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旅游业发展战略

旅游业发展战略

时间:2022-07-30 20:40: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业发展战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旅游业发展战略

第1篇

关键词:兴城;旅游业发展战略

一、引言

1.研究背景及意义

旅游业是建立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的产业,它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和整合自然资源,还能带动交通、餐饮、娱乐、文化、农业、工业、建筑、林业等多种产业的共同发展。兴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旅游业是兴城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为兴城市制定合理的旅游业发展战略能够加快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从整体上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2.文献综述

2.1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旅游业从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国内学者针对中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

齐兴田指出,我国旅游市场由于受国家的高度保护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旅游基础设施落后,配套设施不健全,服务质量差,旅游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旅游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1]。薛改飞指出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旅游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机制;旅游设施不配套;服务质量差;国内热点旅游区污染破坏严重[2]的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旅游业面临包括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第一,旅游资源利用开发不合理。第二,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第三,旅游管理体制不完善。第四,旅游市场的竞争机制不明确,旅游产品开发不彻底。第五,旅游人才缺乏。

2.2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王关义等认为需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快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科技创新;加快旅游企业改革步伐,坚持“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方向;加强行业管理;加强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齐兴田提出加快发展旅行社,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完善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各项配套设施;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宏观管理,全面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建立有关法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旅游学科理论建设,重视相关人员的培训。[3]

国内学者针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集中几点:第一,政府加强主导,第二,完善旅游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三,建立竞争市场机制,第四,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第五,加强旅游业管理,发展多样化的旅游产品。[4]

二、兴城旅游业发展现状研究

2001年以来,兴城市经济稳定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总体经济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还未达到最优。

兴城市GDP较快速增长,由2001年的33.40亿元到2012年128.07亿元,约是2001年的3.83倍。就兴城市的经济结构来看,第一、第二产业占总体GDP的比重逐年变化较大,而第三产业相对较为平稳。

其次,旅游业收入逐年有所提升,但是占全市收入总量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

通过2004-2012年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兴城市旅游收入逐年增加,从2004年的6.8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25亿元。考虑兴城旅游业收入占全市GDP比重,2004年到2012年期间相对平稳,但有所波动。可见旅游业虽然对GDP贡献很大,但还没有发挥其支柱的地位。

三、兴城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1.存在问题

兴城的旅游资源数量多,种类齐全,却没有取得较大的经济收益,其中的原因不仅在于兴城的城市影响力,也存在许多发展战略、发展模式方面的诸多问题。

首先,旅游业规模不高。兴城的旅游业发展还停留在较小的规模上,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旅游项目群。表现在:旅游景点比较分散,没能将一系列景点在旅游线路上串联起来;旅游景点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淡季时市场相对冷清,设施、人员闲置。如兴城海滨旅游区和岛,主要在夏季旅客较多,过了这个季节游人稀少,旅游收入降低。

其次,关联产业发展不协调。兴城的消费类旅游项目较少,纪念品的开发不够,旅游带来的住宿、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进而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不强。

最后,旅游管理体制不完善。旅游业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从业人员素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缺乏合理的旅游管理体制,缺乏专业人才对旅游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宣传、包装,使得旅游业的发展僵化、缺乏创新机制和竞争机制。

2.原因分析

2.1 思想认识滞后

思想认识滞后主要表现政府认识不足和市民意识不足。政府对旅游业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政府在旅游业的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2.2 宣传力度不够

鉴于兴城的城市影响力不如沈阳、大连等城市,因而扩大宣传力度是必须的。可以充分的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的优势,对兴城的旅游资源做好宣传,让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对兴城的旅游有所了解。

2.3 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

首先,兴城旅游资源的开发只是局限于开发一系列景点,忽视了景点的连贯性,没有能将不同景点构建成统一的整体旅游项目。此外,景点的配套设施投资不足,如缺乏全面系统的旅游内容的介绍等。

其次,兴城市内的很多旅游资源的转化效率较低。例如兴城共有50处古遗迹,但目前开发仅10余处。

最后,忽视宏观整体效应。旅游景点的开发应该注意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城市建设等很多方面,不应该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旅游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4 旅游业管理不到位

政府对旅游业的管理不到位,表现在景区乱收费,服务人员服务质量低下等。法律对旅游业的规范不健全。表现在旅游市场行为不规范,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等。

四、发展兴城旅游业的对策分析

1.政府提高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

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尤其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具有联动作用。地方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旅游业,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地方旅游资源的优越性。

政府需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政府应该广泛吸收社会对于兴城旅游计划方案的构思,制定旅游资源开发计划并配合足够的财政投入。此外,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景区的交通便捷度,吸引更过游客旅游参观。

2.广泛利用多种媒体加大旅游业的宣传力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是方便快捷经济适用的传播媒介,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对旅游景点、旅游方式、费用等向全国各个省市广泛宣传。做好互联网宣传工作是旅游业走向繁荣的最基本的条件。

3.多渠道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第一,借助周边热点旅游区,进行区域联动

无论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还是从社会历史、民族风情等方面来看,兴城市都具有与周边城市加强旅游区域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加强与周边城市旅游合作,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开拓客源市场,改变兴城以接待省内和周边短程游客为主的客源结构。

第二,以中心旅游区为起点,向周边扩散。

兴城旅游景点的特点仅仅局限于某一点,缺乏“以点连线”的旅游开发方案。项目可以设计中心旅游区和农村旅游景点的结合,这样不仅中心旅游区获得旅游收益,还带动了周边旅游景点的发展。

3.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加强旅游业的监督机制,强化对旅游的管理以及对旅游管理者的监督,严格控制旅行社的行政审批权利。

第二,加强旅游业的法制建设,深入贯彻国家和地方关于旅游法律法规,严格培训旅游执法人员,规范依法行政行为,加大执法力度,保证各项工作都严格落实。

第三,加强旅游安全服务交易,保证旅游市场良好安全的环境,不出现旅游产品质量、可疑人员等安全隐患。

五、结论

本文分析研究了兴城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存在的问题。据此,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兴城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兴城市具有很大的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如果不能充分开发利用其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全市经济产出的增长速度将受到局限。就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旅游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必须紧紧抓住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兴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参考文献

[1]齐兴田.目前我国旅游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学学报,2004,(5):45-46.

[2]薛改飞.我国旅游业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5):23.

第2篇

关键词:南京 旅游业 发展现状 发展战略

一、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1.行业发展概况

“十五”期间,南京市的旅游产业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截止2005年底,全南京市共有旅游景区(点)75处,全年共接待游园游客5 06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5%。其中,A级景区16处,年游客接待量超过50万人次的景区(点)达17处,年接待量超过20万人次的景点(区)有32个,年接待量超过10万人次的景点有49个。星级饭店共122家,星级饭店客房总数1.5万间,其中,五星级8家,四星级14家,三星级53家,二星级以下47家。2005年,全市旅游星级饭店实现营业收入27.5亿元,其中客房收入11.5亿元,餐饮收入10.7亿元,其它收入5.3亿元。旅行社395家,其中,国际社27家,中国公民出境游组团社13家。

2.产业总量规模

近几年来,尤其是“十五”期间,南京的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以2005年为例,全市的旅游总收入达到了37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18.4%,占全市GDP的比值为15.7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3.9%。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87.6万人次,实现旅游创汇5.76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322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33亿元人民币 。在2005年度全国重点旅游城市的排序中,南京市的旅游总收入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杭州、苏州、深圳,位居第七,在长三角十五个城市的排序中,位列第三,稍落后于杭州、苏州,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的排位中也名列前茅。

3.旅游产业结构

(1)客源结构

在入境游客方面,2005年,外国旅游者有51.4万人次,占全部入境旅游者的58.7%,香港同胞15.1万人次,澳门同胞0.4万人次,台湾同胞20.7万人次,其中,台湾游客数量增长最快,与2004年相比增速达58.2%。而在外国旅游者中,按洲别来分,亚洲游客最多,占所有外国人游客的54%,欧洲次之,占22%,美洲位居第三,占17%;按国别来分,马来西亚(8.3万人次)、日本(7.2万人次)、美国(6.9万人次)、韩国(5.3万人次)、新加坡(4万人次)分居前五。总体来说,港澳台地区、日韩及东南亚依旧是南京的主要国际客源市场。

在国内游客方面,江苏本省游客依旧占较大比重,占到全部国内游客总数的22.28%,安徽、上海、浙江、山东、河南、广东、北京、湖北、河北分列二至十位,其中,长三角江浙沪二省一市及邻近的安徽省是南京主要国内游客的来源地,占到全部国内游客总数的45.35%,在远程市场中,北京和广东所占比重较大。

