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6 22:42: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等学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校安全事故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一是学生的人生安全,二是学生的财产安全。从细的方面可分为社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等。
1.1教学楼和学生宿舍的管理安全。教学楼和宿舍是学生在学校最常待得地方,是人群最密集的场所,也是最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场所。容易发生火灾,拥挤踩踏事件,因此要重点整治教学楼和宿舍拥挤,违章用电现象,消除火灾隐患,严格宿舍夜间管理,确保学生宿舍安全。
1.2突发性疾病集体爆发,关注学生的卫生保健安全。经过03年的“非典”和09年的“甲流”两次疫情的考验,开展学生对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成为日常工作的首要任务。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卫生常识的教育,制定对常规疾病的防治和治疗措施,严防疫情的发生。另外,还需严防病从口入,确保师生集体用餐的卫生安全。
1.3正确对待网络,树立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对学生好比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带给学生大量的科学信息又可以使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荒废学业。尤其是中职生处在向成年人过渡时期,他们在思想上有着幼稚和单纯的一面,又有着成年人独立的一面。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一些不法份子,利用学生的善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因此,要加强对中职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1.4学会关爱身边的同学,抵制校园暴力。学生们正值青春少年,情感丰富,有着对成年生活的向往,叛逆的心理使得他们容易冲动。人生经验的缺乏和人生目标的模糊使得他们易聚易散,矛盾丛生。一些学生自小家庭离异,受不良风气的影响,与社会不良青年联系密切,哥(姐)们义气严重,成帮结伙,打架斗殴。我们需要及时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关爱其他人的安全,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1]
2.学校安全问题的特点
2.1突发性。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比如打架事件的发生是由一些口角的争执开始的,由于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力比较强,但控制能力较成年人弱,思想具有冲动性,遇事情不冷静,思想方法比较简单,看问题比较片面,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暴力行为,酿成严重后果。此类突发性事件难以预防,需多加强学生道德教育。违规用电或电路老化造成的火灾也属于突发性事件,但此类事件如果做好了事前的安全设施排查与更新,就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危害性。事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一定的损失。轻者损失财物,重者以付出生命为代价。无论是暴力事件还是灾害事件的发生往往都是学校或家庭的教育不力造成的。家长的溺爱和打骂,学校的专制、粗暴简单的语言教育以及安全管理的疏忽都是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2]
2.3低龄化。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竞争对学生心灵的冲击,已经使很多学生患上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尤其中职生的年龄大多在15—18岁之间,思想品德的形成处在过渡期,具有可塑性。随着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身心发展的加快,但思想尚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识别是非能力不强,加之过重的学习压力,促使稚嫩的心灵发生扭曲或是心理错位,从而导致过激行为的发生。
3.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思路格局与实施
3.1完善安全制度关键在于加强层级综合治理。涉及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校园安全隐患有十几种,比如来自学生间的暴力、欺诈、吸烟、食品卫生、失火、触电、溺水、中毒、运动中的伤害、集体活动间的拥挤等等,这些都时刻威胁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我认为广大教职工需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3.1.1统一思想,完善措施,层层抓落实、整改和防范,利用教职工大会宣讲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纠正少数老师对安全教育的麻痹意识和侥幸心理以及没有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的错误思想。
3.1.2建立校园安全管理网络,明确事故安全责任,做到学校领导亲自抓,学管人员主要抓。无论是辅导员(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或是普通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学校安全工作中,做到人人有责,形成学校的安全工作网络保障体系。比如在领导的统领下①由教务处及科任老师建立教学管理安全网,保证课堂教学环节的安全管理。②由学工处和辅导员(班主任)建立生活安全管理网,加强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进行安全防范能力、自救自护、心理调节等方面的教育。③由学校保卫处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的治安防范。做好夜间巡逻以及对外来人员入校园的查询登记工作,防止治安案件的发生。
3.1.3明确安全责任,调动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带头作用。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人人参与的工作。其中,辅导员(班主任)是学校安全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生力军,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往往也是发现问题及协调问题的第一人。辅导员(班主任)责任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落实程度的好坏。我认为班主任(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最需要做的①经常宣传学校安全制度和措施,做到天天讲、时时讲、处处讲,时刻向学生敲响警钟。②要从细处管理,不仅要注意学生上课时间的安全,还需注意学生课余时间以及在寝室内的安全。③善于观察自己的学生,一旦发现什么异常,要及时与同学沟通,从心理解决问题,获得学生的信任,消除隔阂,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时期。④把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安全工作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宣传口号不能只挂着口头上,更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而应脚踏实地完成教育工作。定期开展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宣讲学生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引起每个同学的足够重视,防范于未然。⑤配合学校有关部门的工作。如配合学生安全员和校卫队的队伍建设,鼓励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知识竞赛,做好学校安全大检查工作等等。[3]
3.2让安全意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扎根于学生心中,减少安全事故。对于安全教育问题,虽然学管人员和辅导员(班主任)每时每刻都在强调,但安全事故却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是绝大部分同学都没有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对于老师的安全教育经常是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今天说的话可能当时记得,可过了两天就忘了。如何把安全意识扎根于学生心中呢?我的看法有下面几点。
3.2.1加强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学校有关部门利用课外时间、团会、校会、升旗仪式安排师生共同参加安全知识的培训学习,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这样不仅增加了老师的责任心,又使学生学会了自身的安全防范。
3.2.2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利用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方式进行。如组织同学收听广播、收看法制节目,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辅导员(班主任)可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辅助点评,引领正确的话题方向。
3.2.3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校园内可张贴宣传标语,在涉及到安全隐患的地方设置警示牌。定时定期的集中组织力量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后要及时清除。执行好消防、交通及保卫制度,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学校集体活动管理等。
3.2.4通过游戏、模拟现场、亲身体验等更贴切的方式进行教育。如在一些发达地区的学校开展了死亡教育,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死亡过程的方式来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消除学生对死亡的好奇心,大大减少了校园的自杀率。
1“物理教育研究”——物理学新学科分支的诞生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华盛顿大学物理系的LillianChristieMcDermott提出,物理教育要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科学分析并解决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中遇到的共性困难,提高学习效果。在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她开展了物理学习与教育方面的研究,成功地开拓了物理教育研究的新方向。由于对美国物理教育的突出贡献,她获得了RobertA.Mil-likanLecture奖(1990年),Oersted奖章(2001年),2013年她又获得了MelbaNewellPhillips奖[3]。除华盛顿大学外,美国的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以及俄亥俄州立大学等也都开始进行物理教育方面的研究。PER的研究队伍具备了雏形,学科建设随之拉开序幕。1994年秋季,在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召开了首次PER大会,商讨PER的研究对象和PER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更重要的是,PER的先驱者们在会议上起草了一份白皮书[4],递与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白皮书的题目为《给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物理部的建议——支持将“物理教育研究”作为物理学的子学科》。白皮书论述了PER在美国的兴起以及PER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指出了PER走研究型发展之路的必要性和面临的困难。白皮书中建议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物理部像支持其他物理研究一样支持PER,提出每年需要约200万美元的资助基金。1999年,萌芽中的PER等到了春天,这年美国物理学会(APS)发表了“关于物理教育研究的声明”,承认PER是成长中的研究领域,支持在美国高校物理系中设置PER研究方向。声明中指出:物理系将会受益于拥有PER这样一个严密的研究领域,PER会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5]。此后,PER得到了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的大力资助。据不完全统计,2006至2010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至少资助了262个PER项目,经费约为7250万美元,占PER总经费的75%[6]。PER的发展除了经费的保障外,还必须有相应的学术刊物做支撑。经过努力,《美国物理杂志》(AmericanJournalofPhysics)首先大量发表PER的研究成果;之后AAPT旗下的杂志《物理教师》(ThePhysicsTeacher)也开始登载PER文章。为了使PER在物理学科中拥有被公认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美国物理学会与AAPT联手,于2005年开始出版电子期刊《物理评论专辑——物理教育研究》(Physi-calReviewSpecialTopics——Phys-icsEducationResearch)[7]。PhysicalReview是享有很高学术声誉的杂志,此杂志设置物理教育专题,使从事PER的教师可以得到正确的评价,并专注于这个研究方向。有经费的资助,有高水平的学术刊物,又有科学且实用的研究方向,使PER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在美国发展了起来,图1直观地显示了PER小组在美国的分布。美国大学中,做PER的教师有高级别的研究项目,可以指导研究生(包括博士生),并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他们既是研究者,又是优秀的教师。PER的诞生给美国的物理教育与教学带来了生机,使美国成为全球高等物理教育的领跑国家。
