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德育工作论文

小学德育工作论文

时间:2022-01-26 16:54:19

小学德育工作论文

第1篇

在传统的小学德育工作中,德育教学的教师中心传授制模式注重对学生道德思想的培养,学生在道德认识上发展很快,有了明确的是非观念,但是在道德行为上却表现出一些不良的道德习惯,这样的知行矛盾是小学德育工作应该深思的问题,也是德育工作的难点所在。

二、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榜样示范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道德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的自身教育。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灌输思想,注重教师的外力作用而忽视学生的内化过程,造成学生的知行不一。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改善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教育,也就是说,德育工作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的45分钟来完成,而且借助45分钟的学习激发学生更多地自我学习。例如围绕某一道德主题,教师可以推荐更多的书籍或者组织辩论会等,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使得道德认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认同。当然,德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外力的影响,但是外力的影响不能局限于德育思想的传播,更要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小学生的行为处于模仿阶段,成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小学教师,因此小学教师需要保证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文明礼貌、尊重关爱、爱护环境等,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榜样示范和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学生自身教育的有效结合点,使德育工作充满活力。

(二)德育工作的开展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思想和行为的改变依赖于具体事物和具体现象,小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的具体事件是德育工作最好的素材和教育资料。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阶段,明确让学生知道作为小学生应该具有什么品德,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工作之一,但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良好的道德行为是什么,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做,而小学生的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范例。同时,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够形成思想上的共识,这是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推动学生的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作为教学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自己的道德行为展开思考,通过观看和讨论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来确立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通过这样的德育教学就将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密切结合,引导学生理解高尚的品德不仅要是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念,而且要有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德育工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小学德育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道德行为,因此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要将德育教学与德育实践相结合。小学德育教学是以德育主题的方式呈现的,教师通过德育主题向学生传递一定的德育思想,促进高尚道德思想的渗透,这是德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需要教师改变的是,结合德育主题为学生制定每周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主题实践活动是道德行为实践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避免了个人道德实践的分散性和无序性,同时也以同伴的监督促进学生知行转化。班主任应组织班级学生围绕教学内容确定本周的主题实践活动,并由学生选取道德主题实践监督员,负责记录学生的道德行为和监督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例如,在文明中国人的德育课教学后,学生讨论确定本周的主题活动是“建设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学生讨论确定具体的活动内容包括:第一,作文明自我,包括不浪费水、不浪费粮食、尊敬教师、爱护同学、不随地乱扔垃圾,不随地乱画等;第二,及时纠正校园中的不文明行为,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提醒,并督促改正。

(四)优化德育环境,开展间接教育

环境是具有教育性的,环境对学生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德育环境的建设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合理进行教室的文化建设。每一个小学班级都有学生的展示墙,教师可以围绕本周道德主题引导学生设计一些道德行为的板画、道德行为的宣传语或者一些名人的道德故事,通过环境的创设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要注意根据道德主题的改变及时改进内容,并增加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展示栏。另一方面,建立平等的师生和生生关系。新课程倡导平等对话的师生、生生交流,而交流是基于文化环境下师生发展状况的。在小学德育实践中,一些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共同安排班级活动,给每一个学生发表观点和活动建议的机会,这个班级在每一个值得纪念的传统节日里,都能通过制作一些小的手工,开展主题演讲,写祝福卡片来纪念,在这样的班级文化中,学生和教师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相互关爱的班级文化是最好的德育,学生在友善的环境中自然会养成关爱、相信、舍己为人等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德育环境的塑造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物质环境的创设,而且要注重班级精神环境的创设。

三、结语

第2篇

(1)要处理好行政管理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新时期德育是一门科学。改革和管理中小学德育的决策要科学化、民主化,必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个特点是复杂性。因此,行政出题目,科研找答案,决策作指导,将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个新方式。自觉地发挥科研力量,是开创中小学德育新格局的长远之计。是否重视教育科研,是衡量教育行政干部由经验型向科学决策型转变的重要尺度。

(2)要处理好科学性与针对性的关系。德育的科学性,指德育的内容和方法符合客观要求、教育规律;德育的针对性,指德育的内容与方法又要与具体环境中具体对象的具体特点相结合。这两者的关系,主要是要解决德育内容落后于现实,既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又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这就要求德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针对性,二者相结合,便能增强实效性。

(3)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德育的特点是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辨析和自我塑造,把新的时代的要求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使其成为优良品德形成的内驱力。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同时,教师也应大胆地坚持正确导向,这样才会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4)要处理好学校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改革开放成就显著,这些对青少年学生是活生生的正面教育。同时,社会上的某些消极因素也在影响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德育工作者,不要怨天尤人,要相信教育的力量,绝不能因为社会上存在腐败现象就放弃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要立足学校小环境,引导学生善于历史地分析,全面的比较,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作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优化学校小环境,也会对社会大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关于当代道德教育问题的讨论:本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道德教育的复兴”。80年代末以来,道德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共中央、国家教委先后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善大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纲要和实施办法,委托有关学术机构编辑出版了以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丛书,社会上出现了诸如《新三字经》一类的道德读物,《中国公民手册》已经问世。教育理论界对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也正在深化。在这种背景下,为了继续深化对道德教育问题的理解,推进道德教育的改革,寻找提高现代和未来社会道德水平的适宜途径,由北京师范大学孙喜亭教授和成有信教授主持的“教育学博士论坛”日前就我国当代道德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当代社会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问题

对当代社会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是把握当代社会道德发展的根本方向,反思和改革整个道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在对当代社会道德水平进行评价之前,与会者讨论了评价的标准或者说评价的参照系的问题。有人指出,目前哲学界或社会舆论中对当前社会道德水平的评价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看法,如“爬坡论”、“滑坡论”、“代价论”等,主要就是由于不同的人在评价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准或参照系不同。如果从传统的道德立尝道德观念出发来评价当前人们的道德生活,自然会认为是“紊乱”、“无序”和“滑坡”,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如果把道德发展与社会进步结合起来,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评价的话,更多地看到的则是道德的进步,或者说,是新道德的诞生。与会者一致认为,在对当前我国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上,我们应该采取后一种标准,即社会的、历史的标准。凡是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有助于社会全面进步的道德,就是进步的道德。这种道德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的道德。相反的,就是过时的、丧失了合理性的、应该淘汰的道德。这种标准也就是道德评价问题上的历史唯物主义标准。

遵循这样一个评价标准,与会者一致认为,当前我国社会道德水平总的来说是进步的、上升的、“爬坡”的。由不平等走向平等,由人身依附走向人格独立,由重义轻利走向义利结合,由非主体性走向主体性,是道德进步的主旋律。这种进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当代的学者们构想出来的,而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孕育出来的。也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尝试,必然要求并孕育生成一些新的道德准则、道德精神。

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必然呼唤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在此基础上,独立人格、公正、平等、自由才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道德法则,表现在人们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人生观、幸福观、荣辱观、义利观、自然观、家庭观、职业观等等,调节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这些道德法则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因而在总体上,体现为一种历史的进步性。

在看到道德发展总的历史趋势进步性的同时,与会者也强调指出,当前我国的某些道德状况确实使人忧虑,所谓道德“滑坡”现象也不是空穴来风。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道德生活的某种程度上的“混乱”。该是不容回避的,但人们指出,对于种种不如意的地方,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不能把帐都记在市场经济的头上,认为搞市场经济和提高道德水平是一个“悖论”。当前社会道德生活中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并不是,或者说主要不是市场的必然。每一种经济活动背后都有自己的道德原则,市场经济也是一样。应该说,像平等、公正、义利结合这些道德原则并不会必然地导致社会道德生活的无序,而只会使之更加有序。问题在于,由于道德本身的继承性以及道德观念生成的历史性,目前的社会主体道德还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活动内在的道德需求。与经济发展阶段相比,社会主体道德或是滞后或是超前了。这种或滞后或超前的道德体系、道德观念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结合是造成目前种种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此外,西方资产阶级的一些腐朽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也是造成普遍的道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目前的一些社会道德问题应该被看作是“前进中的问题”,它们需要给以严肃的关注,并予以有效的克服、校正,但它们决不表征社会道德发展的历史方向,更不应该将它们归咎于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现在的社会道德和德育总的来说是在前进着,在“爬坡”,是在从古代文明社会的道德和德育向现代社会的道德和德育前进。但在局部是在作战略退却,即作为主体的道德和德育在从超越社会经济基础的完全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德育,甚至共产主义的道德和德育退却到和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道德和现代教育。之所以作战略退却,是因为我们在一段时期内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冒进了,冒进到完全的社会主义阶段了,现在已退却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我们的道德和德育也离开自己存在的基础冒进了。只有退却到和自己存在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方位上,退却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方位上,才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前进。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才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有前进到完全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德育。这是因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道德和德育不是先验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现实的相应的经济基础的反映。道德是调节反映相应的经济基础的人际关系的规范,这种规范是维护实实在在的利益关系的。就是说,我们现实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现代所有制并存和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方式的多种现代分配方式并存。它不是未来的、单一的、完全的公有制,更不是古代的人身依附关系条件下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因之,现实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育就应该是反映这一经济基础的道德和德育,即以等量劳动交换为基础的、以平等为核心的现代道德和德育。这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育具有社会主义因素并以完全的社会主义为方向,但它还不是完全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德育。它和古代道德和德育从本质上是矛盾和对立的,它坚决反对、批判和抵制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维护人身依附和特权关系等等的古代道德和德育。我们正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基础的建立而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和德育。目前道德和德育中存在的某些混乱、无序、倒退,正是这种变革过程中的回流、支流、逆流,都是局部性问题。我们的道德和德育正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前进而建立、发展和前进!这是主流。

二、道德教育的本质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当前教育学界有种观点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超越的。这种观点认为,作为现代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人自身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来达到与环境统一的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超越的,是人自身对其所处环境的超越。教育,从而包括道德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形态的实践活动在本质上也必然是超越性的。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在当前有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是超越现实。道德教育不是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肯定、复制和重现,而是从可能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出发,对现实行为、现实关系的否定、提升和启蒙。二是超越物质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使人的精神、人的生活从物的束缚下,从自私自利中解放出来。总之,如果没有超越性,就没有道德教育,道德的历史进步也就无法解释。

还有一种观点,从道德教育和智育、体育的划界出发,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超越性”。这种观点认为,所谓本质,就是一种区别性的东西,是标明某一事物独特性的东西。道德教育的本质,只有在与智育、体育的区别中才能显现出来。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基础上,智育和体育是从现实出发,是对现实的一种适应,主要涉及到人类和个体活动的手段和条件问题,是讲“实然”的,在逻辑上,是一种归纳性的;而道德教育则是从未来出发,是一种道德命令,人们必须服从,主要涉及到人类和个体活动的目标和规范问题,属于“应然”的,在逻辑上是一种演绎性的。所以智育、体育和道德教育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基础上是截然不同的。