(2)支出结构

据2005年的抽样调查显示,来宁的国内游客的主要支出项目依次为:购物费、餐饮费、景点游览费、长途交通费、住宿费等。具体如图1。

(3)空间结构

南京旅游的重心一直在市中心六区,近年来,郊区县的旅游虽在全市旅游业中所占比例仍较小,但已有大步发展,2005年,七个郊区县共实现旅游总收入27.1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了28%,约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7.15%,所占比重比04年的6.62%、03年的6.15%有明显提升。就各区县具体而言,2005年,处于旅游总收入的前三位是浦口区、六合区、雨花区,溧水县、高淳县、六合区则成为增幅最快三个区县。

(4)旅游产品结构

除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外,近些年来,南京的商务会展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专项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也得到了较大发展。一批特色旅游产品被推出,如江心洲、傅家边、迎湖桃源、帅旗农庄、横溪陶吴农业旅游区等5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以及金箔集团、南京卷烟厂、南京云锦研究所3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建成,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渡江胜利纪念馆等红色旅游经典景点的对外开放。同时,还举办了十运会、世界华商大会、名城博览会、国际梅花节等一系列重大节庆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还进一步促进了南京旅游业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

(二)南京市旅游业发展良好形势

1.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倍增计划顺利实现

近年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南京市的旅游经济获得了全面、快速、健康地发展。在“十五”期间,全市旅游总收入以年均增长率19.45%的速度增长,2005年达379亿元,相当于当年南京市GDP的15.71%;全市国内游客人次数年均增长率为16.63%,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9.33%;海外旅游者人数除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响呈负增长以外,其它年份增长率都超过10%,特别是2004年增长率高达59.8%;2005年全市旅游创汇5.76亿美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率高达22.79%。各项指标均提前1年实现“十五”规划所提出的旅游倍增计划目标。

2.资源开发成绩显著,资源整合初见成效

十五期间,南京市的旅游资源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同时,旅游资源的整合也初见成效。五年来,新建成并开放了阅江楼、将军山、阳山碑材、八卦洲沙滩风情园、静海寺-天妃宫、郑和航海博物馆(宝船遗址公园)等一批景区(点);提档升级了一批景区(点),如明孝陵景区“申遗”成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山陵、夫子庙、总统府、雨花台、阅江楼、朝天宫、玄武湖七个景区成功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钟山风景区、秦淮——夫子庙风光带、石城旅游区等跨区县、多部门共管的知名景区的整合初见成效,各景区的整体保护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

3.旅游产业发展迅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近些年来,南京市的旅游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精品景区、优质饭店、知名旅行社的比例逐渐提高。以十五期间为例,五年中,全市共新增旅游涉外饭店27家、星级饭店60家、旅行社203家。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有旅游景区(点)75处,其中,A级景区16处,年游客接待量超过50万人次的景区(点)达17处;星级饭店达122家,其中,五星级8家,四星级14家,三星级53家;旅行社达395家,其中,国际社27家,中国公民出境游组团社13家;各项指标数量在全省旅游城市中位居第一,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也名列前茅。

第3篇

作者:王青武 张静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

可以得出,赤峰旅游发展的主要优势有:区位优势明显,是离首都最近的草原;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多样,品质优良,草原、石林、温泉完美结合;文化资源具有独特性,其中红山文化、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最为独特;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拟定了将旅游业打造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的发展目标。而赤峰旅游发展的主要劣势有:自然条件对旅游地影响较大;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制约旅游业发展速度;旅游形象定位不明确,缺少拳头产品;旅游业的发展缺乏战略性规划。综合的评价值分别为2.65和2.61,这意味着系统没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总体优势并不明显。赤峰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机遇有: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中华龙”的故乡,为开发与“龙”相关的旅游产品提供了优越的市场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赤峰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威胁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周边城市争夺客源;相关旅游资源保护的压力增大;人口众多,旅游用地受到限制;不确定因素对旅游业带来的冲击。综合评价值分别为2.74和2.70,说明赤峰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在。抓住机遇,规避威胁,是赤峰旅游发展战略选择的主要目标之一。基于TOWS分析的赤峰市旅游发展战略通过整合上述分析结果,根据发展战略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赤峰旅游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有:S3、S2、S4;W3、W7、W4;O2、O1、O5、O4;T2、T1。将这些因素根据分值高低依次排列,构造出TOWS矩阵,进行综合分析,由此提出赤峰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但是,考虑到非关键因素对战略的影响,以及战略的可行性,我们最终确定了赤峰市旅游发展的五大战略。第一,特色文化战略。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对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提升旅游项目档次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充分发掘当地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灿烂的文化在世界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赤峰市作为“中华龙”的故乡,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各少数民族活动的中心,是草原青铜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这些独特的旅游文化产品是具有垄断地位的旅游资源,也构筑了赤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赤峰旅游发展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实施特色文化战略。第二,完善基础设施战略。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也为游客减少旅途中的时间,尽情享受当地风光提供重要保障。由于赤峰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旅游交通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如赤峰市拥有自己的机场,每天都有飞往中国最大的交通枢纽———北京的航班,方便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铁路运输也十分发达,有去往北京方向的始发列车,也有到达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的列车;公路四通八达,有(北)京赤(峰)高速,还有横贯的西部大通道经过赤峰境内,良好的可进入性既方便游客前来旅游,也有利于游客将赤峰作为一个中转站去往其他城市游览。但赤峰市在交通方面也存在不足。首先,铁路方面,虽然通往北京的车次比较多,但是由于赤峰市人口众多,人口总数占的五分之一,当地人对交通的需求比较大,再加之旅游旺季前来旅游的游客,可能会感觉车票比较紧张,造成易进难出的局面,给游客留下不好的城市形象。其次,公交方面,由市内去往主要景点的公交线路比较少,为游客的出行带来不便。因此,在今后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应主要解决这两个问题[4]。第三,区域联盟战略。近年来,随着旅游业持续、快速的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仅凭一个城市的单打独斗已经很难有提升的空间,区域旅游联盟战略已经成为当今旅游经济发展的主流。

通过区域旅游联盟可以取长补短实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时还能避免恶意竞争,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健康发展。赤峰市作为离北京最近的草原,其旅游产品可以和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旅游产品形成互补,除此之外,赤峰市还可以和区内的通辽市、锡林浩特市联合,这些地区虽然都拥有草原,但是民俗风情和草原风光却风格迥异,能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大草原。由此,避免和周边地区的正面竞争,争取同周边城市形成区域联盟,营造共同发展的局面,以提高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第四,整合发展战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能够迅速崛起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仅仅是旅游局一个部门的功劳,它还需要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比如交通部门、文化部门、教育部门等。因此,必须要树立“大旅游”的发展观念,站在全市的高度来制定旅游发展的战略,以提高赤峰市在区域旅游中的竞争力。我们要从形成全市旅游业整体优势出发,对与旅游产业相关的部门进行整合。将农业、工业、商业、文化和教育有效结合,使其与旅游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构建各旗县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并且层次分明的旅游经济体系,使赤峰市旅游业在内蒙古乃至全国的整体形象不断提升。第五,低碳旅游发展战略。低碳旅游的概念是在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的。低碳旅游是一种尽可能减少碳排放量的旅游方式,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旅游活动参与者(包括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发展形式。[5]草原旅游资源是赤峰市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近些年赤峰旅游的迅速发展,草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草原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要贯彻落实低碳旅游理念,克服片面追求数量增长的思想观念,切实加强对草原旅游资源的保护,通过科学计算环境容量和环境的承载力,合理规划旅游产业的规模和布局,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长期以来,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选择大部分是凭借专家的经验,主观性和随意性是不可避免的,这为区域旅游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本文将TOWS分析方法运用到内蒙古赤峰市旅游发展战略选择中,通过内外部因素矩阵得出了赤峰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找出了关键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了TOWS矩阵,经过综合对应分析,确定了适合赤峰市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本文也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评价指标的选定以及权重值的确定等,这也是今后TOWS方法运用中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

第4篇

一、青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日趋丰富。全市初步构建起以文化体验、修身养生为主题的“佛寿文化”旅游区,以古城文化、休闲娱乐为主题的“古城义化”旅游区,以绿色生态、休闲度假为主题的“山地森林”休闲度假义化旅游区,以会展经济、休闲赏化、旅游度假为主题的“东方花都”休闲文化旅游区和“齐文化”旅游区。截至2011年年末,全市共有AAAA级景点3处,AAA级风景区3处。

