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行动计划

时间:2022-11-05 04:53: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年行动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三年行动计划

第1篇

各行政村(居)、企事业单位:

近年来,为加快我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程,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与环境质量,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余姚市“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切实把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构建美丽、富饶、和谐新__的重要工作来抓。今后三年,我镇将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投入,提升人居环境,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意见》和宁波市委办公厅、宁波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以及余姚市委、市政府《关于余姚市“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精神,坚持全面治理和扩面提升并重,促进农村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紧紧围绕“生态立镇,旅游兴镇,茶业富镇”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产业,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建设一个美丽、富饶、和谐的新__。

二、基本概况

__镇位于四明山腹地,三江之源,素有“高山台地之最,诸水之源”之称,行政总面积63.4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成区域面积为2.5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户数4417户,总人口12902人。我镇自07年率先在集镇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来,连续两年在__村四丰,柿林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累计投入资金220万元。但因为资金不足及无技术力量支撑,最终导致无法运行或运行不畅。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党群书记和城建镇长为副组长、有关办公室为成员单位的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贸与村镇建设办,下设项目推进组和综合协调组。同时,按照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制定并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并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合理规划,统筹安排。根据农村具体现状、特点、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等来合理编制规划,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元化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我镇已于20__年编制《余姚市__镇污水工程专项规划》(20__-2030年),科学合理的对全镇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出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对照上级要求,我镇对全镇14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筹安排,根据资金情况,分阶段、有步骤的开始实施。2014年计划治理5个村,2015年计划治理4个村,2016年计划治理5个村。

(三)抓好进度,保质保量。我镇在第三、四、五批世行贷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工作方案、实施细则、施工规范、验收办法等,努力实现污水处理项目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实施、制度化管理。加强质量监管,委托具有丰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监理经验的监理单位进行专业监理,强化第三方监管机制。充分发挥行政村的日常监管作用,各村要成立由责任性强、有一定工程管理经验的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质量监督小组,全过程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并实行质量监督小组隐蔽工程签字认可制度。严格把好工程验收关,按程序进行验收,确保工程建设项目保进度、高质量。

(四)强化考核,长效管理。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目标考核,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纳入行政村班子重点工作和专项考核中,切实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加以开展。不断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资金保障,镇财政安排充足的财政预算,按市镇6:4的比列进行配套补助。同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各类监督管理制度,强化工作责任,布置到村,落实到人,建立责任追究的相关制度,镇、村两级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效顺利推进。

四、三年行动计划内容

(一)2014年工作内容。2014年作为开局之年,在前期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对南岚、大俞、后朱、柿林、丁家畈等五个行政村进行污水治理,共涉及农户1179户,预计投入资金1297万元。采用厌氧滤池+人工湿地的分散式处理模式。目前,丁家畈村已基本完工,将于5月底竣工验收,南岚、大俞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年底完工,后朱、柿林设计方案完善中,即将开始招投标。

(二)2015年工作内容。2015年作为关键之年,重点对华山、黄家庄、__、上 马等四个行政村进行污水治理,共涉及农户970户,预计投入资金1067万元。采用厌氧滤池+人工湿地的分散式处理模式。

第2篇

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市市域总体规划(2005——2020)》、《市莼湖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等规划要求,按照上级政府提出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发展要求和最高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建设,努力实现莼湖由滨海中心镇向现代化滨海小城市的历史性跨越,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成现代化滨海小城市雏形。下面由我将莼湖镇三年行动计划做简要介绍:

一、发展提升特色工业,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1、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投资50亿元,建设总面积5平方公里的莼湖工业区块和滨海新区两大产业大平台,加快推进翁岙、洪溪、楼隘等组成的城镇工业区块建设,扎实开展“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推动城区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库,完善招商引资一条龙跟踪服务制度,提升招商引资服务质量,吸引一批大型骨干实力企业、清洁循环企业、优势潜力企业、海洋经济龙头企业落户。我镇计划在3年内引进规模以上绿色、清洁生产企业12家以上。

2、全力培育优势企业。大力提升不锈钢冶炼、纺织服装、精密铸造三大传统优势主导产业,加速淘汰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下的不锈钢冶炼企业,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块状集群建设,力争成为国内一流的特色产业集群,计划到2013年淘汰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落后产能企业8家,争取实现销售30亿元,占工业总销售的52%。采用创新引领育优、技术指导育优、品牌带动育优、投资拉动育优等举措,大力培育优势企业,到2013年,培育年销售额超亿元企业达到5家,其中超5亿元企业达到1家,创建和引进省级以上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2个。

3、着力孵化海洋产业。改造提升捕捞、养殖和水产加工等传统海洋产业,大力发展临港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拓展产业链。按照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原则,加大技术创新和培育试点力度,大力发展新兴海洋产业。积极试点培育海岛近海风能等清洁能源产业、海洋药物及生物制品、海洋新材料等海洋新兴产业。计划在三年内投资800万元建设节能监测和海洋生物安全2个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助推海洋经济发展。

二、着力提升现代农渔业,促进生态农业稳步发展

1、培育壮大农业主导产业。探索新型农渔业发展模式,实行企业化运作、专业化开发、规模化经营、订单式生产,构建生态循环、经济高效、经营主体多元的现代农渔业体系,加强对现代农渔业经营主体和农渔民的素质培训,培育农渔业龙头企业5家,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海洋生物研发基地1家。投资500万元,建设以飞跃塘为中心的梭子蟹养殖、蔬菜种植基地,继续实施泰清山湖羊、马夹岙肉牛、三凤养鸡场等无公害基地建设,推进生态农业稳步发展。

2、改善农渔业发展环境。加快九峰、舍辋小流域治理工程,加强对卫星水库、九峰水库、舍辋水库等上游水源保护区保护,确保农业灌溉需要。投资1000万元加快城区河道整治,完成城区河道2000米保洁和整治工程,同时按照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大力实施海洋生态保护,增加海洋自我调节功能,为农渔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深入发展生态景观型农渔业、体验参与型农渔业、特色精品型农渔业,加快建设后琅观光农业基地,以现有乌梅、水蜜桃、花卉种植基地为基础,进一步引进高档果蔬品种,着力加快传统品种改良,形成品种培育——种植——采摘——销售产业链;结合滨海新区建设和莼湖整体生态环境的提升,积极鼓励下湖线沿线的花卉苗木种植,着力推动沿海中线沿线的生态景观带的培育,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形象“双赢”。

