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2 21:54: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生活;数学;圆柱体问题
传统的数学教学严重脱离实际,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是照本宣科,教材是唯一的不可变动的教学资源,不能合理、灵活地处理教材,更不能超越教材,数学教学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不是带着学生走进教材,因此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教得枯燥而无味,学生学得艰难而辛苦,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解决传统教学中的这种弊端,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和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教学理念,要求数学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才是知识的源泉。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来学习和掌握数学,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到数学。
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的教学素材,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际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数学知识的学习如果离开了生活的丰富背景,也就远离了情感、智力、态度等方面的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只能是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便成为空洞抽象的没有生命活力的无源之水,数学课堂将会失去灵性,反之,如果有了孩子们生活经验的积累作为背景,有了学生的情感的积极参与,课堂将会一片生机盎然。
因此本人根据新课改的精神,灵活利用教材,积极挖掘生活中教学资源,在教学了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后,为了发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本人专门增加一课时,探讨生活中的一些圆柱问题。主要设计下面一些题目供学生学习:
(1)学校教学楼后有12根下水管,每根长11米,直径10厘米,做这些下水管一共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接头不计)
命题说明:本题旨在让学生在掌握了圆柱的表面积等有关知识后,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此题的关键是“下水管”两端没底,只求侧面积即可,但肯定有部分学生去求下水管的表面积,这个问题,课上不要多讲,下课后让他们到教学楼后看一看“下水管”即会使他们明白。
2×3.14×0.1×11×12=82.896平方米
(2)一个圆柱形水池,直径20米,深2米。(1)这个水池占地多少平方米?(2)挖成这个水池,共需挖土多少立方米?(3)在水池的侧面和池底抹一层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命题说明:本题旨在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真正对底面积和容积两个概念理解,通过比较、分析,明确它们的区别。另外(3)的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水池抹水泥的部分包括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共两个面的面积。
简解:①水池占地面积:3.14×(20÷2)2=314平方米
②挖土数量:3.14×(20÷2)2×2=628立方米
③抹水泥面积:3.14×(20÷2)2+3.14×20×2=439.6平方米
(3)一个人力小三轮车车厢,从里面量长84厘长,宽60厘米,高32厘米,要用多少块直径12厘米,高8厘米 的煤球把车厢装满?
命题说明:本题旨在使学生明白实际生活中,把圆柱形的物体摆放在一起时里面有空隙,不能用“大体积”,除以“小体积”的一惯做法。
简解:(84÷12)×(60÷12)×(32÷8)=140(块)
(4)一个水桶的容积是30立分米,底面积是7.5平方分米,可是在距离桶口0.6分米处出现一个漏洞,现在这个水桶平放在地面上,最多能装多少千克水?
命题说明:此题旨在让学生能与现实生活学习联想在一起,如教育学生学习各科知识要均衡,不要偏科,如果一科成绩差,就会影响总成绩,再如建一个大水坝,一定要以质量为重,一个小小漏洞都可能使大坝坍塌,即所谓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简解:7.5×(30÷7.5-0.6)=25.5(立方分米)
25.5×1=25.5(千克)
(5)一块长25厘米,宽6厘米的硬纸板,先截掉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做底,用剩下的整块做侧面(多余部分为接头),做成后,能装沙子多少立方厘米?(课前准备这样的纸板若干,胶等材料,发给各小组,制作过程让同学合作完成)
命题说明:此题旨在让学生体验制一个圆柱体的全过程,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
简解:3.14×(6÷2)2×6=149.56(立方厘米)
另外又给学生留下面两个作业题(如果独立做困难,可合作探讨)
①右图是一块长方形铁皮,图中的阴影部分和两个圆,刚好能做一个油桶(接头处忽略不计),求这个油桶的容积。
②用长9.42分米,宽6.28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做一个水桶的侧面(另外配底),做成的水桶的容积是多少升?有几种情况?哪种情况体积大?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生活素材;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56-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必须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感知,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提炼出数学问题,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数学教学与小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目的。为此,教师要精心探索并设计出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熟悉周围的事物,从生活中感悟、学习、掌握数学,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1.结合生活素材让学生感悟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空间中去体验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我提前一天(或一段时间)安排学生:你们的生活中接触到的物体有哪些,认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和特征,并结合这些物体的特征根据不同标准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就会去认真观察、发现、总结,无形之中就把"空间"这一概念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感悟了。这样学生经过一个过程的感悟,在具体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时,我紧扣学生的观察所得,让学生借助课前的观察、理解、分析、概括、总结,形象地建立起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准确地掌握了它们的特点。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2.捕捉生活现象让学生发现数学