(二1旅游业成就显著。2006―2010年“t一五”期问,全市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17.9亿元,年均增长39%;实现门票收入2.28亿元,年均增长35%;接待国内外游客2 680万人次,年均增长32.8%;其中境外游客3.5万人,年均增长43.9%。2011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43亿元。

(三)旅游业整体实力发展壮大。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市不断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索,增强旅游接待服务功能,基本构成了旅游产业化体系。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星级宾馆7家,旅行社发展到17家,旅游从业人员3万多人。

二、青州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一)旅游资源丰富

青州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青州是中国古九州之一,在七千年的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被史学家称为“东夷文化”的发祥地。明朝云门…的巨“寿”,隋、唐时期的骆山石窟造像群,清“康熙风格”的园林建筑,特别是1996年发脱的龙兴寺百尊雕像,更是引来全国著名考古学家的广泛关注。青州博物馆珍藏的状兀卷、唐三彩、《清明上河图》等2万多件文物则是肯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写照。

(二)交通优势突出青州市旅游立市发展战略研究徐春芳

青州市历史文化丰厚,自然资源众多,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青州市委、市政府根据青州市旅游业发展实际,审时度势,提出了“旅游立市”的发展战略,把发展旅游业提到r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青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日趋丰富。全市初步构建起以文化体验、修身养生为主题的“佛寿文化”旅游区,以古城文化、休闲娱乐为主题的“古城义化”旅游区,以绿色生态、休闲度假为主题的“山地森林”休闲度假义化旅游区,以会展经济、休闲赏化、旅游度假为主题的“东方花都”休闲文化旅游区和“齐文化”旅游区。截至2011年年末,全市共有AAAA级景点3处,AAA级风景区3处。

(二1旅游业成就显著。2006―2010年“t一五”期问,全市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17.9亿元,年均增长39%;实现门票收入2.28亿元,年均增长35%;接待国内外游客2 680万人次,年均增长32.8%;其中境外游客3.5万人,年均增长43.9%。2011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43亿元。

(三)旅游业整体实力发展壮大。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市不断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索,增强旅游接待服务功能,基本构成了旅游产业化体系。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星级宾馆7家,旅行社发展到17家,旅游从业人员3万多人。

二、青州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一)旅游资源丰富

青州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青州是中国古九州之一,在七千年的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被史学家称为“东夷文化”的发祥地。明朝云门…的巨“寿”,隋、唐时期的骆山石窟造像群,清“康熙风格”的园林建筑,特别是1996年发脱的龙兴寺百尊雕像,更是引来全国著名考古学家的广泛关注。青州博物馆珍藏的状兀卷、唐三彩、《清明上河图》等2万多件文物则是肯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写照。

(二)交通优势突出青州市旅游立市发展战略研究徐春芳

青州市历史文化丰厚,自然资源众多,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青州市委、市政府根据青州市旅游业发展实际,审时度势,提出了“旅游立市”的发展战略,把发展旅游业提到r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青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日趋丰富。全市初步构建起以文化体验、修身养生为主题的“佛寿文化”旅游区,以古城文化、休闲娱乐为主题的“古城义化”旅游区,以绿色生态、休闲度假为主题的“山地森林”休闲度假义化旅游区,以会展经济、休闲赏化、旅游度假为主题的“东方花都”休闲文化旅游区和“齐文化”旅游区。截至2011年年末,全市共有AAAA级景点3处,AAA级风景区3处。

(二1旅游业成就显著。2006―2010年“t一五”期问,全市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17.9亿元,年均增长39%;实现门票收入2.28亿元,年均增长35%;接待国内外游客2 680万人次,年均增长32.8%;其中境外游客3.5万人,年均增长43.9%。2011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43亿元。

(三)旅游业整体实力发展壮大。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市不断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索,增强旅游接待服务功能,基本构成了旅游产业化体系。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星级宾馆7家,旅行社发展到17家,旅游从业人员3万多人。

二、青州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一)旅游资源丰富

青州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青州是中国古九州之一,在七千年的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被史学家称为“东夷文化”的发祥地。明朝云门…的巨“寿”,隋、唐时期的骆山石窟造像群,清“康熙风格”的园林建筑,特别是1996年发脱的龙兴寺百尊雕像,更是引来全国著名考古学家的广泛关注。青州博物馆珍藏的状兀卷、唐三彩、《清明上河图》等2万多件文物则是肯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写照。

(二)交通优势突出青州市旅游立市发展战略研究徐春芳

青州市历史文化丰厚,自然资源众多,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青州市委、市政府根据青州市旅游业发展实际,审时度势,提出了“旅游立市”的发展战略,把发展旅游业提到r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青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日趋丰富。全市初步构建起以文化体验、修身养生为主题的“佛寿文化”旅游区,以古城文化、休闲娱乐为主题的“古城义化”旅游区,以绿色生态、休闲度假为主题的“山地森林”休闲度假义化旅游区,以会展经济、休闲赏化、旅游度假为主题的“东方花都”休闲文化旅游区和“齐文化”旅游区。截至2011年年末,全市共有AAAA级景点3处,AAA级风景区3处。

(二)旅游业成就显著。2006―2010年“t一五”期问,全市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17.9亿元,年均增长39%;实现门票收入2.28亿元,年均增长35%;接待国内外游客2 680万人次,年均增长32.8%;其中境外游客3.5万人,年均增长43.9%。2011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43亿元。

(三)旅游业整体实力发展壮大。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市不断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索,增强旅游接待服务功能,基本构成了旅游产业化体系。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星级宾馆7家,旅行社发展到17家,旅游从业人员3万多人。

二、青州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第5篇

一、我国西部旅游发展的现状

(一)旅游发展进程缓慢。西部旅游业发展与东部相比较为落后,这是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目前我国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均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此地因为旅游业起步早,目前已经趋向成熟,例如上海、广东、福建等地,而西部地区大部部分资源未被开发,首先是因为政府投入力度不足,基础设施缺乏,虽然近年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相比整体实力和发展速度都不如东部。这种现象牵扯到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主要根源是城市化水平不高、发展模式比较封闭、资金供给能力不强等。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共通性,因此东西部旅游业可以共同发展,并且西部的地理环境、生活民俗、旅游商品更有民族特俗,应该从这几点为切入口,使旅游业成为西部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西部地区内部发展结构失衡。西部地区包含众多省市,但是这些区域的旅游发展程度也存在差异,例如陕西、重庆、云南等地的旅游业起步较早,如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而、贵州、宁夏等地虽然存在大量的旅游资源,但是利用程度低,西部旅游中心还是存在于中心城市或其周边,所以如何由“点”上升到整体的“面”依然是西部旅游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旅游资源零散,无法发挥整合效应。首先对于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重视度不够,这就导致无法把握西部旅游业发展的规律,进而影响规划、布局、投入等一系列工作,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盲目性,发展秩序紊乱,无法有效得到提高。另外由于西部地域面积大,其旅游资源的分布也不集中,两个旅游点的距离过远,加上交通不发达,所以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而旅游资源相互之间分离,没有利用整合之后产生的新效益。因此实现区域联合,建立层次推进的优质旅游线路是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四)产业化程度低。西部地区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发展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然后利用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使其他产业共同发展,最终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西部旅游产业化程度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业能够提供的服务于产品类型单一,没有深入挖掘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第二,存在照搬情况。很多地区没有从本地实际出发,一味模仿其他地区的旅游模式,这种一概而论的方式最终导致相同类型产品和服务过多,必然会加剧商家之间的恶性竞争,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第三,缺少流程化服务。旅游产业涉及到饮食、住宿、交通等众多方面,而利用这一特质建立系统化的服务模式毕竟取得可观的效益,但是目前西部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无法满足游客需求,难以实现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五)生态环境遭受破环。有的地方为了一时利益,忽视自然生态规律盲目施工,在建成后也缺少规范的维护和管理。这样的旅游项目仅能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最后发展潜力被掏空,逐渐荒废,并且建设项目时破环的自然生态在后期难以恢复,这种目光短浅的发展战略会为旅游业未来发展埋下重重隐患。例如四川九寨沟,由于对生态环境的过度消费,导致各项生态指标都呈现下降趋势,从长远来看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二、促进西部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培养旅游业为支柱产业。西部旅游业有广阔的市场以及优越的开发条件,因此旅游业完全可以成为西部经济的支柱产业。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发展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书面文件上,而应该由政府部门带头进行贯彻落实,全方位的扶持旅游产业,打破传统的旅游经营理念,明确旅游业的重要性,从而使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农业、工业那样的政府核心工作对象。

