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4 05:37: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战略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涵义
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领导者通过对社会环境、经济状况、市场前景、行业趋势等问题的具体分析而高屋建瓴地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义的发展要求,并严格按照既定思路完成企业运营目标,并对执行结果做出不偏不倚的客观评价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所以企业战略管理活动也必选包含三个部分,战略制定、战略的执行与评价、战略的控制及调整。
二、企业战略的层次
任何一家企业的管理都是层次分明的,因此在企业战略制定上同样也不例外,也需要按照一定的层面像抽丝剥茧一般,将企业战略细致入微的落实到各个运作层面。企业战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公司战略公司战略通常又被称为总体战略,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企业最高层次的战略,它是企业的最终发展目标,同时也要求企业为达成此目标必须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敦促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提高工作效率,促使各项经营项目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由此可见,企业的公司战略在企业运营活动中具有最优执行效应。
(二)竞争战略所谓的竞争战略,就是在遵循公司战略的基本前提下,为了高效的完成公司战略,从而由各个部门主管及负责人所制定的符合各部门实际情况的具体战略措施。竞争战略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公司战略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细分成可操作、可控制的一系列企业活动战略。如根研发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新产品和推出新服务等。
(三)职能战略职能战略简而言之就是个部门相互支持的战略。这个层次的战略要求各部门必须要调动员工的自主能动性,积极配合协助其他部门完成既定的目标。
三、企业战略的特征
企业战略具有很大维度,是公司一系列战略的统称如:发展战略、竞争战略、人才开发战略、品牌战略等等。因此企业战略的特征也具有普遍性,即企业各种战略特性的综合化外显。经过总结得出企业战略的一般特征如下:
(一)整体性,根据战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企业的战略普遍都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从整体上去看待企业的发展前景,而不是拘于某一隅。它是相关负责人根据眼下的形式,基于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从业经验所做出大致判断,并不能细分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因此战略普遍都具有整体性。
(二)长期性,企业的发展目标实现过程是漫长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企业人要有锲而不舍的企业家精神,也需要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这就决定了企业战略的长期性。
(三)适应性,战略的适应性也可以称作为调整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曾料想得突发事故,这些事故可能是企业内部的(如资金问题),也有可能是企业外部的(如经济危机),总之这系列的事故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当面对这些事故的时候,企业管理者会通过对形式的判断从新制定或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这就是企业战略所具有的适应性。
四、企业战略管理
1.顺应形势的原则正所谓顺天者昌,在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也无可厚非的要考虑社会形势的因素,只有在对时事深刻理解的基本前提下,深入透析宏观的经济形势、政府的经济政策等问题,从提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战略,才能保证企业战略的科学性。2.全程监控管理原则对企业战略的监管工作是企业战略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战略的制定、管理评估、修正调整等一些活动,本来就属于一个有序的完整的企业战略管理流程,既不能交换顺序进行同样也缺一不可。因此在企业战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也要注意对其工作展开的具体活动做好监管。3.全员参与原则对企业战略的落实少不了企业组织的密切配合,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协作,同样也离不开每位员工的积极参与。不言而喻,没有员工积极参与的战略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员工勤奋工作,让企业全员参与到战略的落实工作中去,献言献策,拼搏进取。4.反馈调整原则随着战略措施的不断推进,可能由于经营环境、社会经济情况、政府实施的政策等因素的改变,会使得企业既定战略与实际形势相悖。如果企业继续按照陈旧的战略目标去制定策略,开展工作,那么显然是南辕北辙了。因此在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要及时的收集反馈信息,然后对企业战略做出适当的调整。5.整体最优原则战略执行的最佳状态是,企业运营整体上欣欣向荣,而不是某个局部的一枝独秀。因此在企业战略管理中,要将企业整体化,不能只看到局部的繁荣而忽视了整个局面的平衡性。这样也要求企业各部门间要达成良好的默契,彼此相互协调合作,形成一种合力从整体上推动企业发展。
五、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一)首次确定企业的发展宗旨、战略目标这一步是基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发展前景的初步判断,这样的判断是企业管理者的职业素养、专业眼光所决定的。其正确性还有待商榷,但这破冰式的举措事实上也为企业发展方向的从新思考提供了思路。企业各层管理人员可以顺着这个思路,做更多积极的思考。
(二)经济环境的分析这里所说的经济环境就是常说的企业外部环境即宏观宏观环境其主要分为三个大的部份:整个行业的经济情况即行业的整体行情、国内的经济环境、世界经济环境。只有通过这三个方面问题的具体分析,企业才可以准确的把握行业的整体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下就是对国内经济环境的具体分析项目:1.对政治环境的具体分析由于我国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市场经济具有的特性决定,我国的经济活动离不开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即政治环境在经济活动中起到主导性作用,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战略时,首先就应该对我国政治环境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保证战略的可操作性。2.对法律环境的准确把握法律是约束社会公民与社会企业最有效的武器。一家企业的长远发展必然也是基于遵纪守法的前提之下,违背法律而“逆水行舟”的企业只有死路一条,比如制造含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企业三鹿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它的产品与质量监管协会的要求相悖,不仅触犯了法律并且在道德层面也是不容姑息的。所以一家企业的发展必须要知法懂法、遵纪守法,只有对法律环境的深刻认识,才可以避免企业走上歧途。3.对技术环境的透析当今社会企业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没有技术支持的企业,就好比没有发动机的游轮,没有前进的动力于是随波逐流最终湮没在企业竞争的深海之中。因此对社会技术环境即国家的科技机制、科技政策;以及行业的技术水平、发展趋势等因素的思考,有利于企业对行业核心技术的掌握,从而在战略上掌握主动权。
(三)对发展机会和发展威胁的具体分析在通过对经济环境、行业前景的深入分析后。企业通常可以发现一定的发展机会,但是往往机会和威胁相互依存的。在此时就要求企业决策群要有足够的智慧去衡量其中的利弊,然后做出适当的取舍,从而确保战略的利益最大化。
(四)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所谓机会只给做好准备的人,企业在发现新机遇的同时,一定不能盲目去实施计划。首先一定要对企业内部环境即企业运营的微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评估之后,即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融资能力、抵御风险的诸多因素进行客观评估之后。分析企业是否可以适应并把握这次机会,如果不能的话一定不要执意而为。企业微观环境需要重点分析的几个项目:1.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在运营过程需要大量资金的流动周转,在运营中如果出现资金断链会对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在制定企业战略时应该立足于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地地分析,即对企业的储备流动资金、融资能力、收益能力诸多因素的分析。从而得出符合企业经济状况的发展战略,才可以使得战略开展过程能得到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保证战略的有效落实。2.企业管理状况企业的运作状况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管理水平的影响。先进的管理水平是企业运营顺畅的关键,它就好比人体中的各种控制系统,是人体机能正常运转的保障。在制定企业战略时,就要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对不足之处做出适当调整以符合战略发展对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3.市场销售能力分析市场销售是企业运营的最后一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决定着企业的战略的落实情况,也是企业收益情况的具体外显。市场销售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因此企业战略的制定必须要对企业市场销售能力进行深入的透析,不能盲目的战略但是由于销售能力的缺乏而导致战略执行效率差,致使企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却收不到好的效果,严重的挫败企业的发展活性,甚至于使企业崩盘。
(五)重新评估企业发展前景制定新的目标通过对以上各个影响企业发展前景因素的分析,接下来就应该回到战略最初的一部,目标的制定环节,从新审视局势对之前所做的暂定目标进行合理纠正。从而提出符合行业发展前景,并且适应企业经营状况的企业战略。
(六)企业战略的执行企业的战略的优劣必须要通过具体的执行情况来评估,因此战略执行环节是企业战略管理工作中的重点。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调动各个部门的协调活性,各个员工的工作动力,全面支持企业战略的落实。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相关负责人必须要对战略执行的过程进行监控,要及时发现战略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作出相应的纠正。除此之外,企业管理人也应该扎根到基层,从销售一线员工那里收集良性的反馈信息,因为销售员工是直接面对市场的,所以也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市场中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也对企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对反馈信息的思考消化,最终在战略上做出调整。
(七)评价战略执行结果企业战略的执行结果,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与既定战略预想情况有出入的。但是无论战略的执行结果是好是坏,企业管理人都应该做出积极的评价工作,要肯定执行过程中做得好的方面,鼓励弘扬;同时也要勇于批判做得失误的地方,然后加以改正,并且通过具体情况从新思考新的战略目标。
六、企业战略管理的积极意义
价值链理论最早是由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作为分析企业的一种工具,主要用来识别创造顾客价值的各个环节。价值链分析是对顾客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的一种方法,它把企业的活动划分为战略上相关的一系列活动,目的是为了进行成本分析以及找出区别所在。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就在于它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安排这些在战略上非常重要的活动。jefferey f.raypoa和john j.sviokla于1995年提出了虚拟价值链的观点,价值的创造不仅通过创造物理产品的物理价值链来实现,而且信息同样创造价值;kanlinsky(2000)在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基础上进行了扩展,他把公司间的联系也考虑进去;saloner g a和podolny j(2001)认为,一个企业不仅仅是创造价值,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其所创造的价值,中间产品的价格决定了价值链环节上各企业的价值利润的分配。
在分析企业利用价值链管理的文献中,并没有说明企业采用战略外包模式进行经营到底得到了哪方面的竞争优势。因而,本文转换思路,通过分析价值链上战略外包模式的方式来得出相应的结论。
一、价值链的相关理论
迈克尔·波特对价值链的定义为“顾客愿意为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支付的价格”。价值链的目的在于找到能为企业贡献最多增加值的活动并且规划相应的战略进行改善。价值链分析区分五种基本活动和四种辅助活动。五种基本活动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销售、转移给卖方和售后服务等各种活动,内容有进货后勤、生产经营、发货后勤、市场营销、服务;辅助活动包括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企业范围的职能相互支持,内容有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采购、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本文由收集整理
总体来说,价值链有三层含义。首先是企业运行的各项作业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如原材料供应是否及时、可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产制造环节;其次是每项作业都能为企业带来有形或无形的价值,在各个环节上进行价值的创造;最后是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各种链式作业,还包括企业的外部作业,包括与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联系。
二、内部和外部价值链上的战略外包模式
价值链分析可以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价值链分析两个方面着手。对内部价值链分析可以使企业了解哪些作业可以产生竞争优势,哪些作业可以进行相应的外包以至于找出管理的重点;对外部价值链分析可以使企业做好相应链条的协调,评价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及相对优势。
(一)外部和内部价值链的相关理论
