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标语设计

标语设计

时间:2022-06-01 13:27: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标语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标语设计

第1篇

往年新生入学的迎新标语,无非是“新学期新气象”等陈词滥调,毫无新意,令人感觉呆板。所以急需鼓励同学们发挥创意,创作出贴近新生并给新生以亲近感的迎新标语,激起新生的共鸣。

二、 活动目的

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深化校园文化生活内涵,形成丰富多彩的迎新标语文化和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挥洒创意的舞台。

三、 活动时间

20xx年5月28日—6月8日

四、 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五、 活动内容

参赛学生以“迎接新生入学”为主题设计迎新标语。

六、 大赛流程:

(一) 前期:1、将策划书发至宣传部邮箱,并通知各学院宣传部将比赛通知下载并下发到各班公邮,且进行短信通知;2、由本部门工作人员画两张宣传比赛的海报置于一饭、三饭门口。

(二) 中期:由各学院宣传部收集本学院学生的作品,再统一发送到校团委宣传部的部门邮箱。

(三) 后期:收集完参赛作品后,请团委老师进行评比,评选完毕后,颁发奖励。

七、 作品要求:

1、 突出表达主题内容,紧扣迎接新生入学这个主题;

2、 体现创新的理念,有独特的创意及构思;

3、 作品字数应在20字以内;

4、 作品必须为原创,不能侵犯他人著作权,其知识产权和使用权归校团委所有,优秀作品用于下学期迎新。

八、 作品上交时间及方式

参赛者请于6月8日22:30前将作品及报名表以Word文档形式(报名表与作品放在同一个文档,文档命名形式为“学院 班级 姓名)发送到本院宣传部邮箱,再由各学院宣传部将收集到的本院学生的作品统一于6月9日12:00前发送到校团委部门邮箱gdouxtwxcb@qiewO.cOm。

九、 评分标准

(一)主题(满分50分)

1、主题突出,寓意与比赛主题联系较密切,能引起共鸣;(40—50分)

2、能较清晰展现主题,但并不全面。(25—39分)

3、能大致表现主题,但在主题突出表现上有一定缺陷。(1—24分)

(二) 语言(满分25分)

1、语言规范、生动,简洁明了。(20—25分)

2、语言较为规范,但不够通顺。(10—19分)

3、语言不规范,为雷人标语。(0分)

(三)创新(满分50分)

1、有独特的创意及构思,让人耳目一新;(20—25分)

2、有创新的意识,但由于表现的手法等问题无法充分表达;(10—19分)

3、创新意识较弱,无法表达自己的创新理念。(1—9分)

十、奖项设置

创新奖 五名 校级证书

优秀奖 五名 校级证书

第2篇

对许多人来说,大街小巷无所不在的7-Eleven,几乎是每天都要报到的地方。但就在你进进出出7-Eleven的同时,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从今年开始,广告或营销文案上,以前熟悉的7-Eleven企业标语(slogan):“有7-Eleven真好”,已被更轻快的“Always Open, 7-Eleven”所取代。

为什么7-Eleven要换掉使用了15年、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标语,从头开始打造新的口号呢?

从便利性到感性,形成消费者印象统一超商整合营销部部长刘鸿征表示,其实7-Eleven从创立以来,总共更换过3次企业标语,第一代的标语是“您方便的好邻居”,从1985年一直沿用到1990年。

当时为什么会采用这个标语?刘鸿征说,除了它是直接翻译当时美国总部使用的“Your Good Neighborhood!”属于7-Eleven的全球形象策略一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便利商店对台湾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业态,如何让消费者明白7-Eleven是什么样的店铺,企业标语正是沟通的第一步。

刘鸿征进一步说明,“便利商店”是从英语“convenience store”直接翻译过来的,当年台湾消费者比较熟悉的名词反而是“超级商店”(超商)。为了迅速建立品牌认知,7-Eleven选取了最好辨识的经营特征:“24小时营业”当做主打。就如同当年7-Eleven招牌下方都有“营业时间24,您方便的好邻居”这句话,透过“方便”和“邻居”两种形象,突显7-Eleven 全天不打烊,随时都可以买到东西的经营特性。

到了1991年,7-Eleven提出新的口号:“有7-Eleven真好!”这句标语也同样来自7-Eleven全球形象策略,翻译自美国区的标语“Oh!Thanks Heaven!7-Eleven”。不过刘鸿征表示,会更换企业标语,和竞争环境的改变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当时其它连锁超商业者开始进入市场,“24小时营业”已不再是独一无二的卖点,为建立差异化,7-Eleven改以心理上的诉求,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跳脱传统宣传“我们有多好多好”的功利性,以“情境”打造消费者心中的归属感。

刘鸿征表示,“您方便的好邻居”表现的是一种朋友般的关系,7-Eleven无时无刻亮着的招牌,彷佛是每个人的左邻右舍般方便。但到了“有7-Eleven真好!”这已经成为一种企业经营的承诺,希望无论何时何地,7-Eleven都能让消费者感受到及时的温暖。

刘鸿征举例,如果你走在荒郊野外,口很渴,又下大雨,这时你远远看到前方有家7-Eleven,相信心中就会涌起:“啊!有7-Eleven真好!”的欢呼,因为你知道在那里不仅可以避雨,还可以买到伞、买到食物、买到热饮,让身心得到温暖和放松。

一句话唤醒心底“曾深受感动的一瞬”回忆,让这句企业标语成功打进消费者心中,也因此从1991年开始,这句标语一用就是16年,直到2007年,才更换第三代标语:“Always Open, 7-Eleven”。

Always Open,一句话清楚传递沟通信息其实2004年,刘鸿征就已建议更换新标语,当时的提案是“Make it Happen! 7-Eleven”。刘鸿征表示,因为这几年来7-Eleven做了许多创新,从饭团、便当、各种预购,到宅急便、缴费、电子商务,7-Eleven让许多麻烦的事情变得简单,让许多原本不可能的开始发生,“我们就像一个创新者,所以就想用『happen这个字。”

当时提出的企画,最后却没能通过高层的审核。刘鸿征说明,一是“Make it”之间有“连音”的问题存在,发音不容易,让整句标语念起来变得拗口;二来虽说这3个字拆开来都很容易了解,但合成句子却还需要稍加提点,否则第一时间消费者会搞不懂在说什么。而且7-Eleven是“全客层”的店铺,“happen”这个英文字虽说不难,但还不算人尽皆知,选用这个有菁英味道的字眼,彷佛需要读很多书才会明白,不符合企业的调性,于是更改企业标语的计划就此搁置了。

直到这两年,7-Eleven推出形象角色“Open小将”大受欢迎,不管在人气度和好感度都评价很高,再度开启刘鸿征更新标语的念头。这次他就以“Open”这个字,做为发想新企业标语的原点。最后选用“Always Open, 7-Eleven”,刘鸿征表示在设计上有以下几个考虑点:

1、现代感――虽说2004年提出的“Make it Happen!”被否决,但刘鸿征还是希望用“英文”来设计企业标语,因为选用非中文,可以传递出不同于别家企业的现代感。

2、选字――或许有人会质疑英文标语在沟通上的认知度,但刘鸿征认为,只要用字够简单,就能被大家接受,加上之前已有“Open小将”的营销,“Open”这个字对一般大众已不再是陌生的字汇,可以破除沟通上的疑虑。

3、押韵――要让标语顺口,押韵是非常重要的技巧,由于7-Eleven结尾是N韵,所以不管是这次选用的“Open”,或2004年提出的“Happen”,在选字上一定会选用N韵结尾的字。

4、传递的信息――企业标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表达出企业想和消费者沟通什么信息。相对于“Make it Happen!”强调创新,“Always Open, 7-Eleven”更进一步诉说了3层7-Eleven想和消费者说的话。

第一层是物理性的营业实况,说明7-Eleven是24小时营业、不打烊的经营业态。第二层则展现企业的企图心,“Open”象征7-Eleven开放的经营心态,不断有新的创新,不断在思考还有什么更棒的新做法。第三层则是7-Eleven 对整个社会的关心与期望。

