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0 13:45: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施工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合成材料,其抗压性能好,抗拉性能差,在结构中主要用于承受压力,是主要的建筑材料,用量极大。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决定着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功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各种因素,避免出现质量通病,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一、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温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在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
二、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及其标准差的关系
混凝土标号是根据混凝土标准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值确定的。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确定均有95%的保证率,低于该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从此推定,抽样检查的几组试件的混凝土平均强度一定大于等于混凝土设计标号,其值大小取决于施工质量水平。通过公式计算可以看出,施工人员不但要使混凝土平均强度大于混凝土标号,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计的减少混凝土强度的变异性,即要尽量使混凝土标准差降到较低值,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三、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混凝土质量控制包含两个基本内容:(1)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2)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泥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实际上控制标准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实验室通过实验确定,除满足确定、耐久性要求和节约原材料外,应该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因此要实验室设计合理的配比,必须提供合格的水泥、砂、石。水泥控制强度,砂控制细度、含水率、含泥量等,石控制含水率及含泥量等。只有材料达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进行,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
2.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按施工配合比施工,首先要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次,要用重量比,不要用体积比,最后,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材料相符,这要求供方提供两份同样材料,一份提供给实验室,一份给工地,工地收料人员应按样本收料,如来料与样本不符,应马上向上级汇报,及时更改配合比(材料不合格不收料除外)。
3.加强原材料管理,混凝土材料的变异将影响混凝土强度。因此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不允许不合格品进场,另外与原材料不符及时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测定,以28天强度为准,为结构安全和质量保证提供可靠数据。
4.混凝土的运输质量控制。(1)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产生分层、离析现象,浇灌时仍能保持原有的坍落度。(2)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运转次数、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使混凝土在初凝前注入模板。混凝土入模最短时间为温度20~30℃时不超过1h,10~20℃时不超过1.5h,5~9℃时不超过2h。(3)混凝土运输工作应保证混凝土的浇灌工作顺利、连续进行。(4)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应严密、不漏浆、不吸水。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冻结。夏季将容器漆成白色,以减少容器所吸收的阳光辐射热。在夏季宜以1h的运输距离为例,处在白色容器中的混凝土,其温度要比一般深色容器中的至少低1℃。(5)夏季混凝土拌合物需要较长距离的运输时,可用缓凝剂来控制凝结时间,但应保证缓凝剂掺量正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控制好各个环节,对每个工程进行具体分析,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的要求,通过科学的管理,达到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目的。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应该从各个方面采取控制措施,以确保整个工程质量,以保证企业信誉和发展。
参考文献:
摘要:灌浆施工过程控制是一个复杂的控施工控制概念结构制系统,涉及到方方面面。在施工过程中选取具体的参数、控制手段和方法,才能使灌浆这一隐蔽工程作到可控,达到预期的灌浆施工目的。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施工控制
1工程概述
一般的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控制理论往往存在下列问题:
传统的控制模型或方法舍弃了许多系统因子,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从子结构的范畴考虑问题,因此,它无法协调控制(计算)精度与系统复杂程序之间的矛盾。
,这是由于施工条件的局限性(工期短、现场人员理论水平不高以及造价限制等)所造成的。另一方面,控制技术或理论的复杂性并不等于精确性。
由于灌浆系统的结构存在不确定性,导致系统分析成果可能失真。因此,要完善灌浆的施工控制,必须做好理论基础工作,建立合理的施工控制概念结构。
2施工控制概念结构
2.1将灌浆工程看成包含几个子结构的、一个复杂的系统,灌浆施工控制理论即是在某种“最优化”意义下求解该系统的方法和策略的统称。它除了包含浆液的灌浆载体中渗流和相互作用规律的数学表述、模型化和最优化技术外,还补充了公理化、因果反馈和工程分析等内容。
2.2整个灌浆系统的控制过程见图1。对整个系统的运筹采用最优性准则和工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而对各个子系统则主要采用一般的浆液渗流理论和最优化方法处理。各子系统之间用耦合变量连接,并利用先松弛一个或更多最优化的必要条件以使其独立。全系统的最优控制不一定要求各子系统的全部最优化,子系统的最优解必须满足耦合方程:
Xi=∑CijYi,i=1,2,3,n
Yi=Hi(Xi,Ui,Mi,ai),i=1,2,3,n
式中Xi为从其他子系统进入子系统Ri的输入向量;Yi为子系统Ri的输出向量;Cij为耦合矩阵;Ui为系统输入向量(非调控的)U的子向量;Mi为决策变量m的子向量;ai为模型参数向量a的子向量。
2.3在全系统运行最优化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分析。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将由最优化分析获得的施工控制策略和决策变量用工程的观点检查分析,以验证其技术的可能性。②考虑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即在灌浆过程中,系统状态将发生变化,从而系统的输出亦将改变,为此,将新的状态变量输入灌浆控制数学模型进行反馈分析和灵敏度分析,以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3灌浆质量子系统控制
灌浆质量子系统主要包括灌入能力、可塑性以及强度特性等。其控制目标因水利枢纽工程性质与设计施工要求而变。其控制方法:根据预定的控制目标进行浆材选择,并参照下述的10个灌浆定理预测和协调地质条件、浆材性质及施工技术工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坝基或混凝土坝体中的渗流场、温度场诸反应,使其达到最优选择。其灌浆定理概括如下:
3.1尺寸效应定理。对于渗透灌浆,浆材颗粒尺寸d必须小于被灌介质缝隙Dp或孔隙的尺寸R,即必须满足浆材对孔(缝)隙的尺寸效应:
注意,若为粒状浆液,其渗流状态除受尺寸效应控制外,同时也受下述流变效应控制。
3.2劈裂定向定理。采用劈裂灌浆方式进行灌浆时,劈裂现象必然会首先发生在载体中垂直最小主应力的平面上。
3.3劈裂判别定理。劈裂灌浆可以采用数值法和Q=f(P)曲线法来表示灌浆载体中发生水力劈裂的条件并判别其性质。
数值法——对钻孔压水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区分三类情况:当流量与水头呈线性关系时,水在裂隙中呈层流状态,灌浆载体中未发生水力劈裂;流量与水头呈平方根函数时,渗流呈紊流状态,可能裂隙中发生了阻塞或裂隙中的充填料被压密;当流量的增长高于水流的增长时,表明渗流断面已被扩大,这是由于载体劈裂、裂隙充填物冲走或裂隙变形等原因所致。
Q=f(P)曲线法--根据钻孔压水试验结果,按照图1中的曲线形式判别劈裂性质:P与Q呈直线关系,灌浆载体未发生水力劈裂,见图1(a);流量随压力不可逆地增大,载体裂隙发生了冲刷或塑性变形,见图1(b);流量的增大是可逆的,载体裂隙发生了弹性变形,见图1(c)。
3.4吸渗反应定理。化学浆液对低透介质的渗透主要不是压渗作用,而是由于浆液对载体的润湿能力和亲和力,即所谓吸渗作用。浆液对载体的润湿,以其接触角来表示,若接触角θ>90°,浆液是载体的润湿相,亲和力F>0,有吸渗作用;若θ<90°,则无吸渗作用,浆液必须藉外加压力才能迫其灌入。
4工程费用子系统控制