企业外部价值链是指与企业具有紧密联系的外部行为主体的价值活动,主要包括供应商价值链、购买商价值链以及竞争对手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表明企业可以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识别竞争对手的价值链的构成,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即他们是如何开展价值活动的,分析其价值活动对应的成本,并将其同本企业进行比较,改进本企业的不足。这样就可以了解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即知道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是处于优势还是劣势,从而为其战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供应商、经销商价值链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识别价值链,即在分析任何价值链时,首要的就是识别价值链,认定其价值链的构成,弄清楚每个价值链中价值活动的组成。其次是评估供应商价值链、经销商价值链及二者与企业内部价值链之间的联系及其合理性。只有了解企业外部价值链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关系,评定其关系是否合理,才能够找到相应的方法以便改善企业的成本。最后是采取改进行动。这是分析之后最终的活动,通过前面分析所得的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最终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对企业外部价值链进行分析,即对上下游企业的价值链及其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联系的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克服传统价值增值分析的弊端,将企业置于整个价值系统进行分析,关注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以及客户之间的纵向联系,寻求纵向一体化的可能性,或者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消除不增值作业,实现多方共赢。
内部价值链分析指的是企业的内部价值运动,始于原材料、外购件的采购,而终于产品的销售,即顾客价值的实现。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是纵向价值链分析和横向价值链分析的交叉点。纵向价值链分析的结果确定企业应该生产什么;横向价值链分析指出企业生产该种产品的竞争优势所在,同时明确与外部竞争者有关的因素有哪些,从而确定企业进行生产的限制条件,即确定企业应如何进行生产。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强调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基本职能活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组织,完成成本最低,从而价值增值最大的目标。现代企业可以看作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有序作业的集合体。各种作业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始于供应商,经过企业内部,最后为顾客提品的作业链。而这些作业又伴随着价值的产生和成本的消耗,从而形成了一个价值链。
(二)战略外包模式分析
战略外包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方式。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功能,而把其他功能借助于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资源予以实现。企业内部最具竞争力的资源和外部最优秀资源的结合,能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有资源的效率,获得竞争优势,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很多企业采用将核心业务进行外包来充分整合企业自身资源,专注于企业保留业务,使企业快速在变化环境中发展。
采用核心业务战略外包的主要原因首先为了是抢占新市场。某些产品市场出现时,技术和顾客都有着很强的不确定性,公司为了快速抓住新技术和新市场的机会,通常会对业务以复杂联盟的形式进行外包。其次是赶超竞争对手。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大大落后于竞争对手,落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并且核心能力几乎没有什么价值时,建立新的核心能力就成为企业恢复活力进而超赶竞争对手的关键。对企业的业务实行外包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还可以使企业拥有缓冲的机会,在此期间重构其关键能力。再次是顺应价值链的改变。由于顾客需求正在发生剧烈的改变,把过去的核心业务进行外包专注于新的核心业务,充分挖掘新的利润源泉。最后是应对新技术的挑战。企业在环境更替时需要对业务重新定位,不断获得新诀窍和新技术,为了促进外包项目,企业不惜向外包伙伴转让专利知识,给与技术资助,使外包伙伴快速研发出市场需要的产品。
非核心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可用资源集中到企业最具有优势、最有发展前途的核心业务上,而把其他的非核心的业务交由第三方专业企业运作,以实现降低成本、精益求精和灵活多变为目标的一种经营方式和有效手段。其推崇的理念是,如果企业“价值链”中的某一环节不是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并且也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同时这种活动不至于把我们与客户分开,那么应该把它外包给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去做,这样有利于企业更多地创造价值。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一个企业特别是新成立的企业,很难具有全面的资源优势,企业如果把资源分散到各个环节上,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迅速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而对非核心业务采用外包模式,一方面,企业通过集中资源与力量,选择自己专长的领域,并在该领域形成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有利于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另一方面,外包企业可以突破企业内部源约束,减少因为建设核心竞争力而浪费的时间成本和一旦损失造成的沉没成本。企业将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主要是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业务,缩短产品和资金的循环周期,减少进入市场的时间、分散风险等。
三、战略外包产生竞争优势分析
采用战略外包的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而且客户满意度、资源配置效率、开发新产品时间等相应提高,这些都是低成本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来源。
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可以有效地抵御竞争对手的进攻,提高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形成行业的进入壁垒。企业通过实施战略外包,将非核心业务转移出去,或者是企业的核心业务进行转移,借助外部资源的优势来弥补和改善自己的弱势,从而把企业的精力放在企业内部的保留业务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成本,在既定的产品价格上,使企业获得更高的超额利润,获得低成本的竞争优势。
成功的差异化战略能够吸引品牌忠诚度高且对价格不敏感的客户,从而获得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企业通过战略外包可以提高企业的研发速度以及对环境的反应速度。这种差异可以来自设计、品牌形象、技术、性能、营销渠道或客户服务等各个方面。实施战略外包,企业将资源集中到核心业务上,而具有比较优势的外包公司拥有比本企业更有效、更经济地完成某项业务的技术和知识。战略外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企业有限资源的作用,加速了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强化了组织的柔性和敏捷性,有效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了企业的竞争水平。
内容提要:网络经济时代,战略管理研究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网络竞争环境下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由此产生了4类有较大影响的战略管理理论。作者通过对不同理论的核心逻辑进行分析,论述了各种理论的主要观点和不足,认识到不同理论的共同点,预示了网络竞争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就是整合这4类战略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使未来战略管理研究朝向“面向未来,持续创新,共求发展”的网络合作竞争战略方向发展。
关键词:企业战略,核心逻辑
一、前言
战略管理理论产生的直接原因来源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因此,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了战略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企业竞争的范围无限扩大,进入了一个无国界的竞争时代;另一方面,企业与其供应商、生产者、销售商、顾客、其他组织和相关利益者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在是工业时代那种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基于网络思维下的合作网络竞争,即网络经济下的竞争已不在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合作网络之间的竞争,这是一种新的竞争形态——网络竞争。
在网络竞争环境下,战略管理研究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网络竞争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这些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综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历程,我们认为,理论界和实践中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有4种:能力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复杂理论、合作竞争理论。本文重点分析了现有4种战略管理理论的核心逻辑(见表1),通过对这些理论核心逻辑评述,可有效地认识到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二、企业能力理论的核心逻辑分析
企业能力理论的出现源于对传统竞争战略管理理论不足的认识,认为企业的利润并非完全来自于市场的机会、市场的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正如Rumelt分析的那样,产业内公司之间的利润率分散程度要比产业间的利润率分散程度大得很多,“很明显,最重要的超额利润源泉是企业具有的特殊性,而非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以C.K.Pahalad和GaryHamel为代表的企业能力理论“越来越注重对公司资源和能力的分析”,强调从识别、培养、应用和捉升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及其过程中的独特能力出发,来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
1.能力理论的逻辑思维是:企业核心能力识别和企业的机会空间分析树立战略意图制定基于核心能力培养和应用的战略规划选择合作伙伴来发挥核心能力的杠杆作用战略实施企业超额利润的获取和企业的持续发展。基于能力的企业战略,首先分析企业的核心能力所在和基于核心能力发挥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树立企业的战略意图和制定现有核心能力发挥与未来核心能力培养的规划,为将自身的资源专注于核心能力之中,必须选择和培养合作伙伴,从而发挥核心能力的杠杆作用,然后实施战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2.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来源于有价值的、独特的、难于模仿的企业核心能力。C.K.Pahalad和GaryHamel把一个多种经营的企业比喻成一棵大树,树干和主要分枝是核心,产品,小的树枝是经营单位,树叶、花朵和果实是最终产品,而提供抚育、营养来保持企业稳定成长的根系则是核心能力。只有企业的根系——核心能力不断加强,将其营养和能量不断扩展到最终产品,从而不断提供创新产品,创造新市场,使消费者得到更大的满足,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3.基于能力理论的企业战略起点,是分析和识别企业的核心能力。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不在于公司产品、市场的结构,而在于其行为反应能力;战略的目标在于识别和开发别人难以模仿的组织能力;在顾客眼里,这种组织能力是将一个企业与其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标志。”C.K.Pahalad和GaryHamel提出了识别核心能力的三条标准:(1)有价值性。核心能力是有很多的经济价值,能为企业带来垄断的超额利润,同时,它也能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也就为企业产品进入多个市场提供了潜在的途径。(2)难于模仿性。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难于模仿的,它是企业通过长期积累的多种技术、知识的有机综合体,具有路径依赖性。(3)不易替代性。核心能力在较长的时间内不易被其他能力所代替,否则,其价值性就会降低,无法再继续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4.基于能力理论的企业战略的重点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应用和提升。能力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利润的源泉,由于各个企业的核心能力不同,所以就产生了企业的异质性,要保持企业长期的盈利,企业战略必须重点考虑现有核心能力发挥。同时要考虑未来核心能力的方向和培养提升的规划,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5.基于能力理论的企业战略,改变了对传统的竞争本质的理解。能力理论认为,当今的企业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的对抗竞争,而是企业内部自身的核心能力强弱的竞争,你的核心能力强,你就可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但企业核心能力作用的发挥需要其他企业的合作,能力理论强调要既竞争又合作,通过合作来发挥核心能力的杠杆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从上述核心逻辑分析可知,基于能力理论的企业战略也有不足之处。(1)它的前提是把外部环境看成是线性变化和相对稳定的,这样就可发挥企业现有的核心能力,而实际上当今的环境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和日趋剧烈。(2)它的合作理念是基于保护自己的核心能力,防止其他公司模仿。因此这种合作是机会主义的合作,不可能保持长期合作。(3)过分强调了内部组织核心能力的作用,而忽略了外部组织的支持、互补作用。
三、动态能力理论的核心逻辑分析
动态能力理论源于20世纪90年代市场环境变化的特点而产生的。市场环境日益动态化,技术创新速度加速,经济的国际化和市场的全球化,顾客需求的多样化,造成了竞争内容越来越快,竞争优势的可保持性越来越低,惟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成功。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R.D’Aveni,他于1994年出版了《超越竞争》一书,全面阐述了动态能力理论的框架。
1.动态能力理论的逻辑思维是:外部环境分析定义新的创新机遇制定响应新的机遇的战略寻找完成新创新机遇的合作伙伴合作竞争新的竞争优势并结束现有合作。即在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定义新的机遇,并制定出响应的战略,选择暂时的、不连续的伙伴来完成特定战略,通过合作竞争,取得新的竞争优势,在完成预定的战略后解散现有的合作,在回到起点去寻找新的创新机遇。通过不断创新来保持企业在超级竞争环境下的持续发展。
