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旅游服务贸易

旅游服务贸易

时间:2022-09-09 11:29: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服务贸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旅游服务贸易

第1篇

(一)旅游服务贸易总体规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较快,旅游服务贸易规模越来越大。1982年,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7.69亿美元,2010年,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001.31亿美元,年均增幅大约为20.7%。对外汇收入和外汇支出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2010年,中国入境旅游者创造的外汇收入在世界旅游外汇收入总额中占比5.5%,外汇支出在世界旅游外汇支出总额中占比4.3%,分列世界排行榜第三位和第四位。2011年,世界旅游发展势头良好,跨国旅游消费者人数近10亿人次,游客数量同比增长4.5%。2012年,跨国旅游消费者人数超过10亿人次,游客数量同比增长约4%。

(二)旅游服务贸易由顺差向逆差的转变一是旅游服务贸易顺差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外汇收入的主要渠道就是吸引外国旅游者入境旅游。随着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所创造的外汇收入逐年递增。1978年,通过外国旅游者入境旅游所创造的外汇收入为2.6亿美元,2011年,这一数字增加到470亿美元,年均增幅达到28.6%。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结构中,1981年~2010年,旅游服务贸易所占比重都超过1/3。1992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创汇和进口支出呈现出小额逆差,但旅游服务贸易是中国服务贸易中少有的顺差贸易项目之一。进入21世纪,中国服务贸易进入中长期逆差状态,但由于旅游服务贸易顺差逐年扩大,服务贸易中长期逆差状况得到相应缓解。二是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时期。受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首次出现逆差,直到目前为一直都处于逆差快速增长态势,2009年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为33亿美元,2010年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为97亿美元,2011年上半年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达到102亿美元。从增长幅度来看,2009年旅游服务贸易同比增长6.9%,2010年旅游服务贸易同比增长21.6%,2011年急转直下,上半年旅游服务贸易同比增长仅为1.77%。总体上,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呈现出逐年扩大的态势。

(三)旅游服务贸易失衡一方面,中国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失衡。主要体现为到中国旅游的人数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出境旅游人数增长幅度。以2011年为例,到中国入境旅游的人数同比增长幅度不到2%,而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幅度超过20%。另一方面,中国入境旅游与全球旅游失衡。近几年,全球旅游消费者人数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仅2011年上半年,全球旅游消费者人数同比增幅达到4.5%,而中国入境旅游消费者人数同比增幅仅为3.5%。

二、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

(一)出国旅游热带动了出境旅游市场的繁荣1985年,中国实施了旅游体制改革,提出了将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一起抓的要求。1993年,中国开始实施双休日制度,国内旅游正式起步,当年国内旅游收入达到864亿元人民币,2010年达到1.25万亿元人民币,比1993年增长15倍。伴随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出境旅游者越来越多。2006年起,中国成为了出境旅游增长速度最快、出境旅游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其对世界旅游市场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日本。作为旅游消费者客源输出大国,中国开办出境旅游项目的旅行社也越来越多,截至2010年底已经超过1000家。其中有40多家出境旅行社为外商投资兴办。出境旅游人数的增长和具有开办出境旅游项目旅行社的增加,有效促进了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繁荣,相对而言,也减少了国内旅游市场的客源。

(二)入境游和出境游发展失衡从中国旅游服务发展现状来看,旅游消费者对奢侈品需求旺盛,而国内市场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导致出境旅游消费者越来越多,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拥有奢侈品和购物便利的国家充分利用中国旅游消费者的这一心理,积极开展旅游发展攻略,不断吸引中国旅游消费者的注意力。以2010年为例,中国旅游消费者仅仅在欧洲市场的奢侈品消费额就超过500亿美元,是国内当年旅游消费额的4倍之多,中国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发展严重失衡。

(三)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一步刺激了出境旅游2005年,中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此后,人民币一路升值,消费者出境旅游成本逐年降低,加之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消费者消费能力增强,国民出境旅游的欲望愈发强烈。世界各旅游强国看准中国这一旅游消费潜力的巨大市场,实施了形式多样的促销策略。一些国家为吸引中国旅游消费者目光,创造了多种便利条件,如提供带有中文简介的商品,提供具备汉语交流能力的导游等,有效刺激了中国旅游消费者出境旅游的热情。反观中国的入境旅游,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进入中国旅游的成本增加,入境旅游消费者的有效需求降低,转而选择到其他国家旅游。

三、解决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旅游服务贸易失衡问题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现如此巨大逆差,且呈现持续扩大趋势,原因主要在于出现逆差现象初期没有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应在维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市场份额的前提下,坚持旅游服务贸易均衡发展原则,采取提高中国旅游层次、突出本土化的有效措施,促进入境旅游市场繁荣,让中国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国际市场,吸引更多外国旅游消费者到中国旅游,不断缩小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

第2篇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外汇收入

广州市旅游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位于我国各大城市的前列,尤其是2010年亚运会的举办,又一次推动广州市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广州旅游业早已成为广州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发展最快、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贸易方式。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旅游服务贸易创汇能力是反映该城市或地区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最直接的经济效应指标,是衡量旅游经济效应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创汇收入是指给境外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而取得的收入。

一、广州旅游服务创汇与贸易出口创汇分析

全球知名杂志《福布斯》2008年把广州评为最适合发展旅游业的城市。对2006-2015年十年的广州旅游外汇收入及广州贸易出口额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在广州贸易出口额中广州旅游创汇的所占地位作用。

(一)增长率

通过2006-2015年这十年广州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与广州贸易出口额增长率进行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2007年、2009年增速非常快,尤其是到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增速达到近十年最高峰29.38%。上述十年间,除2008年负增长,其他年份均是正增长,但增长率波动较大。2015年的旅游创汇收入是十年前2006年的二倍余。

广州贸易出口额除2009年负增长外,其他年份大都保持较高增长,许多年份保持在二位数的增长率,2010年广州亚运会达到增长率最高。从表中也可以看出,广州市贸易出口额的增长是超过广州市旅游外汇收入增长。

(二)比重

比较2006-2015年这十年来广州旅游外汇收入所占广州贸易出口比重。

谋2可以看出,广州市旅游外汇收入占广州市贸易出口额比重不高,最高值都没有超过10%。但占比比较稳定,波动幅度不大。

二、广州旅游创汇与GDP增长

(一)增长贡献率

为了进一步分析广州旅游外汇收入对广州总体经济的影响,采用贡献率来衡量分析广州旅游创汇对广州GDP的拉动作用。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反映出经济增长中有多大比例是该产业所贡献出来的,是考察一个产业时常用指标。常用公式:Ri=xi/yi,其中Ri表示产业i的贡献率,xi表示产业i的产值增量,y表示GDP的增量。

由表3可知,2010年广州市旅游创汇对GDP的贡献率是4.85%,是这几年的最高点,主要原因就是当年的广州亚运会直接影响。从2006-2015年期间,保持着较为平稳的贡献率。其中,2008、2011、2013这三年旅游创汇对GDP的贡献率相对比较低,都出现了负值。广州市旅游业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游创汇对广州GDP增长有一定的贡献。可见,广州市旅游创汇对GDP有一定的贡献率,总体呈现较为平稳的态势。

(二)散点图和回归分析

同时,为了更好的研究广州旅游创汇与GDP增长的关系,让旅游创汇效应更直观的体现出来,根据广州2006-2015年GDP和旅游外汇收入的数据绘制了散点图(下图)

此散点图可以看出广州的GDP与旅游外汇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现假设二者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则设线性相关关系为Y=a+bx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其中Y为广州市历成的GDP,x为广州市历年的旅游外汇创汇收入,用Excel得出分析结果:

其回归结果的方程为:

Y=74.33 548x-9814.54,R2=0.832324。可以看出拟合优度R2为0.832324,属于较好,能够拟合样本数据,有83 2324的把握可以说明广州市旅游创汇收入同GDP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值为6.301675较大,通过了T检验。从刚计算的结果表明,广州市旅游外汇收入每增加1元,能够使其GDP增加74.335元,其对GDP的拉动作用明显。

第3篇

【关键词】旅游服务;竞争力;评价指数;市场占有率;优势指数

【作者简介】王春梅,湖南女子学院旅游系讲师,硕士,湖南长沙410004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133-04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发展飞速。在整个服务贸易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是我国服务贸易中仅次于金融服务贸易的第二大项目。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总体发展方向是: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本文根据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状况的研究,提出提高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一、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入境游的现状

从2001年加入WTO开始。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而旅游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之一,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一直处于前列。

伴随着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休闲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越来越多的被旅游所取代。在当代国际旅游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旅游服务贸易对其他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日益加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发突出。

近年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入境游水平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局势,入境游的规模日益扩大,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增强。

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在我国整个入境市场中,港澳台同胞的入境人数占了较大比重,保持在80%左右。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外国人的入境人数比重在增加,2010年所占比重超过20%,并且逐年增长;而港澳台的入境旅游人数比重在减少,但是减少幅度不大。我国入境人数和收入情况发展良好,虽然2008年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项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基本属于稳定下降。2010年后我国入境游的整体水平出现逆转,入境游发展持续增长。随着近些年我国旅游设施的逐步完善,旅游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过夜旅游的人数逐年增长,说明我国在旅游环境和旅游设施等方面的建设越来越得到社会乃至全世界的认可。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1年我国入境旅游的总体水平上升,各项指数增长明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在未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应始终保持这股劲势。在逆境中得到提升,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近几年我国入境游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入境游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在世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也不断加大。下面是对我国与世界主要旅游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旅游服务贸易的收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入境游的国际地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见表2。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美国的入境旅游收入最高,西班牙位居第二,但是收入水平与美国相差甚远。同样作为发达国家的英国和德国的发展趋势不是很理想,入境旅游收入的总体水平低于我国。我国在2008年后入境游收入超过英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总体上观察每个国家的变动趋势,都是增减增的趋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入境收入都小幅减少,2010年后整体好转,又开始呈增长态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旅游收入处于领先地位,收入水平远远超出印度和俄罗斯,但是入境游的年均增长速度却较缓慢,与印度、俄罗斯的发展速度相差较大。总体分析我国入境游的发展水平,虽然处于国际中游地位,发展速度稳中有升,但是与美国、西班牙这样的旅游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我国入境游的发展势头良好,入境游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旅游业在国际旅游市场的低位也不断提升,一直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从总体规模上看,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及吸引力还不足,我国的入境旅游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伴随着我国旅游产品供应链的不断完善、全世界经济水平的稳定发展、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我国对外交往次数的增多和区域合作的加强等有利因素的影响,必将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为了客观评价和正确认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本文将选取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衡量国际竞争力。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主要是指一国特定产业或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该类产业或产品出口量的比重;运用于服务贸易,则反映一国服务贸易出口量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量的比重。表明一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作为旅游服务贸易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是指一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出口额占该国全部产品(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与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全部产品出口额的比重。见公式(1)