在这个系统中,用最优化分析解决问题,即在本系统的运筹中,施工控制策略要使灌浆的净效益最大,而灌浆和施工控制费用尽可能地小。笔者将后者视作是负效益。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这种负效益,必须在一定的自然规律和施工条件的约束下,按照最优化原则,结合工程分析考虑施工控制工艺和方法,对整个灌浆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注意,这里不提负效益最小,而只要求负效益尽可能减少。这是由于在灌浆工程情况下,最优解并不一定是理想的运用方法。
假定施工控制的目标为已知,那么,在最优运用的策略下满足施工控制要求,就会使负效益为最小。这个问题可具体表述为:
x∈x;i=1,2,……m
并满足:设-r(xi)=0(5)
Xil≤Xi≤Xiu
约束条件:P>P设
t>t设
非负条件:xi>0
式中M为灌浆工程费用,即负效益,元;X为决策变量;Ci(xi)为负效益费用函数,其类型中的主要内容列于表1;xi为决定负效益分量大小的决策变量;r设为浆液设计扩散半径,cm;r(xi)为浆液实际扩散半径cm;xi1,xiu为决策变量xi的上、下限;P,P设为施工实际灌浆压力及设计灌浆压力,MPa;t,设t为实际灌浆历时及设计灌浆历时,h。
5环境效应子系统控制
灌浆施工工程对环境效应的影响评价遵循国家对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要求的长远的观点、时代的观点、生态学的观点、经济的观点和全流域的观点。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灌浆工程对其总体目标——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等的需要以确立其价值,并以此为确定权值、评价值的重要依据。
为每m3浆液费用V为估计浆液漏失量
环境效应子系统的评价因子为: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雾、水质、水温、地下水、水化学、污染带(源)、施工中飘尘、有害气体、生活与生产污染物及水体污染、运输、爆破及施工机械噪声、施工及弃液、弃渣对景观破坏及灌浆全过程和建成后长期对人员健康与邻近建筑物安全的影响等。
5.1环境效应控制质量指标级别值的划分采用“质量指标级别值划分表”,见表2。
5.3质量指标与影响程度和时效的定量关系。设评价初始时间为0,评价的任一时间为t,灌浆工程给环境效应的质量状态评分为E(t),未灌浆时用E1(t)表示;灌浆时用E2(t)表示。于是,环境质量变化为:
E(t)=E(t)-E(0)(6)
在时间t内,灌浆与不灌浆的环境质量变化则为:
ER(t)=E2(t)-E1(t)(7)
现在讨论绝对影响程度I(t)。
从生态环境受影响的时间动态看,在时间[0,t]内,灌浆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最大影响程度是使其质量达到最理想或最恶劣,即E(t)=10或E(t)=0。因而D(t)=10-E(0)为有利(正面)影响的限度值;C(t)=0-E(0)=-E(0)为不利(负面)影响的限度值。也就是说,若E(t)=D(t),表明极端有利(正面)影响;若E(t)=D(t)表明极端不利(负面)影响若E(t)=0则无影响。据此分析,绝对影响程度I(t)表示为:
影响时效在这里系指灌浆工程对环境质量变化的过程和经历时间的长短,以及影响随时间的积累作用,它定义为灌浆工程对环境质量变化的时间积分,其单位为“质量·年”。
上部结构。为保证新老桥空心板刚度的一致,使荷载在横桥向有效分配,加宽部分空心板仍按原设计施工。因此我们对原设计空心板进行重新验算,确定其承载力满足设计荷载要求。为防止桥面开裂,新老桥衔接部位加铺双层钢筋网,以确保桥梁结构安全。
盖梁的计算研究。考虑到新老桥沉降可能不一致对盖梁受力会产生不利影响,制定方案时,对新老桥盖梁采用断开处理。所以在荷载布置时,将车辆荷载布置至桥梁加宽部分内侧边缘,作为最不利荷载布置。
旧桥整体加宽时,加宽部分的桥梁及空心板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新旧桥上部结构尽量吻合,使新加宽桥的刚度与原桥基本相同,从而保证不会因为新旧桥梁的刚度不同,在新旧桥结合部产生的挠度差过大,而产生纵向裂缝。
(二)新桥下部结构在满足受力要求的情况下,不可在原旧桥桩附近灌注新的桥桩基,尽量增大新、旧桥梁之间的桩距,防止施工过程对旧桥基础结构产生影响。
(三)新桥立面与旧桥保持基本一致,注意坡度的顺接,有利于结构受力和桥上行车。
旧桥加宽过程中,即使新、旧桥梁不进行连接,也会因为新桥的施工,对旧桥基础产生扰动等负面影响。新、旧桥一旦整体连接,这种影响程度将会更大,连接以后,彼此间会相互约束和牵制。
(一)旧桥对新桥的约束。新、旧桥梁整体连接时,新桥收缩、徐变刚刚开始,而旧桥收缩、徐变基本完成。新桥混凝土发生收缩,旧桥会抑制新桥混凝土收缩量,反之,新桥混凝土收缩,旧桥将被带动收缩。
(二)新桥对旧桥的影响,由于收缩、徐变的影响,新桥会沿着水平方向的纵向和横向会产生变形,开裂。同时,由于受到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的影响,新桥也会沿垂直方向的纵向和横向产生变形。分析新旧桥梁之间的约束时,要处理好纵、横向变形协调关系。
新、旧桥梁纵缝连接时,要避免在混凝土没有凝固,没有强度情况下,各种动荷载对其干扰,造成混凝土内部出现微裂缝,影响纵缝连接效果,连接处所用混凝土应比两侧高出一个标号且混凝土搅拌一定要均匀,振捣力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纵缝连接过程中,最好停止交通,这时没有行车的振动,没有挠度差,等连接完以后,新、旧桥梁连接部位达到一定的结构强度,能够共同工作时,再开放交通,但高等级公路往往不能封闭交通,这种情况下,纵缝连接应该在夜间进行,减少交通量,限制车速,必要时可在混凝土中掺入适当的外加剂。行驶的车辆尽量离纵缝连接部位远一些,从边部通行,尽量满足纵缝连接的要求。
2、施工工艺的影响
(一)新桥基础施工对旧桥基础的影响:1、流砂、流土淤泥等降低桩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2、抽地下水增加了桥梁的基桩荷载,增加沉降量。
(二)施工机械的振动对旧桥的影响。
(三)新桥施工可能对旧桥造成损伤,包括机械的和人为的。
3、连接工艺及方法的影响
纵向接缝处理是桥梁加宽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从国内桥梁整体加宽的实践来看,主要有三种处理方式:
(一)新旧桥墩、台帽以上结构均连接。旧桥墩、台帽由单悬臂结构经连接后转变为连续梁或刚架结构,这需要旧桥墩、台帽具有足够的抗弯能力,新桥采用桩基础减小不均匀沉降,否则容易引起旧桥墩、台帽产生裂缝。
(二)梁板以上结构均连接。新旧梁板的连接有两种情况:
1、连接时将旧桥外边板换成中板,需凿除旧桥墩、台帽的挡块和部分帽梁,并应在新桥侧梁板架设完成后实施超载预压,以消除基础初期变形,之后再进行新、旧梁板的刚接;
2、主要通过现浇钢架梁实现刚接。空心板可采取对旧桥外侧边板上种植连接件(由钢板、种植螺栓、连接钢筋组成),连接钢筋与新板预埋筋进行焊接,再现浇钢架梁和桥面铺装层,完成连接工作;T形、I字形梁则应凿除旧桥部分悬臂板,并种植横隔梁钢筋,新加宽部分T梁结构尺寸基本同原桥。新、旧梁间及新加宽部分横向采用湿接缝和现浇横隔梁刚性连接,以进一步提高新、旧桥整体参与受力的能力。箱形梁往往与旧桥悬臂较长,故凿除的范围较大,对于空心板梁分如下两种形式:
(1)不带小悬臂的空心板之间的连接:这种空心板新旧结构高度相等,构造相同,间距只用2cm,其连接方式是借鉴于现行空心板梁所通常采用的铰缝连接的方式,即:通过在新旧梁体相邻处开凿铰缝、植筋再将新旧空心板梁铰接,连续处重做桥面,从而达到新旧结构变形协调。
(2)带小悬臂的空心板与不带小悬臂的空心板之间的连接:这种空心板梁的特点是新旧梁体高度不相等,旧桥梁体较高,新桥边梁有一外伸小翼缘。由于小翼缘外伸长度较小,相对刚度较大,如果直接通过它与旧桥梁体相连,翼缘受力将不能满足运营要求。因而此类结构的连接方式是:打掉新桥的小翼缘,在新旧梁体之间增设横梁,重做连接处的桥面板。为加强结构的横向连接,在每个横梁处粘贴了钢板,钢板的局部构造考虑了新旧梁体高度差异的影响。
对于简支T梁及板梁,新旧结构连接原理及受力均较简单,受力较为明显,连接后原新旧结构相邻处边梁均变成中梁,计算结果表明横向分布系数有所减少,对结构纵向整体受力有利。连接效果试验评定结果也证明这些连接方式是可行的。
(3)仅通过桥面铺装层实现连接。先凿除旧桥面的铺装混凝土,适当增加桥面铺装含筋率、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厚度不小于12cm)的方法实现连接,新旧梁板间留1cm的间隙,在旧桥面和新桥面现浇铺装层,这种方法在二级以下公路加宽改造中运用较广泛。
5、整体环境改变对旧桥的影响
跨河桥墩是阻水构筑物,在冲积河流上,它会产生局部河床冲刷问题。桥墩局部冲刷深度计算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桥梁基础埋深是否安全与合理。一般地,产生桥墩局部冲刷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三个:水流、河床特性和桥墩。
水流通过桥梁时,单宽流量增加,桥梁处的水流挟沙力增加。因泥沙在桥上游落淤,破坏了原有的熟沙平衡。来沙量小于水流挟沙力,不足的泥沙将逐渐自河床得到补充,使河床冲刷。桥下的沙滩均在变化,有的淤高、延长;有的冲刷降低。由此说明桥梁对水流的影响,表现为多样性、复杂性。上游两岸的冲刷崩塌,使挟带泥沙的水流受桥梁及沙滩的阻力,产生壅水,流沙基本淤在桥上、下游沙滩上。浅滩越积越大,阻水也越来越严重,影响通航及洪水下泄。整体环境的改变还会影响桥梁结构的稳定性。
5、结束语
由于旧桥整体加宽的特殊性,以及旧桥所处地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建设条件的影响,旧桥整体加宽必须结合原公路桥梁的设计标准、日常使用状况,认真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并借鉴国内外旧桥加宽的成功经验,做好加宽方案的比选。其中,应考虑下列因素:
(一)主动、积极地收集国内外公路改造的成功经验,在旧桥整体加宽的过程中给予消化和升华。
(二)结合旧桥整体加宽项目的建设条件,合理选择技术方案,确保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尽量避免对管线、房屋、厂房、工业园区的干扰,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保证工程能按时、保质地通车。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合成材料,其抗压性能好,抗拉性能差,在结构中主要用于承受压力,是主要的建筑材料,用量极大。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决定着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功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各种因素,避免出现质量通病,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一、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温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在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
