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时间:2022-03-31 04:17: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第1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新版;认证;绩效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223

1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的发展急需要提高自身的现代管理理念,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提高企业自身的绩效水平和风险防范的能力,以此实现企业自身的更好更快地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引入和建设上的努力到今天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确认和施行都是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的市场生存和发展能力,通过优化企业管理活动提高企业在未来经济发展的生命力。通过2015年新版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行,使我国企业更符合现代企业的质量管理标准和水平。

2新版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

早在2012年6月,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就提出了改革现有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观点,并设计好了改革的方案,经过更为细致的考研和确认之后,经过会议审议最终决定在2015年9月正式实行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新版相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企业实行的2008版除了在内容上有了一些符合时代和市场发展特点的新要求以外,主要围绕企业绩效和企业风险管理两个方面,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我国企业在日益开放和市场环境下的企业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新版的新要求和对旧版相关要求内容的变动无形中加大了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维护工作的工作量,工作内容的增加主要集中在对公司职责补充、体系认证体现以及公司相关质量管理文件和资料的修订等方面,通过这些工作的落实能够使企业提高自身的质量管理效率,工作内容的变动和工作量的增加对企业发展来说即是时展趋势的挑战,同样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做好新版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能够使企业在体系设计、策划和组织管理工作以及企业发展赢得优势。

第一,新版质量标准结构更加有序化。通过对章节和部分条款的调整使得新版质量标准结构更加符合国际化要求,避免了管理过程中管理条款的重复和措施矛盾的问题。

第二,管理原则更准确。新版标准对标准的八项原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尤其是第七项原则,将“系统方法”归入“过程方法”,“与供方互利关系”变为“关系管理”,使得该项原则范围的描述更加准确,同时体现了现代管理供应链的管理思想。

第三,新版质量标准在内容上更加完善和具有时代气息。新版标准内容的亮点在于增添了风险管理、知识管理以及创新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知识管理和创新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深化的当前,重视和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是提高我国企业生存和发展首先需要考量的,创新和人才是当前我国企业全面升级和转型的核心资源。因此,新版质量标准内容的增添和调整体现了对于企业管理规划和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视。

第四,对于企业最高管理者的更高要求变更内容使标准更加科学化。从2008版质量标准到2015版质量标准能够看出对于企业最高管理者的重视,新版标准对企业高层管理的更高要求,要求对“过程方法”提高重视,并确保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的同时在企业的顺利具体落实,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进一步强化成为了未来企业发展的通行证。

3提高国有企业实施新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绩效的途径ISO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全面质量改进和符合时展趋势的因素的融入,使企业发展能够实现和达到一定的标准,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方向有着重要意义,如何提高国有企业实施新版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绩效,首先要对国有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题有明确的认识。

31我国国有企业在实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过程中的问题

第一,部分企业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我国部分国有企业在实施ISO 9001标准过程中,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通过质量标准认证提升企业形象来带动企业的收益,在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以后,在思想上开始产生麻痹。这种急功近利的手段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第二,审核员自身素质不过关,不能够确保企业的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只重视与标准条款的表面一致性,而忽略认证审核的有效性,总体来说不懂得企业管理,不能够发现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的深层次关系。第三,我国市场经济认证机构和咨询机构的唯利化。认证机构和咨询机构没有自我的职业道德准则,通过这种不规范的竞争手段,使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企业成功得到认证,给国家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32提高我国国有企业实施新版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绩效的建议国有企业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除了选择靠谱的咨询机构和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以外,还要做到:一是立足企业的实际,企业发展的目标要体现和符合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质量管理标准首先要确保自身企业的质量,这需要企业不断地进行宣传和解读,使企业员工能够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使质量融入企业的文化,从思想和行为激励上都展示对于质量的要求。二是企业管理者要强化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风险时新版标准最新引入的词汇之一,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推进的今天,只有把握好企业的风险管理才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发展,因此,国有企业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要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企业的防范风险的能力。三是做好新旧版本的转化工作。新旧版本目的相同,内容不同,因此国有企业要继续秉承企业高质量的管理效率的同时还要加强企业管理者和审评部门成员的技能培训和沟通工作,对新版本的新要求要考量是否需要设置新的部门和机构进行管理;对企业源文件进行必要的内部评审和修订,通过在实地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内部的层层把关,确保新的稳健运行体系能够起到加强和符合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上来,通过这种客观的评价指导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认证工作;另外,在达到质量标准后,要不断核实标准的有效性,通过认证信息的及时反馈和沟通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维护更加准确,更加有效。

4结论

ISO 9001: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历经多次会议的审核和考证,其出发点在于提高优化企业的绩效和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能力,通过企业自身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企业更现代化的管理,从而提高我国企业在国内外激烈的企业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针对新版质量标准对于企业管理的多方面新的要求,要求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和自身定位中,未雨绸缪,积极面对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实现新旧版本质量管理标准的审理过度,以此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宋松林企业实施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世界标准信息,2008(1):55-59

[2]田武新版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主要变化[J].质量与认证,2016(2):63-66

[3]质量管理体系:新版培训[Z].上海质量,2016(2):76

[4]殷毅《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新版解读[J]. 中国船检,2009(2):78-80

第2篇

关键词:企业;标准化工作;运行;作用;质量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标准化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针对经营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以人本为核心,制定细而又细的科学化、量化的标准,按标准进行管理。标准化经营与管理,可以使企业从上到下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形成统一的思想和行动,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企业形象。更重要的是标准化经营与管理能使企业在连锁和兼并中,成功地进行“复制”或“克隆”,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在扩张中不走样,不变味,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标准化工作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

企业要想以质量求生存,立足于国内市场,竞争于国际市场,就必须制定正确的质量方针和适宜的质量目标. 围绕着质量目标的实现,企业就要在新产品开发的设想、技术设备的引进和改造、工艺水平的提高、人员能力的培养、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权力的分配与落实、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活动的组织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管理活动. 这些管理活动就是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的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是企业建立、完善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的主要文件,它们在企业内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和法律性,既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法则和准则,也是企业必须遵循的质量标准文件.

不少企业的实践证明,在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过程中,应用标准化的原理起到了简化、统一和优化的作用. 使体系文件与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之间得到有效的统一和简化.

企业在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都离不开管理,而质量管理从一开始就是从制定标准着手的,只有加强对标准化的重视,事事都追求标准化,只有让标准成为企业的法律,使标准化思想牢固地树立在企业员工的头脑之中,才能有利于加强质量管理.它为企业的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物质管理、设备管理等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为质量管理提供了目标.

