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时间:2023-01-11 15:08:05

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1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自然;生态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6-0010-02

一、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

人类与自然界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等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的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严重失衡。今天,人类社会表面上的繁荣进步背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日益积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消费迅猛增长,而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以致枯竭,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有限的生物圈从各个方面来看都已经不堪重负。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大面积的酸雨沉降,一些地区洪水肆虐,另一些地区干旱成灾,华夏席卷沙尘暴……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往作为被征服对象的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宣战,开始显示其被动地制约人类发展的一面。而今,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走向新的和谐状态;继续对自然肆无忌惮地征服和改造,使之服务于人们眼前的利益,人与自然的矛盾将迅速激化,进而大自然的报复可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再适合人居。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日趋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相关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工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有限环境与无限增长的矛盾,由此诞生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问世,提出中国的发展要做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和环境保护相协调,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党的十六大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又相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表明我们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二、人与自然不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严重阻碍

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表明人的过度索取与排放已经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这种不和谐正严重而又悄悄地侵蚀着社会和谐的基础。

从资源方面来看,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维系人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草地森林资源和支撑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的电力、石油、土地和水资源等最重要的资源普遍紧缺。去年,我国净进口石油1.6286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为47.3%。最大的问题是缺水,我国660多座城市有2/3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100多座。耕地减少的问题也十分严重,仅“十五”期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9240万亩。总理指出的,能源短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从环境方面来看,由于长期不合理的资源开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我国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我国废水排放总量超过容量的66.7%,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79.9%,2/3的城市都在垃圾环带的包围中。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2006年公布的中国绿色GDP研究的初步成果显示,2004年仅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就高达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这还只是容易计算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三项而非全部,而生态破坏的损失更大。环境污染还造成了公众健康的严重损害。据联合国开发署2002年报告,我国每年仅空气污染一项就导致1500万人患支气管病。而各种有毒化学品包括农药、化肥、除草剂的大量使用,污染了耕地、水源和粮食,最后通过不同途径都直接间接地危害生物链顶端的人类的健康。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发病率每年递增11.6%,人民群众正在为环境污染付出健康和生命的代价。

从生态方面来看,由于人口压力、盲目开垦、过度放牧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7%,沙漠、沙化土地及处于明显沙化过程中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27%,每年还以34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致使北方地区不断遭受沙尘暴袭击,一些地区还出现了生态难民,仅青海省由于沙漠化破坏了人类生存条件,迁移的生态难民就达20多万。许多河流开发利用率都超过国际生态警戒线,黄河、淮河、辽河开发利用率超过60%,海河超过90%,致使河川断流严重,湖泊退化,湿地缩减,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生态平衡失调愈演愈烈。此外,草地过牧,森林超采,海洋渔业过度捕捞……总之,中国高基数下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的经济高速增长,早已超过了自然环境合理的承载能力,致使自然界维持生命系统的功能退化、灾害频繁,仅20世纪90年代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元,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适合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空间大大收缩。

三、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对策思路

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人口过度膨胀、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决策、政策失误等等,当前,为了重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物质载体,加快转变发展模式是重中之重。

1.转变发展观念是前提。转变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键是各级党政领导尤其是决策层必须转变发展观念。诚然,由于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竞争的压力,面对着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善生活水平的压力,如果不能尽快发展起来在很多问题上都处于被动状态,所以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但只有绿色的增长才是发展。粗放型高速增长将迅速地用光耗尽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资源,使他们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因此,笔者强烈主张宁可牺牲一点速度也要保护生态环境,为的是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国人能够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使五千年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能够发扬光大。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发展模式在我国已经再没有发展空间。我国目前人均产值只有1700美元,而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污染在我国以“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迅速扩展,甚至它们在工业化中后期出现的污染公害已经在我国普遍出现,我国已没有继续支持这种增长方式的环境容量。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表明,我们已经别无选择,必须转变发展模式。

2.建立环保长效机制是关键。根据国外的经验和我国的环保历程,通过改革创新,建立环保长效机制是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环保长效机制很多,包括为提高各级政府决策水平的政策、发展规划及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综合环境与发展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领导干部的环境考评制度,生态补偿机制,还有一系列强化环境管理的制度安排,如矿产资源开采许可证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产业淘汰制度等等。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建立起了一些制度但还需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重要的是严格按制度办事,使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的治理真正制度化,不因地、因时、因人、因事而废,否则再好的制度也没有用。在所有环保长效机制里,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干部环保考核体系最为重要。现行的GDP核算体系不能充分反映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要探索建立统计指标能充分反映经济发展中这种代价并把它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这是一个导向问题,没有这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只看经济GDP的增长,就难免出现各级领导干部都重经济建设,轻环境建设;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全局利益的现象。

3.加强环境法制建设是保障。为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必须加快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环境税法》等新法,把应由资源开发者或消费者承担的对生态环境污染或破坏后的补偿,以税收的形式进行平衡,体现“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生态环境开发利用保护原则,还要修改、补充和强化已有的环境立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定,解决“已有的法律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普遍过松,且没有引入刑事责任”的问题。总之,要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而在执法方面则应着重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为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第2篇

茶文化的“和谐”精神引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爱护自然,对自然充满热爱和敬意。

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天人调谐。要尊重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客观规律,并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改造自然,又顺应自然。

一杯好茶,必定产自生态完善、生物和谐、自然优美的环境。我们常常发现,一个地方出产好茶后,过度开发,漫山遍野遍种茶树,其他树木植被一扫而光,不出10年,生态就会恶化,导致茶树生长的小气候变化,病虫害猖獗。茶叶品质变得粗涩寡味,不堪饮用。

人在草木天地间,从自然观念讲,种茶、制茶、饮茶的环境都要讲求协和自然。程式、技巧等茶艺手段既要与自然环境协调,更要与人事、茶人个性相符。

好的茶园,是森林与茶树、动物与植物、光与水、土与肥、气与热,甚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旦遭到野蛮的破坏,茶将不茶了!

八闽茶:茶在林间,林茶共荣

自古好山好水出好茶,这几年,福建的重要产茶区,都立足于建设现代山水茶乡,立足于茶业富民的战略举措,为了做好闽茶这篇自然和谐的大文章,全省通过大力发展生态茶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确保了闽茶的优异品质。

香飘四海的铁观音发源于安溪西坪松岩、尧阳一带,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安溪这片飘香的土地上,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群山环抱,峰峦叠翠,甘泉潺流,河谷、盆地串珠般地分布于西溪、蓝溪两岸,草木繁茂,四时花香。古有“龙凤名区”之美誉。安溪气候温和,雨景充沛,四季长青,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涧水潺流,泉甘土赤,可谓“天、地、人、种”和谐齐备,十分适宜铁观音的生长。安溪县自从开展安溪铁观音与和谐健康生活以来,已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依法创建生态茶园试点村”活动,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教育广大茶农增强生态保护意识,让人与自然更好地和谐统一。

福鼎白茶的原料来自云遮雾绕的太姥山脉,产自于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位居福建全省之首的自然环境中。福鼎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全面实施福鼎“放心茶”工程,众多茶叶企业纷纷获得国家有机茶、绿色食品基地认证,全市建立有机茶认证基地8个、无公害茶叶认证基地4个、绿色食品认证基地1个,总面积达3万多亩。茶青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优质的福鼎茶叶产品,为创设人与自然和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创建茶乡和谐健康生活作出了贡献。

第3篇

一 人与自然的本质断裂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根源

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一致,内隐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以及当代人对这种不和谐的深深忧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在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制造了人与自然的严重对抗,即人类拼命地掠夺和奴役自然界,大自然也对人类每一次胜利都进行疯狂的报复。生态危机作为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标志正在诅咒着人类,威胁着人类的在世生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从而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解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正在承受的生态危机苦难,成为时代的呼唤和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味着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意味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人与自然和谐是一种善,甚至是一种最高的善;相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由于其隐喻或象征着毁灭,所以它是一种恶,甚至是一种大恶。扬善去恶是人类价值追求的目的之一,因而解除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将生态从危机中拯救出来,便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价值指向。消除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键是确认产生这种不和谐的根本性原因,以便能够为人类找到拯救生态危机的正确道路。尽管对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原因人们有种种猜测和分析,其中也不乏精辟的见解和论道,但笔者认为,人与自然在本质方面的断裂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本源性原因,正是在人性方面人与自然发生本质的对立,才在实践行为方面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灾难性的后果。

