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论科学发展观

论科学发展观

时间:2022-02-04 06:49: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论科学发展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科学发展观

第1篇

践行科学发展 争做“四个表率”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战胜各种困难、解决各种问题的有力武器。作为年青干部,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为推动“三次创业”作好表率。

首先,要解放思想,做开拓创新的表率。思想解放的程度有多高,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我们要争当思想解放的排头兵,紧紧围绕推动“三次创业”,从重点工作和特色工作中发掘创新亮点,从难点工作和薄弱环节中找准问题症结。要带头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破除固步自封的想法,以崭新的思维、科学的态度、开阔的视角,理新思路,拿出举措,以开拓创新精神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其次,要实事求是,做调查研究的表率。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好调查研究。要加强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加强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调查研究,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和谐社会建设的调查研究。要全面分析和把握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发展趋势,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次,要锐意进取,做科学发展的表率。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干革命、搞建设,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进取的闯将。”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就应当做攻坚克难的闯将,敢想敢说敢干!不抱残守缺,不随波逐流,努力做到分析问题有新视野,研究情况有新见解,部署工作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有新办法。同时,要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真正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拥护者、忠实执行者和积极促进者。

最后,要求真务实,做勤勉敬业的表率。青年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我们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勤勉敬业的工作态度,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要坚持思考问题从实际出发,研究情况从实情出发,部署工作从实效出发,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干一行成一行。要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吃苦耐劳、尽职尽责、求真务实、勤勉敬业,把追求凝聚到具体的工作中,把奉献体现在无尽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贯彻中央决策、落实省委部署的具体行动,是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止滑提速的重大举措,是我们奋起三次创业、谱写发展新篇的强大动力。我们一定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高度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积极投身学习实践活动,投身三次创业活动,为建设实力、开放、和谐、效能的__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2篇

发展,是贯穿改革开放20多年的主旋律。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一贯思想。它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了党的根本宗旨和发展目的;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突出了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它围绕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丰富了对发展的认识,创新了发展的理念。说到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

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航程中,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一个重大跨越。在我们面前,摆着两种前途:一种是跃起腾飞,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盘桓不前,导致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能否争取前一种而避免后一种前途,这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科学发展观着眼于解决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对党的发展理论作出了新的概括,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通向光明前景的正确航道。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科学发展观坚持关于人的思想,吸收了人本主义思想中的有益成分,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它强调的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已退居次要位置,而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发展,绝不是撇开发展谈全面、偏离经济建设中心求发展,而是要克服过去在某些方面存在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财富、轻精神财富,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偏差,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强调协调发展,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要统筹兼顾、相互促进,而不能彼此分割、各行其是;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注重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体现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协调共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平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适应。

过去我们讲两个文明一起抓,后来发展为三大文明全面推进,现在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们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发展包含社会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就必然提出社会和谐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以新的时代内涵。

我们党从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有了经济的增长、政治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还不够,还必须重视社会建设问题。在推进三大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关注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协调,矛盾怎样化解。三大文明建设的成果要体现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上,要让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人们普遍分享发展的成果,使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与三大文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能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和谐社会又为三大文明建设创造社会条件,它们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中。

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妥善处理国际间的各种矛盾和纠纷,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对我们党正确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国际上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必须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在涉及我国和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原则;在其他一些具体问题上,则要把握好斗争的时机和分寸。应该看到,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国际上总有一些人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强大,总会千方百计制造各种事端。对此,要充分相信党和政府有能力、有办法妥善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广大群众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应该充分肯定,但表达的行为和方式必须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否则,可能会在一时一事上占据上风,但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于事无补,甚至得不偿失。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开放的、健康的国民心态,始终站在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立场上看问题、办事情,绝不能图一时之痛快,而损长远之前景。

第3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在全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为使同志们更好地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我们今天在这里安排了这场辩论会。辩论会确定的“实话实说需要理性思考”、“以人为本就是满足人的利益需求”、“效率高效果就好”这三个辩论题目,紧贴我们日常工作及现实生活,组织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辩论这种思想交锋的平台,培养我们的机关干部,全方位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维,更好地推动和服务于科学发展。

一、出席今天辩论会的嘉宾有: 区委书记 ** 同志、区纪委 ** 书记、区委组织部 ** 部长、区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指导检查组(对人大机关)组长 ** 同志、第三指导检查组(对交通、林业局)组长 ** 同志、第四指导检查组(对区法院)组长 ** 同志,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 ** 同志、 ** 同志,区法院院长 ** 同志、交通局局长 ** 同志、林业局局长 ** 同志。与会的嘉宾同志,对我们筹备这次辩论赛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热情支持,对他们今天亲临现场,指导我们的辩论会,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二、参加本次辩论赛的单位有: 区人大 常委会 机关、区人民法院、区交通局、区林业局 ;今天的辩论,由以上四个单位共组成了六个代表队,他们分为三个正方队,三个反方队,分三轮分别对三个辩题展开对抗辩论。

同志们,今天,参加我们辩论会的观众,有区委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同志们,第一指导检查组有关的 21 个区级部门的代表,区人大非驻会委员,由于受辩论会场地限制,我们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区人民法院、区交通局、区林业局,还有区审计局,只能派部分干部职工来到今天的辩论现场,所以,对各单位不能前来现场观摩学习的干部职工,我表示深深地歉意。我们安排了今天辩论赛的全场录像,赛后将制作光碟发给各参赛单位,如各单位其他同志有兴趣,可供他们在这次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播放观看。

三、担任本次辩论赛的评委有: 区人大机关两位同志,他们是 ** 、 ** ,区法院两位同志,他们是 ** 、 ** ,区交通局两 位同志,他们是 ** 、 ** ;区林业局两位同志,他们是 ** 、 ** 。由以上八位同志组成本次辩论赛评委组,他们的职责是分别对每轮辩论比赛的团体和每轮正反方各评选一名最佳辩手现场打分,并最后确定本次比赛获奖者名次。

四、下面,我介绍参加本次辩论赛的参赛队员 。 以下我点到的参赛人员请站起来,同与会同志见面。区人大机关两个代表队六位同志,他们是 ** 、 ** 、 ** 组成的代表队, ** 、 ** 、 ** 组成的代表队,请坐下; 区法院六位同志组成的两个代表队,他们是 xx 、 xx 、 ** 组成的代表队, xx 、 ** 、 ** 组成的代表队,请坐下;交通局三 位同志组成的代表队,他们是 ** 、 **x 、 ** 三位同志 ,请坐下 ;林业局 三 位同志组成的代表队,他们是 ** 、 ** 、 ** 三位同志 ,请坐下。

今天的辩论赛将由以上18位同志按每队三人,组成了6个代表队,每两个队将按事先约定的正反方, 分三轮 对 “实话实说需要理性思考”、“以人为本就是满足人的利益需求”、“效率高效果就好”这三个辩题展开对抗辩论。我提议,我们以热烈的掌声为他们即将展开的辩论竞赛加油,并祝愿他们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现在,我介绍负责本次辩论赛的记分员和计时的同志。 本次辩论赛,我们从参赛的四个单位各抽派了一名同志组成了记分、计时组,负责计分的三名同志是:区人大常委会机关 ** 同志、区法院的 ** 同志、区林业局的 ** 同志,(请坐下)。这 三位同志将负责收取、统计八位评委对每轮辩论、正反方团体以及评选最佳辩手的打分表,及时计算每轮辩论正反方团体和评选最佳辩手的最后得分,向主持人报告计分情况;同时,记分组还将负责对三道辩论题目、辩论顺序的抽签工作。负责计时的是区交通局 ** 同志,他的职责是按辩论比赛规则约定,在每轮比赛各环节中的倒计时,同时,按规则要求及时提醒参赛选手。

六、下面,介绍这次辩论赛的约定规则。

(一) 、比赛程序:

1、 每轮辩论 赛 的 过程 由陈词,攻辩 及小结 ,自由辩论,观众提问 , 总结陈词六 个环节 组成。

2、评委组按打分标准公正 、公平打 分。 每轮 比赛中 , 团体总分高的一方为获胜方,每轮 正、反方各 评选一名最佳辩手。

3、记分组收集评委组的评分 表 进行统计汇总。

4、 嘉宾 对每轮比赛进行点评。

5、记分组将每轮计分结果报告主持人,由主持人公布。

(二) 、辩论规则: 每轮辩论赛总时间约4 8 分钟;要 求辩手均用普通话 ,但普通话的标准与否,不作为评判的条件,这一点,请我们的评委同志们给予理解;同时,请各辩手注意,在双方问答辩论时,不得中途打断对方问或答(防止形成吵架式),否则,视为违规,评委可适当扣分。