2.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战略目标是不断创造新优势。因为在瞬息万变、不可预测的环境下,所有的竞争优势都是短暂的,若固守在保持原有的优势上将导致更大的灾难。只有认真地、不断地和出其不意地打破现有平衡,快速响应机会和企业内外资源的重构,形成一系列暂时的、不相容的新优势,才能保证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动态能力战略实质是一个创新战略。
3.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战略制定的关键,是分析竞争对手之间的战略互动(StrategicInteractions)。该理论认为,在超级竞争环境下,竞争对手之间的动态互动明显加快,竞争互动已成为制定战略的决定因素,只有及时正确地预测竞争对手的战略动态,才能保证自己正确地把握时机放弃原有优势,创造新优势。
4.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战略重点,是企业动态能力的培养,不断创造新的核心能力。这种战略是一种动态战略,整个战略实施过程就是按照灵活性、敏捷性的原则动态设计组织结构和系统,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动态重构,形成有自身风格的系统,用自己的战略行为创造一个发展和赢利潜力大的空间。
5.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其他组织的合作来实现。但这种合作是基于时间和任务的合作,与其他组织建立的是一种暂时的、不连续的合作关系,只要任务一完成就解除现有的合作关系。然后,又重新发现新的创新机遇,重新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开始新的战略实施。
从上分析,可知这种理论的主要缺点有:(1)这种理论的前提是假设市场的环境瞬息万变、不可预测,而实际上,市场环境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可以预测的和相对的稳定。(2)企业不存在可持久发挥作用的核心能力,否定了一个企业核心能力的积累性、路径的依赖性和不可模仿性。(3)组织间的合作是基于任务的合作,合作的关系具有时间性、暂时性。
四、复杂理论的核心逻辑分析
复杂理论研究,源于对网络经济环境下市场的认识及商业生态系统和混沌理论的研究。复杂理论的代表人物是Moor,1996年出版了其代表作《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和战略》。他认为,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在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彼此间应该合作,努力营造与维护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因此,他强调企业战略管理必须有“新的语言、新的战略逻辑和新的实施方法”,用全新的理论——商业生态学来全面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该理论的核心逻辑是复杂性,反映了企业战略在动态非线形的复杂环境下,要以创建一个商业生态系统、注重嵌入于系统的不同参与者和过程的动态张力及其相互关系为重点。
1.复杂理论的逻辑思维是:“信息空间”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制定企业战略创造和完善商业生态系统加强网络关系管理和贡献各自的核心能力网络竞争优势企业业绩商业生态系统进化和企业的发展。即首先以“充满机会”的环境分析和论证为起点,结合企业内部的能力和价值分析,制定以创新为重点的企业战略,在战略实施中以创新机会为中心,创造和完善商业生态系统,加强网络关系管理和贡献各自的核心能力,从而在与其他相类似的商业生态系统竞争中获取网络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业绩和核心能力的不断提升,促进商业生态系统的进化。
2.基于复杂理论的战略,突出了企业战略的系统性,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新观念。复杂理论认为,这个系统是一个复杂动态非线性的混沌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供应商、主要生产者、竞争对手、顾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企业是这个系统的成员之一,系统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和价值,决定了企业的战略方向,要求企业从整个企业生态系统来制定战略。
3.基于复杂理论的战略,强调按照自相似、自组织、自学习与动态进化的原则来设计网状结构组织和系统(即网络组织),通过共创愿景、系统思考、网络学习、共享知识、协同作用,使企业在创造未来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由商业生态系统内在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
4.基于复杂理论的战略,目标是建立和保持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学习、共同进化的商业生态系统。复杂理论认为,企业是商业生态系统的一个成员,这个系统的好坏和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反过来系统的稳定、发展和进化也有赖于各成员的通力合作和相互间的关系。因此,企业的绩效取决于其在这个系统中合作和网络关系管理能力的水平。
5.基于复杂理论的战略,具有周期性。复杂理论把一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合作进化过程分为开拓、扩展、权威、重振或死亡4个阶段,企业在其自身的商业生态系统的合作过程具有周期性,通过系统的不断循环,促进商业生态系统的不断进化和企业的不断发展。
从上分析可知,该理论的主要缺点是:(1)强调系统选择企业,弱化了企业对系统的选择自由。它认为企业的初始条件对建立系统并不重要,而实际上企业本身的能力直接关系到系统能否稳定和发展的关键,也影响到其在系统中的位置和收益。(2)它认为商业系统的进化如同自然系统一样,其成长和发展依赖于商业生态系统的性质,而忽略了企业本身的能动作用。(3)合作有周期性,而实际上合作往往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得到加强。
五、合作竞争理论核心逻辑分析
合作竞争理论,源于对竞争对抗性本身固有的缺点的认识和适应当今复杂的经营环境。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B.J.Nalebuf和A.M.Brandenbuger,他们的代表作是1996年合著出版的《合作竞争》。他们认为,企业经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博弈,是一种可以实现双赢的非零和博弈。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进行竞争,也有合作,提出了合作竞争(Co-petition)的新理念。它是对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如何创造价值和获取价值的新思维,强调合作的重要性,有效克服了传统企业战略过分强调竞争的弊端,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注入了崭新的思想。同时,利用博弈理论和方法来制定企业合作竞争战略,强调了战略制定的互动性和系统性,并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进行博弈策略分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合作竞争战略管理理论的核心逻辑是共赢性,反映了企业战略在网络信息环境下,要以博弈思想分析各种商业互动关系、与商业博弈活动所有参与者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合作竞争关系为重点。
1.合作竞争理论的逻辑思维是:绘制价值链确定所有商业博弈参与者的竞争合作关系实施PARTS战略来改变博弈分析和比较各种商业博弈结果确定合作竞争战略扩大商业机会、实现共赢。即首先将商业博弈绘制成一幅可视化的图——价值链,利用价值链定义所有的参与者,分析与竞争者、供应商、顾客和互补者的互动型关系,寻找合作与竞争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改变构成商业博弈的5要素(参与者,Participators;附加值,Addedvalues;规则,Rules;战术,Tactics;范围,Scope,简称PARTS)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形成多个不同的博弈,保证了“PARTS不会失去任何机会”、“不断产生新战略”,并分析和比较各种博弈的结果,确定适应商业环境的合作竞争战略。通过实施,最终实现扩大商业机会和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
2.基于合作竞争理论的战略起点,是分析商业博弈活动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合作竞争理论提出了参与者价值链的新观念,利用价值链来描述所有的参与者的竞争合作的互动关系。价值链的思想强调了企业经营活动中同时竞争与合作两种行为,两者的结合意味着一种动态的关系,而不是“竞争”和“合作”的两字所单独的意思,有效克服了Porter经典竞争战略管理理论利用5个力量模型仅从竞争的角度来分析所有参与者竞争态势的弊端。
3.基于合作竞争理论的战略目标,是建立和保持与所有参与者的一种动态合作竞争关系,最终实现共赢局面。合作竞争理论提出了互补者(Complementor)的新概念,认为商业博弈的参与者除了包括竞争者、供应商、顾客外,还有互补者。强调了博弈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关系,“要创造价值,就要与顾客、供应商、雇员及其他人密切合作。这是开发新市场和扩大原有市场的途径”。因此,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其他组织的支持和合作,这是对经典竞争战略管理理论的完善和补充。
4.基于合作竞争理论的战略制定过程,贯穿了博弈思想。战略要“从其他参与者的认知角度”来制定战略,克服了传统战略仅从企业本身的利益制定战略的弊端。同时,通过参与者、附加值、规则、战术和范围这5个杠杆对博弈行为和结果的作用分析,选择合适的战略,使企业战略更具有互动性、现实性和可行性。博弈思想是一种结合了合作与竞争思想的革命性战略思维,博弈的理论方法为网络竞争环境下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
5.基于合作竞争理论的战略,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动态战略。合作竞争理论认为,商业博弈是一种重复博弈,而且构成博弈的五要素PARTS会随时间而变化,从而改变每次博弈的行为和结果。因此,企业战略并非都是事先计划好的,而是一种不断调整和变化的动态战略,以适应商业博弈的改变。同时,在商业博弈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固定的”、而且“充满活力,不断进化”,PARTS模式的变化带来博弈的变化,不断创造新的机会。因此,基于合作竞争的企业战略必须着眼于未来的博弈,才能把握住未来的机遇。
从上分析,我们认为合作竞争理论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1)从组织的有限理性出发,按X理论来考虑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博弈关系,忽略了企业的社会性和复杂性对博弈的影响。(2)仅研究了参与者两两之间的两元合作竞争关系,没有结合企业网络理论来研究合作竞争的网络关系。(3)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合作竞争战略管理过程。
六、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尽管现有的主要战略管理理论核心逻辑各有不同,但通过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它们至少有4个共同点:系统性、合作性、创新性、动态性。这些共同点,反映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在网络竞争环境下的发展趋势。
1.企业战略的主体,已有单个企业转向与企业相关的整个网络。4种理论都已意识到,战略必须具有系统性,企业作为商业系统的子系统,企业战略必然与整个商业系统密切相关。特别是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与环境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企业的关系网络及其管理“必然将成为新的管理范式与新的竞争游戏规则”,“关系管理是当今企业成功的关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与之相关的参与者及其所构成的商业系统。一种整合网络思想植根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之中,是网络竞争环境下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新动向。
2.企业战略的核心思想,由传统的敌对竞争思想转变为共赢的合作竞争思想。4种理论都强调合作的重要性,认为要跨越传统企业的边界,加强发展个人间、部门间和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成功需要边界的渗透性和多种至少是暂时的联盟与交流”,同时竞争与合作,以合作求生存,靠竞争求发展。因此,以实现共赢为目标的合作竞争思想,已成为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的主导思想。
3.企业战略的重点,从原来注重内部现有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匹配转向注重内部核心能力和外部资源能力的整合,强调现代企业战略的整合性和预见性。4种理论都“注重未来和预测行动事件的长期效果”,强调创新、发明创造是“利用现时机会和创造未来的首要途径”,“单从过去情况得出简单的推断,或努力去维持现状来保证企业长期成功”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新的企业战略要“为未来而竞争”,体现前瞻性和主动性,注重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使用和提升。
企业是一种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而存在的集体经济组织,企业不同的责任对象需要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企业的经营状况,基于企业综合经营状况而产生的财务报告虽然可以为报告使用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决策依据,但是并不能反映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因而如何综合并真实的反映企业定期财务报告是摆在目前学术界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动态变化不可测性的不断加强,战略视角下的财务报告研究越来越引起企业家与学者的广泛关注。这种财务体系发展的战略眼光,以企业的经营环境为实践背景,从战略管理的视角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独到的剖析,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了一般财务报告无法提供的信息价值。因此,本文战略视角下的财务报告研究,对于企业深刻领会和把握财务数据以及深化战略管理理论都极具理论与现实意义。
在战略视角下,国内外学者对财务报告分析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他们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以及所面对的外部动态环境,选取不同的指标体系,制定相关的战略,不断深化和完善对财务报告的研究。本文采用李心合的观点,并运用哈佛四部曲分析框架,将国内的财务分析放在战略视角下,即采用战略分析与财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战略分析过程中,采用了Michael E.Porter的五力模型进行行业外部环境的分析;在财务分析过程中,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行业内部排序处理。
二、企业战略视角下的财务报告分析的理论基础
