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

时间:2022-06-01 17:02: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七年级下册语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1篇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9-10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更大的发挥语文教学的职能作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上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语文学习的适应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语文学习的方法还不得当,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还不高,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学习氛围比较浓厚。本学期我决心加大教学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语文考试的及格率,力争优秀成绩的出现。

二、教材简析

本册语文教材分为6个单元五大板块:其中阅读24课、综合性学习3个、写作6个、名著导读2个和课外古诗词背诵等组成。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阅读和写作。除了教材之外,其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还有网络、电视及多媒体教室等。

第一单元 群星闪耀:这个单元,主要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课文中所选择的名人,是那些在人类历史上具有突出成就,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本单元主要学习精读的方法。要求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二单元 祖国之恋: 本单元教学重点继续学习精读。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与想象,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第三单元 凡人小事: 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第四单元 修身正己: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就可以推而广之,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另外,还要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第五单元哲理之思:本单元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

第六单元 科幻探险: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探险和科幻。探险一般是指到荒无人烟或人迹罕至的危险地方去考察,面临困难、应对挑战,刺激身心,激发能量,获得探求的和审美体验,增进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而科学幻想则是依据科学技术原理,以幻想的形式展开想象,构造故事,塑造人物,抒感,表现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憧憬或忧虑。基于科学的虚构,超越现实,是科幻作品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能力的目标:在上学期学习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的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以及浏览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进度

单元

划分

课文内容

课时数

第一单元

阅读:

1邓稼先/杨振宁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10

第二单元

阅读:

5黄河颂/光未然

6最后一课/都德

7*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木兰诗

写作:学习抒情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11

第三单元

阅读:

9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10 老王/ 杨绛

11* 台阶/ 李森祥

12 卖油翁/ 欧阳修

写作:抓住细节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 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逢入京使/ 岑参

晚春/ 韩愈

15

第四单元

阅读: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14驿路梨花/ 彭荆风

15*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16短文两篇

陋室铭/ 刘禹锡

爱莲说/ 周敦颐

写作:怎样选材

11

第五单元

阅读:

17紫藤萝瀑布/ 宗璞

18*一棵小桃树/ 贾平凹

19*外国诗二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20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望岳/ 杜甫

登飞来峰/ 王安石

游山西村/ 陆游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写作:文从字顺

11

第六单元

阅读:

21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22太空一日/ 杨利伟

23*带上她的眼睛/ 刘慈欣

24河中石兽/ 纪昀

写作:语言简明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 杜牧

贾生/ 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第2篇

一、恢复原貌

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桑葚” 改 为“桑椹”。“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一句中原来的“吧”都改为“罢”。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椹”同“葚”,“罢”作助词时同“吧”。那为什么要进行修订呢?笔者查阅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天津人民出版社重印,1973年4月第1版,1973年6月第1次印刷的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中使用的是“桑椹”和“罢”而不是“桑葚”和“吧”。笔者认为教材修订者进行这些修订是在两词通用的前提下,本着尊重历史原作的原则,恢复作品的使用原貌 。又如第十六课《社戏》中的“模糊”改为“模胡”, 这也是恢复了作品的原貌。

二、修正翻译错误

第四课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的“需”为什么改为“须”呢?这要从词性、词义和语法功能上区分“需要”和“须要”两个词。从词性上看,“须要”是助动词 ,一般作句子的状语,表示“一定要”的意思,如:教育儿童须要耐心;“需要”是动词,一般作句子的谓语,表示“应该有或必须有”的意思,如:我们需要一支强大的科学技术队伍。所以,课文应该是“须要镇静”而不是“需要镇静”。

再如第七课都德的《最后一课》中“画眉在婉转地唱歌”的“宛”改为“婉”也是纠正了译者翻译的错误。

三、修正量词误用

第十六课《社戏》中“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支”为什么改为“只”呢?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就能找到答案。《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量词“支”解作:a)用于队伍等:一~队伍|一~文化队伍。b)用于歌曲或乐曲:两~新的乐曲。c)纱线粗细程度的英制单位d)用于杆状的东西:一~枪|三~钢笔|一~蜡烛。而对用作量词的“只”解作:a)用于某些成对的东西的一个:两~耳朵|两~手|一~袜子|一~鞋。b)用于动物(多指飞禽、走兽):一~鸡|两~兔子。c)用于某些器具:一~箱子。d)用于船只:一~小船。由此看来,课文原来使用的“支”就是量词使用有误。另外,修订后也与前文“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一句中“只”的使用完全一致了。

第九课《土地的誓言》中“稻颗”为什么改为“稻棵”? 笔者查阅到1941年9月18日刊登此文的《华商报》,上面用的是“稻棵”而不是“稻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颗”与“棵”虽然都是量词,但词义却有所不同。“颗”一般用于指“颗粒状得东西”,如一~珠子|一~牙齿等。而“棵”则“多用于植物”,如一~树|一~牡丹等。所以这里应是“稻棵”,而不应该是“稻颗”。

第七课《最后一课》中“他转身朝着黑板……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原来的“两”改为“几”,也是纠正了量词使用不当的错误。

四、使语言表达更准确

第十二课《闻一多先生说和做》中“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中“作”改为“做”,是根据现代汉语规范的用词习惯。

第二十三课《登上地球之巅》中“开始向珠穆朗玛顶峰最后的300米高度冲击”将原来的“380”改为“300”则是纠正了错误。

第3篇

写好文

——记叙文如何选材

训练目标:

1、通过指导与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记叙文选材的方法。

2、引导学生从家庭、校园、社会、自然中寻找好材料,从生活的点滴中选择材料。

3、变“学得”为“习得”,让学生在“练”中增强信心,提高写作的兴趣和选材的能力。

训练重难点:

掌握一些记叙文选材的方法并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选材能力。

课时建议: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话导入:

文章是由材料组成的,没有材料,就等于没有砌墙的泥沙。不少同学怕写作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什么材料可写。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解决材料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那么,文章的材料从哪里来呢?为什么有些同学面对各种命题总能应对自如呢?关键就在于我们平时是否能认真收集积累素材,并且努力掌握写作技巧。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记叙文如何选材。

师:许多同学写到“寻找友情”就是小误会失去朋友,几天或几年后后悔了,又和好了,最后寻到了友情;写到“寻找母爱(父爱)”,就只记得小学的时候,母亲或父亲对我严厉,不疼我,一天夜里,我生病发烧,父亲(母亲)背着我去医院,感动之余我寻到了母爱(父爱)等;写师生情,就是带病给我们上课,深夜加班批改作业之类的材料。选材不准、不实、不新,就会让阅卷老师不理不睬。因此,我们只有走进生活,慧眼识珠,采撷亮点,发掘新意,才能写出具有创意的美文来。

二、什么是选材:选材,就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文章产生最好的效果。

三、作文如何选材:

1、材料要真实。

(1)、来源于真实的生活,(2)、符合真实的生活,(3)、合乎生活的情理,经得住思考的检验。

例:(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作者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来进行写作的;(2)《最后一课》也是作者根据普鲁士军队侵占法国逼迫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人们学习德语为背景来创作的。

训练:1、以“说说咱们班”为题进行选材。

材料一:咱们班老师优秀,个个都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咱们班的学生勤奋,人人都是刻苦学习的典型;咱们班班风良好,次次受到学校的表彰。

材料二:咱们班有“族”。“睡仙一族”,每晚挑灯夜战,鏖战“题海”,白天却云里雾里,昏昏欲睡;“神侃一族”,课间“猛侃”,饭后“神侃”,寝室熄灯后“瞎侃”;“追星一族”,将明星贴画贴在课桌上、书本上、笔记本上,对明星的轶闻趣闻津津乐道……“语文一族”,“数学一族”等也各有特点。

理由:第一则材料存在着美化人物、编造故事的毛病,缺乏感染力;第二则材料原汁原味,真实可信,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量。

2、材料要具体。

(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发展、、结局清清楚楚,甚至当时人物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富有个性的特征以及环境氛围都很清楚。(2)材料中包含有具体的思想和情感。

例:《最后一课》发生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人物是“我”、韩麦尔先生以及镇上的人们,事件的起因是普鲁士军队逼迫法国人民学德语,发展是“我”和大家在最后一课中的表现和感受,和结局是韩麦尔先生写下“法兰西万岁”后宣布散学。

训练:2、学生以“家乡的变化”为话题进行选材。

材料一:我所在的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修了一条公路,交通更便利了;兴建了一个大型农贸市场,生意更兴隆了;兴建了一个文化娱乐中心,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

材料二:十年来,我家搬了三次家。第一次搬进“二室一长厅”,极差的居住条件带来了许多的不便;第二次搬进了真正的“二室一厅”,比原来的房子好多了,可时间一长,一连串的问题也相继涌来;第三次爸爸从单位买了“三室一厅”的住房,房子既宽敞又明亮……

理由:第一则材料是较大的事件,往往会因感受不深写得肤浅空洞;第二则材料由于视点集中,容易写出具体的内容和真实的感受。

3、材料要深刻。

(1)

、具有代表性,能深刻地表达中心,揭示主旨。

例:《最后一课》通过一个小孩子对学习法语的转变来表达出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痛苦以及法国人民对祖国的爱,用小事情来反映重大的爱国主题,以小见大。

训练:3、学生以“生日”为话题进行选材。

材料一:生日那天爸爸妈妈送给我梦寐以求的礼物;老师送给我祝福的话语;同学们为我开生日晚会,远方的朋友也给我发来了祝福的短信。我感觉到好温暖好幸福。

材料二:不知从何时起,学校里刮起了一股风——给过生日的同学送礼物。今天是好朋友的生日,我不知怎么办才好。送吧,这个月为给同学送礼物借了好几回钱了;不送吧,又不好意思。我感到很困惑。同学过生日,送礼物既浪费钱财,又耽误学习,这是何苦呢?为什么社会上的“人情风”竟刮到校园里来了呢?

理由:第一则材料表现了亲情、友情、师生情的美好,立意健康,但不够深刻;第二则材料通过一个小事件反映了一个大主题——人情之风不可长,能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

4、材料要新颖。

(1)

新鲜(2)独特(3)与众不同。

例:(1)、《最后一课》通过一个小孩子对学习法语的转变来表达出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痛苦以及法国人民对祖国的爱,用小事情来反映重大的爱国主题,以小见大。(2)、《散步》以一家人的散步来表达尊老爱幼的重大主题,以小见大。《老王》﹑《羚羊木雕》﹑《散步》等等,无不是写平凡人生,小人小事的,但是读起来却十分深入人心。可见“平平淡淡才是真”。

训练:4、学生以“幸福”为话题进行选材。

材料一:我不小心摔折了腿,不能去上学,心里十分烦闷。后来很多亲戚轮流来看我,同学们也每天抽时间陪伴我,还给我补课,我感觉到很幸福。

材料二:班主任的晚自习上,大家都在抄黑板上的作业,我这个坐在最后一排的差生,眼睛近视没法抄,于是向前面的同学“借光”,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罚我站在讲台旁边抄,我回到座位上,同桌的难兄难弟一边抄我的,一边说“你真幸福,这么快就抄完了,要是我也被罚上去抄就好了!”看着我第一次抄得这么完整的作业本,听到同桌的羡慕的声音,我的心头涌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和满足。

理由:第一则材料属于“你有我有全都有”的陈旧材料,很难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则材料以幸福写不幸,以乐境写哀情,反映了教师歧视差生的现象,视角独特,吸引人耳目。

