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

时间:2022-03-22 19:09:58

新生入学教育

第1篇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能够结合新生入学时存在的适应性问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包括:专业思想教育、校规校纪教育、荣校爱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这些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新生认识了大学生活。但目前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仍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新生入学教育的成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内容宽泛,缺乏针对性

在教育理念上,高校统一规划,从宏观上介绍大学生活的特点,空泛而且不具体;在教育内容上,入学教育内容主要局限在爱国主义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侧重于向新生宣传学校、学院的优势,而对于新生将要面临的大学学习、人际沟通、生活技巧、就业形势等实际问题涉及较少,教育内容与新生思想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未能真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不能有效解决新生面临的问题。

·教育方式单一,缺乏互动性

在教育方法上,一般采取灌输式教育,简单地告诉新生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不能做什么;在形式上主要以会议、讲座、报告或集体参观等形式进行,较为深入个别沟通比较少,缺乏双向沟通,学生没有完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只是被动的接受,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没有得到调动和发挥,影响了入学教育的效果。

·教育师资单薄,缺乏系统性

入学教育应该是一项系统工作,在教育师资上,应该由学工部、团委、学院等多部门协调统一进行。但现实中入学教育常常被看作单纯的学生工作,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是辅导员,很多学校的领导、专业教师和其他部门的管理者认为新生入学教育只是辅导员的工作,辅导员就能帮助学生解决所有的问题,造成入学教育缺乏系统性和全员性,与新生需要适应的形势极不相称,导致入学教育的效果差。

·教育时间短暂,缺乏连续性

在教育时间上,许多学校将入学教育安排在入学后较为集中的一段时间,或者穿插到军训过程中,军训结束后学校进入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入学教育也就走向尾声,没有后续衔接教育。这样的时间安排不符合“90后”大学新生实际需求的多样性与新颖性及基本素质培养过程的渐进性特征,这样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其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

创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途径

针对新生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创新入学教育模式,增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

·转变入学教育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入学教育模式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就是要从新生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精心设计入学教育工作。包括:

(1)拓展入学教育的内涵。面对“90后”大学生特有的思想特点,及时更新传统教育内容。要将一些传统教育没有涉及但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纳入教育体系。比如人际交往能力教育、恋爱观教育等。

(2)个别指导,因材施教。改变传统入学教育偏重统一规划的旧模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对于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解决,而对于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辅导员、班主任进行贴心的疏导和沟通,解决学生内心的压力或困惑,从每一位同学的生理、心理和家庭实际出发,对症下药。

(3)切实为新生提供事务服务。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教育者的身份对学生实施教育行为,而经常忽略学生的实际需要。面对90后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特点,为新生提供事务服务就是把学生和教师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为学生提供各种咨询和帮助服务,为大学新生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从而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从宏观普遍教育的层次推进到学生微观个体的心理层次。

·创新入学教育形式,实行“交互式”入学教育模式

入学教育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行”交互式”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就是学校在实施入学教育活动中,采取教育者和学生双向互动,充分发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我教育功能,使入学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包括:

(1)以新生为教育主体,教育者和新生双向互动,采用活动、游戏及情境创设等方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者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创造性。转变以教育者为主的单一灌输教育模式,注重受教育者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与新生平等地互动交流。

(2)以校园文化为抓手,鼓励新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活动。在新生入校之初,积极开展新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让新生在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的活动中认识大学、融入集体、锻炼自我,学会独立判断、主动思考,自觉调整和实践自己的行为,才能符合“90后”大学新生的观念接受方式的自主性的特征。

(3)以网络教育为辅翼,加强新生的互动交流。“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使网络教育成为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高校要充分利用网上交流平台,如博客、QQ、飞信、BBS等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沟通方式开展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相互沟通交流互动中成长进步;同时建设优秀的网络教育阵地,用科学的、积极向上的信息感染、熏陶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系统教育模式

第2篇

【关键词】入学教育;大学新生;不适应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的第一堂课,他们怀着各种复杂的情感开始了大学的生活。如何组织好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尽快的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关系到他们对未来的规划和发展的方向,关系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到对自我身份、所学专业和所在学校的认同,更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真正取得实效。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常规性工作,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了解新生特点,切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新生的身份是很特殊的。准确地说,他们还只是个准大学生,犹如高考以后放了个暑假的高中生,仅仅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才改变了他们是中学生的身份。当他们离开了原来熟悉的环境而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不适应”现象在新生中普遍存在。通过分析,大学新生在入学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环境不适应

离开生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半社会化的大学校园,一切事物都需要自行处理和解决。在中学阶段,教师、学生、家长把大学描绘成一幅美好的画卷和人生追求的目标,但当进入大学以后,会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和理想中的大学有差距,有些学生不能适应学校所在地的气候,饮食习惯,产生想家情绪;有些在新的集体中,找不到感觉,感觉不到快乐,产生失落感;有些远离父母,离开老友,没有交到新朋友,产生恋家、恋旧情绪。这是因为大学的学习没有高中时紧张,空闲时间较多,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大量时间被浪费,有的学生甚至通宵达旦的上网聊天打游戏,以至于荒废学业。

2、学习不适应

中学期间的学习目标明确而坚定,行动明确而又有方向,精神紧张但却充实。但对初来乍到的大学,对学校的环境、规则和运作都不熟悉,没有自己固定的教室和座位,甚至连自己该去上课的教学楼都找不到。来到大学后,随着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逐渐与理想产生差别,学习兴趣缺失,主动性变差,便出现迟到早退,逃课等厌学现象。

3、生活不适应

新生报到时,大多由父母亲戚组成的亲友团送到学校,帮助办理入学手续,寝室等安排妥当。当学生真正一个人面临集体生活时,有些学生出现生活能力差,个人主义,不会理财,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大学新生大多是来自不同的中学、不同的地区,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背景,甚至不同的地方语言,风俗习惯,在大学这一新的环境里,不少同学感到有心里话需要倾诉、需要交流,但同时又发现打不开倾诉的群体,特别是相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同学来说,更是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和空虚感。随着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增加,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

4、心理不适应

新生进入大学,未能及时适应大学生活,角色转变不及时,心理问题随之产生。那些来自各个中学的佼佼者们,在大学的这个新集体中,突然发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那种在中学阶段出人头地、众星捧月的感觉没有了,便会产生一种自卑和惶惑的情绪,继而产生一种恋旧的情感,特别留恋起中学阶段的那种美好的时光和体验;那些不能走出高考失利阴影的学生,便产生不平衡或退学的念头;新生角色转变需要时间过程;新生中的单亲现象、攀比现象也会使学生心理失衡。

二、入学教育内容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入学教育阶段虽然时间不长,教育的内容也很有限,但对学生来说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仅就专业思想教育方面,就可以开设出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背景特色、地位作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状况、培养方式和就业前景等,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教学方法、考核制度和学习要求,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机会,明确学习目标,掌握科学方法,顺利完成学业。

1、目标教育

大学生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要立志,要有理想,向往更高、更远、更美好的未来。按鲁迅先生的说法,任何一个人只要认准目标,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专家的。如果学生只是一门心思地学,学到最后什么也都没有。要学生明白,要围绕目标去读书,围绕着目标去思考,围绕目标去交友,围绕目标去旅游,围绕目标去实践。

2、学习教育

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学习。学习教育要包括:第一: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定位。大学学习是为自己未来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而准备的;第二:教育新生明确学习主体的角色转变。高校的学习主体就是大学生本人。大学生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同时参与各种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加强能力培养,力争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帮助新生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适应大学习特点;第四:帮助新生学会科学统筹时间;第五:帮助新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和网络中的各种资料,对自己的资源进行更新。

3、纪律教育

新生入学伊始,就要进行法律与校规校纪教育,从全方面严格要求,辅导员要提醒学生,道德是告诉你要做什么,法律、规章制度是警示你不能做什么,辅导员要结合以往的事例,反复讲,讲透彻,如《学生手册》中“学生管理规定”的内容,要让学生明确哪些是他们不可以做的,并在思维意识上建立起遵守法纪校纪的自觉性。

第3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人才培养,始于成功的新生入学教育。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即是帮助新生快速地融入大学生活,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开启大学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良好开端,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

