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2 16:44: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英语教研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英语教研组 建设实践 教研组长
一、了解教研组、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性
作为英语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基地,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研组的重要性,要深刻认识到教研组是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而教研组的建设则是整个组织的活动支点,它不仅是英语教师们互相交流教学经验,促进共同成长的平台,还是体现一个学校英语教育教学水平的窗口,更决定了学校英语教育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明确教研组职责,确定教研组建设方向
随着学校管理逐渐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任何一个学科教研组,无论是从组织、职能,还是活动都自成一体。然而作为一个初中英语教研组,尤其是作为教研组长,要深刻明白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组织”,它不是学校的行政机构,不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而其具体职责任务是根据学校英语教学的实际详情及学生学习英语的不同学情,实事求是、科学地制定学校整体英语教学计划及各年级英语个体教学计划,组织、监督英语教师集体业务学习,开展各种英语教研活动及课题研究,总结英语教学经验教训等等。另外,教研组在清醒认识到自身职责的基础上,还应深入了解教研组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确立教研组的建设方向。因为现在的初中英语教育正是从过去的传统型走向现代型的变革时期,我们只有根据自身的教研水平才能确立教研组的建设方向。
三、教研组建设具体实践
(一)建立机构、健全制度、制定计划、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初中英语教研组作为一个英语教育教学研究的阵地和初中学校教育教学重要组成部门,应实行科学、规范化的管理。首先建立以教研组长为主要成员的组织机构,健全教研组的相关制度,其次要制定符合本校英语教育教学实际和适合学校英语教学发展的计划,最后明确教研组各成员的职责,落实责任。因为只有机构组织有力,制度保障到位,计划详实得体,责任落实到位,才能保证学校英语教研组建设健康有序的进行。
(二)关注初中英语教育发展需求,组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深化英语主题教研,推进教研组建设
作为初中英语教研组,我们一切教研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初中英语教育,将学校的英语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所以我们应与时俱进,紧跟初中英语教育的发展需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深化英语主题教研。我们应改变以往的为了紧跟教学而盲目组织教研的随意性的教研方式,而是根据制定的整体教研计划实施“主题式”教研,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引导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以这种“互动共享,创新教研文化”的方式来逐渐推动教研组的建设。
(三)靠实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研实践能力
初中英语教研组教研职能是为了服务学生,服务课堂。教师的教研目的是在课堂实践中理解新课程思想,提高课程执行力,提升教研水平。所以,我们的教研组建设一定要牢牢靠实英语课堂,根植于教学实践。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研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并从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充实提高自己的教研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整个英语教研组教研水平,促进教研组的整体建设。
四、转变教研组长职能,引领教研组建设
随着初中英语新课程的标准要求及教研专业化的需求,教研组长在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但在新的形势下,教研组长的角色和职能也应有所创新和改变,以便更好的引领教研组的建设。
(一)教研组长要构建和提升自己的专业影响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研组长作为教研组的领导者,教研组建设的总设计师,应该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进一步构建和提升自身的专业影响力,提高教研组建设的领导力,要在教研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以下三个专业能力的建设:第一,课程和教学能力,主要涉及教研组长的学科素养和水平,这是教研组长发挥专业影响力的根基所在,也是教研组长专业权威的立足点。第二,沟通与交流能力,教研组有效功能的发挥有赖于教研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教研组长要善于沟通和交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领全体教师齐心协力、相互帮助、共同分享,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改进教学教研水平。第三,教研组长对组内成员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不仅表现在要提炼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感悟和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教研经验,为教研组内的教师树立起榜样,发挥自己的专业引领作用,帮助教师整体教研专业素养的提高和教研组教研水平的提升。
(二)教研组长要转变管理方式,以引领研究为主
教研组长固然是教研组内不容置疑的教学权威,但在教研管理上,应紧跟初中英语课程改革,从传统的家长式的管理统筹为主转变为向以民主式引领研究为主。教研组的创造力、影响力及建设发展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组长的管理方式。随着现代初中英语教育形势向着不断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向发展,教师在英语课堂上的教学教研方式也不断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倾斜,所以教研组长也应顺应时代变化的要求,在教研上充分尊重学生、尊重教师,在教研组的建设上要切忌在教研上采取不务实的家长式管理方式,积极带领教研组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深入教师,建设真正有益于我们初中英语教育教学发展的民主式教研机制,促进教研组建设更好发展,提高初中学校英语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教研组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将会在未来注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教改大潮中起着更大的作用,而初中英语教研组的建设发展也有待同仁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永和 《教研组建设简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在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从小处着眼,从“点”起步,不断反思实践,制订好个人的专业成长规划与成长方案,认真对照执行,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提升教师的反思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
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
一、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
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挑战,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探究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熟悉新课程的特征和基本要求,提升专业修养。当前,初中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与新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还存在着距离,学历上层次普遍偏低,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研究与创新能力不足,实践技能比较缺乏,教育方法手段落后等。
如在英语教学中:重教师的讲解教学,轻学生的探究学习;重书本,轻情境;重集体朗读,轻个人和小组活动;重语言知识掌握,轻交际能力培养等等。而新课程却对教师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教学观念,如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集体统一性教学向个别差异教学转变、知识技能接受教育向知识主动意义建构转变等等。
在英语教学中,更加强调教学活动的多样化,不但有听讲,还应该有探索、实践;强调学生主动的意义建构,不但有练习,还应该有体验、合作;强调关注每一个学生,不但注重学生学习的一致性,还针对不同的学习风格、不同的经验背景和不同的学习策略所带来的差异进行教学,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真正发展。这些都要求英语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并能够不断地发展和成熟。
二、利用反思教学,发展自我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终生的、动态发展的过程。反思性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无疑会有力地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自我发展。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教师通过内省或其他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思维、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活动的再认识。
在自我反思过程中,教师能更新教学理念,学会改进教学,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反思主要是一种个人的内省行为,需要个人的自觉、自为。当这种自觉、自为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后,不从外部施加影响,就能使一种理想的行为在主体身上得以持续。
在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从业者也是研究者,因此这种自我发展的模式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形成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培养和强化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新的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中国学生的致命伤是创造性的缺乏。事实上,缺乏创造性也是大多数中国教师的软肋。新课改要求教师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创新精神,以培养创新型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培养起自己的创新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创新精神,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四、以教研组为依托,在交流研讨合作中成长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研组是一个学校素质教育的支点,也是一个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通道。同时,教研组也是校本学科培训的组织者、实施者和重要阵地。教研组或教师群体进行的全面的交流研讨与合作,可以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 绿色课堂 初高中英语 教学衔接
一、绿色课堂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绿色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绿色课堂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老师和学生是落实绿色课堂教育理念的两大主体。老师集体备课,讨论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上,老师创新呈现方式,变换教学形式,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智慧挑战,让学生感悟、发现,从而得到教师“举一”而学生“反三”的教学效果。
(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发展是绿色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绿色课堂的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都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绿色课堂的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宽视野的过程。
(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现代教学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绿色课堂倡导学案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巩固练习等方式,实现学习目标,感受成功。
绿色课堂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其目标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一学生刚刚结束初中英语的学习,他们会发现高中英语比初中英语复杂和难学。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创新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实现初高中英语学习的过渡,那么他们很容易因难学而放弃高中英语学习。在绿色课堂教学理念下,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呢?
