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管理制度

工程管理制度

时间:2022-01-29 15:24: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程管理制度

第1篇

第一条为加强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确保其良性运行,依据国家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关于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省发改委和省水利厅《*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部资产为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占为己有、变卖、出租或转让。

第三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主管部门是工程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运行管理单位是工程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行业管理部门是县水利局。县水利局所设*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处是具体负责工程维修养护单位。乡镇水管站是协调监督单位。

第二章供水管理站的管理

第四条供水管理站要成立供水管理小组,一般由5—7人组成。小组成员由村委会推举、村民认可的办法产生,并选一名具备管理条件的人做管理者,专门负责管理站的日常管理,确保正常供水。

第五条供水管理站周围50米内不允许有厕所、猪圈、鸡舍、粪坑等污染源。主管部门和运行管理单位要负责划定管护范围,防止污染。

第六条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必须保证管理房、机电设备、管网、水井等资产完好无损,保持正常运行状态。

第三章供水管理者的管理

第七条对确定的管理者必须进行身体健康检查,要持县级以上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健康证上岗,并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如发现有传染病,应立即离岗治疗。非管理者禁止进入供水设备间。

第八条农村安全饮水管理者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不允许未成年人和年老体弱的人看管操作供水设备。供水设备必须由管理者本人操作,违反本规定造成一切后果由被指定的管理者负全部责任。

第九条农村安全饮水管理者要接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处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不接受培训指导、不按操作规程操作及管理不善的管理者,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处可向运行管理单位提出建议更换。因违规操作造成设备损坏和经济损失的,由管理者负全部责任。

第十条农村安全饮水管理处要按规定保证农户供水时间,不得擅自停水、拖延供水时间和减少供水量。因特殊情况或设备维修等原因确需停水的,应当提前24小时通知用水农户。

第十一条严格执行收费标准,不得私自抬高收费标准,更不得巧立名目乱收费。

第十二条管理人员要负责井房周围环境卫生监管,保持环境清洁,防止污染水源。

第四章运行费用的管理

第十三条维修养护费用的具体分担办法是:供水滤料再生、水泵、电控等设备的维修和更换,由管理处负责。管网损坏的,由村屯负责挖掘和回填土方,由管理处负责购材料焊接。用水农户室内管件及设施损坏的,由用水农户自行维修。运行期间发生人为损坏的,维修费用由运行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第十四条合理确定水费价格。水费价格构成包括电费、正常养护费、冬季取暖费、管理者工资等供水费用。价格产生办法,由乡镇组织村组根据实际供水费用测算,经民主讨论合理确定。

第十五条供水电费价格要严格按照省发改委、省水利厅《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工程用水价格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吉发改价格联字[2006]889号)要求,依据县物价局核定的价格执行,不得擅自抬高电费价格。

第十六条水费收缴的标准要公开、收支帐簿要公开,自觉地接受群众监督。

第五章工程设备运行的管理

第十七条对运行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做出处理。对设备或管网出现故障的,能自行维修的运行管理单位要在4小时内处理完毕。需管理处维修的,要在4小时内报告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处。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处接报告后,无特殊情况,一般要在12小时内到现场维修处理。

第十八条原则上连续停水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一周。超出的,乡镇主管领导要及时向县政府做出书面报告。同时,按维修责任范围由责任方及时向县政府说明情况,并承诺设备恢复供水运行的时间。对报告不及时、处理不利,造成后果影响严重的,县政府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者的责任。

第十九条供水管理站要制定运行管理制度。发现私拉乱接输水管道及违规操作的,要按规定由屯供水管理小组负责处理。严重违规或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第六章相关部门的责任

第二十条乡镇作为主管部门,乡镇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乡镇主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每季度至少要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主管领导每月至少要走访一次供水村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供水屯的村党总支书记要全面掌握供水运行情况。乡镇要对供水管理人员实行工资挂钩,发现问题视其情节扣发工资。。

第二十一条县水利局作为县水行政管理部门,要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指导监督工作。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处具体负责监督检查设备管网的运行情况,负责设备、零部件的登记建档及设备检修、供水滤料的再生等工作。

第二十二条县农村安全饮水主管部门要定期向县卫生、环保等部门提出水质检测申请。县卫生、环保等部门要按规定及时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

第2篇

1.建国前

金山地处太湖流域东南隅,大小河道交织成网,黄浦江为主要的引、排河流。东南高亢地区历来多患旱,西北低洼地区历来患涝。金山水利历史悠久,相传最早的水利工程是春秋时吴国行人伍子胥凿胥浦。明、清两代,三泖和散处北部的小型湖荡群逐步淤浅成陆,成为低洼地。民国时期,除集镇市河及主要湖荡外,大部分湖荡长久失修,淤浅严重。

2.建国后至80年代

建国后,贯彻“蓄泄兼治”方针,北部巩固江堤,以防洪为重点,南部疏浚河道,以引水灌溉为重点,并普修支港小河,培筑圩岸,初步改变了水利面貌。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继续疏浚骨干河道,全面发展机电灌溉;同时,对分散的圩区实行联圩并圩,加高圩堤,兴建挡潮闸,增强防洪除涝能力。60年代后期,电力灌溉普及全县,旱灾威胁基本解除。改造低洼地成为主攻方向,同时在联圩并圩基础上,通过并港建闸、配置除涝设备,从单一的挡潮,发展到挡、排、降全面治理。但许多圩堤标准不高,配套不齐,管理不善,造成不少险工缺口,每年仍须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防汛抢险。

1979年后,圩区建设成为水利建设的主攻方向。1985年止,共建有圩堤182.28公里,完成土方608.9万立方米,石方30.66万立方米,混凝土方5.67万立方米;建成连片大圩区22个,零星小圩区167个;配置套闸47座,单闸42座,纯除涝站51座,排灌结合站33座,总控制面积9.85万亩。减轻了内涝威胁。

