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境管理学论文

环境管理学论文

时间:2022-08-31 20:38: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管理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环境管理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环境会计;会计教育;复合型人才;课程

我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生态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大计,以环境教育为本。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开展和实施无疑将给环境会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环境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尚未形成。国内各高校中只有少数几所开设了单独的环境会计课程,名称如“环境成本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环境审计”等。大部分高校局限于传统的会计、审计教学内容,较少或根本不涉及环境方面,即便有所涉及,也只是将环境会计的内容简单地拼凑在传统的会计、审计类课程中。形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

其一,缺乏独立、系统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或专门的环境会计制度(或准则)作为指导。我国对环境会计研究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对环境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前提假设、环境会计报告披露模式、披露内容等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我国政府也还没有出台相关的环境会计制度(或准则)来给予指导和规范。

其二,缺乏专业的环境会计师资队伍和配套教材。环境会计是一门由环境学、经济学、会计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的学科。开展环境会计教学工作,需要授课教师具备扎实、全面的基本功,一方面要充分掌握本专业(财务会计)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懂得环境方面的知识,如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等。目前,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其师资队伍还不健全,配套的市场教材也较少。

其三,大学环境会计的教学目的尚不明确。在那些已单独开设环境会计系列课程的高校中,开设这些课程只是让学生接触前沿理论知识,教学的实践目标尚不明确。

二、西方国家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先进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英两国)在环境会计教育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环境会计理论基础和实务操作相对国内较为成熟,大学环境会计教育体系正逐步形成。

在英、美大多数大学的会计系均讲授环境会计。其讲授的方式有两种:方式一,开设独立的环境会计、环境管理方面的课程,名称如“环境会计”、“政府、商业和自然资源”、“环境会计过程”、“环境会计高级专题研究”等;方式二,不单独开设环境会计课程,但在财务会计、管理/成本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等一些课程中设置与环境会计相关的内容。当前采用第二种方式的大学所占比重较大,但第一种方式将环境会计作为独立会计课程的趋势将日益明显。

美、英大学会计系讲授的环境会计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环境会计概述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内容及其评估方法:(2)企业环境政策概述;(3)企业环境发展和监控系统的构建;(4)企业经营对环境影响的评估:(5)公司环境审计与评估。

第二,环境管理会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垃圾处理、污染及资产废置的会计问题;(2)环境问题预算与绩效评估;(3)环境投资评估;(4)与环境有关的研发、预测和设计会计;(5)产品生命周期与环境成本研究;(6)企业并购与环境成本、效益分析。

第三,环境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财务报告中的环境问题;(2)独立的环境财务报告研究;(3)与环境有关的或有负债及会计差错更正问题;(4)与环境有关的支出与承诺的会计处理问题;(5)与环境有关的借款、所有者权益及保险问题;(6)审计报告中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研究;(7)与环境有关的资产(如存货、土地等)价值评估问题。

三、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环境会计教育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大学先进的环境会计教学理念和方法,并结合我国国情,沿着从无到有,从浅到深,从普及理念到深究理论和实务应用,从融入其他会计专业课程讲授到单独开设环境会计课程再到形成专业体系的这一条主线,逐步建立和发展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体系。笔者从五个方面设想我国高校环境会计教育的初、中期发展趋势目标:普及环境会计教育,并在各高校开设单独的环境会计相关课程。同时也给各高校新开设环境会计相关课程、制定相关课程教学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一)教学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复合型会计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环境会计知识和技能,全面理解会计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素养,使其具备理解并参与制定公司环境事务战略的能力,满足可持续发展企业对环境会计人才的需要。

(二)授课对象

高等院校商学院(或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中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本科专业、工商管理类各硕士专业的所有学生。

(三)课程体系设置

依照教学培养目标,高校可以考虑先开设环境财务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环境管理案例和环境审计四门课程。

1.环境财务会计

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54课时)。

课程内容简要及教学任务:该课程系统介绍环境会计产生与发展过程、背景、作用和意义,环境会计目标、假设、原则、对象、内容、职责等基础性理论,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基本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环境会计的基本原理和专门知识,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会计信息和环境管理信息进行基本会计处理、会计报告和会计分析与评价,能应用环境会计基本程序、方法进行环境经济管理。

可选用的配套教材:

《环境会计》,许家林、孟凡利等编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肖序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环境会计研究》,孟凡利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资源会计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许家林、王昌锐等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版;《企业环境会计和环境报告书》,李静江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环境管理会计

课程属性:专业必选课(36课时)。

课程内容简要及教学任务:该课程系统介绍环境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定义、作用和意义,环境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和方法应用,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要求学生熟悉和了解环境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学会如何利用环境会计信息支持企业内部决策,能在实务工作中参与制定公司的环境事务战略。

可选用的配套教材:

《环境管理会计——将环境因素纳入管理决策中》,郭晓梅,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环境会计与管理》,【英】罗伯·格瑞、【英】简·贝宾顿著,王立彦、耿建新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环境成本管理论》,林万祥、肖序著,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ExposureDraft:InternationalGuidelinesonEnvironmentalManagementAccounting(EMA)》,IFAC,2005年。

3.环境管理案例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36课时)。

课程内容简要及教学任务:该课程通过系统介绍国际著名企业的环境管理情况,从各个方面、各个视角来总结、归纳国际著名企业在环境管理问题上的一些经验。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管理理念在现实中的应用、国外的一些优秀环境管理案例和他们的管理成效,了解我国目前在这方面所存在的差距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可选用的配套教材:

《国际著名企业管理与环境案例》,世界资源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环境审计

课程属性:专业任选课(36课时)。

课程内容简要及教学任务:该课程系统介绍环境审计背景、作用和意义,环境审计标准、依据、对象、内容、目标、职责、证据等,环境报告审核和测试基本方法等基础性理论。要求学生掌握和应用环境审计的程序、方法,分析企业环境影响个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

可选用的配套教材:

《环境审计》,陈正兴主编,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环境审计论》,蔡春等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企业环境审计研究》,刘长翠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四)授课方式

我国高校环境会计教育应摈弃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建立必修课、选修课、实验课、活动课等多种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教育,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

(五)课程考核和评分方式

课程考核由闭卷考试和课程论文两种方式相结合。课程论文可采用小组论文(报告)考核方式,由5~6人组成一个论文(报告)小组,由小组成员在现有给定论题(如环境财务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等)基础上讨论并重新拟定题目进行写作,写作内容必须围绕给定的论题。课程论文的写作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文字不少于5000字,段落分明,论证有理,结论明了,格式符合规范。课程最终个人成绩将结合个人平时成绩(占20%)、课程论文成绩(占50%)和闭卷书面考试成绩(占30%)综合给定。

四、实施和发展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策略

实施和发展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还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的导航者,政府在推动环境会计教育方面起着关键性的导航作用

首先,政府应在各行各业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将环境意识深入人心,加大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其次,政府应尽快出台环境会计制度(或准则)作为企业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指南,通过国家政府职能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适度的强制约束,不断严格化、标准化、规范化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从法律制度层面进行导向,促进企业对环境会计人才的需求;再次,高教司对高校环境会计人才培养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直接推动、引导各高校环境会计教育的大力开展。

(二)企业是环境会计复合型人才市场的主要需求方,应侧重提高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意识,大力推进环境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

“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而用人单位是这些‘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学校必须时时明确来自‘市场’的需求,甚至可以说市场决定了环境会计教育”(孟焰、李晓梅,2008)。应增强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企事业相关人员的环境会计素质,从而引导企业绿色经营并提高企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增加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和对环境会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从需求方的角度推进我国高校加速开展环境会计教育。

第2篇

关键词:人才测评心理测验

管理环境管理人才的测评和其它专业人才的测评很不同。专业技术工作结构比较清晰,毕业论文对人才要求较具体,因而测评一个专业技术人才所需的指标比较明确,操作上也较容易,相对来说,管理工作是复杂的,涉及的面比较广,因而测评管理人员的指标比较多,过程也比较复杂。传统的管理人才测评指标包括学历、职称、专业、履历、业绩成就等,应用这些指标进行管理人才测评有很多不足,例如,就业绩成就而言,它是管理人才测评的一个主要指标,但一个工作很出色的中层管理者在被提拔到高层管理工作岗位后未必很成功,因为新岗位所需要管理者的特点和以往的工作所需的特点可能关系不大。传统测评方法中最保险的是考察试用,但面对快速、高效发展的当今社会,它已经不太适应了。21世纪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了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建立科学的管理人才测评系统势在必行。笔者将就科学的管理人才测评的概念、理论方法及相关实践进行介绍和探讨。

1管理人才测评的概念和内容

(1)测评的概念管理人员的科学化测评是心理学和管理学研究成果的综合应用[1]。物质世界千奇百怪,但硕士论文其基本元素是有限的,同样,人有很多特性,但其基本特性是有限的。人的基本特性是通过心理学的研究确定的,结合管理学的研究成果,就可以确定哪些特性和管理的绩效有关。传统的人才测评所采用的特性指标是凭经验得到的,定义比较模糊,评分标准也不确定,常常是测评者将自己的理解加进去,而这些理解可能与实际本身有很大的出入,结果是得分多少更多地代表了测评者本身的判断,而非被测评者本身的素质。心理学测评经过科学的研究,确定了人的基本特性,给予了明确的定义,同时在测评程序方面做到了结构化、标准化,例如,在纸笔心理测验中,所有的被测评人都采用相同的测验题目,所有的测评者都按标准打分,因而心理学测评结果是客观的。科学的人才测评就是运用心理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心理测量、考试(包括笔试、面试)、生理测试等手段对管理人才进行测量和评价。

(2)测评的内容管理人才的绩效取定于管理人员个人因素和管理环境因素以及两者的

相互作用[2]。管理者的个人因素主要由能力结构、人格特点、动力系统三方面组成。管理人才测评就是针对这些方面应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测量。管理能力结构包括管理能力倾向和管理技能两个不同的层次,一般认为管理能力倾向是人们掌握管理性技术、取得管理成功的素质基础,是稳定的不易改变的特性,而管理技能是管理者在有效地执行他们的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专门性才能,这种技能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管理能力倾向的测评有很多成熟的心理测验方法。管理技能的测评应用得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评价中心技术和情景模拟技术。管理者人格特点是成功管理者所共同具有的人格特征,一般认为医学论文善于管理的人往往具有某些特殊的人格特质。许多管理人员的失败并不是由于能力的缺乏,而是由于人格与工作环境的不和谐。比如,理性的管理者倾向于符合逻辑的思考和行为,无论是做决策还是处理日常事物都会以逻辑和理性为基础,而不太关心人的感情和感受,具有这种个性的管理者在需要人际交流的管理环境中是不适合的。人格测验的应用是相当普遍的,而且被证明是相当有效的。管理者的动力系统包括动机和职业兴趣两项内容。动机是行为的内在原因,它由需要产生,为行为提供能量,也具有目的性。动机有多种形式,和管理关系最密切的有权利动机、成就动机和亲和动机,三者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管理者的有效行为,只有管理者的权利动机、成就动机和亲和动机之间恰当搭配才能取得最佳的管理绩效。例如,亲和动机对于维系团队气氛、鼓励团队合作是有利的,但过度强调亲和性会忽视工作目标和放弃管理原则。成就动机是获得成功的内驱力,但过高的成就欲望会使人降低任务的设置水平和产生回避失败的倾向。职业兴趣使管理者的另一动力成分[3]。管理者的职业兴趣是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充满热情、发挥较高的积极性。职业兴趣和工作动机测验在国外已大量使用于管理人员选拔、安排等领域,给组织提供咨询和指导。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对管理者个体某个方面的单一测量并不能有效地预测职业发展。只有把管理能力测验、个性特征测验、职业兴趣测验结合成一个综合工具来应用时,才能准确测评管理者。

(3)管理环境问题除了动力、人格、能力,管理绩效还取决于管理者所处的环境,取决于管理者的动力,人格和能力与管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要正确的评价管理人员,除了要考察管理者本身,其次还要分析管理者和任务结构、管理情景等因素之间的匹配程度[4]。例如,如果管理者所处的管理环境具有短期雇佣、控制明确、个人责任制、成员关系以工作关系为主的特征,那么要求管理者要有较高的个人成就动机,风险承受力,管理风格以工作定向为主,而人际关系在这里显得并不那么重要。相反,如果管理环境是终身雇佣、控制含蓄、集体决策、注重团体关系,工作结构不定,那么要求管理者具有集体价值取向,管理风格以人员定向为主,人际关系在这里显得非常重要。又例如,单件小批量生产的企业需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对顾客需求的变化作出迅速的反应,这样,管理者必须亲和性强,善于授权,较少强调确切的工作说明;而产品相当标准化、大批量生产的企业,职称论文需要管理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较强的控制监督能力、亲和性也不应太高。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管理环境对管理者的动力、人格及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管理环境因素权变地影响着管理者自身因素与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