二、传统教学模式下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面临的困境
大多数高一新生刚接触高中英语时,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可时间一长,部分学生入学时的新鲜感全无,斗志锐减,甚至产生放弃英语的想法。如何使高一学生走出英语学习的困境,用积极的心态面对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呢?王蔷说过:虽然任务型教学已经实施多年并且很受一线教师的欢迎,但是我们仍欢迎新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出现。笔者认为,作为高一年级的英语教师,要坚持英语绿色课堂的改革,从而使初、高中英语教学有机地衔接起来,帮助学生在基础阶段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乐观的学习态度,以实现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三、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好课前准备
(一)提前备学生。
教研组及时分析2013届高一学生的英语成绩,讨论发现的问题,总结问题的成因,结果发现:高一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弱,尤其是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差,学生的英语成绩差别很大。英语绿色课堂的追求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和进步,根据这一追求,英语教研组鼓励每位老师提出适合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师生情感的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后进生不再有被歧视的感觉,促使学生了解绿色课堂的魅力。虽然初中英语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英语绿色课堂的建立,是给他们一次发掘自己潜力的机会,每个学生都会获得自己满意的收获;英语绿色课堂教学实施的载体是学案,因此学案设计一定要分层次设计并适合所有的学生,才能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二)提前备教材。
英语绿色课堂倡导学案教学模式,学案设计的内容来源于英语教材,或者可以说学案是教材的缩小版本。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弄清弄透教材体系,准确把握高中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变化情况,在高一教学中找到初高中英语知识的衔接点与生长点,由浅入深,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
绿色课堂下的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以学案为依托,分为课前学习、课上学习和课后巩固。课前,学生参照学案,预习教材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逐渐引导学生了解初高中英语学习。课上,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堂活动形式一定要多样化:小组讨论、台前展示、个人英语秀、英语电影台词模仿,等等,学生分析学案、讨论学案和讲解学案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促使每个学生都敢于积极主动地在课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课后,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扩展,从而开阔自己的视野,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案进行批阅,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教师要积极创造能让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请学校的外教和学生聊天或者邀请国外的学生与学生做交流,让学生亲身领悟英语的重要性。
四、积极参加教研会,讨论和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和收获
虽然教师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但是课上会有哪些情况出现仍是不可预知的。教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记下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和收获。在教研组会上,教师可以相互之间交流和讨论彼此的问题与收获,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对学生的认识。
总之,英语绿色课堂有着其他教学模式没有的优势,因此英语绿色课堂不仅能帮助学生顺利适应高中英语学习,帮助教师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而且能使学生喜欢学习高中英语。
参考文献:
[1]刘科蓉.打造绿色课堂,实现新课程育人目标.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1(10):69.
关键词:课程实施;英语新课程;农村初中;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0-0047-03
当前,就全国而言,初中英语新课程实施已有了很大进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广大农村地区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其实施依然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成效与预期目标差距还很大。为此,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探求切实可行的对策,以促进其更好地实施。
一、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取得成功,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1]等与“应试教育”有着不同的先进课程理念,这些理念是英语新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人们只有树立了这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英语新课程才能真正得以实施。
1.英语教师要转变观念。
第一,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 为每个学生服务,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全面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使他们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又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观念的转变。《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兴趣,努力建立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环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享受到获得成功的快乐。
第三,实现从传统的偏重知识传授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观念的转变。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交际化教学过程来实现。单纯模仿和机械重复不仅不利于语言的灵活运用,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创设情境,利用教材上的材料扩充交际语境,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口语交流能力。因此,英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努力实现课堂交际化,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学会和掌握综合运用英语的技能。
第四,实现从单纯的知识灌输向培养学生兴趣观念的转变。当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只注重语言知识的灌输而不重视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成绩就会逐渐下滑,最后不得不“破罐子破摔”。初中英语是入门教学,应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会推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去学习英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一个对英语有了强烈而稳定兴趣的学生,就会把英语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自觉地去克服各种困难,排除重重干扰。
第五,实现从只关注学习结果向重视学习过程观念的转变。新课标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怎样去学、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实现从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向重视学习过程观念的转变。只关注学习结果会使教师单纯依据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而重视学习过程,教师就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动机,关注学生的发展状态、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
2.其他相关人员也要转变观念。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仅有教师观念的转变还远远不够,国家有关部门领导、教育管理者、学生及其家长等与新课程实施密切相关的人员也必须转变观念,使其与学校及英语教师达成共识,只有这样,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才能顺利实施。
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和教育管理者应带头学习和倡导先进的课程理念,摒弃传统的、不科学的教育政绩观,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坚持三个面向,做到以人为本,加大对英语新课程实施的宣传和支持力度,促进英语新课程的实施。此外,家长也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不能只关心子女的考试成绩和以学校的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的好坏,而应更加关心子女的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教师、家长及社会也要多方引导和教育学生,使他们不再以考试和升学作为自己学习英语的终极目的,而应注重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只有当教师、国家相关部门领导、教育管理人员、学生及其家长都树立了与新课程相一致的教育教学观念,英语新课程的理念才能真正得以贯彻实施。
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第一,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教师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转变,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吸引优秀英语人才到农村任教。农村地区教师的工资水平低是农村初中合格英语教师缺乏的最主要原因,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在我国英语人才比较短缺的大环境下,这不仅使农村地区无法吸引英语方面的人才,而且原有的比较优秀的英语教师也大量流失。因此,要搞好农村英语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就必须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
第二,制定政策,鼓励城市(包括县城)英语教师到农村支教。由于种种原因,教师资源配置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而且因现阶段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城乡教师余缺难以互补,农村初中合格英语教师缺乏,城市(包括县城)合格英语教师充裕。因此,我们应制定鼓励城市英语教师到农村支教的制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以加强农村初中英语的师资队伍建设。
