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研究生教育论文

研究生教育论文

时间:2022-04-13 17:16: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研究生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研究生教育论文

第1篇

在介绍各种化学物证知识或者分析方法的时候,纯粹的理论讲解很难吸引法学专业学生的视线。化学理论结合具体案例的授课方式往往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例如,在介绍中子活化分析技术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引出放射性这一概念。近年来颇有影响力的放射α射线投毒案件便可以成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相关化学概念的理想案例。根据化学知识的分类情况,我们可以将法庭化学授课过程中涉及的案例大致分为无机相关案例、有机相关案例以及分析相关案例等三类。每类的代表性案例及对应化学知识素材如表2所示。

2授课技巧

在法庭科学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注重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之外,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加强:

第一,文字结合图示。标准的化学术语并不是法学专业研究生理解化学物证及法庭化学知识的最佳途径。与此同时,对于化学专业知识不规范的解读又显得非合时宜。因此,文字结合图示的讲解方式可以在实验室之外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对于化学物证及法庭化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第二,认识实验课的必要性。一方面,法庭化学实验课可以帮助学生们感受化学物证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加强学生们对于化学物证的感性认识。在日后司法实践过程中,他们能够在看到与化学物证相关的文字材料或图片材料的瞬间,立刻在脑海中构建出关于化学物证的生动形象的立体思维,从而更好地发挥化学物证对于司法审判的协助作用。

第三,注重化学物证提取环节。虽然外观检验的手段和实验方法较为简单,但是它所提供的价值却是不容小觑的。通过化学物证提取环节的学习,学生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以及显微镜观察两种途径,对送检样品的颜色、气味、性质、数量、酸碱性、灼烧反应等一系列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第四,规范而又通俗的语言技巧。法庭化学专业课程的授课重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各种化学物证和分析方法。以显微分光光度法这一知识点的讲授为例,我们可以将其安排在显微镜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这两部分内容之后,从而帮助学生们感受到显微分光光度法是结合了二者的优势并且弥补了二者的不足的新方法。

第五,适应犯罪问题发展的动态需求。犯罪问题天生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每段时期介入犯罪问题的各种化学证据也是不断动态变化的,因此学生们需要掌握化学证据外在变化背后的内在规律,例如相对于传统的纤维证据、油漆证据、橡胶证据以及塑料证据等讲授方式,以聚合物类化学物证的概念出发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运用此类证据的宗旨。

3结束语

第2篇

信息素质是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传递信息的技术能力和道德水平。信息素质是当代人及未来人的核心社会化指标。据工信部第二季度电信服务情况通报,二季度,电信行业继续稳步发展,全国电话用户达到15.19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60亿户。移动宽带用户达到4.85亿户。

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化网络形成,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一大趋势。通过博客、微博、社区、SNS,以个人为中心,建立起一个虚拟的分享和交友网络。趋势二是互联网应用开始从个人向企业延伸。互联网的“亿时代”也将驱动企业级的互联网应用风起云涌。互联网正改变着各行各业,不只人们的生活,未来,企业商业同样离不开网络。趋势三是线下生活和在线生活逐步融合。我们完全可以预期互联网在中国的渗透率将会继续提高,互联网将在现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影响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将在创新商业模式,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承载社会价值,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信息素质有了新的内涵及越来越重的份量。如何提高研究生的信息素质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构建个人信息系统。从软硬件设备建设做起,学会各种常用软件,收集整理好与自己研究相关的电子资料,并不断更新,实现与相益个体的信息互联,到实现学术团队的数字化,定期讨论评估网络新技术通讯新技术,交流使用技巧与心得体会,使大家及时更新自己的信息设备,信息方法与信息观念。

(二)构建学术团队的数据银行。以共享为前提,实现网上的资源学术团队检索库,研究生入学后一般以导师制培养,从另一个角度讲,归属一个学术团队。信息交流要从本学术团队做起,充分利用信息工具信息手段,使本学术团队的资源最大化共享,再以网络为平台,积极构建虚拟学术团队。

(三)加强基本信息技术的继续教育。软件使用技术交流与培训,要常态化,很多软件比如常用办公软件,入门容易,要掌握软件操作的各个方面,需要不断学习。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积极尝试新技术。

(四)认知图式的优选与进化。将信息素质的培养与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动机,教育研究生,甘于淡泊明志,潜心攻读专业知识。改善心智模式,促进研究生个体认知结构改变,研究生的共享心智模式与组织结构、组织气氛、文化和价值观、个体经验等方面的影响紧密相关,并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得到强化。为改善研究生的认知心智模式,一是构建开放型、立体式、网络化的知识共享与创新氛围,形成高层次的知识含量、高频次的知识共享机会、高水平的知识转移通道。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生教育活动,形成研究生知识共享心智模式的内在激励。帮助研究生克服知识共享的垄断心理、不安全心理、自傲心理、投机心理,充分鼓励研究生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相互认知,推进相互理解。

(五)人际关系的形成。信任是交往的前提和核心,也是简化社会交往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机制。优良的人际关系是好的信息素质的重要基础。教师、导师要做研究生的表率,在人格境界、道德修养、学术活动、人际交往、个人生活等多方面注重示范效应,努力成为学生的精神关怀者、人生引领者、潜能发掘者和智慧拓展者,努力成为研究生可以信赖、值得交流、能够互动、善于合作的学术与人生的引领者。导师的引导与示范在研究生人际关系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培养单位努力构建知识共享的人际环境。师生间、研究生间、研究生与其他学术主体间的充分信任,是研究生知识共享及学术创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培育研究生知识共享的信任氛围,鼓励研究生走出自己的研究领域,参与更多的校园活动,与不同学科、学校、国家的学者交流合作。

(六)积极迎接新的挑战。信息技术是双刃剑,在得益的同时避免被其所伤,研究生主要学习研究工具是计算机,信息设备的危害,也不容忽视,长期从事电脑操作的人员,可能经常出现眼干、脸痒、头痛等症状,虽然坐姿之类的常规行为看似基本,研究生阶段也应列入基本教学内容,也可以是一堂课,也可以是一种行为规范。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设计好光源,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保障每小时有十分钟休息时间。做做工间操,既提高研究生的身体素质,又增进了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新时空下的社会也有新的隐患,如交通安全、负信息泛滥、与之伴生的各种新型犯罪也同样危害着社会。研究生要有预防与抵制这些灾害的能力。

二、结语

第3篇

关键词:英国;研究生;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左(1963-),男,河北石家庄人,军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王长龙(1965-),男,河北南皮人,军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03)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010-02

受中国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笔者于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进行了一年的访问学者工作。期间全程旁听了本科生的电子学(Electronics)和研究生的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课程,对英国高等教育的模式及其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英国的教育、学术以及科学研究的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举世闻名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位于英国,它是除美国以外全球最重要的教育枢纽。英国每年吸引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慕名前来留学,不仅带来丰厚的外汇,也为这个属于知识型经济体系的国家吸纳不少人才。本文以纽卡斯尔大学为例,研究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体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借鉴意义。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英国,由于研究生的教育培养目的和模式不同,其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分为授课型(taught)硕士和研究型(research)硕士两类。

授课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和就业服务,因此主要侧重于修读专业课程,对科学研究和论文的撰写要求不高,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尤其是专业实践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授课型硕士学制一般为一年,要求学生在一年时间内至少学习4门必修课程和3门选修课程,此外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必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多门选修,但在进行成绩评定时只计算成绩最好的三门选修课。由于授课型硕士学制一般为一年,时间比较短,所以学生通常一入学就开始对论文进行选题,题目敲定之后,在秋季和春季学期一边学习专业课程一边进行论文研究,进入夏季学期完成所有课程考试之后就完全进入论文阶段。想要获得授课型硕士学位必须达到如下条件:一年期间必学的 7门课程平均分达到50%(指所占课程满分的百分比分数水平,下同);每门单科成绩不能低于30%;7门课程中必须有6门课程成绩至少达到40%;参加与论文研究相关的项目达到50%。如果7门课程平均成绩和论文项目成绩均达到70%,则可以获得学校特别荣誉奖励。如果学生想继续申请攻读博士学位,则硕士成绩一般要达到70%以上。

研究型硕士主要侧重于科学研究,但硕士期间也要修读一定数量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创新的能力,对学生撰写论文和报告要求比较高。研究型硕士学制一般为两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导师的建议确定研究方向,参加相关的科研项目,调查研究并撰写论文,通过答辩后即可获得学位。研究型硕士通常可分为:传统的文科硕士、新兴的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哲学硕士等。其中哲学硕士介于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之间。学士学位获得者攻读哲学硕士一般要2年,有硕士学位的人攻读哲学硕士一般要1年时间。英国的博士研究生学制通常为3年,和大多数国家培养模式类似。

