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发展研究报告

发展研究报告

时间:2022-05-21 03:55: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发展研究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发展研究报告

第1篇

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地球上的垃圾产量迅猛增长,垃圾处理已成为当前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自1979年以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平均每年以6~10%的速度增长。*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已达到18亿吨。

目前,国际上垃圾处理仍然采用填埋、堆肥、焚烧和回收利用四种方法。在我国,由于投入少等原因,生活垃圾填埋处理仍是最主要方式,占垃圾总处理量的90%以上。近几年来,垃圾填埋作为单一处置方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占地面积大、择址困难、资源化程度低、渗滤液难处理等。于是以焚烧技术为代表的垃圾处理技术在中国悄然兴起,成为新兴环保产业。垃圾焚烧技术在从国外引进的基础上在各地具体运用并有所发展。但我国的垃圾焚烧技术同先进国家相比,仍相当落后。由此,我国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垃圾焚烧技术时,应明确方向,应更有针对性地开发真正适合国情的垃圾焚烧技术。

*市的垃圾处理形势相当严峻,除二妃山外,金口、岱山、紫霞观、北洋桥4座垃圾填埋场在1~4年内将相继封场,新建填埋场的择址遇到征地困难、居民反对、场地条件不适宜等诸多问题,在短期内择址新建4座垃圾填埋场几近不可能。*市垃圾处理设施规划提出2010年前我市将新建关山、北洋桥、锅顶山、汉口4座垃圾焚烧厂,总生产规模将超过5000t/d,垃圾焚烧将成为我市最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根据我市垃圾特性如何选择焚烧技术,本文从焚烧技术的现状、发展、我市垃圾特性、资源化等多个方面加以探讨。

2垃圾焚烧技术简介

2.1焚烧技术发展简介

早在1870年国外就开始应用焚烧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经过近120年的发展。垃圾焚烧技术日益成熟,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研究的逐步深化,垃圾焚烧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垃圾焚烧设备日趋完善,垃圾焚烧能源利用率稳步提高,垃圾焚烧的二次污染防治技术及专用设备的设计制造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许多发达国家建设了一大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高水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从目前各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形势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而且将一直处于稳步上升趋势。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的资源化特点已得到了普遍公认,从而促进了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应用和大型焚烧设施建设的稳步增长,从总体上讲,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2.2炉型发展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得到了空前广泛的应用。在现阶段,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应用范围也不断拓展,垃圾焚烧炉的炉型也由单一方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按焚烧炉的构造区分和目前国内外的应用情况主要可分为机械炉排式焚烧炉、流化床式焚烧炉、旋转窑式焚烧炉三大类,其中机械炉排式焚烧炉应用范围最广。另外还有热解焚烧炉等炉型。

2.3炉排焚烧炉处理技术介绍

机械炉排焚烧炉的品种繁多,使用历史长,具有较高的可靠度,是适于处理大容量垃圾的成熟焚烧设备。机械炉排焚烧炉主要分为往复运动炉排焚烧炉及滚动炉排焚烧炉二大类型。下表为目前主要国外机械炉排焚烧炉主要参数比较。

炉排焚烧炉在发达国家已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但发达国家焚烧的垃圾热值大多在8000ki/kg。炉排焚烧炉是由往复移动部件组成,垃圾经由给料装置推送至倾斜炉排上,在炉内高温加热,使得部分垃圾得以干燥,另经炉排的运动除将垃圾往前推送外,并将垃圾层松化并经历干燥、燃烧及后燃等各阶段,以达完全燃烧。不过转动式炉排汽孔容易堵塞,维修工作量大,大件物品夹住的可能性较大,移动式炉排占地面积大,风道系统复杂,对高水份、低热值的垃圾燃烧不完全,着火较为困难,使用较少;扇形反转式炉排由于燃烧不易控制,炉温较高,还处在不断完善阶段。

炉排炉的优点是不需要对垃圾预处理,燃烧速度快,可连续运转。其不足之处如下:

1)、炉排必须耐热,在长期连续运行期间,热应力必须不变,炉排对材质要求高。

2)、由于垃圾成份复杂,维持在整个炉排内均匀移动、均匀完全地燃烧是困难的。在炉排的局部区域会出现高温区,在高温状态下NOx浓度上升,需要采取脱NOx设备,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很高,增加了垃圾处理成本。

3)、不适应水份范围较宽的垃圾焚烧。

4)、炉温较难控制,垃圾的熔渣在1000℃以上和1050—1100℃时处于软化和粘性状态,成为特殊的腐蚀性物质,可能腐蚀炉壁。

5)、炉排炉难以实现炉内脱除HCL气体,需要在尾部加装专门的HCL脱除设备。

6)、炉排护的炉排制造较复杂,成本高,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

2.4回转炉焚烧处理技术

回转窑焚烧系统衍生于广泛用于水泥工业中耐火砖衬里回转锻烧窑。垃圾由倾斜且缓慢旋转的旋转窑上方前端送人,用旋转速度控制垃圾前进速度,使垃圾在窑内往前输送过程中完成干燥、焚烧及灰冷却之过程,冷却灰渣由炉窑下方末端排出。

回转窑整个炉体可由冷却水管及有孔钢板焊接形成桶形,也可由钢制圆桶内部加装防火衬组成,炉体向下方倾斜,分成干燥混合、燃烧及后燃烧三区段,并由前后两端滚轮支持,由链轮驱动装转运轮子而旋转炉体,垃圾在炉体上,因旋转而获得良好的翻搅及向前输送,预热空气由底部穿过有孔钢板至窑内,使垃圾能完全燃烧。

特点:回转窑的特点是燃料适应性广,可焚烧不同性能的废弃物,此种炉型机械零件比较少,故障少,可以长时间连续运行;炉体简单运行可靠。但回转窑的热效率低,如需辅助燃料时消耗较多,排出气体的温度低,有恶臭,需要脱臭装置或导人高温后燃室焚烧,由于窑身较长,占地面积大,且后燃室要求较为严格,其成本较高,价格相对较贵。

2.5流化床焚烧炉处理技术

流化床燃烧技术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清洁燃烧技术。采用该技术的焚烧炉的基本特征在于在炉膛下部布置有耐高温的布风板,板上装有载热的惰性颗粒,通过床下布风,使惰性颗粒呈沸腾状,形成流化床段,在流化床段上方设有足够高的燃烬段(即悬浮段)。

流化床的特点是颗粒与气体之间传热和传质速率高,物料投人流化床后,在床层内几乎呈完全混合状态,投向床层的废弃物能迅速分散均匀。流化床炉具有炉体较小、焚烧炉渣的热灼减率低、炉内可动设备少、燃烧效率高、负荷调节范围宽、污染物排放低、炉内燃烧热强度高、适合燃用低热值燃料、便于每天启动和停炉、投资较小等优点。

与炉排炉比较,流化床焚烧炉有以下缺点:

1)、比炉排炉多设置了流动砂循环系统,且流动砂造成的磨损较大;

2)、燃烧速度快,燃烧空气的平衡较难,容易产生CO,为使燃烧各种不同垃圾时都保持较合适的温度,必须调节空气量和空气温度。

3)、炉内温度控制较难。

2.6综合比较

三种垃圾焚烧技术综合比较见下表。

总的来看,流化床和炉排炉技术有各自的优势和适应性,回转窑技术在现在水平下尚不宜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

2.7国内应用实例

我国城市垃圾焚烧技术的研究起步于八十年代中期。“八五”期间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有关研究单位和企业,不但对国内外城市垃圾焚烧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际考察,而且对垃圾焚烧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和研究,并结合示范工程对引进的马丁炉炉型进行了国产化研究。从整体上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仍处于研究试用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垃圾中的可燃物含量提高、经济水平的提升,九十年代末至现在垃圾焚烧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深圳、珠海、广州、上海、沈阳、北海、厦门、常州等城市都建成了垃圾焚烧厂,一些城市如南京、成都都在筹建垃圾焚烧厂。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和焚烧设施建设在我国的逐步展开,垃圾焚烧的缺点也日益暴露出来,主要问题是焚烧的二次污染,尤其是废气的污染防治问题。我国早先建设的几个垃圾焚烧厂其废气处理技术水平低、不成系统,达不到无害化要求。总体来看,我国垃圾焚烧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外焚烧炉及其烟气净化、监测设备相比还是有相当差距,焚烧厂主体设备仍以进口为主,但国产化率正逐年提高。

2.7.1炉排炉技术应用

我国目前有深圳、珠海、上海、宁波等城市采用炉排焚烧技术,均已投入运行。具体炉型介绍如下:

(1)深圳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主要应用杭州锅炉厂开发研制的150t/d逆推机械炉排焚烧炉余热锅炉,该锅炉引进了三菱——马丁倾斜逆向推动往复炉排技术。

(2)浙江宁波采用了德国倾斜顺向推动往复炉排焚烧炉。该项目一期总投资4亿元人民币。由德国NOELL公司引进3台日处理350吨的垃圾焚烧炉,采用液压自控电顺推阶梯机械炉排,日处理垃圾量为1000吨。

(3)上海浦东生活垃圾发电厂采用法国Alstorm公司的SITY—*倾斜往复阶梯式机械炉排,已于1999年12月开始试运行。全厂平均垃圾日处理能力1000吨,每吨垃圾可发电372度,每年可产生1亿度的电。该厂烟气净化采用石灰脱硫、活性炭吸附和布袋除尘等多种方式,该厂烟气净化执行欧洲环保标准。

(4)珠海垃圾焚烧电厂采用从美国底特律炉排公司进口的四阶段顺推式往复炉排(200*3)。

另外我国各地也相继开发了各类垃圾焚烧链条炉排式炉,一般规模均在100t/d以下,如常州三立环卫工程有限公司,其焚烧炉为改进的链条炉排焚烧炉,处理规模为50t/d,作为常州垃圾综合处理厂中堆肥筛上物焚烧装置。国内目前自行开发研制的垃圾炉排焚烧炉尚未能实现高效焚烧和低污染排放。其它的都为引进国外的炉排,焚烧炉价格较昂贵。