第三,加大英语新课程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课程实施的水平。加大教师新课程的培训力度,提升英语教师新课程实施水平是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措施。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新课程培训力度不够,且多数培训都流于形式,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和学校应担负起责任,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切实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新课程实施水平。
三、充分发挥校长“第一责任人”的作用,营造教研和学习氛围
新课程的实施要有组织上的改变与之相配合,初中校长作为新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应首先切实加强新课程实施的组织领导工作。学校可以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或教务主任)为副组长的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程实施的指挥、组织和协调工作,为新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政策、智力支持以及必要的物质保障,并加强过程指导,完善监督和检查制度,及时研究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学校应认真组织进行校本教研,引导教师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能力。针对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各校应成立教研组、备课组和课题组,以便协作攻关。在教学科研工作过程中,这三个组可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互相交流、合作,形成合力,深入研究并及时解决本校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集体备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进行师资培养的重要措施,因而在平时的教研中要切实贯彻执行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在教学研究中要加强学术交流和协作,形成学习、借鉴、研究、反思的风气。教研组长与备课组长要善于充分调动集体力量,就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共商对策。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探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还能够从中受到启发,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英语教研组还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组织英语教师开展听课、评课等,以便提高教学水平。
四、加大扶持力度,改善教育教学条件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与城市学校差距显著,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非常缺乏,这是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无论是从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来说,还是从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来说,抑或从促进新课程实施来说,相关政府部门都必须对农村学校实行倾斜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努力改善其办学条件。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2]因此,针对当前农村学校现代信息技术设备严重缺乏这一状况,有关政府部门要承担起责任,按照《纲要》的要求,努力为农村中小学校配置足够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设备和设施,如电脑、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这一方面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又能让农村孩子从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缩小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
农村初中缺少的不只是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和设施,其它条件性课程资源也非常缺乏。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政府应划拨专项经费,逐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名胜古迹等有极强的教育功能,应向学生免费开放,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
五、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要想使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得到有效的实施,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前提,提高英语教师素质是关键,改善办学条件是基础,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是根本。当前的考试评价制度陈旧落后,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加以改革,即便有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高素质的英语师资、现代化的办学条件,英语新课程也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实施。因此,我们必须大刀阔斧地改革当前的考试评价制度,努力构建促进教师与学生不断发展,从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依据的单向度的评价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新课标》指出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实施内容。因此课堂教学就成为了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实践的主阵地,尤其是初中英语课堂更是成为了学生开展创新教育实践的主阵地。作为一个肩负着百年树人历史使命和具有高度责任感的良心教师,势必需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我深感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大力度开展创新教育。多年来我一直在初中英语教研组进行一线教学,用心总结出了宝贵的教学体会和经验,现在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经验体会。
1.创设情境,营造良好课堂学习氛围
通过多年的一线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我深感在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这块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英语知识概念语法的简单记忆认知,最重要的是“教师在这块主阵地上”要让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持续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伊始阶段,比如每学期开学英语第一课、每堂英语课的开课前五分钟,英语教师都需要积极寻找英语学习兴趣切入点,只有找准英语学习兴趣切入点才能让学生们在轻松、自由、心情愉悦的45分钟里接受学习新知识、牢记概念知识点。
2.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拓展创新思维通
过发放调查问卷,我得知班级内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充其量只是简单地学习了一些英语单词,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英语知识,这些学生直到进入到初中阶段才开始系统接受英语知识;因此英语学习时普遍存在着“优等生不够吃、中等生吃不了、差等生吃不到”的怪现象。因此,可以说在进入到系统的英语知识学习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面对班级内数十名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英语学习能力不一而足的学生们,教学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作为教师,尤其是一名有着高度责任感、责任心、教育教学历史使命感的初中英语教师,不但需要会设置问题,还需要能够对不同的英语教育教学素材进行整理,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思考后拥有更丰富的想法和更全面的答案。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在开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若想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发掘,就需要从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询问、提出问题开始。在此阶段,初中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思考问题的习惯、思考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向、思考问题的范围、思考问题的模式进行科学引导。同时还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方法和英语学习内容、英语课堂学习之后的及时复习等方面及时提出切合实际富有创新精神的英语学习问题,使学生真正掌握科学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4.小结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责任重大,其最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积极引导学生向创新素质教育方向进行发展,鼓励指导学生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快速培养创新能力和积极探索的隽永精神。
作者:万立新 单位:江苏省溧阳市竹箦中学
初三上学期英语教师工作计划2021
一、思想政治方面
始终如一地热爱本职工作,坚持政治学习,提高觉悟和意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做到以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二、考勤方面
新学期里,我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不耽误学生一分钟,坚持提前进教室。
三、教研方面
本学期,我将积极参加教研工作,不断对教法进行探索和研究,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级的培训和学习,切实转变观念。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以先进的课改精神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四、教学方面
本学期接手初三年级的英语课,面对这届学生英语基础差,上课确实很困难的情况下,如何搞好今年的教学也确实需要反思。
1. 通过暑假期间的上课,发现他们的学习习惯较差,不会学习。所以在一开始,首先规范他们的英语学习习惯,教会他们如何条理地做好笔记,认真书写。
2. 力争更好地备课。本学期,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将合理运用增删改调的原则,进行二次备课,力争使教学更易学生掌握。
3. 积极耐心地上课。准确把握教材,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分层教学,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去上课,尽力去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
本册书的安排如下:
基本每周一个单元,每个单元Section A and Section B讲完后,抽取目标和作业本上一部分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训练,考试前做单元检测题。期中考试前讲完前六个单元,到期末考试前尽量结束九年级的课程。在讲解新课中,通过各种方法重在抓住学生的落实。
具体时间安排:
第1周:Unit 2 第2周:Unit 3
第3周:Unit 4 第4周:Unit 5
第5周:Unit 6 第6周:目标,作业本Unit1---2
第7周:目标,作业本Unit3---4 第8周:目标,作业本Unit5---6
第9周:期中模拟题 第10周:考前重点讲解
第11周:Unit 7 第12周:Unit 8
第13周:Unit 9 第14周:Unit10
第15周:Unit 11 第16周:Unit1 2
第17周:Unit1 3 第18周:Unit 14