在人类早期观念中,人与自然之间并不存在一种价值关系意义上的紧张和分裂,无论是中国的儒教、道教和佛教,还是古希腊的哲学自然观,都以各种不同的理解或解释方式将人与自然纳入一个统一的整体之中,人之为人的人性与自然世界之为自然世界的本性在古人那里总是难解难分地纠缠在一起。中国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古希腊人的“小宇宙”与“大宇宙”和谐一致的主张,都表达着人与自然本质同一的看法。古人的这种人与自然一体的人性见识,导致了“万物与我齐一”和“顺应自然而生活”的价值追求,形成了与自然宇宙保持和谐一致,千万不要僭越最伟大灵魂为人类安排的这一必然秩序的行为规范。然而,古人的这种存在维度和意义维度却被现代人所遗忘,西方近生的启蒙运动彻底颠覆了古代人的有机论自然观,自然世界由此变成了一台既没有灵魂、也没有生气,完全由力学支配,进行机械运动的机器。自然概念的含义也由古希腊的“生长”、“涌现”、事物发生的“内在根据”,变为了现代的自然界和自然事物的总和。自然世界从一个活的有机体沦落成为死一般的物质世界,人由此也就从自然宇宙中分裂出来,成为与自然世界对立的存在。笛卡尔首开先河,将人与自然界区分为两个各自独立且平行存在的实体,他们之间互不依赖,互不决定,互不派生。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广延,心灵的根本属性是思维。斯宾诺莎反对笛卡儿的二元对立说,主张在自然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上帝,而心灵和物质仅仅是上帝这一实体的两个属性;两个属性之间并不发生直接联系,它们互不产生、互不限制。结果斯宾诺莎在建立实体一元论的同时,又在事实上造成了一种属性二元论。斯宾诺莎以后,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等人也力图克服机械论自然观的缺陷,消弭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但他们却走向了与古希腊哲人相反的道路,把人看作是自然价值的显现根源。如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立法”和“自然向人生成”;黑格尔则把自然世界看作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属于“主—奴关系”,即人是主人,自然是奴隶。经过现代形而上学的努力,人从自然宇宙中彻底脱落出来并成为与其对立的存在,人与自然从此分别归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自然存在物属于仅具有广延特征的物质世界和客体世界,人类则属于能够思维的心灵世界和主体世界,“目的王国”和“自然王国”之间从此产生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道德鸿沟。

现代人不再像古人那样,以自然宇宙为背景认识自己与自然的同一性,而是将人与自然的对立、不同作为人之为人的标志。这意味着,启蒙之后人从本质方面与自然发生了彻底的断裂,或者说从人的本质方面与自然世界划清了界限。人不再是自然世界之中的存在,而是收缩到以自身为参照系统并仅仅向自身认同的独立存在。如仅仅向自身的认识能力认同,从而认为人是理性存在物;仅仅向自己的类特征认同,从而认为人是一个社会存在物。启蒙运动将人从自然宇宙一体中独立出来,似乎解放了人类,争取了人的尊严,但事实证明,近现代人的这种自我启蒙和自我解放在给人类带来自由和享乐的同时,也对人自身和自然环境制造了灾难性后果。首先,近现代人解构了人与自然的存在同一性,从而造成了人类自我的迷失,使人类无法准确确认自己在宇宙中的合理位置,误把对自然界的宣战、掠夺和奴役视为人之为人的象征。其次,人不再向自然认同,而成为仅仅向自身认同的存在物,这势必导致自我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强势运行。如现代人类完全扭曲了生物进化的意义,把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理性,以及生物进化最为辉煌的一幕——人类的诞生,理解为人优越于自然界和强暴自然物的固有资本。人拥有理性,自在地就具有绝对价值,自在地就是目的,所有自然存在物仅仅是服务于人之目的的工具,成为现代性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引发人类对自然的促逼和宰制,并直接造成人与自然的现实不和谐。所以,人与自然在本质方面发生断裂是人与自然最根本和最深刻的分裂和对立,这种断裂直接规定了人类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并为人类占有自然和统治自然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合理而正当的理由。作为人与自然现实不和谐标志的生态危机,正是这种本质断裂的直接逻辑后果。

二 人与自然的本质同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根据

当我们确认了人与自然的本质断裂是人与自然分裂和对立的深层原因之后,隐含在这一分析中的一个逻辑推断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即人与自然的内在一致应该是保证人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的根本性原因。也就是说,人只有在本质方面与自然融合为一个整体,才能确保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出一个与自然和谐的现实世界。尽管古人提出了人与自然在本质上同一的思想,但这仅仅是一种天才的猜测,其中还不乏泛神论糟粕,以及人屈从于自然的自卑心态。真正科学而合理地揭示人与自然的内在一致是人与自然现实和谐的基础,进而是人类社会和谐基础的是马克思。马克思早在1844年就提出了这一思想,但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分裂、对立的“权力意志”和话语霸权,遮蔽了其思想的灵光,造成现代人对人与自然在本质方面的同一性产生了遗忘。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并以此作为历史的逻辑起点和分析社会和谐与不和谐的人性论基础。马克思对人的这一规定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至今人们还很少论及其中表达的深邃思想。人作为“对象性存在物”包含着两种规定性:一方面他必须以其他自然存在物为对象表现自己的生命本质,“说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本质的即自己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1](P.106);另一方面人也必然是其他自然存在物表现它的生命本质的对象,“假定一种存在物本身既不是对象,又没有对象。这样的存在物首先将是一个惟一的存在物,在它之外没有任何存在物存在,它孤零零地独自存在着。因为,只要有对象存在于我之外,只要我不是独自存在着,那么我就是和在我之外存在的对象不同的他物、另一个现实,也就是说,我是它的对象”[1](P.106)。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对象性存在物像所有自然生命一样,在以它物为对象表现自己生命本质的同时,又作为表现其他自然物生命本质的对象而在世生存。正如太阳是植物的对象,是植物所不可缺少的、确证它的生命的对象,同时植物也是太阳的对象,是太阳的唤醒生命力的对象一样。人类以其他自然存在物作为表现自己生命本质的对象,并不是以某一种或某一类自然存在物为对象,而是以所有自然存在物或整个自然界作为表现自己生命本质的对象。同样,人类在作为表现它物生命本质的对象时,也不是表现某一自然物的生命本质,而是表现整个自然界的生命本质。人以自然为中介表现自己的生命本质,自然也以人为中介表现它的生命本质:人与自然是互为中介、互为对象的。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但人又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人是自为存在的存在物,是超越自然而然本性的存在物。人作为人的存在,不像动植物那样直接以其他自然存在物作为表现自己生命本质的对象,也不是直接成为其他生命表现它自己本质的对象,而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受到自然界的本质的规定。“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活动,如果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它就不进行对象性活动。它所以只创造或设定对象,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1](P.105) 这就是说,人化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化,客体被主体化的同时主体也被客体化。由于人是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的主体,人被自然所设定也是通过人领悟自然并对自身设定实现的,所以人与自然互相“设定”也是人的一种有意识的自由活动。人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意味着自然界是人的自然界,人在自然世界之中;人被对象所设定,意味着人“本来就是自然界”,本来就是表现自然界本质的对象,即自然世界也在人之中,人在自然世界之中,自然世界在人之中,这表明人与自然界在本质方面是一体的,是内在一致的。人以自然界为对象和作为表现自然界本质的对象,是人作为对象性存在物不可分割的两个规定性,割裂了这两个规定性也就割裂了人的本质存在,使人成为“非存在物”。 马克思在确立了人与自然本质一致这一人性论观念之后,就用这一观念来审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从而发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一体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生了异化,在此基础上又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现象。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异化劳动过程中发生了人同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人同劳动本身的异化、人同自己本质的异化。这三种异化现象某种意义上可以归结为人与自然的异化。没有自然界,就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和劳动产品,劳动本身也就不能存在,人也就不能实现人之为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相异化,意味着人与自然的本质断裂和人的对象性本质的丧失:自然界不再是人的自然界,而变成了支配人的异己力量,“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所奴役”,即“他给予对象的生命是作为敌对的和相异的东西同他相对立”;人也不再表现自然界的本质,而成为自然界的占有者和掠夺者,“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1](P.85)。人与自然发生本质断裂,人类在加工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就与自然处于严重的对抗状态。用恩格斯的话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P.158) 人与自然的严重对抗导致人类对自然物的疯狂剥夺,这使人类社会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更为惨烈。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根本性的关系,正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异化才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异化,以及社会的不公正和社会的不和谐。因为人们为了占有由人与自然关系生化出来的物品和财富,才造成了人与人的分裂和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马克思正是通过对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关系即人与自然界的异化关系的分析,揭示了人与人的异化关系和社会的不和谐。“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1](P.59)