RCA=(Xij/Yi)/(Xwj/Yw) (1)

式中:Xij表示i国j类产品出口额;Yi表示i国全部产品出口额,即包括商品出口额与服务贸易出口额;Xwj表示世界j类产品出口额;Yw表示全世界产品出口额。

RCA指数反映一国特定产业或产品的出口与世界出口水平相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从中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从而较好地反映了该产业或产品的相对优势。如果RCA>2.5,表明该国该行业具有极强竞争力;如果1.25

从表3中可以看出,西班牙旅游服务贸易的RCA指数大于2.5,说明西班牙在旅游服务贸易中拥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和英国的RCA指数处于1.25到2.5之间,说明这两个在国际旅游市场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这三个国家的RCA指数的变动均稳中有升。印度的RCA指数处于0.8到1.25之间,说明印度的旅游服务贸易具有中度国际竞争力;而我国、德国和俄罗斯的RCA指数均小于0.8,表明这三个国家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同时从表中看到,我国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呈明显的递减趋势,说明我国货物贸易额的增长速度大于服务贸易额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大于旅游服务贸易额的增速。总体上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远低于美国、西班牙和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竞争力也弱于印度,说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处于较弱地位。

我国旅游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若要赶上并超过世界旅游发达国家的水平还任重道远,我国仍然需要在很多方面作长期不懈的努力,不断的加大我国改革发展的力度,从而得以尽快扭转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的趋势,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三、提高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创造旅游品牌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时代,品牌成为企业、地区乃至国家决胜市场的战略工具,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随着国际旅游服务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我们要运用各种有力手段对旅游信息进行宣传和传播,对旅游产品或企业形象进行包装,更要高度认识到我国旅游品牌的战略意义。促进我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发展。

对于旅游的宣传不仅要在国内市场上提高知名度,更要在国际市场上打出一片天地,积极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对外宣传和促销的力度。既要强化原有优势资源的推广。也应对现代化旅游资源进行有力的宣传,制定完善科学的市场拓展战略和宣传促销计划,采取新型的市场营销模式,如通过缔结友好城市、举办旅游产品展销会、在国外的媒体上投放广告等。营造良好的旅游整体形象,建立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销售体系,增强我国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从而突出我国的文化底蕴和东方风情。

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品牌。不仅需要对我国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建设。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要并结合资源特色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层开发。并且要合理挖掘我国特色旅游产品的潜力与优势,拓展我国旅游业的市场面,总体上使我国旅游产品结构与旅游市场需求结构达到统一,从而创造特色的旅游品牌。

(二)实施科技兴旅战略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进步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服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信息通讯技术水平的影响,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旅游业的各个方面,现代科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表明当代旅游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因此,我们要进行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不断增加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注重环境与生态保护的统一,开发自然、文化和社会的复合型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内涵与经济附加值,是我国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一个转变点之一。

我国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方针来发展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根据各个旅游景区的接待承载能力来发展我国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在如今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人们的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知识、文化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增加我国旅游产品的知识和文化含量。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靠高科技来,加大科技的应用程度: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产品开发等,提高我国旅游行业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对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观念应该进行转变。根据我国对人才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和健全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既符合国际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又适应我国国情,使我国旅游人力资源供给在各方面都能基本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

我国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优良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在对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要全面认识旅游资源的自身价值,正确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注重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从而保证我国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长足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适当的保护。无论是传统特色资源还是新兴旅游资源,都应该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注重环境与生态的统一保护,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一种辨证关系,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开发是保护的必要体现。对旅游资源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开发是在更高层次实现对旅游资源的保护。

发展旅游产业的客观要求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开发旅游产品的重要前提是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因此。我们必须妥善的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重。通过对我国旅游资源有效合理的利用和保护,使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制定明确的政策,健全和完善法律

第4篇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对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071

[中图分类号]F7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近年来,我国国民整体的经济水平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旅游服务贸易也由此得到快速发展,甚至成为我国服务贸易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也带动了我国较多地区与产业的发展,成为仅次于金融服务贸易的项目内容。我国自然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可以进入前5位,文化资源为16位,旅游业资源相对丰富,具有较大的旅游业发展潜力,但由于全球旅游服务贸易水平不断提升,而我国在此方面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1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情况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主要是一国或地区旅游从业人员运用可控制的旅游资源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旅游服务贸易既包含了国外旅游者的入境旅游,也包含了国内旅游者到国外进行的出镜旅游。

我国自从2001年进入WTO后,服务贸易得到飞速发展,甚至超出了国际的发展速度。旅游服务贸易属于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同时也是主要的贸易形式之一。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有助于带动其他各产业的发展,同时其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近些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中,入境游的发展逐步处于稳健提升的状态,入境游的规模也在日益提升。

1.1 市场占有率情r

我国近年来旅游服务贸易处于不断发展上升的状态,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有关资料显示,在全世界的旅游服务贸易中,美国居于首位,在14%以上,其次是法国、西班牙与意大利,约为4%至7%。一般状况下,国际市场占有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旅游服务贸易的出口竞争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出镜旅游,甚至引起了全球各国的关注。同时我国知识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相对丰富,旅游市场较大,旅游产品多样,具有较大入境游的发展潜力,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国外旅游群体到我国旅游消费。总体来说,我国近些年的旅游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在逐步上升。

1.2 竞争指数情况

旅游服务贸易竞争指数是反映贸易情况的专业性指标,主要是指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差额在总出口服务贸易额中的比例情况。与国际市场占有率相比,贸易竞争指数可以更有效理性地体现贸易状况,规避由于国家与旅游市场规模不同引发的国与国间比较的干扰,进而提升竞争力。在当下,在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中,美国、法国、西班牙与意大利等国家都属于正值竞争指数水平。2013年我国旅游服贸出口额在4 500亿美元以上,然而同时段的旅游服贸进口额高达5 600亿美元,而服贸竞争指数处于负值状态。相较过去10年间,西班牙的旅游服贸竞争指数最为突出,具有较强的国家旅游服贸竞争力。而法国与意大利则在相关竞争指数上远远滞后于西班牙。近些年来,我国旅游产品逐步受到国外旅游者的青睐,这与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民币增值情况有密切的联系,同时我国出境游的国人也逐步增多,有效地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总体来说,我国旅游业进口增长速度要高于出口增长速度。相比之下,日本、美国的状况与我国具有一致性。日本与美国在旅游市场中属于境外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然而两国的出境游旅游者也相对较多,因此会出现旅游服贸竞争指数显著低于法国与西班牙的情况。

1.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情况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服贸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以及全球服贸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值。相关指数主要是表现国家旅游服贸出口发展水平与全球旅游服贸发展平均水平情况的对比。如果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值越大,则说明该国旅游服贸国际竞争能力越高。在全球旅游服贸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上,西班牙长期稳居首位,其次是意大利、法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与德国。我国该指数上与美国具有相近性,但由于过去十来年时间内,我国旅游服贸发展处于下滑的状态,相关贸易竞争力也逐步下滑。其主要原因集中在我国进入WTO后,货物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相比之下,旅游服务贸易虽然得到了增长,但由于其增长率要低于货物贸易,从而导致其在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下滑。

2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2.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我国旅游服贸竞争力提升,更多程度需要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与支持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有效塑造我国旅游文化内涵,让我国旅游服务能够得到世界市场的认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旅游业中投入更多的资金与优惠政策,让旅游业发展有良好的市场环境与社会环境。政府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工作,让旅游业能够在一个健康良性的运转环境中发展,避免市场中低价团或者劣质旅游营运者对旅游业发展造成的伤害,让旅游消费者能够有良好的旅游体验,提升我国旅游业的行业口碑形象,从而吸引境内外游客。有效地约束不当竞争或者不良旅游业的运营行为,让法律法规达到强有力的震慑作用,让法律法规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贴合实际情况,让制度发挥应有的管理约束与激励作用。其次,需要完善对旅游业的监督管控。要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合理性研究,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保证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要维护地方生态环境,注重环保工作的落实,为旅游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发展动力,保留应有的旅游资源,避免旅游资源不可逆的过度消耗。最后,要做好旅游业的大力扶持工作。要积极辅助旅游市场做好旅游产品的开发运用,合理地与企业做好有效合作,让旅游服贸发展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同时依据市场需求,打造更符合国内外旅游消费的旅游产品与旅游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

2.2 注重旅游品牌的打造与宣传

要大力做好旅游品牌的打造与宣传,要积极推动旅游优质典型的发展,以点来带动面的提升。通过打造旅游品牌典型,树立我国旅游业行业内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对外可以树立我国旅游业的良好口碑形象,达到旅游业贸易的拉动与行业的逐步规范完善。要积极做好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拓,搭建旅游合作城市,亩有效地在国外媒体上宣传我国的旅游产品,同时可以积极开展旅游产品展销会活动,有效地促进国内与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在品牌打造上,不仅要达到国际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基础标准,同时要突出我国旅游产品与服务的特色性,充分体现人性化、特色化、全面化,有效地保证旅游消费者的体验度与满意度,从而达到旅游口碑宣传效应。要充分意识到一个不良体验会抑制一批消费者的行为,而一个好的旅游体验会拉动一批旅游消费者购买服务的效益,甚至会影响人们对我国以及我国旅游业的感官体验,从而形成一种舆论效应。要积极地打造我国旅游业与我国旅游环境的良好口碑与舆论氛围,避免恶意不真实舆论或者不良事件对我国旅游业形成的干扰,要积极妥善地解决各种旅游相关宣传问题,避免宣传滞后引发的系列连锁反应。

2.3 注重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

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与专业性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我国旅游业的感官体验。我国需要注重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严格把控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考核。对于有问题的从业人员要取消其从业资格,甚至设定黑名单机制,提升从业人员积极约束自身的意识。定期进行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将国家相关要求与法律法规落实到实处,避免其法律意识淡薄与无知导致的不良服务行为。要注重旅游业院校培养工作的优化,对从业者综合素质进行强化教育,加强相关法律意识、服务意识、专业技术等能力的培养,优化理论教育的全面性,确保从业人员能够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

3 结 语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需要从人才培养、政府支持、品牌宣传等方面进行优化,需要达到整个国家在相关行业上的配合与支持,从而达到旅游业品质的提升,提升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方杰.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探讨[J].经济师,2016(10).

