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生诗歌

小学生诗歌

时间:2022-07-15 18:01: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生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生诗歌

第1篇

我的祖国,

高山巍峨,

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

暮色苍茫,

任凭风云掠过。

坚实的脊背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从容不迫。

我的祖国,

大河奔腾,

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

激流勇进,

洗刷百年污浊,

惊涛骇浪拍击峡谷涌起过多少命运的颠簸。

我的祖国,

地大物博,

风光秀美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

大漠收残阳,

明月醉荷花,

广袤大地上多少璀璨的文明还在熠熠闪烁。

我的祖国,

人民勤劳,

五十六个民族相濡以沫,

东方神韵的精彩,

人文风貌的风流,

千古流传着多少美丽动人的传说。

这就是我的祖国,

这就是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爱你源远流长灿烂的历史,

我爱你每一寸土地上的花朵,

第2篇

关键词:诗歌;多媒体;传统教学

一、绪论

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一直以来,诗人们用美妙绝伦的诗歌向人们展示了壮丽山河及当时的社会生活。诗歌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在小学,诗歌的背诵和理解成为小学语文课必不可少的内容。传统的诗歌教学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很多老师选择让学生进行诗歌背诵、默写、朗读和理解诗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设施的不断完善,现如今,多媒体成为小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所以,应该将多媒体教学与诗歌鉴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地用心去体会和感悟诗歌深意,从中汲取无限的养分。

二、多媒体对提升小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作用

多媒体与诗歌鉴赏相结合,通过不同的动画效果,加深小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提升小学生诗歌鉴赏能力,主要体现在小学生对诗歌意义、意境、情感表达等方面理解的提升,而这些都需要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突出了多媒体对提升小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多媒体课件以景激情,创造意境,引发想象与思考

诗歌所运用的语言十分讲究且含蓄十足,诗歌的写作手法常用的便是借景抒情。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通常以诗歌中的文字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但是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都十分有限,不但学习效率不高,而且还与实际有所脱离。

而如果在诗歌鉴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为小学生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提供大量的多媒体资料和信息,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意境,还能有效帮助学生对诗歌进行理解。多媒体应用于课堂中,如果用画面对诗歌描绘的景物进行呈现,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清晰的形象,这些画面与诗句互相衬托,从而调动学生的联想,这样能更加容易地品味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2.借助声音,达到声情并茂

上好古诗课,对于小学生鉴赏诗歌能力的培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诗歌需要多次重复的阅读、背诵。传统的诗歌教学,老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便是全班齐读、老师范读、学生背诵。但是,并不是每次阅读和背诵都能满腹情感地进行,久而久之,这种单一、重复且单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到学习诗歌的枯燥。

这时,多媒体教学便有了用武之地。除了画面,音乐也是一种极佳的教学方式,音乐让诗歌不仅仅在文字中体现其优美之处,更能让文字变成悦耳的诗篇。

如,《静夜思》,配上一些对家乡思念的音乐,如,《思乡曲》等,更能渲染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多媒体的运用使诗歌的图、字、音并茂,会使学生感到韵味无穷,引起学生与作者的共鸣,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3.图音合理配置,气氛烘托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非常广泛,但也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而作为教师应该懂得如何运用多媒体的引导,将气氛烘托,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例如,《梅花》一课,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是每个人应该向梅花学习,虽然在墙角生长,没有美丽的色彩,但是在遇到冬季严寒之时,唯独梅花可于严寒中绽放,并用暗暗清香提醒人们自己的存在。寓意着人们应该不争荣辱,不畏困难,勇于面对困难,做好自己,最后能取得成功。多媒体的图像和音乐的选择不是难点,但是如何烘托气氛,则是关键。如果气氛得以烘托,让学生发自内心与诗歌产生共鸣,那么就会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兴趣,用心体会诗歌用的文字和词汇,感悟抒发的真挚情感。

4.举一反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它表达了人们丰富的思想内涵,受到我国广大人民的喜爱。传统的诗歌教学,老师大多数仅仅凭借的是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张嘴,以及粉笔、黑板等教学工具。上课教学的时间有限,所能开发的信息容量较小,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收获并不多。传统诗歌教学中的死记硬背,更让学生丧失学习诗歌的兴趣,这样又如何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呢?

因此,现代诗歌教学必要对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将积累、感悟和熏陶作为教学的重点,同时要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增加课堂的信息量,运用形象生动的手段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在诗歌学习中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进行诗歌的学习和探究。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喜爱诗歌学习,老师只有更多地让学生学习诗歌,并深刻地理解、感悟诗歌深意,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的做到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总结

对诗歌深意的理解并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完成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情感和知识储备、生活阅历都极为有限,如果仅仅利用传统教学中的死读、死记、死背,不仅无法达到教学目的,还让诗歌学习和鉴赏成为不可达到的目标。只有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诗歌更加生动地展现出来,烘托气氛,让学生与诗歌产生共鸣,才能更好地学习,才能真正地做好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化文.浅谈小学生诗歌赏析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2014(01):272-273.

第3篇

春天是草木.花朵盛开的季节,

大地一片欣欣向荣,

处处充满了新生命,

让大地变得更美好,

万物得到了养分.