2“物理教育研究”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PER研究的对象是学习物理的过程以及教学活动如何影响该过程,采用科学的方法探测、甄别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困难,揭示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动力学过程,评价学习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关于物理学习的认知理论,用于开发新课程、新教学方法和新的教育研究工具。PER是围绕学生和学习过程进行的,在我国是一个相对陌生的研究领域。由物理学家开拓出来的PER继承了物理学的研究传统与方法,强调观察、数据采集与分析,并重视应用。PER有实验和理论两个研究方向。实验方面的主要工作是采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结合的方法,来测试、记录并了解物理学习过程。定性的实验研究是针对少量典型学生进行,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与跟踪调查,记录物理学习(包括学生的思维)过程。为了实时地了解学生的思维,可采用“边想边说”实验,即要求学生看到教师给定的测试后,不停地用语言表达头脑中的思路,直至给出解答。通过录像、录音等方法记录实验全过程,并予以保存。定量的实验研究主要面向大量学生,使用标准教学测量工具进行各种测试,了解学生整体掌握知识的平均水平,以分析、评价学习效果。现在,PER已获得了大量相关实验数据。400多年前,开普勒基于第谷毕生积累的天文学数据,归纳出了著名的开普勒三定律。今天,PER也在积累着各种关于物理学习的数据,为揭示和控制物理学习过程进行准备。开拓PER的物理学家们明白,如果没有理论研究,PER不过就是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系列反复实验。PER理论研究方面以马里兰大学的Redish,Hammer和Elby等人的工作最为著名,他们研究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先天直觉是什么,学生头脑中的概念是怎样演化的等问题。当然,PER理论还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发展依赖于更多的实验数据和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3“物理教育研究”给高等学校物理教学带来的新生机
PER使物理教学理念、教学技术与环境、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获得了许多进步,本文集中介绍物理教学理念、教学技术与环境这两个方面的进展,因为这两个方面国内较少涉及,且与美国差异较大。PER使物理教学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的内容安排等等都必须经过实际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测试和检验,并以学生的学习收益为最终判断标准。也就是说,衡量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教师讲授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只有被大量教学实验数据验证的、使学生获得更高学习收益的方法才是令人信服的。翻开美国的《物理评论专辑——物理教育研究》、《美国物理杂志》等期刊,可以找到对物理教学的各种测量。例如:通过分析6000名左右学生的学习收益,发现交互式教学方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讲授式方法[9];哈佛大学Mazur小组用十年的数据表明,Mazur发明的同伴教学法(PeerInstruction,简称PI)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解决问题[10]。一些测量结果还挑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大多数人看来,掌握知识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对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和知识状况的实际测量表明,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学,对于培养科学推理能力没有帮助[11,12]。对于学生学习收益的测量数据表明,采用传统讲授式方法,学生的学习收益很低[13];有趣的是,测量结果还显示,学生的学习收益和学习困难基本上与任课教师没有关系[13,14]。早在1933年,美国著名教授F.K.Richtmyer写道:“教学,我说,是艺术,而不是科学,……教学绝不能被称为科学[15]”。这仍然是目前很多人对于物理教学的认识。PER使这个观点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被更新了。CarlWieman是美国科学院科学教育委员会主席,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在《知识的诅咒——为什么对于教学的直觉经常失效》一文中写道[16]:“聪明的物理界已经找到了在初始直觉失效的领域取得进展的方法,例如,原子结构的发现。这个方法在于细致地、客观地进行实验测量并利用得到的数据完善我们的认知和直觉。对于物理教学,这意味着要着眼于显示人们是如何学习的数据,着眼于显示学生是怎样学到或学不到物理知识的数据”。物理教学也要从已有的各种数据出发,而不能仅凭直觉。PER将科学理念注入于物理教学之中。PER催生了各种标准教学测试工具的研发。就像可以利用电压表显示电压值一样,教学测量需要测试工具。这些测试工具实际上是针对某一部分物理知识的诊断性测试题目,其功能类似于物理实验中的各种测量设备。美国已经研发出来的测试工具有:FCI(测试牛顿力学概念)、BEMMA(测试电磁学概念)、LCTSR(测试科学推理能力)等等[17]。当然,教学测试工具的有效性也要经过测试才能被认可。FCI刚刚研发出来后,教师们感觉题目设计过于简单,有侮于学生的智商,以致于不乐意使用它。但是,实测结果与教师们的预期并不一致。哈佛大学的测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哈佛大学物理系EricMa-zur教授偶然看到了PER的相关研究,对自己的学生进行了FCI测试,结果是学生们的得分很低,甚至低于期中考试成绩。Mazur教授认为,期中考试比FCI更难、更复杂。惊讶之余,Mazur教授着手改变教学方法,发明了著名的同伴教学法[18]。此后,标准测试工具的开发受到重视。除了测量物理知识的工具外,还有一些工具用于测试学生的态度和期望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如科罗拉多大学关于学习科学课程的态度测试(CLASS),马里兰大学的物理期望测试(MPEX)等。尽管对于教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等方面还有一些批评意见,但是总体上认可了测量工具在物理教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测量工具的开发,教学测量方法也逐渐定型,如判定教学收益的前测—后测法,统计理论在物理教学研究中的应用等等。Hake提出了一种测量学生学习收益的方法[9]。他利用测试工具,在学习开始前进行测量,称为前测,以了解学习开始前的情况;学习结束后,再次进行测试,称为后测。他定义学习收益g为g=sˉf-sˉiT-sˉi,其中sˉi为班级学生前测平均分,sˉf为后测平均分,T为测试题目的总分。g0.7为高学习收益,0.3g<0.7为中等收益,g<0.3为低收益。将其与统计方法结合,便可以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规范测量。这个方法已经被物理教育界的许多人用来做教学研究。PER的研究结果表明,交互式教学在许多方面都优于传统讲授式教学。为了开展交互式教学,在美国开发出了一种新教学技术——课堂交互反馈系统,也叫做clicker。北美大约有800所大学、百余万学生曾使用clicker在课堂上学习。课堂交互反馈系统利用无线电发射、接收系统以及配套软件,实现了课堂上多个学生与教师间的集体实时互动[19]。课堂上,教师首先设置问题,之后学生通过手持发射器发射答案,教师利用接收器接收来自学生的多路反馈信号(如图2)。经过计算机处理接收信号后,全体学生的结果被实时地显示在教室的大屏幕上,同时每个学生的反馈信息均被记录下来,逐节课积累后,形成各个学生的电子学习档案。该教学技术不仅支持了大班互动教学,而且还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材的改革,目前,课堂交互反馈系统中的题目已经出现在了美国大学物理教材中,供教师和学生使用[20]。交互式教学的实施还导致了教室布局的变化,以讲台为焦点的传统教室布局被更改,代之以圆桌为主体,集讲授、课堂演示和学生小组学习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室。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物理课教室布局如图3所示[21]。目前,麻省理工学院的TEAL教室,俄亥俄州立大学的PALET教室等均采用了类似的教室布局。此外,在美国还开发出了物理工作室、网络作业系统、三维立体演示等方面的教学技术。
4结束语
近20年来,PER带动了美国物理教育教学的发展,使美国大学物理教育走出困境。在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等经费的资助下,高等学校中一些从事纯教学工作的教师转型为研究者。相比之下,这20年来,我国大学物理教育却一直在进行“改革”。改革主要集中于教师和教材方面,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物理过程本身规律的深入研究,似乎在延续着那个“名师出高徒”的古老信念。美国的大学物理教育为学生建造了脚手架,供学生自己向上攀登。我国的物理教育似乎是要设法由教师将学生“抬举”起来。此外,与美国高等学校从事物理教学的教师由于从事PER而回归科研队伍的趋势相反,近年来我国许多高等学校物理学院(系)教师队伍中被分离出来了所谓“纯教学型”教师,尽管他们承担教改项目、编写教材、进行教学研究工作,也有一些教师开始进入PER研究的行列,但是,由于很难得到高级别的、经费充足的物理教学研究项目,所从事的教学研究工作不能得到认可,只能靠承担更多的授课学时来完成额定工作量。在研究经费上,物理教育方面的自主选题研究几乎得不到我国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只受理获教育部批准的少数基地负责人的申请。这种状况导致了物理教学研究工作和研究队伍的萎缩。“物理教育研究”在美国的崛起与发展提示我们:物理教育是艺术,更是科学。将“物理教育研究”作为物理学的一个新分支学科,以这个新分支学科的建设来带动物理教学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或许对我国也是一条振兴物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刘兆龙罗莹胡海云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一)继续教育运作更加市场化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曾经受计划的约束和控制,试图创办与全日制学历教育对应的专业模式,但是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错误的选择。健康的继续教育必须切实立足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把握市场人才需求的脉搏,教育供给必须实现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目前,高等学校非学历教育培训取得了较快发展,获得了一定的办学经验。来自其他层面竞争对手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将来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必须走市场化运作之路,即鼓励教育机构坚持“用者自付”的基本原则,鼓励高等学校去行政化,减少甚至停止对继续教育的拨款,转而依靠招生收入来维持学校的运作。在这种模式下,优秀的高等学校就通过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收回投入教育资本,实现对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整合,提升整体运转效能。与此同时,教学水平低下的高等学校继续教育项目将被迫退出舞台,实现优胜劣汰。
(二)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管理科学化已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对继续教育进行了全面的统筹规划。单从高校这一视角来看,继续教育成为高校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伴随高校继续教育非学历发展趋势,继续教育发展呈现多元化与多层次性。在原先模式下开展的培训类型多,参与监管的单位也多,对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未来发展态势,以科学管理促发展成为高校继续教育管理实现跨越的必经路径。从宏观管理的视角来看,高等学校对继续教育必须持续加强投入,通过引进专业化教育人才、规范教学管理工作模式、强化系统内的运作与彼此之间的协调,以确保管理与教学的质量和效能,真正实现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与科学化。