二、水利标准化工作的主要问题

2. 1标准的立项、编制和版权产生矛盾

水利技术标准立项主要由水利部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 水利企业一般很少提出标准编制项目。属于国家标准的编制计划由水利部上报建设部或国家技术监督局; 水利行业标准的编制计划则由水利部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下达, 标准的制定或修订均由水利部各业务司、局组织有关专家承担。因此, 水利企业对编制标准积极性不高, 水利技术标准适应不了市场经济机制的需要。

2. 2制定修订运行机制有效性差

( 1)制定修订效率低, 透明度不高。

( 2)反映市场和企业需求不够, 市场适用性差。

( 3)国家标准制定修订经费使用效率不高。

2.3标准化基础工作薄弱

(1)标准化培训教育工作薄弱。标准化是一门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科学, 现有标准化人员面临着知识结构单一、老化问题, 需要不断更新, 以提高业务素质, 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2)中介机构薄弱。从我国几个相关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来看, 各类标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 而我国水利标准化的中介机构却非常薄弱, 水利标准化机构和队伍与国内同行相比, 差距很大, 更谈不上用WTO /TBT 协议来要求标准化机构和队伍了。因此, 对我国水利标准化队伍的人员素质要有更高的要求。

2.4标准化经费短缺

水利行业制定的标准, 无论是强制性标准还是推荐性标准, 对标准化经费的支持主要体现在编制技术标准方面, 并表现为补质, 而标准管理经费、研究经费没有着落。

三、水利标准化的建议

3.1完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

目前, 水利标准化工作从指导思想、计划安排到标准的制定和批准、实施各阶段, 还存在许多与WTO /TBT协议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种标准内容不但多而全, 而且细而严; 只考虑生产水平, 不考虑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变化; 标准制定周期长, 更新速度慢, 不能快速灵活地满足水利事业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 标准实施及对实施的监督不力, 标准信息化水平低。因此, 加入WTO后, 需要尽快调整和完善我国水利技术标准体制, 以水利现代化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宗旨, 以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为框架, 加大国家的投入力度, 完成水利技术标准体系所规划的蓝图; 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力度, 提高水利技术标准的质量和水平。

3.2加大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方面, 在继续保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的同时, 积极探索,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解决标准化经费的管理新模式。仍以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为主,加大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改革力度, 尝试采用招标方式编制水利技术标准, 探索建立水利标准编制、发行、培训和咨询服务一体化运行机制的可行性, 使标准的立项、编制、、出版发行、宣传贯彻、实施及实施监督真正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标准体系的主体是技术标准, 体系不完善致使技术标准出现缺项、漏项, 技术标准是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 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体系建设; 而技术标准的基础及来源是科学技术和科学试验。以国际标准为基础, 采用开放式研究方式, 将当前的研究体系与已颁布的标准、标准体系及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相结合, 充分发挥各方优势, 大规模、高强度地改造水利行业技术标准体系是当务之急。

3.3构建水利标准化管理新体制

尽快转变政府的标准化管理职能, 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经济管理由微观向宏观转变。于标准而言, 政府职能是保证标准化制修订机制和程序的公平公正, 而将标准逐步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来管理, 将标准的技术问题留给利益相关方去协商解决, 这样就可以避免用标准保护相关部门利益, 同时, 标准体系间的重叠、交叉等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水利行业应在现有工作基础上, 加大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力度, 充分发挥中间组织和标准化团体的作用, 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 使水利技术标准共享网站得到充分的利用, 将我们的标准及时准确地向全社会传播。在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的同时, 使标准化工作按统一、公正和科学的程序进行。

3.4将专利与技术标准有机结合

专利与技术标准的捆绑, 是当今世界技术标准发展的重要趋势。一个单项专利技术只影响一个企业或若干企业的利益, 当这项专利上升到技术标准的高度时, 它影响的却是一个行业, 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利益。将专利与技术标准有机结合, 创造的效益将是不可估量的。

目前水利行业专利很多, 但反映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的并不多, 应当改变这一现状。作为成功的例子, 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在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均取得许多独创性的研究成果, 并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 部分成果已纳入行业规范。应当参照这一做法, 使更多的专利和技术标准结合起来, 去争取更大的利益。

结束语

标准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 是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工具。水利工作正面临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水利技术标准化工作应适应新形势下水利事业的发展需要, 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因而, 提高水利技术标准水平并增强水利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力,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渭. 标准化基础教程标准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 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

[2]胡恭智. 做好水利标准化基础工作努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J]. 水利技术监督, 2004.

[3]田武. GB/T 19001 - 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第3篇

[关键词] ISO9000;一法两规;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b)-084-02

近年来,输血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对血站推出了很多的培训项目,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文件,提高从业人员血液知识和技术水平,规范采供血执业质量行为和技术行为。“一法两规”[1-3]就是最好的例子。法规中明确指出血站必须建立一个覆盖生产和服务所有过程并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2,3]。但以什么标准建立,如何建立,文件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很多血站都在积极探索,努力寻找一种适合自身血站定位、业务发展、社会认可的质量管理模式。笔者认为以ISO9000为框架,以“一法两规”为标准,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无疑就是适合其选用的管理手段,从组织、机构和法律等最基础层面为血站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奠定基础,对确保血液质量意义重大。

1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现有模式

依据“一法两规”建立一个质量管理体系。

依据ISO9000和“一法两规”建立一个质量管理体系。①以“一法两规”为主,以ISO9000为补充;②以ISO9000为主,以“一法两规”为补充。

依据ISO9000建立一个质量管理体系。

2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

2.1先进的管理标准

ISO9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吸取世界各国各行先进质量管理经验,结合现代管理理念进行归纳、补充、完善而形成的包括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两方面的质量体系标准。特别是2000版ISO9000族标准,以质量管理原则为设计思想,强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促进组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因而具有很强的先进性。

2.2完整的体系结构

ISO9000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系统性原理,强调各部门、各工作程序间的协调性。明确提出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层次框架结构,结构采取4大板块结构的过程方法模式: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和测量、分析和改进4大过程,体现了P-D-C-A[4]的循环过程,体系的策划更科学,更易于与其他管理体系兼容。

2.3通用性和创新性

ISO9000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标准,通用性极强,适用于各个行业和各种规模的组织。但又只提供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要求和实施指南,组织可以按照其自身特点和要求,创造性地进行质量体系设计,建立具有自己组织特色的体系文件并加以实施,从而有助于自身组织文化的发展。

2.4持续改进

ISO9000提供了不合格品控制、内审和管理评审、纠正预防措施等方法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3 ISO9000与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关系

见表1。

表1 ISO9000与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关系

4以ISO9000为框架以“一法两规”为标准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ISO9000作为一种先进的体系化管理理论,其要素的严密性、结构的完整性、标准的通用性、先进性、实践的可操作性以及第三方认证的客观公正性,都是非体系化质量管理无法比拟的,内在的思想、方法对血站质量管理意义重大[5]。其宗旨和目标与“一法两规”完全一致,通过对过程控制,确保最终结果与预期目标相一致。最主要的是“一法两规”颁布之前,许多的血站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获得社会认可,使无偿献血工作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主动寻找自我改进自我完善机制,已按照ISO9000的2000版通用标准建立并实施血站的质量管理体系。“一法两规”也是参考ISO9000的2000版和GMP等标准,结合血站行业特点建立的行业标准。因此笔者认为血站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完全可以以ISO9000为框架以“一法两规”为标准,将规范中新要求新内容充实到原体系中,使内容更加符合规范要求,而对结构不做大的修改,这样即可节省成本,又可节约时间,将大量精力用在人员培训、体系运行、测量、分析和改进上,通过定期内审和管理评审,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持续改进。在建立实施质量体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4.1领导亲抓全员参与