二、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及其标准差的关系
混凝土标号是根据混凝土标准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值确定的。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确定均有95%的保证率,低于该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从此推定,抽样检查的几组试件的混凝土平均强度一定大于等于混凝土设计标号,其值大小取决于施工质量水平。通过公式计算可以看出,施工人员不但要使混凝土平均强度大于混凝土标号,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计的减少混凝土强度的变异性,即要尽量使混凝土标准差降到较低值,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三、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混凝土质量控制包含两个基本内容:(1)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2)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泥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实际上控制标准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实验室通过实验确定,除满足确定、耐久性要求和节约原材料外,应该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因此要实验室设计合理的配比,必须提供合格的水泥、砂、石。水泥控制强度,砂控制细度、含水率、含泥量等,石控制含水率及含泥量等。只有材料达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进行,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
2.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按施工配合比施工,首先要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次,要用重量比,不要用体积比,最后,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材料相符,这要求供方提供两份同样材料,一份提供给实验室,一份给工地,工地收料人员应按样本收料,如来料与样本不符,应马上向上级汇报,及时更改配合比(材料不合格不收料除外)。
3.加强原材料管理,混凝土材料的变异将影响混凝土强度。因此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不允许不合格品进场,另外与原材料不符及时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测定,以28天强度为准,为结构安全和质量保证提供可靠数据。
4.混凝土的运输质量控制。(1)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产生分层、离析现象,浇灌时仍能保持原有的坍落度。(2)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运转次数、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使混凝土在初凝前注入模板。混凝土入模最短时间为温度20~30℃时不超过1h,10~20℃时不超过1.5h,5~9℃时不超过2h。(3)混凝土运输工作应保证混凝土的浇灌工作顺利、连续进行。(4)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应严密、不漏浆、不吸水。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冻结。夏季将容器漆成白色,以减少容器所吸收的阳光辐射热。在夏季宜以1h的运输距离为例,处在白色容器中的混凝土,其温度要比一般深色容器中的至少低1℃。(5)夏季混凝土拌合物需要较长距离的运输时,可用缓凝剂来控制凝结时间,但应保证缓凝剂掺量正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控制好各个环节,对每个工程进行具体分析,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的要求,通过科学的管理,达到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目的。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应该从各个方面采取控制措施,以确保整个工程质量,以保证企业信誉和发展。
参考文献:
为了解决冬季低温下沥青混合料施工的技术难题,我公司新购了泡沫温拌沥青生产设备,该设备为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水平的泡沫温拌专用仪器。通过泡沫温拌技术的应用,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和易性,解决低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质量无法控制的行业技术难题。
2低温季节泡沫沥青试验段实施
2.1试验段概况我公司将泡沫沥青混凝土试验段选择在355省道岔河袁庄段,该道路按公路Ⅰ级标准设计与实施,道路全长9.873Km,规划红线宽50m,路幅组成为2.0m中分带+11.25m沥青砼路面*2+0.75m土路肩*2。本项目沥青砼下面层于2014年11月上旬开始施工,至12月上旬,剩800m未施工。根据公司指示,12月8日在该路段做泡沫沥青混凝土摊铺试验,当日晴、气温在0℃左右、风力5级。
2.2配合比设计公司中心试验室首先进行了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AC-20C的配合比设计。
2.3试验段施工
2.3.1混合料拌和拌和楼型号为ABH3000型间歇式,产量为180t/h左右,拌和楼生产均由计算机全程自动控制,计量准确。温拌泡沫沥青设备具备全智能操控系统,型号为XFP2X型,在控制系统中设定相关参数后,系统自动实现泡沫沥青的生产,喷入拌和楼拌缸与骨料、粉料充分搅拌形成温拌泡沫沥青混合料。发泡水选用自来水,用量控制在沥青用量的1.2%~1.5%。
2.3.2温度控制在生产过程中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65℃左右,矿料加热温度控制在145℃左右,湿拌时间25s(从沥青添加完开始计时),每盘料生产周期约为55s。混合料运输采用双层篷布覆盖运输,现场采用不揭布卸料。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当下承层表面温度低于10℃不应进行沥青混合料施工,本试验段施工期气温已低于5℃,混合料施工温度低于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10℃~20℃。
2.3.3摊铺与碾压摊铺机就位后,按计算的松铺厚度(松铺系数1.25)调整熨平板高度,用煤气燃烧预热至100℃以上。摊铺采用两台T1TAN423ABG沥青混合料摊铺机进行梯队作业;两台摊铺机间距控制在10m左右,摊铺速度均设定在2.5m/min。
2.4检测结果
2.4.1抽提筛分试验在公司中心实验室进行的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AC-20C的抽提筛分试验。
2.4.2马氏击实试验在拌和场现场取样,在135℃击实温度下对泡沫沥青混合料AC-20C进行了室内马氏击实试验。,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在135℃温度下马氏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规定,表明混合料在135℃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
2.4.3压实度等检测泡沫沥青混合料AC-20C前场检测主要包括压实度、透水性、厚度、平整度等,于次日对该试验段落进行钻芯。本次试验段钻取芯样压实度均可达到规范技术要求;试验段各项指标均达到理想要求,受到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和赞誉。
3结语
关键词:粗直径钢筋;连接;施工质量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高层商住楼,总建筑面积78126m2,设有一层地下室,层高5米;首层、二层作为商场,层高4.8米,第三层为停车场,层高5.3米:四~三十一层为住宅,分为四座塔楼,标准层高3.0米。因本项目住宅的档次较高,在结构设计时采用了暗柱的方式,而且工期紧,因此施工中钢筋工程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大,钢筋连接数量多,为了配合工期的要求,要求钢筋连接技术能够实现快速施工的效果,能够满足全天候施工要求,由于采用暗柱的设计方式,柱截面小,配筋密集且大量采用粗直径钢筋(最大钢筋直径28mm),要求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能够减少混凝土浇筑时的施工难度;要求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能够节约钢材、降低工程成本。为此,采用了粗直径钢筋机械连接技术。钢筋机械连接施工具有操作简单、施工速度陕、质量稳定、接头强度高、增加与混凝土问握裹力等优点,不受钢筋的可焊性、化学成分及气候影响。针对工程的工期要求和设计特点,在工程的施工中对直径18mm以上竖向钢筋的连接采用了等强锥螺纹套筒连接技术。
锥螺纹套筒连接技术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的粗直径钢筋连接方式,对于地下室底板、独立柱和暗柱等关键受力结构部位,粗直径钢筋连接全部采用了锥螺纹套筒连接技术,共有使用锥螺纹接头87292个,其中28mm(10786个):25mm(22420个),22mm(17760个),20mm(14963个),18mm(16350个)。
二、钢筋镦粗直螺纹连接接头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切割下料液压镦粗加工螺纹抽检10%丝头(用螺纹规检查)安装保护套做标识分类堆放现场安装。
2.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1)切割下料。钢筋所有检验结果均应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和设计要求。对端部不直的钢筋要预先调直,切口的端面应与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采用砂轮、切割机按配料长度逐根切割下料。
(2)液压镦粗。用专门设计的镦头机将钢筋端部镦粗,要求有足够镦压力和套丝所需的镦头行程。可镦粗12~40㎜的建筑钢筋,每个镦头所需时间约为50秒,适宜于工地现场加工钢筋。丝头的施工质量要求是:
①钢筋下料时,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端部不直的钢筋应调直后下料,镦粗头不得有与钢筋直径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表面裂纹。
②不合格的镦粗头,应及时割除重新镦粗,不得对镦粗头进行二次镦粗。
③镦粗头的基圆直径应大于丝头螺纹外径,长度应大于1/2套筒长度,并应在丝头作出明显标记,过度段坡度应≤1:3。
④钢筋丝头的螺纹应与连接套筒的螺纹相匹配,公差带应符合GB/T197(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的要求)。
(3)镦粗段套丝直螺纹。镦粗工序完成后,将带有镦粗头的钢筋放在专用套丝机上加工直螺纹,套丝机具能适用各种不同直径钢筋的套丝加工,并达到设计螺纹精度和直径的稳定性,确保与连接筒的配合。每个镦粗段的套丝所需时间约为50秒。钢筋的端头螺纹规格应与连接套筒的型号匹配。加工后立即用配套的量规逐根检测。
(4)连接套筒对接钢筋。连接套筒是在工厂按设计标准的规格、精度加工的成品,应有出厂合格证,供货质量保证书。套筒一般为低合金钢或优质碳素结构钢,并经严格配套检验后,封上保护盖装箱使用。运输、存储过程中,要防止锈蚀和玷污。套筒的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套筒内螺纹的公差带应符合GB/T197。
现场只需将带螺纹的钢筋利用连接套筒旋转钢筋或直接旋转连接套筒,达到规定的牙数连接质量就可保证。施工质量检查目测即可,力学性能按规定进行抽样试验。接头拼接时可借助普通管钳扳手使两个丝头于套筒中央位置顶紧。拼接完成的接头,套筒每边应落在丝头标色线上,或不得有两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加长形接头的丝扣数不受限制,但应有旋入量的明显标记。
三、经济效益分析
1.材料节约。结构设计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S0010-2002),规范规定,受拉区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为35d,有抗震要求为35d+5d=40d。在各种接头材料比较表1数据中,以25钢筋为例,每个搭接接头钢筋为3.85kg,冷挤压接头每只套简重1.03kg,等强直螺接头套简重0.6kg,单一个接头就比搭接少用钢材3.25kg,比冷挤压接头少用钢材2.82kg。各种规格直螺纹连接接头有:2O接头299只;22接头1860只;25接头13374只;32接头2208只。用等强直螺纹接头比搭接连接节约20.416万元,比冷挤压套简连接节约18.2万元。
2.能源节约。等强直螺纹钢筋连接机械设备功率为4千瓦,每台设备一天完成400只接头,若一台班以8h计算,则1.2×2=2.4min完成一个完整的接头,用电量为4×2.4/60=0.16度,而闪光对焊每只接头用电量约为2.5度,仅用电量节约15.6倍,而闪光对焊机的功率至少在lOOkW,故不仅费电,且对施工现场的配电要求也较高。
四、结语
随着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标准的提高及各类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桥梁、水工、核电等迅速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Ⅲ级和Ⅲ级以上的钢筋应用日趋普遍,高强度、粗直径钢筋的水平、竖向、斜向连接技术的运用已成为建筑结构设计和施的关键因素,工程技术人员合理选择粗钢筋的连接技术对工程的质量、工期、效益及施工安全性至关重要。从价格上看,以25接头为例,目前市场价格在8.5元/个,比冷挤压、锥螺纹接头接头低,较为适中,一般甲方能够接受。且从接头的可靠性上比锥螺纹接头要高,具有接头强度高、与母材等连接速度快、性能稳定、应用范围广、操作方便、用料省,已在国内不少重大工程中推广应用,得到很多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好评,滚轧直螺纹接头推广应用前景较好。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没.十规范(GB5001O-2002)[s].中嘲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
长治市盛德世家小区8号,10号商住楼工程地处长治市长兴北路以东,北一环路以北,长治职业技术学院西侧约18m处。该工程建筑结构形式为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8号楼、10号楼建筑层数均为地下2层,地上9层,建筑总高度28.65m。
2绿色施工技术措施
2.1环境保护措施
2.1.1噪声控制1)噪声源控制。a.尽量选择环境性能好、噪声低的机械设备。b.在施工现场尽可能将各种有高噪声的机械设备集中放置,并采用具有吸声吸音的材料将其进行围护封闭。c.对所用设备要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主要是设备运行期间,要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上报。d.不同施工阶段的噪声要按以下规定进行控制。2)运输噪声控制。加强对所用车辆管理、维护和保养工作,保持技术性能良好,减少噪声的产生。3)建筑施工噪声控制。a.建筑施工时应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建筑施工公告、作业时间要求等规定。b.项目要在各施工阶段的施工交底中提出降噪声要求。c.土方开挖前,先搭建施工场门围墙及临建设施,以减少噪声扩散,对搅拌机防护棚要封闭严密,有效减少噪声的扩散。d.“三钢”工具的支设、拆除、搬运、修理时严禁抛掷,修理时应选用钢模修复机和钢管调直机,减少噪声。2.1.2污水的控制1)生活污水的控制:生活污水要排入城市排水管网。2)施工现场污水控制。a.项目开工前,项目部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向建设单位进行排污申报登记。b.建立雨水排水系统,防止施工现场严重积水。c.清洗搅拌机作业的污水,应禁止随地排放,有条件的应临时设置排水管道或溜槽,在合理位置设沉淀池后重复使用。d.严禁利用渗井、渗坑裂缝及溶洞排放和倾倒含有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严禁破坏地下水的资源。2.1.3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控制固体废弃物排放控制的对象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粉尘。1)生活垃圾的控制:项目部要集中堆放,管理并负责运往指定地点。2)建筑垃圾的控制:项目部要按当地的主管部门对建筑垃圾的处理要求进行控制。3)粉尘控制。a.土方挖运装卸等各环节设专人用水除尘,现场堆放的土方、砂等应在表面洒水,使其临时固化,起到除尘作用。b.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加工场地和办公临舍区等处,宜做硬化地面,并洒水清洁。c.水泥库要保持封闭严密,落地灰要及时清扫,堆放在库外的水泥要覆盖,施工现场应做到活完底清,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清运时禁止向下抛扔,外脚手架禁止堆放粉状材料随时进行清洁处理。d.施工过程中所需的粉质材料,尽量使用袋装,堆放时应设工棚或进行覆盖,防止扬尘。
2.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
2.2.1材料节约规划与管理1)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控制材料消耗。材料费用占工程费用的70%左右,节约材料(包括周转材料)一直是施工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之一,每个工程项目都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材料。图纸会审时,应根据地质、气候、居民生活习惯等提出各种优化方案,在保证建筑物各部分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能够就地取材、造价低廉、环保的材料。2)与劳务单位达成协议,设立材料节约奖,对降低材料消耗的行为进行奖励。3)制定项目的目标损耗量,控制现场材料消耗量(见表1)。
2.2.2施工现场材料的控制1)对钢材要有精确预算,优化下料方案,减少废料产生。将6,8,10,12钢筋边角料中长度大于850mm的筛选出来,单独存放,用于填充墙拉结筋、构造柱纵筋及箍筋、过梁钢筋,变废为宝,以减小损耗。2)加强混凝土施工前的管理:混凝土浇筑前,由专业工长、施工员、质量员、技术负责人、预算员、监理工程师共同确认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有无特殊要求等。经核实无误后交其他专业会签确认所属工作均已完成后方能开始浇筑,避免返工浪费。3)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4)优先采用高效钢筋和螺纹接头等节材效果明显的新技术。5)铅丝、铁钉等小型材料的控制:小型材料采用按定额固定单价的方法发包给劳务分包,充分发挥工人积极性,降低消耗量。6)料场设置于加工场旁,减少材料二次搬运。
2.2.3周转材料的控制1)模板材、木方消耗周转的控制:a.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降低材料损耗:根据该特点,基础模板采用旧多层板,主体采用新多层板,降低造价。b.合理配置模板尺寸,充分利用边角料。2)钢管、扣件、工字钢、彩钢板围挡、轻钢结构临时房屋等材料的控制:a.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周转效率。在所有参建人员中树立加快进度的思想,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周转次数。b.临时设施的管理: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活动彩板房,提高周转利用率。现场围墙利用原有围墙继续使用,其余部位采用彩钢瓦围护。
2.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措施
2.3.1提高用水效率,减少自来水消耗1)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及生活办公区临时用水布置。供水管网根据实际情况及用水量设计布置。2)提高非自来水应用:施工现场喷洒路面使用从基坑内抽出的地下水。二次结构及装饰装修阶段砂浆搅拌机上设置水泵继电器,自动控制注水时间。养护用水做到人走水关,避免出现长流水现象。3)加强养护用水管理。底板混凝土后期养护采用砌砖胎模蓄水养护。对竖向混凝土构件的养护采用洒水后包裹塑料薄膜保水的方式,减少了用水量和养护难度、次数。减少楼板暴露在露天环境下的时间。4)采用商品混凝土,集中式工厂化生产,可避免施工现场大量用水造成的过大损耗。5)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由专人看管;淋浴室内采用太阳能,脚踏板式开关,防止长流水,同时对参建人员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在使用完后自觉关闭水源。办公室、生活区均采用节水器具,如节水龙头、脚踏淋浴开关,公共厕所采用自助冲洗装置。施工用水参考定额见表2,生活用水参考定额见表3。