1、开篇立论: 总时间为8分钟。先正方、后反方的“ 一辩 ”,各用 4分钟, 阐述本方对辩题的 立论 观点。

2、攻辩: 总时间是12分钟。攻辩就是双方的二、三辩手,分别任意选择对方二、三辩手共四个“回合”的问答较量。也就是按先正方、后反方的顺序,双方“ 二辩 ”在先,“三辩”在后,各 选择 对 方二、三辩 手中 任 意 一位提问, 对 方被选中的辩手 必须 回答 提出的问题, 提问次数不限 ,但每个“回合”问与 答 的 时间不 得 超过3分钟。

3、攻辩小结: 总时间为4 分钟 。 就是 攻辩阶段完毕, 双方“一 辩 ”各用 2分钟 时间, 针对攻辩阶段双方的态势及涉及到的内容 , 为本队做攻辩小结 。

4、自由辩论: 总时间为 10分钟 。 自由辩论 就是按先正方、后反方的顺序,双 方辩手 各有5分钟时间 自动轮流发言。这一阶段,同一方辩手的发言 顺序与 次 数 不限 ;当一方 发言辩手落座表示发言结束,另一方 则 记时开始,若有间隙,累积时间照常进行 ,所以要 紧接发言;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继续发言,也可向 主持人 示意放弃剩余时间 ; 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 , 总是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予以扣分处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5、观众提问: 总时间不超过6分钟。参会观众同志可针对本轮辩题,举手经主持人同意后,向正方或反方任意提问,被问 方辩手可任意作答。正反方各回答不超过两个观众提出的问题,一个问题的回答时间为1分钟,如一位辩手的回答用时未满,其他辩手可以补充。

6、总结陈词: 总时间为8分钟。按先反方、后正方顺序,双方“ 三辩 ”各用4分钟时间, 针对辩论会的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如若脱离实际,适当扣分

7、时间提示: 按每个 辩论阶段 约定时间 , 辩手开口发言则倒计时开始,当约定 时间剩余30秒时,以一次短促的铃声提醒, 最后 4 秒则每秒铃声警示 ,最后一秒长声示意规定时间终止, 铃声停、 发言 则必须 停止 , 否则作违规处理。

(三) 、打分标准: 团体和个人评分均按10分制 , 评委给团 体或个人打分最高为“10分” , 保底为“ 8 分” , 须保留小数点后二位小数(防止评奖时的并列现象)。

1、团体分:陈词1分,攻辩2分,自由辩论2分,观众提问1分,总结陈词2分,团体配合1分,语言风度1分 。

2、个人分:语言表达2分,整体意识2分,逻辑推理2分,辩驳能力2分,综合印象2分。

需要说明一下,对于将要开展辩论的三个题目,相对地说,无论正方、还是反方,每个辩题的某一方,虽然辩论空间都是很大的,但是 ,建议我们的评委同志们在打分的时候,要围绕“个人打分标准”约定的“ 语言表达、整体意识、逻辑推理、辩驳能力、综合印象”五个方面,根据团队中每个人的具体表现,团队人员团队精神、配合以及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为最终确定辩论双方团体优胜名次,确定本轮交锋正反方的两个最佳辩手投下你庄严的一票。最好不要以辩论问题的最终胜负,来确定辩论过程中的“胜败英雄”。不然的话,就有违我们举办这次辩论会的初衷啦。

(四) 、记分办法: 每轮辩论结束后,评委将按先正方 、 后反方,分两轮分别给正、反两方团体打分、亮分;请 评委注意,不得为每轮的正方和反方打同一分值或总给最高分,记分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 取其余 6 个评委所给分数的平均分 , 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为正方或反方的最后得分;

同时,为本轮正反方各评选 一名最佳辩手打分,为个人打分采取记分表形式,不亮分、不公布,为保证公平、公正,将采用评委“记名”方式,如某评委未签名或打分表内正方或反方出现两个以上辩手得同一分值,该评委的打分表作废 ; 由记分组收集8个评委的打分表后,按 八 位评委所给 各辩手 的平均分 ,以 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为 个人 最后得分,汇总取平均分最高的为最佳辩手,最佳辩手得分情况 , 待三轮辩论结束后统一公布。

(五) 、奖励 设置 : 本次辩论会设三个团体优胜奖 、 六个最佳辩手奖 、鼓励奖 , 优胜团体和最佳辩手颁发荣誉证书。

以上规则,大家如有不明白的,请举手发言,(如有)请讲……,(主持人做相应解释)……(如没有)

七、抽签确定辩题顺序。 我提议,由参加辩论赛三个辩题反方的“一辩手”代表本辩题进行顺序抽签(辩论各环节中基本都是正方先发言,给反方一次优先机会好不好),各代表队有无异议?••• •••,(如有,则“请三个辩题正反代表队各推选一名代表抽签”),(如无),请反方“一辩手”三个同志到记分台抽取辩题顺序,辩论赛将按他们各自抽到的顺序进行。(抽签毕),请将抽签顺序到记分员处登记(登记每轮辩那个题目)... ...,请记分员将抽签情况送主持人... ...。

八、下面,辩论开始。 重申一下, 每轮辩论 赛 的 过程,按比赛规则约定为 陈词 、 攻辩 、 攻辩小结 、 自由辩论 、 观众提问 、 总结陈词 六个环节,每个环节我将给予提示,准备发言的辩手须立即起立、紧接发言,本环节则倒计时开始;按各环节时间约定,允许发言辩手,以“发言结束”或自然落座来示意放弃“剩余时间”,计时随即终止;当倒计时结束,则必须终止发言,超时则违规,评委将予以扣分,请大家把握好时间。

(三轮题目辩论程序按以下流程循环)

按照刚才抽签的顺序,第一(二或三)轮辩论的题目是 ,请参加 题目辩论的参赛队上场

... ...。

下面,辩论开始,请记分员准备计时,每个环节辩手开口发言,则本环节倒计时开始。

请正方“一辩” 陈词 本 方立论观点 ... ... ;

请反方“一辩” 陈词 本方 立论观 点 ... ... ;

现在,请正反方第二、三辩手按约定规则进行 攻辩 发言 ... ... ;

现在,进行 攻辩小结 :

请正方“一辩”小结

... ... ;

请反方“一辩”小结

... ... ;

下面,进行 自由辩论, 请按先正方、后反方的顺序,双 方 各5分钟时间,开始,

... ... ;

现在是 观众提问 时间。

请观众和各代表队注意,规则约定正反方只分别回答不超过两个提问,所以,观众虽然可任选某方辩手或某一方提问,但不得揪住一方不放;对观众提问,被问方除观众指定辩手外可任选辩手回答,回答时间为一分钟,也可拒绝观众提出的超过两个以上的提问,但没超过两个以上的问题必须作答。

请观众举手提问。(正反方各两问,即不超过4个观众提问。视观众举手情况,确定第一位提问观众,如有两位以上观众举手,为节约时间,可安排工作人员待第一位观众提问后将话筒送第二位观众做准备)

请**同志提问,(如有两位以上观众举手)请工作人员待**(第一位)同志提问后,将话筒送**(第二位)同志做准备。

... ...;

(如有)请**(第二位)同志提问。(如有第3、4位观众提问,安排送话筒,继续此步骤)

... ...。

下面进行辩论的 总结陈词 :

请反方“三辩”总结陈词

... ...;

请正方“三辩”总结陈词

... ...;

(本轮辩论结束后),请双方辩手回座位就坐。

... ...;

下面,请评委为第一 (二或三) 轮参赛团体和个人打分。先请评委给本轮参赛队正方打分 ... ...,

请亮分,(报分)

去掉一个最高分(看记分员报出): x.xx 分

去掉一个最低分(看记分员报出): x.xx 分

为节省时间,准确统计,关于正、反方的最后得分将在嘉宾点评后统一公布。

请 评委给本轮参赛队反方打分 ... ...,

请亮分,(报分)。

去掉一个最高分(看记分员报出): x.xx 分

去掉一个最低分(看记分员报出): x.xx 分

请记分员收集评委给 团体 的打分表,进一步核实、统计汇总本轮团体辩论得分情况,汇总后送主持人;下面,将进行嘉宾点评,请评委利用嘉宾点评时间,认真斟酌,为本轮正反方6位辩手打分,评选正反方各一名最佳辩手。

请在嘉宾席就坐的嘉宾,对本轮辩论情况点评... ...(建议时间控制在6分钟左右)。

请记分员收集评委给 辩手个人 的打分表。

下面,我公布 题目正反双方辩论得分情况,正方最后得分 分,反方得分 分,按辩论赛规则约定,(正或反)方获本轮辩论优胜团体,让我们为获胜队表示祝贺,为正、反方辩手的辛勤努力、精彩辩论,表示衷心的感谢。

(稍停)说明一下,(二、三轮就不再说明)为节省时间,记分组正在汇总个人得分情况,评选优秀辩手结果将在三轮辩论结束后统一公布。

下面,进行第二轮辩论。

(翻回第 9 页,循环以上辩论程序,进行第二、三辩题)

... ... ... ...

