量。它是一头富有传奇色彩的白色抹香鲸,有一个金字塔似的白色背峰,同时,它常常神出鬼没、离群索居。在《白鲸》中,莫比还未出场,作者就用了大量笔墨描述它的传奇故事。可以说,作者为莫比戴上了神秘光环,具有传奇色彩。
正是因为莫比的传奇色彩,亚哈对其充满贪欲与仇恨,立志一定要捕杀它。其实这折射出人类中心主义者对大自然的贪婪。为了鲸油,为了财富,人类为了一己之私,置大自然的生态规则于不顾,对大自然实施了无休无止的杀戮与征讨,而白鲸的反抗其实是出于一种本能,属于自我防卫,它以牺牲自我生命为代价,进行顽强抵抗。这是一种不得不让人佩服的顽强抵抗,引人深思和警醒。在大海这片广袤无垠的领域中,白鲸们生活得悠然自得,它们有自己的天地,从不主动侵犯人类,是人类的贪得无厌导致他们变得凶神恶煞,是人类逼得它们不得不誓死捍卫自己的生存空间。最后白鲸莫比与“皮廓德”号同归于尽,证明了白鲸的报复一点也不含糊,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白鲸这种完全出于自卫而进行的反抗是悲壮的,也是对人类与大自然野蛮相处理念的莫大警示。
三、孤独的幸存者――实马力
实马力取名于《旧约・创世纪》中亚伯拉罕的长子实马力,意为“被遗弃者”。在《白鲸》故事的伊始,实马力以叙述者的身份出场,他作为文明社会的一员,对神秘莫测的大海充满了膜拜与向往。当他对陆地生活感到厌倦时,决定去见识海洋世界。他没有任何海上经验,仅仅凭着自己对海洋的渴望情感就踏上了凶险的捕鲸之路。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实马力对所谓文明社会的一种逃离,他想探求生活的奥秘,对自己进行放逐。正因为如此,实马力的捕鲸动机没有掺杂太多利益因素。后来,在捕鲸过程中,实马力不断了解白鲸莫比的传奇经历,逐渐形成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伦理观念。后来,“皮廓德”号沉没了,实马力成了唯一幸存者。这不仅是他的运气,更是因为他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大自然的魔力显灵。虽然实马力的幸存是孤独的,但足以让我们反思人类应该如何与大自然相处。
在《白鲸》中,实马力是“皮廓德”号唯一的幸存者,也是人类与大自然殊死搏斗的见证人。作者麦尔维尔借助实马力的经历,一方面,认可人类对大自然的合理利用,赞同捕鲸行业的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作者非常反对人们对大自然的疯狂掠夺,反对对白鲸的疯狂屠杀。通过亚哈和实马力的结局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旨在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念:人类对海洋的近乎疯狂的掠夺已经打破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伦理秩序,所以人类要承受大自然给予的惩罚,付出惨痛的代价。只有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大自然才会给予人们想要的东西。这种信念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无启示。
参考文献:
[1]程爱民.美国文学阅读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3]杨起深.美国文学选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4]马晓颖.复仇的代价――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评介[J].中国电力教育,2006.
[5]孙建民.《白鲸》:一座深邃神奇的艺术迷宫[J].域外视野,2006(10).
荷兰虽然只是一个西欧小国,面积不过两个半北京,却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作为世界的“菜园子”,荷兰的鲜花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以上,农产品出口总量仅次于美国和法国,占世界贸易额的近10%。
世界范围内,随着工业化在各个领域内的渗透,农业在很多国家已经成为“高耗能”“高碳”产业,如中国农业消耗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化肥。在此背景下,荷兰庞大的农业产业,其很大一部分能源消耗却是由风车和运河来提供的。
在荷兰,运河、风车、农业结合起来发展的一个整体,一个欧洲版的“桑基鱼塘”呈现在世人面前。
农业“车夫”
当你奔驰在从比利时安特卫普到荷兰乌特勒支的高速公路上,可以轻易分辨出刚刚还在比利时,而现在已进入荷兰国境了。
荷、比两国同属申根国家,但国境线并不是那么明显,也没有海关的检查。然而,荷兰境内的道路旁却多了条清澈的运河。运河顺着公路与农田向前方流淌而去,当地的农夫划着木船或是开着游艇在河里撒网,如果是主河道,甚至能看到大型商船。
拉宾是荷兰南部奥德瓦特郊外一块农田的主人,每天都要睡到中午,起床以后只需去田地里检查一遍,如果没有什么要处理的,就会悠闲地回到家里上网,浏览农产品的市场行情。
尽管拉宾和大多数荷兰农民都拥有汽车,但更多的时候出行主要靠一条小船。因为,荷兰的乡村运河纵横交错,除了灌溉农田,同时构成了庞大的水上交通网,从路边任何一处下水,都可直通大西洋。
运河成为荷兰农业的“车夫”,数以万吨计的粮食、奶酪、啤酒等通过运河运往世界各地。
“荷兰”这个名字在荷兰语中为“尼德兰”,意为低洼的土地,而荷兰1/4的国土位于北海海平面之下,一旦暴雨来临,不可避免地将酿成大祸。
因此,荷兰的历史就是一部防御洪水、海浪侵袭的历史。由于荷兰土地资源稀缺,从13世纪起,荷兰人就学会了深挖水沟,排走渍水,在低洼的平原上开辟出一片又一片耕地,同时也留下了一条又一条运河。
对于海水的威胁,年老一些的荷兰人有着深刻的印象。1953年,由于泽兰省的海岸决堤,海水肆虐,1800多人被汹涌而入的海水淹死。如今,在阿姆斯特丹的市政厅内,高高的水印柱仍然记载着当时的水位。
为了抵御洪水的威胁,荷兰人开始不断地开凿运河,北荷兰运河建于1820年,该项目是荷兰国王威廉一世为农业发展和运输通航而努力推动的,这条运河作为拿破仑时期的见证者,连通了当时荷兰的各条水道,在运河北端建设了登海尔德水闸,南端于阿姆斯特丹入海。
然而,由于运河在冬季会冻结,因此荷兰人在严寒的冬季便会开展大规模的溜冰运动,荷兰的民选政府对此甚至下达了禁航令,阿姆斯特丹市一位议员表示,荷兰政府下达禁航令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运河表面冰层厚度达到理想程度,造就天然大型溜冰场。
冬天一过,随着春来冰融,运河航线也就重新开始焕发生机,如果乘船航行就会发现,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架高大的风车,伴随着风叶的转动,这个古老的国度仿佛在叙说她悠久的历史。
自然的恩赐
上了船坞,便来到了青色的风车之下,荷兰风车一般有3层,4片巨大的风叶足有十几米长,在转动的时候发出木头转轴特有的“吱呀”声。
如果走进风车内部,会发现风车同荷兰城市里的建筑物一样,又瘦又高,风车下面两层是中空的大厅,跨度达到两层的巨型木质齿轮组合就在房间正中,一侧伸出架着木质转轴的支架,另一侧同样会从墙里伸出去,向地面伸出一个调控架,人站在外面可以通过移动支架控制风叶的朝向,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风力。
下面两层之间的楼梯极窄,如果有一个人正在上楼,绝不可能再有人能够并行。而沿着窄窄的楼梯拾级而上,就能看清风车排水的整体构架,风叶旋转时,带动一层的齿轮旋转,通过传动轴使运河引来的渠水排到临近较高的水田里,顺着原先挖好的深沟流到各处,方便灌溉。
在荷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人,风车创造了陆地。”没有那些昼夜不停地抽水的风车,就没有荷兰国土面积1/3的土地,也就没有后来的奶酪和郁金香的芳香,更没有今天日益增多的环保能源。
风车帮助荷兰成为17世纪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荷兰人利用风车磨小麦和玉米,驱动水泵,并建成了纵横交错的大小运河。
荷兰风车的最大作用就是排水,把农田低地里的水抽出来进行协调分配,通过运河排到海里去。
风车将低于海平面的填海人造田地上的积水抽起来并将其泄入运河中。荷兰的风车除去排水,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有了其他功用,寻求低碳能源的荷兰人开始利用风车发电。
勤劳的荷兰人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厂,36座风车傲然耸立在埃格蒙德海岸上,最多可生产100兆瓦电能,巨大的风车旋转叶片长度超过一架巨型飞机的机翼,发电厂由壳牌公司和荷兰能源巨头共同经营,这个工程也被荷兰政府视为新能源开发的模板工程。
除去排水,荷兰风车还能将农田的谷物研磨成酿酒的原料。
斯奇丹市位于南荷兰省,一直是 “荷兰琴酒”酿造业的中心。风车为酿酒厂研磨谷物,酿酒厂蒸馏麦芽,酿造琴酒。
在琴酒的酿制过程中,需要大量黑麦和麦芽。斯奇丹有19座酿酒风车,这些风车是全球最高的风车。
“北方”和“自由”是全世界最高的两座风车,高度超过33米。当地的“新棕榈树”这座酿酒风车是向公众开放的,其内部是国立风车博物馆。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一、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
“和谐”在中文中是一个具有非常丰富而又深刻内涵的概念。它有平衡、协调、融洽、和睦、互补、互动、双赢、共荣等含义,它不是静态的、死板的、无原则的统一,而是动态的、有原则、有重点、有差别的统一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指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与协调。
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当人类意识到因片面追求发展而导致自然生态危机的严重后果时,便开始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试着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对自然价值和自然规律充分认识和尊重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共识。
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
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无限制的掠夺自然,会造成资源的枯竭,森林的破坏和减少,土地的退化、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不但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之后作出的理性选择。
其实,马克思早已指出“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关键在于“人类同自然界的和解”,这里的“和解”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和谐”。所谓“和谐”即配合的适当和均匀,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既能满足人类丰富的物质需求,又不导致对自然界形成大规模的破坏;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子孙后代的发展需求。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被理解为人适应自然,自然适应并满足于人,是两者的统一,更主要的是自然适应于人而不是相反。否则人类就会返回到原始人的生存方式,那是不现实的。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适应于人”内在地包含着人适应自然的要求,因为人只有尊重自然规律和自然价值,才能使自然满足人自身的需要,而要使自然适应人的生存发展,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要保护自然,只有改造与保护相结合,才能真正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当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行为具有保护自然、促进生态平衡的功能,并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统一、共生共荣的关系时,我们就认为是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和谐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的和谐,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国内环境和谐,国际环境的和谐。而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总书记所指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杜会的基础。