2.7.2回转炉技术应用

回转炉目前主要用于危险废物的焚烧处理,由于回转炉技术对于低热值、高灰分垃圾不适用,因此在我国尚未大规模用于生活垃圾的处理。

2.7.3流化床技术应用

国内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焚烧应用实例有:

(1)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在福建漳州*年建成100t/d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处理厂;2001年在浙江绍兴建成一台400t/d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

(2)清华大学在北京朝阳区*年建成2台

150t/d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厂。

(3)浙江大学开发研制的流化床焚烧技术应用于浙江杭州余杭锦江热电有限公司(150t/d*1)、山东荷泽锦江环保能源有限公司(200t/d*2)、杭州锦江绿色能源有限公司(200t/d*1,300t/d*1)、河南郑州荥锦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350t/d*3,2002年10月投入运行)、安徽芜湖绿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200t/d*3,2003年1月投入运行)。

3焚烧技术发展趋势

3.1主体设备专业化生产

据分析,国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的设计制造规模已经逐步由小型规模向大型规模、由单一功能(焚烧处理垃圾)向多功能(资源化回收和循环利用)、由机械型向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经过较长期的市场选择,出现了一批技术水平高、产量大、国际性的专业生产供应商。

3.2资源化利用

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不仅能够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和垃圾最大限度的减容,而且随着焚烧技术的发展,焚烧产生的热源和能源利用已相当广泛,比如许多城市的垃圾焚烧厂与供热网络和电网系统联网,成为城市能源供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产生了比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3.3二次污染防治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的污染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废气处理技术、废水处理技术、焚烧残渣处理技术、噪音及臭气防治技术等,其中废气处理技术难点最多,工艺最为复杂,处理成本最大,危害也最大。

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垃圾焚烧废气的危害,尤其是二恶英等有毒元素的危害,近年间,虽然发达国家在解决垃圾焚烧废气上下了很大功夫,在垃圾焚烧设施上配备了的焚烧废气污染防治设备,也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由于废气处理设备的投资一般占焚烧设施投资的一半或三分之二以上,也造成在建设大型垃圾焚烧设施时配备废气净化处理设备的阻力。

如何处理焚烧残渣也是近年间发达国家发展垃圾焚烧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所谓垃圾焚烧残渣(含残渣和集尘灰)的处理技术主要是依靠熔融技术去除残渣中含有的有害物质(重金属和二恶英等)达到残渣的无害化。残渣的熔融技术分直接熔触技术和间接熔融技术。处理焚烧残渣的目的是既要降低重金属污染,又要实行焚烧残渣的再利用。目前主要的残渣利用途径是制造建材,很多国家都利用焚烧残渣制造筑路材料,建筑骨料、预制板块粒料、陶粒、烧结砖等建筑材料,也有将其用于垃圾填埋场覆盖土的实例。

3.4高科技融入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吸引了大量高新技术的融人,现在已经进入实际利用阶段的有:高效垃圾发电技术,焚烧残渣处理和利用技术,废气处理的新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焚烧炉的电脑设计等。高新技术的介入,使如今的垃圾焚烧厂从过去的单一处理型转成含有多种高新技术、具有多种功能的新型设施。同时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也有效地促进了焚烧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3.5综合性处理

鉴于城市垃圾组分的变化较大,通过综合性处理有利于保持垃圾组分的相对稳定,延长焚烧炉的使用寿命,降低废气、残渣的处理难度,也有利于保证产出物的质重。

4焚烧技术在*市的应用研究

垃圾焚烧厂投资巨大,环保技术水平高,要求严,因此对垃圾焚烧厂的上马要审慎决策,否则会带来经济损失以及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按照经济学、环境学、系统学的理论对我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适用性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4.1焚烧必要性

我市发展垃圾焚烧技术应该讲是势在必行,目前我市的5座垃圾填埋场已有3座1~3年内面临封场,再找几处合适的填埋场址已经不可能,而堆肥处理在我市因产品销路问题不能上马,别无选择,只能上马垃圾焚烧厂。目前,我市规划建设的有4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分别是:关山环保资源电厂、北洋桥垃圾焚烧发电厂、锅顶山垃圾焚烧发电厂、汉口垃圾焚烧发电厂。

4.2焚烧可行性

4.2.1垃圾特性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与垃圾成分有很大关系,而垃圾的成分则与燃料结构、消费水平、收集方式、地域和季节等多种因素有关。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构成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有机物含量已经大大高于无机物含量。随着天然气的进汉,垃圾组成正由“多灰、多水、低热值”向“较少灰、较高热值”的方向发展,给我市城市垃圾的焚烧处理奠定了基础。一般当垃圾热值高于5000ki/kg,同时土地资源有限时,应优先采用焚烧法处理。2004年我市生活垃圾的湿基低位热已超过6000ki/kg,完全符合垃圾焚烧的要求。

4.2.2经济可行性

我市近年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雄厚,垃圾焚烧厂每1000吨处理能力投资4~6亿元对于我市已不是很大的负担,因此即便财政投资垃圾焚烧厂,也是可行的。

国家在垃圾焚烧处理产业方面的优惠政策保证了社会资本投资垃圾焚烧厂的投资回报,因此上马垃圾焚烧厂比垃圾填埋厂更容易吸引外资和社会资本进入。

4.3焚烧炉选择

炉排炉焚烧技术目前较成熟,炉体较大,但设备投资较高;流化床焚烧炉技术在国内正在发展之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炉体较小,投资较低。全国各城市垃圾焚烧厂运行结果表明:炉排炉水循环安全可靠,汽温调节性能好,燃烧较稳定。对城市垃圾具有很大宽容性,负荷调节灵活,与其它焚烧技术相比,目前有较大优势。根据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共同的《城市生活垃圾》,垃圾焚烧目前宜采用以炉排炉为基础的成熟技术,审慎采用其它炉型的焚烧炉。禁止使用不能达到控制标准的焚烧炉。考虑到*的垃圾特性、城市地位及经济技术水平,在焚烧厂建设上宜高起点严要求,应优先采用以炉排炉为基础的焚烧处理技术。

目前炉排焚烧炉设备主要有进口、国内改进型以及国内简易型三类,三种类型设备造价和环保情况差别很大。鉴于国产焚烧炉大都还存在一定问题,焚烧烟气所含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未能被焚毁,需进行改进,如对炉排、炉体型式和气流模式等进行优化设计。因此我市在近两年应优先采用国外专业厂家的成套设备。

4.4配套政策

为保证垃圾焚烧厂的上马及正常运行,政府应出台如下政策:

1)、垃圾焚烧厂电力上网政策。要从政策上保证垃圾焚烧发电能顺利上网,核心问题是确定上网电价,根据国家政策及全国其它城市的范例以及垃圾焚烧电厂的处理成本,我市的垃圾焚烧发电上网电价应不低于0.50元/度。

2)、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实行垃圾处理收费是垃圾焚烧厂能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在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出台之前,应由政府给予运营补贴。收费或补贴占标准为60—100元/吨。

3)、集中供热政策。政府组织引导由垃圾焚烧厂向居民区或企业供热,并制定收费标准,以发挥垃圾焚烧的综合效益,提高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有人提出将混合垃圾分选处理后进行焚烧处理,分选处理后热值比较高部分燃烧效率高。美国和加拿大对RDF焚烧炉的焚烧标准给予一定放宽,德国垃圾法规定,当垃圾热值超过13000KJ/kg以上,其处理纳入回收利用范畴。分析国内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可燃物含量低,垃圾热值低,如果将垃圾分选处理的高热值垃圾与流化床等其他工业焚烧炉结合起来也许是相对理想的组合。

国家发改委最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发改价格[20*]7号)指出“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实行政府定价的,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分地区制定标杆电价,电价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加补贴电价组成。补贴电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25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发改能源[2005]2517号)将“用于清洁处理和能源化利用城市固体垃圾,包括燃烧发电和填埋场沼气发电”列入生物质发电和生物燃料生产。《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中同时指出,“发电消耗热量中常规能源超过20%的混燃发电项目,视同常规能源发电项目,执行当地燃煤电厂的标杆电价,不享受补贴电价”。这些政策的落实将对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生深刻的影响。

六、结束语

中国生活垃圾焚烧发展要不要沿着发达国家主流发展技术路线值得认真思考,只要我们能够按照“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要求,对目前生活垃圾焚烧发展现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结论是不难得出的。

对于许多城市,土地资源非常宝贵,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地选择将越来越困难,垃圾填埋处理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随着经济发展焚烧处理会逐步发展成为这一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手段。有条件的城市要积极稳妥推进垃圾焚烧厂建设。

第2篇

根据庶正康讯(北京)公司多年来开展行业连续性监测获取的数据分析:2010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增速将超过20%,成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首先,在严峻的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2009年第四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将超过10%,全年增长率将超过8%,2010年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全年增速达8%以上,中国经济正在转向内需拉动增长模式,这为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外部经济环境。

其次,2000年~2009年间,保健食品行业年均增速均超过两位数,2009年消费品行业受到风投追捧,医疗保健更是成为了投资者最关注的领域。与之呼应的情况已经出现,999健康网等一批国内保健企业已被国内知名度极高的风司率先囊入旗下,并购重组不仅将成为2010年的行业热点,而且将加速行业发展。

第三,新医改方案把预防和控制疾病放在了首位。这表明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并将在这方面持续加大公共财政和人力资源的投入,8500亿元中的20%将用于公共健康教育,国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将表现在健康意识的大幅提升和保健消费预算的增加。

第四,继《食品安全法》之后,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促进行业发展的调研,《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保健食品原料安全标准》等一系列重要的法规文件将陆续出台,保健食品监管体系构架将进一步完善,稳定明晰的政策保障将激励业内企业追加投资,加速市场开发。

