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1 09:58: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课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的基本概述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概述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即班级授课制,历史发展悠久从不完善到完善制度大约有两个世纪之久,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制定最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流程,主要以教师自我“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途径。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概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言,课堂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师知识传递”置于学生课外时间,学生观看教师针对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做出的教学视频,自主完成个性化学习,建构知识体系,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模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的促进作用
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时代下教育领域最为推广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课堂教学流程,理论上重构课堂师生关系,两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存在对彼此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主要促进作用有: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结构完整化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但教学结构实施尚未健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提倡“学生橹行摹钡姆转课堂教学,但学校的教师传授知识的模式与学生吸收知识的模式在短时间内依然受到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该模式促进新型翻转课堂教学结构正加完整。翻转课堂教学的课前预习,课中讨论,课后检测三个阶段中,依然受到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首先,翻转课堂继承传统课堂教师每节课制定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计划,教师备课依然使用该种方法,促使课前教学更加完整。其次,传统课堂教学在课中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提问学生问题,翻转课堂的课中师生交流沿袭固有教学模式,只是将以教师为讲授者的身份翻转为讨论者参与者的角色,促进翻转课堂课中师生交流沟通熟练化。第三,在翻转课堂沿袭传统课堂课后检测总结的常规教学模式,只是将周测月考曾检测模式转化为课后师生共同反思较为平等的课后总结。因此新型的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应运而生但尚未形成完备成熟的教学模式,依然离不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导与促进。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翻转课堂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突出化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翻转课堂具有“短小精悍”且传统课堂不具备特点。
翻转课堂具备“短小精悍”的特点,但优于传统课堂,减少受学习时间与学习场所的限制,固翻转课堂的实施离不开传统课堂的促进。第一,固有教学模式与教学思想,促进教师发放学生视频之前与制作视频时形成完整清晰的讲课思路,促进教师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与导学案,利用固有教育理念方法抓住课程重点难点,将每节视频课程尽量缩短在5至8分钟左右。第二,固有教学资源教材丰富翻转课堂传播的教学内容,在丰富的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资源与知识中,合理科学的添加固有教材的知识与教学内容。第三,固有的教学思维促使翻转课堂师生角色互换,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对问题的交流程度与探讨。第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给予新型课堂教学参考样式,教师在固有教育思想模式的鞭策下,扬长避短,录制出精湛预言讲解课程内容的视频。因此,在传统课堂教学的促进下,翻转课堂原本的优势愈加突出。
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的阻碍作用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阻碍翻转课堂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培养
独立于传统课堂教学之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培养学生个性化需求为特点,翻转课堂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心理需求,教师发放给每一位学生视频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我学习方式与学习能力,进行课前的预习,与课中的师生交流,以及课后的自我检测与总结反省。但在新型课堂流程中受固有课堂教学的冲击,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影响,以保障高效完成教学目标与计划为主要教学目的,制定教学导学案与计划均以教师与教学需求为目标,尚未尊重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阻碍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翻转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程序的不同,新型课堂需要课前进行预习的流程,促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自我学习责任心与学习约束能力提高,增强自我完善学习机制的能力,但固有的学生遵循教师安排的课堂阻碍新型课堂的发展,因为传统教师认为一味遵循学生自我学习,易降低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的效率,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传授知识的同时,为了保障提高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效率,依然不完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教师教案为课堂核心。
(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阻碍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的形成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负责讲解知识的教育模式是教育领域最为倡导的一种师生关系,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以最高效率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主要扮演传授知识的角色。传统课堂教育模式历史悠久,固有思想方式被教师学生无意识带入新型翻转课堂中,教师担心在规定时间完成不了制定的教学计划与目标,会将课堂中的交流与探讨环节更改为教师讲解学生提问的环节,甚至只有教师讲解传授知识的环节,学生也习惯于教师这样传播知识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增强了讲课效率,提高了教师整体安排课堂大局的安全感。因此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一定程度阻碍了翻转课堂中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
四、小结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教学内容短小精悍,教学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只需要学习者观看与教学内容一致的视频进行学习,节省学习者时间,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第一,视频课程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易产生学习知识疲惫与厌倦心理。第二,信息技术的冲击,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利用图像语音等多维角度对学习者的感官有一个综合刺激。第三,学习者节省时间之外,不受学习场所限制。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早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近一百多年,教育思想理念原本根深蒂固,翻转课堂的冲击之下,短时间难以改变,因此传统课堂教学对新型课堂教学具有促进也有阻碍作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任何事情均有双面性,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翻转课堂的出现对传统课堂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短时间彻底根除一种教学模式不具备现实意义,利用传统课堂教学对翻转课堂的促进作用,减缓对其阻碍作用,是当下信息技术时代最为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46-51.
[2]樊宁.利用微课提高数学教学质量[J].基础教育研究,2015(14):62-62.
[3]赵丽丽.创新远程教育服务体系――美国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特色研究与启示[J].继续教育,2012,06:62-64.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具体探讨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基本特征,认识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
2.明确传统文化继承的主要内容。
3.把握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鲜明民族性和顺应变动性。
4.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二)能力目标
1.归纳和阐述问题的能力。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特征,培养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的能力,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追寻温州的传统文化足迹中,感受温州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延续,结合温州传统文化具体事例体会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并把理论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追寻温州的传统文化足迹”的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关注、参与文化生活;感悟温州的悠久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同时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热爱家乡,主动自觉做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学难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特征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特定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知识在合作交流中生成。
2.合作探究法:利用小组合作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探讨,实现信息交流,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在活动过程中实现对观点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
二、课堂实录
【导入设计】回忆童谣
播放温州童谣视频《送松糕》:松糕松糕,高又高,我请阿叔吃松糕。松糕厚,送娘舅,松糕薄,有棱角,松糕实,迎大佛,松糕松,送舅公,松糕烫,务好藏,松糕冷,务好打,松糕烂,送阿大,松糕燥,拜镬灶……
师:大约早在五、六千年前,散居于海中的瓯人,便开始在温州这块土地上定居生活。温州先民在极为困苦的条件下,繁衍生息,掀开了瓯越历史的第一幕。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温州形成了特色的瓯越文化,遗存历史文化古迹非常丰富。刚才的童谣《送松糕》,耳熟目详,使我们儿时的记忆又慢慢清晰起来。你了解我们家乡的悠久传统文化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传统文化的继承”——追寻温州传统文化的足迹。
(点评:在导入环节中,借助温州《送松糕》童谣视频导入新课,稚嫩熟悉的声音唤起学生儿时的记忆,为追寻温州传统文化足迹打开了一扇门,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铺垫了情感基础。)
【新课教学】
片断一:追寻足迹
活动探究:温州历史文化悠久,四大组同学分别搜寻温州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了解它们的历史、发展现状,来见证我们温州传统文化的足迹。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交流成果,先请第一大组负责传统习俗的同学来展示。
生1:温州的传统习俗很多。如我们温州人端午时有吃粽子、划龙舟习俗。记得小时候还有撞蛋、抹雄黄酒,清明时吃清明饼、踏青扫坟等习俗。而现在很多传统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消逝,很可惜!
