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7 08:14: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作文指导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让学生更加勇于表达
表达是对作文学习的应用,让学生勇于表达不仅可以练习所学的作文知识,对自信心的培养也有莫大的好处。通常,学生在作文上的表达就是动笔,完成布置的作文作业,但是这有些闭门造车的意思。老师应该尽量避免学生在作文初期就单兵作战,要鼓励学生多与别人交流,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比如,老师可以在班级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每个小组中的成员就一个题目进行口头表述。由于小组中都是同学,而且人数较少,胆子小的学生就会愿意尝试一下。然后,在小组中选出一个说得最好的同学,让他上台当着全班同学进行陈述,陈述完毕请同学们检查指正。类似的,老师可以经常在班级里举办一些小型的演讲比赛,鼓励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参加一些作文竞赛,比如老师可以向学校申请举办全年级范围内的作文竞赛,展开全年级的作文交流,优胜的作文会在校园公告栏中进行展览。也可以帮助修改学生的作文,然后将这些作文送到杂志上去。这样通过多交流多平台的锻炼,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让学生勇于表达旨在了解学生的个性,突破学生的心理防线,让他们能够勇敢面对批评,勇于认识自我,提高自我。
二、让学生的想象思维更加丰富
想象思维是写作的生命源泉。传统教学多注重写作技巧的纯熟,通过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让作文一气呵成,但是少了几分生命的活力。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想象思维的限制,导致了作文中缺乏思想,有些人云亦云的味道。是以,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教导学生多角度的看待问题。比如,在学习《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身形并茂的向学生朗读课文,这样学生在脑海中就会出现天鹅扑打冰面的壮观景象,在想象中,天鹅就成了一个个英勇的战士,在它们破冰之后,发出胜利的呼声让人动容。在整个想象中,学生自然而然会用到拟人等修辞手法,也会用到描写、记述和抒情等等表达方式。然后,老师再让学生脱离课本将脑海中天鹅破冰的画面写出来,这样就完成了从想象到文字的步骤,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也锻炼了文字能力。小学语文想象力需要激发,思维创新能力也需要启发。比如,《滴水石穿的启示》这篇课文所包含的意义是做事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但是老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教导学生从另外的角度看问题,滴水石穿都是站在水的立场上,说明水的坚韧,那么我们能不能站在石头的角度看问题呢?这个问题提出来,学生们首先是感到新颖和好奇,然后会主动的投入思考。以石头的角度来看,石头从来没有移动过,所以才给了水打穿自己的机会,那就可以得出做人如果一成不变,就会失败的道理。类似以上例子,对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锻炼也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要擅于观察,热衷于教学,这样才能把教学落实到学生上去,才能真正起到启发和指导的作用。
三、结语
传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针对文章结构,写作技巧的确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作文练习,但是从长远方面考虑,这容易养成学生的思维定势,对学生将来的作文发展并没有帮助。是以,强化小学语文作文的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强化指导通过提高学生兴趣、突破学生心理障碍和激发学生想象思维等几个方面,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写作的困难,不仅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也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作者:徐泷英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肇基小学
关键词:作文教学 生活感受 真挚情感 文体训练
美感产生美文,这是文章写作的客观规律。中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生活体验、审美鉴赏的能力,只要教师在高三的作文教学中时时相机引导刻刻着意培养,学生的生活感受定能日益深刻,美感体验定将日见真切,学生的作文灵性也会逐渐显露。那么,如何引导和培养呢?如何理顺编定这一作文教学之经维呢?
首先,确定内容。即感受什么体验什么
学生不爱作文主要源于“作文太难了”“我从没写好过”的恐惧心理。有了这种心理,不仅没有创作的灵感,就连动笔的勇气也消失了。说假话,唱高调,迷失自我,抄袭成风……种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导致了学生作文目标的错位,扼杀个性的同时也湮灭了写作的兴趣。
《课标》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反复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省、最受感动的是内容”,“真是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因此,搭建自由写作的平台,畅所欲言地表达所感知的生活,尊重生活体验,唤回青春话语权,与生活保持最亲密的接触,这就是我们作文的理性尺度和共同呼声。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把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以“人”为“本”,因情为文,作文才会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作文源于生活”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源于精神生活”。笔者以为,这里的“生活”并不局限于我们每天的“三点一线”,而应该包含多个层面。广泛地涉猎名家名作,积累素材,应当也属于生活积累的范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些千古传诵的名句中包含着“要写作须得先阅读”的道理。北大钱理群教授说:“文学作品中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阅读教学的精神贯注文化熏陶是影响终身的。”著名作家王蒙认为:“读书也可以触发你的写作冲动。‘书’使你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情趣。”可见,学生如果能在阅读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与伟大人物沟通和交流,在沟通交流中进一步深化自己的理解,则往往也能写出让人拍案的佳作来。
其次,划定步骤。即感受体验如何落实
把“感受十体验”落实到具体的作文教学之中,就是围绕“现实人生”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螺旋上升,以求水到渠成。具体步骤分解为:第一步,引导学生清点生活,感受家庭、交往、自然与社会,体验亲情友情人情风情;第二步,引导学生感受时代历史与科学自然,体验崇高与悲壮、形象与理性;第三步,引导学生感受人生,体悟人性之美。但这种分解也不是机械地平行分离,而是旋回层进,交融升腾。
生活是作文的第二课堂,而这在作文写作中往往被忽视。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我们要以平常的心态投入到貌似平凡的生活中去,看到生活的美好,也要看到生活的丑陋。切忌以固有的、先入为主的情感、价值取向来规范生活的“原汁”,误入“伪生活”的泥淖。要从真实的生活出发,注重生活的原貌并进行深入的体验和思考。
叶圣陶形象地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于漪老师在《中学作文教学导论》中把观察生活作为学习作文重要的基本功,于漪用诗化的语言告诉我们,“文章不应当是硬做出来的,而应像汩汩的清泉从心坎里流出来。心坎里的清泉来自何方?来自五光十色的生活,来自从生活中汲取材料的本领。”
很多时候,我们会感激邻居门口的灯光以及路旁篱笆上开放的牵牛,却忽略了恒久照耀着我们的太阳和月亮。那么,就让我们清点生活,关注细节,用我们稚嫩的笔去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动自己,感动读者……
再次,合理选择文体,说真话,抒真情
高三年级注重综合能力的训练,应该侧重于指导学生一题多作,运用不同体裁形式反复完成习作,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
指导学生作文时,力求做到:
记叙文 以情动人,使人感动 刻画形象 场面 具体,生动
议论文 以理服人,使人信服 分析推理 论层 严密,概括
说真话,抒真情,非由衷之言不法,非真情实感不写,这是写作最根本的要求。可时下学生作文中却空话、套话连篇,感情虚假、无病。
新课标对说真话,对自由表达,对创新精神特别强调:“写自己想说的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念。”“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喜欢作文的学生也多认为,一些无法向别人说的话,无法向别人抒的情,在文章中却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见,情感是诱发学生创作冲动,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基础因素。我们的语文老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不再为老师编假话,不再为应试编假话,真正做到用自己纯洁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好奇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纯真的语言去表达。学做真人,学做真文。
最后,注意张扬自我与统一标准相结合
在作文评价上,我力求不用统一刻板的标准去衡量学生,更不可单以个人喜好为尺度去评价,而要在考虑写作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评价尺度,尊重学生的写作个性,更为看重学生的自我表现。
一、我国通识化教育的总体现状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分别是自我探索的萌芽阶段(1987~1994);引进借鉴的起步阶段(1995~2001);反思改进的提升阶段(2002~2006)(苗文利,2007)。1999年教育部在32所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试点。进入21世纪后,国内若干高校相继构架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如:北京大学(2001年)、清华大学(2003年)、复旦大学(2005年)、浙江大学(2006年)、中山大学(2009年)等。一些关于通识教育的专家论坛、学术研讨会也相继开展。
二、《基础英语》课通识化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高校目前的外语专业通识教育分为三种,第一种以复旦大学为代表,彻底改变以往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外语专业新生入学后,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样,先进入复旦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通识教育,学习包括综合教育、文理基础、专业基础等三大板块的课程,也就是接受文理综合的素质教育。从二年级起,学生选择具体的专业,进而开始专业学习阶段,即“一年通识教育+三年专业教育”的“1+3”模式。第二种以北京大学为代表,这些学校的外语专业并不进行上述学校那样彻底的通识教育,而只是选修一定学分的通识教育课程,如哲学与政治、经管与法律、历史与文化等人文社科与艺术知识课,实用统计方法、物理学导论、现代生物学导论,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自然科学与技术知识。第三种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代表,这些学校开设统一的通识课程,如中国与世界、《周易》与中华审美文化、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等,外语专业学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上述课程。