人与自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形响、改变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从而阻碍杜会的进步。同时,“社会发展是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一旦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当人类的行为能够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时,就会促进自然生态的平衡与发展,也就有利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反之,自然条件就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利益的获得产生制约和影响作用。
目前,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要实现两大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将逐渐失去美丽的家园,中华民族将失去生存的空间,其他一切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将无从谈起。
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因此,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可持续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一)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基础薄弱,选择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贫困、创建高度文明的明智选择。
(二)什么是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理论上说,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途径
(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过去我国的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这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机制,为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尽可能减少因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对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当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
1、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
人类永远是自然之子,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我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维护大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其实也就是尊重和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2、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科学精神,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改造永远也不会停止,问题在于如何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这就必须认识自然,尤其是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只有在科学认识自然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按自然规律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高度重视和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与生态建设
面对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和环境污染日渐加重的严峻现实,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坚决禁止各种掠夺和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改变以破坏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采取坚决行动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努力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应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需要法治保障
法治社会,就是依法而治。人类历史的发展证明,法治社会是较为合理的一种,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法治严明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方面必然要求法治的保障。
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自然包括资源和环境两个方面。一个和谐的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点。这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国家来说十分重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呼唤人们特别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并着手建立和完善绿色GDP核算体系。
由此可见,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公平正义、有序的社会,而法治社会也把这些作为自己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和谐社会的实现必然要靠法律予以支持和保障,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在价值目标上的不谋而合说明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必然结果。人不只在处理好了人与人的关系就够了,要使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关注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使这两对关系都和谐了法律的秩序价值才能实现。
近年以来,自然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也对全世界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各国均对自己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反思和改革,可持续发展观得到了各国的认可。党和国家提出的和谐社会的概念其中就包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所以,和谐社会是对我国传统发展模式的修正,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符合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具体国情的发展模式和战略决策,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科学发展观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载《科学发展观与法制建设研讨会论文集》
[2]《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意图》,望周刊,2005年2月
[3]章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 》, 文汇报,2005年7月3日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新构架。应当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1、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1.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辨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1.2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间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成的。人不能选择脱离自然的道路,只能选择某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的能力空前提高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和谐。生态文明发展到今天,不能不说是人类开始了为有效遏制生态危机,为自己重建一个可以使儿孙万代永续发展的绿色家园做了一次有益的伟大尝试。
2、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此,人类为了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人类发展到今天,应该而且已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人们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
事实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死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衰竭。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先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生态伦理所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实质上仍然是指人与人的关系,行为者与他人的关系,以及现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在今天,人类再也(下转第93页)(上接第90页)不能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而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这是生态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和道德规范。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实现的,就是说,它是以自然为中介而表现出来的。生态伦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中去,比传统伦理学的内容更丰富了。
3、确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环境与发展悖论,应该确立一种新的文明即生态文明,也就是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文明。
3.1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
3.2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3.2.1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