一、入学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深入,迅猛的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群体的成长要求对现代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高校高度重视新时期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把入学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对入学教育的内容、形式、途径以及方法进行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质量和效果也有着显著的提高,但是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仍不容乐观。据了解,国内高校都为新生设置了入学教育活动,但许多仅限于“全体大会,讲校史,讲个人英雄史”,上一堂大规模的思想教育课。不少新生反映,这种形式的入学教育缺少具体和感性的指导,听下来收获不大。

二、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体系

1、爱国爱校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命脉,又是品德教育的中心。爱校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在新生入学时进行爱国、爱校教育,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建设文明的和谐校园具有重要作用。军训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是对新生的意志力、吃苦耐劳、组织性和集体荣誉感等方面的综合考验。开展军训对于学生增强爱国爱校主义、集体主义观念、牢固树立国防意识,培养民族精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深化爱国爱校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2、专业思想教育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学习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学生初入校门,对一切都是那么好奇和陌生,对学校和专业也不尽了解。为使新生尽快适应高校学习生活,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通过介绍专业情况、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使他们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指导他们在学习环境中重新审视自己,激发新的学习动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竞争。其次可以通过学生会、社团组织等,加强新生与同专业师哥师姐之间的沟通,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专业学习交流活动,让新生能够较好地获取学习经验,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3、心理健康教育

新生入学,要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作为刚入学的新生,从原来熟悉的环境中突然来到陌生而又新鲜的大学校园,在心理上对新的生活环境有种新鲜感和畏惧感。这就容易导致一些不良心理情绪,失落感、焦虑感、排斥感、沾沾自喜感、消费的差异感、松懈感、解放感、空虚感等心理感受错综复杂。因此,对大学新生及时地进行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就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当务之急。从大学新生心理特点出发,多形式、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矛盾,走身心健康成长之路。

4、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公民的道德范畴,也是当今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向大学生灌输诚信教育的知识已成为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的迫切需要。现如今,全国各所高校主要围绕学生诚信求学、诚信交往、诚信社会行为等方面对新生进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端正治学态度,发扬科学治学的精神, 强化学术道德及规范教育,坚决杜绝上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学术态度不端正等不良学习行为。培养学生诚实为人、诚信做事的优良品质,严惩假困难、恶欠费、乱言表等不良行为。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培养诚实、守信的人。

三、关于新生入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就新生而言,入学教育能让学生了解学校、认识老师。通过老师能了解专业,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和模式,尽快熟悉大学环境,适应大学生活,并尽早做出学业规划,踏踏实实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但当前新生入学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考虑和重视的。

1、育与多形式教育相结合

育是指一段时间内的连续教育,多种形式教育是将教育内容分散穿插于其他教学及实践环节。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多、任务重,一定要坚持育与多种形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有计划地进行。一方面,学校利用入学教育周(月)等形式集中精力地对新生进行系统的入学教育;另一方面,学生工作部门还要将教育贯穿于大一学年,将新生入学教育纳入学生教育管理总体框架,统筹安排,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教育内化,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确保教育效果。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建立学校与家庭联动教育机制,通过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召开新生家长会等形式,向新生家长们介绍学校、学院、专业的基本情况,阐述大学素质教育理念及各项学籍管理和日常规章制度,争取获得家长对大学教育理念的认同与支持。同时,还可以请新生给家长写一封信,表达感恩之情,表述学业规划,展望未来发展。通过学校、学生、家长的互动,使得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实现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优势互补。

3、重点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入学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不能流于形式,光看表面。新生们的家庭情况、高考成绩、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精神面貌等方方面面差异较大,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到学生中去,细致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注重个别引导,化解疑难,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同时还要把握重点人群, 重点关注和疏导心理上存在明显负面情绪、家庭经济困难、上网成瘾或有其他特殊困难的新生。重点做好以养成教育、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主的发展规划教育,使学生从一入校就能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整体规划、形成科学的成才观和发展观,从而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良性循环。

大学生入学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对于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入学教育的意义非常重大,直接影响他们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效果和成长模式,甚至影响到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和作为。高校只有不断完善入学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方式方法,为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打好基础,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孟威,关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一点思考,文化教育,150500

[2]杨春,“90 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策略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2.02

第4篇

(1)学习方面。大学里的学习不同于高中,没有了老师们的督促和监督,更多是要靠自身的坚持和努力,很多新生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无法适应,完全没有掌握在大学中学习的方法。在各个高校,这样的情况非常多,因此学校要对。

(2)生活方面。大学不同于高中,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们生存技能的地方,更是他们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高校都会在入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告诉他们一些简单的做人道理以及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基本准则。

2当前入学教育创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

2.1“师本位”意识根深蒂固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尊师”一直是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师总是被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但是,学生对于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以及老师个人学识的反思和批判却显得比较匮乏,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循规蹈矩地从老师那里接受知识。这种“师本位”的情况反映在大学的入学教育中,便表现为教育者总是习惯于从既有的经验以及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什么是禁止的......我们已经太习惯于作为管理者去思考这些问题。

2.2入学教育的内容跟不上时代变化

相对于快速改变的外部社会,校园中的改变总是显得慢了半拍,按常理说,面对着不断改变的“准大学生”,我们的入学教育也应该体现出不同的特点。然而现状却是,不少高校的入学教育内容能够几年不变,即使有变化,也只是形式性地删减或添加一些内容,而社会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却总是无法在入学教育中体现出来。如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名女大学生在返校途中被绑架、,就暴露出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在自我保护意识方面的缺陷。然而可惜的是,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大环境下,不少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中依然缺乏在这方面的关注。

2.3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单一

大部分高校的入学教育,一般包括入学仪式、军训、讲座等形式,准大学生们或许在刚刚接触时还会略感新鲜,但是时间一长,很难保证他们会抱有持续的热情去对待大学中的第一堂课。通过对部分高校入学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资料搜集,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新鲜感在保持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后就消失了,原因很简单,无论是军训或是讲座,他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就已经接触过这些东西,甚至可以说已经是非常的熟悉,那么很自然地,在大学的入学教育中,我们拿出学生们已经日以为常的东西,又怎么可能去要求他们认真地去学习?

3对于新生入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几点想法

在上文中,笔者提出了当前高校入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接下来,笔者将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我们的创新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谈谈自己的浅薄认识。

3.1放低姿态,加强“服务意识”

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是大学入学教育改革的首要前提。对于一些老师来说,学生就是学生,要尊重老师,并且,服从老师是天经地义的。持这种观点的教师不在少数,之所以会这样,其实也不难理解,很多老师从小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长大的,会自然而然地认可这种观点,并将之贯穿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然而,他们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社会背景的变迁。曾经有人做了这样的比喻,20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批人,他们是电子时代的移民,而90后,他们则是电子时代的原住民。比喻很生动也很形象,一句话就道出了两个年代的人生长环境的差异,试问,80后的观念能否为90后接受?答案是否定的,这些电子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接受知识的途径更为多样化,其人格也更为独立,要求他们像80后那样去服从规则、权威,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人格魅力是很难做到的。鉴于新生代大学生的这种特点,笔者认为,无论是校方还是老师个人,在进行入学教育时,都需要降低姿态,去告知学生哪些是他们需要注意的,以一个朋友的身份给他们一些建议和意见,至少不要再以高高在上的老师姿态去训话。可能有些老师会说,现在的孩子太没大没小,不懂得如何尊师重道,其实在笔者看来,他们还是很懂得去尊重爱护别人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为我们所熟悉而已。因此,对于这些“桀骜不驯”的准大学生,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3.2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内容

在笔者看来,入学教育的内容是不能长时间不变的,每年都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加入不同的内容。就拿当前的情况来说,14年暑假结束后,全国各地发生多起针对返校女大学生的刑事案件,其中多为诱骗、等恶性事件。那么,今年的入学教育内容中就需要加入针对女大学生人身安全的教育内容,例如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如何辨别他人企图、如何同歹徒周旋等。如果,我们还只是将入学教育的内容限制在校园以内,毫无疑问地,这样的教育就是脱节的、失败的。此外,面对着不断发展的外部环境,尤其是网络虚拟世界对于大学生活的冲击,入学教育中就需要适时地加入一些关于网络时代的知识,当然,不一定非得是关于安全的,其他一些普及性的基础知识也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极大的帮助。