总的说来,现在的中国外语专业通识教育多是以开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几大模块的课程并实施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开阔为学生的视野和增加学生的人文体验为目的,以提高其辨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旨。
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代表的理工类院校不具备上述大学大规模开展通识教育的条件,因此以《基础英语》——英语专业中课时最多的专业基础课——为突破口,尝试从教材、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测试等多角度开展通识教育,是一条既符合这类院校客观条件,又能满足时代要求的新途径。
三、《基础英语》课通识化教育的方法
1.彻底进行课程改革,尤其是教材改革和测试改革
《基础英语》课不再单独地使用某一种教材,而是在通用教材的基础上编写补充的通识化教育材料。该材料必须涵盖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提供适量的英语技能训练,一方面与此前的中学英语教学接轨;另一方面进一步夯实英语语言基本功。第二,包含语言学、文学、欧美文化、哲学、社会学、逻辑、修辞等人文科学领域的文章。这类材料既能传授通识知识,也向学生提供重要的英语学习渠道。第三,文章后提供课外参考书目,该书目不再仅仅围绕文学作品来进行,而是涉及上述所提到的多个人文学科领域,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第四,提供各个人文学科领域中的经典背诵文章,要求学生背诵。
2.改革教学方法
现在的学生有个性、有思想,如果一味地像以前一样按部就班地以老师为核心进行授课行不通了。他们渴望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挑战性的课堂和学习过程。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们不妨让他们直接参与到授课的全部环节中。不论是教材的增删、课前预习内容的选择、课堂的授课方式,还是课后复习内容的确定、考试的方式和内容等,都可以通过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沟通后确定。这样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清楚地明白,为什么要学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学。当然,所有的讨论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广泛的阅读和积极的讨论为基础来进行的。此为教学方法改革之一,具体实施需要学校的支持和信任。其次,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如词典的选择和使用、资料编辑和查找的能力等,使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分析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改变测试方式
除传统的卷面测试、论文写作、个人陈述外,可以增设课外测试内容。即便是课内测试在形式上也可以创新。作业可以这样改革:在学生中开展优秀作文示范活动,将写得好的作文筛选出来,装订成册,在班级内部发行;给学生以展示自我的机会。个人陈述可以这样做:每人准备三分钟自我介绍,并录制下来,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发音及演讲表现有更好的理解。
4.课外环节增设辩论和表演,要求学生必须参加
组织模拟演讲比赛。由学生自己选题,自己当评委,组成大赛组委会,扮演参赛选手和观众,让没有参加过大赛的学生,感受到了真正的演讲比赛,得到了锻炼的机会。组织英文辩论赛。每名学生都参加辩论,层层筛选出最好的辩手,参加最后一轮辩论活动,并把过程记录下来,供学生日后观摩学习。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通识化教育模式能平衡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同时,保证其语言技能水平不下降,将语言技能融合到通识教育课程中,以达到“语言技能课程知识化,知识课程技能化”的目的。服务于教学实践,不搞花架子,不搞面子工程,实实在在地提高《基础英语》的教学质量,从而既健全了学生的人格又培养了创新型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苗文利,《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二十年的发展现状及理性省察作者》[J],《大学教育科学》
2.郑双涛,《非重点高校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改革模式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
学术不端行为在期刊投稿中层出不穷。教育部2009 年《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列举有七种应予严肃处理的行为: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伪造注释;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和其他学术不端行为。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论文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稿)》(2012 年12 月28 日)归纳为三类:论文本身存在的不端行为、作者署名中的不端行为、投稿和发表过程中的不端行为,并给出了基本的界定原则和标准(刊“CNKI 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的相关政策法规)。
分析《新会计》2013 年来稿,抄袭和一稿多投的情况最为普遍。文字重合率在20% 以上的占了全部来稿的33.87%,其中重合率超过50% 的接近全部来稿十分之一,系统提示为整体剽窃的达54 篇,还有24 篇被提示为剽窃观点;上述都已剔除了与法规文件的重合。属于一稿多投的竟占了全部来稿的22.79%,其中的24% 还兼有较高的重合率。来稿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其实还有许多情况,就我所接触,以下十类应引起重视。
一诫抄袭剽窃。尊重原创,反对抄袭、剽窃是写作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剽窃他人观点的做法,以及为反重查出来而作文字“技术处理”的改写,则隐蔽性更大,但其中大部分无法躲过系统的智能检测;难以查出的还有剽窃别人的图或表来用。
二诫一稿多投。有的作者期望一稿多投可提高文章的中稿率。殊不知,即使投稿采取邮箱密送各杂志,也徒劳无益。
由于绝大多数社科期刊使用同一个检测系统(SMLC)而信息相通,因而还是会被发现。一稿多投一旦得逞,其结果就是重复刊登。重复刊登不仅影响期刊之声誉,而且杂志的载文量将被扣除,从而影响相关评刊指标。杂志社之所以采取多方措施抵制一稿多投,就是这个道理。《新会计》的措施之一是发“拟用稿通知”给作者,待作者回复确认后才决定入编。
三诫心怀叵测。有的作者对“拟用稿通知”仅回复了“谢谢”二字,或虽回复确认“没有在其他杂志上发表过”,但实际却可能藏有玄机,因为有的事后发现已在他处刊登,《新会计》倒成了文章的重复登载者,岂不冤枉!有可能就是回复时,其他杂志还来不及刊登出来。还有些作者迟迟不回复“拟用稿通知”邮件,甚至我们再(多)次重发通知仍不予理睬,原来他是在等待另一本杂志的刊登消息。对于这类故意隐瞒一稿多投而未被发现却不幸刊登的,《新会计》只得将该作者列入(在一段时间内)不再予以审稿的“黑名单”。如果查到原来已经发表了,势必就得更换文章和调整版面,这就给编辑发排定版带来了许多麻烦。因此,建议作者要及时回复“拟用稿通知”,而且最好应作出“从未投稿他刊”的承诺。
四诫找人。在百度网上搜索文章的网站铺天盖地,有的不仅堂而皇之冠以“专业”之名,甚至还明码标价办理推荐杂志包发表。可是,我们有时还是能够识别出来的。因为这类来稿往往或在概念、名词上反复解释做文章,或者是内容泛泛而谈,既不专业更无创新,然而检测却总会通过,而且附录作者信息的排序也雷同。最近跨越湖北、河南两省的高考替考事件被曝光,“”替考能力都经事先测评,还配备有仿真指纹膜,组织作弊颇为“专业”,受到严厉谴责。找人与找人替考之欺瞒和恶劣如同一辙,令人唾弃。
五诫先挂网上。投稿前不宜先挂网上(包括论坛),否则有可能导致被退稿,《新会计》2013 年度就有15 篇之多。一些国外学术期刊(例如英国《自然》)都规定不应把论文结果事先透露给新闻媒体(引自2009 年6 月9 日中国青年报)。先挂网上,有的是为了看看反响或征求网友的意见,以便参考修改。由于网络也是文章发表的一种媒体,网上一挂就意味着内容已经公布了。对此,尚未引起有些作者的重视。
六诫署名不实。有的作者为了引起编辑关注,未经导师认可便与导师合署为作者。《新会计》对于此类来稿,总想方设法查到导师的邮箱,然后将“拟用稿通知”也同时抄告导师。我们曾遇到过很负责任的几位导师,他们回复我们,已批评了他/ 她的学生并撤销合署,甚至建议不要采用这篇投稿。因为导师清楚,论文的署名首先是种责任,如果没有具体指导论文写作,也未对论文有实质上的贡献,就不该添上自己的名字。此外,有的论文由多名作者共同署名。为避免发生因排名先后与对论文贡献大小不相符的矛盾,我们都将“拟用稿通知”同时都发给所有作者,并附上将来文章刊出的作者排序。因此建议,凡合署发表的投稿,希望将所有作者的邮箱都列出来,以方便日后联系。还有投稿后又来要求添加作者的情况,如果仅仅是想带上他/ 她“乘船”的,那就是种不严肃的行为了。
七诫摆花架子。一般来说,注有标引的参考文献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论文的学术水平。不过,著录的参考文献一定要与论文密切相关。有篇来稿文后的参考文献字数几乎与正文相当。经审稿发现,其参考文献的绝大部分却与文章内容关系不大。他可能是将人家文章后面的参考文献不作分析地照单全抄了。其实你想,与你文章内容不太相干的这些文献对你论文会有何贡献,你肯定未必逐篇去读过吧(特别是外文参考文献)?为了证明你对所引的文字已经仔细核对过原文了,建议作者的参考文献除了要列出登载原著的杂志名称和期、卷以外,最好再补上原句所在的页数,这也是为了方便他人核对的需要。有人来稿大段抄用他人文字,过度引用就成了他人观点的文字拼凑了。还有的文章重复引用一些相似的内容却无针对性的评述,这就令人怀疑似乎是为了扩充文章的字数了。我认为,引文应与论文具有逻辑关系,引用要以必要为原则,一般只需点到为止,否则就本末倒置了。
八诫马虎草率。有的来稿中的参考文献,在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却查不到;原来作者不是将文章题目漏了字,就是将原著者的姓名写错了,或者是刊登的信息有误,想必是作者凭记忆写就的,没作认真核对。我们怎么会发现的呢?因为,编辑除检查参考文献与论文内容有无关联外,还要逐条核对并纠正错漏和标识谬误。编辑花在这方面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不亚于对文章内容的审改。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录参考文献是项极为严肃的事, 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论文的可信度和作者的声誉,但许多作者对此却不甚了解。此外,来稿中常用词语错字漏字颇多,读不通的,也并非个别。有的作者仓促投稿,自己都没有仔细审核和修改,于是反复来邮件纠正错误。写作毕竟是件艰苦而细致的创作劳动,应该认真仔细,严肃投稿。
九诫重复发表。有的作者将自己以前的学位论文拿来投稿;有的论文大幅度引用自己以前的文章而未作出说明,由此发生极高比例的文字重合。如果引用自己已发表的文章,篇幅过大,又未补充新的观点,也属于重复发表。当然相关的界定标准还有待探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来自**小学。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竞聘演讲,并期望能在教改的大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生在教育之家我出生在东江边上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教龄长达35年的中学教师;母亲是一位受人尊敬、能干的妇女干部,后来也在学校工作。我的一位姐姐是教师,我的嫂子是教师,我的弟媳是教师,我的爱人和我都是教师,一句话:我的家是教师之家,我以教师之家为荣!