数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之中到处存在,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去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在教学估算时,开学学校要发书本子、自己要买文具、教辅书等,知道单价和数量,可以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总价;妈妈买菜,知道带的钱和单价,估算买多少菜,等等。把生活中学生形成的估算技巧迁移到课堂教学中,把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数学知识,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数学概念的建立本来是抽象空洞的,然而,由于这些具体的事物经常摆在学生的眼前、身边,学生很快就能熟知并会运用了。这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3.激活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
数学思考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就小学生而言,往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学会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所以,我在教学中应尽量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如教学"一本连环画,第一天看了146页,第二天看了173页,还剩325页。这本连环画有多少页?"时。这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题理解,独立分析,小组交流、讨论,再在学生交流过程中适时进行生活经验上的指导:老师在手里拿一本书,边念题边做看书的动作,其它的同学就说"第一天看了146页"后,就用手捏住一部分;当学生说到"第二天看了173页"时,又捏了一些说这是173页,最后捏着剩下的部分说"还剩325页","怎样才能找到这本书有多少页呀"等到学生都明白表示的意思后,用强调动作把看过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两部分合起来,成了整本书。这一点拨,将学生生活画面再现,激活学生生活经验,使其产生顿悟,真正理解题的数量关系,解决好这一问题。
关键词: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生活中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都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离不开生活,教师应积极创设生活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作为数学问题的前提条件,引导学生解决疑难,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唤起学生求知欲,创设导入情境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师应关注生活中数学因素的充分挖掘,着眼于由学生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原来离我们这样近,就在我们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的身影,数学与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割开的。
例如,我们在学习“三角形的特性”的时候,我给学生这样一个疑问:我们所住的房屋架为什么是三角形的?人们怎么不做成长方形或其他形状的呢?学生的求知欲望立即被唤起,学习“三角形特性”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创设了较好的导入情境。
二、关注现实生活,引发问题情境
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问题,数学问题与数学知识即是“孪生兄弟”,可以说没有数学问题,就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体验不到数学问题的存在,他们就不会积极思维,也就呈现一种表面的、形式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数学教师要将数学学习知识转换为带有潜在意义的数学问题,让数学问题萦绕于学生脑际,产生思考问题意识。
例如,我们在学习“植树问题”时,我给学生铺设了生活中修建路灯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道理一侧、两侧安装路灯及起点是否安装等情形,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植树问题”的存在。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就会产生,学习兴趣就会被激起,学习效果定然会很棒。
三、联系学生生活,模拟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的本身就是对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及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我们在数学中,尽自己所能让抽象数学概念能在生活中挖掘到生活中的原形,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破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如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时候,让学生结合自己家庭地面铺地板、地砖实际案例,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把问题情境模拟出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情境与生活迁移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创设情境:由于我教学的是农村小学五年级,农村传统习俗在中秋时用一个大月饼切成家人数,然后进行分,于是问学生自己家里有多少人,月饼平均切成多少块?当学生要据自己家庭成员情况回想后得出多种答案之后,从中选择四种:(1)每个切成3片;(2)每个切成4片;(3)每个切成5片;(4)每个切成6片。然后在后面分别写下一个人分到的分别为13 、14 、15 、16 ,两个人分到的分别为 、 、 、 。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每家分到的表示方式不一样,一个人和两个人分到的表示也不一样,于是老师指出,我们就把这样的表示方法叫做“分数”,同时引入分数概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二、数学理解与生活迁移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转变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10人,小朋友22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25人以上每人20元。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全买团体票:(10+22)×20=640元
2.不买团体票:10×30+22×15=630元
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10+15)×20+(22-15)×15=605元
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三、数学问题“日常生活化”
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买东西非常熟练,即使是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综合算一般都不会出错,于是我们可以把应用题中的单位变成生活中学生经常用的单位和数字。比如:利用黄豆炸油,每千克黄豆可炸82克油,现有150千克黄豆,可炸多少克油?很多学生对炸油不熟悉,往往看到应用题就有怕的感觉,甚至看都不看,于是我们可以换成:学校请你购买手表做这奖品,每块82元,现在需要购买150块,需要给你多少钱?