企业战略是企业用来形成核心竞争力和获得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石,并且是企业一切经营行为的准则和指南,其中包括制定定期财务报告。国外学者对企业战略的研究由来已久。Michael E.Porter将其描述为“企业战略一种应对竞争环境的变化并且努力的在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基础性技能”。进一步的有学者指出,战略是由制定、决策和执行组成的一套公司获得竞争优势以及未来盈利能力的一套体系。虽然学者们对企业战略定义的认识有异,但是制定企业战略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企业价值最大化,其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并形成可持续竞争力。Michael A.Hitt从战略执行不同层次的角度,将战略划分为战略输入、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三个层次。战略输入主要包括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环境分析。企业战略的类型从战略规划的主体角度,可划分为业务层战略、公司层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合作战略四个层次。而公司治理和道德、组织结构和控制、战略领导力以及战略性创业共同组成了战略实施阶段。在战略视角下,企业对财务报告分析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构建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之前,需先识别影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这些关键因素主要包括总体环境、行业环境和竞争者环境等外部环境,以及企业自身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等内部环境。
三、企业战略视角下的财务报告分析
1.战略分析
Michael E.Porter提出的五力模型,创造性的将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竞争对手间的竞争程度、供方议价能力与买方议价能力纳入影响企业竞争环境和行业环境的五种范畴之中。相比较于企业直接的竞争对手,五力模型更加关注于企业潜在的竞争对手与潜在的顾客消费群体,这些潜在的群体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甚至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战略制定与决策。传统的财务报告只侧重反映企业过去的盈利能力和现有的竞争资源,而以战略视角下五力模型分析的财务报告便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和不足,成为未来新型财务报告的发展方向。
2.财务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利用了降维的思想,把反映某个问题的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乎涵盖了所用信息的少数几个指标。数学模型如下:
由线性方程组可以得到:
约束条件为:
进行相应计算提取特征值大于等于1的主成分,得出成分矩阵为Ki,特征值为 ,则特征向量为 ,主成分得分
通过以上计算,从而得出主成分综合得分为:
设表成分矩阵为A,则特征向量为:
设标准化的财务指标为B,则主成分得分为:
建立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函数: ,
计算得到每个企业的综合财务得分,并按综合得分排名。
一、实施战略性管理的重要性
运用战略管理思想对整个行业进行管理是广义的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的实施、制定和控制能够达到企业目标的过程是狭义的战略管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一般而言,企业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因此,对于这类企业而言实施战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服务及产品的优势,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好市场需求并掌握好主动权。中小企业中,战略管理的实施有利于降低成本,还是得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中有聚集效应。此外,战略管理的实施,可节省广告费用,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扩张发展。全球经济发展下,中小企业的社会需求呈几何增长,因此,中小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有利于规模扩大,效益增加,实现最大价值。
二、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缺失现状
(一)战略思想缺失,存在短期行为
国内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在成长初期的企业,大多没有意识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更多的是关注如何运行,如何在应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市场的需求,缺乏明晰的长远目标。此外,部分企业认为市场和环境变化较快,制定战略费时费力,毫无任何意义而言,可以说,短期行为现象严重。
(二)计划等同战略,盲目扩张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有明确的发展计划,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企业发展战略。因此,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将计划等同战略,盲目进行扩张。事实上,战略与计划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一概而论,计划安排的是未来的活动,战略则体现出的是一种观念,能够促使企业认清现状进行思考,还能够对今后未来的行业进行探索,计划是对于未来活动的安排。此外,企业战略失败中更深层次原因则是战略严重缺乏基础,盲目扩张,阻碍了企业发展。
(三)缺乏战略管理人才
企业管理中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十的召开提出了人才强国传略,不少中小企业将人才战略的发展纳入企业发展体系,但管理人才仍旧匮乏,人才管理没有充分地引起重视,人才管理机制漏洞多、人才流失严重成为威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掣肘。中小企业因资金少,没有能力引进专业化强、综合素质高、具有战略性管理的人才,多数企业采用管理形式灌输给企业员工和管理层。此外,中小企业中,战略管理人才的匮乏,将直接导致中小企业战略意识和管理缺失。
三、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对策
(一)更新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
理念属于意识指导着行动,具有先导性的作用,不同的理念支配会产生不同的行动和结果。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必须创新加强企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将企业战略管理看作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发展理念”。具体而言,战略管理上,将成本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改变成本节约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完善的控制和预算体系,树立全心的成本战略管理理念,力求最大限度抓好企业的控制和成本管理。
(二)准确定位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中小企业应当从当今现状出发,制定远景发展战略的同时需要具备足够的市场空间和成长空间,使得企业能够根据业务的发展而发展。首先,中小企业应当考察市场,寻找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商品,进而借助自身发展现状产生适合社会需求的产品。总的来说,准确定位发展战略,需要树立目标积极进取、改善内部管理、关注环境变化。
(三)经营战略分析要全面、客观
中小企业中,战略分析的评估前需要选定好参照物,以数据为准。此外,还需要对市场做一次全面的调查和总结,避免战略分析成了无本之木。此外,企业还需要结合相应地调查结合、行业分析及数据信息,并且对当前经济发展方向及政策进行分析。
(四)培养战略管理人才
人才是一切经济资源的上游,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首先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提高对人才管理的重视程度。首先,中小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及时发现人才的特长及专业,尽量将人才的专业与工作需求结合;其次,建立多样化的激励机制,企业发展中,好的福利待遇是留住人才的关键措施。中小企业因资金有限,本身效益不高,提高福利待遇处于劣势,因此,及时把握人才市场供求关系和人才市场价位,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制度和福利制度,尽量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工作热情。此外,做好沟通,让员工明白企业的关心和关怀;最后,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单头考核原则、结果公开原则、奖惩结合原则、反馈原则。
四、结语
关键词:企业战略;财务报表;分析
所谓的财务表报分析是相关的企业管理者用来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并对企业未来发展做出预测的依据。因为,财务报表的局限性所致,该表还不足以使运用着据此准确的判断。基于此,笔者将浅述此案无报表的局限性并结合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企业的发展阶段来阐述企业战略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的思路。
一、常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参考目前相关财务报表分析资料显示有关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概括为两种:比率法和趋势法。比率法是指分析财务报表中某一项数据和另一有关数据的比率。趋势法是指:对多个时间段财务报表的同一数据作出分析,从中发现某些变动趋势。
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主要从三点着手:
(一)、企业盈利质量报表分析。一般比率指标是指的毛利率和税前利润率;比较常用的趋势分析法是指:收入趋势分析、各项费用趋势分析、成本趋势分析等。所以关注成长性以及波动性是盈利质量分析重点。
(二)、资产质量报表分析。一般来讲运用比率指标是:资产对应负债比率及各项资产所占资产总额比率;比较多采用的趋势分析法是指:各项资产的趋势分析。对于资产质量的分析,资产的结构、现金的含量是其关注的重点,
其中,经营风险、及技术风险等是资产结构关注的内容,而潜在损失及财务弹性则是现金含量关注的重点。
(三)、现金流量的报表分析。现金流量的报表的分析一般运用趋势分析法,在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变化情况上运用较多。
二、企业各个发展阶段财务特征
(一)、创业的初期
企业创业初期的最主要的财务特点是:销售收入没有或者很少,企业基本上是经营亏损或者勉强的盈利;通常的现金流量是入不敷出;现金的流出金额很大;而维系企业的正常运转的首要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筹资产生的资金流量。
(二)、成长期
企业成长期财务特点指: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大幅度的经营利润。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量有很大的增长,但是由于面对众多的投资机遇,企业通常会将产生的现金流量用于扩大经营上,所以,其的流动资金仍不充足;
(三)、成熟阶段
处于成熟期的企业财务具有如下的特点:
企业的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是出现缓慢或者减少的情况,
经营的利润往往徘徊不前;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现金流大量沉淀、用于偿还债务等是企业常常发生的行为,所以此时的现金的流量是非常的充裕的。由于此阶段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与其他自查摊销大于资本支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会上升,筹资活动现金流会则会快速下降。
(四)、衰退期
一般来讲企业衰退时期财务特点表现:销售收入的急剧降低,巨大亏损摆在企业经营面前。企业经营活动中现金流量大幅度的下降,收不抵支的现象发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也会由于企业经营规模的衰减而逐渐的枯竭。
三、基于企业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思路
(一)基本思路
在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时,第一,需要了解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及行业生命周期。这就是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关键所在。所以,掌握企业发展阶段以及行业的生命周期是成功的分析财务表报的基础。我们结合发展阶段以及行业周期的不同情况来看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数据及内容是不可相互做比较的。第二,研究企业发展路径。在同一个行业中,每个企业的发展道路都各不相同,财务报表数据同样也是不能拿来相互比较的。第三,研究企业转向的退出壁垒。一个企业转向代价是巨大的,假如企业转向的毫不相关的行业,退出壁垒会的情况是很大的。现实的情况中,很多的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的经营后,以失败告终,多是由于退出成本很高。即使企业处于成熟阶段,其要开发新的行业来获得新的利润增长,在这个过程中,成本和代价的差异也是非常之大。所以,怎样在已有的行业积累基础之上进行企业转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二)需要关注几个财务信息
1 流动性。流动性指企业资产变现时间的安排和金额及不确定的因素。流动性能够研究企业在一年之内的能够变现的资产和应该偿还的复杂的信息,是研究企业资产负债表和负债的主要考察依据。
流动性的实质是指在企业常规经营中现金的分布及经过理财活动的分析,对现金流的重新调整。所以企业战略财务报表分析需要关注流动性的指标和要结合现代的理财手段,并且不能局限于财务报表的分析。
2 财务的弹性。财务弹性也为财务的灵活性和财务适应性,主要是指企业通过相应手段对现金流入的金额和时间等做出改变。并且使企业在即发性的现金需求上,抓住时机有的放矢从而进行有效投资,财务弹性对企业盈利的能力和评估未来现金流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对风险的评估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些信息的获取,要依靠企业的财务报表还要实际的去了解和掌握财务报表中无法显示的资源。
3.预期现金未来流量。现金是价值的存在形式,支付和交换也不能离开现金。作为一家企业,就对现金流入的预测要有较高的能力,这样企业才能面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想不到的现象。现金流量的信息是通过现金流量表直接提供出来的。决策者在决策时的经济行为,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提供的信息更多的应该是预期现金未来流量。
4.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能够准确的反应企业经营的业绩。
总之,基于企业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判断企业发展走势,因此对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的状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天津临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000)
参考文献:
[1] 刘红梅.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J].价值工程.2010(09):18
[2] 闻新燕.构建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J].会计之友.2008(32):32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的调整阶段,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更加重要,特别是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更为突出,因此,全面的实现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影响的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与企业战略管理工作实际意义。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的涵义及关系