我在教育中长大我能当教师,除了家庭的影响外,我的启蒙老师对我的影响特别深刻。由于当时小镇上没有学前教育,我在写小写“3”的时候写成了像在飞的小鸟。是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学会的,就像我妈妈那样,我不由自主地叫了一声:妈妈。从此,在我心中播下了当教师的种子。
我要在罗湖教育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以上的人生经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有百倍的信心当好校长的助手,协助他办好学校,让学校上档次,上水平,为罗湖教育强区增光添彩。
当前,教育战线正迎来了改革的春天,各项改革措施逐步推出,素质教育实施正方兴未艾。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全体”就是坚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帮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因材施教,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如果有幸当上副校长,我将协助校长做好分管的工作,并实行“一个转变,三个改革”。一个转变就是转变我们的人才观:我们小学的任务是把儿童培养成具备初级生存能力的少年,为初中输送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合格并有特长的生源。
一改教学法。我崇拜的教育家有很多:卡耐基、杜威、孔子、陶行知、支玉恒等,然而我最崇拜的是现代教育家魏书生。他成了我学习的偶像,从他那里我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学到了不少教育教学的经验。我特别佩服他的教法,他身为中学校长,不但当班主任,还担任语文课,还要经常在外作报告。按道理,他所任教的班级一定是差班,不说差班也一定是后进班。但事实胜于雄辩,他所带的班级不但不是后进班,而是先进班,学生语文科成绩名列前茅。我左思右想,他与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同,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大大地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创造中进步。他把学生分成语音组、词语组、语句组、段落组、写作组等。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哪一方面的问题,就去找那个小组的成员解决。学生如此学习,他当然可以自由了。我也在小学生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针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怕写作文、日记的问题,要求学生亲自种豆子,把劳动的经过和豆子发芽的情况如实地记录下来。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但喜欢写作,还写得好。到了六年级,不少学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我以此为素材写的论文获得了中央教科所学法指导论文二等奖。
二改教材。新一轮的课程教改革早就定好了调子:国家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体系;实行一纲多本;打破出版、发行的大一统局面。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对这一改革从内心感到高兴。一是我们有选用教材的权利;二是我们可以编写校本教材;三是实行综合课程后,我们的课本种类可以大大地减少,学生的书包将会真正地减轻,才能把素质教育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师才能抽出一点时间去进修,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目前,莲南小学围绕科普兴校这一特色,正在进行“三模”科普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开发。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教材开发出来。届时,我们还要申请鉴定和专利。
三改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方向标,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一是上级政府部门对一所学校的评价;二是学校本身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三是
对学生的评价。我认为,要评价一所小学办得怎么样,×××督导评价体系是比较科学的、系统的。在评估标准里面,包括了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两大类别,一灿?9条指标,每一指标有相应的分值,总分值500分。对学校的每一环节,每一个角落都纳入评估体系。我将协助校长按督导评估的的标准建设和管理好莲南小学,力争早日实现五年规划的目标——把莲南办成省一级学校。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一直是校长们头痛的问题,因为教师的工作是良心工作,难以衡量。我认为可以制定相应的量化评比标准,实行量化考核,过程和结果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三个有利于”和“三公”为原则:有利于学校整体工作;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作为学校领导绝对不能以班级平均分或合格率作为教师工作评价的唯一标准。要是这样,接到后进班的教师再认真、再负责,第一学年可能什么也评不上。教师工作的评价考核,在莲南小学做得很好,从来没有教师因年度考核、评先、评优闹意见,真正考出业绩、评出先进、鼓足了干劲。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相当重要。评价学综合生素质的标准就是你认为需要培养的目的。我们小学的培养目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个性有特长的初级人才。考核学生要以综合考核为主,兼顾特殊,要不然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特长生受打击。当今世界级的钢琴王子——李运迪,他要是在普通的小学、中学学习,就可能没有今天。像韩寒这样的特长生,一定要他在数理化方面齐头并进,他可能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我举的两个例子,不是说明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要全面发展,而是想说明我们要让某一部分学生的某一方面优先发展,使我们的小学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实行优者更优,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真正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树立终生教育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特别是我们中青年一代,处在改革的潮头,国家已加入wto,祖国申奥的成功,都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勇敢地迎上去,使自己与时俱进,不断努力进取,将来成为深圳、全国的名师,同时愿自己的桃李芬芳。我能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奉献青春热血,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是我最大的幸福!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应用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计算机网络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关计算机网络教学的问题,在笔者近两年来电脑教学实践中摸索并探究一些经验和问题。下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提高教师素质
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给教师提出一个新的任务,那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的素质也在随之提高,以达到与时代同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计算机网络教学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促使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电脑技术,一方面提高本身素质,另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新世纪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合格人才。在教授过程中,教师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如,在多媒体电脑教室给学生上课时,有时学生机操作系统出故障,缺少某一程序,电脑无法启动,就得重新安装操作系统,那就是进行网络拷贝。对这一技术,我刚开始接触,操作时不是很熟练,通过浪潮公司来人指导,自己虚心学习后,基本上运用自如。有时一些学生机的应用软件无意之中删掉,还得重新安装。有时学生机无法开机,根据自己的无线电维修的经验,自己将主机打开进行修理,解决不少电脑故障。从此看来,光是掌握电脑的一般操作还是不够的,还得对电脑在正常使用中,学会软硬件的维护和维修的技能技巧。才能真正把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室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
由于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起步较晚,加上本国的国情,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网络教学还在困境中徘徊。特别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中小学校,要搞计算机网络教学,就好像白日做梦。但是,在国家对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加大,以及人们奔小康的步伐加快,现在我市正在建立“校校通”工程,校校通网络和远程教育,在不久的将来会实现全国的中小学校不分城乡,都能进行网络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是操作电脑的能手或高手。因此,教师必须提高业务水平,学历提高一个档次――学习才能达到。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介入了教师们的备课、上课和教学研究中,教师对应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的认识不断提高,逐步建立了新的教学理念。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知识的探索者;教学的内容不仅是知识,还有方法、能力、品格;教学媒体是学生的认知工具,既作为感知的对象,又作为认知的途径;教学方法应为“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商讨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方法综合运用;教学的进程必须是“问题──发现──探索──创造”。新的教学理念的建立使教师们不断的追求高效能的课堂教学模式,那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我校利用这种指导思想设计了各年段“作文三维教学模式”的课例,并上研究课,为学生 创设了主动发现、自主探究、积极意义构建的愉悦作文环境,学生的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可见这样的教学模式正使原有的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新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三、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优劣