在推进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情境创设生活化
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强调数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或真实世界的联系,关注抽象数学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使间接经验的学习由直接经验作支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问题情境的取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以及数学的应用性,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情境创设的内容安排要注意数学学科的系统性,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情境创设的内容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取材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枯燥;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主动投入、积极探究。真正理解数学,掌握方法,逐步培养自己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利用多媒体引进一段动画,小明在操场上跑步,他跑了一周的路程是指操场的什么?如果在操场中间铺上草坪,要求铺多大,又是指操场的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面积和面积单位”。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活动生活化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题材,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教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以后,我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某家、某厂或某队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的平均费用,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在“元、角、分”的教学以后,我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对于一些后进生,我还带着他们去学校商店,通过买一些学习用品,让他们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积。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思维观察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习惯。
四、内容素材生活化
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用生活的理念构建数学课堂,才是小学数学课堂的新境界。在教学中,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寻找生活中的原型,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采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认识圆柱”时,我先在课前让学生每人设计一个圆柱。全班同学放学后都积极行动,用硬纸板、包装盒、彩纸等材料,制作起圆柱来,不懂的地方向老师请教。在亲自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很多问题,学到了很多知识,课堂上的踊跃表现让听课的教师至今难以忘怀。
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科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民联学区复兴小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活动
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能够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学生的生活实践,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实际生活出发,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教师提取生活中一些题材,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会解决问题。例如,在引入圆、正多边形等概念时,举出大量的、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在介绍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也要注意从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入;利用垂径定理解决赵州桥的主桥拱半径问题;利用正多边形的有关性质求亭子的地基等。通过学生生活方面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亲近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生活。人们衣食住行离不开数学,科技发明离不开数学,文化娱乐也与数学密切相关,数学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数学课堂我们要善于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把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引入课堂之中,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激发他们求知欲,进而积极快乐地学习。新课标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取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设计成问题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教师要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旅游问题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数学练习的生活化
“学以致用”明确地告诉了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数学练习必须架设起“学”与“用”之间的桥梁,把练习生活化。具体方法如下:
1.在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设计生活性作业。许多数学问题本身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的,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前人已经发现的数学问题,对学生来说,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或提供一定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把知识用于生活,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①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练习,②捕捉生活素材设计练习,③再现生活情景设计练习,④回归生活空间设计练习。
2.设计实践活动式练习,构建数学知识,探索数学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操作、猜测、假设等方式,使学生充分体验,从而自我感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探究性练习,由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综合性、探究性强的问题,通过学习小组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
三、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思考、多联想,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并且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在学习“四边形”这一章节时,我就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四边形,从事物名称、形状名称(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对角线、边、角等不同方面做记录、写日记。然后逐步让学生写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记录,写下他们的想法,如规律的运用、归纳方法的过程、实践中的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等,让他们更多地从数学思考、数学发现方面写出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记录,记录他们心灵闪动的美丽火花,在心灵深处留下更多的数学烙印,学会于生活中进行数学思考。
四、组织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强烈愿望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不但要紧扣课程标准,而且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组织教学活动。爱动是学生的天性,教学中,教师若能围绕学生的活动经验,由学生身边的事来组织教学活动,可使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参与数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
小学数学新课程强调,数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及时回应反馈。这意味着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多一些放手,少一些束缚,多一些开放,少一些封闭;意味着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智慧,展示学生才华的广阔天地。只有引导学生“生成”数学,数学课堂才能充满活力,才能“生成”一片精彩!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怎样引导学生“生成”数学呢?