“一法两规”和ISO9000的2000版标准,都特别强调领导者的管理职责。规范中明确指出:法定代表人为血站质量第一责任人,负责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监控和改进。国内外长期实践证明:领导者只有直接参与到体系的策划、批准和颁布,制订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定期听取质量汇报,切实履行职责,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体系文件,进行质量意识、职业道德、岗前技能等方面培训,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和参与到体系建设中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质量体系的贯彻和实施。

4.2制订采供血过程体系文件

质量体系是以文件化的形式列出有效的、一体化的技术和管理程序,以便以最好、最实际的方式来指导工作人员、设备和信息的协调活动,从而保证质量和降低成本[6]。由于血液的特殊性,其产品和服务不同与一般产品,不能逐袋检验,只能通过程序或体系文件严格控制其流程,并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规范化方式去完成每一项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确保全过程受控,才能确保血液采集、制备、检测、储存、发放等过程不发生质量差错,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7]。编写文件最好成立专门小组,理想的人员应为该流程的主管、熟悉业务的技术专家、骨干等。这些人不仅熟悉采供血业务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而且清楚接口与接口的衔接中薄弱环节。重要的是编制文件能做到有的放失、抓大放小。对标准中要求做到的、影响采供血过程质量的,一定会写到,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做到的,就留有一定余地。否则,写一套做一套,形成“两张皮”,失去了实施质量体系的目的。

4.3加大培训力度增强自身竞争力

我国的采供血机构,长期以来基本处于“行业垄断”地位,建立质量体系使职工质量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提高,但自觉性和持续性较差。对此应充分利用血站工作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75学时的岗位继续教育的规定[1],开展持续性、实用性、针对性的新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通过学习法律法规、岗位职责和各类规章制度及相应岗位SOP,安全卫生与职业暴露等培训,增强自身业务技能,加强体系实施约束力,使体系运行进入良性循环。

4.4加强监督评估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评估是发现问题进行改进的一种方法,通过评估可发现体系运行中过程、程序、资源配置等状况能否满足工作需求,员工是否能够按照SOP要求严格完成各项工作。因此,要定期对影响质量的人、机、料、法、环各环节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对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同时还应通过日常监督和现场质控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特别是质量记录的检查,促使职工明白记录可以证实特定标准已被采用,证明血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临床要求,自觉养成严格执行SOP,及时填写质量记录的好习惯。最后还要通过考核巩固成绩,通过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主动寻找采供血生产和服务工作中需要改进的问题,真正做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建立自我完善自我改进机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管理办法[S].2005-11-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S].2006-04-2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S].2006-05-9.

[4]蒋鸿章. 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应用指南[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21-31.

[5]张丽.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对血站质量管理的意义[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3,5(4):299-300.

[6]崔宝荣,郭文瑞.以认证为载体推动全面质量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4,11(4):44-45.

[7]曹晓莉,李凤琴,杨俊英,等.试述采供血体系文件的关键控制点确定思路[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5):428-429.

第4篇

关键词质量;体系;运行

作者:李雪妮    乔志杰

面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ISO9000认证已成为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根据ISO9000族标准要求,建立符合公司自身发展需要的质量管理体系,更是公司当前最迫切的要求。近年来,延安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建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2007年6月通过了ISO90012000标准认证和美国石油协会的API5CT认证,但建立起来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困难,甚至影响了该公司的发展。管理大师戴明在《质量管理十四法》中这样说道:“85%的质量问题和浪费现象是由于体系的原因,15%是由于岗位上的原因。”质量管理体系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研究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有着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现状

随着延安XXX石油机械公司的发展,其质量管理体系不断趋于完善。公司按照ISO90012000标准及相关质量手册制定了自己的程序文件,通过了体系合格认证,以此规范员工行为,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了质量事故和隐患。该公司通过培训和相关的考试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避免了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同时设立了质量奖、安全奖和超产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该公司虽然建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但在具体的操作和实施过程中,各部门不同程度上未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工作,没有深刻认识质量体系的意义和目的,只重视生产产值,片面追求个体利益及便捷的操作,使得质量管理体系中各环节出现混乱现象,此外,对质量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够,使得质量管理体系未能真正实现正规化运作。总体来说,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质量管理体系各要素未能有机结合

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包括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该公司设立了合理的组织结构,但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各部门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脱节,不能对出现的质量事故进行有效协调解决,因此很难依据程序文件履行相关职责。当出现和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冲突的问题时,管理部门不能依据现有文件及程序追究责任,其他部门未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所规定的职能进行责任承担,缺少有效的执行力。此外,质量管理体系的各要素未达到标准的要求,使得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

2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与公司实际情况冲突

由于该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不符合公司实际,导致了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行中困难重重,使得建立起来的质量管理体系不能在质量方面起到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作用。该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是为了公司认证的需要,大都参照甚至照搬同类型已通过认证的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没有充分考虑公司自身的条件。该公司不同于一般的钢铁加工公司,它不属于直接从原材料到成品加工的公司,该公司的原材料在购入的时候不是直接的铁矿石,而是其他公司加工好的毛胚管,没有进行进一步打压和加工螺纹等工序。其生产过程就不同于原料加工公司的生产过程,原料的来源和质量保证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3质量管理体系得不到重视

高层领导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起着领头羊的作用,高层领导坚定全力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决心至关重要。程序性文件上的要求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成本较高,阻力较大。管理职能不能进行有效的分权和权责的明确,尽管中上层管理者要求严格进行质量管理,但实际执行力远远不够,导致上行下效现象普遍出现,从而使得建立起来的质量管理体系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

4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和评审不到位

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行中所暴露出的大量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缺乏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和评审只是走形式,不能真正起到促进体系运行的效果,在内审和评审的前期,各个部门的员工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得这项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影响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原因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不符合公司实际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建立,应结合组织的质量目标、产品类别、过程特点和实践经验,建立符合公司自身发展需要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要不断修正与完善。公司贯标之初在对贯标的目的、标准的理解还不完全到位的情况下,以突击完成一项任务的观点而走捷径,过多地参照甚至照搬同类型已通过认证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也未及时对既有的管理文件进行修改完善与之相配套,致使形成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严重脱离实际,执行起来十分困难。

2质量管理体系各要素的作用不明确,要素之间协调性差

在建立质量体系时,公司要结合实际,综合考虑要素的独立性和相关性,做到过程清楚、接口明确、资源适宜、职责分明、协调有序。各单位部门在运行质量体系时,总纲性要素和基础性要素必须全部承接,过程性要素应当结合各自的职能承接,并将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转化成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以便操作和检查。本来要素是组成系统的单位,系统对要素有调控功能,事实上,现在活动系统游离于质量体系运行系统之外,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各要素未达到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同时各要素之间的沟通性、协调性差。

3对贯标的认识不到位,公司的管理基础差,员工素质不高

公司的高层领导认为,在公司取得认证之后,质量管理体系只是一种形式。而员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质量管理体系所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导致公司产品质量问题和大量浪费现象出现。公司缺乏管理经验,管理基础差。管理过程中,时有纪律松弛,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现象发生。由于各种原因,公司很难引进和留住高素质、高技术人才,员工素质普遍不高。员工在操作的过程中认为只要按正确的方式操作就行了,很多操作工从思想上难以自觉地履行以上程序,而且有的员工缺乏相应的文件记录、文件保存工作的知识,文件记录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导致质量事故出现,产生各种纠纷或问题。