2.3.2非传统水源利用施工现场建立废水循环利用收集系统,用洗泵水等进行养护、冲洗路面,基坑地下水用于绿化浇灌等作业。
2.3.3用水安全在现场循环再利用废水的使用过程中,严禁人员饮用,以保证人体健康,并不得将这些水源用于砂浆搅拌等作业中,以确保工程质量。还要加强管理,避免水池破裂等原因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结语
论文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问题,主要对策
施工项目是施工企业的前沿阵地,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项目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好坏,现结合目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就工程投标、项目评估、施工生产、考核奖惩等环节谈点自己的看法。
1目前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投标环节
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制约,投标环节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投标报价风险加剧。投标单位为提高中标率,在报价时恶性竞争,相互压低报价,使造价降低幅度达到预算成本难以接受的程度,严重地制约了项目的效益水平。2)投标费用难以控制。由于建筑市场管理尚不规范,到处存在拉关系、找门路的情况,在财物投入上难以控制,投标费用占企业管理费的比例偏大,且有逐年上升之势。
1.2项目评估环节
为了建立统一的项目考核标准,企业应对中标项目进行评估,目的是通过评估编制该项目的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测算项效益指标,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签订项目目标责任合同,明确利润指标及其他经济指标。在实践中,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1)项目评估依据不统一。许多成本管理水平较低的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成本定额,在项目评估时依据有关部颁定额进行,常常造成取费标准不统一,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2)项目评估思路与方法随意性强。有的采取成本倒挤的方法进行评估,即留足项目管理费后再进行成本分解。此法优点是简单易行,但有违客观、公正原则,评估结果准确率不高,说服力不强,不便于评估结果的考核落实。有的参照同类项目进行评估,评估过程与项目现场实际结合不够紧密,仍有走马观花的现象。3)为了提高项目评估效益指标,有意压低应上交费用,变相降低项目应承担的劳动保险费等政策性费用,有违国家政策,侵害国家和职的长远利益。
1.3施工生产环节
目前,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王方面问题。
1.3.1项目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薄弱
许多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过于简单,人为地简化了成本核算环节,或是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不配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不对应,不能满足成本分析和考核的需要。
1.3.2成本管理流于形式,制度约束不到位
1)不能严格按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任意变更设计规范要求,计价时反而得不偿失。2)分阶段的成本分析工作过于肤浅,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3)合同管理有待完善,合同的签订与执行不够规范严谨,隐性问题较多,有的采取先施工后算账的做法,结果出了问题互相扯皮,甚至告上法庭。
1.3.3全员成本意识差
领导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轻视成本降低的重要性,成本决策随意性强,不惜以提高成本为代价争创名优工程;员工由于责任成本分解不到位,奖罚不明确,在工作中不注重精打细算,损失浪费现象较为普遍。
1.4考核奖惩环节
项目竣工后由于种种原因决算工作较为滞后,有的一拖就是一年半载,应结缴的各项费用无法清算,账目不清,责任不明,遗留问题较多,给绩效考核带来困难。由于绩效考核不及时,项目完工后的费用控制常常被忽视,费用支出时有发生,对项目效益影响较大。此外,项目绩效考核存在奖罚不对等的现象,国有企业重奖轻罚、只奖不罚的现象较为普遍。项目盈利了皆大欢喜,奖金不少发,亏损了就找客观原因,千方百计减轻处罚或不予处罚。这种奖罚不对等,实质是企业缺乏科学公正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利于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必然损害企业的长期利益。
2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
2.1投标环节应做好“三个建立”
建立工程信息筛选跟踪机制。对建筑市场上的招投标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分清项目的立项和审批证件的真伪,判断是否具有跟踪价值,去伪存真。切忌听到信息就追,四面出击,做无效花费。建立投标报价压价预警机制。以本企业历史数据或同行业报价中标资料为依据,结合项目类别、投资主体、地区差异等因素分别制定造价最大降低幅度。造价最大降低幅度不应侵蚀直接成本和经严密测算的管理费指标,否则应考虑投标风险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投标工作绩效考核制度。结合企业历史资料和当年工作目标编制投标费用年度预算,对其实行可控管理,并专设科目实行明细核算,便于对比分析,考核节余或超支;对投标费用实行与项目总价相关联的总额控制,纳入投标工作考核目标;对投标人员的奖罚要与投标结果和中标项目的利润水平相挂钩,中标项目的利润水平依照项目评估结果确定。
2.2按科学合理、平均先进的原则做好项目评估工作
企业要以国家预算定额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管理水平,按科学合理、平均先进的原则编制本企业的施工成本定额,作为本企业成本管理的指导文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项目评估。项目目标利润是项目应确保完成的效益指标。由于项目评估结果仅仅是对项目效益的合理预期,在实际工作中可结合项目类型、投资性质等因素,在目标利润之外酌情确定项目可争取的效益指标,并加大激励措施,以督促施工人员挖潜降耗,提高效益。在确定项目目标利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现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包括重点难点工程、材料供应及价格涨跌、水电供应等因素对施工成本的影响,以及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带来的效益提升,使评估结果真正体现公平合理、平均先进的原则。
2.3施工生产环节应抓好“五个必须”
必须根据项目施工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需要,按可控性原则合理划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以此作为成本费用归集、考核的对象。成本中心、费用中心的划分必须涵盖所有的工作内容与程序,避免出现控制真空。超级秘书网
必须对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按可控性原则二次分解到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作为对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考核和奖惩的标准。上级成本中心、费用中心与下级成本中心、费用中心以经二次分解后的责任成本为依据签订目标责任合同,实施考核、奖惩。必须定期对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执行责任成本的情况进行分析、考核与奖惩。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必须完善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建立员工岗位责任制、各项支出的授权审批制度、资产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作业绩考核与奖惩制度等,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为项目规范、有序、高效地施工和完成项目评估指标做好制度上的保证。
必须加强上级业务部门对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重点包括目标责任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以及项目各项管理活动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的程度。发现成本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及时提出纠正措施和改进意见,避免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
论文摘要:在建筑施工中采用的基础是多样化的,采由深基础到浅基础的施工步骤,对各种不同的混凝土基础均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和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灌注时采取阶梯式的平面和跑道式的灌注方法,有效地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升温,克服了混凝土中产生的冷缝现象,在施工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笔者在实习期有幸参加了一栋高层基础的施工。广州市、天河区、禺东西路某企业一栋33层住宅楼,地下室共有三层,主要用于人防、停车,设备于一体的地下室,长75.7米宽46—38米不等宽的异形平面,基础混凝土采用筏板形设计方案,板的施工厚度为2.0米,总混凝土量为5876.69m3,基础中间设有一条1.2m的后浇带,强度设计为C40的S6级抗渗混凝土基础。