(待三轮辩论结束后)

九、区委领导(点评)讲话: (须提前商议,时间10分钟左右)。

(此时,记分员将及时统计第三轮个人得分情况。待记分员将三轮个人得分汇总表送主持人审查,如无不妥,安排记分员将汇总表送各评委审定,个人获奖名单确定后,交工作人员制作荣誉证书)

十、 主持人即席讲话、小结嘉宾点评情况: (10分钟左右)

(待工作人员将颁奖环节准备完毕)

下面,我公布这次辩论赛评选最佳辩手得分情况(逐个宣布18个辩手得分),... ...,(然后公布获奖名单)按比赛规则约定,**、**、... ...6位同志分别获得今天辩论赛最佳辩手奖,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十一、颁奖: 下面,颁奖分三轮进行。

首先,请嘉宾席就坐的**、**... ...同志为获得今天辩论赛鼓励奖的同志颁奖,请**、**、... ...6位同志上台领奖 ...

请嘉宾席就坐的**、**... ...同志,为获得今天辩论赛最佳辩手奖的同志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请**、**、... ...6位同志上台领奖... ...;

同志们,在前面各代表队的辩论中,每一轮都评选出了一个优胜团体,下面,请在 题目辩论中获团体优胜奖、 题目辩论中获团体优胜奖、 题目辩论中获团体优胜奖的三个代表队的“一辩手”代表本队上台领奖,请嘉宾席就坐的**、**... ...同志为获得今天辩论赛最佳团体奖的代表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

(颁奖毕)

十二、主持人总结讲话 (请主持人即席讲话... ... ...)

第4篇

在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的德育中,各种教育因素(体智德美劳各育)、各种教育力量( 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影响(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以及各种教育形式(活动教学、学科教育与环境中的体制和气氛的教育作用)是各成系统并各以整体的形式发挥其全息整体教育作用的。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价值观影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校风、校容、制度、体育、文艺熏陶等。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良好的文化氛围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在学校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学校要引导学生过进步、文明、健康的生活。

校园文化以校园的管理文化、课外文化和课堂文化为主要内容。

校园的管理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管理的各种制度、学生守则、校纪校规、行为规范等。学生对教育者所灌输的思想、行为方式的接受过程是通过自身的心理活动内化为自身思想和行为的过程。学校的德育要求、内容、形式对学生来说是不可选择的,不管学生愿意否都必须接受,因而容易被学生看成是一种非意愿的外界制约力,从而出现一种压抑感。学校在制订规则、规范时,要考虑不同年级层次提出要求,要认真研究其内容和形式是否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内在需要。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是国家制定的法规条文,其中充分体现了它在学生中的可接受性。各校都有一套较完整的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其中有关对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大致也体现了这个原则。此外,优化集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在教师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敬业爱生,加强师生之间的人际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对促进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集体意识,培养主人翁精神也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课外文化是指学生课外文化活动。如第二课堂活动、课间活动等等。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商品经济促进了市场文化的发展,使社会文化具有明显的商业的特征。千姿百态,复杂纷繁的社会文化对学生产生着广泛而复杂的影响。因此,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吸收社会文化信息中积极有益的因素,充实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给校园文化注入时代色彩和生机。在学生身上反映出的形形的问题,学校德育只能因势利导,教会他们正确辨析社会文化的“香花”和“毒草”。近年来,各级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兴趣班,对增强学生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认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课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部分。坚持以思想品德课和语文课为德育主课程,坚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德育因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做学习的主人。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改善课堂文化的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提到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启发引导,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方法,近年又推广“乐学”经验,归根到底是要求教育者要同教育对象建立一种和谐的亲密的友好合作关系。教师心中要有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减轻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做学习主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索精神。

改善课堂气氛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老师在继承和借鉴传统的和国内外的有益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要勇于改革创新,适应时代要求。其中,中老年老师惯于坚持传统观念,接受新事物也比较迟缓,同学生的代沟比较深。在社会观念、社会行为、生活方式的评价和取向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因而付出的气力要大一点。

学校的校园文化表现在学校校风与课外文化活动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校园德育氛围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风包含学校管理、师生精神状态、行为作风、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等等。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结果,也是德育的手段。学生每天有差不多三分之一时间生活在校园里,他们时刻受着学校各种纪律制度的约束,师生的言行,校园的一草一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环境制约的作用。这是因为校园与环境在德育中同时具有潜在性、渗透性和感染性的特点。

学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以外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部分。商品经济社会中,社会文化形式新颖多样,龙蛇混杂,对青少年儿童适宜与不适宜问题,学校要通过自身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辨析能力,并引入健康的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内容和形式,充实发展校园文化,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课外文化环境,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学校可组织歌咏队、管弦乐队,定期组织演唱会和音乐欣赏会活动,鼓励学生文艺创作,写影评、社会调查报告。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既充实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又给予学生健康思想的熏陶。培养了一批小歌唱家、小画家、小书法家。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了学校对少年儿童的吸引力、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增强了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辨析力和自控力,自觉抵制社会各种丑恶现象的侵蚀,使他们能在复杂的社会中健康地成长。

第5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现实的人 立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它的提出彰显了人学思想的时代气息,是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传承了把“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的人学思想,体现了社会发展理念的人本关怀。更重要的是,它以“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础和立论前提。

“现实的人”是人学思想的出发点

“现实的人”是人学思想的出发点,马克思在批驳德国哲学的理想主义倾向时指出:“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当然,历代思想家和哲学家中提出以人为出发点的也不只有马克思,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就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但费尔巴哈谈及的人只停留在抽象的“人”上,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来观察人,他“没有看到真正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马克思伟大之处在于他把人与其社会性、现实性联系起来。在他的视野之中,人首先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物质生产的人。可见,人学思想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

科学发展观把“现实的人”作为理论基点

科学发展观继承与发扬了人学思想,而且把“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点,并予以其时代意义。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所关注的“人”也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不是生活在古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人,而是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人;不是生活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人。一句话,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人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即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和立论基础。

首先,科学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问题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对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所付出代价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念。二战后,发展几乎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在发展初期,世界各国都把发展视为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被看成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沉重教训就是把发展视为经济增长,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是其主要目标和核心理念。这种发展观的本质是以物(商品、货币)为本,人成为了物的附属品和牺牲品,物则成了人的命运主宰、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追求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个人物质财富的增加,支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凸现了严重的弊端和危机。然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没有解决好“人”的问题。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过于抽象地谈论“人”,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经济建设,把人道主义化;我国在改革开放前,曾把“人”的问题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专利而加以批判,谈“人”色变。同时又忙于搞政治运动,而忽视作为人的物质文化基础的经济建设,从而抑制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纠正了近代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偏差,它强调的是科学发展,着眼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着力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人的发展问题;它强调经济建设不能为发展而发展,不能为了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和“形象工程”的政绩而发展,而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祈,为了促进人的个性和能力从而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发展。

其次,调整社会关系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问题的必要外部条件。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谐的社会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缺的社会条件,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中才能实现,即在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党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原有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之上,加上了社会建设的内容,并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如果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把人变成了实现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从而造成了马克思曾经指出过的人的劳动及人自身的异化现象,造成人的畸形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调整不适合人的发展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结构,把对人的关爱放在突出的位置,满足人的需要,解决人的现实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再次,关注弱势群体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问题的重要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在理论层面涵盖了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而在实践中更应该强调和关注弱势群体。只有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关注弱势群体,改善其生活与生存条件,提升其生存与发展能力,体现出政府和社会对处于不利境遇的社会成员的关心与帮助。因此,要转变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提倡公平意识,制定相应的法律手段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之理想的基础工程。其实,在视域中,“现实的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因素,没有现实的人,社会只能是空洞的抽象。正是由于科学发展观把“现实的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立论基点,才彰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现实感和社会感召力。