第19周:Unit 15 第20周:考前复习 第21周:重点讲解
4. 作业及时批改。这个学期将根据学生的情况,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并认真批改,及时反馈作业中的错误,进行面讲或共同强调。
5. 坚持做好课后辅导。对学生的辅导要时时处处,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努力提高及格和优秀人数。
总之,有目的,有计划,工作才会有进展。本学期我将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初三上学期英语教师工作计划2021
新的学期即将到来,按照市教研室工作重点和学校工作安排,本学期我科组将继续以课改为中心,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认真研究英语教学模式,努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狠抓教学常规,落实“备、教、改、导、考、析”各个教学环节,加强初三毕业班的工作研究,积极备战“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争取在后面的竞赛和中考中创佳绩。
以下是我科组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在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妥当安排时间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努力在本科组里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探讨新时期的适合初中生的英语教学模式,提高本科组教师教学水平。积极参加教师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世纪的要求。
二、狠抓教研组建设和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教研组要一如既往狠抓“备、教、改、导、考、析”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做好常规教学管理。落实新老教师结对子帮扶工作。加强集体备课,提倡同年级教师互相听课,努力营造积极参与、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氛围,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互补。
认真落实本年度“xx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优质教学”叁赛工作。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围绕相应的研究专题,组织相应的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并认真组织相应的公开课,研究课前的备课、说课和公开课后的评课和归纳总结工作,通过研讨,观摩,评议等形式,使本教研组老师们都有所获益,全面推动本科组教学工作,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积极备战,确保能力竞赛、中考、会考、稳中有进
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初三毕业班的工作研究,加强对三考的研究,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加强与周边学校的沟通,确保本学年的中考、会考成绩稳中有进。
本学期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将参加全国英语能力竞赛,我们将吸取上一学年的教训,加强竞赛辅导,努力做到抓早、抓紧、抓实,力争比去年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学期我们将利用下午第四节课组织学生展开讲故事比赛、表演比赛、唱歌比赛、书法比赛等课外活动,让学生的英语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第1周:学习市教研室和学校工作计划,征求本科组教师的意见。
2.第2周:订出科组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新老教师“一帮一”计划和个人工作计划。
3.第3周:订出英语能力竞赛辅导计划并着手实施。
4.第4周:“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第一次研讨会及落实参加市竞赛教师名单。
5.第5周:第1次教学常规检查。“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第二次研讨会,开展参加市竞赛教师说课,上研究课及教师评课活动。
6.第6周:参加全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优质教学评比活动。
7.第7周:初一年级书法比赛。初三毕业班工作研究。
8.第8周:以备课组为单位分析学情研讨中段考的复习计划。
9.第9周:各备课组加强复习工作检查。
10.第10周: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
11.第11周: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
12.第12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中段考情况分析并订出后面工作措施。
13.第13周:初二讲英语故事比赛。第三次教学常规检查。
14.第14周:初三毕业班老师参加市XX年中考试卷分析及九年级教学研讨会。
15.第15周:本校初三毕业班工作研讨。
16.第16周:“一帮一”结对子工作汇报。
17.第17周:期末工作研讨及第四次教学常规检查。
初三上学期英语教师工作计划2021
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英语知识,训练英语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英语”,向“会用英语”。为此,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三(x)班共有学生xx人,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能力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应用能力十分薄弱,特别是听力题,很大一部分学生听起来都很吃力。
二、本学期教育教学具体工作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更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但不能只做一个“教书匠”,更要做个“教育者”,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各个时期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及时适度的处理,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1.课前准备,备好课。
每一次备课都很认真,遇到没有把握讲好的课时立即提出,请其它英语老师参谋,综合考虑各种方案。多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大家讨论,如有问题立即更正、改进。
2.多听课,学习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于努力学习、积累经验,还需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学习,尽量多深入课堂听课,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并进行评课。听完课后写听课心得,哪些地方是自己不具备的,哪些地方可以怎样讲可能有更好的效果等等。务求每听一节课都要有最大的收获,必要时,还可与讲课教师进行讨论,以了解其讲课安排的依据。
3.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认真钻研教材,把握住知识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讲授本课程的内容,学生学习才会有依据,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时可以参考教材重新整理思路,跟上老师的思路,所以应该重视教材的钻研。
在备课过程中,在不离开教材的原则下,可以参考其他教科书,对比它们的不同之处,寻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有了这些教法后,上课之前应与有经验的老师多交流讨论是否行得通,总之单兵作战很容易钻牛角尖,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应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讨论。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
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生动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课堂上说练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5.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多做思想工作,从生活上关心他。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6.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工作中,要努力提高自己对学生的亲和力,与学生建立和睦友好的关系。我信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只有真正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跟学生做朋友,心心相通,学生才会愿意接近你、亲近你,才会乐意地去学习你所任教的科目
7.尽量地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要尽量去了解每一个学生,摸准他们的心理脾气,在教学中尊重他们,关心体贴他们,及时鼓励他们。对那些双差生,我满怀热情地关心爱护他们,决不嫌弃、歧视,而是不厌其烦地说理教育。在学习中尽量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尽力鼓励他们,尽量地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从思想上点燃他们进取的火花。
时间:2013.12.
开题地点:福永中学三楼会议室
专家:廖苏珊、朱丽霞、石红梅、倪岗、徐春晓
参与人员:陈伟明、万应荣、廖海萍、方曼君、白婷、陈琼丽、王珍、梁雪、张云金、朱雁青、周丽、甘璐、邓梦倩、张燕丽、王琦、穆天船、王博、陈钰丹、吴文勇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
三、本项课题研究题为: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一)选题理论依据:1.英语阅读和写作是中考考查的范围,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是学生终生受用的语言运用能力。近年的中考测试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题目分值逐年加大,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越来越得到英语教育者的广泛重视。2.《英语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中的读、写等技能提出五个级别的不同目标要求。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语言技能目标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些要求都可以在平时的对英语读写结合的训练中得以实现。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校在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中,注意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的各种资源,组织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正式适应并切实落实这一要求。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理论意义:本研究以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和Swain的语言输出理论以及任务型教学为理论依据,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教育学理论,教育实践理论,及新课改英语学科对师生的要求,本研究从如何阅读英语报刊以及中学生写作存在的困难谈起,探讨初中英文阅读教学和写作相结合的实证研究。
2.实践价值:1.丰富学生阅读素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素材具有内容新,语言鲜活,容量大,趣味性和实效性强,贴近中学生生活的特点,学生喜欢读且乐意读,通过阅读,吸取更多信息,积累更多好词好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写作提供经验和素材。2.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阅读与写作组成了书面表达中两个互逆的书面交际过程。通过阅读文章,学生从篇章中探索文章主题、结构和中心思想,从词语表达中学习组句表意的技巧,同时结合老师的指导,学生能灵活运用词汇、句型、语法、语篇知识,培养英语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三)完成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