2实施方法和实践

(1)实施方法管理人员的测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心理测验法,另一种是评价中心

测验法。心理测验主要是利用心理量表对上述测评内容进行测量,它的优点是方便、快捷,且成本较低。前面提到过管理的成功是管理者个人因素和特定环境因素相作用的结果。目前,管理人才测评越来越注重情景的权变作用,强调管理者与环境的和谐性。知道了管理者的个人因素,只完成测评的一半工作,接下来还要确定管理环境因素,然后才能判定两者是否匹配。评价中心测评法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做法。心理测验法效率高,成本低,但它的测量结果偏于一般性,对于针对性较强的测评要求还不尽人意。评价中心测评方法的中心思想是对具体真实的工作情景进行模拟测验,内容除了心理测验外,加入的一些情景测试。其主要形式有处理公文测验,角色扮演等。这些情景测试是由专家根据具体的管理环境设计的,其程序也是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因此在测评特殊性方面比较客观准确,辅之以心理测试的一般性,使测评效果达到了最佳。

(2)管理人员科学测评的实践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在1956年采用人才测评的办法,对几

百名初级管理人员进行测评,然后将测评结果封存起来。8年以后,即1964年,将当时的报告拆封,与这8年里实际的升迁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被提升到中级管理岗位的人员中,80%的评选鉴定是正确的,在未被提升的人员中,90%的当时就预料到了。现在美国的很多大公司都采用了科学人才测评的方法,并建立了评价中心,如AT&T、IBM、GE、Ford、Kodak等公司,在美国每年以评价中心选拔的人员达数十万人。西欧一些国家的大型公司也采用了人才测评的方法,如德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专门设立了评价中心,有专人负责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才逐渐开展了人才测评的工作,但进展是很快的。90年代中期,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录用副局级干部时分别加入了心理测评的内容,很多外资企业在人员招聘过程中也采用了心理测评的技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出现了一些提供人才测评服务的公司、机构。我国人事部考试中心也于1998年年初推出了一套人才测评系统。这些都意味着科学的人才测评在我国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整个铁道部是一个大运输系统,由很多的部门构成,各个部门的性质和任务都有区别,加上改革带来的新情况,使得铁路系统的管理环境十分复杂,因而要想在铁道系统作好管理者测评,要进行很多艰苦细致的工作1作者所在实验室曾对在北方交通大学进修的多期铁路干部班学员进行过测试,英语论文得到很多有意义的结果1例如,曾用国外权威量表对干部进行过测评,其中一项测试题为“追求工作的稳定性和管理成功的关系”,在发达国家,一般管理者对此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而在干部班中基本是否定的1究其原因,我国铁路干部和发达国家管理者对“工作稳定性”的理解是不同的,“工作不稳定”对发达国家的管理者意味着包括解雇在内的一些内容,而我国铁路干部过去还从未面临这样的问题1另一项测评给人印象更为深刻1内容是要求干部班学员对与管理有关的个人品质的重要性打分,这些重要程度划为6个级别,结果是不论从事什么管理工作的人打分结果都很一致,而且对每一项内容的打分都比较高1这些管理者认为每项品质都重要,这说明他们根本不能从自己从事的管理活动出发分清不同品质的主次,不能鉴别出这些品质和管理活动有什么关系1对同样测试,在发达国家从事不同管理活动的管理者对不同品质的打分有很大的区别1上述的例子说明铁道系统干部有自己的特点,进行测评要从他们的特点出发1

3结束语

社会已开始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是知识的载体,谁能真正做到知人善用、人尽其才,谁就能抓住先机,留学生论文在瞬系万变的剧烈竞争环境中勇往直前。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象今天这样迫切地感到人才选拔的重要。传统的人才测评方法在这样时代面前日见其缺陷和不足,时代需要科学的人才测评。铁道部是国家重要的交通部门,铁路系统管理干部的测评也应顺应时代的要求,赶上时代的步伐,采用科学的人才测评方法。

参考文献

1CurtissPH。PsychologicalAssesment:AResearchLiteratureReview。AHandbookofPsychologicalAssessmentinBusiness,editedbyCurtissPH。&KellyAC1991131~46

2KellyAC。ThePsychologicalAssessmentofMiddleManagers。AHandbookofPsychologicalAssessmentinBusiness,editedbyCurtissPH。&HellyAC1991。112~130

第3篇

1、水资源管理学内涵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水资源规划管理、水资源配置管理、水资源经济管理、水资源投资管理、水资源风险管理、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3、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3.1国际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文献极为有限。根据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特点,国际上也对新形势下的水资源管理理论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他们主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要求”而展开。这些研究活动为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1992年爱尔兰召开的“国际水和环境大会—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上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及可持续研究的问题。1993年“第二届国际实验与网络资料水流情势学术大会”上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水文学基础和信息资料问题。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主持,国际水资源协会与国际水文科学协办召开了“变化世界中的水资源管理研究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研究展望、水资源开发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四个专题。

1996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国际水资源及环境研究大会:面向21世纪新的挑战”,讨论了流域尺度的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应用实例等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1996年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其定义为“支承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1][1]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要求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福利之间的最佳联系与协调。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相比,可持续水资源强调了未来变化、社会福利、水文循环、生态系统保护这样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使“未来遗憾可能性达到最小的水的管理决策”。世界银行将水资源管理定义为一系列水资源相关领域(如水电、水资源供给与供给设施,灌溉与排水等)一体化管理。综合水资源管理的观点应该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确保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2][2]。

1997年召开的第5届“不确定性增加下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学术大会”,洪水与干旱管理、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水文与生态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等成为重要议题。

1998年在武汉召开了“98年国际水资源量与质的可持续研讨会”,探讨了流域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问题。1998年国际水文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2000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年在美国召开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交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经验。此次研讨会达成一个共识:未来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流域的统一管理。流域统一管理是流域内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统一协作管理,其目的是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淡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和社区公众的共同管理。会议认为,为了实现流域统一管理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复杂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科学规划基础之上;②必须显著提高预测各项管理活动结果的能力;③为了达到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持续的检测和评估工作十分必要;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必须是透明的和公开的。(MiguelA.Marino等,2001)2001年,国际水文科学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会议针对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包括:以往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新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伴随着国际学术界对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多部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专著,这些专著大多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很少从学科的角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尽管如此,这些专著还是探讨和研究了大量有关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使我们能够大致了解目前国际学术界关于水资源活动的主要理论和具体内容。并且通过编著者对一些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论文的整理和归类,我们可以从中基本上了解到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划分。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在2001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收录了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2000年在美国召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的文章。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从事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新的管理方式仍在摸索中,水资源管理活动正处在探索过程中。作者认为,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中,僵化的管理体制(包括法律、政策和管理机构)是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碍。管理体制的官僚作风、不负责任以及缺乏战略性指导原则导致水管理体系效率低下,缺乏远见,并且拒绝与水资源利益相关者就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公开的交流和探讨。新的水资源管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寻求实现长期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为此,他们认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将是水资源管理活动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包含水环境治理和保护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水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水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由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2002年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管理》(Ⅰ和Ⅱ)收集了2000年和2001年两年间国际上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上的文章。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本书的前言中指出,当前水资源管理问题在全球变得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水需水的增加正在家具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此对应的是,水污染、水资源浪费以及气候变迁等因素却正在威胁着水资源的供给。这套书从10个方面论述了当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内容,他们是: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灌溉水管理,流域管理,生活用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活动管理,废水处置和管理,管道输水和渠道输水管理,水文模型,地下水管理,沿岸和港口水资源管理。(C.A.BrebbiaP.Anagnostopolos,2002)。值得注意的是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书中指出,现代水资源管理所涉及学科和领域已经超出了传统水文地质学中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思考和限制。

由M.AL—Rashed、V.P.Singh和M.M.Sherif合作编著的《水资源发展与管理(Ⅳ)》中从7个方面论述了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这7个方面包括: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政策和原则,水资源稀缺和保护,用水管理,水资源管理、规划、水权分析和处置的决策支持系统,水电和灌溉的发展潜力,灌溉水管理,水资源稀缺管理。

其他一些比较著名的著作还包括B.DattaRay,R.P.Athparia的《水与水资源管理》(1999年);A.FarooqKhan的《水资源管理:挑战与责任》(199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的《水资源管理:综合政策》(1989)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术界并未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概念,但在国际上许多大学中,都开设了以“水资源管理”为名称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始以及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讲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形成。例如在美国特拉华流域委员会计划和行动部部长Dr.KennethF.Najjar在VILLANOVA大学为水利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水资源规划0与管理”课程介绍中,Dr.KennethF.Najjar认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对水资源规划、分析、设计、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方法等综合型课程,主要包括水资源法律和规章条例,流域管理、水资源建模、地下水和地表水需求和共给分析、洪水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湿地保护。水资源供给规划包括水资源使用、需求项目,水资源配置、水容量扩充。该课程还包括水库运行等相关问题。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关于水资源的综合问题的考虑,这些问题来自于从静态的水资源法律和章程到动态的自然资源的应用[3][3]。

3.2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我国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著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废水、污水等水形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统一而相互转化的整体。而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水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水权分散,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赵保璋,1994)。

冯尚友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一书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统筹规划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的关键;政策指导是进行水事活动决策的规则和指南;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与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各种措施;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执行正确方针政策的必须手段。

吴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两本专著。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吴季松,2002)。《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整体来看,该书更多的是从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左其亭和陈曦2003年合著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该书还专门探讨了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和“3S”(GIS、GPS和R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该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论述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构架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随着人类水资源问题认识的发展深化,水资源管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学科,其管理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其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水量分配与调度管理、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节水管理、防汛与抗洪管理、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水资源组织与协调管理以及其他水资源日常管理等十个方面。该书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构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所有内容,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的概括和总结。

姜文来、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本书是国内外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著。本书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学概述,界定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水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第十七章,专题论述,论述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权属管理、规划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投资管理、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资源相关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农业水资源、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研究。

4结束语

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水资源管理学是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众多学科之上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姜文来,唐曲,雷波,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姜文来,初论水资源管理学,中国水利,2004(3);

赵宝璋,水资源管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吴季松,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林洪孝,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第4篇

从专业结构看,国外发达国家大多专业方向丰富,专业设置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我国,过去环境科学专业受母学科制约,专业方向划分过细。目前我国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教育正在向宽口径、适应面广等方向发展,以改变过去那种在本科就开始培养“专业人才”,以至分配面窄,很难适应实际工作的状况。从办学要求看,无论在国内和国外,其办学导向都是与社会需求尽量取得一致。在培养目标上,各国普遍强调要对学生能够进行全面的文化素质培养,在“知识”“能力”和“做人”三方面做到有机统一和结合;在国外,比较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我国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多年以来强调培养“专家”和“专门人才”,着眼于毕业后的职业,要求毕业后能“专业对口”。因此,培养学生只重深度,不重广度,近年来虽已逐步扩大培养口径,但还不够。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这种缺陷已经暴露出来,表现最突出的是毕业生工作适应面窄,适应能力差。致使毕业生就业困难。

在课程体系和学分制实施方面,国外设置的课程类别大致与我国相同,全部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国外实施学分制与我国一个明显的不同点是,国外学生在选修上的自由度非常大。专业课数量众多、涉及面广,在指定选修课和必修课中也设置若干门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甚至允许在校内其他系或学院选修其他领域的课程;在我国,学分制中规定的必修课学分多而选修课学分少,而且在选修课中,也只有本系开设的选修课程或一些全校性的选修课可供选择,而这些选修课少到若漏选一门则可能学分不够,使学生在近乎完全同一的模式中学习,这就造成了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难以应付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国外不严格限制学习时间,学生只要修满学分即可毕业,而我国依然实行四年制本科教育。

二、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环境科学的独特性决定了高校环境类专业所需基础课内容广,专业课门类多。然而,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如何在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制订出较为合理的教学计划,至关重要。

1.拓宽基础,文理渗透环境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范围内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在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时,往往需要综合考虑环境、资源、技术、经济、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多渗入经济、人文及行为科学的内容,加强文理渗透,提高人文修养,尤其是必须进行经济、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教育。欧美发达国家高校环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无统一模式,但其共同的特点是具有宽厚的基础,几乎数理化、天文、地质、生物及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内容都设有必修课或选修课。基础课主要集中在数学、化学、力学、经济、人文及行为科学等方面。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环境类专业其文科课程约占总学分的13%,体现了文理渗透、加强素质教育的意图。美国杜克大学环境学院还开设职业写作、职业技能等多门职业素质教育课程。Brown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执委会成员的职责之一就是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爱好制订有效的和多样化的专修课程计划,使所选课程密切相关,并以一体化的论文为终点。这些做法都值得借鉴。

2.发挥特长,办出特色我国目前办环境类专业的院校不少。各高等院校应发挥各自特长,办出自身特色,不应强求统一模式。要注重专业课程的补充更新,通过开新课或在原有的课程中补充若干新章节来更新充实教学内容,使之能及时敏锐地反映学科的新进展以及当前环境决策和举措中的新观点和新动向,尽可能使学生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3.多设选修课,扩大选课自由度目前,我国高校选修课程占总学时比例小,可供学生选择的范围非常有限。这样的教学计划必然导致同校同专业的学生所学课程都相似,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能力培养。国外高校这方面做得较好,如德国Stuttgrat大学选修课约占总学时的30%。英国的一些大学为解决因师资不足造成选修课缺乏现象,甚至可跨校、跨国选修课程。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此外,可让学生自己选择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并让他们在高年级阶段围绕该研究方向与内容选修相关的专业课。这样同一学校同一专业毕业的学生,所学的专业课可能差别较大,以避免知识结构单一。