三、全力发展特色旅游,推进现代服务业提升

(一)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壮大经济基础,增强竞争实力。

1、纵深发展滨海休闲旅游业。实施海洋休闲旅游带动战略,围绕“蓝海、生态、长寿”三大亮点,突出发展滨海休闲旅游、生态人居、现代商贸三大优势服务业。三年内计划投资2.2亿元建设“莼湖十景”,同时充分利用南岙“中国长寿之村”这一国家级品牌,投资2亿元实施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的南岙长寿庄园项目,建设国内顶级长寿养生基地。结合莼湖“渔业大镇”这一实际,全力挖掘“渔家乐”旅游价值,计划投入3亿元整治桐照、栖凤岸线,打响“中国第一渔村”品牌;并结合后琅的都市休闲观光基地,打造山水健康休闲旅游精品路线。

2、全力突破现代服务业。实施“商贸中心工程”,加快建设商贸功能区,加快规划建设投资2.5亿元吴家埠中央商务区,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大力发展餐饮娱乐、文化休闲、购物、家庭服务等民生服务业,繁荣莼湖中央商圈。同时推进西谢综合商贸区、白沙树高级住宅区等重要区块建设,扶持现代商贸业发展。争取开建莼湖连接天童南路新公路,主动进入半小时交通圈,最大程度分享物流、人流,进一步促进莼湖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积极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着重打造南部新城,提升莼湖形象

以编制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和镇域发展规划为契机,加快改变城镇面貌,积极与阳光海湾和滨海新区实现功能互补、产业承接、基础设施对接,进一步完善“一城三区四带”的空间总体格局。

1、重点打造南部新城。粘联莼湖老区和滨海新区、阳光海湾,推动莼湖发展重心向海、向岸转移。以降渚溪为界,北为老城区,南为新城区,重点打造以居住生活为主导、以商贸体验为支撑、以生态休闲为特征、以产业服务为补充的新中心城区,力推城镇升级。畅通新城区道路交通,除构建“三纵四横”基本交通框架外,搬迁汽车客运中心,并投资1000万元新建一个停车场,有效解决新城区交通问题。搬迁镇政府办公大楼,建设国税分局、消防中队等单位用房、营房建设,形成新的行政中心。加快引进星级宾馆、大型购物超市,新建影剧院、文化中心等工程,形成集商贸、商务办公、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新经济中心。加快推进半山御海、御海韵城等商品住宅区建设;稳步实施九峰商住区、吴家埠社区等城中村新社区建设,计划三年内新建商品房12万平方米,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区人口集聚,形成环境优雅、设施齐全的成熟的住宅区块。降渚溪边推进医院、学校、生态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交通条件便利、生态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的富有活力的南部新城。

2、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路网、水网、电网布局,加大绿化建设力度,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承载能力。实施农村交通顺畅工程,计划于“十二五”期间投资3000万元建造同山至莼桐、金地至翁岙、冒头至后琅等农村联网公路,同时投资1000万元建设莼湖交通集散中心,开通莼湖至城区、莼湖至下陈、袁冒至桐照等公交路线,并开辟滨海旅游专用通道。实施水电气保障工程,完成城区至莼湖沿海供水工程,改造、建设供水管网30公里,建成配套水厂一座,基本解决莼湖季节性缺水问题,并提升生活用水水质。完成曲池220KV输变电所工程,规划建设栖凤110KV、下陈110KV输变电所,满足群众用电需求。推进农村绿化、洁化工程,实施老街区、城郊结合部等重点区块的整体美化改造以及沿海中线、下湖线(莼湖段)、莼白线(莼湖段)、莼桐线等镇主干道两侧整治和绿化带建设;增添新农村保洁设施,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并投入使用,新建垃圾中转站、太阳能垃圾中转站若干,提升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能力。

3、强力推进旧村改造和农房“二改”工作。依据《莼湖镇农民居住区实施意见》规划,我镇梳理确定了建设农民中心居住区3个,中心村集聚点4个,整村拆迁8个行政及自然村,整村改造村5个,梳理式整治改造村20个,三年内计划投入8亿元,建设金地、桐蕉司、鸿峙、洪溪、东谢、吴家埠等居住区6个,完成旧城改造8万平方米,完成立改套3万平方米,改造危旧房3万平方米,建设城乡一体的新社区2个。

(三)着力实施民生工程,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1、强化公共服务。一是着力推进教育资源统筹配置。我镇计划于三年内新建莼湖第二幼儿园、迁建尔仪小学,扩建桐照小学和成人学校,改造第二中学,使之达到省二级重点中学标准。同时完善村幼儿园布局并提升其办学条件,力争村学前教育入学率达到100%。二是着力健全基层卫生医疗服务体系。迁建莼湖卫生院,改善医院软、硬件环境,切实发挥其卫生服务支柱作用。进一步普及农村医疗网点,计划在三年内改建或新建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站3个,建设规范化卫生室20个,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力争达到80%。使农民“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着力充实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重点加快文化阵地建设,计划在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并投入使用的基础上,投入1000万元新建一座集图书馆、体育场馆、多功能影剧院为一体的文体中心,努力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

第3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昆明五华区;专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1-0016-03

组织体系健全 心育成果丰硕

记者(以下简称记):李局长您好!2012年,五华区被教育部评选为首批20个“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之一,请您大致介绍一下五华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

李劲局长(以下简称李):我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如下。

1.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程度较高

五华辖区内小学35所,初中及普通高中11所,共计46所,其中农村学校9所,均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了心理辅导室。辖区内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9人,兼职146人,覆盖所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与学生总数之比(师生比)为1.65:1000。

2.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基本健全

五华区成立了由区教育科研中心、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机构,有专职心理健康教研员;各中小学基本建立了由校长或分管校长牵头、有关职能处室密切配合、学校心理辅导室具体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机构;在五华区青少年宫建立青少年校外心理辅导中心。

3.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及评价体系

2006年五华区教育局制定并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五教发〔2006〕34号),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予以明确规定。又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的指导意见》(五教发〔2010〕74号),要求各校派专兼职心理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颁发《五华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指导意见》(五教发〔2010〕151号),对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予以指导和规范,对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档案也统一了标准;在《五华区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考核指标及其要求。

4.投入了一定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经费

建立五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购置相关设备及《五华区师生心理档案系统》;划拨了93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经费及心理健康教师师训经费;划拨了10个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建设经费。