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
3.2.2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参考文献
[1]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2]路甬祥: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实质深入探讨和谐发展规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
[3]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4]郭艳华:走向绿色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5]黄鼎成、、康晓光著,人与自然关系导论,1997年7月第一版,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关键词:道家;老子;庄子;和谐思想;和谐社会;和谐的利益关系
和谐作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哲学范畴是人类的永恒追求。道家的和谐思想极其丰富,从道家创始人老子到战国时期的庄周学派及其后来的道家继承人,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和谐”的问题,既涉及和谐的存在方式,也揭示了和谐的重要意义,还探讨了实现和谐的方法、途径,其中以老子、庄子的理论贡献最大。道家和谐思想不仅对我国历史上的文明进步产生过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1]。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充分发掘、吸收和运用老庄和谐思想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一、老庄和谐思想
(一)老子和谐思想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今河南鹿邑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吏,著《道德经》五千言。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的社会和谐思想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把和谐作为道的基本特征,与万物一体共生;将人类与自然包容于一体。老子通过对道的基本特征的揭示,把安定和谐当成理想社会的实现前提。人类的生存是与自然和谐融为一体的,从二元对立走向和谐共生的相处。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在这种与他人,与自然及与社会的和谐整体的角度上,在尊重“道法自然”的条件下才具有意义。[2]二是老子提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展开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一是在社会生活中遵循无为、自然之道。社会和谐不仅包括个人自身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社会各领域的和谐,而且包括社会与自然的和谐。老子的和谐思想具体表现为:
⑴ 论人自身的和谐
人与身心的和谐主要体现在老子的“持守中道” 上,老子的思想就是要求人要适度即“中庸之道”。 老子主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彻底消除个人的痼弊,以纯自然的,平等的心去感受世界。
⑵ 论人与人的和谐
老子由“道”生万物,天地人一体的角度论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要符合道的规则。老子认为要使社会和谐,就要消除不均,不能使贫富差距扩大,倡导平等,彰显社会公平。老子认为,世间万物以及人类应当是平等或者趋向平等的。
⑶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要求人只能“顺天地万物之自然而为之”,不能靠外力破坏事物的发展,违背自然规律。 老子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启示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要树立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观念,防止物欲膨胀和拜金主义,消费主义泛滥。从而使和谐社会的理想成为现实。
(二)庄子和谐思想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民权县境内)人,曾做过漆园吏。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庄子的人学思想,主要是生命哲学.主张视生命为人生的首要价值,强调不断提升人的生命境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超然物外,达到一种无往而不适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⑴人自身的和谐
庄子的理想人格是身心和谐的修养主体,身心关系在“心领身从”的模式下向“得道”的境界超越。在庄子那里,自我的认识能力符合“观”的方法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和外物;语言是自我在世界中的生存方式,也需要进行反思和还原。
⑵人与人的和谐
庄子希望人与人相处,就像鱼和鱼同游于水中那样,自由自在,自得其乐。这样和谐逍遥的人际关系,就是庄子所谓的
“人和”[3]。人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之中,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⑶人与自然的和谐
庄子的“齐物观”所蕴涵的平等内涵和理想境界是庄子关于人与自然思想的具体体现。它说明了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平等共生”的和谐关系。庄子“天道观”促使人们对大自然保持适度的尊重和敬畏,限制和削弱了人们对自然界的任意征服行为。庄子主张“无我”,完全把自己和自然同化,以达到人自身和自然的完全和谐。庄子提出的一系列社会和谐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当代社会的和谐内涵
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必须有人与人之间的接纳;人自身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点,只有有了人的自身和谐,才有其它和谐,才有和谐社会。
(一)人自身的和谐
人自身的和谐是其他一切和谐关系的基础,因而它也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人自身的和谐包含思想的和谐、心理的和谐与发展的和谐三个方面。只有社会中每个公民的思想、道德、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打下良好而稳固的基础。人的内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高境界,是和谐社会的新层次,即精神面貌和谐、道德和谐。
(二)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必须把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标尺,把诚信友爱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把充分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作为奋斗目标,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维护自然的稳定与和谐,保证自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人类经过深刻反思得出的科学认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人类为之奋斗的目标。
三、老庄和谐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人自身和谐――修身
作为每个社会人,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就需要自身的努力和谐。每个人自身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实现人自己的和谐,即解决个人内心思想感情的矛盾问题,要通过外在教育、管制和个人修养、实践,即自律和他律的途径个人的修养与实践,他人的教导与劝说,再加上公、检、法的制约,就能实现人自己的和谐。我们要提高道德素质,能够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文明素养,那么我们的社会必定是保持和平安静的、“天人合一”的。
(二)人与人和谐――友爱
道家提倡“贵和尚中”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道家致力于人与人矛盾冲突的缓解与协调,和谐社会要依靠人来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我们要借鉴老子“无欲”、“无为”、“无争”的思想,和谐相处;只有具有和谐的人格,才能消除个我的固蔽,化除一切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和人伦关系局限,以开豁的心胸去看待一切人事世物,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4]。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是全方位的、多渠道的,只有将各种利益协调手段综合运用,统筹兼顾,才能协调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人与自然和谐――保护
道家所具有的把人类与整个世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系统观念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思想,在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科学发展,就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就要强调可持续发展。 “天人合一”思想,它既可以给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某种理论支撑,又可以给现代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是我们今天研究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视角。十分重视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5]
总结
和谐社会的构筑,要求我们以整体性的观点来对应,老庄思想提醒我们人类不应只知一直往前走,无限度地追求人文创造乃至财富、成就、功名、利欲,而无视它们所同时带来的消极性和负面影响,看不到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深刻矛盾性。[6]当然,和任何传统思想文化一样,道家思想既有精华亦有其糟粕。老庄思想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不能因此忽视老庄思想仍具有的现代价值。用于国与国之间,就是和睦万邦,讲信修睦,表现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和谐。老子和谐思想中包含的丰富哲理,为我们建设和谐的中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1]黄钊.《论道家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6,1
[2]邓济乾,冯周卓.《论老子的社会和谐思想意蕴及其当代启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7,3
[3]张敏 . 论庄子的逍遥观[J].沧桑,2005,5
[4]刘晓玲. 老子的和谐思想及其借鉴[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
[5]李玉用.《道家道教和谐思想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启示》[J].唯实・哲学世界,2007,7