1.网络教学的优点:是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直观性强,知识面宽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电脑教室这一软件进行教学演示时,声音、图像、文字、动画、学生在自己的电脑屏幕上直接可以观看操作的全过程,学生观看了以后,很快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操作。学生最喜欢上电脑课,兴趣很浓,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有时上节课刚下课,就进微机室,就连大休息的20分也不放过,下课时还恋恋不愿离去。
2.不足之处:
①计算机网络教学缺少自己的应用软件,这有待于软件开发商的开发;
②自己的课件制作还不完善,有待于自己开发制作。
③多媒体网络教室上网的费用高,给上网带来不便,这有待于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解决上网费用高的问题。
④网络教学不仅在多媒体教室上信息技术课运用,还应在其它各学科教学中应用。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共享,把网络教学落实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四、创设了理想的教学环境
计算机技术把文本、图形、图象、动画、声音和视频集成处理,使信息更生动更丰富多彩。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学科课堂教学当中,创设了理想的教学环境,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率与效益。首先网络化的教学系统实现了高度的资源共享。如在备课时,我们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质教案库和计算机教学软件库中的资源,设计教案,以提高备课质量。教师通过浏览、选择、组编,设计成一个个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既快捷又高效。课堂上应用这些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我校教师还常常浏览互联网上的“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站点中的栏目。教师们常常把“小学教学艺术”、“教学论文”、“名家点评”等资源下载下来以供学习参考。栏目中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给教师们很多启示;教学资源库常为教师们备课提供丰富的内容,使教学设计更科学、更有新意。网络化的教学系统可创设教学情景,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在教学中,多媒体网络的介入使学生进入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学生常被友好的界面所吸引,思维得以激活。在软件演播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滋润学生的感情幼芽,使学生显示各自的聪明才智和潜在的力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获得探究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审美的乐趣、创新的乐趣、积极向上的乐趣。并将这些乐趣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机。
五、结束语
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推动教育改革,但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事业。不仅需要社会物质生产部门为学校、为家庭提供足够数量和适用的硬件设备,还需要在软件开发和应用的研究方面做更大量的工作,后一点容易被忽视。任何一项具有比较深远影响的改革,都不是短时间内简单的一、两个招式就能够“立竿见影”地反映到学生的成绩统计表上面的。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很快。教育事业必须跟上现代化步伐,所以,计算机网络教学势在必行,这是事实不可否认的。路,是人走出来的。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我们要历经千辛万苦,踏出一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新路来。
参考文献
[1]杨春秀.信息技术教学导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彬.浅议计算机网络教学[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05).
【关键词】母语迁移;英语语料库;语料研究;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82―03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语言迁移一直在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者们从语言、心理以及社会等角度对语言迁移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语言迁移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为外语教学提供依据和启示。
一 语言迁移理论的研究及发展阶段
20世纪40―50年代以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对语言和外语教学影响巨大。对比分析理论(Contrastive Analysis)产生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强调语言习得是一种习惯的学习,是一个从母语习惯向外语习惯迁移的过程,因此新知识的学习必然会受到旧有习惯和学习经验的影响。Robert Lado在他的《跨文化语言学》(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1957)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即从母语与目的语的差异来判断第二语言习得的难度。认为母语与目的语的差异越大,习得中的难度也就越大。因此可以通过对比两者的差异来预测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难度和学习者可能出现的错误,并将之作为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的依据。之后行为主义心理学受到了认知心理学的猛烈抨击。六十年代末由Chomsky提出的普遍语法理论(Universal Grammar)对对比分析理论提出了挑战。普遍语法对对比分析理论的难度和错误预测能力产生了质疑。试验表明,通过对比分析所预料的难度并非一定是学习者难以掌握的语言点;与此相反,学习者在遇到那些母语与目的语相似的语言常常容易出现错误。由此说明,差异不一定会产生困难,有些差异反而会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
对比分析是建立在对比分析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的。这一方法认为,外语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外语学习中产生错误的原因,才能有效地防止和纠正错误。而学生的错误,大部分是由于母语的干扰。
错误分析理论是20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是建立在外语习得理论基础上的。这种理论认为,既然外语习得过程和母语习得过程相同,那么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所犯的错误可以反映出他们语言习得的水平。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可以观察、分析、归纳二语学习者所犯的错误,提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实际所犯错误的情况,通过分析错误,来探寻学习者中介语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从中找出规律并指导第二语言教学。
Selinker于1972年提出的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 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语言迁移的认识。中介语指的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某一阶段学习者使用的语言系统。在这个体系中,学习者从母语出发,经过中介语,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因此中介语是语言迁移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更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必经之路。
二 母语迁移实例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已牢固建立起来的母语系统会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积极的促进和消极的干扰影响,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母语正迁移,消极的干扰影响为母语负迁移。中国学生做中译英是从汉语的思维和文化模式向英语的思维和文化模式过渡,但由于受到汉语母语的干扰,在翻译中大量出现汉语负迁移的痕迹,以致转换不能顺利实现。尽管各个高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发现学生们大量的类似错误,但毕竟受到时间和精力有限,错误语料选取的种类和数量有限,语料的选择可能不具有代表性,不能充分反映和体现不同类型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和学习的特征、存在的不足和欠缺。
英语语料库(Corpus for English Majors)
《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多语种语料库建设与研究--英语语料库子项目(Corpus for English Majors)》为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7BYY037)。第一阶段的语料采集以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语料为主,语料由作文和翻译两部分组成。其中翻译部分是目前国内外语学习者语料库中的首创,收集了2004到2006年八级考试翻译(汉译英)2000篇。语料库的文本选样覆盖了全国各地的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外语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等,并完成文本的失误标注。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试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其考试结果又对教学有很好的反拨作用。因此通过分析专业八级考试中翻译题的错误类型的实例来看语言的迁移现象对教学很有帮助。对TEM-8(2006年)翻译考试(见附录)450位学生的错误进行统计,使用AntConc 软件对这些译文中标注的错误进行语料分析, 发现考生们所犯错误数量居于首位的便是词汇失误共有2574次,标注中使用符号wd。
现举例分析失误频次较高的四种类型――词类失误、替代型失误、冗余型失误、选用一一对应中文词汇等。词类失误指一定上下文中词语意义基本恰当但词类有误的一类错误;替代型失误是指词类无误但从上下文意思来看词语却使用不当;冗余型失误是指某一词语在特定上下文不该使用却出现;选用一一对应中文词汇是指翻译中使用表面相似的中文同义词。下面将从母语知识干扰的角度加以分析。
1 词类失误(wd2) 出现了51次。
失误比例最高的是形容词当名词使用,其次是名词当形容词,动词当名词和副词当形容词等。
1)…, but never put itself on the top of the every thing.