2《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将于今年出台

关系到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命运的纲领性文件《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预计将在2010年年中由国务院颁布施行,随后《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保健食品良好生产管理规范》等一系列重要的法规也将陆续出台。届时,将在稳定企业信心、恢复行业信誉和吸引投资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颁布,同年6月1日生效,其中第51条规定:“国家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随后《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管。依据法律规定,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围绕保健食品的定义、品种管理、生产经营以及广告监管等问题,展开了紧锣密鼓的调查研究,并于2009年5月31日对《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收集到来自社会各界多达万条的意见。

3单品牌系列产品成长加速

庶正康讯市场监测显示,2009年系列保健产品品牌增多,2010年将会呈现更加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一,目前我国保健产品已经与世界同步,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品种我国都有销售,而且均已被公众熟知;其二,鱼油、维生素等单个产品不能解决所有健康需求,逐渐衍生出针对某些需求的组合解决方案;其三,基于品牌化发展的需要,目前,很多企业的产品种类都很丰富,为了能实现产品之间销售的相互带动以及品牌塑造,促使企业向系列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其四,产品系列化销售有助于提高服务水平,从一家企业获得全面解决方案有助于长期客户的培养。

4投资建店成为新的竞争热点

目前,保健食品的有店铺销售主要集中在药店渠道,品牌连锁专营店虽然也有一些企业在做,但还未成为保健产品的主流销售渠道,这主要是因为品牌连锁专营投入大,实现效益时间长。

从另一个角度看,品牌连锁具有特殊的教育、服务和品牌塑造优势。品牌连锁可以有效缩减通路,由品牌企业统一分配到各连锁分店,分店设在各居民区,因而这种渠道具有短而宽的特点,有利于产品快速通过流通领域,及时到达消费者手中。这可以减少因流通环节多而造成的收益转移,品质也得到有力保证。除此以外,品牌连锁更容易形成专业服务平台,有利于消费者持续性消费。从庶正康讯的监测数据来看,2009年以同仁堂健康药业、汪氏蜜蜂园为代表的国内企业,以“RICHLIFE”为代表的品牌连锁专营企业店面扩张行为明显;以益生康健为代表的其他类型企业也开始扩展到品牌连锁阵营。出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企业将在2010年加快品牌连锁专营布局。除此以外,随着NBTY、GNC等跨国品牌连锁企业的进入,2010年品牌连锁专营将成为新的竞争热点。

5跨国企业加快进入中国保健市场的步伐

2009年,排名前列的跨国企业如美国GNC、NBTY,日本DHC等已经登陆中国市场,2010年,跨国企业进军保健领域的步伐将加快,食品巨头百事、日清以及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赛诺菲-安万特等对中国保健食品早已“势在必夺”。

从历史来看,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健康教育累积效应已经显现、慢性病呈现逐渐增长趋势、老龄化问题严峻等因素依然存在。除此以外,2010年新医改和保健相关政策法规出台,这些因素都将促使跨国企业加快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

6信用等级评价将成为保健食品企业经营利器

2009年11月,中国保健协会正式开展保健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2010年企业主动申请信用评价、注重自律接受社会监督将成为一种潮流。

2008年中国保健协会获批成为我国保健行业惟一有资格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的行业协会。经过两年的研究筹备,建立起涉及企业基本素质、经营管理、财务指标、社会形象及发展潜力五大指标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以三等五级(即AAA、AA、A、B、C)来区分保健行业企业的信用等级。通过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增强保健行业企业的信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同时通过客观、公正、严谨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帮助消费者和上下游企业快速识别企业的可信度。

7保健食品功能审批将进行重大调整

保健食品的功能审批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卫生部于1996年7月的《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中确定了12项可受理的功能,1997年增加至24项;在2000年《卫生部关于调整保健食品功能受理和审批范围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了美容和改善胃肠道等功能,并去除了抑制肿瘤和改善两项受理功能,最终确定为22项;2003年卫生部印发《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将“延缓衰老”和“抗突变”两项功能改为“抗氧化”功能,并对可受理功能术语进行了修改,最终将功能调整为现用的27项功能,而这次调整也已经有7年之久了。

随着2010年《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的,必将带动保健食品行业内相关法规标准的变动,而保健食品注册审批中最重要的功能审批部分,也将能够在科学上更加严谨,在操作上更加灵活。可能调整的内容包括对产品研发过程给予规范,对功能的表述更趋于严谨,对新功能给予更明确的申报细则,对成熟的品种实施备案管理,审批程序更加简洁透明,以及明确再注册细则等。

8保健食品原料有望增加

原料是保健食品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当前阻碍保健食品更快更健康发展的顽固瓶颈之一。关于保健食品原料规定的文件以2002年《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为主,其他相关规定都是对其进行小修小补。在这个文件中,仅有201种物品被列入了可用于保健食品的范畴。业内企业迫切期待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能有更多的物产资源被允许应用。2010年,《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保健食品注册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出台后,保健食品原料管理也将实现完善和升级。

9政府将出重拳规范保健食品广告

《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出台后,《保健食品广告审查管理办法》也将取代2005年的《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成为一部保健食品监管的重要法规。这部法规不仅完善了广告审批与管理的原则与程序,最大的进步是给予了监管部门更明确的职责与权限,以此贯彻《食品安全法》中“国家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职,承担责任”的法律要求。规范保健食品市场,保健食品广告是监管的重心。

第3篇

关键词:动漫;青少年;学习生活;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F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073-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信息化社会加速发展的今天,动漫的涌现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动漫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动漫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及时代意义。动漫对青少年的心理感知、思维认知、价值认知和道德认知的发展有着积极或消极的意义。希望借助本次研究,借用“趋利避害”的理念,促进青少年的心理认知健康发展。前人在动漫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方面研究也较多,主要体现在感知、道德与价值观、审美、犯罪、心理健康等角度来研究动漫对青少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动漫对青少年学习生活、创新思维等方面来研究动漫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调查的可行性以及调查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等方面,决定在宿迁本市的中小学及高校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群体里实行问卷调查,这些学生分别是宿迁市当地六年级100名学生、初二100名学生、高一100名学生、大二100名学生。

在调查对象选择方面,为使调查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所选择的学校的等级都处于中等水平。在调查对象四个不同的年龄阶段随机抽取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充分考虑动漫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的影响。

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率,本次调查是由研究者亲自前往四个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在进行问卷调查前,首先向被调查者作出相应的解释和说明,由被调查者自己匿名填写,以确保该调查结果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对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阶段、对动漫的喜爱程度、动漫对被调查者学习生活、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调查。

把有效问卷以个人为数据单位,用数字代表选项,按照不同的题目及调查结果的选项输入Excel表格中,利用Excel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绘制表格。

三、结果与分析

在所有调查的400份问卷中,其中有效问卷396份,其他四份因不符合要求而作废,问卷有效率为99%。

(一)青少年对动漫的态度

1.男女生对动漫喜爱程度的差异

传统意义上,一般认为男生更偏爱动漫,在此次研究中,对有效问卷中“您的性别是:”和“您喜欢观看动漫吗?”两题的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大致看出,在对动漫一般喜欢的程度上,男生比例比女生低了近10%,而在对动漫比较喜欢的程度上,男生比例比女生高出近10%,在对动漫的其他几个喜欢程度上,男女比例相差不大。由此结果表明,男女生对动漫的喜爱程度稍有差别,男生对动漫的喜爱程度比女生略微高些,但不如传统意义上相差那么明显。

2.对青少年喜爱动漫程度的探究

为了解现如今青少年对动漫的喜爱程度的分布情况,对有效问卷中的“您喜欢观看动漫吗?”一题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非常喜欢的占21%,比较喜欢的占33%,一般喜欢的占28%,不怎么喜欢的占14%,完全不喜欢的占4%,由此可以看出50%以上的青少年比较喜欢或非常喜欢观看动漫,足见动漫在青少年中的魅力及影响力。

现阶段的青少年大多专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学习生活相对过于单调,而动漫能通过动感的画面、激昂的配乐集视、听、动觉于一体,且动漫作品主题的非常丰富,涉及到冒险、神话、战争、童话、体育、科幻等,这些主题对青少年有较大吸引力,丰富了他们的生活。观看动漫不仅成为青少年娱乐的一种方式,而且能满足他们情感方面的需要,如亲情、友情、爱情、奋斗、责任、理想等。

(二)动漫对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影响

1.动漫对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程度

为探究现如今动漫对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影响,对有效问卷中的“您认为动漫对您的学习生活重要吗?”以及“您认为动漫对您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两题分别进行结果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如图2、表2所示:大多数的青少年认为动漫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一般重要、有点重要或完全不重要,只有4%的青少年认为动漫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非常重要以及9%的青少年认为比较重要;另外,61%的青少年认为动漫能够放松自我、促进学习效率,30%的青少年认为动漫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没有影响,仅有9%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沉迷动漫,会影响学习效率。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动漫对大多数青少年的学习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助于他们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2.动漫对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影响方面

在“您认为动漫对你的学习生活的影响有哪些?”的开放式题目中,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动漫对青少年既有积极又有消极方面的影响。大部分青少年认为观看动漫不仅能够开拓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增强幽默感、缓解学习压力并激励学习、提高自信心和审美能力、健全人格、坚持梦想以及坚定生活信念。还有一部分青少年觉得过分沉迷于动漫,会占用学习时间,影响学习生活规律,降低学习效率和成绩,对视力也有影响,且动漫里虚幻不现实的成分会造成他们爱幻想、缺乏实际,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不利。

(三)动漫对青少年创新性思维的影响

为研究青少年对动漫的喜爱程度与其创新性思维之间的相关关系,在问卷中设有“下图看上去像什么?请尽可能多的选出你所能联想的内容”这道开放性题目,并附有罗夏墨迹图中一张蝙蝠状的墨迹图以及八个空格供被调查者填写,以评测被调查者创新性思维的发展程度。并依据创新性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敏感性三个特性分别对应被调查者填写内容的数量、种类以及新颖程度,把被调查者的创新性思维的发展程度划分成1分-5分5个等级。分别统计对动漫非常喜欢、比较喜欢、一般喜欢、不怎么喜欢的墨迹图得分并计算出相应的平均分,根据统计结果绘制出如图3所示动漫喜爱程度与墨迹图得分关系折线图。其中完全不喜欢、比较喜欢、一般喜欢、不怎么喜欢、完全不喜欢动漫的青少年的创新性思维发展程度的平均分分别为2.0、3.1、3.1、3.0、3.8,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对动漫的喜爱程度与其创新性思维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观看动漫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展青少年的创新性思维。