[2]王田月,王艳琼.中韩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J].商,2016(15).

第5篇

电子商务/旅游服务贸易/影响/携程

一、背景

1999年10月携程网站正式开通,成为中国最早的建立在电子商务平台之上的旅行服务公司,此项目同年被上海徐汇区科委定为高新科技项目予以扶持。作为中国领先的在线旅行服务公司,携程旅行网成功整合了高科技产业与传统旅行业,向全球超过9000万会员提供集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度假预订、商旅管理、特惠商户及旅游资讯在内的全方位旅行服务,被国际上誉为互联网和传统旅游无缝结合的典范。

随着世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旅游业和电子商务的相互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电商在旅游业的应用已经成为建设区域电子商务示范城重要举措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产业已经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基本途径。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2772.9亿元,比2013年增长27.1%。所以探索电子商务对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二、电子商务对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

(一)变革宣传方式,网上营销更有效

相比于旅行社传统的发宣传单和做电视、报纸广告等宣传手段,旅游电子商务成为旅行社和旅游消费者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桥梁,消费者随时随地都可以查询到自己想要的资料。携程将全世界各地有资质的酒店、机票机构、旅行社提供的旅游服务信息汇集于自身互联网平台,供用户查阅。同时帮助客户通过电子商务与目标酒店、机票机构、旅行社联系并预订相关旅游服务项目。调查显示,境外旅游的游客获知旅游公司的品牌,了解旅游线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网站广告(29.8%)、亲朋好友推荐(27.6%)、报纸杂志广告(17.6%)、搜索引擎(13.1%)及电视广告(11.8%)。可见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和先进的电子资讯技术,使用户第一时间获取最精确的信息,享受优质优惠、体贴周到的旅行服务。实现直接面对消费者推广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渠道,减少中间商环节,降低旅行社营销成本。

(二)扩大市场规模,增加交易额

电子商务使旅游目标市场不仅仅局限于区域,而是网络所能触及的全球市场,利用互联网实现跨时间、空间的自由交流与信息共享。从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满足个性化旅游需求,同时随着旅游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服务内容不断扩展,服务功能越来越完善,服务技术的不断更新保障,服务环境的越来越人性化设置,大大刺激了更多旅游者的消费欲望。携程旅行网已在北京等17个城市设立分公司,合作酒店超过32000家,会员超过9000万人,占据中国在线旅游50%以上市场份额,是绝对的市场领导者。2006年至2013年以来,携程营业收入规模从8.4亿元不断增长到54亿元,相应的使旅游服务贸易总额从582.7亿美元持续增长到1802.4亿美元,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2010年,携程以8800万美元收购永安旅游,提升在中国香港地区的战略竞争地位,在亚洲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因此电商有助于旅游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建立全球市场。

图1 携程营业收入规模(亿元)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总额(亿美元)

(三)促进生产,创新产品和服务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境外旅游已经逐渐成为旅游首选。加上外国客户对于日渐崛起的中国表示出强烈的好奇,来中国也正在成为他们旅游的重要一站。对于这些新的个性化需求,由于信息等资源的限制传统旅行社是无法快速满足的。这就需要旅游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开发更具人性化的旅游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通过电子商务旅游企业可以迅速搜集到与旅游产品和服务相关的各种即时信息,从而结合实际开展有效的宣传推广促销,同时旅游者根据这些旅游产品特色之处结合自身需求自主选择设计。携程提供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度假预订、商旅管理、特惠商户、旅游资讯等全方位旅行服务,近千条的度假线路和20余个度假专卖店覆盖海内外众多目的地,可从北京等十一地出发,是中国领先的度假旅行服务网络。高铁频道为消费者提供高铁和动车的预订、代沟、配送服务。VIP会员可在全国主要商旅城市的近三千家特惠商户享受低至六折的消费优惠。携程信用卡、礼品卡的推出提供更多优惠套餐产品。携程除了在自身网站上提供丰富的旅游资讯外,还委托出版了旅游丛书《携程走中国》,并委托发行旅游月刊杂志《携程自由行》。

(四)加快信息流通,增强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

进入信息时代,企业竞争的基础在于降低信息成本,快速发现目标市场需求,设计生产应景产品,保持竞争优势。旅游电子商务的运用为旅游业的升级转型提供了契机。首先,旅游电子商务可以使目标市场扩大到网络可触及的任何范围,瞬间就直接对接国际市场;然后,旅游电子商务减少了中间商,直接连接了旅游企业和消费者,减少、宣传等中介成本;最后,旅游电子商务可以使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准确把握市场最新动态,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咨询旅游产品,及时形成意见反馈,双方的信息交换提高旅游产品满意度,增强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携程作为旅游电子商务的典型案例,最先提出以制造业标准来做服务业,在全国范围内为客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标准化体系化的信息,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产品和服务。完善的旅游信息库和多维的信息交流机制,帮助携程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新兴旅行中介。2014年8月携程成立韩国分公司,出境旅游服务网络目前已经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国际化。

(五)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为旅游业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随着电商模式的创新,旅游产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一方面不断满足社会需求,协调资源开发利用,另一方面适时调整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深化与金融业、运输业等行业的合作,使得旅游服务贸易更加合理化和高级化以达到社会效用最大化。资金、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减少,未来更多是产品研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单个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使资源利用、开发与保护有效结合,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2005~2013年携程旅行网酒店预订业务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从65.30%逐年下降至41.07%,机票预订业务和度假等其他业务在总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酒店预订业务与机票预订业务有持平趋势,且中国在线旅游预订市场也有类似的情况。近几年来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比重逐渐增加,人们对于度假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追求更高层次的个性化精神享受,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三、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作为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推手,以其特有的商业模式改变着这个社会。人们对于新鲜事物,在一开始往往产生戒备心理。如果在后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新型旅游服务贸易模式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的话,人们就会不信任、甚至是摒弃它。尤其是那些对中国不甚了解的国外客户和对国外情况不熟悉的国内客户,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任何的疏忽和不完善都将对其自身形象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调查显示,电子商务制约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分别是以下几个:网上信息难辨真伪(19.92%) ,网上支付安全问题(18.72%),线上旅游企业信誉无保障(17.4%),售后维权困难(12.32%),个人信息泄漏(11.56%),购买程序复杂(6.84%),产品太多无从选择(5.48%),缺乏呼叫中心或热线电话(3.32%),没有上网条件(2.68%),其他(1.76%)。

第一,网上信息难辨真伪,消费观念难转变。传统的消费优势在于实体产品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消费者可以根据切身体验进行量身打造。而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上的运用打破原有的消费习惯,在空间上进行国际间的大跨度地跳跃,使信息的真实性更加令人怀疑。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等保守群体难以迅速接受和适应,且网络上信息鱼龙混杂,用户难以辨别网上信息的真伪。2014年12月,携程机票被曝无法提供行程单,出现行程单和票面价格不一致。

第二,网上支付安全问题,个人信息泄漏。目前我国在线支付系统的安全难以保障,与国际在线支付系统的对接也有待改进。用户进行消费时需要注册,绑定个人信息,一旦安全受到威胁,电话号码、银行账户密码等泄漏将对用户造成严重损失。2014年3月,携程网被指出安全支付日志可被遍历下载,导致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

第三,线上旅游企业信誉无保障,售后维权困难。电子商务的运用,使得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远在万里的服务,但是用户无法直接了解所有商户的真实信息,旅游公司的信誉没有保证,既难获得新的合作伙伴,又难发展新的会员,业务将无法进展。2015年1月,据央视等媒体报导携程旅行套餐退票费高达93%,让退票的旅客蒙受的损失加剧。

四、电子商务促进旅游服务贸易的策略

电子商务在旅游业的运用对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旅游企业应该重视对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应该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配套基础设施的投入,全面助力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充分发挥旅游电子商务对旅游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总结携程旅行网的发展得出如下启示: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一方面政府要加强与外国政府的合作。在不影响市场公平和丧失企业竞争力的前提下,提供优惠的配套措施,使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不受到贸易壁垒等不公平待遇,使我国人民和企业的利益得到切实保护。另一方面政府要推广旅游企业电子商务化,要鼓励他们广泛开展国际业务。利用电子商务充分推动旅游服务贸易的现代化。

(二)保证网上支付和客户信息安全

我国金融企业充分与国外金融企业进行对接。开展行业间合作,加强在线交易的安全技术支持,如加密技术,账号绑定,数字证书,动态密码等。确保交易数据信息的真实、完整和保密性。让资金安全地在全球流通,使客户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三)运用传统旅游企业强大的产业资源

电商平台应吸引更多的休闲娱乐、交通设施等旅游企业,建立长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证信息反馈和售后维权,适时的沟通交流,满足供应商需求,防止竞争对手涉足。充分利用强大的产业资源,加强与供应商的磋商协议,争取最大的价格优惠和数量优势,保持绝对竞争实力,刺激用户消费欲望。将传统企业的产业资源与当地的特色文化结合,打造具有特色风情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提供更人性化服务,满足更个性化需求,才能赢得更多消费者青睐。

参考文献

[1]叶青青.旅游电子商务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12).