这种不同就决定了学校道德教育更多地是从“应然”、从“理想”出发,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超越性的,要用一种批判性话语引导学生超越现实,追求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当前孩子们受到社会的各种影响,太现实了,所缺乏的就是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教育当由此努力。

对于道德教育的超越性,与会的多数人在特定含义下予以肯定,认为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确有或者说应该有其超越的一面,把应然的、可能的、理想的甚至高尚的道德生活展现在青少年的面前,引导他们走向这种生活,或者更准确地说,创造这种生活,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就个体而言,道德教育要不断地提高他的道德境界、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这种不断提高的过程就表现为一种超越。就整个社会来说,由于社会道德规则系统是极其复杂的、多种多样的,道德教育不是也不应该是原原本本地把复杂多样的道德规范搬到学校中来,向学生进行灌输,或依此对学生进行训练。道德教育对于它的内容,是有选择的。它要选择那些最能符合社会和个体发展需要的道德规范进行教育。在一定的意义上,这种选择性也就体现了道德教育的超越性,即超越那些陈旧的、落后的乃至反动的道德规范。比如说,在当前,道德教育就应该超越人身依附,强调独立人格;超越不平等,强调平等;超越对物质主义的崇拜,强调精神生活等等。此外,道德教育的超越性还体现在摆脱人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束缚上。长期以来,道德和道德教育都局限在人类自身的事务中,局限在某一特殊的文化背景中。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一种道德关系,认识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的道德规范是很不相同的。当代道德教育应致力于这种新的道德关系的阐释,致力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规范的理解。这种超越体现了随着时代的进步道德教育题材的拓展。

在肯定道德教育的有一定的超越性的同时,大多数与会者对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提出质疑:第一,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是否准确?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主体在自己所建构的实践活动中究竟是越来越“超越”客观呢,还是越来越“逼近”客观?即便实践的本质是超越的,能否从这种一般的、抽象的类本质推论出道德教育甚或教育的本质也是超越的?诚如此,智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不是超越的?科学活动作为一类实践活动是不是超越的?艺术活动作为一类实践活动是不是超越的?这样一来人类的所有活动的本质都是超越的,那么又何言超越性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呢?第二,从“应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本位出发推论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是否普遍妥当?“应然”是否在价值方向上必然地指向“未来”,指向“理想”、指向“更高的境界”?父母对孩子说:“你应该听话!”;老子说,人类社会“应该”回到“小国寡民”的初民时代;朋友对你说,“(就是)亲兄弟,(也应该)明算帐”。这些道德话语并不是,“超越”的,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第三,认为道德教育的逻辑是演绎的而非归纳的,那么,演绎的大前提是从哪儿来的呢?高尚纯洁的道德律令又是从何而生呢?其结果,很可能得出先验道德的结论。第四,如果认为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超越的,超越现实、超越世俗,是从理想生活、可能世界出发的,是要对现实进行“否定”的,那么承担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教育者是从哪儿来的呢?这就必然导致在“芸芸众生”中划出、推出甚或造出一部分品德纯洁、高尚的人,是这部分高踞社会之上的纯洁、高尚的人用自己的纯洁、高尚的言行培育了新一代的纯洁和高尚。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道德教育新发现,因为一部中国道德教育史就是这样的。难道我们以前的道德教育还不够“超越”吗?难道我们以前的纯洁、高尚的道德偶像还少吗?难道我们以前对现实生活、实然世界“否定”的还不够吗?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的道德教育中,我们不是不“超越”、不“否定”现实,而是太超越、太否定现实了,形成了强大的道德压力,以至于所谓理想的生活不是提升了现实生活,而是根本遗忘、摈弃和歪曲了现实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甚至出现“以理杀人”的情况。

总之,大多数与会者认为,说道德教育具有某种程度上或某种意义上的超越性是可以的,但说道德教育的本质就是超越性,在逻辑上很难成立,也没能很好地反思我们道德教育的历史经验。不能把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提到本质的高度,理解为超越时代,超越现实,甚至也不能在一般的意义上将它理解为超越功利、超越物质、超越个人。从哲学的角度看,道德的生成过程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是一种道德智识或经验的归纳过程,我们所要求的道德哪怕是最理想的道德,如诚实、正义,都不是先验地给定的。从教育学的角度看,道德教育无非就是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个体内化,就是要教会学生过现实的道德生活,而现实的道德生活就是世俗的生活,它由一些历史传承下来的、时代所认可或修正或补充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社会习俗、伦理禁忌等构成。正是这些东西奠定了我们道德生活和整个人生的基矗因此,不能否认和否定道德教育的现实性。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道德和道德教育应该是最现实的,比智育还现实。讲对现实的否定或超越,应该严格地局限在那些丧失了现实合理性的方面,而不能把整个现实作为否定或超越的对象。讲对功利、物质和个人的超越也应在肯定功利、物质、个人需要的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在回到传统上重义轻利、重精神轻物质、重集体轻个体的老路上去。当前的许多道德混乱可以说就是对传统的过于超越的道德生活方式的“反动”,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点再提倡回到老路上去,又走向一个新的极端。至于理想的、可能的道德生活,则是人们所应追求的目标。但道德教育不能把目标当成基础,把目的地当成出发点,那就会发生本末倒置的问题。

有人还提出道德教育或整个教育的“保存性”的一面,即传承优良文化传统,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面。对于教育或道德教育只讲超越不讲或少讲继承,只讲理想不讲或少讲历史,只讲促进改革发展不讲或少讲维护社会稳定都是不行的。两个方面应该得到统一。统一在哪儿?统一在现实性上。现实道德和道德教育问题的考察有两把钥匙:一是马克思人的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理论,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与人的自由个性阶段。二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的“三种道德”(封建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理论。

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二个阶段,而且三种道德关系都有,哪一种也不完善。现实的道德状况是丰富的、多类型、多层次、多样式的。不能也不可能只要求一种类型、一个层次、一种样式。这种“多”是统一的,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统一在现实性上,在今天即统一在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上。也就是说,今天讲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适应,是要适应在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而不是去适应人的依赖关系。讲道德和道德教育的超越,主要的也不是超越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而是指超越人的依赖阶段。如果要说超越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也只能是局部超越,而不能是全局超越,只能是个别超越,不能是全体超越。

三、道德教育的功能问题

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功能可以划分为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或者说是内在功能和外在功能。在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中,本体功能是基矗没有本体功能的充分实现,就谈不上社会功能的实现。本体功能是学校道德教育所应主要追求的,也是学校道德教育在其有限的时间中所能够追求的。我们过去德育工作中的失误和失效,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没能看到学校道德教育的这种时间和效果的有限性,很好地重视德育的本体功能,总是想培养从社会某一角度看来在思想品德已经完善的、完美的人,喜欢用一些外在的社会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德育活动及学生的道德面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苛求,也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实现的。说政治是灵魂,也未尝不可,但更应强调道德品质和人生观是基矗政治要求不能代替道德规范。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没有人格,一个人在政治上要么投机,要么装糊涂,要么甘做政客。所以,就道德教育的本体功能来看,德育就是育德,就是建构一种道德境界。具体到学校道德教育来说,就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养成他们的道德习惯,树立他们的道德信仰。育德之中,核心的东西是发展学生的“悟性”。“悟”就是觉悟、醒悟、领悟,就是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该怎么做,怎样做才更有价值。没有这种悟性,一个人就不会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就会成为道德的奴隶,而道德也就会成为奴隶的道德,成为束缚人、压制人的手段,而不是形成人、解放人和提升人的手段。道德的起点是他律,终点是“自律”,最高境界就是“自由”。所谓自由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那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达到了一种审美状态。从他律走向自律再升华到自由,都有赖于人的道德悟性的提高。如果没有悟性,学生既不会有真正的道德自律,更不会有真正的道德自由。

有人认为,道德教育具有一种“感召”、“净化”和“社会制衡”的功能。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生活不同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其特点就是不计成本,只讲义务,不讲权利,是以目标的高尚与否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尺度的。正如古人所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为了救落水老农可以不惜自己的生命,这就是道德的。如果在该履行道德义务的时候讲究条件,甚至开口要价,就不再是一种道德行为,而蜕化变质为一种政治、经济或其它什么的交易,属于一种市场行为、剧场行为。所以道德之行和道德之教有而且应该有一种召唤、净化的功能,使学生具有一种与世俗相抗衡的力量,使他们的心灵有所寄托,作为人的价值得到实现。对于人类生活来说,这种召唤、净化直指他们的内心深处,是不同于外在约束力量的内在约束力量,以一种不同于外在约束的方式实现对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的社会制衡。在当前社会道德生活许多方面失范,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甚嚣尘上的情况下,学校的道德教育更应该发挥它的这种感召、净化与社会制衡的功能。这是中国社会改革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有人从道德的二元结构出发,阐述道德教育的功能。所谓道德的二元结构,是指社会道德包括基础文明和德性修养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基础文明就是健康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有的人都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是青少年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所必须接受,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必须身体力行的东西。比如,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等。而德性修养则主要是反映了一种道德境界,一般地说,它是高于基础文明之上的,既包括了内心状态,更反映了外在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有德性修养的人道德责任往往超越了基础文明的要求,比如说,在社会生活中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革命事业中抛头颅、洒热血等。就两者的区别来说,前者是基本的、他律的、功利的、世俗的、统一的、适应的,后者是高尚的、自律的、理想的、神圣的、多样的、超越的。就两者的联系来说,犹如一座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德性修养是水面以上的部分,基础文明是水面以下的部分。没有水面以下的部分,水面以上的部分就不会凸现出来。道德教育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其着眼点应放在学生基础文明习惯的培养上,从而提高社会的一般道德水平,而不应是放在提高学生的德性修养,造就道德圣人上。再者,一个人的德性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或者说主要不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主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在解决一系列的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形成的。也即是说,主要是在学校道德教育之外形成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基础文明是可教的,德性修养是不可教的。学校道德教育主要不应在不可教处努力,而应在可教处努力。学校道德教育的本体功能就应该定位在传播和提高社会的基础文明上。

四、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问题

讨论到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有的人认为是低效的,有的人认为是无效的乃至负效的。究其原因,不同的人强调不同的方面。总的来看,涉及到学校道德教育内部和外部的方方面面。

第一,就目标而言,过去我们的目标定的太高、太大,甚至有不科学的东西,习惯于制造学校道德教育的“神话”,认为其无所不能。只讲理想,不讲功利;只讲超越,不讲现实;只讲方向性,不研究可能性。目标太高、太大,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就根本不可能达到。达不到的东西又必须去做,就出现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名义上“落实”,实际上“落虚”的现象。等到出了问题,又反过头来批评学校德育没搞好,而不愿意静下心来科学地分析目标上的原因。对于学校德育工作者来说,这样做似乎也有些不公正。实际上,为了尽可能地接近这样的目标,他们工作非常辛苦,心理压力也很大。有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德育之累”。