【关 键 词】和谐美学/和谐社会/和谐关系/和谐人格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这为和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机遇,也给和谐美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和谐美学认为“美是和谐”,而和谐是历史的、动态的,它由古典素朴的和谐美,经近代对立的崇高美,向现代更高、更新的辩证和谐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为现代和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这种新型和谐美的现实展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主体与对象高度和谐统一的社会,从和谐美学看,和谐社会就是更新、更美的社会。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一个美的时代”,但那是古代人未充分发展的一种和谐,是一种不完满的完满,是无法与今天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与现代和谐美相比拟的。现代社会主义新型的和谐社会,既超越了古代农业社会田园牧歌式的和谐,超越了历代儒家期盼的太平盛世和大同世界,也超越了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宇宙、柏拉图的“爱情”世界和“理想国”。这个新的和谐社会,是在现代科技基础上,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的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过程中构建的,它的形成将意味着从近代开始一直在主体基础上对立、分裂中演进,不断向现代、后现代极端化发展的动荡不安的时代将逐渐成为过去,而新的和谐社会将开辟出一个新的美的时代,它将总结和超越过去一切的和谐社会,它将是一个自觉的充分发展的和谐时代。
如生产劳动过去被狭隘地理解为只是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而从和谐美学看来,它应是一个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和谐的关系性的概念,劳动实践的涵义非常丰富,它不只是人类创造工具、使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而且是创造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不断发展的活动。但迄今为止生产劳动的和谐却是有限的,原始劳动的和谐是素朴的,是在强大自然威力压抑下唤醒的神话式的和谐。农业社会的劳动是依附于自然、依附于土地、田园牧歌式的和谐。工业社会的劳动,一方面是异化的劳动,是物对于人的奴役和控制;另一方面是主体的膨胀,借助工具理性粗暴地征服,摧残自然,导致生态失衡与自然的分裂对立。只有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产劳动,人与物、人与工具才逐步走向新的和谐,才真正开始全面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们的劳动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人们才在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中,创造并感受到和谐,体验到快乐,劳动才超越了生存的需要,升华为一种人生的享受。同样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但生产活动是和谐的,产品的流通、交换、消费的活动也不只是一种商业行为,而同时是一种审美活动。人们购物不但是为了满足使用的需要,同时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审美含量,购物的过程变成一种观照体验快乐的过程。买方与卖方也不单是交易的关系,而且是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交易的过程也变成在互动中不断提高彼此审美素养的过程。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59年我在《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学》一文中曾说:“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规律”,“已逐渐失去作用,正在被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相适应的新规律所代替”①。当然,适应不是没有矛盾,不是没有不平衡,而是社会主义社会能自动调控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关系,使之在动态中不断达到新的适应,新的协调,更高的平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实践,必将进一步把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以及一切精神文化生产,在动态中平衡、有序、全面地协调起来。我们更应该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入地研究艺术生产、精神生产与和物质生产相互适应和谐发展的新规律,以有力地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而当前人们的一切日常生活也正在朝和谐适宜、协调有序的方向发展着。食不只是胃肠的需要,而且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我国古代晏子早就有“和如羹”、和五味的思想,并且认为和羹有“君子食之,以平其心”的作用,中国的饮食文化始终体现着一种中和意识和趣味。现在各种食品更讲究造型的独特、色彩的搭配、口味的调和,使人们吃出一个和谐来,吃出一个美来;衣着不单是遮体御寒,已越来越注重个性化、人格化和亲和力,注意新颖而得体,时尚而靓丽,让人们穿出一个和谐来,穿出一个美来;房屋不单是为了居住,追求实用而美观、温馨而舒适的美化装饰,已渐成为家居的普遍风气,它为人与环境、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的和谐创造了更多的物质条件。一位美学家曾形容审美的愉悦像坐在家里那样自由自在,这种自由自在的家居正在中国大地兴起,让人们住出一个和谐来,住出一个美来;行也在酝酿着巨大的变化,不但自行车王国正逐步为轿车所挤占,而且逐步追求快捷、便利、舒适和惬意的出行,逐步让人们行出一个和谐来,行出一个美来。总之日常生活正在审美化、和谐化、人文化。但我这里所说的生活审美化,与有些同志所说的“审美生活化”不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把生活升华到精神的审美的高度,而所谓“审美日常生活化”是让审美与生活看齐,把理性的精神的审美降至感性的物质的日常生活的水平,实是把审美感性化、化、生理化,越来越淡化了其人文精神和理性内涵,这是后现代消解和否定审美与日常生活差别的一种反映。审美自然包括感性的,但它又必须超越感性,使感性与理性、生理感受和心理体验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的审美境界。
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的背后是人与对象、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社会的理想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现代和谐,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原始时代也曾产生过一种团结互助的关系,但那是未分裂的、素朴的和谐。我国古代儒家也曾设计过人与社会和谐的方案,如在家庭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举案齐眉;在国家讲君明臣忠,将相谐和,君民同乐,长治久安;在社会上讲睦邻友好,交友诚信,“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关系。但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一方面是为适应宗族关系和封建等级秩序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主体依赖于客体、个人依附于社会、心理意识服从于道德律条的不自由。古代梦想的和谐社会是片面的、虚幻的,甚至冲淡和掩饰了阶级对立的现实。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突破和扬弃了古代的和谐,把一切社会关系置于厉害对立的基础上,二元对立也成为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的根本特征,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一直是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二元对立中嬗变的。荒诞是二元对立极端化的产物,它一方面把对立推向两极,另一方面又与“无差别”相关联,消解和抹杀一切矛盾、差别,是一个矛盾的悖论。在这个悖论中,前期的荒诞侧重于向两极对立的极端发展,后期的荒诞,特别是其近来的动向,更侧重于走向消解和抹杀矛盾,甚至走向另一极端,否认和消解一切差别。诞生于后现代语境中的生态主义和生态美学(西方称环境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同样表现了这种消解矛盾否认差别的思潮。因为在这种“整体和谐”中,侧重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界生态发展的一个环节,人与动物是平等的。在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旗帜下,人与自然的差别,人的社会性、主体性、能动创造性消失了,以人为本不见了,而突现出来的实是以自然为本,实是人统一于自然的整体和谐,人与自然无差别的整体和谐。新的和谐社会关系,将结束近、现代的绝对对立,吸收、融合后现代趋向和谐的有益观念,重新创造一种和谐自由的社会关系。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现实的规律性的真实存在,远远超越了古代虚幻、片面、素朴的和谐。它以新的互助互爱、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关系代替利益对立和相互争夺的旧关系,开创了人类和谐处理自身关系的新时代。社会美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型的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将创造一种更新、更高的社会美。
人与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又是人的无机躯体,自然与人的和谐在实践中产生与发展。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没有物质基础,人与社会的和谐就难以实现。当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又依赖于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完成,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只有“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②。没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难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学家诺曼·万尔顿曾说,“只有与地球和谐相处,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而只有人们之间和谐相处,才能做到与地球和平相处”③。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自然美和生态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人与自然向更高的和谐发展,也将不断促使自然生态日益变得更新、更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落脚点是人,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与核心,只有人与自身的和谐,只有人自身全面和谐发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试想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身心畸形、灵魂与肉体分裂、理性与感性失衡,哪里能谈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呢?