第6篇

一、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1. 旅游服务贸易是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9-2006年,旅游服务贸易一直是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的一部分,几乎占全部服务贸易量的2/5到1/3。其中2005年,旅游服务贸易510.55亿美元,比排在第二位的运输服务贸易总量多了71.8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总量的32.27%。

2. 1980-2006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16.92%

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4991.3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39.49亿美元。旅游服务贸易为我国的创汇增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我国的出境旅游持续快速发展。1997-2006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持续增长。目前我国已发展成为亚洲第一大旅游输出国和全球出境旅游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2006年出境游客人数达到3400万人次,旅游花费约235亿美元。

3. 旅游服务贸易持续增长

1998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量仅为218.07亿美元,其中旅游服务贸易出口126.02亿美元,旅游服务贸易进口92.05亿美元;2005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量已达510.55亿美元,其中旅游服务贸易出口292.96亿美元,旅游服务贸易进口217.59亿美元。除2003年因为我国发生“非典”疫情导致旅游服务贸易下降外,2000-2006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持续增长,其中旅游服务贸易总量年平均增长率13.64%,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总量年均增长率14.04%,旅游服务贸易进口总量年均增长13.41%。

4. 旅游服务贸易在中国服务贸易中的比重正在下降

虽然旅游服务贸易总量一直持续不断的快速增长。但其比重由1998年的43.12%下降到2005年的32.27%。其中旅游出口贸易在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由1998年的52.74%下降到39.37%;旅游进口贸易在中国服务贸易进口中的比重由1998年的34.51%下降到2005年的25.97%。

二、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我国旅游业己经实现由原来的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现在的亚洲旅游大国。从1988年-1998年,中国旅游创汇增长46倍,外来游客人数增长了32倍。预测未来10年内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国近而取代法国在旅游服务贸易所占的国际市场地位。

1.中国会加快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发展阶段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在2020年,在世界旅游业的市场所占的份额中国将达到8.6%。还将位列世界首位,并且中国还将成为世界旅游业第四大客流量大国。

2. 市场结构将逐步完善

入境旅游快速发展的市场结构正在形成,市场前景更为广阔。其中最重要的是,入境旅游持续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己经成为亚洲第一旅游业的接待大国。

3. 旅游供给全面增长,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旅游生产力基础和旅游供给已达到较高水平。产业规模也在快速发展为我国旅游行业的在未来更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制约因素

虽然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由于近些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国际竞争力也在日益增加,成为了旅游服务贸易大国,但并不是旅游服务贸易强国。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外来游客入境市场不够丰富

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统计,在外来客源市场中,日本是我国第一大客源国韩国是我国第二大客源国,此外是美国。虽然这几个市场相当重要,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已经进入平稳期,当需求趋向饱和,其开拓市场的能力必然也将会受到限制,而具有开拓潜力的欧洲等国的入境游客人数却并没有显著增长,这说明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还需要进一步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

2.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

一直以来旅游业都被叫做“无烟产业”或者“绿色产业”。因此,一些地方政府更加把旅游产业当做是支柱产业。但是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很多地方的旅游资源经常会遭遇到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旅游景观资源破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近几年来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总是呈现出地区性不平衡,东部多个省级行政区旅游外汇收入大于西部的旅游外汇收入。并且东部地区因为旅游而带来的外汇收入占据绝对优势。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基础设施和开发也都有不足。但东部地区则刚好相反,不仅开发早并且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到位。假设这种差异性发展持续下去,将会导致东部地区的旅游资源长期负荷。

3. 旅游市场营销力度还不够

中国旅游市场缺乏效果显著的营销策略和资金投入。首先方式上,大部分旅游项目缺少创意,自然资源与人文背景没有相结合,宣传方式简单,缺乏市场竞争优势。其次是旅游投入不到位,根据旅游协会资料显示结果,每增加1美元的营销投入,我国就可以增加123美元的外汇收入,但是我国国家旅游局的年营销投入只有350万美元,仅占世界总数的0.175%。可见,缺乏有力的营销策略,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旅游收入。

四、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优劣势比较分析

比较优势是指每个国家都有自己最擅长的本领,都有他们自己的经济优势。如果都能发挥自己国家的所长,那么所有国家都能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将会马上提高。

由表1.可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总量在2000-2010年一直都是呈上升趋势。但是2008年受全国多处省市发生冰灾、洪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总量相比2007年下降了31.9亿美元。我国服务贸易的总量却是一直都不是很稳定,时起时落。世界旅游服务贸易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以及人们不在局限的满足温饱问题,更加注重自己的休闲娱乐以便满足自我实现需求一直都是上升的。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占我国服务贸易比重2000-2005年一直持续不断的上升,2006年开始一直在下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占世界旅游服务贸易量比重除了2008年是下降状态在10年内呈不断上升趋势。

五、影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原因分析

1.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旅游服务这一经济产业主要是以服务为主。劳动者的服务不仅构成现代旅游经济的主要内容,而且它的质量和数量也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现代旅游服务主要以提供服务为主,若想它持续不断的发展就需要大量劳动力来支持;其次,旅游服务应该符合国际标准和水平。因此,劳动力的质量和水平会对发展旅游服务产生重要的影响。

导游人员是一种高智能、复杂的、高技能的服务工作。直接接触国内、国际游客,是旅游服务贸易顺利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很多导游都是背诵诗词,缺乏历史文化知识,对所要讲解的内容了解的不是很深。然后也有很多导游的工资低甚至没有工资只是靠带领游客去旅游地消费后商家再给予回扣。这导致很多导游总是极力的向旅游者推销而忽略了游客的感受。

2.旅行社竞争能力弱

根据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旅游竞争优势的最终形成需依靠旅游地的旅游企业来完成。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决定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行社的竞争手段主要是价格,这是一种恶性竞争方式,会使旅行社的服务水平下降、游客的满意度降低。

挂靠承包

挂靠承包即是在旅游企业的管理方面,一些大的旅游公司及旅行社内部普遍存在的部门承包或部门变相承包,这样使那些大的旅行社实际上都变成的小的,最终接到的也是小的业务。

独立组团

一些部门违反了相关规定独立组团,这样有时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给旅客带来了一些不好印象,从而导致口碑不好,来这里旅游的人也会变少。

3.旅游商品缺乏购买力

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的风景名胜。但由于景区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旅游商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与销售还不是很有特色。现在一般的旅游景点的商品大多是景区纪念品,但是其实很多商品在别的旅游景点也都是有卖得,这样就缺乏了商品的唯一与特别。

六、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1.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1)全方位开放国际旅游市场

实际上,市场的开放对旅游企业数量的增加、企业规模的扩大都有着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剧市场的竞争,促进国内旅游企业走向连锁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道路。

(2)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旅游产业的发展是需要强大的资本做后盾的。因为它是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性质的产业。该种较小范围的投资活动所决定的项目,不仅效率低还规模小,并且往往在同一个行业内会拥挤过多的同类项目,重复建设是在所难免的。这是导致产业结构失衡的最主要原因。

(3)实施旅游科技创新工程

科技创新在旅游行业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加速旅游科技创新,实现旅游业与高新技术的完美相结合。一定会使我国旅游产业的科技含量直线上升。为迅速实现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这一目标。我们应以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重组。我国应根据世界旅游高技术化的发展趋势,实施旅游科技创新工程,确定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优先领域以及重点项目。

(4)加快旅游专门人才培养

1)新型旅游专业人才,如从事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资本运营、旅游产品网络管理等的人才。

2)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中所需要的常规型人才。例如高层管理者人才、市场营销型人才、旅游产品开发人才等。

3)在未来竞争中需要的创造性、复合型、协作型人才。

2. 提升旅游企业的竞争优势

(1)加大旅游人力资源开发

一是,提供旅游人才职业发展良好的环境,避免旅游人才的流失。

二是,完善旅游体质、机制改革,走正规化路线。制度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根基,旅游业要走上快速发展的阳光大道,体制建设需先行。每一个旅游企业,体制往往是企业在决策时的主要参考依据。在每一个企业员工内部,完善的体制可以一定程度上制约员工的部分行为。这样可以提高员工在服务时的专业程度。

三是,完善考评机制,引入激励制度,保持员工的积极性。要加强旅游企业骨干人员的奖赏力度,保持旅游工作队伍的骨干性,留住高端人才。管理学上有一种20/80的原理是这么说的一个团体中,优秀的百分之二十的人可以创造百分之八十的价值。这句话在旅游业上非常适用,这是一个需要人力密集型的产业。管理优秀人才相对来说会较少。加大优秀人才的激励不仅可以持续保持他们的积极性还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

(2)实现旅游企业集团化经营

旅游企业集团具有一般企业集团的特征因为它是企业集团的一种类型。它由多个不同旅游企业通过一些资产纽带或者是契约合同的关系组成。旅游企业集团是一个由集团公司不同层次成员企业进行分析投资、合理控制和协调的经济联合组织。

旅游企业集团化势在必行旅游,目前正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必需、消费的时尚。如今旅游行业已快速发展成了“大产业”,经济总量逐年上升,产业领域夜也不断扩大,在国际上的地位也逐渐提高,我国已发展成为亚洲第一接待大国。

3.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对旅游的辅助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对于生活已不仅仅满足于温饱需求,更多的人越来越会去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也越来越懂得享受生活。于是称着假期去不同的地方旅游以便开拓自己的视野的人越来越多。这促使了旅游业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在发展的进程中,会存在着一些小问题。首先以“旅行社”为出发点,通过供应链的发展现状与普遍存在的问题,发现旅行社与游客、交通线路、居住地点、旅游景点之间存在不协调。通过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发现旅游服务供应链链上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其次,链上存在两大问题:(1)旅行社做出某些承诺但是自己达不到的服务质量水平的逆向选择;(2)运输企业、星级酒店、旅游景区在与旅行社在签约后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

4. 加大旅游商品开发

商品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也是提升我国旅游所带了旅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如今很多旅游景区的商品、特产都有雷同的现象。我国应针对不同的地区、社会风俗、民族习惯设计更多具有民族特色,地方文化的商品。一方面可以吸引外来游客,另一方面也可以给来我国旅游的游客买回去惠赠亲友,给游客留下好的印象。建立良好的口碑,提高入境旅游的人数,增加我国旅游收入。

参考文献:

[1]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2] 邓世荣.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4(3):34-38.

[3] 丁平.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2007(9):53-56.

[4] 何伟,何忠伟.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及国际竞争力[J].国际贸易问题,2008(11):74-79.

[5] 江维.服务贸易的发展动态模型研究—对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J].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8(8):58-66.