1.我校领导教科研意识强,愿意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准备。本课题组成员为长期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一线中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团队意识以及合作探究意识强,都有改善英语教学方法的强烈愿望。
2.进行细致的分工,全面落实课题研究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
3.有良好的课题研究基础。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课题,综观国内外有关读写课题研究的专著与论文,各位专家、学者、实验人士等对读写课研究的成功经验很多,加之现今社会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我校的教学理念具有前瞻性,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注意到英语读写结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累了很多相关的经验,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四)研究目标、研究的主要问题、难点及主要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有:(1)在教师层面,创设新型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课本阅读资源,指导学生快乐阅读,轻松写作。(2)在学生层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提高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发展个性,磨励意志,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等都起着重要作用。(3)提高读写结合的课堂效率,提高教育教学成绩。探讨以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的自主学习模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因素,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有:(1)初中英语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研究。(2)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讨。(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4)探索读写训练、以读为本、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模式。
3.本课题主要的研究方法:(1)比较验证法:在两个平行的班级中进行一段时间的实验,以班级平均分为基准,判断学生读写水平,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2)案例研究法:整理研究资料,积累“初中读写结合作文教学模式”资料,撰写教学案例。(3)教育观察法: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进行有目的的观察。(4)等组实验法:①自变量:在实验班通过实施教研组教研计划,实践预想方案来进行英语读写教学,对照班按照常规英语英语教学方法进行一般教学。②因变量:通过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的浓厚兴趣,养成乐于预读,乐于写作交流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英语预读和写作能力。③无关变量控制:教师素质,教师能力无明显差异,实验对象大致相近,实验班和对照班不能随意加班加点,延长学时。对照班不采取非常规措施,不淘汰差生,不实验另一种英语教学方法。(5)经验总结法:在阶段实验之后,对教学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教育现象和方法进行提升和总结,形成理论。
4.本课题研究的难点为:(1)精选阅读素材,从而形成有效的“初中读写结合作文教学素材库”。分别从语言表达、中心与材料、思路与结构三个方面精选典型素材。并针对这些素材理出共性的东西,从而让学生感到写作有章可循。(2)突破文本框架,巩固和延伸读写能力。(3)优化课堂设计,整合读写教学。
(五)研究的主要阶段及具体安排:
本课题研究计划全程为三年,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3年5―8月)
组建课题研究小组,进行文献梳理分析,学习关于思维导图的基础知识,确定研究总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13年9月―2015年8月)
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并注重材料的积累、存档。每学期进行阶段性小结,小结课题实施情况,反思存在问题,修正实施方案,在根据修正后方案进行研究。
关键词:工作型合作;研究型合作;教研组建设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建校只有10年的年轻学校,我们英语教研组16位成员平均年龄32岁,而我这个年轻的教研组长更是摸着石头过河。刚开始的几年,我一直觉得教研组活动就是组织教师上上公开课,然后组内教师评个课,定期检查一下教师的教学常规,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该干什么。虽然组内教师都很团结合作,但教师之间的合作大多还停留在制订教学计划、开展集体备课、学进度、组织公开课说课评课、交流教学经验等事务性工作的合作中。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不断反思,不断问自己:“我能为教研组做些什么?”而课程改革也强调“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和“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但从我校英语教研组建设的情况看,才觉得这种工作型合作已经不能适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和推进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存在的问题
反思我们教研组的工作,教师间“工作型合作”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1.集体备课“貌合神离”
集体备课作为校本教研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之间合作的基本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集体性的思考和探究有利于提高备课和教学效率。但在教研组建设中,集体备课中的教师合作常常是“貌合神离”。这是因为各备课组往往采取分工合作的轮流备课制度,一人主备,其他人补充成为当前我们英语组集体备课制度的主要形式,教师之间合作的深度不够。
2.校内公开课、研讨课展示有余,研讨不足
校内公开课仍追求“上出精彩的课”;课后评课每个教师先说几个优点,再象征性地说一两处缺点。其实校内公开课、研讨课应该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为讨论的中心问题。
3.教学经验的交流偏重于教师教的经验,对指导学生学的经验交流不足
每次交流教学经验时,大部分教师都能说出一些自己的做法,但缺乏对学生学习指导方法的交流。
二、转变策略
日本著名的教育学家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写道:“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相互评论,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因此,我们教研组尝试从工作型合作向研究型合作转变。以校本研修为灵魂,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自助式研修
组内教师通过自学、自查、自省来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2.引领式研修
充分利用组内优质资源,开设讲座,进行不同的主题研修。近几年我们先后开设了《如何写教学反思》《词块策略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英语教学中人物型教学活动的设计》等讲座,以达到教研的目的。
3.专题式研修
根据教研组发展目标,确定阶段性校本研修的重点。如,2009~2010学年我们校本研修的重点是:在“五严”背景下进行“三全”“五优化”课堂教学专题研讨。2011~2012学年我们校本研修的重点是:开放教室,公开日常的授课情况,实现观摩教学,培养“合作性同事”关系。通过公开日常的授课情况和校内教学研讨,英语组教师间建立起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合作性同事”关系。2012~2013学年我们校本研修的重点是:建立课堂观察研究小组,开展观课议课活动。
通过上一学年的组内观摩常态课,我们的教研氛围更浓了,几乎所有教师都能愉快地参加教研活动,因为每次活动都是基于平等的共享,大家平等参与、真诚表达、和而不同。通过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大家都有所收获。此时,我们又发现在观摩日常的常态课时过多地关注了教师的授课情况,而忽略了议课活动。首先是理论学习:通过区教研活动和网络、相关的书籍学习有关观课议课对学生学的情况的观察。在区教研员的指导下我们成立了课题观察研究小组,研究了观课的理论。其次是实践:(1)确定观课的主题;(2)观课教师坐在学生身边围绕主题观察学习效果;(3)收集、整理课堂教学信息;(4)观课教师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并提出自己的思考;(5)组内教师围绕主题一起探讨问题,研究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更好的方式和方法。反思这一学年的观课议课活动,我们自己研究设计的观课议课表虽然不很成熟,但我们最大的收获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在教学研讨会上,大家更多地围绕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和教师的应对来讨论。
4.课题式研修
让教学具有创造性。在教研氛围日渐浓厚的英语教研组内,很多教师都有很强的教科研意识,积极地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课题,不断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2009年以来,我们组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1个,市“十二五”规划课题1个,市级个人课题已结题3个,区级个人课题已结题4个。
总之,我原以为教研组工作就是简单的“教”和“研”。现在才知道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相比之下,“研”比“教”更难。过去的教研活动只追求“做过了”“做完了”的充实感。大部分教研活动往往在准备工作上倾注了大量的精力,而忽略了事后的充分讨论、对教学过程的反省、针对实例进行相互学习,使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打了折扣,也不能让每位教师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现在知道了只要大家能相互交流自己朴素的感受到的一切,就必然能学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2012年我校英语教研组还被评为南京市优秀教研组。
参考文献:
通过参与这个研讨会,我了解了各校对词汇教学的研究情况。教研室提出有效的词汇教学这个话题已有两年。两年来,各校初中英语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反思,取得了一些进步。如就词汇教学的呈现方式、呈现时段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不顾学生实际,一味地先教单词再处理听力或阅读的做法少了;在词汇的分层上大家也达成了共识,不同要求的词汇应该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和处理方式;另外,在词汇教学的评价上,虽然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但是,不少教师已经意识到仅依靠听写来检测词汇教学的质量是远远不够的,词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更多真实的语境,帮助学生恰到好处地运用所学词汇,努力提升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同时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各校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初一的两节课,突出语音教学,但是设计太浅,似乎是小学的教法,后来教研室教师在点评的时候也讲到初一与小学的不同,要有点挑战性,否则学生很快会厌倦,不能一味地领读再领读,单词要在语境中复现,而不是简单操练。
初二的两堂课,英语教师课前与学生互动熟悉环节做得很好,知识铺垫做得很到位,这次教授现在完成时,总体感觉不错,“贫困女孩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成为大学生”的经历设计得很贴近学生的认知。