5.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较为丰硕

与省内其他县区相比,五华区心理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竞赛及评比活动的获奖率高。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昆明市学科带头人全部在五华区,五华区有8人次获“健康杯”十佳心理健康教师、十佳心理健康教育校长、十佳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五华区的心理教师群体中有7位骨干教师已成为云南省较为知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昆八中、昆二中、昆二十八中、龙翔小学被认定为“云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示范学校”。以五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专家团队为主的骨干教师团队与云南省教科院、昆明市教科院共同开发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材》《生命、生存、生活》《教师心理健康成长读本》;与其他机构共同编写了青少年课外读本《七彩心桥》、教师培训教材《搭建农村青少年通向现代社会的桥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书《积极心理学团体心理活动课操作指南》;开发了远程教育课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编制了《中小学生心理资本问卷》量表,完成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2012年五华区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

行动计划领航 积极应对困难

记:在这些年的实践探索中,五华区心理健康教育是否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李:我区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机构和专业师资队伍亟待强化

由区教育科研中心、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机构,只有一位兼职心理健康教研员,难以引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深化成果。心理教师中专职比例低,师生比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低。根据2010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的指导意见》,我区选拔了93位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但由于考试难度较大,仅有20人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部分原有的专职心理教师由于多种原因不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职业资格的教师在学校也未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故心理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任务依然艰巨。全区教师缺员严重(全区4000余名教师,缺员近400名,近10%),心理学专业背景的高校毕业生难以以专职心理教师身份进入我区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

2.工作制度有待完善和创新

2006年颁发的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执行力度不够,且文件依据是教育部2002版《纲要》,需修订完善方能适应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实际。《五华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指导意见》强制性不够,《五华区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考核指标权重较轻,五华区青少年校外心理辅导中心的运行也缺乏有效制度。

3.心理辅导室建设和规范管理有待加强

各中小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心理辅导室建设情况离《五华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个别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徒有虚名。目前还缺乏相关管理规定对各中小学已建立的心理咨询室进行规范管理。

4.经费保障长效机制亟待建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均需要必要的资金支持,如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补助经费、心理教师持续培训经费、心理教育研究经费、校外心理辅导中心运行维持经费等都需要建立经费长效保障机制,才能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5.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亟需构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属于系统工程,不可单靠学校一方之力,还需家庭、社区全力支持配合,只有构建了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才能更好地支持帮助中小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

6.横向纵向交流合作和示范引领作用还需保持和扩大

从目前五华区心理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竞赛及评比活动的获奖率看,玉溪、红河等州市,盘龙、西山、安宁等昆明市其他县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迅速崛起,我区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优势正在不断缩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研究拟定了《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报请政府发文,举全区之力共同克服目前的困难,推动我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不断向前。

推进六大项目 突出心育重点

记:今年6月25日,五华区教育局就《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讨论稿)召开了听证会,请您谈谈这份行动计划方案的主要设想。

李:本行动计划拟经过三年行动,建成1个区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48个校级心理辅导站、11个校外心理辅导站,形成五华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资源配置,建设一支专家引领、顾问支持、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辅导员)相结合的、能胜任新时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开展各类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育青少年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健康行为方式;加强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构建三级危机干预体系;加强以家庭教育方法为主的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培训,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家庭辅助支持系统;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课题研究;开展社区青少年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辅导,探索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开创适合五华区情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新局面,发挥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全省、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

今后三年,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将以项目为载体,突出重点,推进六大项目来实现本计划的各项目标。这六大项目是:“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项目;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建设项目。

“三位一体”工程 编织心育网络

记:这份方案中提到要进行“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请问“三位一体”是指哪三个方面?这项工程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李:“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是指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面“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更好地支持帮助中小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本项目建设目标为:建立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发挥其在规划制定、标准研发、研究、培训、督导等方面的作用;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年内实现100%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达标验收,已成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的三所中小学保持省内示范领先,20%的中小学校成为区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通过示范辐射和引领,推动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所有学校完善校内心理健康辅导站,青少年宫及街道办建立并不断完善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三年内实现100%的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达标、80%的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达标。

提高师资水平 完善队伍建设

记:目前社会、政府、学校包括学生自己都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专职心理教师缺乏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提高师资水平、留住高层次的心理专业人才方面,五华区有什么新的举措?

李:《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中将提高师资水平、留住高层次的心理专业人才方面的工作作为一个专门项目提出来,我们称之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目标是:优化配备与准入,强化培养与管理,基本完成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业水平的认证工作,逐步建立教师考核激励和分层培训机制,建设一支专家引领、顾问支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和校外心理健康辅导队伍。项目建设内容如下。

1.优化心理教师的配备

提高专职心理教师的比例,优化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形成以专职心理教师为主、兼职心理教师为辅的教师结构。三年内全区学校心理教师与在校生师生比不高于1:1000,心理教师中专职率力争达到50%以上。

中学(含一职中专和新萌学校):在校生1000人以上的学校每校配备不少于2名专职心理教师,少于1000人的学校配备不少于1名专职心理教师。

小学:在校生1000人以上的学校每校配备不少于1名专职心理教师,在校生少于1000人的学校可以兼职心理教师为主,但城区示范学校必须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城区普通小学专职心理教师比例要力争达到50%以上,城郊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比例也要力争达到20%以上,农村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比例要力争达到10%以上。

2.强化心理教师的准入

进入中小学从事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教师应具备全日制大学本科心理学、教育学或医学专业的学历。

专职心理教师:须具备全日制大学心理学、教育学或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注:不含自考、函授、夜校),并取得相关学位,同时要取得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国家三级及以上);非心理学及相关专业毕业教师要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具备三年以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经历,取得心理学相关专业硕士(含教育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具有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国家三级及以上)。

兼职心理教师:有班主任、德育教师、校医的相关工作经验两年,取得省市区任一级岗位技能培训证书,逐步实现持证上岗。

3.规范心理教师工作量与待遇

学校要根据上级文件规定安排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工作量。活动课与其他学科课程课时量等同,开设讲座按10课时/天计算工作量,团体辅导以及个别咨询按时间长短以45分钟/课时进行工作量核算。心理教师工作要有记录,根据记录折算为课时计入心理教师工作量。迎检备查、相关宣传活动(宣传栏、网站建设、广播、宣讲等)、心理健康活动周(月)也可根据投入的时间计入心理教师工作量。心理教师的待遇标准不低于班主任教师。对心理教师的工作情况要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奖励、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获奖心理教师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优秀的学校及相关工作人员要予以加分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4.改进职称及业务荣誉评定机制