第7篇

关键词:河北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

一 河北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河北省的旅游服务贸易有所发展,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缓慢,收效甚微。1981年,河北省接待的入境旅游人数只有1.53万人,旅游的外汇收入也只0.009亿美元。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1993年,河北省入境旅游人数突破10万,外汇收入达到1981年的十几倍,并且在1998年突破1亿美元的大关。入境旅游人数在2004年一跃上升至50万人以后,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又增了30多万人,这与河北省对旅游服务贸易的重视是分不开的。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入境旅游人数有所下滑,但没一年的时间就有所回升,直至2011年,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14.14万人,外汇收入从2007年的2.74亿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4.48亿美元。

近几年来,河北省尤以发展国内旅游为重点,尤其是在‘十二五’规划下,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扩大旅游消费市场。2010年,河北省新晋升4A级以上景区就有28家,这样4A级以上景区达到了99家,其中5A级景区5家。全年接待国内游客人数从2007的1亿人次发展到2011年的1.86亿人次,四年间增长接近一倍,外汇创收增长了636亿元,2011年达到1192亿元,增长了一倍多。由此可见,河北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之快。

二 制约河北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

1 基础设施落后

制约河北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基础设施落后。河北省的铁路、公路网络总体来说覆盖率比较低,城市之间的联系虽然紧密,但是通向旅游区的直通车好多地方还不是很理想。车次少,间隔时间长,再加上一些道路年久失修,游人进出很不方便,这就严重制约了景区的发展,尤其是红色旅游基地。另外,与旅游相关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如银行商店、娱乐场所的数量不多,旅店环境差、餐饮业卫生质量不高等等,这让景区的吸引力就大打折扣。

2 旅游开发不足,产品结构单一

虽然河北省近几年以来加大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但开发力度不够,好多旅游资源还处在不为人知的状态,并且开发大多处于低级阶段,只有少数向精细阶段发展。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创新力度不够,结构比较单一,不够多元化,缺乏特色。单一的产品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也与当下全民爱好多元化,崇尚特色的趋势相悖,使得其丧失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3 旅游宣传力度不足

景区宣传的匮乏,导致国际国内游客对河北省旅游景点知之甚少,大部分游客只是对秦皇岛的北戴河、保定的白洋淀、还有石家庄的西柏坡较为了解,对河北省的其他景区鲜有所闻。此外,景区宣传的方式比较单一,宣传手段科技含量较低,导致宣传效果不理想,景区形象模糊。宣传部门在利用互联网网络促销、电子订购等方面的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加强景区的知名度。

4 旅游人才贫乏,企业管理不善

河北省旅游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比较落后,造成旅游市场混乱,经常出现不同企业争抢游客的现象。旅游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专业水平差,难以满足游客的要求。企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视不够,缺乏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人力资本投入有限,以致高素质专业人才流失严重,缺口较大。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已成河北省的当务之急。

三 提升河北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1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河北省的旅游业,首先就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旅游交通建设,交通对发展至关重要。河北省应努力破解瓶颈,加强交通建设,通过高速高铁、客运专线实现景区间的高速连接,并与京津地区达到同城化的效应;加大对航通公司的投入,扩建机场,增加航班航线,努力构建快速便捷的旅游立体交通网络。同时,应加快完善景区内部建设及相关的的配套设施建设,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 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加快旅游产品开发

首先,深入挖掘文化旅游。针对国内市场大力发展以大西柏坡、129师司令部旧址等为重点的红色旅游,赋予其浓厚的红色内涵;深入开发以皇家园林、皇家寺庙、皇家猎苑、皇家温泉、皇家陵寝等为重点的皇家文化旅游,针对国际市场打造精致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其次,培育壮大现代休闲旅游。加快发展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和娱乐型滑雪,形成以张承地区也包括唐秦为重点的滑雪旅游;加快海洋公园、高档度假酒店、沙滩运动等项目开发,形成以海滨、海岛、海港相结合的海洋旅游;开发山地、草原、沙滩、湖泊等健身和特种旅游基地,形成生态旅游。再次,发展工业旅游。利用河北省开滦煤矿、京张铁路等各个时期的工业遗产遗迹,开发创新工业旅游产品。

3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形象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为旅游宣传促销提供资金保障,建立旅游对外宣传促销网络,培育和建设旅游形象宣传推广系统。在宣传促销的方式上要灵活,一要通过新闻媒体宣传促销。注重电视宣传、网络宣传和网络营销,可以和收视较高的电台以及点击率高的网站合作来提升形象。二是通过办节办会来宣传。抓住和景区有关的节日,举办活动和会展来达到宣传的目的。三是利用名人效应。通过一些知名人士执导的与河北有关的电视剧或舞台剧起到烘托宣传的效果。

4强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培养专业人才

河北省应推进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要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并进一步推动旅游高等教育,让名导进课堂,培养一批专业的旅游文化人才和服务人才。同时,要对旅游行政管理人员、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实施大规模的分级分类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以及经营管理水平,为河北省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志伟.中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及启示.商业经济,2009.11.

第8篇

[关键词]厦门;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397-02

0 引言

旅游业对推动厦门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旅游服务业相对于其他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特点:投入较少,却有着高产出,其产生的壁垒也少,为厦门的财政收入和创外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对厦门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其竞争力进行分析,找出厦门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提出提升的对策。

1 厦门市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1.1 旅游入境人次不断增长

厦门入境旅游人数增长迅速,特别是2010年-2012年,厦门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分别以增长率为19.7%、16.4%和21.4%的速度在增长,特别是在2013年厦门接待入境旅游人数高达240.74,其旅游入境人数是2006年的2.38倍。

1.2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不断增加

厦门旅游外汇收入每年都呈递增趋势,除2006年、2008年和2013年比较低,其余增长率也几乎都保持在17%以上,特别是在07年、10年和12年厦门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分别以24.00%、22.20%和24.50%增长率增长,2013年厦门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16.47亿美元,接近2006年的3倍。厦门旅游外汇收入增长较快。

1.3 客源地仍主要集中在亚洲,但欧美游客数量增长较快

2014年厦门的入境过夜旅游人数为59.92万人次,增长了12.88%,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厦门的入境过夜外国客源中,外国游客于2011年-2014年都处于50%左右,其余则为港澳台游客。在港澳台中,台湾所占的比例一直是最高的,占37%左右;香港其次,比例在12%以上;澳门所占比例较低,低于1%。厦门前五大客源国是: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主要为亚洲地区的游客,前十名国家中的入境人数高达厦门外国游客总数的70%,客源地较为集中。

2 厦门旅游发展服务贸易影响的因素分析

为了提升厦门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必须要分析其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本文从波特钻石模型(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竞争对手、政府行为与机遇)的六个角度分析。

2.1 生产要素

2.1.1厦门自然资源丰富但单一缺乏特色

首先,厦门这个海滨城市,海水环绕、风景优美、气候适合旅游。厦门曾被美称为“东方夏威夷”,厦门不仅有优美的自然景色,而且有整洁的环境,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厦门的旅游资源丰富,A级景区就有17家,5A景区有1处;4A景区有11处,3A景区有5处,还有很多其他的旅游景点。但是厦门旅游景点单调,仅以观光型为主,很难进一步吸引游客[8]。

2.1.2厦门基础设施发达

厦门基础设施发达,一个旅游地点的交通对当地旅游起到深刻的影响,良好的交通条件是旅游发展的先决条件。厦门岛四周环海,与外界的交通连接便利,不管是航空、水路、铁路还是公路的交通设施都比较发达,多种交通工具可供选择。

2.1.3厦门旅游相关人力资源较缺乏

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显示,截止2014年年初,厦门有4640名导游。按等级分:初级导游有4192人,占比高达约90%;中级者有422人,占导游总数的9.1%;高级导游仅为25人,占0.54%。中高级导游仅为9.54%,还不到10%。高级导游极度缺乏,导游人才的缺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厦门旅游业的发展。导游的素质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良好的素质将有助于吸引新客户和留住老客户。

2.2 国内需求大为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奠定基础

国内需求大,则有利于促进竞争,形成规模效益,有助于促进厦门旅游业各方面的发展,进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更倾向于将旅游视为一种生活态度,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出国游旅游不断增加。

2.3 相关产业发展不均衡

2.3.1厦门餐饮丰富,但不具特色。

在厦门各种等级的餐厅随处可见,其小吃种类超过200种,各种小吃摊位、不同等级餐厅、酒楼在岛内就超过2600家。虽然美食众多,却规模小,没什么独具特色。厦门旅店住宿和旅行社众多,选择多样。

2.3.2旅店住宿和旅行社众多,选择多样

厦门旅店住宿有多种选择,于2013年年底,厦门全市共有112家星级酒店,其中17家五星级,分别为25家、32家四星级和三星级酒店;不仅有星级酒店还有众多选择,如豪华、经济型酒店、非星级酒店、客栈、青年旅社等,以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不同选择。

厦门有众多的国际旅行社,截止2013年9月,厦门共有旅行社183家(不含外地在厦分社的34家),包括24家出境组团社,一般旅行社(经营入境或境内旅游业务)161家。

2.3.3特色文化产品缺乏

厦门既不像洛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是历史文化名城,也不同于上海等繁华的“明星城市”。厦门在中国古代史上默无闻,在近现代史上却家喻户晓。但是说到厦门的特色文化产品,很少有让人记忆犹新、脱口而出的。

2.4 与竞争对手差距大

厦门作为旅游城市,其国内竞争对手莫过于前文提到的几大主要旅游城市,包括北京、上海等差距还是很大的,特别是与国际旅游城市更是相差较大。无论是在经济实力,基础设施还是旅游资源都与他们存在一定的差距。

2.5 政府行为和机遇

厦门旅游业不仅有着地域优势、交通优势,还具有政策等优势,因此厦门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同时随着旅游更受人们的喜爱,更加普遍化、国际化,其国际市场发展前景也很是可观。

中国国务院于2014年8月21日公布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正在研究促进外国人入境过境旅游签证便利化措施,离境退税业务有望扩大至全国符合条件的地方。该问题解决后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厦门旅游。

如上所述,可以发现厦门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景点单一、缺乏特色;交通设施完善;国内市场需求将刺激旅游产业的升级,从而推动厦门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相关产业中酒店旅社众多、会展对厦门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餐饮缺乏极具特色的小吃、同时也缺乏特色的文化产品;与竞争对手差距大大,政府制一系列的政策有利于厦门入境旅游业的发展。