四、实战演练场:请以“微笑”为题,文体不限,自由选材,不少于600字。

教师解析:“微笑”这个话题,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熟悉了,我们只有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策略,文章才能脱颖而出。有三种方法可以助我们成功:一是选取细小的角度,抓住微笑的瞬间,折射人物的情感。可以以一个微笑的瞬间引出一段美好的回忆,也可以以几个微笑的画面串起一个感人的故事,不管选取何种内容,传神的肖像描写必不可少。我们写作时要让景随情出,情因景生,要运用多种修辞,让笑容变得摇曳多姿,让读者从笑容里窥探到人物的美好性情。二是刻画微笑的感受,记录心灵的波澜。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有笑容也会有泪水,有欢乐也会有伤心。我们应该挑选那些富于表现力的、波澜曲折的情节,写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最美的笑容往往是存在于误会解除的那些日子,存在于历经周折后获得成功的那一瞬间,存在于遭遇失败后获得别人理解的那一时刻,这些微笑才美不胜收,让人心生羡慕。三是选取新颖的内容,增添创新的色彩。这些文章往往具有故事性强、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可以尝试用日记、小故事、童话、戏剧等形式写作。

师引导1:围绕“微笑”我们可以怎样选材呢?

题目:微笑

审题:写“笑”,而且是“微”笑。微笑就是轻微地笑;轻微的笑。

立意:1、谁的微笑

2、怎样的微笑

……

师引导2:立意相同:妈妈的微笑

如何选材?

请同学们动笔写一写:“妈妈在________________(时候)对____(谁)微笑,这个微笑让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同学们小组说一说,和其他同学分享一下,比一比谁的选材更好。

学生可能的答案:妈妈见到孩子懂事脸上呈现的微笑

新生儿出生时妈妈的微笑

妈妈在我考试没考好后安慰与鼓励的微笑

妈妈在我生病时给我勇气的微笑

总结课堂

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得分要诀是:“材料丰富,精当具体”。从这次作文的训练效果来看,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要选出真实、典型、新颖的题材,还需要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布置作业:请以“微笑”为题,文体不限,自由选材,不少于600字。

(写在作文本上)

六、板书设计:

选材要点:

1、真实。

2、具体。

第4篇

今年中考,部分考试科目试题分值、考试范围有变。昨日,记者采访了部分教师,对《考试说明》进行了解读。

襄樊七中语文教师刘虹说,今年中考语文科目考试的最大变化是作文题型有变。去年中考,作文题共50分,其中有5分为考生自评,今年中考,作文题取消考生自评。

据介绍,今年中考,英语听力分值下降,由去年的30分降到今年的25分;另外,每种题型的分值有不同的变化,考试题型也会出现较大调整。

地理考试范围变化较大,较之去年中考,考点明显增加。去年中考,七年级上册只考前两个章节的内容,下册为非考内容。今年中考,七年级上册教材全部要考,七年级下册,要考前三个章节的内容。

第5篇

【关键词】农村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特点;优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诚然,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任务,它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教学检测上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对我们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回避它或者忽视它都是错误的选择,唯有迎难而上,啃掉这块“硬骨头”才能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拓展其综合素质。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得天独厚的城市不能比拟的条件,我们大可指导农村学生利用,提高语文素养。

一、立足学生薄弱特点,循序渐进地指导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学生不同于城市学生,他们大多来自深山,见识少,胆小害羞,语文素养不高,有的甚至连普通话都不大会说,要想一蹴而就地让他们像城市学生立刻积极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那是不大可能的,只能慢慢来,循序渐进地指导他们参与。其中,我们需要把握几点注意事项。

(一)解除学生的拘束,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农村学生的腼腆害羞是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障碍。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方法解除学生的拘束。比如训练学生单独大声读书,当众从容讲话,放开胆子,展示口才,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可以改变“金口难开”的习惯,变得活跃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农村学生的特点,比如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种甘蔗,收稻谷,将这些作为活动的话题,引导他们积极讨论。由于学生很熟悉这些农活,所以一般都会畅所欲言。“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开头做好了,后面就顺利了。

(二)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掌握活动的发展动向

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要预设好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也要预料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周全考虑相应的对策。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发挥教师本身的主导作用,既不能把活动课堂塑造成“教师独大”的一言堂,也不能将活动课变成“学生独立”的自由散漫的课堂,要引导学生走向活动的目标,达到预定的目的。

(三)重视活动的评价,总结活动的经验成果

活动结束,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评价,以鼓励与表扬为主,对学生们的表现加以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争取下一个活动做得更好。同时,教师要善于总结思考活动的成败之处,形成经验,便于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根据农村学校的资源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校内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学校校舍简陋,但绿树满园,放眼墙外可见山丘农田,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坐在操场就可以见到校外的农村美丽风景。笔者常常带领学生来到操场,坐在树下,畅谈理想,创造性地开展主题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综合性思考和探讨活动,一起探讨外面的世界怎么样,一起思考“外面的世界为什么又很无奈”问题,引发学生无限遐想的同时,又让他们对现实社会有清醒的认识。

正课之后,笔者时常带领学生来到校园一角,体验怎样种花植树。农村学校有很多泥土地块,m宜栽种鲜花或果树,是农村学校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天然基地。

农村学校富有特色的地方更是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好资源。笔者所在学校有百年历史,保留下了古老的大门,学校为其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称为“龙门”;又在另一角建有一个凉亭,称为“凤亭”。笔者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组织学生开展“青春随想”活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带领学生走龙门,坐凤亭,让学生体会“鲤鱼跃龙门,展翅成金凤”的成功感,畅想成龙成凤的未来,激起学生奋斗的欲望。

三、发挥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丰富,牛耕羊奔,山清水秀,果树飘香,稻穗沉坠,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天然条件。

在开展“感受自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和“寻觅春天的足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活动中,应把学生带到田间地头、山丘河岸,去感受并认识自然,引导他们把这种感受与认识表达出来。开展“马的世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活动,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笔者直接把学生带到山坡上,近距离地观察马,马的形态、马的动作、马的劳作,一目了然,不需赘言,学生心领神会;再和农民聊天,聊聊马的脾性、马的作用,让学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绝大多数农村初中学生都参加过农事劳动,他们对农事劳动的过程与感受是城市学生无法比拟的。如七年级“我爱我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活动,可引导学生谈农家生活,说说从农事活动中获得的收获和体验到的快乐。