刘鸿征表示,台湾社会的乱源与纷争,不管是蓝绿的对立、或是人与人之间的不愉快,往往是因为彼此不能“open heart”“open mind”来看事情,“所以我们希望大家更open一点来看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态度,期待整个社会都能更open。”

除了创意,还能让每个人产生共鸣

刘鸿征也强调,2004年的标语提案会失败,而2006年的提案会过关,并不完全取决在标语的好坏,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和老板、和组织创造同样的共鸣。“一个slogan不只是设计人员的创意,最终是要变成整个组织共同的文化与归属,所以能不能让每个人都产生共鸣,就变得非常重要。”

多年的经验让刘鸿征有一个很深的体悟,就是提案最大的困难,并不在规画或是创意,而是对同一件事,主管的共鸣和提案者的共鸣常常不一样。他发现,企业的需求就是老板在想什么,但重点是老板在想什么,往往他自己也讲不出来,所以常常在提案时,他才会说这不是他要的。

不过,他并不认为这是难以克服的组织阶层认知鸿沟。他强调,做营销的人要先做功课,了解什么是老板要的,唯有能成功整合老板想法、社会趋势、顾客需求、产品功能,透过对大众可行的沟通方法,设计才会成功。

以2006年的提案为例,刘鸿征指出当“Open小将”已成功成为7-Eleven的企业符号与象征,即使每个人对“Open”这个字的定义可能不尽相同,但大家却都有感觉,也认可这是一个能代表7-Eleven的字眼。于是,“Open”就变成能和组织产生共鸣的字汇,做成标语,也就能轻易地得到组织上上下下的认同。

除此之外,“Always Open, 7-Eleven”这句话是从“Open小将”延伸得来的,在经营上,已有许多现成的资源可以支持它,不管是玩偶、商品,还是广告与传播计划,有许多面向的资源可以协助推广,在执行上,也被主管认为是比较容易成功的。

第3篇

关键词:人际功能校园标语语气

一、引言

人际功能是指语言除了表达说话者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活动的功能外,还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判断和评价功能(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2005)。通过人际功能,说话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并对他人造成影响。

系统功能语法常被用来分析语篇的价值和性质。韩礼德是这样对“语篇”这一概念进行定义的:“The word text is used in linguistics to refer to any passage,spoken or written,of whatever length,that does form a united whole(Cohesion in English,1976)”(王云桥,2001)。日常所见的标语是一种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往往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也可将其视为语篇的一种。标语的种类多,涉及的范围非常之广,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传递信息的功能。标语的发起者在标语中表达了态度,并试图使众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笔者在华中师范大学校园内搜集了120条校园标语,涉及环保、卫生、安全、纪律、规则、传统美德及特殊宣传如普通话宣传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标语的拟定者主要是校园管理者、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商家及特殊的组织机构。本文将搜集到的120条标语作为研究对象,从人际功能角度对该语篇类型进行分析。

二、大学校园标语的语气类型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段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一是表示语段的基本字面意义的命题意义,一是表示话段对人或读者的影响的施为性意义。韩礼德认为,在说话的行为中,说话者为自己选定一定的语言角色,同时为听话者分配一个他希望对方扮演的互补的语言角色。标语作为一种以宣传为主要目的的话语,是宣传行为的发出者对宣传行为的受众的一种希冀和命令。在这个过程中,标语的拟定者和受众之间形成了一种信息传递的关系。

根据韩礼德的观点,功能语法将言语功能分为“提供、直陈、命令、提问”这四种功能,这四个言语功能通过语气体现。陈述句表示“直陈”,祈使句表示“命令”,疑问句表示“提问”,而提供则可以用多种语气。在搜集到的120条校园标语中,陈述句出现35次,占所有标语数量的29.2%;祈使出现85次,占总数的70.8%。由于搜集到的标语中没有提问和提供的情况,故不在此赘述。

(一)陈述语气

用来表达“陈述”这一语言功能的标题说的是一种情况、一个事实、一则信息、一个想法、一种希望、一个看法、一种想象等(黄国文,2001)。从某种程度上说,标语和广告标题一样,都是以宣传为主要目的,所以标语的拟定者向受众传达的也是他的观点和想法或者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一种认识。例如:

(1)普通话是校园用语

(2)等待也是一种美德

(3)您亲自送回餐具就是一种高尚

例(1)是华中师范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制作的标语,目的是在校园内普及普通话,使同学们提高说普通话的意识;例(2)是学生组织贴在学校银行取款机附近的为了提醒同学们在取款时自觉排队的标语;例(3)是食堂管理部门为了提醒用餐者自觉送回餐具而设的。以上三条标语是不同的标语拟定者为了宣传各自的立场而设计出的,内容直白朴素。可以发现,标语和广告语一样,也是一种“非交互性”的话语。只有话语的一方说话,而且不能马上得到另一方的应答。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语气类型会对“听话者”造成不同的影响。陈述句是陈述事实和想法,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陈述句式的标语对受众没有强行的要求,却希望能通过这种形式在标语宣传对象的心里形成一种概念、一个看法,而标语的接收者在耳濡目染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乃至产生行动上的反应。例如:“您亲自回送餐具就是一种高尚。”该标语表明了拟定者对回送餐具行为的一种肯定,并将这种行为上升到品德层面,但是在语气上并没有强行要求每一位就餐者都能做到。看到标语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审视,在这一点上,设立标语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命令语气

根据统计数据,“命令”语气在标语中所占比例最大,“命令”语气是用祈使句体现的。祈使句的作用是要求、请求或命令、劝告、叮嘱、建议别人做或不做一件事。笔者搜集的校园标语中体现了祈使句的多种类型。例如:

(4)排队时留意随身物品

(5)校内禁止摆摊设点

(6)知青的年代已经过去,请勿再“插队”

(7)手机静音

(8)行动起来,让我们的自习室更卫生

上文中列举的几条标语都是祈使句类型的具体体现。例(4)表“叮嘱”,学校保卫科是这条标语的发起者。保卫科从自己的职能角度给同学们安全方面的提醒,这样的语气恰到好处。例(5)表“禁止”,学校保卫科和校园管理中心针对学校里有小商小贩未经允许乱设摊位的行为设置这样一个标语,从标语拟定方来看,他们是有权力说出“禁止”的。例(6)表“请求”,是学生组织设立的,原因是在学校食堂买饭的学生中存在插队的不文明现象,这一标语旨在要求同学们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例(7)表“命令”,是图书馆对读者的“命令”。这种命令,图书馆有权发出,而且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例(8)表“建议”。这一条也是学生组织拟出的标语,意在建议同学们加入保持卫生的队伍。表命令意味的祈使句要求标语的目标对象立即做出行动,与陈述句相比,祈使句的语气更加强烈,而且对受众的行为充满期待。在有些情况下,针对不同的人群,单单用命令的语气是不合适的。例如笔者发现,在学校食堂的空调上贴着“不要动手!”的标语,但是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这种强硬的语气显然有失妥当。考虑到种种情形,所以也就有了“叮嘱、请求”等其它类型的语气。标语的类型很多,涉及的内容广,加之发起者和针对的对象多变、关系复杂,所以在标语这种独特的语篇中,会存在各种类型的祈使句。

三、大学校园标语中的亲疏状况

情景语境指的是语言活动的直接环境。我们可以将语境因素分为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三部分。按韩礼德的观点,以上三种因素分别制约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而话语基调又分为个人基调和功能基调。个人基调指交际双方的社会角色关系,功能基调指的是语言活动的目的。从个人基调上看,标语的发起者和接收者是交际的双方,由于双方的关系比较复杂,所以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且在不同的环境中各自的角色会发生转变。从功能基调上看,标语具有教育性、宣传性和说服性的基调。