第二,在内容上,存在着“道德教育政治化,政治教育道德化”的问题,不能很好地把这两者区分开来。经常的情况是,用政治教育来代替道德教育,只讲政治立场,不讲道德修养,只讲道德的阶级性,不讲道德的共同性。整个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经常性地跟着社会形势变,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东西。有人打了个比喻,把整个学校德育比成一棵大树,那么道德教育就是这树的根和干,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这树上的花和果。德育之树的根若不深、干若不强壮,那么它的花必不鲜艳,果必不丰硕。例如,“”期间,许多人政治上跟着走,道德上却是两面派,伪君子。有人还指出,在内容上;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到了大学才讲怎样做人,把内容的序列给颠倒了。在这方面,应该很好地汲取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一些宝贵经验,如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循序渐进,推己及人等。

第三,在方法上,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很好地区分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道德学习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因而也就不能很好地区分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道德教育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知识学习强调接受、理解和创造,技能学习强调训练、熟练和应用,道德学习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践履。与之相适应,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道德教育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我们的道德教育方法上的问题就出在按科学教育,技术教育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把道德与生活割裂开来,作为一种知识来教,作为一种技术来训练。其结果就是学生有道德之知,而少道德之行、道德之情和道德之信。在这方面,与会者还特别强调教育者自身道德素养以及道德教育的道德性的问题,认为只有有德之人和有德之教才能建构起真正的德育活动。如果讲马列的不马列,教道德的不过德,马列之教不马列,道德之教不道德,就必然导致整个德育的危机。

第四,在教育者方面,有人提出;由于现代社会变化加速,代沟扩大,教育者的道德立场和道德观念受到他们的生活时空的限制,在许多方面确实不适合或不能帮助今天的学生顺利地解决他们的道德难题。因此教育者在进行道德教育之前,应对自己的道德立场进行批判,不能作为一个绝对正确的出发点,强制灌输。

当前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普遍的师生关系的对立(包括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对立,青少年群体的一些反主流社会情绪)恐怕与此有关。有些道德难题对于教育者来说也是新问题,不能依赖于过去的观念和经验,而应和学生们一道去学习,来尝试解决。在新道德的建设方面,师生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在受教育者方面,有人认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变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得到重视。现代道德教育应关注这种受教育者的地位和需要的变化,灵活地改变自己的方式方法,否则就会导致道德教育价值的失落。

第五,在外部环境上,当前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不高,势必影响到学校本体德育功能的实现,即所谓“5+2=0”(五天的学校道德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和社会生活教育,其效果等于零)。有人指出,由于当前现实生活中社会主群体(指中年人,是孩子们的榜样群体)的特殊历史经验,目前大都有一种利益追逐和物质补偿心理,对精神理想持一种冷漠或嘲弄的态度,从而对学校道德教育产生消极影响。有人认为,当前的一些影视作品的不正确价值导向,大众传媒的低级趣味也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产生消解作用。还有人追随18世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强调指出一个健全的完善的社会制度具有强大的道德教育力量,而一个不健全不完善的社会制度对普遍社会道德的进步,特别是对学校道德教育起到消极的作用。

第3篇

一、表现为德育指导思想上的“唯智倾向”

现代社会特别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发展经济所急需的各种人才,且评判和选拔这些人才时多侧重于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才能的考核。在此社会背景下生长起来的应试教育,具有严重的唯智倾向,集中体现为普通教育中的“分数至上”与“片面追求升学率”——评估某个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师业绩等的唯一指标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于是学校中的“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现象盛行:“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是软指标,智育是硬指标,体育是实指标,美育没指标,劳动教育是附加指标”。(注:严仪:《机遇与挑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据报载某省1989年的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教育学》考试中有一道题为“教学的任务是什么?”的简答题,大多数(80%以上)的中学教师答到:“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凡此种种,这些轻视乃至抛弃德育的指导思想和实际行为必然会导致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疲软和低效。

二、表现为德育对象上的“靶子观念”

30年代在西方曾流行一种传播理论——“靶子理论”:宣传教育者手持枪弹(宣传教育内容)向“靶子”(受教育者)射击,只要射中靶子,他就会应声倒地。在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我国中小学德育奉行“靶子观念”,把学生当成是被动挨打的“靶子”,消极接受道德说教的“录音机”,没有自主、独立思想的教育对象,采取封闭式、灌输型单向训导的德育模式。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鲍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不良后果:“靶子是‘顽固的’,它对枪弹试图‘排斥抵抗’”。我们的许多教育者也都尝过这种苦果:“你说的我不一定听,你想感化而我却不想被感动”。一位中学政治老师很无奈地讲了这样一席话:“五六十年代,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信什么,做什么;现在大不一样了,我讲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学生指出焦裕禄不是市场经济时代的好领导;讲《松树的风格》,学生又指出松树四季不变是个大缺点;讲愚公移山,学生竟想到要保护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不能随意移山,况且搬家要比移山容易得多……”。(注:严仪:《机遇与挑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5页。)当今社会信息量愈来愈大,学生的知识面愈来愈广,主体意识愈来愈强,对教育者的道德说教,他们自然会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排斥抵抗”。教育者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照搬五六十年代那个封闭时期的做法,把学生当作毫无灵性的“靶子”和“录音机”,进行灌输训导,还期望着学生能积极响应,其结果则鲜有不失败的。

三、表现为德育目标上的“标杆过高”

所谓“标杆过高”是指教育者没有考虑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国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现实情况,制定出高不可攀的政治和道德标准,如在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课中,统一开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并提出“热爱社会主义”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等要求,甚至按无产阶级政党先进分子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言行举止,使学生对此丧失了实践的信心、兴趣和动机,甚至养成言不由衷地说假话和空话的习惯。这些高“标杆”有些共产党员也未必能达标,学生们尽管能把它们背得滚瓜烂熟,并在品德课的考试中得高分甚至满分,却难以内化成其自身的行为动机和道德素质。我们的教育者明知如此却仍非常关心并满足于学生的考试分数,这种重形式(分数成绩的提高)轻实质(行为品德的养成)的德育又怎会不低效呢?

四、还表现为德育范围和内容中的“传统型”和“运动式”

“我国社会主义的学校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政治教育,即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逐步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注: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3页。)相应的德育内容则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与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注: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二版,第333,334页。)这是教育理论权威对建国以来我国学校德育范围和内容的概括。这种“传统型”德育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缺陷,即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开拓进取、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自主精神和个性心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其审美能力,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入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当今多为独生子女的中小学生,在个性心理品质上却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不善协调人际关系,不善克服学习焦虑,缺乏经受挫折、保持进取的意志力和克制自己欲望的自制力,环境适应不良,无法自我消解心理紧张和障碍……这些问题并非都属政治、思想、道德的范畴,而是缺乏良好心理品质的表现。“传统型”德育因忽视并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而造成学校整体德育的偏失与低效。所谓德育内容的“运动式”是指学校德育总是跟随着社会政治形势转,一会儿抓这项教育,一会儿抓那项教育,社会有什么热点问题学校就开展某方面教育,违背了德育工作长期性、系统性的规律,这必然使德育要求片面化,德育效果短期化,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和失败。

五、表现为德育方法和途径上的“强制性”和“分力式”

第4篇

1开展“小事”活动,规范学生言行

第一维度——学校德育八件小事:上下楼梯不推挤;见到老师先行礼;教室桌椅、书籍放整齐;指甲常剪、衣服常换、头发常理;同学有困难热心帮助;校内有纸屑随手捡起;课内课外主动学习;学会谦让,宽宏大气。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规范意识和集体主义思想,在校做一名好学生。

第二维度——家庭德育八件小事:学会做饭;自己洗衣;来客倒茶;在外留宿,家长同意;放学回家,不进网迪;自己房间,学会整理;父母生病,问候几句;需要东西,耐心解释。目的是培养学生懂礼节、有孝心,在家做个好孩子。

第三维度——社区德育八件小事:遇到困难说“请帮助”;到别人家做客不乱翻;别人说话不打断;见到长辈主动打招呼;遇到老人要搀扶;社区环境要保护;邻居有困难主动帮助;坏人恶习敢呵斥。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为把“小事”活动抓出成效,可开展“手把手、早放手、做对手”的“三手”活动,把八件小事分成三个阶段,层层推进。“手把手”就是初一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八件小事印发给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去做;“早放手”就是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做对手”就是开展各种竞赛,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形成公平竞争观念,在竞争中共同进步。

2填写《健康成长报告书》,激励学生进步

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可以为每位学生印发一本《健康成长报告书》。大致内容可分三部分:“个人基本情况”部分,包括姓名、性别及出生年月、所在班级和班主任、家庭情况、主要亲戚姓名及联系方式;“自我画像”部分,包括“我”的理想、近期目标、座右铭、闪光点、不足点、需要克服的困难、曾战胜过挫折的经验、心中成功的人及事迹;“我的成长进程”部分,包括“我”做的最值得骄傲的事、做的不满意甚至事与愿违的事及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校评价。《健康成长报告书》像一面镜子,既可以时刻警示学生不断更新自我,同时可以帮助学校、教师、家长及时把握学生成长轨迹。它可以作为学生成长小档案永远保存,也可以作为班级、学校管理小档案,在班级、学校管理中发挥作用。

3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健全学生人格

学校应成立心理教育咨询中心,由校长直接领导,年级组长任本年级的心理辅导负责人,班主任任班级心理辅导教师。心理教育咨询中心既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又应是学生的成长导师。每年新生入校,心理咨询中心可以组织“争当班级小主人,我为学校添光彩”的主题讲座,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挑战、学会自强,激发新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主人翁精神。针对部分成绩暂时落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思想的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可以组织以“我相信我能行”为主题的讲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使他们一心扑在学习上。心理教育咨询中心还应设立信箱,实行每周咨询开放日,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并提供有效帮助。让一些在学校和班级管理中通过简单说教很难解决的棘手问题,在这里得到很好解决,帮助学生走出了心理阴影,重新振作起来。

4组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发展

学校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有效机制,把社会实践活动列入课表,使之系统化、制度化,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发展。为了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生动有趣的社会实践中,用灿烂的地方文化、优良的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学生,激发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学校可精心组织各种参观、瞻仰和考察活动。在一些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重要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日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可以举行庆祝、纪念活动和必要的仪式,集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共青团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成立青年志愿者小组,定期到车站、农贸市场等场所参加服务工作,到福利院为孤寡老人定点服务,以学校命名“青年一条街”。

5注重德育自律,挖掘学生潜质

第5篇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工作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为促使外国教育事业的顺畅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焦点和兴奋点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德育工作回归生活研究、德育观念现代化研究、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研究及从“大德育”走向“小德育”等的研究。这些研究兴奋点客观地展示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目前,我们中小学德育研究异常活跃,形形色色的研究实验此起彼伏,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为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总体而言,中小学德育研究的形势令人振奋,研究问题日益集中,研究焦点正在形成。实际上,这些研究焦点就客观地展示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一、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