建国后,金山对水系进行了有计划的整治。1949年~1985年,除深水大港外,先后浚治骨干河道23条,其中老河改造15条,新开河道8条,并开挖乡、村河道,基本形成具有引、排、调、蓄、航多功能的网状水系。1949年~1985年,金山水利建设(不包括海塘)共完成土方1.05亿立方米,石方46.52万立方米,混凝土方39.66万立方米,总投资1.22亿元。3.90年代1990年~1992年,金山区对十万亩半低田进行改造,大大提高了除涝能力。1996年~1999年,重点建设西部圩区。“九五”期间,金山区防洪,除涝及海塘防汛工程共安排投资27003万元。西部地区完成新建、改建水闸87座,新建、改建排涝泵站20座,新建或加固加高护坡263.4公里。提高了本区168平方公里的低洼易涝地的防洪除涝标准。同时,按照都市农业发展的要求,开展了以“三高”粮田和水利综合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开展以镇村河道疏浚为主的冬春农田水利工程,完成土方1087.7万立方米。此间,还完成滩涂围垦、工程促淤1.75万亩。水利事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而且提高了通航能力,促进了航运事业的发展。电力灌溉的实现,普及了农村电网,为工、副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随着太湖流域总体规划的实施,从浙江入境的客水增加,金山区水利工程现有标准仍然不高,须继续提高和不断完善。4.2000年以来2000年~2004年,金山区实施了圩区达标工程,防洪除涝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全区五年圩区达标工程总投资5196万元,共计完成新建、翻建四米水闸71座,新建、翻建三米水闸14座,改造四米水闸7座,改造五米水闸2座,改造八米水闸1座,1.5米涵闸29座,新建、翻建70排涝泵站66座/76台套,新建、翻建50排涝泵站2座/2台套,新建、翻建圬工泵站13座/16台套、新建350ZLK排涝泵站32座/42台套。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河网水系现状及存在问题(1)流域概况:从整个太湖流域来讲,工情、水情、下垫面情况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太湖流域地势低平,河网众多,历来水灾频发。建国以后,随着太湖流域的综合治理,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圩区建设,有效地控制了低洼地区的灾情,但由于形成的“大控制”“小包围”,致使水系蓄水面积减小,洪(涝)水集中于河道(通道)使得最高水位不断攀升,涝水也变成了洪水压向下游,造成新的矛盾。特别是围湖造田、填没河道和机泵外排动力的增加,各区域的自身调蓄不断减少,使汛涝灾害风险性增大,防汛排涝形势日趋严峻。(2)市域状况: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和太湖流域的东缘,濒临东海,地势低洼,常受风暴潮和太湖流域洪涝水下泄的威胁,还受地面下沉、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城市防汛形势严峻。1977年上海市全面开展水系治理规划,为配合流域治理,加强上海抵御灾害的能力,提出了高低分开、内外分开、洪涝分治的原则,按照平原感潮河网的水流特性,考虑到地形高低、水系和边界情况等自然条件,适当照顾行政区划,在留足太湖流域排水通道的前提下,将上海划分为14个水利片,结合城镇建设和内河航运,并统筹兼顾、综合治理了洪、潮、涝、渍、盐、污、旱。经过二十多年来的不断充实完善,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全市水利分片综合治理的治水格局。(3)区域近况:近十几年来,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大量农田被有覆盖的房屋和路面等替代,水面积减小,水面率下降,使得河道的调蓄和排泄能力锐减;另一方面,下垫面情况发生较大的变化,地面产流加大、汇流时间缩短,排水强度有增无减,河网水位雍高,排水不畅,造成内涝。根据《上海市金山区水资源普查报告》和《上海市金山区水面积变化调查说明》,金山区河道水面积在逐年减少,其中主要是村级河道的减少。从上述发展趋势来看,金山区河道水面率已大大低于2000年的6.33%(据统计水面率仅为4.25%),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为村级河道淤塞面广量大,加之水利维修经费不畅,年久而堵塞;其二为工业与市政建设的发展,不少村级河道湖泊被任意填没;其三为在道路交通建设中,村级河道被填没或埋设涵管,从而形成水系不畅,减少了水面积,也加速了河道的淤塞。(4)金山区的水系状况;金山区河网水系为黄浦江上游支流水系,目前共有河道1624条,总计长度约为2225.7公里,分别属于浦南东片、浦南西片两大水利控制片。除2条市级河道(大泖港、掘石港)为片外河流外,其它河流按水利控制片划分:浦南东片1108条,总长1525.87公里;浦南西片514条,总长699.83公里。(5)存在问题:河网水系不仅为防洪除涝的主要载体,而且兼具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水资源配置与调度、水景观及航运等多项功能,故而其安全性、可靠性尤为重要。但根据目前普查情况表明,金山区河网水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A、随着太湖流域的综合治理,形成客水入侵新的水情和工情,黄浦江上游水位也随之发生新变化,构成对金山区沿线防洪形势的新压力。B、河道水系工程未完全达标,河道引排能力和标准均较低,防汛排涝仍存在问题;另外,随着城市化面积增加,水面率逐年减少,新城区水面率更是不足,是防汛排涝安全的主要隐患。C、规划水系未能实施,现状水系布局不够理想,水利设施功能下降,引排能力不足,能达到的除涝标准偏低,难以充分发挥河网的综合功能和金山区现代化发展的建设需要。D、水系整治未能与城镇建设发展同步,导致某些闸内河道严重淤浅,甚至出现无序填河的现象,水系水体不活,河道水质恶化,水资源的保护和改善十分困难。

(二)、防洪(潮)除涝现状金山区防洪(潮)除涝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海塘工程现状金山境内海塘西起金山卫镇裴家弄,与浙江省平湖市海塘相连,东至奉贤区胡桥镇,接奉贤海塘,现有临海一线海塘全长26.203km.按照管理属性分为两类:一类为公用海塘,二类为企业专用海塘。公用海塘西起与上海石化交界的戚家墩,东至漕泾镇增丰村,与九二塘相接,长8.43km;企业专用海塘总长17.78km,分别为上海石化股份公司、申甬车客渡码头、市管九二塘、上海化工区所属。总体来说,金山区现有海塘工程经连续几年的达标建设,基本达到了百年一遇位加11级台风的防御能力。但结构大多为单塘结构,所以塘外滩地冲刷较严重,特别是六号丁坝以西至戚家墩等地段。因此,金山区海塘保滩工程迫在眉睫。(2)圩区工程现状金山区地势总体为南高北低,地面自东南至西北略呈倾斜。东南地面高程4~4.5m左右,占总面积33%,中部在3.6~4m之间,占总面积29%,西北部大多在3.5m以下,占总面积38%,其中3.2m以下低洼地近5万亩,最低处在2.5m以下,对部分低洼地区务必通过圩区建设,来保障防洪、除涝安全,控制地下水水位来保障农业生产。上海市和金山区政府通过多年来的北部低洼地带的圩区建设,目前共有圩区37个,其中浦南东片有17个,浦南西片20个,圩区总面积35.98万亩。根据2004年金山区第二次水资源调查,全区仅有12个圩区达标(即堤顶4.5m以上,堤顶宽2.5m以上),占32.4%。因此,大部分圩堤还未达标,其防洪能力还达不到防洪要求。(1)排涝泵站工程现状。金山区目前共有排涝泵站206座,除涝泵235台套,水泵总排涝流量为255m3/s,电动机235台套,总装机容量9351KW.据统计,目前共146座排涝泵站达标,达标率为84.8%(以排涝模数1.2m3/s/km2以上为标准);22个排涝泵已超过使用年限,设备老化率为9.3%。圩区工程建设尚未达标,因此洪致涝等问题十分突出。金山西部防洪除涝配套工程已在“九五”期间实施完成,但原有圩区水利工程标准偏低,部分水利工程设施严重老化;河道淤浅,库容减少,河网调蓄能力差。如99年梅雨期间的洪水、暴雨和位“三碰头”使得金山区受灾十分严重。(2)水闸工程现状。金山区现有3m以上水闸391个(其中单闸310个,套闸81套),最大总引排能力312.8m3/s.据统计,金山区水闸达标率为86%(以防洪、挡潮和排涝规划的闸门顶高程4.2m为标准);运行时间超过20年的有30个,老化率达7.6%。综上所述,防洪除涝的主要问题在于,泄洪河道防洪标准偏低,危、险堤岸仍然存在;圩区工程建设尚未达标,原有圩区水利工程标准偏低,部分水利工程设施严重老化;河道淤浅,库容减少,河网调蓄能力差,因洪致涝等问题突出。

(三)、农业灌溉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本区共有灌溉泵站886座,灌溉水泵1105台,水泵总流量243.1m3/s,配套电动机1105台,电动机总装机容量14372KW.据统计,目前全区有391台灌溉泵已超过15年的使用年限,老化率达17.7%。灌溉工程主要问题为,灌溉输水设施简陋,淤塞和渗漏现象严重;灌区规划已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不适应;实施灌溉节水工程覆盖率不高,尤其传统种植方式仍然十分普遍。如水稻种植仍然多以漫灌为主,浪费水资源及带来相应的农业面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四)、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1)水体环境质量状况金山区河道水质污染非常严重。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市级河道11个断面中仅有1个达到Ⅳ类,其余断面均为劣于Ⅴ类;11月水质相对较好,有1个断面达到Ⅳ类,8个断面达到Ⅴ类,其余断面为劣于Ⅴ类。区级河道73个断面中仅有1个达到Ⅳ类,其余断面均为Ⅴ类或劣于Ⅴ类;11月份水质优于8月份水质,78个断面中有1个断面达到Ⅲ类,21个断面达到Ⅳ类,其它断面均为Ⅴ类或劣于Ⅴ类。镇村级河道156个断面中仅有1个断面达到Ⅳ类,其它断面均为Ⅴ类或劣于Ⅴ类。据现状分析,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量污(废)水的未处理直接排放,如金山区工业污水、城乡居民生活污水及禽畜废水等排放对水体污染日益突出;河道内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和填没,造成河道堵塞,水体流动交换不畅、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普遍污染和严重恶化;另外,上游水质污染日益加剧,水面漂浮、垃圾和水生植物泛滥,再加上农业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农业面污染严重。(2)污水与污泥处置状况A、历史欠帐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问题突出。现有排水设施薄弱(区内各镇镇区、老区市政基础设施几乎空白),除朱泾镇及金山卫石化地区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水质净化厂,兴塔镇和干巷镇在新建地区建有污水净化池,廊下镇新建地区设有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站外,其余各镇镇区均无污水处理设施;B、排水体系不健全,雨污合流仍然普遍存在。老、旧城区基本上为雨污合流制,新建地区虽建有雨、污水排水管道,但排水系统不完善。C、污水纳管率、设施利用率和污水处理率都很低,未经处理任意排放现象严重。大量污水直排河道使金山区水乡水环境不堪重负,严重破坏了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韵。D、污泥处理设施不完备,污泥处置方式单一。(3)引清调水状况金山区引清调水工程――龙泉港出海闸及张泾河水利枢纽工程――已经实施,可以通过大规模调水工程,来达到更新金山区河网水体水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目的,但骨干河网上的调度水闸及调度控制系统还不完备,还有待规划和统一布局。(4)水系生态修复状况金山区水系生态修复工作起步较晚,但规划建立水系生态林、休闲林、涵养林及人造湖泊、湿地的工作正在各乡镇悄然兴起。正是由于金山区水环境恶化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影响,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通过水环境保护和水系生态修复,才能改善现有人居环境和江南水乡面貌,重塑金山形象。许多乡镇已经在着手千岛生态林、湿地林的建设,以期早日修复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三、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分析