总之,英国研究生的每种培养模式各有所长,所培养的人才类型各不相同,每种模式及相应学位采用的都是应社会发展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要求而实施的。而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就显得偏于固定、单一、不够灵活。

二、研究生导师素质养成

在英国,教师职称分教授(professor)、高级讲师(senior lecturer)、讲师(lecturer)三类,所有教师都具有招收指导博士生的资格。其主要职责是指导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对研究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和困惑问题进行指导、保证研究生应有的工作条件、关心研究生的研究进程、审定研究生研究成果并对其水平做出评价等。要使研究生能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必须由富有创造精神的导师来指导。所以,英国在选择导师时特别注重导师的科研创造能力,以能否培养出具有高科技能力的研究生作为评判导师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目前英国大学都具备了国际化大学的特点,它的教师队伍吸引了全世界的各路精英,因此其学术研究更具生气和创新性,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英国大学教师素质高,创新合作团队理念强,工作节奏快

(1)英国大学教师素质表现在知识面广泛,瞄准前沿发展,重视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合作科研多,注重团队研究,横向交流、国际合作多;工作量大,工作计划性好,节奏快。

(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个道理虽然中国的研究人员也懂,但在实际工作中和思维方式上,却时常习惯于跟着外国的研究方向,缺少跨越式发展的勇气和意识。如纽卡斯尔大学电气电子与计算机学院(Newcastle University school of EECE)下分微电子、信号处理、电力、电气等4个研究学科。信号处理学科有4个教授、6个讲师,均可以指导博士研究生。每个教授的研究方向基本不大相同,所以横向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英国大学之间几个教师联合申报课题、定期讨论、共同研究的机会非常多。而且,由于欧盟也有大量的科研经费资助科研,所以欧洲国家之间的教师合作科研和学术讨论也是非常频繁的。

(3)每名博士生导师一般每年招收2至3名博士生,而每名博士生一般要4年毕业,所以每名博士生导师的在读博士就要有10个以上。学生每周要在固定时间和导师汇报研究进展、探讨学术问题,如果临时有事,可以随时汇报,然后主要就是自己按部就班的研究。除博士生外,每个教师每年还要承担十几个硕士学生的学位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大约在每年6~8月期间),而且所有教师都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授课任务,因此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导致他们的工作节奏快。比如,英国大学工作时间为早九晚五,没有午休,因此教师的午餐大多在办公室里解决,两片干面包加几片绿叶子、黄油、西红柿,20分钟解决午餐后继续工作。

2.重视基础研究,重视学术活动,重检查

(1)教师重视基础研究,善于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得出的结论具有说服力,创新性也非常明显,很容易在高水平的杂志上。

(2)导师非常重视和同事、学生间的学术活动,学术研讨活动多,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组内研讨,每个成员汇报研究进度、讨论学术问题,而且形式灵活,地点在教室或咖啡屋等。大型学术活动少,十几个人的情况居多,都是针对自己的研究领域讨论、讲座。每年一次的博士生学术年会以学院为单位,开阔了与会者的视野。

(3)对于博士论文的审查仔细、严格。论文提交给导师要审查修改一个月的时间,然后才能提交学校送出审查。论文评审专家只有两人,校内、校外各一人,最终答辩时也是这两个教授担当答辩专家。论文评审一般需两个月的时间,然后组织答辩。答辩时不需要学生先介绍自己的研究课题,而是两个教授和学生采取讨论的方式,开门见山提出疑问,学生针对提问进行回答,一般需要讨论交流3小时左右。当然,做得好,时间会短一些。最后教授给出答辩意见,大部分论文都需要修改,修改期为6个月以内,否则就视为不能通过答辩。笔者感觉国外的博士答辩虽然就两个专家参加,但审查非常仔细、严格,答辩时探讨的问题很深入,而且不容许学生的导师和其他博士生旁听。而国内的博士生答辩,虽然委员会由7人左右组成,但答辩时间短,问题较为浅显,大多流于形式。

三、研究生管理规范

1.资源的使用――高效

(1)英国学校对于授课型硕士生的管理是和本科生一样对待的,只能上课时进入教学大楼,因为授课型硕士学位论文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所以学院不会安排专门的教室和实验室。学院没有自习教室,学生要看书,就是图书馆、计算机房或者宿舍。每间教室一天基本排满了课程,没有空闲的时间。

(2)对于博士生的管理都按照职员对待,因为这里的博士就是完成一个真正的科研项目,他们凭校园智能卡在业余时间可以进入教学楼加班。场地的利用率很高,比如纽卡斯尔大学的电气电子与计算机学院虽然40个博士在一个屋子里学习,但学习秩序很好,没人喧哗,没人随便动他人的东西。

(3)教学科研资源利用高效。所有课程不发教材,教师只给出一些参考书目,学生自己去图书馆借阅。而且同一城市的两个大学凭学生卡可以共享图书资源。教师在课堂上会复印讲义,发给学生。

2.设备的使用――节俭

整个学院只有行政办公室有复印机、扫描仪,为职员和博士生无偿服务,其他办公室不给配备,所有文具自己到学院行政办公室领取。

40个博士在一个屋子里,两台黑白打印机,一台彩打。打印需要虚拟计费,每人的计算机由导师给充值,博士生都是一次充值10镑。打印一张4p,可以打印250张,用完再去找导师充值。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管理、环保和节约意识。

3.计算机及其网络使用――规范

学校所有的计算机不能够自己安装软件,如果需要科研专用软件,需要专门安装。每个学院配备专职电工和计算机维护技师,负责用电和计算机的维护,免去了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研究生教育战略

虽然英国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较短,授课型的学习年限只有一年,研究型的学习年限为两年,但其教育战略重点在于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一般研究生一入学就要加入课题组,参加实际科研项目,表现突出的学生被当做科研主力来使用。英国的研究生教育还十分重视相关学科和新兴学科的设置,学生所做的课题也会涉及多种学科领域,综合性的课题研究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锻炼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英国经常采取高校与工商企业联合的“ 协作式”培养模式。如纽卡斯尔大学在培养工程硕士过程中,学生由学校导师和企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共同指导,学生既要学习专业课程,也要针对企业的具体技术问题以及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大学与工商企业双方采用协作式的培养方式受到了各界的热烈欢迎,协作式教育不仅可以为大学提供更多的科研经费,改善大学的科研条件,还有助于锻炼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还可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培养高端专业人才。

英国的研究生教育历来非常重视国际交流,每年都会吸引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留学生,这种举措不仅有利于交流各国的文化教育,使教育国际化,还有利于扩大英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影响。

五、启示与思考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教育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对推动社会先进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笔者通过一年的访问学习,全面了解了英国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经验及其发展动向,对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们要虚心学习,努力提高,积极开展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完善研究生管理机制,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国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至立强调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具有决定意义。因此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应该打破以往培养单一学术型人才的固定模式,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培养出具有全局观念、能够适应高层次环境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管理型等多样化的专业人才。通过“研究式”培养科学研究人才,这种模式可以主要集中在研究型大学中;用“教学式”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这种模式可以主要集中在教学型大学中;用“合作式”培养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为企业工厂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在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论文方面,制订好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建立多样式的研究生课程体系,融合相关学科和新兴学科课程。对不同培养模式的研究生提出不同的论文要求,加强科研和实践环节,落实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还要引入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监控,建立健全内部考核衡量机制和社会评价体系,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嘉云.英国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与启示――以格拉斯哥大学为例[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97-100.

[2]易红郡.英国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及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2,

(10):23-26.

[3]朱永,李佳孝.试论英国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与借鉴[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166-167,170.

[4]王娜.英国研究生教育及启示[J].中国研究生,2007,(17):31-33.

[5]王喜娟.英国硕士培养模式研究――以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08,(10):66-68.

[6]张静.英国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的课程改革及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10,(4):102-104.

[7]蒋菲,李晓,唐中勇.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及启示[D].研究生教育论坛,2010: 70-75.

[8]赵宗升,魏庆朝.英、美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及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66-71.

[9]陈勇,钱旅扬.对英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和借鉴[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2-154.