受全球化、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等社会思潮的冲击,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正朝着四面开花、各放异彩、不拘一格的方向发展,各种德育理论与实践层出不穷,相继呈现,不断丰富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研究领域。从德育理念上来看,德育体验论、对话德育论、交往德育理论、生活德育论、德性论等各领风骚,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厚的观念智囊;从德育实践上来看,网络德育、生态道德教育、校本德育、叙事德育、活动德育、欣赏型德育等都是德育工作者创造出来的德育实践样式。由此可以说,我国的德育理论深化了,德育实践丰富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视野与思路拓宽了。然而,与之并行不悖的是,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离心”倾向日益明显,到底什么样的德育形态最适合我国中小学的需要开始成为令所有德育工作者头疼的问题。如若对该问题给不出一个科学的答案,德育工作者极有可能在这五彩缤纷的德育理论面前无所适从、乱了阵脚。所以,在吸收、统整、综合所有德育理论形态与实践样式的优势和智慧的基础上对德育工作进行综合创新、整体转换,就成为摆在我国德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进而言之,这种“整体化创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以德育工作为中心对各种德育理论进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学校校情的德育思路;以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为纽带来协调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培育学生应对特定社会境遇、道德问题的道德智慧;以学校德育工作为线索来协调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网络德育,构建立体交叉、合力最大的德育网络,为学生品德的发展建立一条高速公路等等。这些工作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德育工作者与教育者思考的重点问题。

二、德育工作要回归生活

在90年代以前,德育工作者一直将德育视为一项道德规范、道德认识的传达活动、道德理论的教授活动,甚至认为它与一般的学科教学活动别无二致。其结果,德育工作沦为课堂教学事件,沦为一种游离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毫无关联的事情,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一种无言的抵制情绪,导致德育影响难以深入学生的心灵。近年来,随之德育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越来越多地认为:德育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一种合理的德育活动应该时刻保持与学生生活间的血肉联系,必须回归生活,获得德育活动的生动形象;德育必须在走进生活的同时将自己“隐藏”起来,着力构建一种“无痕”、“无言”的德育形态。正是在此背景下,德育回归生活成为德育研究者们炙手可热的一个课题,并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现实生活出发,使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儿童在生活中认识到道德法则对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道德就在自己身边,是为保障自己生活服务的”。[1]关注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去经历,努力构筑一种社会与个体发展所期待的道德教育,这正是德育回归生活的真正目的所在。在当前,德育到底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是日常生活还是非日常生活?怎样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与联系生活、面对生活的区别何在?到底是德育要回归生活还是面对生活等等,这都是让德育工作者绞尽脑汁的问题,是需要德育工作者给出创造性答复的问题。因此,德育回归生活这一问题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德育研究的现实和状况。

三、德育观念现代化

当前,现代化是许多社会领域追求的目标之一,是社会实践追求创新和自我超越的表现。与之同理,德育也需要现代化,德育现代化的基础就是德育观念的现代化,德育的其他现代化内容,如德育手段、德育管理、德育内容的现代化等都是德育观念现代化的表现与延伸。德育观念现代化是推动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稳步前进的引擎,是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合理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学者们对德育观念现代化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面认识德育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德育视为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一个能动因素来认识;对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进行反思和深究,提高德育目标、德育功能在人们心目中的认同度,切实转变德育工作的思路,创造一种服务于学生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增进的德育观念形态;认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摆正学生与教师间的地位,实现从灌输型德育向学习型德育、从规范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从道德知识传授向道德素质提升的转变;推行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面德育的观念,贯彻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学的所有环节都渗透德育、全面关注学生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发展的德育理念,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顺利成长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四、从“大德育”走向“小德育”

中小学德育不是一项面面俱到的教育工作,而是有其特定的关注对象、目标定位的,那种将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都一股脑地放进德育工作的做法,即所谓的“大德育”,日益为学校德育工作者所拒绝。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品德,如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关爱社会等品德。一句话,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道德的方式去做人、做事、处世,学会用自己的道德“心”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非用一定的政治标准、法律准则等去参与社会生活,处理社会关系,这就是“小德育”。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发生。这一转变必将促使中小学德育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培育上,促使德育工作者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叶澜教授指出,德育具有四个层次的内容:最基本的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其次是责任心,再次是爱国,最后是追求自我完善的“立身之德”。[2]应该说,这一概括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德育”的基本内容。德育是一个从爱己到爱人,从爱家到爱社会,从爱国到爱人类依次推进的过程,推己及人、爱及社会是当代德育应该具有的一种视野。因此,那些基础品德的培养正是德育的重中之重、立根之基,正是中小学德育的直接目的、核心使命所在。从“大德育”向“小德育”的转变体现着德育研究者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认识的深化,体现着中小学道德教育正步入一个科学的轨道。

五、德育工作者专业化

在中小学中,德育工作者主要包括两部分:德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和学校的其他专职德育教师(德育处、团队专职教师)两部分。所谓德育工作者专业化就是指按照专业的标准来培养、管理上述人员。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基础是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源自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自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学校德育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按照综合性、高水平的德育教师专业标准来要求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实质。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德育教师的职前与职后培训、德育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与其在德育实践中的积累。[3]同时,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在西方,伴随着品格教育运动的兴起,开设专门德育课程的问题再一次被提出,德育专业化问题随之出现。因此,教师德育专业化是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前提。要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化,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努力:其一,确立“将德育作为教育目的与教育任务同样重要”观念;其二,建立对所有教师的德育素养专业标准;其三,对狭义德育教师(即专职德育工作者)的专业标准提出有更高要求。[4]

六、德育实验研究活跃

要推进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开展德育实验是一条有效路径。在探索中认识德育、开展德育、改进德育是当代我国德育工作的一大优势。同时,随着国家德育类课题申报、立项工作的有序化,一批有识之士、专业德育研究人员对德育实验研究青睐有加,倍受关注。随之,德育实验研究在我国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性认识。在这些实验研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中央教科所开展的“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体验德育研究”实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开展的“欣赏型德育模式研究实验”、肖川教授等人开展的“主体性德育研究实验”、山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主持开展的“活动德育模式研究”实验、江西省黎川一中开展的“3+1”德育改革、黑龙江省小学开展的“德育整体改革”实验、广东省小学的开展的“信息化条件下德育课程改革”实验、重庆石柱中学校的“开发人性化德育校本教材的实验研究”等等。这些实验的开展为开拓我国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路径提供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值得所有德育工作者重视和借鉴。

纵观上述研究焦点,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德育研究正日益呈现出面向实践、注重创新、专业发展的道路。这一研究势头的形成有助于提升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效能,有助于拉近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间的距离,从而为促使我国德育研究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功能。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儿童道德生活该如何加强.教育科学研究,2004(11).

[2] 骆风.上海市中小学生品德状况调查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6(11).

第6篇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这就意味着它具有相对独立于第一次飞跃理论成果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指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胜利前进。邓小平德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即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邓小平德育思想内容丰富、系统、深刻,构成了一个适合中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比较完整的德育思想体系。邓小平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明了现阶段重要的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问题,为继承、丰富和发展德育思想做出了突出贡献。邓小平德育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有力保证,奠定了培养跨世纪接班人,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坚实基础。邓小平德育思想来自实践,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对于我们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战略地位,坚持正确的德育工作指导方针,发挥德育工作的服务、导向和保证作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新时期做好德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一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对德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历来重视德育工作,马克思、列宁、的德育思想为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从他们早期的革命活动开始,就倾心于工人运动的宣传鼓动工作,十分重视对青年的关心教育。马克思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道德的起源、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论述,关于人的社会本质、社会道德在个体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论述,关于根据未来社会的要求努力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一种全新的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都是马克思、恩格斯重要的德育思想。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强调青年学生要把培养共产主义世界观当做首要任务,指出:“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这就是共产主义教育、训练和学习的基础。”[2]列宁从建设共产主义的高度,论述了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内容和途径,阐明了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在青年成长中的地位作用,开创了无产阶级执政党德育工作的实践。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都有关于德育的论述,诸如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政治教育是中心环节;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革命事业接班人;青年要防止和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要引导青年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实际斗争中锻炼成长,德智体全面发展等等。对德育理论和实践的许多精辟论述,成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党性和实践性。

邓小平是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邓小平德育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是同中国革命和建设战略全局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基本特征。在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是党的军事战略家,他是从革命战争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考虑德育工作的。收入《邓小平文选》的开卷之作《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一文,提出了政治工作、思想教育在部队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部队政治工作、思想教育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战略家,他是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战略全局的高度来看待德育工作的。50—60年代,邓小平多次强调共青团的任务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用共产主义的精神教育青年一代。“”后期到拨乱反正期间,邓小平始终站在斗争第一线,在整个国家处于百废待举的关键时刻,高瞻远瞩,自告奋勇抓科技教育方面的工作,打开了科技教育工作的崭新局面。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邓小平对德育工作的探索进入了新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作为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的高度来抓德育工作的。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后,我国面临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面临着前苏联和东欧的巨变,面临着国内坚持还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严峻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教育好下一代,如何培养好接班人,就成了摆在全党面前的十分重大而紧迫的德育课题。邓小平紧紧抓住这一事关大局的关键问题,以极大的理论创新勇气,根据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的新形势,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目标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现阶段重要的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时期德育理论观点和重大决策,其内容涉及新时期德育的地位、作用、培养目标、原则内容、途径方法、领导管理等各个方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科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理论基础。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新时期德育工作要服从、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的德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为德育工作排除“左”和右的干扰,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邓小平正确处理了现阶段讲理想、讲纪律和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之间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揭示了搞好德育工作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意义和功能。邓小平及时准确地把握社会各方面呈现出的复杂态势,充分肯定了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思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关于特别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青年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关于新时期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马列主义、思想要精,要管用的思想;关于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的思想;关于人才优势和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可能使我国到下个世纪中叶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思想等等,都为德育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邓小平新时期德育思想是对德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使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的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度。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是《邓小平文选》的压卷之作。这些谈话直接涉及我国十多年来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重大问题,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邓小平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3]。邓小平的谆谆告诫寄托了他对我国德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他丰富、深刻的德育思想是值得我们永远珍惜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邓小平德育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亿万中国人民正在从事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事业。邓小平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设计师,其思想的深刻性在于,它紧紧把握了现时中国社会的脉搏,为中国未来现代化竖起了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总体理论构架,使中国的现代化真正成为社会整体的现代化。邓小平在规划中国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时,除了强调生产力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特别注意到了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建设。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根据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紧密配合、互相促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这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所谓精神文明,就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也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4]。这里对精神文明的科学解释,展示了精神文明的广阔领域。人们主观世界的改造,包括思想意识的改造,也包括人们认识及其能力的发展和改造,人们情操、意志、美感的发展和改造。精神文明既包括知识文化和思想道德两大方面,又包括从个人的文化修养、科学修养、道德修养、审美修养、精神境界到社会的精神生产、精神生活和习俗风尚两大范围,是人类整个精神世界的发展和改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文明历史的高度发展,它的产生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料、深刻的阶级根源和坚实的社会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精神文明自身发展的规律去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它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通过社会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通过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过去一切精神文明不同,它特别强调社会的主体——人的建设,把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根本内容和根本目标。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根据邓小平理论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论述,不但明确规定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同时也高度概括了德育工作的重点所在,体现了德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首先,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核心问题的德育工作,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精神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精神能表现出巨大的活力、能量和高尚的品德,能变为强大的不可战胜的物质力量,对个人、集体和民族都十分重要。德育工作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力量,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特别是把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融化和渗透到人民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行为准则和精神支柱,成为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二,对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工程。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就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直接反映社会主义的性质,规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对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人民的希望,是承担跨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他们成长的重要时期,加强德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将对其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将促进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搞好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充分发挥党的德育工作的政治优势,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需要。邓小平规划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是物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以及物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并将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最终落实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之上。德育工作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依靠真理和人格的力量,动员和团结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实现中国整体现代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德育既是核心内容,又进直接动因和重要保障。现阶段充分发挥党的德育工作的政治优势,就能保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到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也不可能取得胜利。中国革命离不开这个政治优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离不开这个政治优势。

