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科学

医学科学

时间:2022-11-03 19:20: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科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科学

第1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延安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延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2639

国内刊号:61-1408/R

邮发代号:52-2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2篇

科学论文是对科学领域的现象进行研究并描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它记载科学工作者探索未知的过程,反映科研工作的水平和价值,也是科学家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文字记录。

医学的任务在于认识疾病,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寻找防治疾病的有效措施,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医学科学论文是医学工作者在医学科学实验或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一、医学论文的性质、特征和要求

科学论文的特征是由科学研究的性质所决定。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创造和无止境地探索未知的过程。

它的显著特征是 ①系统性 ②客观性 ③继承和创造性

医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问题的提出 — 假说的形成 — 假说的验证 — 现象事实资料的收集分析 — 结论的得出 — 形成科学论文

论文的形成也是科学研究基本程序的描述、概括和反映。

论文的特征是:1、高度的科学性

2、严密的逻辑性

3、语言文字的准确、客观、概括性

4、理论性(由感性上升至理性)

5、规范性

二、医学论文的类别

1、按专业性质分:

医学论文:A、基础医学论文(方法、结果、讨论(结论))

B、临床医学论文(临床经验体会、临床总结报告、专题研究总结、新技术新方法报道、病例分析、病例报告、病案讨论)

2、按研究性质分:A、探索性研究

B、发展性研究

3、按科研手段分:A、调查性研究课题

B、观察性研究课题

C、实验性研究课题

D、总结经验性研究课题

E、整理资料性研究课题

4、按功用分:A、学术论文

B、学位论文:学士论文 5000~10000字,反映作者学识水平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硕士论文 1~5万字

博士论文 >5万字

硕士论文的要求:

①反映著者专一专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②反映著者已能独立从事该专业的研究工作

③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新见解

④对该专业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博士论文的要求:

①对某学科某领域有深入广博的学识

②能对某学科提出创造性的见解

③对该学科的研究水平有重大突破和重要推动作用

④能独立选择具有创造力的研究方向,并能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三、医学科学论文的体裁

1、论著性

2、学术讨论性

3、综述性

4、交流性

5、评论性

四、医学科学论文的评估

1、内容的独创性

2、资料的正确性

3、结果的确证性 创新、求是、达理

4、成果的应用性

5、文章的可读性

五、医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和规范要求

㈠标题(题目)

要求:1、能揭示论文精髓(研究目的、对象、指标、效果)

2、简明、醒目、新颖、准确、生动、富有吸引力

3、<20个字,尽量不设副标题,需要时用破折号分开

4、缩写和原形不宜同时出现。10以下用汉字,11以上用阿拉伯数字(十二指肠除外)

㈡署名

作用:1、成果的归属

2、文责的归属

要求:1、单位左侧,姓名右侧

2、个人成果属个人姓名,集体成果按贡献大小排序

3、著者工作单位一般只列出单一作者,余可作脚注

4、确认他人帮助可用致谢

㈢目录:对长篇论文而言,起提供作用,供读者了解论文内容梗概及各论点之间的联系。

㈣提要(摘要)

要求:1、字数250~500字左右

2、内容包括:本课题的研究原由、目的、范围和重要性;研究内容和方法;突出成果和成果的价值和意义;阐明结论(结论的提出有三次:提要、前言、讨论)通过阅读提要可获得本文的概念、论点、准确数据和基本结论

3、文字简明扼要,独立完整

4、忠实原文,不加评论,不与其它研究工作对比关键词:不超过5个,列于摘要之后

㈤引言(前言、导言、序论)是论文的开头、总纲,扼要点破论文的主要内容

要求:1、内容包括:论文的主题、目的和范围、课题研究的背景和起点,阐明本课题希望解决的问题及意义

2、防止“夜郎自大”和“过度谦虚”

㈥材料与方法是论文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说明试验和观察所使用的材料方法、研究过程、测试方法,以便重复验证和估计其可靠性。

要求:内容包括: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实验和观察所用的材料和研究的基本过程,可借助图表、实物照片来表示。

㈦结果——主要陈述实验和观察到的事实结果

要求:1、客观、可靠、准确

2、不要主观臆测,任意取舍

3、主要是摆事实,不必分析评论、评价

4、必要是用统计图表、实物照片帮助陈述事实结果

㈧讨论—根据“结果”提供的事实,探讨主题的一种研究方式

内容要求:1、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估计结果的正确性,评价其意义,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2、与前人的工作联系起来,比较其异同,解释其因果关系或提出自己观点和建议。

3、指出结果的理论意义及大小,应用价值如何

4、实验过程有何经验教训,尚待解决的问题及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

5、引用文献要注明出处,避免与自己的结果混为一谈。

6、避免主观臆测,自圆其说。对结果进行深入广泛的分析和综合,提高对结果的认识,为结论提供理论依据。

㈨结论(小结)说明论文阐述的主要发现所能说明的理论认识,是全文的概括和总结。

要求:1、同研究目的保持一致与前面提出的问题前后呼应

2、把讨论分析得出的认识,以简明扼要的论点形成表达出来,结论应能 概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3、讨论中引用和涉及的材料只作旁证,不能作为结论的依据

4、要客观科学准确简练地使用文字,避免笼统,过宽过窄的断言

㈩致谢

[十一]参考文献——列在论文末尾’’ 用温哥华格式

1、期刊参考文献格式:

著者 文题 刊名 出版年 卷(期)及页码

孔详彬 伪石蒜碱抗癌作用原理的探讨 癌症 1988; 2(3): 144~145Huth E. New forms for references. Br Med J 1979; 1(6): 1697-8

2、图书参考文献格式:

著者 书名 版次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页码

齐顺贞主编 实用外科诊疗技术

第1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 1741 Davenport HW. A digest of digestion.2nd ed. Chicago: Year Book Medical Publishers’’ 1978: 123-5

[十二]附录

1、实验中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由于正文篇幅关系无法列入,又有旁证价值

2、论文已完成后,发现有新材料或遗漏材料必须补充

[十三]外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

1、英文文题

2、作者姓名和单位

3、摘要内容

第3篇

中医学专业是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新开的专业之一,对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的基本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并提出学科建设的目标与措施,希望能为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发展提供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

中医学;学科构建;培育措施

学科建设是普通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项根本性战略任务,也是衡量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与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中医学专业是我校2016年新开的专业之一,属国控专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对疾病的无毒、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要求也逐步提高,这就为中医学拓宽了服务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进行中医学学科建设,是目前摆在我校特别是中医中药系面前的重要问题。

1建设目标

1.1中医学的学科特点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研究人体生命、健康与疾病的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由于中医学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式灵活,养生保健作用突出,并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充分发挥中医学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学健康服务,是全面发展中医学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全民健康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2贵州省及毕节市的卫生资源现状

我国中医药人才资源缺乏,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基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中医学发展不平衡。以贵州省为例,据统计,2014年贵州省共有卫生机构29182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6.42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床位数19448张,每万人口床位数5.54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7528人,每万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2.15人。以毕节市为例,2014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365个,床位31629张,卫生技术人员22407人,其中开设中医诊疗服务的卫生机构1073个,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1645人。全市乡镇卫生院共240个,能开展中医学服务的机构104个,基本能开展中医学服务的机构45个。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能开展中医学服务的机构23个。全市村卫生室3994个,能开展中医学服务的机构1199个。2015年9月,在贵州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上,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通过深化医改,增加医疗卫生资源和人才,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措施,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全省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贵州省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5人、注册护士3.14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2人。其中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升中医学服务能力,到2020年,80%的县级中医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综合诊疗区,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学服务能力。

1.3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学科建设目标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黔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医学高等学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医学专门人才的重任。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综合考虑毕节市的区域特点,结合本校的工作实际,突出中医学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立足毕节,面向全省,辐射全国,把中医学专业建设成为办学有特色、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高水平特色专业;为城镇社区和基层医疗服务单位培养系统掌握中医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现代中医学发展和高等中医教育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扎实的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定的中医学及预防医学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中医专门人才;完成毕节市每个乡镇以上医院建设中医馆、开设中医门诊、设置中药房的战略任务。

2建设措施

2.1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72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55人,兼职教师17人;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30人,初级职称8人。拥有专业课教师5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48人;专业教师中医学专业背景47人,专业教师与临床兼职教师之比达到1∶1;专业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有30人。近三年来,中医学专职教师在省内外期刊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0余篇,主编及参编教材14部,现有师资能够满足中医学专业理论及临床实践教学的需要。专业开办后,学校将根据专业发展规模需求,合理规划专业师资结构。计划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引进高层次中医学专业人才,建设并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德艺双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2.2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的重要保证。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按照中医学专业课程标准,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加强对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的教育教学研究,以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为核心课程,强化实践技能教学,使教学更贴近岗位需求。同时,根据专业特点,构建“课证融合”双证书课程体系,将国家执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依托校内仿真实训室和校外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了以岗位任务为引领、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3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有中医诊断实训室、中药标本实训室和针灸推拿实训室等,能满足中医基础、中医诊断、针灸推拿以及中医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学科的教学需求,具备学生教学实训、教师培训、社会职业培训、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并有与之配套的运行模式和管理制度。学校始终把技能训练作为教学重点,实训实习课时占总学时数的58%,校内专业课程实训课开课率100%,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奠定了基础。校外实训主要有毕节市中医院、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等18所教学医院。教学医院医疗设备先进,医护人员业务素质高,具有较强的医疗、教学和科研能力,可以为学校提供充足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能较好地保证教学和实习工作的开展。学校制定了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加强实习管理、检查及指导,实习管理日趋完善。

