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项目可研究性报告

项目可研究性报告

时间:2022-07-07 16:42: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项目可研究性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项目可研究性报告

第1篇

【关键词】电子竞赛 创新人才培养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40-01

教育部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明确提出“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探索将学生完成的创新实验、、专利获取、自主创业等成果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1] 。近年来,我校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深入开展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打通创新人才培养渠道,在电子信息专业开展了“以电子设计竞赛为抓手,提升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改革[2]-[4],建立了包含项目化课程、研究性课程、学生科技创新社团活动、大学生实践创新立项课题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五部分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取得了可喜的实绩与显著的成效。

一、项目化课程

电子竞赛课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其包含的知识点涉及到电子信息专业的所有课程。竞赛要求学生具有熟悉应用各种器件,能够采用各种软硬件技术综合设计,具备文献资料查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报告梳理写作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我们以电子设计竞赛为抓手,开展了基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过程导向”的项目化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将电子设计竞赛内容提炼内化为课程与教材改革项目,形成了有利于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项目化、综合化、设计性、研究性系列课程。通过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主动思考、分工协作来完成项目任务。推进了学生主动性的实践学习、应用性的技能学习、创新型的研究学习,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

项目课程以电子电路系统或电子产品为载体,将电子设计竞赛内容提炼内化为课程与教材改革项目,如:《电工电路设计与制作》、《模拟电路设计与制作》、《数字电路设计与制作》、《电子工程制图》、《射频装置的制作与调试》、《单片机小系统的制作及应用》、《可编程器件原理与项目训练》、《电子设计与制作》、《电子技术综合应用》等。通过项目课程教学,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大大提升。

二、研究性选修课程

开设本学科领域或跨学科领域的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可研究性的课程,系统训练学生掌握从事科研工作从理论到实践的方法。通过几年的实践积累,研究性选修课形成了“简单电路设计应用、处理器应用开发、复杂电子系统设计”三个层次,开发的主要课程有:《实用电子电路设计》、《技术报告和学术论文撰写》、《基于CPLD的数字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系统设计》、《系统综合设计应用》等,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学生科技创新社团活动

成立学生电子制作兴趣小组、家电维修小组、电子设计科技创新社团,每个社团制定具体活动计划,学校提供一定的资助资金,且配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辅导,制定辅导计划。低年级学生侧重于电子小制作活动,高年级学生开展家电维修社区服务、参加电子设计科技创新社团。电子设计科技创新社团主要围绕电子设计竞赛要求开设模块化课程,进行从总体设计论证到分模块的软硬件设计制作、调试、撰写报告等一系列电子设计制作训练,保证了学生有理论有实践地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电子设计制作项目的研究和学习。

四、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立项课题

一部分动手能力较强、对项目开发有强烈兴趣爱好的学生3~5人组成小组,自主申报院级科技创新课题立项,优秀的课题申报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课题立项,科研骨干参加学校的实验室改造立项课题研究或教师的科研项目。三个层次的立项课题学校均提供一定的资金资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开展科技创新研究。

按照电子信息专业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在创新实践课题研究、和电子设计竞赛等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

五、校内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学校在每年十月举办为期1-2个月的科技创新节,本专业组织开展电子知识竞赛、电子技能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创新成果展示会和新技术专题讲座等。常规化院级的电子设计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施展空间,学生参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多,促进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连续获得五届全国一等奖,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

学校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契机,着眼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先后投数百万元,高起点规划和组织建设了学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硬件环境。通过几年的研究实践,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均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项。

电子竞赛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实践、主动研究,动手实践、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内涵建设。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质量逐年提高,企业满意率达95%以上,有些学生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尤其是在大学生电子设计制作竞赛中的优胜学生,毕业后深受各用人单位的欢迎、好评与肯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2015年。

[2]刘春风.浅析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9期,97页。

[3]丁群燕.高职机电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研究.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年18期,143页。

[4]孙雷,占永宁.电子设计竞赛深化电子信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科技信息,2013年4期,19页。

第2篇

【关键词】市场研究 网络环境 合作学习

市场营销是一门强调实践性的课程。这门课程的特点是要求学生不仅全面了解市场营销的理论和知识;还需要学生分析市场信息,并联系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所以,市场营销的教学不仅仅被定格在教室,应该是多空间、多角度、多方式和开放性的。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市场营销教学的实效性。

在当今互联网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笔者在多年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网络环境中,开展市场营销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一、运用网络,展开课题研究