初三的两堂课是最好的。外国语中学檀老师的课我听得最认真,虽然点评教师提出了PPT上有几处错误以及口语当中有口误等问题,但我觉得他的口头语言运用相当熟练和地道,上课有激情。外国语中学李老师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学生的表现,流利和洋气的语言、自信大胆的表情、灵活的语言运用能力令人啧啧称赞。她选取的主题也比较有挑战性,“If you had one million dollars, what would you do?”学生愿意说,而且答案精彩纷呈。教师对这节课非常赞赏,它给够了学生说的机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确实,如果学生在这么多人的情况下敢于大胆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自信心肯定非常强。
六位上课教师语言素质都相当不错,特别是流畅的口语表达以及地道的语音让人印象深刻。而且教师上课的肢体语言、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都很自然,教师的沉着自信是做好一切的基础。
教育局教研室英语教研员在研讨会上也对我们中学英语教师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第一,PPT不能太多。一堂课一二十张就够了,而且画面上不要有小动物跳动。第二,教师给学生呈现的知识和语言必须尽量规范准确,板书的词、PPT上的内容以及教师口语呈现都要做到精准。第三,教学目标必须具体细化,不要太空泛。第四,导学稿的问题如果弄得不好,反而会加重学生负担。
通过参加这次研讨会,我对如何提高中学英语教学作了深刻反思。
1.努力夯实教师自身的语音基本功。教师应每天至少进行半小时的听力和模仿训练,使自己的口语更加流利。听力材料可以是BBC或VOA,同时上课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尽量减少错误。
2.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我们学校的学生应该说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是不错的,但是学生的口语水平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特别是与其他兄弟学校距离较大,表现在初一时发言大胆但语言不够流利;而到初二、初三时支支吾吾不肯大声说,这与教师的做法和评价都是有关的。要想使学生模仿得更地道,“口语俱乐部”要承担更多的任务。教研组要进行研究,英语学科与数理化是不一样的,最好增加一节口语课,专门练习模仿。
关键词:教法;两极分化;原因;对策
新课标初中英语教材已经使用好几年了,但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老教材更加严重了。学生的学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教师们更是十分的迷茫,不知如何是好?尤其是在农村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下面笔者就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严重两极分化的原因
1.英语教师方面的原因
(1)教法陈旧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要摆脱困境、走向希望,就必须改革,不能再固守陈规,继续沿用老教法。因此,教师本身应具有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英语课程教材,具有良好的英语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目前,许多英语教师超工作量,一星期十四、五节课,还有早晚自习,教师忙于应付上课、备课、辅导和批改作业,很少能挤出时间用于钻研教材教法,致使一些教师教学中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英语课堂教学是初中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如果教师教学不得法,不严格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全面贯彻英语教学原则;教法单一呆板,只注重知识传授,不注意能力培养;只注重讲解,不注意实践,这样持续下去,学生就很自然地只满足于学好语法、背会单词、看懂课文、会做习题,但实际上没有达到熟练掌握,也不可能形成技能。时隔不久,那些强记硬背的单词、语法、练习就会忘记,大面积掉队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2)片面追求升学率带来的负面影响
??? ?现行招生体制促使多数学校抓一部分尖子生,搞题海战术,加上各种月考、统考,竞赛及各类名目繁多的激励措施,更是把师生推向一个极端。教师只能从应试方面绞尽脑汁,想尽一切能在考试中见成效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年级与年级之间严重脱节,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接受教师,教师无法按大纲要求面对多数学生。造成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过于强调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略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师围绕中考指挥棒,拼命赶超升学率,教学方法则是填鸭式。只重视灌输知识,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也只是分数,最终导致两极分化。
(3)教师教学缺乏热情
在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缺乏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对教学缺乏热情,缺乏对学生情感的投入,这也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接受和学习。教师对学生缺少信任,是缺少爱的表现。我们走进课堂,总会看到学生由于回答不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而受到严厉批评的场面。很少有教师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说“你试试看,你一定会回答上来的”,或“错也没关系”等鼓励的语句。
2.学生方面的原因
(1)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
(2)学生学习方法欠佳
(3)学生不了解学习英语的关键和要点
(4)学生忽视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
3.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部分家庭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促进子女健康向上发展,例如:有的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不断对子女加压,造成子女心理负担过重。有些学生的父母不和,经常吵架甚至离婚,子女无人教养,缺少温暖和乐趣,导致其对前途丧失信心。部分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袒护和放纵,致使孩子养成了好逸恶劳、不思上进等坏习惯。农村学生的家长相当一部分作为“农民工”流向城市,学生在家中基本是依靠多半是文盲的爷爷奶奶的照顾。家庭作业没有父母的辅导、配合和督促,学习中遇到挫折和烦恼无法倾诉、无人疏导。新课程倡导的学校、社区、家庭教育互动、整合的设想难以实现,教学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4.社会原因
社会是学生成长的最大空间和最典型的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对学生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例如:电影、录像、舞厅、电子游戏机、桌球等娱乐设施的日趋多样化诱惑着广大中学生,使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一切向钱看”、“读书无用论”等不良社会风气严重腐蚀了广大中学生。部分地区的学校周边环境较为混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5.教材的原因
学生基础太差是过渡教材教学的最大障碍。按照新课程设置要求,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必须开设英语课,由于农村小学教学点分散、学生人数多,小学英语教师十分缺乏,一些中心小学只是在近两三年才勉强开设了英语课,村小的英语教学则是时断时续。而且多数学校是由仅具有初中英语基础的中师毕业生临时兼课,每周三课时教学时间也很难保证。多数学生连26个字母都不会读,对于他们来说过渡教材如“天书”一般。
??? “压缩饼干”式的编排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过渡教材在设计上缺少必要的梯度,学生从一开始就接触到大量的词汇,而且多数单词过长。众多的英语句式、复杂的英语时态,大量的日常用语等密集,内容编排上跳跃性太大,涉及到的知识面太广。要让基础差、年龄小、心智发展水平还不成熟的七年级学生在一两个月的时间里学完过渡教材,并达到“四会”的教学目标其难度可想而知。从一开始起多数学生就感觉到英语学习十分费力,开学才几周已有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出现了“分化”现象。
二、应对两极分化的对策
1.内强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农村英语教师应经常组织观摩教学录象,轮流选派外出学习、参加教研会,学校教研组订一些涉及不同专业理论的报刊,组织学习与交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技术和外地的先进经验,从观念上跟上时代的步伐。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让教师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和研究成果,相互听课评课,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素质。
2.注重夯实基础,备足学习后劲
????每当谈起为什么没学好英语时,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常回答:“基础没打好,现在想学也学不会“。知识的缺陷阻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开辟了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学生具备了听说能力,就会产生应用的欲望,基础打牢了,就为日后继续涂入学习提供了保障,备足了后劲。
校地合作是高校与地方共享资源、互补优势、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校地合作英语教师校本教育即通过加强大学英语教师与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研合作,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促进地方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发挥高校服务地方文化教育的社会职能与责任、提高我国英语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必要且有效的手段。本研究以江苏某高校外国语学院TESOL(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团队通过地方教育局开展的一项校地合作英语教师校本教育为个案,分析教师教育模式中“关键人物”培养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个案研究中“关键人物”培养的具体途径与实施原则。
二、教师教育中的“关键人物”
早在2007年,王洁、顾泠沅就提出了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中的“关键人物”概念——“‘关键人物’指骨干教师、课改先行者,在校本教研中起到引领作用,与一般教师组成实践共同体,开展对于复杂教学问题的探讨,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1]。在外语教师教育领域,王蔷指出,优秀教师先行参与教改实验可以为将来有效的教师教育与培训提供有益的参考及教学上的支持,优秀教师在教育与培训中的发展也会对学校其他教师产生积极的辐射作用。他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好的做法也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加以借鉴与推广[2]。袁燕华为期三年的英语教师校本教育实践也证明了“一位德才双馨、在学校教师中具有一定威信的骨干教师”,即“关键人物”对于校本教师教育中教师学习实践共同体创建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要比外来研究者对于教师的知识传授与意识培养更有效、更具有持久性”[3]。
三、校地合作英语教师校本教育实践
1.教师教育过程简述
