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课标学习体会

新课标学习体会

时间:2022-05-05 10:06: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课标学习体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课标学习体会

第1篇

吴正宪老师不但提出和实践了“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位一体的儿童数学教育观,而且用她的学识和理念,以“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的形式,带出了一支高水平的小学数学教学团队。现在放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就反映了吴正宪团队的新成果。该书中不仅有吴老师的文章、解疑和课例,还有很多团队教师的文章和成果。

我觉得该书有以下几个特色:注重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注重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注重结合课例来解读新课标。

第一,该书注重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我以为,新课标关于课程“总目标”的三句话和关于课程内容的十个“核心概念”都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实质。该书的第一部分“课程理念总述”以“良好的数学教育”、“四基”、“四能”、“十个核心概念”为关键词展开,就较好地解读了新课标的精神实质。该书全文也始终围绕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来解读。

第二,该书注重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新课标之新,是相对于2001年的实验稿“课标”(即《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而言的。该书解读新课标的五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新在哪里”的二级标题,分别阐述了新课标理念的变化新在哪里,内容的变化新在哪里。特别是该书中一些文章的题目——如“从‘双基’到‘四基’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从‘双能’变为‘四能’?”都醒目地体现了新课标的主要变化。

第三,该书注重结合课例来解读新课标。吴正宪团队的教师们,并不是仅仅钻研新课标的文本,而是结合自己的课堂,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借鉴大量的课例来解读新课标,使得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有了实际的载体。这样便于其他小学数学教师的理解,也便于进一步的探讨;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在学习和解读新课标方面,一线教师具有的优势。

我在阅读吴正宪团队编写的书时还有一点感想:教师要上好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数学”课,以下三个要素也是同样重要的——“数学”、“学生”和“教育”。“数学”这个要素,包括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及其在整个数学教育链条中的位置和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等:“学生”这个要素,包括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的了解,对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研究和对每一位学生的关爱等:“教育”这个要素,包括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强烈期盼,对“三维目标”的深刻理解,对“课标”的全面解读,对“素质教育”和“全面育人”的准确把握及身体力行等。

以上这些,是数学教学的精髓,《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一书也从多个侧面体现了这些精髓。我们在研读新课标时,要避免仅仅关注课程内容部分而忽视理念部分的做法,因为理念部分更是其精髓。

该书以“学习新课标”为主题,以“新课标的理念及课程的四个领域”为主要线索,以“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新课标”为看点,由吴正宪团队的多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谈感想,许多论点又有教学实践的片段做支撑,便于读者理解。这对于小学数学教师学习、领会新课标,会有很好的启发,所以它是学习新课标很好的参考读物。

作者系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做更多更有益的工作。

二、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进一步激发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更深刻理解新课标理念,把握新时期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不断获取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熟悉所任学科教材内容,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使自己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三、具体措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寒暑假期政治、业务学习。

2、积极参加学部、学科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

3、听从学校安排,按要求参加区省、市、区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

4、按区教体局和学校继续教育要求,自学规定的继续教育材料,做好自学笔记,撰写学习体会。

5、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经验、教育教学反思等文章。

6、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继续教育工作的考核登记。

第3篇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通过“文献”,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主题,搜索出2012年至2014年10月共652篇文献。本文中,重点对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的文章进行分析,尝试总结归纳出目前关于《语文新课标》研究的重点与不足,为下一轮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理论支持,推进语文学科的建设。

一、搜索结果分析

从总体发展趋势看,《语文新课标》研究具有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集中在2012年和2013年,2014年陡然下滑。如此短暂的三年,研究文献竟有552篇之多,涉及期刊论文、优秀硕士论文、会议论文。2014年的研究降温也暗示出《语文新课标》研究告一段落,对此前的文献进行整理也显得尤为必要。

对文献主题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对《语文新课标》进行整体解读的文章数量最高,其次是比较研究,学习体会占很大一部分。对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内容和实施建议的文献研究也有一定数量。

研究《语文新课标》的文献作者中,绝大多数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小学教师作者不到百分之十,同时,这小部分一线教师的写作内容多偏向于学习心得体会等主观体会类,比如陈宝铝《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学习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之浅见》(2013年)。