在这道开放式题目中,大多数被调查者联想到了蝙蝠、蝴蝶、飞蛾、风筝、飞机、树叶等形状相似、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想象力较为丰富的学生把此图联想为一双高跟鞋、头饰、两头相撞的牛、鸡排、会飞的兔子、未来人类、被污染的梦想、胎记、骷髅、地图、面具等比较新颖的事物。还有一些比较或非常喜爱动漫的青少年,把此图联想为吸血鬼、巫婆的背影、怪盗基德、怪兽、装备、精灵、超人、蝙蝠侠、奥特曼变身器、黑夜的锁魂者、比卡丘、蚂蚁皇后等与动漫相关的事物或人物。

结论

第一,传统意义上,认为男生更偏爱动漫,但调查结果表明,男女生对动漫的喜爱程度稍有差别,不如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相差那么明显。

第二,动漫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有较大影响。近六成青少年认为动漫能够放松自我、促进学习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动漫对大多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三,根据青少年对动漫的喜爱程度及罗夏墨迹图的得分情况来看,青少年对动漫的喜爱程度与其创新性思维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观看动漫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展青少年的创新性思维。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基本现状

全市现有番茄制品生产企业2家,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番茄制品分公司和天然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番茄制品能力3.16万吨,其中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番茄制品分公司2.5万吨;天然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0.66万吨。

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番茄制品分公司于1995年引进意大利日处理番茄500吨生产线,*年技改扩建,新增意大利日处理番茄*吨生产线。目前是塔城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市重点扶持企业,产品销往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罗马尼亚、美国等地。20*年,收购番茄原料14.68万吨,支付原料款4300万元。生产番茄酱2.03万吨,产品合格率100%。实现销售2.2万吨,产值8125万元,经营利润1156万元,改变了多年负债经营的局面。

天然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是招商引资企业,注册成立于20*年底。20*年开工建设并生产,收购番茄原料3.7万吨,支付原料款1*3万元。生产番茄酱0.5万吨,产品合格率100%,实现销售0.5万吨,产值2444万元,经营利润420万元,成为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见效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二、产业特点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番茄加工能力逐步扩大,番茄播种面积逐年增加。番茄产业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

2、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形成。番茄制品企业把原料基地建设作为生产的第一车间,主动与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农户按合同进行生产,企业按合同组织收购,通过订单合同的方式稳定了产销关系,逐步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机制。

3、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成立了番茄种植协会,培养了番茄销售经纪人。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途径,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参与竞争。

4、形成番茄产业化经营的格局。乡、镇紧紧围绕“四区一线”产业布局,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通过鼓励种植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田间技术服务等形式,促进了番茄产业化经营格局的形成。

三、存在问题

一是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需完善。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亟待完善健全。加工企业、中介组织、基地、农户之间形成的产销关系比较松散,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

二是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有待于加强。基地建设程度低,对发展早熟和晚熟番茄品种的种植影响较大,并直接关系到番茄加工企业的生产时间。同时,对提高加工设备能力利用意义重大,是企业利润来源的重要增长点。

四、发展预测

*市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

1、现状分析

番茄产业按年生产番茄制品能力3.16万吨计算,全年需番茄原料19万吨,需番茄种植面积4.2万亩。其中中粮屯河*番茄制品分公司需番茄原料15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3.3万亩;天然番茄制品有限公司需番茄原料4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0.9万亩。

2、新增预测

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番茄制品分公司投资5000万元,将引进意大利日处理1500吨番茄生产线。计划5开始项目建设,7月底投入生产。此生产线年需新增番茄原料9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2万亩。*西域鸿兴果蔬实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一期建设日处理1000吨番茄生产线,将于今年建成投产。新增番茄原料6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1.3万亩。

新增年生产番茄制品能力合计2.5万吨,全年需新增番茄原料15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3.3万亩。全市年生产番茄制品能力将达到5.66万吨,从生产与加工平衡衔接方面进行理论分析,需番茄原料34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7.5万亩左右。

五、主要措施

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大力培育和发展番茄加工企业,继续完善番茄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发展各种类型的中介组织,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全面提高番茄产业化经营水平。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搞好服务。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措施。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感,把扶持番茄农业产业化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建议充实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调领导机构,加强组织协调,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做好番茄制品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2、调整措施,加大扶持,推动产业发展。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加大对番茄制品企业的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继续加大番茄原料基地建设力度,在贷款贴息、栽培技术、新品种引进研发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发展银行部分信贷资金有一定比例投向龙头企业。不断优化支农资金支出结构,调整投资方向和重点,发挥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的作用,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

3、多种形式,建立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鼓励和引导番茄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和鼓励番茄加工企业通过股份制形式,完善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分配机制,结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番茄加工企业与农户按照公司加农户的基本模式,建立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促进番茄加工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番茄行业协会,使各类番茄中介组织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番茄加工企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第5篇

随着因特网的出现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微软总裁比尔·盖茨预言:传统商业银行是要在21世纪灭绝的一群恐龙。招商银行思考着“传统银行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一)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1989年实行首次股份制改造,1993年完成第二次增资扩股。如何走出深圳,改变以对公业务为主的批发性银行的市场形象,从我国老百姓在银行存款占整个国家资金盘子50%以上的蛋糕中切上一大块,摆到了招商银行决策者的面前。

当时金融品牌在中国银行业还很陌生。招商银行高管层意识到,拓展市场不仅要有好的服务,还需要一个好的品牌来巩固市场,推动未来发展。1995年,一张集各种本外币储蓄存款和各种储蓄种类的存折(存单)于一身的印有金色葵花的“一卡通”问世了,并开创了中国储蓄产品为理财服务的先河。1996年,“一卡通”在全国首家实现全国联网通存通兑,并迅速走红。1999年,招商银行人民币储蓄增量是除交通银行以外的其他8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增量总和的1.86倍。马蔚华感慨地说:如果没有“一卡通”这个高科技产品,就没有我行存款如此迅速的增加。

(二)搭上信息时代的网络快车

要改变传统银行的命运,仅仅拥有一个成功的品牌是不够的。1998年,招商银行又在国内首家推出了基于因特网的网上支付“企业银行”系统,为企业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银行服务。1999年,在国内率先全面启动“一网通”网上银行服务,全面覆盖个人、企业和证券交易等。为此,招商银行的企业客户又得到了激增。

(三)介入资本市场突破制衡资本实力的“瓶颈”

招商银行成功的品牌与网络战略的结合,已不再是刚出道的无名小辈了。1998年,招商银行位居英国《银行家》杂志最新排名榜中的世界500家银行之列,比上年跃升113位,成为当年最大的“黑马”。随着业务的飞速发展,资产规模快速增加,资本充足率很快就要低于8%,资本实力已成为其快速发展的又一“瓶颈”。私募资本难度越来越大,怎么办?向资本市场进军,充实资本实力立即成为了招商银行高管层的重要思考与行动。最后,招商银行又一次获得了成功。

二、管理理念和管理文化

一个成功的企业,离不开其独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文化。

(一)招商银行经营管理理念

可概括为“一个协调”、“三个理性”和“五大关系”。

“一个协调”是指效益、规模和质量的协调均衡。要义是“不求规模大,但求效益好”。并通过资产利润率这一考核指挥棒把三者的协调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三个理性”是指理性对待市场、同行和自己。一是理性对待市场。对不同时期的不同经济金融环境和市场环境,适时调整信贷政策、理性把握市场发展态势,并实现信贷资产的理性增长;二是理性对待同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杜绝不规范经营,坚决不参与非理性竞争;三是理性对待自己。创造一系列较为通畅的反馈渠道来发现问题,进而可以不断改进自己。

“五大关系”是指处理好管理和发展、速度和质量、客户和员工利益、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制度建设和企业文化的关系。一是管理和发展的关系。发展必须以管理为后盾。如果管理滞后,发展超前,最后的结果是进一步退两步;二是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招商银行坚持质量是发展的第一主题;三是客户和员工利益的关系。要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招商银行出发点是实现员工利益最大化。因为股东利益来自于客户,客户又是靠员工去开拓的;四是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为了在未来能与外资银行一争高下,有必要牺牲一些眼前利益,进行一些大的投入;五是制度建设和企业文化的关系。制度对高风险的金融业来讲非常重要,但是光有制度还不行,因为制度通常是滞后、被动且有漏洞的。这种情况下必须靠企业文化来弥补,因为企业文化无所不在。

(二)构建管理文化是招商银行获得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加强管理的问题上,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用“五个原则信条”和“五个关系理念”来概括招商银行在构筑管理文化过程中所要努力的方向。

“五个原则信条”中,一是稳。要强调“质量是发展的第一生命线”;二是规范。就是按通行的商业银行经营惯例办事;三是严格。就是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奖惩分明,而且必须事实清楚、责任明晰;四是科学。指银行管理者在研究、处理问题时要讲求科学,要符合客观规律;五是扎实。即制定制度、检查落实和工作作风都要扎实。

处理好“五个关系理念”是指处理好管理与发展的关系;权力、责任和利益之间的关系;企业风险收益与员工风险收益之间的关系;员工自我约束和外在制度约束之间的关系;管理成本和管理收益的关系。

三、信息技术运用和产品创新

因特网的出现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传统银行的生存提出了重大质疑,也为招商银行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招商银行的决策者深刻认识到,作为起步晚的“小银行”,不可能像国有大银行一样通过设立众多的营业网点来扩大市场影响和延伸服务半径,富有前瞻性地确定了走“水泥加鼠标模式”,领先并着力打造满足上网一族在家就能办理银行业务的“虚拟银行”。