春天是农人忙碌的季节,

绿油油的稻田像地毯一样柔软,

青蛙鸣叫像是欢迎春天,

萤火虫也忙着展翅高飞,

像一盏小灯笼,

春天是万物忙碌的季节.

春天是一年开始,

树木换上新叶,

花朵穿上新衣,

小鱼在溪水中跳跃不已,

彷佛一首交响乐,

热闹的音符传遍各处.

春天是彩色的季节,

蓝色的大海像宝石一样美丽,

清澈的小溪像丝带一样美妙,

朵朵白云轻盈纯洁,

青山含笑热情开朗,

盛开的花朵像画家的调色盘般变化无穷,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效果

一、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册都有古诗词单元,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的重要性。下文将在诗歌教学的重要性和诗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二、正文

1.小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在两个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1)诗歌教学是“美育教学”的一部分

开展诗歌教学有利于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对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从小建立起审美情趣方面有着显著作用。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诗歌学习是实现美育的途径之一。语文教学作为人文科学,更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审美和思维的发展,诗歌教学通过文字,传达出的美感,是属于审美的角度的。而在审美实践中又实现了对小学生情操的陶冶,实现了对小学生心灵的美化。同时这也是丰富小学生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的良好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诗歌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此,诗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2)诗词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般人的阅读能力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亲自实践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然后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些构成了个人知识的一小部分来源。其二则是直接把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继承过来,把社会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知识。在小学生本身来说,自身没有大量的实践,而诗歌教学可以使小学生体会到没有实践过的生活,历史事件,是获得感性知识的很好途径。同时在学习诗歌后,小学生在对诗歌学习感兴趣的基础上通过主观积极地使用工具书和独立回忆,扩展学习,这就在复习预习诗歌时不自觉的加深了自我阅读能力,达到一举两得的结果。

2.诗歌教学方法

因为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要学会学习,就有一个掌握学习方法和使用学习策略的问题。而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因此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诗歌教学才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与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扎实指导小学生学好,读好教材中的古诗的基础上,还掌握读诗赏诗的方法,能够使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还能运用这 些方法去读教材以外的古诗词。以达到小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鱼的能力就不仅仅停留在背诵上而是能够不同程度地体会诗歌中的意境、提高自我情趣,受到美的熏陶的目的。

(1)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 探索诗中意境。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在文学作品中,尤以诗歌的语言最为精练,表达的感情也最为丰富 。也这是这一点,体现出欣赏诗歌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探索意境,创设情景就显得非常重要,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成果事半功倍。

首先,基于诗歌偏重于抒情言的特点,教师的教学可以从阅读欣赏诗歌的感情着眼,从分析诗歌的语言入手,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含义,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切感情。这样有利于小学生养成在阅读诗歌时将自己作为“意中人”的习惯,小学生这个年龄正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年龄段,这种代入式教学有利于小学生的思维成长,有利于小学生在学习诗歌时体会到美好和愉悦。

其次,教师的教学应该联系实际的生活经验和各种阅历,将诗歌的内容通过分析,判断来教授给学生。小学生本身没有丰富的知识和人生阅历,这就要求教师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生动,活泼,同时达到学生领悟到诗的情境美、形象美、内蕴美, 获得美的享受。

(2)启发学生探求诗歌的深层意蕴,在教学中着重于朗读,背诵。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帮助小学生在初感诗歌的情境后,深化对诗歌的理解,通过对一首诗歌的学习扩展至这首诗歌的作者,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来读更多有关与这个作者和时代背景的诗歌,这也就很好的做到了课堂教学的扩展,锻炼了学生的自学与表达能力,积极有效地将学生领进了更为广阔的诗歌天地。

另一方面,因为诗歌本身具有的特点,在学习诗歌的时候需要反复吟咏。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中也应该要求学生在品赏诗句,体味诗情后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以加深记忆力和理解程度。而小学生这个年龄是记忆力强,接受能力强的年龄,因此背诵诗歌也有利于小学生的智力发育。

(3)注意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因此教师应该将发现、拓展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作为研究的目标。当学生对事物感到兴趣,进而再转化为乐趣和志趣时,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互相启发等学习过程,使这种兴趣加深,最终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也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今后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提高就辨别真伪美丑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情操的陶冶。

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地引导小学生去感受理解诗歌,喜欢上阅读诗歌,学习诗歌,使小学生通过鉴赏诗歌来体会美的词句美,美的自然与美的人生,从而在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使形象思维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第5篇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21-01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1]课标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强调“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也应该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与自由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也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真正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快乐自由地学习诗歌。本文结合诗歌本身的特质和小学生的想象力、情感、个性、审美特点以及目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初步拟定“以画导诗以诗入画诗画结合”的小学诗歌课堂教学模式。

一、以画导诗

“诗中有画”是评论诗歌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诗人在创造鲜明生动的意象时都有意识地借鉴绘画艺术中构图色彩、线条等技法运用于诗,在诗中展现一幅幅大自然的美丽图画,其中既有秀丽清新的自然风光,又有壮丽的江河湖海气势。“以画导诗”,是让学生走进诗境,体会诗情的第一步。

