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计电算化实习

会计电算化实习

时间:2022-10-28 11:51: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电算化实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计电算化实习

第1篇

一. 时间:2012年5月18日~31日

二. 地点:商务实训中心

三.实习目的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们熟练掌握在手工和计算机两种工作环境下进行会计核算,模拟真实的经济业务为会计主体服务。培养我们分析经济业务,并根据经济业务进行手工和会计电算化制单、记账、成本核算、报账的能力。通过实习,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手工和电算化会计实务处理能力。通过实习,培养我们的分析经济业务并进行正确核算、成本计算等实际会计操作能力。使我们真正具备会计岗位所应具备的分析、判断和操作能力。

四.实习内容

运用学校资源,有组织、有计划的人为创设模拟仿真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围绕建账、日常业务处理两条主线,完成会计电算化从整理资料、手工账务向电算化转换、建立帐套、基础设置、日常账务处理、期末账务处理、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全过程的操作训练。

五.实习步骤

(一)设计会计电算化核算体系

⒈启动并登录系统管理

⒉设置操作员及其权限

⒊建立账套

⑴输入账套信息:账套号我用的是学号009德阳阳光公司”,账套路径为默认值,启用会计期间为2012-11-30

⑵输入单位信息:单位名称、简称、地址、法人代表、邮编、联系电话及传真、税号,输入完成进行核算类型设置。核算类型中

⑶输入核算类型:有记账本位币、企业类型、行业性质等

⑷确定基础信息建立:资料中要求客户、供应商不分类,存货分类,无外币核算,单击“完成”按钮,建账建立成功。

(二)会计核算基础信息

⒈设置会计科目:根据资料增加一些科目和修改一些辅助科目

⒉指定科目: 根据资料要求“银行存款”、“现金”为指定科目

⒊明细账科目权限设置

⒋设置凭证类别:在基本设置中打开凭证类别设置,选中“收、付、转凭证类别”其中限制条件设为收借方必有,付贷方必有,转借贷必无。

⒌设置结算方式:结算方式很多包括现金、支票、商业汇票、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其中支票包括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汇兑包括信汇和电汇

(三)总账辅助信息设置

⒈设置部门档案

⒉设置职员档案

⒊设置项目档案

⒋设置客户档案

⒌设置供应商档案

(四)录入期初余额

录入期初余额;试算平衡

(五)日常业务处理

⒈以总账的身份进行填制凭证,查询,自定义结转设置

⒉以出纳员李刚的身份进行出纳签字

⒊以记账员刘平的身份进行记账

⒋以账套主管自己的身份进行银对账、结账

(六)生成报表

⒈启动ufo报表管理系统

⒉账套初始

⒊自定义一张报表:报表格式定义、报表公式定义、报表数据处理、生成报表

第2篇

一、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是用友U8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对用用友U8管理系统的各个产品进行统一的操作管理和数据维护,具体包括账套管理、年度账管理、操作员及权限的集中管理、数据及运行安全的管理等几个方面。

具体操作:

(1)、建立用户

(2)、建立新账套 :这里注意账套主管设这、分类设置、系统启用设置

(3)、用户权限分配:账套主管、会计(总账+工资管理+公用目录设置)、出纳(出纳签字+总账中的出纳)

(4)、设置基础档案:分别把部门档案、职员档案、客户分类、供应商分类、地区分类、付款条件、客户档案、供应商档案、开户银行资料输入新建的账套内

(5)、备份账套数据

二、总账管理

总账管理系统是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的核心系统,适用于各行各业进行财务核算及管理工作。总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初始设置、凭证管理、出纳管理、账簿管理、辅助核算管理和期末处理等。

具体操作:

(1)、设置控制参数

(2)、设置基础数据:会计科目、凭证类别、外币及汇率、结算方式、辅助核算档案等

(3)、期初余额录入:录入完后要试算,若试算不平衡则会影响下面的操作。

三、UFO报表管理

UFO报表管理系统是报表事务处理的工具。它与用友账务等各系统有完善的接口,具有方便的自定义报表功能、数据处理功能,内置多个行业的常用会计报表。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是利用报表模板直接生成报表,生成的报表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在执行模板选择时,我们要注意会计科目的选择,一些同学因为选错了会计科目,导致报表数字的错误。

四、工资管理

工资管理系统与系统管理共享基础数据,并将工资分摊的结果生成转帐凭证,传递到总账管理系统,向成本核算系统传送相关费用的合计数据。

具体操作:

(1)、建立工资账套

(2)、基础信息设置:人员类别、工资项目、人员档案、银行名称

(3)、工资类别设置:人员档案、工资项目和计算公式

(4)、工资变动输入

(5)、代扣个人所得税

(6)、工资分摊并制单

五、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主要完成企业固定资产日常业务的核算个管理, 大学生感恩母校,生成固定资产卡片,按月反应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原值变化及其他变动。

具体操作:

(1)、固定资产系统参数设置、原是卡片录入。

(2)、日常业务录入:资产增减、资产变动、生成凭证。

六、应收应付款管理

应收款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核算和管理客户往来款项。应付款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核算和管理供应商往来款项。

具体操作:

(1)、初始化:设置账套参数、初始设置

(2)、日常处理:形成应收应付结算、转帐处理

第3篇

实习是每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会计工作是指对具体事物进行计算、记录、收集有关数据资料,通过加工处理转化为用户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掌握会计工作不仅要学好书本中的各种会计知识,而且还要认真积极地参加各种会计实习机会,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务实的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

此次实习内容如下:

1.了解公司财务情况以及人员设置情况

2.了解公司的财务规程以及财务制度

3.熟悉会计凭证的登记

4.熟悉会计帐簿的登记

5.对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的熟练掌握

6.到生产单位了解产品的生产流程

7.了解产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

8.了解产品的成本构成

9.对产品的生产材料核算进行实践

10.对产品的成本核算进行实践

11.辅助公司的会计人员进行工资核算

12.辅助公司的会计人员编制会计报表

13.辅助公司的会计人员编制生产月报表及销量月报表

14.在统计部门辅助工作

15.辅助公司的财务部门进行存货盘点

16.辅助公司的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的操作,其中包括凭证的录入、审核、出纳日记帐的登记、各种明细帐的登记

17.辅助总帐会计编制汇总表,总帐的登记及期末会计数据处理

18.了解电子报表的编制

通过本次实习,我发现电算化会计是会计史上崭新的一页。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首先带来数据处理工具的改变,也带来了信息载体的变化,会计电算化后对传统会计方法、会计理论都将发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引起会计制度、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的变革。会计电算化促进着会计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通用化,促进着管理的现代化。在本次的实习过程中,不仅培养了我实际的动手能力,增加了实际的财务工作的过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会计本来就是一项非常烦琐的工作,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百倍用心、细心。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这样做帐时才能感觉左右逢源,越做越有乐趣,越做越有劲。

第4篇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过两年半的专业学习后,在掌握了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人于xx年1月4日起在xx省建设工程总公司xx公司进行了专业实习,以下是我在实习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再来上班之前,心里没底,一想到可以上班了,感到既新鲜又紧张。新鲜的是能够接触很多在学校看不到、学不到的东西,紧张的则是万一做不好工作而受到批评 该怎么办。在这次实习中,本公司让一为财务老师指导我实习,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中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上班的第一天指导老师先耐心地向我介绍了公司的基本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各类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然后又向我讲解了作为会计人员上岗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要领,对我所提出的疑难困惑,他有问必答,尤其是会计的一些基本操作,他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我在心里想,能遇上这么好的指导老师真是我的幸运。虽然实习不像正式工作那样忙,那样累,但我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工作中了,因而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觉得收获也不小。在他的帮助下,我迅速的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并开始尝试独立做一些事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指导我的老师就开始叫我看她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和附在会计凭证上的原始凭证。由于以前在学校做过会计凭证的手工模拟,所以对于会计凭证不是太陌生,因此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学校里所学过的理论对于区区会计凭证完全可以熟练掌握。但也就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指导老师让我尝试制单的时候感觉到有些困难。于是我只能加班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毕竟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银行帐单,汇票,发票联等就要靠实习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了,还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才能为编制会计凭证做好准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所作的工作就是一边学习公司的业务处理,一边试着自己处理业务。做过会计模拟实习的人都知道,填制好凭证之后就进入记帐程序了。虽说记帐看上去有点象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不像在学校,错了还可以用刀片把它刮掉,在公司里,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比如说:1.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子,这样才能作废。而我们以前在学校模拟实习时,只要用红笔划掉,在写上“作废”两字就可以了。2.写错摘要栏,则可以用蓝笔划横线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摘要,平常我们写字总觉得写正中点好看,可摘要却不行,一定要靠左写起不能空格,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摘要栏被人任意篡改。3.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的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并且记帐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帐名称,而不能乱写,否则总帐的借贷双方就不能结平了。

所有的帐都记好了,接下来就结帐,每一帐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所谓月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结帐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机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小心就会出错,要复查好几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机这样的小事就简单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指导老师教我先用铅笔写数据,否则真不知道要把帐本涂改成什么样子。除了编制记帐凭证,指导老师很有耐心地给我讲解了每一种原始凭证的样式和填写方式以及用途。

从制单到记帐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后,就要认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一下手工做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你提高工作水平的坚实基础.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时,可能感觉枯燥无味,但当你工作以后,你才会发现专业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期间我经历了许多充实的工作,虽然很多看起来是小事,微不足道,但从中可以学到的东西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的。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新情况时,指导老师总是主动向我说明,使我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新环境。使我在这短短的3个月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有学习方面的,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受益非浅。做为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什么都不懂,没有任何社会经验。会计行业的特殊性我只能参加财务部门中较为简单的工作,如出纳及帮助会计进行帐目的核对等工作。虽然工作不难,时间也不长,但我仍十分珍惜我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实践经验,从中也学到了许多学校里无法学到的东西并增长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在这实习期间,开始的时候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粗心、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后来经过指导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我开始对那些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感兴趣起来。我发现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这次会计实习中,我可谓受益非浅。