(一)用信息技术改造业务系统

1、建设集成的后台业务处理系统

银行虚拟化和客户服务个性化要求银行的业务处理模式和客户服务模式发生本质变化,招商银行完成了新型后台业务处理体系的设计,将支持银行虚拟化、服务个性化、金融创新、信息管理作为建设目标。

2、建设以业务处理中心为核心的银行虚拟化服务体系

顺应银行虚拟化发展趋势,招商银行将把银行业务处理系统调整为通道系统、业务处理中心平台、后台业务系统三个层次的体系结构。目前,招商银行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系统,未来虚拟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将从单纯的通道建设转移到业务处理中心平台建设。

3、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建立服务多元化的网上银行

招商银行网上银行的整体发展目标是将网上银行建设成为集银行服务、投资理财、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网站。未来招商银行网上银行的工作重点是做好服务的整合与完善,保持其网上银行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二)搭上信息时代快车的产品创新

招商银行之所以发展迅猛,与其一贯重视信息化产品的创新是分不开的。如该行在业内最先推出的“一卡通”和“一网通”就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

1、一卡通

招商银行最早在国内推出一卡通。它以客户号为基础,集本外币、定活期多种功能于一身并有效地将卡和存折合二为一,极大地方便了客户,并引领了中国银行卡的发展潮流。

2、网上银行

网络兴起以后,传统银行业怎么办?招商银行最早在业内推出网上银行,并成为中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先锋。

此外,招商银行积极鼓励基层行业务与管理的创新。除重大技术类产品由总行直接开发外,业务类新产品绝大部分都由基层行开始试办。基层行有相对成熟的产品案例后,报深圳管理部或总行备案,管理层根据产品的市场潜力、风险情况,进一步标准化,作为新的业务模式在全行推广。

四、营销队伍建设和客户营销

在业务发展中,招商银行意识到,要实现对公私业务“两手抓”,又要有效减少人力成本,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产品对个人客户的吸引和全天候服务,扩大对公业务客户经理队伍占比是实现市场份额“双拓展”的重要手段,并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工作目标:

(一)培养一支强大高素质的对公营销队伍

1、实现全行人员配置的“三三三一”目标。即经过3—5年的努力,使对公业务客户经理、个人银行业务经理和支持服务人员的数量各占到银行总数的30%,各级管理决策人员占比控制在10%以下。

2、实现对公客户经理结构的“六三一”目标。即在全行对公业务客户经理中,支行及支行以下对公业务部客户经理的数量占总数的60%,分行对公业务部客户经理占总数的30%,总行对公客户经理占10%。

3、实行对公客户经理强制培训和晋升制度。培养客户经理的事业认同感、荣誉感和成就感,形成“业务发展人才培养业务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

(二)客户营销

以客户经理制为中心,建立管理决策、服务支持和市场营销三大职能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多层营销、上下联动的对公存款业务运作体系。同时,以“金葵花”理财打造黄金客户服务和营销体系,通过制定分层次服务细则对客户专业化理财做出尝试,并在“一对一”服务理念的基础上,形成“金葵花”品牌理财。

五、风险控制

1999年开始,招商银行以上市为契机,不断规范自身管理,并以罕见的力度,完成了对坏帐等历史问题的处理:聘请毕马威对全行的资产进行了一次大清查,采用严格的国际标准对业务经营、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进行现场审计,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对财务制度进行了调整;按照最严格的标准计提准备金;1999年拨了8.9亿元呆坏帐准备金,2001年又增提49亿准备金,从1999年到2002年4月上市这段时间,招商银行先后从盈余公积金、利润和准备金中核销了34.36亿元呆帐贷款,使不良率压缩到10.25%,准备金覆盖率达46.81%。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包含文化、制度、考核到评价等一系列关键因素的风险管理体系,并成功地规避了一些大的系统性风险。如银广厦2001年曾向招商银行申请2亿元贷款,但反对招商银行审查其唯一盈利的天津萃取项目的现金流和出口情况,招商银行在最高级别的贷款审查委员会上讨论后,最终由于没有摸清银广厦的盈利来源而否决了这一项目。

2000年以后,招商银行摸索了一套特有的风险原则与规章制度。

(一)信贷三原则。原则上不长贷短用,坚持收回;原则上循序渐进,坚持适度授信;原则上不垫款,坚持进退自如。

(二)否决制原则。总、分行长都参加审贷会,但是只能质询项目本身的情况,且只有一票否决权。

(三)政策会商修订制度。高层管理者和专家定期会商,对执行政策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总分行意见不一致的重大问题进行会商,提高对市场风险因素的灵敏反映和控制力度。

(四)坚持风险可控原则。将风险控制在资本所能控制的范围内。

(五)在部分支行试点建立信贷分析员制度。将风险控制关卡前移,从主观上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

(六)审贷官制度。对公与对私贷款流程不同,但都执行独立审贷官制度。在支行设立客户经理—支行审贷部门(审贷官)--支行审贷小组。个人贷款通过这三道程序审核即可直接在支行放款,贷款档案也由支行分别管理,分行资产管理部通过联网信息即时监控。对公贷款经过上述三道审核程序后,上报分行风险控制部,由风险控制部审贷官审核、批准后,分行放款中心放款。房地产贷款作为风险集中的特殊贷种,每一笔都须上报总行审批。

(七)在分行层面成立独立放款中心。为了更好的控制信贷操作风险,推行审贷分离原则,执行放款集中操作制度。集中承担所辖基层营业机构对公资产的审核、执行和管理等工作。

(八)在总、分行设立了贷后报备上一级、贷后抽查和上级复审制度。各级分支机构每个月须制作信贷业务快报、贷后检查表格,向其上级行报告其贷款状况。

招商银行在全行提出“质量是发展的第一主题,没有真实的质量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持续的竞争力”。

六、业绩考核与激励

招商银行考核体系改革的第一步是配合客户经理制的实施,从改革对公业务拓展人员的考核办法上着手,核心思想是摒弃存款指标、贷款质量指标分别单项考核的办法,建立以利润为导向的考核机制。

(一)业绩考核体系加大了资产质量和利润指标的考核权重,逐步完成从规模性指标向效益指标的转变,以利润作为基本的业绩考核标准。

(二)正在建立内部资金转移体系和成本利润体系,对机构、个人产品和客户所产生的利润进行详细的衡量。

第6篇

关键词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

普陀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汇聚处,位于我国南北海运航线和长江航线的“T”字型交汇点上,区位优势明显,港口岸线资源丰富。“十一五”时期,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杭州湾大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建成,临港工业将得到更快的发展,技能人才将更加紧缺。为此,我们对普陀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问题进行了调研探讨,以推动全区临港工业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普陀培养和发展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现实意义

(一)临港工业兴起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据统计显示,“十五”期间,我区工业经济高速发展,2005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0.9亿元,以船舶修造、水产品加工、海洋生化、机械加工为主要产业的临港工业更是发展迅猛,临港工业实现产值91.32亿元,占82.3%。至“十五”期末,以船舶修造、水产加工和新兴的石化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企业已增至330家,从业人员达到15622人。“十一五”时期,我区将抓住国际海洋产业兴起和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线,着力建设“五大基地”,形成普陀特色的新型海洋产业体系,推进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可以预测,未来五年内,我区临港工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将呈现更加强劲的势头,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已迫在眉睫。

(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智力保证

“十一五”时期,我区将重点发展船舶修造、临港石化、能源、物资储运等临港产业,以内外互动、产业链延伸、空间整合与环境保护等为重点,力争建成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船舶修理基地、全国重要的船舶制造基地;以临港大型石化项目为主攻方向,建设深水岸线为依托的岛屿型石化产业基地;以推进结构优化、技术支撑、空间整合为重点,主攻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力争建成全国一流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要实现以上目标,迫切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尤其是要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培养大量复合型的技能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工业水平,提高产品的创新性,走高附加值、高利润的道路,为促进我区临港工业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促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技能人才是临港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与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人才主体。“十一五”时期,我区将大力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临港工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仅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还需要一大批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的技能人才。如果技能人才紧缺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必然影响到其他各类人才作用的发挥。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发展,使一批富有实践经验和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脱颖而出,不仅能解决临港工业发展之需,也有利于营造重知识、重技能、重技术、重创造和“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利于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深化人力资源开发,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

(四)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十一五”时期,临港工业将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临港工业的发展必将为广大渔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平台。以船舶修造业为例,至“十五”期末,我区共有船舶修造企业67家,修船坞容量达到100万吨,从业人员为3749人。“十一五”期间,我区船舶工业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修船坞容量将达到200万吨,预计从业人员将突破万人,届时,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成倍激增,如此大的用工数量全靠外地引进根本不现实。因此,培养发展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具有美好的就业前景。另外,根据舟山市“3X3”产业发展重点规划,我区临港重化工项目在今后几年将有新的突破,临港重化工业将成为企业用工的新亮点。

二、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和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十五”时期,我区加大了对各类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亟待引起重视和解决。

(一)缺乏培养发展规划,所需技能人才总量不足

“十五”期间,我区对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缺乏总体性规划,培养发展目标、重点和渠道不明确,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缺少系统性和针对性,培养层次不高,数量严重不足。调查显示,根据我区临港工业产业发展,现所需技能人才约7000人左右,而目前我区共有临港工业技能人才1095名,其中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的88人,占8.0%;中级工133人,占12.1%;初级工327人,占29.9%;三者之比为16:24:60,有从业资格的547人,占50.0%,供求严重不足,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提高竞争力、加速产业升级和推动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得不到全社会的重视,职业教育培训渠道没有拓展到全社会,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后,培训的功能弱化,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职工培训责任主体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致使技能人才培养缓慢,难以适应临港工业产业发展的需求。