韩礼德认为,个人基调制约语言使用的正式程度,人际关系越亲密,语言的正式程度越低。其中,语气和人称代词是正式程度的体现方式中的一部分。

(一)从语气反映亲疏状况

笔者将标语的拟定者分为校园管理服务部门、学生组织、特殊机构和商家。校园管理服务部门和学生组织占了绝大部分,而语气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下面主要是从“命令”和“直陈”两方面做出的统计。

哈德逊认为,权势较高的一方在言语交流中会更加直接,也无需太客气,而权势较低的一方则会更加婉转、礼貌,体现尊重(黄国文,2001)。学生组织设计的标语目标对象是学生,学生组织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上表中,学生组织设计的标语以请求型的祈使句和陈述句为主,语气缓和亲切,有的标语还使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如:垃圾箱上的标语――“请不要将我置之肚外”。有些标语中加入了流行语,比如:“不关门神马的,最讨厌了”“亲,小心烫手,痛痛”等。这些标语生动有趣,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无形中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

学校管理服务部门发起的标语情况比较复杂,其中祈使句最多,总数达58条。笔者搜集的120条标语中的18条表示禁止的标语全都是学校管理服务部门发起的。在学校管理部门和学校活动参与者中间有一种权力的不对等关系。例如:

(9)校内禁止摆摊设点(学校和外来人员)

(10)严禁推销(学生宿舍和外来人员)

(11)业务工作室,读者止步(图书馆和读者)

(12)公共场合,严禁吸烟(食堂和就餐者)

以上四条标语具体说明关系双方存在的不对等的关系。在这四对关系中,前者都处于权力高处,而后者处于权力的低处。标语的发起者和对象存在不对等关系,往往语气生硬,不容质疑,常出现“严禁”“不许”“勿”等

表示拒绝的词汇。

在某种程度上,语气生硬的祈使句标语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在有些情况下,使用表禁止或命令的祈使句是必须的,比如“校内禁止摆摊设点”这一标语的使用。学校以一种禁止的口吻对待外来商贩,是出于维护校园秩序、保障学生安全的目的。若此时校方仍采取一种亲切和蔼的态度,则不会对商贩起到震慑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过于生硬的字眼会引起标语受众的抵触心理。比如“严禁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停靠,违者放气”“禁止泊车,违者锁车放气”等。看到这样的标语,人们在感到可笑的同时也会产生抵触心理。可以说,祈使句中的禁止、命令等语气使用不当,会产生反作用。

在笔者搜集的所有语料中,环保类标语最为成功地将“命令”式转化为“委婉”式。例如,“严禁践踏草坪”这一命令式的标语给人以一种不近人情、态度生硬之感,有些人看到此标语可能会反其道而行之。而用一种更为生动婉转的方式表达同样的意思,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类标语有“迈步留意地下草,弹指莫折枝头花”“你来绕一绕,我来笑一笑”“芳草依依,大家怜惜”等等。它们既表达了“不要践踏草坪”的意思,又在音韵和修辞上给人以美感,使人在心理上更易于接受。

(二)从人称代词反映亲疏状况

人称代词也是体现交际双方亲疏关系的重要体现。据笔者统计,在120条标语中,人称代词“我,我们”出现13次,“你,您”共出现9次。人称的选择会对交际双方的距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1.“我”还是“你”?

试将标语中的人称代词替换,比较下面两条标语:

(13)珍惜华师,从我做起

(14)珍惜华师,从你做起

从这两个句子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人称代词的合理使用在标语中的重要作用。例(13)中的“我”不仅仅指标语的发起者,其实更多地指向标语的目标对象,即华师学子,即“你们”。然而,这里将“你们”换成“我”后,人们在读标语时,就会在无意中将自己融入其中,产生一种认同感。相比之下,例(14)将“我”换成“你”之后,这句标语由一种建议号召语气转变为命令语气。在这个标语所在的语境中,命令式的语气非常不恰当,因为“珍惜华师”这一行为并不是强制性的,“从你做起”就显得极其不礼貌且含有强迫意味。类似的标语还有很多,比如“清洁卫生,从我做起”“教室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等。用“我”而不能用“你”的情况往往出现在表示号召或建议大家付诸行动的标语中。

2.“你/您”还是其他?

笔者搜集的标语中还有含有“你,您”的句子,例如:

(15)您亲自回收餐具就是一种美德

(16)感谢您对校园环境的爱护

(17)用你的心去呵护电吧

以上例句中的人称代词“您”或“你”,没有具体指出标语针对的对象,如“就餐者、同学们”等等。由于标语也是一种非交互式的话语,所以标语的发起者和接收者存在着时空上的差异,不能面对面地交流,双方本身就存在着距离。而第二人称的使用是标语的发起者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缩短距离的效果。使用了第二人称,人们在阅读这个标语时,就仿佛与标语的发起者展开了对话,标语的接收者自身的存在感也随之增强。将标语中的人称换成具体的行为对象,如“就餐者亲自回收餐具就是一种美德”,食堂和就餐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拉大,这句标语就成为了一句冷冰冰的宣言,即便是以一种陈述的语气出现,也显得不近人情,仿佛标语发起者就是“道德捍卫者”。

四、结语

标语是一种传递信息的语篇,标语的发起者和接收者是交际的双方,二者的交流不是即时性的,主要是发起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标语的发起者通过不同的语气来表现言语功能,从笔者搜集的语料来看,大学校园标语主要是以陈述和命令两种语气为主,经常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作为交际时的称呼。作为一种以教导、宣传和说服为目的的话语,不同的表达方式影响着信息接收者的接纳程度。标语的发起方只有恰当地使用语气和人称,才能达到交流上的“合意性”。

参考文献:

[1]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上

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胡壮麟.语言系统与功能[A].1989年北京系统功能语法研讨会论

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常晨光,丁建新,周红云.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新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周军,楚军.新闻报道英语与社论英语的功能语篇分析[J].西南

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

[6]胡冰霞.广告英语的人际功能[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7,(20).

[7]王云桥.语篇概念的意义及其相对性[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第4篇

【关键词】 印花图案;流行;服装设计

传统意义上服装设计的装饰手法不外乎色彩对比、材质修饰以及花纹图案的使用。其中,由于印花图案的丰富性,创作手段以及表现手法的灵活性,使其在现代时尚界中可算是无冕之王,无论流行如何蜕进,印花始终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亚文化的渗透,印花图案不断丰富多彩,并出现了数码印花、抽象印花、笔触印花、高科技扎染模糊印花等各种手法,成为了大行其道的新时尚印花。

一、流行趋势之一――跨界合作

现代艺术对于服装设计当中的印花图案影响非常显著。由于其常带有个性化的意义和显著的装饰意味,符合青年人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特征,所以在年轻态的服装当中屡屡出现。比如,优衣库就曾推出其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推出的合作系列――SPRZ NY(为“惊叹・纽约”的英文缩写),在服装设计和现代艺术当中,进行了一次风生水起的跨界合作。这些印花图案内容有趣,不仅有常见到物体,也有经典到卡通形象;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有显著的波普艺术特点,但又不市侩。

优衣库品牌邀请著名的当代艺术家Andy Warhol,Keith Haring,Jean-Michel Basquiat参与设计,其他的艺术家轮流参与设计,推出了包括T恤、运动服、毛毯等数百件单品,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更新。在2014年,这个以“服装与艺术的邂逅”为概念的商品系列,以纽约为先驱,给服装界带来了震撼性冲击的与众不同的全新商品,就连冬季的主打王牌产品――轻型羽绒服都被纳入其中,充满着青春活力与艺术。

跨界合作的优势很快也凸显在经济效益上。从优衣库的销售数据上看,最受欢迎的是一款英文涂鸦图案的黑色男T恤,一个月已经成交912件;其次是一款金色植物图案的黑色女T恤,月N量也有749件。而早两个月前大热的LINE合作款T恤,卖得最好的一款灰色熊图案男T,累计已经销售了6100多件。在售后回访中不少买家表示,购买这款T恤,是作为情侣装搭配来穿的。