第4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中美差异;启示

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和国情,决定着中美两国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较中美两国的教育方式,借鉴其先进经验,对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美国培养方式的突出特点是灵活有度,学少悟多,善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个性发展及创造性,美国的课程设置灵活,更多的从社会需求和学生生存需要考虑,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不断拓展和创新。

中国教育以培养学习能力为主,容易重视学而忽视了悟,多出学习型人才。中国教育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及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继承和对学术权威的尊重。而且中国人容易重视文凭学历,使得社会过度强调考试的唯一性和重要性。

一、中美研究生教育差异

11培养方式不同。

美国的研究生入学没有统一的全国考试,大多数学校全年接受学生的申请,学生可以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选择春季或秋季入学。由学校经几方面成绩和情况的综合平衡,决定是否录取。不单纯以分取人。招生具有开放性、世界性。中国的硕士研究生须通过全国统一的入学考试,也就是初试,还须参加所报考学校的自主复试。博士生的招生,采用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方式。

美国硕士生学制一般两年。开始学习期间不指定导师和研究方向,系里设一位研究生顾问对每个研究生的个人情况、课程的选择、学习期限、选定导师等提出建议。半年或一年后硕士生可以自己选择导师,导师与其他几名教师一起组成一个硕士生指导委员会,负责对硕士生的指导。我国研究生学制一般是两年半或三年,入学后确定研究方向和导师,课程教学上分化细,课程设计比较专业化。培养方案上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课程多。

相比较而言,美国的课程教学重视基础,面稍宽。中国则更专业化,面较窄。美国研究生在学习中逐渐明确方向,而中国学生学习初期就有了具体的方向。所以美国学生相对适应面更广些。另外,美国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我国则是课程多。这使我国研究生能系统的掌握知识和科研成果,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

12教学内容不同

美国大学普遍重视研究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锻炼和培养。通常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纲挈领式地讲解,要求学生课前必须认真阅读大量资料,归纳问题并课堂讨论。导师非常鼓励学生去研究那些目前尚未解决或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真思考解放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国的研究生的教育形式与风格依然停留在本科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本科教育的简单延续。课堂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讲课的内容大多是已定论的东西。

另外,美国实行严格的研究生“淘汰制”。一般研究生院淘汰率在10% -1%,著名大学可达30% -40%。中国研究生淘汰率很低。研究生过分注重入学考试,轻视学习过程的考查。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入学前的考查,还应当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建立研究生淘汰制度,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要实行双盲评审和导师回避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13教育目标不同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按学位层次分为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博士学位包括研究性博士和专业性博士两种,其中,研究性博士学位是一种学术性学位,重点培养研究生从事学术领域的工作。其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从事创造性活动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其自由地探索问题和发表意见,用批判的眼光评价专业领域,用恰当的原理和方法去认识评价说明科学前沿的争论点和问题,开发学生们在学科上做出有意义的贡献的能力。硕士学位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学术性学位,这种类型的硕士生被看成是博士生阶段前的一段学术低级训练过程。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从事学术活动或进行科学研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拥有学术背景和训练,获得和掌握非应用型的理论知识,而不是为了实际应用来发展技能和技术。而职业型硕士的目的在于把学生引向一个具体职业,它更多的指向知识的直接运用而不是独创研究。

我国研究生从学位层次上也分为博士和硕士两个层次。博士培养目标是“一般以攻读学术型学位为主。博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术型人才,兼顾其他行业的需要。培养的核心在于知识创新和通过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正处在“从目前以攻读学术型学位为多数、辅以少数攻读应用型、复合型学位的状况,逐步调整到多种类型并举,应用型复合型学位为多数的新格局”的转变过程中。但从目前的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看,我国还没有出现类似美国专业博士。在硕士学位层次上,仍是以强调学术型学位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

二、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研究生教育应该确立“以人为本,多元化发展”的教育理念。在育人目标上,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树立科学的人才价值观, 培养学生富有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和创造才能。

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教学管理应实现制度性和灵活性与淘汰的统一。既要注重制度的规范性、严肃性和统一性,又要考虑对制度的合理性、人文性和灵活性。在学籍管理制度上应更富有弹性率,并且应注意保持一定的淘汰率,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倡导教学形式创新与多样性,鼓励个体创新。教学实践应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既注重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广泛采用“自由讨论式”、“自主研究式”等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求异性和挑战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总之,美国教育优势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之上,重视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使学生既有很好的基础又有很高的创造力。中国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教学民主、注重启发教学和鼓励学生探究等措施,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总结:一国的教育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不同的教育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我们既不用一味的追着国外的步子,同样也不能固步自封。我们需要探索出既适应中国社会又融合了国外先进经验的教育模式,做到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2]李思静浅谈中美教育理念的差异[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42-43

[3]洪金水中美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比较分析及借鉴[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6:82-83

[4]薛燕华中美教育比较及我国教育发展之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6:130-131

[]刘少雪中美两国的研究生教育可以比较吗[J]复旦教育论坛,2011,9(2):43-47

[6]张永伟中美两国研究生教育目标现状特点的比较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32

第5篇

[关键词]研究生 导师 关系 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生教育是基于本科层次上的更高层次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人力资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研究生招生人数、在校人数规模不断扩大。从教育部网站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硕士生在校人数比1998年增长了101.3万人,是1998年的7.98倍;2009年博士生在校人数比1998年增长了20.7万人,是1998年的6.26倍;2009年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140.4942万人,是1998年的7.61倍,我国在校研究生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研究生教育被称为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

在校研究生数量大幅度增加,但2009年的研究生导师比1998年仅增长了17.4万人,是1998年的3.65倍,与同期在校研究生数量增长7.61倍相比,增长速度慢一半;1998年的研究生导师与平均指导研究生人数比例为1∶2.8,导生比最高峰是2005年的1∶6.6,2005年之后导生比基本处于1∶5.8左右。1998年以来,导师数量增长缓慢,研究生导师平均指导的研究生人数增长快速,出现了生多师少的状况;研究生思想呈现多元、复杂趋势,师生严重冲突现象时有发生。在研究生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的今天,师生关系问题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广东地区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关系如何?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本课题组对广东6所高等学校的导师和研究生两个纬度进行了调查和访谈。

二、研究方法

1.样本。本次调查对象包括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两类人群,对导师和研究生都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研。研究生调查对象是广东省内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6所高校(3所部属高校,3所地方高校)的研究生,分布在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农林科、经济学科六个学科门类,涉及一、二、三年级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2.材料。本研究采用课题组自行编制的“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调查问卷”,分为研究生问卷和导师问卷。问卷围绕在大众化教育下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主题进行设计,涉及师生关系的认知,导师对研究生资助状况,导师和研究生交流的内容、方式、频率和时间等。问卷是在个别访谈的基础上,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设计的,初次设计完成后在小范围内做预调查,经过修改后在大范围内做调研。共发放研究生问卷600份,回收553份,有效回收率92.17%; 发放导师问卷350份,回收345份,有效回收率98.57%。

三、结果与分析

在大众化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今天,研究生导师可能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对有些问题的认识与行为还停留在非大众化研究生教育阶段,这与研究生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有可能产生冲突,由此产生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多方面的认识与判断的差异性。

1.导师与研究生对师生关系的属性认识存在明显差异。调查结果显示,导师认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中,师徒关系和家长与子女关系是主要关系,占70%以上,朋友关系、普通师生关系是次要关系,占24.1%,老板员工关系占4.7%;研究生认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中,普通师生关系和老板员工关系是主要关系,占50%以上,师徒关系、家长子女关系、朋友关系是次要关系,占不到50%。可见,非大众化教育阶段,师徒关系占主导地位,而大众化教育阶段,导师认为师徒关系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师生关系已经动摇,研究生心目中的师生关系呈现出多元复杂关系,这是大众化教育的结果。

2.导师资助现实与研究生资助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调查结果显示,导师给研究生资助最多的是每月100~200元,超过60%,其次是每月200~300元和每月300~400元,合计超过30%,每月400元以上的很少,未超过10%;研究生期望最多的是每月300~400元和每月400~500元,合计超过70%,期望相对较多的是每月500元以上的,超过10%但未超过20%,期望最少的是每月100~200元和每月200~300元的,合计刚超过10%。可见,导师资助现实与研究生资助期望差距较大。按照每1名导师带6名研究生计算,每月导师大约需要给研究生的资助为1200~2400元,每年每名导师需支出2万元以上。很多高校实行超指标费等措施,导师还需要一大笔费用支出,实际上导师的支出费用很大,这是大众化的结果。但研究生期望导师给自己的资助增加一些,导师给每名研究生增加一些资助,就需要增加很多费用,导师无法承担,这与大众化相矛盾。

3.导师与研究生关注的内容存在显著差异。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导师与研究生沟通交流的主要内容是课题或学位论文等学术方面话题的占50.7%,关于就业和能力发展等综合素质方面内容沟通交流的占23.7%,关于人生经验和恋爱婚姻等人生成长方面交流的占24.0%,其他方面话题仅占1.6%;而研究生希望导师给予自己课题或学位论文等学术方面指导的仅占17.5%,希望导师在就业和能力发展等综合素质方面给予指导的占60.1%,关于人生经验和恋爱婚姻等人生成长方面的占21.7%,其他方面话题仅占0.7%。可见,由于大众化教育时期,导师带的研究生比较多,无暇顾及研究生的方方面面,只能选择导师本身比较熟悉、擅长的学术方面给予指导,这是大众化教育过程中导师的选择结果;而大众化教育时期,研究生面临的重要选择是就业,只能选择与就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提高作为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学习目标,由此希望导师在这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指导,这与大众化相矛盾。