3.3摸清学生心理,适当变换教育形式

第5篇

关键词: 入学教学;感恩教学;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

1 做好感恩教育工作

每一个都应该心存感恩之心,我们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阳光雨露,感恩所有帮助我们的人,一个会感恩的人必定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我们应该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懂得感恩的人,懂得回报父母、社会,报效祖国的人。

2 做好新生学风建设工作

2.1 实施“学风建设结对子”工作

公共课:由本班或本学院成绩好的同学辅导本班成绩比较差的同学,给具体的目标,并签订目标责任书。

专业课:由学院团委负责聘请本学院的老师对成绩比较拔尖同学进行专业辅导,要求每学期排练至少2个精品节目。通过专业老师的培训和指导,培养一批可以指导其他学生的准教师,通过他们与专业成绩比较差的同学进行结对子,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2 抓好两项重点工作

(1)抓好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工作。

专业技能大赛总体上由学院统筹规划,教研室负责组织,学院团委学生会负责具体落实各项工作(舞台背景的制作,后勤保障、节目单制作、比赛人员的召集和抽签、统计分数等工作)。

(2)抓好班级音乐会工作。

班级音乐会由学院团委负责统筹规划,学生会文娱部负责组织各班文娱委员将学院的要求和意图落实到班里,学院团委将邀请相关的专业教师对各班的节目进行审查,并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以达到保证质量的目的。

2.3 抓好四个课堂管理工作

(1)抓好早读课或晨练工作。

学院早读或晨练(专业的练功,比如舞蹈等)的考勤由学生会纪检部负责牵头,各班负责考勤的班干部配合学院对本班的出勤进行考勤工作,对屡教不改的同学要进行通报批评直至纪律处分。

(2)抓好教育学、心理学等公共课的出勤工作。

由辅导员统筹,学院学习部和纪检部、各班考勤班干部共同参与,要抓好这些公共课的学习,为将来就业和顺利拿到学士学位证做好准备。

(3)抓好第二课堂即专业社团建设工作。

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为学生提供发挥才能的广阔舞台,从而反过来促进对专业的学习。目前我院共由专业社团6个:声乐协会、钢琴协会、舞蹈协会、管乐协会、民乐协会、理论协会(由各班理论能力较强同学组成)

(4)每年邀请校外内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四场以上的学术讲座或专场音乐会,通过这两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他们有着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重要作用。

3 做好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我们制定了比较详细的德育工作计划,针对音乐学院同学的专业特点,我们加大了教育的力度。我们将邀请学院党委书记和学生处,给同学上了思想品德课、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和毕业生就业指导课,使各年级的同学都明白我

们应该如何做人、做事以及做学问。

4 做好职业规划教育工作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所谓的“预”实际上就是计划、规划的意思。事实也证明,有很多人由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毫无规划,人生的每一步都没有明确的目标,最终导致了事业的失败。而失败的原因并非是因为他们没知识、没才能,而是他们没有设计和采用最适合他们成长和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

有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个人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激励一个人努力奋斗,去创造条件实现目标,这样才不会随波逐流,浪费青春。好的职业规划还可以帮助个人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实力和专业技能,以便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开发计划,更好的自我控制前途和命运。因此,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仅仅是协助个人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地了解自己,并在详细评估了内外环境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5 做好人身安全教育工作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人身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到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所以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音乐学院历来都比较重视安全工作,学院党政领导亲自过问,我们准备继续邀请学院领导给2009级新生上安全教育课。由于领导重视,辅导员、班主任密切配合,安全教育工作能够不折不扣的落实到实处,到目前为止音乐学院没有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学院从2005年以来,连续四年被评为“韶关学院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6 做好党团知识教育工作

辅导员在学院领导的指示下认真制定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计划,务必做到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按照“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做好党建工作,我们计划从2009级的学生中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力争“低年级有党小组,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得以实现,及早发现苗子予以培养,把党建工作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在发展党员的具体实践中我们注重工作方式的“创新”,比如在发展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入党时,我们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广泛的征求同学、老师、班主任的意见,形成“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发展新机制

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我们在做好党建工作的同时也认真做好团建工作。还应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团建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团支部的思想和组织建设以及作风建设。刚入学的新生大部分都是共青团员,他们都有入党的愿望,但他们往往不够主动,入党的目的不是很明确,入党的动机也不是很纯正,所以团支部担当起协助责任区党员认真做好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培养考察工作,积极向学生党支部推荐优秀团员成为党的发展对象。

7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为了能更加准确的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学院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进行心理健康普查;(2)邀请心理学方面的专家给新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3)构建“学生――班干部――学生党员――班主任或辅导员――学院党委书记”五级维稳工作网络,学院要求班主任助理和责任区的党员要定期下到所联系同学的宿舍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心理状态,如果发现问题在采取必要措施后及时向学院领导和辅导员汇报,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8 做好奖学金、助学金工作

为了使这项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学院将在新生各班中成立奖助学金评定小组,负责各类奖助学金的评选、上报等相关工作,评定小组成员由全班同学民主选举产生,对学院和全部同学负责,并接受同学和学院领导的监督。学院也制定了各类奖助学金评选的程序,要求各班评定小组必须严格按照评选程序进行评选,评选的时候要邀请本班班主任助理和负责本责任区的党员参加,党员和班主任助理要对评选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结果“公平、公正、公开”。

第6篇

关键词: 大学新生 入学教育 现实意义 主要内容

一、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使新生具备适应大学学习及生活基本素质的前期准备性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开端。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一年级新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每个人的生长环境和基础不尽相同。而相对大学来说,每个新生都是一张白纸,如何尽快让他们适应并顺利度过大学三年或四年的生活,提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如何将他们凝聚成一个有力的集体;如何使其在大学期间充实、完善自己,都和入学教育工作息息相关。

从中学进入大学,思想观念、学习方法、生活模式都将产生很大的变化,这些突发的变化使刚入校的大学生在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不适,而及时有效地做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可以帮助大学新生尽快地完成角色转变,增强适应能力,缩短适应周期,有利于构建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大学生发展教育体系。在新时期,他们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这也使得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入学教育的开展。这将直接影响大学新生入校后对学校的认同度,影响他们从中学到大学的适应性转变,影响学生对未来生活及学习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影响学生健康心理及行为的养成,进而影响所在学校校风、学风的形成。因此,入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环境,准确把握学习规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成才目标,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新时期,新生入学教育旨在使新生在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逐渐适应大学阶段的要求;引导和帮助新生认识高职高专教育和大学生活特点,认识专业及发展走势,认识自我和成长途径;引导他们逐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为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打下坚实基础。结合我院的工作实践,联系个人的工作情况,我认为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学校校史、校情教育。学校的历史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校史是高等学校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入进行校史教育是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的基础和前提。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沿革、学校的办学精神,培养他们对学校的关心和热爱,可以增强他们的爱校意识和自豪感。在新生入学后,要对他们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让他们及时了解学校的专业设置、办学特色与学习方法,介绍学院的专业概况、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特色和学校定位。学校可通过培养方案对本专业的学习方法进行讲解探索,让学生为学好专业知识做好思想准备。通过专业教育,使学生从迈进大学校门起就对所学专业充满信心,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大学期间的学习计划和奋斗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军事国防教育。新生军训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军训中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整理内务的能力是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内务整理的能力是军训中的重中之重,可以为以后的学生宿舍管理省却很多麻烦;通过军训能增强新生的独立生活和顽强的作风,建立严格的生活秩序,一旦生活条理化,养成良好的遵纪习惯,对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就有很大的帮助。