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和人对人的剥削和压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大不公正,也是人类社会最不和谐的表现。因此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的解放必须首先消解作为社会不和谐根源的人与自然的分裂与对立,实现人与自然界的本质性的统一,在否定之否定的层面上向合乎人性的人复归。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P.81) 马克思在这里表明,扬弃私有财产也就是扬弃人的自我异化,即扬弃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向合乎人是对象性的人这一合乎人性的人复归。这种复归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马克思在这里用“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和“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再次表达了人与自然一体的思想,并认为人与自然在本质方面融合为一个整体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内在本质,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依据。“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P.83) 共产主义社会无疑是最和谐的社会,它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决,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通过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生成的人性是人与自然现实关系的内在根据,也是社会和谐不和谐的基础。当人与自然在本质方面发生断裂,人类社会就处于不和谐状态之中,扬弃这种人与自然的本质断裂,完成人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才能使人获得解放,进而产生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三 人与自然的两种和谐关系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人与自然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和谐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一致关系,另一是人与自然的外在和谐一致关系。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关系是指人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关系,即在人类的自我观念中包含自然界的本质规定性,在人之为人的意义上人与自然融合为一个整体。这种整体性是通过人向自然生成为人而显现出来。人与自然的外在和谐关系是指人与自然存在物和谐相处,人类与自然界协同发展,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营造出一个美丽、完整、稳定的现实自然环境。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是人性意义上的和谐,它存在于人的本质之中;人与自然的外在和谐是现实性的和谐,它表现在人类加工改造自然界的现实活动之中。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的关系是;内在和谐是外在和谐的根据,外在和谐是内在和谐的表现。人只有首先达成与自然的内在和谐,才能创造出与自然的外在和谐。笔者前面所说的人与自然的本质断裂或同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不和谐则是指人与自然的外在关系。目前人们更多的是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的价值与意义,忽视了产生这一价值和意义的内在源泉,即人性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问题,这就使人与自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为了确保人与自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我们必须首先对人性与自然的关系做出形而上学的和谐建构。人与自然达成了内在一致,才能担保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在行为方面与自然界和谐一致。

第4篇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谐,意味着和睦相处,和平共生。“和”与“谐”二字看似有共义,实则有分义。“和”有和面之义,意即“面对面”商讨、议事、谈判,而谐具有“糅合”之义,意即:“谐调”、“统一”、“共处”。那么,建立和谐社会,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呢?古人对和谐的探讨认为,天、地、人三方的融通就是最大的和谐,即所谓:“天地人和”,换成现代语言来说,最大的和谐就是要达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就是解决现实中这几对关系的矛盾对立问题,使之成为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最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依附关系,即人依靠自然而生存、发展。当人类处于原始蒙昧状态时,其抵御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人类敬畏神灵和自然,往往把自然现象视为神灵的活动。在古希腊,人们崇拜日神,把自然看成有生命的、能运动、有感觉、有意识的有机体,人类与自然是同一的。在中国《左传》中有“民受天地之中以生”的记载,肯定了人是自然的产物。当时,人类用敬畏之心看待自然的环境,把天地看成自己的父母,图腾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早期人类几乎所有的图腾都是自然之物。因此。人过多地依赖自然,也十分顺从自然。随着人类能力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度变成征服的关系。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移山倒海的伟力,人类不满意过去匍匐在自然脚下的角色,而要成为自然的主人,并大肆向自然母亲掠夺。但是,当人们一度以为可以凭借大机器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沾沾自喜时,当人类惊叹自己与天地斗争所开创的辉煌伟业时,自然的疯狂报复也接踵而至;频繁的水旱灾害、臭氧层被破坏带来的温室效应、频频发生的沙尘暴、屡屡肆虐的流行病毒等。已经极大地危及人类的生存。人们这才猛醒,人成为驾驭大自然的主人之后,并不能带来真正意义的发展,人们以为已经被驯服了的大自然,却以更加疯狂的反扑报复它的征服者,使人措手不及。在生态环境愈来愈恶化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呼声愈演愈烈,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得到调整,由“宿命论”走向“征服论”,再到“和谐论”,是历史的必然,也是20世纪内最大的进步,它显示着人类的思想认识、道德水准、实践能力与科技水平在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并不断地调整着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机制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从广义来讲,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并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提出后,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它不仅成为许多国家选择发展目标和制定发展规划的基本理念,而且已成为各国学者从事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抓住了人类无限发展的需求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这一重大关系,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内容要素上看,是诸多要素的全方位的协调发展;从时间上看,是长期的。甚至是恒久的;从国际关系上看,它不仅满足当代人需求,而还要能满足子孙后展的需求:从范围上看,它涉及的是整体的、全局的问题;从空间上看,它是众多区域的,甚至是全世界的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发展更是强调以人为核心,形成资源环境、经济、人口、社会五大子系统相互协调、共同进步的发展。这五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包含三个方面含义:其一,在人与资源方面,人类要发展,首先必须取得维持生活的所需。其二,在人与环境方面,建立生态文明,把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现代科技与经济发展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对自然界均衡状态的破坏已经达到了严重的地步,人们从自然环境的破坏、地球生物圈失衡的惨重代价中进行着深刻的反思,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以行动保持与创造一个青山、绿水、蓝天的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其三。在人与社会和经济方面,人们要增强人口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需求意识,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进而形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化为行动。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是源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从历史上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从来没有建立过真正和谐的关系,而是矛盾和冲突始终存在,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矛盾的性质和尖锐程度不同。现代社会则主要是不适当的资源开发破坏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进入二十世纪后。现代西方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开始认真地反省人类自身的思想传统,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建人类自然观。哲学家们提出应当发展一种对待自然的新态度,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是人征服自然,而应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应该保护性、发展性的利用自然。法国的哲学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A・施韦兹在20年代提出建立一种扩展到自然界,包括一切有生命的对象的伦理学。强调人和自然生物的关系应是一种特别亲密、互相感恩的关系。30年代,被认为是生态伦理学先驱的美国科学家莱奥波尔德提出了“大地伦理”的思想。他首次提倡人们要和自然建立伙伴关系模式,以取代把自然当成征服和统治对象的传统关系模式:提出人类必须把道德权利的概念从人类伦理学中扩展到大自然的一切实体和过程中去。确认他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现代生态学及新型的生态哲学也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强调应该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把人与自然作为统一的整体来认识,处理和解决生态问题。因此,“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思想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在更高阶段上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统一的追求和趋势,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作为追求目标与核心内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正是这一趋势的必然结果。

三、生态伦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机制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生态伦理思想的凸现。生态伦理学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作为生态学和伦理学综合而成的一门新兴的伦理学分支学科,它将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一些社会道德准则,推广应用于生态自然界。生态伦理又称为“环境伦理”,一般认为它是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道德学说。具体地说是指把道德一调整人与人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延伸为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类既