四、发挥农村的文化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有些是城市无法比拟的,如农事诗、俗言俚语、农谚、古建筑等。笔者所在的农村就有几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一是嘹山歌,二是采茶戏,是老祖宗代代相传下来的,神奇而又渊博,不进行深入的学习是学不会的。我们完全可以充分挖掘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第6篇

关键词:语文 教材 古代 送别诗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时人们会产生迥异的特殊感慨。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指出:“唐人好诗,多在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因此历代的文人墨客抒发离别之情的诗作很多,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送别诗名篇。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大约有五首古代的送别诗,本文主要分析这些送别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对相关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内容

同为古代送别诗,不同诗人笔下抒写的内容是不同的,从中反映出其特殊的感情体验与人生体悟。下面我将从诗歌选用的景物、抒发的情感以及其中蕴含的美好祝愿三方面对送别诗的内容进行研究。

1.对送别的景物与环境的描写

在离别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境中,诗人往往会借助身边的事物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意在言外的效果。同时,由于诗人对事物的感知以及创作特色的不同,他们选用的景物也会有所差别。

有的古代送别诗的景物和环境于水路、水边有关,李白就善于在离别时摄取眼前的流水,移情并寄情于流水。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一诗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出蜀不久,便结识了孟浩然。孟浩然将要去广陵,他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李白选用了“孤帆”、“长江”、“天际”等景物,此皆诗人远望的景色,写出友人别后的情境,正如后人所说“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在言外。”长江向天边流去,诗人对朋友的牵挂也随江水一起流向天际[1]。由此可见,景是情的体现,不同景物的选用表现出诗人离别中复杂特殊的情感。

2.抒发依依不舍与眷恋之情

虽说这些诗人作诗时选取的景物不同,使得作品风格迥异或是自成一派,但也都脱离不了性情中人的队伍。其送别诗中所蕴的朋友情谊从诗词中溢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或直露不掖,或委婉曲折,使人感慨。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直观看来,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然而诗人意不在景,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此外,我们能够在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中感受到一种诗意的离别;也能够从李白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看到他在送别族叔李云时的那份不舍。

3.对友人的由衷赞美与美好祝愿

离别时分,文人多伤感之情,而有时,诗人们心胸又是那样地豁达,他们反客为主,劝慰友人。在《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一句值得我们关注。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汉代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其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提及“小谢”(即谢I)诗清新秀发的风格。而李白在此提及,是用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来比并、称许李云,表达了对族叔李云的由衷赞美。[2]王勃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五年级上册)中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诗人在临别前劝慰友人:不要像一般儿女一样伤感,只要你我心音相通,为真知己,即便身各天涯,不是也像身居相邻一样吗?诗人的豁达、豪迈之情从其对友人的劝慰语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同时也寄予了一份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3]。同样的,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中末句“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对荷花极尽赞美之词,看似写景,实则以荷花喻友人,委婉表达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二.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艺术

除了古代送别诗中的内容,这些诗的艺术表现也是值得关注的一部分。如诗中现实主义是如何体现的,每首诗的艺术结构又是如何,以及诗人采用的写作手法等问题都是需要探讨的,下面我将来具体谈谈。

1.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多变的艺术结构

古代诗词的创作,诗人多采取现实主义的写实方法对身边的景与自身的情进行渲染描写。而在古代的送别诗中,更是不缺现实主义的运用。现实主义诗歌指的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这一类型的诗歌作品。一般说来,这类诗歌作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与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这些古代的送别诗,大都描写出了与友人送别时的场面,都是作者的真实经历。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中,岑参以对边塞壮丽雪景的描写作为典型的环境,而雪中送别又表现出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包括前文提到诗人往往会借助身边的事物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意在言外的效果,景物的选用也是现实主义的一种体现。这些都是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正如恩格斯说的,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古代送别诗中大都使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文人的生活方式、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现实生活。

在艺术结构上,我们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与《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为例,分析送别诗的三种不同结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的结构是先景后情。诗歌前十句写送别前的雪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中一个“愁”字写出了诗人为友人的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为转入写送别作铺垫。以下八句再转写送别。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是情景交融,“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是以景结尾,比较含蓄,启发读者想像品味。此外,同样是李白所作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这首饯别诗,如歌如诉,感情跌宕起伏,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全诗在结构上也有了大跨度的跳跃,其写法与前两首诗差别很大。

2.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的多样使得作品的语言风格不同,不同的作者有着各自擅长的写作手法。

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古代送别诗中,诗人多是采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来创作。我们可以从诗人对送别的景物与环境的描写中能够看出这一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也运用了虚实结合,前半句送别是实景,后半句想象扬州的美景是虚写。而李白另一首送别诗《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运用了生动奇特的动作描写,多样的写作手法使得送别诗各有各的亮点。此外,有的诗歌还使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

3.多样的修辞艺术

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经常采用想象、夸张、比喻等修辞丰富自己的诗歌内容。在情感强烈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就用了奇特的比喻:“抽刀断水水更流”本是生活中的现象,现在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这个比喻富有创造性。由于这一比喻源于眼前之景,合乎心中之情,因此读来也感到是自然天成。

而与李白相比,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则以一“奇”字开创新意。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在这首诗中,诗人还在“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一句中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此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了大胆的夸张。

4.古体近体兼具的诗歌形式

形式,即体式,指诗歌的语言结构的组合方式,它是为内容服务的,有时奇妙的形式能够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有助于读者理解诗意、加深印象。