(三)目标和理想信念教育。部分新生经过高考的洗礼后,来到大学校园,找不到学习目标,大学一年级的生活就在空白与无聊中度过。因此,我们认为在新生教育中有必要加入目标教育这一内容。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重新确立生活和学习的目标,让他们懂得进入大学是迈向人生另一个新阶段。这一过程是决定自己将来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进行目标教育的同时,也要进行理想教育。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功利性的思想已经在社会上蔓延开来,而这股思想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导致部分大学生常用“有没有用”这一标准来衡量事情;为了评奖学金和“三好学生”,为了能在综合测评时多加几分,不惜和同学翻脸,甚至弄虚作假。各高校设定奖学金的初衷,是为了鼓励、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可有时却事与愿违。在校大学生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越来越强的思想,已经严重地影响到这些刚刚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因此,我们要及早地对新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要让这种危险的想法在大学里有蔓延发展之势。因此,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培养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阶段是迈向成人的关键时期,对于正在摆脱依赖、迫切要求自主自立的大学生而言,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对他们的成长十分重要。尤其是在目前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大趋势下,“就业难”成为了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入学教育的过程中要让新生们了解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了解要从事某些专业性的职业需要哪些知识和能力储备,从而使新生的成才方向和阶段性目标更加明晰。当然,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的指导性工作,入学教育中所作的努力仅是基础,在之后的几年中,学校应努力将之和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有效的衔接和融合。

(五)校纪校规及安全法纪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对刚刚进入高校的新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规章制度的学习、学生违纪案例的分析,他们能明确学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自觉用规章制度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避免出现违纪现象。

安全法纪关系学校的稳定发展,关乎学生的生命财产。新生入学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进行就交通、财产、消防等方面的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学习。我院已将通往学生生活区的一条沥青路全面对汽车封锁,只允许非机动车通行,主要就是学生流高峰时,对学生交通安全的考虑。新生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自己掌管较大数目的生活费和一些贵重物品,或多或少都有些不知所措,要告诉他们除了每月支出的生活费用以外,其余的钱应全部存入银行,而且密码不要用生日或手机号等容易破解的数字;贵重物品同寝室同学要互相关照,长时间离开寝室要锁好门。我们还教育新生,不私接电线或使用大功率电器,不得乱扔烟头;组织学生参加消防演习,学会使用灭火器,懂得怎么逃生。

法纪纪律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新生是非常重要的,针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特点,应当在新生入校时,就加强法规教育,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必要的和相关的法律思想观念,使其具备健康的法律心理和较高的法律知识,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院与辖区内派出所建立警校共建,邀请公安局、安全局、法院和检察院有关领导和专家来我院进行宣讲,结合周边高校和全国各地高校的典型案例剖析,加强新生法律知识普及,提高运用法律理论知识解决法律问题、分析法律问题和指导自身行为的能力。

(六)专业思想教育。(1)在新生入学时就要适时地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向学生介绍本院系、本专业的发展沿革、现有规模状况、未来发展前景展望,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2)邀请院系分管教学的领导给学生介绍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选课方式、专业学分的构成及选修、辅修课和辅修专业等情况。同时让学生了解专业学习设施,如机房、实验室及其使用方法等。(3)可采取开设专题讲座、座谈会或邀请高年级学生与新生进行经验交流,介绍专业课学习的方法,同时教育新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观,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

(七)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心理素质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个人成才的基础和载体。新生易产生人际交往障碍,表现为焦虑、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更有甚者会出现失眠、神经衰弱、自我伤害及伤害他人的行为。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应宣传心理健康,普及心理卫生常识,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我探讨,帮助同学们客观剖析自己,合理定位,进而达到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目的。辅导员要高度关注心理障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心理咨询与疏导,应建立学院和家庭联系的沟通机制,随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以减少危机发生的突发性和意外性,特别要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的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引导本班、同舍同学关怀心理障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努力营造有利于他们康复的良好环境。

(八)大学生网络文化教育。当今大学校园上网已经十分普遍。年轻的大学生们入学后都有“松一口气”的感觉,很容易选择网络作为消遣途径。网络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把握不好将深受其害。抢占网络阵地实是当务之急,我们可以组织在网络技术上有特长的学生组建不同于学校网站的学生网站,并加强网站建设和管理,开辟学生工作的新领域。网络德育教育也将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为此,我们除了要进行一般意义上的德育,还要尽快转变思想,加快德育网站的建设,以适应网络时代的挑战。另外,我们要利用网络的交互性,通过老师信箱、QQ、博客等年轻人中比较流行的联系方式及时了解新生思想动向,做学生的知心人。利用无限的网络空间,丰富学生的认识能力,为他们开辟陶冶情操、培养进取精神的新天地。

(九)入学后继续教育。新生在入学初期都接受了大量的入学教育,但往往容易忽略淡忘。再则,目标和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是围绕学生而开展的系统工程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并收到实效。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阶段性、全程化的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反思不断提高,加强过程质量教育管理,确保新生入学教育教学成果长期效应。

参考文献:

[1]肖福忠.浅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江洪娟.新时期高校入学教育探析[J].教育前沿,2008.

第7篇

【关键词】团体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大学新生 入学教育 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5-0060-02

一、大学新生团体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提出的意义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而言,入学时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活的成败。成功的心理素质大部分是后天习得的,通过训练是可以获得的。在入学新生中开展团体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可以帮助新生尽快调整好心态,及早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协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自信,完善人格,增强同学之间的信任,积极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及协作能力。培养新生的坚强意志,树立远大理想,以积极健康的姿态度过大学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二、大学新生团体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的成效

1.大学新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是学校培养学生整体素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素质拓展训练在提高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增强学院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一系列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彼此,认识到了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增强了自我价值感。同时,同学们团结互助、共同完成各项活动内容,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以及助人和求助的意识,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每个项目结束后,在训练师和辅导员的引导下,同学们进一步开展自我反思与总结。大家围坐在一起,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及自身在训练中获得的启发和感想。

2.大学新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缓解了同学们在初入大学适应新同学、新环境、新生活的各种心理压力

拓展训练活动能缓解新生的各种心理压力并且将压力有效的转化为动力,使学生学会在压力中学习,在压力中成长。虽然没有教室和讲台,未用一笔一纸,却使学生们在体验中学会了思考,在游戏中得到了启发,在娱乐中实现了思维的升华。正如有的学生在信息反馈中说道的“自己把自己认识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把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功!”

3.大学新生团体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抑郁倾向

通过我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在新生中开展的心理健康状态普查显示的数据表明,参加过团体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班级,抑郁学生的人数和程度明显低于未参加过训练的班级;而参加过训练年级的抑郁学生总数又明显低于同时期未参训的年级。这个结果足以表明:大学新生的团体心理拓展训练对于及时调整新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起着极为重要可行的作用。

三、团体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带给我们的思考

1.大学新生团体素质拓展训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综合补充,是新生入学教育的新途径。

新生在步人大学校门后,学习的环境、内容,学习的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苦闷、困惑的情绪特别多,学校必须主动的加以引导和教育。但是,目前高校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往往只停留在进行专业指导、“转换”指导、前置的就业指导、组织学生军训等,这些活动对消除新生对大学的陌生感、明确大学目标、增强体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对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培养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个人社会适应能力、形成集体主义精神还很欠缺,而拓展训练恰恰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拓展训练时间虽短,但由于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由特殊的教学主体,用特别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进行特定内容的教育,做到了教育模式的互动化、教育内容的多元化、教育方式的多样化,能取得普通课堂教学无法取得的效果,对新生教育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顺应学生成才需求,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托。

推广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时期党中央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2002年3月,专门起草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目的就是要不断地促进大学生向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学生的素质水平。由于拓展训练以它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教育中的以独善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认识到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炼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欣赏、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领悟做人的道理,完善和发展好的心理品质,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3.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施有利于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发现和造就学生领袖人才,形成素质教育的整体合力。

在拓展训练期间,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和活动,可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和优缺点,进而挖掘出思想素质好、组织能力强、人际交往能力突出的学生;也可以发现有文艺、体育特长的学生,把这些优秀分子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培养,树立典型,打造领袖,通过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的同学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有利于他们将自己塑造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第8篇

一、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的有效模式

强化大学新生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入党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提高大学新生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是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关键。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又要注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既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要注重教育效果的考核与评价。

(一)构建系统的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内容

首先要将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丰富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内容。通过理论知识、入党程序、入党动机、党员行为标准教育与专业基础认知、专业前景分析、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使大学新生了解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之间的关系,明确学习目的,确立学习目标。其次要选好教材、培养师资队伍。做好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或编纂出版相符合的配套教材,同时要重视入党启蒙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效果。再次要丰富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形式。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要以理论教育为基础,通过讲座或者集中培训的方法,普及大学新生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要注重集中教育与个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密切联系大学新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做好“微观”教育。