(二)合理规划旅游发展战略。第一,依据自身优越条件,确立发展任务以及组织结构,优化开发流程,建立旅游经济开发区,并逐步将其培养成本地经济的支柱产业;第二,深入分析本地旅游经济的特征,了解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做好市场调研,例如游预计游客数量、消费支出等信息。调研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论证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发展分析的正确性;第三,控制旅游业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处在基本一致的水平上,过度的发展旅游业会使其脱离本地经济发展水平,最终经济会产生反作用制约旅游的发展;第四;最好市场调查,根据市场变化规律,有预见性做好各项应对措施,同样也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利方式。第五,树立整体观念,统一规划旅游发展战略;第六,培养创新精神,开拓有新意能够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

(三)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旅游人员的素质决定了旅游业能否快速发展。从旅游形象的树立、产品开发、推广宣传、旅游设施操作、服务等等,都离不开旅游人才的参与。因此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发展西部旅游的前提条件,应从以下几点开展人员培训工作:第一,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提高人员的学习积极性;第二,发展旅游专业院校的教育,加大对专业院校的投入,增强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未来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结束语:

第6篇

葡萄酒旅游(WineTourism)是指游客对葡萄酒厂及葡萄酒产地的访问,以体验其独特的与品尝葡萄酒相关的生活方式,包括品酒、赏酒、美食以及游览参观酒厂周围风景、体验葡萄酒文化等娱乐活动。除了法国、意大利等传统的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外,澳大利亚作为后起之秀,其葡萄酒旅游已具有较大规模。成功的葡萄酒旅游规划,使得澳大利亚的葡萄酒旅游业迅速发展。

一、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规划开发概况

目前,葡萄酒旅游业已成为澳大利亚新兴的旅游市场的先驱者和赢家,它已经涵盖了旅游活动的重要部分,为澳大利亚葡萄酒业和整个社区带来了巨大收益。澳大利亚的葡萄酒旅游业每年可吸引490万国际游客。据澳大利亚制酒业联合会预测,葡萄酒旅游业给澳大利亚每年带来的直接效益在4-5亿澳元之间;在南澳洲,游客在葡萄酒产地的消费每年就超过3.42亿澳元。葡萄酒旅游业的兴起直接带动了一批旅游目的地成为热点旅游地区,例如新南威尔士的猎人谷、西澳的西南地区、南澳的巴罗莎地区和维多利亚东北地区。为了更好的发展葡萄酒旅游业,这些地区都着重根据当地丰富的酒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旅游规划开发,从而将“葡萄酒业”与“旅游业”完美结合,开发葡萄酒旅游线路,创新葡萄酒旅游产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慕名纷至沓来。

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规划的成功,促进了其葡萄酒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葡萄酒旅游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多元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澳大利亚旅游形象的重要促销载体。

二、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规划成功举措

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地规划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旅游规划开发中实施了一系列成功的战略举措。

(一)制定葡萄酒旅游发展规划战略

澳大利亚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葡萄酒旅游规划开发,并在制定葡萄酒旅游发展战略及葡萄酒旅游地规划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布其“葡萄酒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国家。早在1997年,联邦政府国家旅游办公室(OfficeofNationalTourism)就向澳大利亚葡萄酒酿造商联合会(WFA)提供了7万澳元的专项资助,以制定出“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业发展战略(NWTS)”。此战略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领域:①市场营销和推广;②产品开发和培训;③研究和开发;④企业内部的整合和交流;⑤游说活动。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业的规划开发加快了葡萄酒酿造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同时增加了就业,提高了政府的收入,促进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此外,品酒,餐饮及相关活动也成为澳大利亚旅游形象及体验澳大利亚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创新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澳大利亚在葡萄酒旅游产品开发方面不仅充分依托其自身的葡萄酒特色资源优势,而且深度挖掘葡萄酒文化底蕴,开发了许多具有差异性、创新性的特色产品项目。

1、结合工业技术,开发科技旅游产品

澳大利亚葡萄酒厂是普遍对公众开放,通过向公众展示其高新技术设备及产品、现代化生产流程、高效的经营管理模式,以树立企业品牌形象。例如组织游客深入生产一线参观葡萄酒厂现代化的生产设备;观看葡萄酒酿造工艺生产线,了解葡萄酒制作的全部过程;各种品牌、不同年代葡萄酒样品的展览与品尝等。

2、加强互动参与,挖掘体验旅游产品

澳大利亚的许多庄园将当地的葡萄资源优势与旅游有机结合,策划开发出了许多融参与、知识、娱乐于一体的特色旅游项目。游客可以品尝美味特色的小品饮食,欣赏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体验美容健身的葡萄酒浴,参观各具特色的工业生产设施。旅游者还可以亲自体验酿酒过程。

3、注重大型活动,打造节庆旅游产品

在澳大利亚葡萄酒节期间,政府和商家会举办策划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旅游活动以吸引游客,扩大地区知名度。例如举办集文化展示、产品推介、销售于一体的葡萄酒会、品酒会、评酒会,传统歌舞表演、音乐、佳肴、烟火等大型庆祝活动。

4、深入挖掘酒文化,展示文化旅游产品

在澳大利亚,很多葡萄酒产地都建有葡萄酒博物馆。参观者可以通过观看文字材料、图表图片、工具器皿以及不同品牌的陈年酒和新酿酒来感受葡萄酒酿制文化发展,了解酿酒、葡萄种植历史以及地域历史文化的演绎。在葡萄庄园,星级酒店往往是古建筑式样的民居;葡萄酒专卖店、酒吧、餐馆在店内装饰、服务礼仪、员工服饰等方面都极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旅游者在品尝美酒、美食的过程中可以聆听当地酒窖典故和奇闻逸事。

(三)完善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为了保障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规划的顺利实施,在葡萄酒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方面,澳大利亚实施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多方支持,行业组织积极推进,企业经营者大力支持的保障体系。

澳大利亚各级政府主导整个战略的实施,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葡萄酒产业发展协调事宜,落实葡萄酒旅游业规划的内容。如1993年维多利亚州成立维多利亚州葡萄酒旅游业理事会(VWTC),VWTC与地区和国家相关机构合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措施。南澳洲政府也在1996年发表了“南澳洲葡萄酒旅游业发展战略”,并在同年成立了“南澳洲葡萄酒旅游业理事会”(SAWTC)。此外,行业组织和企业也大力支持葡萄酒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由于行业组织和企业经营者支持葡萄酒旅游行为,便利了葡萄酒旅游规划的开展,促进了葡萄酒旅游的发展。

三、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规划开发已成规模,但在其规划开发中也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由于葡萄酒旅游业的发展还不成熟,在葡萄酒酿造业中,旅游业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再加上葡萄酒酿造商缺乏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导致葡萄酒酿造业和旅游业之间缺乏行业间的有效整合规划。由于葡萄酒旅游业发展的不成熟性,也直接导致资料和信息的缺乏,致使旅游规划开发研究不成熟,这已成为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业规划开发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最主要障碍。此外,对于酿造商来说,其主导产品仍然是葡萄酒的酿造而非旅游业的开发,因此,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葡萄酒旅游业的发展。

四、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规划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起步晚,规模较小,与澳大利亚相比,我国的葡萄酒旅游业开发还存在很大差距,有些地方已将葡萄酒旅游纳入了旅游规划中,但有待深入开发。澳大利亚在葡萄酒旅游业的规划、开发、管理等方面都有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第7篇

关键词:目的地建设;武汉市;旅游产品体系;重构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147-04

引言

2009年国务院了41号文[2009]《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武汉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2009年底,武汉市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出台了《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将旅游业定位为武汉市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准备将其打造成为第九个千亿元产业,力争把武汉建设成为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商务会展型和都市休闲型旅游城市。提升旅游产业的地位,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以建设旅游目的地为发展目标。

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在于旅游业的关联带动效应,然而关联带动效应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与游客停留时间长短有关,游客停留时间越长关联带动效应越明显。因此打造旅游目的地是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武汉市旅游业发展至今,一直作为湖北省旅游的一个中转站而存在,具体表现为游客“来得多,走得快”。相比国内其他同等规模的目的地城市而言,武汉市不仅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是旅游发展水平与资源和区位优势不匹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旅游产品体系存在问题。

本研究将通过分析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旅游产品体系存在的问题,围绕核心优势资源形成组团的方式重构武汉市旅游产品体系,实现从过境地向目的地的转变,即由“来得多,走得快”变为“来得多,留得住”。这对丰富城市旅游目的地建设与发展理论,增强武汉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提高旅游者体验质量和推进武汉市两型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文献综述

城市型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建设理论研究源于实践,包括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产品体系构建两个阶段。