二、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的变革
(一)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标准化长期以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评价方面,重视学历与正规教育,轻视技能和非正规教育。这一情况应随着继续教育的迅速发展逐渐成熟而改变。要想在市场化运转机制下保证继续教育质量,创建科学的质量管理标准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社会大众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都希望得到广受社会普遍接受的评价标准。在此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必须进一步完善办学培训体系,创建科学质量评价标准制度,持续推动教育办学理念、教学质量评估模型的改革。与此同时,高校继续教育还要公开接受法律监督、社会监督与行政监督,以杜绝假证、舞弊等败坏行业名声的事件出现,让继续教育资格证书和全日制的学历证书得到同样的认可。通过以上措施不仅能实现办学的公平竞争,也切实保护了受教育群体的利益,保证继续教育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高校继续教育视野国际化在知识经济社会,高校继续教育开展国际合作是应对挑战策略,是充分利用知识经济时代优质资源的重要路径。从当前已经成功开展教育合作的高校来看,这已经成为继续教育办学的重要发展模式,也是高校继续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向。高校继续教育可以与国内外的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展开全方位的合作,为广大学生提供具有质量保障、多元灵活、充分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按照市场的客观需求,高校继续教育机构应立足实际,通过项目合作的形式引入各种优质的国际化教育资源,包括外籍师资、海外课程、西方教学管理模式与评价指标等,以培养适应全球化竞争所需要的人才。
三、高校继续教育保障机制的完善
(一)创新教育模式为提升教学效果保驾护航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来自学生的勤奋苦读,同样也受益于优秀的教学模式。高校继续教育模式可以归结为三种模式,分别是远程教学、面授教学、远程教学与面授教学紧密结合的模式。从当前高校继续教育教学情况来说,三种模式的有效整合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远程教育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灵活的学习环境,面授可以实现师生面对面的感情交流。因此,未来高效的继续教育应从学生与课程的基本特点出发,最大程度发挥远程教育与面授教学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优势,实现取长补短,提升教育效益。通过教学模式整合的创新机制以保障高校继续教育的效果得以进一步提升。
(二)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监控机制的完善高校继续教育要确保质量,其中完善的监控机制特别重要。按照当前政策,高校继续教育机构开设的相关课程,要由高校学术评审机制审核。而教学质量的监控更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并为学校管理层提供及时的评估和反馈。质量监控是高校继续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也是高校继续教育是否能确立自身主体地位的基本保证,更是继续教育行业实现整体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质量监控具有动态性发展的规律,质量监控机制的完善也是一项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高校继续教育领域内的长期性任务。为此,各高校要坚持创建继续教育项目的有关规章制度,完善继续教育激励体制,积极参与到当地劳动人事管理制度与继续教育之间的衔接工作中去,利用社会力量以强化外部对继续教育的评估与监管。
四、结语
一、高等学校院系教育管理中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施,我国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对策来强化信息化建设。然而,当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院系教育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较多问题。第一,教育管理人员素质不齐,信息化水平较低。虽然目前较多的高职院校建立了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但其经营管理策略比较粗放,管理人员对于信息的利用及处理能力较低。当前,很多教育管理人员在使用信息化系统时,只限于简单的文字输入及报表处理工作,而对信息的采集、整理、处理及等过程仍以传统的手工形式进行,网络信息技术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这使得信息化教育管理水平低下。第二,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评定标准。加快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自身的教育管理系统,但系统水平差异较大,有些学校的信息管理软件针对性较强,但各个操作间不能兼容,数据不能实现共享;有些学校的信息化采集系统不符合教育管理现行信息标准。研发新的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与物力,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信息的传递将受到很大的阻碍。第三,高校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足。高职学校是技能型学校,其信息化建设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人力、物力、财力上的短缺,学校的总体能力有限,虽然对信息化建设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但仍将其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学生的教育培训上,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二、高等学校院系教育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改进策略
虽然目前我国高职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及新管理模式的运用,信息化建设水平必将有所提高。高职学校作为学生的教育管理部门,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第一,提高教育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提高信息化水平。教育管理与信息化技术密切相关,有关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转变传统观念,克服使用新技术的恐惧感,应该形成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观念,努力学习新的信息化技术,从而更好地为工作服务。高校要对相关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培训,增加其信息化知识掌握能力,以推动高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第二,统一高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加快信息化建设。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对高校信息化系统进行研发,涉及的不仅是一个系统,而是涵盖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信息化软件系统要做到网络化及系统化,应充分结合其他先进的教育管理信息化软件,研制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化系统。此外,设定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标准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兼容性、扩展性、规范性、稳定性及安全性。第三,政府及高校应加强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信息化时代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是对旧的理念及体制的创新与优化,因此高等学校也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作用,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与体制,从而适应信息化教育管理的要求。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已经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有了清晰的认识,因此,应加大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投入力度,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学校的整体发展相挂钩,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实施信息化建设,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设备,增强学校的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从而为师生更好地服务。
三、结语
总之,对于高等学校来说,信息化建设在其教育管理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将不断完善,这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建设工程,必须紧随高等学校院系教育的发展步伐,加强了解国内外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动态,并与其有效结合,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现代化信息化教育管理套路。
作者:田利斌 单位:营口市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的办学行为已同经济行为融为一体,市场意识深深地渗透到办学思想之中,高校办学经费也从单一的财政拨款发展到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化高校财务管理,广开财源,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对于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方面存在弊端。①预算期间较短。高校预算一般按年度编制,力求维持年度收支平衡,基本上不考虑学校的长期发展目标,使得不少高校的长期发展目标仅停留在战略层面上,无法在学校的财务管理及预算规划上得到核算与监督。②预算不全面。虽然高校目前实行的是“大收大支”的财务综合预算,但这种预算也仅立足于学校的财务部门,没有涵盖全部资金收支,无法体现学校整体财务状况,影响学校对资金的综合利用。③预算缺乏约束力。一方面,目前高校的预算编制方法不完善,有待进行充分的论证加以修订,无法调整和优化收支结构,使预算执行的可行性降低;另一方面预算监督不力,预算执行缺乏相应的考核与奖惩措施,使得预算执行流于形式。
2.高校贷款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由于高校的大规模合并,扩展以及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各高校为了拓展办学空间,纷纷贷款搞建设,但很多高校缺乏完善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没有应对财务风险的措施。现实情况中很多高校都没有对贷款风险给以足够的重视和评估。由于贷款规模过大,学校每年仅偿付利息就需要很大开支,给学校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加上贷款结构过渡集中,在还贷高峰到来时,学校还处于建设工程收尾阶段,每年还本付息将存在巨大的财务风险。
3.内部控制不完善。①内部控制的范围不够全面。部分高校往往强调对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而弱化对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或未将二级单位财务和校内结算中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围。对各项收支账款有较明确的内部控制措施,并严格地执行,而对各项往来款项的审批手续不健全,控制也不严格。②内部控制约束的对象不全面。如有些高校未建立重大建设和投资项目论证、决策机制等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对外投资决策失误,造成投资损失。③内部控制执行不严。有些高校既使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严格执行,制度行同摆设。