(二)搭建立体式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网络

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以“适应性”教育为主的教育阶段,大学新生的“适应性”应当体现在思想认识提高、学习方式转变、人际关系构建等多方面。因此高校在开展入党启蒙教育的同时也要兼顾新生各方面适应性提高的需求,依托新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学校、院系、班级三个层面的立体式教育网络。高校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易班等网络工具,打造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教育“主战场”,将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全面”等信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推送给学生,将专业基础认知、专业前景分析、职业道德教育、就创业理念融入实际案例推送给学生,开展普适性教育。高校要将入党启蒙教育的总体目标分解至院系、班级,充分发挥分党委(党总支)、党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设计具体的入党启蒙教育活动(例如主题党团会、优秀党员讲师团、党员一帮一、优秀事迹宣传),开展个性化教育。高校要充分调动师生党员的积极性,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供支持。高校在新生入党启蒙教育阶段,可选配学生党员担任“新生班级助理辅导员”,可选配教师党员担任“新生班级导师”,让他们参与到新生的日常管理中去。广大师生党员可以利用助理和导师的身份,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可以使新生以这些师生党员为榜样,明确努力方向,端正入党动机,树立远大理想。

(三)完善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在2014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强调:发展党员工作要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不断提高党员发展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面对新形式新要求,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必须立足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确保党员队伍活水源头、勃勃生机。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的效果决定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设水平,因此对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工作的对象(大学新生)进行效果评价是十分必要的。高校要在把握政策性、系统性、实效性、长效性原则的基础上,公正、公开、公平地进行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效果的考核和评价。高校可以通过理论考试、社会实践、职涯规划、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行为规范等多项指标,结合实际情况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的结果作为确立入党积极分子、评优、提干的重要指标。

二、总结

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是高校党员教育发展的初始阶段,也是激发新生政治热情,使其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的关键阶段。高校要高度重视入党启蒙教育模式的创新,加强对内容体系、教育方式、考核方法的建设和完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高校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要使命的顺利实现。

作者:李春 杜林彬 单位: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第9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大学新生 入学教育

古人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道出了大学是人才腾飞的基石。古人又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见要想成功,第一步是关键。那么,在被称为培养人才的摇篮的大学里,要想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我们迈出第一步应该是――做好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尤其在一些独立学院更是重中之重。独立学院是普通高等学校下设的民办二级教育机构,是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作用于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是高等教育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然后从学习和生活两方面提出了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相关建议。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2003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对独立学院的招生做出了如下规定:独立学院招生计划是由所在省级人民政府在国家下达的普通本科招生计划总数内统筹安排。具体招生录取批次、办法及对户籍管理与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由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制定。从独立学院招生方式来看,独立学院实行招生计划单列,由各省招生部门划定统一的分数线,考生统一填报志愿,按本科三批录取。由于生源的特殊性,独立学院学生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一)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性

独立学院的学生入学分数较低,一般来说重点大学的本三与本一录取的分数相差80分到100分,普通高校本三与本二录取相差30分到80分。独立学院的学生是按第三批录取的,那么他的学生的平均分就远远低于一般高校的学生了。这些学生中大部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如自律性差、毅力差,缺乏钻研精神和进取精神等。但是也依然存在一部分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由于高考临场发挥失常或填报志愿失误等原因被独立学院录取。这些学生往往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态度端正,努力勤奋,成绩优异。但是,从整体看,独立学院的学生成绩是偏低的。他们在学习能力上存在着不足。首先,他们的学习动机不明确。独立学院的学生虽然缴了比普通高校更高的学费,但他们的学习动机不是很明确。有些学生来读书或出于家长压力或中学毕业后暂无去处,有的由于家庭条件较好,没有就业压力。这都导致了他们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松松垮垮。其次,学习的自律性差。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城镇,家庭条件较好。在中学阶段一般有父母、亲人的监护,他们的学习行为是在干预和监督下进行的,学生自己缺乏自控能力的锻炼。进入大学后,学生的生活、学习更多的是靠自己的自觉。对于他们来说,一时间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难于落实到行动上去。同时,大学生活有了更多的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各种充满诱惑的社会活动分散了他们不少精力,这些对其学习自律性的养成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再次,思维方式不当。应该看到的是: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是有上进愿望和信心的,他们的智力与普通高校生相比并没有多大差别。高考成绩不理想很大程度上与学习方法有关。进入大学后,与中学学习不同的是更多强调学习自主性和探索性,以往的学习思维模式也将难以适应,很多同学感到无所适从和迷惑,常常是一学期下来不知道干了些什么。

(二)综合素质较高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指数较高,很多学生从小就受过特长教育,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有愿望有能力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文艺体育活动及社团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艺,他们更多的是参加外向型的活动,从而赢得从事社会活动的机会,为取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奠定了基础,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因此,其综合素质较高。

(三)独立学院的学生自我意识强

独立学院的学生从小就被父母宠着惯着,自尊心很强,自我意识浓烈,因此难以把握管理的深度。管得太多往往不受学生欢迎,易遭到埋怨和指责,甚至被斥之为中小学式的管理,逆反心理很重。但事实上不加强管理,仅靠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业成绩是无法提高的。

(四)心理问题存在特殊性

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高考成绩的差距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容易产生能力不足,低人一等的感觉,他们是降分录取到独立学院,这样更使他们对自己毕业文凭的含金量、毕业后的待遇等都表示质疑,因而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缺乏自信心,容易表现出一定的自卑感。很多学生在中学时期就是缺乏重视的后进生,本身在成长过程中就容易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在进入大学后,独立面对学习、生活、感情乃至经济上的各种问题,那么就将面对更多的心理困扰,但这些学生在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都表现出较强的意识和潜力。部分学生从小在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好的生活条件下,人生选择定位很高,也有部分学生毕业于重点高中,身边的同学朋友较为优秀,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值较高,不甘于人下,希望成为不平凡的人。另外,由于独立学院收取比普通高校更高的费用,对于一部分原本家庭条件就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就是雪上加霜了。由于要承担高额的费用,贫困生的心理负担很大,加上对独立学院文凭含金量的怀疑和毕业后就业前途的渺茫,他们的心理压力已经相当突出。

二、做好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生入学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自觉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处理好各种关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因此入学教育是大学最重要的第一课,对于迅速发展的独立学院更是如此,所以现就如何做好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做好迎新和军训工作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生源特殊,学生受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的影响,家长和学生在思想上、行为上都会表现出他们独有的特征,因此,迎新和军训是新生工作的两个重要关口,这两项工作做得细、做得好,可以减轻新生的心理压力和困惑,使新生和新生家长对学院产生信赖感,同时对辅导员顺利做好今后几年的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入大学的新生,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突然变化和陌生,很容易产生孤独感,有些甚至会产生恐惧感。在迎新工作中如果能适当地对新生进行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从各方面体贴、关心新生,及时提供更多、更好的咨询服务,就会使新生感到有如回家的温暖,心理压力就会得到适当缓解,给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军训是新生步入大学学习的第一课,是教育部要求每一个大学新生的必修课,是磨炼新生意志、增强新生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的最好课堂,也是观察每个新生行为及个性的极好时机。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在条件优越的家庭长大,很少人有吃苦耐劳经历,而且自我意识严重,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自律性较差,特别在军训中,新生由于身体疲劳,很容易松懈。因此,作为一名辅导员,应该把握时机,通过观察新生的言谈举止、性格爱好、为人处世行为、以及档案中记载的新生以往表现、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奖惩、是否当过学生干部等,就能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每个新生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新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教育。同时,通过内务卫生整理、查寝,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促其养成两好的学习习惯。笔者通过观察,许多学生都喜欢在干净整洁的寝室进行学习。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正确的学习观对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独立学院刚入校的新生,生活和学习环境都有了改变,一切都比较茫然,尤其是在学习上,更是没有了计划,且由于独立学院生源的特殊性使学生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为了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首先,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大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决定着大学生的学习观的形成。大学生要牢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就需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持久的学习动力、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而这一切都依赖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为此,我们可以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校史校情教育、入党启蒙教育等帮助其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