本研究中的校地合作英语教师校本教育由江苏某高校外国语学院TESOL团队与地方教育局合作开展,多所地方初级中学参与。由于涉及面广,而TESOL团队成员有限,很难指导大规模的校本教师教育有效展开,因此,“关键人物”的培养及其辐射作用的发挥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中的“关键人物”是该市初中英语教学中心组成员,在各校大都担任英语教研组长、教导处主任、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等职务,是各校在英语教学上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在教师中具有一定威信的骨干教师代表,因此,本研究以“关键人物”为前期英语教师教育的着力点,利用他们的辐射作用,在各校逐渐发展优秀教师教学研究链,最终创建各校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由点及线到面”的校本教师教育与发展机制。
根据本次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方案,高校TESOL团队主要负责前期对于英语教师的需求分析、培训方案初稿的制定、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活动的组织、评估方案的制定等。教育局英语教研室主要负责培训与评估方案的审定,培训活动的参与实施以及培训工作中相关的统筹、监督及与教师的联络。
整个教师教育工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需求分析阶段。由TESOL团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在地市初中英语教师进行需求分析,了解他们的在职教育现状,他们在教学实践与专业发展中最感困惑,最希望得到帮助、指导的方面以及他们所期望参与的教师培训内容与模式。第二阶段为教师教育方案制定阶段。TESOL团队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教师教育的具体方案,并提交教育局英语教研室审核、定稿,有的放矢地组织英语教师的校本教育。第三阶段为教师教育方案实施阶段。具体分为三个步骤:骨干教师培训——集中培训——校本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即关键人物培训,主要针对该市初中英语教学中心组成员进行,鼓励骨干教师开展基于课堂的行动研究,旨在提高其英语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研究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这部分教师在各校教师中的辐射作用,带动更多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发展。集中培训为骨干教师推荐各校部分教师参加集中的教师培训,让更多的教师与高校研究者交流接触,学习英语教学理论,提高教学研究的意识与能力,配合骨干教师在各校创建教师学习实践共同体。校本培训即各校以校为单位,通过开展定期的课堂观摩、课例分析等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理论素养。校本培训过程中TESOL团队成员也定期前往各校为教师释疑解惑。第四阶段为培训效果评估阶段,即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评估培训的效果,从而发现不足,以完善培训内容与方式。以下将对此次教师教育中的核心环节——“关键人物”的培养进行一个较为详尽的介绍。
2.教师教育中的“关键人物”培养
“关键人物”的培养是此次校地合作英语教师校本教育能够得以顺利进行,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在“关键人物”的培养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四条主要途径:
1)以项目开展为依托的集中指导
此次校地合作英语教师校本教育以教育局英语教研室的一项在研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及使用的有效性研究”为依托,开展“关键人物”培养。每位中心组成员均负责项目中一个子课题的研究,教育者定期前往教育局与教师们组织集中讨论,三方合作共同完成了从子课题确定,相关文献的阅读,研究方案的制定、实施,教学案例数据的收集、分析到研究报告撰写的整个过程。而教师们在此过程中也完成了一轮完整的基于自身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的过程。2013年12月,每位中心组成员的子课题均顺利结题,10位老师共同完成了一份10余万字的书稿《初中英语作业有效性漫谈》。目前,TESOL成员与教师们正在结对进行书稿的进一步修改与完善。
2)以竞赛活动为媒介的分散指导
在“关键人物”的培养中,TESOL团队还通过教育局英语教研室组织的市级初中英语教师说课竞赛、优质课观摩、青年教师评优课竞赛等活动对中心组成员进行了分散的指导。无论中心组成员是作为竞赛的参与者,或是评委或是优质课的授 课教师,教育者们都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了个性化的指导,将教师们丰富的教学经验进行理论升华与提炼,提高他们的理论意识与素养,同时也为他们今后在各校发挥“关键人物”作用,评估、指导普通教师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TESOL团队还组织高校英语专业师范生前往中心组成员学校进行课堂观摩,并邀请中心组成员为师范生开设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开展教学经验交流等,一方面激励骨干教师们不断优化、完善他们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也旨在帮助他们提高分享教学成果的能力,为他们在各自学校创设教学实践共同体做好专业知识与能力上的准备。
3)以创设支架为方式的结对指导
在很多一线教师的传统观念中,他们与高校研究者之间存在着“先天的”分工上的不同与地位上的不平等:高校研究者是教学理论的创造者,而他们则是教学理论的“消费者而非创造者”[4],因此,他们往往将高校研究者奉为权威,并容易在相互的合作中因为对研究者的依赖和盲从而迷失自我,无法发挥专业发展中的自主性,这也是在校地合作教师教育中令研究者倍感困惑的问题。在此次“关键教师”的培养中,研究者除了进行集中、统一指导,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指导,即通过课堂观摩、深入访谈、合作开展行动研究等方式深入了解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中的困难,从而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更具个性化的帮助与指导。在结对指导的过程中,TESOL成员不以“专家”的身份参与,而是始终将自身定位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构建支架,提供必要的外部输入,在专业引领中努力做到“到位但不越位”,发挥“关键人物”在自身专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4)以互助学习为目标的组内交流
教师是社会中的成员,他们的专业发展“需要正式或非正式的实践团体的支持,是一个全面持久的团队发展的过程”[5]。在指导骨干教师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育者也注重教师间的互动与交流,努力营造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创建“关键人物”的学习实践共同体。在教育局英语教研员的组织下,中心组的骨干教师定期集中,讨论子项目的进展情况,交流在项目开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这样的组内交流为教师们构建了拓展知识、共享资源、交流思想、共同反思的平台,使得他们在相互的思维碰撞中内化了教育教学的理念,也帮助他们从他人成功的做法中获得了灵感,受到了启发。这种以互助学习为目标的交流平台的创设实现了教师间的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每一位教师的潜质,也使他们在共同的前行中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在“关键人物”的培养中,我们始终遵循四条原则:
1)多元互动原则
在“关键人物”的培养中,教育者始终将“多元互动”作为培训工作的关键词,即鼓励教师除了与高校研究者和英语教研员之间的互动,还应与同事(包括中心组的其他成员和学校同事)、学生及自我进行积极的互动。教育者鼓励骨干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主动与同事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探讨并合作解决教学中的难题;多与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等各方面的交流,了解学生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反馈;对于自身教学实践进行理性的审视与深入的反思,不断检验、修正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能力。
2)教师自主原则
教师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在“关键人物”的培养中,教育者提倡“后灌输”(postˉtransmission)的教师教育理念者,注重教师在培训中的参与性及其自主性的发挥,在培训工作中不大包大揽,而是采用平等、合作的方式进行问题的研究与讨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资源,创设支架。教师自主原则有利于加速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使其真正成为教师教育活动的核心参与者和自身教学的反思性实践者,并为其今后在各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供了教育方法与途径上的借鉴与启示。
3)立足实践原则
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源于其对自身教学的深入反思与理性审视,因此,教师教育也只有立足学校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才具有现实意义。在“关键人物”的培养中,教育者尽可能地避免脱离教学实践的理论灌输,而是以教学改革项目的开展为抓手,通过集中指导、分散指导和结对指导等与教师的积极互动,帮助他们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一原则将对外语教学理论的讲解融于教师真实、具体的教学问题的分析解决中,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师培训中教育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问题,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的选择上也能够着眼于教师教育教学与专业发展实际,通过聚焦现实问题,直接关照教师的个性需求,因而使高校研究者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有效性。
4)持续发展原则
此次教师教育项目的“关键人物”培养中,教育者始终努力恪守“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的理念,即在教师教育中不进行简单的一次性的知识、理论的灌输,而是在与教师的持续互动中实现其教育理念的转变与专业发展意识的提高,为骨干教师的持续发展提供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与能力上的不竭动力,努力使教师在教学反思与研究中获得成就感,得到自我的提升。为此,教育者更注重方法的指导,帮助教师开展基于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包括研究方案的制定、实施,研究结果的分析讨论,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帮助其学会在与其他教师的思想交流中受到启发,学会利用他人(教育者、同事、学生)对于自己教学的反馈来进行教育理念、行为与方法的修正和调整,学会灵活运用外语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能够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升华并提炼理论,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是教师教育项目结束之后仍然能够持续发展的保证,是骨干教师能够在校本教师教育中起到榜样、辐射作用的重要保证[( dylw.NEt)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的服务,欢 迎光临]。
四、结语
“关键人物”的培养是校地合作英语教师校本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关键人物”的专业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校本教师教育中健康学校文化的营造和教师学习实践共同体的创建。因此,开展有效的“关键人物”的培养,在各地各校播撒健康的种子,树立优秀的榜样,对于校地合作英语教师校本教育的顺利展开和我国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多元互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批准号为D/2013/01/118)、常熟理工学院“基于反思性教学的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模式研究”项目(项目编号KYZ2013026S)、常熟理工学院“校地合作、多元互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KYZ2013082S)、常熟理工学院“基于校地合作、多元互动平台构建的英语教师职前教育模式研究”教学成果培育项目(项目编号jxnh201414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洁,顾泠沅.行动教育:教师在职学习的范式革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4.