二、解决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1.加强财务预、决算工作,强调财务计划和控制能力。随着高校多元化投入机制的形成,学校必须从整体出发,按照多元化筹资、一元化管理的原则,实行综合财务计划管理。综合财务计划反映了高校全部资金的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并将综合了的高校整体财力进行总体平衡,从而保证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合理制定的综合财务计划是高校优化资源配置,克服投资上的短期行为,是节约支出和减少损失浪费的前提,反映了高校经费管理、调控的能力。只有加强综合财务计划的编制,才能克服目前财务预算管理中的不足。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高校综合财务计划是切实可行的,一切以零为起点,从根本上重新衡量、评价、判定各类费用支出因素的必要性和适度规模。其目的就是要杜绝不公平的预算分配,消除不合理,强化预算约束,使预算更具科学化。
2.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高校为了形成规范、科学、有效的校内经济秩序,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约束制度。一方面要以预防控制为主,事后控制为辅,防止学校管理发生无效率和不法行为。注重程序制约,对主要业务的控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控制程序。注重责任牵制,在机构设置与岗位分工时,要明确各部门及上岗人员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并要规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另一方面要考虑内部控制措施执行的成本,制定出最佳内部控制措施以配合财务计划、加强会计核算和成本费用控制,有效地利用学校各项资金,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3.强化风险管理。①对于一个高校而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风险损失随时都可能发生,如果财务管理者没有树立充分的风险意识,那就意味着困难和危机即将来临。财务人员只有建立充分的风险意识,才能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或限制在最小范围内,甚至将风险消除。②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就是能够对各种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便于风险信息传递的一种风险预防系统,它可以使风险信息源、风险信息传输系统和风险管理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高校要想有较强的“免疫力”,应设置和启动风险预警系统加强风险的预防。首先,对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预计可能发生的风险状态。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密切注意与财务活动相关的各种因素,如环境因素、目标因素、制度因素等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从对因素变化的动态分析中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其次,建立一个便于风险信息情报传递的风险信息系统。通过建立这样一个“绿色通道”,可以使财务人员能够从各个渠道及时、准确获得风险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迅速地传递给其他信息使用者,从而很大程度地保证风险信息传递的真实、准确、快捷和高效。再次,要对风险有超前决策,尽可能使风险消除在潜伏期。财务管理者应对发生风险损失前显示出的征兆充分给于重视,及时采取措施,矫正和扭转这种风险现象,做到防微杜渐。
三、结束语
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理财的核心作用和龙头地位已越来越突出,财务管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会计,财务管理是高校为了达到预期目的,对于办学过程中所需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分配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决策谋划、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等进行全面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财务管理的内容涉及高校资金运动的所有方面,因而也称其是一种管理资金的艺术和科学,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一、总体目标
本计划旨在吸引、稳定和培养数以万计的有志于高等教育事业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高等学校要在提高教师队伍全面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制定青年骨干教师专门培养计划,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提升学位层次、及早参与科研工作、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重点科研基地研修学习、开展经常性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实施原则
1.学校主体原则。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主要由高等学校负责。
2.项目引导原则。教育部将通过项目引导各地和高等学校加大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全面提高素质原则。注重对青年骨干教师的业务能力、政治素质和组织能力进行全面培养。优先遴选、推荐业务突出同时又承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负责组织实施的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4.向中西部高等学校倾斜原则。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派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培养计划项目。鼓励东部发达地区高等学校和重点高等学校为中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培训青年骨干教师。
三、加强政策引导,切实使高等学校将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1.不定期向社会公布各高等学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结构状况,引导高等学校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促进高等学校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列出专项经费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使各校每年参加学习培训的人数不少于本校青年教师总数的10%。
2.将高等学校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的成绩和效果作为高等学校水平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促使高等学校进一步重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在职学位提升,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重点科研基地研修学习,及早参与主干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
3.追踪青年骨干教师的工作情况,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成绩突出的高等学校进行表彰,并作为今后资助高等学校培养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4.高等学校要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努力提高教师整体学位层次,在招聘新任教师时主要招聘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
5.要加大高等学校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力度,努力扩大高等学校博士后研究人员规模,积极吸引出站人员充实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队伍。鼓励并积极安排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承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青年骨干教师的全面锻炼,提高全面素质。
四、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1.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在职学位提升项目”。教育部每年从列入国家有关重点建设工程的高等学校中选择若干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作为开展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工作的培养单位,并根据学校重点建设投入情况和学科优势,提出该校承担培养任务的学科、专业和年度招生计划。5年内为高等学校培养上万名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青年骨干教师,提升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学位水平。
2.继续实施“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资助项目”。设立“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鼓励、支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高等学校不断作出创造性成果。每年支持80名左右在高等学校工作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对每个资助项目的年资助金额一般为5至15万元,资助期为五年,由教育部和高等学校按1:1比例配套支持。具体资助金额按申请项目的性质、申请资助金额预算和专项资金资助能力确定。
3.继续实施“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设立“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通过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等方式,支持更多的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到高等学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每年资助1000人左右,资助金额平均为4万元/人。资助对象为在国外留学三年以上并在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在国内获博士学位后在外留学一年以上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4.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鼓励并积极推进高等学校与国外著名大学的强强合作和强项合作,加大力度选派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学习。教育部通过“访问学者”、“研究生”、“博士后研究”等项目以及各类国际合作项目,每年资助5000名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访问学者研究、博士后研究或攻读博士学位,追踪学科发展前沿,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其中,1000人由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1000人由国家留学基金和学校按1:1配套资助;3000人以国家留学基金的名义派出并提供旅费,学校提供其他费用或争取对方免费。
5.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设立“高等学校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资金”。在学校申报基础上,遴选国内重点高等学校的重点科研基地、优势学科、专业接收国内其他高等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做访问学者。通过个人申请、单位推荐、教育部宏观调控的方式,每年选拔1000名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重点高等学校参与科研工作,跟踪学术前沿。
6.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以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各区依托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举办“学科前沿和专业知识高级研讨班”。每年培训教师2000人。