4.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由于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和工程设计与实践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因而不可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室工作、项目设计、野外实习等形式。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讲课时间应少于实践课时间,精讲多练。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的性质,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实验能力、科研和工程设计能力,同时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参与学术交流。让学生在大学阶段多参与一定的科研工作或参与完成实际工程,对提高就业率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1.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模块和内容体系我国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模块大致如图3所示。环境科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应体现强化专业基础,拓宽专业方向,重视专业技能的改革的基本原则。其基本思路就是:第一,把环境科学的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按照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层次和认识规律的要求,确定各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组织、选择和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要求。第二,按知识体系的功能与作用将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工程原理基础和专业基础以及专业课五个基本模块,各模块所设基本课程见图4所示。这样的课程结构能更好的反映不同层次的课程所能提供的知识内容,更能反映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在具体办学当中,各大学依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对于专业课程的安排各有不同。如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设置比较全面,涉及到了化学、环境管理学、环境工程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生态学等各个方面;工业类大学则侧重工业的特点,开设了一些偏重于环境工程方面的课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等作为其主干课程;地矿类大学将其专业课偏重于地质学方面的内容,如中国地质大学开设了水文地质学基础、环境地学等地质类的课程;师范类大学侧重环境管理和生态学方面的培养,主要开设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生理学、植被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作为其主要专业课程;林业类大学主要开设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等偏重于资源和水土保持方面的课程而体现出其专业特色;化工类大学主要开设了有机分析、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分子生物学、化工工艺学等偏重于生物和化学类的课程作为其基础课程,体现出其在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方面良好的专业基础;农业类大学则十分重视土壤、资源和生态方面的课程,主要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地理与调查、土壤-植物-环境分析、养分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信息技术、普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等课程。

2.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目前,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还仍然比较薄弱,还不能完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不能满足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为培养合格的环境保护人才,全面提高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加强环境科学实践性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则显得尤为必要。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提出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应包括认识性环境实习、环境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四个环节。认识性环境实习。主要包括:①一定区域内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现状,如森林、灌木、草原的天然分带性,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干旱戈壁、沙漠环境现状,城市环境特征及现状;②环境演化及其环境效应,如河流源区的森林涵养水源效应,沙漠绿洲的形成演化及其环境效应;③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如干旱内陆河流域的水环境问题,戈壁、沙漠生态环境及问题,矿山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④环境保护措施和污染防治技术,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土地荒漠化及沙漠治理技术,“三废”污染防治技术等。(2)环境专业课程设计。环境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学科知识,这就决定了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都应包含有实践教学的内容。例如,《环境监测与评价》必须要有各种监测仪器使用操作的实践教学内容,也包括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的过程;《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应有污水净化机理的实验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等实践教学内容;《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应安排大气颗粒污染物物理性能检测、大气污染物净化等试验和安排去火电厂参观烟气除尘装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固废的收集、转运、分类贮存,压实、破碎、分选、固化,发酵堆肥,热解、焚烧,填埋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技术过程。(3)生产实习的内容。环境科学专业生产实习的内容既包括专业课程设置所涵盖的内容,也包括教科书中还没有反映的相关内容。主要有环境现象和环境问题调查分析方法,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污染控制原理和治理技术方法,环境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环境政策、法律和环境管理等。环境生产实习要求学生亲自参与环境保护实践工作,如参与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对大气、水、土壤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参加一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4)毕业论文的内容。毕业论文实行导师制,即由一名本专业讲师以上职称的老师或校外相关技术人员担任导师,指导3~5名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内容可涉及环境科学相关专业所有知识点。

四、结语

第5篇

招投标程序的相关介绍在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中的采购管理、土木工程建设法规中的招投标法、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等内容中均有涉及。资金的时间价值在工程经济学、财务管理、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等课程都有介绍。资金筹措与资金成本在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中都有介绍。项目经济评价在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中的介绍内容基本一致。工程造价的构成在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中有介绍。项目投资的构成及投资估算在财务管理、工程估价、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课程中有重复。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标价在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估价、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均有介绍。索赔管理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建设法规等课程中均有介绍。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在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中的介绍是重复的。方案的评价比选在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财务管理等课程中均有涉及。设备更新的相关内容在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中都有介绍。质量管理在项目管理、建设法规中均有涉及。安全与环境管理在项目管理、建设法规中均有涉及。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在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中均有介绍。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经济学、建设法规(合同风险策划)、项目决策与评估中均有介绍。进度管理在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等课程中均有介绍。

二、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结构

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其知识体系的构建既要满足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围绕培养目标,形成工程管理专业如下五大课程模块[5]。

(一)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它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奠定基础。总体上可以分为五大模块:(1)政治类基础课,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2)数学类公共基础课,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3)英语类基础课程,如大学英语等课程;(4)计算机类基础课程;(5)实践环节类公共基础课,如军事训练及国防教育等。公共基础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以及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

(二)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该课程内容覆盖面较广,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往往是专业课的理论基础。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基础课包括以下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原理类、经济学基础类、法律基础类。

(三)专业课

专业课是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有关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该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的设置要坚持总体优化原则,精选课程内容,合并内容相近的课程。工程管理专业是管理学科和工程学科的结合,因此专业课应兼顾管理类课程与工科类课程。根据专业课与基础课相对应的特点,专业课同样应包括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类、经济学类、法律类。

(四)专业实践类课程

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同,实践类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管理专业认知实习、制图实习、测量实习、施工组织设计实习、生产实习、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五)选修课

选修课可以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类。限定选修课主要体现专业特点,加深理论基础,体现本学科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自由选修课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需求,以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为目的。以上五大课程模块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之间的联系

(一)工程及技术知识体系

建筑识图、AutoCAD制图、工程测量是工程类专业课程的共同基础,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是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为土木工程施工及施工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它们将土木工程类的专业知识整合起来,为工程造价、土建装饰及安装工程概预算做理论与技术准备。

(二)管理学知识体系

管理学原理、统计学、运筹学等课程是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普及,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学习做理论准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及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工程合同管理是普遍管理学在工程管理专业领域的深化与拓展,研究如何运用管理知识和手段使工程建设增值。

(三)经济学知识体系

以财务管理为基础,掌握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建筑领域,对工程成本会计进行研究,支持可行性研究的财务分析。工程经济学是工程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掌握这一知识有利于进行工程投资与融资分析,进而开展可行性研究与建设项目评估的经济评价环节。

四、结语

第6篇

关键词:IC;EHS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速,在市场规模、产能和工艺技术等方面都有所突破,但目前在全球IC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处于以代工为主的从属地位。同时,IC生产在EHS(Environment,Health and Safety,环境、健康和安全)方面具有高危风险,需要特殊的设备设施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来进行控制,并随制程工艺和相关法规要求的变化而持续改进。在当前的国际分工体系下,发达国家正把这种风险向代工厂所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此外,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我国IC企业还必须应对与EHS相关层出不穷的法令法规所造成的贸易壁垒。再加之我国自身对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建设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意识增强,我国IC产业将不得不直面其在EHS方面的挑战。

管理体系是现代的先进管理方法,通过建立和运行EHS管理体系来管控组织EHS风险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理论和实践的证实,我国IC行业引入这一科学方法势在必行。但目前EHS管理体系并没有统一规定的模式和标准,各国都在积极探讨研究之中。我国IC行业的EHS管理体系在分析和借鉴相关管理体系标准的经验之上,更需要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来设计和实施。

一、整合型的管理体系

石化行业的HSE(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是石化行业在其多年安全工作经验上为满足自身发展而自发开展的,在时间上甚至早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且并不以获得认证为目的。当石化企业要获得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时,还须将自己的HSE管理体系与ISO14000、OHSAS18000进行整合。相对于石化行业的自发型管理体系,IC行业的EHS管理体系是一种整合型管理体系,它在管控企业EHS风险的同时也要适用于相关国际标准的认证。这就要求它在一个框架下同时满足EHS相关的各种国际标准体系要求,使组织在管理上能够既兼顾各个体系不同,又能够将体系统一策划、资源协同配置,并减少组织机构在职能和人员配置上的重叠、减少工作重复和文件数量。

二、E、H、S的内涵有所延伸

EHS管理体系是环境、健康和安全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在IC行业的EHS管理体系中,这3方面的内涵都有所延伸。从某种意义上讲,IC行业的EHS管理对企业的发展不仅仅具有保健功能,更应当有机会发挥出其激励作用。

(一)环境内涵的延伸

E代表环境,ISO14000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指出:环境是指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行业的环境管理只关注于企业生产过程对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在IC行业还应将产品和生产现场包含在内。与其他行业相比,IC生产过程对环境除了具有直接的危害性又有着依赖性,而且IC产品作为电子信息产品的中间产品也要配合满足、甚至帮助实现各种终端电子产品的节能和环保要求。

IC产业是一个需要无污染或污染程度极低环境的产业。现在的IC生产技术已经进入纳米阶段,超静厂房的内部洁净度已经达到100级、10级、1级甚至更低。一个可吸颗粒入物甚多、灰尘始终驱之不散的大气环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成品率,为了消除这些灰尘颗粒,需要付出极高的空气净化成本。此外,IC生产必须保证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水质,这样可以使水的净化处理成本大大降低。根据MOS电路失效的原因分析,由于污染问题造成产品失效的比例高达60%左右。由灰尘微粒、无机离子、有机物质、微生物等杂质造成的集成电路表面擦伤、图形断线、线间短路、出现针孔等现象,将直接导致漏电、电特性异常乃至产品报废。这样,IC生产现场(无尘室)的管理自然成为IC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IC是整机高附加值、高性能的倍增器,但它并不是最终产品,如果它不能在整机和系统中应用就没有价值,最终产品的很多关键性能也需要它来实现。比如,在探索降低家用电器待机功耗的电源管理技术中,IC产品的解决方案在节能降耗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还比如IC产品作为电子电器整机产品的核心部件,在整机产品生产的供应链体系中,同样受到欧盟RoHS指令(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的管制。

(二)健康内涵的延伸

H代表健康,是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在心理上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以往的EHS管理体系中可以将H理解为职业健康或者工业卫生。因IC生产厂对周边环境和人群健康的高危害性,欧美国家都将IC生产厂都盖在非常偏远的地区,甚至包括沙漠地带。而在我国,IC代工厂却多占据在人口密度较高的高科技园区,所以我国IC行业的健康管理还应涵盖到相关方的健康保障和信息沟通措施,包括社区、来访者、外包供应商等。

(三)安全内涵的延伸

S代表安全,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健康、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如同健康管理,IC行业的安全管理同样也应涵盖到相关方的健康保障方面,包括来访者、外包的供应商、顾客、社区等。

此外,我国的IC生产相对其他行业对“安全”的期望也更为苛刻。IC产品生命周期很短,有时半年甚至一季即推出新的产品。我国IC企业在以代工为主的生产模式下,是依靠在产品周期内快速大批量生产来获利,很难承受哪怕微小事故带来的损失。一般情况下,IC制造厂停产每分钟会造成约4万美元的经济损失,且事故通常造成的停机时间为30分钟,那么每次错误的停机警报将会导致上百万美元甚至更高的经济损失,这还没有算上由于停机产生的报废产品的价值。先进半导体2007年10月27日发生的长达2小时停电事故,严重损坏公司5英寸、6英寸和8英寸工厂若干设备及正在生产程式中的晶圆,此次事故造成的晶圆和生产能力损失可能使该公司2007年第4季度销售收入减少1亿元。主要是因为它在制程中使用高毒性、腐蚀性及易燃性气体,及液体外亦使用大量可燃性塑材,增加火灾的重要因素。

三、涵盖的标准有所增加

由于IC行业EHS内涵的延伸,其EHS管理体系应涵盖的国际标准也随之增加。除了ISO14001和OHSAS18000外,还应涵盖QC080000(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标准)。QC080000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开发,是基于过程管理思想建立的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它强调应用通用的“过程管理”模式来解决不同企业、不同产品应对不同国家与地区有害物质管理要求的多样性,建立统一的国际管理标准与持久有效的管理体系,从而帮助企业跨越种类繁多的绿色贸易壁垒。一方面,QC080000是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一分子。ISO14000是对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管理,它的重点是生产过程的污染预防、环境保护、改革工艺设备和实现节能降耗,而QC080000的侧重点在于控制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要达到无有害物质的要求也需要让生产的工艺环境无污染,这就可能会涉及要达到ISO14001中的一些要求,或者是利用ISO14000的部分管理措施来共同控制有害物质的产生。另一方面,如果将产品的环境要求视为产品质量内涵的一种延伸,QC080000也可以看作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附加要求,是在产品的生产制造、服务维护的整个过程中控制有害物质的一个管理体制。涵盖了QC080000的EHS管理体系需要将过程模式和PDCA循环模式统一结合运行,这也为未来EHS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整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