另一方面,相较于和艺术氛围浓厚的艺术家合作,在经历过一番经济危机冲击后,很多品牌和设计师不再坚守,面对人们在沧桑感怀之际与现实的阴霾笼罩,时装界需要一点童话、一点春色,以重振士气,于是又掀起了与科幻电影形象合作系列。著名潮牌hipanda、f.l.y.d、stayreal在近年频频推出与漫威合作的复仇者联盟系列印花服装,颜色搭配醒目,款式数量众多。科幻电影众多漫画中的英雄人物,或写实或卡通,以局部或整体形象纷纷出现在服装的醒目位置。

此类合作中的佼佼者应当属于迪士尼公司的各类经典形象。《爱丽丝梦游仙境》电影在法国上映的时间是2010年3月24日,巴黎春天百货的Haussmann店已经特地以此为主题推出了橱窗,配上Chloé、AnnDemeulmeester、MaisonMartinMargiela等品牌和设计师的春夏作品。同时,优衣库上架的便服、家居服上也都印上了粉红小桃心。

二、流行趋势之二――文字标语涂鸦变化丰富

单纯字母也就是所谓的早期“涂鸦”,源自美国街头文化,最初是从基本的文字签名兴起,彰显青少年的个性宣言,后来慢慢发展为运用到图文结合的后涂鸦艺术,大量被应用到现代服饰中。

文字标语长久以来影响着T恤和运动衫上的印花图形设计。运用新的技术和不同的定点图形提升效果。当下的标语主题迎合了积极信息的趋势,并结合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语,如“on fleek(完美)”、“turnt up(high起来)等等。

在文字标语内容的选择上,往往采用鼓励性的单词和英语用语,或者感人的以及环境意识的陈述,使词语变得更加鼓舞人,更具思想性,而且很简短,有大量的缩写,群体区分意义浓厚。文字标语之所以能够大量流行,原因在于它丰富的变化类型,并且几乎不分性别和年龄。作为印花图案出现后又比较耐磨,因而被用来打造和适合各年龄段以及性别的服装。

文字标语的字体种类非常繁杂。不同种类的字体,手写效果、模板、字体和纹理都很重要。技术上常采用刺绣、剪贴效果、嵌花等。这些技术手段依然是当下的流行主体。而文字标语的变化主要采用新标语实现更新,字体从原来的居中位置转变的稍微有些不平衡,字体的大小也从比较明显的大字体转变成更小的字体。另外,电脑字体、个性的措辞以及渲染效果等也被应用到T恤、衬衫、运动衫和配饰上。

三、流行趋势之三――自然花卉元素更加凸显

任何时候,自然花卉元素都是印花图案的主流,尤其是春夏季。近年来,自然花卉元素在服装当中尤其是女装中越来越凸显。流行趋势则从最初的平面印花过渡到立体印花,进而又开始推崇抽象花卉印花图案。

设计师一直孜孜不断的追求花卉印花图案的变化,除了采用了印染技术直接将花朵图案印在布料上,还手工缝制了许多带花蕊的精致立体花卉,灵动而诗意。立体花朵效果的服饰充满了戏剧张力,作为实穿派都会风格的代表。

抽象印花是一种在视觉意义上截然不同的印花图形。利用对植物的意象抽象,使他表现出与常态不同甚至相悖的形态。充分利用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技法,神秘的、怪诞的种种特点,打造出别具一格的服装风格,充满民族风的叛逆和浪漫精神。不同印花、色彩的图案拼接、印染在一起,乍一眼稍显凌乱却绝对嬉皮有型。

在传统文化兴起的热潮下,水墨风韵图案在国内零售市场中的地位也较以往有所提高,不仅国内品牌,许多国际品牌也越来越关注此类中国元素,演绎东方式优雅。服装中多出现写意花卉图案,如荷花、牡丹等,也有素雅的竹子。图案一般出现在服装的摆围,肩部、侧缝等位置。

在技术上一般将定位印花与水墨画的留白巧妙结合在一起,大气优雅。墨色点染,以几杆瘦竹、几簇兰花的形式呈现在服装上,清淡优雅。彩墨随意晕染,塑造出抽象的意象,色调更加明丽畅快。将水墨笔触与条纹、英文字母等元素结合,或采用现代感的配色,突破传统水墨画的桎梏,赋予其更多新鲜感与时尚感。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印花的概念还停留在小清新的风格上,然而时尚瞬息万变,并非所有的印花都是清淡素雅的印花,可以艳丽多姿,还可以有素雅韵味。印花作为服装中主要的装饰手段,它不仅可以让服饰变得更加美观和个性,更可以彰显着装者的审美情趣。印花图案的流行是人们品味的展示,也是社会文化的传播体现。

【参考文献】

[1] 李厚清.论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装饰性特征[D].苏州大学,2008.

[2] 邹瑜.服装设计中结构性装饰手法的运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7.

第5篇

关键词:校园草坪标语;语言特点

一、现代校园草坪标语的特点

(一)句子简洁明了

在20条校园草坪标语字数统计中,我们发现标语字数为14个字的仅有4条,字数在10个字到14个字之间的标语有10条,在10个字以下的有6条。由此可见,校园草坪标语首先在篇幅上惜字如金,其内容也是简洁明了,通俗凝练。

(二)书面语和口语并存

校园标语要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形式可以有很多,首先,将书面语和口语相结合,就是其中的一种,根据年轻人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可将我们日常的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用一种非正式的形式告知大家爱护草坪,易于同学们接受并付诸于实践。其次,新时期的标语,一改过去那种单调乏味甚至恐吓的口气(如“严禁攀折花木,违者罚款10元”等),转变为如“万紫千红总是情,一花一草皆生命”之类的温柔的话语,这些话语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醒人们,反而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语言紧跟时代潮流

大学生是个非常活跃的群体,极容易在第一时间接受社会上流行的事物,尤其是语言,走在校园里,我们随处可以听到大家的口头禅或是讨论的事物大体相似,如红极一时的“凤姐”“犀利哥”等。内容上紧跟时代,形式和语言风格上也更加轻松活泼,朗朗上口,还具有视觉美和听觉美的倾向,与以前的标语相比更具有人性化、个性化和情趣化。

二、校园草坪标语分类

(一)从语音上看,句首句尾“韵”味十足,朗朗上口

1.句首押韵。如:“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对“一”很好的将前句的“花、草、枝、叶”与后半句的“生命、关情”进行升华。

2.句尾押韵。如:“劝君多走几步路,莫把草坪当马路”中的两个“路”相互照应,此“路”非彼“路”,请您走马路;“小草青青,足下留情”中的“青”和“情”,小草的青色需要大家的足下留情来保护。句尾押韵,顺口。

(二)从修辞方面看,多采用拟人手法,体现人文关怀

1.拟人。无论是人还是物,校园中的公共设施都是大家共同使用的,而学校更是处处充满温馨和人文关怀的地方。如:“踩一脚君心何忍,绕两步小草感恩”,本句话将小草赋予人的思想,人们有感恩的心,小草也会有,人们足下留情,小草便会茁壮成长,还人民一片绿色。这些人性化的标语亲切自然、朴实友善,在给人以关爱的同时达到了教育人、启迪人的特殊作用。

2.对仗。如“少一串脚印,多一份绿意”或“少一个脚印,多一份芳香”,“少”和“多”,“脚印”和“绿意”等对仗工整,更能给那些喜欢在草坪上漫步的浪漫游客提出一个温柔的劝告。

(三)祈使句

并非所有的草坪标语的语言风格都那么人性化,相当于“小草微微笑,请您绕一绕”“请您足下绕一绕,小草向您笑一笑”之类的温柔话语来说,“严禁践踏草坪,违者罚款”“青青小草,何忍践踏”的语气显得更加强烈,保护草坪人人有责,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就是不准践踏草坪。此类标语并非不好,只是比起温柔的劝告,语气过于生硬不利于学生的欣然接受。