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可以按有关规定评定职称,评审资格要求参照学校学科教师评审要求,教学能力考核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能力,鉴定论文限定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研究内容。兼职心理教师在评定职称时,按有关规定评定职称,评审资格要求参照学校学科教师评审要求,其参与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历及成效可作为重要参评依据和条件之一。专兼职心理教师均可申报参评“五华区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三年内拟评出10%的专职心理教师和5%的兼职心理教师为“五华区学科带头人”,10%的专职心理教师和5%的兼职心理教师为“五华区骨干教师”。

第4篇

一、上半年主要任务及完成情况

(一)建设技术人才信息库。

一是参与整理我市“5+2+2”产业体系的人才、技术需求,建立合作高校院所专家服务东营信息库,实现入库专家150位,为企业与专家的合作对接提供便利。二是建成有色金属技术文献信息解析系统,累计录入相关文献、标准约2700篇,组建专家解析团队,初步形成2019年有色金属(铜)产业蓝皮书。建设黄河三角洲地理环境科技文献数据库,梳理汇集黄河口生态环境治理及重大工程项目方面文献及水文资料等500多份。三是开发智慧制造云服务平台,联合有关专家团队,为我市冶炼、制药等领域企业提供智慧工厂建设咨询与解决方案。

(二)推进高校院所分支机构建设。

一是做好前期沟通对接,服务市委副书记陈必昌与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常务副校长王琪珑等市校领导高层互访,推进我市与山东大学新一轮合作。二是支持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新增2个实验平台,建成黄河三角洲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三是配合中科院化学所雅努斯材料工程实验室赴大庆、广州等地开展现场实验,推动技术成果向油田污水处理及油源污染领域转化应用。四是支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发展,促成校企合作项目5项;参与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就石油大学东营校区共建等关键问题提出建议方案。五是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研究院专家团队,引进中石油石化院、中石化石科院等院所技术力量,探索联合建设炼化产业创新平台。六是支持青岛农业大学东营研究院积极引种水稻、花生、油菜等多个耐盐作物新品种,探索适宜地区特点的套种轮作和种植养殖模式。

(三)服务引进高层次人才。

一是受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开展黄河三角洲学者年度绩效评价及届满考核,收集专家学者对我市人才工作的意见建议。二是做好本单位泰山学者、黄河三角洲学者团队服务,组织在站博士后申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9年面上资助项目,加快盐碱地循环农业、新材料应用等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推广。三是组织申报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项目“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与技术”,经人社部评审论证,成功入选国家级高级研修项目,并列为乡村振兴、扶贫攻坚专项。四是引进山东师范大学专业师资力量,为新发药业有限公司70名员工开设为期两年半的化学化工基础能力提升专题班。五是开展人才招引宣传,在《东营日报》开辟专栏“高校院所在东营”“学者风采”,宣传近年来高校院所人才团队在我市发挥的重要作用,总结好做法、好经验。

(四)组织精准对接活动。

一是邀请清华大学等院校在京知名专家参加我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双招双引”北京推介会,洽谈引进生物质能源、航空航天燃料和化工中试基地等项目。二是主办2019中国(东营)石化产业高端人才暨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交流会,邀请30多位知名高校专家学者与我市75家企业对接。三是举办“智慧光谷 共赢未来”青年博士论坛,邀请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专家推介光电新材料有关技术,并与东营光谷未来城公司共建博士联谊会工作站。四是参与举办国家生态系统湿地野外观测研究站发展研讨会,邀请中科院及国内高校的30多位高层次专家为全国野外湿地台站建设提出意见建议。五是多次组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航科工三院及中节能集团的专家团队到东营调研考察化工园区和重点企业,推进空天燃料产业链联合创新的平台开发和项目合作。六是联合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学院引荐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教授到我市洽谈推进盐碱地农业开发项目。七是启动“导师进东营”活动,邀请江苏大学等博士生导师与我市洽谈甲壳素、油泥砂等领域技术合作。八是配合市委组织部赴天津、北京、长春、大连等地对接高校院所,洽谈人才引进和技术合作事宜。九是发挥市高促会及东营博士联谊会秘书处作用,参与承办第二届黄河三角洲(东营•河口)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产才融合高层次人才对接会、第四届东营橡胶轮胎汽配产业高端人才洽谈会,并邀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保利医疗集团、康菲石油公司等单位专家到我市对接技术合作。

(五)开展以企招引。

一是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合作建设“创新广场”服务平台,吸引地方企业入驻,探索共建研究机构、孵化创新企业。二是引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人才资源,推进东营高新区、蓝色经济开发区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度合作。三是邀请中节能总工程师邹结富率领集团大地修复公司、清洁技术公司、生物质能发电公司等技术团队到我市县区调研,提出生态循环经产业园规划方案。四是组织中航环科(北京)公司等与我市环保技术企业洽谈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合作,推动申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项目。五是支持杰达新型建材公司等引进山东建筑大学、暨南大学专家教授研究冶炼废渣利用事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在推进招才引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推进平台建设效率不高。目前引进高层次人才平台和高校院所分支机构的“一事一议”政策比较难于操作,导致对现有实体机构建设的支持保障力度不够,推动新的人才承载平台落地进展较慢。二是人才资源开发不全面。在省级以上人才工程评选中上报人选层次低、数量少,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对现有人才的利用效能不够高,新的培养使用模式还没有充分发掘。三是企业主体作用调动不够。很多企业招才引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激发,其平台载体建设还比较薄弱,并且使用人才少、储备人才少。

三、下步打算

(一)深化市校院所合作。一是做好深化山东大学东营研究院合作共建等工作,按照双方洽谈合作事项的任务分工,推动校地协商成果尽快落地。二是配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校区共建牵头单位,赴江苏等地开展调研,参与东营产业技术研究院筹建。三是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有关县区,推动共建创新创业平台。四是推动形成市校院所合作的综合措施,探索解决高校院所实体机构的人才待遇、平台保障等问题。

(二)加快推进赋能中心建设。一是建设技术人才信息问讯平台,建立稳定可靠的信息渠道,形成专家与企业对接交流新机制。二是优化技术文献解析平台,逐步完善专家解析系统,汇总产业蓝皮书等综合性资料成果。三是整合高校院所与专门机构的实用技术信息资源,服务中小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的学习需求。

第5篇

为保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完成,努力解决好 “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西安市教育局从幼儿园建设、资金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和提升办园水平等方面全力推进,为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步伐,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全面推进学前教育建设进度