…whether the painful is strong or not…
2)… less than those in industry one…
People in agriculture society can share things…
3)…because whether the complain is strong or not.
Our depress, therefore, is not as heavy as the westerner.
4)…because they are mildly, quietly and simply…
以上各句中的斜体单词应分别为1) everything, pain;2) industrial,agricultural; 3) complaint, depression;4) mild,quiet and simple。究其原因是学生目的语还未达到熟练的程度,将所学词汇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就会发生误用。大多借鉴了母语的使用,因为中文里“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用得很多;母语中“抱怨”和“苦闷”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
2 词汇替代 (wd3) 有1052次之多。
这类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学生没有能很好地掌握英语词汇,并受汉语影响。
1)China have taken that …
2)Therefore, our dismay is less than westerners.
3)…human beings stand at an appropriate place in nature.
4)Not restricted by goods.
第一句应为Chinese,学生未注意目的语中词义的差异,Chinese既可以译为“中国的”,也可以译为“中国人”。第二句应为sufferings。 “dismay”可表失意,与“苦闷”有些差别,在中文中看起来似乎相近,但放到英语上下文中显然很牵强。第三句应为“… man is put in a proportionately reasonable position among all the creatures of the natural world.” 学生把汉语思维翻译成英语进行机械的逐字翻译,母语的负迁移可见一斑。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第四句,“不滞于物”,此“物”不可望文生义,非“goods”而为“material comfort”。我们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充分读懂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方可落笔,翻译须形神皆备。
3 词汇冗余(wd5)有 127次。
1)The representation in the aspects of philosophy and arts reflects …
2)…in the nature circle.
3)…are much more smaller….
第一句应将将汉语的名词结构转换为英语的动词结构,不显累赘。“在哲学艺术方面的表现都反映出”应译为“The philosophical,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all reflect that…”。第二句留有太深的母语痕迹,英语里只说“in nature”。第三句的失误显然是没有牢固掌握好比较级的结构。
4 选用一一对应中文词汇 (co1)有242次。
1)The Chinese nation has never viewed that …
2)That the human being should be the highest over everything.
3)The main philosophy in ancient China was not to be stopped and enslaved by material comfort.
4)…because the intensity of the agony can be transferred according to the intensity of our desire.
第一句中“看作”译为“view”有误,从上下文来看,应选择“regard…as”较为贴切。
第二句此“高于”并非真正的高度,而是表示抽象的等级地位,应译为“a supreme creature”。
第三句“不滞于物”,“滞”此处并不作“停滞”解,应理解为迷恋舒适的生活条件,可译为“overly indulge himself in material comfort”。
第四句的“转移”是主动的,不能采用被动语态。译为“…since the extent of suffering shifts with the intensity of desire and ambition.”
我们的学生想当然,不深究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将信手拈来的中文就写上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另外也反映出我们学生无论是英语还是中文功底都不尽人意,函待提高。
以上我们分析了词类失误、替代型失误、冗余型失误、选用一一对应中文词汇等四种情况,认识到母语负迁移是学习者词汇层面失误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受母语影响很深,他们在语言输入时期便深受母语的影响,汉语先入为主,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从头脑中选取与汉语相对应的英文单词,却忽视英语措辞规律,忽视英文词汇的语法语用意义,生搬硬套了汉语用法。
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在文化、历史、地理、习俗、语言逻辑思维、语言结构表达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这就意味着汉语词汇不能一一在英语里找到绝对的对等词,即使是相同的词语,内容也可能不完全相同,存在词汇和词义空缺,英语学习者在具体使用词汇时往往忽略这一点,造成词汇学习上的负迁移。英语是形合语言,有时态、语态、人称、数等多种形态变化,语篇主要是通过并列连词、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等各种语法手段来保持连贯和衔接的,相对较长较复杂;而汉语是意合语言,没有时态、人称、数等的形态变化,主要靠语序和实词来表达含义,句子结构松散、不严谨。
以上是我们学生在英语专业八级翻译中词汇层面母语的负迁移情况。英汉语言间的巨大差异是导致负迁移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应考虑英汉在文化、思维习惯和语用上的差异,从而能比较全面地看待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三 语言迁移现象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测试对外语教学具有反拨作用。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翻译部分学生所犯错误及产生的母语负迁移对我们有所启示。对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不仅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更为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据。语言迁移现象对外语教学的启示首先是应将对比分析理论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对比分析理论在预测语言学习者的困难和错误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教学手段来减少母语负迁移。
要减少词汇语义层面的失误,要大量接触和输入目的语,学生只有广泛阅读地道的英语,才能对其理解、记忆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才不致受到更多的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习者的失误经常是由于心理词库中存储的词汇组块较少,在表达时按照汉语习惯生搬硬套。而语料库语言学中的词汇组块教学,可以使学习者避免词汇选择错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程度。Lewis(1993)认为预制语块可在很大程度上使学习者避免语言错误,从而保证交际的正常进行。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突出目的语与母语在文化上的差异,帮助学生来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对语言所造成的差异。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去接受目的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在外语教学中应尽量减少负迁移的影响。教师应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多采用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使学生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有意识地实现正迁移。同时,教师在发现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和错误时,应给予科学的引导。鼓励同学们在课外多和英语国家人士交流,在真实的语言环境里提高语言能力。伴随着语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语言迁移现象作为二语习得的重要课题会有更圆满的解决方法。
四 结语
通过对英语语料库的研究,发现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翻译中母语负迁移在词汇层面的表现,说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阻碍了中国学生取得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的翻译能力。在英语教学和二语习得中应充分认识这种差异,采取各种方法大量增强目的语的输入,尽量将语言学习融入真实的情景中,日积月累才能逐渐地学会运用较地道的目的语。
参考文献
[1] Ellis,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 James C. 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 Exploring Error Analysis.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129.
[3] Lewis, M. The Lexical Approach. [M]. Hove, England: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1993:93-95.