1.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国内外关于城市型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包括传统资源直接利用、社会资源延伸结合和经济资源深化结合三种模式。(1)传统资源直接利用。在旅游开发的初期,各地都是以直接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作为对象物,将其开发成为旅游景区、景点,旅游景区、景点构成早期的旅游目的地,由此形成普遍开发和遍地开花的局面。作为观光型的旅游目的地,这一局面现在仍是一种主体性的局面。(2)社会资源延伸结合。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很多地方开始感觉到传统的开发模式已经不足了,资源型的建设需要深化,经济发达型的建设需要提升。在现实中,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建设和社会的各类经济文化资源延伸结合,形成了一些新的概念和做法,如成都的“农家乐”的兴起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各地的普遍效仿[1]。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科教旅游等更是多年的研究热点。(3)经济资源深化结合。随着大规模房地产市场的开发,旅游在其中的作用也在逐步体现,形成了旅居结合,景观房产的新型运作方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深圳华侨城的横空出世,被业界公认为华侨城“旅游+地产”模式(董观志,2008)[2]。迪斯尼乐园、杭州宋城集团这类大型主题公园开发也属于这类运营方式。

2.旅游产品体系构建研究。随着都市旅游这一概念的提出,学者研究的视角开始由传统的景区型旅游目的地转向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由于城市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城市旅游更能体现出旅游业的综合性,因此,城市旅游或都市旅游从兴起后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外研究要早于国内。

国外研究中,新加坡早在1986年就制定了21世纪成为“旅游之都”的发展战略,提出要通过重新界定旅游业、重新设计旅游产品、将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的无边界旅游发展战略[3]。劳(Law,1993)认为,都市旅游应该是旅游产品经过整合,作为一个整体出现,为游客提供的旅游产品应大于城市的各个部门的旅游产品之和[4]。阿什沃斯(Ashworth,1992)指出,或者城市塑造旅游业,或者被旅游业塑造,否则就不能说有都市旅游[5]。

国内研究中,郑耀星(2005)从点线面角度提出城市旅游型目的地包含旅游吸引物、旅游线路和旅游功能区三大要素,其中旅游线路要素是让旅游吸引物实现价值必不可少的要素[6]。崔凤军(2002)认为旅游吸引物不仅仅是城市内的旅游景点,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都将构成旅游吸引物以产生旅游竞争力[7]。魏小安(2001)提出,城市发展旅游不仅需把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而且要把城市本身作为一个中心目的地来发展。城市旅游发展应该是城市包容景区的模式,而不应该是景区压倒城市[8]。

3.国内外研究评价。综上所述,旅游目的地理论研究随着实践的开展,重点转向了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问题上,尤其是城市旅游目的地,即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打造成为旅游目的地,而重点在于对旅游吸引物的整合。本研究将以武汉市为例,从扩大旅游吸引物范畴,重新构建旅游产品体系,打造旅游功能区三个方面来解决武汉市建设成为旅游目的地的现实问题,并将这一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构建出城市型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机制。

第8篇

关键词:非洲旅游;保障体系;主题形象;规划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2.03.015

旅游业是兼具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集传统与现代、生产性与生活性、劳动密集型与资金、知识密集型等特征于一体,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第三产业。在21世纪的新阶段,非洲旅游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人们的旅游需求还将大幅攀升,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方面,非洲旅游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另一方面,非洲旅游业面临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艰巨任务,迫切需要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由数量扩张向素质提升转变,由满足人们旅游的基本需求向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转变[1]。

综观非洲近60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态势,虽然其整体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其发展过程并不平坦,甚至历尽坎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保障体系的条件及完备程度不够。其落后和不健全的保障体系已经大大影响了其旅游吸引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非洲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 政策保障体系规划

1.1 政策保障体系的意义

1.1.1 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和均衡发展

旅游发展必须保证有序性,不能盲目,要坚决杜绝同质化现象,避免旅游市场中出现过度竞争等。为此,政府要为旅游发展制订相关的规划,确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保证旅游业及各部门健康和均衡的发展,保证各种资源在旅游市场中得到优化配置。

1.1.2 确保旅游业的行业地位

在非洲,旅游业早已成为埃及、突尼斯、摩洛哥、肯尼亚、南非和坦桑尼亚等国的重要外汇来源,旅游业的发展为这些非洲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把旅游业视为振兴本国经济的一个新途径或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毛里求斯、塞舌尔等国,旅游业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甚至主导产业。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不少非洲国家的政府除了为其提供配套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条件外,还纷纷出台一系列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或优惠措施,以确保并提升旅游业的地位。

1.2 政策保障体系的内容

1.2.1 制订旅游发展战略

旅游发展战略是对旅游业长远发展的一个总体安排。非洲各国应通过制定旅游发展战略,为各自旅游业发展指明方向和阶段性目标,协调旅游业发展中长远目标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协调区域发展,从而推动非洲旅游实现健康、稳定与可持续的发展。

1.2.2 完善旅游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任何一个旅游企业和集团都无法营造和带动全行业来创造这样的环境,这就要求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实施政府主导战略[2]。作为政府部门,应该积极有效地发挥自身的权威性、主动性和协调能力,引导区域旅游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并推动旅游饭店、景区、车船、购物等专门领域的法规建设,完善特种旅游、自驾车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等专项旅游管理规章。

针对非洲旅游业的实际情况,非洲各国政府管理部门可从三个方面来实现其主导作用:一是建立健全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完善旅游市场体系,加强旅游法规建设,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秩序;二是制定灵活的产业发展政策和合理的投资优惠政策,加大旅游业的资金投入,鼓励和带动社会、个人参与旅游投资;三是增强政府的协调和引导作用,弱化监管职能,给旅游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和选择余地。

非洲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困难是缺乏资金,而要引进国内外资金,必须为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即为投资者提供一系列优惠的政策措施和法律的保证。如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减轻或免征进口资本税、减轻或免征若干年所得税、提供优惠价的开发用地、提供低息的配套资金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等。还可以为投资商提供生活服务、人员培训、人力和物力等多方面的服务,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前来投资非洲旅游业。

1.2.3 建立目的地营销系统

第9篇

    旅游产业是一个以提供服务为主的综合行业,它的发展对社会各行业都有极强的关联作用,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因此逐步得到了重视,已被众多直辖市、省、自治区列为国民经济支持性产业。从广西旅游产业发展进程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大发展,像其他区域一样,广西的旅游业在从“事业型”到“产业型”转变的基础上,实现了从资源经济到要素经济再到产业经济2次质的飞跃,广西旅游业已进入以旅游产业规模化、旅游产业聚集化、多元效应驱动化为特征的复杂发展阶段。当前,旅游业的发展模式粗放、产业体系粗糙、产品质量不高等一系列深层结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改观,发展中所积累的结构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广西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广西所面临的转变旅游发展方式的任务紧迫而繁重。针对旅游业发展的生态特征和广西资源型旅游产业特点,借助生态学中种群动态和繁殖策略的原理,从时间轴和空间轴两个层面研究旅游业的发展态势,深化对旅游业的科学认识,为各地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力,保持旅游产业系统的稳定与平衡,使旅游产业成为加快富民强桂新跨越的重要推动力。

    一、理论支撑

    如果我们把旅游业视为生物体,则可借助生态学中种群动态和繁殖策略的原理,从时间轴和空间轴两个层面研究旅游业的发展态势。种群动态是指生存在特定环境中的任何生物种群,都有随时间过程而呈现出个体数量消长和分布变迁的特有的生命现象,它有“波动”和“演替”两种演化模式。我们可借助这一理论来研究旅游业发展的时间演化模式。种群的波动由群落所在地区气候条件的不规则变动引起的,它是短期的可逆变化,其逐年的变化方向常常不同,一般不发生新种的定向代替。种群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朝着一个方向连续变化的过程。繁殖策略是指生物种群为适应大自然的选择需,不断地对自身所能储存的能量和资源加以协调和利用,逐渐地发展形成不同的繁殖竞争策略以有效地促进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延。它有“r-选择”和“K-选择”两种繁殖模式,表示生物对它所处生存条件的不同适应方式,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我们可借助这一理论来研究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演化模式。“r-选择”是一种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的选择。其牲是在多变、不确定和难以预测的气候条件下,死亡具有灾变性、无规律,幼体存活率低;生物个体数量在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远远低于环境承载力;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关系不紧张;在选择上具有向上发育快、增长力高,最终结果是高繁殖力。“K-选择”是一种有利于竞争能力增加的选择。其牲与“r-选择”正好相反,是在稳定、较确定和可预测的气候条件下,死亡较有规律,幼体存活率高;生物个体数量在时间上稳定,通常临近K值;种内和种间的竞争通常保持紧张;在选择趋向上具有发育缓慢、竞争力高、多次繁殖的特点,最终结果是高存活率。