1.由课文插图导入诗歌:在小学教材尤其在低年级教材中,诗歌往往配有色彩绚丽的插图,这些五彩缤纷、生动多变、形象直观的画面能给予孩子们想象、创造的蓝天。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先欣赏观察图画。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能体现图画性的诗歌有杨万里的《小池》、杜甫的《绝句》、李白的《望天门山》,其它的还有《画》、《小小竹排水中游》、《村居》、《小池》等。这种插图景象的创设使学生更易于快速融入诗境诗情。

2.利用课件画面导入诗歌:在诗歌教学中,除了用书本上的插图导入诗歌,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借助音乐、动画等手段导入诗歌的学习,让学生融入到如诗如画的情境创设中,从而提高诗歌的教学效率。现代孩子如今很难亲临美丽的大自然,通过多媒体课件对雨后森林美景的展示,可以很直观地观赏到雨后色彩艳丽、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样的安排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在身临其境中投入对新诗的学习。

以上可见,利用课本中插图、多媒体课件以及简笔画导入诗歌的学习,自然简单,不会占用太多课堂时间,避免了越俎代庖的教学。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导入方式相对于由诗歌背景介绍等常识传统的导入能从课堂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感受到学习诗歌的乐趣,为他们进一步学习诗歌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以诗入画

“诗中有画”是评论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诗人在创造鲜明生动的意象时,都有意识地借鉴绘画艺术中构图色彩、线条等技法运用于诗,在诗中展现一幅幅大自然的美丽图画。在小学诗歌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奇特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借助想象的翅膀,想象诗歌所创设出来的画面,从而领悟诗境,“以诗入画”是学习诗歌的第二步。

1.指导学生讲述诗歌内容,想象诗歌画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有利因素,尤其是文学作品提供的材料,抓住作品中的想象点,设置训练点,引导学生绘图,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能力,进行再造想象。而在诗词的教学中,应以诗词作品的语言作为想象的一切入点。在《四季童话》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醒学生抓住诗歌中“春姑娘”、“小燕子”“小溪流”、“夏娃娃”、“青蛙”、“知了”、“秋姐姐”、“红苹果”、“黄香蕉”、“冬哥哥”、“小雪花”、“小孩子”等关键词汇领略各个季节里不同色彩的风致。接着可以让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领悟诗境。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文中所描绘的四季画面。如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仿佛真的置身于诗歌中描写的四季轮回的美丽景色中,从而达到能与诗人相共鸣的学习境界,诗歌课堂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2.指导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动手创作图画

小学生处在由儿童到青少年的特殊过渡阶段,有很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求知欲。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上营造兴奋点,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授《咏柳》这首诗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创造一幅满生机活力的美丽的柳树随风吹拂的图画,领悟诗境。

在小学生获得诗歌意境初步体验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通过“以诗入画”的环节让小学生进一步融入到诗歌的情境中以感受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和魅力。在这个环节中,虽然看起来是学生在动嘴动手,但是老师的主导作用是不能缺少的。因为他们毕竟是小学生,身心还处于发展阶段,感知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还有限,这就需要老师的有效指导。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环节中注意用浅近的语言描述和简单的画面创造这样的合作方式,充分利用了小学生的创造天赋和表现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他们自主融入到诗歌意境中去。但是毕竟小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限,尤其是对于低年级来说这个环节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老师利用合理的方法组织和主导课堂。

三、诗画结合

“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诗歌的阅读也要借助想象对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才能把握诗歌中的形象,领会蕴含其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在小学诗歌的教学中,通过“以画导诗,以诗入画”步骤对诗歌的学习获得初步的的感悟和领略之后,还需要“诗画结合”的环节创设新的意境以获得诗歌的韵外之致。

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诗歌能用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结构、最精准的语言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其语言具备象征性、隐喻性、多义性和非确定性等特点的同时,又赋予其节奏、韵律的音乐美和语象造型的画面美。在《暮江吟》的教学过程中,可用多媒体课件描绘出一幅由西下的夕阳、波光粼粼的江水、晶莹露珠、新月所组成的暮江夕阳新月图。并一边播放一曲古典轻音乐,先让学生睁开眼睛跟着音乐和画面吟诵诗歌,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歌画面,把诗和画相结合,从而感受诗境理解诗情。

诗歌中所描绘的一个或多个意象多为精心选择又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而且所描写的对象跳跃性大,画面还具有动态美的特点。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还应引导学生把诗中那一幅幅生动画面,在脑海中构成一幅幅完整意象境界。在“诗画结合”这一拓展延伸教学中,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图片、音乐、教师诗意化语言描述和教师深情示范朗读等等多种手段去营造一种诗画结合的意境,让学生在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中去不断朗读吟诵诗歌,进一步感受诗歌意境,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对整首诗的内容和感情基调有一个更加深切的感受。