市场营销是一门和心理学、经济学、行为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学科都密切结合的学科。这特点是非常有利于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开展。

研究性学习是紧紧围绕选题、论证课题、实证研究这三个阶段展开的。在这研究的过程中,获得信息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在当今网络环境开放性的特点,能提供大量关于社会和生活方面信息和各种学科方面的信息资源。而且,伴随着研究性学习中对课题研究的深入,学习者需要了解大量不同的信息,这就需要费劲精力去搜寻。而互联网带来的是人类知识的信息库,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文献资料以及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同时还使研究性学习的信息来源变得快捷、丰富,节省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从这些都可指导,网络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机整合,是学生获得知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良好载体。

因此教师在开展市场营销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为此,教师可以在网上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交流的空间,如QQ群、BBS、论坛等网络的聊天室。在电子公告栏处介绍一个实例,引起学生的思考,产生问题;并允许学生在网上讨论,并且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根据这些观点,帮助学生形成研究的课题,之后交给学生独立去研究。如教师在上《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时候,可以在网上班级空间里,让学生讨论,如何让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或家庭进行消费;从中引导能令学生可研究的课题。

二、网络环境中合作学习研究

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基本的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其开展模式是让学生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学生往往受着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对学习内容难以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因此,通过组建团队的方式,让学生各自收集信息并收集信息,在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对问题的交流探讨,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获得交流互动的时间比较少;这导致学生在面对新群体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情境时候,往往不知所措。网络环境却创造了一个人人平等的机会;人们通过网络的交互界面,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交往活动。在网络环境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可以通过QQ、BBS、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业,与学生讨论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足不出户获得教师的指导;并且能在网络中查找相关的学习信息,对研究的课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然后与同学教师一起交流讨论合作,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

因此,网络环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然、生动、丰富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网络环境,能实现共享学习资料、互相协作,对教学内容自然有了深入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网络的合作学习方式有同步式和异步式两种。同步式是实时传输和交流文本、影像、声音这些信息,相当于面对面的交流;也就是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开展统一任务的合作学习。异步式是指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在交流沟通时候不同时出现,也就是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开展同一任务的合作式学习。通过同步式和异步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广泛听取旁人的意见,获得更多的帮助,有利于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为此,市场营销的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浏览相关企业营销的信息,并且也可以在个人网站上搜集许多行业企业营销的案例。从丰富多彩的信息中寻找可以供学生研究的课题。做完这些工作之后,根据分组原则把学生分组。之后引导学生通过QQ群、微博、电子邮件的形式,开展分组合作学习,与老师、同学一起制定研究方案;引导学生在研究方案设计上,应该包括各个小组对研究主题设计的方式、小组成员的分工内容、设计研究主题的分层次内容;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和数据,并且运用论坛、BBS、QQ群发帖子的形式,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最后根据数据和信息反映的实施,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并且对结论进行验证和预测分析,最后用报告。论文或者案例的形式把结论表达出来。

在小组合作任务完成之后,各个小组可以在网上互相交流,对自己研究成果进行自评和互评,并且对调查过程中的经验与心得体会进行总结。

三、运用网络,开展研究性模拟学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为了使学生能够全心投入进学习活动之中,就必须让学生面对与他们个人利益相关的问题。因此,教学必须要与学生面临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必须构造学生将来必须经历的问题情境。这也告诉了我们,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上,必须创造与学生将来从事职业的问题情境,只有学生觉得学习与将来职业有关,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激发,教师才会成功达到教学目的。

网络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中问题情境建构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中,视频和计算机的模拟功能,能展现许多与学校教育相隔离的现实问题。这使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如遇到复杂的营销案例,无法向学生展示时,模拟性课件就是教学的好帮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主张,学生在与现实逼真的情境下去学习,可以形象有效、生动直观地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唤醒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并且赋予知识一定的意义。

因此,教师为了更好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可以开展角色扮演、专题讨论会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一种虚拟营销的教学环境中,往往能加深学生对营销工作的体验,并且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团体协作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环境中信息资源丰富的特点,用视频或多媒体技术来建构教学情境。如教师在上《服务市场营销》这一堂课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些推销的动画,让某些学生假设动画中的顾客,一些学生假设动画中厂家产品的推销员,然后再设计一些矛盾冲突的情境,引导其余学生在推销的情境中研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活动的情景动画设计,在给学生营销工作体验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QQ群、论坛等方式,自愿组成不同的团体,每一个团体由4-6人在网上组建一个虚拟的公司。然后其余学生都以虚拟公司里的员工身份参加这教学活动,在模拟经营过程中学习如何去开展营销工作。同时担任虚拟公司成员的学生在项目或课题的完成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展开表达、进行沟通,实现角色的多样化。例如,在市场营销课程不同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担任模拟公司的业务员、市场调研人员、促销人员、总经理、商务谈判人员等工作角色;学生也可以扮演投资者、消费者和竞争对手;教师则可以扮演消费者、培训师、评委等;这样在多种角色互换的合作学习情境中,学生在对某一主题辩论、研究,不断加深了对营销知识的深刻了解,从而全面培养和锻炼了自己的营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庆秀.应用多媒体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北京:教育理论研究,2002(2).