3人才培养模式

3.1建立“校院合作,共建专业”机制

为使专业发展与行业需求相对接,成立由医院、行业专家和学校领导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建立由多家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团队,共同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制定保障校院共建专业的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及管理制度等,形成共育人才的机制。

3.2传承中医文化,以德为先,文化育人

积极创造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所学、所得、所见、所闻和所悟中传承、发扬和创新中医文化。把人文精神与中医学专业教学紧密对接。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精神以及“治未病”理念贯穿于中医学人才成长的全过程。

3.3以实践育人为主线

在院校合作建设发展过程中,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附属医院,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边教、边学、边做”,实现医院教学化、教学医院化。在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建立教、学、做高度一致的校外实训基地。

3.4构建“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

以中医学专业岗位能力分析和中医执业准入为依据,以就业能力为核心建立课程体系。实施“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把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探索中高职课程衔接,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5丰富教学资源

在中医学学科建设发展中,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建设中医学专业两门以上核心课程,形成课程标准。建设突出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就业课程,包括中医适宜技术课程。以数字化资源建设为切入口,训练中医辨证思维和诊断治疗能力。

3.6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

学校结合专业要求和学生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抓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促进学生心智健康发展。注重教与学的结合,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树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理念,突出中医专业特色。对学生的考核评价逐步推行学分制,针对不同的课程性质和特点,选择闭卷、开卷、机考、讨论、答辩、调查报告、实践操作、专业技能测试、课程论文及社会实践等考核形式计算学分。建立多元化的考评体系,逐步实现教考分离。

第4篇

【关键词】医学生;教育理念;医学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关键。医学高职院校在教育体制改革矛盾凸显的关键时刻,应更加重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的现代教育理念,形成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现代医学教育观。

1.树立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的现代教育理念

200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提交了一份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提出了现代教育由“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四大支柱支撑的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它更贯注人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更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更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人才的健康成长需要宽松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的滋润,现代教育倡导“和谐教育”,主张把教育活动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追求整体有机的“生态性”教育环境建构,力求在整体上做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营造出人才成长的最佳生态区,促进人才的健康和谐发展。医学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医学人才的单位,自然应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的时代精神,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2.形成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现代医学教育观

“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单独完成现代医学的完整构建,只有实现两种精神的理想结合,才能促进现代医学的健康发展。医学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医学人文精神交织着医学科学精神的维度,医学科学精神蕴含着医学人文精神的精髓,二者形成张力,弥合分歧,互补共进。”[1]因此,医学高职院校必须树立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并重的现代教育观,人的思想影响着人的行动,首先必须要转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破除禁锢。

2.1教育者观念的转变

教师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教育者的教学观念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人格、品质气质、情操等方面被学生内在模仿,将会对学生未来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对教师的模仿首先是外在的模仿,即模仿教师的动作、语言、爱好等外显行为或外部特征而产生类似的举动,进一步发展成为内在模仿,即模仿教师的内心特征而产生创造性的行为。”[2]

教师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教育者的教学观念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高等教育的师者队伍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授业恩师及辅导员。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以其广博深邃的学术修养、敢于挑战的治学态度,为学生树立学者风范;以其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朴实诚恳的生活态度,成为学生树立人生楷模,润物细无声式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存在着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漠视心理,他们本身多是在实验医学的模式下教育培养出来的,其知识结构本身就存在人文素质的缺失问题,这给当前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带来了消极影响。

“素质,最关键的是思想政治素质”,河南职工医学院主要是由思想政治理论研究部的教师承担对学生的政治素养培育人物,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医学伦理学》、《形势与政策》四门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程设置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宽松的教育环境,年轻化的教师队伍建设,使得与学生接触机会最多,交流时间最多,共同话题最多的就是辅导员,辅导员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个体,他们之间的交往建立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之上,摆脱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束缚,通过情感的认知和信息的传递,形成了“亦师亦友”的特殊关系。高校辅导员通过“友师型”的角色扮演,参与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对其进行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教育、专业知识素养的督促教育、心理健康行为的咨询矫正教育,成为其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故而,融洽师生关系更有利于较好地开展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

2.2医学生观念的转变

笔者曾做过两份具有不同教育经历的医学生关于自身人文素养评价的调查问卷。第一份是对2011年河南省卫生厅举办的全省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培训班郑州、新郑、开封三地区352名培训学员关于自身人文素养评价的调查问卷。第二份是对本院2012级药学班和护理4大班225名学生关于自身人文素养评价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下:

对自身人文素质的评价

从统计结果看,无论是具有工作经历的培训学员,还是在校大学生,对自身人素质现状都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满意率仅在4%左右。“为迎接21世纪,大学最大的使命就是重新强调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把失落的‘人’找回来”。医学是一门“顶天立地”的学科,是促进人类健康、拯救人类生命的特殊职业,它占据着自然科学的前沿地带,面对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面对一个个弱势群体,医务人员不仅要具有高超的医术妙手回春,更要具有高尚的人文素质慰藉心灵。这就要求今天的医学生,“明天的医生”自身要转变观念,力争成为兼备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高品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1992年WHO卫生人力开发司教育处处长Boelen.C博士在《医学教育改革需采取全球行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观念,即保健的提供者(Care Provider)、决策者(Decision Maker)、健康教育者(Health Educator)、社区领导者(Community Leader)、服务管理着(Service Manager)。[3]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提出。2001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该要求强调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应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作为保证其毕业生具备“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4]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作为医学生除了具备宽厚的专业知识底蕴,更应该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端正人文价值取向、开阔人生境界,这种转变应贯穿于医学生职业生涯的全过程。首先在学校理论教育阶段,重视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反思以往的教育经验,绝大数医学院校实行的是“灌输式教育”,纯粹的理论式教育模式,以河南某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一年级为例,每周五个工作日,每日八个课时,除去周四下午学生班会,每周共三十六课时,其中政治理论课四课时,英语四课时,体育两课时,剩余二十二课时全为护理专业课,该专业到二年级,不再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二十六课时专业课,很明显“半人”教育的产物,严重阻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鉴于此,医学生在入学开始,就应改变中学阶段被动接受知识的理念,主动涉猎个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特别是人文社科类知识,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锻炼和培养自身综合素质。其次,在见习,实习过程过中尤为注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见习期间所接触到的典型医疗病例,从医学、道德、法律、政治等不同维度进行人文层面的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最后,在作为职业医务人员的过程中,更为注重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作为职业医生,我们不仅要具有精湛高超的医疗技术,更需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望闻问切,知晓疾病根源;大医精诚,慰藉脆弱心灵;乐善好施,扶弱济贫。

21世纪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兼备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必须从理念上进行创新,在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并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融。

【参考文献】

[1]沈秀琴,杨同卫.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发挥教师主体作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3).

[2]王志杰,李振兴.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5(1).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熬夜;心理分析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电子科技的日益进步,使得大学生熬夜问题愈加突出。睡眠时间不足,不仅给在校大学生带来了健康隐患,同时也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每日睡眠少于5小时的17~24岁健康年轻人,其发生脑部疾病的风险是每天睡觉超过8~9小时的同龄人的3倍。近年来,由熬夜引发的大学生深夜猝死现象频频发生,“零点现象”已引起教育部门以及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2015年1月14日,在与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的讲话中就发出“年轻人不要老熬夜”的倡导。“千头万绪通宵达旦,不如从容不迫一针一眼”,规范高校制度管理,引导在校大学生科学作息,在新形势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调查开展与结果分析

1.概念界定

熬夜:指24点以后入睡。

2.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向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三个专业三个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2份,回收率为97%。其中男生205份(35.2%),女生377份(64.8%),基本符合学院总体男女生比例。

3.调查方法

自制“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作息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

(1)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级、专业);

(2)一般作息及健康情况(睡眠时间、起床时间、健康状况);

(3)熬夜的影响因素(熬夜行为、原因、压力、周围环境);

(4)熬夜过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对熬夜影响健康的认识;

(5)对制度管理的态度和避免熬夜的意见。

4.统计分析

调查分析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人双录法进行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a=0.05。

被调查的582名学生中,有89.9%的学生在23:00以后入睡,其中42.1%的学生(女生22.7%、男生19.4%)存在熬夜行为。女生占被调查女生总数的32.0%,男生占被调查男生总数的54.6%,男生熬夜现象较女生严重。

5.结果分析

(1)熬夜因素(多选)。熬夜学生的主要活动有玩手机、玩电脑、看小说(36.6%),打电话、聊天(14.3%),社团工作、学习(15.2%),习惯性晚睡(25.4%)、宿舍集体性晚睡(21.2%)以及强迫性晚睡(19.98%)等现象较为明显。

(2)性别与熬夜行为的关系比较。调查的熬夜行为中,玩手机的现象较为明显,35.9%的熬夜学生具有玩手机的习惯(男生33.7%、女生37.4%);26.5%的熬夜学生有玩电脑的行为(男生27.6%、女生25.0%);熬夜聊天占18.2%(男生18.1%、女生18.3%),另有5.7%的学生有熬夜打电话的习惯(男生5.3%、女生6.1%)。据数据统计,13.4%的学生需要熬夜学习(男生12.5%、女生14.3%);11.1%的学生熬夜做社团工作(男生12.7%、女生9.6%)。除了13.9%的学生熬夜看小说(男生7.0%、女生19.7%)这一项存在性别差异(P=0.02