其次,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高等教育是一种高级专业教育,以培养各个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专业性”。所谓专业思想,主要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所持的观点和态度,也称专业观。[1]正确的专业思想能帮助新生树立远大志向,催其进取,是新生学习动力的源泉;错误的专业思想则使人迷茫、消沉,最后导致一事无成。那么怎样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呢?第一、明确学习目的。进入大学学习其主要目的是成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深刻认识到无论学什么专业,都是为了掌握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受父母的影响,来到学校读书,有一种“为了拿文凭”的思想。因此,容易在学习上表现出学习目的不明确,或功利倾向。所以,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应帮助他们确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正确引导自我观念的形成,使自我设计和社会联系起来。第二、注重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学生性格开朗、热情、思维活跃、勇于表现自己,因此在开展校园文化的同时,要将他们这些特点带到学习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从而达到“乐中学”的目的。第三、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独立学院的成绩较普通学院成绩低,而往往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都在于学法不当,因此指导刚入校的新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入学教育一项重要内容。因为高中的学习方法和大学有明显差异,大学提倡自主学习,那么如何从应试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这都会让刚入校的新生感到困惑,所以我们要为他们解惑。通过组织开展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座谈会等方式,向新生介绍各种学习方法,为他们提供诸多有益的参考和指导。而且学生的学习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的过程,好的学习方法就像一盏启明灯。如果他们能在入学初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到了自己想学的知识,那么就容易树立学习的自信,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

(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独立学院新生的心理健康指数相比二本要低得多,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2]因此,独立学院要注重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解除心理枷锁,强化心理整容,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燃亮希望的火焰。具体来说,第一、开展新生心理普查。新生心理普查是新生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普查结果的分析,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建档跟踪辅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第二、引导新生自我认知。科学的自我认知和正确的评价态度,不仅有助于新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更有利于独立学院学生个性特征的良性展示。第

三、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独立学院新生中问题较多的是人际关系,由于高考的失利,各自内心都有着隐隐约约的伤痛,同学间互不倾诉,如不及时调整,会产生诸如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可以引导新生学会“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人际交往艺术,引导新生自我调整。第四、发挥心理咨询教育的作用。我院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一支专家化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充分发挥了心理咨询的作用,将新生的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为新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3)

综上所述,新生教育是独立学院学生全程教育的关键环节,我们要从学习上、生活上帮助学生适应大学新生活,扮演好新的角色,确立新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参考文献:

[1]冯开甫.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13.

第10篇

关键词: “90后” 大学新生 入学教育 建议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目的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的变化,完成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开启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良好开端。“90后”大学生有着较为鲜明的思想特点,传统的入学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其学习成长的需要。随着“90后”逐渐成为高校新生的主要人群,高校入学教育的理念、内涵和方式方法必须随之发生变化。

1.当前高校入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内容片面。

目前我国新生入学教育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九方面:适应性教育、校规校级教育、专业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校荣校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党启蒙教育。有的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制度教育,教育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只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随着“90后”新生大规模进入高校,入学教育对象已经发生较大改变,但入学教育内容却未能真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影响了入学教育的效果。

1.2时间短。

目前,大多数高校入学教育采用集中式模式,形式上仍以传统的“报告周”为主,时间大多集中在一周时间内,有些还和军训或者专业课教育穿行,时间紧、内容多,且不够细致、具体。因此效果往往并不明显。这种短暂式、集中式的入学教育,对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有一定的帮助,但远不能让新生真正理解入学教育的实质,掌握入学教育的内容,运用入学教育的知识。

1.3形式单一。

新生入学教育中集体教育所占的比重仍较大,大多数高校在形式上依然采用集体式的报告、讲座、班会等传统方法,较为深入、细致的个别沟通比较少,缺乏双向沟通,缺少个性化的指导,新生与教育者互动的机会极少,影响了入学教育的效果。此外,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虽然有统筹的规划和思考,但是缺少短期教育和长期教育的结合和谋划,入学教育沿用讲一讲、训一训、看一看、等一等的旧方法。

2.“9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

“90后”大学新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较为优越的成长环境、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和不断侵入的西方价值观都对这个群体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目前的“90后”大学新生思想上呈现如下时代特点。

2.1自我意识强,缺乏理性思考。

“90后”大学生生活方式呈现逐渐多样化趋势,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浓,维权意识强。但是,由于时代的影响,这一代人对中国的历史、国情、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对西方价值观念也仅限于片面的解读,缺乏深入、系统的了解。这导致他们缺少理性思考、判断能力,在观察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往往主观、片面、固执,容易迷失自我。

2.2创新意识强,缺乏毅力。

“90后”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拥有各种信息接收的渠道,使得他们见识广,知识面宽,好奇心强,容易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崇尚创新精神。但正是由于多种信息的轰炸,各种知识的灌输,他们略显浮躁,在求知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容易放弃,缺乏持之以恒的坚韧毅力和钻研精神。

2.3追求物质享受,自理能力差。

受市场经济和社会现实中负面因素的影响,“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趋于现实,经济意识增强,对个人的经济利益看得较重,对于物质和财富的追求超过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普遍缺乏远大的理想、信仰、信念,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精神世界相对空虚。由于父母的溺爱和家庭条件的优越,许多新生入校后,常常因为不会照料自己而苦恼,因为不懂为人处世而焦虑,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不足。

2.4心理素质弱,抗挫折能力差。

“90后”大学新生在相对优越安逸的环境中成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直在家长和亲友的宠爱中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缺乏面对困难时迎难而上的品质,遭遇挫折时多选择逃避和一蹶不振,很容易产生非理性的处理方式,心理承受能力明显不足,缺乏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同时,“90后”大学新生亦具有一些大学新人普遍存在的入学适应上的心理问题。

3.加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建议

为拓展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内涵,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创新入学教育形式,我们结合“90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以上分析,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延长入学教育时间。

3.1.1注重入学前教育。

高校招生宣传可视为对新生的预教育。现代社会网络发达,高校应注重网站建设对招生宣传效果的影响。录取结束在送达录取通知书的同时,附上学校的相关基本情况简介、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发展前景等内容,推荐学生和家长上网了解学校及专业信息,也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和优秀在校生集中访问新生,帮助学生们有效利用假期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缩短学生入学后的适应期。

另外,学前教育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发动家长共同对新生做好教育工作,往往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录取通知书中同样可以给家长提出具体要求:帮助孩子了解社会与他人,学会与人相处;帮助孩子认识与了解自己,客观看待自我;帮助孩子确定新的生活目标,尽早适应生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我管理,等等。

3.1.2加强入学后教育。

加强入学教育工作要做好新生的入学接待工作。新生接待应结合前一阶段的工作准备,将新生和家长之前一段时间所形成的书面印象具体化、生动化,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要建立“家校互动”机制,发动家长长期参与学校教育与管理工作。目前,各高校在新生报到期间,主要通过开展“家长见面会”、“家长座谈会”等活动,架起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桥梁。为了能让家长了解更多孩子大学期间的生活、学习和成长状况,各院(系)可以通过QQ群飞信和E-mail等方式建立与所有家长的可持续沟通平台,共同引导督促学生成长成才。

在入学教育的具体形式上可以适当减少集体报告的时间安排,设立更多的现场咨询和双向交流沟通环节。其中贯穿始终的是侧重适应性教育,引导新生深刻认识并适应角色、生活、学习、人际、管理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其所想、所惑、所缺、所求,及时给予其各方面所需要的必要帮助。

3.2规范入学教育的组织。

3.2.1加强在入学教育师资力量上的投入。

目前多数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没有专业团队,对教育内容研究不够。目前在教育过程中,团队组成往往是临时性的,而且目前的教育模式带有较强的行政管理形式,而非学术性模式。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注重团队的建设,尤其是内涵建设,这样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入学教育师资力量投入,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入学教育中一些学术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再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重视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辅导员是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组织者,他们易于与学生沟通、交流,很多信息就是双方在不断地接触中获取的,因而团队不能忽视辅导员的力量,要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一个成功的团队不仅能解决目前新生教育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而且能促进整个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加强在入学教育师资力量上的投入是必要的。