三、校园草坪标语引起的思考

据说,哈佛大学的小路是用石子和水泥修成的,而且都是从大门到大门、从楼房到楼房之间的直线,这些直线把一个偌大的草坪分割成各种不规则的多边形。而这些并不美观和规则的直线却恰恰是人们想要行走的捷径。这些小路为那些每天都穿越草坪、在各个校门和各座楼房之间奔走的教授、学生们提供了最大的便利,不仅可以使他们用最短的时间走完这段他们必经的路程,还可以保证使草坪不受践踏,这不正是我们身边的“以人为本”的体现吗?既方便了广大师生,又保护了草坪。

学校里的标语绝大多数是购买来的,只有极少数是校园工匠自己做的简易标语牌,校方大可在制订校园标语时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征集原创标语,岂不更能引起学生对爱护校园公共环境的重视。让广大同学参与到标语的设计和制作中来,相信这样校园中便会出现许多的经典标语。

第6篇

1、找好中心思想。

要想好宣传的中心主题,所有设计围绕这个主题进行。

2、打草稿。

把计划的内容画在草稿纸上。可以设计几套方案供自己选择。

3、定主色调。

在草稿上把大体的色调勾勒一下。找到自己理想的颜色。

4、调整结构。

设计要以突出主题为目的,调整一下海报的整体结构。

5、强调宣传标语。

在结构和色彩上都要强调宣传标语,突出宣传思想。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liujia1314”为你整理了这篇规范社会宣传标语及相关视频图文素材使用排查整改情况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根据县委宣传部《关于规范社会宣传标语及相关视频图文素材使用的通知》(铜宣字[2021]15号])文件精神,为规范宣传标语及相关视频图文素材管理,维护宣传内容的严肃性,我局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及时将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干部职工和各企业负责人,要求立即开展自查自纠,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到人。

二.明确任务,认真抓好落实。我局对全系统宣传栏、横幅、宣传画等进行认真排查,对内容过时、破损的标语标牌进行拆除清理更换,确保不留隐患,不留死角。通过自查自纠,我系统已没有社会宣传素材使用不当情况。

三.加强监管,形成常态机制。我局把公共领域宣传载体检查整改纳入巩固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工作,作为意识形态责任制和各类文明创建测评的重要内容。对宣传素材的起草、设计、制作、张贴等环节都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把关,确保标准规范。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维护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2021年3月11日

第8篇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没有情景,就没有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学生就只能一味“干听”,这样学习英语难免感到枯燥无味。作为一线英语教师,我们要教好英语就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情景,创造学习外语和运用外语的语言环境。

一、情景教学的优点

情景教学,变抽象为直观,变无趣为有趣,变死板为生动,变复杂为简单,变困难为容易。

没有情景,就没有语言交际活动。也就是说语言交际离不开语言情景,语言情景是语言交际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人、事、物或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既定情景之中,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对话。这个情景要让学生觉得真实自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发展。对话情景又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1.创设对话情景,师生共同参与,进行目标语言的操练。我们操练目标语言的时候,可以师生共同对话操练,也可以学生分角色表演,让学生置于真实的情景之中。

2.Pairwork或Groupwork,进行目标语言的巩固。这是课堂情景教学的延伸,是把目标语言运用于实践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行设计交际情景,把所学内容融入情景之中。学生自行设计交际情景,使他们有表达的欲望,主动开口,在实践中训练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shopping》这一课,很多同学都现学现卖,在班里开起了“小百货商店”,用英语演绎店员与顾客之间的对话。

二、实施情景教学时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认为实施情景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1.平时教师尽量全英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习惯。2.情景的设计、内容的选择应做到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3.情景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让优等生和后进生都能参与其中。4.正确对待学生在情景交际中出现的错误。纠正错误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时机,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5.多开展小组活动或结对活动,让学生做活动的主人,教师能不在场就不在场,尽量营造宽松、愉快的环境,以消除心理压力,使学生大胆用英语进行交际实践。6.多鼓励、多肯定。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在课堂上,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简单的一句肯定,你的一句“Good!”或“ Well-done!” 会使学生在心里乐开了花。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用“Good!” “Very good!”鼓励学生,让学生多点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7.培养自己的生活热情,树立教师的人格魅力,以自己的热情和魅力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8.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艺术表演能力,做到能随时表演,随处表演,以适应情景教学的要求。

总之,哪里有老师,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情景。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创造,大胆尝试,善于总结,情景教学就能发挥它无与伦比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荥阳市第四初级中学)

第9篇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祈使句及动词词组。通过教“Open the window,please.”及否定句“Don’t open the door.”两种句式,让学生掌握“请别人干某事”和“叫别人不要干某事”的英语表达法。

二、目标预设

1.语言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eat,drink,write,read,copy,draw,close,open。②能听懂、会说、会运用日常交际用语中一些简单的祈使句。

2.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3.学习策略目标。

能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文化意识目标。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听懂、会说、会用一些简单的祈使句。

教学难点:能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这些句型。

四、设计理念

①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②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③采用直观情景教学法。

五、设计思路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确立了以下设计思路:①热身激趣,营造氛围。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由师生互动游戏热身,拉近师生距离,并能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②创设语境,自然导入。用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Mimi引入新课,富有亲和力的形象及语言,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③真实语境,教学新知。由Mimi教学生制作name card,进行新知学习,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为英语教学提供教学语境和真实的交际场合。④趣味操练,巩固创新。将本课所学整合在形式多样、充满趣味的游戏中,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又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⑤适时拓展,交流运用。结合课堂教学,设计“校园放大镜”、“文明标语”环节,通过寻找不和谐行为、设计文明标语的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迁移知识、运用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⑥灵活运用,实战演练。开展任务化的活动,学生围绕所学创编“In class”对话,将所学知识进行扩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

Step1:Warming up.热身激趣,营造氛围。Game1: Simons says:“Sit down,please;Stand up,please.Open/ Close...

Game2:Look and say;The teacher does the actions,The students say;

Step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引入语境,揭示课题。

T:Well done.Here’s a present for you.(拿出一只玩偶Mimi) Look,she’s Mimi.Today she will teach you“Unit8 In class”(出示课题)

2.设置语境,自然导入。

M:Hello,boys and girls.Ss:Hello,Mimi.M: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me?Here’s my name card.(课件呈现Mimi’s name card)

3.教学新知“eat,drink”。

(1)Read and spell;(2)Make phrases:eat an apple/ some...Drink a/ some...(3)Sing a song(音乐伴奏)Eat,eat,eat Drink,drink,drink I like to eat.I like to drink.

4.通过制作name card教学copy,draw,write。

M:My name is Mimi.I’m 3.I like to eat fish.I like to drink milk.Now I want to know you.Please make a name card for me.(1)Take out a card paper.(2)Copy “Name Card”;Copy the new words “eat,drink”.(3)Draw a beautiful picture in your name card;Teach:draw Make phrases:draw a...Make sentences:Draw a...for me,please.(4)Write your information;Teach:write Make phrases:write new words/...(5)Communicate.

5.真实语境,教学read,巩固新知。

Read the new words on the blackboard.Teach:read Make phrases:read a book/louldy/...Read in the classroom/...Step3 Consolidation

(1)趣味操练,巩固创新。

M:We are friends now.Let’s do some games.①Alphabets game.e/d/r/a read a/t/e ;i/d/k/r/n o/y/p/c ;p/e/o/n w/d/a/r i/w/t/e/r l/s/c/e/o

②Clap hands and make rhymes.Open,open,open Close,close,close ;Eat,eat,eat; Drink,drink,drink ;Copy,copy,copy ;Write,write,write ;Read,read,read Draw,draw,draw

Step4 Development

(2)适时拓展,交流运用。

①校园放大镜(寻找不和谐行为)。M:Please go to the campus with me.Find something not good;For example:Don’t draw on the desk;Don’t read loudly in the library;Don’t eat in class...②设计文明标语。Don’t draw on the wall;Don’t read loudly in the library...