诗歌作为一种特别的文学体裁,与其他文学体裁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诗歌特有的意境。高明的诗人总是能透过简短的文字传递无比丰富的内涵,要知道这些信息,必须透过诗歌中的表象去把握诗歌的意境。因此在小学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感受和对诗歌情感的体验。而“以画导诗以诗入画诗画结合”小学诗歌教学模式遵照的就是诗歌意境创设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义内涵,重点引导小学生通过眼前具体的“画面”和想象的画面等形象的手段去感受体悟诗歌。事实上,在小学诗歌教学中,唯有创设情境体验,带领小学生在不自觉中走入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之中,方能启发小学生的想象与联想,真正体味到诗人寄寓诗中的丰富情感,亦符合新课标倡导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课程理念。加之而小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发达的年龄阶段,诗歌教学尤要关注学生这一思维特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运用形象思维记忆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参考文献:

第6篇

通过诗歌教学,学生的审美素养及语文素养,诗情智慧,人文精神等都会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就是我们在小学语文中开展诗歌教育的重要意义。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等等,都处于不成熟阶段,各方面能力素养的形成都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计划与引导,而对于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而言,有效的诗歌教学就是必要的选择。

一.现代诗歌教学的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教学主要可从三个方向来分析:第一,情趣培养原则。对于小学生而言,“现代诗歌”是很陌生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和文章形式,所以如果没有足够的情趣作为指引,那么,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情趣。第二,知人论诗原则。探析作者就是指教师在讲授现代诗歌过程中,不要简单的把诗歌的含义和内容介绍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了解诗歌作者的心理特征、情感特征、生活年代以及写作时的心境等,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给学生。第三,逻辑思维养成原则。对于现代诗歌而言,往往在语言表达上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比较简单,但是从逻辑结构的角度来看,学生掌握起来就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学生具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学生就会更容易掌握诗歌所描述的事件的时间顺序及感情顺序,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内涵有重要的意义。

二.现代诗歌教学方式探析

(一)兴趣导学。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学习知识是以他们的兴趣为主要导向的,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以兴趣导学。在小学生的眼里世界任何事物都是真实的,能真实的反馈。比如,孩子看到天上飞机走过的痕迹,他们会说那是飞机走过留下的脚印,而不会像大人那样看到的是飞机喷气留下的痕迹。这样在现代诗歌教学过程中就相对比较简单,只要教师尊重学生的理解并把它们的理解加上一定的故事色彩,这样孩子就会跟随老师的引导去理解现代诗歌,尤其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并不像传统诗歌一样重视押韵和规律,而是重视意向美和意向表现方式。

(二)想象导学。在诗歌中总是把各种景物同作者的情感相融合,所以,在优美的表达方式之下所蕴含的情感是非常深的,因此,要引导学生把表象下的情感抽离出来,这就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例如,学习《一株紫丁香》这首诗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闭上双眼,教师进行有感情朗读,并让学生根据多媒体所播放的背景音乐展开想象,“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悄悄地走到老师窗前......孩子们把真诚的爱送进了老师的心田。”这时学生们就会感觉春天的阳光照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充满了丁香花的香味,自己仿佛就是诗歌中那调皮而又真诚的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中主人公的真挚情感。

(三)情感导学。无论是经典古诗还是现代诗歌,其都是以各种人或事为依托的,在字里行间都蕴藏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这些情感就是诗歌的生命之所在。所以,教师要想提高诗歌的教学效果就要引导学生用情感去体验情感。而不同情感支撑下的诗歌,其诵读方式也是不同的。比如,《长江之歌》一诗,所蕴含的情感就是大气、奔放、激烈的感情,感染力是非常强的,在诵读过程中就要吐字饱满清晰,嗓音洪亮并饱含情感。而《一株紫丁香》中所蕴含的情感是细腻、轻微、柔软的,所以,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感情,以诗歌中的情感脉搏为诵读的节奏,控制好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四)诗歌美的把握。在诗歌中有情感美、表达美和形式美等不同的美学形式,对于学生而言通过自我探究比较容易掌握的是形式美,诗歌的形式美指的是诗歌表达形式上的对称、押韵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们自主去发现这些诗歌的不同形式美,可以给出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诗歌,让学生去观察总结,并把不同学生的总结结果进行总结比对,最终教师给出正确的指导。就比如,“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两种诗歌的形式美就是不同的,前一种是对称美,而后一种则是反复美。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质量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语文素养等养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从兴趣导学、想象导学、情感导学和把握诗歌美等方面开展现代诗歌教学。

郁海滨,教师,现居江苏滨海。

第7篇

关键词:李白诗歌;教学价值;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一、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的内容和价值

1.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的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材里,李白诗歌的比重有所不同。比如:人教版课标本中一共选入了五首,它们分别是第一册的《静夜思》、第四册的《望庐山瀑布》、第五册的《望天门山》、第七册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第八册的《独坐敬亭山》。人教版课标本是辽宁一些地方使用的语文教材,如北票等地。而沈阳市以前用的语文课本是北师大版,现在只有六年级在用,它包括的李白诗歌比较少,课内只有两篇,分别是第四册的《早发白帝城》和第十册的《秋浦歌》。而现在沈阳市小学五年级以下的学生都用的是语文S版,它囊括的小学李白诗歌比较多,它们分别是第一册的《静夜思》、第二册的《古朗月行》、第三册的《望庐山瀑布》、第五册的《早发白帝城》和第九册的《望天门山》。还有一些语文版本,但它们的课内选材都离不开上面所提到的诗歌。此外,即使在课内没有选入的,在课外读物中也能见到。