3.2.2系统规范入学教育管理。

目前高校的新生教育活动往往是各个学院(系)自行负责安排,并展示自己的特色。高校新生的开学典礼和图书馆新生教育一般是全校性的集体活动,而其余的教育活动是各自单独进行。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校部分职能部门的效力显现出几点不足:一是重复且低效,学校的相关部门在院系的安排下,有可能对不同院系作的报告、讲座内容相近或相同的;二是双层独立,学生入校后被过于定位化,某专业的学生就是某专业特有的学生,相互间没有过多的交流。要处理好这样的问题,首先是学校层面要统筹安排,相关部门要依据以往经验和暑期调研,找出新生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案。各个院系在学校相关部门的统筹安排下进行新生教育,在这样的情形下,可省去一些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次,在招生录取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生所填志愿是自愿服从,入校后要对该部分学生给予关注,可以通过院系之间的交流互动帮助他们去客观地了解学生所梦想的专业,从而解决本专业学院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最后,进一步完善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评比制度,有指导性、针对性地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的核心。各职能部门应该紧密围绕核心展开方案的制订与落实,同时各职能部门之间和院系之间要加强交流、学习与合作,对于优秀的较突出的教育方案,相关部门要拿出来让大家共同学习,破除形式化和样板化。

3.3修正入学教育内容。

3.3.1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90后”大学生的特点要求高校在进行大学新生入教育时教育理念必须有所调整。在教育的内容上,只有那些启迪人生的新知识,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注意,才能被学生理解、接受,并对其日后的思想、行为产生导向作用,成为内化的素质。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教育思想值得继承和发扬。比如通过具有典型实例的剖析,启发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引导新生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看社会、看自己,帮助新生确立自身的成才目标,激发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3.2建立以人为本的适应性教育。

拓展入学教育的内涵,要将一些传统教育比较回避但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纳入教育体系。在新生入学教育时,要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及自我保护能力;要求他们清楚自己在大学中的主要任务,清楚恋爱及将涉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经济财力、责任、失恋、今后工作等一系列问题,有意识地引导灌输正面的恋爱观。再者,面对“90后”大学生特有的思想特点,及时更新传统教育内容。如面对其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这一特点,注重向新生介绍与学生有关的各类机构名称、基本职能等,让新生明白遇到困难寻求帮助和咨询时该找哪个部门,增强新生的自我管理意识。顺应“90后”大学生更加张扬的个性,可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努力增加自身才能,强化特长,张扬个性,脱颖而出。

4.创新入学教育形式和方法

入学教育形式和方法的创新,即入学教育的形式、方法要具有针对性,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从每一位同学的生理、心理和家庭实际出发,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注重个人自身发展和个性发展,努力开发其潜在的个性优势,引导他们以自己的勤奋和创新思维去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4.1革新教育形式,引入“体验式”等新的教育模式。

进入大学后,新生在生活、情感上会产生不适应,对此高校可采取多种方式,从新生的思想特点和情感依归出发,以新生为教育主体,学校教育者和新生双向互动,采用活动、游戏及情境创设等方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者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创造性。例如新生入学后,学校可组织优秀的高年级学生走近新生,解答新生生活、学习上的各种困难;对于情感上的不适,可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组织新生进行具有自主性、趣味性、反思性、情感性等特点团体辅导游戏,以尽快建立新生的归属感,使新生快速融入集体。

4.2以党团活动为抓手,丰富入学教育活动方法。

新生一入学,首先要精心组织策划党团教育活动的内容,积极开展一系列大学新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实践活动,在方法上不断创新,提高党团教育活动的质量,把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和对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和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党团教育活动,一方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奋斗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另一方面丰富新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和发展新生的爱好特长,提升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4.3注重现实教育和网络教育相结合。

营造良好的网络教育氛围,建设优秀的网络教育阵地,将现实教育和网络教育结合起来,是“90后”大学生起点教育的迫切需求。在教育的过程中,创建优秀德育网站,用科学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信息感染、熏陶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价值观;建立网上师生交流平台,如博客、QQ、飞信、BBS等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沟通方式开展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通过网络活跃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媒体手段丰富学生生活,开展灵活德育活动。

综上所述,“90后”新生,因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的高考体验,具备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目的和追求。高校要秉承尊重、认同和宽容的态度,与时俱进,深入了解分析“90后”新生鲜明的时代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学教育工作,修正教育内容,创新入学教育形式和方法,使大学新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莫玉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消费导刊,2008,(4):153.

[2]戴长澜.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N].中国青年报,2008,11-12.

[3]刘妍,张希.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22-23.

[4]朱惠媛.提高大学新生教育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8-91.

[5]曾婷婷,李雪斌.大学新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107-109.

[6]邵佩玲,金建国,朱艳.激励机制在高校新生教育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0,(1):8-9.

[7]庆承松,张勇.美国高校新生教育发展及启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4):91-95.

[8]张希.“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10(4):100-103.

[9]段筱雨,丰硕.“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新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6):107-109.

[10]姜维东.浅谈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入学教育[J].高教视窗,2008,(8):185.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入学教育;对策

一、引言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起点,是新生入学后大学生涯的第一课,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入学教育,可以使新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帮助新生了解大学生活特点和基本要求,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适应和角色转变,尽快步入科学发展轨道。为真实了解、掌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现状,为高校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2016年9—10月,笔者就入学教育的形式、方法、内容以及效果等方面在攀枝花学院2016级学生中开展了抽样调查,来自全校40多个专业的505名新生参与了调查。调查显示,85%的新生认为学校入学教育内容比较丰富,85.7%的新生对校、院主要领导参与入学教育给予肯定。通过入学教育,94%的新生反映对所学专业有了一定了解;95%的新生表示对学习生活、对人生职业有了规划意识。由此可见,入学教育对新生认识大学、熟悉大学环境、转变学习方法、融入大学学习生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调查分析新生入学教育现状,积极探索入学教育的有效对策,显得尤为必要。

二、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

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大部分高校都是统一部署,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入学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领导和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都参与到入学教育工作中,形成了学工部统筹安排、相关部门协作、二级学院参与的工作机制,但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长期存在,虽然制定了周密详实的入学教育方案,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环节落实时就删繁就简、压缩合并,从而大打折扣,未达到预期效果。近年来,攀枝花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手段和方式不断创新,将新生入学教育分为集中教育和常规教育两个阶段,集中教育包含认知教育(3-5天)和军事训练教育(1-2周)。内容涉及思想道德教育、大学适应性教育、职业指导教育、国防教育等4个大类、15个小类。虽然如此,但调查发现,新生入学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时间过紧,学生难以有效接收调查显示,43%的新生认为时间安排太过紧凑或很不合理。新生认为,尽管学校入学教育内容丰富,但要在短时间内了解、掌握4个大类、15个小类的教学内容,接收压力很大,学习精力严重不足,因而很难有效吸收。同时,因时间紧,任务重,老师讲授内容时也是点到为止,难以深入.(二)形式多样,但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强虽然近年来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形式在不断丰富,但大多以讲座、会议等大课为主,采取填鸭式教育,而素质拓展、参观体验等新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极少采用,新生参与度、接收效果都大打折扣,影响了总体效果。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新生认为,学生难以主动参与到入学教育中,教育过程几乎都是被动接受。(三)内容丰富,但重点不够突出学校新生的入学教育从校史院情到校纪校规,从学习管理到大学规划,从安全卫生到心理健康等,可谓应有尽有,虽遍地开花,但重点不突出,因此深入不够,教育过程中没有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和真实期望,没有把新生真正关切的问题讲够讲清讲透。(四)二级学院层面的入学教育需落细落小学校的入学教育分为校级层面和二级学院层面。调查显示,校级层面的入学教育内容基本做到了全覆盖,但二级学院的入学教育相对比较宽松,个别学院重过程多,重效果少,任务安排多,落实不充分,23%的学生反映教学内容不能有效落实到位。

三、新生入学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一)延伸入学教育时间

一是将入学教育时间前置。学校在邮寄录取通知书时告知新生可以通过学校的迎新专题网站、官方微信等平台,开展自我学习教育。既延伸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又有助于新生自主学习、合理安排,更重要的是缓解了集中学习的压力,同时,也方便学生以后随时学习了解相关内容。二是科学、有效安排教育时间和内容,把常规教育落实落细,提升教育实效。在集中教育阶段更多地帮助学生感知大学、了解大学、适应大学,对学生主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二)丰富入学教育形式