1.企业文化的涵义
所谓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自身长时间的经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独特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思想,同时也是企业员工价值观念与员工服务意识的总体体现,为当前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通过构建完善的企业文化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促使企业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化,这也是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原因。
2.企业战略管理的涵义
所谓的企业战略管理为企业根据自身的内部与外部实际情况,确定出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并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制定出具体的管理实施计划。
3.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
企业的总体目标可带动企业战略,同时企业战略必然推动企业文化。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首先确定出企业发展的目标,并制定战略发展规划,这些规划的实施需要企业战略管理团队的支持与实施,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战略管理是以企业文化为基础而开展的,企业战略管理工作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与企业文化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同时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增强也与企业战略管理有着直接的联系,从该种层面上讲,两者之间为一种互为基础的关系。
其次,企业文化为企业战略管理工作实施的有效手段,企业战略管理工作制度的确立与具体的实施均是以企业文化为行为导向的,企业拥有良好的文化环境可对企业战略管理工作起到有效的激励功能,促使企业员工对企业做出的各种战略管理政策做出更为积极的响应,更好的实现企业员工意志的凝聚,促使企业员工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制定的战略管理目标而不断的奋斗。
最后,企业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之间有着相互促进与相互交融的关系,相互促进与相互交融主要表现为企业战略管理与文化导向相符合,企业的各种行为准则与企业员工具体的行为价值观相一致。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影响
1.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正面影响
首先,企业文化可以有效的实现员工个人利益思想的约束,帮助员工将个人的目标转移到企业战略目标上来,通过对员工进行良好的企业文化教育,可让员工相信企业的具体经营观念,同时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企业员工为了更好的达到自身的人生目标,积极主动的为企业做出贡献,将企业利益放到优先的考虑位置。若员工认可企业的经营观念,则员工必然将自身价值观与企业的发展相协调,则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必然带来较强的满足感,随着员工满足感的不断增强,员工的自信心也必然增加,这同时也会促使员工自身的发展,有效的激发员工主动积极的投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更为主动的为企业服务。另外,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员工也会产生社区意识,和企业形成上下一致的思想体系,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进步拉入到同一个战线中。
其次为可实现企业系统稳定性的提升,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可为员工提供出非常明确的指导,从而实现企业员工凝聚力的有效提升,同时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对员工的文化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促使员工的行为举止更为规范,促使员工从内心接受企业规章制度的管理,这同时也必然会降低企业管理工作所需成本,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分配,这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企业文化可有效的实现企业效能的提升,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可帮助企业的员工更好的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员工对企业实际情况的了解将更为深入,有效激发员工主动管理意识,实现自我的有效约束与管理,这必然转变传统的被动管理模式,实现企业主动管理机制的提升。
2.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的负面影响
首先为影响企业改革,在一些方面与企业整体的战略要求不太相符合。随着企业现代化的不断进步,企业文化在很多方面不能够满足当前企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多数企业为适应新战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开始转变企业文化,但其已在企业内根深蒂固,若突然间变化,必然带来较大的发展阻力,企业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必然降低,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其次,阻碍企业员工的自我发展,降低企业内部信息的有效反馈。部分企业内由于文化较为强势,给员工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导致员工个人创新观念与价值观被限定在某个范围内,自身的特点必须适应企业文化的需求,非常容易在企业内导致环境发展体系的单一,建设性的意见与声音不能及时的发现,企业战略管理在该种模式的长时间作用下,变的更加流于形式,没有有效的信息思考与反馈。
一、特定市场竞争结构
企业总是处于特定的市场。一个特定市场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潜在的加入者、代用品的威胁、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间的抗衡。
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特定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决定着特定市场中获得利润的最终潜力从战略制订的观点看,五种竞争力量共同决定特定市场竞争的强度和获利能力。但是,各种力量的作用是不同的,常常是最强的力量或是某股合力共同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一个特定市场的企业,其竞争战略目标应是在此特定市场中找到一个位置,在这个位置上,该企业能较好地防御五种竞争力量,或者说,该企业能够对这些竞争力量施加影响,使它们有利于本企业。因此,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应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分析每个竞争力量的来源。
1、潜在加入者的威胁
这种威胁称为进入威胁。进入威胁的状况取决于进入障碍和原有企业的反击强度。决定进入障碍大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迫使新加入者必须以大的生产规模进入,并冒着现有企业强烈反击的风险;或者以小的规模进入,但要长期忍受产品成本高的劣势。这两种情况都会使进入者却步不前。
产品差异优势:产品差异优势是指原有企业所具有的商标信誉和用户的忠诚性等。它所形成的进入障碍,新加入者要用很大代价来树立自己的信誉和克服现有用户对原有产品的忠诚。
资金需求:资金需求所形成的进入障碍,是指在这种特定市场经营的企业,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而且风险大,进入者要在握有大量资金、冒很大风险的情况下才敢进入。
转换成本:这里说的转换成本是指购买者变换供应者所支付的一次性成本。
销售渠道:特定市场的正常销售渠道,已经为原有企业服务,新加入者要进入该渠道,必须通过让价、合作广告和津贴等办法,来使原销售渠道接受自己的产品。这样就形成了进入障碍。还有其他因素。
2、现有竞争者的抗衡
众多的或势均力敌的竞争者:当一个特定市场的企业为数众多时,必然会有一定数量的企业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取得更高的利润,而突破特定市场的一致行动的限制,独立行动,采取打击、排斥其他企业的竞争手段。这势必在现有竞争者之间形成激烈的抗衡。特定市场增长缓慢:在特定市场快速增长时,由于各企业可与特定市场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各自握有的资金和资源的作用来发展自己,因而竞争比较缓和。特定市场处于缓慢增长时,有限的发展势必使各企业为了寻求自己的出路,把力量放在争夺现有市场的占有率上,从而使现有竞争者的竞争激化。高固定成本和库存成本:当一个特定市场固定成本较高时,企业为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势必采用增加产量的措施。企业的这种发展趋势,会使生产能力过剩,而且还会导致价格大战,从而使现有竞争者的竞争激化。产品统一性高和转换成本低。一个特定市场的产品若差异性高,购买者必然是按照对某些特定销售者的偏好和忠诚性来购买,生产企业间的竞争就会缓和。反之,产品统一性高,购买者所选择的是价格和服务,就会使生产者在价格和服务上展开竞争,使现有竞争者之间的抗衡激化。同样,转换成本低时,购买者选择自由,也会产生相同的作用。规模经济的要求。在规模经济要求大量增加企业生产的特定市场,新的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就必然会经常打破特定市场的供需平衡,使特定市场产品供过于求,迫使企业不断降价销售,强化了现有竞争者的抗衡。不同性质的竞争者。任何企业都会根据自己的目标、条件制定自己的战略,并设法在竞争中取胜。所以,竞争者的性质不同,采取的竞争方式和手段不同。退出障碍:退出障碍是指经营困难的企业在退出特定市场时所遇到的困难,这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专业化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其清算价值低或转换成本高。 退出的费用高。每个特定市场的进入障碍和退出障碍的高低是不同的,这样就会形成不同的组合。
转贴于 3、代用品的压力
代用品是指那些与特定市场的产品具有同样功能的其他产品。代用品的价格一般比较低,它投入市场,会使特定市场产品价格的上限只能处在较低水平,这就限制了特定市场的收益。代用品的价格越有吸引力,这种限制作用也就越牢固,对特定市场构成的压力也就越大。正因为如此,特定市场与生产代用品的其他特定市场进行的对抗,常常是特定市场所有企业采取共同措施。
4、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和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
任何特定市场的购买者和供应者,都会在各种交易条件上尽力迫使对方让步,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收益。在这个过程中,讨价还价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作为供应者还是购买者,其讨价还价均能力由以下因素决定。
特定市场的集中度:不论购买者特定市场或供应者特定市场,如果程度比对方高,由几家大公司控制,这就提高了自己的重要地位,使对方不得不接受自己的条件成交。交易量的大小,若购买量占供应者供应量的比重大,购买者讨价还价的地位就高;若供应量占购买者购买量的比重大,供应者讨价还价地位就高。产品差异化情况:如果是标准化产品,购买者确信还可能找到对自己更有利的供应者,他们就可在讨价还价中持强硬态度。如果是差异性产品,供应者知道购买者别处买不到,供应者就会在交易中持强硬态度。转换供货单位费用的大小:购货单位转换供货单位的费用大,转换困难,购货单位讨价还价的地位自然就低。反之,购货单位可以轻易地转换供货单位,其讨价还价的地位自然就高。纵向一体化程度:若购买者已实现了后向一体化,就会使供应者处于不利地位。若供应者实现了前向一体化,就会使购买者处于不利地位。信息掌握程度。谁掌握的信息多,谁就会占主动地位。其他因素。当供应者的产品对购买者的产品影响大时,供应者的讨价还价地位就高,当批发商、零售商能左右最终购买者的购买决策,影响其是否购买某种产品时,他们就取得了更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特定市场结构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特定市场的竞争力量及其基本情况,明确与这些竞争比较,本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从而确定本企业对各种竞争力量的态度,以及采取的基本政策,制定出有效的竞争战略。其中包括如何抵制进入者,如何与代用品竞争,如何提高与供应者和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如何应付原有竞争者的抗衡等。这些都是在特定市场结构分析基础上应考虑的问题。
二、产业内特定战略集团分析
产业内特定战略集团分析,是按照产业内各企业战略地位的差别,把企业划分成不同的战略集团,并分析各集团间的相互关系和集团内的企业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产业及其竞争状况。一个产业内的企业,在战略上会有许多共同点,但也会有许多不同点。战略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纵向一体化程度不同。有的企业自己生产原材料和零部件,有的则完全从外部采购,有的企业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和网点,有的则全靠批发商和零售商。专业化程度不同。有的企业只经营某一种产品和服务项目,有的则生产多品种多规格的产品和服务,有的甚至是跨产业经营。研究开发重点不同。有的企业注重争取开发新产品的领导地位,不断投放新产品,有的企业把研发重点放在生产技术上,力争在质量和成本上取得优势。营销重点不同。有的企业重视维持高价产品,有的企业则采取低价策略展开竞争;有的企业特别重视对最终用户的推销活动,有的企业主要采用为中间商的服务来扩大疏通渠道。
战略集团间的抗衡程度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一般说,各战略集团的市场占有率相同,而战略很不相同,集团间的抗衡就会激烈;或各战略集团的目标是同一类顾客,其战略差异越大,抗衡也就会越激烈;一个产业内战略集团越多,相互的对抗也就越激烈。如果一个产业中虽然有不少战略集团,但其中少数战略集团处于领导地位,并且市场占有率很高,这个产业战略集团间的对抗就不会激烈。在战略集团内部同样存在着竞争,这主要是由于各企业的优势不同造成的在一个战略集团内,各企业会有生产规模和能力上的差别,如果一个战略集团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产量规模,那么,规模大的企业就会处于优势地位。另外,同一战略集团内的企业,虽然常常采用相同的战略,但各企业的战略实施能力是不同的,即在管理能力、生产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和销售能力等方面是有差别的,能力强者就会站优势。
这促使我们要去寻求一种新型的战略发展模式来改变现状,将杰夫·豪于2006年在《连线》杂志中提出的众包思想结合到企业发展战略中,从而得到一种崭新的高效的企业发展模式,为长远发展做好铺垫。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合理化的建议供企业参考。
关键词:企业战略 众包
一、众包概述
众包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和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众包的任务通常是由个人来承担,但如果涉及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任务,也有可能以依靠开放源代码的个体生产的形式出现。许多的大企业如波音、杜邦、宝洁、高露洁都加入了利用众包的队伍。
二、S(优势)分析
竞争优势是指一个企业超越其竞争对手的能力,或者指企业所特有的提高企业竞争力东西。
1.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研发、生产、市场、人力等各项开支巨大。众包极大降低了研发成本,企业员工不愿意做或者做不好的事,大众消费者却很乐意免费去做。消费者希望买到自己理想中的产品,而企业希望生产出消费者理想中的产品,众包恰好是连接两者的桥梁。让消费者参与产品设计,这无疑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后期的营销成本。消费者提出的促销方式必定是适用于他们本身的,这会使促销难度降低,也就可以缩减公司在促销上的花费,从而节约成本。