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

人的需要是人反映现实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积极行动的内在动因。因而,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就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马克思认为满足人的需要是人行为的动力,“……一个行动纲领,如果不同人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即使他在理论上是基本正确的,那也毫无实际用处。”同时,马克思还认为,人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的需要是和人的本性联系在一起的。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的需要。马克思十分赞同费尔巴哈关于“没有需要的存在是多余的存在”的观点,并将其加工扩充为社会实践本质的理论。满足需要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原动力,任何无视人的需要的主张都是不切实际,甚至是虚伪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观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前提和内在动力。认为,需要是行为的动力。“个人在自己的自我解放中要满足一定的、自己真正体验到的需要。”“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也就什么也不能做……”“每一种革命和革命的结果都是由这些关系决定的,是由需要决定的。”“……一个行动纲领,如果不同人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即使他在理论上是基本正确的,那也毫无实际用处。”

马克思、恩格斯从多方面阐述了需要的动力作用,说明了人的需要的重要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正确了解人的行为的动力,研究“现实的人”的需要。然而,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人们为了能在自然和社会中生存下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一些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品,这种需要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人类较低层次的需要。享受需要是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形成的一种层次更高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一种旨在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存条件的需要。恩格斯曾说过:“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享受需要是人的正常而又普遍的一种需要层次。发展需要是人为了自身的完善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为了增强人的自由个性而产生的需要。这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收入的增加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人们的生存需要将逐步下降,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将逐步在人的需求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①因此,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是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动力。

总之,在人学视域中,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正在于它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选择了“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而“以人为本”的人正是“现实的人”,科学发展观是以“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础和立论前提的。(作者为广西中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第6篇

作为一名统计局工作人员,这就要求自已要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加强自身建设,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本职工作。要做一个“学习型”、“实干型”、“修养型”的统计人员。

一、勤奋刻苦,做“学习型”统计人员

那么,如何成为“学习型”统计“人员呢?我认为就是“真学、善思、会用”。一是真学,就是真正学习,发奋学习。业精于勤,厚积薄发。要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一种成长途径,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挤时间学,抢时间学。二是善思,就是善于思考,注重总结。践行科学发展观,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总结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统计工作中对一个问题善于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全局、从个性到共性、从静态到动态的思考。三是会用,就是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只有实践,才能将学到的理论和方法用于指导具体工作,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内在素质,多出统计分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扎实进取,做“实干型”统计人员

实干就是脚踏实地、扎实做事,做有利于党和人民群众的好事,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实事,做促进本职工作的具体事。

首先,既要敬业又要精业。敬业,就是要敬重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无论是好岗位,还是一般岗位,无论是大舞台,还是小舞台,作为一名工作人员,都要立足岗位干好事,要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就干好一行。精业,就是精通业务,熟悉本职,对业务能熟练自如,融汇贯通;对本职能独当一面,驾驭轻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要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问题的能力、敏锐发现问题的能力、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既要充满激情又要保持理性。要以肯干来提升实干的境界,以敢干来展示实干的气魄,以会干来增强实干的本领,以能干来凝聚实干的力量,努力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权威性,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统计保障。

三、加强自律,做“修养型”统计人员

修养是一个工作人员道德风范、知识素养、心理素质、仪态风度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一种达到完美境界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对精神品位的高尚追求,是一种感知真善美,感悟健康、高雅、文明的生活情趣。做一个“修养型”的工作人员,主要是品格、思想、处世、廉洁、情趣等方面的修养。

一是品格上的修养。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要始终以平常、平和、平静的心态去看待、去思考、去领悟;始终把心思、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拓展空间、去丰富自我、去体现价值。

二是思想上的修养。有了理想信念,才会有服务意识、有奉献精神;才会立足自身、立足本职、立足自省、立足今天;才会做到人生态度同那些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比,工作学习同那些走在前面的人比,名利升迁同那些埋头苦干、不计名利的人比,生活享受同那些工作比自己辛苦、收入比自己低微、生活比自己艰难的人比。这样,才会比出思想、比出心态、比出境界。

三是处世上的修养。善于处世,意味着和谐共事、和谐共创、和谐共赢。善于处世的基本前提就是注重团结、善于团结、能够团结。在做好分内工作的同时,应主动伸出手,帮助周围的同志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与人为善。

总之,我们不仅要加强统计部门自身建设,落实统计岗位职责,还要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配合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7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绿色会计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蕴含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面对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投资者、管理者和社会公众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信息不但要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势态,而且要成为经济管理部门重要的决策参考信息。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可以说,会计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会计事业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科学发展观之于会计,就是要求我们在会计规范制定与会计理论研究中注重人的因素,以会计人为本,实现会计发展中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性。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会计工作改革,是会计工作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在会计工作中,要全面吸收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并贯彻到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1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社会经济主体要发挥更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既要真正体现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又要正确处理好人的自由权与自然、知识和资本的关系,处理好人文精神和制度建设的关系。落实到会计管理工作上,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与专业技能的提高,注重会计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要转变人才观,建立以人才资源为中心的人事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层次会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人才的入口上要严把入口关,在队伍的培养上要实行以职业道德、政治思想和专业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强制培训和终身教育制度,实现知识结构、道德观念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为推进会计改革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建立一整套科学的人才储备机制、激励机制和进退机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在当前形势下,会计人员新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固然重要,但会计诚信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诚信是会计人员的安身之本、立业之基,是会计人员公正执业的首要资格条件。我们一定要善于在市场经济发展大局中找准位置,加强培育会计执业人员的品质。要积极探索出一条科技含量高、信息质量好、会计人员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会计改革新路子。

2坚持可持续发展,逐步建立绿色会计体系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资源等作为代价,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数字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社会进步的综合评价。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目标的影响下,经济理论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经济理论迅速发展,一改过去单一追求经济利益的方式,而转变为追求三个目标的平衡发展:①经济利益,GNP增长和区域社会发展不因世代更替而衰减;②社会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③环境利益,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关系。也就是说,企业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无偿和无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同样,企业亦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因为,资源和环境不仅是当代人,也是子孙后代共同赖以生存的条件和财富。为顺应这种形势,在国外会计行业诞生了“环境会计(绿色会计)”和“社会责任会计”的新会计理念。

在20多年来赶超动力驱动下,我国经济基本上是走一条靠高投入实现数量和规模扩张之路,造成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生产能力过剩,造成了稀缺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重产值、轻发展、重速度、轻质量,以牺牲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以当代人生存和发展来损害后代的利益为代价的老路目前已难以为继,转变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必须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持续发展。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我国发展绿色会计是当务之急。绿色会计是会计学、环境科学、现代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相互结合,运用一定的方法,以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表述的形式,反映、报告和考核企业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等成本价值,平衡人工资本和自然资本,全面反映自然资本和企业社会效益的一门新兴会计科学。绿色会计是在修正传统会计基础上产生的,由于传统会计核算办法未将环境资源列入资产核算,对于企业成本只计算人造成本,造成企业对社会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客观上,鼓励企业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获取本企业利益而忽视企业的社会环境效益。而绿色会计突出核算企业自然环境成本,在提高企业自身直接效益的同时,更注重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全面监督反映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环境利益是绿色会计的重要内容。绿色会计的基本内容大体可分为三部分:自然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污染成本和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及产生的社会环境代价评估。同时,也包括对国家经济发展宏观决策的评估。

我们一要促使企业形成环境责任的道德理念,充分认识绿色会计在建立健全中国绿色信息公开化制度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二要建立科学合理、系统完整并符合国情的企业绿色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三要建立完整的绿色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绿色报告信息披露制度;四要设计与制定可操作性的绿色会计准则。

3坚持与时俱进,全面建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审计工作是保证各级政府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和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把国家和人民的钱管好、用好的一个重要关口,是保证资金使用效益、搞好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各级政府和部门真正做到廉洁高效的一个重要手段。审计实践表明,经济越发展,审计监督职能越要加强,尤其是在当前经济转轨时期,违反财经法规、做假账、会计资料失真以及许多消极腐败、损失浪费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的情况下,审计监督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负有神圣而光荣的职责。审计工作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打造诚信社会,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审计工作要科学合理安排审计项目,进一步深化预算执行审计、专项资金审计、企业审计,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围绕当地党政中心工作开展审计监督。要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着力向效益性审计延伸,注重从机制、体制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从而在更高水平上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有效促进被审计单位科学规范管理资金,确保政府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落到实处。