二、《语文新课标》研究的角度

(一)比较研究

1.与2001年版《语文课标实验稿》相比

从时间横向上看,《语文新课标》批判继承《语文课标实验稿》(2001年)的内容与改革思路,在众多二者的对比研究文献中,较为系统全面的是扬州大学马琳的硕士论文《2011年版和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比较研究》(2013年),该论文从两版语文课程标准产生的背景、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结构三方面进行比较,其中课程标准内容比较部分包括前言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附录,基本覆盖《语文新课标》的全部范畴,文章最后还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思考并提供相应建议。

2.与国外母语课程标准进行对比

通过统计发现与我国进行比较研究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英国等等。在这些国家中,将美国作为比较对象的频率较高。其中硕士论文如湖南师范大学杨益斌《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比较》(2012年),期刊文献有曾素林、郭元祥二人共同撰写的《中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及启示》,他们通过两国课程标准理念与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标准实施建议的比较得出我国的课程标准在体现教育公平、课程目标设置等方面的不足以及三条完善途径:“重视相关研究结论和研究证据的支持,提高课程标准的实证性;着力课程目标细化、具体化,增强其可操作性、可评估性;加强学科联系和渗透,重视跨学科学习语文。”[1]

(二)整体视角

从整体视角对《语文新课标》进行研究,展示新课标全貌。在这类研究文献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负责人巢宗祺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概况(上、下)》,他从与《语文课标实验稿》的继承关系、修订背景与内容、待探索的问题四个方面向读者全方位展示《语文新课标》,最后高屋建瓴指出本次修订重点解决五个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进一步突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进一步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采取一些新的措施,力求解决语文教学中有关语言文字运用的突出问题。”[2]与此同时,戴正兴根据《语文新课标》的主要特征及其突出亮点进行了简要评述,得出了六大特征和六大亮点,认为“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充分凸显了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体现了开放、务实、创新精神”[3]。再者,屠锦红在《语文新课标》的基础上对语文课程进行展望,从语文课程的取向、内容、实施、资源、评价五方面勾勒出我国未来语文教育的美丽愿景:“学科本位与人本位和谐融合;知识与实践统筹兼顾;‘坚守’与革新辩证统一;‘小语文’与‘大语文’互构共生;工具性与教育性共同关注。”[4]

(三)局部探讨

对《语文新课标》的研究文献中也不乏从局部细节的视角,或是表述与增删条目的变化,或是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现将大家探讨较多的主题综述如下:

1.课程性质的表述

《语文课标实验稿》对语文课程性质有多处文字都作了说明: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也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这些表达还不够鲜明。面对如此现状,《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表述。

王云峰高度褒扬新表述“明确了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这门课程的基本性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核心任务。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凸显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5]。

另外,徐金国也对语文课程性质作了自己的解读:“‘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生共进的关系,‘综合性与实践性’为我们指明了通向语文教育殿堂的正确有效的路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对语文课程核心任务更加明确的界定。”[6]总的来说,对于《语文课标实验稿》有关课程性质的描述得到多数人的赞可。

2.课程目标

《语文新课标》将《语文课标实验稿》中第三部分“课程目标”修正为“课程目标与内容”,基于课程标准指导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课程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并形成一致的教学内容。王荣生就如何达成此目标作出以下四点建议:“第一,辨识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类型:内容目标、能力目标、活动目标。第二,了解语文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属于’、‘达成’、‘相符’。第三,寻找将课程目标具体化的策略:分解、解释、提炼、选择、开发。第四,关注领域之间目标的互通、学段之间的目标关联。”[7]

学段目标修订带来激烈探讨,最引人注目的是“识字与写字”。以第一学段为例:原《语文课标实验稿》中是“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现《语文新课标》修订成:“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降低了识字与写字的难度。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施燕红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她表明识字和认字数量的下调,“既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要求,也是提高书写质量的有力措施。教师还要重视毛笔字的教学,通过学习规范书写,养成严谨而良好的人格风范,陶冶高尚情操,突出书法教育的美育作用”[8]。