第5篇

关键词: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会计电算化专业;高职

一、 当会计专业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考核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历来在各门课程当中都十分重视,然而考核评价在顶岗实习课程中的实施效果却一直不够良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考核评价缺乏统一规范标准

顶岗实习过程学生通常分散实习,实习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实习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对于考核评价标准了解不足,没有明确统一标准下发给企业指导教师是主要问题所在。

2、 学生重视不足

部分学生对于最后一学期进行的顶岗实习已经远不及前两年那样重视,认为最后一门课程的成绩已经无关紧要,重视不足

3、 企业评价不认真

很多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在考核评价环节重视不足,最终都是以优秀良好给予评价,使得考核评价起不到实质作用。

二、 会计专业顶岗实习考核评价设计原则

1、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导向功能。教学评价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教学评价中强化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使评价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不断的向评价标准靠拢。为此,在建立评价标准时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体现全面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培养符合科教兴国要求、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第二,应体现正确的教学观念,建立科学评价标准。它应是对陈腐教学观念的突破和否定,应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思想,符合教育国际化、信息化、社会化以及终身学习发展的现代教学理念。

据此会计电算化专业顶岗实习课程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考虑到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三方面。如: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助人为乐精神、较好的审美情操、自主学习能力等。在制定教学评价标准时都在明确列在其中。通过这样的评价导向,让学生意识到,课堂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同时也是健康人格的养成过程,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由于顶岗实习过程当中,不仅有校内管理教师参与,同时也有企业指导教师、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参与指 导,因此参与评价的主体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即有校内指导教师,又有企业师傅,同时还有学生自己在实习报告中对自己的实习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一个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学习效果。

三、会计专业顶岗实习考核评价设计

1、过程成绩

根据学生实习周记,由校内指导教师给出过程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学生需通过网络平台登陆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将每周学习心得、主要工作进行记录。指导教师根据实记中内容所记录的工作内容是否符合专业实习要求、学习收获情况以及周记完成的认真程度和提交时间等给出成绩。

同时,实习周记也是师生沟通的重要媒介。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校内教师需要通过实习周记来了解每一周的工作情况、情绪变化等,以便随时掌握学生动态。同时教师也需对学生的实习周记给予回复,可以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指导,也可以对下一步工作以及实习的主要内容提出希望供学生借鉴。

2、 实习报告成绩

根据学生实习报告内容,由校内教师给出实习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实习报告的基本提纲如图1所示。包括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结、对母校教学实习工作的建议几部分。其中实结是实习报告的重点内容,将实习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情况,实习心得体会进行总结汇报,字数不少于3000字。对母校教学实习工作的建议这部分是校方接下来开展实习的工作的重要参考意见,通过已实习学生的反馈意义,可以发现实习管理中的不足,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顶岗实习服务。

图1会计电算化专业顶岗实习报告

3、 企业鉴定成绩

由顶岗实习所在单位,根据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完成任务的情况,参考校方提供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以企业员工考核制度为主要依据,给出校外实习成绩,并加盖公章生效,占总成绩的40%。顶岗实习校外考核评价表如表1所示。

四、总结

考核评价过程对每一门课程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成绩的评价,同时也是教学的重要反馈,作为顶岗实习更应该将考核评价作为一个重点工作来抓,这样才可以保证更高效的进行顶岗实习工作,同时及时发现实习学生、学习企业以及院校自身在实习管理当中的足之处,之便及时修改更正。(作者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第6篇

一、要做好管理基础工作,尤其是会计基础工作

管理基础主要指有一套比较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较完整的规范化的数据;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这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因为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必须是事先设置好的处理方法,因而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没有很好的基础工作,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无法处理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将遇到重重困难。

二、要有严格的内部控制程序、要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比如,对操作权限的限制有密码程序,验证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有校验程序等。同时,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其控制点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到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控制的内容涉及人员分工、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

三、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操作业务素质

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很多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微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见到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即使厂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都作了系统的培训,但一些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会计人员入门还是很慢,而且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这种低素质的会计人员是不能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会计电算化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电算化会计使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降低。从而,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素质的提高。电算化会计需要复合型的人才,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

四、备份的重要性及档案管理工作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要加强磁介质载体档案的管理。为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实行纸质档案和新型载体档案双套保管,并逐渐向完全保管新型磁介质载体过渡。

(一)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所谓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除了备份之外,还应收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的大小、外部设备的配套类型等;

(二)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即采用“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时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第7篇

1.1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的教学目标过时

目前,我国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并不适用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多年来,还是以偏重课堂上教师会计电算化课程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做出及时的课程目标更新。有相当数量的高职对会计电算化的专业建设没有一个科学、正确的培养理念,没有明确的会计电算化培养方向。在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课程设置时,因为没有科学的教学目标作指导,加上大多数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建立在计算机课程基础之上,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不成体系,知识结构设置不合理。学生在学校实践的时间很少,甚至没有岗位实习机会,不能了解、掌握先进的会计电算化的实用技术,更不可能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