[4] 何安平.语料库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6] 李文中,濮建忠.语料库索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7] 卫乃兴,李文中,濮建忠.语料库应用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8]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 杨惠中,桂诗春,杨达复.基于CLEC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0] 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数码影视电脑特效电视电影dv作品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当数字化技术介入娱乐媒体之后,开始打破传统媒体的界限,出现电影、电视、激光视盘、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传播方式交互并存的趋势。尤其对电影艺术来说,数字化意味着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极大地影响了电影从创作生产到发行放映的各个环节,正在改变并将彻底改变传统电影业的面貌。对此,我国家主管部门已作出明确决策:“实现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从传统产业、传统媒体向新型产业、新型媒体的转换。”
数码电影时代是在我们理论准备不足的状态下降临的。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出版了邵牧君颇有影响的《西方电影史概论》,邵先生在书中论及电影史的分期时曾断言:“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在技术上达到完善的地步,此后的技术发展不再对艺术表现有重大的影响。”[1]在相当长时间里,邵先生的见解并未引起什么异议。不过以今天眼光来看,这一观点毋疑需要修正,并且有必要强调:数字技术介入电影艺术的重大意义,丝毫不亚于甚至超过了20年代有声电影淘汰默片、30年代彩取代黑白片的那两次技术革命。
在数字化浪潮冲击之下,国外影坛开始流行“后电影时代”(post-cinemaera)的概念。但是在中国电影界,至今对数字化革命的紧迫性尚未达成共识。我们注意到,《电影艺术》杂志刊发的专栏《入世后中国电影会发生什么变化》,以来函照登方式公布了编辑部对43位业内知名人士的问卷调查。这些人士各抒己见,但其中仅有两人提及数码电影。一位是导演黄蜀芹,她认为“数码电影的形成会改变制片及观片方式,但这在中国都需要时间。”;另一位是上影集团副总裁许朋乐,他建议“采用高科技计算机制作表现中国人命运情感的大片,力争在一些大城市与好莱坞进行抗衡。”[2]当然,问卷调查含有即兴成份,答者未必经过深思熟虑,但2:41的比例毕竟过于悬殊,至少说明数码电影还没有受到中国电影界的广泛关注。
在数字时代,任何形式的信息一经数字化,就被整合为统一的数字化信息,进而打破不同媒体之间固有的壁垒。数字化整合并不意味着电影媒介的消解,但却使电影的内涵与外延有了重新界定的必要。从影像信息的存储来看,目前拥有感光材料(胶片)、磁性材料(录像带)、光学材料(光盘)等不同载体,相互间可进行“胶转磁”、“胶转数”、“磁转数”、“数转胶”的转换,由此形成了笼而统之的称谓“数码影视”。
我们认为,“数码影视”这个概念过于宽泛,实则上在数码影视体系之内存在着分野,依据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材、传受关系等要素加以辨析,可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基于传统影院放映的、含有“数转胶”电脑特效的电影大片;
——基于数字影院放映的纯数码电影(包括3d动画片);
——基于数字化制作的电视电影;
——基于个人化制作的dv作品。
且让我们结合数码影视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机遇来做一番考察,探究数字化为中国影视业带来的压力、动力与潜力。
一、电影中的数码特效
电影诞生以来,始终存在着摆脱“物质现实的复原”,由创作者发挥巧思奇想的电影特技传统。如电影先驱者梅里埃原先是魔术师,他出于职业习惯,首创了停机再拍、多次曝光、叠印、倒放等特技手段。在中国电影史上,张石川热衷“接顶”特技也是出了名的。1925年女演员张织云访美归来,向他谈起好莱坞名导演刘别谦运用“接顶镜头”在摄影棚里制造海滨场景的见闻。张石川听后立刻着手模仿,将接顶镜头玩得得心应手,还情不自禁地夸耀:“上海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山,连一个土堆都没有,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什么泰山、黄山,全都可以请画家搬到摄影场里来了!”[3]
电影特技的本质,说到底是一种“以假乱真”的艺术。在影片生产过程中,摄制组常会碰到某些在现实时空中难以再现的场景,这就需要采用特技手段在银幕上玩弄障眼法,将不可能拍到的画面变为可能。数十年来,电影特技师们施展聪明才智,掌握了模型摄影、模型接景、绘画合成、放映合成等一整套传统特技方法。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高科技的介入,电影特技产生了质的飞跃。在数字化进程中,1991年是个重要年份,柯达公司在那年研制成“cineon”数字电影制作系统,运用具有900万像素、4096线的ccd扫描仪,先将电影胶片上的影像转换成数字信息输入计算机图形工作站,经加工处理之后,再通过激光印片器将影像转录到电影底片上。cineon把电影和计算机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在催生数码电影方面功不可没。数字化不仅提高了电影生产的速度与效率,还大大扩充了电影艺术的表现空间与表现手段。尤其在数码特效领域,三维虚拟场景、角色动画、影像逐帧修改等先进手段的应用,为导演们提供了“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的强大技术后盾。
好莱坞是数码特效的策源地,据统计,在全球票房超过2亿美元的100部好莱坞影片中,共有53部采用了数字技术。[4]随着数码特效的频繁应用,人们的理性认识也深入了一层。美国数码技术专家科林.布朗指出:“有两种特技效果存在,一种是展现在你面前的、可见的特技效果,产生震撼惊叫的效果,这就是《侏罗纪公园》的恐龙和《异形》的外星人等等;还有一种是不可见的、隐性的特技效果,为影片增加许多叙事成分。”[5]这种区分很有指导意义,如果说“看得见的特技”更多适用于科幻、魔幻、神话、动物等题材,那么“看不见的特技”适用面更广,在各种常规题材中都有用武之地。例如在《阿甘正传》中,由1000名群众演员出演的反越战示威场面,被复制成有5万人参加的浩大规模;扮演中尉的演员穿一双“蓝色遮蔽袜”,不费吹灰之力就达到了“双腿截肢”的造型效果。又如《泰坦尼克号》所展现的各种气候条件下的海洋,乃是依靠arete公司开发的软件,动用300台sgi工作站生成的“数字海”,在银幕上不露一丝破绽!当然,数码特效的制作成本目前还居高不下,《泰坦尼克号》投资2.5亿美元,数码特效的开支差不多占了一半。正是这一因素,致使不少业内人士将数码特效视作“高不可攀的奢侈品”,认为资金短缺是制约中国数码电影发展的瓶颈。其实未必尽然。
数字化是电影制作的必由之路。与好莱坞相比,中国电影数字化的进程大约滞后了十多年。原因之一是80年代以后,由于电影票房滑坡,不少电影制片厂的特技车间纷纷下马,制片人为省钱,能不用特技的尽量不用,致使国产片里的特技元素日益萎缩。原因之二是中国电影编导对高科技感兴趣的人并不多,对数码特效的应用热情不足。而好莱坞却拥有专攻数字电影的专业户,如詹姆斯.卡麦隆以平均两年1部的速度,成功地导演了《深渊》、《终结者ii》、《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号》等四部数码大片。在中国影坛,张建亚导演是孜孜不倦探索数码电影的第一人,他最初的尝试始于1995年,运用电脑特效来制作《大闹天宫》,后因资金原因而搁浅。但他并不气馁,四年后终于成功地执导了首部国产数码大片《紧急迫降》。张建亚对电影有着独到的见解:“我觉得电影就是运动的艺术,电影离不开各种有趣的运动形式,因而也离不开技术。中国电影从《孤儿救祖记》以来就太注重道德伦理兴趣,结果把运动细胞都退化掉了。”[6]正是这种集体无意识,长期来稀释了中国电影的科技含量。
1999年是中国数字电影的起飞之年,一下子涌现《紧急迫降》、《冲天飞豹》、《横空出世》三部运用电脑特效制作的故事片。美国sony数码电影中心技术副总监观摩《紧急迫降》之后,认为中国同行的制作“已达到好莱坞同类影片的中上水平”。国内学者的评价更为积极,倪震指出:“《紧急迫降》在电影工业拓展上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它的思想艺术价值和票房价值。它表明了中国电影作为工业系统在科技理念和工艺技术方面的突破,是一个民族崇尚科学、展望未来的精神体现。”[7]值得称道的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当年审时度势瞄准数码电影的目标,为投拍《紧急迫降》斥巨资从海外引进先进设备,成立了“上影计算机特技制作中心”。现累计投资达8000万元以上,已正式亮出“上影数码”的品牌,决心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数码电影生产基地。“上影数码”的最新出品是张建亚执导的大制作《极地营救》,该片的数码特效涉及泥石流、沙尘暴、雪崩、高空救险等惊心动魄的场面,以及“瞬间浓缩”古格王国由鼎盛至衰落的奇观。电脑特效总量占全片镜头数的60%,比例大大超过了《紧急迫降》。此外,《极地营救》的部分镜头还首次采用2000线高清晰度数字摄像机拍摄,力求以超一流的视听效果让国产数码电影跃上新的台阶。透过片尾字幕长长的工作人员名单,我们欣喜地发现了中国影坛第一个专事电脑特效制作的团队,他们操练了一整套包括三维建模、动作捕捉、材质渲染、合成数字人的生产工艺,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高科技电影制作平台。