2.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的价值

(1)追求生命的自由。李白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立功和享受;他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2)展现丰富的想象。通过想象,李白为世人展现了无限广阔的幻想世界和壮丽多彩的形象领域。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在创作过程中,他的感情往往如喷涌而出的洪流,其间包裹着强大的力量。放荡不羁的气质、傲世的人格、易于触动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歌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

二、小学李白诗歌的教学现状分析

1.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的现状

小学教师在教小学生学李白诗歌时,比较注重小学生的背诵。这对小学生是有一定好处的。因为小学所选的李白的诗歌都是经典,反复诵读又是孩子的喜好,这样就能很好地利用小学生的记忆力,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1)朗读随意化。语言精练、节奏感强、饱含感情,格律诗还讲究平仄对仗,这些都是诗歌所独有的特点。因此,诗歌朗读应该有讲究,不能等同于散文。

(2)诗意理解表面化。诗歌是通过一定的意象和意境,常借用拟人、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表达诗人的意愿和感情,往往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教学李白诗歌更应引导学生感悟意境、意趣,体会真挚情感,把握诗的“意境”所在,从而受到启迪熏陶和感染。

2.小学李白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1)教育理念有待改变。在中国,教育理念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过去中国基础教育应试风气盛行,不仅由于考试制度,它还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因素。从很早时候起,中国人就把读书做官等同起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样读书,功利性强,不能使学生深刻体会知识本身的意义。而李白诗歌气势恢弘、意境深远,光把诗歌简单地背下来,会使李白诗歌的教学失去很多韵味和乐趣,使小学生不能感受到李白诗歌的神韵。

(2)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是一个挑战,因为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选择的课题可能不是教师规定的,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可能是教师始料不及的。对于小学李白诗歌的教学,教师要理解其特点,就要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对当时的历史和文学背景应该有深入的了解。

三、小学李白诗歌的教学改革措施

1.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1)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诗歌中的“意”就是指情意,就是诗人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评价,包含着诗人的内心感情;“境”就是境界,是经过诗人提炼、概括而描绘出来的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艺术画卷。在教学小学李白诗歌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

(2)有感情朗读,感受音乐美。诵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诗歌教学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富有音乐美,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李白对选韵很讲究,选用的韵都与所表达的内心感情相切合。富有感情的诵读,能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2.课外教学改革措施

第8篇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生;兴趣;主观能动性

引言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中国古代诗歌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特别是在文学和艺术的花园,它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供我们学习,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因为古代语言是逐渐远离我们,加上古诗词大多是有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充满了让人深思的字里行间的思考空间。因为它是让小学生难以理解的顾问,但是又散发出古代语言的魅力。为了指导小学生学习古代诗词,我们做出了以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一、学会知人论世

由于很多古诗词作品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人生经历的大家,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和社会影响,旁征博引小学生身边能理解接触到的事例,加深小学生对作家的理解。例如李白,老师可以告诉李白是当时的大诗人,他诗词非常受到当时社会上的人推崇,就像现在流行的《爸爸去哪儿》的歌曲一样流行,大家都喜欢读。李白一生不喜欢做官,并且不畏权贵,批判当时腐败现象,给后人树立了一番正义的形象。同时,还可以讲到李白的很多趣事,李白还是一个习武者。这就要求小学教师掌握大量的古代诗词的知识储备。只有通过细致、认真的准备工作,为学生的独立阅读、自觉思考做好前期铺垫。

二、学会阅读,鼓励多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考虑到很多老师小时候读古诗也是经过一遍又一遍的阅读才搞懂了文章的内容,这种经验需要传承。因此,只有通过一遍又一遍的阅读,学生才能真正体验诗歌的魅力、吸引力和诗人的气质。特别是经常读古诗的小学生,会发现他们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会比读的比较少的小学生要强,并且接受新的古诗词的时间也更快一些。可见,积累对语文素养的影响。老师必须鼓励小学生多去阅读古诗词,提供他们的古诗词文化底蕴修养。

三、循序渐进地诗歌欣赏能力培养

小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欣赏的第一反应通常是恐惧,常常感到难以理解,不知道如何开始。因此,小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先安排比较简单易懂的古诗词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循序渐进地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必须因人制宜,按照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去制定一个适合学生的欣赏能力培养教学计划。该计划要充分考虑到课程教学进度、学生理解程度进度,按照教学月、教学周、教学日设计学生的欣赏能力培养计划。

四、学会自主阅读

通过逐渐的主动学习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会找到学习古诗词的感觉,进而可以发展自主阅读。古典诗歌的阅读,教师要充分引导小学生学会自主阅读,遇到不懂的问题,多问问老师、家长和同学,通过阅读能力发展去解决阅读发展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诗歌个性化解读,充分发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的作用,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中充分理解古诗词,学会自主阅读。

五、从教法上引导学生学好古典诗词

1)教学内容更新

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例如在教科文组织演讲中至少8次引用名言诗句,例如:

2)教学兴趣激发

小结

考虑到大部分小学生没有学习古诗词的基础,因此,老师需要攻克多个教学难点来弥补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理解能力有限的现实情况。通过总结现行的教育教学经验,我们语文教学课题组通过多年教学的摸索总结出以下四点经验:一、学会知人论世;二、学会阅读,鼓励多读;三、循序渐进地诗歌欣赏能力培养;四、鼓励以兴趣为导向,学会自主阅读;五、从教法上引导学生学好古典诗词。这五点教学体验如果能够与现实教学紧密结合,将会促进小学生学习古诗词功力方面的长进;同时,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古典诗词之美,促进其文学底蕴修养。

参考文献:

[1] 骆玉明, 张培恒. 中国文学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2] 郑宝江. 浅吟轻唱古诗词[J]. 生命世界,2008, 09:44.

[3] 王先荣. 中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阅读与写作, 2004, 09: 24-29.

[4] 佟立红. 激活语文课堂方法谈[J]. 文学教育, 2010, 06: 60.

[5] 苗灵芝. 浅谈新课改下的古诗词教学[J]. 科学教育, 2010, 3(16): 3-4.

[6]牛建英.小学古诗词教学心得[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1):31-33.

[7]黎雪梅.小学古诗词的审美化教学[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1,(9):40-42.

[8]路珊珊.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J].神州(中旬刊),2013,(8):96.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法探究

中国古典诗歌语句虽短,但意境宏大,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美育的最佳题材。古典诗歌诗语言精练优美,表现了深刻的意蕴和感人的境界。然而,古诗词毕竟与现在的小学生的距离较远,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因而,小学阶段的古典诗歌教学,不能生搬硬套,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多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古典诗歌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下面就如何进行小学古诗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以读促悟,理解诗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的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

在低年级的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初读古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正确流利。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汉语拼音,也有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力。学生自读后,可指明个别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接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的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然后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轻声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

二、入境赏诗,领会诗意

学习古诗歌,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学习古诗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欣赏意境不能设计的抽象,要照顾小学生的特点。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意境。

(一)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进入意境。例如,在教学时,可采用“起兴点拨法”,新课一开始,就用一个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马产生兴趣,再导读回忆《天马》,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马诗》的诗境,引出李贺的诗。

(二)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要注意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感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如“踏清秋”就一语双关,既指时间,又暗喻马的飞快,表示驰骋沙场的壮观场面。我主要用以下几种赏析诗的语言: 咀嚼字词,理解意境。教学“大漠沙如雪”中的“雪”,让学生理解“大漠”的广阔,伴着月光大漠的沙如同雪一样无垠。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就能看到边塞的广阔,凄凉,画面,也能看到诗人扬鞭跃马建功立业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精当。

换词对比,体会意境。在教《泊船瓜洲》这一首古诗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时,我让学生当小诗人,把诗中的“绿”字换掉,用另一个字代替。当学生换上“到”、“过”、“入”、“满”等字后,再比较哪个字用得好。让学生在换词比较中,体会到用上“绿”字就把春天写活了,不仅写出春天到了,还把春风给江南岸披上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的写出来了。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反复推敲字词,既培养了小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美之所在。

(三) 以图配诗,享受情境。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古诗词部分也不例外。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更好的领悟诗词的意境。 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理解能力,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小池》时,引导学生边理解诗意,边用简笔画画出涓涓细流和清澈见底的小池。小池里那含苞预放的荷花上面有一两只蜻蜓在栖息……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

(四)视屏助推,深入情境。教学《望庐山瀑布》,在学生从诗中的字句欣赏到诗的意境之后,再通过让学生观看录象,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的优势,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身临其境,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之中,在观赏过程中,把美的图象,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的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感情油然而生,并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因此,古诗歌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很快的把学生带入诗歌意境,使其既可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又可由此感受到课文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

三、 出境拓诗,感悟诗情

第10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审美教育;策略

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便捷多样,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信息进入了小学生的视野里。由于小学生尚处于年幼阶段,还无法有效区分信息的真实性及其价值,久而久之,不利于小学生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因此,教会学生审美,培养学生具备初步审美的意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诗歌教学,本质上就是审美教育,承载着促使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学生爱上语文的重要使命。朗朗上口、抑扬顿挫、脍炙人口、清新优雅,诗歌的这些特点很容易让学生喜爱。所以,教师务必重视诗歌教学,教会学生如何审美。

一、陶冶情操,享受诗歌意境美

现代教育崇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主张德、智、体、美全方位共同发展,其中美育是指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与心理,以美好的事物去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唤醒他们内心美好的一面,如童心、童趣与同情心、善良等。俗话说“从小看到大”。人的性格与品质,往往都是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形成,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美育也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古典诗词中蕴含了优美的意境,是用来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素材。学生在用诗歌陶冶自己情操的时候,也让自己融入到了诗歌所描写的优美意境之中,情景交融,情与景交相辉映,充分感受诗人所流露出的情感。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开头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构建出了一幅壮美的黄河远眺之境,成为千百年来无数人所赞赏的经典景象。登高望远,举目远眺,顿感空间上的开阔,宇宙的广袤无垠,许多道理也就自然而然地彻悟了。跟随着诗人登楼的脚步,学生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心灵得到了升华,美育的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