一、施工前的准备
为了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施工前我们在现场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对施工方案反复的进行了讨论,并做出了充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对市区内可能产生的道路堵塞、可能造成的停电、停水、及现场设备出现故障等均相应地做好了应急的准备工作。我们对泵送混凝土搅拌站选用方面我们选用了市区一家最有实力、且一家公司分别有两个不同方向运送混凝土的搅拌站,如果出现东面断道就从西面供给,西面断道就从东面供给的方式,确保混凝土能满足施工的需求。在用电方面先用了两路电源并备用一台360千瓦/时发电机确保施工用电万无一失。在用水方面我们除了准备自来水之外,还利用市政2米的排水管道设闸堵水以防停水时无法降温而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现场的各种设备都相应地做了应急准备。
二、施工方案的选定
(一)为了保证相邻住房的安全,我们选定以西向东推进的施工方案。
(二)由于施工场地比较宽敞,充分发挥优势,泵站选用HP—800自动配料机2台,现场采用HBT—60混凝土输送泵三台,管径直125mm2,同时还采用一台12m3/h的汽车混凝土输送泵,专用来做小体积混凝土的补救及找平。
(三)采用38台6m3/台混凝土运输车。
(四)人员采用四班不间隔连续作战的的施工方法,确保施工进度,每班交接班需提前半小时。
(五)为了防止由于混凝土自身产生的高温而烧坏混凝土的现象,我们采用双排直径为50mm的钢管通水降温的方法,(左右间隔1米,上下1米且交叉布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保证混凝土出厂质量的措施
(一)选择高质量的水泥
我们选用“珠江牌”625R硅酸盐水泥。
(二)混凝土出厂前的技术处理
为了减少水泥的水化热,降低混凝土自身的温度,在满足设计和混凝土保证用泵输送的前提下,将625R硅酸盐水泥控制在450kg/m3。
(三)适当参加一定的添加剂,控制水灰比
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掺和水泥用量4%的复合液,它具有防水、膨胀、缓凝而一体,溶液中的糖钙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使用水减少20%左右,水灰比一般能够控制在0.55以下,初凝可延长4小时左右,对大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四)对骨料的控制
选用70—40mm连续配碎石,细度模数2.8—3.0的中砂,砂石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并不能混有其他有机杂质和使用海砂。(五)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根据设计强度和泵送混凝土对坍塌度的要求,经试验确定采用:625R硅酸盐水泥,其水∶水泥∶砂∶碎石∶复合剂=0、25∶1∶1、82∶2、5∶0、04。
(六)加强技术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加强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分工由监理单位安排人员跟班检查,并对每批原材料都做详细的记录。
(七)采用确实可行的施工工艺
浇灌混凝土同采用三班人员交叉流水作业的形式,分层次地采用跑道式的施工路线,一层一层向前推进,每层保证振动器跟上施工步伐,在施工最后一层混凝土时除了采用平板振动器外,还采取长4米的园条形振动器做一次压平处理,事后人工压浆收尾。
(八)混凝土的保养
为了防止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由于产生的高温而烧坏混凝土,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我们采用了循环水系统降温的办法,保证进入口水温在C25度以下,出口水温在C58—C68度以内,在水温超过C70时我们采用加快循环水量的办法,并在混凝土上部采用麻袋湿水保养的办法,在施工过程中做到了一丝不苟,其结果是工夫不负有心人,仅仅在30小时内元满地完成了5876.69m3混凝土的施工任务。
四、谈几点体会
(一)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时可能出现问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是非常必要的,给施工增加了保证力量。
(二)采用内外降温的养护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的升温,大大缩短养护周期,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时的采用尤其重要。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浇灌时采用分层跑道式的施工方法,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均有利,是可借鉴的一种施工方法。
石门子水库灌浆工程属于基础处理工程,主要包括主坝、主坝与副坝接头段、防渗处理、左岸山体稳定处理、右岸山体稳定处理5部分。按专业验收划分为石门子水库基础处理单位工程;按施工位置的不同划分为大坝基础部分灌浆分部工程等十个分部工程,工程内容包括回填灌浆、固结灌浆、帷幕灌浆(含深孔固结灌浆)、排水孔、接缝灌浆、冷却管灌浆等;按灌浆作用分属于基础处理、防渗处理、左岸、右岸山体稳定处理及其他灌浆处理(断层带处理)等。工程结束后,经过质量检查,全部满足设计文件及有关规程、规范要求,工程合格率为100%,优良率为80%。
2施工组织及施工布置
采用固结和帷幕两个施工队进行平行作业,固结施工队主要负责各分部工程的回填灌浆、固结灌浆、接缝灌浆等工作,帷幕施工队主要负责各分部工程的帷幕灌浆、排水孔及深孔固结灌浆等工作。两个施工队的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按工程量及工程强度进行调节使用,以保证工程进度和降低成本消耗。
作业顺序按工作面提交的先后顺序组织施工,依次为:基础固结灌浆、坝肩固结灌浆、灌浆洞帷幕灌浆、抗滑键、左岸山体稳定处理等,其中有些工作面是几乎同时提交的,则根据进度计划、人员情况、设备情况组织施工。
采用坝后集中供水(电)点;制浆、输浆系统则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供浆方式,即对整个基础处理工程来说是分散供浆,对具体的工作面则是集中供浆。
3灌浆施工
3.1灌孔布置
回填灌浆孔布置在灌浆洞顶拱,沿灌浆轴线依次布孔,每米1孔或每2米1孔;洞室固结灌浆孔在灌浆排水洞径向断面上呈环状分布,每环4-13孔,环间距为1-2m;坝基及坝肩固结灌浆孔布置为排距1m,孔距2m,呈梅花形分布;帷幕灌浆孔为双排孔及单排孔,双排孔排距1m,孔距2.0m,呈梅花形分布;单排孔布置孔距2.0m;排水孔孔距2m;坝体中缝接缝灌浆在大坝浇筑时安装灌浆管路,待大坝混凝土温度及中缝张开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灌浆。
3.2技术要求
施工过程严格按本基础处理工程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主要的技术文件及规程、规范有:设计图纸、设计通知、工程联络单及《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规范(SL62-94)》及《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
3.3施工工艺
回填灌浆施工工艺流程为:造孔灌浆封孔检查孔;固结灌浆施工工艺流程为:造孔洗孔灌浆封孔检查孔;接触(缝)灌浆(含中缝)施工工艺流程为:安装灌浆管回填混凝土通水检查灌浆检查孔;放线、布孔灌浆设备的搬迁钻进5m/段,钻灌交替进行洗孔、灌前简易压水灌浆(孔口封闭法)封孔检查孔。
3.4施工设备
灌浆设备包括造孔,制浆、灌浆,计量检测三部分设备。造孔设备采用:SGZ—IIIA型钻机30台,7655气腿式凿岩机25台;灌、制浆设备采用SGB6—10灌浆泵35台,制浆机采用具有制浆速度快,搅拌均匀的ZJ—800型高速制浆机8台及搅拌机35台;计量检测设备采用JJX—3A型测斜仪20台及灌浆自动记录仪10台。
3.5灌浆施工
3.5.1灌浆顺序
坝基、坝肩及边墙灌浆按先固结、后排水孔的顺序进行;灌浆洞按先回填、后固结、再帷幕,最后排水孔的顺序进行;抗滑洞施工按先回填、后固结(深孔固结)、最后排水孔的顺序进行;抗滑键施工按先回填、后固结、再二期回填,最后接缝灌浆的顺序进行;抗滑井施工按先固结、后接缝灌浆的顺序进行;发电洞施工按先回填、后固结的顺序进行。
不同种类的施工顺序如下:回填灌浆分为二序施工,I序孔灌浆结束后再进行II序孔的造孔及灌浆;基岩固结灌浆分为二序施工,I序孔灌浆结束后再进行II序孔的造孔及灌浆;洞室固结灌浆采用环间分序、环内加密法施工;帷幕灌浆双排孔先施工下游排,然后再施工上游排,每排内又分为三序,先施工I序,后II序再III序。
3.5.2灌浆方法
回填灌浆、固结灌浆采用全孔一次灌浆法,灌浆方式为纯压式(大坝基础部分固结灌浆为循环式);帷幕灌浆采用“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灌浆,不待凝”方法,灌浆方式为循环式。帷幕检查孔灌浆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止浆栓塞),灌浆方式为循环式。
3.5.3灌浆材料
除断层带(包括帷幕孔、固结孔)灌浆用水泥开始采用超细水泥及R52.5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其余部位所用灌浆用水泥为R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采用制浆站集中制浆,浆液由输浆管送到各搅拌桶进行灌浆。
3.5.4灌浆压力
回填灌浆压力0.3Mpa;固结灌浆压力0.3-0.6;帷幕灌浆压力各个部位均不相同,为1.5-3.0Mpa;二期回填灌浆压力0.3Mpa;抗滑键(井)接缝灌浆压力0.3Mpa;坝体中缝接缝灌浆压力0.6Mpa;冷却管灌浆压力0.3Mpa。
3.5.5水灰比控制及变换
回填灌浆起灌水灰比0.5:1,水灰砂比例为1:1:1.25;固结灌浆、帷幕灌浆、接触灌浆均采用5:1、3:1、2:1、1:1、0.8:1、0.5:1六个比级,开灌水灰比为5:1;坝体中缝接缝灌浆采用3:1、2:1、1:1、0.5:1四个比级,开灌水灰比为3:1或2:1;冷却管灌浆起灌水灰比0.5:1。
灌浆浆液的变换原则为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当吸浆量较大或遇特殊情况时,可按规范变换浆液浓度。
3.5.6结束标准