2012年3月,西安市教育局在周至县召开了全市学前教育建设项目现场推进会,通报了2011年学前教育建设工程情况,并安排部署了2012年建设目标和任务。按照《西安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设目标和任务,该市2011年规划建设100所幼儿园,当年开工106所。截至目前,已竣工70所,力争6月底竣工80所,确保8月底前竣工100所。2012年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3所(公办39所,区县自筹及民办54所)。截至第一季度末,65所进行了勘察设计,6所正在招标,12所进行基础施工,10所进入主体施工。预计到6月底,2012年的93所幼儿园建设将全面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2012年,西安市教育局还将严格按照“工程路线图”及时间表,切实遵循“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定期召开区县项目进度工作月例会,确保各项建设项目如期保质完成。

加快教师“招、培”步伐,切实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为切实加强全市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根据《陕西省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有关规定及全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协同市编办到灞桥、新城等区进行调研,商定了6个区县40所新建公办幼儿园核编工作。二是按照《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统一公开招聘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2012年度为该市11个区县招聘285名幼儿园教师。目前,教师招录的笔试工作已全部结束。

同时,为了提升该市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和水平,市教育局采取多种方式加大了培训力度。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进行国家级教师培训54人;省级园长培训59人、骨干教师培训202人;市级园长培训393人、骨干教师培训343人、全员培训3078人。

加大幼儿园考评奖补力度,努力提升学前教育整体质量

按照《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精神,2011年至2013年该市将通过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等级提升和考核评估工作,切实改善办园条件,提升办园质量,为更多的适龄儿童提供“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

2011年,该市教育局组织专家,依据《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扶持民办企事业办幼儿园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西安市学前教育机构等级办园标准》、《西安市学前教育机构考核评估办法》,开展了全市学前教育机构等级提升和考核评估工作。通过对幼儿园的园务管理、教育教学、卫生保健、教师队伍建设、幼儿身心发展评价和办园规模与效益等六大方面的考核和评估,发文认定了等级提升幼儿园131所,考核优秀等次幼儿园80所,考核良好等次幼儿园64所,并按照对民办、企事业办幼儿园的奖补政策,会同财政局下拨奖补资金3311万元。2012年5月起,该市还将对383所幼儿园进行等级提升和考核评估,努力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

来源:西安市教育局

第6篇

宁波市将在3年内投资190亿元,实施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装备制造业项目60个。近日出台的《宁波市新装备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重大项目为支撑,突破关键技术和重点领域,建设国家重要新装备制造基地。

新装备产业是宁波市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结合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宁波将做大做强注塑机、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装备及高端基础件等特色优势产业,突破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先进交通装备等具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形成以“4+2”产业为重点的新装备产业发展格局。

一批重大项目将加快推进。2015年前,城市轨道装备基地项目(一期)、电脑横机产业园项目、年产6.2万吨大型超大型及高附加值石化装备项目等22个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将建成投产,预计三年完成投资80亿元。

创新能力将显著提高。到2015年,全市新装备产业重点领域力争突破30项重点攻关技术,新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5家,国家级实验室1家,院士工作站2个。

按照产业协调互动、要素集约利用、功能配套完善、整体特色明显、生态环境和谐的原则,宁波市将在现有开发区、园区、块状经济的基础上,统筹优化新装备产业布局,引导各产业集聚区错位发展、有序竞争,形成“一基地四园区”的总体产业布局,即北仑新装备产业基地、中国南车宁波产业园、小港高端装备产业园、象山临港装备工业园和杭州湾智能装备产业园,打造“以大带小、资源共享、联动发展”的新装备产业发展平台。

通过产业链培育、产业联盟组建、兼并重组、总部经济建设,实现龙头企业跨越发展和强势崛起。到2015年,全市新装备领域将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1家、超过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3家、超过1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15家。

至2015年,全市新装备产业工业总产值将从去年的362亿元提升至650亿元,基本形成新装备技术自主化、产品智能化、产业集群化,初步建成自主研发水平高、制造技术先进、系统集成能力强的国家重要新装备制造基地。(来源:宁波市科技局)

第7篇

    发改委:2017年天然气消费量同比上涨15.3%至2373亿立方米;2017年成品油消费量同比上涨5.9%至30661万吨。 

    财政部牵头筹建500亿农垦基金 助推农垦改革发展和乡村振兴。财政部牵头筹建中国农垦产业发展基金,农垦基金计划规模500亿元左右,首期规模1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出资20亿元,其他社会资本80亿元。2017年12月下旬,财政部已拨付中央财政出资20亿元,其他出资人正在陆续注资。

    财政部、发改委依法处理违法违规举债担保问题。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中央巡视要求,前期根据有关方面线索,财政部驻江苏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江苏省部分市县违法违规举债担保问题进行了核查。 

    民政部: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支持鼓励PPP项目。相关概念股包括扬子新材、鱼跃医疗等。

    中国将继续优化外商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入和审批程序,下一步将推动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的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外资投资限制。

    经济参考报头版刊文称,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类创新层出不穷的同时,不少“伪创新”也混迹其中。这些“伪创新”不但没有创造新的社会价值,还对创新环境造成了伤害。对“伪创新”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加大打击各类以创新为名的违法犯罪活动,让“伪创新”无处遁形。

    按照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的有关要求,大连港、广州港、深圳港东部盐田港区和西部蛇口、赤湾港区均从2018年起,调降进出口集装箱装卸作业费。截至目前,集装箱运输量在每年1000万标箱以上的沿海港口,均已调降进出口集装箱装卸作业费。

    澎湃新闻:知情人士透露,发改委价监局在北京召开白酒行业价格法规政策提醒告诫会,茅台、五粮液被点名作重点发言。会议旨在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促进白酒行业健康发展。

深交所:截至2018年1月31日,已进行业绩预告的公司中,六成以上业绩预增,近五成预计业绩实现大幅上升。298家上市公司预计2017年度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1.17亿元至1707.01亿元,平均实现净利润5.07亿元至5.73亿元,同比增长126%至198%,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第8篇

长期以来,粤东西北中心城区不大不强,资源集聚度和辐射带动作用弱,早已成为制约粤东西北发展的重要障碍。在交通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的大背景下,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城区扩容提质已成为广东振兴粤东西北的重要抓手之一。