4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监督力度不够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监督力度不够。体系运行中的监督工作应由专门部门独立负责,并作为经常性活动去抓,由于执行力不够,从而使得员工存在侥幸心理,思想松懈,质量意识下降,各环节工作都会出现各种缺陷,从而使得内审和评审成为一种形式。

三、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对策建议

1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形成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使其不断完善

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关键是讲求实效,不走形式。既要在总体上和原则上满足ISO9000族标准,又要在方法上和具体做法上符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公司不能只是局限于对“标准”的套用,而缺乏深入实地调查,建立符合公司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了保证文件的有效性,应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应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符合性进行修改;二是针对客观环境的变化,对体系文件适应性的修改;三是通过内审、管理评审或认证复审中出现的问题,对文件进行有目的的修改。

2进一步明确体系各要素的职能,协调好各要素的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组合体。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是以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明确的职责、权限及协调关系为前提,把必需、充分且适宜的资源按照规定的到位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作业指导书进行结合,并通过所需过程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公司应根据各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职责,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共同分析,使得体系文件能够通过必要的过程发挥作用。质量管理要素中资源在体系运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选用适合公司实际的适宜的资源,这些资源才能在形成的有效的体系文件的指导下,通过所需的过程来推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从而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领导和员工素质

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第一责任者:首先,要提高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的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领导在公司建立、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所具有的关键作用;其次,需要对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应该有侧重点。例如:针对“标准”进行全员培训;对各部门的管理者和工程师则应侧重于质量体系文件的学习,使其明确自己在质量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操作层则侧重于基本技能的培训和学习,使其明确承担的要素和岗位职责。

4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保证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有效进行

要持久有效地运行质量体系,公司内部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标准的要求。首先,在公司内部建立专门的质量监督部门,明确每位员工的责任,并及时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其次,根据质量管理体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进行有重点的监督考察。做好监督工作,可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评审效果,从而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刘俊利,对认证企业保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几点看法[J],化工质量,2003(3)

第5篇

关键词:烟草商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032-02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化质量管理标准,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和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经历了1987版、1994版、2000版变更。20世纪90年代,我国烟草工业企业开始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90年代末,一些烟草商业企业开始尝试贯标工作。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实践,贯标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和成效,对提高行业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以2006年9月国家局印发《关于烟草行业全面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为标志,烟草行业拉开了新阶段、新形势和新任务下全面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序幕。在2007年12月召开的全国烟草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讨交流会上,国家局对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定位,即要把体系贯标转变为体系建设。这为烟草商业企业构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指明了方向,也标志着烟草商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进入崭新阶段。

一、商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

1.是适应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的需要

加入WTO后,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进一步接轨,烟草商业企业直接面对市场。随着行业实施行业资产及管理体制改革,地市级公司成为市场经营主体,原来的管理模式、经营机制、业务流程发生了根本变化,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行质量管理体系以加强基础管理,固化业务流程,加强营销网络建设,提高服务质量,适应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的发展要求。

2.是打造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企业的需要

企业出现的不规范现象源自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不能落实到位,经营管理行为不规范,岗位职责不清,监督控制不严。通过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明确商业企业内部各有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权限,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内控机制,形成议事讲原则、办事讲规则的格局,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增强企业活力。

3.是推动商业企业市场化改革的需要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以顾客为关注点,致力于满足顾客需求,力争超越顾客期望,使顾客得到满意。通过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可以进一步完善市场需求预测体系,真正把握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把市场消费需求和客户需求转化为烟草商业企业的行为规范、工作程序和管理准则,通过提供规范、高效的营销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消费需求,实现客户和消费者满意。

二、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时常见的问题

1.认识不正确

有人认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高不可攀,一般企业达不到标准要求;有人认为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须要对企业原有质量管理制度全盘否定,须要重新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造成错误认识的主要原因是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没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产品和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的最基本要求,并未规定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法、准则和程序。它不是对原有质量管理制度的全面否定,而是运用系统原理,将原有质量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归纳和完善,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2.目的不正确

有些组织或企业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外部组织认证,认证一结束,体系就不再运行了,这曲解了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初衷。获取外部组织认证仅是企业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之一,但体系标准4.1总要求规定:“组织按照标准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获取外部组织认证仅仅能证明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刚刚达标,正如考试仅考了60分。通过外部组织认证后,企业仍然要保持质量体系运行,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以此来不断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3.执行不正确

有的企业在质量体系策划和文件编写过程中,与企业实际相脱离,形成“两张皮”现象;有的企业照抄照搬其他模式,反而把管理中积累的成功管理经验、制度和方法束之高阁,旧的方法被放弃,新的方法又不能被使用,导致管理工作处于被动。在体系构建过程中,应按照标准要求,保持质量体系的充分性;要持续保持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让质量管理体系成为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发展的平台。

三、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措施

1.处理好关系

即处理好质量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三个管理体系都属国际流行的先进标准,尽管它们所关注的重点不同,但其管理原理、思路、模式和方法都是相同的,都是企业管理体系的子体系。如果把一个组织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看作总过程的话,质量管理体系关注预期产品,环境管理体系关注非预期产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则关注整个过程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三个体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和相互支撑的。因此,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要妥善处理三个体系之间的关系,避免企业的整个管理体系交叉、重叠。

2.坚持“两个原则”

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原则。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以顾客为关注点。在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和构建过程中,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准确理解,把握卷烟零售客户和市场当前及未来的需求为起点,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为目标,建立相关的业务流程、服务准则和管理制度,让市场需求转化为商业企业开展营销管理和客户服务的具体行为,不断提高为客户服务的质量,获得客户的满意和社会的认可。任何事物都在寻求不断完善和发展,没有改进就没有提高,特别是面对市场竞争的加剧,烟草商业企业只有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及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才能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3.建立“三级监管机制”

即建立日常监视和测量、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三级监管长效机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在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过程中,要规定对质量方针、目标、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日常监视和测量,对于系统性的、倾向性的不符合标准现象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进行整改,确保整个体系处于受控状态。采取集中审核或滚动审核方式,定期组织开展质量体系内部审核,验证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最高管理者应每年至少主持召开一次管理评审会议,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事宜,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4.强化“四个注重”

注重实效性,在构建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不是制定的管理文件数量越多越好,也不是管理文件规定的越细越好。文件的数量是由组织的活动性质、过程复杂程度和员工能力决定的,在符合标准和满足运行控制的条件下,管理体系文件应尽可能减少。注重全员参与,这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获益,一定要使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体系文件的制定和论证,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员工自觉把自己的工作同企业服务质量、顾客利益联系起来,确保体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都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控制。注重教育培训,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岗位职责要求和员工个人能力等因素,确定真实、科学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规划,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员工培训;要加强培训过程控制,提高培训效果,打造一支质量意识高、责任感强、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提供资源保证。注重运行效率,要明确各有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界定管理部门之间的接口,理顺管理关系,规范工作程序,细化工作准则,形成规范、流畅、高效的体系运行流程,切实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Discussion about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in the tobacco commerce enterprise

