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时间:2023-02-07 18:27: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第1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规范化

1引言

从实际情况来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同,它一般是从生产型管理转变为经营型管理,其是一种以经营为中心的决策性管理模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是将企业管理范围扩展至整个经济范围内,通过合理制定各项经营管理决策,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并采用市场经营理念,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稳定发展。

2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规范化概述

2.1新形势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

新形势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特点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内容,和其他类型的管理内容相同,两者关系密切,相互辅助。企业内部经营中,要想有效管理经济项目,确保其稳定运行,必须在充足的资金下进行,企业经济在整个企业发展期间占据重要位置,企业各个部门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企业经济管理合理性有着很大的关系。对此,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明确企业经营管理和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有依据性的处理两者关系。另外,企业工程项目资金输出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都和企业经济管理合理性有关。所以企业在经营中,密切注重经营管理和部门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完善经营环境的基础上,才可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使其呈现最大化发展趋势。第二,企业财务指标,主要表达了企业生产运营情况,在企业管理经济过程中,必须明确指标,企业管理人员详细了解采取指标体系,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方案。第三,经营管理活动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特点。经济管理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只有对其加大重视程度,不断发展生产力,才可以满足企业稳定发展,以此提升经济效益。企业生产期间,注重掌握质量。在进行生产前期阶段,首先要合理检查所需材料,同时,加强人才资源的管理,人才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点,因此,企业要重视经济管理,将其放在首位,使企业可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根据运营情况,科学配置,加强人才管理,保证企业稳定发展。

2.2建立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顺应社会时展趋势,人们加大了对经济的严格程度。对此,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才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最近几年发展中,企业市场呈现市场化发展趋势,采取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受经济体系因素的干扰,面对当前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创建出和我国现状相对应的经济管理模式,才可以稳定发展。现阶段,企业要转变以往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机制,提升经济效益,使其呈现规范化发展方向。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要想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必须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效调节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如果没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展开相应调整,效果便会相反,使得企业被日益激烈的市场所淘汰。同时,企业发展除了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经济管理规范化也决定了企业能否稳定发展。因此,企业要在满足企业发展内容的前提下,加强经济管理,将经济管理水平和市场发展规律相互联系在一起,选择出与其相符的管理模式。

3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经营管理模式不具备灵活性

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多数企业认识到,以往管理模式不适合应用于当前市场发展中。很多企业逐渐引进了投资管理方式,在扩大企业经营发展和发展规模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竞争水平,然而,如果不断扩张这一模式,将会严重阻碍企业发展,为其带来很大的风险性,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此外,此种模式灵活性不高,经营起来困难。

3.2组织机构不够健全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组织机构是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有效性和功能性的关键。目前,在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过度追求企业经济效益,而对于企业管理机构的建设和管理还较为欠缺,使得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过于简单,如此一来,也会从很大一方面上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从而使企业发展很难满足市场经济需求。

3.3管理人员流动性快

要想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合理有效的方案制定是必不可少的。从实际现状来看,我国管理人员流动性高,全能型人员少。其中,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企业对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严格管理。第二,跳槽现象严重,人员流动性大,相关福利少,影响工作积极性,限制了企业正常发展。

3.4管理措施不完善

企业经营管理存在对应的措施不完善、不合理。主要原因是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性不好,影响了企业运营。再加上现有的管理体系不具备合理性,无法全面落实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

4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规范化措施

4.1创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当前,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点在于转换企业传统经济管理理念。在企业发展运营期间,必须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对其进行创新和改进,构建有效的管理氛围,提升企业竞争水平。在改进和创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时候,必须从战略理念考虑,制定出有效的战略理念,摒弃传统运营方式,以此提升企业发展战略的合理性。在各个阶段发展中,由于企业管理理念不同,所以企业规模越大,就越要加大各个理念的培养力度。

4.2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企业在经营管理期间,必须构建健全的经营管理体系,培养全能型员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对此,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素质是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重点。

4.3实现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转换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具有一定复杂性,因此管理人员要预留出充足的时间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安排规范人员监督和管理这一经营模式的运行状态,使其满足企业经营需求,保证企业稳定发展。

4.4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

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有关。目前,信息化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各个企业加大了对其的关注力度,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要想稳定运营,必须应用信息化技术,发挥出优势,利用此种技术科学的管理企业。同时,建立完善的经济数据系统,全面分析数据,以此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经济信息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企业必须利用科学技术创新经济管理方法,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实现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同样也是企业的发展要求。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发展期间,需要不断改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经济管理体系,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使企业呈现规范化发展状态,对此,在制定体系的时候,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发展现状来看,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体系,以此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将其呈现最大化发展趋势,顺应时展,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杨会卿.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规范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6).

第2篇

关键词:经营管理;资源;市场环境;竞争

一、前言

伴随着我国市场越来越大的开放程度,以及在发展中逐渐完善的经济体制,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怎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身的发展优势,使企业在市场中处于有利的位置是诸多企业家应该重点关心的问题。

二、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

(一)管理理念太过陈旧、单一

要想使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和运营状态,就要严格的管理企业的各个方面。一个严格的、合适的管理方法能够扩大企业的发展规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变得更加强大。企业最早期的管理方法主要是依靠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工作全都变成了挣钱工具。一般情况下,企业发展的目的是使企业获得最大利益,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企业的全面发展。如今的社会,时展变化快,企业也开始逐渐转变原本的发展思想,开始看重整个企业和全体职工的全面发展,如此一来,不仅企业生产力得到提高,同时也更新了企业的技术。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胜利,离不开人才和技术这两方面,同时,必须要依靠人的发展。

(二)忽视知识资源,过分依赖资本资源

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要想有一个好的、长远的发展,需要拥有知识资源、科学技术人才,换句话说就是要有知识文化,完全不能单纯依靠资本资源这方面。这里所说的知识指的是创造、创新出来的新知识,不是我们说的那种陈旧的知识,企业将原本的知识进行改进和再创造然后运用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此可以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进行保量保质的生产,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认真做好企业的售前及售后工作,如此一来,企业在市场上不想占据一席之地都难。

三、企业必须具备的管理理念

从上文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企业要长久的立足于市场中,必须要加强管理、理念和科技方面的建设。因此,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企业应当在下述三个方面做出改进:

(一)资本经营的确认

不确定性有着不确定的因素,它是资本的本质特征,只有在不确定的因素下,自身能力以及自身的魅力所在才能够得到体现,在这种变化多端且不确定的情况下确定资本经营。企业能够将存量的不固定性、资产的不固定性等都做出一定的调节和整理,使其的价值能够得到保证甚至升值。对一个企业的经营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企业的改造过程,换句话说就是不断地完善和加工各个方面,使企业的优势发挥到极限从而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同时,企业在改善的过程中,要加大生产力,优化自己的品牌形象,完善资本内部的管理,提高自己的竞争率,最终确定资本经营。