建国以来,在历届政府的关注下,金山区水利工程建设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经过60年代的农田排灌建设,70年代的水利基本建设,80年代的抗洪除涝建设,90年代的半低地改造、西部工程建设,及2000年起实施的圩区达标工程等又进一步提高了防洪排涝标准,基本形成防洪、除涝、灌溉三大工程体系。但随着太湖流域总体规划的实施,以及工情、水情的变化使金山区水利建设尚存在一些问题,急需采取相应的的对策措施。工程建设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过管理手段,使工程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得明显的效益,甚至通过管理还可以挖掘规划工程的潜力,提高水利工程在防洪减灾、水环境建设、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配置等多种水功能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总之,应从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角度来提高水的系统管理水平,寓除害于兴利之中。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因此,我们在一方面抓好水利规划,完善水利设施,进行合理水资源调度的同时,更要进行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

(一)水利工程管理创新的成功经验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区认真总结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形成的泵站三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灌溉管理制度,探索排灌管理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新路,全面推行灌溉泵站承包经营。1996年开始,金卫镇水利排灌站在永联、永久、新圩三个村进行了灌溉泵站承包经营。1998年兴塔镇政府把农业服务体系推向社会,兴塔镇水利排灌站对15村66座固定灌溉泵站全面实行了承包经营。通过三年来灌溉泵站的承包经营,明确了所有权,搞活了经营权,打破了大锅水,使灌溉成本大幅下降。兴塔镇3.41万亩耕地可减轻农民负担68万元,提高了灌溉服务质量,受到了村干部和农民的好评。2001年金山区排灌管理所对兴塔、金卫和松隐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交流,推广、学习灌溉泵站承包经营做法,各镇排灌站结合本镇实际,全面推行了以村属灌溉泵站(或称为灌区)为核算单位的承包经营。目前,我区农业灌溉泵站主要有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集体经营模式,一种是承包经营模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灌溉服务体系和灌溉管理制度,如灌溉值班制、三职人员岗位责任制、春耕备耕检查制、折旧费使用制等。在排灌管理服务体系中,区镇级管理人员90名,村级三职人员3543名,其中灌溉泵站(俗称机口)主任229名,电工机工811名,放水员2503名组成了以泵站为中心的电力灌溉体系、以泵站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为确保农业生产用水、抗旱保丰收、为我区的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水利工程建后应采取的管理模式水利工程是保障工程,体现的是社会效益,“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只有加强管理,摸索出一套先进管理经验,才能保证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广实施。应该采取“谁建、谁有、谁用”的原则,在区水务局的指导下,工程管理权交由镇排灌站统一管理,建立相应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落实专人总负责,按农户各自承包田的范围,自行承担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维护、维修的职责,并与乡(镇)、村、组签订协议书,责任落实到户、到人。全区域实行计量用水,计划用水、有偿服务,走以水养水的商品化道路,并从收取的水费中按10%的比例提取水利设施维修费,用于水利设施的维修,使水利事业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建后应加强制度建设和落实保障措施水利工程建设是涉及广大居民生活、生产安全的一件大事,必须建立一整套法律、行政、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推进机制和保障体系,以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和长效管理。

(1)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的政策法规体系,首先应严格贯彻《上海市河道管理条例》、《上海市防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具体实施时按照《金山区水务总体规划》、《金山区水功能区划》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在此基础上制定与水利工程建设相配套的专项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如《金山区低洼圩区管理办法》、《金山区镇村级河道整治管理办法》、《金山区农村桥梁建设管理办法》、《金山区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等相应政策和办法。建设时应从工程的规划审批、建设立项、工程建设、工程管理等方面严格管理,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推进。另外,应加大执法管理力度,落实法律责任,真正做到按程序建设,依法管理。超级秘书网

(2)建立水利工程的行政推进机制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水利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土地规划、财政、水务、农业、环保、市政建设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并且由于涉及范围广,又是长期任务,应成立由相关职能单位组成的金山区水利工程管理协调组,定期联系,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己有机构的业务范围,明确管理的责任单位,分别对有关方面进行管理,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系统。

(3)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资金筹措实行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筹措的方法。一是公共财政投入(区、镇财政),按照引导性、补、扶持性原则进行;二是地区和社会配套投入;三是受益者投入。

(4)建立社会宣传教育体系对社会加强水利工程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树立人人监督与保护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工程的效益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民的支持和参与,需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和增强广大市民的关心程度,形成公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保护的氛围。

第3篇

第二条取用水管理

(一)城镇管网范围内的洗浴、洗车、饭店、宾馆等有自备水源井的,要逐步转用自来水供水,在转用自来水供水前按标准缴纳水资源费。

(二)乡镇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所在地的洗浴、洗车、饭店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自备水源按标准缴纳水资源费。

(三)城镇(含乡镇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所在地)建筑用水利用自备水源井取水的,要办理临时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违反规定的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处2万至5万元罚款。

(四)公路两侧专门向运鱼车售水的企业必须办理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

(五)利用水库供给下游用水的,由供水单位向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取水许可,并缴纳水资源费。

第三条有取水要求的经营性用水单位(洗浴、洗车、饭店、宾馆等),应当先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取水许可。

第四条凿井施工管理

(一)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凿井施工单位在城镇自来水管网范围内凿井(居民生活除外)、在农村凿井用于经营性取水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5万至10万元罚款。

(二)凿井施工单位不具有资质而凿井的,处2万至5万元罚款。

第五条严禁在八家子、潘家岗子、大杨家、两家子、三合堡等水源地范围内凿井、取水和排放污水。

第六条河道堤防管理

(一)河道管理范围:我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所管辖的河道有:辽河(康平段省级)、西辽河(康平段省级)、利民河(市级)、东马莲河、西马莲河、李家河、公河、八家子河、蚂螂河、南小陵河等。

(二)防汛抢险期间,堤防禁止一切车辆通行(抢险救灾车辆除外),违者处以10元至40元罚款。

(三)堤坡、戗台禁止种植农作物,护堤林地内禁止种植高秆农作物,违者除限期恢复外,并处每亩50元的罚款。

第七条河滩地管理

(一)禁止一切单位和社会团体及个人在河滩内开荒造林或种植高秆作物;违者除限期清障外,并处每亩50元的罚款。

(二)禁止在护堤林地内和河滩内取土、埋坟、爆破等一切影响河势稳定,危害堤防安全的行为,违者限期恢复原貌并处以100元至500元的罚款。

第八条防洪工程设施管理

严禁一切破坏防洪工程设施行为(包括石笼护岸护坡、丁坝、防洪标志、宣传牌、警示牌等),违者除限期恢复外并按实际损毁程度处以罚款,严重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条水库的保护