以名师巡讲和精品课程推广使用为主,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行业学会的作用,开展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教师培训(讲习)班;围绕“两课”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举办“两课”教育教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每年培训2000人。
五、附则
1.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
一、工商治理科研必须忠实地为教学服务工商治理科研应与工商治理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变“死科研”为“活科研”。牢固树立工商治理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基本思想,不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更重要的是科研真正围绕教学而展开。克服以往科研的盲目性,注重科研选题,明确科研方向,使工商治理科研回归教学,忠实地为教学服务。科研是教学的原动力,教学是否有后劲,要害在于科研。这便要求工商治理科研必须针对性强、方向性强、实用性强。工商治理科研成果应是能回归教学的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工商治理学科是一门范围十分广泛的应用性学科,它是介于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因此其研究主题具有广泛性特征。注重的是实践与成就,正如彼得·杜拉克所言:“治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1](P2)在科研选题与科研过程中,应强化的是工商治理学科的应用性。在应用于教学时,应紧扣教学主题,科研成果与教学主题相辅相承、调解一致,这样便可明确工商治理科研的方向———为教学服务。
二、工商治理科研与教学要适应人文教导与素质教导需要
目前高等学校工商治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完全实用主义课程比重偏大,而人文科学课程极其薄弱,所谓“左脑巨人,右脑矮子”,导致高等学校工商治理教导与人文教导严峻脱离。假如使高等学校工商治理教导与人文教导实现有效对接,必然要求高等学校工商治理教导加大人文教导课程的比重[2](P12)。然而传统的工商治理教学内容陈旧,急需重组、改造、更新,不论是企业治理学、领导科学,还是治理哲学、治理伦理学,都需要重新审视,重新定位。尤其是治理伦理学,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治理伦理学的重要性,并在工商治理学院普遍开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涩泽荣一说过:“拨算盘是利,读《论语》是道德,余则相信论语、算盘二者,应该相伴随,相一致,故咀嚼《论语》的教论以为处世之信条。”[3](P6)从素质教导上看,21世纪是素质教导的时代,我国将逐渐由应试教导向素质教导转变。素质教导要求高等学校工商治理教导体现科学人文观与伦理观的工商治理教学内容将占主导地位。因此须加强治理伦理学的教学内容,加强的主要措施是建立一整套科学性、可行性俱强的系列教改练习方案,这些方案的研制均须工商治理科研来完成,并不断应用于教学之中,以适应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导的需要。
人文教导与素质教导要求高等学校工商治理教导专业的重组与改造。这便需要对工商治理教导专业进行大胆改革,强化工商治理科研,强化工商治理科研服务于教学。工商治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标准是能否更新丰富教学内容,与素质教导接轨;能否提高工商治理学生的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以适应21世纪人文素质教导的需要。
三、工商治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基本原则
工商治理科学研究离不开方法论,更离不开哲学。正因为如此,才应该铭记大卫·哈维的话:“没有方法论我们将躺着不动,没有哲学我们会无目的乱转出处。”[4](P5)因此,若使科研与教学合二而一,真正实现科研为教学服务,就必须建立哲学原则。若使工商治理科研服务于教学,首要的问题是工商治理科研选题。爱因斯坦曾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5](P3)通过工商治理科研实践,深感选题的重要性,选题的好坏或方向直接影响科研成果,进而影响科研成果的应用。科研初期往往带有一种盲目性,追新求奇,缺少辩证思维。随着科研的进一步深入,渐渐形成工商治理科研选题的基本思路,即工商治理科研为教学服务,且将科研成果全面正确地应用于教学。经过多年实践,逐渐形成工商治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基本原则。即:服务性原则;需要性原则;应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1.服务性原则。工商治理科研紧紧围绕教学而进行。为教学服务是工商治理科研的终极关怀。工商治理教学从哪些方面加深改造,工商治理科研的触角就该伸向哪些方面。虽然普通高等学校科类不同,如理工、农林、医师等,虽然科研的目的目标不同,但科研为教学服务却是一致的。不管哪类院校都在从事高等教导,因此都该遵循服务性原则。保持服务性原则,就是保持以教学为中央,以科研为动力,科研回归教学,教学促进科研。
2.需要性原则。科研的目的在于社会的需要。工商治理科研服务于教学要适应新世纪人文素质教导的需要。工商治理科研能够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但更重要的是为教学服务。因为只有明确科研服务于教学,才能明确科研方向。保持需要性原则,必须确定社会需要什么,工商治理科研优势在什么地方,怎么样使科研服务于教学以及如何满足人文素质教导的需要。
3.应用性原则。工商治理科研的应用性极其广泛,尤其治理伦理科研和深层治理科研,能够研制经济发展规划、工商治理策划、诚信经营模型、企业联盟、环境治理等等,这是为地方经济、企业发展服务。但突出工商治理科研的应用性要强化为人文素质教导服务,将大量工商治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这是高等学校工商治理科研的根本。因此遵循应用性原则,就是遵循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
4.创新性原则。只有工商治理科研选题具有创新性,才能使工商治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工商治理教学具有创新性。所以创新性是工商治理科研与教学的灵魂。不同科类的科研均需遵循创新性原则,这种创新可以是新产品、新技术、新发明,也可以是新发现、新理论、新思维。对工商治理科研而言,就是在工商治理科学的边缘地带领域开展研究,因为在边缘地带领域很多是空白地带,可以提炼很多新思想。如在治理科学边缘领域的“深层治理学”便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主题有无为治理、不伤害原则、中庸治理、简朴治理、整合治理、负熵治理、分形治理、周期治理等等,其研究价值巨大,应用性也强。将研究成果充实教学中,这样既保持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创新性原则,又保持了应用性原则。
5.科学性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就是遵循工商治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科学性,不可违背自然规律与人文规律。运用科学的观点看待科研服务于教学的基本问题。经过论证、筛选,将有利于教学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不能无选择地全部应用[6](P11)。有些科研成果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工商企业服务。如技术发明、创造等。只有保持科学性原则,才能正确地确定工商治理科研选题,才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6.可行性原则。工商治理科研选题不能盲从,应实事求是。科研选题与科研过程均应建立在可行性基础之上,不能凭空构建。工商治理科研服务于教学更应突出可行性特点,问题的要害不在于科研为什么为教学服务,而在于如何为教学服务,因此构建工商治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服务渠道是至为要害的。服务渠道选择的好坏或是否畅通,即可行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工商治理教学的效果。
四、工商治理科研的成果分类与服务渠道科研成果分类可以有教师单体、院级群体、校级与省级等。在各级成果中教师单体成果分类十分重要,因为教师单体是最基本的单元,是组成群体成果的基础。在分类过程中,要保持为教学服务,保持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统一。作为教师单体,笔者将已取得的能够应用于教学的科研成果分类,大致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深层治理科研成果。如完成的专著《深层治理学》、《周期地理学》,大量的规划文本《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规划》、《齐齐哈尔市克东县扶贫规划》、《哈尔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富区规划》,还有在《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治理论文,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优秀治理论文以及由科研地图转绘成的大量的商贸教学挂图、幻灯片等等。
第二类是治理伦理科研成果。如在《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发表转载的治理论文,“可持续发展的哲学阐释与计算方法”、“人地关系调解系统的建立———对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补充”、“‘后结构主义’思维框架下的企业生命有机体理论研究”,涉及到人地关系、人伦关系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文。
第三类是工商教改科研成果。如在《黑龙江高教研究》等发表的教改论文,“让学生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多元交流评价式’小论文教学的行动方案”、“高等学校教学治理的有效方法研究”等等,主编的全国高校教改教材《新概念人文地理学》。
依照三类科研成果,建立起3条服务渠道,即深层治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渠道,治理伦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渠道,工商教改科研服务于教学的渠道。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教学实践,这3条渠道运行良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科研回归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的良性循环系统。
五、工商治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123”应用模式
通过上文所论及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便可构建工商治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123”应用模式,即1个服务,2个需要,3条渠道的应用模式。1个服务是指工商治理科研服务于教学;2个需要是指人文教导需要与素质教导需要;3条渠道是指深层治理科研服务于教学,治理伦理科研服务于教学,工商教改科研服务于教学。如图1所示。
通过3条渠道可将工商治理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应用于教学之中,如把专著《深层治理学》、《周期地理学》等的科研成果编入教案中,以研究促进教学;把区域治理规划成果与科研论文编入自编讲义中,以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把大量科研地图转绘成教学挂图或制成幻灯片;把编辑制作的扶贫电视片纳入教学过程中;把研制的各种教改方案付诸教学实践中[7](P3)。同时,为适应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需要,主动编写教改教材,如笔者主编的全国二十余所高校使用的《新概念人文地理学》与配套教材《新概念人文地理学试题全解》等,更加切合实际教学的需要。依照工商治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123”应用模式的实践,极大地丰富更新了教学内容,使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在一起,彻底改变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人文教导与素质教导的需要。
六、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服务于教学的“12n”基本范式
普通高等学校科类众多,包括理科、工科、商科、农林、医药、师范、财经、政法、艺术、体育等等。无论哪类院校,都有科研为教学服务的职能。一些高校忽视科研为教学服务,这是急需解决的大问题。普通高等学校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导,以适应通才教导的需要。同时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中央任务是职业教导,培养跨世纪专业人才,因此要面向21世纪,适应专才教导的需要。
关键词:工业工程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对策
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专业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毕业论文成果的质量,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是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也反映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水平。