LIU Zhao-kui

(Tobacco monopoly bureau,Heze city,Heze 274000,China)

第6篇

[关键词]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6-0064-02

1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11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概念

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内部建立的、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它将资源与过程结合,以过程管理方法进行的系统管理,根据企业特点选用若干体系要素加以组合,一般包括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以及测量、分析与改进活动要素,可以理解为涵盖了从确定顾客需求、设计研制、生产、检验、销售、交付之前全过程的策划、实施、监控、纠正与改进活动的要求,一般以文件化的方式,成为组织内部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

12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了ISO 9000族系列标准,以适用于不同类型、产品、规模与性质的组织,该类标准由若干相互关联或补充的单个标准组成,其中为大家所熟知的是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它提出的要求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经过数次的改版。在ISO 9001∶2005族标准中将质量管理体系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我国也了同采用该系列标准的2000版 GB/T 19000质量管理标准。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8月30日联合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并于2005年1月1 日起正式实施,为我国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标准。

13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

(1)作为一种标准,实质上是一种思想观点,为企业在质量控制上提供了一种标准的思路。

(2)作为一种标准,为各种质量控制制度文件的编写提供了切实的参考准则。

(3)质量体系是使公司内更为广泛的质量活动能够切实保障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方法管理的基础。

(4)质量体系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整个公司主要质量活动按重要性顺序进行改善的基础。

2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包括四个要素:资源管理,管理职责,企业产品实现过程和测量、分析与改进。

21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是企业为保障质量品质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所涉及的资源进行的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人力资源管理。任何产品的生产离不开人的因素,并且决定产品质量的核心就在于人。因此,企业在质量管理中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方式是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

(2)信息资源管理。生产过程中各种信息层出不穷,在企业内部生产员工之间,工人与管理人员之间;在企业外部,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关于产品的信息交流,这些信息都能够影响企业产品的质量。因此应当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管理。

(3)物质资源管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离不开基本的物质资源基础。在质量管理中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料如电脑、网络、数据库等。这些是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对此应当加以管理。

22管理职责

(1)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企业提出的质量方针,是企业在质量体系中的产品等级、企业质量的形象、产品质量的目标和措施以及相应管理人员的作业。

(2)规定企业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质量方针的具体化,是落实质量方针的行动步骤。其主要目的是产品质量标准与消费者满意的一致性,企业产品质量改进的持续性和企业在效益和效率增长上的高效性。

(3)确定企业的质量职责和权限。质量职责和权限,是生产员工和管理人员在质量控制上的任务、责任和权力所做的具体规定。并且职责和权限的配置的基本原则是生产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团结合作。

(4)进行企业的质量评审。质量评审是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是否有效、是否符合企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以及质量体系是否适应在环境变化后确定的新目标等所做的正式评价。

23企业产品实现过程

企业产品实现过程可以用企业产品质量环来表示。企业产品质量环是指从识别消费者的需要到评定这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各阶段中,影响产品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这个概念模式,存在于整个企业管理和企业产品的过程中,包括消费者意见汇总过程、产品设计过程和产品生产过程。

24测量、分析与改进

目前,企业的内部质量审核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其审核对象是对企业质量管理有重要影响的各控制过程的职能工作。二是企业生产过程审核,一般是针对一个或一系列很具体的环节的审核。三是企业产品质量审核,这类审核的项目,可依据消费者的评价意见和生产过程控制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来确定。

3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阶段

建立、完善质量体系一般要经历质量体系的策划与设计、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质量体系的运行、质量体系的调整和完善。

31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与设计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与设计阶段主要是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包括教育培训,统一认识,组织落实,拟订计划;确定质量方针,制订质量目标;现状调查和分析;调整组织结构,配备资源等方面。按照ISO 9000族系列标准对企业内部从领导到一线员工进行培训,统一质量标准的认识,按照质量标准确定质量方针,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

3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是将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与设计的最终结果通过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中文件编写计划决定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的成败。确定科学有序的文件编写计划,是此项阶段的重要工作。在文件编制的种类上有质量手册、质量管理程序流程等一系列的有关质量管理的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的主导思想必须是以消费者满意为基本要求,产品的质量归根结底是以消费者的评价为标准。

33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经过前期的准备,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度流程建立起来,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因此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这时就显得尤其重要,并且体系的运行也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归宿。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各个流程、阶段的员工和管理人员要密切注意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反馈,并在第一时间内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正常的运转。

34质量管理体系调整和完善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后会出现很多问题,虽然在体系运行中能够挑战,但是为了保证体系的长久和稳定,必须从体系上对质量管理流程进行调整和完善。首先,对运行中反馈的问题进行总体的分析,找到在体系中各个流程出现问题的原因,对体系运行中发现的优点继续予以保持。其次,面对发现的问题应当从全系统的角度来寻找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让体系能够高效地运转。

参考文献:

[1]杨丹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构[J].商场现代化,2008(1).

[2]胡晶浅谈现代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3(3).

[3]李慧滨,张默浅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5).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ISO质量管理体系 核心 创新方法

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以超常的速度发展。在此情况下,怎样保证和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是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需要冷静思考的一个严肃课题。从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全球企业界范围内的成功经验出发,将该体系移植到高职院校教育管理领域,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高职院校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首字母的缩写形式。该组织于1987年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以来,该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同和采用,全球已有80多个国家将其等同为国家标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所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同样也适用于高职院校的管理与服务。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测量、分析与改进要求,不但为高职院校管理与服务工作了解差距、找到原因、实现与时俱进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更能使其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并最终实现学生利益与所有利益相关方满意的目标。

高职院校应用质量管理体系,应注意满足以下要求:

一是知己知彼。首先,高职院校的领导和决策层应组织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学习。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其内容和实质,结合自身教育质量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对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自己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作出抉择。其次,应该看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各个院校的自身定位、办学规模、办学条件、专业特色、培养模式、师资力量和校园文化等各不相同,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各自的质量管理体系时,必须考虑各自的特点,做到“知己知彼”。

二是突出重点。第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参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时,第一位的工作应是以《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为准绳,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任务为依据,以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为指导,以“顾客”――学生和用人单位为关注焦点,识别“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确定各自具体的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方针和目标是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的纲,纲举则目张。第二,持续改进。我国现行的教育评估,是强制性的政府行为,评估标准是预先确定的、统一的,面对千差万别的高职院校,难以做到具体对待,影响评估的科学性,也不利于高职院校多样化发展办出特色。同时,评估主体单一,不能充分调动社会和高校的积极性。而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时,强调的则是:高职院校各自具体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内审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后,既不是要求它尽善尽美,也不是要求它的教育质量始终保持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而是要求它始终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在原有的教育质量基础上,持续不断的改进,持续不断的追求“更好”,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审核的主体可以是高职院校(第一方的内部审核),可以是政府、社会或顾客(第二方审核),也可以是认证中心(第三方审核)。而且这样做,不是强制性的政府行为,而是高职院校的自觉行为。这样的理念和方法,应该会受到确实想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职院校的欢迎。

三是搞好过程和系统识别。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教育过程应视为使用教育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或一组活动”。教育过程是由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子过程所组成。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必须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应用的过程。完成这一项工作,应由既懂高职教育规律、具有高职教育管理经验,又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具有咨询、评审能力的人员完成,或由这两方面的人员组成的班子去完成。