(二)技术革新

科学技术在当今企业的发展中是一切加工生产的推动力,它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它是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主导力量,它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全球的所有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技术的革新。例如,欧洲的英国、德国等,这些国家在技术方面都非常先进,并且凭借技术实力推动了该国的经济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正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指了一条明路。近几年来,我国在技术革新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尤其是一线城市。例如,广州、北京等地,技术的革新就发展得很好,实践证明,技术的革新对经济进步、时展有显著功效。因此,企业要想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需要从下述几个方面入手。

(1)在技术革新上面加大资金投入。在争取利益的过程中企业一定要重视自身的资金情况,企业的资金是企业发展和一切活动的基本保证。根据本身实力量力而行,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战略,人力物力的增加,保证一切运作的正常进行。

(2)招聘更多技术革新方面的人才。任何技术都来源于人的发明,人才是至关重要的。人才的缺失是一个企业最大的缺失,人才的缺少阻碍着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模式进行规划。尤其是要明确企业的目标方向,提高企业的技术革新能力,创造商品的特色,让商品快速融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销售出具有自己标志的商品。

(4)多鼓励技术革新。制定明确的奖赏制度,对企业的技术人才实行该制度,这些技术人才给科技的进步、企业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改变陈旧的生产规模,改变旧的经济体制,购进先进技术,更新曾经的生产技术和商品,使企业逐渐适应现今社会。

(三)加强风险危机意识

市场风险和经济风险在企业发展运营过程中是无法规避的,一旦有所疏忽企业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损失。因此,企业必须要做好紧急规划,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以此可以避免当风险来临时企业没有合适的措施而手足无措。企业的发展情况要根据市场的倾向来革新技术和创造产品,以市场为原则,规避风险的发生。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风险意识。

四、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工作思路

(一)找到亮点,发展特色

引进先进技术,吸引人才,结合品牌运营,找到公司的特色以及自己的市场范围。同时,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不容忽视,严格做好质量的监测工作,保障产品的质量,以此一来可以提升企业品牌的综合竞争力。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凭借自身独特的品牌形象,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积极寻求企业的全面发展,将企业无论是服务还是技术、是售前还是售后、是形象还是质量都打造成全能型公司。

(二)拓宽思路,业务调整

进行一体化管理,遵循公司的规章制度,调整相关业务。在所有业务当中服务质量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要提高服务效率,保证服务质量,确保客户满意,做好售后售前的服务工作,以及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以人为本,加强合作

企业是发展规划的基础,它的主要优势就是在企业的管理过程当中,凭借人力资源优势,通过教育使大家重拾信心,并改变其原来固有的思想观念,踏踏实实的工作,专心致志的工作,这样可以使大家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踏踏实实的工作,增强责任心。

五、结束语

我们可以快速地了解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怎样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立足并使公司立于不败之地便成了最重要的工作,但是单纯依靠市场的保护体制产生的效果非常小。如果企业想要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要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自身的优势,朝着企业的发展目标,使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扬自身的特色之处。本文所探讨的范围十分有限,除了文章研究到的内容之外,实践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需要不断实践探索,以不变应万变,不同情况不同分析、采取不同的策略。

第3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现代企业;管理创新

在企业生产、销售、以及经营决策等各个方面,已经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企业业务流程中的所有环节中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模式、方法、手段的发展,同时也改善了企业内部的组织和操作机制。

一、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企业信息化指的是将现代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机制中的每一个环节中,从而提高企业信息之间的传递速度和效率,使企业及时有效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企业信息化可以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改善企业管理氛围,有利于企业管理机制的开展,从而确保企业良好运营。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表现。信息化建设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处理和完成数据分类、资料存储、信息计算等相关工作,企业员工只需进行原始的计算机系统的记录、输入、输出,大幅降低了其劳动量;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系统可以快速、精准、明确、及时、有效的进行信息化管理,大幅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使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办理的速度,以及信息处理工作更加快捷、方便,同时,企业的运转和经营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信息化建设,规范了数据的相关来源,以及存在格式等,使企业管理更加规范化,大幅提高了企业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实现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即是管理创新

企业的信息化指的是在企业的相关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各项业务流程的管理,这即是企业信息化管理与非信息化的管理之间的不同之处。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在现行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变革、创新、和改进,它使企业生产的流程更加规范、公正、透明。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之前,应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管理模式、绩效考评、运行流程、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进程完成后,开始的信息化管理,而中国企业则是在工业化发展还未结束的情况下,就开始了信息化管理,所以,我国企业不仅现代化的信息基础不足,而且在管理流程上也没用规范的数据,有的甚至对管理流程这个概念并未有多少认识,因此,导致许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盲目管理的模式,所以说管理模式问题是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互助推进

在工业生产,以及企业结构中,其技术生产力是否先进主要体现在信息化程度,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实际管理中,以及实践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管理控制企业流程,以及经营管理方式,需进一步开发与利用企业资源,有效整合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分散数据,使管理信息实现共享、分流、交互,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信息化建设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技术对企业的运行机制,以及企业管理模式进行重组、改革、以及再造,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通过信息化技术来使企业管理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创新了一个先进管理思想,有效的引导着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系统健康的发展,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才能引进现代化的经营理念,也就是通过先进的技术来改造传统的系统,带来全新的生产方式、运行模式。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来提升企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加工效率,进而带动创新型技术与研发型设计的完美融合。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源动力,在企业信息化的时间探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让我们认识到信息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而是一种观念、理念上的问题。很多人们在研究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只侧重于信息技术自身,却对信息化的管理流程和模式没有提起重视。要想建设出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机制,需与企业经营的具体战略措施相结合。在企业管理创新中,企业信息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实现企业科学化管理,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可靠的信息依据,从而使抉择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降到最小;另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管理的结构和业务流程的合理性与公正性,将企业资源,以及生产要素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促进了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快速发展。

四、评价企业信息化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创新

(一)企业信息化与新型经营理念相结合。其优势主要表现是:企业实现信息化拓宽了企业的发展空间,并具备了在线公司的强大功能。有效结合新型经营理念和企业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变经营理念,从而大幅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盈利条件和机会。传统企业在网络条件以及新的经营模式下,可实现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为我国传统企业改造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二)企业信息化与新型经营理念相结合。其局限性表现在: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水平: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不仅要熟悉市场的运作、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还要对消费者心理,获取顾客信息的途径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创新出企业新的经营管理理念。松散型组织内的各公司资源很难实现共享。通过信息技术可以组织松散型企业,但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现在还很难开展松散型公司运作方式,其制约因素包括:公司资质、信息交流、整体社会人文环境、信誉保证等。

五、结语

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应不断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国情,发展企业信息化技术,从而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念,雷玲.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创新[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9,02.