近几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再加上工业工程专业在我国从90年代初才开始创办,师资队伍、管理水平等教学条件的不足,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毕业论文指导的经验以及在师生中的相关调查,对提高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进行了研究与思考。
一、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科特点导致毕业论文选题较难。
工业工程具有鲜明的工程属性,国外一般把工业工程划入工程学范畴。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学科,它不仅要应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而且要应用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知识,具有交叉性、拓展性、目的性、人本性、综合优化性等特点。从多年的实践来看,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在选题时绝大多数都选择撰写毕业论文,因为毕业论文主要使用理论性的文章作文献,相对容易取得,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需要进行深入调研,花费的精力多,得到的资料少,导致论文选题难。
2. 水平较低,创新不足。
工业工程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很多人对它不了解,导致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没有对它太多地关注,只是因为填了“服从”才学习这一专业的,所以相对来说生源的质量差一些,他们一般对指导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另外,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知识面较广但深度不够,往往没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对遇到的问题缺乏自己新的想法和思路,创新能力不强,容易造成论文选题缺乏新意、论文内容雷同等现象,往往是总结或重复别人的工作。在做理论性较强的题目时,论述空泛,基本概念含混笼统,甚至结论与论述脱离或与现实矛盾。做实践性较强的题目时,论述停留在表面现象或经验层面,不能深入进去,提出有价值的对策与措施。
二、影响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原因分析
影响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学生方面的原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自己不努力,就很难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从学生这个方面分析,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原因有:
(1)主观上努力不够
有的学生比较重视理论学习,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存在着“做好做坏都能毕业”的错误思想和突击完成毕业论文的侥幸心理[1];另外,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面临毕业,寻找就业机会需要花费时间,找到就业单位还可能会被要求在单位实习也要占用时间;还有的学生为了复习考研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些都造成了毕业论文实际有效时间的缩短,最终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2)客观上能力不足
有的学生缺乏基本的论文写作能力,分不清主次,缺乏逻辑推理与分析能力,还有的学生文献查找能力不强,外语水平较差,计算机应用不够熟练,造成了论文质量的低下。
2. 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是教学双边工作中的另一主体,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除了靠其自身努力以外,还取决于指导教师的正确指导。从教师这个方面分析,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原因有:
(1)主观上重视不够
由于地方高校规模扩大,造成教师资源相对紧缺,出现了教师指导毕业论文人数过多的现象,如果再碰到一些责任心不强又不愿花太多精力的教师,学生的论文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另外,工业工程专业是个新办专业,教师很多是半路出家的,所以对这个学科改革前沿的理论和知识,教师本身也许并不太熟悉,因此很难指导出高质量的论文。
(2)客观上评价不准
教师评价体系中的一些重要的量化指标与每位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质量很难关联,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中所体现的敬业精神、学术道德与水平、诚信标准等也是知易行难的问题,很难体现在教师评价体系中,这也影响了教师指导毕业论文工作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3. 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
学校是各种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对论文质量最后把关的监管者。监管不力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现实中,每所高校基本上都制定了毕业论文的检查、考核制度,但往往执行时落实不够,要求不高,特别是近年来受就业率的影响,在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上会网开一面,这无形中助长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不重视,也加大了指导教师的管理难度。
三、提高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业工程专业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有:
1. 强化质量意识,提高责任意识。
做任何事最求“认真”二字,有了认真的态度,再加上较强的责任心,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便水到渠成。高等学校要真正牢固树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意识,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如果把毕业论文不合格(即没有达到合格毕业生要求)的毕业生送向社会,将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学校的声誉。高等学校要做好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动员工作,使教师和学生明确毕业论文的教学与教育功能以及毕业论文的各项检查、考核制度;使学生充分认识完成毕业论文的重要性[2],强化教师和学生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去。
2. 加强制度建设,形成监控体系。
一项好的制度可以起到约束和示范的作用,所以高等学校要结合对毕业论文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选题工作、对指导教师要求、对学生的要求、时间安排、监督与检查、答辩工作、评分与评优、存档等内容制定相关的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教师和学生。当然,制度的制定只是完成了一小步,关键还要能严格遵照执行制度,学校要为执行制度提供便利条件,才能形成监控体系,促进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3. 注重全过程管理,把好论文质量关。
要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必须加强全过程管理,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毕业实习要“沉下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绝大多数是从实习企业带回的。而且,工业工程的学科特点就是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所以要求学生一定要“沉下去”。同时,还要切实做好实习单位的信息反馈工作,对那些能满足实习要求、提供资料翔实并且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实习效果较好的单位,学校要与他们保持长期联系,请他们为学生实习提供便利条件,让学生通过认真的实习形成感性认识,为撰写毕业论好准备。
(2)毕业课题要“选得准”
毕业论文的选题要“准”,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设计或研究内容应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应该分三步走:第一,在大四的第一学期就由每位指导教师先确定选题的范围,教师在选题时难度要适中、工作量要饱满;第二,专业系的教师坐下来对题目初审、互相交流和沟通,认真审查选题工作量和深度是否符合学校规定,并保证连续三年时间内的选题不重复;第三,在学生实习之前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在教师规定的范围内选题。这样做的好处是,选题后的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熟悉课题,并且带着问题去实习,有利于资料的收集。
(3)论文撰写要“钻进去”
经过科学的选题、认真的实习、教师任务书的发放,学生头脑中对论文可能就有了理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一定要“钻进去”,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了解专业研究现状,工业工程专业的论文尤其要结合实习企业运用所学理论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填写开题报告。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要注意思路清晰、论点正确、论据充分,及时向指导教师请教、交流,保证学生能按计划有步骤地撰写毕业论文。
(4)论文评价要“严且准”
为了保证毕业论文成绩的客观公正,让学生认识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严格而且准确地评价毕业论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论文成绩按毕业论文工作流程可分解成四部分,即平时考核、教师指导、教师评审、论文答辩。要保证论文成绩的客观性、公平性,杜绝人情分,同时,要细化评分项目,设置科学的评分标准,这样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保证论文的质量。
4. 做好抽样评估,注意信息反馈。
为加大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监控力度,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高等学校应该建立毕业论文抽样评估制度。抽样评估分二级学院自评和学校评估两阶段进行。各二级学院在毕业答辩结束后要聘请专家在答辩结束后一周内对本院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评估,抽样比例为本学院毕业生人数的15-20%。学校评估抽取比例为毕业生总数的10%左右,学校层面的评估最好是匿名的,可以在校内组织专家评估,也可以送校外同行专家评审,从而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评估结束后,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各二级学院和指导教师,及时奖优罚劣,以巩固这项工作,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总之,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提高市场适应能力的主要市场实践渠道。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对提高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增强该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旺盛,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因此各高等学校开始关注自身的专业建设及未来的发展,努力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本文从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如何进行专业建设及高等学校的发展方面进行了分析。
“十二五”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仍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人们把希望都投入到祖国的未来莘莘学子的身上,而大学的教育是他们步入社会的踏脚石,因此大学的教学及学校的专业建设得到了人们的足够重视,但是在进行专业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综合地考虑,不要因为思考的偏差导致建设的误区。
1 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的现状