EHS管理体系为企业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工具,但它仍然要由具体的人来落实和推行。根据其他行业管理体系的实践经验来看,管理体系若要真正发挥出效力并持续改善,必须有一个支撑它的文化氛围。在IC行业的EHS管理体系中,不妨利用该行业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来加强企业的EHS文化建设,从而更好地保障EHS管理体系的运行。知识有助文化的形成,先进的文化也有利于对知识的探索,他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IC行业EHS管理体系中知识的概念包含信息、经验、文化、思想、制度、流程、技术等各方面的内容,既包括如标准、法规、操作规范等显性知识,也包括思想、习惯、经验等隐性知识。可以将一般管理体系中的“能力,培训与意识”、“法律、法规和与相关方要求”、“领导和承诺”、甚至“文件和文件控制”要素都整合在“知识”要素下,从知识管理和文化培育的角度统一管理。这样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分析和决策能力、提升理论研究水平、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积累经验教训,通过知识要素的实施促进EHS文化的认同,借力EHS文化加速EHS管理体系的深入建设。

五、管理体系信息化控制

EHS管理体系的运作过程是一个有序地处理大量信息的过程,大量原始记录的处理、保存和调用,知识的更新、共享和传播,都迫切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在信息化程度很高的IC行业,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来全面控制EHS管理体系的运行成为可能。EHS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使运行的EHS信息处于动态管理、资源共享状态,甚至可以智能化地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或发出预警。通过在EHS管理信息系统中设置EHS管理体系标准,规范地配置PDCA工作流程,可以有效地保证HSE管理体系运行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比如员工可以查阅EHS相关资料、定期接受在线的EHS知识测试以检验培训成果;EHS经理可以分析工厂的工伤和患病趋势;系统可以随时提供EHS执行和计划实施的情况,按月、季、年汇报EHS业绩数据。以外,应当注意EHS管理涉及到组织的各个业务环节,因此EHS管理信息系统的各模块的功能和流程应当与企业内其他系统的功能和流程相集成,比如IC制造厂中的MES系统。

参考文献:

1、卓红,吴宁.建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J].四川冶金,2008(2).

2、周爱国.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与HSE管理体系整合技术原理和实践[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3(1).

3、王阳元,王永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之路[M].科学出版社,2008.

4、张立勇.浅谈企业HSE文化的培育与创建[J].吐哈汽油,2008(2).

第7篇

关键词:环境规制;技术创新;资源型企业

一、 引言

资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并上升为国家政治、关系民生以及战略发展的重大问题。伴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政府适时提出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自2007年起,环境规制进入密集深化阶段,企业环境保护的压力日益加大。

在日趋严格的环境规制下,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那么资源型企业如何应对环境规制带来的影响?很多学者认为,企业应对环境规制应选择技术创新。那么,环境规制对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到底如何?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择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研究了环境规制对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二、 文献综述

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来说,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关系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种假说是“制约假说”,即环境规制抑制企业的技术创新。其基本假设是当环境规制标准不严时,企业仅仅采用较为粗浅的技术来使之达到环保的标准。但是假如环境规制标准提高,即国家对企业的排污要求变得严格时,企业则采用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的方法来达到环保的标准。企业不会选择自主创新,因为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的自主创新会使研发支出大幅度增加,而企业绩效的增加没有那么明显,而从国外引进技术则可以在短期内看出绩效增长。

第二种假说是“环境规制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无关”。国内外一部分研究认为,环境规制对企业的各方面的要求增加,但是这仅仅表现在企业的环境成本上和环境费用上。环境规制仅仅停留在环境问题表面,这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无关。

第三种假说是“环境规制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这就是著名的“波特假说”。该假说认为:适当的环境规制将刺激技术革新,从而减少费用,提高产品质量。这样有可能使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同时,提高产业生产率。

纵观现有研究,其中绝大部分的论文是做实证研究的。因为实证研究在评价过程中过分依靠定量化手段,在复杂的数字转换和统计处理过程中,容易造成某些信息的丢失,或者渗入一些“噪音”,而建立在这些信息资料基础上的评价结论就难以反映评价对象的真实情况。在文献中,所举的例子虽然很多,但是每个例子说的都不清楚,因此实证的研究可借鉴的地方并不多。

因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用以弥补实证方法的弊端。本文以资源型企业――伊泰B股作为研究的主要案例,来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从企业角度对具体的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制定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增长的相关政策和采取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三、 面临的环境规制

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伊泰B股”(股票代码900948)。主要以煤炭生产经营、煤制油、铁路运输为主业的大型现代化能源企业。近年来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如表1所示。

2004年,为了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改进生产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鄂尔多斯环保局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鄂尔多斯市政府《人民政府关于鄂尔多斯市煤矿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批复》,对煤矿企业开采方式提出了严格限制。

国家把节能减排提到日程上来,严格限制资源型企业的高污染、高排放。此外,国家的排污标准、合格标准越来越严格,即环境规制的标准提高,资源型企业达到环境标准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国家有关部门的查处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大,如2011年3月5日,鄂尔多斯环保局做出环保指示,要求抽查企业的排污量是否符合标准,同时对其焦油含量、排污量等进行了抽查。

随着“十二五计划”的开展,国家下发一系列的保护环境的文件,坚决反对过去所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清洁安全生产。

四、 伊泰集团技术创新措施

1. 组织架构创新。面对较为严格的环境规制,伊泰集团成立了环境保护委员会,董事长作为主要负责人,负责公司环境保护工作。为了有效地遵循国家的各种有关环保的政策法规,伊泰集团先后出台了《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程序文件》等有关环境保护的文件,并且召集相应的专家不断进行评议,进行修改和订正法律法规。

2. 完善相关制度。为了达到相应的节能减排的目标,伊泰集团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同时制定更为严格的企业内部标准,如《年度节能责任状》,公司将每年度节能减排目标逐渐分解到各部门和车间,使节能减排的目标在小的地方逐步实现,同时进行绩效考核。这种方法的有效实施有力地促进了节能降耗责任目标的落实,效果很好。

3. 装置设计中的技术创新。伊泰集团[积极地进行自主创新研发,与山西煤化所合作,自主研发费托合成技术,在科研上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科研人员在设计阶段严格遵循“能量循环使用”的设计准则及“近零排放”的设计理念,实现了装置能量的转换及综合利用,减少碳排放量。

伊泰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共同研发煤液化、气化的生产工艺。该项目充分利用剩余的反应热发电,以在精馏过程中和吸收过程中所放出的过多的热作为热源,利用物理化学技术制备电源。除了换热技术外,空气冷却技术也是该工艺的主要创新点,采用该技术可以有效地保存水分、节省能量。煤炭气化、液化会发生化学反应,在此化学反应中会产生工业废水,该装置中有污水处理装置,反应的工业废水又经过污水循环装置。污水经过循环装置后,又可以变成干净的水。尽管项目开始期间,购买装置费用较高,安装费用也较高,但是从长远来看,对该企业的经济利益的促进是很明显的。

4. 装置运行中的节能减排。除了在设备安装本身,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即在大生产工艺中也有很多的节能方面。首先是优化装置开投料方式,严格限制反应物料在开车或者停车的过程中的大量停留,使反应物料在反应过程中维持大部分;二是对工厂的原有的操作参数进行优化,不断进行投料实验,探索最好的配料比;三是采用自动化装置,不断地提高能量转换的速率,保持能量不断地转化,确保反应在适宜的温度、压力下反应,保温保湿,减少反应物料的损失。

5. 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投入指的是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研发支出的经费(扣除研发的其他项目经费)。

五、 技术创新效果

1. 专利授权数。专利授权表示企业拥有的被国家认可和保护的技术创新成果。本文用专利授权数来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伊泰集团的专利授权数如下:

伊泰集团专利授权数在2010年~2011年为0,从2012年起逐渐增加,2013年为26件。2014年虽然比2013年略有下降,但整体上呈上升趋势。

2. 新产品销售收入比。新产品销售收入比能够衡量技术创新水平、能力及技术创新效果越好。公式为:

伊泰集团在近几年中不断推出新产品,煤化工产业也不断地出现新的合成物质,这些新产品经济效益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技术创新的效果。

通过观察图2我们可以看出伊泰集团新产品的经济效益在近五年来是逐渐上升的,即伊泰集团的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即表明伊泰集团的技术创新效果显著。

六、 伊泰的未来发展战略

伊泰集团将继续与山西煤化所合作,一起发展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的综合利用率,提高产品的延伸价值,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战略。

在原料的选取方面,伊泰集团将努力做好煤炭的选择,肯花大价钱投资质量好的原料。伊泰集团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努力提高煤炭的整体转化效率,建立新型的、不同于传统的煤化工项目,争取成为煤炭加工企业的领头羊。

七、 结论

通过以上对伊泰集团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环境规制促进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伊泰集团面对越来越严格的环境规制,首先从管理层面重视环境规制,该集团成立环保委员会,同时对企业内部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要求,从小处、实处做到环境保护。其次,伊泰集团在严格的环境规制下,在技术层面进行了很好的技术创新,如装置设计中的增加节能减排、装置运行中的节能降耗措施、设计工艺流程来提升企业的安全性能。此外,伊泰集团技术创新投入逐年增加。

其次,技术创新效果显著。伊泰集团专利授权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都在逐年上升。

最后,面对环境规制,伊泰集团应继续加大自主创新,这必然促进企业绩效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李平,慕绣如.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效应差异性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6):97-102.

[2] 肖鹏,胡许萍,刘金培,李林.环境规制差异对我国跨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海尔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经济经纬,2015,(1):102-107.

[3] 吴青.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基于我国30个省份数据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8):100-103.

[4] 李拓晨,丁莹莹.控制机制对环境规制与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关系影响研究[J].情报杂志,2012,(8):198-203.

[5] 赵红.环境规制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J].管理现代化,2008,(3):4-6.

[6] 张三峰,卜茂亮.环境规制、环保投入与中国企业生产率――基于中国企业问卷数据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1,(2):129-146.

[7] 黄平,胡日东.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互相促进的机理与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1):99-103.

[8] 凤亚红.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发效应及其制约因素[J].生态经济,2013,(11):163-165.

[9] 江珂,吴磊.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的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2011,(22):166-167.

[10] 赵红.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J].经济管理,2007,(29):57-61.

[11] 王国印,王动.波特假说、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对中东部地区的比较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1):100-112.

[12] 沈能,刘凤朝.高强度的环境规制真能促进技术创新吗――基于“波特假说”的再检验[J].中国软科学,2012,(4):49-59.

[13] 徐静茹.浅谈环境规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18个工业行业的分析[J].企业导报,2012,(2):74.

[14] 周小不,何云.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互动机制[J],时代金融(下),2012,(10):22-26.

[15] 郭艳萍,李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应用研究――对伊泰股份贝塔系数的测算[J].经济论坛,2013,(5):95-98.

[16] 马海良,黄德春,姚惠泽.技术创新、产业绩效与环境规制――基于长三角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1):49-59.

[17] 郭庆.中国企业环境规制政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6.

[18] 赵红.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7.

[19] 董敏杰.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论文,2011.

[20] 孙晓伟.企业环境责任缺失:成因及治理[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0.

[21] 李娜.基于资源观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0.

[22] 黄蕙萍.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产业环境规制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0.