师:刚才同学的介绍又唤起了我们美好的记忆,那么负责传统建筑的同学呢?
生2:我们温州市区,我知道的有鼓楼街、江心屿、朔门古街,还有五马街。不过朔门古街和五马街的商业氛围太浓了。
生3:我来补充一下我们组的,我知道还有东瓯王庙、墨池、池上楼。尤其是对东瓯王庙的修建,为我们提供一个纪念温州始祖东瓯王、追溯家乡历史的场所。
师:看来我们同学知道的还真不少。下面谁来介绍一下温州的传统文艺?
生4:我来说。我上次和我们课题组的同学去参加调查拦街福活动,对温州的传统文艺还是有所了解。有永嘉昆曲、鼓词、瓯绣、平阳木偶戏、乐清黄杨木雕等,许多都被列入国家级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生5:温州的传统思想有永嘉学派、叶适的事功学说,还可以从南宋状元王十朋以及刘基、孙诒让等著名人物上得以见证。叶适的思想还是我们温州人精神的源头,对温州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教师结合学生以上的介绍,归纳分析知识:
1.传统文化的含义。
2.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点评:以“追寻温州传统文化的足迹”,作为任务驱动实现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学生搜寻介绍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让学生了解文化的继承性。这个问题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片断二:解读传统
活动探究:自西周制《周礼》后,数千年来,凡婚嫁无论议婚步骤或迎娶仪式,都必以“六礼”为基础。古代的温州婚礼习俗,从媒妁、开合、议聘、小定、大定到迎亲,大致也是沿此礼俗。
(1)纳采(男家向女方送礼提亲)
(2)问名(男家问女方的生年月日时辰,卜吉凶)
(3)纳吉(卜得吉兆后与女家订婚)
(4)纳征(男家送聘礼给女家)
(5)请期(商请女方确定婚姻)
(6)亲迎(男子赴女家迎女,举行结婚仪式)
探讨:1.古今温州婚嫁习俗有何异同?
2.我们的婚嫁习俗与西方国家有何差异?
3.从中可看出传统文化在今天具有什么特征?
生1:我们温州现在还保留着有媒人提亲,也要先定亲,送聘礼,再男的到女方家里迎亲。
生2:-些人也要问时辰、卜吉凶。个别地方定亲时还有小定、大定,很繁琐、浪费钱财。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一些繁琐的仪式都省掉,简单多了。
生3:虽然古代和现在都有送聘礼,可现在的聘礼送的很阔绰,最少的都十万左右。现在还要到民政局登记结婚,有结婚证。
生4:我们和西方国家在婚嫁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异。他们一般是上教堂举办婚礼仪式,还有牧师主持婚礼,感觉很庄重圣洁。而我们的婚嫁礼仪很明显带有中国的特征……
师:从同学们刚才的回答中,可见我们同学对温州习俗的了解。那我们温州现在还保留着西周以来的一些礼仪,这说明传统文化在今天具有什么特征?
生5: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师:我们和西方国家在婚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又说明了什么特征?
生6: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师:即使身处海外,也会让我们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因为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的强烈认同感。
温州传统婚嫁习俗随着社会不断变动,不断满足人们的要求,又说明了什么?
生7: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会起消极作用,必须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起积极作用。
(点评:设置婚嫁习俗情境,以“解读传统文化的特征”这个问题,作为任务驱动实现探究式学习,通过问题层层设置,使学生在探讨中自然而然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有效化解了教学难点。)
片断三:扬弃传统
辩一辩: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正方观点“温州传统文化是财富”;反方观点“温州传统文化是包袱”。先分小组讨论,准备辩论的事例和观点。选出4位学生进行现场辩论,在允许的情况下,其他同学可以进行场外提示。
观点一温州传统文化是财富
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精神家园。
观点二温州传统文化是包袱
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
生1:我方的观点认为温州传统文化是财富。没有传统文化哪有今天的瓯越文化,今天的文化都是由传统文化一步步发展来的。还有我们刚才提到的温州这些丰富的传统建筑和文学艺术,不是财富,那是什么?
生2:我反对正方的观点,我方认为温州传统文化是包袱。一些传统会蒙蔽人的思想,从而得不到发展。如重男轻女思想,还有一些封建迷信思想等。
生3:对方辩友,请注意,我们坚持温州传统文化是财富,是有前提的。传统文化中是有一些消极的不合理的内容,但是从总体的角度来说,它更多的是财富。积极的内容是主要的,消极的是次要的。
生4:我想请问正方三辩,如果回到古代的重男轻女思想社会里,你今天还能坐在这里上课吗?恐怕只能呆在家里绣绣花了吧?