(二)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狭窄,所需技能人才结构失衡

“十五”期间,我区承担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主要是沈家门中学、普陀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沈家门中学机械分校和普陀水产技校,专业设置以旅游、宾馆服务、机械加工、烹饪、计算机、轮机、船舶驾驶等专业为主,涉及临港工业产业的专业不多,招生人数较少。从我区临港工业产业的发展态势分析,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紧缺还表现为结构上的矛盾,调查显示,技能人才结构呈明显的“金字塔型”,高技能人才稀缺,初级技工和从业资格人员居多,层次结构不尽合理。1095人中,419人分布在水产加工行业,占38.3%;487人分布在船舶修造行业,占44.5%;161人分布在机械制造行业,占14.7%;28人分布在石化行业,占2.5%;80%以上的技能人才集中在水产加工和船舶修造行业,行业分布不均衡。究其原因是技能人才专业性较强,转变工种甚至转行的成本和危险性都比较大,难以在短期内向新兴产业有效转移,加之技能人才培养周期长,职业学校又各自为政,规模较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存在着与产业发展相脱节的现象,社会化培训机构较少,企业自主培训能力不强等,使技能人才储备不足,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有效供给。

(三)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技能人才培养经费不足

“十五”时期,我区对于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缺乏政策上的支持,《职业教育法》规定应投入的教育经费,没有落实到位,职业技术教育奖学金、技师培养财政补贴、高技能人才津贴等激励措施缺少,法规落实和政策引导鼓励做得不够。虽然个别企业的个别岗位给高技能人才提供了较高待遇,但从总体上看,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偏低,就业环境、劳资关系、社会保障等用工制度上没有获得与专业技术人才同等的待遇。在投入体制方面,政府对于临港技能人才的培养未能纳入财政预算,投入机制未形成制度化,没有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培养的投资主导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政府培训经费投入累计近400万元,企业投资近50万元。由于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陈旧,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尽人意。

(四)管理体制不够规范,技能人才培训所需师资薄弱

目前,我区职业教育和培训管理体制还没完全理顺,教育、劳动保障、安全管理等有关部门职能交叉,重复管理、多头培训等现象依然存在,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缺乏统筹、有序的管理。由于社会和政府从思想认识、资金投入以及政策待遇等方面,不同程度对职业教育和培训存在着忽视,因此,我区的职业技能教育发展要落后于基础教育、成人教育等其他各类教育。调查显示,四所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教师较少,约占教职工的69.0%,特别是从事临港工业教学的专业教师更少,约占专业教师的23.8%,因师资力量薄弱、教研教改滞后和实践场地等因素影响,石化加工等与临港工业技能教育相关的专业缺乏设置条件,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明显滞后于临港工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三、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随着“人才强区”战略的实施,“五大基地”建设的推进,临港工业的大发展,我区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将面临大好机遇。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根据中央和省市进一步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精神,并结合我区实际,对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总体思路和政策作如下调整和创新。

(一)总体思路调整

“十一五”时期,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的总体思路,应从目前的相关部门各自为政调整为由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综合统筹,发挥政府的综合协调优势;在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上,建立以政府出资为主导,并承担主要责任,指导企业、民间投资共同开展技能培训的多元化格局。一是发展战略重点:在发展战略上,政府应把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作为全区技能人才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予以优先考虑,纳入全区人才资源发展规划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重点强化船舶修造、石化加工、机械制造、水产品精深加工等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二是基本工作思路:坚持以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按照党管人才要求,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区职教中心和企业为主体、社会培训为补充的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新机制,以扩大总量、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为目标,大力促进临港工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区临港工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战略目标选择

“十一五”时期,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目标是:建立适应就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建设海洋经济强区及临港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的职业培训新体制;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统筹、行业指导、职校和企业组织培训的运行机制;创建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新体系,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技能培训,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格局。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的主要指标:至2010年,临港工业技能人才总量发展到3200人,年递增24.7%,高、中、初级工三者之比达到20:40:40,技能人才队伍总量和结构基本满足临港工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制订培养发展规划

要加强对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组织领导,把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列入区属有关职能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引导临港工业企业建立健全培训组织机构,落实专(兼)职人员,负责对企业职工的业务培训,并制定有关职工培训教育的考核制度和办法。同时,要根据区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总体思路调整及战略目标选择,研究制订全区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的五年规划,明确培养发展目标、培养发展重点和培养发展途径。鼓励指导临港工业企业根据区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五年规划,结合本企业实际,相应地制订技能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确定分阶段实施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提出相应的培养措施,切实提高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计划性和针对性。

(二)创新激励制度和措施,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设立区职业技术教育奖学金和就读职高学生助学金,并逐步提高奖学金和助学金额度,提高素质相对较好的学生到职校就读的吸引力。建立技师培养财政补贴、高技能人才津贴、首席技师评选等制度,鼓励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积极改进技能考评制度,逐步形成以能力为导向、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放宽技能考核鉴定中的年龄、工龄等条件限制,适当降低鉴定费用,鼓励现有技能人才技能的再提高、再发展;将技能人才的薪酬与岗位、等级证书挂钩,逐步建立以岗定薪、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薪酬机制,以制度创新及政策激励引导和促进临港工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

(三)整合开发职教资源,提高教学实训质量

去年11月,我区在四所职校合并基础上成立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基本实现了区内职教资源的整合,为丰富专业设置、提升培养层次创造了条件。“十一五”期间,必须继续加强对职教资源的开发和优化组合,大力引进培训技能人才所需的师资人才,拓展培训专业和内容,以区职教中心为主阵地,以市内外高等院校、各级成校、民间培训机构、企业为依托,大规模开展各类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培训,扩大技能人才总量。继续坚持校企联合和产教结合的办学思路,建立临港工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满足技能人才实践培训需要。鼓励职校和企业以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大比武、名师带徒、外出参观、参与技改等为载体的培训方式创新,切实提高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益。

第7篇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两个重要原则。各级领导干部是各项事业的组织实施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各级领导干部把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政治责任来对待,作为一种领导素质来提高,在实践锻炼中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一、在提高认识中强化贯彻落实的自觉行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单位的发展建设,对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知识结构和决策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践证明,只有不断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领导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跟上新要求。否则,提不出新思路,拿不出新点子,缺乏运用政策和机制自我发展的能力,本单位建设的重任就难以完成。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率先把强化学习摆在突出位置、付诸于行动。一要端正态度。强化“学为履职、履职必学”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学习科学发展观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的理解认识,并把这种要求转变为自身进步的主观需求和自觉行动,从而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加强学习,努力为能力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理论和知识基础。二要把握重点。领导干部需要学习掌握的东西很多,当前最紧迫的就是要按照胡主席的要求,下大力学习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创新理论、科技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科技素养和管理能力。三要提高质量。进一步弘扬求真务实的学风,坚持研究式的学习方法,把学习与研究解决本单位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统一起来,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以致用、学用相长。

二、在思维转变中谋求贯彻落实的创新思路面对新的形势任务,领导干部应着力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僵化的思维定式;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懈怠情绪;重当前轻长远、单打一的发展观念以及经验型、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要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本单位实际,把科学发展观具体化、层次化,避免一把尺、一般粗、一刀切的现象,推动本单位建设创新发展。一要提升理论思维层次。理论思维层次越高,领导工作才更有计划性、预见性,决策才更科学,更符合本单位建设实际。领导干部要自觉运用的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找准科学发展观要求与本单位建设实际的“结合点”,牢牢把握本单位发展的特点规律,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二要提升战略思维层次。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战略全局观、综合效益观,自觉从国家建设全局思考和筹划,把本单位建设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来设计,使本单位建设符合国家发展的总体要求。要高度关注国家安全内涵的新变化,把握好本单位建设发展的方向性、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不断强化“联合”、“融合”和“整体”意识,把本单位建设看作一个整体,不厚此薄彼、避重就轻,避免出现影响本单位整体建设的“短板”。三要提升创新思维层次。敢于冲破传统模式和思维定式的束缚,坚持把拓宽思路、务实创新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自觉运用以人为本、质量效益、统筹兼顾等科学理念分析本单位建设形势、谋划工作。要具前瞻性,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要求和上级的指示精神有机结合,探索新规律、拿出新举措、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地抓好工作落实。

三、在实践锻炼中增强贯彻落实的具体能力各级领导干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的实践中,要自觉以本单位建设为镜子,认真反思和查找在素质能力上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着力提高领导本单位现代化建设的能力素质。一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领导干部必须强化科学决策意识,学习现代决策理论,掌握运用现代决策方法,努力提高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要注重调查研究,摸准情况、抓住本质、把握规律,分析问题既要见微知著、静中见动、虚中见实,防止“拍脑门”决策、“跟风头”立项;又要统筹兼顾、汲取经验教训,借鉴历史、着眼现实,使每一个决策方案,都建立在严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真正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的检验。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健全党内议事规则和程序,集中集体智慧,确保决策科学。要强化法制观念,坚持党性,坚持按制度、规定办事,防止违法决策。二要提高科学领导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增强抓工作落实的科学性上下功夫。首先突出重点。工作指导上,要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特点,突出重点方向、重点单位、重点环节,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其次实施层次领导。领导干部必须善于统揽全局,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解决影响本单位建设的“瓶颈”上,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正规的工作秩序和落实到位的良性循环。第三搞好分类指导。遵循本单位建设的规律,把一般号召与具体指导统一起来,区分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努力增强工作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三要提高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制约本单位发展老问题的同时,要善于发现新形势、新环境中出现的新问题,正确处理机关与基层、“硬件”与“软件”、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防止顾此失彼,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战略性研究和预见性思考。要针对信息数字化、指挥控制自动化、完成任务要素一体化、工作力量联合化和保障集约化的实际,下功夫学理论、学科技、学管理,实现能力素质由单一型、经验型向复合型、科学型跃升,在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中发挥积极作用,体现优势。特别要牢固树立与战略机遇期相适应的战略发展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攻关、集中突破,真正做到以突破“瓶颈”推动整体发展,以解决难题带动整体推进,以局部跃升促进整体建设