4.导师与研究生喜爱的交流方式存在明显差别。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喜欢与导师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占92.1%,非面对面交流方式仅占8.9%;导师喜欢与研究生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占52.9%,非面对面交流方式占48.1%。可见,超过90%以上的研究生喜欢与导师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其中单独面对面交流方式为最喜欢的交流方式,座谈研讨的面对面交流方式为一般喜欢交流方式,只有不到10%的研究生喜欢非面对面交流方式,这与大众化相矛盾;导师喜欢与研究生面对面交流和非面对面交流方式基本上各占一半,导师对于面对面交流和非面对面交流方式的喜欢程度的差异未超过4%,但面对面交流方式中,导师更喜欢座谈研讨的交流,比面对面单独交流方式喜欢程度多一倍,这是大众化的结果。

5.导师与研究生对交流频率的期待有明显差别。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研究生希望每周有1次以上机会与导师沟通交流,这是研究生的主流想法,而只有25%的导师目前组织与研究生交流每周1次,导师与研究生两者之间相差25%;接近30%的导师目前组织与研究生每学期交流1~2次,而只有不到15%的研究生期待每学期交流1~2次,导师与研究生两者之间相差13.3%。可见,从每周、每月和每学期的导师与研究生的交流频率来看,导师的主流做法是每月1次,这是大众化的结果;而研究生的主流想法是每周1次,汇报研究工作进展,这与大众化相矛盾,导师的主要做法与研究生主流想法相差较大。

6.导师的招生动机与研究生的读研动机存在明显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读研动机中对科学或学术研究感兴趣占14.8 %,为了就业来读研的占70.7%;硕士研究生对自己将来的设想中就业的占67.1%,继续深造的占14.0%,接近80%导师招收研究生目的是补充充足科研劳动力的需要。可见,绝大部分研究生读研动机表现为以就业求职为主要动机,科研兴趣为次要动机,研究生就业求职的主要动机比科研兴趣的次要动机高50%以上,多数研究生只把拿学位作为人生的组成部分,少数研究生把博士、硕士期间的知识学习当作人生目标的组成部分,这是大众化的结果;大部分导师招收研究生主要动机是补充充足科研劳动力,这与大众化相矛盾。

四、结论与讨论

1.导师与研究生的沟通差异影响师生之间关系。在研究生大众化教育阶段,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较多,客观上限制了导师在学生个体上所能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总量,导师身份多元化和师生比过高客观上造成的师生间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的减少。

在研究生大众化教育阶段,导师与研究生双方的关注点各不相同,喜欢的交流频率和方式也不尽相同,双方很难充分沟通交流。如果沟通交流长期不充分,导师与研究生在接触过程中产生的相互不理解的状况,不但不会消除或缩小,反而会扩大。客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明显减少,缩短了导师的指导时间,同时师生之间由于话题关注点不同、交流方式和交流频率的喜好与期待的不同,双方交流的愿望也会降低,形成交流不充分,导师无法发挥其意志品格和精神作风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进而直接影响师生间在学术领域的沟通交流,最终影响师生关系。

2.导师与研究生的动机差别影响师生之间关系。研究生为了今后能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平时花费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方面的活动较多,希望与导师交流就业和能力发展等综合素质方面内容;但导师为了出科研成果,平时指导研究生的主要精力放在研究生课题或科研上,导师与研究生交流时,最经常谈的就是课题或学位论文等学术方面话题。

导师想把研究生的时间精力多放到科研学术方面,其他方面很少投入时间与精力,而研究生又想把多一点的时间精力投到为就业准备的个人能力提高方面,在学术方面只想投入能达到毕业答辩的时间精力。由于每天的时间总是不变的,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为了抢时间,进而直接影响师生间在学术和就业能力方面时间投入,最终影响师生关系。

3.导师与研究生的不同育人理念影响师生之间关系。导师与研究生对师生关系的不同认识,导师的资助现实与研究生资助期望的反差,反映出导师与研究生不同的育人观念与理念。不同的观念指导下,对问题的认识与解决问题的手段与方法不同,由此产生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不理解增加,长期双方不理解没有得到消除,进而直接影响师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沟通交流,最终影响师生关系。

导师与研究生的认知在研究生大众化教育阶段是有差异的,这是大众化的结果,但差异性的认识,可以通过导师与研究生双方加强沟通,让导师充分了解研究生的想法与喜好,让研究生向导师充分表达自己的期望,师生双方一起努力调整和修正对某一事物认知上的差距,缩短认知差异。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建立师生双方平等、信任、理解的平台,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形成,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就会提高。

[参考文献]

[1]乔晓艳.论新形势下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3).

第6篇

1.1我国交通运输业持续快速发展,使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出现短缺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人才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近二十年,我国交通运输业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期,“十一五”末,我国通车公路总里程398.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4万公里。根据交通运输部颁布的《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0.8万公里[1]。可以说,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纯是量的巨大增长和积累,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1.2未来十年,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结构性人才的特殊需求数量巨大

交通运输部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底,我国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共有从业人员3429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3万人,占从业人员8.8%;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6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5.3%。《纲要》指出:未来十年,结构性人才的特殊需求主要涵盖建设养护、工程管理、现代交通物流、道路运输、轨道交通、综合运输人才。其中,高层次科技人才年均需求1.4万人[2]。

2.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定位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是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虽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二者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质[3]。

2.1专业学位教育更强调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统一

专业学位教育并非学术学位教育的去“学术化”,而是将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更强调学术的应用性和特定针对性,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技术再创新。专业学位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化取向。

2.2专业学位教育更强调高校、行业、企业的协同创新

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以学位授权单位为单一主体而构建起来的、由多方参与协作的培养系统,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强调多元主体,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共同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有利于实现协同创新,形成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的合作育人机制。

2.3专业学位教育更强调创新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有机结合

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强调培养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科研后备人才,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类型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但不仅仅是强调实践性,而且强调实践环境下的技术创新,强调围绕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强调创新成果实际应用,是实践、创新和应用的深度融合[4]。

3.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3.1校企合作,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1)依托企业诉求、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

在面向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中,形成了“一条主线(突出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两大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三个平台(通识式基础教育平台、递进式专业教育平台、开放式综合教育平台),四个结合(基础平台与专业模块相结合、课程学习与项目学习相结合、教学实践与科研生产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五个系统(教学督导系统、学生评教系统、教学评估系统、信息反馈与问题处理系统、社会需求与质量评价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创中赛”的内涵式人才培养的新方法。

(2)结合企业生产环节、合理划分培养阶段

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采取学位课程学习、企业实践及学位论文等三阶段展开,结合企业生产过程,合理安排学生阶段任务,并且突出学生工程实践管理技能训练。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

(3)融入企业工程一线,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建立与交通运输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战略联盟和协同机制,坚持专业教学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课程设置与职业需求相结合,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相结合,企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相结合,开展高层次应用型交通运输人才培养。

结合课程总学分要求,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中根据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开设的研究方向,进行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至少开设5门企业提供课程,培养学生强烈的工程意识和良好的工程素养。

3.2校企合作,搭建实践育人平台

(1)与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本着“互惠互利、相互融合”的原则,联合建立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以及工程实训中心。并以此为纽带,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学生以顶岗的形式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生到企业后先由企业领导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让学生熟悉企业和企业文化,然后进行上岗培训,包括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再根据岗位需求顶岗工作,所有标准规范都按企业职工要求进行。

(2)在一线工程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拓展实习实践内容。组建了由企业冠名的专业试点班,[JP+1]实施应用型人才的联合培养,在合作建设的工程项目中,融入真实的工程环境,开展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在工程一线开展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使学生受到了比较系统的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3)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依托合作平台,面向交通运输系统企业员工,开展职工技术培训,包括岗前培训、青年技能培训等。学校还可以利用专业技术资源优势,积极为地方服务,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使双方形成的互利共赢合作关系不断深入和发展。

4.结语

交通运输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校企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在解决专门技术人才培养的同时,促进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很好的解决了特殊地区交通领域的技术问题;又充分发挥了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职能,提升了学校科学研究的层次和水平,为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

[2]《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交通运输部.

[3]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设计[J].现代教育管理,2009.

[4]王莹,朱方长.我国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9.