生5:古代女子也有读书的。
师:刚才正反两方唇枪舌战,据理力争,其实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如我们对长辈的孝敬。但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如封建的愚孝思想。
(点评: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教师采取以“辩论”为载体突破教学重点。课前通过分组、明确角色分工。通过对“温州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的辩论,促使思维碰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继承观,化解认识上的误区,也让学生学会更全面、客观地看问题,培养学生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
片断四:感悟传统
方案设计:在搜集这些资料的过程当中,从追寻温州悠久文化的足迹过程中,同学有何感悟?谈谈你的想法。
并就如何利用家乡的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设计一份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利用课外时间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课开展)
附:学生的活动形式:
①编写《温州民间故事》、《家乡风俗习惯》、《温州传统小吃》、《温州名人故事》等小册子,提供给有关文化部门与旅游点。
③为社区群众策划一次温州民间文化艺术表演或传统文艺活动。
④开展题为“追寻温州传统文化的足迹”的讨论交流会,并制作展板进行展示。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追寻温州传统文化的足迹,感受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继承。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中,文化就像血液一样浸润着我们的心田,我们的生活需要文化,我们的成长呼唤文化。而传统文化的魅力正在于其跨过悠悠历史长河依旧指引我们的生活实践,我们有义务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也需要借助先进的传统文化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点评:在课堂结尾部分,设置“感悟传统”环节。让学生谈课堂感悟,在如何利用家乡的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方案的设计中,并利用课外时间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课开展,使学生实现知行合一,强化做家乡优秀文化的传承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不仅仅完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课堂来说也是一种情感升华。)
三、教学反思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现实的乡土资源,将其引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在教学中既能拓展、深化学生已有的知识,又能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课程开发的重中之重。
1.关注学生生活体验,挖掘地方课程资源。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充分意识到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所在:一方面,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让身边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体味文化,在文化中感悟生活;另一方面,改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也开阔了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在整节课中,学生自始至终处在探究活动的中心地位,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探究过程,充当一个搭建脚手架的角色。整堂课围绕温州传统文化,设置“追寻足迹”“解读传统”“扬弃传统”“感悟传统”四大环节,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探究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伙伴,学生则更充分地参与到课堂,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从课内到课外交流,共享学习成果,感受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体会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
3.把握课堂教学契机,凸显学科德育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我及时把握契机,有效地发挥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通过这种充分发掘家乡传统文化资源的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接触和了解社会,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利用家乡优秀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的方案设计中,并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课开展,使学生实现知行合一,强化做家乡优秀文化的传承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堂课虽然经过充分准备,但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在学习中,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在本课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个别学生不知所措,学到的内容不能形成完整体系。
【专家点评】(林月周,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政治特级教师)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关注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味、生本味,课堂教学中又注意时时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总的来说,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生活化设计,教学思路清晰。本课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在处理上尽量简化、淡化知识掌握,重在感受。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完成了设定的目标。“情境问题”互动教学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激发了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教学设计力求以生活化为目标,理念新颖,选材恰当,内容充实,很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高效课堂小组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实例,尤其是温州传统文化,摆脱了空洞的思想政治理论说教,使课堂回归到了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主题和课程内容实现了有机结合。另外,在课堂中教师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通过情景和实例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社会的兴趣;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的课堂不是教师把学生感动,而是学生把教师感动,课堂给学生机会,学生就会收获一份进步,也会给教师一份感动,这样在课堂中学生就会创设许多生成性问题,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机智。
2.关注学生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注重生活和知识的结合。文化内容重在感受,本课教学紧扣课标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地方特色,引用温州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对于其他地域的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感受不深,但对于本地学生来说触动很大,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不错。但要取得预期的效果,需要老师对当地文化背景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创设情境,在传统文化的感知中走近文本
上课伊始,我采取了创设情境的方法,首先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述了有关庄子的几个故事:庄周梦蝶、鼓盆而歌、涸辙之鲋。在这样的故事中,学生感知了传统文化,也对庄子有了浓厚的兴趣:庄周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有超出常人的举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我再顺势引导,指出庄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逍遥游》这篇文章中。对庄子有了浓厚兴趣的学生不再畏难,都希望快速走进《逍遥游》,了解庄子。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入手,创设与文本有关的情境,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由此引入课文,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了传统文化,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必然会大增。学生有了自主阅读文言文的浓厚兴趣,文言课堂自然就被激活了。
二、巧妙设问,在传统文化的感悟中把握内涵
《逍遥游》中,字词理解难点固然较多,但课本有注解,学生手中有资料,疏通文意不成问题。因此,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我们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只关注文言字、词、句等,而要把了解内涵作为文章教学的重点。
这时候,教师就要巧妙设置一些提纲挈领的问题,让学生顺着问题一下子就能进入文章,分析内容。
这篇文章第一段最长,也最难,我们可以这样设问:文章举了哪些例子?这些例子各自强调了什么?作者要用这些例子来证明什么观点?
学生很容易就找出了“鲲鹏”这个例子,发现文章极写其大,并强调其飞南冥之前须借六月大风“水击三千里”,由此明白,作者举鲲鹏例子意在表明生物即使再大,也需要有所凭借才能达到目标。由此,学生又找出了野马、尘埃需要吹才能漂浮,蜩与学鸠需要小风才可以飞起来的例子。将这些例子放在一起对比异同,学生很快总结出“世间万物均有所凭借”这样的观点。学生自己在对比分析中了解了庄子的笔法后,异常兴奋,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在这样的兴趣和求知欲中,自然完成了对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分析,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内涵。
有了浓厚兴趣的学生不再惧怕文言文,他们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感悟了传统文化,在感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握了文章内涵,这正是一堂高效文言文课的最重要标志。
三、拓展延伸,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升华自我
首先是庄子的精神。文章中的庄子,明明知道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却依然执着坚守,依然保持内心的那份孤傲。“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通过这样的拓展,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了庄子,感悟到庄子的人格魅力。
另外,《逍遥游》中,也有很多话可以给我们以现实的启示。我先做示范,用第一段的例子谈启发:作者举鲲鹏例子表明生物即使再大,也需要有所凭借才能达到目标。由此推论,人要想实现理想就必须要有所凭借,这个凭借就是我们的学习、积累。人只有不断地学习、积累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关键词】传统文化 古诗文教学 民族文化精神
中华诗词浩如烟海,许多名句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吟诵当中,让我们对世界对生命的体察一天一天地深化,使灰暗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变得无限,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谲。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诗歌最终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读诗,赋予我们的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
然而,我们今天的青少年却很少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目前,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许多传统文化正在消失。
诗词曲赋。《全唐诗》有四万多首,《全宋词》有两万首,这也只是中国诗词曲赋的一点零头。然而,我们直到中学毕业,背的不过是“床前明月光”、“春风吹又生”这样的小情调。不是说古典诗词应被广泛应用,但它从我们的视野里大幅度地撤退、消失,就是这个社会审美能力的丧失。一个从小就被“不教胡马度阴山”、“醉里挑灯看剑”、“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情韵滋养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们的心灵或许不至于那么麻木、冷漠。
琴棋书画。现在,成人的价值取向在下一代人身上复制,甚至强化。学琴一定要考级,下棋是想成为国手,课外,小孩子一窝风样的学画,跳舞,为的是升学时加分……那种初始的风雅,在父母们的呵斥和考级的压力下,已经被扭曲。
道德风尚。有谁还知道“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在,与君痛饮三百杯”?有谁还知道荆轲、聂政、专诸、李白、一饭之恩的漂母、救过伍子胥的渔女?现在,我们坚持不再长大,看日本漫画,穿满身洞洞的乞丐服,口号是“我喜欢,人乐意”……咄咄逼人的自由泛滥,让责任感处处流失。年方十几岁的孩子,耳濡目染的是这一代人放任自流、无限延长的青春期,他们怎么知道责任感是何物呢?