四、让科学发展观真正融入工作实际。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作为医院,不管是国有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面临着如何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一个医院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要制定出符合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的医院发展战略。我院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联系医院实际作了部署和动员,在全院党员干部中迅速掀起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热潮。院党委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注意发挥班子成员的带头表率作用,努力建设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班子集体。在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中,班子成员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提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带头在深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带头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带头在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针对当前医院面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院迁建、学科发展等多项重要工作,班子成员围绕如何切实解决医院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等内容展开了讨论,并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确定了医院今后发展方向思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后勤管理等方面的调研课题。

坚持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坚持中西医并重,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医院服务质量建设。服务质量的好坏,或者说能否创立优良的服务品牌,已经成为关系到医院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这是在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大背景下对医院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在社会发展、文明程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提高的情况下对医院提出的新要求,同时还是在医疗环境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而对医院提出的新要求。所以应该在这个高度上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在提高服务质量方面下真功夫、实功夫,通过提高服务水平,创立服务品牌,更好地促进医院的发展。

第8篇

拥有着“中国茶叶第一街”称号的马连道,历经十余年发展现已成为中国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正处于提升和转型的关键阶段,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不可忽视,必须从可持续的角度给予有力破解,提高特色商业街的内涵层次,转变现有的业态经营模式,使其走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轨道。

【关键词】

特色商业区;SWOT分析;可持续

0 引言

自上世纪50年代,北京市茶叶加工厂落户马连道,为马连道茶产业集群发展播下了第一枚种子。改革开放以后,众多南北茶商纷纷进驻马连道,马连道茶叶市场逐步形成。历经10余年的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效引导下,如今的马连道,已由当年的仓储货运区发展成为街区街道主干路长1500米、街区面积1.8平方公里的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与此同时,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也面临很多问题,功能单一、业态低端、发展空间不足,开发主体不明确等。目前,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正处于提升和转型的关键阶段,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不可忽视,必须从可持续的角度给予有力破解,提高特色商业街的内涵层次,转变现有的业态经营模式,使其走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轨道。因此,本文通过对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不仅对促进其自身以及广外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其他功能街区的发展模式以及内在规律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1 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发展现状

马连道现有14座茶城,总营业面积22万平方米,共有茶商3000余户,汇聚全国各主要产茶区的各类名茶,年营业额超过42亿元,约占全国茶叶年交易额的十分之一,是全国著名的三大茶叶集散地之一。

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重点发展以茶叶专业商贸为主的产业,配套发展文化创意和艺术品交易产业、茶叶科技研发和展览展示产业、旅游和休闲娱乐产业、金融服务业、商贸服务业等产业。截至2012年四季度,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内拥有法人单位1559家,资产总计82.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02亿元,累计实现收入合计35.0亿元,利润总额0.7亿元,占全区十大特色功能区合计数的比重分别为10.4%、0.03%、1.8%、0.5%和0.03%。[]目前,马连道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茶叶交易中心,辐射范围远及俄罗斯、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2 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的SWOT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的发展状况,本文采取SWOT分析方法对该地区未来发展的区位优势(Location Strength)、制约劣势(Restrict Weakness)、战略机会(Strategy Opportunity)、市场威胁(Market Threat)四方面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为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的后续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基础。

2.1 区位优势(Location Strength)

马连道地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马连道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街道辖区内,广外地区是盛唐的蓟城,辽代的陪都南京,金代的金中都所在地,北京建城、建都都始于此地,历史悠久几经繁华。该地区靠近北京市中心,处于二、三环路之间,东北面紧邻北京西站,东南面与丰台丽泽商务区接壤,并与京石、京开等高速公路相连,属于与北京铁路枢纽和公路主干线相邻的交通类别区域。

2.2 制约劣势(Restrict Weakness)

从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功能区角度出发,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功能单一、业态低端。作为一个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城市特色功能区,马连道主要以茶叶销售为单一业种,以茶城和批发商铺为单一业态,茶特色突出,但功能和产业结构单一隐藏着未来发展转型的困难和风险。马连道茶叶销售以“三现”贸易(现货、现金、现场)为主,以低端业态和原始销售方式销售文化含量和价值都相对较高的产品,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升级。低端业态也削弱了马连道的城市功能区的综合竞争力。二是发展空间不足,开发主体不明确。作为建成区,目前马连道地区可开发土地匮乏,可持续发展空间不足,政府手中无地,许多产业升级设想无法实现,发展后劲不足。但马连道别无选择,只能走内生式发展的道路。产业的调整需要大的项目的带动,项目的推进需要市场的主体运作;但马连道作为一个功能区并没有一个官方或民间的经营管理主体在对它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导致规划执行力不足,缺乏有效经营管理,贻误发展良机。

2.3 战略机会(Strategy Opportunity)

首先,自国家提出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以来,北京作为国家优化开发区,大力引导并积极实践主体功能区发展理念,在编制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为引导各区县全面落实功能定位、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障。其次,北京市启动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为构创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赢得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的建设也将有利于促进整个南城经济的振兴和持续发展。第三,《北京市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构建“一核一带多园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被纳入到了“一核一带多园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之中,并与其他园区一同支撑着“一核一带”的发展。

2.4 市场威胁(Market Threat)

目前本市及周边地区均相继建立了采购中心。虽然这些采购中心的定位各有不同,但也是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如北京朝阳区豆各庄即将兴建的北京国际商品采购中心,其定位是国际商品贸易基地;天津保税区将成为中国北方与国际接轨功能齐全、服务一流的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近年来,青岛也在建设中国北方最大的跨国采购中心。

3 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可持续化发展战略

3.1 明确目标,巩固地位,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西城区“十二五”规划中将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定位为中国茶叶交易中心和中国茶文化交流展示中心,围绕这一定位,要进一步明确目标,提升特色商业区现代化水平和文化内涵,进一步巩固强化特色商业区地位。

一是打造国际茶产业交易中心。在国际茶产业演进进程中,依托国家在世界地位的提升和茶产业的快速发展,立足首都的科技、人才优势,聚合茶交易的先进功能和手段,建设全球性茶产业交易中心、商务中心和交流中心。二是打造中国茶文化中心。以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为载体,以功能提升、产业发展、文化繁荣、品牌彰显为目标,继承和发展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打造全国乃至世界性茶文化中心。三是打造中国茶总部聚集地。以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品牌为牵引,以为企业、机构提供增值(服务)为手段,吸引茶产业、茶文化、茶相关行业的国际国内企业总部和机构入驻,打造中国茶总部第一品牌。四是打造都市文化休闲目的地。通过有效的规划建设手段,进一步突出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的文化休闲功能,把马连道建设成为茶特色彰显、休闲功能突出、生态环境友好、文化氛围浓郁、社会人文关怀备至的人文功能区。

3.2 发挥优势,提升功能,注入可持续发展元素

茶文化是马连道的名片,依托高度聚集的涉茶产业集群和茶文化,马连道在国内外有了高知名度。有了这个良好基础,马连道就可以发展更多、更高端的产业和更强的城市功能。未来,马连道将在茶叶贸易特色街区的基础上,向着功能高端化、特色化、延伸化的方向发展,保持和增强商业功能,培育和发展文化休闲功能、商务功能、国际交往功能,成为一个与西单、王府井、CBD、金融街、丽泽商务区等功能区齐名,茶文化气氛浓郁,特色更加鲜明,具有多种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的茶叶特色商业区。新马连道将融合名茶、茶器具销售、茶文化体验、学习、交流、茶叶拍卖等功能于一体,功能完备的高端茶产业聚集区。

3.3 改善硬件,突出特色,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近年来,政府在马连道的环境改造上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但由于该地区市政基础设施过于薄弱,加快改善硬件设施仍然是马连道发展中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是在“环境提升马连道”、“科技提升马连道”、“文化提升马连道”三项措施基础上,对马连道城市亮、美、绿环境进一步改造,突出茶文化特色,尽快建立马连道标志性标识物,提升特色商业街档次。二是协调有关部门完善马连道地区市政基础设施和地区路网建设。特别是加快打通马连道与西二环的连接线,解决道路循环和进出马连道的问题。根据实际需要,再开通几条公交线路,方便居民出行。三是尽快落实马连道地区大型变电设施安装及有关城市规划方案。

4 结语

马连道由于其茶叶批发规模和国内外知名度,已经在北京城市功能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实施的战略机遇,马连道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内的一条特色商业街、新西城“一核、一带、多园区”总体布局中的特色商业区之一,已经进入到了转型提升阶段。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马连道开始向以特色商业为基础,向集文化、商务、电子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区域方向发展。未来,马连道作为位于首都北京的茶叶交易中心,将在新西城打造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的战略机遇期引来新的、更大的发展良机。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基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基础已经基本夯实,企业中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企业自建网站的比例也不断提高。截至2010年12月,有94.8%的中小企业配备了电脑,无电脑的中小企业仅占5.2%。有92.7%的中国中小企业接入了互联网,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通过不同规模中小企业的互联网接入比例可以看出,规模较小企业中互联网接入比例相对较低,规模较大的企业中互联网的接入比例已经接近100%。

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接入比例达到较高水平的原因主要是:

1、国家政策推动。国家和政府对于企业信息化的重视,以及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举措,对于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接入水平大幅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让中小企业认识到了互联网的价值,另一方面从政策上保障了中小企业能够很便捷地享受互联网服务。

2、市场机会牵引。随着个人互联网普及率不断快速提升,以及商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对于中小企业的价值不断提升,互联网中市场机会不断增加。这些不断增加的市场机会,也牵引着中国中小企业纷纷加快对互联网的利用。

二、中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应用概况

中小企业最为迫切的需求就是拓展市场、推广产品,因此成本较低、效果优异的网络营销正逐渐得到中小企业的认可。根据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受访的中小企业中网络营销相关的互联网应用渗透率综合起来达到了42.1%。不过,仍然还有57.9%的受访中小企业没有使用互联网进行过任何营销及销售相关活动。

其中,电子邮件营销方式是企业最普遍采用的互联网营销方式,21.3%的企业曾经采用过电子邮件营销。电子邮件营销具有成本低、到达率高等优点,但具有容易引起受众反感等缺点。