诗歌有古体诗、近体诗之分,而近体诗又分为律诗与绝句。古体诗的写作相对自由,格律上没有严格限制,能够让诗人尽情发挥,体现出了音乐美,而近体诗格律非常严格,讲究平仄,富含节奏美。在苏教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古代送别诗的诗歌形式包含了这两种形式。古体诗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近体诗有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以及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

三.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教学方法

有人这样来评价古诗文教学:“古诗词教学必须确立这样两个基本点:固守语文本体,披文得意,缘意学文;显现古诗词以言造象、立象尽意的本色。”[4]以此结合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古代送别诗特点,我们认为可以运用以下三种方法开展相关教学。

1.创设情境法

古代诗歌大都是富含意境之美的,而送别诗写的是离愁别绪。其中有送别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复杂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意境氛围就通过诗人的笔触营造了出来。在古代送别诗教学中,我们可以重点放在创设与诗的感情基调一致的情景中来。结合多媒体幻灯片,我们可以通过音乐、图画以及语言的渲染让学生们把握全诗的整体基调,再让学生诵读,体会诗歌发生的情境,并融入到诗歌创设的意境中去。

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情境的创设,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使学生理解诗歌大意。通过多媒体幻灯片投影出边塞白雪皑皑景象的图片,结合离别之乐,引入本课的教学。随后让学生自由诵读,诵读是为了促进读者对作品的感知和理解,所以在课堂上采用诵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教学文本的感知和理解,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读中初步理解诗中蕴含的画面与情感[5]。但在此之前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送别的现场。教学中需要预设,但这种预设最好是在对文本整体把握基础上提炼出一个简单而根本性的问题,而教学的生成需要自然而丰富,这中间离不开教师恰切的点拨与高效的归纳。简单而根本的预设应该能清晰地指出目标,同时又能给学生留有挥洒个性的生成空间[6]。

2.联想训练法

中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识得古字,懂得其意,更要借助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韵。一是借助诗中提供的相关物象发挥联想和想象,二是突破诗的有限形式的限制发挥联想和想象。

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为例,诗中本就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可以借此拓展,烟花三月的扬州会是如何的吸引人呢?让学生试用优美的词句将想象的画面展现出来。这样做不仅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得以活化。在学生交流后,辅以课件展示诗中美景,让学生感到真实且不空洞的美丽,为学生入情入境奠定了基础。

3.知识延伸法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项瑰宝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对古诗也是相当的重视。所以可以借古诗教学的机会,通过知识延伸法加强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发现、理解、表达等综合能力,不局限于教材,使学生灵活地掌握课内外知识以得到相应发展。

我们可以加强学生古今知识的延伸拓展,古代送别诗与现代送别题材的诗歌可以放在一起体悟学习。对于古代送别诗,其中包含很多典型的意象,但比较固定。而现代的送别主题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可能呈现出跳跃的趋势。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与席慕蓉的现代诗《渡口》相结合,同样于水边送别,比较两者的差异,对比分析古今送别诗,这样将古代与现代诗歌知识联系起来分析。

总之,送别诗是在古代诗歌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分支,以上我们通过对它们的内容、艺术结构与相关教学方法的分析,对教材中选用的古代送别诗篇目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感受体悟到古代送别诗的美妙之处,做到真正掌握。并由此提醒学生应当珍惜友谊与人伦亲情,拥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86年

[2]俞平伯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494页

[3]刘吉美:《送别诗的多样情怀》,《文学教育》(下),2010年,第1期

[4]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夏峥嵘、胡根林:《诵读是诗意的启蒙》,《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6期

第7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B-

0044-01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尤其是处理教材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由此可见,教材处理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简化教学头绪,优化教学内容。要让语文课以独特风貌吸引初中学生,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热情,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材处理技能。

一、全局把握,分析各册教材,实现统揽式教学

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出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使学生领悟、学会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和能力。语文教师应由此出发,思考该如何让学生在三年初中学习时间里更好地提高语文能力。因此,在处理教材时,教师要有“全局观”,应对初中各册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关于听说读写的知识和能力的构建体系。以阅读教学为例,七年级要求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对阅读方面没有做详细具体的要求,而级则要求学生逐步按“理解方法阅读的不同方法不同体裁的阅读方法”的步骤来掌握阅读的相关知识。因此,在教授七年级语文教材时,教师应尽量避免对课文作条分缕析的讲解,或者是把课文剖析得支离破碎,让学生丝毫体会不到阅读的美感和兴趣,而应主要从朗读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到了级,教师真正向学生传授相关的阅读理解技能时,学生将会出现排斥心理,导致教学目标无法达成。

教师应根据整个教材体系安排对各册教材进行巧妙整合。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的教学中,通过整合《春》《济南的冬天》《秋天》《土地的誓言》《木兰诗》等课文,选取其中一些优美的片段,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其中的语言美,由此产生对文章的欣赏之情。到了级时,教师再通过整合《三峡》《短文两篇》(八年级下)《雷电颂》等课文,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并主动学习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为今后更深层次的阅读打下基础。当然,在对各册课文进行教学整合时,哪些应“长文短教”,哪些应“短文细教”,哪些应“难文浅教”,哪些又应“浅文趣教”等,教师都要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按年级阶段授以学生相关的阅读知识。

二、利用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对单元之间的整合相对简单,但是要想把握教材编排的意图和规律,使教材真正成为教会学生学习的材料,还需教师具备一定的单元整合能力。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第一、第二单元的所有课文都与“热爱生命”有关,根据课文特点,在教学中可将其归为“生命意识”“生命理想”“生命智慧”三个主题,这样学生就能通过教师有目的的主题整合,加强了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又如,九年级下册的第五、第六单元都是反映古代文化底蕴、古人文化思想的古诗文题材,反映了不同时代对字和词的运用演化。教师可通过对教材的共性整合,使学生对古代各个时期的文化底蕴、文化思想及不同时代对文言字词的运用有明晰的比较,加深了解和认识,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如在第五单元先秦时期的《公输》中,助词“焉”与“为”通常合用为疑问助词(如“夫子何命焉为?”),而到了第六单元战国时期的《曹刿论战》中,就演变为只用“焉”表示疑问助词(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更容易了解文言字词在不同时代的使用演变情况,从而加深对文言字词的精确理解。