中华风俗。过年摸门钉放鞭炮,上元吃汤圆放花灯扭秧歌,端午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中秋吃月饼喝桂花酒……随着大城市全面禁燃鞭炮,这些节日离我们渐行渐远,孩子们获得的野趣,也被逐渐稀释。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在麦当劳、肯德基里过生日。传统食品汤圆、粽子不如肯德基、必胜客;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不如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他们不知道对联,没放过风筝,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没荡过秋千。在他们看来,传统的东西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的。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濒临断链的危险。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为此,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古诗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
中学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经典型的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非常明显,我们教师应该用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每学期我都让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这些阅读和积累,不仅有利于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而且学生也能从中所获得情感、素养、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文言文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桥梁和纽带,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包含了社会政治、经济、艺术、宗教、哲学、伦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高中课文中的很多文言文,是非常鲜活的素材,在《劝学》《师说》的教学中,抓住古人勤学、尊师的美德,结合目前的现状,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的心中,趁机对他们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在教授《陈情表》时,我利用朗读、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趁机接受“孝”的教育,要他们设身处地地为李密想想,也想想自己在“孝”上还有哪些做得不够的地方,从而让他们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现实生活中,总会有荆棘和坎坷,不幸和苦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利用古文经典篇目,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社会,把关注的意识投向人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学中,让学生走进屈原、陆游、杜甫,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近苏轼理解什么是豁达;走近李白,理解什么是豪放……特别是在诗歌教学中,对那些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古诗文篇目,就倾心倾力,感同心教,有意识让学生从中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阅读《论语》,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孔子人生的崇高;阅读《蜀道难》,使学生感受和体验的是李白生命的奇崛之美;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学生会感受和体验到陶渊明生命的超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学生就可能形成一种强大动力,最终积淀为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也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举办读书专题讲座和交流活动。每个月或每学期都抽出一定时间,开展诸如走进文化名人读书讲座、阅读方法培训、阅读经验交流等系列活动,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有“法”可依,有经验可鉴,有展示自我机会,丰富学生的读书生活。这样使学生既能课内自觉阅读,又能在课外积极扩大延伸阅读范围,并把已取得的阅读文本的经验应用于延伸阅读之中。
(二)利用作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
在作文教学中,我认真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捕捉每一个细节及每一次练笔机会,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习俗、诗文、传说、节令食品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材料。如以中秋为例,可以考查一下中秋的咏月诗,感受一下历代文人在中秋佳节的思想脉动;也可以搜索一下有关中秋的传说故事,并进行演绎,再现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或者体验一下中秋的习俗以及这习俗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情绪……展示出一幅五彩斑斓的、丰富而又立体的节日画卷。
家乡是一个诉说不尽的话题。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桥一亭以及乡风乡俗、乡亲乡情都是学生作文的绝佳题材。通过寻访,让学生读出在家乡这部书上的沧桑意蕴和时代变迁。可以叩访家乡先贤,了解先贤们的成长历程、奇闻逸事,把收集到的资料写成一则则小故事,既可以励己,又可以励人;可以寻觅家乡的古老建筑,一座石桥,一座清真寺,一堵残墙,山头上的烽火台,都可能蕴涵着一段故事,它们的名号、建筑风格都是可资探寻的内容,通过探索、发现,进而叙写,激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考究家乡村名、路名的来源,感受时代的变迁和世事沧桑。
对课文中涉及到的,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时,我就会要求学生写随笔,在学习《陈情表》后,从学生的随笔中就可看出由他们心中蹦出的对传统文化理解的火花。除随笔练习以外,每学期,我都会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如第九届“语文报杯”的大赛主题,以“感恩”为话题,我先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内涵,从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再进行写作训练,然后将佳作作为参赛作品。通过推选,学生获奖次数逐步增加,其中,最佳奖项为省级特等奖,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
(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1.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是“以人为本”,同时,“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精神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理念之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天人合一 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孔子、老子都认为人要顺应自然,与世间万物和谐共处。而中国的山水诗和田园诗,更是集中地表现了人与自然间和谐统一的意趣。我们的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应弘扬这种精神。
3.矢志爱国 爱国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落地有声的警句,表达了我们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语文教材中爱国的典型素材俯拾皆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屈原竭忠尽智,一心为国,正道直行,其刚正不阿的品格,“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美德,可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寿;文天祥在国家危急关头出使抗敌,表现了不畏、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其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至今熠熠生辉,感人至深……还有谭嗣同自请以身殉法、从容就戮;荆轲勇刺秦王,壮烈而死;左光斗反对奸佞、宁死不屈;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辛弃疾“西北望,射天狼”;明代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爱国主义激发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其巨大的凝聚力,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且也将激励中华儿女为祖国的振兴和繁荣昌盛而顽强拼搏。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4.自强不息与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核心,它首先表现为人们不畏挫折、顽强奋斗的精神。“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泰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这些思想都是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刻苦学习,刚强不屈的强大动力。
著名学者袁振国先生在其著作《课堂的革命》中对传统课堂也作过深刻阐述:“传统课堂造就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动的,是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是服从者。教师、学生、家长以至全社会都有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听从教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教师应该管住学生,不能管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科学知识。”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更加明确地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确实,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课堂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大有改革之必要。但我要问的是,传统课堂有没有一点可以借鉴保留的因子呢?非得把传统课堂与现代的新课改水火不容地对立起来吗?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E・希尔斯曾说:“传统不应仅仅被当作障碍或不可避免的状况。抛弃传统应该看成是新事业的一种代价。保留传统则应算作是新事业的一种收益……传统应该被当作是有价值生活的必要构成部分。”任何改革都逃脱不了过去的掌心。任何一场改革又都是针对传统而来,都是要革除传统中不合时宜的东西,但改革又深深地植根于传统,抛开传统,改革就无从谈起。
新课改的理念提出后,各地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各校更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势。可在热闹的背后,一些不和谐的镜头也开始露面,课改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尖锐的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冷静反思如何突围。
事实上,不少人在新课改和传统课堂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概括起来,大致有两种片面观点:一是把新课改与传统课堂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搞新课改就应完全否定传统课堂;二是口头上大喊新课改而实际上还没有真正脱离传统课堂的窠臼,新课改喊的轰轰烈烈,传统课堂依然稳步前行。有的教师为了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精神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倾向。那么新课改与传统课堂真的水火不容吗?进行新课改时传统课堂就要不见影子吗?