第8篇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是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为目标,集中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科学素质和环境意识、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专业课程通常由通识通修课程,学科专业平台与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教学实践课程等模块组成,各模块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优势与特色。

 

一、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及影响因素

 

环境科学专业具有以下特点:1.综合性强。对环境问题的系统研究,要运用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数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种科学知识。2.研究领域广。研究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技术科学诸多方面,研究的空间尺度从微观粒子到宏观的宇宙环境,时间跨度从皮秒到万年。3.分支学科多。分支学科包括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4.研究的整体性。环境中的各种变化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时,需从起因、机理及控制途径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1]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国家及社会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口的增加,在环境监测、产业污染控制、循环经济建设、城乡环境建设、环境教育等诸多领域都需要大量的环境专业研究型及实践型人才。2.环境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污染控制技术、生态保护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技术,乃至环境伦理、环境法律、环境管理、环境经济学的快速发展,高等环境科学教育需要适应环境科学专业知识更新的节奏,寻求全新的模式以适应对环境科学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2]3.相关学科的进步。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高度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无论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还是技术科学或者哲学的进步,都会给环境科学研究带来新的机遇和变化。4.环境监测设备和空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环境监测设备的广泛使用推动环境科学从定性描述向量化方面的纵深发展,而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全球定位系统为主体的空间信息技术、系统建模技术等也获得长足发展,提高学生对这些技术及方法的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环境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5.师资队伍的稳步成长与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高水平、高素质、结构优化、质量优秀的教师队伍是环境科学专业发展的有力保障,而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实现环境科学类专业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3]6.专业实践教学的加强等。专业实践具有直观、综合、与实践结合紧密等特点,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4] [5] [6]

 

二、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学分要求

 

环境科学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以及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环境科学专业的学制一般为4年,实行学分制管理,要求至少修满150学分方可获得学士学位。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科本科专业规范的要求,环境科学本科专业教学内容由普通教育(通识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三大部分17个方面构成。

 

普通教育内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实践训练等。专业教育内容包括:环境学,环境自然科学, 环境技术科学,环境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实践训练等。综合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学术与科技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自选活动等知识体系。

 

三、典型高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课程学分设置之比较

 

本研究选取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及内蒙古大学四所综合性大学,进行环境科学本科课程学分设置的比较,以此为基础,分析不同高校本科课程设置的特色与优势。四所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统一按照通识通修课程,学科专业平台与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教学实践课程(毕业论文,综合实习,社会实践等)进行设置,学分分配情况如图1所示。

 

各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学分分配

 

从图1可以看出,四所高校中,吉林大学总学分及通识必修课学分要求最多;内蒙古大学总学分要求次之,通识必修课要求学分较少,但学科平台及专业核心课学分偏多;中山大学与南京大学要求的总学分、通识通修课程、学科平台及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学分大体相当。

 

给出各模块学分占总学分的百分比,其中必修课是指通识通修课程和学科平台与专业核心课学分之和。

 

各模块学分占总学分的百分比

 

从图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就通识通修课程而言,内蒙古大学通识通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相对较低,吉林大学相对较高,中山大学及南京大学通识通修课程所占比例居中;对于学科平台及专业核心课,内蒙古大学所占比例明显偏高,达到40%,其他三所高校基本持平;对于专业选修课,吉林大学专业选修课学分所占比例较少,内蒙古大学次之,中山大学与南京大学相对较高;实践教学中,吉林大学要求学分比例较高,其他三所高校基本相当;就必修课而言,四所高校学分百分比在61%~68%之间变动。此外,吉林大学增设课外培养计划,而其他高校目前尚未开展此类计划。

 

综上所述,四所高校必修课修读比例相当,课程设置遵循《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变动性相对较小。对于选修课,不同高校有不同的设置方式,南京大学与吉林大学分方向设课,其中南京大学按照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及环境规划管理方向设课,吉林大学按照环境基础、环境化学及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设课,中山大学与内蒙古大学未分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四所高校中,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内蒙古大学专业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分别为32.48%、30.00%、14.14%、22.86%。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四所学校各有特色,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分方向授课,突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专”的特质,而中山大学、内蒙古大学则体现“综合”的特性。其中,中山大学专业基础教育偏重于化学课程的讲授,化学类课程占全部基础课的一半左右;南京大学侧重于培养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及环境规划管理方向的专业人才,课程设置专业性极强;吉林大学集中加强学生专业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内蒙古大学则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加强教学与建设项目的衔接,将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节能评估、工程设计等案例融于教学过程,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准备。

 

环境科学专业几乎覆盖全国,综合性大学中环境科学专业布点数最高。因此,以“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有特色”的人才培养要求为目标,提高综合类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决定其所需基础课内容广,专业课门类多,然而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合理的教学计划、有效的课程设置、新课程的补充、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都至关重要,对于这些环节的改进与创新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9篇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在科学界定生态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将其典型特征归纳为投入复杂性、模式多样化、手段多维化、绩效多重性四个方面,并提炼出生态创新价值创造的路径概念模型。同时,详细阐述路径子结构及要素构成,并从时间维分析了要素的联系机制。

关键词 :生态创新;价值创造;路径;要素关联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4.001

作者简介:马玎(1984-),女,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管理;叶建木(1967-),男,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项目管理、创新管理。

收稿日期:2015-04-12

面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全球性问题,各国政府都在加紧从传统线性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的变革。生态创新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载体不仅是企业应对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也为企业提供了潜在的绿色机遇。国内外已有经验表明,创新性地解决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企业在全球生态化转型形势下的竞争优势来源。然后,我国企业在生态创新实践上却显现出技术、能力、投入上的明显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企业缺乏对于生态创新效益引擎机制的认知。因此,明晰生态创新价值创造的路径结构以及要素关联就成为亟待探索的实践问题。这不仅为实证研究搭建了理论框架,也为企业进行自身绿色竞争力的考核提供了参考体系。

1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界对生态创新的后果研究整体上倾向于生态创新与企业绩效二者直接关系的验证,而对于二者转化内部机理的研究成果相对偏少,理论视角较为单一,讨论层面略显片面。Cheng等借助结构方程分析了生态创新的不同类型对于竞争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生态组织创新对企业的竞争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rzychodzen等以波兰和匈牙利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了产品、过程、市场和供应链生态创新的强度都与公司的投资回报率正向相关。Ghisetti等通过德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多元回归说明生态创新的决定因素政府规制强度会对不同类型的创新模式与运营绩效的关系产生区别化的调节效应。相比之下国内学者的研究更侧重于生态创新到企业绩效的情景条件分析。李怡娜等构建了制造企业实施绿色环保创新的驱动因素与实施效益的理论框架,并通过珠三角地区148家制造型企业的实证分析说明环境绩效是生态创新与竞争绩效的中介机制。蔡乌赶等在系统梳理生态创新内外部驱动因素的基础上,指出了内外部驱动通过经济与环境协调的整合能力作用于创新绩效。彭雪蓉则通过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实证分析得出资源获取是分别是生态工艺创新、生态管理创新与组织绩效之间的部分中介和完全中介。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围绕生态创新类型、调节机制、中介机制等视角,对生态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联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但忽视了从整体上,时间维度上剖析生态创新模式到价值创造的路径,致使研究结论缺乏针对性。因此,基于生态创新的内涵和特征界定,本文尝试性地构建了生态创新价值创造的路径结构,并分析了路径模块之间的要素关联,以期厘清生态创新效益获取的关键节点与要素要求。

2 生态创新价值创造的路径结构

2.1 生态创新的内涵

生态创新从两个方面区别于一般创新:生态创新的双重外部性使其驱动不仅体现于市场拉动和技术推动,也反映于政策的强制;生态创新的多重目标追逐使其实现过程即依赖一般的创新资源也强调外部网络的参与和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因此,笔者将生态创新定义为:企业在规制和利益相关者压力的驱动下,依据自身的技术状况、资源水平、关系网络和整合能力选取不同的创新类型(生态工艺创新、生态产品创新、生态组织创新、生态市场创新),并结合优势和功能定位运用成本、差异化、制度、营销手段来达到资源环境的改善、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企业竞争优势的保持。由此可见,生态创新呈现以下四个典型特征。

(1)投入复杂性。生态创新在需求、供给、产业链和社会网络等诸要素之间形成复杂交互关系使其在投入层面已经超越了知识、人才、资金、信息的综合运用,而上升到了技术、资源、关系、能力的整合及生态属性的嵌入。

(2)模式多样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影响的降低不是局部性和片面性的,而是需要企业在研发与创新、采购、生产服务、市场拓展和销售、产品使用和循环利用整个价值创造链上实现环境与经济利益的兼顾,这使得其创新模式涵盖工艺、产品、组织、市场创新。

(3)手段多维化。企业基于给定的路径依赖和市场位势条件下选择不同的生态创新模式也意味着其在获得效益目标上战略定位的差异化:这既包括提高生态效率和产品在健康、环保、耐用性、可循环等生态特异性来实现传统的成本优势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也包括提高可持续发展观的组织文化和市场接受度的生态制度化和生态营销。

(4)绩效多重性。生态创新在追求一般创新在技术产出创新绩效的同时,也力求环境利益和经济效益的兼顾,并最终带来企业存续的可持续竞争绩效。这不仅因为生态创新是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强调核心业务中社会责任的嵌入而带来经济回报;也源于创新价值体系中环境维度的纳入,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路径结构的概念模型

结合生态创新的内涵界定与典型特征,提炼出生态创新价值创造的路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概念模型细分为生态创新投入、生态创新模式、生态创新手段、生态创新绩效四个子模块,每个模块由四个要素构成。

3 生态创新价值创造的路径要素关联

3.1 路径模块及要素构成

(1)生态创新投入。生态创新的成功实践不仅依靠具有生态属性技术的支撑,也需要人、财、物等一般创新资源到环境战略、意识、环境管理经验等特异性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企业与外部网络在资源互补、知识转移、合作、沟通关系的形成以及企业对内对外协调环境与经济目标的能力也是实施生态创新的必要条件。

(2)生态创新模式。生态工艺创新是通过改造现有流程、系统或者加入新的工艺来最小化环境影响的生产活动;生态产品创新是通过降低生产和使用期内的环境污染、有害物质和能源的使用,提高最终处置时的可回收性来实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最低环境影响的产品开发活动;生态组织创新是通过改进或者变革管理过程以及组织模式来达到环境理念在组织惯例、制度、文化上的根植;生态市场创新则是解决绿色需求、开拓新市场或者对现有产品的生态特性的强化来达到增加销售额、提升企业绿色形象的目的。

(3)价值创造手段。自波特提出竞争优势理论以来,总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在竞争力获取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而随着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对管理的强调,企业通过制度管理获得的价值也逐步被挖掘。此外,环境绩效信息因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未纳入顾客的消费者决策而制约了绿色市场接受度,这就需要在市场创新层面强化品牌和营销能力。因此,将生态创新手段归结为生态效率、生态差异化、生态制度化、生态营销。

(4)生态创新绩效。创新绩效主要是反映生态创新带来技术成果在专利、论文、获奖、新产品份额上的增加;环境绩效是对原材料和能源投入的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的减少、毒害性降低等环境改善程度的衡量;经济绩效既包括利润率和资产回报率等直接经济效益,也隐含企业形象、满意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回报;可持续竞争绩效则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的综合指标。

3.2 要素的关联机制

生态创新价值创造路径上的要素的交互作用不仅影响企业生态创新的倾向与模式,也决定了价值创造的广度和深度。以下遵循路径的时间维,逐步分析路径子结构要素的关联机制(见图2)。

3.2.1 生态创新投入与生态创新模式

生态工艺创新作为以技术为导向的流程优化,在强调资源生产率、减排降污技术开发的同时,也要求资源上的配合、外部研发网络的关系管理以及协调生产效率与环境目标的能力;生态产品创新在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目标下,除了技术和资源的投入,更强调对于外部商业网络(供应商、分包商、零售商、渠道商和回收再利用商)在产品价值链上的关系治理,以及协调产品质量与环境目标的能力;生态组织创新承担着环境绩效改善的制度依托,一方面依赖于对培训、教育、体系认证的资源调度,一方面也借助外部社会网络(政府、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中介机构)的对话沟通以及协调制度建设与环境目标的能力;生态市场创新的市场导向则不仅需要管理层感知市场绿色机会并成功进行商业化推广经验的环境战略资源,也需要配合与终端客户的关系治理以及协调市场营销与环境目标的能力。

3.2.2 生态创新模式与价值创造手段

由于技术、资源、关系、能力上的非均衡,各生态创新模式也会依据自身战略定位选取差异化的价值创造手段。生态工艺创新是基于环保法规的响应,主要是通过降低负的环境影响、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循环利用工艺来达到提高生态效率的目的;生态产品创新给消费者带来使用阶段中的能耗降低,废弃和循环再利用阶段中处理价值提高的直接效应感知,有利于形成生态差异化优势;生态组织创新不仅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保障了生态工艺创新和生态产品创新在组织惯例、程序、机制、系统上的变革,也通过绿色文化体系的培育保障了企业内部的价值协同和外部的利益协同,因此形成了价值创造上的制度保障;生态市场创新则需要通过生态营销促进生态属性信息的传递、培养消费者环境意识、树立企业的生态友好形象,从而满足并创造绿色需求。

3.2.3 价值创造手段与生态创新绩效

生态效率提升一方面催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这通过环境专利的转让或者商业化获得创新绩效,另一方面因污染防治以及资源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而带来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生态差异化不但带来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降低的环境绩效,也会因“先发者优势”获得高额的市场回报和绿色形象的塑造而提高经济绩效和竞争绩效;生态制度化不仅通过降低组织行政成本、提高员工满意度和高管资源承诺度而带来资产回报率提高的经济绩效,也通过构建企业、社会、生态利益统一的长期战略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竞争绩效;生态营销则通过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实现成本有效性和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和可持续竞争绩效。

3.2.4 生态创新绩效与生态创新投入

生态创新的价值创造路径结构是一个闭合式系统,即创新绩效会对创新投入存在反馈和影响。这种回馈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创新绩效决定着再次生态创新时的技术制度,这包含技术的搜索轨迹、相容性和成熟性以及技术应用上的可得性、可靠性、工艺灵活性;生态绩效决定了技术在环境层面的约束和可能性;经济绩效的提升又进一步转化为投入于生态创新的技术、资源和关系的开发维护;可持续竞争绩效影响着企业持续投入技术研发的意愿、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强化以及不断协调经济与环境目标的倾向与能力。