四是编制好质量手册。高职院校的最高管理者任命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和协调相关人员,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编制质量手册。该手册应包括:第一,质量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规定的要求若有删减,应说明理由。第二,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第三,高职院校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第四,编制的质量手册,应由最高管理者批准颁发,作为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的法规,全体人员必须遵照执行。应该说明,企业界在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一般都聘请专业咨询机构的专家参与,这种做法也值得高职院校借鉴。

二、高职院校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

高职院校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结合实际创新。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如下:一是高职院校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工商企业有差别。企业的生产或一般服务行业的服务与高职院校的“生产”或提供的“服务”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性。企业生产的主要是物质产品,而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企业生产的产品一般属私人产品,完全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往往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而高职院校相对是非营利性组织,其生产的“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是由公共选择机制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的。因此,高职院校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尤其是涉及到教学、科研水平等学术评价问题时,不能照搬企业的质量标准和管理模式。

二是我国高职教育制度和西方高等教育制度有差别。同样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时,要结合中国国情的实际。我国高职教育制度与西方高等教育制度既有相似性,又有特殊性。在培养目标上,我国高职教育有自身的特殊要求,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把它纳入到整个教育管理的体系之中。因此,在引入西方管理思想和方法时切忌生搬硬套。

三是现行管理体系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之间有差别。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可选择性标准,非强制性标准。不管是否采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任何组织运行都存在一个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但这种质量管理体系不一定是按照先进、科学、合理的程序或要求建立的,因而不一定能起到持久稳定地确保产品质量和使顾客满意的作用,尽管在业绩改进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但仍不足以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旨在建立科学的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改进、更新和完善,不是要把现行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推倒重来,而是使之逐步符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四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教育部门的评估有差别。评估是行政主管部门的鉴定,具有权威性,属于第一二方评价或认证,不能用于国际互认。认证是中介组织的评定,即第三方认证,具有较强的公正性,特别是 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是典型的第三方认证,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是国际通行的做法。评估是强制性的,认证是自愿的。由于评估是强制性的,因而很容易使评估的学校产生防范心理,不但缺少参评的主动意识,反而会产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弄虚作假的现象,往往使评估工作受到形式主义的影响。评估的对象是结果,认证的对象是过程。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评估组织仍以官方为主,这就决定了在评价中比较重视总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一般来说,总结性评价的作用是滞后的,周期较长,并且由于总结性评价是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的决定,带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我国高职教育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需要全国性第三方认证协调组织或机构。

五是各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有差别。ISO9000系列标准的引言中明确指出:“标准是通用的,不是专门为某一工业行业或经济部门而制定的。”其中,教育列在第37类。教育的本体功能是育人,是为人的发展提供服务的。这种服务功能体系表明,只控制教育教学服务的结果是不够的,还应增强对教育教学服务过程所形成的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国际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已被应用到各种教育培训机构。据不完全统计,全球通过ISO9000认证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数量已超过500家,包括哈佛、剑桥、牛津这样的名牌大学。我国教育管理ISO9000认证工作已经起步,无锡南洋国际学校是首家获得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的小学校。继青岛远洋船员学院成为国内第一所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高校后,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运学院等也相继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实践证明,通过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使学校管理更趋规范,为培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关键是要从各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搞“一刀切”、“齐步走”。

三、高职院校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方法

目前,从我国现有的人才成分看,传统产业人才过剩,高新技术领域人才缺乏;熟悉计划经济的继承型人才饱和,熟悉市场经济的创新型人才不多;专一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共性化人才多,个性化人才少。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在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面向市场,加快改革,不断创新,培养知识型、热能型、复合型高职人才。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能熟练掌握成熟技术和服务规范,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服务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这种人才应具有的绝不是平常意义上的动手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而是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一是进行观念创新。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实现从以教学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培养他们标新立异的勇气,敢于质疑的品质。特别是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提供思想驰骋的天地。对一种科学理论、一次实验、一项技术,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有求同思维,掌握教师所教的方法,更要鼓励学生具有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敢于质疑前人的结论,批判地吸收科技成果,并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二是进行管理制度创新。包括建立学生产学研基地,资助学生在基地创业;对一些持有发明专利的学生,学校可保留其学籍,允许他们自己创业等。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采用科学的内容与促进的方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是进行办学机制创新。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建立密切、稳定的关系。作为直接为生产经营一线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置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与企业在技术支持、学生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建立起稳定、密切的关系,让学生接触目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使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更加贴近实际需要,进而形成产、学、研一体,企业同学校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携手前进的良好格局。

四是进行文件体系创新。新编写的ISO文件体系,应分为三层:最上层是质量手册,它是高职院校的原则性、纲领性和法规性的文件,包括学院的组织结构及质量职责、质量方针和目标。第二层是程序文件,它是对质量体系的各项活动做出明确、详细规定的基础性文件,它涉及到学院各职能部门活动。第三层是作业文件,它是第二层程序实施中所应用和产生的详细的工作文件,这一层文件比程序文件更为详细地阐述某一项工作(岗位)所包含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GB/T19000―2000[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2]赵中建.学校管理体系与ISO9000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邹文旭.教育培训行业实施2000版ISO9001标准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4]国家教育部.学校教育管理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研究与实践[M].广州: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洪生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

第8篇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institute, the 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key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nly improve thes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can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titut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titute, and discusses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the 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关键词:质检所;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核心

Key words: quality supervision institute;laboratory;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improvement core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4-0048-03

0 引言

随着检测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日益加剧,检测机构作为提供第三方检测服务的技术组织,根据检测实验室的国际认可准则,建立和运行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检测服务科学、公正、高效、准确的必由之路。本文在总结了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理论与方法,总结了质量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发展、阐述了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理论和方法,阐述了其质量管理w系建立;通过内外审情况和顾客满意度调查,对质检所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有效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质检所质量管理体系的改善策略和建议。研究对相关检测机构或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改进具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

1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质量管理体系就是指在单位内部建立,为了实现产品质量目标所进行的系统性质量活动。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组织特点,分别对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以及销售等各环节进行质量管理,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标准化,是对单位内部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在单位的管理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的最新标准就是单位实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个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多个质量管理体系之一。根据单位实行的体系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就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中包括质量方针的制定、质量目标的确定、产品质量控制与改进等与质量相关的活动。

2 质检所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现状分析

2.1 检验报告存在质量问题

检验报告是指质检所在接受客户的委托后,在实验室对客户的产品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为客户出具的质量文件。一般来讲,检验报告的质量代表了质检所的专业性水平。在质检所出具的检验报告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检验报告中的检验结果的数据准确性较低。第二,检验报告中首页的信息存在错误。第三,报告中对检验结果的描述存在错误。根据这些问题,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中需要对其进行分析与改进。

2.2 检验报告出具不及时的问题

在质检所出具检验报告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检验报告出具不及时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拖慢委托单位产品的检验过程,影响产品从开发到经营的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而且会对质检所在行业内的信誉产生一定的影响,阻碍质检所的进一步发展。