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的“扬弃”思想很值得我们细品借鉴。
一些人对传统课堂嗤之以鼻,主要是因为考试制度本身有缺陷或弊端,长期以来,考试是教育评价的有力工具,是人们普遍认为比较公平的测量手段,它对教育活动和其他某些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我们用辩证的观点来看考试,可以认识到它对能力的培养既能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又能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关键在于考试的形式与内容怎样。目前,我国的考试制度同新课改的要求还很难吻合好,毕业班的现状体现得更为明显些。现行的招生考试和学历教育考试的内容往往有一定范围、重点相对明确,难度有梯度安排,也有相当的实用性,少不了一定量的认知知识积累。与之匹配,传统课堂的“灌输”显得更有时间保证学生对应试涉及到的知识量的积累,从这点看,传统课堂是应试教育的天然衍生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课堂的弊端愈加明显。比如,传统课堂对学生“灌输”用时较多,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机会相对较少,这对学生潜力的挖掘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利影响。课堂上要学生背记的一大堆的时间、地点、数字、人物、事件、书名、和体现作者观点的这原则那原则等等。明显加重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也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事实上,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有很多在实践中也不难获取,而传统课堂缺少的是对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由于中考、高考对中小学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在没有较成熟的新课改模式形成之前,绝大多数中小学都不敢偏离这个导向而依然延续着以传统课堂为主的模式。传统课堂更显重视共性、统一,漠视个性,显然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中,教师和学生被赋予了新的角色。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而学生的角色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点,实际上也并未超出传统的“导”和“学”的范畴。传统课堂不等同于满堂灌。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学习方式上,新课改提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这点看来,新课改更侧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质”的提高。这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使然。
摘 要: 传统课堂教学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就是在今天也不是一无是处,但是,从发展角度看,它在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式、教学主体、教学评价方面存在诸多弊端,成为当前中小学推进新课改的障碍。
关键词: 中小学管理 课堂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 “五段教学法”
传统课堂教学指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创立的,后经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发展形成的教学思想和模式,课堂教学形式就是大家熟知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段教学法”。从历史角度看,它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就是在今天也不是一无是处。但是,从发展角度看,它存在诸多弊端,成为当前中小学推进新课改的障碍。本文欲就其存在的诸多弊端做如下梳理。
一、教学思想上,传统课堂教学是“主知主义”、“教师中心”,以书本、教师、教案为本,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重结论轻过程。“主知主义”培养学生局限于知识传授而忽略人的全面发展,“教师中心”则忽视学生作为“人”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权利。依教育心理学观点,学生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把它们代表的实际内容想清楚,以致“活”起来,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相反,如果学生只记住一大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而没有理解其中实际内容,这样的学习便是机械的、低水平的。为此,联系实际,或借助直观、形象,或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就被认为是学生学习的一条基本规律,“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嘛。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造成果的过程,过程至关重要。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排斥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的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追问、评判、创造知识的“好学生”、“书袋子”。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夸美纽斯指斥中世纪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恩格斯批评英国的爱北斐特中学“流行着一种非常可怕的背书制度,这种制度半年时间就会使一个学生变成傻瓜”;批评旧的教育“摧残人才、摧残青年”,使学生“越读越蠢”,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二、教学目标上,传统课堂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目标实现轻学生个性发展。知识掌握、能力形成是学习的结果,而知识掌握、能力形成过程才是学习本身。学生的大脑就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知识是用来思维的元素,知识是种子,思维是耕种,只有把知识用思维耕种到大脑里的时候,知识才能变成力量,否则就是无用的垃圾在大脑里堆积。盲目追求知识掌握、追求升学率,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只为考试而教,学生只为考试而学,严重违背教育本质规律。当然,千改万改,知识不能改,实现认知目标的确是教师教学中重要的任务。但在新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我们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除认知以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发展。
三、教学程式上,传统课堂教学重学轻用,重预设轻生成,重教法轻学法,重灌输轻探究。传统教学强调学习系统的书本知识,不重视知识运用,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在传统教学看来,课堂教学就是按教案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的过程,课堂就是教师展示设计好的教案。传统课程观中,课程内容规定“教什么”,教学则负责“怎样教”,课程与教学的界限泾渭分明。课程内容由政府和专家判定,教师的职责是踏实有效地传递课程内容,扮演着“执行者”、“传声筒”的角色。教师不是“用教科书教”,而是“教教科书”。师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老师精心钻研的是教法,而不是学生怎样才能学好的学法。课堂上,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正是期望得到的答案时,教师便会立即抓住,如获至宝地加以肯定或赞扬。课堂教学中,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批评指责多,鼓励表扬少。
四、教学主体上,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动者、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服从者。教师、学生、家长以至于全社会都有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听从教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教师应该管住学生,不能管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教师总是希望学生按照自己课前设计好的教案展开教学活动,当学生思路与教案不吻合时,教师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路“拽”回来。“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课堂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学生普遍反映学习不幸福,这样的状态不被教育者关注、理解;学生学习动力主要来自分数的压力,而不是来自对知识内在的追求、爱好。传统课堂使孩子失去许多宝贵东西:失去主动学习习惯,变得低能;失去积极的人生态度,变得惰性;失去梦想激情,变得麻木呆板;失去天真活泼、开朗乐观的品质,变得少年老成。
五、教学评价上,传统课堂教学评价都是单一性的标准、主体、内容、形式、过程、目的。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基本教学目标,评价功能只定位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上,而忽视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评价。评价主体基本是自上而下的,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学生只能无条件服从教师。评价内容只关注学业成绩,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只关注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形式主要是测试,只关注学生成绩和排名,学生人人自危,彼此互相敌对。评价过程主要是通过各种小考和测试,在课堂上主要体现在结束课程后的检测或阶段性考试。评价目的过于关注甄别与选拔,忽视改进与激励,一切为了“分数”,只见“分”不见“人”,造就大批高分低能、低分低能的学生。