Step5 Group activity

(3)灵活运用,实战演练。

Make new dialogues by themselves.要求:四人一组创设情境,用所学知识编对话“In class”。提示:Hello,boys and girls.Hello,Miss/Mr. Open your books.Read .Draw .Don’t copy.Don’t speak loudly in class...①Perform.②Comment.

T:Which group is better?Which group is the winner? Ss:Group is the winner.Step6 Homework

(4)课后实践,延续新知。

第10篇

“下课!”笔者提高音量,企图唤醒昏昏欲睡的孩子们。

“老师——请休息——”孩子们慢吞吞地站起来,无精打采的跟笔者道别。落座的一刻,已经开始低声交流:“好困啊!”这些表现太反常了,与孩子们课前声如洪钟的问好,及以往的课堂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笔者不禁反思,这节课做了什么,把活泼好动的孩子折磨致此。

这是一节语文复习课,起立问好后,笔者首先检查练习册的填写情况,看到每个小组都认认真真的提前完成了练习,笔者便开始逐题讲解。然后根据计划,笔者进行了专题复习。笔者拿出手写题卡,在投影设备的辅助下,一问一答,分类对各种病句进行讲解。最后是练习阶段,学生们拿出习题集后,笔者发现他们已经提前完成了练习,我们再次一问一答,进行习题的讲解。整堂课从前到后,学生的情绪渐渐低落,低落……

反思这节失败的语文复习课,笔者发现教学形式单一是主因,问答到底,整堂课都是老师在语言主导。我们的语文复习课文大都存在这一现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犯困,复习效率低下等。笔者觉得语文复习课教学亟待转变思路,提高效率。

一、不同班级,应策略不同

不同班级,学情不同,应该因材施教,预设不同的复习策略。我们每天面对的工作对象不是长篇累牍的公文,不是坚硬冷漠的钢筋水泥,而是个性突出,思维各异的学生。同样的一种方法策略,在这个班级开展也许事半功倍,但另外一个班级可能会事倍功半。我们都有这样的深切体会:每年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之间,成绩有高低,人员构成有差别,性格有不同,思维方式有差异,班风有差异……这些因素促使我们教师因材施教,预设不同的复习策略。

二、习题讲解,应趁热打铁

语文复习课上,老师的点拨引导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把握时机,最佳的讲解时机是学生刚刚练习完毕。也就是说,学生做完练习,教师应在短时间内讲评点拨,强化记忆。孔子曾经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在告诉我们,启发学生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在他想说说不出来,想表达却又表达不清楚的时候。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心中刚刚有了疑惑,此时启发,学生必定理解深刻。反过来,我们不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只是一味“填鸭”,这不符合教育规律和新课程的要求。再者,如果学生做完练习后没有及时点拨引导,再讲解时又要花费时间去重温题目,回忆最初的思路,必会事倍功半。最糟糕的情况是只有练习,没有教师的点拨升华,很可能学生的思维仍然滞留在原地,没有任何进步。

三、复习方式,应灵活多变

一节成功的语文复习课不能只有单纯的“讲练结合”。复习课中,要以学生的练习为主,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还有教师的精当点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语文复习课上,笔者认为还应该有这样一些复习形式:首先,语文的复习应该辅之以小组讨论,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仍然各持一个苹果。但是思想不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若坦诚分享,便每人拥有两种思想,这就是小组讨论的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有专家研究,学生在课堂上,最大的乐趣在于交流,而小组讨论正是课堂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次,语文复习课上,不能只有师生问答,可以小组内提问、小组间提问。最后,字词的学习及检测,除了读写,可以上黑板演练,小故事助兴。有时,甚至可以在语文复习课中引入猜字谜、成语接龙等各种游戏。例如:在一次校园劳动之后,学生精神疲惫,萎靡不振,又恰逢考试前的语文复习课。笔者踏入教室,认清形势之后,迅速调整了复习方案。把传统的背诵及默写检测改为做游戏。笔者对恹恹欲睡的同学们说:“大家做校园卫生也累了,我们先做个游戏吧。”此言果然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他们坐直了。笔者趁势引导说:“我们来玩一个设置了障碍的报数游戏吧,不过,报错的同学要背一首本学期学过的古诗。”讲清规则,开开心心背完古诗,我们又通过“隔壁传音”的游戏上黑板默写,同学们的疲惫一扫而光,收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

四、教学设计,应力求新颖

新颖有趣的复习课设计,“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议题,可以让人人参与发言,激活每个人的学习状态。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一箭双雕。例如:在进行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语言的综合性学习”一课时,在备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校刚好新置了一批标语,有“小草微微笑,请您旁边绕”、“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等,不但押韵,而且使用了修辞,文字简洁优美,具有标语的典型特征。于是,笔者这样设计了教学:第一,导入环节,限时五分钟,学生去校园寻找三条自己喜欢的标语;第二,合作探究,学生迅速回教室小组讨论这些标语的共同点;第三,巩固练习,进行标语的创作;第四,展示交流及达标检测。结果,学生收集回来的标语。有操场上关于“运动与健康”为主题的,有食堂中关于“健康饮食”和“节约粮食”主题的,有关于“校园安全”主题的,有花圃中关于“保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为主题的。回到教室后,同学们分析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标语,气氛空前活跃。最后,学生们自己归纳出了标语的特点,创作的标语也精彩纷呈。这节复习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复习效果。

五、复习结束,应检测评价

第11篇

校园设计是基础

对于小学生而言,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一所好的小学,校园环境占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校园设计是基础。北辰小学的教学楼造型别具一格:教学楼正面整体造型为方圆形,象征至善、圆满。寓意学校学子都有一个成功、圆满的未来;教学楼楼顶两个博士帽图案,寓意学校对学生的美好期待;梯子的图案,寓意“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育学生热爱读书。整个构图简洁明了,呈对称状,代表着学校井然有序的学习环境和学校的桃李遍天下。教学楼色调以黄色为底,红色点缀,洋溢着热情、活泼的气息,象征着学校积极向上、不断前进。校园小面积的绿色象征着学校的未来与希望。

文化氛围是关键

学校的文化氛围是育人的关键。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原则,北辰小学建设了以“仁、义、礼、智、信、忠、孝、廉”为主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文化墙和有“班级特色”班牌的班级文化长廊。教育文化墙让传统含义与现代意义进行有机结合,整洁优美,蓬勃向上,使校园增添了温馨与和谐。班级文化长廊的班牌要求以统一规格、统一材料制作,通过独特的设计构思展现各自的风格与追求。各个班级还根据学生的建议,设置了一系列班级专栏,形成了独特的班级人文氛围,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北辰小学的墙壁会“说话”, 融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从而陶冶感染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校园标语是点缀

校园标语是一个学校的点睛之处,是展现学校文化内涵、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北辰小学注重学校的标语建设,“处处是教育之地” 是北辰小学力求让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出学校文化特有底蕴的校园建设原则。学校的管理理念 “细节体现精神,习惯决定命运”的大型金字标语装点着学校的大门,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的标语庄重而醒目,催人奋进。往前走,墙上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赫然入目,开阔学生的眼界。台阶旁,“让师生言行成为学校风景,把工作学习当做人生享受”和“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的标语成为北辰小学师生们孜孜不倦的追求。花草旁 “别踩我,别摘我,天天来看我”的提示温馨有趣,让师生每天都露出灿烂的微笑。

作者手记:

北辰小学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知识的载体,把教育目的和传统文化,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底蕴,是素质教育的保障,也正是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载着北辰小学的师生向着希望的明天前进,为北辰小学更辉煌的教育事业蓄势。

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得力于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还得特别感谢爱心企业的慷慨解囊。”据李校长介绍,学校除投资300余万元的教学楼已经交付使用外,到2015年2月,2号教学楼也将竣工,各功能室将配备完善,那时走进春蕾小学的学生家长,将被学校优美的环境,一流的设施,先进的教学设备所折服。