(3)年级、专业与熬夜行为的关系比较。综合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熬夜率统计情况发现,2012级学生熬夜率较高,为22.0%(男生26.3%、女生19.7%),2011级学生熬夜率为20.4%(男生20.6%、女生20.2%),2013级学生熬夜率为20.9%(男生21.0%、女生20.8%),且男生熬夜率在各年级存在较小差异性(P=0.04180.05,女 P=0.073>0.05)。

二、心理分析与讨论

1.熬夜的影响及学生对熬夜的认识

熬夜是影响在校大学生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据统计,学生在一次熬夜之后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易疲劳(58%);皮肤受损,干燥,长粉刺(56.6%);记忆力减退,思维不集中(58.9%);阴虚火旺,容易急躁(49.3%);视力下降,眼睛干涩发胀(49.5%)等。头一天熬夜,往往会造成第二天起床困难,影响正常生活(15.9%)。课堂上难以集中精力,有困倦感(47.8%),甚至出现头晕恶心等病理表现(4.1%)。长期如此,不仅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和人际关系,而且会导致学生上课、学习效率低,成绩下降等。

综合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熬夜的概念具有清晰的认知,74.2%的学生出于专业角度的考量,可以明确熬夜的时间划分。但是也有18.0%的学生认为,凌晨1点以后入睡才属于熬夜。强化学生健康意识,寻求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保障学生学习生活正规化,是学校制度建设、学生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2.不同熬夜行为中手机、网络成为隐患

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全面,使用起来越来越方便,人类对手机的依赖性显著提高,以年轻人最为突出,由此导致的手机辐射危害越来越大。调查结果显示,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35.9%的学生习惯熄灯后玩手机。绝大多数学生会在“玩累了,眼睛酸痛到坚持不住”的时候才放下手机,而且睡觉时喜欢将手机开机放在枕边,这样会直接危害身体健康。另外,13.9%的学生熬夜看电子小说(男生7.0%、女生19.7%),这一项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2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中,有23.7%的学生属于强迫性晚睡,而23.4%的学生属于受室友影响而“被熬夜”。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熬夜的学生缺乏健康意识和集体观念,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大学生缺乏合理规划时间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学生教育工作仍需深入进行。如何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教导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关键命题。

3.学生对制度管理的看法和建议

根据调查显示,23.6%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设置熄灯时间,以保证正常规律的学习生活。这一数据与“被熬夜”群体的比例(23.4%)相对应。同样有趣的是,在学生给出的避免熬夜的建议中,支持学校限制、制度管理的学生占23.5%。另外,51.0%的学生认为学校不应该设置熄灯时间,理由是学习、工作受影响。

在学生给出的避免熬夜的建议中,自觉执行、自我管理的意见占49.4%。通过调查发现,熬夜从事社团活动、学习工作的学生仅占熬夜群体的15.2%,而聊天、打电话(14.3%)等行为受熄灯限电等措施的影响较小。由此可见,熬夜玩手机、玩电脑、看小说(36.6%)的学生在给出熬夜理由和管理意见时,虽然自知自我管理的方式不可靠,但仍不愿意接受学校制度约束。在时间管理能力缺乏的背后,隐藏着在校大学生自我价值认同不足和情绪掌控缺失的问题。随着自我价值感抽象程度的降低,时间管理倾向对自我价值感的影响程度也就越大,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消极情绪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三、应对策略

1.学生

组织学生利用海报、展板以及新媒体等进行广泛宣传,倡导学生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遵循人类的生物钟;倡导学生自主、自觉、自我管理。

2.教师

充分发挥教师课堂引导的作用,结合学院“专家讲座”“学者论坛”等渠道,提高学生对熬夜、睡眠不足等危害的认识。

3.学院

在规章制度上,学院建立合理的熄灯限电管理制度,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引导学生关爱自己、关心他人,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赵光,周凡.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3):141,153.

[2]倪杰,白瑞,昌婷婷,等.大学生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9):54-55.

第6篇

    1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革命特点

    1.1 现代医学科技的集成化

    现代科技衍生出不同的门类和亚类,不同的门类和亚类渗透衍生出不同的交叉学科。在医学科技发展过程中,吸收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环境科学、信息学乃至人文科学新理念和新技术,极大地刺激了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如核磁共振技术的引入无论在临床诊断还是在微观药物分子结构的研究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药剂学研究中引入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药质体、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促进药物的研发和使用,融合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在原有医学学科的基础上,发展了分子药理学、分子病理学等学科。因此,在医学科技范围内,单一的学科实际上已经集成了众多的医学技术,包括分子生物学、物理学、信息学方面的最新技术和知识。现代物理学、信息网络技术可进一步推进医学科技集成化,形成以某一学科为中心的技术群、知识网。

    1.2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快速化和全球化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呈现快速化发展的特点,包括新的医学科学技术的建立、推广和应用。随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学知识出现爆炸式的增长,医学论文、专利、专着、方法等飞速发展,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随现代网络“高速信息公路”的建立以及网络的扩大和提速,医学科技、医学知识实现了实时传播,全球共享医学知识。无论普通百姓还是专业人士,均能及时获得医学知识的更新。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网络和3G手机的普及使医学科技普及更快,更全面。从局域网到有线互联网时代,再到无线网络,现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医学科技和知识的普及。医学知识不再专属于专业人士,而成为被普通大众接受的知识。

    1.3 现代医学科技的理论和技术密切联系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新技术和新理论,包括物理技术、生物技术的引入。而新技术的发现则依赖于全新理论的指导。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现象,形成新的医学知识,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催生新的理论,又促进技术发明,形成良性循环。因此,现代医学科技中理论和技术密不可分,实际上是以医学科技为核心的技术群落支持下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明。

    1.4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使不同医学领域的专家合作更加密切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任何人都不可能以个人的行为独立完成技术和理论的创新。现代远程医疗系统的研发使来自不同领域、区域和层次的医学专家更加紧密地合作,为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由于医学科技集成化使科技合作在医学科研中更加突出,能更有效地提高效率。

    2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2.1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人才思维模式培养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实践及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发展中,没有创造性思维很难产生创造性成果。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知识和新技术手段的涌现更加依赖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关系到医学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医学生是未来医学科学技术和理论应用与创新的主体,加强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将提升未来医学的发展速度。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尤其是现代医学生的培养中,要培养更强的创新思维,建立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灌输现有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其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如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预测疾病的研究,需要在医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疾病和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和处理能力预测某一医学现象的发展规律。要求研究者通过发散思维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工具建立并处理某些命题。

    2.2 现代科技革命要求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团队合作精神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包括医学科技革命使创新思维、创新成果评价的主体由科学家个体转向科学家联合体。医学科技创新思维的提出往往来自团队的智慧。医学信息爆炸式增长的今天,如果没有群体意识,或失去了社会联系,任何一个医学科学工作者将一事无成。其次,科技革命推动科学家之间的紧密合作,包括区域间乃至国际合作,反过来,这种合作促进科技革命向前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合作更加突出,联系更加紧密。最后,由现代科技革命引发的知识大爆炸时代已经形成,未来成千上万的专业论文、专利、评论产品的出现,知识和技术可能围绕某一专题展开,尤其是在医学研究方面的论着和专利发明,任何个体都不可能全部掌握,只有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群策群力,才可能较全面地掌握其发展动态和前沿。现代科技革命发展的主体,医学科学家和其他科学工作者组成联合体彼此紧密合作,解决科学问题。

    2.3 现代科技革命要求快速更新医学知识

    在医学教育基础知识(成熟的理论体系)的传授中,对新知识和理论体系的介绍较少。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带来庞大医学信息量,每天都有成熟或不成熟的技术和理论观点出现,这些知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广泛认同的医学理论所替换或更新。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医学教育加强新知识和新理论的传授,为知识更新做好铺垫。如近年来提出的网络药理学(诸如信号网络药理学等)、小分子RNA干扰技术理论的提出,使医学工作者重新审视药物作用及机理,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提出观点并发展不同的技术。

    2.4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教育方式和运作模式的影响

    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升级换代,使复杂的医学问题简单化和实时化,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尤其明显。远程网络控制技术、网络会诊、远程课程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在医学教育、解决医学难题和医学继续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现代医学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大学校园,而是向实现校际合作、教育资源和信息共享教育模式发展。如远程医学教育在继续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继续学习不需要长途跋涉,而是就地学习、更新知识。

    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现代医学教育产业的运作模式也悄然发生着改变。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校际合作愈加紧密,诸如医学院校之间互派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互派访问学者等形式的合作。医学教育资源的急速膨胀也为学生学习选择范围扩大、个性化、互动式的终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这些现象充分说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背景下,尤其是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使现代医学教育具有开放性特点,这将冲击乃至颠覆传统教育模式。

    3 对现代医学科学教育发展的思考

    3.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2,4]

    传统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某一层次的知识展开教学活动,往往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现代科技和医学教育技术的发展,学生学习的范围、方法、时间等可选择性增强。来自互联网的医学传播平台,如各级精品课程网站、搜索引擎、论坛、各种在线即时通讯平台,尤其是专业的医学网站,均可提供各种医学知识。因此,在现代医学教学中,应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扩大可选择范围,逐步将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至以学生为中心。

    面对现代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需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社会工作适应性强的人才。根据社会需求设计培养目标,现代医学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坚持“产学研”培养人才的模式,加强医学基础知识教育,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技能。