某学校高考励志牌上写着:“世界上有四种人:人渣、人手、人才、人物,你要当哪一种人?我们不能成为贵族的后代,但我们可以变成贵族的祖先。”传统课堂教学就这样让我们“两眼一睁,开始竞争”,学生的学习动力是这样极端功利化、自私化、庸俗化。我国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曾经指出: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教人做人总是第一位。让教育回归本质,让我们高举新课改的大旗,力克传统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为培养有道德有人格的新公民不懈努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品德课堂;历史人物;经典故事;古典诗词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5901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发展历程中积累的知识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不仅是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将经典的典故、传奇的人物穿插、渗透进去,对提高学生素养,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引用历史人物,导入新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们或聪明睿智,或刚正不阿,或忠贞不贰,或行侠仗义……以其坎坷的人生经历、对国家的突出贡献和高贵的品格给人以启迪、鼓励和震撼。站在思想品德W科的角度,审视不同的历史人物,将他们的品质与课堂中的知识点相联系,用于课堂导入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教学《学会调控不良情绪》这节课时,笔者先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投影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上阕,在学生齐读后,让他们思考,词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述的是赤壁之战中的哪个历史人物。在学生思考的同时,笔者播放出电视剧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片段,提问:1.影片中周瑜表现出的是一种什么情绪?2.这种情绪带给周瑜的是什么后果?3.周瑜虽文武双全,但最后吐血身亡,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争先恐后,踊跃发言,笔者则水到渠成地在黑板上板书,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学会调控不良情绪。运用这种方法引入新课,趣味性强、学生参与率高、教学效果明显。
二、善用经典故事,突破难点
传统历史故事,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耐人寻味的哲理为人们所喜爱。思想品德教师若能根据教学需要,广泛收集历史故事并予以精选,再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出来,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巧妙地化解教学难点,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
记得在教学《难报三春晖》这节课时,笔者一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学生复习《三字经》,在学生大声朗读以后,提出疑问: “香九龄,能温席”这句话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是在什么情况下给谁温席?听到笔者的提问,学生议论纷纷,欲言又止。笔者看时机成熟,就以图片配以文字解释的方法,向学生展示了这一感人的历史故事:黄香,东汉江夏人,九岁丧母,但能懂得孝道。每当夏天到来时,能够用扇子将父亲睡觉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让父亲睡得舒服、安稳;冬天到来时,能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子,再请父亲睡到床上。小黄香不仅懂得孝道,学习也非常刻苦勤奋,远在京师,就被人传诵“江夏黄童,天下无双”。当学生还沉浸在这一感人的故事情节中时,笔者顺势提问:同学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正值青春期的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与父母产生了误解和矛盾,会如何理性地看待和处理呢?如果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你们怎样做才是懂得孝道呢?
1.学习习惯不好,不能及时完成家庭作业,当妈妈唠叨时,我应该……
2.某次考试后,成绩不理想,而妈妈又特别重视,我应该……
3.妈妈想把外公和外婆接过来住,爸爸却不太乐意,我应该……
学生议论纷纷,交换各自不同的看法,而笔者却以《孝经》中的名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来做总结。孝敬父母,就要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发自内心。当然,孝敬父母,也不能盲从、盲孝,应该在法律和道德的基础上,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给予报答。
三、巧用古典诗词,总结知识
中国的古典诗词凝聚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和人文精髓,它语言简练精当、内容丰富、韵律优美、寓意含蓄、节奏明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中的瑰宝。对古典诗词进行筛选、分类,并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应用在思想品德课堂的总结上,可以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号召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教学《难报三春晖》这节课时,笔者就是运用这种方法总结课堂的。首先笔者通过语言过渡:今天,同学们感受到了人世间最质朴、真诚、催人泪下的情感――亲情,接下来让我们以一颗感恩的心,重温《弟子规》中的“入则孝”。随着音乐声起,字幕逐步显现,学生齐声朗读: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
一、方法灵活,突破传统教学的“重围”
以往的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交流、合作等,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师应不断改进和创新,让课堂成为每一个学生“学习知识、增长能力”的天堂。
(一)“视、听、触”,三位一体的课堂乐园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情感的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如笔者在进行《美丽的西双版纳》的教学时,先播放一段班得瑞《寂静的山林》的mp3,给学生提供一个动物王国的乐园,再播放十几张PPT图片,全班学生几乎沸腾了,兴趣浓厚。这样的导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最后笔者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全文,在小组中合作交流,每个学生都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们尽情地享受新技术给语文课堂带来的乐趣,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寓教于乐”,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师应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以往的课堂在教学管理方面强调“有板有眼”,不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学生不爱学。笔者在进行《出师表》的教学时,提前让学生在网上搜索关于诸葛亮的知识,打印好,上课时大家再互相交流。课堂上,有的学生带来了诸葛亮的雕塑图片,有的学生拿出了诸葛亮的名句集锦,有的学生了亮出了诸葛亮的作品集,还有的学生展示了诸葛亮故里的图片……学生们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展示各自准备的内容,几乎是争先恐后抢着展示自己的成果,一堂课在学生们快乐的问答声中结束,气氛很活跃,为整个课堂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开头。
(三)“让每一朵花都绽放”,评价方式多样化
“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实现评价方式的创新。笔者将学生课前运用网络搜索学习资料的过程加入平时考核,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动手、搜索学习资料的好处。每次考试结束,让学生自己制作EXCEL表格,汇总自己的得分情况,总结规律,并用WORD文档归纳出自己的优、缺点,自己制定出改正方案。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分别以8分、6分、5分的档次加入考试总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变“繁”为“简”,让课堂精彩美丽
创建高效课堂,教师应不断转变观念,多思考、多探究,这样就能借着“课改”的春风,体现自己的价值,成就一份美丽的事业。郑板桥的“删繁就简三秋树”给了笔者启示。
(一)变“繁”为“简”,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教师应将“三维目标”巧妙地运用在课堂中,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笔者在教学《沁园春・雪》时,先让学生搜集的诗词文画等作品,上课时让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随后笔者再给学生展示《沁园春・雪》的书法作品,然后让学生上讲台找关键动词“看”“顿”“舞”“驰”“惜”等,最后,笔者还让几位同学饰演,感同身受革命家的革命情怀,整个课堂充满了“奋其智,激其情”的欢声笑语,“三维目标”也得以顺利实现。
(二)换“繁”为“简”,将课堂变成学习的“天堂”
教学中,笔者尝试将课堂分成“课前演讲”、“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百家争鸣”等几个板块,在每一个板块中,都让学生通过脱口秀、MP3音乐、视频等形式充分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让学生在交流与探究中放飞思想,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课前笔者也精心设计了“探究试题”,这些题目具有多向思维、多梯度的特点,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课堂效率明显得到了提高。
(三)删“繁”就“简”,一切只为了学生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人文精神的底蕴。但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值得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是总体目标与内容之一。
其实,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广,有我们所能看到的建筑、美术、文字、舞蹈等内容,也有我们听到的音乐等艺术形式,更有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其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教材就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学习本组课文,学生能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另外,本组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以及“学习园地”,都是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
针对本组教材的编写特点,教学的主线设计应定为:在课堂教学中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传扬中华传统文化。
一、营造课堂文化氛围