(一)严禁在卧龙湖、花古、三台子等中小型水库管辖范围内围湖造地(包括水田、旱田和植树),违者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貌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对于已经在库区围垦的,必须有计划地退耕还水。确需围垦的,应当进行科学论证,经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确认不妨碍库区功能及生态环境,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如违反本条之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既不恢复原状也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第十条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擅自破坏水土保持设施和原地貌。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损坏水土保持工程设施、植物设施和原地貌的,按实际损失向水行政主管部门交纳水土流失补偿费,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1000元至1万元的罚款或者责令停业治理。

第十一条对人为破坏下列水土保持工程的做如下处罚:

(一)在塘坝大坝上取土的,每立方米罚款100元;破坏溢洪道的罚款1万元;破坏干砌石护坡的每平方米罚款500元。

(二)破坏干砌石谷坊的每座罚款5000元;破坏夹石谷坊的每座罚款3000元;破坏植物谷坊每棵树桩罚款50元。

(三)破坏截水沟的每延长米罚款50元。

(四)破坏梯田埂的每延长米罚款100元。

(五)破坏生态修复工程标志牌、桩的,标志牌每块罚款100元,标志桩每根罚款50元。

以上破坏行为的责任人在接受罚款的同时对所破坏的工程要进行恢复。

第十二条水土保持治理区域内的林草的管护措施按照本县林业和草原的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三条新建生产建设项目立项之前(临时取土场取土前),必须要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现有采石场、采砂场、砖厂、水泥厂、白灰厂及其它矿山企业,在工商局和矿产资源办办年检执照时,均要出示康平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证明。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有效措施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是关系人类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包括的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广义上讲是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狭义上讲,是为新建改造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建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的相关操作。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控制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相关技术,设计部门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控制体系,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一些问题进行预防控制,使建筑施工管理的工作效益和施工质量得到保障。既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使施工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使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存在不足

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存在不足,是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一个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应该是高效、科学、严谨的,可以满足应对所有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需要,但是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无法行之有效的做到一点,经常出现一些工程管理中不该有的失误,例如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条件的改变,导致施工进度计划受阻和更改,不能及时竣工,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却没有对于这个方面的说明或者规定,影响了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关系,导致施工管理作用不足,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应该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生的情况提前进行预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调整。

2、建筑工程管理机构不完善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缺乏工程管理意识,没有建立一个专门负责建筑工程管理的机构,对于工程管理的作用不了解,对于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认识的不清楚,导致工程管理工作混乱,很多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工程施工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工程施工的工序被肆意更改,施工监督人员工作不认真,给工程施工带来了大量的麻烦。对此,应该建立统一的建筑工程管理机构,负责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和监督。

3、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得不到落实

在建筑工程管理制度落实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管理人员的不作为,导致管理制度和规范形如一张白纸,没有丝毫用处;一方面是一线施工人员对于管理制度不清楚、不了解、不遵行,无视工程管理制度的规定。这两方面导致了工程管理制度在实际施工过程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制定出来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4、建筑施工人员自身存在问题

施工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一直都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大问题。由于当前建筑业的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和教育,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和制度管理意识,导致了工程施工中出现诸多问题。例如非专职机械操作人员擅自操作机械,造成机械损伤,迫使工程不得不延期施工,给工程施工带来了原本可以避免的麻烦。

三、提升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

1、强化成本控制

做好建筑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有效措施。首先,在材料成本控制上,要本着以节约、节省为主,把好材料采购关,控制材料成本,以免出现材料浪费现象;其次,在控制施工设备成本上,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减少施工机械设备的损坏;再次,因建筑施工是一项,大型复杂的工作过程,所以,用人上要认真,科学进行安排,避免人员过多导致的成本过高。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和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充分调动每个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参与意识,做好“人人讲安全、事事要安全、安全重于一切”的管理。如果出现问题,要落实到个人身上,做到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多劳多得,提高施工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建立一整套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针对盲目、随意和违规施工的问题,强化安全预防。设立巡查制度,在进行安全巡查时,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而有效地消除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3、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控制措施则需要坚持把工序质量控制当成核心,对每项施工工序积极完善的原则。这主要是由于建筑工程时由多个分项工程及多道工序组成,每道工序都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而各道工序的组成结构都涉及到了人员、设备、材料、方案、环境等等,控制施工质量时也必须要围绕这些因素开展工作,从而准确把握好质量的控制点,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来加强影响质量因素的控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工程管理工作的目标。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应该制定工程质量的目标,以及做好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需要政府强有力的监督,其次由建筑企业加强自身对于工程施工的监督力量,最后要做好群众监督的工作。政府部门强力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建筑企业是一个很有利的关注力量,而群众的监督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促使建筑企业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要求,企业对于自身的质量管理工作,必须狠抓质量管理,充分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将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将每一项工程施工细节都做到公开公正、清晰明确,完成工程质量管理的目标。

4、建立科学的工程管理制度

针对在建筑工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的分包工程管理模式,建筑工程企业必须摒除这种混乱的管理模式,制定分工明确,各个部门相互协作的工程管理制度。使建筑工程的各个实施阶段得到有效的连接,整个工程的操作流程能够顺利进行。技术交底是一项经常性的技术工作,有时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形式合理选择。项目经理根据施工进度,分阶段向工长及职能人员交底;工长在每项任务施工前,需对各个队伍班组长交代清楚。技术必须参照多个方面内容,如:设计图纸、施工组计、质量检验、验收规范、操作工艺等,可根据需要结合图表、实样、现场示范操作等综合反映问题。建立科学的工程管理制度,使得各个部门职责明确,工作范围清晰,相互间协调管理严密有序,从而突出了整体的团队配合能力,减少了对能力突出的个人的依赖性,加强了部门的管理统一性,大大减少了个人决定的事情发生,提高了部门的机动反应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现阶段建筑施工管理情况来看,总体要把握好问题关键所在,注重加强管理,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严格保障每一个施工环节顺利进行。并杜绝和减少问题的发生,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创新建筑工程管理办法,联系实际,争取在施工中不出现任何问题,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质量,切实增加管理实效。

参考文献

[1] 罗丽芬.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科学之友.2011(04)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制约因素;解决对策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多个参与单位,也涉及很多要素,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多层次性等特点。怎样去管理呢?我们从管理的作用分析入手,寻找管理存在的问题,确定制约管理的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1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

1.1减少资源浪费

建筑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个工程材料成本大约占到工程成本的30%,所以,进行材料管理,减少资源浪费非常必要。通过制定材料管理制度,按计划采购材料,进场时严格审核,用料时定额取料,做好记录,减少材料的损耗。

1.2减少工程事故

建筑安全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首要内容,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经常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要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各层管理人员和安全员要尽到责任,共同实行安全管理。另外,对施工人员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3提升工程质量

通过工程管理,杜绝不合格的材料用到工程上;通过工程管理,施工技术人员按施工方案和规范进行施工,重视各个工序和环节的质量;通过工程管理,协调处理好各单位和各部门的沟通协助关系,提高工程整体质量。

2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规范约束及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工程乱象不断减少,工地污染环境的现象得到改观,施工扰民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但是,建筑工程中的安全事故、质量事故、进度拖延等问题依然存在,经社会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这些问题的存在与管理中的一些因素是互相联系的,必须给予重视。

3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

3.1上级部门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早已制定实施监督管理制度,但由于建设市场发展迅速,建筑企业众多,工程项目繁杂,监督管理难以全面监管,而建筑单位为了自身利益有意不按管理制度开展工作,这就造成管理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这是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3.2施工现场管理机制不健全

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不按要求设置管理岗位和管理人员,造成某些领域无人管或一人管多样管不过来的情况,这都是管理机制不健全的表现。监督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发现施工单位存在这种情况的要严厉惩罚,减少这种故意不管的现象。