第4篇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的运行及经济目标的实现,都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意识及其伦理道德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因素,它参与着经济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就是人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人在进行经营管理,又是针对人的经营管理,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是现代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进步,伦理道德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企业、管理、伦理道德

企业伦理道德是指活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道德意识、道德良心、道德规则、道德行动的总和。企业伦理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内涵于企业活动之中,包括管理伦理、经营伦理、竞争伦理、质量伦理和职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企业经营管理中伦理道德问题的形成

经济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活动,是体现人类素质 ,尤其是精神素质和劳动水平及劳动态度的活动,其实质是人类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问题。企业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细胞,主要是由人和物组成,其中人是主要因素,是生产力中的活的因素。一个企业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精神面貌,实际上就是其员工的素质、精神面貌的体现。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已经是人格化的企业,构成企业主体的人是有伦理道德的,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要注重伦理道德。

道德是依靠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系、规范人的行为的社会意识,而伦理是人们处理相互关系时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于人的社会实践中。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结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任何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都要与他人交往,发生联系,影响他人或社会,也会与他人或社会发生矛盾,而道德就在其间起着按一定的社会要求调整个人行为方向以及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作用;同时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要得到自身的肯定和发展,道德作为人的一种特殊意识的表现形式,又是人肯定自己、发展自己的一种方式。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因此其行为自然要受到道德因素的制约。

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人类整体素质提高很快。对为人类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企业和组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近代社会,许多企业的行为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管理上往往带有轻视社会性和人性的倾向,甚至有的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惜采用各种手段,干出了许多伤天害理的勾当。而且因为众多企业的发展具有短期性,造成现在全球性的污染,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物种灭绝,资源匮乏等一系列后果,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严重威胁到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现在人们开始关注的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就是要制止这种传统的利益第一主义和企业至上主义倾向,清除并防止由此而造成的各种弊端,使企业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一个企业或组织的行为,首先要受到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制约,国家政策对企业的发展起导向作用,而法律、法规等制约着企业的行为。但是,人们制定的法律条文、规章不能涵盖人类全部生活内容,约束人的所有行为,其所制约的行为是人的基本行为,其标准也往往是最低标准,有时法律、法规的制定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许多企业经常钻法律的空子,或仅仅达到不违法,这样的行为是不利于人类总体利益和长期发展的。

伦理道德作为非强制性的社会约束机制,与法律的“硬约束”相比,是一种“软约束”,但正是这种特点使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主动而无形地对人们施加广泛影响,起到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通过加强道德约束机制,可以使人们的行为从“他律”转向“自律”。对一个企业来说,如果伦理道德深入贯彻于它的每一行动中,那么它会自觉地按照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使自己的发展更符合人类长期生存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管理理论也在不断更新。20世纪初期,管理理论处于经验管理阶段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远远落后于科技水平的发展,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都很低。为解决这一矛盾,美国的泰罗最先提出了科学管理方法,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该理论以“经济人”假说为依据,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利,人们进行工作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报酬,忽视了人的情感需要,缺乏伦理性研究,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仅看成是物质关系,而忽略了心理上、道德上的关系。这一理论很快被行为科学学派的理论所代替。

总之,无论从企业的内部还是从外部环境来看都迫切需要企业进行伦理道德建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5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 现代企业 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a)-0155-01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具体实现的过程中,由于许多情况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想建立一套起作用的、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在财务管理这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全面覆盖,狠抓财务管理的五大环节

首先,财务管理的这个概念的产生是由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将财务管理工作做好了,才能够让企业的财务活动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良好的循环发展,它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公司资金的筹集、投入、运营和分配都是财务活动的主要方面。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财务活动中和各方所形成的一种利益关系。其次,充分的体现企业价值是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在现实工作当中,总要许多因素去影响企业的价值体现,所以要对企业价值有个准确的界定是比较难的。依照我国的国情,最大化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最后,对财务环境有个充分的了解并能够做出预测,掌握环境的变化,这样才能早点制定出应对措施,做出正确的判断。总之,价值链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在经营过程中要围绕它展开,让企业的价值得以体现,以价值活动为指挥棒,协调财务管理中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

财务管理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体现和发展,财务管理的步骤和程序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也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

财务预测是以过去的资料为依据,结合现实的情况和目的,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结果做出相应的预测。主要目的就是预测生产过程和经营当中的经济效益,让决策者做出决定时有数据作为参考,确定企业发展方向。因此,在进行财务预测工作之前,需要完善企业的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以管理者的理念为出发点去搜集相关资料。资料的完整度和真实度都会直接影响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也会影响决策者的决定。另外,运营相应的财务预测模型,将数据代入模型,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注重对资料的整理和选择,尽量让预测的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

财务人员要认真的审核各个备选方案,结合财务规划的要求,找出最合适的方案,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第一,投入低回报高的方案固然好,但是风险性的因素也应该要考虑进去。企业负载过多会造成各种财务风险。第二,在投资时要考虑自身的情况,切不可将资金全部投入,以免造成资金套牢的情况出现。第三,决策前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要做好,将掌握的资料深入的调查其可信度和方案的可行性,将企业财务管理中最关键的一步用价值链方式传给具体的财务预算环节。

财务预算需要全面的对目标进行评估,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数量方法去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和预测结果的真实度。目的是对生产的预期指标做出预测,为各部门工作的稳健执行提供规划。实践表明工作环境对财务预算具有很大影响。在从大的方面去考虑问题的时候,要注重微观细节的考虑,企业内部情况、结构、生产销售情况等等。保障收支平衡,注重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提高效益、节约成本。确定生产经营的目标,以价值为核心,从定额出发,与现状相结合,制定出完善的预算方案,让企业协调发展,稳步前进。

财务控制是以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去保障企业各部门和员工的全面落实、达到财务预算的目的过程的统称。步骤是:首先,组建监控部门,完善监控制度,将控制标准和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个责任实体,责罚相结合。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带动他们提升完善小我,进而让企业这个大我更好的发展。其次,在实施过程中,要多次在不同时期对结果进行分析,注重事前的预防,事中的调控,事后的总结。体现制度的监控全面,执行严格,善于总结这三个方面。最后,要明确赏罚制度,去激励各部门,调动积极性。

2 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中的两个主要关系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与多方面接触而形成各种关系,政府、投资者、债务人、企业内部员工、关系单位等等都是企业所有面临的对象,与他们之间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大多数企业注重与政府、投资者、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忽略了与企业员工的关系,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关键点恰好就在这里,企业只有在处理好了与内部员工的关系之后才能谈企业的发展。完善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协调的企业与内部员工的关系都是决定企业是否能够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内部和谐了,各部门分工合作协调统一,才能够给企业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具体的方法是:明确管理目标;完善内部机制;注重财务监管和平衡责权利。员工对于财务管理的好坏具有决定性作用。