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意。其创设手段有: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名言警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资料,等等。如教学《孔子拜师》前,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孔子的画像及其名言,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熏陶。又如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可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如画册、邮票、图画等,让学生领略古代绘画的艺术价值。
二、品味作品文化内涵
走近本组教材,走进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教师认真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从而使其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情动而辞发,披文而入情。” 语文课堂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才能获得美的渲染和语感的培养。《孔子拜师》讲述的故事学生不难理解,但对于文中的“老聃”“孔丘”“仲尼”这些称呼,表面上虽知指谁,但对于为什么这样使用往往不明缘由。这需要教师稍作点拨:“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老子名耳,字聃;孔子名丘,字仲尼。在使用上,自称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表示自己的谦虚有礼;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而要以字相称。”学生了解了这些称呼的使用后,会由衷地佩服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又如教学《开天地》一课,学生在品味“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时,进行想像画面的小练笔:他的头发,变成了一条条山脉;他的指甲,变成了一片片森林……可见,在学生将课堂上获得的情感体验通过文字再现出来时,“神奇”这一神话故事特点也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脑海中了。
一、开展美术课主题活动――“在丰富的传统节日里”
每个传统节日都少不了充满特色的民俗活动和热闹的群众参与活动,使人们在快乐中感受着节日的气氛。教师可以根据每个节日的特点,围绕节日主题,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增长知识,丰富情感,养成品德。
1.结合节日,开展动手实践活动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结合各种不同的传统节日,立足于当地的节日风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清明节潍坊有放风筝、踏青、碰蛋等习俗,所以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高年级设计了难度较高的“放飞风筝,放飞理想”大赛,中低年级“漂亮的蛋壳”画彩蛋大赛。端午节有赛龙、吃粽子、做香包等节日活动,我们设计了“巧手做龙舟”泥塑比赛,“香气萦绕”香包制作比赛。学生积极参与,既了解欣赏了民间艺术,又了解了香包、龙舟的寓意。中秋节前夕,我们开展了“中秋诗配画”比赛、“庆中秋手抄报展”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的由来、风俗、名诗、文章等知识。春节前,我们开展了“我来写春联”“美丽的面具”“贺新春手抄报”“美丽的花灯”等一系列的美术活动。
2.结合节日,开展集体教育活动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美术素养。如在三年级下册《可爱的班集体》一课中,我们结合元旦这个节日开展“我们的教室我们做主”活动,让学生在布置教室时运用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来布置教室。在清明节学校组织了扫墓活动中,我们也融入了美术活动,学生们用自己动手制作的纸花,为英烈们献花。
3.结合节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充分利用节假日,为学生设计可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学习锻炼提升的机会,“我是小记者”学生组成小分队,以图为并茂的形式调查春节习俗,“春联大搜集”“贺卡表心意”“我喜欢的传统节日”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
二、与教材相结合,融入节日元素,丰富美术教学
我们根据教材内容和节日安排调整了教学内容,合理融入课堂中。如在教学三年级《六面怪脸》时,我们融入清明节与春节用面具祭祀的风俗,了解面具在节日祭祀中的应用与意义;四年级《真情对印》中,融入春节贴窗花这一风俗,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创作与节日的关系;六年级《丰盛的大餐》正好在春节时,我以图片展示了我们的年夜大餐,引入大家的回忆与想象制作;《民间玩具》这一课有很多节日元素,我分成了几大块,有端午节的玩具、有清明节的玩具、有正月十五的玩具、有中秋节的玩具等,引导学生把玩具与节日结合在一起;五年级的《信息联通》可以引导学生在春节时电话问候联系情感;《周末日记》是学生在清明节踏青的真实记录等。
三、巧用美术元素,丰富学习,美化生活
美术来源于生活,反馈于生活。在各大传统节日中,我们开展了“美丽的家”“装点我的房间”“放好我的压岁钱”等美术改造生活空间的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扎花、自制盆景、剪纸、风铃、储蓄罐、星星制作等方法来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
四、构建传统节日融入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传统节日融入美术教学课堂教学研究,形成了“六环节美术教学”模式,具体流程为:(1)观察欣赏激趣。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图片欣赏、谜语竞猜、资料交流、师生互动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2)发现探索研究。通过欣赏,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学习内容。(3)自学示范点拔。学生先自主学习,探索方法,提出问题,教师重点示范解疑。(4)实践完成任务。在这一环节,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动手中掌握学习内容。(5)展示评价提高。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学习的热情,要让学生的作品有一个展示的舞台。(6)拓展延伸发展。根据课堂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研究在传统节日中存在的美术元素。
五、结合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需做到“六结合”
新课标强调高中美术教学必须“以传统文化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这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寓美术鉴赏于艺术教学中,已是教师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神圣职责。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也成为美术教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包括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都浓缩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了创作者们对世界、对宇宙的理解、对人生的解读、对天人意境的感悟。而气与韵、虚与实、浓与淡、神与逸、雅与俗、性与灵、天人合一等也无不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合一的精神,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文化元素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是个非常好的一个方式。这个时候重点就是如何将这些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课堂,既不显得突兀与生硬又能够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和接受。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世代相传。2,民族特色。3,历史悠久。4,博大精深。其中“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例如:诸子百家,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国戏剧,中国建筑,汉字汉语,传统中医,宗教哲学这些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
那么高中美术教学中都可以加入哪些传统文化的元素呢?高中课堂教学分为两方面内容,一是国家课程教学,按照教学内容来说分为九个模块,其中美术鉴赏为必修模块,其他的例如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模块可以任选两个作为教学内容,实际情况根据教师的配置来设置。二是校本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专家为指导”,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
在国家课程教学中,高中美术鉴赏必修部分的每一节课都可以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例如在玉石文化这堂课中,除了让学生欣赏玉石作品我还让学生了解玉的品格。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玉石?对玉理解很深的莫过于孔子,他提出了玉有十一德,即“仁、义、礼、知、信、天、地、道、德、忠、乐”。这11德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玉料本身有11个美感: “仁者,精光内蕴,观其光者,垢灭善生,敬仰之心也”;“义者,廉而不锐,圆融无碍也”;“礼者,佩之坠下,自卑而尊人也”;“知者,缜密如栗,自知者明,己严外宽也”;“信者,乎伊旁达,触照其身,莫不安乐,不生疑惑也”;“天者,气如白虹,度量如海也”;“地者,精神见于山川,自然中自然相,返朴归真也”;“道者,其质纯洁,犹如雪山,虽入淤泥,清净无染,人所共修也”;“德者,玉璋特达,规矩方圆,不浮不沉,静而无躁也”; “忠者,瑕不掩瑜,瑜不掩瑕,表里如一也”;“乐者,扣之声清悦耳,身心安定也”。这些美德在古人看来是最美好的,用其衡量自身的修养道德,才会有不可估量的前程,才是一个完美之人。这也许就是古人对收藏玉的重要欣赏价值了,也是玉文化长盛不衰的原因。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们就更容易理解玉石的内在品质,这样用传统文化弥补了只是单纯以玉石造型去鉴赏的缺憾。
又如:民间美术那堂课中不仅可以加入许多的传统文化。例如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红灯笼(宫灯、纱灯)、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加入中国的传统节日民俗文化。贴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吃月饼等民俗大家都知道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要做这些?当我对学生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学生们都回答不上来。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法定的节假日只是作为人们休息喘息的时间,而忽略了这些节日的意义。民间美术作品基本上都是伴随着民俗节日而产生的,因此通过对民间美术作品的讲解,学生也会去了解节日民俗,这样才能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