    二、旅游业发展的时间演化模式

    (一)旅游业发展的时间演化模式之一:波动旅游业发展的时间演化模式之一的“波动”模式,是根据生态学种群动态理论中的“波动”定义推演出来的,借喻区域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短期的可逆性变化,其逐年的变化方向常常不同,一般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广西旅游业发展的时间演化模式中的波动多数是由于广西各地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不规则变动而引起的,其特点是各地的旅游业发展条件相对稳定、发展水平特征变化具有不确定性以及变化的可逆性。不同类型的旅游产业具有不同的“波动”模式,它是旅游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一次“波动”的过程通常可分为衰退、萧条、复苏、繁荣4个阶段,处于每个阶段的旅游产业均有其显着的生态特征。“波动”的衰退阶段,各种旅游需求萎缩,行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大幅下降,旅游企业经营困难,投资急剧降至最低水平;“波动”的萧条阶段,是旅游业发展中处于最低迷的阶段,旅游从业人员失业率高,游客旅游消费水平下降,旅游企业接待能力大量闲置,利润低甚至亏损,企业对前景缺乏信心;“波动”的复苏阶段,是旅游业走出低迷底谷,各种旅游需求快速上升,旅游企业的经营状况开始好转,对经济前景看好,愿意扩大生产或扩大投资;“波动”的繁荣阶段,是旅游业发展演化到一个相对鼎盛的阶段,旅游需求旺盛,生产要素价格和旅游产品价格均快速上涨,旅游企业的经营利润仍然较为丰厚。从广西旅游业发展历程看,20世纪80年代以前,旅游只是“事业型”的接待业,人们对旅游的意识很模糊;由于国家没有开放,各类资金不能进入行业,也谈不上旅游投资或旅游商业。从时间轴上看,此时的旅游业处于“波动”的萧条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国民旅游意识逐渐增强,旅游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各类旅游投资需求越来越旺,从其发展特征看,此时的旅游业发展进入到“波动”的复苏阶段。“九五”、“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发展时间,亚洲和中国在崛起,期间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非典”等事件又深刻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此期间的旅游业发展的“波动”情况比较复杂,各时期“波动”的幅度和频率的差异也较大。经历几次小的“波动”之后,到“十五”末、“十一五”初,广西的旅游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旅游产业基础逐渐夯实,旅游经济取得巨大的发展业绩,旅游业成为广西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的旅游业发展进入到“波动”的繁荣阶段。在“十一五”以来,广西旅游业正面临着新一次波动阶段的演化趋向。这一时期,世界旅游业出现了整体下滑的趋势,加上始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广西旅游业的发展虽然逆风前行,继续保持较快速的增长速度,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经历过前一繁荣阶段的演化后,如何避免陷入旅游业传统的衰退发展演化路径、通过产业转型来保持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并全面成为广西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持产业,成为广西旅游业当前面临的发展难题。

    (二)旅游业发展的时间演化模式之二:演替“演替”是旅游业发展的另一种时间演化模式,表示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以一种产业发展类型替代另一种产业类型,是朝着一个方向连续变化的过程。其特点是旅游业发展条件的不稳定性、旅游业发展水平特征变化的不确定性以及变化的不可逆性。广西旅游业发展时间演化是与其经济发展和经济技术条件相联系的。广西旅游业的起步和发展均是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为基础的,加快旅游业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转型,已成为广西当前旅游工作的重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特别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和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为广西旅游业发展的演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旅游业在时间演化过程中之所以会以一种类型替代另一种类型,是因为当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了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资源吸引力日益下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人们的旅游需求日益多元等问题,而管理体制、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也随之突显。因此,旅游业的转型问题被摆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于是,“演替”的模式也就产生了。旅游业发展的时间演化模式中的“演替”模式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职能类型的优势下来实现。如以桂林为代表的由传统山水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为主的类型的演替,以南宁为代表的以传统观光旅游向会展商务旅游为主的类型的演替,以百色为代表的由传统观光旅游向红色旅游为主的类型的演替等等。旅游业在转型过程中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实现由单一产品结构向多元产业的过渡,培育和发展替代产品和持续产业,以保持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成为搞好产业转型的工作重心。从旅游业发展的时间演化过程看,“演替”是一个相对长期的问题,“波动”是一个相对短期的问题,长期最终要通过短期来实现。因此,我们应注意处理好“波动”与“演替”的关系,准确把握好“波动”或“演替”的演化模式,处理好自身存在的不足,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促进区域旅游业的有序发展。

    三、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演化模式

    (一)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演化模式之一:r-选择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演化模式之一的“r-选择”模式,是根据生物繁殖策略中的“r-选择”推演出来的,是一种适宜旅游业发展初级阶段所采取的粗放的发展模式。在旅游业空间演化过程中,对于旅游产业基础薄弱、市场竞争力相对低下的区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采取“r-选择”的行为和相对粗放的发展模式,把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产业培育和项目管理上,以增强其竞争实力。广西各地市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差异大,资源禀赋和职能类型的差异也很大,它们的发展无一不是依靠其优势来实现的,如南宁的旅游业依靠其区域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优势成长,桂林的旅游业依靠其独特的山水风光、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的优势成长,柳州的旅游业依靠其工业强市、铁路枢纽、民族风情的优势成长等。相对这些优势地区,广西大多数地区的旅游业还处在一个水平很低的阶段,它们仅凭自身单一的意愿很难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质的飞跃。因此,对旅游产业基础还较弱的区域,我们可采取“r-选择”发展模式,通过相对粗放的增长模式发展自己,在实现自身跨越式的发展和增强实力后,再进行有重点的建设,再图谋新的发展。

    (二)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演化模式之二:k-选择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演化模式之二的“k-选择”模式,是根据生物繁殖策略中的“k-选择”推演出来的,是一种适宜旅游业发展相对高级阶段所采取的集约型发展模式。如上述所言,在旅游产业基础薄弱、市场竞争力相对低下的区域,以相对粗放的发展模式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可采用“r-选择”模式来发展旅游业。在旅游业获得快速发展、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后,该区域的旅游业发展目标主要是进一步增加实力、保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式则应该选择“k-选择”模式,实现相对集约的发展。这也是区域旅游业发展到相对高级阶段后,增强该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因此,在选择“k-选择”模式时,首先要从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入手,强化旅游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关联职能,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最后要激活发展动力,突出管理体制创新、产品创新和运营机制创新。如桂林的旅游业在选择“k-选择”模式时时,重点应放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管理体制创新,通过加快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来提升竞争力和产业水平。相对于桂林、南宁等旅游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区域来说,百色、河池、钦州、防城港等后发展区域的旅游业成长的能力较弱,如何选择运用“r-选择”模式或“k-选择”模式,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实现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区域从“r-选择”模式到“k-选择”模式,再到更高的超越,是其审时度势的理性选择,也是其自然“进化”的结果。旅游业欠发达地区在空间演化中选择“r-选择”模式并非全部不可取,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将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演化中的“r-选择”模式视为旅游业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结语本文从生态学的种群动态和繁殖策略入手,结合旅游产业的特征和广西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分析了旅游业发展的时空演化模式,探讨

第10篇

论文摘要: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于东部地区,但其自身独特而丰富的各类资源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契机为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分析了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不足之处,提出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崭新道路。 

 

一、浅析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端,面积72万平方公里。与其他中西部省区相比较,青海省既是一个特色突出、潜在优势深厚、尚不为人知的旅游资源大省,也是旅游资源开发小省和旅游经济弱省。总体来说青海省旅游业现状可以概括为:“一流资源,二流知名度,三流开发,四流交通,五流经营。”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青海旅游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级旅游部门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方位、多形式宣传青海,如推出系列特色旅游新项目和旅游专线,开展节假日旅游活动,同时不断提高旅游综合质量,使青海省的旅游事业呈现较快发展的势头。2002年,青海省旅游业接待的人数和旅游创汇收入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使其成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近几年伴随着青海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青海旅游业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1.旅游客源逐步扩大,创汇不断增加。2002年,青海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22.35万人次,创汇990万美元,旅游收入达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 

2.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及民族风情旅游日趋升温。以青海湖、鸟岛、孟达天池、南山、互助北山、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可可西里、阿尼玛卿雪山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旅游人数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以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塔尔寺、瞿坛寺、清真寺等宗教圣地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也日趋升温。 