1.2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的教学资源陈旧

首先,高职会计电算化所用教材的陈旧,高职的会计电算化教材的更新速度较慢,学生从书本上看到的财务软件已经是过时的。而大多数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师手中都没有最新的财务软件,很多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师只能被迫依照现有教材讲授,造成学生所学的会计电算化实用技术与市场不能衔接,就业时出现学与用之间的距离。其次,高职的教学实训设备少,由于高职设备资金投入相对有限,一般很难跟上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发展而进行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设备。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各种财务软件资源等不足的制约,使学生的实践学习受到很大的影响。

1.3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的教资建设不够

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在培训不及时,有些职业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对会计电算化教师进行过时时的培训,使其教师不仅在前沿的会计电算化知识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甚至一些新的、好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理念也不了解,不清楚会计电算化学科现在及未来的发展,犹如井底之蛙。电算化会计是一门集会计学、计算机原理、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边缘学科。实践性比较强,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不仅应有丰富的会计知识,而且还要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电算化系统管理技能。会计电算化教师应该有能力,能够根据学校本地就业市场需求,调整其会计电算化知识的讲授及指导学生科学实践的教学方法。比如,对于经济发展相对不发达的地区,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增加讲授一些如Excel的会计应用,以应对学生在毕业后,企业未购买财务软件的情况。只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才是搞好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前提保证。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的教学改革建议

2.1会计电算化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专业的会计教师出身,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会计教师最低应取得会计师资格,才能满足高职实践与技能的教学需求。而在一些老的高职里,会计电算化教师还是由计算机教师来担任,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做法。因而,在高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改革中,我们首先应抓的就是师资队伍建设,这是搞好会计电算化教学重要的前提保证。应支持会计电算化教师多参与社会调查,鼓励教师申报课题或在国家核心期刊上。鼓励会计电算化教师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效果。鼓励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师攻读专业的硕士学位,积极参加会计电算化的相关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会,以及时掌握会计电算化前沿信息,要求会计电算化教师必须具有会计电算化中级以上认证,使会计电算化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可以有效地结合;会计电算化教师更应逐年定期深入到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部门锻炼,收集、整理有关实际应用资料,以加强会计电算化课的教学案例及会计电算化的学科建设。

2.2会计电算化课的课程改革建设

高职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改革,首先应重点抓好高职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岗位实习,做好实习指导与教学。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性教学和会计专业知识的综合性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工作需求,调整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内容与结构。在课程内堂上,比如:学生到商业企业实习时,商家可能用的比较多是如超赢软件等一些其他财务软件。会计电算化教师应在开始的教学中与岗位实习指导中进行必要的知识扩充,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胜任其岗位需求,增强其就业的自信力。而在课程结构上,设置成:先课堂讲授,然后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岗位实践,而后再回到学校课堂,这种三段式教学模式,即“教学———实践———深化”。让学生在学校课堂完成课程学习后,在自己实际的岗位实践,然后每位学生做出自己技能实践总结,教师协助指导。实习结束后,回到课堂,教师总结出班上学生的实践所得,并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做出正确的指导与帮助,以便学生可以顺利走向社会,并懂得如何不断完善自己以适应其职业发展。顺利推行会计电算化实践操作技能建设,可以激发学生会计电算化应用能力的提高。同时再坚持抓市场导向,搞好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生市场定位,重视并逐步地调整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计划,优化课程的结果,精选教学内容,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职业教育规律取舍,以形成独特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体系。重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综合化研究和教材建设的研究,加强会计电算化校本教材的建设。

2.3会计电算化课的教学实施条件完备

相对而言,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的动手能力强,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且兴趣广泛。会计电算化的课堂教学应配备网络教学与多媒体等多种教学设备,会计电算化教师应尽可能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教师将可以会计电算化教学课件、实际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岗位录像等资料分发给学生机,让学生可以在实际学习实践中,反复来看这些教学资料,真正地带着兴趣、带着教师的要求去主动学习。.教师也可以更有效更有针对性指导不同领悟力的学生学习网络会计电算化及各个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与要求。同时,高职的会计电算化的模拟实训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尽可能按实际的企业、银行、税务等单位的岗位设置模拟实训室,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实习效果。而后,使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模拟实训与其后的实际企业岗位实习有效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实训效果。

三、小结

第8篇

【关键词】实训 职业学校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职业学校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涉及会计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财务法规制度等多方面的知识。现在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到我国的各个企业和事业单位中,这就要求我们职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财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能力。而职业学校培养的基本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应用型、技术型的中初级技术人才,作为一名财会专业的教师,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上下一番工夫,使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技能有大幅度的提高。