第7篇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硕士专业学位 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大力发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培养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要,是完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调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的需要,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承载主体,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变,同层次高校之间的办学竞争日趋激烈。获得硕士专业学位点授权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升级,提高办学层次,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新建本科院校应转变观念,抢抓机遇,科学谋划,积极调整硕士点申报方向,大力创造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基本条件,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特色。

一、充分认识开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要意义

专业学位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其层次和类型结构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其有效地发挥社会功能。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已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发展知识经济的重大举措。长期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从事教学科研的学术型人才。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对应用型研究生的需求大幅增加。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是新的科技革命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及研究生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提出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的结构性转型,具有重大而深刻的意义。因此,积极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大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抢抓国家大力发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良好机遇

为进一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需要,国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2008年12月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6次会议明确提出,调整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比例,改变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攻读学术型为主的局面,为各行各业培养一线专业人才。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等重要文件,明确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要求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和有关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专业学位教育工作,充分认识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型学位人才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10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占硕士生的比例,已从2008年的6%提高到25%,2011年招生人数占硕士招生总数的32%,达到30%以上。按照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数按原则上不少于5%的比例调至专业学位计算,到2015年,将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从以学术型为主,转到以应用型为主,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达到50%以上。

三、积极培育开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有效途径

1.面向需求,加强硕士专业学位顶层设计。

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具有自身特定的要求,强调立足社会需求,强化职业导向,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专门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2011年8月开展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首次允许符合条件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试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明确要求,申报的专业硕士培养项目必须直接服务国家有关行业领域特殊需求,申请高校在满足该特殊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优先支持与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相关的学科,要求申请单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主干学科直接服务于国家有关行业领域,与有关企业及行业已建立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学研合作成果突出。

由此可见,新建本科院校要切实转变办学观念,统一思想,将开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列入学校发展战略目标规划中去,做好资源配置,明确发展思路,精心制定开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总体方案,科学部署总体目标任务及阶段目标、进度安排等,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专业硕士培育方向并积极开展各项培育工作。

2.强调实践,建立新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新建本科院校要面对学校实际积极探索和创新、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创新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等各个环节以实践为导向,强化实践性。二是要切实加强与行业或企业开展实践教学、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硕士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工作。通过学校与企业、行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模式,吸引企业和行业组织参与培养方案设计、专业课和实践课程教学、实习或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学位论文或设计指导等,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三是要深化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培养机制改革。突出教师教学、科研实践经验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与专业硕士教育相适应的、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实现专兼融合,结构合理,双师教学,双师指导要求。四是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实行综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教育素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情况等,采取校内考核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凸显专业硕士的应用性、实践性的目标和特点,改变考核学术化倾向,努力创造有利于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良好环境。

3.加强领导,建立开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机构。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聘请有关行业、企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担任名誉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由相关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校内外长期从事相应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或实践工作的专家组成的指导委员会,并设立研究生培养处专门管理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具体事务。二是制定促进开展硕士专业教育的管理文件。大力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制定促进开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激励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各种开展专业硕士教育有效探索,将专业硕士教育培育业绩纳入考核评价指标中去,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三是经费保障。学校把对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的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不断提高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专项经费比例,确保专项经费逐年增加。用于支持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础设施、案例讨论室、案例库以及实践基地的建设等。不断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多渠道筹措经费,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开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投入体系。四是积极营造有利于开展专业硕士教育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赵丽娜.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必然性及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7).

[2]刘辉煌,谭飞燕.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04).

第8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江苏南京211106)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进程加深而呈现出的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方向。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快速,特点突出,对研究生教育中的高等学校、研究生、教师等参与主体产生了深刻影响。为有效应对上述影响,应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制度改革、教育质量保障、高校合作交流及实施路径构建等工作。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0-0001-04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间的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与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与发展趋势,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与广泛参与。我国在席卷全球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指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对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国际化合作水平等,都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高等教育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诸多学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问题开展了研究。Jane Knight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组成要素进行了讨论,Soclerqvist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内容进行了分析,Ahhach等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动因与实现路径开展了研究。此外,还有不少学者对美国、法国、新西兰等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展较早、程度较高的国家的理念、做法等开展了综述研究、比较研究等。这些研究为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借鉴。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也迫切需要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当前,急需深入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影响,适时改革研究生传统教育模式,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具有国际意识与国际视野、具有开创精神和应变能力的“三强一高”(即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国际交流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研究型人才。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但目前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研究生教育影响的研究不多。本文在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并从高校、研究生、教师三个维度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最后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对策。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内涵较为丰富的概念,目前诸多组织与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各自的认识。加拿大著名学者Jane Knight在1994年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跨国界、跨文化维度整合到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中的一个过程。Teichler将国际化看作一种由特定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向国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的转变过程。加拿大大学与学院协会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一个真正融入了全球化概念的环境中所开展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国际教育经验的一系列活动。当前,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给出的界定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

综合相关研究可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是世界各国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把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教育理念融入高校的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学生生源、科研项目等多方面互相借鉴、互相渗透、彼此融合。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是形式上的“引进来”和“输出去”,更重要的是在理念、内容、制度、方法等方面相互融合、互动发展,以满足未来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

不少学者认为,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出现在晚清,是在西学东渐的思想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早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模仿国外先进国家高等教育的过程。我国20世纪的改革开放加速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速度与进程,丰富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在新时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与世界全方位的交流愈发密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得到了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法规日趋完善

1993年,国家教委了《关于境外机构和个人来华合作办学问题的通知》,1995年了《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1996年了《中外合作举办教育考试暂行管理办法》,2004年,教育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2006年又了《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十六章明确指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此外,我国还与英国、法国、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同时,部分省市也出台了关于国际化办学的规划与文件,例如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 2010-2015年)》,广东省出台了《关于引进世界知名大学来广东合作举办独立设置高等学校的意见》,等等。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平台更加多样

我国坚持“政府与民间并举,双边与多边并行”的原则,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平台,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近年来,我国通过各种形式,搭建了多种区域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如“中非教育部长论坛”、“中欧(盟)高等教育论坛”、“亚洲教育北京论坛”等。通过这些区域的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中外高等教育各有关方面建立了“官民互动”、定期交流的有效机制。除了政府间的合作,我国还积极推动中外民间的高等教育交流,例如,成立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江苏省着力打造了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区内已有23所高校入驻,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发达国家建立了30多个中外合作办学和科研项目。这些交流活动惠及到中外多国多层次的高等教育,形成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互利、共赢、共享的生动局面。

(三)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特征不断增强

一方面,国内高校通过多种途径鼓励教师与学生赴国外学习和交流,实现国外优势教育资源共享。根据江苏省15所典型高校的调研结果(包括公办、民办高校,部属、省属高校),各校教师出国学习、进修、参会、培训等平均人数由2008年的143人次增长到2012年的252人次,各校学生交流平均人数由2008年的82人次增长到2012年的226人次。另一方面,不少高校根据自身需求聘请外籍教师直接来华任教或直接招收留学生。根据江苏省15所高校的调研结果,各校直接聘请外籍教师和招收留学生的平均人数由2008年的18和19人,上升到2012年的67和59人。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层次仍需提高

一方面,我国高校的综合实力偏弱,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竞争力不强。根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2013年世界大学排名,我国大陆仅有两所高校排名前100,排名前400所高校中,我国大陆也仅有9所。高校的综合实力与我国综合国力严重不符。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招收的留学生主要是本科教育,而我国学生赴国外主要是研究生教育,这种生源的差异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国际化水平还不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层次仍需提高。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本文将重点从高校、研究生及师资三个维度重点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给研究生教育带来的影响。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高校的影响

1.促进高校研究生教育目标的更新。高校要培养具有“三强一高”(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国际交流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研究生,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一个重要的有效途径。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肩负着研究生教育的重任,必须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培养适应国际文化交流、具有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不仅要熟悉多元文化,掌握语言及专业知识,更能从国际视角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国际化的目标不在于开设更加国际化的课程或者加强学术交流,而是确保学生在一个联系更加紧密的世界里更好地为工作和生活做准备。国际化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学校应将国际化融入到研究生教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中,真正促进其国际化发展。

2.增强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竞争力。随着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认识的不断深入,各国、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工作。高等教育国际化俨然已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一方面,高校通过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促进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科学研究、保障平台等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显著提升了研究生教育各类资源的质量。另一方面,随着各国、各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教学国际化工作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促使各高校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推动了研究生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从本质上增强了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竞争力。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研究生的影响

研究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参与主体及核心受益者。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研究生的观念意识、能力素质等都有影响。

1.促进研究生“全球意识”的形成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有力地促进了研究生“全球意识”的形成。一方面,研究生通过留学生、交换生、国际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走出国门,赴国外学习与开展科研活动,亲身感受国外科学技术、人文历史和价值取向等,增加对世界不同文明的了解与包容。另一方面,研究生可以利用在国外学习的机会,向国外人民展示中华悠久的历史成就、文化传承及道德传统等,促进研究生对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认识。