三、了解单元内课文编排目的,实现课文之间的整合

对于同一单元的所有课文,教师不能逐篇孤立地进行教学,而要审视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根据每一课的教学目标,给学生规律性、科学性的语言文字艺术熏陶。比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由5篇写人物的课文组成,教师应从这些名人传记式的课文中发现规律,总结出人在成长过程中常伴随着艰辛与困苦,需历经磨难,要有奋斗不息与坚忍不拔的高尚情操等,从而把本单元的课文中心整合为“如何做人才能取得成功?名人成功的共同点是什么?”的主题,通过串联整个单元的课文,让学生找出各篇课文的主人公在精神上有哪些异同点以及应学习名人怎样的精神品质等。只有了解掌握课文的编排目的,教师才能把握课文与课文之间人物传记的不同写法,有意识地在教学时分析能表现人物不同侧面的横式结构或以人物成长发展为线索的课文片段,从而指导学生写出个性化的写人作文。

第8篇

做好学科整合,需要两提前,两沟通

1.两提前

一是提前熟悉教材。弄清教材的来龙去脉,把握编辑的编排意图,根据时令季节教学进度,与其他学科时间差异,适时适当的对教材进行调整。

《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春之声》

配乐诗朗诵 《春》

唱歌 《渴望春天》

《春》是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作品,语文课本将其编在七年级上册。这种编排与时令季节是相悖的,冬日学习春天,体味春天,远不如结合时令去感受自然亲切。征得语文老师的同意,把《春》这篇课文调到七年级下册,音乐课上配乐诗朗诵《春》这篇优秀的散文,遍又一遍。第一遍学生凝神静听,第二遍学生们和着优美的旋律读起来,第三遍读的声音更加响亮。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伴随着诗一般的语言,同学们踏进了春的情境。

“音乐课听了配乐诗朗诵,语文课看你咋上。”我打趣语文老师。

“我要真的让学生感受春天,走出课外,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学生们说,音乐课放松了我们的神经,我们向往春天的温馨。语文课实地感受春天万物复苏的浓情,我们伴着《春之歌》的优美旋律,拥抱明媚的春光。音乐、语文合作互补,煞是快乐。

二是提前与其他老师联系。教育需要教师之间的协作。教师在彼此之间的协作中了解其他学科并发现彼此之间的关联,在共同的主题设计过程中逐步超越自身学科的限制,在合作过程中达到共同促进之目的。将《春》的教学与时令同步进行,就是与其他教师提前沟通的结果。

2.两沟通

一是勤与学生沟通,多听听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意见,不断完善改进教学方法,真正使自己的课受学生欢迎,趣味性更强。沟通是教师拜学生为师,教师必须具有诚恳的态度,学生觉得你不是装腔作势,他们才会把真心话讲出来给你听。知识整合,知识掌握得更牢固,知识领域更宽了。“我们喜欢这样的课,”就巩固知识而言,正符合教育学中的巩固性原则,在学习过程中,巩固,再现是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知识整合,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

第9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95-01

近些年,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山区农村中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呈现的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说学生记”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比较落后、陈旧,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有必要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使语文课堂“乐”起来,引导学生乐学语文,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针对学生的特点,用关爱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科勒期斯・涅克将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情感信号称为“看不见的课程”,它微妙地潜入教学过程,并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还包括情感的交流。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山区农村中小学校,有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笔者所教的班级就有22名学生是留守儿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经常通过各种方式关心他们,如给学生过生日,与学生聊天,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契机。班上有个女同学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笔者就从教她整理书包开始,再到如何与同学相处,在改掉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后,鼓励她好好学习。在一次作文中,她写道:“我觉得语文老师很像妈妈,我最喜欢上语文课了。”可见,教师要依据山村中小学生的特点,给学生更多的关爱,从而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

二、挖崛教材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乐学”的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前要认真钻研教材,从多个角度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乐学”的动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1.巧用文题分析结构。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一文时,笔者在板书课题时是这样写的:济南的冬天。同时结合箭头符号讲述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然后在“的”字下方加一个反方向的箭头符号,念为“冬天的济南”,而这正是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通过分析题目,课文的结构变得清晰了,学生学习课文就会更顺利。

2.分析修辞手法确定主题。教师要善于从文章题目中挖掘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由此达到让学生理解课文的目的。有的文章题目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文《变色龙》,作者把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奥楚蔑洛夫比作“变色龙”,这不仅暗示了作品的主要人物,还收到了形象生动的讽刺效果。有的文章题目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的文章题目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文《,你在哪里》。这些文章题目或化抽象为形象,或言在此而意在彼,或互相映衬,或唤起读者的深思,教师在分析这些文章题目所用的修辞手法时,更容易激发学生“乐学”的动机。

3.运用实物增见识。利用实物、图片来展示教学内容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它有利于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爱莲说》时,教师可以在讲台摆一盆荷花,使“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荷花跃然于学生眼前,学生会觉得学习课文很有趣,不仅加深了对荷花的感性认识,还促进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利用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教学就不能成功。”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学习实践。山区农村中小学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读书,不敢回答问题的现象很常见。为了促进学生感知、语言、思维以及心理品质的发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多体验、多实践,引导学生乐于开口说话,从而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表演“捕鸟”这个动作,再现真实的生活情景。学生表演完后,笔者与学生一起在文中寻找与捕鸟相关的动词,并分析这些动词用得好的理由,让学生也动手写一个类似的生活片段。通过引导学生体验、实践,学生的学习信心倍增。

语文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充满愉悦的,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还要唤醒学生的“乐学”动机,只有这样,才能让山区农村的语文课“乐”起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第10篇