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人,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构建和谐社会实践要落实到人,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归宿也是人,都是为了要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的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造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成熟,和谐社会是现代和谐人的摇篮。现代和谐人既富有突出的个性,又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一切社会关系和谐自由的内涵内化为自己的真正的人的本质。他是感性与理性都充分发展,而又和谐统一的人。现代全面和谐的人远超越了古代人,古代人的和谐是原始的未充分发展的,是单纯的、不丰富的、有限的。他也超越了西方近代、现代、后现代人,从近代开始人们就在理性与感性、灵魂与肉体二重性格的裂变和斗争中备受煎熬,而随着现代、后现代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对立的极端发展,一方面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使理性虚构了自我迷信,理性主体的妄自尊大,无度的粗暴的征服和摧残自然,陷于自然的无情报复之中;另一方面人文精神的丧失,感性主体的膨胀和沦落,人或异化为“甲虫”、非人,或裂变为“单面人”、碎片人,或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和谐社会为后现代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构建了美好的精神家园,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有家可归了,人类漂泊无依的时代也将成为过去。和谐社会的构建,将是非人时代的终结,将是理性妄自尊大时代的终结,将是真正现代自由人的新生。他把必然升华为自由,把受动转化为主动,具有充分的创造活力,成为最有主体主动性、历史创造性的现代人,成为既有主观目的又合“客观目的”的真正的历史的主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指出:“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类历史的“目的本身”④,从根本上说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本身”。现代社会主义的自由人,将是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将是社会美的核心和主体自身,将是自然美的创造者,艺术美的立法者。艺术美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艺术和谐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艺术概括和审美创造,是新型的现代和谐自由人,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新型和谐关系的典型反映和理想的表现,它也将随着和谐社会、和谐人格的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日益走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境地。
总之,和谐社会的精神是把社会和谐化、审美化,从美的本质上说和谐社会就是美的社会,和谐的关系就是美的关系,和谐的人就是美的人。和谐的精神照亮了我们社会整体的美,也点亮了我们社会一切个体的美。当然这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我们现在和这个理想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可贵的是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构建,已朝这个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个光辉理想一定会逐步变成明天灿烂的现实。
注释:
①周来祥:《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学》,原载《文艺报》1959年第2期。后收入《周来祥美学文选》(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3—1265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22页。
关键词 生态伦理 生态伦理教育 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1.004
Connotation of College Ecological Ethics Education in China
CHENG Wenqin
Abstract Ecological ethics education into ethical guidelines aimed at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within the ecological ethics, and people in the social practice of consciously seeking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Universities as the main front of ecological ethics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logical awareness training students. This article mainly ecological ethics education from the start, the key and core of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ethics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re studied.
Key words ecological ethics; ecological ethics education; connotation
1 生态伦理教育的起点:生态文明理念教育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应该首先要树立“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①生态文明理念旨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生态文明理念决定着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支配着人们具体的实践活动。生态伦理教育在生态伦理教育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生态伦理教育的起点。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1 尊重自然的和谐共生观教育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尊重自然的和谐共生观教育。尊重自然的和谐共生观主张的是在促进人类生命体繁衍的基础上,也要尊重自然界其它生命体,进而实现自然界所有生命体共同繁衍生息。尊重自然的和谐共生观教育既反对自然中心论,即将自然界奉为至高无上的神,人类只能消极地听命于自然,也反对人类中心论,即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中心,主宰着其它生命体的存在和发展。人类与其他生命体一样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超越自然,不能脱离自然而生存与发展。因此,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尊重自然的和谐共生观教育,使大学生真正理解人类与其它生物一样都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生命共同体,进而在实践活动中尊重自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2 顺应自然的共同发展观教育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顺应自然的共同发展观教育。人们顺应自然并不是指人们在自然界面前完全无能为力,只能被动地受制于自然,完全受自然界的支配。人们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可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使自然界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就通过实践不断地将自然界纳入人的生产和生活系统。可以说,对人类具有现实意义的自然界,是人类活动即实践自身创造的,是活生生的,与人类社会不可分离,已经融为一体。虽然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具有“优先地位”,但在马克思看来,在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与人分离的、抽象的、孤立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相当于是无。自然界并不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之外,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通过实践不断地改造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共同发展的关系。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顺应自然的共同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共同发展的关系,促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1.3 保护自然的生态平等观教育
高校应加强对学生进行保护自然的生态平等观教育。生态平等观是指自然界的所有生命体都有利用生态资源的权利以及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所有生命体都享有利用生态资源的权利主要是指同一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或不同国家之间的人们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人类生命体与其它生命体之间都应该平等地利用资源。发达国家的人们不能为了自身的发展而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当代人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而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人类生命体不能为了自身种类的发展而影响其它物种的发展。简言之,不同时空的所有的生命体都应该共同享受生态资源,共同发展。人类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尊重和维护其它物种的利益,实现人类与其它物种的共同发展。因此,高校通过保护自然的生态平等观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一种平等地享有生态利益与平等地承担生态责任的意识,使人类与其它生命体、当代人与后代人形成一种共生共荣的和谐关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2 生态伦理教育的关键:生态行为规范教育
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是为了将生态伦理内化为社会成员的道德律,而生态行为规范教育是为了将生态伦理外化为社会成员的实践活动,通过客观的物质性活动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见,生态行为规范教育是生态伦理教育的关键所在。生产和消费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行为规范教育首先应该从这两方面着手。