2.对研究生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突出“学而优则仕”,强调根据研究生的课程成绩、学术论文等判定优劣,忽视了研究生教育的“落地”,即实用性。而国外研究生教育不但注重文化知识教育,同时也注重技能教育,强调研究生运用学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研究生加强对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另一方面,我国研究生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与国外高校尚有一定差距,在国外高校的认可度不高。例如,当前我国部分“211工程”高校的学位,尚未得到美国、澳大利亚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认可。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教师的影响

教师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参与主体,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参与其中的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等都有影响。

1.对国际化教育行政人员的影响

一方面,国际化教育行政人员属于外事管理工作人员范畴,有着很强的专业要求,不仅需要了解我国国情、本校校情,还需熟悉具有国际化合作关系的国家、世界主要国家的基本情况,特别是研究生的教育情况与文化差异,同时还需掌握国外的法律法规等。另一方面,国际化教育行政人员是高校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直接代表了高校乃至国家的形象,这就要求国际化教育行政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与职业形象。

2.对专业任课教师的影响

按照高校教师的工作职责划分,我国高校教师主要划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和教学科研型。一般而言,从事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的专业任课教师绝大多数属于教学科研型,即既需要从事课堂教学任务,同时也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专业任课教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化教育需要专业任课教师具有较高的双语教学水平、跨文化教学方法以及专业课知识。二是对科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任课教师一般都是承担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特色课程的教学,这些课程的国际化教学需要能够及时反映学科、专业的最新进展与动态,这就需要专业任课教师紧盯专业研究的热点、动态及趋势。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的影响

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是指专门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道德教育、课外活动等人员的总称,他们与专业任课教师共同组成了研究生教育中最核心的师资队伍。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管理对象的复杂化。管理对象由原先完全是国内学生变为来自全球多国的学生。学生生源的多样,带来跨文化、跨民族、跨语言等多种新的管理问题。二是专业技能的多样化。既需要传统的研究生日常教育与管理技能,同时还需要处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习俗等带来的新问题的技能,包括更强的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及学习能力。

五、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对策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全球化浪潮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给研究生教育教学各主体、各环节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相关工作还要不断完善与强化。

(一)加强学位制度与学分转换制度的改革

学历学位互认是不同体制高等教育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研究生教育教学国际化的关键步骤,而学分又是研究生教育学历、学位的基本元素。我国可以参考欧洲实行的“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国情,建立科学的学分转换制度、与国际接轨的学位标准,突破研究生教育教学国际交流中的障碍,规范学位证书的授予,稳妥地推进学位制度的改革。

(二)构建科学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教育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与灵魂,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为有效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的规模、质量、效益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主管部门与相关高校急需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逐渐改变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中专业设置、教学评估等政府主导、政府实施、政府审批为主的局面,积极探索由国家评估机构(或者民间评估机构)、专家、教师、企业、研究生等多方面因素有效参加,国家、高校、社会共同参与的网络式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三)推动区域间高校的合作与交流

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项目,高校之间对研究生资源、师资资源、国际化项目资源、国外高校资源等争夺日趋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竞争内耗。区域间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是有效整合研究生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破解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过度竞争的有效方法。依据不同区域的地方优势、不同高校的特色优势,通过区域间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促进各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特色发展。

第9篇

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对策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动研究生教育的蓬勃发展,在当前形势下,研究生无论是从规模还是数量上都有了极大提升,逐渐改变高校校园学生群体的构成比例,随着研究生占据的比例增大,意味着研究生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一、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社会也愈加开放,人们对外来文化接受的程度日益加深。研究生作为中国年轻一代的代表群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都相对较强。进入中国的外来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精华为我所用,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糟粕腐蚀人心,给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照目前的现状看,一些负面影响已然进入校园,影响了研究生的行为和思想。比如,有些学生受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日益严重,表现出对金钱的不正常追逐,而忽视了内在修养的提高。一心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自私自利,不能站在大局上考虑,也不能为他人着想,只讲个人实际。同时,弄虚作假已经成为现当前研究生群体中为全社会所诟病的问题,特别是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等现象也有发生,而且在学术界,已然形成一股抄袭造假之风,研究生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大打折扣。另外,研究生的思想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变化。有些学生对周围事物表现出冷漠的态度,他们不关心集体、不关心同学,永远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完全丢弃了中华民族乐于助人、舍己为人的传统美德,这种淡漠的人际关系在校园中蔓延,不良的风气也影响到校园文化的建设。究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

1.研究生生源多样化

研究生生源与本科生相比,要复杂得多。首先,是年龄结构多样,同一年级的学生,可能年龄差距很大,从20多岁到30多岁不等。其次,是求学方式的多样,有应届的、有在职的,有学硕、有专硕,还有硕博连读的。最后,从阅历上来看,有的学生是在社会上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回到校园继续学习,他们的社会经验和阅历与应届生相比,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势必会互相影响。而应届生还相对单纯,大多学生都是经过激烈的竞争才得以获得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机会的,他们大多成绩优异,专心于学习,属于“学者型”,没有沾染多少社会风气。而在职研究生,他们的情况比较复杂,围绕在他们身上的问题也较多,恋爱、家庭、婚姻、经济和社会关系等问题层出不穷,所以往往会给校园带来一些负面的信息。他们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人员,他们的思想和素质对校园文化建设十分关键。

2.由研究生组成的校园组织较少

校园组织是校园文化开展和宣传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在现代的大学校园中,以本科生为主的校园组织几乎占领了整个校园。研究生的学生组织少之又少,要建设研究生校园文化,目前的研究生组织规模显然是不够的。研究生应该成立更多彰显研究生特性和文化的组织,在校园中组织各种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加强研究生在校园内的影响力。

3.管理研究生的教师队伍薄弱

目前,在很多高校中,负责研究生管理的教师几乎都是身兼多职,研究生管理工作只是他们众多工作内容中的一项,或者是只有较小比例的主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辅导员,不能像本科生一样针对研究生个性化的问题细致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再加上研究生自身松散性的特点以及他们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使一些研究生逐渐边缘化,在一些校园活动中,很难见到大量研究生的踪影,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从研究生的角度来说,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

首先,坚持以研究生为主导的模式,让学生真正地把自己当作学校的主人。校园文化建设,表现形式一般是物质形态层面的。而关于文化建设的各种活动的开展,大多是由学校、老师决定,研究生只是作为参与者参与其中,没有发挥建设者的功效,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在今后的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让研究生成为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创造者、设计者和参与者,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人翁意识。

其次,兼顾三种形态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除了物质层面的之外,还有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研究生很多时候只注重物质形态的文化的建设,而对制度和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有所忽略。建设研究生校园文化时,应注重塑造人文精神,在传承校训和中国民族的优良品德的时候,还要注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对于研究生来说,创新能力极其重要,他们需要有个人的研究成果,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而研究成果应该是有自己的创新点在里面的,而不能完全是前人研究成果的堆积。在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足够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支持,让学生在一个更为自由、平等的文化氛围中开展个人探索与研究,有助于学生创新力的激发。

最后,形成文化特色。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校训,这正是该学校的文化特色所在。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这样的校训涵盖下的校园文化,自然是是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奋斗不止。虽然每所高校校园文化整体上来说,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但也都有属于学校自身的特色。这种特色决定了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将具备自己独特的优势。学校正是要发挥自身特色,建设独特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具备传统美德的同时,还能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

三、总结

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并不能靠开展一项或几项校园文化活动就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在任何时候都把握根本,目前的研究生校园文化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健康的、积极的、能使学生从中受益的。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一定的措施,为加强和完善研究生校园文化的建设做持续的努力,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将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并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国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4):15-18.

[2]哈尔滨工业大学宣传部工作研究组.在新形势下发挥研究生作用,营造新的校园文化氛围[OL].哈尔滨工业大学网,2003-4-7.