2.避免了产品上市销量差的风险
许多企业的发展瓶颈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忽视了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如果让消费者参与产品构思、设计、生产的过程或者参与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供求相符,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从而大大降低了新产品上市的风险。
3.率先满足消费者需求,成为行业领军
消费者参与企业产品的构思、研发、生产、销售等过程,使该企业成为行业中第一个直接接触消费者需求的企业,从而使其在整个行业中占据领先主导的地位,大大增加的企业的竞争优势。消费者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需求的,由他们制定出的方案一定是更适合大众的,一定比没有这样做的企业更加贴近大众的内心,从而一定比行业中其他企业更加进步。
4.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大众消费者的创新潜力是无穷的,只要将存在于大众之中的无穷的能量挖掘出来,他们比企业的专业人士更加能创造奇迹。企业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员工的积极性不高、专业人士的思维惯性等各种条件的限制,使创新成为企业的难题,导致许多企业经营不善或停滞不前。如果把大众的剩余时间集合起来,剩余脑力集合起来,那么其创新能力一定是不可估量的而又源源不竭的,而这样得出的策略必定是适合大众的,这无疑是最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优势所在。
5.了解企业的理念,提高顾客忠诚度
企业新产品或服务上市,大众也只是因为好奇去购买。这种购买行为很大可能就只有这一次,这就是新产品刚上市销售量还可以,后期却越来越差的原因。要想让顾客对企业的一种或者一个品牌的产品自始至终的购买,就必须让顾客对产品或者品牌产生忠诚,就是我们俗称的“回头客”。企业只有拥有越多这样忠诚顾客,企业的发展才有动力和保障。大众消费者如果参与到企业的内部工作和活动中来,必定会对企业的文化理念、价值理念和企业的品牌有很深入的了解,这样就更容易形成对该企业的忠诚,从而间接的为产品或服务的促销也做了贡献。
三、W(劣势)分析
劣势主要指由于众包本身存在的一些不完善导致企业应用于发展战略的失败,使企业处于劣势地位。
1.众包相关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不论是企业的研发、生产、市场、人力等各方面的战略策略的实施都要涉及许多法律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对于众包这一新兴的模式尚没有相关法律出台,这就导致企业在制定实施相应方案是缺少法律依据,有可能让别有用心的人或企业乘虚而入,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企业的发展。
2.个人或企业信用问题
众包模式是基于互联网的,也就是说企业采用众包的发展战略也需要以网络为基础。虽然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但是其信用问题仍然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实行众包的发包方和接包方通过网络这一中介机构联系、达成业务。所以两者的信用是判定该战略实施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途径排除那些信用较差或者恶意骚扰的个人或企业的干扰。
3.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流失风险
基于网络的发展模式、全民参与的产品研发和战略制定等面向大众消费者开放发展的战略必然面临着企业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外流和泄密等风险。开放式创新参与和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尺度较难衡量和把握,加之没有相关法律的约束,该风险更值得重视。这要求我们在实施与众包相关的发展战略时,仔细斟酌,细化各项规定要求,加大监督力度,严格防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流失。
四、O(机遇)分析
1.需求趋于多样化、差异化
消费者的需求正走向多样化、个性化,市场也变得更加碎片化,这就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为众包的引进提供了市场条件。
2.从“闭门造车”到开放式发展模式
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忽视了消费者创新这一重要的资源,面对产品或服务的方案设计由原来的以生产商为主导转向以大众消费者为主导这一创新民主化趋势,消费者创新将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内部智力资源因机构文化和思维惯性限制,需要外部智力资源冲击碰撞,加上由于企业精益化运行的要求,使得许多内部功能外化,这些都导致企业对众包的强烈需求。
3.互联网是众包双方沟通的桥梁
信息技术在商业领域的运用,使得传统上在公司内部提供的服务被外部化,服务提供者与顾客之间的咨询可以在远距离进行。商务和家庭宽带的普及、人们操作电脑水平的提高,为人们大量参与众包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4.社会的发展为企业应用众包提供广泛的人力供给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方式也在改变,原来在大型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才用业余时间成为自由职业者、设立工作室或个人咨询公司,这支力量成为承接众包任务的主体。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参与意识的觉醒,大众消费者对一些社会、商务、技术难题出现解答的欲望,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从而导致各种网络虚拟社区蓬勃发展,互联网用户急剧上升,其中不乏各种各具特色的人才,为企业纷繁的难题提供源源不断的解决者。
五、T(挑战)分析
1.众包在我国的发展不完善
众包作为一种新兴的企业发展模式,在我国应用还不广泛,相关的制度设施都不齐全,企业员工对其信赖程度也不够。在我国企业中还没有成效明显的企业案例,这就对该模式的引进实施形成了阻碍。
2.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提高了企业风险系数
由于众包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在很大范围内推广实施,其相关的法律还没有建立健全,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较大风险,比如个人或企业信用问题、知识产权问题、防止企业核心业务技术外泄问题等。
六、结论与建议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发展战略和策略无疑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从企业战略的产生,发展直至现在,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已经发展到一种难以突破的瓶颈状态。企业都在相互效仿、相互借鉴,丝毫没有创新。这样难免是企业的发展陷入停滞甚至破产的僵局。然而,众包的提出使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这一让大众消费者参与、充分发挥大众消费者蕴藏的潜力的理念是崭新的,进步的,高效的。将这一理念谨慎地融入企业发展中,用其所长,规避风险,必定会使产品的销量、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迈上一个新台阶,对企业将来的长远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玉玫,刁玲玉.基于SWOT方法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分析.价值工程[J].2012:112-113
[2]张利斌,钟复平,涂慧.众包问题的研究综述.科技进步与对策.[J].2012.3:154-160
一、引言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想要争夺市场和生存发展的空间,就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培养长期的竞争优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也正是由于企业竞争环境的急剧变化,推动了管理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强化企业竞争优势为核心的战略管理便应运而生。战略管理理论的出现和应用需要我们拓宽成本管理的视野,这是因为以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责任成本管理为代表的传统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已经不能为战略管理提供决策所需的成本信息。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就必须将战略管理的思想引人成本管理,对传统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战略成本管理注重综合管理学、系统学、运筹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技能,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如:价值链分析、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竞争环境分析等,将成本信息贯穿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它要求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以市场竞争价格为导向,以一定的目标利润为中心,运用量、本、利分析原理,最终将各项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有利于成本持续降低的环境。
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把价值链分析作为战略成本管理的出发点,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战略管理强调要在开放型、竞争型的市场环境中既关注自己,又要去了解对手,既要知道上游供应商的情况,又要清楚下游客户与经销商的情况,并协调好他们的关系,同时更需要对竞争对手的基本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同时,战略管理要求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提供战略决策的各种方案,作为提供成本信息的成本管理系统也应该把对企业成本产生影响的一些关键因素挖掘出来,并通过对关键因素的分析、加工和处理、为战略决策的正确性提供信息支持。最终通过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创造出企业长期的核心竞争力。
二、价值链的含义与种类
价值链概念是美国的麦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企业需要认识价值活动并理解在既定的价值活动中各种活动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企业的每一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活动。企业的一切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这项动态过程称为价值链(ValueChain)。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约翰·沙恩克和菲·哥芬达拉加所进行的研究则进一步拓展了价值链这一概念,他们认为企业的价值链包括价值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而企业则是价值生产过程 的整个系列中的一部分,也就是用战略的眼光将价值延伸,认为它不仅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还包括企业外部价值链。公司经营管理所要应用的价值链不仅包括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各项紧密联系的价值活动,还包括各个价值活动之间联系的“节点”。经过了20年的研究和探讨,价值链思想已经被众多有先进管理思想的人所接受。
若我们将企业经营活动单位看成全部价值活动中的一个链结,并以一个独立的企业为参照物,对价值链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企业内部价值链和企业外部价值链两类。
(一)企业内部价值链。
企业内部价值链是指企业内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主要活动和相关支持活动。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观念,企业就是设计、采购、生产、营销等一系列作业的集合。我们可以将企业的价值活动划分为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投人物采购、内外务后勤、生产、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企业的多项价值活动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为创造价值而发挥作用。同时,企业内部价值链还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企业整体的价值链、各业务单位的价值链和业务单元内部的价值链。
(二)企业外部价值链。
企业外部价值链是指与企业具有紧密联系的外部行为主体的价值活动。它包括供应商价值链、客户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等。一般的价值链概念仅将行业价值链和部分对手价值链归为企业外部价值链,在进行价值链分析时才将外部价值链分为行业价值链(纵向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横向价值链)。
因此,总的看来,价值链有三个含义:其一,企业的各项价值活动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比如我们常提到的供应、生产、销售三环节的紧密协调;其二,每项价值活动都能给企业创造有形或无形的价值;其三,价值链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活动,还包括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购买商、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联系。
三、价值链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我们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说明价值链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
(一)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进行企业内部价值分析的前提就是识别企业的若干价值活动,将企业分解成独立的价值活动,每一项价值活动都是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消耗企业的资源,引发成本。企业内部各个价值活动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某一价值活动的成本将影响另一个价值活动的成本,因此,进行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就是要通过运用具体的方法将作业进行系统分类,进而消除不增值作业,使企业内部各作业相互协调,配合企业的竞争战略提升竞争优势。
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的基本步骤为:确认价值链中的单项价值活动——确认单项价值活动应分摊的成本——评估单项价值活动的成本与其对顾客满意度的贡献——找出企业内部各单元价值链之间的联系——评估单元价值链之间联系的协调性——采取改进行动。企业通过这些分析步骤,可以发现其价值链中有哪些价值活动不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内部价值链分析的具体方法有:价值工程和作业成本管理。
1、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又称功能成本分析,就是以最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所进行的,着重于功能分析的有组织的活动。产品某项功能所能实现的价值是根据消费者评价所确定的等级进行评价的,企业在运用价值工程分析时要结合用户评价反馈的信息,科学地确定产品各项功能所应采取的功能系数,并以功能系数为权数给产品打分。价值工程重点被用在产品设计阶段,但本文认为价值工程方法的原理完全可以用在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的每个价值活动中,把每个价值活动为产品价值所作的贡献与该价值活动所消耗的资源进行比较,发现不同价值活动的效率和改善其活动效率的方式,以寻求降低成本空间的相关信息。