2.3 质检所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

对于委托单位来说,服务质量是对质检所的最直观印象,如果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就会给委托单位留下不良的印象。在质检所实验室的服务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无法充分理解并掌握委托单位的需求。第二,对委托单位的反馈信息处理不及时。如果不能准确的理解委托单位的需求,就无法根据这些需求做好客户分析,导致服务的过程中没有针对性,或者将委托单位的需求理解错误,进而提供错误的服务。与此同时,如果对委托单位反馈的信息不能够及时的进行处理,就会影响到委托单位的产品检验过程,导致委托单位对质检所产生不信任。

3 影响质检所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原因分析

第9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 计量工作 关系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 ISO9001:2005标准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实际上,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内部所建立的,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或质量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质量活动,其构成要素同企业的自身特点有关,包括整个产品设计研发、生产、检验、销售、使用的全过程,是企业内部标准化、制度化的质量活动程序。目前,多数企业均采用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此外,还有TS 16949汽车配件质量管理体系、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等。

二、质量管理体系与计量工作的关系

ISO900是当前指导企业建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国际标准,它确定了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以保证质量为主要目标的,而这里的质量是广义方面的质量,广义上的质量不仅包括产品的质量,而且还包括服务的质量。一个企业只有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让顾客满意,企业才能把产品和服务销售出去,企业才能获取利润。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从而可以提高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计量工作正是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基础。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计量工作,主要是为了可以对产品或者服务进行及时可靠的测量,从而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可以及时满足客户需要。计量工作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计量体系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要想建立与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就必须加强企业计量工作。

三、质量管理体系对计量工作的要求

ISO900质量管理体系,是供方证明其能力以及外部对其能力进行评定的尺度和依据。ISO9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生产中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因素都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产品的合格率,防止不合格产品的出现。在标准中,具体规定了计量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主要要求有:

1.企业的计量工作必须以满足顾客需要为出发点,尽最大可能去满足顾客各种需要,同时也要把提高企业的质量和效益作为企业计量工作的中心任务。

2.企业计量工作必须参透到企业各个部门或单位中去,为企业产品的生产提供全方面、全过程的计量保证。

3.计量工作必须实行数据计量,改变以往单纯的计量器计量,使计量工作可以走向动态、主动、在线计量,从而可以更好的为企业生产服务。

4.企业计量工作必须做好计量设备的管理工作,对计量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与校准,保证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企业计量工作应该建立文件化程序,以法办事,进行有序的计量管理。

四、质量管理工作中应加强计量工作

计量工作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对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为此,企业应当加强计量工作,充分发挥计量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1.确立计量方针

任何工作只有有了确立了方针与目标,工作才有方向。在企业中,企业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或者需要,以文件的形式来确立计量方针,以此作为企业计量工作的依据和指南,要求企业各单位或者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2.做好宣传工作

做好计量工作,不仅可以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更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在企业中并不是每一个管理者或员工都认识到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对计量工作的宣传,让企业每一个管理者或员工都认识到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计量要求来进行工作。

3.制定操作规程

制定计量工作管理制度对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企业应该根据质量手册的有关要求或规定,制定出适合企业的计量工作操作规程,特别是重要岗位的操作规程,以强化企业各项计量工作,使企业计量工作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加强检定管理

计量工作的实施与执行离不开各项计量设备的使用,计量设备的使用对提高计量工作的效率、准确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为此,企业应该加强对计量设备的管理,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企业在用或者没用的全部计量设备进行严格检定,以保证计量设备的可靠性、准确性。

5.加强计量监督

企业要想做好计量工作,充分发挥计量工作的重要作用还离不开计量监督。在计量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或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内部计量监督,从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就可以保证质量体系和企业管理可以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 有效性综合评价 研究与实现 特点下文主要讲述了2000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以及灰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计算。

一、2000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

(一)ISO9000:2000的标准,一个单位组织的质量管理指的是:通过管理组织内和规定相互联系的、众多的过程实现,所以,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过程的基础上的管理体系。根据ISO9000:2000的标准,单位资质首先要以产品实现、分析、改进、测量、资源管理、管理职责为基础,然后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生出其他过程;过程管理指的是为了系统地管理和识别单位组织中运用到的各种各样的过程,尤其是过程与过程之间的接口,这篇文章里面所叙述的过程可参考单位组织的程序文件的过程。

(二)活动指的是一种操作或者变换,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活动一般是接收某种类型输入,在操作或者变换中,利用某项资源,转化成输出,这篇文章中所叙述的活动可以参照单位组织的程序文件规定的活动工作程序。

(三)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分解成很多的过程,每个过程都有其相对应的活动,质量管理体系如图一所示,可以分为三个结构。对于单位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评价,就是要做到对单位组织的每个过程实施有效性评价,就是首先对单位组织各个过程相对应的活动实施评价,也就有了每个活动评价的结果,有了每个过程评价的结果,从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得以实现,根据图一所示,我们还能够看出质量管理体系是从下往上进行评价、从上往下进行分解。

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

(一)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的特点,可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评价模型,如图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要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的标准,并且确定选择评价的对象,然后输入专家最终的评审结果,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的流程实施计算和分析,输出计算和分析的结果;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机的开发离不开开发工作人员对关键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的了解,要科学利用这一技术对基础的数据输入和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根据预制的程序实施灰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和计算等。

(二)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的特点制定出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总目标反映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比如说: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有效性评价,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和目标层的过程是相互对应的,反映的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过程的状况,反映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活动的运行状况。

(三)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的属性指标和活动属性指标相互对应,可以反映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每个属性的运行状况,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的活动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的基础,它的属性同时反映了质量管理体系综合性评价活动的所有特征。

(四)活动属性与活动之间的关系

ISO9000中,同样过程包含的活动都有相同的属性,所以,过程包含的活动评价如下表2: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的等级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专家根据单位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状况做出评判。

三、灰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计算

灰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法指的是运用灰色系统的理论进行计算和评价的方法。

(一)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采集基础数据

评价基础数据是进行评价的人员以等级评价的方式实施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的等级可以分为五个级别:差、一般、较好、好、很好,每一个等级都通过计算机提取预制的分值,对应的分值设置为2、4、6、8、10,根据预制的分值计算整个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定性的评价指标分值。上文中的表2就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的专家对活动评价的等价,计算机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专家制定的评价等级转换成相互对应的数值,也就是下面的表3中的基础数据采集:

(二)处理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的基础数据

因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的活动属性和活动指标有相互对应的关系,从上文中的表2中可以看出,所以,首先要提取与活动的指标相互对应的活动属性的指标评价等级。

(三)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的规格化矩阵

普遍地讲,对于活动的质量的记录来说,一般都存在三种基本的状况:适当型、越小越优型和越大越优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分别对这些记录实行规格化的处理,规格化的处理指的是将不同种类型数据转换成可以用来相互比较数据。

(四)最后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计算

利用灰色系统的评价理论计算并且得出评价的结果。得到活动的指标分值以后,根据活动的指标分值推出过程的指标分值,最后得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的结果。

结束语

上文中提到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的模型,可以比较形象、直观、具体的利用计算机先进技术实现,在质量管理信息中加入适量的评价模块,能够直接地反映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有效性、符合性达到要求的程度,为企业或者单位的领导正确决策提供方便和凭据。

参考文献:

[1]丰世林.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机构造教研室, 广汉.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的研究与实现.企业信息化.现代制造工程2009年第6期.