回填灌浆结束标准是在规定压力下,灌浆孔停止吸浆,延续灌注5min即可结束;固结灌浆结束标准是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延续灌注30min,灌浆即可结束;帷幕灌浆结束标准应同时满足下述两个条件后,方可结束:一是在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延续灌注时间不少于90min,二是灌浆全过程中,在设计压力下的灌浆时间不少于120min,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延续灌注30min,灌浆即可结束;接触灌浆结束标准是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延续灌注30min,灌浆即可结束;坝体中逢接逢灌浆结束标准是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延续灌注20min,灌浆即可结束;冷却管灌浆结束标准:在规定压力下,进回浆管浆液比重一致时,灌浆即可结束。
4质量评定
4.1灌浆质量检查方法和质量标准
回填灌浆质量检查采用钻孔注浆法(压浆试验),即向孔内注入水灰比2:1的浆液,在规定的压力下(灌浆压力的80%),初始10分钟内注入量不超过10L,为合格,其数量为灌浆孔总数的5%;质量标准:孔段注入量不超过10L,为合格,孔段合格率在80%以上,不合格孔段的注入量不超过10L的50%,且不集中,灌浆质量为合格。
固结灌浆及帷幕灌浆质量检查采用单点法压水试验进行,压入流量的稳定标准为,在稳定的压力下(灌浆压力的80%),每3~5min测读一次压入流量,连续四次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时,本阶段试验即可结束,取最终值为计算值。质量标准:灌段压水试验吕荣值不超过3Lu为合格,孔段合格率在80%以上,不合格孔段的注入量不超过3Lu的50%,且不集中,灌浆质量为合格。质量检查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3~7天后进行,其数量为灌浆孔总数的5%。
接缝灌浆质量检查以分析竣工资料为主,结合取芯、压水等进行综合评定。质量标准:灌区两侧坝块混凝土的温度达到设计规定,排气管出浆且有压力(达设计压力0.6Mpa的50%以上),排浆密度达1.5g/cm3以上,其它方面也基本符合有关要求时,灌区灌浆质量认为合格,接缝灌浆灌区合格率在80%以上,不合格灌区不得集中,接缝灌浆工程质量为合格。质量检查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28天后进行。
4.2质量评定结果
石门子水库灌浆工程完成单元工程共152个,合格单元152个,合格率100%,优良单元118个,优良率77.6%。灌浆工程共计10个分部工程,优良8个,优良率80%,
4.3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施工期因受暴雨影响,Ñ1288.5拱圈基础左岸共有21个固结灌浆孔孔口段0.2~0.5m不等封孔不密实,对上述孔不密实地段,先将淤泥、砂石清除,并洗净,然后用R20级豆石混凝土封堵密实;在Ñ1288.5拱圈及Ñ1291护坦施工时,暴雨后在施工面上留下20~30cm泥沙层,施工难度大,洗孔后泥沙进入孔内,影响造孔和封孔,后用沙袋围孔然后施工直至封孔,处理后满足设计要求。
5文明施工与安全生产
施工现场设置文明施工宣传牌、施工现场各施工区域设置标记,施工机械按设置的施工道路和停车场行驶、停放,施工材料有序地堆放,施工现场各类施工负责人佩证上岗。在各生活营地和临时设施附近,设置污水池、垃圾池,综合修配场地设废油处理池,防止污染土壤和环境。在工地现场设置足够的垃圾池等临时卫生设施,各生活、生产区均设置环保宣传牌,加强全员职工的环保意识。工程完工后,已按照监理人要求拆除一切必须拆除的施工临时设施和生活临时设施,将垃圾等运至弃土场,挖坑焚烧掩埋,并清理干净,维持原地面状态,切实做好了文明施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技术负责人,由各施工机组(施工队)、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施工中队设专职安全员1名,全面负责贯彻执行,宣传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检查安全执行情况,对全员干部职工进行安全教育,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论文摘要:土壤固化剂应用范围极广,其性能稳定,可用于各种路基土壤加固,固化强度可调整,且能满足不同路基建设层要求,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就地取材,减少建筑耗材的运量,并无环境污染。
一、引言
Toogood土壤固化剂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新、效果最佳且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环保高聚类有机溶液。可广泛地用于各种土壤砂石材料的固化,还具有抗压强度强、万能兼容、高斥水性等特点,是一种万能的离子类固化材料,用其稳定各种土壤均能满足各等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这是种加入土壤中的外加剂,将其掺入土壤中,与含有一定水分的土壤混合后,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降低土壤颗粒间的排斥力,破坏土壤颗粒间的吸附力,同时还置换出土粒表面的水分子并生成一种不可溶解的终合物,发挥类似水泥的凝固作用,对土壤的压实密度有着直接作用;而且缩小了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使其承载能力大大加强,从而达到高斥水性、高压实度、强承载力和抗压强度。
由于土壤固化剂可以结合当地土作为主要路基建设材料,因而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公路建设改良土壤的产品仍大多沿用石灰、水泥、工业矿渣,砂、或这些材料的混合物,随着环境保护对道路工程用石料、河砂、山砂等自然资源开采的严格限制,土壤固化剂作为一种广泛易得而又环保经济实用的新型替代材料具有现实的意义。
本文主要是结合各地公路工程实践,探索其应用效果。
二、施工工艺
1路拌法施工(水泥固化土施工)
(1)测量放线
用全站仪按坐标法测量恢复中线,每10米设一排桩,并根据路基设计宽度,放出路基边线,为保证路基有效压实度和边坡的稳定,在放路基边线时应使两侧边线各宽出20cm-40cm力宜。然后测量技术员精确放出水准测量线,确定纵横断面的标高,并按设计高程在侧钎上作好标记,在进行水准高程控制时应考虑到松铺系数。
(2)备土整平
根据施工阶段所需的土方量拉入施工段路床,按测定的高度和宽度进行大致整平,整平方法一般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机。
(3)喷洒固化剂、湿拌
技术人员首先取有代表性的点测试含水率,精确计算作业段所需的补水总量。(根据施工天气和土质,含水量宜大于最佳含水率1%-2%左右)然后计算作业段的体积,按每立方应加固化剂数量计算所需的固化剂用量。最后将计算出来的补水量和固化剂一并倒入洒水车并充分搅拌均匀,稀释后均匀地洒在作业段内。喷洒土壤固化剂水溶液时,宜采用压力式洒水车或喷管式洒水车,喷洒应均匀,中途不得停车。直接掺入混合料中的固化剂水溶液应分两次喷洒,首次先喷洒40%,用机械拌合不得少于两遍,再喷洒40%拌合两遍,达到拌合颜色一致为止,其余20%的固化剂水溶液应在碾压成型后喷洒封层。
(4)闷料
混合料拌合均匀后即可进行闷料,闷料时间为:沙土不小于6小时,粘土不小于10小时,但不超过两天。
(5)摊布水泥
首先将水泥用量进行计算,将施工路段划成若干个方格,每个方格按计算的水泥袋数堆放水泥,进行摊布。在摊布时应派专职施工人员控制每一个方格内的水泥数量,保证厚度和宽度,表面应没有空白的位置,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位置,平面力求平整。摊料过程中,应将超尺寸颗粒及其他杂物捡除。
(6)补水、再次拌合
闷料后,再次测定混合料的含水率,确定是否还需补水,然后用路拌机或其它合适的拌合机械进行拌合,拌合完成的标志是混合料颜色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没有粗细颗粒“窝”,没有素土夹层,且水分合适、均匀。
(7)固化土初压、整平
混合料拌合均匀后,要立即用推土机初步排压,人工挂线精确整平,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型。整平过程中,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厚度耙松5cm以上,并用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补整平,整平时切忌在光滑的平面上进行薄层找补。
(8)碾压
整型后,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要根据路宽、压路机轮距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碾压方案。通常采用l8T-22T振动压路机,先静压一遍再对固化土层进行压实作业。具体碾压时,应本着“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两边后中间,先静压后振动”的原则,速度控制在头两遍应是低速,1.5km/h-1.7km/h为宜,以后可用2.0km/h-2.5km/h的碾压速度。
碾压采用纵向进退式,压路机轮迹一般要求重叠二分之一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固化土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过程中固化土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如有“弹簧”、松散、起皮、剪切推移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合。注意:整个施工过程从水泥摊布到碾压必须在水泥终凝期内完成。
在碾压过程中应对施工接缝处进行处理,施工接缝处,应搭接拌合。第一段拌合后,留出5~8米不进行碾压,在第二段施工时再将前段余留的未碾压段添加适量水泥和土壤固化剂水溶液重新拌合,与第二段相连一起进行碾压。
(9)养生及交通管制
固化土层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中断交通,开始养生,养生时间为一周。养生方法有:
a)洒水养生,要求路面保持湿润。
b)覆盖塑料薄膜养生,要求用土埝纵横向封实住。
c)乳化沥青做下封层养生,条件为基层的面层为沥青层。
d)铺土养生:条件为上层继续施工固化土层。
2集中拌合法施工
对于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若无合适的强制式厂拌设备时,也可以将混合料集中在路旁的料场用人工配合挖土机的方式进行拌合。集中拌合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土应粉碎,防止团块。
(2)应严格按所选定的固化土配合比配料。固化剂称量必须准确。
(3)出料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率1~2%。
(4)进入料斗的素土的干湿状态应基本一致,固化剂水溶液宜当天配制,当天使用。
(5)经拌合均匀的固化土混合料应立即运输到铺筑现场进行施工。若运距远,运输过程中宜加以覆盖,以防水分过早蒸发。
(6)运输距离与时间应能保证使固化土在凝结时间内碾压完毕。