2、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实际上就是价值链分析在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它是一种战术管理方法,主要是根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原理,对企业的每项作业进行分析。通过考察作业变动与顾客价值变动的关系,将作业划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并将非增值作业剔除,从而降低不必要成本。
(二)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
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实质上更具有战略意义,是执行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工具。外部价值分析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行业价值链分析。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根据本企业提供的产品定位出自己所在的行业。同一个行业中包含了众多的企业,他们从事不同的价值活动,或者 同一部分价值活动由众多的企业来组织,每个企业的作业看似独立存在,但从战略的角度看,各个价值活动之间存在着联系,它们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统一体。因此,在进行行业价值链分析时要确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了解企业的上下游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从事相同价值活动的竞争对手,挖掘自身的成本优势。
2、客户价值链分析。客户属于企业的下游企业,是购买企业产品的中间商或是最终的消费者。对于直接销售产品给最终消费者的企业,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方式和周期,来降低企业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成本。如对于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复杂的产品,企业可以开展上门指导等服务方式节约由于用户操作不当引起的维修成本。对于下游客户是分销商的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合理安排交货时间、数量和品种,以避免盲目生产造成的库存积压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分销商建立战略联盟或者直接通过整合的方式来避免中间交易成本和销售费用。
3、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企业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可以分析了解企业相对竞争优势和劣势,帮助企业有的放矢地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在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的过程中,会发现同一指标的更先进的水平,那么企业可以此来建立新的标杆,并用于衡量和改进自身的活动。但是,对于企业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存在着无法全面了解其价值链的障碍,对此,我们仍可以通过多渠道的调查来掌握对本企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可以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上下游企业的相关信息了解它的原材料成本和销售活动,也可以通过对其产品的分析大致了解其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状况等。
4、供应商价值链分析。对供应商即上游企业的价值链分析对于企业避免不必要成本是非常有意义的。企业可以通过了解供应商的生产流程,帮助供应商改变原料设计以更加适合企业自身的需求,可以节约企业对原料的一些初步加工的成本。企业通过与供应商的信息沟通可以协调进货时间和批量甚至包装和运输的方式,避免企业因急用、积压或解决不适当的包装方式等原因带来的额外时间、人力和资金成本。企业还可以与供应商建立联盟互利或直接实施后向整合来节约采购成本和降低原料采购风险。
四、价值链分析的意义
传统成本管理关注的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以确定企业成本耗费的合理性,其分析的范围始于材料采购,终于产品销售,且重点在产品制造环节,丧失了通过了解企业的供应商和顾客联结关系来改善企业自身成本的机会。价值链分析则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成本分析的弊端,可以从多方面揭示有关企业竞争力的成本信息,对制定战略以消除成本劣势和创造成本优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通过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可以明确企业有哪些价值活动,处于什么样的分布状态,并比较每个价值活动所耗费的成本与对产品价值的贡献,确定增值与非增值作业。
2、通过对行业价值链的分析,不仅可以明确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还可以根据该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来决定相关的竞争策略,进而明确成本管理的重点。同时,还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企业所面临的众多供应商和客户。
3、通过对客户和供应商的价值链分析,可以利用上下游价值链的关系,建立战略联盟实现双贏,或者直接寻求整合^方式再造企业价值链。通过该项分析,企业能获得相关决策信息,以考察通过整合方式降低成本的可行性。
[关键词]:人力资源规划 企业战略 胜任力模型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为确保自身战略目标的实现,依据内外部环境,对战略实施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供给、需求和缺口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并制定吸纳、维系和激励人力资源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过程(曾湘泉,2000)。简而言之,合理的人员配置加上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优化组合才是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内容。
二、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一)企业战略在前,人力资源规划在后
Jeffrey A. Mello(2004)提出人力资源规划是在组织战略目标和计划确立后开展的,因此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要有明确而清晰的经营战略规划和价值链核心业务规划,要有人力资源内外环境分析,要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和较为完整的历史数据等。
(二)企业战略包含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的一部分,并且是为企业经营战略服务的,它是企业为达成经营战略而确定的人力资源配置目标、计划与方式,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龙头”或牵引,它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各项管理活动的方向。
(三)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战略落地的载体
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性价值就在于实现企业战略的落地,基于战略的员工核心专长与技能的培训以及满足组织战略与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使得人力资源规划是连接战略规划和公司业绩的必由之路。
三、人力资源规划无缝对接企业战略的步骤及其方法
步骤一:对人力资源规划重新定位,以帮助企业实现战略
在研究和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前,对人力资源规划重新定位显得尤其重要。人力资源规划应定位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要遵循战略管理的理论框架,高度关注战略层面的内容。一方面把传统意义上聚焦于人员供给和需求的人力资源规划融入其中,同时更加强调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
步骤二:明确企业战略愿景,提炼战略核心目标
只有充分认识企业战略愿景、组织目标和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主体所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才能够有效地协调人力资源活动和组织活动,保证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能够促进实现其组织愿景和组织目标。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出战略核心目标,用这些战略核心目标指导人力资源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例如:哪些核心目标会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产生影响,哪些核心目标是我们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要考虑到的因素等方面,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活动,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以协调和支持战略规划的实施,从而促成组织愿景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步骤三:挑选承载企业核心目标的关键岗位
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多的是依赖于关键岗位人员来完成,所谓关键岗位指在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生产等方面对企业生存发展起重要作用,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承担起重要工作责任,掌握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技能,并且在一定时期内难以通过企业内部人员置换和市场外部人才供给所替代的一系列重要岗位的总和。
步骤四:使用胜任力模型对关键岗位进行分析
使用胜任力模型对关键岗位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胜任力模型主要起到评价标准的作用,比较关键岗位的胜任力水平和岗位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为关键岗位规划提供比较准确的依据,只有参照胜任力模型,才能分析企业当前关键岗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的差距,并按照胜任力模型的要求制定各项措施,以满足组织对胜任力方面的整体需求。
步骤五:制定关键岗位员工管理提升计划
在步骤四中利用胜任力模型对企业关键岗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进行了分析,当企业目前的关键岗位状况和未来理想的状况存在差异时,企业必须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提升计划。制定有效的管理提升计划同样应围绕企业战略核心要素来开展,重点是要考虑如何吸引、保留、发展和激励关键岗位人才,使得组织能够通过关键岗位人才完成企业战略目标。对于关键岗位员工,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组合策略,从关键岗位的招聘、培训、激励到代谢的过程中设计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
四、结束语
总体而言,企业不必过于关注人力资源规划的理论体系,亦无须被大量有关人力资源规划论述的、内容颇显深奥的表象所困惑,企业应从实际运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人力资源规划实践的理解,化战略为行动。上述以战略为导向的人力资源规划无缝对接企业战略的步骤及方法,就是这种管理思路的体现。这样的方法,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与企业战略相偏离的问题,笔者也希望提出的这种人力资源规划模式能够突破企业现有的困境,为企业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宋向清:《关键岗位空缺的危害及防范》,载《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年第11期。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 企业 战略绩效管理 应用
BSC就像是一个方向架构,能够有效推动企业战略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具体顺利实施,对促进企业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BSC采用的是结构化的应用原理,从而积极推进企业的绩效高效管理,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具体化,与此同时能够营造利于企业成长的外部环境,以及适用于内部战略发展的有效沟通机制,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
一、应用平衡计分卡的意义
BSC系统考虑企业业绩驱动因素,打破了单一使用财务指标衡量业绩的方法,加入了未来驱动因素、内部经营管理过程和员工的学习成长,是多维度平衡评价的一种新型的企业业绩评价系统,也是一套完整的战略绩效管理体系。
根据中国执行明星组织TM统计,自2007年起,国内已有超出30家优秀企业成功实施BSC而取得突破性业绩,树立了各自行业卓越战略执行典范,包括万科、深圳中航、招商证券、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招商银行等。
BSC使企业战略目标在各个层面达成一致,成为短期成果和长远发展的桥梁,进而成为企业战略执行的重要工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规划企业推行平衡计分卡的流程
(一)制定较为清晰的发展战略规划
清晰的发展战略是BSC的先导,是BSC工作开展的前提。虽然BSC是一个确保战略实施落地的工具,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战略制定正确,可以确保战略实现;反之,如果战略一开始就制定错误,那么将会事倍功半,甚至给企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企业在引入BSC工具时,一定要认真研究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反复推敲,最终科学制定企业未来的战略规划。并针对企业现有的营销资源、生产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各方面进行SWOT分析,对未来宏观环境、产业环境进行判断,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制定企业中、长远战略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二)编制战略地图
战略地图是对组织战略要素之间因果关系的可视化表示方法,战略地图提供了描述战略的统一方法,它为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之间的鸿沟搭起了一座桥梁,它描述组织如何创造价值,如何用统一的方法描绘战略,链接管理目标和指标,提供了战略组成部分和相互间的关联,填补了战略规划和战略执行之间缺失的链接。
战略地图的绘制就是引导企业在以下四个问题上寻找答案:1.企业在战略规划期内所实现的财务目标是什么?财务目标如何从增长、成本控制、资产管理等角度实现?2.企业客户的价值诉求有哪些?重点开拓哪些领域的客户?3.企业的内部运营流程如何来支撑财务目标及客户层面目标的实现? 4.企业如何从人力、信息等角度提升组织的能力,以支撑内部运营层面目标的实现?