现在的社会人才需求量很多,涉及的专业也是多方面的,现在的学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以后希望做什么工作。因此学生在步入高等学校之前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再根据自己喜欢的专业来挑选心仪的学校。我国的高等学校一般分为教学型、研究型及教学研究并重型的综合性学校这三类,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办学特色。但是当今的高等院校,越来越多的开始向综合性大学转变,盲目追求大而全,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往往都要涉及,有的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差,只能勉强把基本的课程授完,离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标准相差甚远。
2 如何进行专业建设及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为了不断地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招收生源的范围,学校开始转变专业建设的思路,不断地开设新的专业并招收本专业的第一批生源,使学校真正成为综合性的大学。但是学校在追求专业数量扩张的同时,也要重视质量,加强内涵建设,学生进入到大学,高校有义务把专业的所有精华都无私教给学生,使其能够应用到未来的工作当中。
2.1 如何进行专业建设
为了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应该如何进行专业建设呢?怎么才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步入社会后能够很好地发展?这些问题都是如何进行专业建设的关键。
(1)学校应以传统的优势学科专业为主导。一个学校再多的专业也不如一个好的学科专业能够吸引学生,因为知名的被社会认可的专业能够吸引企业的目光,因为这些优势的专业就是学校的名片,是高校多年办学的积淀,有些已经被社会广泛认可了。因此学校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和保留学校的重要资源也就是优势专业,而且要做强做精。例如建筑大学,其擅长的专业是土木与建筑专业等,并且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繁荣,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因此每年有大量的学生报考这个专业,进入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根本不愁找工作,可选择的余地比较大。也就是这样,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土木、建筑专业的重要性,认识到建筑专业并开始关注建筑大学。因此好的专业是学校宣传的资本,是学校发展的希望。高等学校必须首先要扶持自身的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在做好主导专业的基础上适度发展其他相关专业。
(2)要根据社会的需求来进行专业建设。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当然是要培养其能力和素养,但是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因此社会的人才需求也就是学校专业建设的导向标,高校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专业和招生结构。例如前几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受欢迎,因为那个时期正是计算机大力发展的时期,各个企业都需要计算机专业人才,因此计算机专业一下子就成为了热门专业。简单看,好像高校的专业建设跟着社会需求走,但是反过来看,高校自身也得到了发展,高校就融入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了,而这些转型快的高校,能紧跟国家经济社会的建设,迎来可持续性的发展。
(3)不要盲目跟进,要合理的进行专业建设。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社会的热点转化相当快,相应地,高校的专业热门也在变化,可能今天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明天就是汽车制造了,高等学校要避免盲目的跟风,要根据社会的现有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找出稳定发展的专业,并且始终以自己的优势专业为主,其他的相关专业共同发展的模式合理进行专业建设。
(4)在建立新专业的同时要不断的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重视专业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尤其是新专业的建立,学生对于新专业的教师团队都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在新专业方面能不能学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因此学校在建设新专业的同时要使学生们了解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及科研水平,使学生对与新专业持有希望并憧憬着。例如一些重点大学,他们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他们有优秀的教师,例如浙江大学的知名教授郑强、复旦大学的知名教授李良荣等等,他们就是这个学校最好的财富。因此高等学校应该不断地培养与招聘优秀教师,切实加强和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
2.2 合理进行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高校,都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其专业进行合理地建设。因为只有合理适度的专业建设才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知名度,使学校得到社会的认可。
(1)避免学校专业的单一发展。有的学校只是注重文科或是理科的发展,慢慢地就忽视了某些专业甚至是取消某些专业。学校不能够只靠几个专业去支撑学校的发展,这样只能导致学校发展的单一,招收的学生也单一。而合理地进行专业建设就是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使学校了解到什么样的专业建设才是最符合本校的发展,避免专业的单一性、学校的单一发展。
(2)起到学生就业导向的作用。合理地进行专业建设使学生了解到未来的就业方向是很大的,可以有很多的专业供选择,也就是说有很多的工作岗位可以选择。学生还可以了解到现在的社会什么专业受欢迎,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更重要的是可以告诉学生们学校都有什么专业,这些专业以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不用在报考学校的时候发愁,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
3 专业建设与高等学校的发展
专业建设对于高等学校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专业建设其自身的发展也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专业建设与高等学校的发展应该不断地满足以下几点。
3.1 专业建设是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和持久性的工作
高等学校是由各种学科专业组建的,高等学校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搞好专业建设、传播文化、教育学生、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才。这不仅需要优秀的教师团队还需要很多的辅助条件,例如基础设施的建设、图书资料的建设、实验设备的保障等等。因此为了以后的发展必须合理地进行专业建设。只有把专业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来抓,高校的发展才是可持续性的。规划好了专业,招聘和培养相关的师资,再从各方面提供条件保障,经过长期的持续的建设,专业的水平就会稳步提升。
3.2 专业建设可以实现高校的办学目标
专业是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单元,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基地、实验室建设、图书资料建设等等都是以学科和专业为中心组建起来的,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是围绕学科和专业来考虑的。专业作为高校的根本和核心,其实力是衡量高校办学层次和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我们从近几年的各类大学排名榜可以看出,一所大学的排名也就是其学科和专业等方面的排名的综合。这些学科的研究水平基本能反映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在学科前沿的影响力,某所大学只要有几个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其办学就是有特色的。所以,学科和专业建设一定要扶优做特、办出特色,这可以为学校今后长远发展目标和自身定位奠定基础。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该校从“九五”时期就开始提出办学目标的改变,也就是从“国内一流的师范院校”向“综合型、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学校的师范生的招生比例逐年降低,只占总招生人数的20%左右,为了突显师范教育的特色,该校2008年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将全校的各专业的师范生集中到一个学院,加强培养力度,逐步形成教师教育特色。
3.3 学科和专业建设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一种特有的、具有领先发展水平和巨大发展潜能的竞争力,也可以看成是学科和专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例如,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获得情况、国家级奖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国家精品课程、承担重大项目情况、论文他引情况等等,都是关键性指标,也是高校发展的抓手。
学科和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中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的内涵丰富,包括了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实验室和基地建设、图书资料建设、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等。为了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高等学校要树立学科和专业建设作为治校根本,从战略的高度规划学科和专业建设,建立适合其发展的管理机制和体制,切实推动高校的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也应不断的发展,使其真正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同时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技能,提高他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能受益终生,学校本身也应该合理地进行专业建设,不要盲目地追求大而全,要以传统优势的专业为主其他相关专业为辅的建设模式,根据社会的需求合理地规划专业建设,切实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1]盛大申.当前高校特色学科建设与专门人才培养探讨.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
“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从2012年5月起,教育部又决定实施“2011”计划,该计划全称是“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教育部的意思非常明显:中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不够,希望通过这个工程好好激发一下。
一些官员能认识到中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不足,很好,起码比早几年某些人自恋地认为“中国的本科教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要强许多。中国的大学也确实需要创新,有那么一批高校,每年的垃圾论文和拼凑专著可以用火车拉,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课题可以摊满一个足球场,但多少年出不了一项专利,转让不了一项能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由于缺乏内在活力,年年只能靠拼命扩招换取维持经费。我只是有个疑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不足,可以通过某种“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式的临时政策“计划”出来吗?我们的“211”工程、“985”工程已经实施了那么多年,花了不知纳税人多少个亿的银子,为什么就没有“计划”出一所世界一流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大学呢?