一、为什么要加强语法教学

首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词语、句子的学习有明确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正确运用语言,养成修改语病的习惯。”虽有明确要求,但教材只是罗列了知识内容,教材及配合教材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对怎样进行语法教学只字未提,致使许多教师(尤以年轻教师为多)感到语法教学无从下手,对教到什么程度以及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很困惑,甚至出现了教师弃教、学生弃学语法知识的现象。

其次,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淡化语法教学而导致平常学习和考试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在各级各类对语法知识(特别是中考中的病句类题)的考查中,学生得分率很低。(2)在散文、小说和说明文等文体教学中,常常要分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表达效果,但很多学生由于词类分辨不清,以至于解答此类题目毫无技巧,甚至张冠李戴,胡扯一通。(3)在文言文学习中,许多实词和虚词存在一词多义现象,学生因为不能从词性上区别而使所学知识不够系统、深入。以“之”字为例,如果学习中能从区别词性入手,那么对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就会有事半功倍之效。(4)越来越多的学生分不清“的”、“地”、“得”三个助词,致使在写作中乱用一气,这与短语类型、句子成分的学习效果不佳有很大关系。(5)语文老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语病特别多,或用词不当,或表意不明,或意不连贯,或搭配不当,可谓比比皆是。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因为不会使用关联词语而使语言不准确严密者大有人在。

这些问题足以说明语法教学不应淡化,而应加强。

二、为什么要重新编排教材中的语法知识

教 材 语法知识

六年级下册 实词

七年级上册 虚词

七年级下册 短语结构类型、句子成分

八年级上册 复句常用关联词语

这是山东省五四学制语文教材对语法知识的编排。通过此表不难看出这样编排的特点:体现了阶段性,循序渐进;知识由易到难,容量适中,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当然,其弊端也显而易见为:由于编排过于分散,既不利于系统学习,也不便于开展教学。那么,如何解决这一弊端呢?笔者认为可如下编排:

教 材 语法知识

六年级上册 实词与虚词

六年级下册 短语结构类型、句子成分

七年级上册 复句类型及常用关联词语

依笔者的教学实践看,在六七年级集中学习语法并非很难。如果这样编排使阶段知识容量大了,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删减某些课文,甚至可以在初中阶段安排一名语法教学专任教师,以便于能集中系统规范地学好语法知识。

三、如何进行语法知识教学

笔者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语法教学是有捷径可走、有方法可循的。

第一,高度重视词类教学。这是学好短语结构类型、句子成分的基础,对体味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表达效果、说话作文避免语病以及学习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虚词都有很大的帮助。那么,怎样进行词类教学呢?(1)突出重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学习理解,因为这四种词使用频率广,阅读分析类题目也多。(2)教学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语言环境。一方面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教与学深入浅出、易学易懂;一方面是为了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辨析能力。(3)注意不同词类的区别教学,如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形容词与副词、动词与形容词、介词与连词等。

第11篇

摘 要:多年来初中语文在对某些古字活用进行训释时,基本上使用“同”或“通”两字作为训字引出训释字阐述该古字的意义。虽然在注释里没有明确说明被训字与训释字是什么关系,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把“同”或“通”之间的前后两字的关系称为通假关系,并对学生进行讲授。不过,由于这种训释方式比较笼统,不具体,前后两字的关系不仅有通假关系,也有古今与通用关系等,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被训字与训释字的关系就是通假关系。

关键词:同和通;训释;古字活用;通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245-01

在初级中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文里,因为有很多古字被活用,所以编者在给其进行注释的时候,都在用“某同某”或“某通某”的形式指出其本字。上世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在对这类活用的古字进行注释时,大多用“某同某”的形式,而本世纪初至现在七年级至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在对这类活用的古字进行注释时,又改为“某通某”的形式,有时又用“某同某”的形式。在这里,“同”即等同之意,“通”即通用之意,但彼此是什么关系没有说明,显得非常模糊。1988年版的初一第一册语文在课后练习中说:“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叫做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假借)”。由于这些被活用的古字不尽然都是通假字,因此如果就从这样的训释方式确定被训字与训释字的关系为通假关系,就显得过于简单化、概念化和不具体化。

古人写文章时,常常使用通假字,通假字实际上就是别字。例如:古人常把早字写作“蚤”字,现代一些饮食店常把韭菜写作“九菜”一样,七年级下册《狼》中的止有剩骨的“止”写成“只”等。从训释方式“同”和“通”来看,本字与借字之间并不完全是通假关系,有些是古今字的关系,有些是通用字的关系等。例如:1992年10月第1版第一册语文第八课《论语》六则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83页文脚注释:“说”同“悦”,说与悦其实是古今字关系,而不是通假关系。2007年3月第2版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43页文脚注释已经作了更正,即注释:“说”是“悦”古字。又如前者第十三课白居易写的《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直”字,文脚注释:“直”通“值”,也是古今字关系;七年级下册《伤仲永》: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扳”字,文脚注释:“扳”通“攀”,两者为通用关系。若按上述关于通假字的定义来判断古字活用的情况,那么还存在繁简字、异体字的关系。

究竟“同”和“通”各表示古字活用中的什么关系,因为编者没有说明,所以在这里很难得到具体准确的答案。那么什么是通假字呢?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只属于本有其字的假借。借字与本字之间形不同,音相同,义不同。如果说也包括本无其字的假借,那么古人在写文章时,就不会存在写别字之类的现象。特别要说的是古今字开始产生的时候也有假借的作用,但后来创造了今字(后起字),后代古字今字并用,形成了古今字。古今字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历时”的关系,着眼点在古今。通假字是本字与借字并存,本字与借字的出现不存在朝代先后的问题,借用之时,两字并存,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共时”的关系,着眼点在同一时限之内的借用。由此可见古今字与通假字正好相反,古今字属于本无其字的假借。两者虽从“本无其字”而借用它字表示此词的情况来说,两者有其共同点,但从它们的“结果”上说,却有不同,造字法的“假借”字是“久借不归”,而古今字本字仍表本义。