第3篇

摘要:根据民族院校化学专业及学生的特点,提出应针对民族学生差异性,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将民族院校化学实验教学与民族地区学生实际、民族地区化工实际相结合,探索具有针对性强、实践性强的实验教学方法;形成强化基础性、注重研究性、面向应用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对于民族地区化学事业建设、民族院校化学课程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基础化学实验课;改革与实践;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272-02

实验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础性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虽然在全国各大高校全面铺开,但民族院校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却很大程度上随了“大流”,设置内容、教学方法、技能训练、实验室建设等都和现在各大高校高度一致。统一的培养模式无法突出民族院校教育对象的针对性和服务民族地区的针对性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性。[1-3]民族地区生源的大学生大都处在边远或欠发达地区,信息闭塞、交通落后、环境艰苦、教育落后,师资力量薄弱。这部分学生普遍化学基础素质薄弱,对化工知识、化学与生活、化学现象缺乏感性认识,缺乏化学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因此,针对民族院校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化学实验基础教学改革十分必要。

一、突出民族院校学生将来发展的针对性

民族高校其主要任务是为民族地区培养适应民族地区发展的新型人才,对于化学专业学生来讲就是服务于民族地区化工事业,以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来自偏远的地区,经济也不发达,教学设施比较落后,师资队伍薄弱,导致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也良莠不齐。所以一定要考虑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宗教、心理、语言、基础教育背景以及地区特色等各方面的特殊性,努力提高化学实验内容的针对性。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民族院校学生接受能力特点,按照逐步引导深化的原则合理布局,引导刚到大学的民族地区大学生走入实验室,先观察老师在化学实验中的基本常规仪器及器皿的正确使用以及基本操作,自己一步步模仿学习,亲自操作,老师可以在旁指导,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试验中让学生注意准确地观察化学反应现象,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记住实验要精益求精。民族学院的学生采取少而精的教育培养原则,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点、特点的特色教学,为以后民族地区化工事业发展培养人才。

二、实验教学内容设置要具有民族特色

根据院校服务的少数民族地区化工企业、化学自然资源等特点,广泛深入调研,有针对性地设置具有民族地区特色、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门实验内容。如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储藏着极其丰富的有色稀有金属矿物,开发和深加工矿物资源是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那么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开展围绕化工冶金为主的“精细化工”和“应用分析”实验,针对生源地涉及的自然资源,增加“精细化工”、“有机合成”、“矿物分析”等方面的相关实验内容。可以建立“科研、教学、生产“三结合”基地,在民族地区实地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及实践训练,在对相应化学实验体系进行探索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建立理工结合的专业实验课程,探索培养具备区域性的适应民族地区发展的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以培养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和工程知识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化工工艺”专门人才。

三、注重民族院校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掌握一定的理论专业知识,同时在动手、思维、创新能力上也要均衡l展,其中要特别注意创新能力的提升,这点也正好是民族地区学生所需要提高的地方,由此看来,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要着重加强灌输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化学现象释义解惑、化学现实运用、化学反应变化、化工企业生产等具体实践,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把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论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或者通过本章节设置一些相关的题目,能够让学生自主地根据个人兴趣及爱好来查阅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同时还可以进行相关研究性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这个实验项目中去,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从多方面得以学习和锻炼。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学指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有效的实验手段来培养激发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自我动手能力。

四、高度重视民族院校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和习惯的培养

实验学生做好熟练的操作是成功的根本,实验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素养和习惯。化学实验是学生接触实践的开始,想要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学习和创新素养方面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对学生的素质和习惯都要重视起来。根据实验的内容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学习化学主要得重视以下三个问题:通过实验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敢于实践。纠正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风气;学生应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做好实验的每一步,而不是胡乱地编造一些假的数据来蒙混过关;要求学生对实验的每一步都认真、细心地做好记录,并且坚持实践记录签字。实验中教师应加强示范,培养学生条理、整洁的习惯,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必须简明规范,试验中的仪器摆放合理保持实验桌卫生,取放仪器有条不紊,按规定摆放到相关位置,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相互参观评比。