国产数码电影下一步应尽快开拓题材面,在风格样式上寻求新的突破。以张建亚导演的两部影片来看,无论《紧急迫降》还是《极地营救》,均是依据真实事件为原型的正剧。其实,在纪实题材中电脑特效的用武之地颇受局限,难以达到淋漓尽致的程度。现实生活和艺术想象是艺术创造的两个源泉,电影编导“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借助电脑特效更能得到异乎寻常的发挥。人们期待着,诸如科幻片、神话片、魔幻片等新颖样式,以及《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传奇名著的改编,在银幕上掀起国产数码电影的第二波。
二、纯数码电影
数字视频有三个来源:一是通过数字设备直接获取(如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cd-rom光盘、因特网下载等);二是靠计算机软件创建生成(如photoshop、maya等软件);三是经模数转换的其它素材(如胶片、录像等)。一部影片如果完全由前两种数字视频构成,便可称作“纯数码电影”。目前观众所接触到的纯数码电影,主要是3d动画片。
在动画电影史上,法国的雷诺被尊为创始人。但动画片真正诞生始于1907年,以美国的勃拉克顿发明“逐格拍摄法”作为标志。中国动画电影的拓荒者是著名的万氏四兄弟,他们受聘“长城画片公司”,于1926年制作了我国第一部动画片《纸人捣乱记》。该片描绘躲在墨水瓶里的纸人偷偷从瓶子里溜出来,同正在写字的真人捣乱,弄得真人火冒三丈,其新奇效果当年轰动沪上。
动画片创作历经手绘动画、计算机辅助动画、计算机生成动画这三个发展阶段。计算机生成动画亦称计算机生成图像(cgi),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影片无不采用cgi技术。cgi无需摄影机的介入,而是依靠计算机创造出一种“虚拟现实”,一种亦真亦幻的三维空间。因此“拍电影”的说法已不能成立,确切地说,是通过计算机工作站“做电影”。1995年,好莱坞推出第一部3d动画片《玩具总动员》,片长77分钟,制作周期历时4年,一共动用110台计算机,耗费80万个计算机工作小时才完工。该片由1561个镜头组成,合计76个角色、366种对象,在主角安迪的头顶上据说生有12384根头发。在3d动画界,毛发的根数、皮肤的质感、物品的纹理等等,很快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指标。2002年迪斯尼公司与pixar公司联合制作3d动画片《怪物公司》,运用专门设计的fizt动画软件,给怪物主角苏利文全身平添300万根飘逸的蓝色柔毛,其逼真效果与《玩具总动员》相比,后者堪称小巫见大巫了。值得一提的是,在《怪物公司》中,首次出现了“中国娃娃”(或称“东方娃娃”)黑头发黑眼睛的可爱造型,这是山姆大叔为抢占亚洲电影市场作出的精心策划,以此来博得东方观众的欢心。
3d动画片使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暴露出某种先天性不足,即动画艺术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今年2月,日本动画片大师宫崎骏的新作《千与千寻》荣获第52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这是国际著名电影节首次将最佳影片奖项授予一部动画片。在计算机动画已成为时尚的潮流之中,宫崎骏仍固守手工制作动画片,成为第一个对3d动画片说“不”的人,他的忠告是:“技术看起来使人自由,其实分工过于精细,很容易使独具匠心的制作变成流水式的生产。”
近年来,海内外开始流行“动漫”这一新概念,它有别于传统的漫画和卡通,而与流行时尚、新媒体、电子游戏交错互动,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动漫产业。上海市从2000年开始举办《动漫画展》,参观人数一届多于一届,成为动漫爱好者盛大的节日。动漫的忠实受众是青少年群体,根据年龄结构分析,他们属于“看动画片长大的一代”,对动漫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以及不同于长辈的理解力和欣赏力。这个群体与计算机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中间将会涌现中国目前紧缺的从事3d动画片创作的人才。
“纯数码电影”还有另一种涵义。在物质载体方面,纯数码电影的影像和声音不再记录拷贝在胶片上,而是将数字信号记录在计算机磁盘上;在节目传输方面,纯数码电影不必经过远距离装运或跑片,而是通过通信卫星、有线光缆等渠道定向传送至电影院的接收终端;在放映设备方面,纯数码电影通过内置光学芯片的投影仪显示高清晰度的画面与立体音响效果,使观众获得超一流的视听享受。1999年3月10日,美国举行了第一次纯数码电影演示,此举宣告着“无胶片电影时代”(filmless)的到来。同年5月,美国出现4家数字电影院,据行家预测,未来五年内数字电影院将普及全美国。现在看来这一预测未免乐观了些,截止2001年统计,全世界建成的数字电影院仅有32家。
2001年10月,我国首部纯数码电影《青娜》(谐音china)在北京旅游景点中华世纪坛首映,该片长度仅5分钟,实际上是一个娱乐节目,不是正规的电影作品。2002年4月30日,中国第一家数码电影放映厅在上海永乐电影城开张迎客,首映片目是姜文主演的《寻枪》,但该片并非纯数码影片,而是通过“胶转数”形成的数码版。此前,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步亭已向外界宣告,将通过资本运作筹措巨资改造全国电影院,要在十年之内实现电影的数字传送和放映。这个时间表现在已进入倒记时,同时也预示着纯数码电影未来巨大的市场份额,将吸引各路人马竭尽全力角逐中原。
三、电视电影
美国电影学者j.莫纳科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怎样看电影》一书,字里行间留下了对影、视合流亦清醒亦朦胧的认识:“到了1980年,情况已经变得很清楚,我们所谓的电影与我们所熟悉的录像和电视,不再可能截然分开了。时至今日应当把它们看作是一个统一体的组成部分,我们确实需要一个能够包括影片与录像带的新词汇。……从现在起,‘电影’成了一个尚无新名称的、包括艺术与技术而组成的行业,姑且名之为‘电影电视’吧。”[8]
类似的情况也在中国发生。从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中国电视业超常规的发展,占去了人们大部分的休闲时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连年递减。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电视迎来新一轮扩容,由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所覆盖的家庭接受环境,在不少地区已多达数十个频道。各家电视台之间展开激烈的收视率大战,电影似乎无力招架,悄然退出同电视竞争的地盘。然而,就在中国电影业整体不景气的处境中,却存在着一个闪光的亮点,那就是中央电视台于1996年1月开辟的电影频道。在全国媒体利润排行榜上,电影频道后来居上,排名名次已跃居第五位,其收视率之高、传播范围之广,无形中已成为全国观众敞门入场的“中华第一大影院”。据统计,1998年国内电影院共放映414.9万场次,观众数量仅为5.7亿人次;而同年度电影频道的观众却达到4.3亿人次,两者几乎平分秋色。从表面上看这4.3亿人次分流了电影院的上座率,实际上他们所欣赏的依旧是电影。这种现象在国际上具有普遍性,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委员会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尽管大多数西方国家中去公共影院看电影的人次有显著下降,更加多的观众还是通过电视看到了影片。这两种交流工具之间的结合也越来越亲密,而且不断发展的盒式磁带录像工业将为电视和家庭放映提供更多的影片。”[9]
电影频道开播以后,为保证节目源,几乎买断了1949年以来各家电影厂生产的所有故事片及建国前摄制的大量老电影。但不到三年时间,就把库存的近3000部国产片统统播放了一遍。为开拓片源,电影频道自1998年开始投资拍摄低成本的“电视电影”。1999年春节期间,第一部电视电影《岁岁平安》与观众见面。此后三年,电影频道每年投资6000万元,总共拍摄了约400部电视电影。今年电影频道继续加大力度,计划投拍和购买的电视电影数量将达到200部左右。透过数量看本质,我们不难发现电影频道这个面向全国观众的播映平台,不再满足于承担“下游”功能,即购买、回放各家电影厂出品的电影;它依靠自身的策划组织能力和经济实力,已成为中国电影的“上游”企业。
那么,电视电影与数码电影是不是一回事呢?