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强化审计监督。对每一个审计事项,都要看其是不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是不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不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坚持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善于运用监督检查、综合评价、调查研究等手段,及时发现机制、体制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真实可靠数据,全面提升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审计机关应遵循科学发展观,建设绿色审计制度,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的行为,保障绿色会计制度的科学性和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它要求经济发展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而不再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为代价;要求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背景下,对环境会计报告、环境审计报告、人力资源会计报告,特别是将一国经济视同一个企业一样,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表等来反映其活力情况和发展前景等都成为必然和必需。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要正确处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坚持全面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发展,绝不是撇开发展谈全面、偏离经济建设中心求发展,而是要克服过去在某些方面存在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财富、轻精神财富,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偏差。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首先,坚持全面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是发展的核心,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其次,坚持全面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意味着GDP的增加和物质财富的增加,而社会发展则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诸方面的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物质文明既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又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源泉与动力;政治文明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又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和正确的政治方向;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三者紧密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再次,坚持全面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以人为中心,把人摆在第一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是要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要正确处理普遍联系

与系统论的关系,坚持协调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发展作为一种客观事物当然也不例外,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因此,要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就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就要看到各个方面发展的有机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要注意从普遍联系的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防止和克服孤立、片面的观点。部分要服从整体,局部要服从全局,同时整体和全局也要照顾到部分和局部。也就是说,在改革中,要注意处理全局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全局观念,追求整体优化。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就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切实推进改革和发展。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强调协调发展,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衔接,实现良性互动,而不能彼此分割、各行其是。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一是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社会发展领域存在的问题,许多同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不到位有直接关系,需要转变政府职能。社会保障、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等领域有其特殊性,政府必须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不能简单地提"市场化"或"产业化"的目标和口号。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

二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三农”问题过去主要是农业生产问题,现在是在围绕“农”字做文章的同时,更要注重从“农”外找出路,通过“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下一步的经济改革,要着眼于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国家政策要对解决“三农”问题给予更大支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保持比较发达的地区快速发展的势头和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都是国家的既定政策。地区差距不仅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也表现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还表现在省、自治区内部地区之间。地区差距问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得到解决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四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资源约束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大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从古代的屈服和崇拜自然,到产业革命以来大规模征服自然以至破坏自然,发展到现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五是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正在发生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现在面临着和改革开放初期甚至和十年前完全不同的外部环境。过去在封闭经济、进出口很少、外汇短缺条件下形成的体制和政策需要改革,许多经济观念也需要更新。目前,适当增加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更多引进先进技术是有好处的。在对外经贸关系方面,我们追求的是“双赢”局面。贸易摩擦是任何经济贸易大国在崛起过程中都无法回避的,要用平常心看待这一问题。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适应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坚持永恒发展的观点,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世界,它要求我们用发展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事物。事物在每个发展阶段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状况不同,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就要正确对待和处理事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学会照应事物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立足今天,面向未来,确定发展目标。首先要看到今天存在的“人口剧增、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是昨天的发展带给今天的不利方面,重新审视昨天所走过的道路,为明天的发展记取教训;其次还要看到,今天的发展一定要寻求一条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可以不断地持续的发展的道路。可以说,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良好的自然环境,保障着人类的健康,延续着人的生命。而人为地破坏自然环境,无异于人类的自我毁灭。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证社会永续发展。

一是要促进“两种生产”相协调。认为,社会生产分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即“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作用于人类自身生产并对其起决定性的作用;人类自身生产又反作用于物质资料生产并对其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人口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必须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在努力发展经济、增加物质财富的同时,合理发展人口生产,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第9篇

根据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总体安排,我们第二小组昨天下午进行了大讨论活动。第二小组根据安排,有民管局、优抚安置处、社救处三个处室的全体成员参加,姜书记、周局长两位局领导参加了讨论。讨论主要围绕着局文件确定的大讨论内容展开。大家纷纷结合实际工作,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体制机制等方面作了交流。许多同志真切地感到,这次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局党委抓得紧,同志们学得实,问题想得透,对策想得好。如民管局*局长提出了“思想观念上要变管理为服务,工作上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工作作风上要加强调查研究”,徐小明处长则针对优抚工作提出“求现状之真,保障之真,冷暖之真,务科学决策之实,持续发展之实,帮困解忧之实”。江处从“救助制度要从运动型向服务型转变,要制订民政事业长期规划,社会组织加快发展”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提出了一些比较科学的建议。两位局领导更是如何从理念上、方法上的创新,城市化、信息化、工业化给民政带来什么等高度,谈了自己的想法,使人受益匪浅。下面我按照姜书记的要求,根据全组成员的讨论内容,结合自己的一些学习体会,向大家作一个汇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强调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执政党着力加强和改善民生。而民政工作民政工作事关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殡葬、婚姻登记、社会团体登记管理等工作,无不贴近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因此,民政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块基石,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减震器”,社会公平的“调节器”。这就要求民政工作者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急困难群众之所急,想困难群众之所想,深入第一线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诚心诚意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谋利益,使他们共享发展的成果,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所以,科学发展观对于民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更新观念,开拓思路,全面推进民政事业的发展。

一、要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民政工作面对的是各类社会群体,所以做好“管理变为服务”这篇文章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就社会救助工作而言,特别要把困难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可否认,现行低保对象的两次公示制,确实涉及到申请人隐私问题,但在目前家庭收入核查手段有限的情况下,也不失为一种比较科学的权宜之计。但根本解决的办法是建立一个由金融、劳动用工、税务等多部门联动的核查网络,这有待于上面政策的支持。如能做到,真正使实现了尊重人、关爱人、维护人格尊严的目标。在现阶段,一是做到与民政对象在心灵上相互交融,切实做到想民政对象之思、急民政对象之忧、解民政对象之难;二是在情感上零距离。把民政对象当亲人,换位思考想问题,竭尽所能施援手,真正做到为民政对象服务有热心、有诚心、有耐心。

其次要树立大民政观念。要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把准民政工作发展变化的新趋势,着眼于民政工作功能作用的延伸和强化,提升民政工作的职能定位,实现思想观念从传统狭隘的民政业务向大大拓展了的现代“大民政”转变。具体来讲,民政工作要从过去主要为传统民政对象服务,向为城乡困难群体为主的广大群众服务拓展;要从过去主要保障困难群众生存权,向既保障群众生存权,又注重维护他们的发展权和民主政治权益拓展;要从过去以农村为主,向城乡并重拓展;要从重管理、轻服务,向管理和服务并重拓展。现阶段就本职工作而言,要根据变化的形势,把社会救助逐步向适度社会福利方面转变,积极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真正使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普通的人群。

再次要树立“三度”的思想观念。就是民政工作要努力加大社会开放度,增强社会透明度,扩大社会参与度。比如要加大社会公示力度,对福利金、救灾款、低保资金的分配和社会捐助款物的使用等事项,要向社会定时公布。要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重大工作决策要有专家论证,也可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征求意见。

二、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上。比如,新型社会福利体系涉及到到老年福利、儿童福利等,仅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而言,就涉及到诸多部门,所以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要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在工作方式上,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上。要带头经常深入基层和群众,了解真实情况,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应对的思路和措施。要突出重点,解剖典型,解决难题,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要注重思想作风建设。要按照局党委提出的“大局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廉政意识”五种意见,增强全局观念,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共同把民政工作这盘棋下好、下活。要注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加强团结协作,相互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第10篇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收益观的转变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新会计准则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实现了企业收益计量观的重大转变,即由过去的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企业收益观的转变的实质是企业业绩评价观的转变。因为收入-费用观认为企业收益等于当期收入和成本费用的配比,强调的是一种“当期营业观”,而资产-负债观认为企业的收益等于企业期末净资产相对期初净资产的变化,强调的是“全面收益观”。资产-负债观相对于收入-费用观的优势在于它以资产负债表为企业业绩评价的核心,强调企业资产和负债计量的真实性,利润表是企业收益计量的结果。而收入-费用观则恰恰相反,它认为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是“收益”计量的结果,并不强调资产负债计量的实际经济意义。

企业业绩评价观的转变对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是因为:

1.资产-负债收益观有益于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过去以收入-费用收益计量观计量的收益实际上是一种“会计收益”,会计收益强调收益计量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通常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会计收益要求用以现时价格计量的收入和以历史成本计量的成本费用进行配比,这样一来,如果物价水平上涨,企业的成本和费用就得不到充分的补偿,企业的资产难以实现“资本保全”,就会导致“虚盈实亏”的现象发生。这时候企业的利润分配实际上是一种透支未来的“过度分配”、“超前分配”行为,企业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资产-负债收益计量观认为,只有企业期末的净资产超过期初净资产时才算取得了收益,资产-负债收益计量观以资本保全理论为基础,强调的是一种“全面收益观”。“全面收益观”改变了收入-费用计量观下的“收入实现原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既保证了企业资产负债计量的真实性,又实现了收益计量的完整性,有益于企业净资产的保值增值。

2.资产-负债收益观有益于规范企业财务和经营行为。在收入-费用收益计量观下,成本和费用的计量为了满足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必然要进行跨期的摊销、递延和预提,这种跨期的摊销和预提很大程度上具有武断性,这样一方面会造成一些不符合资产负债定义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比如“待摊费用”、“递延借(贷)项”、“预提费用”等;另一方面又为企业进行会计盈余管理制造了可乘之机。比如我国资本市场上曾出现的大量财务造假案例就是最好的明证。在收入-费用收益计量观下,企业业绩评价的着眼点在于企业某一期间的净利润。这样就会导致企业追逐短期利润的获取,而忽视企业长远目标的实现。与收入-费用观相比,资产-负债观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着眼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强调资产和负债计量的经济内涵,以净资产的增加来确认收益,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操纵收益等行为的发生。资产-负债观理念的确立要求企业管理层更加强调资产负债表对财务状况真实公允的反映;更加关注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资本结构的优化;更强调企业的盈利模式的改善和资产营运效率的提高;更加关注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以往的经营业绩。因此,资产-负债观理念的确立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准则体系体现有利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会计政策

随着企业收益计量观的转变,企业会计准则所体现的会计政策处处体现了资产-负债观的基本要求,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为了体现资产-负债收益计量观,新会计准则在所得税会计处理上进行了较大改革,由过去的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转变成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这一改革使得企业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更为科学、准确,也使得资产负债表上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更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

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核心竞争能力的大小。在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特别是那些高科技企业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实现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因此,加大研发的投入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规定企业的研发活动应该划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的费用开支记入当期损益,而在开发阶段的开支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资本化。这一政策将大大改善那些高科技企业或者研发投入较大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水平,尤其是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信状况,为这些企业进行融资和再融资提供便利,从而激励这些企业加大对科技和研发活动的投入,促进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理论中鼓励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理念。

再比如,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准确计提资产的减值损失,这将有利于企业准确计量资产的价值,有效防止资产价值的虚增和资产泡沫的形成,如实反映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从而可以避免企业由于资产的虚增带来的利润的虚高和利润的超前、过度分配,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准确、及时、足额地确认企业的预计负债,全面反映企业的现实义务,不低估负债和损失,这必将促进企业改善资产和负债的管理水平,避免只顾眼前利益和收益的提前分配,提高财务和经营决策水平。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准则体系有利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而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取决于证券市场价格的信息含量。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对交易产品进行有效定价的基础,是合理引导资金流动、促进资源有效配置、保护产权的重要因素。新会计准则以强调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为核心,要求财务报告应当向资本市场上的投资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这将有助于提高证券投资和信贷决策的有效性,降低投融资成本,提高资本市场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上,新会计准则在基本准则中明确界定了高质量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本原则。比如在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上,新会计准则在强调会计信息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和可比性的同时,不再强调的可靠性质量特征;在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本原则上,新会计准则将权责发生制不再作为基本原则,而是将其作为会计的基本假设之一,在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同时弱化了谨慎性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等等。另外在会计计量的属性上,新会计准则改变了过去历史成本属性一统天下的局面,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重置成本、现值等计量属性。新会计计量属性的引入使会计信息更能够反映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是提高会计信息决策相关性的重要保证。

(二)新准则体系有助于投资者进行可持续投资

新会计准则在着重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同时,更强调对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的保护,从而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对于财务报告目标的确立是新会计准则体系区别于以往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重要标志。新会计准则将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为:在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同时,应当有助于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等会计新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新会计准则强调向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更加价值相关的信息,突出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原则。比如新会计准则要求将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套期保值等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纳入表内核算,并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就更加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程度,为投资者充分准确评价企业的投资价值提供了可靠依据。再比如,在公允价值的运用方面,新会计准则采取了适度和谨慎的原则,主要是考虑到我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许多资产还没完全形成活跃市场,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价值,就会出现过去我国证券市场上常见的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企业会计准则还对现行的财务报告披露要求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改进,建立了更为完整和科学的财务报告体系和财务报告列报要求,突破了传统的单一会计报表的概念,对于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要求更充分、更详细、更及时。合并报表理论实现了从母公司理论向经济实体理论的转变,要求企业将所有控制的子公司都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等。

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披露时间、空间、范围、内容等的全面系统规定,使企业财务报告的内涵和外延大大延伸,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效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体现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基本理念。因为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繁荣和发展的基石,只有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了很好保护,才能提高投资者向资本市场进行可持续投资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新准则体系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

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方向就是要实现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内涵应该包括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的国际化和资本市场融资主体的国际化两个方面。投资主体的国际化就是要吸引外资,特别是吸引外国成熟机构投资者投资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融资主体的国际化也就是外国公司或机构也可以在我国的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实现上述目标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我国的会计标准必须实现与国际趋同,即让国外投资者能够看懂中国公司的财务报告,同时让国内投资者能够看懂国外公司的财务报告。至少在当前,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有利于我国企业实现海外上市,降低海外融资成本,实现“走出去”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新会计准则体系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IFRS)不仅整体框架保持了一致,而且在大多数准则项目上做到了相互对应。特别是2005年下半年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完成之际,财政部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签署了联合声明,确认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这表明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除了在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等极少数问题上存在差异外,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这就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战略的实现铺平了道路。

三、新会计准则体系有利于保障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近些年我国连续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仅2005年一年,就有1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其中反倾销调查51起。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的反倾销诉讼中,因败诉遭受的损失已超过96.6亿美元。究其原因,主要是西方一些国家一直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认为市场经济国家必须具备符合国际标准的会计规范,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必须执行国际标准的会计制度,否则再受到反倾销调查时,就会被采用替代国标准,比如用新加坡、美国、日本、印度等国的企业生产成本资料作为替代标准。这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显然是极为不利的,也是不合理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企业会计准则按照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成本补偿制度,改进了成本核算项目和方法。比如重新规范职工薪酬的核算范围和分摊方法,要求企业及时计提员工辞退福利,将以股份支付给员工的报酬按公允价值摊入各期成本费用。值得一提的是,新会计准则要求特殊行业企业预计用于环境恢复的弃置费用计入资产成本中。

由此可见,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一方面必将改变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现状,极大地推进我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工作,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应对国际反倾销调查,减少对外贸易过程中的损失,促进世界经济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将企业担负的社会责任引入会计系统中,将有利于科学、合理、全面地反映成本信息,完善成本补偿制度,在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又很好地协调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第11篇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和谐文化 和谐唱法

当前一个时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动正深入进行。我们院党委几次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这一科学理论,并组织讨论学习体会,取得了很大的学习成果。通过这一学习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这一理论,是指导我们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我党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具有指导性的纲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一纲领的提出,是我国在新的历史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障,必定会指导和推动我们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把学习活动落到工作实处,是这次学习活动的最终要求。于是,笔者结合自己的具体教学工作,总结提出和谐唱法的理论。