4 结语

生态创新作为我国经济模式生态化转型和综合国家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路径,其价值创造的路径识别和要素关联的梳理明晰可以对企业的自主绿色化转型产生激励和参考。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创新的目标、过程、结果提出了系统的内涵界定,并将其典型特征归纳为投入复杂性、模式多样化、手段多维化和目标多重性。同时,提炼出涵盖投入、模式、手段、绩效的价值创造路径子结构,阐释了各子结构的要素构成,并从时间维梳理了各层子结构之间要素的关联表征。未来研究可以从三方面对本文架构进行拓展:在生态创新的前置研究中,可以从技术、资源、关系、能力角度提炼企业在不同创新类型、产业或者规模下的具体驱动或者障碍因素;在生态创新的后果研究中,将创新手段概化为可操作化的实证变量,进行生态创新效益获得的中介机制探索;在企业生态创新绩效的整体评估中,可以依据此框架构建具体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 Cheng C.C.J.,Yang C.-l.,Sheu C. The Link between Eco-innovation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a Taiwanese Industry Context[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4(64)

2 Przychodzen J. & Przychodzen W.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Publicly Traded Companies in Poland and Hungary[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4(90)

3 Ghisetti C.,Rennings K.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 and Profitability: how Does it Pay to be Green——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German Innovation Survey[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4(75)

4 李怡娜,叶飞.制度压力、绿色环保创新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1(12)

5 蔡乌赶,周小亮.企业生态创新驱动、整合能力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3(1)

6 彭雪蓉,魏江.生态创新资源获取与组织绩效——来自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5)

第10篇

【关键词】 大学教育改革;环境会计教育;会计人才培养

一、工业文明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尤其是二战之后,西方国家为尽快复苏经济、实现工业化,一味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大力推崇“烟囱产业”。尽管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污染排放日趋严重,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物质资源和生态环境已呈现出日渐衰竭的征兆。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人口的剧增、需求的增加、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个国家尤其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忽视了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把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在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从而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污染,气候异常。

工业文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问题又出在哪里?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不妨从环境教育中寻找答案,也许会有另一种启示。我国在《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生态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大计,环境教育为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环境教育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因为环境教育系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全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环境教育作为21世纪的一门重要的教育事业,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本文主要从环境会计学校教育入手进行剖析,以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环境会计教育体系。

二、我国环境会计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环境会计教育是以环境会计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提高受教育者环保意识和培养环境会计人才为目的,应用各种教育形式和手段教育对象进行知识传授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一)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 实施环境会计教育是培养和造就未来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要

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与传统会计的许多分支密切相关,其理论依据和精髓所在是可持续发展。开设环境会计教育,讲授环境会计知识,可以使受教育者从一个更加全面角度看待会计的各个组成部分,不仅使学生知道具备环境会计知识和技能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而且还从一个更广泛和深刻的角度揭示现行会计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进而正确把握会计与企业经营和其他部分之间关系,提高受教育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和造就未来复合型会计人才。为此,需要“从培养未来会计人才的战略角度,进行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和教育结构的调整”(袁广达,2003)。可以这样说,大学环境会计教育是受教育者会计综合能力提高的捷径,并会对传统会计教育模式带来全新的突破,而环境会计知识的综合性为这种新型模式下的复合型会计人才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

2. 实施环境会计教育是学校环境道德、环境文化建设的需要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担负着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同时又是环境排污的主要源头。学校为企业培养需要人才的后备军,承担传授环境知识和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主阵地。企业社会责任包括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道德责任则是对企业更高层次的要求,它能提高企业的形象。就企业环境道德修养过程而言,要主动地进行环境管理,积极承担社会环境责任,它与企业利润创造、文化道德建设紧密相关,并突出体现环境会计教育成效。同时,环境会计教育是企业环境管理一个重要内容,在会计上表现为环境会计价值核算信息系统建立。而环境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环境会计教育所传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说,环境会计教育是环境会计价值核算建立的基础。不仅如此,环境会计教育的实质是环境意识、道德等方面的人格化教育,是对环境保护知识的提升。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培养环境会计专业人才,其受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从事工商管理工作的所有人员,还包括在高等院校中工商管理学科专业的所有学生。

3.实施环境会计教育是我国环境资源现状提出的迫切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忽视了环境资源的保护。应当知道,在资源过度消耗与生态环境恶化的今天,企业不仅仅是谋取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也是谋取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量与质的协调化、追求自身与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为此,必须进行环境教育和环境会计教育,从而将“绿色理念”注入到日常大学教育活动中,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环境会计教育的任务是使人们了解、熟悉环境和环境会计的特点,培养和造就会计职业人员和公众的环保意识,最终促使环境会计专业知识转化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二) 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已经颁布的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是环境会计教育的法制保障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等。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的奠定,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施可持续发展已被大众广泛接受,环保意识已经逐步深入人心。这为环境会计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法律保障,也构成了环境会计教育部分内容。

2.比较成熟的我国的相关教育体系为环境会计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

目前我国建立了比较成熟的教育体系,并具有一定规模,环境会计教育可以参照其教学经验、教育方式,结合它的特点融入传统会计之中。另外,国内各地高校的办学的软、硬条件也日趋完善,环境会计教育可以依托这些软、硬件,更加方便地实行课堂教育、社会教育、实验启发教育、网络远程教育。

3.环境会计教育有其例外的动因

一方面,会计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讲授环境会计课程使学生更加全面理解会计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拓展未来会计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内涵;另一方面,开设和学习环境会计,在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日益成为制定企业日常经营决策和发展战略重要因素趋势下,可以使学生在人力资源市场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最后,研究环境会计教育对于环境会计本身也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会计能够被企业接受并发挥作用,取决于具备必要知识和技能的会计人才在实务界的工作效果,大学环境会计教育无疑是培养上述人才的重要手段。

4.国外环境会计教育成熟的模式可以为我国借鉴

环境会计教育在国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我国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国外一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环境会计教育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环境会计理论基础和实务操作相对较为成熟,环境会计教育体系正逐步形成。我国环境会计教育可以借鉴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在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提高和完善。

三、国内外环境会计教育现状

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英两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现状,对于研究我国目前条件下开设大学环境会计课程、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和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必要的。同时,也可以从中反思教育如何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这一重要而长远的教育指导思想。

(一)国外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现状

1.环境会计教育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初具规模

在英美两国大多数大学的会计系均讲授环境会计。在教学大纲中规定环境会计内容的大学会计系在英国为71%,并呈一种上升的趋势;而在美国学校有开设独立的环境会计课程,名称如“环境会计”、“政府、商业和自然资源”、“环境会计过程”、“环境会计高级专题研究”等课程(袁皓,2006)。美国的工商管理学院中,至少有60所进行了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其中,72%的工商管理学院开设了环境管理方面的选修课,47%的工商学院开设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包括环境会计、环境管理选修课(厉以宁,2004)。尤其是工商学院为企业培养的管理成员,特别是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和会计硕士学位(MPACC)课程。其讲授环境会计内容已成为大学会计系的必然选择,这些学校均在一些课程中设置了与环境会计相关的内容,课程名称和内容仍反映出环境会计的丰富内涵。不单独开设环境会计课程的大学,大部分的环境会计内容是融合在其他会计学课程中讲授,最常见的涉及到环境会计的科目课程包括:财务会计、管理/成本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等。由此可见,国外大学校讲授环境会计的立脚点是环境会计对传统会计学分支的影响以及如何将环境会计的内容有机融合入现有的教学框架。不过,将环境会计作为传统会计课程做法有望逐步独立出来,在英国更是如此。可见,环境会计教育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重大。

2. 内容体系比较完整

美、英两国大学会计系讲授的环境会计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环境会计概述,主要是与环境会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如环境问题对企业经营的潜在影响、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及其内容、政府环境法律与政策及其与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等;二是环境管理会计,也就是如何使用环境会计信息支持企业内部决策;三是环境财务会计,即环境会计信息的对外呈报。根据相关资料研究,美、英两国大学所教授的环境会计涉及到如下具体内容(袁皓,2006)。

第一,环境会计概述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内容及其评估方法;(2)企业环境政策概述;(3)企业环境发展和监控系统的构建;(4)企业经营对环境影响的评估;(5)公司环境审计与评估。

第二,环境管理会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垃圾处理、污染及资产废置的会计问题;(2)环境问题预算与绩效评估;(3)环境投资评估;(4)与环境有关的研发、预测和设计会计;(5)产品生命周期与环境成本研究;(6)企业并购与环境成本、效益分析。

第三,环境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财务报告中的环境问题;(2)独立的环境财务报告研究;(3)与环境有关的或有负债及会计差错更正问题;(4)与环境有关的支出与承诺的会计处理问题;(5)与环境有关的借款、所有者权益及保险问题;(6)审计报告中可能涉及到的环境问题研究;(7)与环境有关的资产(如存货、土地等)价值评估问题。

3.环境管理会计教育具有较强的前景

英、美两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的内容、现行环境会计教育重点和环境会计教育的未来趋势具有许多的相似性。具体而言:首先,环境会计概述在两国均不是重点教学内容;其次,与环境管理会计相比,环境财务会计的教学更加受到重视,而且对环境财务会计的重视程度在未来会进一步得到加强,这是由于各种利益相关者对更多的环境信息披露和呈报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后结果。

4. 环境会计教育目标明确

发达国家大学环境会计教育基本目标,主要是使学生理解会计在支持公司实现其环境目标中的职能以及如何实现这些职能和会计的各个分支与环境会计之间的紧密联系两个方面。为实现上述目标,在环境会计教学中,讲授的内容将紧紧围绕学生具备理解并参与制定公司的环境事务战略能力方面,且这些环境事务战略应当使公司在环保日益受到各利益相关者重视的社会中具备竞争优势。

(二)国内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现状

1.起步晚

我国开展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进环境会计理论。相对于国外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已向环境会计准则与制度等方面纵深发展,我国对环境会计研究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学环境会计教育还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课程设置还没有形成系统环境会计理论体系和成熟的实践模式。

2.形式单一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目前环境会计教育主要还是以老师为主的课堂式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师念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都忘记”的现象。教育方式、手段单一死板,缺乏灵活性。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不多,实验室建设与实践基地建设严重滞后,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不少学校的教学仍是“纸上谈兵”。 环境会计师资力量和教材严重缺乏,相应的软、硬环境会计教育环境较差。

3.普及率非常低

目前,环境会计教育在我国大学还没有形成体系,普及率极低,并缺乏专业的环境会计师资力量和教材以及相应的软、硬环境会计教育环境。国外(尤其是英、美等国)大多数大学的会计系均讲授环境会计的有关内容。而我国只有极少数高校才开设环境会计或与之相关的课程,教学内容则局限在传统的会计、审计,较少地涉及环境方面。即便是有所涉及环境会计,也只是将环境会计的内容简单地拼凑在其他会计学课程中,难以形成独立系统的的环境会计教育内容。另外,直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关于企事业单位环境会计的培训机构,环境会计的教育还没有在企事业得到很好的落实。

4. 教育目标不明确,发展定位不准

目前,我国环境会计教育还没有一个科学明确的教育目标,对于需要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考虑得不够,发展定位不准,培养模式特色不鲜明。同时,会计教育难以根据社会的变化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确定环境会计教育目标,导致大学环境会计教育几乎成为空白,或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因此,现行我国会计教育是不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环境会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满足实务工作中,企业对掌握环境会计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需求,其重要动机之一正是源于试图满足市场需求的愿望。

四、国内外环境会计教育差距原因分析

(一)环境会计制度设计滞后

1. 环境会计制度不完善

发达国家高校和企事业单位都比较重视环境会计教育,这在他们的财务报表中就可以得到验证。例如绝大多数美国企业都会按照公允会计准则信息披露要求披露有关环境会计方面的信息,其中尤以上市公司做得最好,美国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新闻、布告栏、会、年报和单独环境报告说明环境事务。根据调查,2000年全球最大的250家公司中编制环境报告的比例已达50%,北美、欧洲、澳洲有 70%以上的公司编制环境报告(王静,2008)。我国目前还没有环境会计财务报告方面的硬性要求,缺少相关的环境会计准则、制度对企业是否运用环境会计进行约束,致使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比例也不高。现阶段我国只是对上市公司作出了披露环境信息的要求,但其环境信息披露情况也不尽人意,缺乏条理上的明晰性、内容上的全面性和信息上的可比性。相关的会计制度、准则中没有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强制要求,企业缺乏信息披露的压力。而对于愿意披露的企业,由于缺乏标准,操作起来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使得公布出来的环境会计信息不具有可比性和相关性,起不到支持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作用。

2. 与环境成本核算相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尚未建立

与环境成本核算相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尚未建立。在环境会计中,环境成本的核算是难点和重点之一。可以说,解决环境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是深化环境会计研究与推广应用环境会计的关键。但是,在我国目前尚无环境成本核算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企业内部也尚未建立与环境成本核算相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在实务中,多数企业在环境会计成本的确认、计量方面混乱,对公布环境资料持低姿态,公布的环境资料不全面且可比性差。