五、改革民族院校学生考核方法,建立完整、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使评价方法多元化

结合民族地区化学实践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转移考试的重心,结合平时表现,着重考查民族学生的技能考试。平时考核从实验预习、实验态度、实验技能、实验习惯、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六个方面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打分统计,期末考试主要针对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了解,实验基本操作采用抽题现场操作的方式,要求学生在给的要求范围内完成命题操作,教师结合学生的表现给予现场评分;综合性考核是考查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平时所学无所保留地运用解决遇到的难题。将考核题目提前发给学生,留给学生搜集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原理,提交设计方案,待教师审核通过之后,由学生自己操作,并将得出的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提交实验报告。这种考试方式能更好地展现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实验的热爱度,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勤恳钻研的可研素质。

参考文献:

[1]安晓雯,华瑞年.民族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49-151.

第4篇

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一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测定有关组分的含量以及表征物质的化学结构。分析化学又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学习分析化学,可以使学生掌握获取物质系统化学信息的方法和理论;分析化学还是一门工具科学,在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可以帮助人们扩大和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起着“眼睛”的作用。因此,分析化学是大学化学、化工、环境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2]。化学检验工所要达到的知识和技能,绝大多数都属于分析化学的内容,因此教师要通过分析化学的课程教学,传授给学生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化学检验工所具有的职业素质。

(一)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因此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联系生产生活,上好绪言课

绪言课给学生的印象很深,甚至决定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好恶。分析化学的绪言课主要是介绍分析化学的内容、研究对象、分类等。为了激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好奇心,可通过例举生产和生活中与分析化学知识有关的事例,使学生明白我们周围有许多的工作岗位与分析化学有关。如对化工专业的学生可讲化工产品成分的分析化验;对环境专业可举环境监测工作用到分析化学知识;对食品专业可举食品安全检测也需要分析化学知识等等;或上课时带一种化工产品问学生:这是什么产品?里面物质的含量是多少?我们怎么进行测量?从而引出分析化学的内容、任务等知识,这样能使学生明白原来分析化学就是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且就业岗位较为广泛的一门学科,增强了他们学习分析化学的信心。

2.展示课程的内在美,提升学生的职业归属感

从美学的原理看,化学本身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科学美。在分析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让学生感知分析化学之美、体验分析化学之美并把它与职业发展联系起来,最终达到享受职业之美,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职业归属感是非常有利的。分析化学的内在美主要体现在:(1)化学理论美:体现在缓冲平衡理论、滴定分析理论之美等。如在滴定分析法中主要的四大滴定理论是既有区别又有相同之处,在教学中我们就不断用归纳、对比的方法找出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这些理论之美的内容(尤其是四大滴定曲线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来加深学生对四大滴定原理的理解;(2)化学实验美:在分析化学的实验室里有许多美丽的地方:如颜色美丽的化学试剂,整洁流畅的装置设备,教师规范的实验操作,滴定反应到达滴定终点时指示剂颜色的突变,都会使学生感知到严谨、准确、简洁、有序的实验之美;(3)职业发展美:我系有许多的学生(尤其是女生)毕业后在工厂的各类化验室工作,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经常带学生参观这些整洁优雅的化验室,请这里工作人员介绍化验室工作特点、对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要求以及他们工作的切身感受,使学生对化学检验工充满了向往,提升了他们的职业自豪感。

3.采用情感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才能被教师的人格所吸引,进而喜欢老师所上的课程,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尤为如此,因为他们的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所以老师要多与学生接触和沟通,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潜能,形成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先进教学理念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要改变在教学中那种“教师讲、学生记、考试背”的被动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围绕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目标的新的教学模式,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及时运用到工厂的实践中去。

如现在教学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都是这一教学理念的应用。教师要不断的学习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把它与分析化学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其次,还要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课程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不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增加所授知识的信息量,而且这种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技术,可以使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学生学习也不易疲劳且能展开充分的想象,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此外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虚拟模拟的计算机新技术,还可解决因仪器数量和实验室条件限制而造成的一些实际困难,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分析化学中的一些新的前沿知识和大型分析仪器的使用,为以后学生在工厂中可能使用这些仪器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