在中国古代建筑牌坊、长城、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等等这些内容时,加入中国建筑在建造时候对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的理解以及如何把这些概念加入建筑中的。在绘画模块的教学中,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以及国画、敦煌壁画、山清水秀、写意画、太极图这些无不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彩陶、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凤眼、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金元宝、如意、烛台、罗盘、八卦、司南、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泥人面塑、锄头、清朝大辫子、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筷子、玉佩、鹫、千层底、刺绣、丝绸、檐……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中真的是有太多的传承了,而这些都是可以运用到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内容。
除了国家课程外,校本课程中也可以根据地区特色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美术的融合。例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高中生相比较小学与初中孩子智力上接受东西更快,在创作中也更具有独立的个人意识。因此校本课成为学生不仅了解传统文化更能动手实践的课堂教学。又如剪纸、手影、拓印、陶艺等等这些民间美术形式都可以运用到校本课中来,使校本课成为国家课程的有意补充。再来根据地区特点,例如我所在的地区朝鲜族、满族的少数民族同胞比较多,那就可以去了解他们的民族文化与特色,然后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美术文明,是祖先用辛勤的劳动,智慧的创造为后代留下的丰厚的文化遗产。在多元文化构成世界新格局的今天,很多学生对麦当劳、肯德基、哈里波特非常熟悉,他们热中于过洋节品洋味,而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却知之甚少。在这种现状下,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给学生就显得刻不容缓。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对祖国优秀的民间美术加深了认识,而且增加了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这样做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更是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生态课堂 个体差异 生成性资源
政治是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提升政治素养,培养思想品质的重要场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政治学科普遍存在的教育生态失衡问题开始不断地显现出来。所谓教育生态失衡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封闭化、教学目标单一化、教学元素固定化、教学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等一系列的失衡。在生态失衡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更多地当做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没有被看成教育教学活动这一完整的生态环境中的组成部分。在生态失衡下所开展的政治教学活动不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高中政治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理念,为学生打造生态课堂。
一、确立多维的素质教育目标
在传统的政治课堂上,教师的目标确立依据非常简单,就是根据考试大纲来确立教学目标,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就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考纲中没有提到的内容就属于非重点内容。在这种单一化的教育目标下,学生被定位成“考试机器”而采取各种训练,从而离素质教育目标越来越远。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要注意改变过去单一化的教学方式,确立多维的素质教育目标。在政治课堂上,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扩展为学生获得了多少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的课堂才会真正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符合生态化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
在同一个班级中,不同的学生由于知识基础、思维习惯、学习态度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具有差异性。然而,如今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更多地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强调学生的共性,忽视学生的个性,使得学生被视为一种固定化的符号,影响到整体的教学效果。为了打破这一不利的教学现状,如今我们开始强调在政治课堂上开展差异性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努力彰显学生的个性特征。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人生价值观”的有关问题时,就摒弃过去统一化的“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教育,而是组织学生就自己认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发表看法,然后依据不同学生的观点,我再给予适当的点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观点得到尊重,不仅提高主动思考和表达的积极性,而且思维朝着更加开阔的方向发展。
三、重视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政治学科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依据政治学科的这一特点,教师在开展政治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当根据客观的形势和时代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学资源。然而,长久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往往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政治教材上。虽然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政治教材在选编的时候都会尽量选择最新的材料,但是这些最新的材料到了教师和学生手里已经过了一段时间,而时代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今天的新鲜时事到了明天就成为历史,因此,政治教材内容的滞后性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只盯着教材,自然会令教学内容脱离时代,脱离学生的生活的实际,从而影响到政治学科功能的实现。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紧贴时代的脉搏,努力用最新鲜的材料来讲解教材中的经典知识、原理,这样不但可以给政治课堂带来强烈的时代气息,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
四、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在上课之前通常会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事先搜集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料,制定成教案,我们把这种资源称之为预设资源。预设资源的存在可以有效保证最基本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然而,在政治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动态化的学生群体,在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很多动态的生成性资源,这些资源可能产生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等各个环节,例如,笔者在讲“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本来这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异彩纷呈,进而让学生学会尊重文化多样性。就在这时,突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西方文化总体上就是比中国的文化先进,中国应当努力吸取西方的先进文化,把中国文化同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这个声音的出现立刻打破了课堂原有的平静,也可以说是打破了原先有些沉闷的课堂气氛。抓住这一突发状况,笔者干脆就引导学生就中西方文化的优劣与否开展一场小型辩论赛。辩论赛的开展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表现欲望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大家纷纷开动脑筋,踊跃发言,从而使得这节课取得了之前预设所无法达到的良好的效果。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生成性的资源能更加真实直观地反应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懂得利用这些宝贵的生成性资源,在按照预设教案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充分发挥生成性资源的优势,使得课堂教学有条不紊而又不失生动活泼。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生态课堂理念将会成为素质教育模式发展中的一大重要趋势,当然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生态课堂并不是纯自然状态下的无序课堂,而是一种类似于生态环境下的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规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才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造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和谐的健康的政治课堂。
参考文献:
[1]黎琼锋,李辉.浅论平衡的课堂生态[J].基础教育研究,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