3 厦门市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对策

鉴于厦门旅游发展旅游服务服务贸易存在的不足,本文将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利于提升厦门市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3.1 创造特色旅游产品和挖掘新旅游资源

厦门虽然旅游景点众多,却单一、缺乏特色和创新。特色对于旅游城市是举足轻重的,吸引旅客的关键。厦门应该创造特色的旅游产品,而现有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挖掘新的旅游资源,资源有效分配。而厦门作为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应该利用其自身滨海资源的优势,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创造厦门适合自身发展的旅游品牌,建立都市休闲度假,满足现代都市人的休闲放松需求;开发海洋旅游产品,形成海滨休闲和观赏性旅游品牌,发展温泉度假村旅游,形成国际旅游客运码头,定位为高端、上档次的旅游目的地。沿着厦门海岸线建立海滨休闲小道,形成茶余饭后的休闲场所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特色,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

3.2 完善厦门旅游服务体系

仅仅做到交通发达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到服务于游客,做到真正的便利且安全。首先,导游的素质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良好的素质将有助于吸引新客户和留住老客户。因此加大导游人才建设和培养,进而提升导游的整体素质是很有必要的;增加游客服务中心的网店建设,从线上到线下共同提供服务;建立和完善旅游导示系统,实现自助化;建立旅游信息数据库;完善旅游交通服务设施,建立专门的旅游交通工具,同时建立科学自助的旅游停车场等设施;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仅仅增设国内航线是不够的,还应增设国际直飞航线,成为国际飞行的中转口;在来厦门旅游的有游客中,众多为日韩和香港游客,因此应多开通与国内沿海城市、香港等地区以及日韩等国家的游船、邮轮航线,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3.3 与台湾合作,发挥优势

厦门应该发挥与台湾的地缘和文化优势,开发厦门连接台湾的旅游产品,丰富旅游线路,与金门建立旅游合作机制,开发特色的厦金旅游产品,以能吸引更多的台湾游客来厦旅游。

3.4 挖掘闽南文化,加快推进“厦门漳州泉州旅游同城化”

厦门、漳州、泉州同在闽南地区,人们称之为“闽南金三角”,三个地区的旅游产业各有自己的特色,但却有其联系性,其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各拥有众多的著名景区,且交通便利,适合推进旅游同城化,有利于三个城市在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游客,旅游同城化有其优越性和必要性。首先,应该加快三个地区的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携手打造一批独居特色的旅游路线,共同开发建设旅游产品,此外还应加强同城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旅游安全联合处理机制,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以便共同有效的管理。共同培育和发扬“闽南文化”旅游产品。

3.5 加大营销

加快我市旅游也的发展,紧紧局限于对旅游业的改造是远远不够的,此外也要着重于加强整体营销,把厦门这一旅游城市作为“产品”进行宣传,良好的营销可以吸引游客来厦旅游。因此要建立有针对性的营销机制、明确厦门旅游的营销主体、通过包装、多种渠道和多元化的方式对厦门旅游的整体形象进行营销,使厦门的形象和特色家喻户晓;从长远的角度看,我们不仅要注重提升老的景区和老景点的品质,同时更要着重于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以吸引各种不同的游客来厦门游玩。

4 结论

综上所述,厦门旅游产品单一、人力资源缺乏、餐饮特色不明显、缺乏特色文化产品。因此,首先要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创新,确立其特色,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其次完善厦门旅游服务体系;挖掘闽南文化,利用对台特色,加快推进“厦门、漳州和泉州旅游的同城化”,共同发扬“闽南文化旅游”品牌;最后,加大营销,要着重于加强整体营销,把厦门这一旅游城市作为“产品”进行宣传,使旅游形象家喻户晓。从而提升厦门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成为主要的国际旅游城市。

参考文献

[1] 张小华.厦门海滨旅游现状、趋势及发展对策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32-37.

[2] 山世英.中国旅游服务对外贸易的发展态势分析[J].中国商贸,2013(05):116-117.

[3] 葛丽芳,田纪鹏.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11,(01):52-58.

[4] 陶萍,张婷婷.黑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J].对外经贸,2012,12(222):24-25.

[5] 王凤霞.跨海公路的建设对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4):19-24.

作者简介

第9篇

论文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问题;原因

1 制度原因

制度因素是旅游企业进行扩张的主要障碍。例如我国旅行社的所有制结构比较复杂:2004年,国有独资企业占23.61%,股份制企业占67.96%,私人企业占7.87%,其他类型企业占0.44%。除23.61%是国有独资以外,在占67.96%的股份制企业中,有许多旅行社也与各级政府部门有行政隶属关系。这些企业与政府关系密切,而旅行社规模化、集体化必然要求对其业资产进行重组,资产重组则意味着利益的重新调整与再分配,这必然会损害部分政府投资主体的利益,出于地方保护的需要,自然会有各级政府进行行政干预,其结果是阻碍了旅行社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与此相反,美国旅行社运用资本的杠杆,大力推进旅游企业的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以谋取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好处。横向一体化主要表现为大型企业的连锁经营和中小企业的联合经营,而纵向一体化主要表现为企业之间的收购与合并。

2 分工体系不合理

我国的旅游企业实行的是水平分工体系,旅行社分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而饭店分为内资饭店和外资饭店,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旅游企业都要从事其业务范围以内的所有环节的经营活动,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状态,弊端就是:业务范围广,造成经营深度的欠缺,工作重点分散,规模化程度差。同时,由于市场相互覆盖,业务环节重复,行业内部缺乏协调效应,众多的旅游企业忙于在有限的市场上占有领地,其结果就是大企业或大集团缺位,不能形成规模经济,行业集中度低,整个行业呈现小、散、弱的状态。

3 市场机制不完善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通过市场可以有效的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因此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的形式。西方旅游发达国家在发展旅游业时,自身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很完善。旅游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价格信息,迅速通过传导机制,来确定本企业的生产方向及发展战略;可以通过市场充分竞争,以收购、联合等方式来扩大规模,实现资源的有限配置,使市场更加合理化。而我国旅游市场机制发展不充分,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比较多,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界限不清,使企业的经营活动不能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状况来确定,导致市场资源配置错位;同时,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很多旅游企业热衷于价格战,使用欺诈性手段,来吸引游客。

4 缺乏创新意识

如何优化作业流程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如何实现高效的客户和关系管理减少非正常的业务流失,如何进行网络化经营实现企业的规模竞争优势,一般认为,技术创新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支持工具和有力武器。但是我国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却存在很大差距。美国运通TRS公司在1995年着手开辟网上业务,成为旅行商中使用网上商务手段的领先者。在客户沟通方式上,它率先推出的以电子邮件为基础的支出报告系统和预订系统,并于当年接受了第一个由商发出的预订单。而中国旅游企业总体来说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尚处于较低水平。表现在:一是大多数旅行社企业主要将电脑技术用于文字处理和制作报表工作,仅停留在办公自动化的初级阶段,而对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处理而得到价值、增值和信息共享以及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沟通的旅行社较少,这使旅行社在业务处理的快捷、准确、及时等方面处于劣势。二是中国GDS系统严重缺位,致使互联网利用不充分,大多数信息处理没有实现网络化,信息处理维持在局部范围。

第10篇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服务贸易;现状;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67-01

一、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开始发展,到2009年,旅游服务贸易总收入从1978年的2.63亿美元,增加到395.6万亿美元,30年间增长了150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居世界位次由1980年的第34位上升到第5位,入境游客人数的增加,带动了周边交通,民航,住宿等行业的发展,也缓和了就业形势。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以及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届时不仅会对中国服务贸易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二)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成为了旅游服务贸易大国,但并不是旅游服务贸易强国。

1、外国客源市场不够丰富

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统计,在外国客源市场中,日本和韩国分别是我国第一和第二大客源国,此外是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澳大利亚。虽然这几个市场很重要,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市场需求增长已经进入平稳期,当需求逐渐趋向饱和,其开拓能力必然也会受到制约,而有开拓潜力的欧洲等国的入境游客人数却没有显著增加,这反映出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出更广阔的市场。

2、立法滞后

我国先后出台了十几部针对旅游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些法规对规范旅游行业,加强旅游监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没有从法律层面对旅游业的发展加以保护和约束,旅游业法律的空缺不仅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现在的发展规模极不相称,也导致了旅游服务业监管的不力。

3、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问题

一直以来旅游业都被当做“无烟产业”或者“绿色产业”,旅游服务贸易由于前景广阔,因此一些地方政府更是把旅游当做支柱产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国旅游资源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环境污染严重,二是生态环境破坏,三是旅游景观资源破坏,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呈现地区性不平衡,东部11个省级行政区旅游外汇收入大于中西部20个省级行政区,且东部地区旅游外汇收入在81%以上,占据绝对优势。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和开发均不足,而东部地区刚好相反,不仅开发早且交通便利,基础配套设施配置到位。如果这种差异性发展持续下去,不仅将导致东部地区的旅游资源长期负荷,而中西部地区旅游设施闲置,还会严重阻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4、旅游市场营销力度不够

我国旅游市场既缺乏效果显著的营销方式,也缺少资金投入。首先在方式选择上,大部分旅游项目缺乏创意,自然资源没有和人文背景结合,宣传方式简单落后,缺乏市场竞争力。其次就是旅游投入不到位,据旅游协会资料显示,每增加1美元的营销投入,就可以增加123美元的收入,但是我国国家旅游局的年营销投入只有350万美元,仅占世界总数的0.175%,可见,缺乏有力的营销,会直接影响到旅游收入.