[2]周益华.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探索和实践.学术论文.2008.05.14

[3]李翠莲.浅析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经营管理.2008.01.02

第11篇

湖南农业大学后勤服务集团于2005年引进ISO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顺利完成质量手册等体系文件的编写、审查和实施工作,同年10月份圆满通过质量体系的认证工作。2011年,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要求,将ISO9001:2000版升级至ISO9001:2008版,我校后勤制定的总质量方针是:“质量求生存、管理出效益、创新谋发展、服务创品牌。”主要的质量目标是:顾客满意度达85%以上,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顾客投诉处理率达95%;服务设施完好率达95%;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一切重大事故。目前认证体系覆盖集团办公室、接待旅游与培训中心、学生餐饮服务中心、通讯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公司。通过体系建设,有效促进了各部门规范运行和质量提升。

2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成效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经过几年的运行,给集团服务工作带来了新变化,后勤集团的日常管理日趋规范,员工的服务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师生满意率不断提高。

2.1后勤服务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后勤集团质量管理体系文体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质量记录》等,文件中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界限清晰,操作规范,任何工作都可以从体系中找到规范的程序,并进行有效的协调。因此,推进ISO9001体系的实施,能够促进一步范围内服务标准化的形成,从而加深高校后勤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为后勤服务提高竞争力、加强交流及行业自律创造良好条件。

2.2员工的服务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员参与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强调的一个重要管理原则。人力资源是发展之本,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的重要因素。目前后勤服务处的员工整体素质偏低,这就需要集团坚持不懈地开展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业务素质,构建网络信息学习平台,使员工快速学习所需知识和技能,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内部监督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管理程序不善所导致的种种损失。后勤服务的每一个职工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学习,深入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精神,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意识,逐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2.3师生满意率得到有效提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能够在体系内部建立程序化、规范化的工作秩序,各部门通过宣传网站、调查表等形式定期与顾客沟通,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处理、反馈沟通和调查结果,真正做到以顾客(师生)为关注焦点,事先了解顾客需求,从而把工作做在先,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顾客投诉,提高了顾客满意度。

3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3.1要防止ISO偏重文件化的倾向

实施ISO质量管理体系,首先要编写一定数量的程序文件和相关资料作为实施的前提条件,然而在实际的运用中会发现这些资料同现实有很大的差距,有些条款互相矛盾,不适用于后勤服务部门,这时就不得不重新修改文件或删除不必要的条款。因此要正确理解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的文件,而不是在文件的编写形式、编写数量上纠缠。

3.2正确认识ISO9001认证的目的

后勤管理如果仅仅是围绕提高管理水平而开展ISO9001认证,往往会陷入“为了认证而认证”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这也是有些后勤实施ISO9001认证后为何效果不理想和存在“两层皮”的原因。殊不知后勤在实施ISO9001认证的过程中不是简单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而是综合全面提高的过程,提高管理仅仅是一个手段,真正的目的是提高后勤的服务质量。所以应该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为目标进行认证,不是以提高后勤管理水平为目标进行认证。

3.3注重职工的培训学习

全员参与是质量认证体系中的重要原则,若使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有效运行,必须对职工进行培训,以提高职工的参与意识、参与技能,对职工培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培训职工体系文件的学习,包括过程、质量方针以及质量目标。质量目标要得越详细,职工越容易学习和掌握,并易于操作。其次岗位技能及岗位考核学习,要具备岗位技能,掌握岗位指标要求,做到程序化标准。

4有效运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对策

4.1要广泛宣传和全员参与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涉及各部门全过程的综合体系。ISO9001标准中明确要求“全员参与”,这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保证。建立和推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不仅需要后勤集团领导的高度重视,从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还需要大批中层领导干部自觉主动地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执行体系标准和规范,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带动全体员工自觉地按照体系要求去做。特别是后勤管理人员,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接受从人治管理向法治管理的改变,正确认识管理体系的作用,正确处理旧的管理模式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之间的矛盾。

4.2不断加强体系文件的学习与培训

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要继续加强员工对文件的培训与学习的工作。一方面制定详细的培训的计划,既要重视开始,也要重视过程和结果,通过培训学习使文件的内容与要求内化为员工的工作需要,熟练掌握工作流程与程序。另一方面要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树立遵守质量标准的理念。只有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了,对自己的工作忠于职守,才能使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有着更大的进步。抓好内审员和基层部门管理人员的培训,为管理评审活动的开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4.3坚持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第12篇

要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1.各级领导应熟悉自己在体系运行中承担的职责,并切实履行。协调处理好质量、服务、效益三者的关系。

2.引导员工建立共同的价值观。汽车检测站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3.优化内部工作环境。汽车检测站中人员因素十分复杂,处理好人际关系、化解消极因素、建立信任、消除忧虑、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要靠各级领导。

4.确保提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资源。

5.定期或按需培训员工,协调处理日常检测工作与培训的矛盾,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二、正确认识是首要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全员的共同努力与参与。要保持大家持续不减的工作热情,引导员工正确认识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性。认识决定行动,开展此项工作就必须重视质量管理体系意识的培养。若不能保持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获得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就有被暂停、注销的危险,而要保持证书,就要靠大家共同努力。

三、修改、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基础

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发现体系文件不便操作或与标准的要求不符之处,加上企业的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能常常会进行调整和变动,因此应把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修改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只有通过适时地修改、运行,才能不断地使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得到改进和完善。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修改重点应放在要素之间和每个要素内各项性能活动之间的接口上。因为获证后,要素职能虽已确定,但所选择的路径和方法并非是最清晰、最好的。体系运行过程中仍然会出现相互推诿、不能落实的情况,要针对检测过程的整体性特点,将各个工序管理之间相互衔接的要求,通过修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予以明确,并落实到各个主管部门和负责人,以进一步强化各部门以及各要素不同层次之间的集合协调职能,从而加强检测过程的协调性,提高体系的整体运转功能。

四、抓好培训、提高素质是根本

要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必须抓好员工培训这一环节。对员工的培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质量意识的教育。通过意识教育激励员工关心企业,注重检测质量,为服务车主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二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宣贯培训。通过培训让员工更加了解、更加熟悉标准和体系文件,使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深入人心,从而提高员工贯彻执行的自觉性,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三是专业技能培训,要把汽车维修、检测知识,检测设备、联网设备的结构原理,常见故障分析和排除,检测技术标准等都纳入培训计划,并建立、实施考核制度,以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五、加大内审力度是保障

加大内审力度应包括增加内审频次和提高内审质量两方面内容。检测站应着重在提高内审员的审核水平上下功夫,可邀请审核专家来现场讲解审核方法和技巧,点评内审质量,提出改进建议,以利内审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同时检测站应建立对内审员业务技能的考核制度,激励促进内审员注重自我提高,从而正确有效地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汽车检测站应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组织开展内审工作,既要注重加大内审的频次,扩大内审的影响面,又要重视提高内审的质量,形成“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良性循环,使质量管理体系始终处于有效运行状态。

六、规范管理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