(三)严格训练要求,强化学生的工作态度

分析化学是一门要求非常严谨的学科,在化学检验工国家标准中也要求学生能严格进行实验操作,正确记录、准确处理实验数据,因此在分析化学教学中要始终把职业标准放在首位,训练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既是技能训练也是培养学生严谨作风的核心环节。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强调严格操作的意义,然后进行标准、规范、熟练的示范操作,再帮助学生进行手把手的训练,对实验中发现问题应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例如:在滴定分析中,教师要求滴定时溶液速度不能太快,要到终点时一滴一滴的滴,最后应是滴入半滴时溶液的颜色刚好变色为止;对实验时数据的记录应真实、规范,严禁涂改;每次实验结果的误差要小于0.2%才符合要求等等。这样经过反复强调,严格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踏实认真的作风,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

(四)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企业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因此,在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中不但要训练学生过硬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更要通过改革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改革实验内容,增加设计性实验

现行的高职分析化学实验教材中验证性实验内容较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偏少,这些内容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应该很好,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极为不利,因此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应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强的设计实验。如茶叶中微量元素的鉴定与分析、电镀废水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胃舒平药片中Al2O3和MgO含量的测定等。在实施这些实验中,老师只提出实验目的和要求,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准备仪器和药品、进行测定、数据处理等环节的训练,不仅完成了实验内容,更重要的是初步掌握了科研的方法,体验到创新实践的乐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改革实验方式,提高实验效果

传统的实验教学,常常是教师从实验目的、原理、仪器的使用到实验的方法步骤这“一包到底”的模式,学生只需按实验书上的步骤完成操作即可。这种授课方式不能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要改变这种授课方式,提高实验效果。首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的教学,组织学生通过观看事先录制的课件来了解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分析天平的使用方式以及规范的滴定操作过程;还可利用摄像机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录像,然后分析和纠正操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这种形式能使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学生印象非常深刻。其次通过任务驱动这种教学形式将实验的内容分解成若干小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去实验,并通过对学生的随时抽查来督促他们不断思考实验中的现象,解决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对一些比较综合的实验内容,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必须完成相应的任务,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综合性的问题。

3.开放实验室,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决定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一刀切,而要进行分层教学,开放实验室,开展第二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能满足有余力的同学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对食品专业的学生可以研究食品中各种添加剂成分的含量,对环境专业的学生可研究室内环境污染状况,对化工专业的学生可研究各种化妆品中可致癌物质的含量等等,这就将分析化学的学习与他们各自的专业学习联系了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发挥考核作用,实现考核与考证的统一

考核是对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有效检验手段,正确、合理的考核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项技能,也有利于养成严于律己、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分析化学的考核过程中,应始终对照化学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分解考核内容,通过形成性考核与结论性考核有机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考核机制的作用,从而实现考核与考证的完美统一。

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根据《化学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对不同级别工种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客观条件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把中级工的标准作为学生考核内容。由于这个标准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大纲基本相一致,学生只要通过对分析化学知识的考核就能达到中级工所具有的标准,避免了学生的重复考核;而在最后的实训阶段,又设计了一些与考证有关且综合性较强的实验来模拟真实的考核,以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考核的方式上,注重过程性考核与结论性考核相结合、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方式,这在考核学生操作技能上显得尤为重要。可实行平时考核、实验技能考核、实验综合考核三者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学生考勤、预习情况、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规范以及教师与学生交流情况等;技能考核是在实验全部结束时的考核,相当于期终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操作的娴熟程度,包括分析天平的称量、容量瓶的定容、移液管移取溶液、酸碱滴定管的滴定操作、分光光度计的操作等;实验综合考核是实训的考核,重点是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创新意识等。这三者之间的比例应根据学生情况而定。对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应提高前两项考核的比分,以便使他们能掌握扎实的基本技能;而对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应着力考核他们的创新能力,对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分,以鼓励这种能力。通过以上各方面的考核,可以比较科学、客观地检查出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又与考证的要求相一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5篇

关键词:工程概预算 作用 方法 尺度 基础 依据

根据工程方面的政策不同,各地区工程的概预算也会有很大不同,而且在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造价的需求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指标来进行办理,尤其是各项费用,在新建、拆除重建或是改扩建的不同需求中会有差别,因此,在国家的政策之外,各地区会根据各地物价,来核实工程概预算,总体来说,工程概预算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投资估算