第10篇

刊物虽年轻,但承蒙着计算机教育界的厚爱,加上年轻编辑们的十足信心和高涨热情,这份新刊也便一路高歌一路欢笑地在阳光下成长起来。

一份刊物办得成功与否,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衡量标准。有的刊物发行量大,拥有自己固定的读者群,这些读者为刊物创造了生存条件,也成就了它的社会地位,如《国家地理》、《t望》;有的刊物没有固定的订户,只有大量的赠阅,可那精美的用纸和印刷将读者笼络得铺天盖地,因为他们的背后,支撑着无数的商家和企业,厚厚的若干页广告,足以令读者大饱眼福;还有的刊物既没有大量的订户,也没有太多的广告,但它仍然可以独立自主地生存,因为他们可以利用专业优势召开各种各样的会议,举行各类活动,既活跃了刊物的专业气氛,也充实了自己的内容,以此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某些成功的专业杂志,他们以自己的办刊特色树立了品牌。

要把《计算机教育》这样一份杂志办好,就必须在品牌上下功夫,因为清华大学是国内一流的大学,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机图书已经形成了国内一流的图书品牌特色,这样的品牌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形象、一种资源。一个良好而相对稳定的市场就拥有了一大批读者群,这种品牌的发展为我们办刊创造了条件,我们可以依托这个品牌,在确立“读者――编者――作者――市场”的运作模式下,使杂志的品牌也尽快建立起来。

一是明确的读者定位,即紧紧围绕教育,深入计算机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的第一线,始终让师生感觉到这份杂志“有用”。同时,刊物不仅仅是信息的提供者,还要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发展成为读者的引领者,从原来被动地传播信息,变成主动地引领读者选择信息。

二是要有良好的盈利模式,有了“有用”的内容,再通过适当的价格策略、方便的订阅方式和顺畅的读者沟通渠道,建立一种读编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意味着办刊只是销售杂志,也不仅仅是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而是提供全面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在销售刊物的同时,还进行相关的售后服务和市场调研,从横向角度开发市场,同时搭建学校和企业的桥梁,并为人才需求的交流营造氛围。这样刊物才能锁定读者,从而形成读者-企业-刊物的稳定关系。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办刊,不仅为师生提供交流学术信息的平台,同时还举办各种学术活动,使教师尽快了解国内国外的计算机技术和教学方面的发展信息;组织各种各样的培训,为企业储备后续力量;组织企业D学校供需见面会,使学校的教学计划更有针对性,为我国IT业的人才培养方针提供参考依据。

在杂志创刊一年的时候,我们策划了全国计算机教育论文评比活动,目前已举办了两届,每年一次,两届评比总共收到参赛论文500多篇,从中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由教育部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计算机教育》杂志社联合颁发获奖证书。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了“全国计算机教育论坛”,聘请业内专家传授教学经验,同时增加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每次论坛都针对教学一线的热点和焦点展开讨论,使与会代表从中得到收获。两届论坛分别在哈尔滨和武夷山召开,受到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教学管理部门参会代表的好评。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专家们的支持下,我们有责任有信心将这个论坛一届届办下去,办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深入到计算机教育的最前沿,成为《计算机教育》杂志的品牌,成为我国计算机教育界的品牌。

在第一届全国计算机教育论坛上,杂志编委会主任李未院士在致辞中勉励我们“希望《计算机教育》杂志在这样一个历史形势下,充分利用媒体高速发展的优势,关注我国IT教育中的焦点和热点,成为讨论、呼吁和倡导计算机教育的平台”。

三年来,我们一共做了30多个专题,其中既包括“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和“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介绍”这样的介绍性内容,也包括“计算机统一考试是该叫停还是叫改?”和“研究生教育是稀释还是发展?”这样的争议性内容;既包括“中国计算机教育事业50周年”和“35所软件学院验收评估”这样的实时追踪报道,也包括“实践教学动起来”和“一堂课,我们究竟要传授给学生些什么”这样的一线教学方法探讨。这些专题紧紧跟踪教学中的前沿问题,为教师提供畅所欲言的园地。当然有一些专题还处于探索的阶段,也许探讨的结果目前还无法实现,但我们相信,有了争鸣,才会有主流的呼吁,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动力和目标,才会有更切合我国计算机教育实际情况的规章和制度。这正是媒体所应当发挥的作用,也是一份品牌刊物所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

从明年起,《计算机教育》杂志改为半月刊,上半月为综合版,承袭过去的办刊方针不变,只是改变了一些栏目设置,比如增设了“专栏”,聘请一线教师做杂志的专栏作者;下半月为学术版,主要以刊登学术论文为主,为普通教师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

期刊是媒体,同时也是产品,如何经营好,是每个期刊出版人都要思索的问题。我们有幸成为国内计算机教育界唯一的行业媒体的创办者,有幸成为清华大学这样一个名校下的专业杂志的经营者,我们便有义务竭力树立起这份刊物的品牌,并期待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之日的到来。

……

去年春天在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威海分校开会,国际会议中心正门的一副楹联赫然耀目:“听涛枕浪拥万里长风,捧星读月论千古英雄”。顿时感觉到一种文化的豪气和凛然,不禁感叹,办刊也需要这样的豪迈气概啊。唯读者之用,唯服务之责,一定能办出好刊,办出品牌。

第11篇

【关键词】职业环境 财经类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前言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已经是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都进入低迷期,提高就业问题就成为了各个国家中的重点。自从我国高校开始进行扩招之后,每年的各类毕业生不断增加,社会中的需求严重不足,大学生就业形式复杂,所以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就成了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为了使这个问题能够解决,更加合理的进行人力资源分配,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非常必要。我国的大部分高校都以经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导课程,但相比于国外来说,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还是比较落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改善。

一、财经类职业环境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财经类的专业人才需求量还是很大,虽然目前应届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困难,但是对于财经类专业来说职业环境依然比较好,在各职业中,财经类的招聘需求量依然是前几位,根据调查表明,社会中对与财经类的毕业生接受意愿还是很大,有百分之九十的企业可以有长期需要。目前财经类职业环境的优势还有很多:

(一)财经类专业就业方向比较广

目前我国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合资企业、或者中小型民营企业对于财经类毕业生的需要还是很多,而且行业结构的变化影响也很少。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经类的就业渠道也越来越多。比如有很多财经类的报纸杂志周刊等都不断出现,很多非专业性的综合报社都需要对财经做很多文章,这就需要大量的财经记者或者财经编辑,这就为毕业生又提供了很多就业空间,而且很多学校和培训机构也十分需要工作人员。

(二)市场需求量大,发展稳定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财经市场中对于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一直都很高,在职业市场的需求中可以占据前三名,而且有很多专家分析在以后的财经市场中,还有很多专业有发展空间,所以相对于其他的专业,财经类的职业环境还是非常好的,毕业生能得到稳定的发展。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问题

虽然目前财经行业的职业环境相对良好,但是对于但学生来说,这也并不代表财经类毕业生就能在非常容易的就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目前我国财经类毕业生的知识体系还是不够丰富,缺乏社会经验,对于就业信息的获取也没有特定的渠道,只是简单的在网上看看招聘,道听途说。目前大学生中的独生子女比较多,有严重的啃老思想,对于就业的意识也很薄弱。根据对全国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有百分之六十三的财经类大学生对自己日后的就业类型有模糊的方向。有明确规划的大学生仅有百分之二十三,百分之十二的大学生表示目前还没有考虑过就业问题。在调查过程中,很多被调查的大学生对与日后的职业生涯都没有太多考虑。百分之五十五的学生对职业只有模糊的概念和想法;百分之二十的同学表示对毕业之后感到迷茫,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同学对于未来职业有二到六年的职业规划。而且目前很多毕业生都是从家里到学校里,两点一线,对于社会经验还是很匮乏。很多大学生知识利用假期进行短暂的打工,对于日后的就业问题和生活压力没有准确的认识。简单的以为毕业之后就能找到工作,没有就业的危机意识。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目的不清楚,在大学期间知识混时间得到文凭,不为日后的工作努力学习。

在学校方面,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导还是不到位,教师一般都是使用学校干部或者辅导员,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职业生涯培训,对于教学来说起不到好的效果。同时,在职业生涯教导中,学校的硬件不够,教学方法单一,大部分都是集体进行讲述,只是单纯的教导理论知识,在实际的实践应用中很少,这种敷衍的教学方式让很多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参与到社会中的关键,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我们的职业能否顺利的进行,能否愉快的工作。所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自己的职业观念,提高自己的规划能力,养成终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这样才能在满意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在大学生本身来说,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职业意识,并对自己的目标进行激烈。如果有高目标就要努力克服过程中的困难,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向自己的目标努力。不断鞭策自己,让规划成为现实。在大学学习期间,要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明白自己的缺点,了解自己的性格,并且对相关的职业信息进行了解,明白日后的射虎需要和自我的发展方向。对于财经类的各方面知识都进行学习辅修,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对于学校而言,可以组织大学生多进行职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能有正确的就业理念,增加社会经验,对于日后能够分配职业资源打好基础。

在社会方面,要继续发展财经行业,让大学生能有更多的工作岗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另外,在教育制度方面要持续进行发展建设。按照社会中的实际需要来设立学科、专业,控制好专业的人数,避免毕业生过于“拥挤”,就业困难的情况出现。另外,要让大学生的就业市场更加规范化,提高大学生的培训和保障,让大学生的发展更加优化。

参考文献:

[1]张芝萍,倪志华.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对策浅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2).

[2]金国峰,董富华.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方式与就业渠道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5.

[3]向欣.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8,(5).