3.教学建议

江玉安认为从“教学建议”中“具体建议”就能看出此次修订的特点,“修订版课程标准体现了‘改过纠偏,求真求实’的精神,这主要表现在正确对待本体目标与一般目标、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个人钻研与合作学习等关系上;强调一般目标,但不能淡化本体目标;重视学生主体,但不能忽视教师主导;强调合作学习,但不能代替个人钻研。”[9]

4.“语言文字运用”

《语文新课标》在课程特征定位上的“语言文字运用”也是课标理论探索的重要突破。它在“导言”中出现四次,“课程性质”中提到一次,“课程设计思路”涉及两次,高频率地出现引起广泛关注。荣维东认为“语言文字运用”提出的价值意义在于它是“语文学科课程的本体探寻,是语文课程定位的确证,是语文课程的语言学基础及范式转型,新课程标准的修订稿清晰地将语文定位为‘语言文字运用’,无疑给飘飞不定的语文课程一根缆绳、一个锚杆或定海针”[10]。此外,曹明海通过教学观独特的视角阐释自己对“语言文字运用”的理解:“把握汉语言文字构成的形象、含蓄性特征,要用感受去拥抱汉语的精神。把握语言文字和文化融合的同构性特征,要用民族文化去哺育心灵。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重视汉语言文字所特有的文化特性,从语言文字构成的本体特征出发挖掘其文化特性,结合汉语言文字的文化特性来改革我们的汉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11]

5.“非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作为《语文新课标》中的新词,源自国际PISA(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三个测量指标之一:文本结构,其中文本结构又包括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我国的语文教学传统注重字词句段篇的连续性文本类型,而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面比较薄弱,特此在《语文新课标》提出“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张年东和荣维东把它的内涵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图文结合方式呈现的非连续性文本,其中的‘图’指为了更详细、更直观、更形象地说明文本信息的一切图画、图形、数字、视频、列表等;另一类则是指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某一主题,而选自不同材料的纯文本的信息组合。”[12]关于它的重要性,李欢说:“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得非连续性文本在期刊、报纸、街道、网络等随处可见,培养学生学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已经成为必备的生存能力之一。非连续性文本作为新增的课程标准内容进入语文阅读教学的视野,正是要求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指向‘为生存准备’的时代诉求[13]。”

(四)解答说明式

除了以学术论文形式展现《语文新课标》的研究外,还有另一种“答记者问式”呈现研究者对《语文新课标》的解答。例如2012年《人民教育》记者对巢宗祺的访谈:《语文:聚焦“语言文字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热点问题访谈》;还有2013年《中国教师》杂志社对郑国民的专访:《强调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专访》。同样相近形式还有雷实在《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几点说明》中,从修订依据、修订内容以及课标理念等方面的“自问自答”。

(五)指出不足

在对《语文新课标》大加称赞的同时,更需要的是对新事物冷静思考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完善课程标准的修订,促进语文课程改革。

倪文锦批判性指出《语文新课标》对课程的定性不够严密科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表达“混淆了母语课程与外语课程的区别,混淆了学校语文教学的‘学得’与社会的语言‘习得’之间的区别,这一定义只关注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一面,而缺少对祖国语言文字‘正确理解’的一面。”[14]无独有偶,徐林祥也发现《语文新课标》的课程性质与内容表述仍不够准确,“语文课程内容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语文教材的编写和语文教学的时间,反映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内容标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缺失,表明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仍有待进步完善”[15]。

三、总结与启示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出,自2011年12月《语文新课标》印发以来,教育界随即引发了一场为期两年的探讨,2014年此热潮骤然冷却。在2012年和2013年“黄金探讨期”中,涉及的内容覆盖《语文新课标》的各个方面,有宏观的整体分析,或微观的局部探讨,大到理论背景,小至只字改变,全文两百多处修订几乎被详尽分析。讨论的结果无疑对一线的教师起了很大的指引作用,语文课程的改革也得以进一步开展。

不过,仔细分析关于《语文新课标》的研究文献发现,讨论的内容多是个人看法,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形成学术上的争鸣,因此有很多观点只能在这场讨论中昙花一现,也正因为“自说自话”的原因导致热潮过去得如此之迅速。