认真一想,高校能不能焕发出足够的创新能力,跟一个国家有没有专门的创新规划,关系真的不大,它只是取决于这样几个要素:急迫的社会需要;及时的财政支持;善待创新者的机制。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农业、军事、教育、医学等各方面,都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差距,社会对创新是高度渴盼的。只要我们的科研人员真正做出了切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只要我们极力鼓励各种机构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让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并不困难。
我们的科技现在也不缺资金支持。搞基础研究,国家有规律宏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虽然有时评审未必那么公正,但如果真的是极其具有原创性和重大战略意义的研究,我相信即使是出于良知,评委们也会给申请者投上一票。做应用型研究,有大小企业提供各种合作机会,某些关键研究成果还没出来,企业的钱已经投进去了。
中国高校真正缺少的是善待创新者的机制。中国的大学有个极其奇怪的现象,你是一个理工科教师,没有任何创新的科研成果,但只要手中有省级以上课题,再在职改部门认定的所谓“权威刊物”上发表五六篇论文,你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评上教授:如果你不去报课题、写论文,哪怕你发明的科技成果全球领先,创造上百亿、上千亿的经济效益,你也很难评上职称。就算评上了,也是某个领导施恩的结果,报刊上会将这样的事作为“伯乐相马”的典型大加宣传。理科如此,文科更是如此。就说中文系吧,你做课题、写论文,该评教授可以评教授,该当博导可以当博导,但如果你从事文学创作,对不起,就算你获了诺贝尔奖,也不可能做上教授。湖南应该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但该省中文专业评审教授,文学创作从来是不算成果的。打个比方吧,假若鲁迅来到敝省某高校教书,鲁迅不可能做教授,但研究鲁迅的某某人可以当教授。如果我们不彻底改革现在的这种职称评审体制,不破除种种妨碍人才脱颖而出的清规戒律,不要说一个“2011”计划,哪怕再制订500个类似的计划,创新能力一样出不来。
无数事实证明:创新能力永远只能产生于善待创新者的环境中。
一、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的现状
关于我国外语专业学位论文写作现状的文献非常有限,侧重点不同,但有两个基本共识:一是学位论文写作与指导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正确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二是强调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表达独立见解,大胆尝试,过程重于结果。(孙文抗,2004)
穆凤英(2001)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了五所高等院校部分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几项主要结果表明:(1)调查对象中选文学方向的占半数以上,影响选题的主要因素是兴趣、占有资料和所学课程;(2)大多数人对做论文的认识不足,只是为了学做论文或完成任务;(3)半数以上得益于开过的课程及教师的指导;(4)多数人缺乏主动查找资料的意识。这份调查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学生的选题倾向、做论文的认识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已经做出的关于学位论文的研究多是针对老牌的本科院校的学生,其他学校(如新升本的院校)毕业生的论文写作的研究较少。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专升本的院校之一,笔者结合自己辅导的论文写作实际,以及从其他老师处了解到的信息,对学士论文写作与大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
选题范围是论文写作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我院两届学生中,选文学题材的半数以上,影响他们选题的因素包括个人兴趣、占有资料和所学课程。其他学生选了语言学、教学法和翻译方向,极少数人选的是商贸方向。由此可见,多数英语专业的高年级课程中,文学类课程的影响力占较大优势,这与开设时间较长(至少两个学期)、相关资料也较丰富和容易获得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语言学、翻译和教学法则处于相对弱势。即使教师想尽办法去调动学生学习语言学的积极性,绝大多数学生仍普遍觉得语言学的知识比较广泛艰深,对所学的知识或是一知半解,或是学过即忘,或是根本放弃了该门课程的学习,所以这类选题难以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另外,语言学和教学类的参考资料多数专业性太强,抽象难懂,有的研究涉及大量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甚至需要教学实际来验证,这些都使学生忘而却步,只有去选稍显容易的方向。
对论文长度的要求也会对写作质量产生相当的影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2000)要求论文长度为3-5千个单词。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这个要求是比较合理和可行的。不管规定的字数多少,在实际的论文写作中,仍然有学生为了凑够字数大量变相抄袭的现象。所以,大纲建议的论文长度,不仅是个量的问题,也体现了对质的要求。就目前本科毕业生的一般水平而言,能用3-5千个英文词写出大纲要求的“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的论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孙文抗,2004)
学生做论文的过程中仍然会遇到种种困难,诸如找不到参考资料,不清楚论文的具体要求,论文的格式,英语表达能力有限,甚至文字的排版问题等。
学生不清楚论文的具体要求,与学术论文课的开设与否有直接关系。根据03级学生论文写作的实际,我院为04级学生在大四上学期开设了20个学时的学术论文写作课,讲授如何选题、查资料,如何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和论证步骤,如何使用规范的语言表述,如何正确合理的引用文献等各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即便如此,不少学生仍反映不清楚论文写作各个环节的步骤和要求。这固然与该课程开设时间有限有关,与理论的讲解和学生的写作的实践和体验脱节有关,但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才出现了写作中的种种问题。
在查找资料方面感到困难的学生也比较多。近年来开设英语本科专业的院校数和入学人数的急剧增加,英语专业所需的图书资料的严重不足是可想而知的。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使用的普及为学生提供了部分资源,但这方面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方面,学生查找资料的意识、能力和技巧急需提高。一些学生甚至不知道怎么查资料,需要查什么资料,如何利用查到的资料。另一方面,互联网为人们获取信息提高了极大的便捷性,但其负面效应在所难免,部分学生有抄袭现象。所以,教师一定要坚持诚信教育,还要加强从选题、资料收集到终稿、答辩的全程指导,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英语表达能力不足是论文写作中又一突出的问题。学术论文要用正式的书面文体,从布局谋篇到段落、句子之间的衔接,从提炼主题句到每个句子的结构、用词乃至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有严格的规范,都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语言功底。教师指导不可能替代学生遣词造句,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低下是写好毕业论文的一大障碍,也是产生抄袭动机的一大根源。尽管我院一再强调不能一字一句地批改论文,但面对如此多的语言方面的错误,教师很多时候不得不忙于纠正论文中的语言问题。所以,如何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英语专业整个教学体系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决不是通过批改毕业论文就能做到的。
二、大学生能力的培养
做学士论文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检验学生的科学态度,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对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的分析有助于反思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由于“所有真正的学习都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它需要运用头脑,不仅仅要靠记忆。它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承担主要的角色,而不是教师”。(续润华,李建强,2000)尽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在不同程度上还是采用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方法进行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不利于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的培养。所以高等学校的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活动,这是保证课程讲授成功的关键,也是提高大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前提。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对于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将其设计成讨论课,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资料,为上好讨论课做好充分准备。为此,学生不得不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课堂讨论既能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又能在查阅资料、进行讨论和形成结论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和言语能力。
3.加强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从平时写2-3百词的比较随意的短文到3-5千词的学术论文,跨度较大,单靠一门学术论文写作课显然不够,英文写作功夫更是需要长期积累。提高学生论文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无论基础技能课还是高年级的专业知识课,每学期教师都指导学生做一些小型的研究课题,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写出报告,毕业论文的写作就水到渠成了。为了加快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从学生一进入高等学校,可以让他们在教师指导下从事一些科研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使他们尽早熟悉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4.授课与指导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无论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理论课,教师都应该授课结合指导,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以学术写作课程为例,该课程在《大纲》中与文学和语言学并列为高年级的专业必修课,有其相当的地位,一定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师除了讲授常规的研究方法和行文规范外,还应该结合论文写作的实际,通过分析和讲解一些往届学生的论文,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更好地领会论文写作的规范和具体要求。
杨洪承,安徽芜湖人,1954年生,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报编委。社会兼职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等。
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专著《王统照评传》是国内学界第一部现代著名作家王统照的学术传记,被同行专家誉为开拓创新之作。2009年主编的《王统照全集》出版,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现代文学馆等单位发起在北京举办了全集首发仪式和创作研讨会,产生了较大学术反响。杨洪承教授对鲁迅、郭沫若、茅盾、闻一多、沈从文、臧克家等十余位现代著名作家及作品均有专题研究。80年代中期,先后发表《文学的历史与历史的文学》、《由历史主义走向历史哲学》、《主体变动多样世界眼光──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和编写的思考》等系列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研究论文,这一组文学史学的论文大部分篇什都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993年出版了专著《文学史的沉思》被同行专家评论在将文学史视为一个多元决定的整体的动态系统,为文学史的描述和诠释的框架、文学史编写的个性化等方面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框架或具有前沿学科的有效方法与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侧重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研究,多视角多维度寻找文学社团生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社群内部人与事的复杂关系,突破了现有文学史教科书中对一些社团群体既成定论,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1998年出版专著《文学社群文化形态论》,建构了一种文学社团流派文化分析的研究范式,并以具体个案解剖实践其理论方法。该著是第一次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提出文学社群文学史概念,把现代中国社团流派研究从方法论、本体论与操作实践上提升到一个新层次,具有学术开创性和学术建构性。新世纪以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的整体文学史文化研究和典型社群个案解析上持续用力,先后发表了系列有影响的论文,主持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文化生态研究》,还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文学断代史、文学现象,及作家作品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新成果,如《近20年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的评述与思考》、《论五四现代小说结构与传统的关系》等论文分别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或《新华文摘》摘编,在同行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
杨洪承教授从上世纪90代中期开始指导研究生。毕业硕士生数十名,指导博士生和博士后三十多名,很多博士生毕业后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有影响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有多位学生的学位论文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等。
杨洪承教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等项目多项。曾获教育部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精品课程、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课程群、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研究生课程等。多次荣获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先后获山东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社会科学哲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首届刘勰文艺评论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