3.3技术管理制度不完善

施工技术是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的有力保障,只要采取先进的、合理的施工技术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而技术管理制度则是约束技术行为的方法。目前,有些施工单位没有制定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或者不按照技术制度进行技术施工,对技术规范执行不严,对施工技术环节处理随意,甚至不按图纸和设计要求施工,不进行施工前的技术交低和技术说明,从而造成了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3.4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欠缺

我国建设领域虽然实行了执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岗位证书制度,也经常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等活动,但现实是建筑一线管理人员基本是没有合格学历、没有执业证书、甚至没有岗位证书的人在工作,有的证书是挂靠的,这造成了工程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欠缺的情况。

4解决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对策

4.1严把招标关

工程进行招投标,在形式上体现了公开、公平、平等的原则。但现实是大部份招标都是走过场,中招人早已内定,造成工程流落到没有真正建设水平的中标人手里,给工程的质量问题埋下种子。所以,必须严把招标关,招标活动必须透明化,让工程落入评标实力最强的投标人手里。

4.2加强合同管理

工程往往由多个施工单位共同施工,而且工程还涉及建设、设计、监理、材料供应商等单位,所以,一个工程所签定的合同也是繁多的。很有必要加强合同的合同。从合同的恰谈、签定、执行、结算、纠纷解决等环节都要认真细致,清晰明了,不能含糊。从而减少合同的误解和纠纷,有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实行。

4.3严禁偷工减料

合格的材料用到工程上能建造出合格的工程,不合格的材料用到工程上则会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甚至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必须严把材料关。必须加大监督力度和处罚力度,一经发现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立即要求停工整顿并处以罚款,从而减少施工企业偷工减料的行为。

4.4树立安全意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是第一方针。安全的管理除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了,在施工中因为工人没有安全意识,不按安全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和不按安全规范进行施工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树立工人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常讲安全案例。

4.5注重人才培养

制度的制定、执行都是靠人,人是事故发生的最根本性因素。所以,要减少工程施工中的事故,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针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整体低下的情况,采取加强人才培养的措施,严格执业证书制度和岗位证书制度,不定期的进行抽查、监督、考核,不合格的进行罚款或取消其证书或取消施工企业资质,才能让施工企业真正重视施工管理人员的培养。

5结语

我国建筑工程已取得重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一些制约因素造成的。我们要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提高建筑工程的价值和经济效益。

作者:阮文振 单位:广西五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蔡月飞,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4):3-6.

第6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管理措施

前言

电力基建工程在促进供电企业正常运营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猛,如何做好电力基建工程建设工作成为业内人士关注与探讨的重点。作为电力基建工程施工单位应提高认识,认真落实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各项举措,为我国电力行业的蓬勃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1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管理重要性

电力基建工程对供电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考虑到电力基建工程的实施涉及诸多内容,为确保施工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尤其应做好施工中各项管理工作,以充分协调各项施工资源,为电力基建工程社会与经济目标的顺利奠定坚实基础。分析发现,做好电力基建工程管理意义重大,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关系着人们生产生活用电的可靠性。众所周知,无论是企业生产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电能的依赖程度非常大,一旦电力基建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给供电设备造成损坏,导致供电中断,给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关系着电力基建工程价值的发挥。电力基建工程建设涉及的内容较多,为保证各项施工工作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需要施工单位将施工管理当做工作重点,才能促进电力基建工程价值更好的发挥,为供电企业的长远、稳步发展做好铺垫。

2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管理问题

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参与部门及人员较多,稍有不慎容易出现问题,给电力基建工程各项目标的实现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立足行业实际及具体的工程状况,分析开展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良问题,为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提供依据。通过对当前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汇总,得知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2.1管理体系不完善电力基建工程具有投入大、施工周期长、管理内容多等特点,因此,为保证管理工作认真落实,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作支撑。然而分析发现,部分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受管理体系不完善影响,导致管理工作出现诸多问题。一方面,未根据电力基建工程具体实际,进行管理组织设计。另一方面,制定的管理制度太过宽泛,仅从整体上进行说明,缺乏管理细节的阐述,无法给具体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依据。

2.2管理制度落实差管理制度

在促进管理工作认真落实上发挥关键作用,是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不过部分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管理制度差,无法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约束作用,引发一些不良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在于:一方面,管理人员思想觉悟低,侥幸心理较为严重,管理工作中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不认真按照管理制度开展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部分管理人员不重视管理工作制度,将管理制度抛在一边,把握不住管理工作的重点,使得部分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2.3管理专业水平低

电力基建工程与一般的建筑工程不同,需施工管理人员掌握建筑工程及管理知识的同时,对供电企业业务状况有所了解。分析发现,部分电力基建工程中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低,给管理工作的认真落实造成一定阻碍。一方面,开展管理工作时未充分了解电力基建工程实际,仅仅凭借以往经验开展工作,未充分认识到电力基建工程的特殊性,导致管理工作开展的针对性较差。另一方面,不注重管理知识的学习,不注重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的更新,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不高。除此之外,电力基建工程各项合同签订中,缺乏对一些施工细节的阐述,尤其在明确各自责任上考虑不全面,引起合同纠纷的发生,给电力基建工程的顺利开展造成不良影响。

3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管理措施

针对当前部分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施工单位应加强认识,立足自身管理工作经验,以及电力基建工程实际,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对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工作加以优化,及时解决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为此,施工单位可考虑从以下内容入手,采取相关对策。

3.1积极完善管理体系为保障

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施工单位应积极完善管理工作体系:①明确管理组织架构。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施工单位应明确以项目经理为主的组织架构,要求抽派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担任各部门负责人,保证管理组织架构设计的科学、合理。②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施工单位应认真分析施工制度、管理制度、奖罚制度等相关细节,结合电力基建工程要求,加以完善补充,尤其在制度的可行性上做好充分的论证。③制定管理工作反馈机制。为及时发现与处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应注重制定管理工作反馈机制,要求管理中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告知相关责任人,以研究有效的解决对策。

3.2实施管理责任制为确保

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制度的认真落实,提高管理人员责任心,施工单位应实施管理责任制度,一方面,根据电力基建管理内容以及管理人员队伍实际,合理划分不同管理人员的管理内容,以及职权范围。另一方面,要求管理人员遵守“谁出问题,谁负责”原则,开展管理工作,尤其使其对管理工作细节提高警惕,杜绝侥幸心理,认真负责的开展管理工作。另外,加强管理工作监督。为促进电力基建工程管理目标更好的实施,施工单位应加强管理工作监督,通过监督分析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按照相关规定对管理人员进行问责,不断鞭策管理人员再接再厉,做好管理工作。

3.3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电力基建工程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因此,施工单位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以满足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工作要求。一方面,引导管理人员做好岗前管理知识学习。电力基建工程实施前,施工单位应组织各管理人员,在对电力基建工程管理要求详细阐述的基础上,要求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管理知识。另一方面,开展管理工作培训。施工单位应根据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做好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邀请业内权威人士,为管理人员讲解电力基建工程管理的难点、重点管理方法,以及相关的管理技巧,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专业水平。另外,还可通过具体的案例讲解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管理人员思想觉悟,自觉约束管理工作不良行为。另外,加强合同管理。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为防止纠纷的发生,保证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尤其应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一方面,加强对合同各条款的分析,界定各自职权。另一方面,做好对合同及附带资料的管理,及时进行归档,保证合同的完成,为后期工程竣工各项费用的结算提供依据。

4结论

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直接影响施工工作质量,以及供电企业的运营目标的实现,因此,施工单位应在明确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做好电力基建工程管理研究工作。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受多种因素影响,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制度落实差、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等方面,有时还会出现合同纠纷,严重影响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2)电力基建工程施工单位应在明确管理工作不足的基础上,积极完善管理体系,尤其应注重实施管理工作责任制,鞭策管理人员尽职尽责做好管理工作。同时,还应注重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管理队伍整体管理水平。另外,签订合同时还应明晰各主体的职责,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韩洁,孙继经,周东旭,田壮梅,孟祥楠.供电企业小型基建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通讯世界,2016(20):218~219.