和谐唱法的中心意思,就是指在歌唱时要追求自身的和谐。也就是在演唱时,要使身体处于放松自然的状态,参与歌唱的各部器官和谐运转,协调合作,从而使歌唱在技巧与艺术上达到到高度和谐、融合的艺术境界。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声的和谐,从生理学和音响学来讲,就是歌唱发声时,声带振动要和谐,喉咙肌肉没有任何的挤、压、卡,不能夹一点的劲儿。只有这样,才能发出纯净的,自然的,悦耳的声音,没有任何杂音。所谓天籁之音,就是指这种没有任何杂音,纯美的声音。二是气息、发声、共鸣要高度的和谐统一。歌唱是一个技术要求非常高的活动。在歌唱的过程中,始终要求气息、发声、共鸣这三者之间要充分的协调合作,和谐运转,使歌唱的状态一直维持这种稳定的和谐的平衡运转。三是声与情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声情并茂,声情合一。所有美好的歌唱皆应是身心和谐的产物。也就是在思想意识的调控之下,歌唱者的思想情感与歌唱技巧要高度的融合,达到声情合一的艺术境界。古人云:凡音皆由心起。意思就是说,凡是声音都要发自内心深处,是思想感情的充分表达。只有做到声情合一,才可称得上是技巧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以上就是和谐唱法的内容和艺术要求。笔者分别从发声理论和文化传统背景两方面,来阐述和谐唱法这一提法的理论依据。

一、歌唱要讲科学性

科学的发声法,一定是建立在生理自然的基础之上的,要符合人的生理自然。从生理上来说,人的身体就是一架各部组织器官和谐运转,分工协作的机器。我想,这一点大家都是毋庸质疑的。具体到发声器官,从生理学和音响学的角度来说,歌唱是以人自己作为发音体的。人声的发音是声带在气息的作用下振动产生基音,再以各共鸣腔扩大美化声音来达到歌唱的目的的。人发出的声音好不好听,声带的振动是否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谐的振动才能产生和谐的声音,美妙的乐音,否则反之。我觉得,无论哪种唱法,只有和谐才是歌唱的本质,任何形式的唱法都不能脱离开这一本质,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科学唱法。有研究证明,人的一生中,离不开音乐的“沐浴”和“滋润”,而优美曼妙的音乐里也无不蕴藏着共振的“精灵”。专家研究认为,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使细胞体产生轻度共振,使人有一种舒适、安逸感,音律的变化使人的身体有一种充实、流畅的感觉。因此,和谐的唱法有助于人体的健康。不和谐的,喊叫的发声只能使声带过早地损坏,缩短歌唱的寿命。和谐的歌唱由于声带是和谐的振动,并且和气息之间是协调的和谐运转关系。所谓和谐运转,就是指气息经过声带时要像抚摸一样柔和,声带随着气息的通过被动的闭合发声,而不是用气息冲击声带。这样,歌者的演唱技巧才能协调发展,歌唱生命才会延长。相反,不和谐的发声必将会损坏发声器官,造成声带的早衰,从而使歌唱生命缩短。在声乐界,因为不科学的使用声带,过早地结束歌唱生涯的例子并不鲜见。

二、“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几千年来,各民族和谐共荣,一脉相承,创造了灿烂的古国文明。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史中始终没有中断,唯一延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为什么?因为我们中国历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崇尚和谐的伟大国度。纵观祖国的历史,“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主张和谐。在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和”文化占有主导地位。如“和为贵”,“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等都是对和谐的精辟论述和高度概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更是源远流长。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论不休,但对和谐的向往却都是一样的。孔子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等,都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应该说,热爱和平、祈盼和顺、崇尚和美、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和谐”文化,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我最近观注了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关于和谐的有关论述。他在谈到和谐社会观时说,和谐应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个人内心的和谐。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三方面的关系,人类就能幸福安康。对于季老的观念,我表示深深地折服。这是一代国学大师对和谐精辟的阐述和独到的认识。所以,我提出和谐唱法的理论也是受到和谐文化和季老的启发。和谐唱法的理论应该属于季老提出的个人和谐的范畴。因为歌唱的最高境界追求的就是声情合一,进而发展到人声合一,即歌中有我,我中有歌。因此,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总结研究和谐文化传统,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歌唱理论,应当说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阶段,我国声乐界占主导地位的是美声,民族,通俗唱法,这三种提法源于中央电视的第一届青年歌手大赛。此后,三种唱法的称谓渐渐流行。随着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的推动,我国的歌唱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不断有新人新作的涌现,为繁荣我们的文艺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三种唱法中,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被广大的学习歌唱的人所采用,在我国的艺术院校中处于主导地位。美声唱法传入我国已接近百年的历史了,为推动我国的声乐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造就了一批批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歌唱艺术家。但美声唱法始终在我国没有真正能做到落地开花,如今也只是在专业的艺术院校和专业的艺术团体保持着曲高和寡的局面。民族唱法的提出,也是源于央视歌手大奖赛。这是用来称呼我们本土唱法的称谓。当然,对于这一提法一直存在许多争议,因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也都有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和演唱形式。近几年,也有新民族唱法的提法,所谓新民族唱法其实质就是中西唱法联姻的结果。但也没有被更广泛地接受,也就是民族唱法和新民族唱法这一称谓并不能涵盖多民族特色的演唱方法。因此,能不能结合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总结探索出一种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科学唱法理论,还是一个需要探索的命题和任务。所以能够概括和代表我国多民族演唱形式和特点的称谓和实质应该是和谐唱法。其实,仔细地分析研究我国众多的传统艺术形式,你就会发现,和谐的因素无所不在。例如,我们的国粹――京剧,在京剧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中,虽说唱腔各具特色,各有特点,但是从发声的本质上来说是一致的,都要求字正腔圆,如行云流水。这行云流水的要求,必定就是声带和谐振动的结果,因为不和谐的发声绝不会也不可能产生行云流水的艺术效果和艺术境界。再比如,黄梅戏、越剧,包括京韵大鼓等地方戏曲、曲艺,包括原生态演唱等众多民间演唱形式,也无一不是和谐唱法的代表。所有的唱腔也是要求行腔自如、婉转、如行云流水。这样的艺术标准,使演唱者从一开始就注重发声的科学与和谐,所以许多老艺人从十几岁,甚至几岁登台,到了七八十岁还能活跃在舞台上,没有科学的方法和谐的发声是绝对不会有如此之长的艺术生命的。所以,和谐唱法是造成我国流派纷呈,源远流长,人才辈出的根本原因,也是和谐文化思想对我国艺术形式产生深远影响的必然结果。严格地讲,现在的民族唱法更多的是西洋唱法传入我国后,与我们本土唱法嫁接联姻的结果;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结合的产物;是洋为中用的具体体现。在艺术的创新上是做出了探索的,应值得鼓励。但民族唱法的提法不能够涵盖中国多民族演唱的特点和风格。所以从演唱本质上讲,尽管中国的戏曲、曲艺,各民族民间唱法等虽然演唱形式多样,但都离不开和谐文化这个大的背景。所以,能够精炼地概括中国多民族的演唱方法,最合适的提法应该是和谐唱法。因为这最能体现概括中国多民族的多元化的歌唱文化,也最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中国的民族风格和特点。我国现阶段随着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务,也为我们总结探索新的理论提供了依据。我们应当结合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总结提出新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唱法理论。

第12篇

据我们了解*将有一批燃机工程计划建设,其情况为:

上述工程中除*第三热电厂为调峰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外,其余均为热电厂,可以实现热电冷联产。

2、几个燃机电站工程的简况

上述数据均取自可研报告中的数据。

上述三个工程的天然气价均为1.4元/立米

3、天然气价与上网电价的矛盾

目前*市确定用于热电联产的天然气价格为1.4元/立米。几个工程可研报告计算的上网电价均为0.4-0.5元/千瓦时,而电力系统均认为不好接受,目前*接受外地的电价均较低,其电价为:

京津唐电网全口经售电平均价格,20*年1-7月为447.7元/MW(含税)所以电力系统认为燃机电站的上网电价不好接受。电力公司内部不好消化,应由*市补贴。

根据估算*计划建设的九个燃机工程共40.98MW,如按设备利用小时为4500小时计算,则年发电量将达1844100万度(184亿度),如果*市按0.15元/度补贴,*市政府每年将支出补贴电费27.6亿元。

4、燃机电站用天然气与燃气供应的矛盾

陕甘宁天然气进京的第二条管线建成后管线的总输气能力为50亿立米/年。如按每立米天然气可发电5度计算,上述燃机电站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按4500小时计,年发电量将达184100万度,年耗天然气将达36.88亿立米,也就是说送到*的天然气将有73.76%用来发电。看来比重太大了,因热电厂有电、热两种产品,用气量更大,仅华能*热电厂二期扩建全年用气量将达9.6亿立米。