当前韶关正处于由资源型城市向综合服务型城市、由重工业城市向山水休闲城市转变的重要时期。为解决韶关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空间布局不合理、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和建设强度过大、城市功能过度集中等问题,韶关制定了这份城市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根据计划,从2016年到2018年,韶关城市提升要紧密围绕“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生态、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五大任务,科学布局、精准施策,重点突破城市单中心格局,实现城市“双核驱动”发展,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推动城市整体提升。

城市提升获市民点赞 韶关慢行系统建成后,小岛河堤环境明显改观。

4月14日傍晚时分,韶关市区河岸边,市民沿着环岛绿道骑车、慢行。春日的河风吹拂着人们的脸庞,撩起发丝,山水城市的休闲惬意展露无遗。

“去年10月来韶关的时候,市区河岸河堤正在改造,这次来发现与以前相比变了很多,休闲环境更好了!”来韶关出差的张先生说。

令张先生如此惊讶的是市区的小岛慢行系统,该慢行系统工程全长约9.9公里,按照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提高舒适性的要求,对市区小岛滨河环境进行重新布局,打造市区小岛慢行系统建设项目。该项目起于五里亭水厂,经西堤、海关、东堤、百年东街,沿帽峰路上行,止于五里亭大桥。

慢行系统建成后,小岛河堤环境明显改观。慢行系统在沿线新增一条绿化带,绿化带位于机动车道与绿道之间,可起到有效降低机动车噪音及减少粉尘的作用,使市民有更舒适的慢行健身环境。其次,沿线还新增了一条自行车骑行绿道,结束河堤上禁止自行车骑行的历史,满足市民休闲健身的要求。此外,河堤栏杆外移,拓宽了河堤活动空间。

除了人居环境越来越好,城市交通越来越畅通也让市民给三年行动计划竖起了大拇指。

2月21日,莲花大道一期工程主线道路开始开放通车,这条道路的开通将大大改善棚户区交通出行条件,有效缓解市区交通压力。该道路起点位于浈江区黄金村大桥,一直通到大学路东联水产批发市场附近。道路主线全长为4.08公里,按照城市一级主干道标准建设,双向6车道加两侧各两车道辅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据了解,韶关市城市交通提升项目今年共有49项,主要任务是构建快速环线,初步形成内环1、内环2、快速中环、快速外环、高速外环、放射线等城市快速环路,支撑城市空间拓展。

另外,交通提升项目也将贯通局部路网,提高城市道路网密度,提升道路系统整体通达水平。整治交通节点,重点整治火车东站片区、鹅坑桥转盘等交通节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城市整体提升工作是韶关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全局性的重要工作,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韶关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韶关市城市整体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仲超对《小康》记者说。

攻坚年实现城市提升新突破

今年韶关市城市提升工作共实施124个项目,其中续建项目23个,新建项目101个,项目总投资约220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已开工10个项目。

据了解,《韶关市城市整体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确立了既要“补短板”,又要“抢高点”的行动思路,实施交通顺畅提升、城市功能提升、环境与景观提升、加快新城建设和智慧城市提质五大工程。

“2017年是实施城市提升主w工作的关键一年,也是攻坚破难,加快建设、多出成果的一年。我们今年要完成三年行动计划中60%以上的项目,开工建设90%以上的项目。”韶关市委副书记陈波在城市整体提升工作动员大会上表示。

为了确保三年行动计划如期完成,韶关市建立了城市提升体制,并成立了韶关市城市整体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立综合协调、规划设计、征拆安置、土地供给、项目审批、投资融资6个专责小组。

2016年9月,韶关市委、市政府印发了《韶关市中心城市整体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项目责任分工表》和《韶关市中心城市整体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分工、工作职责和运行机制》。

“制度建设是城市整体提升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在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中,韶关将建立明确任务的分工制度,及时协调处理跨部门跨单位工作的协调制度,以及日常工作的例会制度和工程进展的督查制度。”李仲超说。

根据计划,近三年,韶关城市提升紧密围绕“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生态、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五大任务,科学布局、精准施策,重点突破城市单中心格局,实现城市“双核驱动”发展,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推动城市整体提升。

第9篇

2月7日,上海电信战略咨询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会议对照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下称“上海电信”)《助力智慧上海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下称“《三年行动计划》”),阶段性总结2011年“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进展,并对2013年各项信息化发展目标进行了详细规划。上海市政协主席冯国勤、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炜、市政协副主席朱晓明等来自上海市政府、委办、高校、媒体等近20名委员出席会议。

根据上海电信提出的《三年行动计划》,上海电信将在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应用、信息新技术三个层面,实现“三个率先”:率先建成世界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率先实现中国电信集团“新三者”战略(即成为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推进上海智慧应用;率先规模应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促进上海经济转型和信息产业快速增长。

据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总经理张维华介绍,上海电信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按照“品质领先、技术领先、创新领先、规模领先”总体要求,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创新主力军作用,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据悉,上海电信制订了更详尽的2013年发展目标。在率先建成世界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方面——城市光网:覆盖750万用户,平均带宽达到32M;无线城市:WiFi热点达到1万个以上,新建约600处宏基站点和300处室内覆盖站点;网络出口:国内出口带宽4T,国际出口带宽660G。在率先实现集团“新三者”战略,成为上海智慧应用的主要参与者方面:全面参与政府智慧应用,重点在智能管理、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电子政务、行业应用等方面成为主要服务商。在率先规模应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方面——云计算:建设机架1000个,虚拟主机5万台;物联网:发展M2M终端100万台;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实验和部署保持行业领先;车联网:构建全国车载服务支撑平台,定制车载通信模块。

冯国勤表示,电信为上海“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可圈可点。上海电信的《三年行动计划》,能够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注重结合上海城市发展实际,提出了不少有效的建议和应对举措,体现出紧密贴近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紧密贴近国家发展战略,紧密贴近上海城市发展要求的显著特点。在当前国家推进三网融合深化、上海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步伐的历史性阶段,要利用和发挥好电信的专长,在调结构、保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和推动上海信息化建设,有力支撑上海城市转型发展。他要求加大电信《三年行动计划》的宣传力度,“智慧城市”推进的关键是扩大智慧应用的使用,鼓励运用。

委员们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位于上海电信大楼内的信息生活体验馆。在智慧城市、智慧应用等展区,委员们观看了上海电信在推进城市光网建设、助力智慧城市等方面许多成功的案例。委员们看到诸如智慧医疗、智慧校园、平安城市、智慧交通等案例时表示,要扩大宣传信息生活体验馆,区里要组织各个阶层来学习、了解未来智慧城市是啥样。今后党校干部轮训,也要开设类似课程,既扫盲又学会相关的运用。