二、加强朗读,体验情感熏陶美

语言是表现诗歌特征、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点,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就能弄清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从而能够对作者所流露出的各种情感感同身受。我国的汉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诗人对于汉字的运用可谓是掌控自如,信手拈来,显示出高超的文学修养,他们往往只用一个字,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因此,古诗词的一大特点,就是高度的凝练美,起到“留白”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去感受诗歌的意境。对于小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用近义词进行替换,然后多朗读几遍,去反复比较因字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意境。用字不同,表达的情感也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最后两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因为这个“绿”字,可谓是神来之笔,使得这两句诗成为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篇。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绿”字换成“过”“吹”“经”“满”等进行对比,反复诵读,比较出不同的艺术效果。经过比较可发现,只有“绿”字才能将春风给江南岸带来的变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三、把握音乐美,指导学生美读

要把握诗歌的音乐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美读,“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叶圣陶语),读出诗歌的韵味;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要真正进入角色,身历其境,拿什么腔什么调读都可以。只要积极性高涨,可以读得慷慨激昂,可以读得委婉含蓄,与诗意、诗情、诗境合拍;只要发挥主动性,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就行。还有配乐朗诵、节日抒怀、吟唱会等均为较好的读诗方法,都能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诗中的审美因素。

四、讲解重点字,感受语言美

古诗中精练的语言将语言美推向了另一个高峰。诗人在写诗时所用的每一字、每一词往往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如《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潜”字将春雨那种轻轻的、细细的、如牛毛般的感觉生动地写了出来。同时,“潜”字将春雨拟人化了,使春雨更为可爱。诗人用一个字将这些内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更可看出古诗的语言美。古诗的字数有限制,因此诗人在写诗时会对用字更为讲究精确、凝练和含蓄。如杜牧的《江南春》里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作者不直接写朦胧,而通过写烟雨让我们从诗人的视角想象感受诗词中的那种朦胧感。“南朝四百八十寺”本就带给人一种深邃感,诗人还用烟雨来加深这股朦胧,使诗词更为深邃,让人引发不断的联想。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对这类型内涵丰富的、精练的字进行主要的讲解,加深学生的记忆并提高学生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诗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和经典,对学生审美观的树立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找到相应的教学方法,将美学融入教学中去,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艺术魅力,从而陶冶情操,升华思想境界,最终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曹艳春.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资源浅析[J].学理论,2010(16):253-254.

2.邱姣娇,王宗海.小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1):187-188.

3.王虹.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策略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90-93.

4.王琨武.语文审美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奠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0):17-20.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词吟诵 诗词吟诵教学

引言

诗词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小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感受我国经典的重要途径。诗词吟诵是我国古代文人对诗词的传统诵读方式,它与朗诵不一样,不仅要讲究平仄、入声和尾韵拖长,还应融入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情体会。

1.在小学诗词吟诵教学中吟诵的重要性

古代读诗讲究“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无腔无调,随意而出”,因此小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感受是吟诵诗词的灵魂[1]。通过对诗词的反复吟读,自然会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效果。教师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掌握吟诵中的平仄、入声和尾韵拖长等要点,自然也就学会了诗词吟诵。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词的意境与原意,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经典的热爱,传承我国古代经典文化。吟诵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应再反复讲解诗词的内容,告诉学生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意思,而应更注重带领学生领会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在现有的诗词感受上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整首诗的情感,如此自然就能诗词吟诵了。

2.小学诗词吟诵教学的教学过程

上课前,教师可以先将《绝句》的内容写在黑板上,由教师带领学生将诗读两遍,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熟悉诗词的内容,并准确的掌握诗词字句的发音。待到学生熟悉诗的内容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体会诗词的美感。古诗有三美,即意境美、情感美和吟诵美[2]。意境美主要通过诗歌内容中的风景描写,诗人的情感抒发来表现,因此教师不能一味的追求学生对诗歌内容的了解,对每每一个字、每一句诗进行解释,这样很容易破坏诗词整体营造出的美感。

《绝句》中的意境美体现在风景的描写,“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立刻在学生面前呈现出一副活泼生动的画卷。不再需要过多的解释与翻译,学生就能领会到诗词中的风景美。而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绘的是远景。与前两句的“黄”、“翠”、“白”、“青”相比,后两句的诗句所呈现的画面就有些沉闷与幽远。从诗中的颜色、远景、近景的对比,学生可以感受到诗人通过整首诗所表达的意境美。

《绝句》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副春天明秀的秀丽景色,看见这样的景色任何人的心情都会感到温暖,轻松。而后两句将视线转向远山上还未融化的雪,与门外停着的船,整个轻松欢快的情感立刻有了那么一丝愁绪。教师让学生领会诗中的情感,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看见这样风景时会有怎样感受,结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学生自然可以把握这首诗在吟诵时应有的感情。