2.1 循环经济发展观教育
生产活动是由投入与产出两部分构成的,其中投入包括劳动者以及生产资料的投入,产出则包括产品以及废弃物。生产活动过程作为劳动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②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就在不断地消耗劳动者和生产资料。而产品则作为生活资料或生产资料进入消费过程作为个人消费或生产消费,不同的是个人消费产生的消费者本身,生产消费则产生与消费者不同的产品。而废弃物要么重新作为新资源进入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或作为废弃物的形式回到自然界。可见,生产活动是从两方面,即从自然界拿走资源用于生产和生活,或者在生产和生活中将废弃物排放到自然来影响自然界。因此,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应该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减少对自然的索取,通过循环利用资源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因此,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采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即“把原来‘资源―产品―废弃物流回大自然’的单一过程,改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反馈式流程。”③简言之,人类要采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2 科学消费观教育
个人消费的产物是消费者本身及废弃物。个人消费主要是从两方面来影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是消费的废弃物或作为新资源重新进入生产过程,亦或以废弃物的形式回到自然界。二是消费通过生产需要再影响生产过程。消费直接是生产,“因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也就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④一般来说,合理的需要是有利于激励人们不断创新生产,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商品经济产生之初,人们获得商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消费社会,使用价值链与价值链出现了背离,人们追逐的不是物品的有用性本身,而是物品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商品已成为社会价值符号,成为一套话语系统,像奢侈品就成为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这种“欲望消费”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加剧了生态危机。同时,“欲望消费”也使人类越来越依附于消费行为,并且“以享乐为人生终极目的,就背离了自己的自然本性,人就会异化为被贪婪物欲所支配的奴隶”,⑤这使人日益降低为与其它生物无异的物质力量。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消费观教育,使大学生从“异化消费”中,从对物质的过分贪婪和占有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 生态伦理教育的核心:生态信仰教育
生态信仰是指人们为了人类自身的永续发展,在思想上极其推崇自然环境,并且在行动中时刻以生态环境质量――天蓝、地绿、水净当作检验自己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以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信仰是支撑人类生态道德生活的基石,是人类生态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生态道德观念和行为的范围、层次和方式。生态伦理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进行生态信仰教育,生态信仰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1 生态情感教育
高校生态情感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引导大学生要相信自然,接受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与其它生命体一样都是自然的一部分,相信人类与自然界可以和谐相处;二是引导大学生要尊崇自然,相信自然会给人类带来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活环境,期望自然给人类带来幸福;三是要使大学生学会爱自然、爱生命,将自身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生态情感教育应该使人类学会将自己的爱倾注到自然之中,倾注到生命之中,要感恩自然给赋予人类的一切,最后在爱自然、爱生命的基础上升华为一种生态信仰。把树立生态信仰当作一种美德来培养,而内在于德性的生态信仰对人的生态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美德就会投射到外部世界的人与物上,行为上就表现为由原先自发地保护生态环境变为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2 人的发展教育
生态信仰对大学生的人格的建构有着提升的作用,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生态伦理教育的目的所在。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不可否认是主动的一方,占据主导地位,并且通过实践改变自然条件使自然界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发展。当前的生态危机表面上是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掠夺,实质上是人的欲望的无限膨胀,妄图占有、征服自然。而人的欲望的泛滥本质上是人的内在尺度的畸形变化,是人的异化。人的异化表现为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劳动的异化,即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活动,不仅生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各种关系,而且还为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由于劳动的异化,“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⑥使人渐渐丧失了自己的类本质,不再成为其人。由于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危机,而作为人与人关系的反映和缩影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就不和谐。当人与人的关系呈现一种平等、和谐的状态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和谐,从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因此,要真正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缓解生态危机,人的健康人格的培养、人的内在尺度的完善是根本的途径。高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人的发展教育,使人达到对人的类本质的真正占有,实现向自身的复归,即实现“人―非人―人”的转变。简言之,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人的发展教育,就是使人在自我完善中寻求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注释
①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8.
③ 肖安宝.资源创造论:新时代的资源哲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204.
④ 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9.
人类从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原始社会时期,依次经历依附于自然的农业文明时期和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时期,到达当今科技和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时期。在这期间,随着人类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发生了转变,人类由“敬畏自然,依附自然”逐渐转变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自然成为人类改造和征服的对象。农业文明时期以后,人类便开始大规模地改造自然,虽然创造了经济上的伟大奇迹,但其对自然掠夺式的过度索取却留下了可怕的后果:森林、草原、湖面面积不断衰减,水土流失,土质下降、酸化严重,沙漠化、盐碱化,全球变暖及生态平衡失调,自然灾害频发……工业文明的出现使得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对人类来说,自然已不再具有以往的神秘和威力,人类也不再像中世纪时期那样需借助宗教神明的权威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一段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微乎其微,人与自然相对和谐。中国古代哲学中,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老子主张“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弱小的,卑微的,无能为力的;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倡导人与天地合一;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这些朴素的“天人合一”观点,造就了中国古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状态。面对洪水肆虐时,“择丘陵而处之”、“顺水所向,迁城邑以避之”进行避洪,“疏九河”进行分洪,“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进行蓄洪;在水土保持方面,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树者无椁”。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来,世界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组成的矛盾统一体,是辩证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空间与资源,享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自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限制、制约,包括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等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早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留下了人类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自觉接受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就容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