第10篇

年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的考核评比年。市三年行动计划检查组将各县级环保部门贯彻落实“三年行动计划”情况进行考评,总结成绩、查找不足、通报结果,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重点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项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扎实细致推进质量管理各项工作。

各县站于6月15日前上报市质管组“三年行动计划”整改总结。

市站应认真整理年“三年行动计划”检查中提出问题的整改材料,迎接省三年行动计划检查组的考核评比。

二、加强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各级监测站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办法》(总站水字[]182号)以及《省环境水质(地表水)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办法》等要求,执行相应质量管理规定,加强例行巡查。

迎接省中心的质控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站点仪器设备与日常维护管理情况、技术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以及日常质控措施实施情况。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现场检查项目为SO2、NO2、PM10,采用输入定值标气、流量考核的方法进行质控考核。地表水水质监测自动站现场检查的项目为PH、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或总有机碳,仪器稳定性和数据准确性考核采用盲样考核、PH和DO采用便携式采取质控考核方式为:盲样考核、PH和DO采用便携式仪器现场比对、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将同步采集水样并与实验室方法进行比对。

市质管组在9月份,组织一次全市范围的自动监测系统运行情况检查,检查内容同省中心质控检查内容。

市站根据自动站质量管理规定,按要求编制大气自动监测运行善及质量评估报告及水质自动监测运行状况及质量评估报告于11月底前报省中心质量部。

三、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

各站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或实验室认可准则要求,做好站内的质量管理活动。

1、根据质量检查和对体系运行情况的监督适时改进体系文件。

2、各站在年内组织做好实验室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

3、按要求进行计量认证和/或实验室认可的监督评审或复评审工作,避免发生计量认证资质“脱审”的现象发生。

4、市质管组于7月份对县站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抽查。

四、做好上岗证考核工作

1、组织全市各级监测站监测人员参加省中心组织的上岗证理论考试,要求各站上岗证理论考试的合格率达到99%。

2、按照《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程序》(试行)的要求,做好市站上岗证操作考核的自认定工作,并组织好县级站的操作考核工作。

3、要求各县站每年一次(8月前)向市站提交《持证上岗考核申请表》和《参加能力验证及考核等情况汇总表》。市站根据申请材料组建上岗证考核组,对县站监测人员进行现场考核。

4、市、县站准备好上岗证考核材料的台帐以备检查。

五、积极参加能力验证及各项考核活动,组织实验室间比对活动

1、市站、赣榆县站按照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要求参加其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

2、各站积极参加总站的质控考核活动。

3、各级监测站参加省质量管理组组织的能力验证或实验室比对活动,本年度能力验证活动拟定2个项目:水质中砷、石油类。

4、积极参加省质管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活动。

5、省中心要求今年的监测数据可信度评估工作计划从小康监测开始,因此我市本年度5月、10月分别组织一次小康断面同步监测活动。

6、本年度市质管组组织一次全市各站实验室比对活动,拟定2个项目:高锰酸盐指数、氨氮。

六、继续做好各类重点监测任务的质量管理工作

1、地表水断面监督监测:以省控断面及饮用水源地作为重点抽测范围,积极配合省中心组织的现场抽测和检查。

2、近岸海域水质监测:市站配合省中心的现场检查及盲样考核。

3、重点污染源监测:市站配合省中心10%国控重点污染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抽测工作。抽测项目为:废气中流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废水中流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抽测方式为现场抽测与检查相结合,现场抽测采取同步比对监测和达标率验证监测等方式,检查内容包括检查质控措施、监测报告等。

市站组织国控重点污染源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现场检查工作,随机抽取10%废水、废气、污水处理厂进行检查。

4、配合省中心做好总站噪声核查抽测工作。其余专项监测按照各专项的质控要求开展质量监督检查。

市站按要求认真完成相关质量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给省中心有关部门:市站于6月底前上报对县站三年行动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总结;污染源监督监测数据质量评估报告于11月31日前上报;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总结于11月15日前上报;地表水国控断面监测数据质量评估报告于11月15日前上报;环境监测分析数据及人员考核、培训情况统计表于12月15日前报。各县站于11月20日前上报市站污染源监测数据质量评估报告;11月10日前上报市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总结;12月10日前上报市站环境监测分析数据及人员考核、培训情况统计表。

七、建立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各项制度

1、建立通报制度。市站将对自动监测等重大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督查结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通报。

2、配合省中心在开展的环境监测数据可信度评估活动,确保监测数据真实性、代表性和有效性。我市依据省中心的评估方式对县级站进行评估活动。

3、强化质量管理工作考核。按照全市环境监测目标分解量化指标,对全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八、市站继续做好现场规范化整治活动

市站进一步做好现场监测规范化整治活动,总结前期工作的经验及不足,保证后续工作有效开展,并加强在日常现场工作规范化的检查工作。

九、加大环境监测人员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工作

第11篇

前期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我镇初步完成了《省级XX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发展两年行动计划》编写工作,并启动了“十三五”规划编撰准备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两年行动计划》编写情况

《省级XX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发展两年行动计划》是农业园区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拉框架,三年见成效”工作要求,以项目招引建设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力争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推动园区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制定的工作计划。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两年行动计划》的编写得到了区领导的高度重视,戚书记专题召集区农口部门对《两年行动计划》的谋篇布局、项目情况、编写进度等进行会商,肖常委就编写工作进行了具体指导。区委办、区农口各部门相关领导亲自参与编写,农业园区由管委会副主任、沈高镇镇长陆双琳同志具体负责。

二是工作密切配合。《两年行动计划》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区委办、区农工办、区农委的大力支持,这些部门的领导和相关同志放弃休息时间,对文稿逐字逐句进行磋商,对项目安排逐一进行论证。农业园区和沈高镇相关领导及相关部门以主人翁的姿态,加大工作配合,前后进行了三次集中修订。到目前为止,《两年行动计划》共修改12稿,初步完成了编写任务。

三是编写认真负责。《两年行动计划》的编写谨遵“思想解放、项目靠实、进度科学”的要求,正文部分分为四块,一是指导思想,二是发展目标,三是主要任务,四是保障措施,其中主要任务是全文的核心,共分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农业科技集成示范、高效设施四大板块和园区服务中心共五个部分进行阐述。文后附两张表,一是《省级XX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发展两年行动计划基础设施建设一览表》,二是《省级XX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发展两年行动计划项目招引一览表》,分别对基础设施和项目招引计划进行细化。