二、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客源市场

我国有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且地区特色突出,适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因此我国必须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创新旅游产品,并结合相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旅游产品的供给,吸引国外游客。例如西班牙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强国,不光是依靠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吸引旅游者的旅游资源,还依靠一系列的措施,在产品的开发上注重多元开发,强调品质取胜。我国不能只局限于旅游观光这种传统方式,也应增加休闲度假,商务旅行,自助游等旅游方式的选择,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产品,设计出精品路线,来吸引国外游客。

(二)加强政府主导,完善立法

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的协调和参与,我国应加强政府的主导地位,扩大政府间的合作与交流,消除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壁垒,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同时要加快旅游立法的工作进程,参照WTO的相关规则,建立完善的旅游法律体系。其次要加强监管力度,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提升我国旅游服务的质量,

(三)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中国早在1985年加入了《世界遗产公约》,这意味着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做到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开发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好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眼前利益和将来利益之间的关系,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范围内,建设旅游服务基础配套设施。同时要从政策、科技手段、经济投入多个方面对旅游资源实行有效地保护。

(四)结合地方特色,协调区域发展

促进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整体快速发展,必须打破地理区域和行政区域的限制,从全局出发协调区域发展,同时要结合地方特色,例如西部地区自然人文景观独特而神秘,对外国游客很有吸引力,但基础设施薄弱;而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全面,交通便利,长期来是我国入境游客最大的集散地。因此对于发展西部旅游,要注重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带动作用,走出一条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子,同时要注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民的路子。对于东部地区要加强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创新,促进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加强各地区之间交流合作,发达的东部地区扶持中西部,在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区域内部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开展多样化、特色突出的旅游活动和交流活动。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任晓燕,霍朱莲.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4.

第11篇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 经济增长 协整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增长迅速,对国内服务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外的学者Heir和Samusen等从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理论出发,证明服务贸易能促进经济增长。Ricard和Kubo从商品贸易理模型论入手,并补进了服务贸易参数,也证明了服务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还有修正的H-O-S理论加入了技术差异等参数,证明了比较优势理论也适用于服务贸易,服务贸易能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的学者王建认为,服务贸易引入竞争机制,迅速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推行服务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可以使总需求增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加快经济的发展。龚锋发现,国际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促进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程大中认为,服务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黏合剂,有助于更好地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能够促进经济更好地发展。邵望予认为现代服务业属于高科技、高管理水平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因而服务业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定量研究上,何德旭和王朝阳从对美国以及中国服务业的研究中发现,服务业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张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服务贸易与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服务贸易进口和出口都对经济发展有较大的贡献。潘爱民则发现,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维持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做了很大的贡献,其中,服务贸易进口的稳定作用不可小视。

但是,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没有对数据进行可比化处理,对汇率没有进行必要的折算处理;二是样本数据处理技术不高,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没有检验数据的平稳性,可能导致结论没有说服力;三是缺乏对所用模型的前提条件的检验,协整检验需要同阶单整序列;四是缺少对服务贸易内部各行业的实证研究。我国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因此本文选取了旅游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数据,并用汇率进行折算处理,进而对数据的平稳性以及协整作出分析。

二、理论模型和数据介绍

1、数据说明及模型假设

本文选取1985―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数据,数据全部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世界贸易组织统计年鉴历年数据。在变量选取上,总量数据选取我国每年的GDP以及旅游服务贸易进口(TM)、出口(TX),且都用可比价格计算。为消除异方差性,数据都取自然对数(在相应变量符号前加上L,即LGDP、LTM、LTX),这种变换不会改变模型的有效性。

假设模型为:

LGDP=a1+b1LTM+μ1

LGDP=a2+b2LTX+μ2

2、单位根检验

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必须要求数据的平稳性,否则可能产生“伪回归”现象,所以不能直接进行OLS模型回归。现实生活中的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为了使回归有意义,对时间序列进行差分处理,但这样会丢失原序列中的有用信息。Enger和Granger提出的协整检验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协整分析要进行单位根检验,并采用ADF方法。它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不包括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第二种,包括常数项,不包括时间趋势项;第三种,包括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只要上述三种情况中有一种不存在单位根,该序列就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因此先对模型进行单位根检验,然后再进行协整分析。

3、协整检验

如果k个时间序列y1t,y2t,…,ykt都是d阶单整的,即I(d),那么向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如果两个向量都是单整向量,只有它们的阶数相同时才可能协整;如果两个以上变量具有不同的单整阶数,可能通过线性组合构成低阶单整变量。

4、对模型的修正

若模型达到协整就需要检验模型的异方差和自相关。由于是一元方程,因而不存在多重共线性。为了消除异方差,对模型取对数,然后再检验并修正自相关。

三、实证分析结果

1、单位根检验

根据理论模型介绍,应用Eviews统计软件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各变量和GDP的对数值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5%和10%的显著水平下,上述三个变量经过二阶差分后,变量序列都是平稳的,故它们都是二阶单整I(2),满足变量之间协整关系的前提条件。

2、协整检验

对LGDP和LTM、LGDP和LTX进行协整检验的结果见表2。

由结果可知,ADF值比5%和10%两个临界值都小,说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在5%和10%的置信水平下LGDP和LTM、LGDP和LTX都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方程分别为:

LGDP=a1+b1LTM(1)

LGDP=a2+b2LTX(2)

3、对协整方程进行自相关的检验

用DW检验法检验模型(1)是否存在自相关,在Eviews中运行得到如下结果:

LGDP=8.050115+0.514667LTM

(0.111812)(0.019746)

t=(71.99674)(26.06440)

R-squared=0.971402 Adjusted R-squared=0.969972

F-statistic=679.3528

DW值为1.083800,查表可知模型(1)存在自相关,因而用迭代法进行修正后结果如下:

LGDP=4.561322+0.490051LTM

(0.116676)(0.035174)

t=(39.09406)(13.93237)

R-squared=0.910845 Adjusted R-squared=0.906152

F-statistic=194.1110

DW值为1.776665,查表可知模型(1)已无自相关。

用同样的方法检验并用迭代法消除模型(2)的自相关:

LGDP=4.856234+0.709948LTX

(0.132133)(0.027406)

t=(36.75267)(25.90531)

R-squared=0.972467 Adjusted R-squared=0.971018

F-statistic=671.0853

DW值为1.949322,查表可知模型(2)已无自相关。

从结果可知,上述两个模型的和t统计量较大,表明模型拟合较好,TM、TX对GDP有很好的解释作用,并且分别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因而两个模型结果为:

LGDP=4.561322+0.490051LTM(3)

LGDP=4.856234+0.709948LTX(4)

从协整方程来看,(3)式表明旅游服务贸易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均衡关系,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口对GDP的弹性为0.490051,即旅游服务贸易进口每变动1%,GDP平均变动0.490051%。(4)式表明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均衡关系,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对GDP的弹性为0.709948,即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每变动1%,GDP平均变动0.709948%。另外,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各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而不是其在短期内通过不断调整而得以维持的具体过程,因此,在这里不再构造误差修正模型以检验相互调整速率及短期互动影响。

四、结论

本文对我国1985―2006年旅游服务贸易进口、出口和GDP进行了协整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口、出口和经济增长在样本区间内呈现非平稳增长,但是各变量的二阶差分是平稳的。其中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的影响较进口明显,说明我国的旅游资源对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放缓的时候,可以从其他方面来继续保持经济增长,而我国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不破坏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应该充分开发并利用这些资源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可以向世界展示我国的生态文明和悠久历史。

【参考文献】

[1] 李平、梁俊启:我国不同部门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7(12).

[2] 庞皓:计量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王建、任荣明:国际服务贸易对输入国经济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4] 何德旭、王朝阳:金融服务与经济增长:美国的经验及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05(2).

第12篇

一、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旅游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一)旅游模式创新是旅游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理念,它是渗透到旅游业发展中的产物,因此模式创新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模式创新就是让旅游活动开展下去的“天平上的砝码”,创新做得好了就会向有利的方向倾斜。早在2003年11月,中、日、韩三国的旅游主管部门签订了《旅游合作备忘录》,直到2009年10月第四届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提出“2010年三国互访游客规模达到1700万人次”的目标。2010年8月第五届中日韩旅游部长签署《联合声明》,提出到2015年,实现三国间人员交流规模达到2600万人次。联合打造连接中日韩三国的旅游合作项目,共同进行海外旅游市场推广工作,尤其中日韩旅游贸易的合作近年来发展迅速,这种好的趋势的保持就必须靠创新了,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规模报酬是递减的。中日韩旅游模式创新不仅能够有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涌现,还可以和其他的服务业更加紧密的结合,起到1+1+1>3的作用,所以说模式创新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当前的中日韩三国旅游合作壁垒的逐渐消除,更多的产品开发出来,人们的旅游欲望就会更加的强烈,模式创新就是给旅游者不断地新鲜感,让他们乐此不疲地参与进来。

(二)旅游模式创新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旅游模式创新和货币一样有着“乘数效益”,好的创新会引发更好的效益,因为发展的起点高、基础好。中日韩三国有很多文化的旅游资源,这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慢慢都被忽视了甚至流失了。如果模式创新被引入到这些文化遗产中,赋予新的形式和内容,以一种发展的方式来发掘它们的价值,不仅仅保护了文化遗产,而且也创造了财富。也就是说既有了经济效益又有了社会效益的旅游可以加快经济发展,好的模式可以大大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举办以后,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旅游城市,一系列的旅游产品围绕着奥运展开,仅鸟巢就提供了许许多多的就业机会,创造了丰厚的收益。鸟巢就是21世纪的埃菲尔铁塔,能否媲美还得回到旅游模式的创新,单单领着旅游者逛逛鸟巢的建筑空间,这种服务本身是不足的。中日韩国际旅游模式创新对如何推进中日韩多方位区域旅游合作发展,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构建创造了条件。

二、中日韩三国旅游合作模式创新的制约因素

(一)来自文化的问题

跨国旅游与其说是观光,还不如说是文化之旅。中日韩在文化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中日韩三国虽然都地处东亚,文化根基亦是一脉相承,但由于三国在历史潮流中面对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冲击,以及原本就存在的地理、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差异,使得三国形成同源不同流的文化和国民性格。在文化发展中会产生一种文化自信,韩国比较突出,很强调民族性,但文化自信的负面影响就是保守,不容易吸收其他的文化。

(二)来自历史的制约因素

中日韩三国的历史纠葛较多,民间的恩怨浓重。上世纪日本对中国和韩国的侵略战争给国家和人民的关系挖下了深深的鸿沟。近些年来日本做出的伤害国家和人民间感情的种种行为也较多,旅游模式创新受到了很多的阻碍。很多潜在的旅游者对彼此的国家是敌视的态度,有很多虽然没有那么的强烈,但是也不会考虑去彼此的国家旅游。民间甚至有些反对者和组织者抗议彼此间的往来。这对旅游模式的创新是致命的,因为这是从根本上阻碍旅游发展的。