三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有力保证

近二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我们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唯一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路线,是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理想的根本保证。在邓小平德育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能使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牢固树立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从而团结一心为夺取现代化事业的更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首先,明确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实事求是是邓小平一贯倡导的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运用于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实践之中,在德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上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新时期德育工作基本指导方针是什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把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规定为“三个必须”,即: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这也是邓小平所始终坚持的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党全部工作的中心。邓小平曾尖锐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本质体现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德育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德育工作必须支持改革开放,为适应改革开放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新时期保证德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育只有紧密围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开展工作,才能保证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一基本指导方针,规定了德育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且要通过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德育的政治导向作用,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动员和团结全体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这一基本指导方针,摆正了德育在全部党的工作中的正确位置。我们既不能搞德育高于一切,大于一切,又不能忽视德育,淡化、取消德育。坚持这一基本指导方针,就能使我们在德育工作中更坚定地同“左”和右的错误思想干扰作斗争。实践证明,这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上的科学的指导方针。

其次,始终强调把握德育工作的重大原则问题。面对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邓小平始终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这也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大原则问题。邓小平早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提出,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优秀人才。他强调,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根本立场上决不允许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此之后,根据国内出现的和国际风云的急剧变幻,邓小复强调,青年教育“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作为基本内容,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要努力克服软弱涣散的状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青年一代的侵蚀。

邓小平还始终强调要把抵御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和“分化”的图谋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和复杂的。邓小平认为,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不让青年人接触西方的东西,不仅不可能,也不必要,关键在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要适应开放的形势,既能学到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又能经得起风浪,不作资本主义思想的俘虏。青年学生由于对中国的国情和工农大众缺乏了解,缺乏实践锻炼,世界观和人生观还在形成之中,容易为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所影响。因此,一定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多关心和帮助青年,增强他们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四邓小平德育思想奠定了培养跨世纪接班人、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是一代人的事业,是需要几代人继承、接力和发展,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的百年大业。培养接班人的问题,是我党一贯重视的问题,在我国第二代党和国家领导人谋划跨世纪的宏伟目标,谋划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百年大计宏观思维中,培养接班人的问题被摆在极为重要的地位。邓小平站在关系到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明确指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5],“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中国的发展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要教育后代”[6]。邓小平紧紧抓住要把当代青年培养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这个主旨,特别关心青年一代的茁壮成长。他认为,未来无论是哪个层次、行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应该具有德才兼备的共同品质,都应该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并愿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奉献聪明才智的人,对他们一定要打好坚实可靠的思想政治基础,引导青年从国情的实际出发去思考国家的发展问题,真正弄清楚“中国现在干的究竟是什么事情”,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大局观,“要把是非讲清楚,要把利害讲清楚。是非是涉及我国根本利益的是非,利害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能不能达到本世纪目标和下个世纪目标的重大利害。这才是对青年的爱护,对青年的真诚引导”[7]。

全新的事业需要全新的人才。邓小平鼓励当代中国青年珍惜跨世纪的历史机遇,肩负起跨世纪的历史责任,争做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邓小平还清楚地看到,国际间的经济竞争依靠的是科技和人才,对人才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跨世纪人才对于推动新世纪的社会全面发展是责无旁贷的。面对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青年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进取的观念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作能力。在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中,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青年的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德育对于引导青年一代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倡导开拓进取的思想观念和确立正确的生活方式,都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全新的事业需要拓展德育工作思路。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中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里的教育,除了指文化知识教育,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面向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要面向的世界是各种不同社会制度并存的世界,我们要面向的未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未来。人的德育素质是人诸种素质中最根本的素质,决定着人才的政治方向,是智育和体育素质发展的内在动力。邓小平的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不仅为智育和体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内容和方向,而且蕴含了丰富、深刻的德育思想。邓小平把德育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来认识,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内容和方法,也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德育工作者要找准自己的工作立足点,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我国现代化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进行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面对的国际国内环境是纷繁复杂的,必须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加倍关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思想道德建设,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8]。德育工作者还要不断拓展自己的工作思路,充分认识在改革开放环境下成长的青年特点,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问题。要尊重、关心、理解青年,贴近青年思想,进行充分的说理教育,还要勇于继承、借鉴和发展,改进德育方法,讲究德育艺术,探索德育新路,不断提高德育的质量和水平。

五邓小平德育思想是新时期德育工作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

伟大的实践是产生伟大理论的沃土。邓小平德育思想的一系列基本原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从德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科学理论。邓小平德育思想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由于它是新时期德育工作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

在我党的历史上,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早在1934年红军第一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即提出了“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科学论断。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始终重视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党把在革命战争年代积累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经验运用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上继续向前发展。50年代末60年代初,针对当时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和政治生活方面发生的复杂情况,党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加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宣传,加强艰苦奋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宣传以雷锋、焦裕禄为代表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事迹,对青年一代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在德育工作指导思想上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十年间,党的德育工作无论是在指导原则上,还是在工作方针方法上,都存在着许多违背科学规律的东西,诸如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往往把思想认识上的问题说成是政治立场问题,在思想教育中随意上纲上线;思想教育完全违背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搞大轰大嗡,一刀切,形式主义等。特别是在、“”鼓吹的“精神万能”、“政治可以冲击一切”、“大批判开路”等许多违反科学的思想和口号鼓动下,党的德育工作的优良传统被破坏,德育工作者的声誉被败坏,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这些曲折给我们留下的教训是深刻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我们集中力量批判了“左”的东西,特别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德育工作摒弃了过火的思想批判,取消了“冲击一切”不讲实效的政治运动,纠正了“急用先学、立竿见影”等简单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倾向,打破了“左”的思想枷锁,同时又坚决地维护和继承了过去我们在德育理论和实践中所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德育工作从不间断的政治运动转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上来。广大德育工作者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德育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积极的研究探索,并遵循德育工作对象的思想特点和教育规律,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地开展各项德育工作。可以说,没有反对“左”的干扰,就没有今天的德育工作的大好形势。另一方面,新时期德育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必然引起人们思想上的强烈反响,尤其是青年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上产生了种种思想困惑。为排除右的干扰,邓小平多次强调,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绝不能削弱,而是应当加强和改进。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重申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个思想的基本观点,要求在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特别是1989年那场之后,加强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澄清青年学生的混乱思想,解决青年学生思想中深层次的问题,引导他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总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以邓小平德育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工作方针,德育工作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献身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和团结协作的观念,大力宏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讲理想、讲奉献、讲责任、讲道德、讲文明的良好风气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德育工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并为德育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近十多年的德育实践证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直接、最现实、最富成果的科学指南。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党的十四大之后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德育工作,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把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认真抓好。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出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在这期间,中共中央还先后印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些都是在邓小平德育思想指导下取得的新成果,是党的德育工作的新发展。我们相信,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伟大实践中,通过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邓小平德育思想,通过认真务实的工作,新时期德育工作一定会更加卓有成效的开展,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一定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现。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217页。

[2]《列宁选集》第4卷,355页。

[3][6][7][8]《邓小平文选》第3卷,379—380页、381页、199页、40页。

第7篇

一、学习发展篇

1、认识明确、思想转变,充分认识挂职学习的重要意义。

去年8月,当我参加挂职学习工作会议后,心情忐忑,当时我首先考虑到这样几个问题,城区学校到农村学校挂职我该如何重新定位自己,适应新环境?到了新的岗位我该如何积极开展工作不负局领导众望?一年挂职学习后,我能为学校留下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在我脑海里一遍一遍闪过,当我来到xx镇第二小学徐玲校长和学校中层领导热情接待了我,向我介绍了学校情况,并在工作上委以重任,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我意识到局领导的安排是让我感受城乡学校工作的异同,学习并发扬沙二小这所农村示范学校的管理优势,发挥好这桥梁作用,为自己能被组织选派到沙二小挂职学习感动自豪和荣幸。

2、坚持学习、业精于勤,政治思想业务素质显著提高。

俗话说:“刀不磨要锈、水不流要臭、人不学习要落后”,只要不断学习,用正确的理论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一年中我除积极参加学校各类培训、学习外,还利用业余时间读书看报,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对新时期我国的教育发展目标和重点有着更深刻认识,对如何在现工作平台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行更深入思考。只有使自己进一步提高政治意识,坚持党的领导,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同步发展,才能以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引领工作方向。在挂职的一年中,我参加了教育局第八期青干班学习,并担任小学二组组长。学习期间,各位专家讲座对我的管理工作有着深刻启迪,我积极大胆地在工作中融合实践,以优秀的理念与方法指导具体工作。所以,这一年是学习发展的一年,是自己在新环境和新平台中大胆开拓,发展迅速,逐步成熟的一年。

3、德育求实,教学求真,二小精神坚定了我的教育信念。

沙二小的德育工作之所以优于其它农村学校,在于学校能牢固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在学校工作中认真贯彻德育为首,教育为重的准则,在实践中进行德育体验,在学科中渗透德育,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实实在在的抓德育,成为农村学校中的德育强校。沙二小的教学质量多年来居于xx农村学校前列,这与学校在教学管理上的真抓实干密不可分。学校制订了《六认真检查制度》等制度,做好《青年教师培养规划》等中长期发展规划方案,“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是沙二小课堂教学不变的宗旨,全体师生严格执行规定,落实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求实求真的二小精神使我感受到农村学校对教育事业的不懈努力,也让我看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希望。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学校管理者,在沙二小一年锻炼学习中我深深地被这种教育最质朴的精神所感染,这为我今后教育道路树立下坚定不移的信念,无论在哪个岗位中沙二小精神都将不断激励我前行。