(二)会计教育市场缺陷

1. 缺少环境会计专业人员

环境会计是一门由环境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的学科,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要运用到多门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如果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那么应用起来会出现很多问题。但目前我国仍然按照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会计人员,会计学科里也没有设置相应的环境会计专业,因此大多数会计教师只对本专业知识掌握得较好,还没有真正的环境会计专业人才。环境会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市场教材较少,师资队伍不健全。这一方面是因为环境会计理论实务的不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政府、社会、学校对环境会计教育的关注程度很不够。

2.缺少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市场

从理论上讲,逐利的投资者需要企业披露相应的环境会计信息,据以判断企业环境活动的财务影响,判断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和投资的风险大小,进而决定对该企业的投资策略。但现实中,投资者投机心理、短期行为和对投资知识的无知或疏忽,导致对环境会计信息需求不足,这就使环境会计信息的供给会日渐萎缩,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环境会计教育的发展。因为从教育产业的角度来看,“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而用人单位是这些‘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学校必须时时明确来自‘市场’的需求,甚至可以这么说市场决定了环境会计教育”(孟焰、李晓梅,2008)。

(三)普遍存在的环保观念淡薄、环保意识差问题

多年来,尽管有环保部门一直在进行环保宣传,但环境污染事件却接连发生。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仍然认为环境问题很遥远,对环境保护漠不关心。环境道德并没有根植于广大会计专业人员之中。而在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只顾眼前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缺乏学术精神,不愿意在还并不成熟的环境会计学科里学习、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环境会计教育的发展。二是我国企业环境责任意识不强,受利润最大化的绩效观影响,企业往往只顾自己的眼前利益,不愿意承担环境会计教育成本,致使大学环境会计及其相关学科招生计划空缺甚至没有,环境会计学科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点几乎没有。

(四)环境会计教育背景方面

1.政治方面

由于我国政治体系改革缓慢,尤其是干部体制存在的弊端,造成一些地方政府和一些干部对环境会计教育极不重视,甚至在千方百计阻碍环境会计教育的发展和环境会计的实施。而政府官员错误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及浓厚的本位主义,又造成仅以GDP的大小来衡量政绩唯一标准,忽视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认为只要本人在任时只要经济发展上去就行,而将环境污染抛于脑后,这必然会对环境会计教育和环境经济核算在我国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

2.经济方面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就目前来讲我国经济社会相对于国外先进国家而言还不发达,经济分布不均,贫富差距大,有些地方甚至没有经济条件实施环境会计的教育。于是,发展经济就成了一些地区和单位唯一的任务,忽视环境保护。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悖论:环境VS经济。由此可见,环境会计教育就势必要受到经济博弈阻力的影响了。而环境会计效应的潜在性决定环境会计教育效应的潜在性,急功近利使会计教育在我国难以形成环境会计教育市场,更难以让在经济上还处于一般水平的我国对环境会计教育给予较多投入。

3.文化方面

中华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诸子百家争鸣、儒道互补、儒道释相互融合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可以说,中华文化是包容万物的交互主义文化。交互主义文化具体到平民百姓就是“百姓、百姓、百条心”。因此,要想协调好国人的关系,在中国推行环境会计教育困难是有的,其任务也很艰巨,必须要有这个心里预期,以便做好思想准备。

五、实施我国环境会计教育的策略

(一)侧重公司环境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确立环境会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会计人才

大学环境会计教育最重要任务在于使学生明确公司行为的环境和社会责任。当然作为会计学的教师而不是社会伦理学者,为实现上述目标应当从会计的角度展开,从而使学生具备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会计职业道德。通过环境会计的教学,应当使学生加深对会计的经济和社会后果的理解,帮助学生探寻会计的社会本质,加深学生对会计在经济组织中的作用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会计理论的关键性发展。同时,讲授环境会计课程一定要从培养人才角度上考虑。一方面,要使学生具备环境会计知识,让学生在一个环境信息呈报日益受到重视以及环境收益和成本对企业经营和战略决策至关重要的环境下,更容易在会计人才市场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另一方面,环境会计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克服传统会计教学过于偏重会计的技术性和工具性,并割裂各会计分支的倾向。由于环境会计与诸多会计分支密切相连,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传统会计关注的范围,因此可以使学生具备整合不同会计分支以及会计与企业其它经营活动之间关系的能力,这种会计人才无疑也会受到市场欢迎。

(二)针对各个不同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将环境会计真正落实到本科、硕士和博士人才的培养上,使会计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环境会计教育对象范围广泛,包括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各个专业以及各企事业单位、政府相关部门和人员、社会环境中介机构、社会公众。本文就大学环境教育对象进行简单论述。

目前国内各高校的环境会计教育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应该在高校内开设环境会计的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在硕士点和博士点设置环境会计二级学科方向,将环境会计的主要教学内容结合到现有的会计课程中进行渗透式传授。这种课程模式,便于将环境领域的各方面内容分门别类,使学习者在各学科的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从会计的角度使学生明确“企事业单位经济行为的社会、环境责任”,从而使学生具备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会计职业道德,同时培养一批专业性环会人才作为这一新兴学科作理论和实务的支柱,并使之日趋成熟。另外,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委托大学实施环境会计知识的后续教育、短期培训和资格证书培训,使大学在环境继续教育、资格培训教育中获得经验,为对大学生进行环境会计知识教育打基础、做准备。参考国际上的经验做法和中国环境发展国家委员会的研究成果(厉以宁,2004),笔者提出如下包括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内容在内的环境管理教育,主要内容两大板块。一是基础理论部分:(1)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2)环境管理理念;(3)环境损害衡量;(4)绿色营;(5)绿色战略管理;(6)环境会计;(7)环境报告;(8)环境审计;(9)环境管理案例分析。二是实际应用部分:(1)环境问题、公共环境管理及企业环境管理理论;(2)环境经济学基础;(3)企业环境战略管理;(4)环境伦理与环境营销;(5)企业环境会计;(6)企业环境报告及审计;(7)环境运营管理及供应链环境管理;(8)企业环境风险管理;(9)小组研究项目报告。

(三)将环境会计结合到传统会计课程中进行渗透式传授,建立环境会计教育体系

1.将环境会计的主要教学内容结合到现有的会计课程中进行渗透式传授

环境会计的内容与传统的分支,特别是财务会计和成本/管理会计联系紧密,将环境会计课程内容结合到传统会计分支中便于帮助学生以一种更加全面和整合的方式看待会计,这样既可以达到环境会计教学的目标,也与环境会计的内容相适应。而就目前我国环境会计的实践和研究现状,统一开设独立的环境会计课程还缺乏基础条件和社会环境。

2. 将环境会计与其他相关学科相联系,通过各门学科课程化整为零地实施环境会计教育

众所周知,环境会计由环境学、会计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成。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要运用多门学科原理、方法和手段,尤其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如环境学、生物学等。因此要构成环境会计体系,开展环境会计工作,就要对以上学科综合运用、融会贯通。如在对环境业绩的计量中,就可能需要大量应用实物量的计量单位,如节省多少能源,节约多少资源,减少了多少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等,这都需要会计人员运用财务会计以外的知识来解决。因此,会计人员必须更新其传统的知识结构,加强学习,及时总结环境会计的经验,一方面必须懂得环境方面的知识,如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等;另一方面,还要具备社会学、统计学、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注重学科交叉运用的研究发挥相关学科研究的长处,从多角度、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出发探索人类生存环境改善的微观基础,促使环境会计和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方法趋于合理与科学。将环境会计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通过各门学科课程化整为零地实施环境会计教育。

3. 建立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环境会计教育体系

环境会计教育应该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建立必修课,选修课,实验课,活动课等多种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教育,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成环境会计教育的开放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应拘泥于环境会计科学教育体系的需要,还应多反映一些新知识和新技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注意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和相互应用;其次,应该建立必修课、选修课、实验课、活动课的多种课程体系和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育空间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教育,通过实践活动使理论得以验证和具体化,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最后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考试方法,如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头测试、操作考查以及撰写环境小论文,环境问题答辩等各种方式方法,来正确确定学生的环境成绩。同时还可以将信息技术与环境会计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利用网络进行环境会计教育,实现环境会计信息网络化。

(四)运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逐步实现环境会计教育的系统化、专业化

目前,在我国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然居于主导地位,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现场观摩、实验实习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等应用得很少,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想尽快地普及环境会计知识,就必须要摒弃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建立起合理、完整的环境会计教育体系。孟焰、李晓梅(2008)指出:大学本科教育“就是我们在知识传授中,要统筹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统筹课堂教育和网络教育,统筹书本知识传授和实验启发形式教育等等”。

为此,大学在环境会计教育时,应做到三统筹:一是统筹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就是要在教育中审时度势,合理地安排教育方式和进度,促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社会的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二是统筹课堂教育和网络教育,就是要求大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还要合理地运用网络远程教育,积极地拓展教育面,利用两种形式教育的优势促使更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熟悉环境会计理论、实务知识;三是统筹书本知识传授和实验启发形式教育。就是让学生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进行实务实验,同时在实务实验中获得启发,使理论知识与实务知识“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 厉以宁.中国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 阎达五.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财会月刊,1998(1).

[3] 孟焰,李晓梅.国外大学会计学本科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2).

[4] 袁广达.入世后中国高等会计教育的改革[J].会计研究,2003(3).

[5] 袁皓.社会伦理和经济利益双重驱动下的环境会计与环境审计教育――对美、英两国环境会计教育的考察与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06(5).

[6] 仵宇庆.绿色GDP与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现状分析[J].财会研究,2006(9).

第11篇

[ 论文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 旅游 地 管理 启示

[论文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为 企业 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本文在剖析该理论及其在旅游领域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参照旅游地现有管理特点,探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旅游地管理的一些启示。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 发展 起来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既不同于只考虑供应商和消费者的生产观念,也不同于只关注所有者、员工、供应商和消费者的传统管理观念,而是将政府、社区以及相关的 政治 、 经济 和社会环境乃至非人类的因素如 自然 生态环境等纳入其中,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管理紧密联系起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1]。

该理论奉行的核心思想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要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展开,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企业管理层在经营决策中妥善处理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平衡他们正当的权益要求,抵制他们的非分要求,争取利益相关者最大程度地合作以便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旅游地(景区)也可看作为一个企业[2],其涉及的利益主体也很多,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关注、协调和整合,从而实现旅游地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因为旅游地依赖其利益相关者的通力合作,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实施机会主义行为都可能使他方的利益遭受损失,甚至危及旅游地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旅游地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承担起超越经济目标的更广泛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二、旅游领域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背景分析

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企业社会责任出发,强调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伦理问题,正好与20世纪末旅游业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问题相呼应,一些国内外旅游专家学者敏锐地认识到了该理论的指导价值。利益相关者理论源自英美,也是国外旅游研究者率先将“利益相关者”一词引入旅游领域,与国外相比,国内旅游领域内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时间上稍有落后,也有其特殊的背景。

(一)从理论上,利益相关者理论本质上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

利益相关者在旅游领域研究的缘起,与可持续旅游的发展也是分不开的。早在1984年,《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wced,1987)便指出在可持续旅游的过程中有必要理解利益相关者,可持续旅游发展是个困难的过程,在让部分人受益的同时,势必影响到部分群体的利益。因此,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wced,1987)明确指出,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至少强调:①在保护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要;②旅游业带来的效益要广泛渗透到社会之中,尤其应当对当地居民带来裨益;③强调发展机会的公平性,强调本代人之间、各代人之间应公平分配有限的旅游资源,一部分人旅游需要的满足不能以旅游区环境的恶化为代价,当代人不应以满足自己的旅游需求而损害后代公平利用旅游资源的权利。而这些内涵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强调的伦理、公平也是相呼应的[3]。同时,美国圣玛丽学院的经济学教授mcelroy认为,为了使旅游目的地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做到: ①自然和文化资产的持久存在; ②目的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③旅游者在目的地获得持久的享受;④ 旅游企业能够长期获得收益(mcelroy,2001)。

当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都是通过调整利益取向,要求人们改善作用于环境的方式和强度。要做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厘清旅游地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并加以协调。可见,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念,为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本质上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

(二)从实践上,利益相关者理论有利于整合旅游地的资源,提高旅游地的竞争力

旅游地旅游业的发展,涉及到诸多利益主体,而且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及影响力等各不相同,它们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下,很难处理好它们的关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旅游地的发展。但从另一发面来看,如果这些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又是巨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可以探讨寻求 科学 的相关理论,如借助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一种新型的利益整合机制, 通过协调、交易、利益让渡和责任分担等可行方式,确保旅游地所有利益相关者应有的利益, 从而成功的整合旅游地中各参与方的分散力量,形成一种协同效应,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同时,随着国际国内旅游竞争日益加剧,区域间旅游协作、合作问题突显,如何建立有效区域协作、合作机制是区域协作与合作面临的问题。这两方面的问题的研究说明利益相关者问题将成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规划和管理中的一个新兴问题,值得旅游研究者和管理者研究和思考。