第12篇

【论文摘 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国际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的数学物理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我校积极建设数学物理综合班,力争培养出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掌握扎实数学物理基础的高层次研究型数理精英人才。本文以福州大学数学物理综合班为例,对创新性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和实践,以期对国内外其它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启示。   

  

科技创新是新世纪发展的主题,在知识经济时代,持续不断的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人才是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特别是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的、高层次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对推进社会生产力大踏步前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适应新时期科技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高素质的、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研究型人才。从2010年开始,福州大学根据国内外数学物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组建了数学物理综合班(简称:数理综合班),目的是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型数学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我国数学物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标准接轨。争取培养出一批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有较强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数学物理基础厚实的、具有精英意识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发展的战略眼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求知欲望,踏实的工作作风,较强的创新意识;在知识结构上,理科功底扎实,具备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具有较强的知识衍生能力,是未来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开拓者;在能力结构上,着重培养三种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习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创造知识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科学研究与开发能力)。在继续教育方面,将为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并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培养模式。  

  

一、实施特色鲜明的培养措施  

  

1.淘汰机制的引入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质量保证  

数理综合班生源的选拔遵循优中选优的政策。通常情况下,每界数理综合班招收50名学生,其中在福建省提前批次录取40名品学兼优的同学。另外10名从全校外省考入福州大学的新生中择优选拔,从而保证数理综合班有一支高素质的学生队伍。四年本科结束以后,数理综合班品学兼优的学生将被免试保送进硕士阶段学习。基于这样一个培养方针,为了保证学生质量,数理综合班管理上引入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淘汰机制,在公平竞争的原则下实行优胜劣汰政策。分别在第一学期期末和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时,进行两轮竞争淘汰。  

第一轮淘汰设在第一学期结束后,根据数理综合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评定,实行末位淘汰制,将有5~10名学生被分流到其他专业(数学专业或者物理专业)继续学习。同时在自愿报名的前提下,从数学和物理专业选择5~10名有志未来从事数学和物理基础研究的特别优秀的学生充实到数理综合班。第二轮淘汰设在第四学年毕业推荐免试研究生时,数理综合班同学在差额推荐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学生无法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综合考核不达标的同学将无缘保送研究生。这个阶段被淘汰的学生如果达到本科毕业的要求,将授予学士学位,并发放本科毕业证。同学可以自主选择直接就业还是考研究生。  

淘汰机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鞭策数理综合班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另一方面,淘汰机制也给数学和物理专业优秀的学生提供了进入数理综合班学习的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数学和物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被淘汰的数理综合班学生如果能努力学习,仍有机会考取研究生继续学习。淘汰机制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在操作过程中,主要参考因素包括:①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名;②学生的日常表现;③学生科研能力,以及科研论文的发表、科研立项等情况;④学术委员会、数理综合班主任和学生导师对学生科研潜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⑤推荐免试研究生时还须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考核打分。淘汰机制的引入,增强了数理综合班学生的竞争意识,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质量保证。这样的良性竞争使同学们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为日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  

2.培养方案基础厚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数理综合班培养方案本着“加强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创新”和“教学标准高起点、教学要求高难度、教学进程高速度”的“三高”原则,制定全新的培养方案。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前两年集中强化数学和物理基础、计算机和英语基础,同时开设“大学化学”等课程,要求学生跨专业选修10个学分课程,形成多学科综合优势,为学生今后长远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本科学习后两年,学生自主选择学科(数学方向或物理方向),个性化专业分流培养。如果学生选择数学方向,本科学习结束后,可被保送到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和运筹学与控制论等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如果选择物理方向,本科毕业以后,可被保送到光学、物理电子学和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等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公共基础部分由学校和挂靠学院统一制定,学科专业部分的培养方案和实施计划由学科导师负责制定,力争做到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愿,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原则。公共基础教学和学科专业教学实施“统分相济、交叉进行、贯穿全程”,不是截然分为前后的两个阶段。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可以进一步凝练和突出专业方向,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集中选修相关课程。学生可选择其中一个学科模块为主选方向,其他为辅选方向。以上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数学和物理专业研究基础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和研究兴趣结合起来,向某个硕士学位点研究方向倾斜,从而为其日后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深造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其尽快进入研究角色。  

为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学院将优秀的教师和先进的教学设备投入到数理综合班的培养过程中,期望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对学生个性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综合班的任课教师或学科导师由学校直接选聘全校优秀教师担任。这些高水平教师,一方面具有广阔的视野,而且教学内容直接接触科学前沿。学生在指导教师的熏陶下,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潜移默化的增强;另一方面责任感强,能有意识提供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的机会。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科研的能力。导师制执行双向选择政策,每位导师指导不超过3名数理综合班学生。学生进入本科第三年学习之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重新选择指导教师。这些做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事实证明,导师制对于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指导教师每个月都要与所指导学生见面3~5次,解答学生在学习科研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向学生介绍专业研究动态和传授研究方法。在这种紧密的师生互动关系下,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显著提高。不少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高质量的研究工作。 

3.设立科学前沿讲座,开阔学生视野。  

为数理综合班学生定期开设科学前沿讲座是数理综合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学校、学院积极创造条件,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为数理综合班学生开设数理学科不同方向的前沿专题讲座,如聘请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欧阳钟灿院士为数理综合班做平板显示技术的专题报告,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聘请中科院北京物理研究所曹泽贤研究员为数理综合班同学做物理学趣事方面的讲座,引起了同学们对物理学的积极兴趣。还邀请短期回国的专家学者和科学院及其他院校的专家学者为数理综合班授课。此外,数学和物理专业各个学术带头人也分别就相应专题开展讲座。这些讲座一方面为学生介绍各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开拓学生视野,另一方面讲座者能从自身科研经历出发,鼓励学生立志成才,为科学而奋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种讲座形式不仅使学生们能领略名家的讲课风采,而且使他们能亲身感受学术熏陶,领略最前沿研究动态,因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术敏锐度和“研究”意识,对他们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政策倾斜,管理方式体现以学生为本。  

为了适应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标,数理综合班的管理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在教学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启发式、研究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管理方面建立竞争激励机制,采取本人提出申请和学校建议分流相结合的办法,在学期结束时。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业状况和综合评定,对难以在数理综合班坚持学习的少数学生,允许其分流到数学或物理专业学习;鼓励学生争取科研立项。在严把质量关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申报学院、学校、福建省乃至国家级的科研立项。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们文献检索、资料收集和学术规范方面的意识;设立数理综合班专项培养经费,每个班,四年学校共计投入约30万元,作为数理综合班学生的科研、科技创作和社会实践以及聘请专家学者的课酬及其它管理费用。此外,综合班学生在图书馆借阅图书资料享受研究生待遇;每学年享受160学时免费上机;安排专用教室自修;优先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免试推荐研究生指标单列等。利用这一系列的政策,为学生们的又好又快的成长保驾护航。  

  

二、取得的实践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福州大学数理综合班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①数理综合班班风正,学风好,团结友爱,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已经成为我校学生工作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带动了全校各项学生工作的开展。②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同学们思维活跃,敢于提出问题和自己的见解。同学们基础扎实,成才意识强,发展后劲足。③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较为突出。经过强化基础教育及以研究、创新为特点的教学模式,使得综合班学生具有较突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④数理综合班的影响越来越大,吸引力越来越强,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纷纷要求进入数理综合班学习。数理综合班已经成为人人向往的一个集体,成为向社会展示我校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一个窗口。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数理综合班的培养模式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反映出来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以后工作中逐步克服。例如:①数理综合班作为拔尖创新类人才教学改革试点班,其教学观念、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等与普通班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对我们现行的一些管理机制提出了挑战,现行的管理机制不能满足数理综合班良性快速发展的要求。②知识膨胀与有限学时之间存在矛盾。必修课程增多,讲座报告增多,科学实践增多,从而导致课时安排的紧张。因此如何科学的安排数理综合班教学体系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③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数理综合班同学日常学习科研任务繁重,心理负担较重,因此出现个别心理不健康的情况不容忽视。④每位数理综合班同学的发展方向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统一标准,如何评定成绩才合理,需要进一步讨论。⑤还需要说明的是数理综合班立足于培养未来的杰出人才,是一种精英教育。精英教育不仅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而且需要严密的组织,还需要一大批富有奉献精神甚至牺牲精神的人们为之而默默无闻地不懈努力。  

每一次的教学试点改革,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数理综合班培养模式就能克服现有困难,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有较强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数学物理基础厚实的、具有精英意识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庞启华、黄文芳.综合班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05(3):135~138  

2 钟春玲.拔尖创新类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9(2):104~107  

3 张传恒、王根厚、王训练.地质学理科基地班课程设置的改革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5(1):49~52  

4 邵瑞珍.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 邵培仁、颜洽茂.高质量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文科综合班培养方案为个案[j].中国成人教育,2004(1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