现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人的行为已屡屡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强度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大大超过环境容量,于是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但是,与其他自然存在物不同的是,人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外化给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受到自然界的本质——自然规律——的设定,也就是说人“化”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化”。步入现代文明进程中,由于人类自身认识的发展和制造工具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树立的是单纯肯定人的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在科技和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代,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应该转变对自然的态度,做到现代文明下的自然坚守。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的最佳状态,在获取、支配、使用各类物质、能量、信息时,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避免生态环境恶化或退化。二是保持生态平衡,禁止滥伐滥采各类植物和滥捕各类动物,以保护生态多样性。三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质、能量的效能,以降低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四是有计划地开发自然界中的各种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子孙后代着想。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必然选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尊重自然、珍爱生命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了地球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了人类自身,在现代文明下仍要坚守自然的主体地位,还自然以生态、健康之本来面目。
儒家以“天人合一”为主旨的天人关系,即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也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与统一,从孔子经董仲舒到理学的张载等儒家代表人物关于天人合一的各种表述,都明确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并都力图追索天与人的相通之处,以求天人协调、和谐与一致。
儒家所主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人与自然平等的宇宙观,是一种整体普通联系的大生命观,表现出“泛爱众”的宇宙关系。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不只是肯定人和自然不可分割,并且把尊重所有生命,爱护天地间所有万物看作人类的崇高道德职责。
儒家认为自然界有其自身秩序和规律,但是,人在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面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以得到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目的。
儒家主张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对自然资源要取之有节、用之有度,以保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儒家天人关系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儒家“天人合一’’命题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并把尊重一切生命,爱护自然万物视为人类的崇高道德职责;强调人应当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自然资源要取之有节、用之有度,反对将自己与自然对立起来。这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给予很好的启迪,为构建以生态平衡为中心的现代生态伦理观、生态哲学,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协调观
周桂钿
整个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的环境,而和谐的环境的产生首先需要的是协调的运转机制。这种协调不仅包括人本身的协调,还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在人际关系中,在国际关系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都强调协调。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的诸方面,也都需要协调。
中国素有重视协调的传统,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去分析个人和社会的协调。对于个人来说,包括饮食协调,动静协调,身心协调。西方讲饮食只强调营养,诚然,营养是很重要的,但仅仅讲营养,也是非常片面的。中国传统医学虽没有营养这些方面的概念,但是却有平衡饮食的思想。任何食品都包含阴阳五行的性质,身体内部出现不平衡,如阴亏,就要滋阴;阳亏,就要助阳。目的就是要达到体内阴阳平衡,根据五行的原理来达到体内营养的协调。西方人强调运动,印度的佛教强调静。而中国传统强调的是阴阳相调,动静结合的思想。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身心的修养,义与利都是人所需要的。义可以养心,利可以养身。身与心比较,心更重要,因此养心的义也比养身的利更重要。行义,行善,有益于健康,这比任何补药都更好。这些现象,西方科学还解释不了,甚至不承认。对于社会来说,政治协调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而等级差别是政治协调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儒家关于等级差别有着非常独特的论述。儒家认为等级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合理的,社会需要等级制度,等级是经济分配的基础,分配差别过大,会导致动乱,需要调均。调均就是经济上的协调。调均的原则是礼义,目标是和谐。执政能力主要就表现在经济调均上。
摘 要:《天真之歌》是英国诗人布莱克所写的深受中国读者喜爱的作品之一。布莱克在《天真之歌》中写出了天真的三个阶段,从蒙蔽中的天真转到美好愿望中的天真再到优美想象中的天真,这也是布莱克的思想的转变升华,契合了心灵与天堂之和谐。全文充分表现了宇宙和谐观,蕴含了人类自身的内在和谐,以及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之和谐。
关键词:刍议;《天真之歌》;和谐观
威廉姆・布莱克是生活在十九世纪的英国的浪漫派诗人和基督教徒,也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对想象出宗教的幻觉进行深刻的思考,开创了想象力在创作中的应用,启发了迪兰・托马斯、爱米莉迪金森以及阿尔蒂尔・兰波,忠实的记录了生活中的经历和感触,是最优秀的净化知觉的信徒之一,提供了人们所缺的但是浪漫主义所学要的某些艺术品质。国外对于布莱克的研究比较早,国内兴起的较晚,国内对于其研究主要是从《天真之歌》的主题、艺术手法、意象的运用等着手的,缺少思想的探究和升华。作为虔诚的信徒,它的作品的创作的源泉主要是在基督教的圣经想象出的,本文在解读诗歌的基础上,探究其所蕴含的基督教的和谐观。
一、《天真之歌》的解读
布莱克作为浪漫主义的先驱,是“黎明前孤独的声音,寂静时分的歌唱者”[1]。《天真之歌》是由19首小诗组成的,包括《序诗》、《黑小孩》、《升天节》等,将人类的生存状态与亚当的伊甸园相联系。《天真之歌》不仅是圣经的隐喻,也是新柏拉图主义的隐喻[2]。《天真之歌》的中心思想主要蕴含在《序诗》中,在这首小诗里,云端的孩子请求吹笛人为其吹奏一曲“小羊羔的歌”,并在听的过程中被感动,可谓是又哭又笑,并在最后流下了喜悦的泪滴。孩子在诗中央求吹笛人将其未尽之言写进书中,吹笛人则用一根空心芦管为每个孩子谱出动听的乐谱。文中吹笛人是被救赎后的圣徒,云端的孩子象征着基督耶稣,而吹笛人与上帝的孩子们同住,在人间建立天堂耶路撒冷,就像《马太福音》中所展现的那样人、自然、上帝的和谐统一,即伊甸园是一个隐喻,暗指人与上帝、人与人之间充满爱的和谐相处的状态。
《天真之歌》的思想与中国的儒家思想是相契合的。中国的儒家思想讲究“中庸之道”即人类自身的主客观相和谐、“以和为贵”即人与人之间相和谐、“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和谐、“天人相通”人与宇宙、世界相和谐统一。而《天真之歌》之中的人与人、自然、上帝的和谐统一与儒家的思想不谋而合。
二、《天真之歌》中的和谐观
《天真之歌》中的和谐观主要是人类自身内在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3]。
1、人类自身内在的和谐
人贵在认识自己,就像曾子所说的那样“吾日三省吾身”,帮助别人谋略是否已经尽心,和朋友的交往是否已够诚心,是否已经复习所学的知识,儒家的思想就是认为人应重视内心的修养,寻找真我,保持真我,不为物喜,不以己忧。基督教的思想在这点与儒家学说相类似,强调自身的修养,就像苏格拉底所认为的哲学的对象从来都是人的内心,即认识自己,保持真我,做到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省,达到近乎于耶稣的神圣的气息,满足《哥林多前书》所写的基督教的要求“人应当自己省察自身”,强调人类自身的内在的修养和和谐。《创世纪》中的亚当和夏娃就是没有禁得住诱惑,迷失了本心进而偷食圣果,被赶出伊甸园,隐含着人类自身若是不重视自身的修炼的达到和谐,也会破坏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升天节》中描写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一幕,即在升天节这一天每个孩子都穿着鲜艳的衣服在英国的圣保罗教堂唱歌的情景,孩子们受到了与往日不同的待遇,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们在这个时候感谢上帝的慈爱和人们的好心。布莱尔在本篇诗歌中就强调人们应该互相尊重,摒弃身份、职业,愉快的生活在同一个天堂,遵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正如,儒家所坚持的以“和”为贵,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进而建设一个大同的社会。另外,《羔羊》、《对别人的悲伤》等诗歌中均体现了“爱人入己”的人与人的相处方式,强调建设人人相爱的人间天堂――耶路撒冷。
3、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儒家思想中,天就是自然,天道就是自然的运转。儒家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该“天人合一”、“天人相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基督教的思想中也是这样的意思:上帝创造了人类,并让人类生活在伊甸园中,与上帝同在。《天真之歌》中的《夜》、《春》、《笑歌》、《鲜花》和《保姆之歌》这五篇诗文就是给人们塑造一个人间的天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空”和一朵花儿关心并照顾着小雀,他们幸福欢快的生活着等,展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号召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再由人与自然的和谐翻沉人与人、人类自身的和谐,促进对于完善自身的追求。
结束语:
《天真之歌》以一首诗篇的形式,用精炼的语言和多种修饰手法,暗含丰富的人生的哲理,基于基督教的教义,描写理想中的世界,又契合了中国传统的儒家的思想,强调人类自身内在的、人与人之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张强,朱志勇.布莱克诗歌表现手法浅析[J].名作欣赏.2011,(06):35-37.