在工程项目开始的前期,需要做投资估算,所谓投资估算,就是指根据现有的资料,比方说项目建设的面积或单价,采取科学的计算方法,对整个工程所需的费用进行预测,这是工程建设前期很重要的方面,它的作用主要有:第一,项目建议书阶段所做的投资估算,是对项目进行整体规划;第二,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要进行可研究性报告的预算,即给项目确定一个最高的标准,限额不能突破;第三,投资估算是争取上级资金,进行资金最大限度的整合的重要标准。

2、设计概算

在投资估算结束后,项目进入设计阶段,即由设计单位进行图纸或规划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用到设计概算的概念,以此来确定项目的费用定额或取费标准。所谓设计概算,是作为概算的重要分支,它是由科学的方法编制而成,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有:第一,设计概算是依据。项目的整体建设计划,项目的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最初的设计概念,都和设计概算息息相关;第二,设计概算是标准。评价一个项目是否合格,经济指标之一就是设计概算,因此,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选择一项最佳方案十分必要;第三,设计概算是总控。在工程的建设合同和贷款合同签订之前,一定要明确规定项目的设计费用,预算该项目的承保金额不能超越控制;第四,设计概算是标底。工程一般都实行投资包干责任制,这就需要设计概算作为依据,设计概算是按照国家评定的标准,由项目建设单位和项目主管部门共同办理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任何流程都不能超越概算;第五,设计概算是保证。现阶段,大部分的项目建设都是经建设银行进行拨款、贷款、结算等方面的服务的,而设计概算是建设银行唯一承认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概算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在财政监督的过程中,该预算不能超支。

3、修正概算

所谓修正概算,就是在进行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之后,由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和变数而进行的一种核算文件。项目实施过程,肯定会遭遇到和最初计划相悖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单位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原有概算的基础上,进行项目的具体核算,以其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其作用和设计概算的作用类似。

4、施工图预算

所谓施工图预算,是指在图纸完成之后,根据相关部门的批注,最后经核实进行的包括人工、材料、机械和设备等总体造价的预算,主要作用是:第一,项目招投标的重要依据;第二,是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也是其组织人工、材料进行建设的依据;第三,施工图预算一般会详细注明合同双方的各项费用及其拨款。

5、工程结算

工程结算是指一个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或分项工程完工,并经过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验收或验收交货后,施工企业按照承包合同和已完工程量向建设单位办理工程价款清算的经济文件。

6、竣工决算

竣工决算是由建设单位编制的反映建设项目实际造价和投资效果的文件。工程概预算是确定建筑产品价格的重要方法通过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为每项建设工程确定出全部建设费用,也就是产品计划价格。只有正确地计算确定出产品价格,才能使基本建设计划有了较为可靠的编制依据;才可能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合理的比较和选择;才有可能使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建立承发包关系;才可能在基本建设中建立完全的经济核算制。因此它是基本建设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工程概预算是编制基本建设计划的依据计划项目的确定,确定投资额的多少,投资额和投资构成的安排,都要以工程概预算为依据,工程概预算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基本建设计划的准确性,有时甚至会影响到计划的贯彻执行。此外,基本建设有物资供应计划,劳动计划和建筑安装工程计划,也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工程预算为依据。

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要用到工程概预算,可以说,它是衡量一个设计是否优劣的重要标尺。工程概预算根据工程不同阶段进行编制,项目的任何阶段要求都会直接反映,并且专业人士进行工程概算的过程中,会对设计的经济费用及其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分析,并加以比较,对于不合格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或放弃。为了减少建设资金的浪费,工程概预算会给出最合理的实际方案,这对于控制投资额和进行费用的优化节约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法律规定,生产过程中,未经相关部门批准,不得随意减少建设资金,这是十分必要的。

工程概预算是签订承包合同,推行招标投标的基础在建设工程中贯彻合同制,是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通过承发包合同的签订,可以明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责、权、利,进一步调动其经营管理的积极性。签订承发包合同要以工程概预算为重要依据和必备的附件,以确定建设单位发包给施工单位的全部工程造价或需要完成的那部分工程价值。工程概预算可以作为招标工程的标底,是考核标价,指导择优定标的依据,也是投标单位确定投标报价的基础。

工程概预算是加强施工管理和贯彻经济核算的必备条件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准备,组织材料供应和施工力量时,都可以直接利用施工概算所提供的实物指标和货币指标,来加强施工管理。施工企业是进行独立经营核算的,贯彻经济核算是企业管理的一项根本原则。经审定的预算是建设单位控制建设投资和施工单位确定工程收入的依据,施工企业必须以它为尺度来考核自己的经营成果。如果没有这个尺度,企业的收入是不确定的,那么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就只能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