    3.2 改革医学教育方式和运作模式

    现代医学科技革命促进全球化发展,医学高等教育要适应科技革命,就必须改革运作模式,按现代科技发展提出的要求,建立多渠道、多方位的办学模式,如公私并存、中外合资等办学方式,提倡开放式办学。现代科技革命导致社团之间,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界限模糊,不能局限于校园内象牙塔式的办学理念。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教育服务,医学教育也不例外,即医学高等教育与社会资源尽可能实现共享。医学高等教育所负的社会责任不单是培养人才,同时也要普及医学知识。随现代科技革命的推进,开放式的医学教育应为医学知识的普及承担更大的责任。

第7篇

1.1医学信息学教学与医学实践需求脱节

医学信息学的教学体系应该从医学信息的上、中、下“三游”来加以组织。医学信息学上游主要是指传授医学信息的本质、特征、类型、产生机制与机构、传播等知识。医学信息学中游主要是指传授医学信息的搜集、整理、鉴定、组织与分析,以及医疗信息化背景下的医学信息的描述与信息库、卫生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的储存、检索和深加工等知识。医学信息学下游主要是指传授医学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服务及其文化传承等知识。笔者认为医学信息学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课程,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根据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研修相应的“三游”知识。如临床专业的学生需要研修病案管理学、病案信息资源管理学、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等课程。但是就笔者所在的南京医科大学进行调研发现,在医学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只有卫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医疗保险专业开设了医学信息学的相关课程,而作为未来医学信息的产生者——医生,临床专业的医学生教学计划中没有医学信息学的相关课程。这种医学信息学教学与医学实践需求之间的脱节,直接导致临床专业的医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培养良好的医学信息学素养,进而导致这些医学生在未来成为医生之后对医学信息不重视,甚至为医学信息产生、收集、整理而烦恼。

1.2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不深入

长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对开设医学信息学专业(或方向)的高校进行了排名,其顺序是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石河子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山东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南昌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青岛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延边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新乡医学院、南华大学和大连医科大学等33所高校。笔者在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网站利用“题名=医学信息或卫生信息,文献类型选择‘中文书籍’进行检索,返回结果为51本与医学信息相关,14本与卫生信息相关的文献。在51本与医学信息相关的检索结果中涉及医学信息检索的文献为31本,涉及到医学信息学基础教程的结果为8本。其余主要包括医学信息研究、医学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医学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学决策与支持系统和医学信息分析等。综观这些检索结果基本上是针对不同对象的大学课程教科书。在14本与卫生信息相关的检索结果中涉及卫生信息管理的结果为8本,涉及卫生信息系统的结果为2本,涉及卫生信息化的有2本,涉及卫生信息技术与卫生信息资源的各1本。从检索结果可以得出在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创作重复现象。如在检索结果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雷同多,书本编排应急就章,重复建设,后出版之书不仅没有超过前者,有的反而出现倒退现象。除刘冰、黄玉玲主编的《医学信息研究》之外,主要用于医学信息学专业教学教材。在这些教材中除了丁宝芬教授的《医学信息学》、罗爱静教授的《卫生信息管理概论》和《卫生信息管理学》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教材规划教材之外,其余教材鲜有得到国际或国内同行普遍认同。有些著作虽然注重吸收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的学科知识,但是没有能够与医学信息学有效融合,移植现象比较明显。当然笔者在此无意于简单否定医学信息学界与出版界同行的工作,但我国33所医学信息学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应该反思,应考虑利用范式理论指引学科发展,加强知识横向与纵向的传承与发展,引进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理论,弥补国内医学信息学学科的空白和不足,提升学科地位。

2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是解困之举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医学信息学也将与其他学科更加相融,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必将走向开放与合作,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问题将会成为一个国际性课题。因此我国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利用范式理论作为研究手段,从国外学科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中汲取有益成分,使之为解决国内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发展之瓶颈成为应然解困之举。

2.1范式研究有助于医学信息学学科的深化与拓展

医学信息学要想从宏观上和根本上提升学科地位,需要在元科学领域的研究上投入更多精力。元科学理论,即关于科学的科学,医学信息学元科学即是指关于医学信息学的科学。当医学信息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医学信息学共同体会对学科的本质、规律及其相关元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便产生了“学中之学”、“科学之科学”的研究取向,笔者认为可以将这类的医学信息学分支学科称之为“医学信息学元科学”。医学信息学共同体会遵循学科发展史的轨迹,即经验研究、方法论研究和理论研究,具体发展走向为病案管理、医学信息检索、卫生信息管理学、卫生信息化、卫生法律法规、医学信息保护技术学、医院信息系统、卫生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区域医疗合作和医学信息学史等。在此基础之上,医学信息学科分支中会产生医学信息学概论(卫生信息管理概论)——以“揭示医学信息学现象本质和规律为研究目的”的学科。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就是关于医学信息学学科自身的深化与拓展,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立足于宏观抽象层面,从根本上认识医学信息学的元问题和本质规律。现阶段我国的医学信息学研究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其研究领域已经从医学知识表达、卫生信息系统、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学教育与培训l等传统领域向面向语义互操作的知识体系构建、跨系统和跨应用的互操作标准制定、网格与云环境下的应用、转化医学、人体模型建设、临床决策和认知学领域深入发展。尽管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对元问题层面的挖掘探讨仍对学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以医学信息学元科学代表“医学信息学概论”或“卫生信息管理概论”为例,现有的文献仅有一本,即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卫生信息管理概论》。笔者认为作为医学信息学元科学的《卫生信息管理概论》应当注重对医学信息学生存环境、发展史和共同体的研究,应从医学信息学本身的问题出发建立起本学科研究问题的独特视角,而不宜将大量的篇幅放在对“对象性事物”的描述和阐述上。基于元科学的重要性,医学信息学理应将更多的空间设定在元科学领域的研究上,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该学科地位。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理应针对医学信息学自身的探讨和分析,立足于宏观抽象层面认识医学信息学基本问题和本质规律的研究。鉴于此,笔者认为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与医学信息学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它是医学信息元科学研究的最佳切入点,它是以医学信息学发展史为研究主线,不仅涉及到医学信息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还需要研究医学信息学学科共同体主体作用、医学信息范式变迁与学科外在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等。

2.2范式研究是医学信息学汲取外学科精华的典型尝试

较之于医学信息学内部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医学信息学对其他学科理论和技术应用的吸收、引进、消化、渗透、移植等将不断推进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即使医学信息学在解谜过程中出现不可通约性,分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医学信息学也会在反复的推敲和质疑中逐渐成熟。因为在外学科理论引入医学信息学的磨合期中所产生的碰撞、摩擦和火花,可能为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提供争论的焦点和学术的创新点。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正是基于这一思考与目的。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中论及:“将自己的领域当作独立的王国,而忽略它与其他领域,诸如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联系,造成了归纳的一般性无法演变成演绎的精确性,演绎的精确性又无法上升到归纳的一般性。最终的结果就是,个人困扰没有成为公共论题,甚至于渐行渐远。人文精神的组织力进化成为科学精神的机械性,而概念和方法则成为了问题的主导因素,这不禁有本末倒置之嫌。加之于我们对社会本身是如何形成的一无所知,而只是无意识地接受了其存在的合法性,这更容易加深身处其中人的无力和无助感。”医学信息学范式从本质上说就是社会学理论进入医学信息学领域的一大尝试。医学信息学由单一研究方向向多重研究方向发展,从病案管理学向病案学、医学信息检索、卫生信息系统、医学决策支持系统、认知学和医学伦理与监管等方向发展,医学信息学专业呈现日益增多,学科日趋分化的趋势。从医学信息学的发展趋势来看,符合人类的认识发展规律。初期关于医学信息学的知识是从病案管理实践着手,对于学科还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随着研究活动的深入、认识的推进,与学科内外发展动力因素的影响,对医学信息学进行逐块逐层的分解研究,于是出现了整体知识的不断吸收、引进、消化、渗透、移植等,在学科组成上表现为学科不断分化成病案学、医学信息学、卫生信息系统等分支学科(或专业)。医学信息学的发展理应汲取外学科的精华充实与强化本学科内涵建设,来解决医学信息学科建设中的热点、难点与焦点问题。因此,为了医学信息学的科学发展,我们需要的是深刻剖析与之存在学科依赖关系及其运作原则,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探讨此情境下的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发展问题,而不是脱离其中任何一方。我国的医学信息学发端于2O世纪80年代初的医学图书情报学,研究体系不够完整和成熟,研究领域也不平衡,例如重视文献信息管理、技术路线和微观实践,但是对于理论研究和学科RESEARCHONLIBRARYSCIENCE19建设研究不够深入,标准规范建设滞后,信息共享不足、缺乏系统规划,人才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结构不尽合理。新时期的医学信息学又面临学科外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的影响,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社会学、伦理学、认知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渗透,意味着医学信息学已经沿着范式理论的轨迹,发展成为一门综合各学科精华的边缘交叉学科。在医学信息学研究呈现多样化趋势的今天,借鉴社会学方法有助于分析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方向、分支学科,或许会让我们发现原来的封闭视野所不能看到的演进过程与规律;也有助于当我们习惯于现有学科思维框架下的医学信息学发展之余,换之以外学科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考察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和演变,给学科的发展与建设输入新的血液。