(三)从管理上,弥补了旅游地传统管理的缺陷

利益相关者管理强调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长远利益出发,系统地考虑到企业行为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利益,并对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强化其道德内涵[4]。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旅游目的地的传统管理中往往只注重对旅游地的日常事务管理,而忽视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重视旅游地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对旅游地应尽的社会责任、重视投资者和政府等主要利益主体的利益而忽视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目前,很多旅游地存在利益分配严重失衡现象,东道社区和当地居民被排斥在外或无足轻重,由此引发的当地居民与地方政府、开发商以及旅游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经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而利益相关者管理,要求在追求旅游地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同样注重各相关者的 法律 利益和道德利益。

(四)从旅游地生命周期看,我国大多数旅游地已步入成熟期,其利益相关者已开始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众多的旅游目的地已经或正在从初期的开发阶段走向发展阶段,一些旅游目的地已进入成熟阶段,影响旅游发展和被旅游发展所影响的旅游地利益相关群体已渐渐浮出水面,如何管理这些利益相关者将成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三、利益相关者管理对旅游地管理的启示

国外旅游研究者们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引入“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90年代中后期开始对这一理论进行研究和思考。国外旅游领域内的利益相关者研究相对较多,研究的兴趣主要出现于旅游协作(如jamal、getz)、土地规划(williams等)、社区参与(erick.t.byrd,jr)、旅游可持续发展(yooshik yoon)[6]及旅游营销等研究主题中。与国外相比,国内旅游领域内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时间上稍有落后。国内目前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发表的研究成果不多。直接或间接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旅游众多领域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如旅游规划方面(张伟、吴必虎;石美玉;周年兴,俞孔坚;郭丽华等)、旅游目的地方面(张祖群;高静;何彪,马勇;陈勇,吴人韦;胡召芹;姚国荣;杨颖;齐天锋;张维等)、旅游开发方面(冯淑华等)、景区环境管理方面(黄昆;白露等)、生态旅游方面(宋瑞;刘雪梅,保继刚;刘静艳等)、旅行社方面(夏赞才;郭鲁芳等)、社区旅游方面(庄军;徐燕;文平;唐晓云等)、森林公园方面(江海燕等)、乡村旅游方面(朱华等)、区域旅游协作方面(张文雅;吴婵丹;邓琼芳等)、温泉旅游方面(张明等)、旅游市场(屈颖等)、旅游产业方面(熊元斌等)、城市旅游方面(唐好强等)。

这些研究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各利益主体在 旅游 保护与开发中所承担的角色,以及他们所应有的决策权力和公平受益等问题,从不同层面研究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旅游 发展 的关系,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来自管 理学 的概念,应该对旅游地的管理有些启示。

(一)加强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是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其最终目的是要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争取利益相关最大程度地支持, 科学 有效的利益相关者管理可以平衡旅游地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优化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他们的合作。而在旅游地管理中,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之一,就是如何对与之相关的诸多不同利益主体进行管理。旅游地的管理实际上是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协调好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促使他们共同为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而尽职尽责。任何一方的利益处理不好,都可能引发旅游地经营困难,甚至威胁到旅游地的健康发展。现实中,传统管理只注重对旅游地的日常事务管理,而忽视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的管理,导致旅游地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危及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如龙脊梯田景区是广西21个一级景点之一,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整个龙脊梯田景区是以平安寨社区内梯田(七星伴月景点)、民居建筑等景观及其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地上物、民俗风情为核心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接待目的地。由于利益协调不好,居民对收益分配严重不满,该寨居民曾就景区利益分配和环卫问题与景区旅游 企业 及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发生多次纠纷,甚至疏于核心景点“七星伴月”的耕种,不按规划随意修建民居建筑,严重影响了景区的旅游发展。

(二)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与其他相比,旅游业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多而杂。不同旅游地,即使是同一旅游地,在不同发展阶段或按不同标准进行界定,其利益相关者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旅游地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当地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媒体部门、当地居民、景区员工、非政府组织、学术界及其他一些组织机构。由于这些利益相关者来自不同行业和部门,他们具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利益要求,他们与旅游目的地的的关系密切程度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具有的影响力也不同,如有的利益主体或组织对旅游地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有的则较弱。同时他们与旅游地的关系程度及影响力也是动态变化的(如旅游地的周边社区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会演变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所以旅游目的地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不能只考虑某一组织或群体的利益而忽视或轻视其它相关者的利益,也不能用静态的眼光来对待利益相关者,必须用动态的眼光来协调和关注每一个利益相关者,让他们能够公平的分享旅游业所带来的利益以及公平的分担旅游负面影响。总之,在对旅游地各利益相关者进行管理时,应注意对特殊的利益相关者群体采取特殊的管理策略。例如在处理同其他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时,要辩证的考虑问题。其他旅游目的地可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同自己争夺旅游市场份额,也可能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哪些旅游目的地是竞争对手,哪些是合作伙伴,从而采取不同的策略。

(三)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优势。科学合理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有助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长期合作。旅游地一些资源的价值依赖于其他相关的资源或群体,依赖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持久合作,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实施机会主义行为都可能使对方的利益遭受损失,而利益相关者管理恰恰有助于这种长期合作。

(四)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旅游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主要靠借助于其它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一门来自管理学的理论,在企业管理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当然也值得旅游学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动态的视角,针对不同旅游地和旅游地不同阶段所涉及的复杂利益主体(群体、组织或个人),综合运用 经济 学、社会学、管理学、 政治 学、伦理学等领域的理论,分析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行为能力、影响力及其相互关系等,对于寻找驱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利益相关者理论采用利益相关者分析与反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诊断旅游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显示出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系统方法结合对处理旅游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力和解释力。此外,利益相关者调查及利益相关者大会有助于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表达、有助于对旅游决策的意见和态度的反馈,有助于对现行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监测,最终有利于旅游地连续、反复的规划和管理决策,确保旅游地规划与管理的贯彻执行。

参考 文献

第12篇

 

随着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对环境的重视,我国环境治理力度也进一步加大。社会对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呈旺盛增长趋势,对于环境科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环境科学专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培养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人才市场的竞争。

 

环境科学是汇集环境化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又结合系统学、信息学、法学、人文学等学科的一个交叉性、综合性的专业。环境科学也是一个理论性与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运行管理能力、动手能力和一些基本技能。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结合我院现有的实际条件,建设环境科学开发式实验教学体系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教学实验室是高校完成实验教学及师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必备场所。开发式实验教学担负着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科技人才的重任。它的实验技术水平与管理开放程度从一个侧面标志了一个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因此它是大学的基础建设。加强高校开发式实验教学工作是符合高教事业发展的需要,也充分体现了教学实验室工作在高校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开放教学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新途径,是大学本科教学上水平的重要标志,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

 

但是应该看到,由于各地区、各高校情况不同,开放实验室工作至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实验室工作地位认识不足;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不落实;经费投入不足,相当一部分实验室,尤其是基础教学实验室环境设施不合要求,仪器设备数量种类缺乏,陈旧;实验室设备利用率不高,资源不能共享,特别是教学实验室开放力度不够,认为实验室开放只是时间和设备概念上的开放等。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讨。

 

1 必须首先在观念意识上开放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衡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教学实验室如何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课堂教学可以授人以知识,而在实验室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实验室的这种观察、分析、总结的过程,是一个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再创造过程,它还能影响人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可以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可以理解、感觉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所以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课堂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树立教学实验室的开放意识,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1)改变以灌输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育方式,树立以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的原则。

 

2)改变在实验室以教师为主人,以“教”为中心的旧教学方式,树立“教”和“学”并重的原则,“教”应向“学”全面开放。

 

3)教学验室的开放不仅指仪器设备与时间概念上的开放,而是指实验课程、实验项目、研究课题的开放。教学实验室的开放,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也是自身发展和提高的需要。它应以精心设计的课题、优秀的管理、良好的仪器设备和一定的实验研究基金鼓励和吸引教师与学生参与,并为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2 实验室在时间空间上的开放是教学实验室开放的必要条件

 

我们应抓住高校体制改革这一有利时机对基础教学实验室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变分散、单一的实验室为集中、复合型的中心实验室。开放教学实验室,打破地域界限、学校院系界限,改变各自为政局面,共同协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打破学科、专业界限,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推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学校实验室要向校内外开放,为学生提供各类基础教学实验室,解决其因空间条件限制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充分发挥高校实验室的优势,提高办学效益。高校应对教学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在实验室经费、物资、设备使用上,由实验室主任统一掌握调度。

 

对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每年进行岗位考核,并和岗位津贴挂钩。对开放教学实验室工作,学校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和保证,专门设立开放教学实验室补助费,对在晚上、双休日和节假日从事开放实验室工作的人员所付出的劳动给于尊重和承认,并给予一定的补贴,以保护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开放的教学实验室从人员、计划、仪器设备、经费实行一条龙管理,合理安排使用仪器设备和实验室,避免多个实验同时使用某台仪器设备。这样,学生的实验场所相对扩大,同时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在办学经费分配上逐渐加大向基础教学实验室建设倾斜的力度。南京大学在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中专门调拔专项经费新建了2万平方米基础教学实验大楼,添置了大量教学仪器设备,使基础教学实验室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要尽可能延长教学实验室开放时间,有条件的可实行24小时全天开放,鼓励和支持教学实验室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向学生开放,以拓宽实验时间和空间。

 

3 实验内容的开放是教学实验室开放的重要保障

 

3.1 对学生实行分层次开放实验

 

根据学院的教学计划分不同的层次进行实验教学,第一层次为基础教学实验层次。主要对一、二年级学生开放,利用双休日开放。第二层次为综合教学实验层次。对高年级学生开放,主要以设计型和研究型实验为主,所使用仪器全天候开放,每个学生上机前需经考核获上机证,方可上机操作使用。第三层次为研究式实验层次。在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对部分优秀生进入导师实验室,让这些学生早期进入科研,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打下基础。对第三层次的学生进行科研实验工作,学生可不受教材内容模式的限制,自由地去设计实验和实现自己的构思,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对出现的问题,教师尽量以启发的方式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按三个层次开放教学实验室,并将有关实验内容综合到各层次实验教学中,逐步提高了学生操作规范与技能,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的要求。

 

3.2 加强对开放实验室实验内容的科学安排

 

(1)按照实验大纲和实验进度,分段列出实验。有些实验内容比课堂实验要求高,操作要求也高;有些与课堂内容接近,但又不是简单重复,以供不同需要学生选择。

 

(2)将一些经典实验安排成探索性实验。如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要求学生不同外缘物质,及不同浓度的外缘物质对酶活的影响,要求学生探索试剂用量,以取得最佳实验效果。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科学研究。

 

(3)让学生自带课题。比如有的学生从家乡带水来作水质分析等。

 

(4)增加综合性新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实验题目取材于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学生要运用几门课的综合知识才能完成,这样有益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 加强对开放实验室的管理

 

1)开放教学实验室根据学生水平和要求,确定开放内容。开放内容包括补做实验和增强实验技能的训练、学生自拟实验等。

 

2)开放形式可采取定时开放或预约开放。定时开放即由实验室固定开放时间,进行教学大纲规定必做的或有关自选实验小课题。预约开放即由学生预先向实验室提出口头或书面申请,讲明要做实验的内容。学生在进入开放实验室之前一星期,可向实验室预约登记所做实验项目,以便实验室做好各种条件准备。自拟实验和设计型实验预先做好方案给指导老师审阅,根据实验室仪器设备器材等条件,安排开放时间。

 

3)实验室根据学生人数多少和实验内容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并配派一定数量的指导老师和实验技术人员。

 

4)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前须做好有关准备,查阅有关实验内容资料,并制定实验实施方案。

 

5)学生完成实验项目后应向实验室提交实验报告或小论文,实验室可推荐优秀论文到有关刊物发表。

 

6)开放教学实验室可根据开放时间、内容、学生人数,向学校实验室管理职能部门申请开放实验补助费。

 

5 实验师资人员的开放管理是教学实验室开放的有效保障

 

教学实验室建设要有一批教学学术骨干带头人,同时也要有一支高水平、稳定的实验师资队伍。高校实验师资队伍包括实验课老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教学实验室开放需要做好实验内容的科学安排和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在这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实验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实验室开放的有效保障,是开展创新教育成功的保障。由于长期轻视实验教学, 缺乏对实验师资队伍的长远规划,高水平的实验师资留不住、调不进,造成高校实验师资队伍不稳定状况。因此要搞好教学实验室开放,就要把封闭单一的集中指令性的实验师资管理体制转换为开放的、动态的、计划管理与自动调节相结合的实验师资管理机制。实验师资队伍不能仅限于在本圈子范围内调整、充实,要向校内外开放、要服从教学实验室开放的需要,形成大家推荐、培养、评价和造就高校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子。采用专兼结合、特别是兼职人员,不一定明确编制性质,对硕士以上毕业留校的年轻教师可以充实实验教学工作,工作若干年也可再流动,使实验师资队伍保持开放性、动态性、使实验教学工作保持生机和活力。

 

总之,环境科学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必须从观念意识上、时间空间上、实验内容上、实验室的管理和师资人员等方面不断完善,使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不断与时俱进,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