3 加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政策建议

目前企业的资金运行情况不理想,财务部门对资金的管理呈现出一种尴尬的境地,或者是有钱难管,或者是无钱可管。所以,从资金管理这方面下手,将资金的运行作为核心,对企业各部门的财务管理加大力度。企业财务部门应该出了对企业内部的价值进行评估之外,还应该收集外部企业的有用信息,研究市场动向,加入企业投资项目的预算和评判工作,做好项目的财务预算工作。

所以某企业的财务部门在资金的管理上注重资金的统一归口管理,集中统筹调度,以内部银行形式对资金进行统管和结算。另外,要了解企业自身的实力,保障合理的投资结构,过度的负债,只会让企业进入更加困难的境地,逐步把企业从高负债-低效益-高占用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

第6篇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经营管理;对策

一、大数据下企业经营管理面对的挑战

1.海量数据对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挑战

在大数据之前,企业拥有和面对的数据相对比较单一和有限,其传统经营管理模式不需要考虑信息存储问题,也不用追求大规模信息设备和技术。但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急剧增加,并且数据的种类也是丰富多变。在此背景下,传统经营管理模式中无须考虑的信息问题已经成为直接影响企业经营和管理效率的关键要素。大数据庞大的体量使得普通计算机难以胜任信息存储和处理要求,大数据不断增长的规模也使得传统归档模式难以适应大数据增长速度,无论是从经营管理的硬件基础还是软件环节,都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体量庞大、种类丰富的海量大数据对企业经营管理策略是一个挑战,企业若不转变传统经营管理策略,从硬件和软件上着手提升对大数据的容纳和处理能力,势必难以面对大数据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超负荷压力,最终走向困境。

2.数据处理对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挑战

企业生产的过程会生成各种数据,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则依赖于这些数据的分析整理。以往传统的少量数据比较容易管理,企业决策相对简单,其决策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执行要求也较低。但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量是呈几何级数增长,低层面的数据信息汇总已经无法保证决策的合理性。为了确保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合理,则必须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才能从海量数据中剔除无效的信息,挖掘出有用的信息,作为企业决策依据,规避经营风险。但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有赖于硬件设备的建设、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技术的引进升级,这三者恰恰是当下企业数据分析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极大地影响了企业获取高价值信息的能力,降低了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因此,如何解决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整合的速度等问题,发挥数据的现实应用价值,提高经营和管理效率,是企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3.数据价值对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初到之时,不少企业未能积极调整经营管理以适应时代要求,忽视数据分析,仍靠着过去的经营管理经验进行决策,导致经营失败。而当前,虽然我国企业都已在用大数据对企业进行管理,但仍仅是低水平的应用。企业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只是做到了进行统计和整理,却很少去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也即是说,企业在大数据应用方面只是做到了表面工作,对大数据应用最核心的数据挖掘和利用功能反而丢掷一边。这与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理念具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很多企业管理者注重对企业财务和生产数据的收集汇总,但从中却只是简单地看到日常效益状况,认为这就是大数据的应用。其实,企业管理者应该转换经营管理理念,对掌握的数据应更深入挖掘,重视获取财务、员工、客户、市场等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有用的高价值信息。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应积极调整,要重视数据中的商业价值,眼界要广、谋划要远,正确决策推动企业未来发展。

二、大数据下企业经营管理的思考

1.提升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大数据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同样为企业创造了机遇,关键在于企业要提升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合理应用数据,通过大数据为企业创造价值,指导经营管理。从企业产品角度来看,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升级信息技术,深度挖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消费内容、消费能力等,可以指导企业产品的改进、升级和出新,使产品更具有针对性,细分市场,实现品牌战略升级。再从企业用户维持来看,企业要想维持并拥有更多的用户,就必须提高数据分析处理水平,从用户的个人喜好、行为偏好、交际关系等数据入手,预测分析用户的未来消费行为,进而制定企业发展决策,增强用户黏性。并且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也能帮助企业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目前,很多数据分析处理的算法体系都是公开的,不少企业也都依据这些公开的分析处理算法进行经营管理决策。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较强的企业即可以通过运营商等渠道获取竞争企业的信息数据,根据竞争企业的数据处理算法,进行逆向策略分析,预判竞争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并与自身企业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制定经营管理策略,赢得先手。

2.改变传统经营管理模式

众所周知,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种大数据理念层出不穷,各种数据技术发展迅速,倒逼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进行自我突破和升级。所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要考虑的不是是否需要进行变革,而是如何以更快更稳的步伐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改革。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已经成为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本。基于此,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应构建以大数据驱动为主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一方面,要坚持对企业生产经营数据信息的主动收集、识别和汇总,再利用合理的、先进的数据分析处理手段对海量数据实施数据的清洗、抽取、转换等,对异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并在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以此实现以数据驱动经营管理的模式,优化创新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另一方面,在数据支撑下,搭建企业内部信息数据平台,规范企业内部的信息数据管理,通过数据平台进行信息采集和整理,深入挖掘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各项信息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使企业经营管理行为都建立在信息数据基础之上,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3.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数据管理和分析处理人才的重要性得以体现。但现阶段,我国企业中人才虽多,但都是传统经营管理时代所定义的人才,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大数据时代所需的数据信息管理人才反而大量缺乏。也有不少企业采取了过渡方法,即让财务人员负责企业财务和业务数据信息的管理、分析和处理工作。但这仅能作权宜之计。从数据挖掘和分析处理能力要求来看,财务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无法对大量数据实施数据挖掘得到有用信息,进而帮助企业制定管理和发展规划。大数据背景下,需要的是能对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对数据进行科学管理、能够挖掘高价值信息、能够创新数据分析处理技术、能够实现数据风险科学管控的新型专业人才。因此,企业一方面要善于发掘和吸纳专业人才,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专业的管理平台、科学的晋升机制吸引专业人才的加入;另一方面,也要立足现有人力资源条件,通过提供培训机会和建立激励机制,帮助员工树立信息意识,培养员工的数据处理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优化企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脚步。

三、结语

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企业只有在经营管理策略、效率、理念上不断创新,提升企业数据处理能力、改变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建立大数据时代的企业创新管理模式,才能直面时代的挑战,抓住时代的机遇,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港,于海旭.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经营与管理,2017(03):56-58.

[2]安志美.基于大数据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J].商场现代化,2018(03):91-92.

[3]张翠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模式[J].商场现代化,2015(28):83-84.