要关注和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也要尊重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在享有对自然的权利的同时,应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伦理责任。人类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有的学者认为,生态伦理的主要特征是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生命和自然界关系的领域,主张不仅对人讲道德,而且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所谓自然界的价值有两层含义:一是在人类文化的层次,它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二是在生命和自然的层次,它满足其他生命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维持地球基本生态过程的健全发展。

生态伦理是随着社会的要求和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当生态危机从局部性问题变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时,人们开始认识到解决生态危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于是从理论层面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与全新的发展模式一一可持续发展,它标志着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要求既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同样能满足子孙后展的需求。这里包含着人类需求和环境限度两个方面。也就是说人类的需求不应该突破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生存能力的限度。高强度消耗生态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和过度的消费已经使人类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再也不能做愧对子孙后代的蠢事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就必须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之内。这不仅需要制度上、政策上的改变,需要法律的约束,而更重要更深入持久的是要运用道德的约束力,依靠扎根于人类内心的内在信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以人类自觉的生态意识来保证人与环境共同协调发展。

四、人类的共同利益是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客观机制

生态伦理是以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的。生态伦理学作为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型的伦理学,其新颖之处不是舍弃了人类共同利益,而是把人类与自然界的利益共同纳入了人们的视野中,丰富和扩大了人类共同利益的内容。1 从生态伦理学的产生与形成看,针对生态、环境问题,关注人类可持续生存,一开始就成为生态伦理学的视点;2 从生态伦理学的性质和功能看,调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以维护人类长久的生存和发展是生态伦理学关注的中心。与以往的研究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传统伦理学不同。生态伦理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研究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和伦理评价。但是,它仍然是以人的利益关系作为研究的基础。因为包括道德现象在内的整个文化现象实际上是以人的实践为中介而建立起来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同人与自然的三维结构,追求利益的满足是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作为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之一的生态伦理学,其基本功能是通过尊重生命和自然界调整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方式,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3 从生态伦理学的应用和实践看,人类共同利益是推动环保合作的共同价值准则。生态伦理学自二十世纪中叶孕育、形成以来,还有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如自然价值、自然权力尚未完全达成共识,但它所倡导的尊重生命、关心地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许多原则却已渐人人心并开始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人类对共同利益的觉醒有其漫长的发展历程。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人类共同利益意识都相当淡薄。这是因为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基本各自为政。呈现出一些孤立或近似孤立的社会单元,它们在经济上自给自足,自产自销;在文化上自成一家,自成一系;在政治上闭关自守,分疆抗峙。人类历史的单元化,妨碍了人们相互之间的政治、文化、经济上的交往和开放,影响了人们对异地人类的利益共性的认识和认可。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由于信息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促成了全球通讯和信息网络的建立,为全球人类的交往和沟通提供了物质便利。由于生产和资本的全球化导致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相互渗透:又由于战争的影响,特别是核毁灭的威胁促成了政治对话与合作。而全球性问题以否定的形式展示着人类利益的共同性、整体性,同时也为人们对此的认识提供了现实的社会条件和内在动因。

第5篇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人类相对中心论,科学发展观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明确将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标志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规定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这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个问题:人类对自然界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在我国学术界的争论中,一方主张人类对自然界应保持“敬畏”态度,另一方则认为应当持“征服”态度。我觉得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又过分极端。历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凝固不变的,它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从“敬畏”到“征服”,再从“征服”到构建“和谐”。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前进过程。

马克思指出:“人的依赖关系”是社会的最初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3]这就是资本主义时代。资本增殖的逻辑是无节制利润追求,是“尽可能地成倍地增加劳动的使用价值或生产部门,以致资本的生产会不断地和必然地一方面造成劳动生产力强度的提高,另一方面造成劳动部门的无限多样化,也就是说, 会使生产具有包罗万象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使自然的所有各方面都受生产的支配”。[4]资本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使得人们疯狂地从一切方面去探索、利用、征服、统治自然,企图使自然界成为服从于人类有用性的奴隶。这就彻底改变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与这个社会阶段相比,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的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务于人的需要”。[5]

马克思是有预见性的。他在剖析以“人的依赖关系”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之后,认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8]人与自然之间的尖锐对立,只有克服了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异化之后才能真正解决。这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9]恩格斯也明确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10]事实上,这就已经将“和谐”作为构建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三种基本形态的任务明确提了出来。

历史有自己的步伐。矛盾引导思维前进。如果把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敬畏”,视为“正题”,把人对自然的“征服”“统治”,视为“反题”,那么,构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则应当被看作是“合题”。作为更高级的阶段,“和谐”既是对“崇拜”“敬畏”的否定,也是对“征服”“统治”的否定。但是,这种否定不是形而上学式的彻底抛弃,而是辩证法式的扬弃,内含着对先前两种形态所有积极成果的自觉保存。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应当取古代人类“敬畏”自然中之合理内核——尊重自然,去其神秘和不作为的消极性;应当取近代人类“征服”自然中之积极因素——改造自然,去其企图统治自然的狂妄性。只要真正做到“尊重”和“改造”的辩证统一,构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就是可能的。

第二个问题:如何对待“人类中心论”?

面对日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危机,引起了有关“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的论战。“人类中心论”主张一切人之外的存在都是为人而存在,相对于人只有工具性意义。康德认为:“凡是自然欲望的对象,至多具有一种有条件的价值。这些对象,如果不是以某种欲望或需要为基础,那末它们便毫无价值。……大自然中的无理性者,它们不依靠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所以它们至多具有作为工具或手段的价值,因此,我们称之为‘物’。反之,有理性者,被称为‘人’”。 [11]“自然中心论”不同意这种观点,指出正是在这种哲学观念的驱使下,人类才从自身利益需要出发肆意破坏自然,造成生态危机。他们对“人类中心论”的两个理论支柱——理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展开猛烈批判。海德格尔指出:“当我们把自然及其事物作为‘客体’来对待时,我们所注重的只是一种强制性、榨取性的意义。我们强迫自然提供知识和能量,却没有耐心倾听自然以及生活、隐蔽于其中的东西的声音,没有为它们提供一个栖身场所。我们命令、剥削、肢解自然,也就决定了我们的对象、‘客体’会反对我们,它们会以一种辩证的方式反过来惩罚我们。我们背弃了自然,我们也就失去了家园”。[12]在西方生态伦理学中的“自然中心论”,或表现为动物解放权利论,或表现为生物中心论,或表现为生态中心论等。

应当如何看待这两种对立观点的争论?这里同样需要辩证思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一方面,应当认真反思近代西方哲学对理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过分膨胀;另一方面,又应当旗帜鲜明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此,不能笼统拒绝任何意义上的“人类中心论”,应当反对的只是“人类绝对中心论”。哲学上的所谓“绝对”,指的是永恒性、无条件性和无限性。这种意义上的“人类中心论”是片面的,其极端形式甚至是错误的。因为人类本身乃是大自然之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不可能是永恒的;人对自然界所具有的能动性,必须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它不是无条件的;人对自然界的征服是有极限的,应当限制在自然界生态系统能够容纳的范围之内,它不是无限的。因为这个道理,我们就要克服和防止“人类绝对中心论”。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人对自然界的主体性,取消以人为中心。正确的主张是“人类相对中心论”,即实践在具体性、有条件性、有限性意义上的“人类中心论”。

“以人为本”意义上的人类中心观,它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能对它作绝对的、无条件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有以下几层论述:(1)人与自然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人本身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他直接地就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历史本身是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因此,必须时时记住,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16](2)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马克思说:“自然界, 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他又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 [17](3)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人通过实践对自然界的改造,区别于动物,在于有其内在尺度,即有一定的目的和计划,体现出自身的需要和对活动的自我意识。但是,这种改造活动又必须遵循自然的外在尺度,即不能违背自然界所具有的属性和规律。“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18](4)人对自然界的改造具有利用和调控的双重性。马克思指出:“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9]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动的方面。人应当担负起对自然界合理调控和协同自然进化的责任。