3医学信息学学科范式内涵探微

“范式(Paradigm)”一词是托马斯•库恩首先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用于科学研究的,他在该书中指出:“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他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可以用来解释科学历史发展轨迹及其科学知识增长模式的社会学概念。”“范式的主要表现为‘符号概括’、‘信念’、‘价值’和‘范例’等。”在解读与理解库恩关于范式的阐述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医学信息学范式是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在医学信息生产和管理实践活动中所共有的世界观、方法论、理论成果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即范例)等成分,是指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公认的“模式”。共同体、世界观、方法论、理论成果和范例等是医学信息学范式的重要组成成分,其虽不可能涵盖医学信息学范式全部的“应有之义”,但可以把这些当作医学信息学范式的核心内容。

3.1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简称为共同体,最早运用可以追溯到1942年,英国物理学家、哲学家波朗尼(Polanyi)在其论文《科学的自治》中使用了这一概念。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把“共同体”理解为科学范式的承载体——“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学科共同体是以上一切成分元素的执行者,也是经常被忽略的研究主体。科学共同体研究在范式研究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正因为有了共同的范式才能集中在相同的研究领域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交流和互动。因此在研究医学信息学范式时,首先要明确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的概念。传统的医学信息学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医学信息学的对象、方法论、理论标准,而很少涉及医学信息学的认识主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可理解为发展医学信息学范式的主体,研究医学信息学范式主体,拥护同一医学信息学范式的主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由授受相应的医学信息学教育背景和学科训I练的学者构成,他们以发展医学信息学为使命,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遵循共同的学术规范和维护共同的学术尊严。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通常遵循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规律,致力于医学信息学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践,是医学信息学学科的主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可以是相对稳定的正式组织形式,也可以是自由组合的非正式组织形式。前者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机构、成员、规范和活动方式。如中国医院管理学会下的病案管理委员会、医学信息学会,全国33所开设医学信息学相关专业(或方向)的院校教师组成的同事式组织、导师与学生组成的师徒式组织,以及其他医学信息科研、实践机构组成的固定团队等。后者一般不具备严格意义上传统固定的组织形式、规模和稳定人员构成等内容。如因课题立项而临时组建的课题组形式,各地组织的拥有固定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博士论坛,同一学科领域或分支学科的共同爱好者等。从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发挥的作用来看,非正式组织形式的学科共同体不仅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正式组织形式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的补充力量。当他们的自身作用和地位日益得到社会及统治阶层认可时,自组织形式随时有可能转化为有组织形式。

3.2世界观

世界观,又称为宇宙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由于医学共同体所处的社会地位、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医学信息学世界观,这种观点是共同体自身医学信息学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结果,往往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医学信息学的相关研究者对其进行自觉地概括和总结并给予理论上的论证,才能成为指导学科发展的哲学。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的世界观是形而上的部分,是共同体对整个医学信息学学科,以及共同体与医学信息学之间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简而言之即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对于医学信息学这一学科的总体认识,对医学信息学的共识,包括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所共有的基本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是本体论、认识论层面的承诺,以及对自身在医学信息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的世界观可作为指导思想,指导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开展医学信息学研究。医学信息的世界观往往决定着一个学科的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表现在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中则是要解决“如何看待医学信息学专业研究对象”的问题。当认为医学信息体现为一种历史记录属性时,要维护的是学科历史有机联系;当认为医学信息体现为一种知识属性时,要实现的是学科最大效益。

3.3方法论

医学信息学方法论是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在医学信息学学习、实践和研究中所自觉沿袭的一般方法。医学信息学方法论是以解决医学信息学中的问题为目标的一种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问题分析、任务工具和方法技巧等方面的论述。方法论体现在世界观、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伦理观、审美观、科学观之中,可以是由模式、方式、方法、手段等组成的经验研究成果、案例和实用技术方法。医学信息学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医学信息学学科的发展范式按照库恩的科学范式为一般原则,即从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为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发展线索,并利用历史主义方法构建医学信息学范式理论;在经验层面,方法论是理论适用的方式,如在病案科整理病历资料时,利用来源原则与事由原则进行归档管理;在医学信息学安全和实用技术中则是一些纯事实性和操作性方法,如利用原型法指导医院进行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医学信息学方法论是用以指导医学信息学进行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路径与纲领,解决的是“医学信息学如何从事专业学术活动”的问题。如研究方法中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实证主义方法、论证方法、比较方法和调查研究方法等。

3.4理论成果

医学信息学理论成果是指对医学信息学范式形成并起着决定作用的共有医学信息学理论。理论需要寻求解释,而范式则提供了寻找解释的方法。医学信息学理论在成为共有认识之后可以上升到范式层面,达到范式层面的理论成果同一般的理论成果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在于,范式层面的理论来自于一般理论而又高于一般理论,它是医学信息学共有的概论、命题及其推理。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作为医学信息学理论逻辑出发点的概念是基本概念。共有概念是对医学信息学学科共有基本元素的约定,而这些概念必须是以医学信息学学科的本源概念的面貌出现。如“病历”、“医嘱”和“病案”。命题是表明判断结果的陈述语句,有真假意义的语句才是命题。如病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医疗记录性——这是对病案本质属性的肯定判断,是一个可以做真假检验的语句。共有命题是指医学信息学学科理论中类似自然科学中定理、定律性质的命题。推理是指一判断借以另一判断推出的思维功能。共有推理是由共有命题中引申而来的。如从病案的原始性可能推理出病案具有凭证性。虽然范式层面的理论已经得到充分的论证,成为共同体内部约定俗成的公理,但是医学信息学共同体不会因为具体理论的不完善而影响范式共有理论的存在,对于共有理论,也不会因为研究主体的不同阐释而影响其范式指导作用。虽然处于同一学科共同体的成员往往引用同样的理论成果,得出类似的理论观点,医学信息学共同体能够同意确认一个范式,但不会同意对范式的完整诠释或合理化。缺乏标准诠释或不能得出一致同意的规则并不会阻止范式指导研究。

3.5范例

第8篇

关键词:科研档案;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065-02

科研档案是指在科研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科技文件资料,是医学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1]。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科技性很强的管理工作。随着医学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科研活动也越来越频繁,随之产生大量的科研文件资料。科研文件内容广泛,且来源分散,涉及人员多,以致资料收集难、管理难、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在科研活动中科学地收集、管理和利用科研文件资料,是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创新的重要课题。

一、医学科研档案管理重要性

医学科研档案是真实记录科研活动历史及其成果的综合载体,对医学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促进作用,对科研工作的瞻前性、科学性及实用价值的鉴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医院科研实力水平的重要体现。搞好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医院科研整体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医学科研档案材料收集、整理、编排、保存及利用等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医学科研档案是科研工作的重要依据,是科研活动的必要条件

科研档案与科研工作关系密切,医学科研工作是医学科研档案的信息来源,而要搞好科研,就必须要有完整、准确的科研档案作为依据。一切科研活动都有延续性,需要吸取和借鉴已有的科研资料信息。进行科学研究必须以大量充分可靠的材料为依据,而科研档案能为科学研究提供不可缺少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信息,通过对医学科研档案的系统管理,能够防止和避免科研活动的重复性。因此,医学科研档案能为医院的科研管理部门、医学科研人员以及上级主管部门提供最新的、反映医院医学科研活动的宝贵信息,是科研活动的必要条件。

2.医学科研档案是制定医院发展规划的客观依据

医学科研档案能够有效记录医院的科研人才结构、科研基础设施及科研技术状况等,医院当前医疗技术水平层次,国内外学术地位,人才、设备情况,医院学科发展主攻方向,整体医疗、科研、教学发展规模、科研辐射范围等,均可通过医学科研档案真实地反映出来[2]。通过对医学科研档案的统计分析,能够对医院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从而为制定医院发展规划提供客观依据。若科研档案管理不善,将直接影响到上级管理部门和医院管理决策的制定,影响到学科管理、科研活动顺利开展。

3.医学科研档案是人才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医学科研档案不仅记录了科研活动的最终成果,同时也记载着科研活动的研究过程、科研人员承担的科研任务、科研项目完成后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获得的成果奖励等信息。医学科研档案的系统性、客观性、完整性、真实性和连续性,能够帮助医院考核部门对科研工作人员各方面的素质深入了解。因此,在人才考核、职称晋升的过程中,除了参考医疗、教学量化考核指标以外,还要充分利用好医学科研档案,为医院科研人员全面考核衡量,人才选拔提供重要依据。

二、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存在问题

1.医学科研档案制度不健全、不落实

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与科研项目申报、科研成果申报工作相比,不能引起医院领导重视,导致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科研档案归档缺少制度标准,造成很多科研档案归档混乱,不能实现集中统一管理。有些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执行和落实力度都不足,科研档案管理监督机制亟须完善。

2.医学科研档案管理相关人员意识不足、能力不强

医学科研档案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档案管理人员人数不足、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与管理知识,系统化、标准化程度较低,影响医学科技档案整理开发利用。档案管理人员长期以来只负责收集整理档案,缺乏服务意识。同时,医院科技工作人员档案归档意识淡薄,只注重科学研究实践活动,重视科学研究课题申报、、成果申报、专利申请,忽视了医学科研档案归档,更有的认为档案具有保密性,抵制归档或不归档。

3.医学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传统的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存在档案资料易损坏、低效率、不便于统计和查询等问题,这些问题使档案的利用率显著降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医院不同程度地实行了管理的信息化,从病人的挂号到门诊、急诊、入院、出院、用药、结账都实行了网络化管理,但在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还没有形成共识,没有建立相应的科研档案数据库,没有意识到医院科研档案信息的巨大价值,档案信息没有进入共享,大部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只局限于简单的整理、查询和提供利用等传统模式,阻碍了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5]。