[2] 刘云雁,吴虹.威廉・布莱克诗歌的泛神主义倾向[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11-12.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途径
马克思曾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环境通常是由人来改变的一面,而且强调了人的革命实践的特征:即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那么,应该如何实现这二者的一致呢?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与其他自然存在物所不同的是,人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受到自然界的本质——自然规律——的设定,也就是说人化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化。步入现代文明进程中,由于人类自身认识的发展和制造工具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树立的是单纯肯定人的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启蒙运动尤其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将自然世界看作供人任意改造、利用的资源或工具。自然世界从一个活的有机体变成为死一般的物质世界,人由此也就从自然宇宙世界中分裂出来,成为与自然世界对立的存在。笛卡尔首开先河,将人与自然区分为两个各自独立且平行存在、互不以来的实体。斯宾诺莎反对这种对立说,但他主张在自然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上帝,而心灵和物质仅是上帝这一实体的两个属性。这之后,康德、黑格尔等人试图努力改变这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面,但他们却把人看作是自然价值的显现根源。
人类的理性之光渐渐揭开了自然的神秘面纱,用马克思·韦伯的话说就是“世界祛魅”的过程。在工具——目的的理性主义的导向下,步入现代化的今天,人类面临的是“现代性的危机”。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正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一致性发生了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异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异化,以及社会的不和谐。因为人们为了占有由人与自然关系生化出来的财富,造成了人与人的分裂和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这使人处于一个无情冷漠异己的物质世界,造成社会关系的物化,使人的精神在巨大异己的物质世界中处于无家可归的渺小无助、无根流放的异化状态,丧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就是人类面临的精神意义失落的危机。另一方面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支配下,人类奉行的是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结果是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竭泽而渔式的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的索取,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努力,由此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生态环境发生着某种联系,因此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方面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旧的价值观支配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提倡无节制的消费和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自然不是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
(2)构建和谐的生态精神文化。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
①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指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环境的自觉而清醒的感悟和认识。是人对所处于环境和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能动反应。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要求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随时从环境的角度,从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思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②能够直接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莫过于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3)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具体要加强绿色文明宣传教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倡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加强绿色生态标志的推广和管理,倡导绿色消费;要推进绿色城镇建设,发展绿色交通;要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活动,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倡导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摘要: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集聚,应包括自然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和人文生态文明三重形态,内含自然、社会和精神三重价值的和谐。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应然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2)03010307
一、生态文明内涵的再思考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第一次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国内对有关生态文明研究可谓风生水起、众说纷纭、百家争鸣。其中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要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首先必须准确理解“生态”的涵义,以生态的不同阐释为座架来把握生态文明的深层意蕴。所谓“生态”,原意是指自然界的生物有机体之间以及生物与周围外部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随着“生态”一词所关涉的范畴的不断被延伸和扩大,生态也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态仅指自然界诸系统之间交错复杂的关系,是把外在于人的“环境”涵泳于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之中的一种对“环境”概念的修正。从这个层次上产生的文明,突出强调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或者说是构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基础与前提的现实文明形态之一。这种只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文明,在任何社会都存在并以不同的面貌呈现于社会历时态中。古代社会的生态文明主要表现为社会与水环境的和谐统一;近代社会的生态文明表现为社会与动植物的和谐统一;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则主要表现为社会与整个自然界的全面和谐与统一。[1]
广义的“生态”超越了生态的一般层面,不仅指向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涵盖了人与社会、人与生命本体的关系,包括文化价值、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方面构成的相互关系。因此,广义的“生态”实质上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文生态三重生态的深度融合,即人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包括构成其系统中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存在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作为人类迄今最高级、最新型的一种文明形态,是指人类在遵循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生命本体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这也是经过近几年的学术探讨,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一个概念。
笔者认为,虽然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经历了工业文明对自然界肆意掠夺与破坏,自然界无情报复使人类遭受惨痛损失之后,对长期以来主导的人类社会的“唯物质文明至上”的观点进行理性的审视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但生态文明作为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出现的更先进、更高级的 “后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集聚,应包括自然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和人文生态文明三重形态,蕴含自然、社会和精神三重价值的和谐。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认为一个社会不外乎存在两种基本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决定意义,它支配和规约着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生态和谐,首先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正是通过对自然界的关系而领悟人对自身、社会的关系;通过将“文明”与自然生态相融合,学习和效法自然生态规律并用于指导、处理人类社会的经济、社会、民生、人文等方面的建设,从而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生态文明建设。第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理念。人是源于自然而又生活于社会之中不断追求自由发展的个体,“是一个具有自然性、意识性和社会性的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3]。而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当下,随着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土地流转和社会治安的等事关群众利益的社会冲突时有发生。这严重制约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阻碍社会的和谐、文明发展。要解决这些社会风险,唯有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统筹协调、理性调控、综合治理,方能化逆为顺、突破瓶颈制约,“实现人类自救及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4]。第三,人生命本体的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指向。生态文明主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为表征。其中人的生命本体的和谐则是最根本的,它统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了人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本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价值。认为:人是自然、社会和精神的统一体,是由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因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人的身体生理素质、精神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改善和提高,本质上是实现人的自由状态,即人们在把握了必然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行为满足内心的合理需要的一种理想状态,是一种真、善、美的统一。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应然选择
马克思在深入考察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后,深刻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和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5] 工业文明催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导致了伦理道德的败坏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始终把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并以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替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而这正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属性。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的内在一致性使得两者互为基础,互为发展。正如工业文明催生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一样,生态文明也将全方位地推动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生态文明也只能是社会主义的”[6],社会主义也必然会选择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