这里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讨论说明。

第三个问题: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如何着手?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对于我国显得尤其重要。相对于13亿人口,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的占有是十分短缺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之间的矛盾、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的背离、对环境容量的无偿占有与对环境质量的自觉养护之间的失衡、追求数量和速度与质量和效益之间的不协调。总体上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我国消耗的水泥、钢铁和煤炭分别占到全世界的55%、26%和30%,而创造的GDP只占全球的4%.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可以用“局部好转、总体恶化”来形容。酸雨面积已占全国的1/3,水土流失面积达38%,海港化面积扩大到18%以上,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 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2003年已经占到GDP的15%.还有健康问题,目前我国75%的慢性病与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污染有关,癌症患者的70~80%与环境污染有关。统计表明,2002年我国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位是倒数第14名。如果再不重视人与环境建设,我国的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为此,需要更新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6篇

以诗语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韩国“自然环境诗人”卢英守

“韩流”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但人们对其背后真正意义上的韩国文化尚且知之不多。换言之,韩国文学还远没有像韩剧那样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幸的是中韩文学界为两国更高层次的文化交流付出的努力和实践日渐活跃和富有成效,韩国文学的中文翻译工作方兴未艾,使得韩国文学在中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宣扬,韩国女诗人卢英守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在中国亮了相。

卢英守出生于1949年。1998年,她作为家乡韩国蔚山的《每日新闻》撰稿人从事文笔活动,当年就获得月刊《兰与生活》的“读者栏目奖”。之后,她一发不可收地步入诗歌创作领域,先后获得了韩国多个文学奖项。2002年,诗人获得了中国沈阳市朝鲜族文学会《辽东文学》杂志“优秀作家奖”,随后又陆续获得了《延边文学》杂志“尹东柱文学奖海外特别奖”和《长白山》杂志社“梦都美文学奖”。

卢英守在韩国被人们称为“自然环境诗人”,译成中文应该是“亲和自然环境的诗人”。“亲和自然环境的诗人”这一称呼,从另一个角度浓缩和概括了诗人诗歌世界的内涵,围绕这一特点去考察诗人的作品,无疑会更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

纵观卢英守的作品不难发现,诗人的创作首先是从赞美自己美丽的家乡起始:“那是我无尽的爱/那里有粼粼海波/大船,小舟融进那温柔的怀中/那里就是一处深港/四十年前的腌菜季节/忙碌一天的那时代”(《我的家乡长生浦》)。这就是诗人童年记忆中的故乡,那里有“小海豚腾跃群舞/大海豚环游呵护/号角响起彩带飞扬/小舟大船捕鱼归来”(《长生浦打令谣》)的美好生活,有“每一颗树枝都挂满了果实”(《梨树》)的“远近闻名的蔚山甜梨”(《蔚山梨》),更有传承乡土文化的“巍峨的石碑”和“古老的岩画”(《盘龟台岩刻画》)……诗人作品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对家乡美丽、和谐景象的眷恋和热爱,在诗人的眼中,家乡长生浦的大海“永远是龙王眷恋的海洋”(《我的家乡长生浦》)。

然而,四十年过后诗人发现自己美丽的家乡出现了不和谐的景象,“眼前只是死气沉沉的海水/油污漂浮的海滩”(《我的家乡长生浦》);“溪水里流淌着铁水/风里夹杂着铁屑”(《古沿工团》);被人捉住失去自由的鸟儿(《鸟》);被杀生的人类所迫准备离去的“丽文蛤”(《蟾津江淡水丽文蛤》)……而且,诗人也明白这起因于“折磨自然的/单纯的人们”(《单纯》)。即便如此,诗人对家乡的爱依然未变初衷,她拿起文学的武器开始了对那些“单纯”行为的宣战,创作自然就进入了生态文学的行列之中。诗人并没有用轰轰烈烈的诗语来抨击或者指责那些破坏美好环境行为,而是多用女性诗人的温柔以及迂回手法,描绘出被“单纯”的人们所“折磨”的自然给予人类的恩惠,试图唤醒人们的良知,使之与自然重新构筑和谐关系:“岁寒三友忠贞不渝/风雪之中相依相偎/悟得自然奥妙时/方知人类之叛逆属下品”(《依偎》)。诗人试图呼唤重归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美好世界,就是为了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卢英守的作品中,我们还能发现她对和谐伦理道德精神的追求,这一点从《父亲》《致母亲》《致丈夫》《给儿子》《给我亲爱的勋和秀珍》《离去的爱人》《妻子的心》等作品的题目上也可窥见一斑。同时,诗人的视野渐渐超出家乡、国家的境界,波及《曼哈顿》《登万里长城》《北京人》。

第7篇

【关 键 词】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

【 正 文 】

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增长几乎都是靠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持的,由此导致全球性环境恶化,以致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做法,又造成了经济上的重负,这是一条无异杀鸡取卵的发展道路。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了一个较为世人公认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样,就将全球性问题上升到了发展观的高度,并凸显其价值观的意义。1989年第十五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关于不削弱子孙后代的声明》,声明中不仅强调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更指明它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对世界各国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对中国的发展更具有特殊意义,它是中国摆脱贫穷、人口、资源和环境困境的唯一正确选择。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实施,把它既看作是挑战,更看作是机遇。

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它涉及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

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旧的发展观是一种片面的机械的发展观——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人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过去近三百年来工业发达国家的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占统治地位的发展观,就是这种旧的发展观。以单纯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使人成为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从而造成马克思所说的“异化”现象,也造成了人的单向度的发展,最终造成社会的畸型。尤其是本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三种变化: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经济增长了近百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二是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本世纪世界人口翻了两番,达到57亿,并且仍以每年8000万以上的速度在继续增长;三是在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下,造成了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世界面临着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这说明旧的发展观已经破产,人类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提出,正是时代的要求,它与机械发展观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将发展的中心由“经济”过渡到’人”。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只着眼于暂时利益,其重心在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它没有看到,经济增长只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条件或手段的。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其重心是放在发展“主体”,即人上面的。第一,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目标。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的报告所得出的悲观结论必然为不少人所反对,但“可以维持”的发展观点,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它为人类如何认识现实和未来,寻求完整的社会发展模式,开辟了一个新的思维角度。第二,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人是一切发展的策划者、实践者和推动者。第三,人是发展最终的检验者。人的认识和实践不仅仅决定社会能否向前发展,也可以检验这种发展。发展既取决于人们的活动,又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

从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目标及其原则都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第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 上。第二,它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持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第三,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强调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之间的公平和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二是持续性原则。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三是共同性原则。虽然国情不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不同,但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而且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面临共同挑战,人类只有形成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责任感,采取共同的行动。

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以人为本,是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各方面潜能的发挥,促进人的个性的丰满,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提高,这些要求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也是整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目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人的活动而遭受破坏,亦可由人的活动来协调。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就需要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使人们建立起尊重自然、减少浪费、保护生物圈的新的发展观、价值观和自然观。价值观的改变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系统调控结构中最深层也是最本质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类基本原则及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的逻辑与道德基础。实际上,目前大多数人并没有充分了解个人生活方式与缓解贫困、资源利用、保护环境之间的联系,也不了解改变自己的行为对自然和他人有何影响。因此,应该通过各种教育系统、大众传媒,宣传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使大众学习和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相协调的重要性,特别是要从历史上已经发生的危机和教训中学习、吸取经验、思考克服困境的办法,找到正确的行为方式,建立起新的道德观念,使每一个人都按照新的规范采取行动。

佩鲁在《新发展观》中说:“个人的发展属于个人本身的职责,相对于其他人来说,任何人都不能摆脱对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所负的责任。这种要求已被许多文化所公认,并被许多宗教教义所强调。然而,从完全不同的经验观察和历史的观点来看,同样明显的是,个人的活动是发展的主要动力,并且是对任何发展形式的最终检验。”(注: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44页。 )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包括人自身的发展和为人的发展提供保证条件的社会各方面发展两个方面。人的发展是人自身建设的一个过程。在联合国大会开展的名为《发展的目标、过程和指标》研究项目中,提出的定义是:“人的发展是指人在各个生活阶段上的发展,以及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某种和谐关系的构成,保证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而又不使社会或自然受到损害、掠夺或破坏。”