一、让学生自己“生成”数学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火花”,数学问题是学生“生成”数学的第一步。有了数学问题,学生才能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去实践,才能在对数学问题的摸索中获取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结论和规律。同时,学生自己“生成”的数学问题更具有挑战性,学生更乐于接受。
第一,从现实生活中“生成”数学问题。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这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常常是整合着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生成”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往往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所以,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引人课堂,让学生经过筛选和思考,发现其中蕴藏着的数学问题。由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生活出发“生成”数学问题,不仅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而且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生成”数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就是结合学生实际,或模拟现实生活中某些情境,或运用生动有趣的动画创设一定得场景,将其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这需要教师创设的情境要有丰富的数学信息,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贴近学生自己的生活,便于顺利“生成”数学问题。
二、让学生经历“生成”数学的过程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教学应被看做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活中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小学数学课堂对于学生而言,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而是在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下,自主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取知识。这需要教师组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去思考、探索、体验、感悟,经历实实在在的数学“生成”过程。
(一)营造“生成”数学的和谐氛围。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涌现出许多新的想法,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暴露出许多新的思维,这些新想法、新问题、新思维,有的可能是我们事先估计到位,有的则是我们课前根本没有预料到的,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是强拉硬拽,让学生往教师自己设计的思路上走?还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讲?我们应该选择后者,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从而为课堂营造一个轻松、活泼、充满激情的学习氛围。
(二)提供独立探究时空。经历“生成”数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独立探究。独立探究的过程,是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体验,用自己擅长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思考,去分析,去探索,去创造数学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学生能动的自我建构的过程,并非被动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
三、在合作交流中“生成”数学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在进行课改实践时,合作学习愈来愈受到教师的重视。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个体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大胆思考,大胆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有效地实现了数学的动态“生成”。
1 以“生活情境”的导入,引出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如在教学“比例尺”时可通过画邮票、画窗户的操作以及照相机照相生活实例来导入新课;又如在“加减混合计算式题”时可通过“公共汽车上的乘客上、下车”现象来导入。
2 从生活事例中寻找数学“原型”
数学的许多概念、原理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在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把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来研究,就能更清楚地认识事物的特征,更准确地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百分数,然后黄老师也出示收集到的一组生活中的百分数:“金威啤酒”、“汾酒”、“金冠米酒”的酒精度,以“喝什么酒更容易醉些?为什么那么容易看出来?你认为喝什么酒好?”为题,引导学生探究这些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学生不仅认识到酒的“酒精度”实际上就是酒精含量与酒的总量的百分比,而且经历了百分数的产生、建模到应用的全过程;不仅体验到百分数的应用价值,而且体现了不同学生的不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例题生活化,学生喜闻乐见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比如将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进行灵活处理,进行召开新闻会或者布置成超市购物的形式,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题目或生活场景,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数学的活动中,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同在,学生在自主讨论中,越来越明白了百分数的意义,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掌握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4 从生活背景中探索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认知水平,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5 从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积极地创设活动的、可操作的、学生可以做的教学内容,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活动之中,并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达到拓展教材内容、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求知欲。
6 以“生活实践”的回归,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小学数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我们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数学不是脱离实际、抽象的计算与公式的套用,而是探索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建构模型、总结规律的课程体系。所以,我们应该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并带进课堂,充分应用于课堂教学。这样会起到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的功效。周玉仁教授曾说过:数学要讲来源,讲用处,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孩子们的眼里,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又用得上的学科。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而这些经验起到了沟通实际问题与其数学含义的桥梁及思维杠杆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努力把数学知识置于实际情景中去,帮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问题,寻找每个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形,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如:“小数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课前进行调查,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小数;又如: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分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让学生说说自己体重的一半,即1/2是多少,学生一下就能明白,整体不一样,部分也不一样。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生活问题数学化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所说:“数学来源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数学教学必须强调形象性。教学不仅注意严密的逻辑性,教师还要善于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实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和感性化的材料的辅助来展示数学问题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领悟所学知识的内涵。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内在的认知需求,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形象化。如在教学一年级教材“数数”时,我让学生数一数周围物体的数量,有几个同学,几本书几只笔,几条凳子,几张桌子,激几盏日光灯,几块橡皮,回家也可以数数自己家里有几个人,几扇门,几个水桶等具体事物。在学习“认识物体图形”时,我让孩子们回家后,每人找一个物体,并拿到班级和大家一起认识交流。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真正感受数学的价值。这样,学生会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兴趣盎然。