据资料报导:国外一般天然气产量的20%用来发电。我国也有计划把天然气产量的40%用来发电,但*将73.76%的天然气用来发电则是太高了。

73.76%天然气用来发电说法不确切,因为热电厂有两种产品,供热也耗用天然气。如果*拟建的九个工程全投产,*年供气50亿产米,尚不够这些热电厂的用量,老百姓做饭都无气了。因而很多同志就指出:*应多用山西、内蒙的煤电,发挥我国是产煤大国的优势,提供*低价的电力,*的天然气应以供热为主,发电为辅。

*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已注意到燃气供应与燃机发电可能产生矛盾,因而在给予是华能*热电厂二期扩建的批文:燃计字(20*)360号文,明确提出:

2006年可向电厂供9.6亿立米/年

天然气调峰原则上由我集团公司负责,但前提是必须首先保证城市民用高峰用气,并且华能电厂在使用天然气时服从天然气管网统一调度。

在*冬季的夜晚,天气寒冷,很可能出现用电、用热、用气均为高峰,因而势必迫使电厂自建储气库或另建油库,搞双燃料系统增加基建投资。

五、几点看法

1、节约能源,合理利用天然气

近几年我国能源工业取得很大进展,但我们是人口大国,人均能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缺口将越来越大,因而节约能源是永恒的主题。天然气人均占有量更低,是宝贵的清洁能源,应科学的合理利用。

2、适度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

*是首都,为申办奥运,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调整燃料结构,充分利用清洁能源是完全正确的。*电力供应,大量依靠外省市,自己发电比重太低,不安全,也不利电网的稳定,因而适度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统一考虑电热供应是合理的。

考虑到天然气的供应量,建议*地区建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容量以1000MW为宜。

3、积极发展小型分布式电源,实现热、电、冷联产

由于小型分布式热电冷联产,实现优质能源的梯级利用,效率又高于热电联产,调度灵活,占地小,自动化水平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强,因而在工业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对比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还有四个突出的优势。

优势之一:

分布式热电冷联产,由于占地小,一般的写字楼、商场、宾馆、学校等建筑在地下室均可。没有大型热电厂厂址选择的诸多限制因素。也可以认为发展分布式热电冷联产并不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如*经济开发区联合循环热电厂,仅土地布置费就需550元/平米,工程支出3288万元,这对*来讲是难得的机遇。

优势之二:

由于分布式热、电、冷联产,是各单位筹建,因为工程小,造价低,建设资金自筹易解决,市政府只要出台支持发展的政策,其他如资金、设备和管理等问题都会自行解决。

优势之三:

由于分布式热、电、冷联产实现自备电源,减少电力网的供电压力。发电、输电、配电的基建投资大量减少。电力系统不用投资,增加了发供电能力,提高了*市自发电的比重,增强了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分布式能源不是电力系统竟争的对手,而是电力系统可靠的帮手。对电力系统有利。

优势之四:

由于分布式热电冷联产实现电力自给,减少从电力系统的购电量,因而尽管天然气价格高,发电成本高,但远比电力系统的售电价低,因而有明显的效益。

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的发电量要全部上网,因而上网电价不能太高,电力系统要考虑山西、内蒙的低价电。而分布式热、电、冷联产是减少从电力系统的购电量,因而问题变成优势。

4、天然气发电要考虑“环境价值”

与燃煤电厂相比,天然气发电对环境的影响要小得多,其SO2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几乎为零,温室气体(C*)减少50%以上,NOx减少80%,TSP减少95%。另外从生态效益看,其占地面积与耗水量均减少60%以上。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在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下,天然气发电对生态环境的贡献是极其显著的。合理的上网电价应将环境成本(效益)货币化计人,则可体现出天然气发电的环境价值,在参考中国排污总量收费标准(PCS)和美国环境价值标准的基础上,“天然气发电的环境价值”资料中,评估出目前中国电力行业各种污染物减排的环境价值标准。

可见,相对于常规煤电而言,天然气发电的环境价值是8.9639分/kWh,这还不包括减少占地和耗水所产生的生态价值。

因而在*建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其上网电价应考虑清洁能源的环境价值。不能硬性与山西、内蒙燃煤电厂的低价电来对比。

5、应积极发展沼气热电冷联产

为彻底改善首都环境,*将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该两类企业均可产生沼气,可以利用沼气发电供热,实现热电冷联产。*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沼气热电站已有成功的经验,应积极宣传推广。

6、地方政府应出台支持发展分布式热、电、冷联产的政策

上海市一些院士、专家、学者提出了“天然气经济”的理论,例如上海市原经委某负责人认为:如果从煤置换到天然气,若没有相应的技术和产业政策支持,向*一样拿天然气烧锅炉,将会使上海的制造业面临严重问题,必然会导致大量企业倒闭或外流,造成失业等问题,致使出现“城市空心化”,削弱城市的国内、国际竞争力。并提出:应积极发展天然气热电冷联产技术,合理利用资源。这样不仅不会增加能源代价,还会大大降低企业的能源和环境成本,使企业和整个竞争力得到极大的增强。

专家们的观点,已经引起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上海市政府极为重视发展分布热电冷联产,已内部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促进该事业在上海的发展,为“西气东输”做好准备。其主要优惠政策如下:

1、由政府协调热、电、冷联产项目上网:如闵行中心医院建设了一套400KW燃气内燃机系统,经上海市经委协调,已经同意并网发电,其自备发电设备与电网同时向用户自身用电系统进行供电,但设备不向电网售电。

2、进口设备减免进口税和增值税: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环境污染治理项目设备进口可以减免进口税和增值税。因此,上海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将节能和环境保护效益明显的热电冷联产项目作为上海的“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对待,坚决落实国家的法律政策,对此类项目在严格考核论证后,予以免税。这次闵行中心医院项目中,进口英国坚泰克公司的燃气内燃机就享受了免税优惠。

3、由政府间接出面协助企业进行热电冷联产项目的可研、立项、组织和审批:上海工业技术发展中心是经委所属的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推动上海地区的节能工作,根据政府的安排,该中心可为企业承担热电冷联产项目进行可研、立项、组织论证和审批等服务,减少了企业在前期工作中的困难和项目实施的难度。

4、为企业应用热电冷联产技术提供直接资金支持:上海市今后几年计划拿出数亿人民币资金支持企业和事业单位应用热电冷联产技术,2001年已经提供了1000万元的额度,但未能全部使用完。

5、为热电冷联产项目提供贴息贷款:上海经委利用自己掌握的国家节能贴息贷款额度来扶持热电冷联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实施。

6、政府为研究院校提供有关发展热电冷联产技术的研究经费:据悉上海理工大学能源环境学院透露,该院已经得到了这一研究经费,正在联络采购分布热电冷联产设备事宜。

7、提供优惠天然气气价:上海工业和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为2.1-2.4元/立方米,热电冷联产项目气价1.9元/立方米(浦东机场热电冷联产项目的气价更低)。目前,上海使用的东海天然气,门站气价1.5元/立方米。今后西气东输站的气价为1.35元,气量达到40亿立方米,预计热电联产的气价将会更低。按照使用宝曼TG80机组计算,发电效率28%,每立方米可以发电2.7kWh,并同时产生4-5kWh的热、冷或热水,上海居民电价0.61元/kWh,商业用电价格更高,所以大多数用户都能够通过使用热电冷联产技术,得到节约能源支出的实际好处。

8、减免天然气资源配套费:为热电冷联产用户减免其天然气的配套费用,天然气公司可以免费将气送抵热电冷联产用户。

9、积极推动示范工程:据悉,上海今后每年将重点扶持三个具有示范意义的热电冷联产项目。

10、积极组织学习研究国际先进经验:去年5月,受英国政府邀请,上海市经委主管主任带队,组织全市个主管部门领导,包括电力公司总工程师在内的10余人前往英国和欧洲调研国外发展热电冷联产的措施、法规、政策的技术发展方向。

各地均应向上海那样,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天然气的合理利用,积极发展分布式热电冷联产。可以同时收到增加自有发电的比重;提高调峰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城市居民采暖的集中供热热化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当地先进城市化水平等综合效益。科技在进步,人们的传统观众也应转变,与时俱进改变燃煤时代小机组不经济的旧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小型热电冷联产。

参考资料:

1、*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然敢联合循环热电厂工程可研报告,20*年3月

2、*太阳宫热电厂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11/14

3、华能*热电厂二期扩建工程烯气--蒸气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

4、“在我国发展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的障碍与建议”。王名忠《中国能源》,2003,8期

5、“热民联产发展的新思路新突破”-积极发展小型热、电、冷联产,热电专委会王振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