发展目标经历了从“经济”到“人”的转变,其深层原因在于只有把人自身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才有意义,也只有使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才能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得到发展。人的发展有时可以不作为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直接目标表现出来,但不能把某一阶段的子目标当成总目标而使社会发展误入歧途。

二、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谐

人类自诞生以来,为了生存和发展,就要处理两大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人类的历史,可以说,就是处理这两大关系的历史。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既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的结果,也是对人与人的关系进行反思的结果。人类社会要想继续蓬勃地发展下去,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使之保持和谐的状态,只有人们在观念上发生了根本改变才有助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从历史上看,人与自然之间从来没有建立过真正和谐的关系。起初,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对自然缺乏科学的认识,人只能受制于自然,在自然灾害面前没有任何抗拒能力,对各种疾病也没有任何防治能力,人口的增长非常缓慢。以后,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逐渐获得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人变得聪明能干起来,有了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人口的增长速度也加快了。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经济发展获得了空前的速度与规模,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和日益发达的物质文明。但是,正当人们陶醉于自信人类能够统治自然、驾驭自然的时候,人们发现:人类已过度消耗了自然资源,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现在,人类正面临着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不但给当前的人类发展造成困难,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构成威胁。怎样才能走出困境,人类必须认真反思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教训。从反思中人们认识到,自然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都不应该是主仆关系、奴役关系,人是自然的奴隶或自然是人的奴隶的时代应该过去了,努力在人与自然之

间建立起友好的和谐关系的时代应该开始了。可持续发展的 核心思想正是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理想作为追求的目标,要求人类社会系统与地球自然系统和谐相处、和谐发展。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有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首先,人是从自然中分化出来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脱离自然界的人,同脱离人的自然界一样,都是空洞的抽象,现实、事物、感性都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恩格斯说:“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似的,一一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第383-384页。)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 伟人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人类只不过是大自然系统中的一部分,自然与人应该是在平等的地位上,人类之所以能“统治”自然界,是因为我们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规律,而不是去奴役它。

其次,人作用于自然,自然也反作用于人。人依赖于自然而生存,自然为人类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人通过劳动改变世界,同时也在改变人本身,恩格斯反对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他说:“自然主义的历史观,如德雷帕和其他一些自然研究家或多或少持有的这种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第329页。)同样,人类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出发来作用和改造自然,自然也会给人以反作用。如果人类不遵循自然规律,任意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自然也会予以“报复”。

转贴于 第三,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关系,人与自然的支配和反支配关系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变化与转化的条件是人认识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在人支配自然界的问题上,恩格斯曾有如下著名论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取消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第383页。)因此,恩格斯告诫我们要正确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过程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影响,不仅感觉到而且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一致。

马克思和恩格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的精神实质——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无疑对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和重新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对人与人关系的哲学反思。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印度诗人甘地说过,自然满足人的需要绰绰有余,但却不能满足人的贪婪。对自然的态度实际上体现的是人类的文明程度。对此,社会公众必须有一个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来节制物欲与规范人的行为。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综合协调既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整合与协调,后者直接影响到前者。《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提出:“满足人类需求和愿望无疑是生产活动的目的,所以务必要在可持续发展概念中再强调它的中心作用。贫穷往往就是人们不能满足其生存和福利的需求,即使资源和服务是存在的,同时,那些没有陷于贫穷的人们的需求却可能带来重大的环境后果。”(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6页。)

人与人的关系较人与自然的关系相比,显得尤为复杂。人类本身也面临着一个更高层次的自我发展与自我更新的问题。历史发展到今天,在人类面临种种环境问题及其本身复杂的社会问题困扰之下,要摆脱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

西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在世界的蔓延,也是导致人与人的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佩鲁在《新发展观》中说:“当前的经济学思维正举步维艰、半推半就地摆脱着一经产生就泛滥开来、现已堕落成同其原始形态大相径庭的粗俗享乐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个人功利主义。以当代各种经济学为基础的‘哲学’反映了一种交易心理,这种心理破坏了人们之间的伙伴意识,随之破坏了一切哲学和宗教尤其作为人性来看待的价值观念。”(注: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 第8页。)这种价值观念势必导致人人为我的主导思想,引起人与人关系的紧张。而摆脱旧的价值观念,树立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对社会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国际上最初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考虑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后来的重要补充是“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这表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人 与人的平等,包括“代际平等”和“代内平等”两方面。第一,体现未来价值取向的代际平等。它强调在发展问题上要足够公正地对待后代人的发展,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这里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当代人对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可能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后代人的意见在现代无从得到反映,因此加强对未来人负责的自律意识就显得特别重要。二是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为后代人提供至少和自己从前辈人那儿继承的一样多甚至更多的自然财富。如果某一代人给下一代人留下的自然财富少于他们从前辈人那儿所继承的,这就意味着他们使下一代人的状况变差了。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是让下一代人的发展比上一代更好。第二,体现空间观念的代内平等,它强调任何地区、任何国家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为代价,特别是要注意维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需求。这也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在“只有一个”的地球上,任何地区、任何国家都没有无限制发展的自由,都必须以不给其他地

区和国家带来危害作保证。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讲代内平等,就是地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必须服从全球利益。二是整体发展的关键是要在地区、国家和全球范围内防止和消灭贫富两极分化。许多资料表明:全球资源环境恶化的根本起因,尽管有贫困地区为求温饱而不得不掠夺性地利用资源,更有富裕者为求最大利润和奢侈享受而滥用资源。所以,只有采取资源环境公正配置的原则,缩小两极分化,才可保持发展的持续性。而且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因此,贫困者的生存需求应当先于富有者的奢侈需求,才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宗旨。

第8篇

中图分类号:B2- 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0-01

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繁衍,主观地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占据着主体地位,具有主体性,人类可以任意对大自然采取任何措施来发展自己。到后来人类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在社会科学不断发达的情况下,人类意识到自然在这个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会以一定的形式反馈给人类它们的情绪,出现自然灾害,天气异常等等。到后来,人类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把自然作为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从一个极端来到了另一个极端,也不能合理科学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直到二十世纪末,人类意识到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与伦理道德密不可分,便开始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严格遵守一定的伦理道德来处理这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个时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

一、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

在原始社会里,人类生产生活水平落后,生活质量低下,对于生活的各个要求得不到满足。而自然界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资源,人类便萌发了到自然界中索求资源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思想。于是人类开始大力的开采,砍伐。但由于那时的人类的需求尚未膨胀,在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之内,所以并没有产生自然界对人类的恶性反馈。后来随着人类不断发展,改造和征服自然界的欲望不断增加,自然界的压力不断增加,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开始出现。一开始产生的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主义思想开始动摇,人类开始研究自然界,试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并且意识到自然的愠怒和报复,开始树立以自然界为中心的自然中心主义。一切以自然界的原生态发展为前提,尊重自然,合理的控制人类自身的欲望。

在这个时段,产生了自然即神的思想,认为自然界由神统治着,人类的不合理利用触怒了神,所有的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都是神对人类的惩罚。这样,人类从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个极端走到了自然中心主义的另一个极端,人类大肆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情况有所收敛,但人类自身的发展开始裹足不前,生产能力开始下降,历史的车轮缓慢前进。直到十九世纪末,人类利用辩证的唯物主义观念来剖析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利用科学的,发展的观念来看待两者的关系,人类才意识到,人类尊重的不应该是自然本身,而是自然所呈现出来的规律,并且在这个规律的制约之下最大限度的发展自身,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前进。在这个关系之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没有被上升到伦理道德价值观的高度,没有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待这个关系,并且从中得到某些处理这段关系的先进的方法措施。