三、解决生活问题,让课堂活动生活化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学习知识以后,要指导孩子们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去思考。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教学实例。如在教学了“认识物体”以后,我让学生在教室里面找出圆柱,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孩子们非常的积极,而且找到很多,完全出乎我的预料。又如在教学了方向与位置后,我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在教室的座位,选择用前、后、左、右中的一个字来说话,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反馈,每个孩子都踊跃的参与,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把所学的知识和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使得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精心设计生活化的课后练习和实践活动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练习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例如在教学了二年级“统计”一课后,我让孩子们分组去统计了“全班同学家庭人口情况”以及“评选动物明星”,就是给出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大象、狮子、小熊、猴子等动物,让他们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最后评出班上的动物明星,还让孩子们统计了全班同学最喜欢看的少儿节目,如大风车,动画城,智慧树等。这样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培养了孩子们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应找准教材内容体现生活实际的“切入点”,把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有选择的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水平,逐步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掌握知识以后,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修订搞),2012
【关键词】:数学情境 数学理解 生活 接轨
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贴近生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与生活进一步接轨。
一、数学情境与生活接轨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可以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3个,9÷3=3(盘);(2)每盘放9个,9÷9=1(盘);(3)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4)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5)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二、数学理解与生活接轨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人。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全买团体票:(28+150)×20=3560元
2、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元
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8+2)×20+(150-2)×15=2820元
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三、日常生活“数学化”
孩子们的知识应该是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在今天的“课堂超市”环节中,这一切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我先出示了文具价目表:篮球95元/个,排球50元/个,之后出示了一个数学问题,“买4个排球和6个篮球共要多少钱?”。这样的数学问题,没有用新教材的学生一般的解题思路只有这一种“95×6+50×4”,可是使用了新教材的孩子们却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法:(1)95×6+50×4;(2)(95+50)×4+95×2;(3)(95+50)×6-50×2
一、数学情境与生活相联系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3个,9÷3=3(盘);(2)每盘放9个,9÷9=1(盘);(3)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4)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5)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二、数学理解与生活相联系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动物园游玩。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动物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元。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全买团体票:(28+150)×20=3560元
2、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元
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8+2)×20+(150-2)×15=2820元
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三、日常生活与数学相联系
孩子们的知识应该是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在今天的“课堂超市”环节中,这一切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我先出示了文具价目表:篮球95元/个,排球50元/个,之后出示了一个数学问题,“买4个排球和6个篮球共要多少钱?”。这样的数学问题,没有用新教材的学生一般的解题思路只有这一种“95×6+50×4”,可是使用了新教材的孩子们却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法:(1)95×6+50×4;(2)(95+50)×4+95×2;(3)(95+50)×6-50×2
一、创设生活情境,将生活引入数学
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来源,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就是学习数学的目的。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捕捉和利用生活素材,使学生在生活的世界里遨游。这样的学习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真正将数学问题生活化。
例如,在教学“认识元、角、分”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生活情境:一个人去菜市场买菜,总共拿了20元来准备今天的晚餐,怎样去买比较合理?首先,学生要根据家里每个人的不同需求和爱好列出一个菜单,然后通过比较不同肉、蛋和蔬菜的价格,在不超过20元的情况下估计买菜的总价,还要对比不同卖家的价格和质量,在买菜时还要和卖家讨价还价。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切身体验到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和学习数学的价值。
又如,学习“米的认识”时,因为学生对“厘米”已有一定的认识,此时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测量课桌的长度,在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时,学生会感到非常麻烦,会产生使用较大单位的想法。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习了新的知识,而且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二、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的一句话。人们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是构建知识的重要基础。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已经体验到了生活中的许多数学知识,数学的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数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鉴于学生对周围的环境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创设模拟生活的情境,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经验作为实例,利用学生自身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知识。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分类”时,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量角器让学生去测量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学生均表现得非常积极。有的人负责测量,有的人负责记录,任务很快就完成了。正是这种与生活实际贴近的问题,才让学生有了兴趣,并且激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热情。产生这样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原因是因为数学学习与实际联系紧密,学生解决问题后,体验到非常大的成就感,认识到数学学习过程是有趣的,同时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为生活服务。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现实生活中含有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和分析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这应该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想、去做、去讨论,在这种情况下让每一个学生去学习和应用数学,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教学“统计初步”时,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并且收集一些课堂中可以用到的数据;在上课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数据,自己去处理和统计这些数据。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从中学到了许多统计知识,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生活中相关的问题或者情况再次出现时,学生就能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很快解决问题。
再如,在学习完“比例”后,留给学生一个实践性的作业:“配制10%的盐水,使用的是50千克5%盐水,该怎样进行配制?”通过计算,学生得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盐变多(加盐);另一种是使水变少(蒸发)。通过实际的操作,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