二、工作成果篇

两个学期我共听课60节,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全员德育指导》等多次专题讲座,编撰德育月报八期,整理汇编了《金点子案例集》和《好习惯德育校本教材》。发展了学校德育工作以“星”为载体的特色激励文化,组织开展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求真德育论坛、德育金点子征集等活动,推动了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每月推出一个班级文化建设典型。在学生德育方面积极贯彻教育局《迎世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等文件精神,开展丰富的校园节日和竞赛活动,在每月主题教育中评比表现优异的星星娃,活跃校园文化。辅导的严晓芳老师荣获苏州市主题队会十佳教案,并获全国铜课堂奖,杨琴老师荣获xx市主题班会评比二等奖。个人积极撰写了《四个好习惯,愉快适应一年级》《老师从桌上摔下后——谈德育时机的生成》《六项德育管理优化策略,提高德育工作执行力》等近2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共有五篇论文获省级奖,五篇省级刊物。

1、惟真惟实、活跃文化,用一个理念培育浓厚德育氛围

初到二小,我就对学校原有德育工作的扎实规范感到钦佩。沙二小德育工作能切实遵循少年儿童道德的客观发展规律,贯彻局里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求开展教育,成效显著。但是作为农村教育成功办学的示范学校,德育工作在辐射与带头上还略显不足,德育理念与特色并不鲜明。为推出沙二小德育工作亮点,我厘清德育工作思路,坚持教育以人为本的精神主旨,以“惟真惟实”的工作作风践行学校人本发展的德育理念:第一,德育处室认真学习和领悟局里各文件精神,将上级精神指导学校工作方向。同时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勤下基层,根据基层实际情况开展工作。第二,加强学生的智育与德育有机融合,通过班主任、学科教师渗透道德教育,让德育无处不在,向全方位德育方向积极发展。学校德育工作队伍从上至下注重实干,抓对象,抓反复,抓方法,抓反思。德育质量有所提升,德育管理文化氛围的营造逐渐浓厚。

2、梯队建设,活动育人,两支队伍发展迅速。

班主任队伍是校德育工作的中流砥柱,班主任队伍的水平高低是影响德育工作的重要因素。这一年中我重点抓好了班主任三级梯队建设:

一级梯队:骨干班主任。结合xx市学科带头人和教育能手的评选契机,激发骨干教师树立更高的目标,向市级骨干班主任靠拢。骨干班主任参与到班主任竞赛、班主任培训活动中,起到传帮带教的辐射作用。二级梯队:普通班主任。以班主任例会、学习培训沙龙活动、班主任基本功竞赛、论文写作活动,加强理论和方法指导,提升班主任业务水平。三级梯队:30周岁以内青年教师。开展了好习惯主题班会和晨会评比、反思征集、情境应答等活动,在实践中促使青年教师提高与发展。

每月我定期开展《小领袖成长营》培训活动,指导学生志愿者开展学校志愿者服务工作,发展低年级学生参与护绿志愿者。组织班(队)干部学习班务队务工作学习,开展星星娃寻访活动,自主办好星星娃广播,在实践中提高了小干部的工作能力,树立优秀的学生榜样,带动班集体建设。下半年组建了一支60人队伍的中型鼓乐队,以嘹亮的锣鼓军号展现队员风采,丰富少先队阵地活动。

全校学生在“星星娃”影响教育下,形成人人争当星星娃的良好氛围。德育处集合大队部规划的争星要求和目标,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在晨会、班队会上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和评选活动。一年来共评选了240多名校级星星娃,十名年度“荣誉之星”,多名学生在市级及市级以上活动中获奖。培养出一大批文明礼貌,全面发展的沙二小星星娃。

3、重点突出、常规有序、特色鲜明,三项工作成效显著。

1)重点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成果。

衡量一所学校的德育工作质量,主要还是要看学校的德育重点工作十分突出,常规工作十分扎实。为体现狠抓“质量”,走“求实”德育道路。这一年来,我狠抓德育队伍建设,深化主题教育活动,作好普法安全教育三项重点工作。

在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上一学期开展了系列化的讲座培训、德育论坛研讨,提升教师德育理论素养,下半学期通过主题班会、情境应答等基本功竞赛活动,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展示风采。

在主题教育方面,我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市教育局各文件精神,以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次次有反馈的系列化德育活动,实施德育教化,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园安全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建设平安校园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年来德育处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星星娃广播、联合晨会、防灾专题片等宣传途径,教育学生关注人身安全,在校内校外都要具有安全意识,掌握防护自救的技能。在普法教育工作上通过法制副校长张文静警官和校外城管大队马正明书记,开展普法知识讲座,法制知识竞答赛,模拟小法庭,法制黑板报等活动,达到普及法制知识的教育目的。

2)常规工作有抓手、有创新、有活力。

一年来我通过班级名片、学习园地、班级板报布置与评比推动班级环境文化创建。并以班级文化规划和发展一班一品的班集体建设目标,促进班级体形成良好班风学风,增进我校优秀班集体群体的发展与壮大。在校园文化氛围的培育中,我继续挖掘三八节、学雷锋日等节日德育价值,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活动开展精、细、小,并注重整合与创新,深化对学生的影响教育作用。学校在上学期通过了三星级家长学校评定,家长学校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学校举办家校教育主题周,邀请专家讲座,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和亲子教育活动,并表彰优秀家长。这一系列工作促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发挥了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我以培养阳光星星娃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组建心理工作室,每日定时开放阳光小屋咨询辅导,举办心理教育主题周活动,通过校园橱窗和黑板报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对各班心理委员进行培训,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检测。活动受到师生的欢迎,也切实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3.特色工作有改进、有深化、有影响力。

德育月报从xx年9月创刊每月一期,获得全校老师关注,月报宣传了德育理念,总结德育工作,交流工作方法,指导重点工作。德育金点子活动,则征集班主任工作优秀经验,并通过金点子交流、金点子案例集、十佳金点子颁奖典礼等,指引班主任走向专业化发展道路。星星娃特色德育正在这一年中起步与发展。一是星星娃德育体系分化到每月的教育中,形成上下两个学年的基础德育规划。星星娃的评比,除建立了每月评比表彰制度外,还建立了年度荣誉之星评比表彰制度,形成从班级到校级,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教育体系,增进星星娃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教育作用。结合好习惯主题班会与晨会竞赛,德育处将好习惯班会和主题晨会形成校本《好习惯星星娃德育教材》系列,指导学生在活泼有趣的主题班会和晨会中获得系统化的教育,为校本德育发展奠定良好根基。

三、建议展望篇

1、传承创新,以武育德,对沙二小今后德育工作的建议。

沙二小有着良好的德育基础,这一年来已形成较活跃浓厚的德育氛围,在此基础上建议能继续深化发展这种德育氛围,关注德育电子档案的管理和完善。能进一步提升与拓展德育空间,加强学科教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与协作,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德育管理人员配备,亦可通过培养德育骨干教师,明确责任与义务,参与德育研究与管理工作,缓解人员不足之困,提升班主任主体发展意识。

建议学校能继续发展武术特色,将德育与武术特色相结合,深度开发武术德育资源,弘扬道德,磨砺品质,使武术不仅成为学校办学的特色品牌,也成为推动德育再发展的新平台,使学校特色工作上下一致,协调发展,实现办学目标。

2、加强交流,合作强校,对我市小学德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本次挂职学习,让我感受到了城乡学校德育工作的优势与不足。城区学校的优秀管理经验值得在农村学校学习与运用,但农村学校也有着优秀的管理模式,值得城区学校学习借鉴。原城区学校德育优势在于教育平台高,教育活动丰富活跃,但缺点是注重结果轻过程,部分德育工作浮于表面与形式,班主任感觉压力过大积极性不高。现沙二小德育优势是班主任发展潜力大,学生可塑性强,德育工作精简,注实效。缺点在于创新意识较弱,总结经验,提升工作,促进发展的力度不大。所以希望局领导能通过多开展校际间的挂职交流、托管工作、德育协作组等活动方式,创造学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机会,以合作互补,协同发展的合作强校策略,缩短我市城乡小学德育差距,实现德育均衡发展的积极目标。

3、目标明确,身先士卒,对个人今后管理工作的再认识。

教育管理工作的宗旨在于引领与服务。通过挂职锻炼,我对两个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清晰:

问题一:我要拿什么去引领?

领导者要不断地学习,学习管理,学习新知识,向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学习的过程是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也是提升管理智慧的源泉,现代领导学也告诉我们,领导者的素质是实施有效领导的基础,作为管理者学习和提高自身素养就像给光源充电,只有自身明亮了,才能把自己的光洁撒在周围,才能赢得大家的信赖。除了以自身素质和良好形象去引领工作开展外,还需营造文化氛围来潜移默化感染全体师生,让文化环境成为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建构学校德育文化,发展德育内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升华的过程,在德育管理中必须用心,有意地去思考和行动,以文化引领教师的主动发展。

问题二:我为谁服务?

为教师的发展服务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宗旨。既然是为教师服务,就得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需。衡量任何一个工作的效益都有一个共同标准,就是如何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不能只追求走工作的“新”、“奇”、“特”之路,忽视教育本质的纯真质朴,对一些基础和常规工作避而不谈。

第8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 德育工作 措施 影响 思考

近些年来,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技术就像一个双刃剑,不仅为我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还为我国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作为我国网络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我们必须要将其建立在继承优良的传统这一个基础上面,深入到网络时代这一个新形势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小学生思想活动最新的特点和最新的情况,深入到以互联网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趋势中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要对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改进和加强,努力对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方法以及内容、机制进行创新。近些年来,我国已经加强了学生的道德建设,也已经把小学的德育教育作为了第一件大事来实施,使道德教育能够切实落实到网络时代中,最终达到一种理想的效果。

一、网络时代下小学德育工作要对传统道德教育进行思考

虽然当前形势下,我国已经进入到了网络时代,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将传统道德教育放在了首要的中心位置上,对我国的道德教育优良传统发扬和继承,已经成为了实践和探索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迫切要求和关键渠道。我国的传统道德教育理论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一直为人们能够将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解决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作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理论实践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已经为我们当前的政治思想工作有效的积累起到了一个资源性的作用。因为现代网络社会和人们生活中往往存在着社会历史条件这一个差异,我国也就形成了和西方完全不同的一种文化传统,这一种传统是一种具有我国特色的东方文化的传统。我国的文化主要将人伦作为根本,注重向内的探求和道德,以便能够形成完善自身、认识自身的一种人文主义传统,所以,我们把整个道德领域作为我们文化体系的一个中心和重心。

我国传统观道德理论突出的特点就是进行道德精神的强调。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和统治地位,所以,我国传统观德育理论代表就是儒家的教育观、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我国的古代那些从先秦一直到元明清儒家的学者,都对德育特别重视,将德育放在了教育教学的首要地位。在儒家的学者眼中,一个人才最为重要的素质就是思想品德,拥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才是一个人才。

本着在网络时代下加强小学道德教育的目的,我国儒家的传统观道德教育理念已经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道德的要求,首先就是要孝悌,所谓的孝悌就是对父母要孝顺,对兄长要敬爱,孝悌已经成为了一个人起码的、必须要具备的品质。一个人只有爱父母和兄长,才能够为整个国家做奉献,爱整个国家和国家的人民,最终才能够为整个社会作贡献。所以,我国传统观道德教育理论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孝悌。