(7)宜采用自卸式运输车与摊铺、碾压机械相配套,做到随拌随运随铺随压。
(8)固化土铺筑前,下承层表面应拉毛、去除杂物、洒水湿润。
(9)到场的固化土混合料可按数量均匀分散地直接卸于下承层面上,避免集中堆料过高,造成松实不一致。
(10)摊铺可采用各类摊铺机,亦可采用人工加抓斗式挖掘机联合摊铺。在较低等级道路上,没有摊铺机时,可采用自动平地机按以下步骤摊铺混合料:
a)根据铺筑层的厚度和要求达到的压实干密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
b)将混合料均匀地卸在路幅中央,路幅宽时,也可将混合料卸成两行;
c)用平地机将混合料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
d)设一个3~5人的小组,携带一辆装有新拌混合料的小车,跟在平地机后面,及时铲除粗集料“窝”,补以新拌均匀的混合料,并与粗集料拌合均匀。
(11)固化土的雨季施工应做好以下几点:
a)注意气象预报,避开雨天施工。固化土施工应在连续2~3日无雨的条件下才可正常进行。
b)确保场地排水通畅。
c)现场应配备防雨遮挡物。尚未碾压已遭雨淋的固化土混合料可作素土使用。
(12)固化土混合料的整型、碾压、成型等与路拌法相同。
三、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土壤固化技术用于高速公路工程,显著的价值在于其经济性和环保性。(以土固精土壤固化剂为例,如下表所示)
表二用土固精牌土壤固化剂代替砂石料修筑道路基层一公里能耗表
1、表中水泥、石灰、土壤的配合比是根据施工经验估计的中间值,具体工程的配合比以试验报告的要求为准。
2、工程实践表明,由于固化土基层的抗压强度等指标远超过传统的砂石料路基,故可根据设计变更,适当减少基层和面层的厚度,表中为方便计算和比较,基层的厚度均取0.4m,即基层0.2m,底基层0.2m。实际工程中,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3、土固精牌土壤固化剂的掺量范围为干土重量的0.01%~0.02%,混合料按2000㎏/m³计算,实际密度以现场测试的数据为准。
4、这种复合固结土路面基层的材料及其施工方法以分布广泛的土为主要材料,可就地取材、可节省大量的燃油费,由于工程情况各异无法定量计算,在本表中不再列出。
5、表三是在综合表一和表二的基础上制出的,其中水泥、石灰、燃油的计算价格分别为:300元/吨、250元/吨、5000元/吨,料场的占地费按10元/㎡计算,全国各地情况各异,本表数据仅供参考,实际工程以当地的材料价格进行计算。
四、结语
通过对土壤固化剂在路基建设工程应用中的施工工艺探讨及其经济环境效益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土壤固化剂在工程中实际应用简便易与控制,使用过程中环保无污染,材料易与运输,减少了运输成本。
(2)经济优势显而易见。国外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固化剂的应用非常普遍,并且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仅应用在路基顶层,而且还应用到了路面基层,取得了非常成熟的经验。大大节约了材料成本,并且起到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作用。我国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对固化剂应用的非常少,但是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固化剂具有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赵永巧浅谈土壤固化剂的发展与固化机理研究
[2]韩笑土壤固化剂固化土的基本性能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3]土壤固化剂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
1防渗墙技术的应用分析
防渗墙技术是土木工程工业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该项技术需要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不大于1000MPa,同时塌落度保持在181至219mm之间,混凝土在浇筑后的28天之内强度要达到2至5MPa,抗渗系数要不大于1*10-7cm/s。混凝土防渗墙需要先布置施工平台,保证混凝土搅拌车、施工设备、开挖设备能够顺利通行,尽量避免在坝体顶部设置泥浆池,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和运输。施工平台布置完成之后就需要修筑导向槽,在土木工程建筑物的底部沿着防渗墙走向设置一条临时的导向槽,确保水泥浆能够保持液面平衡,导向槽的双侧需要选择强度不低于C20的混凝土浇筑而成,槽内的净高不得低于1800mm,导向槽的顶面要高出施工平面100mm。在导向槽浇筑完成之后,需要及时进行护壁处理,确保导向槽能够达到预期的形状和强度。护壁处理一般采用泥浆,这不仅是因为防渗墙采用的是混凝土结构,同时也是由于泥浆具有流动性好、稳定性高一级物理性能良好的特点。另外泥浆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混凝土防渗墙的抗渗性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回收泥浆还能够重复使用,这对于降低工程造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防渗墙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完成锁管安装、导管安装、预埋帷幕灌浆管和清空换浆工作,在导管内放置隔离球以确保水泥浆和混凝土能够在浇筑过程中不相互接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般采用一次浇筑到位的方法,将导管内的隔离球和泥浆被浇筑的混凝土挤出导管。防渗墙混凝土工程的钢筋安装工程需要根据防渗墙的平面形状安装钢筋骨架,将预埋管在钢筋骨架中焊接定位,延防渗墙走向间隔10m设置一个定位钢筋架,确保管孔与钢架底部保持2m以上的距离。防渗墙混凝土工程同样要高度重视温度控制工作,拌制混凝土的粗细骨料以及水和水泥都要在拌合之前采取降温处理,商品混凝土在进场时要严格检查粗细骨料、水泥、水的质量检测报告以及试验配合比,并现场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对于不合格的混凝土坚决不予使用。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合理的确定浇筑方案,浇筑过程中要确保振捣质量,避免出现施工冷缝。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及时进行浇水覆盖养护。在浇筑完成之后的12小时之内拔出锁管,对于槽深大于30m的防渗墙混凝土拔管时间要控制在混凝土浇筑之后的15至16小时之内,而埋深在30m之内的锁管可以在混凝土初凝之后(12h之内)拔出。
2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应用分析
预应力锚固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这不仅是由于其在施工过程中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保证了施工质量,而且在经济效益方面也有着非常明显的提高,预应力锚固技术能够对高层建筑物起到加固和补强的作用。在土木工程高层建筑施工中,预应力锚固技术能够原本作用于构件之内的拉应力有效的传递出去,减少构件的拉应力破坏。预应力锚固技术建立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之上,通过混凝土构件内的高强度钢丝束或者是预加应力的锚杆将基岩以及其上的建筑物进行加固。在最新的GPS精确定位技术的辅助之下,预应力锚杆可以根据设计要求以及工程实际地质情况精确的确定锚固位置和调整锚固深度以及锚固方向等等,这大大提高了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可靠性。通过预加的应力使得原目标处于受压状态,从而更加完善的处理构件的受力条件,减少构件受力破坏的可能性。预应力锚固技术虽然有着诸多的优势,并且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具体土木工程建筑实施的过程中仍然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是否使用该项技术,要根据坝体的稳定性以及强度的需要合理控制各项技术参数,以求锚固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3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一方面我们要对发展现状、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建筑施工技术应将预应力锚固技术、混凝土碾压技术、防渗墙技术、环保施工技术等作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工作重点。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建设规模的增大,导致建筑的整理结构更加具有复杂性,因此,作为土木工程的技术人员及管理者我们要保证施工过程中绿色环保、改革和创新自动化施工技术,从而有效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现代化施工方式。另一方面我们作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要科学的分析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和施工性质,对于深埋的高层建筑地基土的特性,依照建筑物周围的实际情况,不断开发投资少、质量高、技术高的地基施工技术。作为技术人员还要重视预应力锚固技术、混凝土碾压技术、防渗墙技术的发展,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开发科学先进建筑工艺技术。
4结语
土木工程建筑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工程质量不仅决定这各参建单位的企业利益,同时还关乎着工程所在地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对于土木工程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施工阶段,提高质量意识,合理选用施工技术是工程质量的根本性保证。由于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仍然不完善的方面,作为土木工程的技术人员要在实际建设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寻求技术上的突破。
作者:冯丹红 单位:陕西省空港综合保税区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