. England: University of Warwick, 2007.
[3]袁燕华.多元互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4]Freeman, D. Doing Teacherˉresearch: From Inquiry to Understanding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5]袁燕华.校际合作、准确定位——我国外语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5):20-23.
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教学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与时俱进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随着课堂教学改革地不断深入,英语课堂教学也有了令人欢欣鼓舞的改革突破。“满堂灌”、“填鸭式”、“一言堂”模式开始被逐一淘汰,以学生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从全国各地英语水平测试情况表明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但不可否认英语教学与其他学校课程相比,仍然存在着费时多、学生负担大、效率较低的状况。
为了让教师和学生从沉重的课程负担中走出困境,我校初一、初二分别推出5个班级在当地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下,开展了以“活动单导学为”模式的第一轮教学实验,该模式以“活动单”为载体让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小组合作,学生之间不断竞争展示,收到比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2.兄弟学校类似教学实验研究综述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分为三个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在“预习模块”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在“展示模块”时,让学生展示、交流预习的学习成果,在“反馈模块”上,让教师根据预设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回归性的检测,让学生在展示讨论中比较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江苏洋思中学提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了改革,每堂课都先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明确。“先学后教”的“教”就是一种“点拨”,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所以教师真正讲解的内容很少。每堂课上都能让学生做到“当堂训练”,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地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
3.实验的基本理论依据
“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师引路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把教师的讲授改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自学、探究、质疑、互动、交流,教师的课堂点拨已不是课堂的主导。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法,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地获得是个体主动构建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构建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是构建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其中“协作”指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做到友好、平等、支持和帮助。科德曾经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
二、实验设计
1.实验对象
初一、初二年级各选5个班级试行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上课,开始是几堂课用一次“活动单”逐步过渡到每堂课都用“活动单”,其他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2.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达到下列目的。
a.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自学技巧和方法,化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
b.改革传统的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建立新型的课堂模式,切实解决学生课余负担的问题。
c.检验该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效性和可行性,为本市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理论数据和实践经验。
3.实验过程
a.活动单的制定与完善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每周三进行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备课、上课实践实验活动。每次活动有两个议程:第一个议程,对上周活动单使用情况进行研讨并由主备人上研究课,然后集体分析课堂成败得失;第二个议程,以下周上研讨课的老师为主讲,与教研组成员一起讨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并拿出下周每一节课活动单的初步方案,提出活动单制作过程中个人所遇到的困难。
b.活动单的班级要求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使用活动单的班级必须对该班学生进行调位、分组、编号。即依据英语学习水平分别把每班分成6至8个小组,每组6至8人,让学生“餐桌式”面面而坐,尽可能让每组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当,并把每组学生进行编号。这样便于教师、学生在课堂中活动,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每个组的任何同一个号码的学生展示课堂成果,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对成绩优秀的进行加分奖励,每课都评出“本课之星组”、“最佳活动小组”、“全员参加小组”等等。
c.活动单基本结构
活动单通常分为预习案、学习案和检测案三部分。
预习案要求学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组内讨论找到答案,课上或展示在小黑板上、或直接把预习案拿到投影仪上展示,组内代表发言讲解,全组人人参与,教师有时是“裁判员”、有时是“记分员”、有时也是“运动员”。
学习案根据任务型课堂要求分成以下三类。
Pre-task――呈现和完成学习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介绍活动的要求和实施步骤。
While-task――活动单上设计若干个活动构成活动链,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并根据活动单要求充分做好展示前的准备。活动单的设计力求体现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努力做到知识呈现一步,操练一步。
Post-task――让学生不断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组与组之间可以互相提问、相互答疑。
检测案是活动单的第三个部分,教师可根据课堂的容量准备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书面练习,让学生尽可能地当堂完成,极少数的作业留在课后。
三、实验结论综述
通过一学年的实验,试验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水平方面明显高于非实验班级,且课余负担明显底于非实验班级。以初一学年笔试水平测试为例,1至5班实验班级成绩优于6至10班非实验班级,详见下表(因涉及到班级成绩不准排名,班级实际序号已做调整)。
从实验的整体情况看,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活动单导学”模式,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实验发现,“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精心准备活动单
精心制作每一堂课的活动单是教师课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每份活动单必须努力做到目标明确、活动安排清楚、活动过程简洁,活动单的质量对教学任务的完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同的课型活动单的设计要有所不同。不仅新授课、复习课要有活动单,就是习题评讲课也可采用活动单形式。从活动单的设计到打印,并在课前发到学生手中预习,任课教师要做大量的工作。
2.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其活动的趣味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切忌堂堂一个样、节节一个调,教学中要能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好奇心,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讲授英文数字表达时,课堂检测中就有老师设计“拍卖大会”,将学生自己的文具、书籍、身边的一些零食等拿出来进行拍卖,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明显。但这样的设计要做到每堂课都能独特、新颖,是件极不容易的事。
3.适时评价,不断激励
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的活动进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活动单设计基本流于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然后班级交流,时间长了,学生会处于一种麻木状态,学习效率往往得不到保证,有时在小组合作交流时,尤其是组与组之间交流时,容易出现表面上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有的学生会借讨论之名相互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所以课堂适时评价在这样的课上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一声“Yes.”、一句“Right.”、或简单的“Good.”显得课堂仍在老师的掌控之中。教师要根据各组的活动情况,不断给每个组记分,这不仅是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把他们引进了竞争的“赛场”。
4.转换角色,协调关系
在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主导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向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教师面对多个小组、众多学生,必须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创设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维持良好的学习秩序。这种课堂的改变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由启发到自主发动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用最快捷的方法来引导完成,要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言语交往的需要、言语求知的需要。学生的活动,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当学生的言语活动出现严重失误时,教师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指出并及时更正;当学生的活动“冷场”时,教师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有时活动单的设计与学生的活动实际操作仍有距离,教师应视课堂要求随机应变,“因材施教”。
初中英语“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只是我们的一个初步尝试,活动单让学生学习的负担有所减少,但给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加,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明显不足。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好英语是我们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共同愿望,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长中.初中英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报告.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4).
[2]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叶芗美.构建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