(三)建立企业的BSC体系
主要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着手,自上而下分解,自下而上支撑地建立整个企业层面、各部门以及各个业务板块的BSC体系。
财务层面:要使股东满意,企业应当达到怎样的财务目标?财务性指标通常包括营业收入、毛利、税后利润、投资回报率等,在建立企业的BSC体系时,应建立满足财务目标实现的具体指标值。
客户层面:要实现财务目标,应当给顾客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BSC要求企业将战略落实为具体的与客户相关的目标和要点。企业应当以目标客户和目标市场为方向,关注于满足核心顾客/市场的需求。客户最关心的通常在五个方面:时间、质量、性能、服务和成本。企业应当在这五个方面树立清晰的目标,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标。
内部流程层面:要使股东和客户满意,企业应当在哪些内部流程上进行优异运作?内部运营面考核应以对完成财务指标和市场指标影响最大的业务流程为核心。内部运营指标既包括短期的现有业务的改善,又涉及长远的产品和服务的革新。先制定财务、市场指标后才制定内部流程指标,以保证企业能够抓住重点,专心于那些与股东和市场目标息息相关的流程。
学习与成长层面:为达到目标,企业的组织应当如何学习和创新?学习与成长的目标为其他三个方面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平台,是驱使上述三个方面获得成果的动力。学习成长面指标一般包括:员工/团队的素质、能力;信息系统的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等。
(四)编制员工岗位BSC
根据企业以及各部门、各业务板块建立的BSC指标体系,逐一将指标分解到每个岗位,同时自下而上地提取岗位BSC,最终将岗位BSC与企业的战略绩效考核体系紧密结合起来,最终确保战略落地。
三、实施平衡计分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为平衡计分卡项目设定适当的目标
许多企业组织都体验到了BSC的众多益处,这个理论已经得到广泛的支持,成为有效的管理工具。随着其地位和作用得到确认,有些企业组织也尝试着积极推行BSC,但没有设定清晰的相关目标,BSC很容易被误解,继而被遗忘以至完全消失。
(二)一贯的管理模式
许多企业组织一方面积极提升经过平衡的指标,同时它们的奖励行为又明确反映出评价标准的失衡,既要设法通过BSC进行管理,又只根据短期的财务绩效奖励相关人员。使得BSC未实实在在地投身于与整体目标相一致的管理流程中。
(三)与管理程序缺乏成熟的联系
成功的BSC需要从评价系统到战略管理系统之间完成一次自然的渐进式的过渡。通过将BSC纳入预算、薪酬等管理体系,企业组织可以充分发掘这种动态管理模式的潜能,如果BSC与薪酬挂钩受到指责的话,员工和管理人员首先会归咎于BSC的内在缺陷,而不是考虑如何恰当地承担起设计不当的责任。
(四)没有新指标
为了执行管理层最新的决策和指令,基层团队将原来一直在使用的一些绩效指标照搬照套到BSC的四个维度上,然后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已经设计了一个全新的BSC。一段时间的报告之后,这些团队难免会质疑BSC是否有必要存在,因为所有的结果几乎还是跟以前一样。许多描述企业组织战略的指标可能是现成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需要补充新的、创新性的指标,以确保战略的实施。
四、推进平衡计分卡更好地在企业战略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BSC的应用必须全员参与,才可能成功。因而其运用涉及企业高层、中层和基层作业团队的人员。BSC的应用应该从企业高层领导团队开始,逐级向下宣传贯彻。高层领导团队在BSC应用中的主要作用是从总体上把握企业战略,与其他成员沟通企业的战略,对其他团队成员提供政策和资源配置方面的支持。
(一)建设BSC的专业化团队
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BSC绩效管理系统,并利用该系统达到提高企业整体绩效的目的,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择合适的人员作为BSC的专业设计队伍。按照BSC的首创人--卡普兰的经验,作为BSC的专业设计队伍首先应具备熟悉创建BSC用到的所有框架,也就是具有较强专业性的人,并且具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和权力。一般情况下是由高级的管理人员负责担任。
(二)加大对BSC的宣传力度
关于BSC的宣传可以按照如下两个层次展开:首先是在企业内部各层级管理岗位加大BSC的宣传,使其重视BSC的建立工作,以便获取企业管理层的支持与理解,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条件;其次是将BSC的宣传工作深入企业员工群体中,获得员工的广泛支持,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三)准确定位企业战略,形成因果关系的链条
关于BSC的因果关系链条主要包括过程指标以及结果指标,其中过程指标更注重战术,使用过程指标时能够对最终产生的绩效产生直接的重要影响,且在评价最终结果之前,就能够让企业明确知道最后的结果将会如何发展。结果指标主要用于计量与表示结果的指标,一般情况主要用于反映具备战略发展意义的财务指标。BSC的绩效管理系统要始终贯穿着因果关系的链条,存在各个要素中。
(四)建立KPI的定义档案,研发报告模板
定义档案不仅包括KPI定义,也包含指标中的目标值以及报告程序和实际的负责人等,在为建立KPI的定义档案完成后,还需要以BSC为基础,研发报告模板,为企业相关负责人在实施绩效报告的时候提供其使用。通常情况报告模板有三部分,用以反映企业或单位执行战略规划情况以及日常经营活动中“关键环节”的业绩表现。然后根据绩效系统中的因果关系链条评价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状况,以及企业完成或未完成指标的情况,做出反馈或采取更正措施,并对企业的发展情况给予预测,以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实施与评价BSC的绩效管理系统
BSC强调用工作结果来证实工作能力,通过被考评者在自然状态下稳定的工作表现证明其实际能力,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实质上是期望任职者有预期的工作表现,能达到预定的工作目标。将员工奖金、晋升、教育培训以及能力评价等与员工所完成BSC的情况直接挂钩,激发员工的热情和潜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绩效水平。
(六)建立良好的组织保障、流程保障、制度保障及IT保障,确保BSC在企业战略绩效管理中顺利推进
1.组织保障
企业设立战略管理委员会,通过制定战略、执行战略、检查战略、修订战略,形成PDCA循环。战略委员会下设BSC办公室,为企业BSC组织制度、运行管控的机构,负责BSC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及战略实施中的有效运行。
2.流程保障
根据BSC战略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建立BSC体系运行管理流程,并与企业中、长期规划、全面预算进行整合,然后对各部门、各业务层级的BSC自上而下地进行修改,落实到每个岗位上去,确保BSC体系真正可执行。
3.制度保障
建立标准的BSC会议制度,固化会议制度和会议报告的形式,系统地反应战略执行状况,使BSC应用常态化和标准化,使其成为企业运行、监控、分析、决策等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月监控、季回顾、年总结,分析战略地图中目标的达成,分析BSC中指标的运行情况,分析行动计划的效果,最终确保战略落地。
4.IT保障
通过信息化系统,将整个BSC所有资料自上而下分层次地集合起来,并可以在运行过程中达到预警整改作用,提高效率,最终确保BSC的正常运行。
5.建立长效机制
上述工作完成之后,制定战略管理制度及流程、BSC操作手册,设立战略管理办公室,每年定期召开战略回顾会议,检查每个指标的完成情况,及时制定战略落地措施或者修改战略,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改善。
参考文献:
[1]阮平南,邵亚平.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新视野,2010,(5):44-48.
[2]唐浩,陈秀菊.平衡计分卡在实践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4):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