二、网络时代下小学道德教育进行良好学习氛围和道德体验环境的创造

众所周知,网络时代小学道德教育本质就是对人生感悟和体验进行了反复强调。在网络时代下,小学道德教育整个过程都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共同道德体验和共同道德生活的过程。一个人品德发展和形成的基础以及源泉就是道德体验,任何一个人的道德都来自于其自身的道德体验。道德的发展和形成的实现都是在体验活动过程中落实的,所以,网络时代下小学道德教育模式事实上就是一种体验式教育的过程。不管是在网络时代下提高道德认知还是陶冶道德情感,不管是培植和信仰道德,还是树立道德理想,都要求我们必须要通过小学生在网络时代下进行自己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完成由外向内转变这一种过程,使其能够真正地成为小学学生个体内在的一种品质。

笔者认为,道德的教育是需要良好体验环境的,虽然小学生获得愉快心情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是小学德育教师态度以及在这种态度上建立师生感情的联系决定的。然而,小学师生情感的联系主要是来自于教育者的信任和爱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交往,真正教育的关系其实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平等交往的关系。因此,在网络时代下进行小学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培养学生道德能力的过程以及传递道德知识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心情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因为只有人与人在平等交往的过程中,才能够获取身心满足,体验到幸福、自由以及人生的意义。

三、网络时代下小学道德教育要求学校建立严密的德育考核体系

网络时代下,我们不能够将道德教育和时代相互分离,小学的道德教育要求必须和网络时代相互结合,并且要通过一种具体道德教育的模式进行建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小学道德教育从应然转变到必然之中去。小学道德教育模式和网络时代相结合已经成为了一种道德教育模式,这一种教育模式全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评价体系建构、过程建构、内容建构以及目标建构之中。因此,在网络时代下对小学的道德教育进行思考也是不容小视的。

在网络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只有学校拥有严密的德育考核体系,才能够保证小学生自身品德的真实情况,学校所考核出来的那些品德优秀的学生,不仅仅是全体教师公认的,同样是全体同学公认的。因此,在网络时代下,学校要建立健全严密的德育考核体系。学校要将年级作为单位,选择那些具有学生代表和相关人员组成一个具体的考评小组,每半年或者一学期来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并且要将结果记录下来,每一周都要由班主任来进行总结以及月初平、期末总评等等。这样能够鼓励学生对自身素质的提升进行充分的重视。

四、网络时代下小学德育工作要求各个学科都将其放在首要位置

现代网络社会中,虽然我国大多数学校都专门设置了德育课程,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够单纯依靠一门德育课,网络时代下小学道德教育理论的实践探索首先就是将小学生德育教育作为首要任务,要求小学德育教育必须要贯穿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里面。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要求教师和学生完成相关的写作、阅读等知识和内容以外,还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要将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完成,在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如何待人接物以及为人处事等知识融入进去,要将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知识传授以及语文基础教学这三者融合成为一体。在网络时代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知识的传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自身的品德习惯进行培养,教会学生究竟应该怎么样做人。其次,我们不仅仅要在课堂的教育教学中育人,还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每一天都要对学生进行自身品德的考察,对小学生在学校外以及家里的行为和表现进行了解,以便能够促使小学生遵守自身的道德准则,真正做到运用和学习相统一,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在网络时代中,将传统道德教育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小学道德教育之中去,最为重要的就是实施,我们只有真正把课内外所学到的行为准则应用到自己言谈举止指导之中去,才能够保证在网络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才能够起到预期的效果和作用。

五、网络时代下小学德育工作促使学校建立起核心的道德价值取向

我国小学一直都承载着为整个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人这一个庄严的历史使命,小学的德育教育情况已经直接关系到了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成败和质量好坏以及我国未来发展的具体情况。在小学道德教育中,其本质内容就是小学生,也就是受到小学道德教育的人员,使其能够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是,纵观我国小学的道德教育,不难发现,我国小学的道德教育一直都脱离了当前的时代和社会,游离在现实社会之外,并且没有充分发挥整个社会所期望的教育小学生的功能,其教育的效果和成果并没有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结果并不理想,并且很难适应我国的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需要。在小学道德教育过程中,提倡要适应网络时代,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具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所以,我们必须要切实在网络时代下进行小学道德教育,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小学道德教育的根本和首要途径。

作为一个具有特殊性的群体,小学生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来自于不同的群体中,并且具有独特个体生活体验、不同生活环境以及不同习惯和特性,更加具有不同生活的价值取向。在网络时代和小学校园这两个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冲突。这个时候,就需要核心的价值取向来进行调控和引导,如果没有核心价值取向的调控和引导,就一定会导致道德价值混乱。因此,学校必须要通过形成核心价值取向从而来进行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这已经成为了网络时代下小学道德教育根本的途径,同样也是当前时代的本质最为重要的体现,因此,在网络时代下进行小学道德教育就在于促进了学校加强建设自身校园文化,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促进和引导形成核心道德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笔者主要从网络时代下小学德育工作要对传统道德教育进行思考、网络时代下小学道德教育进行良好学习氛围和道德体验环境的创造、网络时代下小学道德教育要求学校建立严密德育考核体系、网络时代下小学德育工作要求各个学科将其放在首要位置以及网络时代下小学德育工作促使学校建立起核心的道德价值取向这五个方面对网络时代下小学德育工作进行了思考。

参考文献:

[1] 贾海滨,薇.网络让小学德育百花盛开――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网络环境下德育课题研究的点滴体会[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10).

[2] 苗逢春. 将无微不至的德育基因植入无处不在的网络空间――太仓市实验小学数字化德育案例点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10).

[3] 李金玲. 邓小平的农村改革思想及其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实践[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 2008.

[4] 黄坤,白兴易. 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创新教学研究[A]. 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 2006.

[5] 胡婉媚,王洪明. 荆州部分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动力的调查与分析[A]. 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 2007.

[6] 佟雪娜. 再谈新旧媒体融合――以手机二维码在传统平面媒体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7] 网络文化影响下的现实社会――博客文化初探[A]. 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

第9篇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这就意 味着它具有相对独立于第一次飞跃理论成果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指引我 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胜利前进。邓小平德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即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邓小平德育思想内容丰富、系统 、深刻,构成了一个适合中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比较完整的德育思想体系。邓小平紧密结 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明了现阶段重要的德育理论和德育 实践问题,为继承、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德育思想做出了突出贡献。邓小平德育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 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有力保证,奠定了培养跨世纪接班人,全面提高人才素质 的坚实基础。邓小平德育思想来自实践,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对于我们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战略地位,坚持 正确的德育工作指导方针,发挥德育工作的服务、导向和保证作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新时期做好德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一 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对毛泽东德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历来重视德育工作,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德育思想为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形成、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从他们早期的革命活动开始,就倾心于工人运动的宣传鼓动工作,十分重视对青年的关心 教育。马克思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 的工人一代的教育。”[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地 位和作用以及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论述,关于人的社会本质、社会道德在个体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培养 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论述,关于根据未来社会的要求努力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一种全新的人和人的全面 发展理论等,都是马克思、恩格斯重要的德育思想。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强调青年学生要 把培养共产主义世界观当做首要任务,指出:“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 础。这就是共产主义教育、训练和学习的基础。”[2] 列宁从建设共产主义的高度,论述了培养一代新人的任 务、内容和途径,阐明了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在青年成长中的地位作用,开创了无产阶级执政党德育工作的实践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都有关于德育的论述,诸如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政治 教育是中心环节;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革命事业接班人;青年要防止和抵制资产阶 级思想的腐蚀,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要引导青年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实际斗 争中锻炼成长,德智体全面发展等等。毛泽东对德育理论和实践的许多精辟论述,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 部分,具有强烈的党性和实践性。

    邓小平是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邓小平德育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是同中国革命和建设战略 全局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基本特征。在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是党的军事战 略家,他是从革命战争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考虑德育工作的。收入《邓小平文选》的开卷之作《动员新兵及新 兵政治工作》一文,提出了政治工作、思想教育在部队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部队政治工作、思想教育所 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战略家, 他是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战略全局的高度来看待德育工作的。50—60年代,邓小平多次强调共青团的任务 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用共产主义的精神教育青年一代。“文化大革命”后期到拨乱反正期间,邓小平始终站在 斗争第一线,在整个国家处于百废待举的关键时刻,高瞻远瞩,自告奋勇抓科技教育方面的工作,打开了科技 教育工作的崭新局面。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在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邓小平对德育工作的探索进入了新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作为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总设计师,邓小平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的高度来抓德育工作的。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后,我 国面临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面临着前苏联和东欧的巨变,面临着国内坚持还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严峻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教育好下一代,如何培养好接班人,就成了摆在全党面前的十分重大而紧迫的德育课题 。邓小平紧紧抓住这一事关大局的关键问题,以极大的理论创新勇气,根据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的新形势, 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目标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现阶段重要的德育理 论和德育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时期德育理论观点和重大决策,其内容涉及新时期德育的地位、作用、培 养目标、原则内容、途径方法、领导管理等各个方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科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和 理论基础。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新时期德育工作要服从、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的德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为 德育工作排除“左”和右的干扰,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邓小平正确处理了现阶段讲理想、讲 纪律和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之间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揭示了搞好德育工作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本质意义和功能。邓小平及时准确地把握社会各方面呈现出的复杂态势,充分肯定了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邓小平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思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 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关于特别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 ,青年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 关于新时期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精,要管用的思想;关于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 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制资产 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的思想;关于人才优势和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可能使我国到下个世纪中叶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的思想等等,都为毛泽东德育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邓小平新时期德育思想是对毛泽东德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也使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的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度。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是《邓小平文选》的压卷之作。这些谈话直接涉及我 国十多年来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重大问题,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邓小平指出,“在 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 …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3]。 邓小平的谆谆告 诫寄托了他对我国德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他丰富、深刻的德育思想是值得我们永远珍惜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 邓小平德育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亿万中国人民正在从事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事业。邓小平作为中国现代化建 设事业的总设计师,其思想的深刻性在于,它紧紧把握了现时中国社会的脉搏,为中国未来现代化竖起了一个 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总体理论构架,使中国的现代化真正成为社会整体的现代化。邓小平在规划中国现代化 建设宏伟蓝图时,除了强调生产力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特别注意到了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物 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建设。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根据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紧密配 合、互相促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这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 方针的决议》指出,所谓精神文明,就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 生产和精神生活也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 、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4]。这里对精神文明的科学解释, 展示了精神文明的广阔领域。人们主观世界的 改造,包括思想意识的改造,也包括人们认识及其能力的发展和改造,人们情操、意志、美感的发展和改造。 精神文明既包括知识文化和思想道德两大方面,又包括从个人的文化修养、科学修养、道德修养、审美修养、 精神境界到社会的精神生产、精神生活和习俗风尚两大范围,是人类整个精神世界的发展和改造。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是人类文明历史的高度发展,它的产生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料、深刻的阶级根源和坚实的社会基础。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精神文明自身发展的规律去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 核心的精神文明。它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通过社会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通过人们思想道德 素质的提高,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过去一切精神文明不同,它特别强调社会的主体— —人的建设,把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根本内容和根本目标。党的十二届 六中全会根据邓小平理论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论述,不但明确规定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同时 也高度概括了德育工作的重点所在,体现了德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首先,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核心问题的德育工作,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精神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精神能表现出巨大的活力、能量和高尚的品德,能变为 强大的不可战胜的物质力量,对个人、集体和民族都十分重要。德育工作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力量 ,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特别是把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 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融化和渗透到人民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行为准则和精神 支柱,成为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二,对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工程。精神文明建设,说到 底就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直接反映社会主义的性质,规定 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对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人民的希望,是 承担跨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他们成长的重要时期,加强德育工作,帮助他们树 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将对其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将促进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 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搞好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充分发挥党的德育工作的政治优势,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需要。邓小平规划的中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是物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以及物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并将现代化和 社会发展的目标最终落实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之上。德育工作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依靠真理和人格的力量,动员和团结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实现中国整体现代化,推进人的全 面发展中,德育既是核心内容,又进直接动因和重要保障。现阶段充分发挥党的德育工作的政治优势,就能保 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顺利推进。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到破坏,走弯路。光靠物 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也不可能取得胜利。中国革命离不开这个政治优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离 不开这个政治优势。