我们认为,数字化使信息和载体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数字域,影像信息和声音信息在形式上都表现为“0”或“1”,信息对载体的选择变得灵活多样,突破了传统业务分割的界限。从理论上说,数字化介入电影或电视并无质的不同,两者同质同源,都是在数字化环境中完成作品的前、后期制作。尤其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电影与电视的区别仅表现在电影属于“胶转数”,电视属于“磁转数”,一旦扫描、上载完毕,在计算机中处理的都是“0”或“1”。此外还有必要强调,中国的电视电影一般采用数字beta摄像机拍摄,而非国际上惯用的16毫米电影胶片摄影机。因此,中国的电视电影虽然启动较晚,技术基础却是一步到位建立在数字化平台上,这也是我们将电视电影纳入数码电影看待的一大理由。
从制作角度比较,数码电影胜过胶片电影的优势在于节省成本与生产周期,能收到多快好省的效益。中央台电影频道目前投拍一部电视电影的平均预算为50万元左右,采用了稳妥的低成本策略。有关人士对此直言不讳:“在现在非常不规范、不成熟的电影市场环境下,与其投资上千万拍一部血本无还的影院电影,不如用上千万投拍20部有经济保障的电视电影。”[10]当然,电视电影也不全是小制作,例如《大沙暴》便动用8台nt工作站机群(16个cpu),制作了大量三维特效镜头,为电视电影进一步向高端数字技术靠拢积累了经验。
据中央电视台收视率调查统计,一部电视电影在电影频道播出,基本收视率稳定在2000万-3000万人次,传播速度与覆盖面相当惊人,任何一部电影在电影院首映都是无法与其相比的。不过,也有一些人士为此而担忧,认为电视电影客观上使观众养成“足不出户看电影”的习惯,会逐渐与影院疏远,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来说,终究是“权宜之计”而非长久之计。其实,这种看法颇似因噎废食,少拍、少播电视电影未必就能提高影院的上座率。何况电视电影作为传播电影文化的有效载体,既为国产片维系了难能可贵的观众“人气”,又为编导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机会。
目前集结在电影频道周围拍摄电视电影的主要是一批青年导演,他们从专业院校毕业不久,非常珍惜独立执导作品的机会。然而,他们对电视电影的看法并不一致。如管虎认为:“现在的电视电影就是电视剧,但商业操作氛围不象电视剧那么重,制作上跟电视剧完全一样。电视电影这个概念区别于电影,也区别于长篇商业性电视剧的优势就在于实验性。电视剧、电影能完成的个人化、独特化的东西少,电视电影应该往这方面推。”[11]从这番话里,不难听出先锋派的余音。另一位青年导演郑大圣的观点有所不同,他认为“电视电影与影院电影比较,最大的不同就是通过大众媒体传播。如果说影院电影自我表达的因素更多,那么电视电影风格上更多的是大众性。”郑大圣还认为,拍摄低成本电视电影“是民族电影生存的一种策略,它就象个蓄水池,能够养起一大批新秀导演,为民族电影发展打下基础。从长远来考虑,也是培养民族电影观众的途径。”[12]
我们对电视电影的前景相当看好。电视电影有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新的生长点,成为中国影视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影视界“希望之星”的新的摇篮。
四、个人dv作品
对数字技术诱人的前景,著名导演卢卡斯曾作过乐观的预言:“最终会导致出现一个更为民主的制片环境,每个人都能够制作电影。要不了多久人们就可以在自己的pc机上干电影这一行了。”[13]他的话音刚落,日本研制的第一款dv数码摄像机(digitalvideo)就于1996年问世,其画质水平解像度达500线以上,与价值不菲的beta摄像机不相上下,性价比很适合个人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同dv摄像机配套的是非线性编辑软件,将数字信号输入pc后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后期编辑。尤其微软公司在1997年推出softimage3.7版本之后,标志着在个人计算机上也可制作电影特技画面了。这样一来,就突破了制作影视节目企业化、集体化的陈规,从前期拍摄到剪辑合成,全部可以由创作者一个人独立完成,揭开了dv影像文化的新纪元。
目前采用dv拍摄作品的基本上有三类人员——
其一是职业电影导演,如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携“掌中宝”dv深入乌干达,拍摄了一部考察当地儿童与社会状况的纪录片《a.b.c.到非洲》。阿巴斯在谈及这部dv处女作时,称自己经过试用,已习惯将dv摄像机当作“笔”来写作,使用期间常常被影像丰富的“变化与惊喜”所感动。[14]又如中国新生代导演贾樟柯,也用dv拍过一部《公共场所》,他的体会是“想特别贴近人,想跟人有互动的电影,dv是一种非常合适的方法”。其二是从事其它门类创作的作家、艺术家,如大陆作家朱文自编自导的dv电影《海鲜》,在第58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了“当代电影”竞赛单元评审团特别奖。朱文认为,“拍电影没有专业和业余之分,每个人都可以搞,职业一点也不重要,关键取决于人有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首先就是业余的,那样才有生命。”这番话说得十分洒脱,其物质基础正是由低成本的dv奠定的。
其三是人数众多的dv爱好者。近年来,随着dv摄像机在视觉文化发达地区的畅销,京、沪、穗等地已有不少dv发烧友尝试拍纪录片,有些作品如《老头》、《北京风很大》等已遐尔闻名。纪录片最大的魅力来自作者“在场”的影像纪录,由于dv的普及,将使纪录者“在场”的概率大大增加,从而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较前人丰富得多、鲜活得多、深入得多的影像记录。
dv的潜力不容低估,但dv的反响还很有限,主要原因是dv作品缺乏足够的展示渠道。在国内,目前dv的传播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小群体观摩,相互切磋,“自娱自乐”。2001年9月,由《南方日报》社、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联手举办的“首届独立影像展”,便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香港等地的dv爱好者自发赴会,总共有109部作品参展参赛,成为难得一见的民间影像观摩盛会。另一种做法是由电视台提供播出窗口,在大众媒体上公开亮相。如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开辟的《新生代》专栏,对外征稿启事:“社会上任何人只要使用dv摄像机拍摄长度为10-20分钟,能够鲜活表现当代人生活和情感状况的纪录片都有可能在荧屏播出,欢迎方方面面的纪录片发烧友共同参与。”又如凤凰卫视中文台发起“中华青年影像大奖赛”,鼓励的年青人拿起dv摄像机来纪录和传递自己的所见所闻。在最近一次“命题作文”《我的父亲母亲》展播中,一名中央戏剧学院大一女生拍摄的处女作朴实感人,获得了该项比赛的大奖。大众媒体以如此积极的姿态向个人dv作品敞开大门,是值得载入中国电视史册的。
我们留意到,个人拍摄dv也引出某些异议。有位学者提出了“视像艺术凡俗化进程已经开始”的看法,他认为“视听器材的普及意味着复制的泛滥。复制有两重含义:一是机械复制,指视像艺术作品出于种种目的合法地大量转录;
二是题材复制,一部作品一旦成功,立即招致大批拙劣模仿之作,将导致视像艺术的贬值。”[15]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言之过重了。当我们面对个人dv这一新生事物时,没有理由不为之鼓与呼。
让我从新浪网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录像短片竞赛宣言》中,摘录一段洋溢青春激情的文字作为结束语——
“dv为个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广阔的影像写作空间,不仅专业人士可以借此尽情自己任何狂野、冒险的想法,而且常人也可打破媒介对影像的长久垄断,从而拥有记录自己和他人日常生活的权利,甚至可以拍摄属于自己的‘电影’。我们呼唤个人影像时代的来临,目的只有两个,一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创造突破模板、颠倒惯有模式的作品,使影像的可书写性大大提高;二是团结国内青年同仁,推动合作交流,为中国影视建立人才库,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影视创作的活力之源和希望所在。”[16]
注释:
[1]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9页。
[2]参见2001年第六期《电影艺术》。
[3]刘思平《张石川从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90页。
[4]转引自1998年第一期《北京电影学院学报》,37页。
[5]转引自《第九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36页。
[6]《张建亚访谈录》,1999年第三期《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6页。
[7]倪震《加入wto和中国电影生产力的再定位》,2002年第一期《当代电影》,11页。
[8]j.莫纳科《怎样看电影》,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336、339页。
[9]转引自孙沛然《影视文化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17页。
[10]张卫平《从电影发展战略谈电视电影》,同[5],340页。
[11]、[12]均引自2001年第五期《电影新作》。
[13]a.ohanian&e.phillips《数字化电影制片》,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