不过,将电子邮件营销与CRM系统结合,进行更加精准的促销信息推送仍然是很有效的网络营销方式。因此,电子邮件营销未来还将是最为普及的网络营销方式之一。

此外,电子商务平台和搜索营销(包括搜索关键字广告、搜索引擎优化等)是另两类比较重要的互联网营销方式,也是企业互联网营销中投入较多的两个领域。

第10篇

课题组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名单中随机抽取60所学校,采用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研究工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校领导问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问卷》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班主任问卷》,对样本学校的校领导、心理教师和班主任进行调查。校领导卷、心理教师卷和班主任卷各发放60份,每类问卷各回收有效问卷53份,有效回收率88.33%。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构建设、制度建设、经费状况、师资状况、咨询室建设、开课状况、宣传普及工作状况等。

一、主要发现

1.关于组织保障机制

在被调查的53所中小学中,有98.1%的学校已经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并且有35.8%的机构由正校长(书记)负责分管。96.2%的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规划,并且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规章制度。发现的问题是,学校在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西部显著低于东中部。

经费方面,调查显示有24.5%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来自上级拨付,75.5%的学校经费自筹解决。在2008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状况中,有10(18.9%)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不足或没有,12(22.6%)所学校经费勉强够用,31(58.5%)所学校经费比较充足或非常充足。虽然理事单位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学校重视,但仍然有学校经费不足或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经费问题需要引起教育部门关注。

2.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及结构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卷数据显示,被调查的理事单位心理教师中,专职心理教师共29人,占被调查心理教师总数的54.7%,兼职心理教师24人,占45.3%。专职心理教师专业背景方面,有51.72%的专职心理教师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37.93%有教育学专业背景,其他专业背景10.34%。自2006年以来理事单位有96.23%心理教师接受过培训,60.38%的心理教师接受过5次及以上的培训,其中有62.07%的专职教师和58.33%的兼职教师。可见,大部分心理教师都接受过培训。

发现的问题是,98.1%的学校领导认为需要配备专职心理教师,但实际上,只有73.6%的学校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专职心理教师的数量还达不到需求量。专兼职心理教师在专业背景和培训次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专职心理教师,兼职心理教师则更多是非心理学专业,培训次数更少,说明兼职心理教师的专业性还有待提高。另外,由于缺乏保障机制,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心理教师存在“工作量大、评职称困难、不被重视、工作条件差、待遇较低”等诸多困难,心理教师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3.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方面。96.2%的理事单位学校开设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84.6%的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列入课表,43.4%的学校能保证心理健康活动课全部课时,69.2%的学校学生使用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发现的问题是,理事单位开课情况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课比例最高,中部地区最低。此外,有53.57%的专职教师和34.78%的兼职教师课时得不到完全保证。活动课主题的选择存在随意性,教师自己随机决定主题的占34.6%

(2)设立心理咨询(辅导)室方面。被调查的理事单位100%设立了心理咨询(辅导)室。设立最早的年代是1993年,最晚是2009年,有26(51%)所学校于1999年~2003年间设立了心理咨询(辅导)室,这一现象与教育部颁发《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部文件的促进有一定关系。100%的被调查学校的心理教师承担学生个别心理咨询(面询)任务。

发现的问题是,心理咨询(辅导)室面积最小的10平方米,最大的580平方米,心理咨询(辅导)室每周开放时间最短的1小时,最长的65小时。由于目前尚无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标准,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不够规范,使用比较随意,管理不够健全。此外,在被调查的心理教师中,84.9%的心理教师对心理危机的干预程序是“不了解”或“了解一点”。

(3)宣传普及和科研交流方面。理事单位在校内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使用最多的途径是橱窗板报(92.5%),其次是校刊校报(67.9%)和广播、网络(58.5%)。有37(69.8%)所学校曾与校外(如社区)合作开展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84.9%的心理教师参加过校级(及以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66%的校领导参加过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心理教师在公开刊物发表过心理方面论文的占64%;班主任有39.6%公开发表过心理方面论文。96.2%的被调查心理教师参加过区县级(及以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交流活动。

第11篇

近年来,城市中投资项目逐步增多,发展和改革局投资科也加强了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档案管理,希望能够使投资项目更加符合国家的规定,推动城市发展。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归类和管理,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促进城市的科学、健康发展。

一、当前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重视文件收集,不注重文件归档。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档案管理工作中,很多人都非常重视档案的收集工作,比较重视档案本身的真实性,在收集过程中要求出示和验证原件,防止档案存在不真实现象。在满足档案工作真实性的同时,忽略了对文件的归档,没有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归档,甚至过分要求原件,使得一些重要的科技档案无法收入其中,降低档案管理的参考价值。

2.没有认识到资源建设的重要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档案是一种信息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如果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开发和建设,就很容易使其信息不够完善,影响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权威性。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在归档工作中无法切实反应其中的技术完整性,导致城市项目建设的连续性、专业性不能得到全面反映。

二、加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档案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收集和整理,不仅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协调和合作。而完善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是档案管理工作运行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应完善档案收集制度,确定档案收集的渠道、方法和手段,确保档案的真实、合理、准确、完整,不能收录涂改严重、存在缺失、不具真实性的档案。其次,应将档案管理纳入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体系当中,根据投资项目的建设情况,对档案进行跟踪管理,并加强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科学编制档案管理范围。发展和改革局每月接受很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些项目的规模不同、建设内容不同,因此应根据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科学编制档案管理范围,按照《国家重大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管理范围》、行业建档要求等规范、案例对投资项目档案的范围和类别进行划分,给档案馆的科学性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归档可以按照建筑类型分为园林、住宅、商业建筑、厂房、学校等类别,也可以根据建设规模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等,还可以设置建筑类型为大类,再在每个类别下根据建筑规模的不同来进行细化分类。

3.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建设的重要资料,对投资项目的建设与使用有着重要意义,如果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由于沟通协调不足、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资料上交不及时等原因,有可能使资料存在质量问题,失去参考意义。因此,为及时、全面、有效地开展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和管理工作,应将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情况,都纳入单位的责任书中,各部门进一步分解,使责任能够落实到人,从而将处于被动位置的档案管理工作转变为主动位置,确保档案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4.加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也逐步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了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首先,要提高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载体的安全性认识,对重要档案进行加工整理时,一定要规范操作流程,并严格记录操作过程,防止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损坏的现象发生。其次,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档案管理工作要在开放式的网络环境下立足,才能实现其资源信息的共享和信息社会化服务,只有提高相关技术水平,才能排除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信息在网络环境中的潜在威胁,实现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智能化检索,保证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最后,应提高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性,并定期对档案数据库进行备份,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由于系统故障或人为破坏而造成档案信息资源的丢失。

三、结语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档案管理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应对当前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和方法。

第12篇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可行性研究是以市场供需为立足点,以资源投入为限度,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一系列评价指标为结果,它通常处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项目在技术上能否实施,二是如何才能取得最佳效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用途可分为审批性可研报告和决策性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性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项目立项时向政府审批部门申报的书面材料。根据国家投资体制改革要求,我国大部分地区,企业投资类项目采取项目备案制和项目核准制(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政府性项目,使用财政资金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因为其自身的优势,对企业各类可行性研究内容侧重点差异较大,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投资必要性。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企业的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企业所经营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

2、技术的可行性。 主要企业从事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

3、财务可行性。主要从企业经营项目及企业投资者的角度,设计企业合理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的角度进行资本预算,评价所选择的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并从金融主体(企业)的角度评价股东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计划及债务清偿能力。

4、组织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设计合理组织机构、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等,保证项目顺利执行。

5、经济可行性。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增加供应、创造就业、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

所以企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细致入微包括许多方面,可以评析出企业的各方面发展因素和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一、促进企业经济建设发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何制定

制定有关企业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要缜密入微,包括企业多方面的建设,从而促进企业全方位的发展,可以综合概括成八部分,分别是

(一) 项目总论:总论作为企业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企业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企业建设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和合理的准备要求,为促进企业建设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二)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也可称作企业建设产品的市场预测,包括:

1、企业建设项目产品市场调查

1)产品国际市场调查2)产品国内市场调查3)产品价格调查4)产品上游原料市场调查5)产品下游消费市场调查 6)产品市场竞争调查

2、产品市场预测

企业建设产品的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并在企业建设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企业制订生产产品的方案,确定企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包括:

1)企业建设推广产品的国际市场预测

2)企业建设推广产品的国内市场预测

3)企业建设推广产品的价格预测

4)企业建设推广产品的上游原料市场预测

5)企业建设推广产品的下游消费市场预测

6)企业建设推广产品的加工项目发展前景综述

(三) 企业建设项目所需的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等情况

(四)设计方案:

1、企业建设项目产品规划方案:建设产品产能规划的方案;企业建设项目产品的工艺规划方案中的加工产品设备选型,产品说明,产品生产流程等。

2、加工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1)营销战略规划

2)营销模式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格的销售模式,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营销模式进行研究:投资者分成;企业自销途径分析;某些企业所建设的项目还可适应国家的需求,涉及国家部分收购方面;企业建设项目的经销人代销及代销人情况分析等。

3)促销策略,包括企业建设项目的产品广告设计,营销办法等的分析与总结。

(五) 建厂条件与厂址方案:这个部分在企业建设的可行性报告中即可适当补充,也可看情况而定省略不加以分析。

(六)环境保护:环保、节能与企业员工劳动安全的方案分析

在企业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据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认为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企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出企业改革技术、促进经济发展,且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企业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企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七)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估算数):在企业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促进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八)企业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何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利于企业的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的决策,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从而促使企业找好建设项目,抓住本企业经济发展的最佳时机。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利于企业对设计建设的项目进行管理。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企业进行项目初步设计和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企业判断项目是否可行,是否值得投资,还利于企业对自身项目进行反复比较,寻求最佳建设的方案,避免项目方案的多变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和时间的延误。

(二)可行性报告的研究及设计有利于企业节省工程项目的建造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