4.医学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率不高

医学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对科研档案重管轻用,科研档案资源整理收集不够丰富,服务手段不能适应医院科技人员的需求,导致科研档案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当前医院保存的科研档案多为原始资料、研究工作结束后科技档案就被束之高阁,只供医院科技人员个人晋升等需要查阅使用,缺少同行交流开发利用,无法有效服务临床、科研、教学。

三、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创新对策

第9篇

【关键词】 转化医学; 临床学科; 研究模式

转化医学又被称为转化研究,是链接基础医学同临床学科之间的重要纽带。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循证医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转化医学在临床学科发展建设中的重要性[1]。转化医学在基础学科与临床应用之间扮演着的桥梁作用,让病床同实验室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使医学整体发展构成了完整的循环[2]。因此转化医学不是一个架空的观点或虚构的想法,而是需要医务工作者深入研究与探讨的理论,可以成为加强与人类健康有关学科的现实理解的基石。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各种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胆囊炎、心脑血管疾病等,为转化医学的控制和研究重点所在[3]。国外对转化医学的关注度及研究进展较快,多数知名医学杂志列出专栏探讨转化医学同临床学科之间的关系[4]。国内于2010年9月成立协和转化医学中心后,转化医学研究也正式进入合理有效的发展当中,对临床学科的建设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 转化医学产生的背景与必然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生命科学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医学科学在这种巨变中亦有了飞跃式提升,对人们重新认识自身健康与疾病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人类疾病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因素所致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及遗传与代谢性疾病等的危险性开始增加,以传统的从单因素致病的研究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预后评价、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处理的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5]。长期以来,基础研究工作者同临床研究工作者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沟通,在大量科研领域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同实际问题解决之间不能做到完整的对应与统一,研究目的性开始受到怀疑。如有关肿瘤疾病的研究中,对于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比较深入且发现丰硕,但此成果对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率的提高并未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毕竟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有赖于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基础研究的结论以远瞻性的口吻对未来可能性进行解释的情形占了多数[6]。如近几十年来,美国耗费数千亿美元的科研经费及人力资源致力于肿瘤机制的研究,“可喜”的是取得了上百万与肿瘤相关的医学研究论文,“可惜”的是大多数均以机制研究为主,同临床应用关联不大。上世纪60年代,在听从了诺贝尔奖得主Renato Dulbeco在《科学》杂志上撰写的“肿瘤等重大疾病要想治愈的话依靠零敲碎打的研究是徒劳的,需将关注点放在对人类基因组的破译上”的话之后,美国耗时4年时间,启动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7]。虽然人类基因组测序成功标志着人类在了解自身的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纪念意义,但很明显的是,基础研究同临床实际有了较大脱节,过分关注基础性研究,难免产生偏离医学科研主线的嫌疑。故在此环境下,可以弥补基础研究同临床研究之间壁垒与沟壑的转化医学顺势而生。

2 转化医学的发生、发展

上世纪60年代末曾有学者提出过“实验台到病床(bench-bedside interface)”转化模式理论,但限于当时医疗技术水平落后及人们对疾病认识程度不足,此理论并未得到足够关注[8]。到90年代初有学者开始提出基础研究成果同临床应用之间应有良好的转化,标志着转化医学或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的正式提出[9]。随后经过医务工作者对此概念的不断提升、补充,逐渐形成了以转化医学为中心的科研模式,旨在通过其桥梁沟通作用达到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目的。转化医学的顺利实现同综合性转化医学团队的合理有效操作密不可分。主要周转于转化医学中心、医院、社区医疗机构或医药集团等之间,系统性且高效有序的完成基础同临床之间的成果转化过程。虽然在外文文献中以“translational research”称谓多于“translational medicine”,但相比而言,翻译成“转化研究”明显不如“转化医学”更能体现出其针对性和特殊性,专指医学领域的转化研究,更容易被理解[10]。

转化医学连接的是基础同临床,但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涵盖范围广泛,故不同学科或领域对此认识则有不同。总起来讲目前出现了两种模式,一类为基础医学-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新设备或新药的产生,这种模式的理解主要以医药企业为主,因为本身医药企业目的在于通过相应的基础研究及开发,研究新型药品、设备或诊疗方案。而另一类则为基础医学-基础医学转化为临床-临床应用的防治方法,该模式对于公共卫生研究人员或调查人员来说更好理解,转化医学之于他们则相当于临床应用的开始。但在医学大范畴内,两种模式并列存在,基础研究既需要借助医药企业的力量,将成功的转化成果推广开来,又要求成果能够切实应用于临床实际操作中,故两种模式缺一不可[11]。需要说明的是,在转化医学的系统循环体系内,其实上述两种环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此外还需要接受转化医学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即患者的信息反馈,并完成临床再到基础的转化的全过程。虽然目前对于转化医学尚未给出公认的定义,但对其意义已得到了一致的肯定。

3 转化医学与临床学科发展

临床学科的建设发展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常作为医院发展规划中的主要战略部署。为提升医院医教研同管理的整体质量,奠定研究型大学的基础,必须加强临床学科的建设。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应当以发展综合医院特色,整合优势学科,创建学科群建设,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特点以带动相关学科进步,加强基础同临床学科的交叉互补,推动诊疗技术、治疗设备与药物的创新改革,培养并巩固医学储备人才,以临床带科研,以科研促临床,最终实现临床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有关临床学科建设的认识,不能再单纯定位于硬件设施的完善度或培养基地与平台的完整性上,应当更多向与临床学科密切相关的软件建设上倾斜。当前转化医学的蓬勃兴起,对临床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转化医学的目的同医学研究目的一致,都以促进新兴科学技术走向临床实践,最终实现保障人类健康。探讨转化医学模式,不仅是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必然要求,更是临床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现代医学及未来医学发展中,亦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医院的学科发展中,应当临床应用中的科学问题为导向,提高基础研究的有效性及针对性,建立以疾病为纽带,以相关疾病诊疗为基础的学科群建设。如上海瑞金医院在转化医学模式的指引下,为建设成科研型医院,先后组建了器官移植学科群、胃肠肿瘤学科群、心血管学科群、内分泌代谢病学科群等[12]。这些学科群的建立除对核心学科本身发展有推动作用,更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共同提高。而转化医学在其中起到协调统一、沟通交流的作用,是各学科之间信息共享,信息反馈的主要环节。传统上基础研究者同临床医生在培养方式上就已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两者对各自学科研究更为深入,相关学科了解程度则不够。在转化医学模式下,临床学科交织互融,可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临床医疗资格的科学家,不仅对学科的医疗实践技能有所掌握,敏锐发现临床上的症结,亦可熟练应用基础研究的方式方法。这样,原本独立的两家合并为一家,极大的提高了临床问题的反馈能力,提高了基础研究的准确度,确保了研究的方向正确,促使基础研究成果顺利转化为临床技术。此外,在转化医学指导下,现有教学模式、临床医疗、科研组织模式也会出现做出较大改变,通过多机构系统协调,合理分工,建立转化医学中心,科研实验室同医院不再硬性分离。这在临床学科发展中意义较大,可促进临床疑难重症的研究进展,加强基础同临床应用的结合度。医务人员的工作除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外,还可利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对医务人员整体水平提升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2010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转化医学中心正式成立,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该中心成立仪式上提出转化医学的研究模式应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对临床治疗同基础研究间的双向交流,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此对对于提高整体医疗水平,保障人民健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力推动发展转化医学,可进一步提高我国生物医药研发的创新源动力,有助于在重大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医学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国内知名高校已陆续开始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今后应将建立更多水平先进的医学转化中心,加强基础实验研究同医学实践的联系,以促进临床可用成果产出为导向,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目的,为保证人民健康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洪琪,郭进,刘媛,等.转化医学:新世纪医学发展新动力[J].医学教育探索,2009,8(3):339-41.

[2]张鹏,秦岭.转化医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实践的桥梁[J].实用医学杂志,2010(18):3277-3279.

[3]凌宝存.转化医学的研究及发展[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1):85-86.

[4]李亚子,钱庆,王敏,等.美国国家科研资源中心(NCRR)战略计划及对发展我国转化医学的思考[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31(3):339-343.

[5]徐婉珍,孙芳芳,苏京平,等.以转化医学思想指导医院学科建设[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46-47.

[6]秦新裕,刘凤林.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胃肠肿瘤的转化医学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1):1-3.

[7]赵玉沛.加快转化医学发展,促进医学模式转变[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217-219.

[8]田玲,张宏梁,马凌飞.国内外转化医学发展现状与展望[J].医学研究杂志,2011,40(1):17-20.

[9]桂永浩.转化医学:用多学科交叉策略推动医学发展[J].复旦教育论坛,2007,5(6):86-87.

[10]任成山,徐剑铖.转化医学的概念,研究热点及其前景[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0,3(6):50-55.

[11] ZHONG N.转化医学:基础研究应用到临床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1(4):381-382.