一、对会计电算化地位的重新认识

据了解,职业学校财会专业设置的课程中专业理论课程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这里不乏学校加大对对口升学导向的原因,更有学校的实习实验设备不到位的问题。尤其是会计电算化课程每周安排2-3节,有点像蜻蜓点水似的,其专业课的地位可想而知。但随着社会上对财务人员要求的提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职业学校也逐渐认识到了实习实训的重要性,逐渐把提高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当成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安排专业课教学计划时,加大了实验实习的时间,但实验实习的项目主要表现在手工操作上,例如点钞、珠算、成本会计等等,一支笔、一张桌子、一套习题的基本套路还是一成不变,更不要讲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了。面对现实,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学计划,反思我们的教学模式,如何把计算机信息技术、财务知识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应该引起我们专业课教师的思考。因此,必须重新审视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必须重视会计电算化的实验实训,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人才才会适应社会的发展,才会给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正确把握职业学校学生、教师情况

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是一些没有参加中招的初中生和参加中招的落榜生,还有部分在社会晃荡1-2年的无业青年。他们的特点是年龄小,学习基础不扎实,社会阅历少,且心高气傲不虚心,把什么也不放在眼里,尤其是数学知识差和逻辑思维能力薄弱,从而导致他们学习财会专业时感到十分的吃力。此外,还有不少学生不会从管理的角度看待问题,例如对待财务核算管理,往往将会计电算化仅仅理解为会计核算的电算化,这样的思维是无法深刻掌握管理电算化,而管理电算化恰恰是会计电算化的核心内容。再者,教学计划安排的会计电算化课时有限,导致老师在教学时不得不在教学内容上做一些调整,重视理论传授,忽视实训练习,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消失、实习实训效果打折扣。

三、会计电算化实习实训的新思考

据调查显示,我国90%以上的企业已经运用了会计电算化,但还近70%的企业并没有丢掉手工账,而是把手工帐和会计电算化两者同时进行。笔者认为企业之所以重视手工账,其原因不外乎是怕完全运用会计电算化,计算机一旦出现问题,担心有关会计数据等资料的丢失。这说明,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仍处于会计电算化起步发展阶段。因此,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实训的教学目标应该培养中、初级电算人员。

(一)调整教学计划

加大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课时,尤其是实训课时的安排,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老师有时间进行系统的授课,使学生完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实习实训,在实验实训中提高计算机应用会计知识的能力。

(二)会计电算化是新的观念,而不仅仅是一种操作

电算化实训教学是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做账的简洁方法,这需要学生观念的转变才能接受,否则学生还是只会重视做手工账。所以,要加强会计电算化软件功能的教育工作,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念,在专业课学习中主动接受计算机应用技术,这会为以后规范、系统、快捷地参与企业相关监督和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校企合作,培养优质人才

现在的社会发展十分迅猛,职业学校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专业课教师要敢于走出去,虚心向优秀的注册会计师学习、请教、交流。同时,学校也要不惜重金聘请企业会计主管等优秀人才到学校任教、培训,及时调整陈旧的课程,推动学校财会专业结构的优化。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使学校的学生优势和企业的技术优势有机结合,培养出的学生不仅掌握熟练的会计、计算机等职业技能,还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学校还可以把优秀学生输送到合作的培训企业中,为企业补充新鲜血液,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正逐渐推广,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完全可以达到合作共赢的局面。

(四)新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教材的引进

第9篇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会计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是融合了会计学、管理学、信息学、电子技术等几门学科的边缘学科,它随着会计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理论扎实、操作娴熟的基层应用型人才。社会调查显示,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这就意味着会计电算化在以后的会计实务教学中将越来越重要。下面结合近几年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经历,从中等职业学校的角度,浅谈一下本人对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版本五花八门,教学活动无的放矢。目前青岛市各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主要有用友版、金蝶版和高信版等几种。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以用友财务软件为蓝本的,采用这个软件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高职升学,也兼顾部分实习就业的学生。也有部分学校以金蝶会计软件或高信财务软件等为基础组织教学,教学目标主要针对学生的实习就业。尤其是青岛高校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的高信财务软件,教学目标就是针对青岛地区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比如我校,目前就同时使用了用友财务软件和高信财务软件。教材的不统一,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变得模糊,教学活动无的放矢。

2.实训场所缺乏,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实验实训课是理论学习和会计工作实践相联系的重要桥梁纽带,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这一中心来设置课程内容。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不仅要加强实践设施的建设,强化实验性的模拟教学,还要适当增加实训课时。多数学校因为实验设备、资金实力等条件的限制,导致没有完善的会计多媒体教室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另外,单纯的纸上谈兵,理论内容空洞,学生的学习基础又较差,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势必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的长远发展。

3.教学师资的匮乏,制约了学科的发展。会计电算化是融合多门学科的边缘学科,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是多面手,各个相关学科的知识都要了解。而目前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大多数并非会计电算化专业科班出身,由于没有系统的计算机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在工作中自然无法得心应手地进行教学与研究,这种复合型师资的缺乏,成为制约会计电算化教学发展的瓶颈。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几点建议