二、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观念

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观念体现在和谐发展上面。伦理道德观念本是用来约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在人与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引进伦理道德观念来进行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更能容易地看清它们之间的各种转换和融合。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道德观念有两层意义,一是自然环境是伦理道德的“物化”结果,是从人与人之间关系中得到的启示;二是伦理道德价值观是自然环境发展状况和潜能的外在表现,它标定了一定的道德尺度来衡量自然发展的情况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健康程度。

首先,从古代社会中形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人类一直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应该是统一的整体,双方不可分割,不可战胜,不可改造,应该相互敬重,在看清各自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做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决定。这和现今的伦理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便是要求自然的发展成果,人类自身的发展都以伦理道德的理念来表述。这种表述方式的提出,其重要的意义在于人类从另一个发展着的,已经成熟的角度来考量两者之间的关系,遏制目前普遍存在环境问题,气候问题,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一个广角的视野来解决相关问题。

其次,自然环境的恶化,恶劣天气的出现等这些状况免不了会从人类自身去寻找原因。这种情况下,伦理道德观念的引入给环境问题的评价机制提供了一个更加合理的方法。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仅是评判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好坏,也同时也反映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健康状况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发展现状。更可以从道德方面,以大众的道德尺度来衡量自身的发展的可行性,从社会舆论的层面来衡量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健康程度。

三、结语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并且目前依然不够完善。在认识到认了尊重的是自然界的规律而不是自然界本身的前提下,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拿到伦理道德这一层面来思考,无疑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科学的,辩证的,唯物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相处模式。

第9篇

[唐]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赏析

这虽然是一首借景抒情的送别诗,但却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全诗毫无哀伤之意。

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出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行,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这两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形成对偶,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

中间两联切题,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孤蓬”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此地一别,离人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一”“万”就是说在此一别就是万里,表达了一种惜别之情。此二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远处一轮落日徐徐而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心情。

尾联两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萧萧班马鸣”中的“鸣”显出一种豪气,而“萧萧”于豪迈中蕴涵着凄凉。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

鸣”。“班马”,临别之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全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洁白的浮云,火红的落日,色彩明丽;长鸣的班马,潇洒的挥手,形象鲜明。自然美与人情美得到了和谐的统一,有声有色,有情有义,节奏明快,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又无伤感之意,也体现出作为浪漫主义派代表的李白豁达乐观的诗作风格。

达标练习

1.本诗是一首__________的送别诗。读全诗用的语气应为__________。

2.首联中两个动词“横”写出了山的__________,“绕”写出了水的__________,采用了__________相衬的手法。

3.本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具体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

第10篇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发展观Abstract: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of the thought of using the principle of the identity and struggle of interconnec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human and nature from the unity to the opposition, this causes the ecological crisis. Therefor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we must face up to the value of nature, understanding nature, change our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benefit in harmony with the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better, to build a harmonious environment for human and nature. 

Keywords: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B028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正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顺应了自然发展规律,已经到了任何生物都无法企及的高度。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大量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由于不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我们也体悟到了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惩罚,“生存环境恶劣、健康质量下降、生命长度难以达到自然天寿”,这些其实都是因为人类没有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所带来的结果。具体来说,"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其中,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前提和保证,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人与自然的关系古人早已有所认识。我国传统哲学中有不少关于人与自然的论述,教育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古人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使古人与自然形成了亲近和谐的关系。当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提出,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创新,也是实践上的创新。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策。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重新审视并确实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道路,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必须懂得"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这一千古不变的真理,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翻开人类的文明史册,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始终。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则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当自然界创造人类的时候,人类对自然曾经充满敬畏。然而,人类毕竟是地球上拥有知识自我积累与更新能力的高级生物。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越来越希望摆脱自然的束缚,获取更大的身心自由,也慢慢丧失了对自然的敬畏。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被打破,人类有组织的行动对自然的塑造,远远超过其自身的演化。自然有其固有的规律,它不会容许人类的肆无忌弹,便毫不留情地对人类实施了一次又一次的报复。有数不清的例子都充分证明了人类在不断吞噬自然的躯体,同时也在品尝自己所酿造的苦酒。有数据显示,全球气温自1800年以来一直缓慢上升,20世纪是过去600年间最热的一个世纪。如果我们再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自然界面前依然我行我素,那么,数百年后,巨大的热浪将会席卷地球每一个角落,海洋中漂浮的冰山将会融化得无影无踪。到那个时候,严重的全球性的悲剧将会不期而至。

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在2008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特大低温雨雪及冰冻灾害天气。据专家分析,这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出现的极端灾害天气。极端灾害天气的出现,是人类过度活动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造成的恶果。我的家乡在前些年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通过几年铁矿的开采,虽然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了,个别人提前致富了,也滋生出了一些令人吃惊的大款。但是山上的松林、果树和草坪没有了,各种野生动物不见了,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去了,所见的山被翻了个底朝天,下雨时山上流下来的是泥水,刮风时山里人也体会到了"沙尘暴"的滋味。庆幸的是地方政府已预测到并着眼于解决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的问题,以"百矿披绿"工程为重点,集中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此举措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和赞扬。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面,某些动物做得比人类要睿智得多。我看过一部名为《狼图腾》的小说,描述的是有关蒙古草原狼的生活景况。作家姜戎在小说中描写关于狼捕食的细节着实值得人们感念:以狍子肉为美食的狼在发现一窝狍子时,它们即使没有吃饱也不会将狍子"赶尽杀绝",总是留着几只小狍子让其存活下来。或许狼已经意识到:如果食物链不再延续下去,等待它们的将是生存的危机。为了自己的明天依然过着足实的生活,狼群努力维系着与自然生物的和谐关系。狼且如此,何况人乎!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大自然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也并非简单单一的,大自然就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人类也生存于这张网中,从这张网中吸取营养同时也受制于此。在人类对自然规律掌握仍然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慎重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以良知、远见和气魄,采取果断的行动,来弥补我们的前人以及我们自己对自然所犯下的过错,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的调节者,从而与自然达到和谐的境界。"风物长宜放眼量",保护了整个自然界,归根到底还是保护了人类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只有人与自然和谐了,才能从根本上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由之路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对于我国显得尤其重要。相对于13亿人口,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的占有是十分短缺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之间的矛盾、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的背离、对环境容量的无偿占有与对环境质量的自觉养护之间的失衡、追求数量和速度与质量和效益之间的不协调。总体上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我国消耗的水泥、钢铁和煤炭分别占到全世界的55%、26%和30%,而创造的GDP只占全球的4%.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可以用“局部好转、总体恶化”来形容。酸雨面积已占全国的1/3,水土流失面积达38%,海港化面积扩大到18%以上,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 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2003年已经占到GDP的15%.还有健康问题,目前我国75%的慢性病与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污染有关,癌症患者的70~80%与环境污染有关。统计表明,2002年我国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位是倒数第14名。如果再不重视人与环境建设,我国的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为此,需要更新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11篇

关键词:生态文化思想渊源;生态危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图分类号:C9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一、生态文化的思想渊源

(一)关于文化

人是自然的产物,但人是不同于自然状态的存在物。与自然的其他存在物相比,人是惟一具有独特的情感、智慧、人格等品质的存在物。而且人类创造了唯一可以与自然造化的千姿百态相比美的文化,从而最终把自己从动物界区分出来。

近代学者胡适先生说:“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文化是文明形成的生活方式。”就是说,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生存方式。可见,文化是人类心智征服物质世界发现客观真理的记录,是人类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创造成果的全部。文化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形成智力、能力、生产力,同时也形成新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品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文化是人类在自然界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在处理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时所积累的方式方法思想观点以及行为标准等。

(二)生态文化的思想渊源

生态文化则是指自人类诞生以来,不同人类种族、民族、族群为了适应和利用地球上多样性生态环境的生存模式。生态是人类和非人类生命生存的环境,文化是不同人类生存的方式,所以,一般而言,一旦地球上有了人类,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生态文化。人类适应和维护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在生存和发展中所积累下来的一切,都属于生态文化的范畴。