第7篇

关键词:ERP环境 财务 信息系统 功能

信息是现代企业经营发展最重要的竞争资源,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也在深入进行,尤其是企业财务管理。财务信息系统的建立,使财务管理的功能更加完善,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良好的机遇,以更好的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ERP环境下,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完善财务管理职能,改善企业资金流状况,以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充分体现出ERP的重要价值。

一、ERP环境下财务信息系统发展建设的契机

ERP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工具,同样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各项信息的有效整合,促进企业的规范化经营,以更好的适应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为现代企业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是围绕着经济效益来展开的,以经济活动为主。因此,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相当关键的作用。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生产运营、管理决策以及市场营销等多项工作。在ERP环境下,信息化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必然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效的而整合信息,集中于经济活动这一项,建立财务信息系统,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的展开。ERP环境以及新时期的经济形势,为财务信息系统发展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契机。ERP环境下财务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功能,并予以拓展和完善,充分满足了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

二、ERP环境下财务信息系统的功能

1、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内控

ERP环境下财务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内控功能。将财务管理与企业内部管理的其他工作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效的整合资源,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化,围绕企业的经济活动,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一系列的内容进行集中系统的管理,使财务管理的功能更加完善。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开辟最佳的财务管理路径,深入到每个细节当中,充分发挥了财务信息系统的优势,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服务,对提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积极的影响。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和实时监控,有效提升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内控,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统一系统的管理,实现系统化的财务管理。

2、财务预算的实时控制

财务信息系统凭借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功能优势,能够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动态化管理,实时进行财务预算的控制,以有效掌控企业的资金流。在ERP环境下,能够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各项业务的财务预算进行检查和监控,以了解企业运行的过程中的财务状况。一旦出现预算超出等情况的发生,则需要根据预算超出的程度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资金、技术、服务以及市场资源等信息也能够适时的进行调整,达到实时控制的目的。对于企业运营过程中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需要采取信息化控制措施,减少误差,做到准确、方便和及时,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三、ERP环境下财务信息系统实际应用

1、会计核算

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整合和集成信息资源,围绕财务管理,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形成企业经营管理的ERP环境。在财务信息系统当中,围绕着企业经济活动所涉及的各项管理内容进行管理和控制。会计核算是其中相当关键的内容。企业经济活动的财务状况都需要进行会计核算之后予以准确、详尽的呈现。在ERP环境下,形成会计核算各项内容的管理模块,将账款、资产、现金以及工资等内容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并且ERP环境下财务信息系统具有丰富的管理职能,能够提供对钱币、支票、汇票以及存款的管理,同时具有票据维护和打印、付款维护和查询等多项功能,为会计审核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充分发挥财务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为实现ERP目标更近了一步。

2、成本管理

企业经营管理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标,财务信息系统的工作也是围绕着经济增值来展开的,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成本管理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在ERP环境下,财务信息系统充分发挥了成本管理的功能。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优势,在财务管理的集成化系统当中,对企业运营成本进行协调地计划、监控和管理,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集中面向市场,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新的理念来进行成本管理工作。在,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在ERP环境下,成本管理工作能够系统有序的进行,贯穿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当中,规范成本控制操作流程。以达到良好的成本控制效果,使ERP环境下财务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更具价值,值得在现代企业中广泛的推广和运行。

四、结论

以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在ERP环境下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具有丰富且完善的功能。结合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财务信息系统建设,以ERP为目标,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良好发展,将ERP环境下财务信息系统的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创新管理观念,使财务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对新时期企业信息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晓莱.基于ERP系统下的财务管理功能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23):107-108.

第8篇

经济不断发展,与此同时,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与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处理更多的信息,应对更复杂的商务往来,制定更科学的经营决策。在企业制定科学的经营决策中,信息的处理与收集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过去企业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并不能和现在的企业需要处理的信息量相提并论,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对企业处理信息,制定经营决策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完全有必要通过计算机软件帮助现代企业处理复杂的,大量的信息,并以此制定相应的科学的,正确的经营决策。过去企业处理信息的手段只能局限于通过手工处理,但是,手工处理的弊端十分明显,手工处理不仅仅会影响企业处理信息的速度,同时,手工处理企业信息也十分容易发生错误。因此,可以发现,手工处理企业信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与发展的需要,必须尽快改革,大力发展计算机软件,充分发挥计算机软件在企业管理决策的作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近十年来不断成熟,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并且通过调查分析,计算机软件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计算机软件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帮助企业更快地处理企业日常发生的大量的信息,另一方面,计算机软件处理企业日常经营信息,能够科学地,全面地记录并汇总,计算机软件所记录的数据对于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意义非凡,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与研究,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分析企业在过于发生的业务,更好地找出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好企业今后的经营决策分析。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计算机软件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可,计算机软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关注,计算机软件获得了广大的市场,满足不同企业的不同经营管理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应运而生,经营管理决策的计算机软件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将计算机软件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结合起来需要企业承担较高的成本也是不争的事实。针对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开发一款经营管理决策软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与实践,许多中小企业企业并没有相应的资本投入,许多中小企业尽管有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经营管理决策的观念,但是受制于实际资本的局限性。

利用现在的计算机技术,软件编程的技术,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开发一套适合本公司的经营管理系统非常有必要。软件的数据能够记录公司全部进出业务的全部数据,能够为公司的领导提供决策的有力数据保证,从而为公司更好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常见的经营决策软件功能

企业在现有的信息技术水平上,通过需求分析、系统开发、系统测试、数据整理导入等几个步骤来完成经营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运行工作。

企业内部PC机的操作系统以WINDOWSXP、WIN-DOWS7为主,兼有小部分WINDOWS8。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主要包括Windows Server 2008 Enterprise、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为主。数据库的管理软件则包括SQL Server 2008、SQL Server 2005、ORACLE11G、ORACLE10G等。

企业经营管理软件主要采用Java,Web语言开发完成,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是独立分开的,可以保证数据处理良好的稳定性。

经营管理系统软件测试主要采用了功能性测试、非功能性测试及系统测试三种方式。通过软件测试,可以获得软件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1.合同信息管理功能

合同信息管理功能主要统计并管理4种类型的合同:技术服务合同、技术服务分包合同、总承包合同、总承包分包合同,统计信息包括合同的承担子部门、签约时间、合同服务阶段、所属行业、所属省区、工程规模、工程投资等。分包合同另外统计了所属主合同信息,总承包及监理合同则包括了项目起始时间、截止时间、工期、违约责任、履约保函。同时,所有的合同扫描件电子资料均上传到系统,可以实时查看和下载。

2.财务信息管理功能

财务信息管理主要负责企业所有的项目收款,分包付款以及总承包项目的开支信息管理。这一部分主要需要财务人员对收费和付款、开支等财务信息实时录入,通过项目关联,使得每个项目的收费以及欠费状况一目了然,有利于清理历史没有收清款项的项目,并对项目的进展阶段得以实时监控和管理。总承包项目具有规模庞大,资金庞大,周期长,项目状况复杂等特点,对其进行开支管理,对其进行动态的管理和调整,有利于更高效的管理项目的顺利进行,节省开支提高盈利水平。

3.统计分析报表功能

统计分析报表模块主要针对前面两个模块的数据来汇总统计分析,包括:技术服务项目的收费和分包付费汇总统计、净收入统计;总承包项目的收费及分包付费以及支出汇总统计;财务开具的项目相关收费发票的汇总统计等。