1.区分培养目标,实施差异化教学。目前我校学生主要分为高职升学和非高职升学两部分。对高职升学的学生,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要求,开全开好规定的课程,重点做好高一、高二两个级部与高三级部的课程衔接,一切围绕高考这个指挥棒展开教学。对非高职升学的学生,可以打破常规,教师自己动手开发适应社会需求的会计电算化教材,从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入手,让学生在校的两年时间内,掌握社会需要的实用知识,熟练使用社会广泛应用的会计软件。这样既兼顾了学生学习基础不同的学情,又缩小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差距,使学生所学能用得上,做得好,走得远。

2.增加教学课时,强化实践教学。以我校为例,现在只开设了一门《初级会计电算化》课程,每周只有两个课时,一般开设一个学期。学生只能学会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教学实效并不理想。特别是我校尚无完善的电算化教室,不能兼顾会计软件的实训,上机时间远远不够。建议增设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课程,安装会计电算化仿真实训软件;将会计电算化应用课程延长为两个学期,通过增加课时加大会计电算化实训的强度。

3.加强实训建设,提升实训效果。学校应加强现代化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实现手工会计模拟实习与电算化模拟实习的衔接,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模拟实习。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采用模块化。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工作岗位,会非常有利于实践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更全面、更感性的认识,为学校的技能大赛选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缩小学校与社会实际的差距。

4.注重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提高电算化的教学水平,师资水平是非常关键的。会计电算化学科是涉及多个领域的复合型学科,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各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另外还要加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学校应建立定期选派教师培训制度,尽快打造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同时,推行校企合作,安排教师到企业兼职实习,增强动手能力,拓宽会计教师的专业视野,保持教师所授知识的时代性和新鲜度,从而促进会计专业总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10篇

一、准备阶段

1、编制会计电算化分岗位实习计划。包括编写实纲、确定参与实习的学生人数与确定场地等。

2、确定指导老师,并选定分岗位实习所用的教材、自编讲义及所需软件。我院选用用友ERPU8.72系统作为实习软件。

3、准备学生进行实习所用的财会用品及软件环境等。

二、分岗位实习的实施要点

1、充分利用实习条件,采用“手工+电算化会计”并行的方式。“手工+电算化会计”并行方式是指利用一套数据,同时采用手工和电算化两种手段,并将其紧密结合所进行的一种会计实习模式,从而实现一套数据(模拟企业某年某月的会计业务)、两种实习手段(手工会计+电算化实习)、双重效果(获得系统的手工及软件做账经验)。采用该方式的好处是:(1)在实习学生较多时可以将各个班级会计电算化实习时间错开,提高实习室的利用率,以满足多个班级同时进行校内实习;(2)通过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处理过程模拟操作,能使学生亲身体会并掌握手工做账、软件做账的流程及其异同点,认识到软件在会计工作中的优越性,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既能适应小单位手工操作全盘账的需求,又能迅速胜任大企业会计信息化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从手工实习过渡到电算化实习,存在一个衔接点问题。电算化实习一般是从输入记账凭证数据开始,因而手工实习编制的记账凭证,就成为电算化实习的起始点,也是两种实习手段的衔接点。因此,老师必须向学生强调正确编制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的必要性,尽量避免把手工编制记账凭证的错误带到电算化实习中去,从而影响实习进度和效果的问题。

2、采用“模拟公司制”,设置银行、税务等外部相关部门。会计电算化各岗位的工作实践性很强,应用传统的教学与实践方式很难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为了缩短实践和理论的距离,让学生理解在企业内部应用会计电算化的全过程,我们可以应用“模拟公司制”实践方式。即假设成立一个模拟公司,学生可以进行系统管理员、出纳、总账、工资、成本费用、应收应付等各岗位的模拟实习,也可进行综合会计电算化岗位模拟实习等。“模拟公司制”实质上是一种行为导向教学法,这个方式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通过行动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的岗位职业能力。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分析、想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为了增强实习的仿真度,在会计分岗位实习中不能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企业内部业务的流转,还应该让学生知道如何与银行、工商、税务等外部部门打交道。因此,在分岗位实习时除了设立模拟公司外,还要设立相关的外部部门,使学生知道企业开设初期如何到银行开设账户、如何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以及如何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证,使学生清楚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如何去银行、工商、税务部门办理相关业务、如何进行相关证件的年检等,实现学校实习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3、恰当设置电算会计岗位,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如前所述,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数据分析员,各岗位工作任务与所需的职业能力不同。其中,根据企业职能部门的不同,系统操作员又可细分为会计主管、制单会计、出纳、应收会计、应付会计、成本费用会计、采购主管、销售主管等岗位。在分岗位实习过程中,每个学生按照岗位分工在企业中担任一定角色,并定期进行岗位角色轮换,使学生了解不同岗位的全部操作流程,使实习仿真性更强。通过这种分岗综合实训,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企业岗位交接程序和内部控制岗位分工的相关知识。