上述1988年版初一语文关于通假的定义,说“通”即通用,但是通假却不能等同于通用,也不能包括通用,它仅仅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因为通用字两字各有来源,但二者都有一个共同意义,形不同,音不完全相同,义不全同。例:享,进献,享食;相,享食、宴请。享与相有一个共同的意义:享食,所以二者互为通用字。通假,实质上是一种同音字之间临时通用的用字现象,因而通假字更不可能属于异体字或繁简字,关于通假与此两者的差异关系,这里就不再讨论。为之,在初中语文的古诗文的文脚注释里,用“同”和“通”所训的古汉字前后两字不一定都是通假关系。

由于古汉语里古字活用的情况十分复杂,限于初中学生的知识层次,因此不可能给学生作通假字的专题论述;再者,现在强化了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而弱化了学生的汉语基础知识教育。基于此,虽然在初中阶段没有必要给学生详细讲清古字通假的关系,但是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辨析古字通假关系的能力。所以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面对其中古字的活用,我们不可能想当然地将其统统视为通假字。对于这些活用的古字,可以不必进行深究,但也要和学生一道弄清它的本义,给学生简单介绍古字活用的一般性知识,让学生知其然,也初步略知其所以然。

根据古字活用的关系,笔者认为假若古字的活用为古今字关系时,在训释时,中间的训释术语最好统一为“同”字;假若古字的活用为通用字关系时,在训释时,中间的训释术语最好统一为“通”字;又假若古字的活用为通假字关系时,在训释时,中间的训释术语最好统一为“为”字。其次要明确地说明前后两字的关系。笔者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模糊笼统、简单的释义现象,才能有效地表述古字活用的关系,才能准确地表情达义。

第12篇

关键词:写作;积累;培养

教育者可以把很多学生雕琢成玉,却不能让每一块玉都有沁色。玉能在天长日久的掩埋中吸收周围的各种物质,并被浸染于体内。我们的学生能否广采博收、持之以恒地将课内外对自己有益的养料吸收将之内化为自己灵魂的一部分呢?要想达此境界,必须坚持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引导学生,去养成他们的积累习惯,在此我抛砖引玉了。

一、养成搜集民间俗语、谚语的习惯

流传在民间的俗语、谚语,是老百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对后人极富启发和教育意义的经验之谈,这些语言或许比不上文学家笔下婉约雅致的辞藻,也没有哲人精准凝练的文采,但那些语言或言简意赅,或生动简洁,或诙谐幽默。还有一些口语是长辈们随口发挥,却也形象贴切,听后很让人回味。现列举几例:(1)赚不赚钱,赚个肚儿圆。(押韵,道出劳动收获不大,但心态知足平和)(2)这六七个月大的孩子,站不稳呐,你看像不像刚出窝的小鸡?(比喻新颜生动)(3)她那不爱收啊,还幸好只有两间房,给她五亩田,我看她也能把那些东西摊开。(夸张又不乏幽默)(4)睡出来的病,挠出来的疮。(生活养生经验,句子通俗易懂,字简义丰)像这样的语言,只要我们在听长辈们讲话时多留心,就会发现俯拾皆是,犹如沙滩上的贝壳,只要你去观察、去收藏,就会有五光十色的斑斓。有了留心这些民间口语俗语的习惯,把它们整理收集,到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人物语言个性化,生活气息就会扑面而来,文章也增趣添味了。

二、养成运用课本雅词美句的习惯

人教版语文教材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绝大部分课文后面都有“读一读,写一写”,对每课重要的需掌握的词语罗列,其中就有很多平常使用频率高,含义或意境悠远的成语。七年级下册《绿色蝈蝈》,八年级下册《列夫・托尔斯泰》,九年级下册《地下森林断想》,这三篇课文所归纳列举的词语可以说是多姿多彩,里面有大量的成语。其他课文中也或多或少有着学生喜爱的并且可以借鉴的词语。我们可以让学生将这些词语进行有效运用,除了练习、抄写、默写,还要把这些词语用到平时的说话和写作中。可以用每课所列举词语中的一个说话,也可以连缀四到六个词语写一段话,这样的训练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养成每日记录、多背多抄的习惯

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觉得无话可写,往往搜肠刮肚、抓耳挠腮也挤不出几个字来。其实,就和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个道理,无处不是语文,同样无处不是作文。可以走进学生作文中的素材不会是不请自来的客人,而是靠平时点滴记录积累的。诚然,写作需要灵感,而灵感这种思维状态并不是心血来潮或灵机一动的产物,灵感“得之于顷刻,积之于平日”。灵感的触发,离不开作者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认真投入的长期酝酿与构思,正如柴可夫斯基说的:“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所以,作家也好,科学家也好,他们某个时刻灵感的到来并不是偶然,是长期辛勤劳动探索积累的必然结果。若是让学生养成每日必记随时记录的习惯,哪怕只写一句话,写下当天的喜怒哀乐,记下身边的花草树木,教室里的大事小事、同学老师的言谈举止,剖析一天的得失,抄下读到的经典语段精彩文章等等,长年累月积少成多,就是一笔价值不可低估的创作素材。写多了,熟能生巧,笔下顺滑了,思维开阔了,灵感也会来叩你的心扉了,行文就如流水了。这个时候,学生还会把作文当成登山之难吗?

文无定法,文成而法立。中学生作文应先从积累、借鉴、模仿开始,从课内词句段篇章到课外经典,到撷取生活浪花,先吸取别人和外界的优点,然后综合百家之长自成一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孔子说:“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君子是人格审美之典范,孔子把世间最美的人格――君子的人格比拟为美玉,由此可见,在儒家的思想境界中,玉代表了品德高尚、美好与尊贵,玉是完美的象征。几千年来,人们爱玉、赏玉、戴玉、敬玉,对玉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古人爱玉,并非纯粹是因为其外在的美丽,而是重其内涵,玉器是高洁品德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