3.旅游业的产业带动和社会效益已在显现。2002年青海旅游业为社会提供直接就业岗位5000余个。目前,全省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1.9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近7万人。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扩大了社会就业,增加了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群众收入。 

4.旅游业引入市场机制,全力推进投资结构调整,一大批非公有制旅游企业蓬勃发展。目前,全省101家旅行社中,52%为股份制和民营企业;39家星级宾馆中股份制和民营企业占了38%。 

(二)青海省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青海省旅游业虽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同国内发达省市相比,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各项旅游指标在国内仍处在落后位置。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观念相对滞后。青海旅游业观念陈旧的原因在于,青海的经济发展落后,国有经济改革进程普遍慢于东部其他省份,国有经济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很多人仍然抱着“靠国家吃饭”的老观念、老思想。要实现青海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观念和思想的大解放,摈弃传统的思维模式,突破传统的观念障碍。 

2.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还来自于其可进入性。进入青海省的直达客运列车太少,京广南线、宝成线、兰新西线等线路目前尚无列车开通。一到客运高峰,客票就十分紧张,许多西行的旅客因换车麻烦,只好放弃到青海游玩的意愿。省内的旅游专线和民航也存在着通达区不多、线路少服务设施陈旧和老化等问题。 

3.旅游相关产品结构过于简单。青海省旅游资源具有突出的多元化特点,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青海有青海湖、日月山、鸟岛、塔尔寺等著名的旅游景区,但青海省对旅游相关产品开发利用非常不足。在东部发达省份,旅游业已形成了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并存的多元化产品供给结构,而青海旅游的产品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 

综上所述,青海省旅游产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克服上述3个主要问题,克服这些问题,并非一蹴而就。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防止在发展规划中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及作用的过高预期,避免因为盲目地“上项目”、“辅摊子”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旅游产业对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认识旅游业发展在青海省的重要地位,克服障碍因素,积极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正确定位青海省旅游的发展道路 

 

(一)加强政府对旅游业的主导作用。 

“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完整表述是:在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前提下,以政府政策为导向,全面发动社会力量,进一步加大旅游发展的力度,加快旅游发展的速度,使旅游业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政府主导并非不要市场机制的调解,而是以市场为主体,结合政策引导,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归根结底要以市场为基础来配置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达到经济效率的提高。 

政府在旅游业的发展方面的主导作用如何有效发挥出来呢?从旅游业发达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经验来看,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应体现在政策、资金和立法等多个方面: 

1.制定保证旅游业健康发展、稳定发展的法律、法规。政府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投资者,而且应该是旅游业的管理者。青海省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对当地旅游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2.根据本省旅游业发展计划,为增加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创造条件,加强资金导向。在青海省,资金短缺成为了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解决旅游业所需资金,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经验,征收一定的旅游税费,如在饭店、宾馆按房费确定一定比例,或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游客必经之地按票价的一定比例或固定数额征收。除征收旅游税收以外,政府还应该为旅游业提供更多融资机会,如增发旅游企业债券,增加旅游企业上市公司;通过制定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和国内私人资本对旅游业的投入。 

3.政府应该在大型旅游活动的宣传中发挥作用。青海省现在每年都举办一次“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王洛宾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吸引大批的游客来观光游览,以此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组织大型活动能形成总体形象。 

总之,只要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坚持在遵循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必将迎来本省旅游业的繁荣。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青海省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当前追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本省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针。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问题已成为旅游界关注的重大话题。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7月向联合国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提出了一个为世人所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青海省旅游业发展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区的建设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和建立是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是整个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青海省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清新的、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没有蓝天、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对于旅游者来说是没有观赏价值和吸引力的。 

2.处理好重点旅游区的开发和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关系。在青海省旅游开发中重点旅游区应发挥其示范、带动、辐射的作用。示范作用,即各中心城市在旅游开发和旅游经营上依据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做出样子,开展城市旅游;带动作用,就是依托中心旅游城市,带动周边旅游开发,带动周边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的旅游经济和整体经济发展。辐射作用,即中心城市的旅游开发和旅游经济发展辐射范围放大到一个地区或一个省,甚至到部分省区。

三、发展青海省旅游业的相应措施和办法 

 

(一)加快体制创新步伐,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在于进行旅游行业管理体制创新和企业制度创新,积极发展以特色旅游作为目标、以产品创新为推动机制的旅游开发模式。青海省旅游业发展从产业规模、经营效益、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产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和东部省份存在着明显差距,形成这种差距的原因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等硬环境的制约因素外,软环境的落后,尤其是体制的落后更是一个重要因素。 

青海目前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交通服务瓶颈。现代旅游要求为旅游者提供快捷、舒适、安全的交通工具,以缩短旅游者的旅途时间,减少疲劳度。而青海偏离中国经济中心和沿海高出游率地区,地域辽阔,景点间路线较长,路况较差,必须大力发展包括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和公路三位一体的综合运输网,构建区域快速旅游网络。总之,要加快体制创新,加大对旅游景点地区城市建设的投入,从根本上搞好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合理开发利用优势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青海省的旅游资源繁多,千差万别,这些旅游资源的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开发多种多样的旅游项目、旅游产品。青海省的自然、社会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等级和品位高,开发潜力很大。 

1.原生态旅游项目。青海省的自然资源优势尤为突出,有大量的湖泊、草原、沙漠、戈壁、动植物,等等。其中草原生态旅游是很好的生态旅游产品,草原与数以万计的草原植物、动物,以及传统的游牧文化、风土人情相结合,构成了一类生态旅游目的地。 

2.民风民俗旅游项目。青海省属于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大力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有很大的挖掘空间。青海省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大省,应抓住这一良好的自身优势而大做文章,而且青海省的很多少数民族在青海省是特有的,比如土族、撒拉族等。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青海“花儿”、玉树歌舞、土族的“安昭舞”、那达慕、赛马会、藏戏等对广大的游客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3.宗教文化旅游项目。神秘的宗教旅游资源已成为青海省旅游业新的亮点。青海是我国古代由中原通往西域、吐蕃(今西藏)的要道,因此其文化受到了中原文化、印度文化及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加之青海省民族众多,宗教的文化底蕴非常浓厚。青海省的主要教派有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位于青海省湟中县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的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是广大黄教信徒朝拜的圣地。昆仑山被视为万山之祖、王母娘娘的居所、道教祖庭,西宁的东关清真大寺是一处伊斯兰教庙宇。这些丰富的宗教旅游资源品位高,更有很高的可游性。 

总之,青海要树立超前意识,以市场为导向,深层次、高品位、多元化地开发青海旅游资源,量力而行地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和景点,逐步形成以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观光、避暑度假、登山、探险、徒步朝圣、野生动物观赏、民俗风情、森林生态、科学考察等为主的旅游产品,使“行、游、住、吃、购、娱”配套发展,资源得到深层次开发。 

(三)树立良好旅游形象,加强旅游宣传,招徕旅游客源。 

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体现在做好旅游服务和旅游公共关系的工作上。一个地区的旅游总体形象是该地区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树立起的一面与众不同、独具魅力的旗帜。像青海省这样旅游资源潜力巨大、旅游业发展相对缓慢的省份如何运用好策划、塑造和广泛传播自己的旅游形象异常重要。策划旅游形象没有固定的模式,一切因地制宜。可以设计旅游地的形象标识,用鲜明、独特的图形符号或本地标志性景观的图象显示自己的特色,同时用精练、形象、明快、易记的文句加以概括,如“青海:长江、黄河的摇篮”或“青海:高原瑰宝”——以此来显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旅游形象是品牌经营这一当代商战策略在旅游地宣传中的运用和发挥,一经选定要相对稳定、长期使用、反复宣传,给人们留下深刻影响。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客源推出不同的旅游产品或节庆活动设计的宣传口号。我们还应该在名人、大事上做好文章,比如:日月山上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海北金银滩王洛宾先生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文化载体。 

青海省的旅游业只有付出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只要我们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发展大旅游,就一定能够加快青海省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就一定能把青海建成山川秀美的旅游强省,从而带动青海省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37-44. 

[2]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91-296. 

[3]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1996—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122-123. 

[4]中国国家旅游局编.2002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388-392. 