绝句以四句构成,短小精粹,是依照律句的平仄排序,非常讲究粘对和押韵,故而绝句也很容易朗朗上口[3]。在开始学习吟诵时,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反复吟读诗词,当学生能够将诗句记在心中,读准诗词中的每一个音,每一个字,充分体会诗句中的韵律后,自然能够脱口成诵。在反复吟读的过程中,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会加深,当学生脱口成诵时,自然会融入自己的理解与感情,如此学生便能够吟诵出自己的感受、韵味与节奏了。

学生在感受诗歌的吟诵美时,教师可以通过领诵、齐诵、接力诵等方式让学生熟记掌握诗词的内容。首先,由教师先进行吟诵示范,让学生跟读。吟诵完两遍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齐诵。当教师认为学生已经完全掌握时,可以让感觉自己能够独自吟诵的学生站起来吟诵,若其他学生觉得自己可以也可以站起来一起吟诵。当全班学生都能够准确完整的诵读出诗词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在吟诵过程中,掌握平仄、入声和尾韵长托等吟诵的要点。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不同的平仄和入声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诗词吟诵的方式并不只有一种。在吟诵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肢体动作,以加强整首诗词的吟诵美。

3.小学诗词吟诵教学的体会

教师将诗歌的吟诵作为课堂的重点,也最为学习诗词的重点。教师带领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时,就已经为学生的诗词吟诵打下重要的基础,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诗词的吟诵,感受到了诗歌的吟诵美。

整堂课下来,教师真正用于讲解诗词内容的时间没有超过10分钟,但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说出《绝句》中的诗意,说出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活跃性,尤其是在诗词诵读的环节,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其中,开口吟诵,有些同学还加入了自己的肢体动作,课堂气氛被推至。

在吟诵教学时,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互动。教学中,教师一直保持着与学生交流,尤其是在引领他们去发现诗词中的意境美和情感美时。在吟诵开始时,小学生往往没有足够的自信心,不敢独自开口诵读。但当大家都开始吟诵时,小学生也就没有了顾虑,愿意开口,融入其中,逐渐有自信开口领诵或独诵了。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从众心理”,从而营造出一个诗词吟诵的良好学习环境。

结论

在小学诗词吟诵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带领学生体会诗词中的意境美、情感美和吟诵美。让学生主动开口,慢慢学习掌握诗词的吟诵方法与要点。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运用多样化的吟诵教学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此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诗词的魅力,才能更好地传承我国古代经典文化。

【参考文献】

第12篇

内容摘要:古诗词是中国浩瀚文化星空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如何做好小学古诗词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教学是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展示 想象 双向理解 有效途径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对于古诗词教学,我在同事和自己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总结方法如下: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富有情趣课堂情境。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使课堂教学有趣、有次序地顺利进行。例如,在设计《鹅》一课教学时,上课一开始可以就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所见到的鹅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当然积极发言,各自描绘自己见到的鹅的样子。一下子,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接下来趁机问道:“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也非常喜欢动物,同学们愿不愿意知道他是怎样描写鹅的?”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教师看到时机成熟,利用多媒体展示鹅的画面或视频,让学生观察画面或视频,而后叫学生说说鹅的脖颈、羽毛、及鹅掌的特点。教师随画面或视频引导点拨。请同学自读诗歌,而后说说骆宾王是怎样描写鹅的?诚然这是直观的画面或视频创设的富有情趣的课堂情境。我们也可以运用跟诗文有关的音频或动画故事来创设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情境,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反复吟诵的兴趣。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诵读。古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古诗词特别适合诵读的特点,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正说明了吟诵的功效。吟诵可以使鉴赏者感知诗词的音调美和诗词定的意境,吟诵得多了,还可能引发鉴赏者的想象、联想、体验和感受,潜心品味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如鱼之游于江海之中,自有无穷乐趣。对于初学者,这是最有效的审美手段,切不可弃置不用。但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小学生,随意让其反复吟诵会让他们厌烦。那短短的几个句子很快就会背了,那读还有什么意思呢?多媒体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音频示范读,学生模仿读,根据诗歌情境配音朗读,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安排一些新奇点,如:说唱诗歌,让学生以歌曲音乐的形式去欣赏诗歌的景趣,鉴赏诗歌的意趣,体验诗歌的情趣,探求诗歌的理趣,领会诗歌的志趣。

三.利用多媒体有分寸地把握诗词背景介绍。学诗词仅靠朗读是不够的,还要注意结合诗词的时代背景或作者的经历遭遇。诗是诗人思想感情的真情流露,而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遭遇关系密切,可以说,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经历遭遇决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进行小学高年级诗歌教学时,要是能让学生对诗词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例如诗中人物的活动,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如此多的内容用几分钟时间很难给学生介绍清楚,可我们用多媒体就省时省事多了。我们点击一下白板简明扼要的背景介绍就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集体读几分钟就可以。

四.利用多媒体的音频或画面启发想象,品味意境做到双向理解。插上想象翅膀感受古诗的画面美。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常常被人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两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古诗词是中国浩瀚文化星空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古诗词文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文思隽永,耐人寻味,它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汉语言特点最完美的组合,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气质最完美的呈现。如何做好小学古诗词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教学更是一条有效途径。

张雁行,甘肃省通渭县陇阳学区周店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