生态文化中的不少重要思想,可以在古代思想中找到它的胚胎或萌芽。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更是蕴含着许多现代生态文化观的宝贵思想萌芽。以至于现代西方人纷纷到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中去寻找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答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一位高级研究员所指出:“数千年来中国文化和哲学有两个对当今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主题: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对家庭的承诺。中国的传统和哲学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现代化观念是一致的――即在不损害子孙后代可能的选择和自然环境健康的情况下满足现代人的需要”。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文化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思想。认为,人是宇宙自然演化所生,人与万物一体,同属自然界;2、尊重生命,仁民爱物,化育并进的思想;3、主张对生物资源顺时取用,反对灭绝种群的思想。管子曰:“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网罟必有正,船网不可一财而成也。”4、放眼未来,造福子孙的思想。反对“涸泽而鱼,焚林而猎”,倡导“远谋近功”,为后人造福。

二、生态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人类不仅将自己看成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且还是处于被奴役地位的一部分。认为自然本身是自在自为、凌驾于人之上的神。“天定胜人”是这一时期人们的普遍认识。

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现代意义的人本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以人为本精神的精华,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支配自然。人本主义思想肯定了人拥有享受人间一切快乐的权利,从而使征服自然、寻求人生快乐、进行自由创造、争取个性解放以及建立公正社会制度等进步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

但在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道路上产生了许多误区,诸如:人是主体处于主导地位,自然是客体,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人在自然界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人是万物之灵长,自然之主人,坚信“人定胜天”。自然被演绎成人类驯顺的奴仆和取之不竭的原料仓,人的使命就是去征服和占有自然。人类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支配自然,任意统治、处置自然界的一切。人成了自然界贪婪的寄生者、主宰者、抢占其它生物生存空间的入侵者。

工业文明就是以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认识和征服自然界的典范。工业文明造就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巨大社会生产力,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为辉煌的奇迹。可现实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言:“当我们每一次欢呼对自然界的胜利的时候,自然界正在筹划更为严厉的报复。”对自然界的过度侵害必然遭到自然界的猛烈反击,温室效应、频繁的洪水与干旱、诸如艾滋病之类的疾病传播正是这样反击的例证。

面对自然的报复,人类不得不进行反思,反思人本主义必须遵守的界限和人类中心论的荒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重新评价人类对自然的索取掠夺行为,重新思考人类未来的命运。走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困境,消除人类与自然紧张关系的的困惑,成了当今时代的最强音,寻找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成为人类的共同呼声。生态文化正是在全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对生态危机日益觉醒的背景下产生的。

三、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

生态文化的概念是最早是由罗马俱乐部的创始人佩・切伊提出的,他站在生态学发展角度对生态文化进行系统科学的阐释。他认为生态文化是一种建立在生态学发展基础上的文化体系,包括生态思想观念、价值原则、思维模式、发展方式、管理体系几部分内容。生态文化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态理念,以一种科学的、生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自然和环境,积极协调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化是与人类中心主义文化相对立的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文化。也可以把生态文化理解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的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

生态文化作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它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唯物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人基于生存的需要不可避免地要干预自然,与自然力抗争,获得生存的权利和地位;另一方面自然或自然规律又以其强大的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制约着人的活动,要求人的服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需要不断同自然进行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并通过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改造与依赖、支配与受控,必然贯穿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部历程。如果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统一,即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意味着环境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生活环境恶劣,由此还会引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而也无法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整个社会将不能达到和谐状态。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所谓“和谐”是指一个系统内不同主体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是一种协调、适当、匀称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系统来看,讲的是人与自然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稳定平衡状态。人类要生存发展,就需要清洁的食物、水和空气,需要持续提供人类发展需要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洁净能源等;维系生命支持系统各种功能,包括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自然的水循环碳、氮循环等。人类这些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满足需要大自然维持生态的平衡来实现。维护保持自然与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自然要素;避免使人类丧失未来发展的潜力等。至少能做到这些才能谈得上“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既不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完全依赖于自然的原本状态,也不是自然的发展变化完全服从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是将人类自身的发展融入自然的演化之中,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演化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人与自然:科学发展观

近年来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对社会的科技、经济以及自然界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其中在如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方面尤为突出,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探讨与思考。高技术产业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巨大的积极作用,但高技术产业发展也可能导致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任务。

一、高技术产业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鲜明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以及“五个统筹”的核心内容,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高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先进性、高增值性、高活力性、高渗透性、低消耗性等特点,在落实“五个统筹”中居于先导地位,尤其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更是举足轻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中国产业从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全球公平、持续、共同发展的伟大战略,它提出既要保证适度的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又要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优化;强调自然、经济和社会的统一,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如何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人类和科学的历史表明:人类只有依靠科技的力晟才能确保全球性、全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人口、资源、能源、环境与发展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朝着合理的方向演化,科技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第一推动力。在未来。人类只有更加依赖科学文明、技术文明。才能创建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模式,从而导致区域的和世代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只有以人口为中心做出战略性思考,努力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智力水平,才能使得资源、能源、环境与发展所构成的系统实现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始终要强调人口、资源、环境对于发展的强力约束,打破此约束的动力和潜力来自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应该成为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从世界整体发展态势看。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和市场化已经成为经济竞争的关键,在中国,依靠科技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依靠科技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巨大压力,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国目前的国情是:人口数量大、素质偏低、人均资源不足。资源总量看,中国虽为资源大国,但按人口平均后就变成了资源小国。如人均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草地面积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6和113;人均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4和112。生态失衡日渐突出,工业化水平不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应沿袭欧、美、日等国工业化的传统道路,必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必须放弃追求物质资源高消耗、高消费的生产、生活方式,直接导向知识信息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使得中国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显得十分重要。

要大力发展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如以电子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信息产业,可使消耗减少,污染降低。新材料的发展使资源短缺得以缓解。再生能源新技术有可能使人类得到清洁的、取之不尽的新型能源等等。遥测遥感技术、人造卫星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监测、分析、利用、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生物工程新技术为合理开发生物资源。解决粮食问题,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影响。而实现生产生态化对于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也至关重要。

三、高技术产业自身良性发展的需要

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在长期发展中存在的自然日益恶化的现象与自然的矛盾,反而使其愈演愈烈。不仅如人口激增、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和短缺、土壤退化、物种锐减等问题日益尖锐,而且还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污染。如电子垃圾基因污染电磁辐射等。

据目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每年报废的传统旧家电,手机、电脑、打印机等其他新兴电子产品的报废率也在逐年提升。国家环保局的有关专家警告称。如果这些电子垃圾得不到妥善的专业处理,其中所包含的大量金属和无法降解的化学元素将对环境造成难以估计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基因污染现在也不容忽视,美国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随着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传统农作物受到了基因污染的威胁,这对人类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中国科学院的沈孝宙教授提醒中国的基因工程研究者注意基因污染。他说,基因污染将是21世纪最严重的污染之一,因为它威胁到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生物基因库。

电磁污染更是无处不在。美国一癌症医疗基金会对一些遭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中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是影响因素之一。

因此高技术产业首先必须解决好自身的污染问题,否则将成为环境的罪魁祸首,而且将严重阻碍高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任务。是高技术产业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

四、高技术产业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力军

近年来,以信息革命、生物工程、纳米技术等为龙头的新技术革命,给科技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手段。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胜利实现提供了重要条件。如以电子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信息产业,使消耗减少,污染得以治理。新材料的发展使资源短缺得以缓解。再生能源新技术一旦完善起来,人类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新型能源。大大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电子计算机遥测遥感技术,人造卫星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监测、分析、利用、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生物工程新技术为合理开发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解决粮食问题,可以减少对消耗土地和污染剧增的压力。实现生产生态化对于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以保持生物圈动态平衡为出发点,制定新的技术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生态论证,停止或限制使用那些破坏生物圈功能的技术。另一方面建立诸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经济等科研体系,使科学技术生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