[2]黄辰振.对电力企业小型基建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剖析[J].科技与创新,2016(08):47+49.

第7篇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一)工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来说,管理制度是规范其发展与质量的保障,更是开展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不过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出现为了节约成本而对管理人员进行大量的裁剪,使管理工作不能全面的开展,对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及时的发现,进而就会造成工程事故的发生。

(二)工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对建筑工程企业来说,工程的管理人员是工程管理制度的实施者,是落实管理工作的核心。因此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水平以及效果。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大多数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在进行工程管理的时候,就会因自身条件有限,使管理机制也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进一步影响了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2]再加上建筑企业为了招揽工程而忽视了工程管理,对其不够重视,因此导致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得不到提高。

(三)监管制度不够完善

如果说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那么其中的监管制度就是核心。不过在工程施工中缺乏严谨的监督管理机制以及监督队伍,不能对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保障工程效率以及质量的有力因素。而进行监管的主要内容就是施工现场的人员、建筑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

(四)安全管理水平有限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出现安全事故最多的行业中就有建筑业,仅排在煤炭行业的下面。出现安全事故,不但会使经济利益受到损失,还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安全管理制度做得不到位,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五)对成本核算管理不够重视

科学合理的核算管理,是控制建筑企业成本有效的措施,也会提高经济效益。[2]不过在目前的建筑行业,核算制度并没有受到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只是看重施工的速度,致使工程的施工成本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工程项目的整体利益。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一)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我们都知道一项工程的进度是非常复杂的,这其中包含如何配置工作人员,还要确定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这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体系,以便于进行工程管理。除此之外,要想更加完善,严谨的实现规范有秩序的管理,就一定要加强健全法律法规,通过法律体制来约束工作人员,更好的发挥工程管理体制,推进管理工作的逐步发展,加强员工责任意识,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工程管理意识

由于城市现代化发展速度较快,所需要的劳动力就会增多,农民工就成了这批劳动力的主力军。农民工没有经过就业上岗的培训,他们的专业技术和安全意识不足。这就要求建筑工程首先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意识,避免以后发生安全事故和出现工程质量的问题。而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求有一定的知识水准和专业素养,这样才能胜任管理的职责,保证工程质量和员工安全。

(三)建立有效监督机制

当一个建筑工程中有了负责任的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就要确定一个监督体系来规范所有员工。监督体系的职责有很多,首先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加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安全意识,实行责任制,教育员工注重质量问题。[3]其次,监督机制要监管所用材料的质量,注意将材料分类管理、保管的工作。还有就是要对工作器械的保管,每天都要进行检查,发展故障及时进行维修,保证机械正常工作。

(四)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力度

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要注意个人安全,才能确保工程制度的正常进行。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确保施工设备的安全。实行责任制,制定安全法则和惩罚制度。总之,要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始终是第一位,减少工程安全事故,安全下作业,顺利完成工期。

(五)加强对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视

在建筑工程中,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施工时所产生的人工费用、施工材料成本、相关机械的经费等审计与管理。只有对成本核算足够重视,才能使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得到保障的同时对工程的成本有着一定的控制,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8篇

关键词:创新思维;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施工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建筑安全和建筑环保成为当今最炙手可热的话题。在我国,建筑工程属于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建筑安全,如何做出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成为建筑工程合理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如何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成为建筑工程方面的首要任务,在创新中谋发展,创新是建筑工程的第一生产力,创新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可以使建筑工程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上面临的问题

1.1用工制度松散,工人流动性大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物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导致了建筑工程施工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增大。但相应的用工制度,其完善进度无法跟上建筑工程需求量增加的速度,从而导致用工管理不规范、工人无保障,造成施工人员流动性大,这一现象的出现成为了现如今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之一。用工制度松散主要表现在管理措施不完善和工程监督性差两方面。建筑管理体系过于分散、对安全管理制度重视不够、管理策略和管理手段薄弱,导致安全隐患大大增加;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培训不到位、安全素质较低;由于建筑类工种较多,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往往流于形式,管理措施相对落后,工程进展缓慢;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国家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制度不够深入,表面工作根治不了建筑工程中存在的根本问题。

1.2管理人员素质差

尽管建筑行业已经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发展,相应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完善与应用,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还存在施工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的问题。如果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得不到及时提高,不但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难以按照正确的施工工序进行,还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提高,甚至还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建筑工程施工周期,不利于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

1.3工程款拖欠严重,工程材料质量每况愈下

这里将以某一建筑工程施工企业2013~2016年工程款分布情况为例,分析工程款的使用情况,以分析出建筑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工程款拖欠问题。该建筑工程企业2013~2016年工程款分布情况见表1。从表1中我们不难看出该建筑工程企业对工程款的投入在逐年递增,相应的劳动力在前两年呈增长趋势,后两年则呈下降趋势。而劳动力费用拖欠额度呈上升趋势,相应的建筑工程材料款资金投入在总工程款中的比例越来越小。这就说明了该建筑工程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工程款拖欠问题,导致工程材料质量越来越差,最终致使整个建筑工程质量下降。据相关研究表明,导致工程款拖欠严重,工程材料质量每况愈下原因有以下几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使人民对建筑工程需求量越来越高,导致建筑工程建设需大量资金投入,劳动力却越来越少,建筑工程质量越来越差。(2)管理制度的陈旧使得当今建筑工程的稳定性波动大、不够成熟,致使一些施工人员有机可乘,为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减少购买材料的工程款,导致质量不达标工程材料流入施工过程中,进而导致工程质量下降。

2创新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措施

2.1建立稳定的用工措施

建立稳定用工措施能够有效保证工人基本权益,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基于创新思想的稳定用工措施,实质上就是指管理监管技术的创新。管理监管技术的创新、监督方案的确立是建筑工程的必要条件。技术创新是指技术革新方面的内容,新产品研发,生产流程改进,高科技手段的使用等方面;而管理创新是指制度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所采取的新措施和新方法。管理技术的创新运用,使得管理企业发展,弘扬企业文化,把企业的名声信誉推广到了极致。管理奖罚措施,是在管理监督过程中,对于工人的违规懒散等问题做出惩罚,作风好效率高的工人则会有薪资和名誉的奖励。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可以从工人心理上提高工作情绪,并提高自身素质,企业进行相应的员工管理和文化技术的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2.2制定管理人员责任制,加强工人教育

(1)要求建筑工程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工期进度计划表,建立管理人员责任制。在制定过程中不但要实现绩效与奖罚挂钩,还要把加强学习与培训绩效、奖罚挂钩,进而实现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教育问题。(2)创新高效的管理制度,为技术创新奠定良好基础。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增大企业利益,而且可以充分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使得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带领下走的更远。(3)技术人才的培养创新。技术人才在建筑工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技术精确到位会使建筑工程更快捷有效的进行施工,完善技术方案、建设安全地基,保证建筑结构达到安全标准,从而节省开发商资金和时间的投入。技术的运用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更为重要,它是建筑工程的核心力量。安全优美的建筑环境已经成为当前人们最受推崇的要素。技术人才的培养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要素的培养,更加体现在技术人员思想道德建设和技术素养的培养方面,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和思想创新,才能使得建筑工程在不断提高品质这一优化道路上,与时俱进、不断前行。

2.3加强建设单位付款监管

(1)制定合理招标体系,避免恶性竞争,并强化建筑材料的监管与处罚力度。(2)创新监督模式,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创新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侧方面展现企业的管理文化,取得政府和人民的信任,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跟随党的号召,切实为人民人身财产安全考虑,不断改革创新,发展科学环保的建筑工程建设,保证制度下的管理最大化,保证工人安全,提升行业信誉。(3)制定支付管理奖罚制度,该制度是建设单位付款监管的一大创新。陈旧的管理模式使单位付款积极性降低,进而导施工效率低,影响建筑工程发展进度,故要建立支付管理奖罚制度,以激发建筑工程企业付款积极性。

2.4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

建筑工程结构的创新是指的建筑工程管理结构的创新模式。主要表现在管理阶层的模式上,单一的管理模式无法达到各领域的管理和监督,存在监督漏洞,导致建筑工程进展无法顺利进行。所以管理模式应该进行合理有效的创新,首先应该从基层出发,层层渗透,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对于基层工人来说,建立各工种的监管委员会和监管小组可以落实到每个工人的管理之中。每个小组长直接受管理委员会的管理,而对于管理委员会来说,管理部门直接下达指示,进行建筑工程的直接管理,上报开发商董事会,进行工作协调,如表2。只有充分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培养好创新技术人才、进行有效合理的管理,才能使建筑工程安全有效的进行,进而保证建筑质量,安定人们的日常生活。

3结语

为了促进社会化城市建设,新时代的建设管理模式更加高效化使人们的生活步入“小康时代”。为了使得建筑工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人性化,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管理制度的改革及创新是大力推动建筑事业发展的条件。只有不断加入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思维,才能在社会竞争环境下占据有利地位,提高建筑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增强企业间的竞争力,保证工程建设中的最大利益和最大社会效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稳定社会发展结构。

参考文献

[1]何振涛.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4):84.