4.经营管理功能

经营系统管理平台主要通过人为手工干预系统数据和统计来更加贴合实际的对经营数据做出微调。产值划拨可以实现企业各个子部门之间融合业务的微调。年初数据结转及经营项目结清模块用于处理跨年度的项目收费结算以及结清。

三、计算机软件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1.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办事效率

计算机软件对于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计算机软件将企业实际发生的经营业务程序化,并且将每一项企业实际发生的经营业务信息归纳分类,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必需的信息支持,同时,计算机软件相比较以往的手工操作,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不仅仅能够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错误,同时能够快捷地对企业发生的经营业务信息做到及时登记,归纳,汇总,反馈。通过计算机软件可以帮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企业实际发生的经营业务,更快地掌握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能够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更快地修正自身存在的漏洞或者错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

2.完善企业经营决策程序

过去,企业管理的经营决策通常由企业高层管理者“一言堂”,这样的方法尽管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弊大于利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经营管理决策模式必须得到有效的解决。现如今,企业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有效的经营管理决策,能够更充分地了解到企业过去发生的各项业务的信息,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到企业各个部门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同时,通过计算机软件,能够缩短决策到执行之间的信息传递时间,能够更好地,更快地进行经营决策。不仅如此,通过计算机软件,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到企业的决策贯彻情况,更好地监督各个部门的工作,同时,倘若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发现漏洞和错误,也能够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计算机弥补错误。

3.有效利用企业经营管理数据

企业任何经营管理的信息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都具有价值,能够正确利用好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信息对于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制定科学的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计算机软件恰恰能够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实现相应的功能。计算机软件能够准确快速地记录与企业相关的各项经济业务信息,同时将这些信息汇总集中,并由企业工作人员归纳总结,反馈给企业管理者,帮助管理者制定更为科学的管理决策。计算机软件在获取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处理经营管理信息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更好地发挥计算机软件在企业经营决策中作用的建议

1.软件设计尽可能结合企业经营实际

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在软件设计的初期,必须考虑到企业的实际发生的业务类型。比如,针对外贸企业设计的经营管理软件,需要对外贸企业常见的销售产品分门别类,对外贸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发生的业务金额能够实现动态汇率换算,再比如,针对物流企业设计的经营管理软件,需要对物流企业中的物流信息实现实时动态监控并反馈,对物流物品的信息也需要做到定时定位跟踪,对仓储的内部使用也需要做到动态监管,提高仓库的使用效率。计算机软件必须尽可能地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帮助企业实现更为高效的管理,帮助企业实现更科学的决策。

2.软件程序界面尽可能简洁,降低企业培训人员操作软件成本

计算机软件的界面设计必须做到简洁大方,计算机软件的使用者是企业的工作人员,但是企业的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水平不一,操作计算机软件的水平也不一致,为了照顾到更多的企业工作人员的用户体验,在软件设计时必须充分思考,尽可能将软件的界面设计的人性化,帮助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软件的工作原理,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实际发生的业务程序。一个计算机的操作界面足够简洁,能够帮助企业工作人员更快地掌握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方法,这就免除了企业在使用计算机软件时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对企业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软件操作的培训,能够大大降低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计算机软件使用的投入,节省时间成本,节约资金成本。

第9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新举措

一、引言

前些年,我国的房地产业经历了迅速扩张的发展时期。现阶段,施工企业面临的经营成本压力骤增,如何降低运营成本,并进而自身的发展,都是摆在施工企业面前的重大难题。施工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施工企业必然面临的选择。

二、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制度不完善

从近些年来的,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来看,相关的制度不健全是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优劣的根本性因素。在内容和监督方面,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制度都还不完善和健全。在有些管理项目上,为了削减投入,降低投资额度,对相关人员和部门的设置任意进行裁剪,也使得建筑施工企业人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有的建筑施工企业甚至存在让不相容岗位由同一人担任的情形,如果长期下去,对建筑施工企业建筑的质量会造成很大的损害。

2.人才的缺乏

一方面是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巨大的缺口,一方面是我国的人才市场不能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服务。人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也是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保障性因素。如果在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相关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无法满足施工管理的需求,或者说对相关的建筑施工企业序,施工质量的控制了解的不够深入,那么,可能导致相关安全的隐患遗留,也就无法切实的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质量。

3.意识的匮乏

意识的匮乏是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的很大的问题。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成熟,建筑市场的容量越来越大,我国的很多建筑商为了承揽建筑施工企业,不惜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承包建筑施工企业,进而造成了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的下降,而这主要是发包方意识匮乏的体现,为了节约投资成本,不惜牺牲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另外,有的建筑商为了牟取更大的利润,不惜采取偷工减料等方式,破坏建筑施工行业的整体形象。近些年来,发生的多起建筑施工企业质量事故,为相关各方敲响了警钟。

4.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施工企业的良好经营管理的表现之一就是完善的内部控制流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保证业务流程的流畅和严格执行。但在实际中,很多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流程形式重于实质,很多管理人员甚至认为“走流程”就是走形式,而忽略了业务流程控制的意义。或者有的施工企业存在领导个人权威凌驾在公司制度上的现象,公司制定的各项制度均处于随意变动和更改的状况中。另外,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够,阻碍了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效益的提高。

另外,目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还有组织结构僵化、创新动力不足、新环保措施缺失、重施工轻管理、成本高居不下、资产周转率低下、高负债、现金流短缺等等。

三、建筑施工企业创新经营管理的策略

1.树立建筑施工企业创新经营管理意识,丰富管理手段

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各经营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意识,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经营管理层可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管理方式,并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予以转化成为符合具体实际的管理制度。当然,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主体和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还应当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从理论中脱离出来,从实践中提炼出管理的精髓,进行管理手段的创新,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大监督力度,完善监管制度

从监管方面着手推进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加大监管力度,是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规范的外在推动力。一是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当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行政职能,加大对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二是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制定出相关的全面的监督制度,形成定期检查的制度,并对检查的对象实施动态的监管,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和安全隐患,及时予以纠正,并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予以处罚。

3.创新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创新意味着对旧有的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对某些不适应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制度和方法适时进行淘汰,并且根据实践经验进行实时的动态调整,让制度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例如,应当确立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终身质量责任制,对于发现的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找到相关责任人,并作出相应的处理,从而形成权责利相对应的良性制度,构建动态的经营管理体系。另外,减少管理机构的设置,让机构实现扁平化,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让经营管理工作开展起来更有活力,提高施工的质量。

4.加强人才的吸引和培养

人才是处于第一位的生产力。为了解决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突出的问题,有必要通过相关的手段和举措吸引人才,并就如何培养人才形成一定的制度,只有让先进的知识和管理经验具体贯彻到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来,才能改变行业的现状,也才能全面落实相关政策和法规,切实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维护社会大众的利益。