(三)来自经济水平差异的制约因素

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日本和韩国属于发达国家。从经济体制来讲,日本、韩国是成熟度较高的市场经济,而中国还处于市场化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虽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直接构成经济合作的障碍,但如果没有实现共赢的经济合作方式或模式,旅游合作就难以向前推进。其次,经济发展水平也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目前全球的旅游业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需求等的多元化,使三国的旅游多元化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使三国的旅游合作只是存在最基本的层面,很难向深度合作进行。以人均GDP为例,日本第一,韩国次之,中国处于最低层次。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早在1990年人均收入就超过了3万美元;韩国已是中等发达国家,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而中国刚过1000美元。

(四)来自日韩旅游贸易逆差的制约因素

在旅游服务贸易方面,日本和韩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均是第一大逆差行业,日韩两国常年都呈现逆差,只有中国是顺差。近年来日本逆差规模呈下降之势,由2000年的285.2亿美元减少到2007年的139.1亿美元,减少了51.2%,但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三方合作的推进。虽然近几年,韩政府出台大量促进并完善旅游业的政策措施,但随着海外旅游供应链的进一步完善,旅游要素的愈发充裕,使得以海外留学、境外旅游为代表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成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逆差来源,韩国的贸易逆差额在逐年增长,由2000年的3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50.9亿美元,短短几年时间增长率约50倍,使得韩国密切关注对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这很不利于三国开展旅游合作。韩国旅游业发展模式为政府主导型,韩政府将旅游业摆在改善服务业收支逆差,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

(五)来自旅游产业相关设施的制约因素

中日韩区域内一些地区的软、硬件设施不完善,存在着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接待能力差、旅游产品单一、旅游服务没有标准化、质低价高、缺乏竞争力等因素,影响旅游形象。如中国旅游企业的突出问题就是旅游企业规模小,整体对外宣传促销效果差,客源市场培育不成熟,旅游产品缺乏整合,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较落后,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中国的旅游起步较日本和韩国晚,交通等硬件设施也很不完善;韩国最近一些年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有了很大的改善;相比之下日本的条件要好得多,在模式创新中较占优势。总之,三国的旅游企业在跨国外联能力和旅游接待服务水平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空间。

三、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旅游模式创新的途径探析

尽管中日韩旅游合作环境复杂,存在上述环境等等因素都阻碍旅游的发展,但可从旅游模式创新入手,如今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在积极地引导旅游产业的发展,因为旅游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起的作用在提高,又因为它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产业的提升,是多相关的,旅游模式创新因此势在必行,旅游模式创新是一种无形的却基于有形的旅游产品之上的。具体的创新方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基于生态旅游的旅游模式创新。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别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管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2010年的第五届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首次共同签署《低碳旅游倡议书》,倡议中日韩及全球旅游有识之士立即行动起来,唤起旅游企业和游客的环保责任感,降低旅游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减少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副作用。中日韩三国政府应成立生态旅游推进组织,旅游业设计的诸如宾馆饭店、景区景点都减少碳排放,政府、民间企业和旅游业者合作,共同开发生态旅游,进一步保护自然环境,加强自然的接触,以实际行动保护人类赖以栖居的环境。

第二,基于文化的修学旅游模式创新。修学旅游模式由传统的普通观光型向动态的修学体验型的跨越,修学旅游通过为青少年提供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探索和旅游路线,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更好地继承本土历史文化,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交友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修学旅游能够因材施教,设计不同主题,在语言训练、思想教育和世界和平教育等方面收到良好效果。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统计,青少年游客约占全球游客总量的20%左右,2008年,这一市场的规模为1360亿美元,占全球旅游市场总规模的18%至20%。作为东亚地区三个最重要的国家,近年来,中日韩三国互为修学旅行的重要市场,以中国北京为例,2009年前10个月,北京以日本为修学旅行目的地的出游学生达到1200人,同比增长了两倍。到2009年,韩在华留学生为6.5万人,中国在韩留学生为4.8万人,均居对方国家外国留学生之首。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2010年1月份的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1月―12月来华旅游入境人数总计2193.75万人,其中日本331.75万人,韩国319.73万人。日韩来华入境14岁以下人数分别为9.95万和13.95万人,15-24岁人数为11.71万和20.34万人,24岁以下占来华入境人数比例分别为6.53%、10.72%。根据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修学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如果日本韩国24岁以下来华旅游者中有80%是修学旅游者,即44.76万人,平均每人每天消费200元,出游天数5天,一年总花费可达4.省略、在线旅游热线服务网Hotwire和度假等旅游产品提供商Interval International。中日韩三国可以先借鉴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实现旅游资讯化,如韩国观光公社的网页(http:///)就十分成功,它有十种文字表示,内容极其丰富、细腻、生动,可利用面大;九州观光机构所做的名为“可爱的九州”网页(http://trip.co.jp/lovekyushu/),用韩文、英文、日文、中文(繁、简体)五种文字表示,也十分方便好用。三国通过设立介绍区域资讯的独特网页,便于区域内相互间了解和资讯传递。对区域外进行整体宣传,扩大区域的对外影响。

第四,基于体验式的旅游模式创新。中日韩旅游合作,不仅要注重观光旅游,还要开发出新的产品,市旅游产品多元化。例如三国旅行社可以开展周末家庭旅游合作,这样不仅可以使游客进行表面的观光,还可以让游客深入地了解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感受不同民俗习惯。例如烟台旅游局赴韩国旅游促销团将周末家庭游作为旅游主打产品,在韩国几大城市进行宣传推广,着力在烟台、韩国之间打造60小时的旅游生活圈。对于游客,参观一两个景点、打一场高尔夫球、泡泡温泉、爬爬山、购购物,其间吃一次正宗鲁菜、吃一次海鲜,品尝一次烧烤,只需要两夜三天,然后回家,就像青岛或济南游客周末来烟台休闲游花费的时间一样。

第五,基于旅游消费途径的立体旅游模式创新。多年以来我们都是以观光旅游为主体的旅游方式,旅游者也多数都是参加团队进行观光活动,这是一个表面的观光性的体验过程,在消费方面必然是一个平面性的消费。若转向一个深入消费立体旅游模式,例如中国的三峡大坝日韩两国同类企业人员可以来访问参观,同时还可以互派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学习,学习之余,我们就可以给他们提供立体的消费,如观光消费、商务会议消费、休闲运动等等一系列的消费,同时还可以推动企业间的项目合作,吸引外资,这会是一个长期的消费链。中日韩三国可以开展工业旅游合作,在三国的同行业里,开发出由政府主导、市场为主体、企业运作、群众参与的新的发展模式。在能源企业里,由政府主导合作,让三国企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三国的同行业人员,可以互相参观互相学习,在竞争中企业共同发展,其实中间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机会。因此要从消费链上抓住旅游合作。

第六,基于综合经营的旅游模式创新。综合型的旅游模式,也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使旅游的拉动力量越来越大,使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各个方面都产生完全性的作用,综合性作用要想发挥,就必须得是一个综合性的经营模式。中日韩三国综合性的经营模式意味着各国企业的经营链在拉长,服务链在拉长,意味着客户的消费链在拉长。例如海洋旅游航线的开发模式。在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存在一种“邮轮经济”,邮轮(Cruiseship)实际上是指在海洋中航行的旅游客轮,原意是指海洋上的定线、定期航行的大型客运轮船,目的是把旅游者运送到大洋彼岸,它的生活娱乐设施也是为了给旅客提供舒适行程和解闷,众所周知的“泰坦尼克号”就是这种邮轮。而现代邮轮本身就是旅游目的地,其生活娱乐设施是海上旅游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靠岸是为了观光或完成海上旅游行程。从根本上可看,邮轮可以把散落的旅游资源串联起来,使相应的旅游活动更为紧凑,而且邮轮旅游作为一种组合型的海洋休闲旅游产品,是一种多功能、复合型以及可塑性很强的旅游产品,可以组合海上休憩、观光、度假、健身、会议、婚庆、潜水、探险等内容。中日韩三国旅行社可以利用邮轮将合资城市的景点进行合理连接,把黄海当作这一旅游航线的内海来看待。

第七,基于合作旅游模式创新。这种创新模式就是要突破行政区划本身的限制,要按照旅游自身的发展模式,按照旅游者的需求从市场方向出发来研究区域合作和区域共同发展的问题。要在发展过程中打破行政区划的界线,强化区域内的合作和区域之间的合作,从而形成一些比较完整的大尺度的旅游目的地。作为一个独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必须研究如何从一个观光地成为一个停留地,需要在深度开发方面做更大的文章,培育复合型的产品,这都需要合作。例如,中日韩三国可以在观光旅游发达的城市,开发出新的旅游项目,使之成为一个停留地,三国的城市间虽然有空间上的距离,但是可以开发出一条专门的路线连接三国的这些城市,如上海――汉城――东京,青岛――济州岛――横滨,来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让游客轻松旅游,快乐停留。其实另外合作的方式有很多,既包括区域之间的政府合作、旅游行业合作,也包括国内国外的合作,以及政府与开发商、投资商的合作。

第八,其他旅游模式创新。另外一些很好的创新途径,比如说公共旅游资源经营模式、旅游行业协会发展模式、高等旅游教育实践模式、影视文化旅游营销模式、还有亲子游等等。

旅游模式创新是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旅游模式进行创新,使旅游服务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将对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旅游模式创新能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奉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处理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中日韩国际旅游模式创新不应该走奢侈品的路线,应该打造平民的路线,让普通的百姓也可以走出国门。旅游模式创新是承前启后的,促进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条捷径,最终实现三国区域旅游贸易市场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刘又堂.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快速发展的利弊分析[J].商业研究,2008,(06):154~156

[2]慎丽华;森豪利;郝艳萍. 中日韩三国“绿色旅游”的理念与现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0~34

[3]梁春香.论东北亚区域中、日、韩三国旅游市场的依存关系[A].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旅游业[C].上海,[4]陈柳钦.建立中日韩FTA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日本问题研究,2008,(0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