在谈到合作办学时,李校长提到了韩国露塔丽集团,他说:“2013年9月27日,韩国露塔丽集团为春蕾小学获赠电脑31台,课桌椅350套,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今后,学校将和韩国露塔丽集团进行深度合作,互派师生交流学习,让春蕾小学响誉世界。”

第12篇

关键词:双语;词汇通达机制;熟练性;语境;认知控制

1 前言

双语学习者拥有两种语言系统。它们在词汇概念、字形和语音表征水平都存在不同性质的联结。那么,双语者又是如何能在使用一种语言的同时,限制另一种语言,使之不会对目标语言产生影响?这涉及到双语通达的机制及其控制问题。

双语通达的机制曾经存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两种分歧。语言选择性通达认为,双语者在目标语加工中,只有目标语言的相关词汇表征得到激活并选择,而非目标语词汇没有被通达,从而不会对目标语造成影响。语言非选择性通达认为,双语者在目标语词汇加工中,非目标语的相关词汇表征也被激活而通达,并对目标语造成一定影响。

对于双语词汇通达的选择和非选择分歧问题,研究者从语言发展的角度做出了整合性解释。Costa等人(2004)认为,非选择性和选择性通达可以看作随熟练程度发展的两个阶段,语言发展不平衡或缺乏熟练的双语者一般是非选择性通达,语言发展平衡或高熟练双语者一般是选择性通达。如果说Costa的阶段理论是从认知行为的变化来解释一个整合的双语通达机制,那么Green(2003)提出的集中假设(Convergence Hypothesis)则是从认知神经的变化来说明这一机制。该理论认为,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第二语言(L2)的神经表征会向第一语言(L1)靠拢,逐渐表现出与L1一致的神经基础,双语的不平衡差异消失。不论是阶段理论还是集中假设,它们都认为非选择性通达和选择性通达是双语发展中的一个动态变化现象,语言平衡性或熟练程度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区分角色。在大多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平衡的双语环境,或者L2没有达到很高的熟练程度,双语者的语言通达总是表现出非选择性的,所以有研究者甚至提出,语言的选择性通达只是一种例外,而不是一种规则,因为语言的通达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点,它受到认知控制的影响。平衡的或高熟练的双语者之所以表现出语言的选择性通达,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具备使非目标语言不进入候选项的认知控制能力。

2 基于熟练性的认知控制

为了了解不同熟练程度的双语者是如何控制他们的语言通达性的,研究者采用了语言转换的范式来揭示这种认知控制机制。在这个方法里,双语者根据可预测或不可预测的线索提示(如颜色、文字、位置),对呈现的目标项目(如图片、数字、单词)不断地进行L1或L2的转换式命名或判断,并把结果与非转换项目作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即是语言的转换代价。其基本假设是:首先,双语词汇的通达是非选择激活的。双语者在对目标语反应时,为了使激活的非目标语不干扰目标语,就需要付出一定的认知控制努力,让非目标语处于被限制状态;其次,如果非目标语属于优势语言,那么需要的认知控制努力也越多,反之亦然;第三,当原来的非目标语变换为当前的目标语时,由于先前还处于被限制状态,所以需要有一个恢复的过程。原先被认知努力限制的程度越高,恢复的时间或者转换的时间也越长;第四,如果两种语言是平衡的,则两方向的恢复时间一样,即表现为对称性转换,否则就是非对称性转换。

2.1 认知行为表现

语言转换范式的一个作用就是可以用一个外在的线索提示把一个内在的认知控制行为放到显性的层面来认识。Green(1998)提出的抑制模型(Inhibitory Control Model)对这个认知控制的存在及其活动作了一定概括。他认为,在非选择性通达中,对非目标语言激活的抑制需要额外的认知能量。抑制活动受内部语言结构的熟练性或平衡性,以及外部任务要求构成的任务图式的共同影响。当任务要求一定时,对非目标语言抑制能量的需求就主要受双语熟练性或平衡性影响。使用一个非平衡双语组,Meuter等人(1999)发现,被试根据不可预测的背景颜色提示对出现的阿拉伯数字进行L1或L2的命名,转换序列的命名时间比非转换的长,从弱势的L2命名转到优势的L1时,由于L1事先已经受到更强的抑制,所以需要的恢复时间也更多,从而表现出非对称性转换。

Costa等人(2004)发展了Meuter(1999)[13]的研究,增加了一组平衡双语被试和一个弱势的L3语言,要求西班牙泰罗尼亚双语者和朝鲜,西班牙双语者根据背景颜色提示对图片物体进行语言转换命名,结果发现,非平衡组与Meuter的结论一致,属于非对称性转换,而平衡或高熟练的加泰罗尼亚,西班牙双语者表现为对称性转换。在对该平衡组引入一个弱势的L3时,L3与优势语之间的非对称性转换又出现了。但是也有研究认为,语言的刺激形式及其特殊经历可能会对转换的代价造成影响,而不仅是熟练性问题,比如熟练的汉,英双语者对“2”的命名要比对“二”的命名从汉语转到英语难。针对这一疑问,Costa等人(2006)在同样范式下,采用语言形式差异较大的早期西班牙,巴斯克(Basque)、巴斯克,西班牙高熟练双语者和晚期西班牙英语高熟练双语者,从而避免研究者所认为的西班牙语和加泰罗尼亚语过于相似的问题,结果再次证明L1和L2转换的对称性,并且这种转换不受习得年龄的影响。与Costa在2004年的研究有所不同的是,本次研究在增加一个较弱的L3时,L3和L1、L2之间的转换仍然表现出对称性,但是当继续引入一个更弱的新学语言L4时,L4和L1之间的非对称转换又出现了。Costa认为这一结果符合抑制模型关于语言优势性或熟练性的看法。高熟练的平衡双语者具有控制注意而选择目标语言的能力优势,他们可能已经发展成了一种语言选择性通达机制,在对稍弱的第三语言反应时,也会自动应用这一规则,而不再对非目标语言做更多的抑制努力,但是当新语言的词汇表征机制还没完全建立起来时,这一规则就不再有效,转换就是非对称的了。

2.2 认知神经基础

语言转换的认知神经变化是怎样的?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可以为双语通达的认知控制找到神经基础的依据。有研究显示,高熟练双语者在进行不转换的图片命名时,两种语言显示了同样的重叠性激活,但是在进行L1和L2的转换式命名时,与非转换项目相比,大脑背侧前额叶皮质受到特殊激活,并且扩展到左半球布洛卡区和缘上回,该区与一般认知执行功能有关,而非平衡双语者在进行从

优势的L1转向弱势的L2命名时,除了背侧前额叶皮质及扩展的一般视觉或运动区激活跟平衡双语者类似外,在前扣带回还有一个增强的激活,该区域承担着一般任务的转换、选择或限制无关项目的认知功能,所以,有研究者进一步认为,双语的选择涉及到认知机制对语言的控制,而认知机制对语言的控制与前额叶的一般认知执行功能有关,双语认知的控制机制改变了前额叶皮层的执行功能,非平衡双语者与平衡或熟练者相比,在语言的转换中表现出更多的一般认知神经执行活动。

2.3 小结

双语转换的认知行为表现和神经基础研究显示,非平衡双语者由于其语言通达的非选择性,导致了更多的对非目标语言的抑制行为,而该行为反过来又需要更多的大脑一般认知执行神经的参与。由此推理,如果想要使非熟练者减少不必要的抑制性控制行为,降低对一般认知神经执行活动的要求,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过程来提高他们L2的熟练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目标语言的呈现方式上尽量避免非目标语言被激活的可能。两者的共同目的就是要降低非目标语言的激活程度,减少不必要的认知控制努力。其中第一个方面涉及语言发展结果的平衡性或熟练性问题,第二个方面涉及语言认知的语境、方式和任务要求等问题。