[2]王京双.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15):290.

[3]赵建文.试论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21).

[4]韦希斌.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解析[J].智能城市,2016(4).

[5]徐旭.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25(6):29.

[6]王富庆.关于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思考[J].科研,2015(32):187.

第9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全过程;全要素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若干因素

现如今,新型工艺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建筑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针对不同施工特点所存在的工程管理问题和影响因素是不同的,但所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和影响因素还是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具体表现如下。

主观认识对工程管理质量的影响。认识问题是根本问题,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质量问题的认识上不去,一切的客观努力都是徒劳,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水平出现停滞或发展缓慢,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人员缺乏对工程管理质量的认识,首先是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建筑工程企业都以承揽作为首要工作,进而往往忽略了对工程的管理工作,以过于追求施工进度,追求利益而淡化工程管理质量,使工程管理混乱甚至出现问题等等:其次,对于建筑行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人员往往不能及时跟上发展趋势,依旧固守原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不对工程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和更新,造成管理滞后,效率低下。客观因素对工程管理质量的影响。除了主观认识上的不足所带来的问题外,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及一些客观因素同样对工程管理质量造成了问题和挑战,具体如下:

1. 1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的问题。建筑工程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问题是造成建筑管理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的最大阻碍,在建筑要求下发到各个施工单位后,各个单位往往不能严格落实,使得管理制度停留在表面,并未发挥到实际的管理作用,这是管理制度不深入所致:同时管理体制上往往混乱,一个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管理宽泛,个别岗位并没有实际的管理人员,管理体制不健全或存在漏洞。

1. 2管理水平不足。科学的管理技术,先进的管理手段是提升工程管理质量的关键,但在我国的工程管理实际中,低水平的经验型、粗放型管理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落后的管理水平严重影响了工程管理质量提升。

1. 3政府的监管力度是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政府对于建筑行业的管理是影响工程管理质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政府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以及对于管理问题的处理都对建筑管理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 4工程监理体制的发展。工程监理是指在建筑施工中引入第三方对工程管理加以监督,监督工作是保证工程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我国工程监理体制发展刚刚起步,还存在很多不足,影响了工程管理质量水平的发展。

二、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若干建议

针对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应该从如下方面入手:

2.1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水平

建筑施工单位和企业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相关人员的教育,提升他们对管理质量的认识;同时政府也要对施工企业加强管理质量的教育;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虚心总结经验,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2.2建立并健全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

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必须要配以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体制,优化管理部门,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分配管理人员,满足施工的各项要求,让每个管理部门都高效切实地发挥出自己的职能,避免出现制度不落实,体制不健全有漏洞的问题出现。

2.3 加强建筑工程的全过程管理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想增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就需要实施建筑工程的全过程管理, 全过程管理是建筑工程企业管理的核心。 加强全过程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非常重要,必须扎扎实实的管,认真的、科学的对待。因而建筑企业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 建筑工程管理要分析影响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以加强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投资的控制,加强对建筑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建筑工程在实践中遵循管理原则,落实各组织部门的职责,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

2.4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监督工作

监督工作是工程管理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无论是政府监督,监理体制的监督还是施工单位自身的监督,发现工程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指出,提出科学的改正手段,让工程管理工作沿着一个正确的轨道上发展,保证施工最终的建筑质量,这正是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所在。

2.5 建立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是符合时展,符合建筑行业自身要求的创新之举,在不断总结建筑工程管理的经验,虚心学习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先进知识后,要建立专业性较强的新型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的建立,首先要创新工程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其次要开发和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建立先进,实用,科学的工程管理体系,最后要加强管理创新能力,以创新带动管理质量的提升。

2.6 提升工程相关人员的管理理念

一方面,对于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来说,管理理念是管理水平提升的基础,施工管理人员应该重视自己的工作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业务;另一方面,作为被管理的人员,应该接受工程管理的方式,按照工程管理制度来规范、要求自己的施工操作。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表面层次的内容比较多,对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意义的研究与分析却关注较少,这是非常不利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需要对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进行改革和完善,不断的填充现代化的管理元素和思想,彻底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

2.7 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

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的管理工作应该具有科学、系统、细致的特点,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环境、物资使用以及施工操作人员都是安全管理的对象,管理人员依照工程安全管理条例,通过安全知识测试、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宣传,在日常施工工作中认真安排安全管理工作,监督建筑施工安全施工的进行。建筑工程监督人员应该检查和督促施工企业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做好安全保障体系的完善工作。

总结

随着建筑行业的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建筑思想等不断提升和发展,使得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建筑的完善应以质量有保证为前提,因此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水平在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人们对于建筑行业认识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自身对于工程管理质量的投入和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既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相信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水平将会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金东日.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09:23.

[2]李世凯.关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6:258.

[3]张勇.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即14,06:383-384.

第10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防涝抗旱、水利发电、改善航道、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水利工程具有的重要作用,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应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实现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建设。

1.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内涵

1.1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

当前,我国的水资源形势是比较严峻的,为了改善我国水资源状况,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建设科学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实现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是指全方位的现代化,而不是仅停留在软硬件的层面上,还包括水利建设思想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思想进行水利工程的管理,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使水利工程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1.2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方式最早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精细化管理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中已经应用了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有效的提高了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实行精细化管理实质上是进行制度化和程式化的管理,同时也是一种管理意识和管理观念,可以说实现精细化管理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前提。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精细化管理主要是针对工程的各个部位和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从而有效的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并且有效的降低管理成本,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

2.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及目标

2.1基本思路

水利工程管理的基本思路是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要秉持科学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的应用,通过不断完善各项水利工程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且使其得到全面的落实,来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转。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与时俱进,通过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的方式来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2.2基本目标

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精细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其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使水利工程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而对其提出的新的要求,并且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通过进行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精细化建设,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完善其管理体系的建设,建立全面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实现水利工程资料的搜集、编制和管理等工作的水平的提升,提高其管理水平。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积极的应用科技发展成果,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计算机网络,建立水情和工情信息收集系统、动态和远程监控监视系统等管理系统,并利用这些系统来实时的收集水利工程的信息,并且完成这些信息的传输、存储和在线分析等功能,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提供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实时信息,从而更为管理人员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3.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策略分析

3.1不断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需要对水利工程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一方面,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来使水利工程管理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能和责任进行明确,这样可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来提高管理制度的规范性、科学性以及高效性,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不断的完善水利管理制度建设,如建立起完善的检查与安全评定制度,可以对水利工程的日常维护和检修等工作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并且及时解决,这样可以对水利工程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很好的预防工程事故,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3.2建设高水平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

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离不开具有高专业水平的人才的支持,因此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人员培训等方式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加强人才的引进,通过引进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专业管理人才,可以为管理团队提供先进的管理理念,推动管理队伍整体素养的提升,从而为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使管理人员对现代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有更充分的认识,使管理人员具备完成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的能力,从而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为了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还应基于实际情况建立激励政策,并且关心员工的自身发展和其它需求,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够积极的投入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之中,进而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