三、分岗位实习取得的成果

一是制定了会计电算化分岗位实习计划和实纲,构建了该模式的基本框架;二是学生进行分岗位实习的作品,包括手工账和电算化账。学生手工账实习作品包括: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已装订的会计凭证(含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会计报表等;电算化分岗位操作的相应电脑账,包括账套备份文件和电脑打印的总账、明细账、科目汇总表、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三是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表明该模式能使学生在参加工作或校外实习时尽快进入角色,积累处理会计业务实践经验,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四是收集和编写了多套实习数据,并撰写适合我院学生知识结构的实习讲义。

本文作者:梁美仪 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第11篇

关键词: 会计专业 电算化 教学方法

会计电算化是中职会计专业下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技能课程。会计电算化融合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及计算机技术等多个学科内容,主要是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及财务软件的使用办法,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就业打好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综合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效率。

一、案例式教学法

中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主要是面向社会中小企业,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以企业真实案例为背景,结合会计电算化教材进行讲解和学习。中职会计专业的电算化案例式教学法可以分为三种:一是针对某个财务软件进行讲解的案例。这种案例教学主要侧重于让学生体会和熟悉财务软件的操作和应用过程,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实训案例中的某个模块或环节进行深入讲解,指导学生掌握相关财务软件的使用技能;二是学校或教师为了满足本校会计专业学习通过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而编写的案例。在实际教学中,中职会计专业教师会选择贴近考试实际情况的案例,许多案例是以往的考题,有助于学生适应会计电算化考试的节奏和内容;三是较复杂的综合案例。这种案例教学法最具实效性,在教学中案例的设计必须与企业的真实财务工作环境相一致,老师会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手段对这类综合案例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练习,再结合学生的自主练习,既体现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教学原则,又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财务软件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加深学生对会计综合业务处理的认识与理解。

二、引导式教学法

引导式教学法可以称为问题式教学法,主要依靠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与启发”帮助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知识。例如在电算化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清晰地区别手工账务处理与电算化做账,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如何运用财务软件将手工账转化为电脑账?电脑账与手工账相比的优势是什么……”这样先引导学生回顾手工账处理流程,然后仔细观察和分析电算化做账流程,从中归纳出两者的区别。与此同时,在中职会计专业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一些通俗易懂、有层次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边提问边启发,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及不足之处,及时给予纠正和补充,进而帮助学生加深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

三、情境式教学法

在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或内容创设模拟情境,带领学生“身临其境”,以提高对会计电算化运用的认识。如可以根据某个公司案例,详细讲解公司背景及其业务操作流程,先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然后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岗位设置及分工,让学生带着岗位角色进行“实际操作”,体验生活中企业财会管理中不同角色的工作性质与内容,强化自身会计电算化技能的实用性。与此同时,当学生进入角色状态时,教师要不失时宜地进行相关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财务软件的应用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进行讲解、渗透和巩固。在实际教学中,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可以多引导学生深入各行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进行调研,或者由实训导师带着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了解企业各自的会计电算化设置及开展情况,将课外实践与课堂岗位模拟演练相结合,实现理论教学与岗位实际操作的有效衔接,避免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轨。此外,当课程学习完成后,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关于“业务模拟”的作业,持续强化学生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与技能。如由学生自行模拟一套企业综合业务,进行企业总账系统中的建账、基础设置、日常账务处理、报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及工资核算等各项业务操作,教师可以进行现场指导,也可以进行网络指导,随时解答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顶岗实习法

中职院校应积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当电算化课程结束以后可以及时安排学生进入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顶杆实习必须有严格的制度规定,不能走形式,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各项工作,同时邀请企业有经验的专家或者实训导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学校也要通过电话访问、企业反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将学生的实习情况作为其学业考评的重要指标,促使学生不断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实际本领。

总之,关于中职会计专业的电算化教学方法较多,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尤其要多采用情景模拟法,通过设计会计电算化岗位及使用财务软件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真正了解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切实掌握不同岗位的会计电算化处理业务流程。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101-02

随着会计职业环境的变化,社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会计人员不仅应具备全面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必须具备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运用的技能。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目前,中职学校会计学专业都开设有会计电算化的专业课,但在专业教学中仍面临许多问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一、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目标和内容定位不准确。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组织学生参加财政局组织的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证,并没有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教学目标的定位决定了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有关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证内容进行学习。例如,财务软件的教学一般只讲总账、报表、固定资产、工资模块,而对其他模块如购售存系统、财务分析等不做讲授;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包括单机版和网络版)等更是没有涉及。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全面,很多学生达不到用人单位对业务处理能力的要求。

2.教材内容与软件版本的更新滞后。由于会计知识更新很快,会计软件版本升级也很频繁,而很多学校采用的教材和安装的会计软件版本都相对滞后,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比如,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目前使用的是用友会计电算化通用教学软件10.0版本,教学软件版本没有升级更新,软件的知识体系已经落后。其中,在2008年新的会计准则中,已经将会计科目名称做了更改,如“现金”更改成“库存现金”科目等;将会计科目设置为六类:除过去的五类外,增设了资产、负债双重性科目――共同类科目,而在我校的旧版教材和软件中仍是用的旧准则。此外,一些教材的实验资料还存在行业种类单一、启用日期单一、数据前后不一致,甚至业务处理错误等现象,加之中职学校学生的辨识能力不强,导致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过程中,感到知识的矛盾与混乱。