虽然抑制模型也强调了语言优势性或任务要求对双语控制机制的关键影响,但它主要还是侧重于揭示由于平衡性或熟练性导致的认知抑制问题,对外部的语境干预还较少涉及。而且,语言平衡性或熟练性毕竟还是一种长期习得的结果,要想使双语者在教学中有效控制语言的通达性,如果从早期通达发生的语境角度来探讨认知控制问题,似乎更为经济。由抑制模型发展而来的双语交互激活模型(BIA+model)对此作了一定理论假设和实证探索。

3 基于语境的认知控制

双语者能否利用语境来控制他们双语词汇的通达性?什么样的语境条件能使双语者有效控制他们非目标语言的通达?围绕这两个问题,研究者分别从通达之前和通达之后两个作用点来探讨语境的影响作用。所采用的研究范式一般是在语境状态下,考察被试对跨语言歧义词(如音、形、义相同或相似的同源词)和控制词的判断或命名反应。首先假设语言激活是非选择性的,当对目标语反应的时候,由于歧义词跨语言表征的共享性,非目标语也会被激活而产生促进或干扰作用。如果语境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发生在通达之前,那么在词汇判断和命名任务下都不会有非目标歧义词的促进或干扰作用;如果语境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发生在通达之后,那么在词汇判断任务下会有非目标歧义词的促进或干扰作用,但是命名任务可能没有;如果语境的影响作用不存在,那么不论是词汇判断还是命名,都会有非目标歧义词的促进或干扰。

3.1 语言通达之后的语境作用

传统的BIA+模型认为,双语者的两种语言在词汇系统有一个整体的心理表征,该表征模型包括一系列表达语言成员或标记的节点。在词汇通达中,由于双语成员在特征、字母和单词水平的相同或相关性,任何给定的输入刺激都会在词汇识别系统得到相同的跨语言平衡激活而通达。词汇识别系统只受词汇的音、形、义和句法等语言因素的直接影响,但是在它之上有一个关键的任务/决策系统,该系统受外部语境、任务要求、个体期待等因素的影响,从而最终决定词汇识别系统的输出。也就是说,语境对认知控制或决策系统的影响可能发生在词汇非选择性通达之后的提取阶段,而不是在更早的通达之前。认知控制机制在判断词汇水平自下而上的非选择性通达信息时,同时也接受自上而下的语境信息的调节,两者交互作用最终达成合适目标语的选择。反映到认知神经活动层面,RodriguezFornells等人(2006)认为,前额叶皮层在此起着执行控制的功能,它通过自上而下的选择一限制机制和局部抑制机制的交互作用来调节认知控制,从而改变不同心理词典的选择一限制程度。

支持这种观点的实验证据显示,如果先呈现一个未完成低限制启动句(即低语义相关),如“Thewoman gave her friend an expensive---”,然后再呈现目标词,如“GIFT”,非熟练英,德双语者不论是在句子语境下,还是单独进行L2目标词的真假判断,都出现了L1同形异义词的促进效应,借用ERP技术还观察到,当分别呈现语义适合和不适合两种句子背景时,非本族英语者在200ms SOA和500msSOA条件下,对随后呈现的L2同形异义目标词的真假判断与控制词相比,都出现了一个波幅减少的N400易化效应,非目标词的词汇特征或语义特征也受到通达,其激活在早期的字形通达阶段就已发生,句子语境并没有在词汇通达阶段使双语者控制他们非目标语言的激活。但是Duyck等人(2007)认为,使用未完成句子或先后呈现的方式,严格来说还不是一个自然的句子语境,目标词的判断还是独立于语境预期之外。他们为了让非熟练荷,英双语者更自然地阅读,于是就采用眼动技术,整体一次性地呈现镶嵌在L2句子末尾或中间的同源词,如“Lucia went tO the market and returned with abeautiful CAT”和“Luke bought an APPLE in thesupermarket”,结果发现,位于句末的同源词有促进效应,且促进效应随着同源词字形特征重叠性的提高而增加;镶嵌在句中的高重叠特征同源词也有促进效应,但低重叠特征同源词没有。这一结论一方面部分验证了语境对非目标语言的影响发生在通达之后,另一方面也对该假设提出了挑战。也许在合适的呈现条件下,如位于句中的低字形重叠同源词,句子语境能够使双语者更早地控制他们非目标语言的通达。

3.2 语言通达之前的语境作用

Schwartz等人(2006)首先对语境的影响作用是发生在通达之后的观点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质疑。他们认为,高限制的句子语境(即语义丰富相关)也许会对双语者非目标语言的通达造成限制,同时,这种限制也可能受熟练性、呈现方式或词汇特征的影响。其实验结果显示,在逐词呈现高限制或低限制L2句子语境下,如“Before playing.thecomposer first wiped the keys Of the piano atbeginning ofconcert.”和“When we entered the dininghall,we sawthepianointhe comerofthe room.”,要求西班牙,英语双语者对位于句子中间的目标词进行命名,与控制项目相比,高熟练者只有在低限制条件下出现了同源词促进效应,其他条件下都没有,相反,低熟练者只有在高限制条件下没有出现同源词促进效应,其它条件下都出现了。这说明,句子语境对目标词的语义预期越高、被试的L2越熟

练,就越容易构成句子语境对非目标语言通达阶段的限制。

当然,Schwartz等人所采用的是命名作业,即使没有发现同源词的促进效应,也不能完全判定句子语境的影响作用就是发生在词汇通达之前。另一方面,对于高熟练双语者来说,他们可能对句子语境能够敏感利用,或者根本就不需要句子语境也可以在通达阶段对非目标语言进行控制。比如ElstonGuttler和Paulmann等人(2005)使用一个高熟练或平衡德,英双语组,先呈现一个含有同形异义启动词的句子语境,再呈现目标词,结果发现被试对目标词的真假判断都没有出现同形异义词的促进或干扰效应。那么如果提高或减少语境的可利用性,熟练和非熟练者又会怎样?于是Elston-GtRtler和Gunter等人(2005)就在一个低限制句子语境下的词汇判断之前,增加了一个L1或L2版本的电影操作任务作为整体语境调节变量,考察这种相对综合的交互语境是否影响德,英双语者同形异义词的跨语言激活,结果发现,在L1版本下,熟练和非熟练者对句子语境启动下的L2目标词判断都出现了波幅减少的N200和N400易化效应,显示了同形异义的促进效应,语言不一致的电影调节任务减少了被试对句子语境的敏感利用,而在L2版本下,熟练和非熟练者对L2目标词的判断都没有出现同形异义的促进效应,语言一致的电影调节任务提高了被试对句子语境的敏感利用,这种综合的一致性语境对非目标语言通达的影响还不受熟练性的影响。

语境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发生在词汇通达之前的实验证据显示,认知控制对目标语的选择性通达并不必然受熟练性的影响,也不必然受语境和词汇水平非选择性通达信息的交互影响,因为在这里非目标语并没有被激活而通达,语境和目标语之间的关系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交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规则意义上的联系,即使是非熟练双语者,只要认知控制机制接受适当的语境信息输入,对目标语的加工就可能发生选择性通达。

4 问题与展望

发展取向的双语研究为语言通达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分歧找到了一条整合的道路。针对这种分歧,语言转换理论和BAI+模型分别从基于熟练性的认知控制和基于语境的认知控制来进行解释。但是,由于这两类研究的基本假设都无法说明语言由选择性激活而通达的实验结果,所以,更深入的研究也就成为必要。

第一,理论发展问题。Jacquet(2002)和Li(2002)等人曾经从分布式联结主义假设来改进双语表征或加工模型问题。在一个双语分布式联结主义模型里,概念储存的基本单位是局部的特征单元,任何新的相关刺激的输入都可以改变单元之间的联结权重,并经由学习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激活模式。熟练双语者很可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表达语境和目标语相关关系的激活模式,这就相当于形成了一个自动化的激活规则,在随后的时间里,即使单独加工目标语时,该模式或规则也会自动激活与之联结的语境表征,从而使认知控制根据激活模式或规则来实现目标语的选择性通达。反之,要想形成这样一个激活模式或规则,就不能缺少它赖以产生的语境和目标语联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