第10篇

1中医学创新方法研究策略

根据学科分类国家标准,中医学有四个一级学科,分别是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和针灸学。这四个一级学科,有共同的思想理论渊源,在科学方法总论研究中,其创新发展的科学思维、方法脉络及复杂关系得到了全面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各个学科的各自特征、创新发展思路与方法是深化和完整构建中医学创新方法体系的重要举措。

1.1各学科主要科学问题范畴架构分析

在不同角度和层面,各学科有共同的问题范畴架构特征,例如都面临规范化、标准化问题,如名词术语、诊疗过程、药物生产等规范标准化,这些属于中医学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范畴。除了共性的范畴特征之外,各学科也存在明显的个性特征。通过分析、归纳各学科的科学问题范畴,是全面、系统探索各学科创新方法的前提。证候分类、复方应用和疗效评价是中医学学科框架的核心,其间的方证相应、方效相关和证效相应网络关系是中医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中医学基础与诊断、传统中药学与方剂学、中医临床各科,由基础到临床共同构成中医学学科框架体系。中药学传统中药学是以研究功能主治和毒性为重点,“有故无殒”的毒性评价理念对指导现代药物毒性评价有重要意义,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性味归经和炮制鉴定有助于临床准确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兼备是现代中药的固有属性,从资源学、栽培技术、炮制学、药物化学、药理毒理学角度多方位研究中药,构成了现代中药学的学科框架,近来兴起的网络药理学理论和技术,为现代中药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中药学研究的目的是开发应用,过程中的相关规范标准研究、上市后再评价研究,对促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不可或缺。针灸学的基础理论部分,以腧穴学和经络学为中心,与之相关的腧穴特异性研究、经络实质研究、脏腑相关研究都是学科研究的重点。另外,针灸学独有的经穴诊断、经络辨证和经穴配伍形成了其独立的辨治体系。不同于药物,针灸施治是一门技术,其规范和现代机制研究也是针灸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学临床研究,以针对优势病种的疗效评价为重点。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西学东渐背景下形成的新医学体系。从认识论到疾病的诊治,中西医之间有明显的差别,中西医结合应从认识论角度融合互补,现代基于整体复杂体系的系统生物学兴起,为中西医结合、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契机。中西医结合诊断具有微观与宏观结合、病与证结合的特点,治疗方面强调中西医疗法的优化互补,疗效评价需要证候信息、客观指标等的综合评价。现代组学、生物信息学和网络生物学技术为兼顾中西医特性的结合医学研究模式提供的技术支撑。

1.2各学科已有科学创新方法的整理挖掘研究

在各学科由萌芽丰富成熟的发展历程中,新思维、新方法和新工具的不断涌现,推动各学科不断进步。在明了各学科主要科学问题范畴架构的基础上,系统整理和挖掘各学科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创新方法特征,求本溯源,对建立以中医学主体思想为根、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创新发展的现代各学科创新方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1)采用文本挖掘技术从“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阶段多个维度综合评价遴选找到影响学科发展、里程碑式的“重大人物—重大科学问题”,分析重大问题产生的根源和时代特征以及重大人物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与同时代其他医家比较,立体化呈现当时的学科科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参阅当代中外文献,探索科学思维、方法和工具内在联系,评述对现代中医药学研究的借鉴意义。(2)各学科重大研究项目研究剖析和成果分析:建立和持续支持各学科的重大研究项目研究,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引领学科发展方向、促进学科关键科学问题攻关的重要举措。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近10年来,各学科的863、973、科技部支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专项、行业专项等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参阅中外文献,在世界生物医学发展和国内中西医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索研究切入点、目标内容、技术方法、关键技术、组织实施步骤等方面的共同规律,分析成果及其相互关系,系统评述其对中医药学科发展的意义,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文本挖掘流程首先是采集各学科发展历程中“重大人物—重大科学问题”文本信息和当代各学科重大研究项目科研信息;在信息电子存储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清洗、集成、转换等过程,使文本信息集合构成文本信息库;针对具体研究目标筛选变量,然后根据变量的结构和性质选择相应的挖掘方法,以一法为主,多法联用进行挖掘[3]。

1.3针对当代各学科关键科学问题的前瞻性研究

利用TeoriyaResheniyaIzobreatatelskikhZadatch(TRIZ)主流技术创新方法分析框架和工具,在各学科主要科学问题范畴架构内,结合文本挖掘技术和专家访谈共识法找到当代各学科不同维度、层次的关键具体科学问题,探索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着重考虑的对象、属性、参数等因素,揭示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及交互作用,使问题分析过程形式化和结构化。参阅中外文献,结合当代多学科交叉渗透和认识前沿,探索问题的优化解决方案,从科学思维、方法、工具3方面探讨问题解决技术路线和关键环节,探索各个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4-5]。TRIZ的操作流程首先是将各学科中具体科学问题抽象成为TRIZ通用格式问题,然后根据TRIZ问题与方案之间的匹配关系,寻找通用解决方案,最后再将通用方案具体化为具体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2中医学创新方法研究展望

“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源。中医学是我国的原创科学,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构建其创新方法体系对推动其长期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原创科技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医学的科技创新方法研发和推广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加大科技投入,组织相关力量,较大规模地开展中医学四个一级学科创新方法的研发和传播工作,从而为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11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培养 学科馆员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Medicine Subject Librarian Train in Library of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LIU Xuefeng

(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Jiangxi Nurs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chang, Jiangxi 330201)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ibrary of vocational colleges, how to provide better service for student learning and teachers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library managers need to seriously think about.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has its particularity, books and materials mainly based Medicine. To explore the management of subject librarian of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s, subject librarian duties, training, etc.,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provide personalized service, health education classes for improving vocational colleges quality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train; subject librarian

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图书馆管理者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及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提供个性化服务。为了有效推动卫生类高职院校图书馆转变服务方式,创新管理模式,卫生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医学学科馆员的培养可以使图书馆从医学专业、学科建设,老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其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提高图书馆自身发展等全方位的服务,从而使该制度真正成为更新卫生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新举措。

1 学科馆员的概念

学科馆员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是指一种受过专业培训及拥有较丰富、较全面的专业学科知识的图书馆管理员。学科馆员的职责是主要负责学校图书馆某一专业、学科文献资料的筛选和评估,有的时候也可提供图书文献资料、相关专业和学科信息的服务工作。①医学学科馆员是指图书馆根据医学专业、医学学科的特点,设专职人员与学校相关业务部门(如系部、专业、学科)建立对口联系,在学校的系部、专业及学科和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建立一条相互联系的纽带,变被动为主动,主动为广大师生有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地收集整理相关的医学文献资料信息,为学校的教学改革、科研创新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医学学科馆员不仅要非常熟悉、全面掌握图书馆内所收藏的各种医学及相关的文献资料信息,而且还需要医学某一学科如基础医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心理学、护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较精通,在指导服务教师和学生时做到广而精。

2 卫生类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医学学科馆员的原因

2.1 医学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更新的需要

医学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学科,在网络时代,卫生类高职院校各学科的教师和学生对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的需求非常迫切,于卫生类本科院校相比没有差异。随着信息记录、处理、存储和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信息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卫生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正在步入全新的师生服务新时代,如何提高卫生类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解决师生对医学信息需求变化与传统图书馆管理之间的矛盾是图书馆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2.2 图书馆服务方式变革的需要

学科馆员制度是图书馆的主动服务模式之一,学科馆员具有以下特点:较强的综合专业、学科素质;更为广博的知识面;同时具备非常专业的图书情报方面的知识。②根据学科、专业类别组成相应学科、专业的图书馆员,变更服务模式,即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为服务对象更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料信息资源起导向引领作用,使其成为学校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得力帮手。③

3 医学学科馆员的培养

3.1 医学学科馆员的职责

医学学科馆员必须重点、全面熟悉、掌握某个具体的医学学科或专业(护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医学检验学、药学等)的图书文献资料信息资源,为教师和学生编写文献资料信息资源使用手册或指南,负责某个医学学科的网络资源收集(如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PubMed等)、整理并建立这些资源的网络主页,进行深度的资源咨询、解读,并通过举办相关专题讲座,不断提高对口服务对象的信息应用能力,积极主动与对口服务对象保持密切联系,为对口服务对象开展图书馆文献资料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等相关培训工作,为对口服务对象进行有关论文的撰写、课题的申报、文献的检索查新及下载等相关服务。

3.2 医学学科馆员的管理

图书馆的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劳动,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更是如此。图书馆的正常运作需要各个环节相互配合与协作,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网络环境下,各岗位之间的依存性和制约性不断增强。因此,对医学学科馆员管理首先要加强团队意识培养,要加强同其他学科馆员、系部、学科及学生的联系,建立项目和责任制度。图书馆的管理者要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鼓励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协作。对学科馆员管理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要有一个总体的规划,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和执行力。比如可以实行岗位轮换,可以加强岗位间的交流和联系,有助于发挥每个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3 医学学科馆员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个有职业素养的医学学科馆员,在为师生提供优质个性化服务过程中,要一切从师生的需求出发,以师生需求为重,根据网络信息化的要求,充分体现学科馆员的“信息提供者”、“信息导航员”、“信息查询员”的角色。

3.4 医学学科馆员职业能力的培养

医学最新的防病治病知识和技术随信息网络的发展而发展,且医学信息具有数量巨大,更新迅速等特点。由于医学信息的特点,广大教师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充分查新、检索到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信息有一定难度。这时就需要有医学专业的学科馆员能够帮助读者进行检索。这就要求医学学科馆员不仅具备医学学科专业知识,同时又具备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不断发现、关注医学相关学科前沿和动态的信息发展和变化,正确运用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仔细、认真、科学分析医学学科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为服务对象起到医学学科“信息查询员”或“信息导航员”的作用。最有效、最直接的提高馆员职业能力素养的方式是培训和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图书馆应该根据医学学科馆员素质结构和要求定期组织馆员参与国际国内省内市内举办的各种与医学情报信息有关的培训班、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专家论坛,组织医学学科馆员去医学学科服务开展得比较好的高等学校(如医科大学、中医药大学)参观学习,增加与同行的交流、沟通,以获取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不断提高医学学科馆员的职业胜任力。