5.提高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环境

第一,完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降低有些施工企业股权过于集中带来的一股独大的负面影响,保证施工企业中小股东的利益。完善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下,施工企业监事会、内部审计部门以及独立的董事的作用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一是完善监事、独立董事的选举机制,确保监事会成员和独立董事能够对董事会的决议形成有效地制衡。二是强化董事会的职能,要保证董事会成员与经营管理班子之间的重合度保持下一定的比例之下,才能确保董事会更好的发挥作用。

第二,优化施工企业组织结构。施工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的前提是对组织结构进行梳理,将组织结构梳理之后,再按照组织结构中岗位的设置对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并划分,避免职责出现重合,也要防范岗位空位的出现。施工企业要保证任何一项业务都有明确具体的责任人,这样才能避免管理效率的低下,促进管理效能的提高,而且还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方便员工在自身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还是存在着相对较多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其中的意识不强、监管不力等因素,对于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明显的负面作用,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创新发展,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局面下,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从完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各经营管理层意识,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优化组织结构,改善内部经营管理环境等方面着手,切实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的水平,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尹穗.论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J].科技信息,2009(23)

第10篇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 传统企业 经营管理 应用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思维的不断传播,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只有认识到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性,并将互联网思维引入企业管理中,才能扭转企业经营管理局面,达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的目的。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认识到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性,掌握互联网思维内涵,学会应用互联网思维,并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优化管理手段,使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够获得有力的帮助,推动传统企业经营管理提档升级,提高传统企业经营管理的实效性。

一、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掌握互联网思维的内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思维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思路影响较大。传统企业虽然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成熟的经营管理经验,但是互联网的出现,使传统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顺应互联网时展,并融入社会发展趋势,成为了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基于对互联网思维的了解,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想有效利用互联网思维,首先就要掌握互联网思维的内涵,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传统企业应认识到互联网发展的快速性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发展的快速性有目共睹。互联网企业也似雨后春笋般快速出现,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这一形势面前,传统企业应加强对互联网的了解,并正确认识互联网发展的快速性,努力借鉴互联网企业的成功经验,做到吸收经验为我所用,推动企业经营管理发展。

(二)传统企业应认识到互联网的高覆盖性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的覆盖率不断提高,这对于传统企业有着重要的启示。传统企业在多年的经营管理中虽然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要想实现快速的扩张和做大做强,依据互联网的高覆盖性和互联网思维成为了主要思路。因此,传统企业应对互联网的高覆盖性有正确认识。

(三)传统企业应掌握互联网的发展特点和优势

基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性和高覆盖性,传统企业在发展中要想有效借鉴互联网思维,就要掌握互联网的这些发展特点和优势,认识到互联网的快速传播特点以及覆盖面广等特点,利用互联网优势实现传统业务的倍增以及快速增长,满足企业发展实际。因此,掌握互联网的发展特点和优势对传统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学会应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管理方式

在传统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正确应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管理方式,不但有助于提高传统企业的发展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业绩,将会对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基于对传统企业的了解,互联网思维应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传统企业应利用互联网思维改革现有的管理流程

在经营管理中,传统企业应认识到互联网思维的先进性,并根据互联网思维的要求,积极改革现有的管理流程,剔除掉低效率的管理模块,积极应用互联网管理手段,优化现有管理流程,增加网络管理职能,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因此,传统企业应加强互联网思维的应用,具体从优化管理流程入手。

(二)传统企业应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营销方式

在互联网思维下,营销方式的转变对传统企业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企业的发展需要,传统企业应加强对互联网思维的了解,并利用时下流行的网络营销方式,努力转变现有的产品营销方式,提高网络营销效果,满足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因此,传统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是十分必要的,对企业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三)传统企业应利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企业宣传方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了企业自我宣传的新手段,使企业能够花费较低成本实现品牌宣传的目的。特别是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对于企业品牌的宣传以及产品的宣传,传统企业可以利用网络手段来实现,提高传统企业的宣传效果,为传统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因此,正确理解互联网思维并学会利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企业宣传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三、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利用互联网思维优化管理手段

在传统企业经营管理中,对于互联网思维的应用,还可以具体到对管理手段的优化上。基于对互联网思维的了解,以及传统企业经营管理的现实需求,利用互联网思维优化管理手段是提升传统企业经营管理质量的关键,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找准管理着力点

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原有的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在互联网时代已经不适用于形势发展需要,只有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找准管理着力点,运用正确的管理手段,才能提高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进而满足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提升传统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因此,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找准管理着力点是十分必要的。

(二)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根据互联网思维的要求优化管理手段

在传统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手段对管理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根据传统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求,以及互联网思维的要求对管理手段进行进一步优化,可以实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传统企业应善于转变经营管理思路并选准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手段的针对性。

(三)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把握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提高管理实效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在于低成本高效率,基于传统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在互联网思维的应用中,只有掌握互联网思维的内容及特点,并根据互联网思维的指导精神构建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才能提高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进而更好地为传统企业服务。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互联网思维的不断传播,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只有认识到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性,并将互联网思维引入企业经营管理中,才能扭转企业经营管理局面,达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的目的。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传统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认识到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性,掌握互联网思维内涵,学会应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管理方式,并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优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实效,使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够获得有力帮助,推动传统企业经营管理提档升级。

(作者单位为湖北省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郑明身.发展名牌和改造传统企业管理[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4(04).

[2] 陆中静,丁勇.知识经济对传统企业管理的新变革[J].现代企业,2015(07).

[3] 莫少颖.知识管理对传统企业管理的变革[J].商业研究,2015(04).

[4] 陈广宇.信息技术应用对传统企业管理的影响[J].经济经纬,2014(06).

第11篇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现代企业规模拓展需求的逐步加强,资金管理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资金池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资金管理工具,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首先简述了资金池管理模式,然后探讨了这样资金管理工作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并着重分析了企业建立资金池管理模式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企业管理;资金池管理模式;运用;分析;考虑;问题

加入世界贸易经济组织后,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各类型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展需求和资金管理需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企业自身管理和还是经营规模扩张,都要以稳定的资金链为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管理资金并提高资金利用率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课题。资金池作为一种新的资金管理工具,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挥了突出作用。下面具体简述了资金池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营和这一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建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资金池管理模式

资金池,也称之为现金总库,是大型企业集团经常采用的一种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这一资金管理理念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其充分体现了以资金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理念。这一种管理模式的基本做法是:由集团建立资金池并负责统一管理,通过零余额管理或者虚拟余额管理的方式,实现成员单位资金的集中运作和集团内部资金资源的共享,从而减少集团对整体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总体上提高集团资金利用效率。同传统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相比,资金池管理模式主要是企业集团与银行合作前提下的一种资金管理工具,其管理较之过去有着很大的突破。在资金池管理模式下,一方面可以把原有企业集团内部承担的资金调配、结算、清算等业务转交给专门的金融机构去操作;另一方面可以加强集团内部财务公司或各财务部门之间的工作协作,将集团企业内部资金集中起来,统一调配,便于充分提高资金利用率。由于这两种优势的存在,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运用这一种管理模式。