3.缺乏合理的课程设置。会计电算化的学习应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会计基础。而学校出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不能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例如,我校由于考虑到高三学生外出实习,高二第一学期就组织学生参加从业资格考证,将会计电算化的开课时间提前至高一的第一个学期。在教学中,明显感觉高一的学生由于没有会计基础、计算机动手能力差,甚至个别学生还不会打字,学习起来难度加大,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进行练习。又如,由于没有会计基础,学生用软件填制凭证时,就会出现有借无贷或有贷无借的错误,更不懂得判断凭证的类别。

4.缺少专业的教师队伍。会计电算化教学对教师的综合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具备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机房维护能力。当目前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教会计电算化的教师没有从事过电算化工作。有的教师由于多年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知识结构老化,没有更新会计基础知识;有的教师专业知识扎实,但计算机软硬件维护能力差,不能及时解决上机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软硬件故障;有的教师甚至是由计算机教师直接转行,只懂软件不懂会计。会计电算化教师素质的薄弱,也成为了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5.缺乏系统实用的模拟实训。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加上有些商业机密不便让新人介入,会计学专业学生在实习中比较难找到对口的实习单位。即使找到了,实习单位对外来实习学生也往往很难顾及,极少指定专人指导,也不愿放手让学生参与,学生在实习工作中有心而无力。正因为如此,学校的仿真模拟实训在教学中就变得很有必要了。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并没有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训,只是简单地开设了上机操作课。在上机课时,教师单一地沿用教材上的案例教学,学生参考教师的演示和书上的步骤进行上机练习,并没有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需求的结合,也不能真正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业务处理能力。

二、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改革对策

1.明确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中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侧重的是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对于财政局考证要常抓不懈。考取会计电算化资格证书,可以拓宽就业渠道,是学生将来从事会计行业的必备条件。学生对考证要加以重视,对考证内容要融会贯通。教学内容不能只为考证服务,更要让学生有所专长,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在教学中,要拓展课程内容,如财务软件除基本的总账、报表等模块,可适当增加存货管理、库存管理、财务分析等模块的学习,让学生学习一些有关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包括单机版和网络版);基于Excel在财务中仍应用较广,可组织一些Excel实例教学,等等。学校如同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社会需求。所以,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制定上也应满足社会需求。

2.及时更新教材与软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沿用的是财政局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证辅导教材,学习内容较浅。而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专业课,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购买一些更加系统和全面的专业教材作为补充。针对中职会计电算化教材相对滞后的现状,选用教材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与时俱进。教材内容要与会计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步,充分反映学科前沿知识,并配备与教材内容版本符合的通用财务软件;二是要体现实践性的特点,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劳动者,而不是硕士、学士,教材中的实务要占较大比例;三是要具有基础性,中职生的学习起点较低,要符合他们的学习能力。此外,教材还应具有一定权威性,应该是反复研究成果的结晶,没有错漏,学生能够从中获得优质的专业知识。

3.合理的课程设置。开设会计电算化课前,学生应该要先学习基础会计与计算机应用。最好在高二开设会计电算化,这样学生学习时上手更快、理解更透彻,不会出现上机时不知所措的局面。如果必须在高一开课,则应选择第二个学期,每周要适当增加课时量,在高一的第一个学期可先开设会计基础与计算机应用。另外,要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课的比例,实践课比例偏大,提倡精讲多练。安排课程时,最好采用先实践课、再理论课的顺序。

4.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教不出高素质的学生。首先,应考虑到会计电算化学科综合性的特点,要选择在会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方面有所专长的教师来担任教学任务;其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并积极支持在职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提高业务素质。此外,还要加大专业教师的培训。让专业教师有机会深入软件公司,接受前沿专业知识的培训;深入会计师事务所等工作部门,了解实业界与教育界的关系;深入企业各个部门和岗位,考察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等等。只有具备优秀素质的教师,才能有效地组织实践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

5.组织仿真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传统的上机操作并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软件应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中职生的动手能力,为就业上岗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的模拟实训。在实训课中,可全面模拟实际的工作流程、岗位职能和工作环境,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个财会部门,组内的各个成员代表不同的会计工作岗位。然后,将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手工实训的基础上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训,将手工会计中的数据资料利用会计软件进行操作。另外,实训时可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模块的经济业务进行模拟,增加实训资料的多样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训练,毕业后能适应各行业、各层次的工作需要。

随着会计理论的深入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必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坚持理论学习与模拟实训的结合,才能培养出专业突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海燕.浅谈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改革[J].会计之友,2008,(5).

[2]冯洪江.谈职业技术中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