    三 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有力保证

    近二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我们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路线是唯一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路线,是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理想的根本保证。在邓小平德 育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能使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牢固树立起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从而团结一心为夺取现代化事业的 更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首先,明确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实事求是是邓小平一贯倡导的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 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运用于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实践之中,在德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上正本清源,拨乱 反正。新时期德育工作基本指导方针是什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把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 导方针规定为“三个必须”,即: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 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这也是邓小平所 始终坚持的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党全部工作的中心。邓小平曾尖锐指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本质体现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德育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 ,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德育工作必须支持改革开放,为适应改革开放促 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新时期 保证德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育只有紧密围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开展工作,才能保证 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一基本指导方针,规定了德育要服务于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并且要通过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德育的政治导向作用,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动员和 团结全体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这一基本指导方针,摆正了德育在全部党的工作中的正确位置。我们既不能 搞德育高于一切,大于一切,又不能忽视德育,淡化、取消德育。坚持这一基本指导方针,就能使我们在德育 工作中更坚定地同“左”和右的错误思想干扰作斗争。实践证明,这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上的科学的指导方针 。

    其次,始终强调把握德育工作的重大原则问题。面对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邓小平始终强调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这也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大原则问题。邓小平早在1978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提出,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忠 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他强调,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根本立场上决不允许有丝毫动摇 。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此之后,根据国内 出现的政治风波和国际风云的急剧变幻,邓小平反复强调,青年教育“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 一位”,要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作为基本内容,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要努力克服软 弱涣散的状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青年一代的侵蚀。

    邓小平还始终强调要把抵御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和“分化”的图谋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 是长期的、艰巨的和复杂的。邓小平认为,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不让青年人接触西方的东西,不仅不可能,也 不必要,关键在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要适应开放的形势,既能学到资本主义国家先 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又能经得起风浪,不作资本主义思想的俘虏。青年学生由于对中国的国情和工农大众缺乏 了解,缺乏实践锻炼,世界观和人生观还在形成之中,容易为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所影响。 因此,一定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多关心和帮助青年,增强他们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 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第10篇

关 键 词 理论与实践;经典教育理论;生长点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021-02

21世纪的今天,各种教育理论流派和教育实践模式不断涌现,让人目不暇接。立足学校现状,找准发展方向,回归教育本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德育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要促进其科学发展,提高实效,从当代经典德育理论中找到生长点,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一、认知发展理论:搭建渐进提高阶梯

2008年,笔者调任创办仅三年的水云轩小学校长。细心观察中发现,学校德育要求对低年级学生偏高,而对高年级学生要求偏低,致使工作成效不大。且行且思,且思且行,我翻阅了《德育原理》《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等相关书籍,期望从当代经典德育理论中找到学校德育的生长点。研读中,西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深深吸引了我。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三阶段理论,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艾森博格的儿童道德推理能力发展顺序理论,都强调儿童道德发展的渐进性,对小学德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引作用。所以,面对小学阶段6至12岁的学生,必需摒除“一刀切”的德育方法,根据各年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量身制定适切的德育要求。

为此,学校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道德判断能力水平,坚持分层递进原则,从小入深、从易到难,有梯度地安排德育内容,制定德育目标,使小学阶段的各级德育工作内容成为一个职责明确、重点突出、前后衔接、目标一致的序列。具体来说,低年级(绒羽大队)德育要求为:初步形成孝亲父母、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关心集体的思想情感;有良好阅读习惯、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对学校规章制度能理解。中年级(丰羽大队)德育要求:初步具有道德辨析能力、道德行为能力,遵守规章制度。高年级(逸羽大队)德育要求:具有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自觉遵守学校和社会规章制度。学校还创新性地开展了“雏鹰争章”活动,设立学习小主人、文明小礼仪、父母小帮手、快乐小义工、环保小卫士、才艺小明星、体育小健将、红领巾小领袖、阳光小少年、生活小能手等十项成长奖章,并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了不同水平的要求。

如此,每位学生在进步的过程中都享受了成功的快乐,收获了学习的自信。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引入成为学校德育的第一个生长点。

二、道德环境理论:规划健全发展路径

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但我们也发现,很多时候,一些初衷很好的德育制度,由于是从成人的角度出发设计的,结果导致德育工作事半功倍。学生道德水平提高,不仅要以内因为依据,还离不开外因的支持。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求学过程中,道德环境理论引发了我的思考。

美国哲学家罗尔斯认为:“离开制度的正当性来谈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完善,甚至对个人提出各种严格的道德要求,那只是充当一个牧师的角色,即使个人真诚地相信和努力遵奉这些要求,也可能只是一个好牧师而已。”而在杜时忠教授看来,制度是人类社会的规约和俗成,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预先存在,只有愿意接受社会规约的人,才有权去规约社会。如果一个社会制度本身设计合理,符合道德的精神,一方面,它有“权”要求个体做出道德的行为;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个体做出道德的行为,并能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修正。

在德育环境理论启示下,学校变革德育制度,通过放权、授权的方式,让学生成为校园管理的主人,促进学生从被动管理走向主动管理。为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我们健全了学校少工委、年级大队委和中队委三级组织。学校每学年都会举办主题为“校园主人我作主”的竞选活动,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通过自荐班内竞选级组竞选全校竞选等环节,走上不同管理岗位,担任学校的大队委、中队委、校长小助理、校纪监督员等职位。

学校还为学生创设了充分感受尊重、享受关心的环境。在校园无人售货、自主购买的“诚信超市”里,学生可以挑选自己需要的书本或学习用品,再把钱放进无人值守的收银箱;在校园各层楼设置的流动书吧里,学生可随时选择喜欢的图书、报刊阅读,而无需办理图书借阅手续;逢下雨天,学生自己登记一下,便可以在“馨心朵朵”专柜里借到雨伞……如此,学生心中诚信的种子在充满信任的校园里发芽、成长。

此外,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学校还协商讨论,制定了“免检级组”“免检班级”“免考学生”等免评制度。此举使学生在成功中走向成长,在增长学识中走向德性丰盈,在主导发展中走向主动提高,实现了灵动有序发展,展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真谛。

充满人性关怀的学校制度营造了宽松、信任的氛围。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学生自然会变得更加自律、更加文明。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供体验学习沃土

在认知发展理论和道德环境理论的指引下,学校德育有了极大的改观,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学生道德品质有没有真正形成,还表现在道德实践能力上。如何实现实践育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给了我新的启示。

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看来,行为习得一般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个体直接的经验获得相应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即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式学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不难看出,不论是直接经验的学习,还是间接经验的学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都十分强调外在实践对学习的影响。因此,德育过程应致力于设计“更接近、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体验情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行学习体验,使学生能够经历与生活世界中相类似的道德挑战,在各种刺激情境中,体验积极或消极的情绪,进而促进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与道德行为的习得。

第11篇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德育修养

1 、加强理论学习。本学期,我们利用政治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新的义务教育法》、扎实开展师德大讨论活动,以“如何做个新形象高素质的教师”为主题,结合市教育局有关师德教育和建设的文件资料等,并且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实践,撰写心得体会,提高自身的德育理论水平。以教育行评为契机,有效地加强了师德建设。并有两位老师在镇德育论文汇编中荣获三等奖。

2、健全德育工作考核制度,将德育工作全面纳入班级及教师个人的考核量化,进一步调动全体教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扎扎实实落实好德育工作。

二、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1、加强管理、开展养成教育。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要求各班每周开展有质量的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受到了良好教育,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2、组织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规范》。小学生养成教育入手,强化日常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并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同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效地发挥德育教育主阵地作用,把思想教育渗透于课堂,溶解于平时。充分利用晨会、思品课、校会、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校园文化建设潜移教育

1、抓好校园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学校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花园式”学校建设中,继续以美化、绿化管理为重点,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为师生营造温馨愉快的工作、学习环境。

2、积极创造条件,增设育人环境,进一步搞好德育阵地建设,各班能够及时更新班级黑板报,学习园地,争章活动。保障学校德育工作长期、健康、和谐地开展,使每一名同学都受良好的德育教育。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第12篇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一学期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一、加强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研究1、组织师德理论学习本学期,我们利用教师政治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市县教委有关师德教育和建设的文件资料等,以教育行评为契机,有效地加强了师德建设。2、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我们以新课程理念努力转变班主任的角色,并通过小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案例撰写等形式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本学期,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1、爱国主义教育(1)本学期继续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意识。(2)开展好“祖国明天会更好”读书活动,并根据学校有关要求,组织了征文比赛。学生通过读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爱国热情。2、安全法制教育(1)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2)继续抓好学生校内、校外的安全工作,签定有关责任书,规范制度,落实好各种措施。本学期此项工作运行良好,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3)各班继续深入学习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一些苗头性现象及时加以教育,杜绝学生违法犯罪现象。(4)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黑板报、专题广播等,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3、环保教育通过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上好《环境教育》课。我们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4、文明礼貌教育本学期,我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教育,特别是文明礼貌教育,以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开展“文明班级百分赛”活动,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红领巾督察队为阵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5、学校认真开展了关爱“留守孩”教育工作。三、切实加强家校联系为真正提高家校联系质量,本学期制定了家长学校各种制度并开展活动,还对班主任或其他任课老师提出一定的要求,使学校、家庭、社会联系更为紧密,构建立体的教育网络。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1、利用教师政治学习等机会让教师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个个有责任参与德育工作,树立“大德育观”,增强德育力量。2、继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了班主任联系座谈会,通过交流取长补短,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以上是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的简单回顾,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务实创新,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村小学XX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