3.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考核

通过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的考核体系,能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更加全面的掌控,这样方便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进行及时的调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人员配置进行优化等,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在考核的具体开展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且做好工作的监管工作,考核的目标和任务等都应提前下达指示,从而使工作人员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提高管理的水平。

3.4实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之间的协调配合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和各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合作,因此应加强人员之间的交流和配合,使之通力合作,共同保证水利工程安全、稳定的运行。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有利于现代化的设计、管理理念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同时也有助于水利工程的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

3.5积极应用先进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为了推动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需要积极应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可以建设水利工程的监管系统安全评估系统、检修养护巡查系统、运行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存储系统,为水利工程的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给水利工程的运行提供更好的保障。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技术手段,能够对水利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掌握其实时运行信息,从而做好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对水利工程进行保护。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可以有效的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

第11篇

关键词:房屋工程 存在问题 质量控制

房屋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本身具有工期长、投资大、建设地点固定、露天作业受到外界的环境影响比较大、施工的工序比较复杂等特点,因此影响房屋质量的因素也非常的多,房屋工程管理的质量也很难控制。而房子使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工程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对于房屋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必须要作为房屋建筑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来落实。房屋工程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工程质量控制是需要从多方面去进行的,包括工程设计、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房屋工程管理质量的核心部分是施工质量的管理,对于施工质量的管理是否严格、是否有效,对于整个房屋工程管理的最终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决定了房屋工程的功能、寿命和经济效益。因此,对于房屋工程管理质量的工作,有着十分巨大的意义。

1 房屋工程质量控制的意义

大型化、规模化、现代化是现代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的方向。由于现代建设项目的复杂程度在不断的加强,因此对房屋工程项目的质量跟进度都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这样才能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提供保证。房屋工程质量的好与坏,跟工程的适用性产生关系,另外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跟社会的安定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做好房屋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工作,是对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证。要认真的对待实施房屋建工程的质量管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这无论是对国家、对人民,还是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管机构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国家的方面来看,建立房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制度对提高我国房屋建设投资效益跟建设水平有着很大的发展;在建设单位看来,这个制度可以精简筹建机构中没必要的部门,具有很强的效益型和实用性,可以实现高经济效益的优质管理;施工单位看来,这个制度可以在建设单位委托监理机构交涉的时候,在技术上面跟管理上面有着共同的言语,尽管说是发生了争议,也容易安装现行的专业法规去解决处理,对工期里安全施工有着重要保证;在监管机构看来,这个制度可以令其在各项房屋施工工序里进行相应的监督,提高施工的安全性,造出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 房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的现状

房屋建筑本身的质量是维护社会安全,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保证,作为一个整体,工程的每个环节、部位的质量出现问题的话,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2.1 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

作为一项法律、技术、经济与行政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属于行政跟技术的监督执法。所以,拥有良好的工程管理队伍素质,强有力的执法能力是房屋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前提。具有参与施工活动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跟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素质,这是管理人员所应该具备的。房屋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决定工程质量高低跟优劣的重要因素。所以,要严格控制管理人员准入标准和提高其素质,这是控制房屋工程质量重要保证。

现在我国的房屋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不足,对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力。这体现在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低下,管理工作拘泥于形式,施工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管理队伍的缺少,管理人员无证上岗等。

2.2 工程管理体系不健全

要做好对于房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工作,先要建立好健全的工程管理体系。一个完整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领导班子,是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前提条件。因为目前的房屋工程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施工单位跟项目业主签订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在按照合同上写明的工期跟要求进驻到施工现场之后,没有成立以项目经理、项目总工为主,质检员、试验员、材料员跟施工技术人员组成的房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领导班子,这令房屋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没有统一得到的安排,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不够稳固,对于建筑质量监督能力不够强,缺少管理经验。

2.3 工程管理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房屋工程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执法不力、质量监督处罚可操作性不强,这是房屋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的体现。因为这样,在进行房屋工程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检测手段缺失,质量评定没有权威性。由于我国房屋工程管理事业的发展起步晚,因此还没有建立好完善的房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体系跟制度。

房屋工程现场的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是我国目前的房屋工程管理度不完善的集中体现。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统计报表制度等包含在现场管理制度内。这里面最为突出的是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因为这些问题导致管理责任不明确、技术体系不够严格、施工过程中技术控制不够而出现了设计失误,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不合格,等等一系列现象,造成了工程倒塌报废或者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的事故。

3 房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工作的改善

3.1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作为能够直接影响房屋工程质量目标高低的人,房屋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高低与否是非常关键的。拥有良好的奖励队伍素质,是对房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的基础保证。所以,对房屋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控制,要从严格的管理人员准入标准入手,并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

3.2 完善工程管理体系

房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工程管理体系。健全的管理体系,首先需要组建一个房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的领导队伍,令工程管理工作有着整体的安排,才能把房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工作做到位。要巩固管理人员的工作信念,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能力才能有所提升,用有效的方式手段进行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从源头上阻止工程倒塌报废,或重大的经济损失事故的隐患。

管理制度的完善跟监管力度的加强,对各方面的相关监理机构,企业有着重大意义,要充分发挥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督跟社会的监督,才能令房屋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工作做到更加规范、更加有效。

结束语

房屋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管理体系的健全、管理制度的完善,是房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工作应该落实的地方。保证了房屋工程管理的质量,才能为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从而推动我国的房屋工程稳健向前发展。房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工作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所以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时俱进,要有更丰富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杨新德.浅析民用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J].中华民居,2010(11).

第12篇

1.1资料收集不完整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量不完整,即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收集不完全;二是同一份归档材料收集不完整、不规范,如请示和批复没有同时存档;同一个防汛、岁修工程施工的相关资料没有一并存放等。不完整的技术资料,不能反映工程历史状况,不利于以后的查阅。

1.2档案人员素质低

水利工程管理科技档案具有从属水利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的双重特性,因此对管理水利科技档案的人员,既要求熟悉水利业务,亦要求熟悉档案业务。在实际工作中,基层水管单位仅把工程管理科技档案作为普通技术资料,配备一般人员兼职管理,通常不具备科技档案工作知识,而且缺少专门的培训,因此也很难将工程管理科技档案工作搞好。

1.3档案管理不规范

由于档案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工程管理科技档案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一是档案质量不高,如卷内目录、卷内备考表填写不正确等;二是管理簿册填写不完整,案卷借阅等登记不及时;三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甚至造成档案资源的流失;四是手抄目录,查阅不便。

2加强工程管理科技档案工作的思考

2.1加强领导

领导重视是做好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单位领导要在日常工程管理工作中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从制度、经费和人员上予以保证。

2.2制定制度

科技档案管理制度是从事档案工作的准绳,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收集什么材料,如何进行分类,使其便于检索;二是如何进行管理。为了规范工程管理科技档案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在管理、建设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依据江苏省水利厅《水利科技档案资料管理暂行办法》,本着符合国家规范、便于操作、落实管理责任的原则,制定了工程管理科技档案管理制度。该制度结合工程管理实际,将工程资料收集的归档范围及分类方法进一步细化,便于收集分类;同时根据国家档案规范、规程,提出科技档案案卷质量和管理的具体要求;明确了工程管理科技档案与基本建设档案的关系,规定工程改建、加固等基本建设档案并入工程管理科技档案;将工程技术档案考核工作列入站所汛前检查工作考核内容,合格的单位方可参加年终先进管理单位评比,促进站所科技档案的规范管理。

2.3加强培训

为了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必须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一方面在水利系统内学习,另一方面参加档案系统的培训,使其具备水利工程管理和档案管理的双重业务知识,增强岗位技能。经过培训的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担负起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管理工作,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科学性。

2.4争取达标升级

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标准中规定:档案管理制度健全,有专人管理,档案设施齐全、完好;各类工程建档立卡,图表资料等规范齐全,分类清楚,存放在序,按时归档;档案管理获档案主管部门认可,可取得档案管理单位等级证书。为了提高档案工作水平,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就必须进行档案工作考核,争取达标升级,取得档案管理等级证书。

2.5推进科技档案数字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