二、“十三五”规划发展思路

“十三五”是省级XX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与沈高镇“区镇合一”的关键期,也是农业园区加快发展的攻坚期,我们将以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园区建设为重点,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把农业园区打造成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样板区。计划到“十三五”期末,年实现GDP50亿元、公共预算财政收入9000万元、全部工业纳税销售2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围绕以上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园区建设。以《省级XX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发展两年行动计划》为基础,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全面推进,力争打造全省一流的农业项目落户载体。

二是提升经济实力。把农业打造成全区乃至XX城区农业发展的标杆,推动工业经济总量在全区再进位,服务业总量和增幅始终保持全区前列位置。

三是增强发展后劲。力争“十三五”期内引进亿元企业5家以上,年纳税销售超亿元企业达8家,培育挂牌上市企业3家。

四是优化生态环境。把生态建设作为农业园区和沈高镇立镇之本,力争“十三五”期末,全镇森林覆盖率达20%以上。

第12篇

一、牧民定居深得民心,牧区面貌焕然一新

(一)牧民群众对牧民定居行动计划高度评价

在对牧民群众的问卷调查中,当问起对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的满意程度时,牧民群众打出了满意度为90.16的高分,这表明广大牧民群众衷心拥护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牧民们纷纷表示:十分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牧民定居彻底改变了他们“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党和政府不仅给他们建定居房,还配套村民活动中心、幼儿园、学校、卫生站、商业服务网点,着力建设兽医、检疫等机构;同时还建有歌桩坪与赛马场,道路交通、饮水、广电、通讯、文体等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牧民们的生活环境有了极大改善。牧民群众表示这样好的生活条件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变成了现实,真正实现了“一步跨百年”的飞越。

(二) 对“帐篷新生活”的各项设施满意度高

调查显示,牧民群众对帐篷新生活满意度为92.02分,满意度较高。根据高原牧区特点,由科技部门研究设计的适合游牧生活、牧民群众喜爱的新型帐篷,具有通防风、避雨、防潮、透气、保暖、阻燃功能,符合经久、耐用、经济的技术要求。自开展“帐篷新生活”行动以来,牧民群众纷纷领到了党和政府为他们发放的新型帐篷、储物柜、折叠床、奶渣晒垫、马夹凳、储水袋、太阳能电池组件、牛奶分离器…… 涵盖了牧民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让牧民在放牧过程中也能享受多姿多彩的现代文明生活。

(三)牧民人均收入持续增加且增速逐年加快

从牧区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看,草地四县中除壤塘外,其它三县的人均纯收入都高于全州的平均水平。纵向看这三年,草地四县牧民人均纯收入均在高速增长,说明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实施后,牧民收入以更快的速度向上增加,给牧民们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

二、定居后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

(一)牧民收入结构单一,增收路子不广

从牧民收入结构来看,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集中在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具体是养殖业收入。从调查户情况看,养殖收入占家庭主要收入的83.5%。第二大来源是转移性纯收入,主要是退牧还草,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助,大骨节病防治等一些政府补贴。牧民定居行动实施后,居住问题虽然解决,但传统的畜牧业经营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在定居点家庭主要劳动力的长期居住率并不高(指居住6个月以上),家庭成员能在定居点长期居住的占34.95%,主要是老人与小孩,其余家庭主要劳动力至少有一至两个长期在外游牧,大多到冬季回到定居点。因此牧区现在仍然是靠天养畜、粗放经营的传统生产方式;牧民以放牧为主,除去挖虫草、贝母作为补充外,没有其它增收渠道。

(二)牧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生产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牲畜出栏率仍不高

阿坝州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以来,基本上解决牧民四季逐水草而居、住无定所、就医难、子女就学难等问题。但是受传统和民族生活习俗的影响,畜牧业生产结构不尽合理,经营粗放,还无法达到舍饲圈养,四季出栏,规模化养殖。在调查中发现牛、羊的养殖仍以散养为主,出栏季节仍主要集中在秋季。许多牧民到了出栏季节由于传统观念的原因,并不出卖牛、羊,而是根据生活需要决定出栏数量,以牛出栏为例,调查户中户均存栏为90头,而户均出栏仅为15头。牧区牧民人定畜不定、四季转场、常年游牧的传统经营方式基本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三)牧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家庭主要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看普遍偏低。小学及以下学历占86.4%,其中不识字占28.2%,小学占58.4%。教育程度结合人均纯收入看,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即受教育年限越低,收入也就越低。农牧民集中定居后各项管理和教育还未足够到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劳动力转型等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且旧的生活习惯和新的居住环境还不够协调。

三、定居后的一些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确保广大牧民定得下

目前牧业基础设施仍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不强。因此要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高牧民定居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做到人畜"双定居"。一是加大牧道建设工程力度,彻底解决了牧民在牲畜出售、奶产品销售、冬季饲料供应等行路难的问题。二是加大暖棚暖圈改造工程力度,这是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牧民当前最大的愿望,同时是解决牲畜冬死亡的最好办法。三是实施有机饲草储备工程,主要是扩大草料种植面积,新建草料库,加大饲草储备,确保牲畜安全越冬。四是逐步实现牲畜的圈养,促进牧民依靠科学养畜提高收入,使牧民真正做到“定得下”。

(二)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扶持,鼓励发展特色养殖,确保定居牧民稳得住

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已经基本完成,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让牧民利用手中的资源致富。一是继续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如建立保护草原生态保护机制,草畜平衡奖励机制,实施禁牧补贴、畜牧良种补贴、退牧还草饲料补贴、高原生态绿色食品生产补贴。二是实行牲畜科学圈养,加快高效生产经营模式推广。在牧区推广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组装配套技术,从资金、生产技术上给予牧民全方位帮助,确保定居牧民真正“稳得住”。

(三)进一步强化定居点社会化服务功能,完善各种制度,确保牧民能幸福

牧民定居点的一些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文化场所、医疗场所等基础设施已修建,下一步是如何发挥其应有功能。一是完善、强化定居社区服务功能。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丰富农牧村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建立社区治安防范队伍,定期开展普法教育,全面提高定居点牧民的法制意识。二是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完善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农牧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牧村特困户定期救助、农牧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惠民政策。对牧区弱势牧民实行统一供养;对符合社会养老条件的牧民实行统筹供养,实现牧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确保牧民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