第11篇

关键词: 高校旅游专业 西安 旅游人才培养 人才发展策略

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人才发展战略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发展的基本战略。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人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发展战略成为任何国家和地区及各个行业发展的基本战略。

“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形成了以大众旅游消费为主体、国际国内旅游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旅游业向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迈进的重要阶段,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也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中国旅游业大国地位急需相应的人才发展战略与之配套。《中国旅游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定位更加明晰,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发展势头更加强劲。走内涵式、集约化发展道路,发展方式由关注劳动力及资本投入为主向关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主转变,发展模式由数量规模扩张型为主向质量效益提高型为主转变,必须加大旅游人才开发力度,确立旅游人才在旅游业发展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形成旅游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与旅游业发展相匹配的旅游人才队伍。到2015年,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1490万人,其中,直接从业人员为174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为9750万人,年均增速8.65%,比2010年增长51.38%。旅游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大专及以上学历旅游人才达到347万,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技能人才占直接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提高。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发挥高校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导作用,制订切实可行的旅游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从而为旅游大国和旅游强国的旅游“中国梦”作出人才培养的贡献。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旅游业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旅游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旅游人才有效供给不足;能级、专业和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区域、行业和业态分布明显失衡;旅游人才整体素质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旅游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不畅;旅游人才队伍稳定性差,吸引力弱,旅游行业的人才集聚能力亟待提高;旅游人才教育培训支撑不足;旅游人才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较弱,更好实施人才强旅战略缺乏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等等[1]。

2.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高校,特别是有旅游专业的院校作为旅游人才培养的摇篮和人才汇聚的中心,每年都为国家输送大量的旅游人才。到2012年年底,我国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设旅游相关院系或旅游相关专业的院校)共计2236所,其中高等院校1097所,中等职业学校1139所,旅游相关专业在校生107.34万人。从总体上看,我国旅游人才培养和建设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对促进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但是无论旅游人才的数量储备,还是旅游人才的质量水平,均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差距较大。这种现象反映出现有的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有自身固有的一些弊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旅游人才培养模式陈旧,行业内就业率低。

现有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教学+课程实习+专业实习”、“高校教学实习+企业实习基地”、“高校+企业职业培训”等,突出表现为“理论性浅、职业化低、动手力差”的特征。毕业生在进入旅游行业后不能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对接,远远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亦导致大多数旅游专业的毕业生转行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

2.2高层次旅游管理人员缺乏。

以2012年为例,全国旅游院校旅游相关专业在校生共计107.34万人,其中研究生在校生5761人,仅占所有在校生的1.00%。研究生所占比例太少,将导致旅游相关的高层次人才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还将处于人才缺乏的状态。

2.3旅游相关课程设计亟须调整。

在旅游业从传统的“观光时代”向“休闲时代”转变的过程中,旅游业市场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登山旅游、乡村旅游、会展旅游、工业旅游等专业化的旅游市场不断涌现。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目前的课程设计仍以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为主,很多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几乎没有差别,课程设计陈旧、体例老化、针对性差。很难同目前的旅游行业(如旅行社、酒店、景区等)的实际需求对接,更谈不上迎合今天日益细分的旅游市场和定位。

2.4缺乏引领性的本科旅游院校。

目前,旅游相关本科专业主要分散于综合性的院校的地理、外语、历史、园林、建筑等院系,以地理、历史和外语类的居多。这些院系的师资人员基本上都是原来搞地理、历史、外语等为主,对旅游方面的知识积累不是很丰富,不仅导致所培养的学生旅游知识的构建不全面,而且这些专业在所属学校的院系中都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容易被“边缘化”[3]。因此,组建综合性、应用性的旅游大学(学院)成为解决旅游专业学生知识架构和旅游院系尴尬地位的当务之急。

3.我国旅游人才培养的路径分析

3.1构建新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在对旅游业产业链进行细分的基础上,结合高校自身的特色,重新构建“高校+企业+政府”的综合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学生的实习不再仅仅指几个月的社会实践,而是通过企业高管和政府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授课和实地培训相结合。另一方面,旅游专业的学生不再局限于实习就是去酒店当服务生或者景区当讲解员,而是真正参与到地方旅游业的日常管理和运行的方方面面,如旅游交通、旅游局、旅游协会等。

3.2加强高层次旅游人才的培养。

在现有旅游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上,摒弃以往旅游专业研究生教育“大而全”的做法,增加针对新的旅游业态和专业市场的研究生专业或者研究方向,不仅能增加研究生的数量,而且能在质量上把好关。

3.3改革现有的旅游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一般包括三部分: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践课。旅游相关专业(如旅游管理)的课程也不例外,其专业课程体系是由这三个部分组成,其构成比例为:公共课占40%,专业课和教学实践占60%。这种课程体系设置对于像旅游管理这样对操作性和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学科而言很不科学[4]。因此,旅游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在参考国家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尽量突出学科的特色和专业性,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3.4提升现有的旅游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实践教学更是轻之又轻。对于旅游这样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专业而言,高校教师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与动态、并同业界保持良好的关系比优秀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对学生来说更有益。因此,学校应该适当调整旅游相关专业教师的考核制度,以调动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吸收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企业界人士来校担任专职教师[5]。

4.西安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高校旅游人才战略思考

“十二五”时期是西安发展旅游业并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关键时期。实施旅游人才开发战略,做好人才储备,进一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素质,对于“十二五”期间西安旅游业大发展,实现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目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受益于西安市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作为优势产业的定位及逐渐成熟的旅游市场,西安市旅游人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亦为西安市旅游业的发展贡献了必不可少的力量。随着政府的重视和投资力度的加大,西安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日臻完善。旅游人力资源日益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短板”和瓶颈,服务意识差和专业水平不高几乎成为大多数来西安的游客的直接评价。西安是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较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在校学生人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是全国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是中国三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但是,西安市旅游人才建设过程中仍然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高层次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不足;旅游人才职业发展空间有限;旅游人才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等。因此,发挥西安高等教育的优势资源,为西安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势必成为当下西安高校旅游专业管理人员和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西安的旅游人才战略建设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明确定位,差别发展。西安有旅游专业的高校非常多,几乎每个综合性大学都有旅游相关的专业,但是很多学校旅游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几乎一致,很难发挥大学自身的特色并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比较好的定位。其二,应对新业态,调整培养方案。面对愈来愈多的旅游业新业态和更加细分的旅游市场,在对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上,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侧重对某一新业态和某个细分市场进行重点培养。其三,联合西安有旅游专业的高校和院所,组建中国西部旅游研究院,打造为对西部旅游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和培养高层次旅游人才的专业平台。其四,利用高校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进旅游从业人员的再培训和再教育,建立大型旅游企业(如陕旅集团、曲江集团等)、政府相关部门(旅游局、文物局等)和高校的深度合作机制,定期对企业和政府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现有管理人员对行业发展趋势的认识和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燕军,魏红涛.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35-38.

[2]刘住.走旅游人才强国之路——中国旅游人才状况及规划方向.旅游学刊(特刊),2006:6-10.

[3]石培华,李成军.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考.旅游科学,2011,25(1):88-94.

[4]刘迎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新西部,2011(9):220-221.

第12篇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三次大规模产业转移,在这三次浪潮中转移地、承接地从美国向日本,从日本向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以下就是为您提供的浅谈安徽省旅游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移是指特定形式的产业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即产业中的企业等主体将生产形式整体或部分从原产地迁移到其他区位进行生产活动。产业转移不仅是发达国家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竞争优势转换升级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方式,也是发展中国家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契机。改革开放以来,凭借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和外向型产业发展战略,我国迅速跻身于世界制造业的大国地位。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地位的逐步提升,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趋明显,旅游业承接产业转移是旅游业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

20世纪90年代,安徽开始着手推进皖江与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进程,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颁布,掀起了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浪潮。安徽东邻江苏和浙江、北接山东、西邻河南和湖北、南接江西,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尤其是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优势区位,为融入长三角旅游圈的建设,承接长三角地区旅游业产业转移提供了先天优势。

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比较。

1.1 旅游资源比较。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本源和依托,提高旅游资源的竞争力将会带动旅游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从而促使旅游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A级景区数量作为衡量旅游资源竞争力的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旅游资源竞争力的大小。由图1可见,安徽A级景区数量占有绝对优势,达到350处,其次为江苏、浙江,上海A级景区仅有50处。就4A级景区而言,江苏在100处以上,居第一位,其次为安徽、浙江,上海仅有25处,数量最少;就5A级景区上,江苏11处、安徽5处、浙江3处、上海2处。总体而言,江苏、安徽的旅游资源较丰富、级别较高,如江苏有拙政园、周庄古镇、同里景区、环秀山庄4处世界遗产,安徽有黄山、西递、宏村3处世界遗产。

1.2 旅游企业比较。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推动旅游业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载体。大型知名旅游企业一般采用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董事会决策制、总经理和高层管理人员聘任制、经营成本核算制等,未来旅游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取决于企业制度和运营机制。饭店和旅行社作为旅游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业的正常运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正在加剧进行,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浅谈安徽省旅游业转型升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