3.5 创新服务模式

卫生类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员在做好普通服务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服务的创新,提升服务质量,进行深层次的服务。加强与各系部、学科的联系,让馆员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各系部、学科的科研、教学和学术活动,与相关业务部门(如各系部、学科、教研室和实验室)密切联系,为医学学科馆员营造良好的环境。

4 建议

加强广大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学习和培训至关重要。因此,在学生方面,建议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对新生开展入馆教育活动,教育内容先从学校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开始,介绍学校图书馆馆藏情况,然后详细介绍图书馆文献资料信息常用的检索方法,常用中英文数据库的正确使用等。在学校教师方面,建议学校图书馆与相关的业务部门探索开展各种个性化的主动服务,如服务于教学的“嵌入式”活动,即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前,医学学科馆员与授课教师主动接触,参与教师的备课或集体备课,确定授课内容、方式、方法,确定需要检索教学案例,并且根据授课内容及要求有针对性地推荐相关的文献资料信息资源。

学校图书馆必须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有系统有计划有针对地尝试建设各种信息平台,在传统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主动开展各种信息的咨询和服务工作,相关医学学科馆员开通专供学习交流的信息平台,如护理学科微信、微博、博客、QQ群等。以某一学科微信、微博为例,先建立该学科馆员微信、微博交流互动平台,该学科馆员开通微信、微博,在学校的图书馆主页的中列出该学科馆员地址链接,方便该学科的教师和学生浏览。微信、微博内容主要包括相该学科的最新科研动态、新书目录、相关数据库的使用等内容。

总之,医学学科馆员制度是图书馆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即主动积极的服务模式,同时又是图书馆的一种综合。卫生类高职院校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医学学科馆员的培养,充分发挥学学科馆员与各系部、处室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医学信息导航员”的作用。为学校的专业、学科建设,课程改革和科学研究等提供更好的服务。

注释

① 罗春清,刘捷,李晴.“十二五”时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新定位[J].科技视界,2012.12:214-215.

第12篇

关键词:基础医学;仪器设备;资产编码;固定资产

作者:崔琳琳,李若凡,董化一,祖淑玉,王昆,张云,杨俊涛(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

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是基础医学类科研院所进行科研、教学和生产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1-2]。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实验技术平台需要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高精密仪器设备不断涌入科研院所,占据固定资产中相当大的比例,是体现科研院所现代化程度的标志[2-3]。为实现仪器设备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及顺利完成年度资产配置计划和资产决算编报工作,对仪器设备进行规范化分类,并进行统一编码显得尤为重要[1,3]。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承担着基础医学和生物学相关的科研、教学及开发任务,拥有一个对国内外开放的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仪器中心、SPF级实验动物中心、细胞中心等实验技术支撑平台,仪器设备数量多、种类杂和用途多样,而且前沿设备更新快,老旧设备淘汰缓慢,这些都给所(院)的仪器设备管理提出了挑战,本文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为调查研究对象,探索了较为有效的统一编码方法,为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初步基础。

1现行固定资产分类标准

根据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编报2010年度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决算报告的通知》(国管资[2011]183号)有关规定,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在编报国有资产决算报告时,资产分类名称应根据《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及其第1号修改单(GB/T14885-94)作为索引分类代码,并通过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决算报表管理系统进行上报。于2011年1月10日,2011年5月1日实施的《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2010)替代1994年编制的《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1994)[4]。GB/T14885-2010按照固定资产的基本属性分类,适当兼顾行业管理的需要,采用4层7位数字代码表示,其分类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第1位所表示的6个门类分别为土地、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固定资产分类代码的大类、中类和小类中的代码“99”为收容项,主要用于该项尚未列出的固定资产[4]。

新的标准对固定资产的分类更加规范和细化,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仪器设备管理、清查、登记和统计等工作提供了分类依据[3]。

2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实验仪器设备分类现状

随着生物和医学的飞速发展,基础医学研究逐渐出现与理工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新生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全新实验方法的建立和生物技术的逐步更新,各种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医学实验设备被实验人员采用,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更是呈现爆发式地扩张。

为规范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方便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清查、登记和统计等工作,自2010年起,按照上级单位的要求,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仪器设备通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截至到2014年底,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共有仪器设备类固定资产6169台,其中通用设备5708台,专用设备461台,通用设备占93%,专用设备占7%,明显不符合实验专用仪器设备在本研究所内占比较高的事实,显示目前分类系统中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为便于分析改进,现将所有仪器设备数据导出,按照固定资产分类代码进行分类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2.1通用设备

通用仪器设备所涉及的大类分别为计算机设备及软件、办公设备、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6类,所涉及的资产编码共计212个。按照数量多少进行排序,前十名分别是2400604生物、医学样品制备设备,2400699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2201001制冷电器,2010104台式机,2201002空气调节电器,2010105便携式计算机,2102101离心机,2400301显微镜,2101906恒温机、恒温机组和2020400照相机及器材(图2)。其中资产编码为2400604的生物、医学样品制备设备共计827台,资产编码为2400699的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628台,两者共占通用设备总数的25%,对该部分仪器设备进行了整理分析,发现大部分属于加样器、电泳仪、搅拌器、超净台和匀浆仪等生物医学实验专用仪器。

2.2专用设备

专用设备所涉及的大类为医疗设备和专用仪器仪表两类,所涉及到的资产编码共计32个。按照数量多少进行排序,前十名分别是3609900其他专用仪器仪表,3220309生理研究实验仪器,3220307生理记录仪器,3222504气体灭菌设备及工具,3220199其他手术器械,3602300生理仪器,3222501压力蒸汽灭菌设备,3601404计量仪器,3229900其他医疗设备和3220314电子血压测定装置(图3)。其中资产编码为3609900的其他专用仪器仪表118台,3229900其他医疗设备11台,共占专用设备总数的28%,即近三分之一的专用仪器不能准确归类。

在通用设备的数据中出现了大量专用设备,导致资产分类中通用设备占比过大。同时,不论是通用设备还是专用设备,均出现了大量不能准确归类的现象,在实践中只能归为其他类设备。而且,在细分仪器设备归类时,也出现了部分仪器设备“一物多码”的现象。例如在导出的数据中,DNA测序仪就有2409900其他仪器仪表、2400499其他分析仪器、2400199其他自动化仪表、2400699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和3609900其他专用仪器仪表5个资产编码。又如流式细胞仪可归为3221701免疫学设备、3221705血液学设备、3221799其他临床检验设备、3609900其他专用仪器仪表和2400699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5个编码。出现归口混乱的主要原因为《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2010)中没有准确定义此专业仪器设备的编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选择相适应的分类代码,如果出现多人多课题组填报,就无法准确且统一归类。

随着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新特异性仪器设备的不断涌现,《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201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仪器设备分类通用多、专用少,其他类目录过多且目录有交叉的问题,影响固定资产的统计分析和数据上报。因此,有必要根据现行科学发展和仪器使用情况,根据现有固定资产分类编码编制索引目录,形成符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实际情况的仪器设备编码字典,规范固定资产管理。

3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仪器设备分类编码方案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制定仪器设备编码字典的原则为一致性和可操作性。即遵从《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2010)的标准,对于新出现的仪器设备,在分类及编码时保持所属大类子目的一致性,方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录入、查询和统计。

具体操作流程为首先确定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仪器设备分类标准,再将资产库内仪器设备全部列出,根据仪器设备的用途和测定原理,逐一确定每一类乃至每一台仪器设备的具体编码,同时对个例进行具体分析具体编码,形成符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实际情况的仪器设备编码字典,将编码字典固化,通过关键词索引,既能够准确找到具体小类仪器设备的编码,最后进行资产库的优化和修正。

4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仪器设备资产编码的探索

根据上述原则和方案,编写了目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仪器设备编码字典。总共分为17大类,分别为实验室常用设备、分子生物实验仪器、细胞培养仪器、细胞分析仪器、储存保存设备、影像系统/测读系统、光谱系统/显微系统、色谱系统/质谱系统、基因组/蛋白组设备/实验室自动化、生理病理/药理病理/实验动物设备/组织学设备、神经生物学仪器/纯水过滤装置、电化学仪器/物性测定仪器、同位素分析/环境检测、天平/药物检测仪器、实验室箱体/摇床/实验室净化和临床检验设备/样品处理/材料试验和生物芯片/专业软件。将每大类的仪器细分为具体仪器设备,合计共265类具体仪器设备,合计目前编码字典内共有GB/T14885-2010小类编码56个,覆盖8大类共27中类具体仪器设备(表1)。

在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仪器设备进行了统一编码管理后,运行了1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录入仪器设备时准确快捷,有效的符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仪器设备使用和编码的情况,并杜绝了“一物多码”情况的发生。同时,新归类仪器设备从通用仪器占比93%,专用仪器7%,逐步调整为通用仪器占比74%,专用仪器26%,显示仪器设备分类逐渐科学。现已会同上级主管部门单位将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有效的这种编码字典制度进行整理,探索符合新时期的固定资产编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