二、资金池管理模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资金池管理模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要以系统的账户结构和完善的业务流程为基础。所以,运用资金池管理模式时,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

(一)设立资金池账户,建立资金池账户结构从资金池管理模式概念中可以看出,企业运用这样模式时先要设立资金池。设立资金池前,选择一家银行与之建立合作关系,然后设立资金池账户,这过程中必须确保池内所有成员都在这一家银行有账户。选择好银行后,由集团企业总部开设总账户,下属各子公司在该银行国内任一网点开设账户。被选择的银行在池内成员委托下,负责池内成员账户开设、资金结算等业务。建立资金池账户后,确定资金池账户结构。其结构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上层为主账户,中间层是委托贷款专户,下层是子账户。各层次结构之间的业务往来由被委托的银行完成。

(二)业务流程操作根据资金池以往的实践应用,资金池主要业务有子公司账户余额上划、子公司账户间资金的拨付,以及对主账户的的收款和透支、子公司账户资金的上划和下划计算利息等。为了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以上工作,制定了日间和日终两套业务流程操作模式,具体如下。在日间,资金池内的主账户和所有子账户的收支业务都可以正常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正常收支业务往来中出现子账户对外支付余额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主账户进行透支支付。但是,主账户透支支付要以尚上存的资金头寸总额为限,超过这一限度则不能完成支付。在日终,资金池系统将会根据事先设定好的规程自动的把资金划拨到各子公司账户中去,用以补充透支的金额。与此同时,银行有权利对在固定期间内结算的委托贷款利益进行计算并划拨。除了按照以上两套基本业务流程操作进行资金往来工作外,资金池内各成员的子账户在进行账户余额归零操作时,必须遵守以下两项基本原则。第一,在完成子账户资金归集基础上进行账户余额的归零操作;第二,认真检查并确认子账户实际透支情况后,再由主账户划拨相应的款项对此进行结清后才能进行子账户余额的归零操作。

三、现代企业建立资金池管理模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不仅涉及到流动资金等管理,还涉及到税金和其他费用问题,作为资金管理工具的资金池不能忽略税金和其他费用的管理。所以,在现代企业构建资金池管理模式时,要充分考虑印花税,以及银行的费和账户管理费等,这部分费用将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资金管理成本,提高集团企业和各成员公司的财务支出费用,所以采用资金池管理模式要考虑到这一问题。此外,资金池管理模式是利用委托贷款形式建立起来的,资金运作过程中涉及到账户资金的透支、归零等操作,集团企业既要负责内部资金的调拨,也要管控各成员企业的贷款放进,这就要求集团企业具有良好的资金调度能力。如果不能规范、有序、安全、及时的完成资金调度工作,就无法充分发乎出资金池管理模式的作用,也会降低对资金的利用率。所以,建立资金池管理模式时,集团企业要以良好的资金调度能力为基础,通过加强资金管控、优化财务部门组织结构等方式最大程度的提高对资金的管控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资金池管理模式在新兴的一种现代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能实现对企业内部资金资源的共享和统一调用,便于把企业内部资金集中起来,由于企业对资金进行统一的调用,从而显著提高资金利用率。所以,现代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规模拓展和资金管理的需要建立资金池管理模式,科学合理的建立资金池账户结构和业务流程操作,确保资金池管理模式作用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罗道永.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资金池”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2]赵桂阳.集团企业资金池管理模式探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01:50-51

第12篇

一、企业经营管理创新

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创新是生产力,更是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利器,特别是许多企业面临着“重生产、轻经营”的思路,导致企业生产不能摆脱原有观念束缚,生产不出适合时代需要的产品,而经营创新能够调动企业上下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潜力,从而使企业更具创造性和创新力;其次,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是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企业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产品创新一样,通过经营创新也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产品的吸引力,从而满足时代需求,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在经营管理上固步自封,必须积极主动的参与市场竞争,勇于创新;最后,经营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实践的成果,是企业的重要战略选择。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立足高远,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如,人力资源管理上,企业经营创新就是要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是企业的发展战略,更是壮大企业实力的关键。

二、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实践研究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满足客户的实际需要,也需要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所以在企业经营管理创新中,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在新形势、新挑战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创新实践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经营创新带动产品创新

新形势下,社会需求趋于多元化,这对于企业提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挑战,也是企业发展的机遇,所以企业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产品和服务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满足不同客户的多元需求,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这对于企业有以下具体的要求:首先,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产品创新激励机制,去激励企业员工实现产品创新,因为有了激励的刺激,企业的员工的创造主动性和创新力才能够被发掘出来,并且建立完善产品的评价机制,根据市场反馈信息,建立专家组去考核产品的需求性和创新性,并对产品的需求趋势做科学的评估,鼓励更多、更好的产品进入市场;其次,产品要立足于客户,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一些企业一味的追求求新、求异,导致企业的产品和客户脱节,客户不能在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得到满足,也不会需要和购买企业的产品,所以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找准自身的位置,定位自身的角色,认准企业的客户群和市场,继而实现客户需求;最后,不断创新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由于客户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企业在根据客户的需求变化中,敏锐的捕捉市场信息,提供更加优秀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从而拓宽市场。在创新产品时,企业要不断加大产品附加值,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满足客户的多元需求。

(二)营销创新策略

营销创新是市场经济阶段企业实现经营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获得试产占有率的重要措施。在营销策略创新策略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企业宣传,提升企业形象。现阶段,企业的形象对于消费者在选择和选购时具有重要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这是“首因效应”。所以企业要加强自身的形象宣传,引导客户认识和了解企业,并突出企业的特点,从而树立企业的独特性和品牌新,一方面,以各种公关手段,加强广告宣传,让客户认识企业,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公众关系,提高客户对企业的信息和支持度。另一方面,突出企业特点,在产品和服务上增加企业形象设计,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使更多的客户接受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可以通过参加社会活动,提升企业良好形象,而这也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进而提升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注重营销宣传。现代企业的组织经营活动不仅仅在于对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也在于企业的营销宣传,企业可以利用多种途径,整合企业资源,从产品到企业文化都对其进行包装和宣传,特别是企业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进行宣传,建立良好的市场口碑,也拓展企业的营销渠道,创新企业营销模式;最后,践行“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是企业立足长远,着眼未来的重要选择,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企业要弘扬企业文化,强化人文关怀,提高员工归属感和自信心;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企业要鼓励创新,奖励创新和带头创新;在企业的营销过程中,企业要以客户为中心,树立企业口碑和形象,提供更优秀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

作者:陈时淑 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瓦楞箱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