一是开设网络课堂。挖掘新生入学前开展入学教育的潜力,以文字、视频、音频等形式,通过网站校史校情、校规校纪、奖助勤贷、学科专业等内容,新生可自主学习,可多次考试取最高分作为成绩。二是增加素质拓展、参观实验室、走访企业等趣味性浓、互动度高、体验感强的教学形式。三是针对学生的个性需求,开设考研、考取双学位、个别释疑等内容的专场讲座、交流会或迎新沙龙,采取选修课或社团活动的模式由学生自选参与完成。

(三)扩宽参与教育对象

一是学校要充分利用迎新期间家长到校送新生的时机,对家长进行必要的学科专业、校规校纪等内容介绍,促使家长更好的参与到学生的入学教育和职业规划中来,实现家校共育。二是发挥专业教师在常规教育阶段的作用,让教师在上好专业课程、做好日常管理之外参与关心关注学生生活、学习的全过程,与思政教师、辅导员等一起实现全员、全程育人。三是邀请更多的社会成功人士到校与新生交流,有条件的可组织相关专业新生直接到成功人士的企业实地感知学习。

(四)增强入学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调查显示,新生非常关切大学规划、大学学习方法、专业课程体系;其次,对职业发展前景、社交礼仪、实习就业等表示关注,部分新生希望加强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教育,培养新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此,针对不同专业提前在新生中开展调查了解,征集意见和建议,以做出更适合、更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安排,提升入学教育的有效性。

(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

大学生都必须完成从中学到大学学习生活方式的转变,个人适应力、对大学期望、现实感受等很大程度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效以及人生态度。同时攀枝花学院的较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父母对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不够。进入大学开展心理健康情况测试、心理问题疏导和有效的咨询服务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对提升学生的大学学习生活质量、化解一些极端事件有非常大的潜力。

(六)将认知教育过程纳入课程管理

入学教育贯穿新生入校后第一学期,时间长,内容多,任务重,牵涉面广,其认知教育阶段内容有必要纳入课程管理,对讲解内容按照课程规范进行要求,起草教学大纲、书写课件、完善考核和给予学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新生的入学教育作为实现全程育人的第一站,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分层分类指导教育,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迈好大学第一步。

参考文献

[1]庆承松,等.澳大利亚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3).

[2]董卓宁,等,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入学教育新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4).

第12篇

Admission Education for Current Freshmen

HUANG Xiaowei

(College of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freshmen education, focusing on education freshmen specific content -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education, self-learning and planning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fter-school life education, innovation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new problems in the new situation, emphasizing the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 freshmen discuss specific work to do freshmen education views.

Key words college freshmen; admission education; significance; methods

1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 “90后”新生的特点决定了入学教育的必要性

本文试将大学新生锁定于“90后”一代,指的是1990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出生的中国公民。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出生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时代赋予了他们独特的个性特征,使其在思想和价值观念上与老一辈的中国人产生了巨大差异。外界对“90后”的看法也是莫衷一是、褒贬不一。眼下许多“90后”已经步入高校,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份子。在开放活跃的大学校园里,他们已经彰显出自身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时代印记。

从批判主义的角度来看,“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主义”、“抗压能力弱”等可以看作是“90后”新生的特点。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在踏入高校之前几乎都是由父母包办一切事务。而进入高校后,许多学生怀着背井离乡异地求学的孤独感,开始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这个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快速地较好地适应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大部分孩子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困惑和问题。那么通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帮助他们完成心态的转变,促进心智的成熟,为今后的大学生活开一个好头,就显得尤其必要了。

1.2 大学新生的“不适应”显现了入学教育的重要性

入学教育,指学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环境以及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对新生实施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目前,大学生入学教育是我国高校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第一环,也是大学生适应生活变化、学习变化、人际交往变化的需要,顺利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源自于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工作所暴露出的种种不足。很多当代大学新生不具备进行自我角色转换的能力,缺乏目标定向的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因不能较好适应大学生活而自我气馁甚至失去奋斗目标的实例比比皆是。然而“90后”大学生们的闪光之处也是不容忽视的。强烈可贵的创新意识,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开放心态,渴望突破,超越自我的向上精神,让他们时刻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他们正处在信息社会高速运转、竞争意识日益浓烈的时代大背景中,身上肩负着振兴祖国的历史重任。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并顺利完成学业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成为时下高校管理者的新课题。

2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

2.1 大学生入学的“环境适应性”教育

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是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给予大学新生的一种衔接教育,这种适应性教育是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

对当代大学新生实施入学教育符合其内在的需求。初入大学校门的新生面对着全然陌生的环境,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一起开始全新的集体生活。因地域差异而形成的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彼此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小摩擦。如何教导学生相互理解,学会宽容的对待他人,是新生入学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放养式”的学习模式,在学生们有了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后,可能会产生明显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会充分自觉地利用起自由可支配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而另一部分缺乏自觉性、不善于安排好自己生活的学生,则可能一味地沉迷于娱乐。如何平衡学业与社会交际活动之间的关系,让自己的大学过得更充实而有意义,也是新生入学教育需要帮学生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一旦亲身感受大学生活后,有的新生会发现大学的实际情况与自己原来设想的相差甚远。特别是当有的大学新生遇到一些现实矛盾时,便会有一种被欺骗、上当的感觉,产生悲观、不满的情绪。引导学生快速适应新环境的适应性教育是一项细致而长期的工作,对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育教学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这要求我们首先对新生入学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要把这种教育落到实处。“我们在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应当认真细致,顺利完成中学教育、家庭教育向大学教育的合理衔接和过渡,通过新生入学教育环节把大学的纪律制度、学习方法和生活规律逐步教给新生,使新生逐渐适应大学生活的特点,并且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能力。”

2.2 大学生的自我学习及规划能力教育

(1)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自我学习意识与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质量问题。在新生入学的初始,可以向他们讲授大学教育的特点,使每个学生在正式全面接触大学教学方式之前对大学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鼓励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高校的教师要把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变得开放灵活,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具体措施而言,首先,辅导员可以邀请在学业上比较成功的学姐学长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对于新生来说他们是“过来人”,新生则可以从他们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心得与建议中获益良多。此外,也可以通过开展社团活动、知识竞赛等方式促进学生自我组织学习活动能力的提高,多角度、多层次地向学生展现大学学习生活的全貌,使他们养成自我学习的意识,学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学习活动,逐渐增强学习能力。

(2)大学生学业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指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自我规划能力的养成,两者实际上同属于学习能力方面。一方面,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就可以较好的独立完成各种学业任务;另一方面,学生自我规划能力的养成可以使学习更具系统性和持续性,例如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树立相应的学习目标,根据学习任务的急重轻缓有计划、有步骤地去落实这些学习任务。所以,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自我规划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区别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们是大学生理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高校形式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 对当代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3.1 积极改革大学生入学教育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入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之始,对高校整个教育工作有着贯穿全局的影响力,因此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适时地变革入学教育以配合新时期高等学府的教育工作。时下我国入学教育体系不够成熟,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逐渐明朗,提高质量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而入学教育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一环影响着这一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另一方面,许多高校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倍感迷茫,有的甚至迷失方向、一蹶不振,我们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时代要求实施大学生入学教育,成功的大学新生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成功启航,有助于大学生顺利成就人生。因此,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我们结合自身内外因素选择那些切实可行的、有实际效益的内容方法,从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这一宗旨出发,自上而下地构建入学教育工作体系。

3.2 完善入学教育的评价机制

要贯彻落实好入学教育工作,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处在评价体系内的入学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国入学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普遍性问题,如内容涵盖面过窄不系统、缺乏弹性和持续影响力、实施方式过于机械化等等。我们应该看到,当前许多高校的入学教育评价方式流于形式化,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制定具体的入学教育方案时,要制定新型评价机制以引导入学教育工作的实施,确保教育实际工作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工作,实现期望的培养目标。在改善评价机制的过程中,应突出两方面内容: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的发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