其次,研究《语文新课标》的文献不难发现,针对《语文新课标》具体如何修正、数据的求证、调查的展开、课标的撰写等操作层面的说明内容太少,即使有也是用“大量求证”“全国范围内展开调查”如此概述性词语一带而过,例如识字与写字第一学段数量改成“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笔者不禁要问这1600和800的数据通过何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得出?是否科学,还是随意为之?希望在下一轮课程标准修订时能向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说明清楚,提升课标的信服力。

再次,《语文新课标》的文献作者大都是高校教师或科研机构人员,中小学教师比例过低,从侧面反映出《语文新课标》在实践层面并没有像在理论层面一样得到高度关注,这也是今后课标修订的重要工作:如何让更多使用课程标准的中小学教师们广泛参与进来而不是撰写者们的“独角戏”?

第四,常说实施课程标准,既有实施便有评价,《语文新课标》已经实施两年了,而对于实施现状的评价文献寥寥无几。好比一门仅有教学却没有评价的课,这不是完整的课程形态。因此,制定《语文新课标》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也应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按照“十年一改”的惯例,《语文新课标》的发行已有三年,现正是检测课标实施的第一黄金阶段,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者应和一线教师们密切联合起来,用事实依据论证课标修订带来的成果,发现新问题,掀起新的探讨热潮,为下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丰富的实践与理论支撑。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贵州省2013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重点项目。)

注释:

[1]曾素林,郭元祥.中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3,(1):43—45.

[2]巢宗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概况(下)[J].课程·教材·教法,2012,(4):37—41.

[3]戴正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全面开启语文课程改革新征程[J].辽宁教育,2012,(3):5—7.

[4]屠锦红.语文教育的愿景:勾勒与阐释——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解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2013,(4):53—57.

[5]王云峰.略谈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J].中学语文教学,2012,(4):4—8.

[6]徐金国.为语文课程正名——对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的解读[J].江苏教育研究,2012,(10):11—13.

[7]王荣生.语文课程目标:转化与具体化[J].中小学管理,2012,(4):13—15.

[8]施燕红.加强写字教学 重拾汉字之美——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写字教学的解读》[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2,(4):9—11.

[9]江玉安.改过纠偏 求真求实——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涉及的几个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12,(11):22—25.

[10]荣维东.语言文字运用:语文课程定位的新亮点[J].语文学习,2013,(3):4—7.

[11]曹明海.树立“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J].语文教学通讯,2012,(5):8—11.

[12]张年东,荣维东.从PISA测试看课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J].语文建设,2013,(5):23—27.

[13]李欢.非连续性文本之于语文阅读教学:内涵、诉求、启示[J].课程教学研究,2013,(3):37—39.

[14]倪文锦.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之我见[J].课程?教材?教法,2013,(1):24—28.

第4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 作业设计 形式 评价

优质高效是学校教育永恒的追求。它的实现,需要我们将教学的每一环节务实优化。作业,作为教与学互动的重要形式,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作业设计方面新课标比旧教材考虑得多的就是多元化目标,即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科学素养目标等,那么作业设计如何落实和实现这些目标,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作业设计要体现“三性”

1.作业应体现分层性

由于学生在自身发展中存在个性的差异,高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法、习惯、能力以及学习目的、态度、情感和意志品质等都会不同。因此我们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通过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层: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B层:中等水平的学生;C层:基础较差的学生。A、B、C三层人数分别为25%、50%、25%,分层由教师掌握,不公布每位学生层次,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分组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学生评出好中差,而是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来掌握、了解自己所需的知识,给各层次学生的“递进”留有阶梯。

2.作业设计应具有系统性

作业作为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同样遵循学习的一般规律,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渐进有序展开。如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数学作业可分为课前作业,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课前作业应发挥学生情感的积极功能,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利于学生先前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处于准备状态,以促进学习的迁移。课内作业应能促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同时用于反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3.作业内容应体现出趣味性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在作业设计中保证数学作业的“质”的前提下,设计具有趣味性、富有情境的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去完成。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如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改错题、操作题等经常变换,课本习题、自编习题、计算类题目、表述类题目(如单元小结、学习体会、数学故事、小论文等)互相穿插,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采,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感受作业的乐趣,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二、作业评价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不仅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更应成为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步的重要手段。改变评价目标、内容与方法是“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对学生作业来说也应如此。我认为:学生作业的评价应实行下列转变:

1.从评价主体上,实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把学生完成作业与评价作业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分割开来,学生完全依赖老师对自己作业质量作出评价的不正常状况。结果,学生既缺乏对作业质量给予自我评价的责任心,也没有对自己作业作出评价能力。作业评价变成了教师对学生作业、作品完成质量的评估,变成了老师按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判断其有关水平和能力标准。这种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要求。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作业的评价者可由教师、学生自己、小组成员等来担当。

2.从评价形式上,由静态评价转向动态评价

传统的作业评价单凭教师一支笔坐在办公室批改的单一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突飞猛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这样的评价方式已显得无能为力。现行的作业批改方式一般采用小组交流、作业展览、班级主题交流会等多种形式进行。除了形式多样的批改方式外还应进行一些竞赛评比,定期评定,给予表扬和奖励,可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向别人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欣赏自己、表现自己”的过程中尽显风采。

3.从评价的结果上,注重数学作业的评价反馈功能

新课程倡导评价的多元化、多样化,使得作业的反馈与评价功能更为丰富。作业的评价不再只注重知识结果,追求的是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强调的是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的充分发挥。通过作业批改,一方面,教师可以从作业反馈中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适时调控教学目标、进度和方法。另一方面,学生从来自教师的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矫正自己的认知偏差或及时改进自身的学习策略,促进所学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更重要的是,学生从老师恰如其分的评语中不但获得求知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而且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强化了学习动机,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作业成为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互纽带。

总之,改革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要针对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使数学作业有利于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让我们为实现新课程作业的“优质高效”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重视物理必修模块在高考及其它选修模块中的地位

根据山东的物理考试说明可知,物理是理综命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综总成绩240分中占89分。其中物理必修(1、2)及选修3-1、3-2作为必考内容,占73分,试题命制形式为7道选择题与3道非选择题;选修3-3、3-4、3-5三个选修模块则作为选考内容,各为8分,但每个模块只能命制1道非选择题,供学生自由选择其中2题来解答;选修1系列、选修2系列暂时不做考试要求。显而易见,物理必修内容在高考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选修模块的设计是建立在物理必修内容的基础之上的,选修3系列是个综合性的系列,课时比较多,它比较全面地介绍物理学的实验基础、逻辑关系、文化价值、技术应用。其内容是在必修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和延伸,涉及的物理规律以及实验原理很多是融合必修中的理论内容并行设计的。由此可见必修内容是其它模块知识的基础。因而加强必修模块的教学与探究,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思维习惯,对于学生以后顺利学习选修模块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二、在必修模块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几个重要的关系

1.必修内容与教学用时的关系

必修内容是命题考试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思维习惯和方法的主要载体,因而没有任何理由不把必修内容处理的细致有效、科学系统,并安排充足时间对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检测,力争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高考要求,但新课标对每个模块的教学有明确要求,即每周安排2课时,36个课时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与学习,这就出现了课时紧张与知识掌握程度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在必修1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因为必修1内容基本上就是两大物理过程(运动、受力)以及力与运动知识的浓缩,相当于原大纲版一年半的教学内容,况且学生又刚迈人高中阶段,对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还不太适应,所以在36个课时中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这么多内容,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认真去研读课标与考试要求,将教材内容重新组合,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大胆放手学生,才能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与课时的关系。

2.必修内容的宽度与深度关系

必修内容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思考、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因而必修内容涉及的知识繁多,宽度较大,给人以蜻蜓点水的感觉。感到任何一个知识点都需要讲明但又害怕讲太多、太深,导致学生产生恐惧物理、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这点在必修2中表现的特别明显,如必修2中第1章就涉及了功和能、功能关系的应用、能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点,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灵活掌握知识的深度,那至少需半个学期才能完成本章的教学。所以我们在必修模块教学时,一定要按照课标要求,千万不要随便拔高知识点的高度,要大胆取舍,该了解的就了解,该在选修中完成的知识点就放在选修中进行,避免不分层次、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熟练掌握本模块与选修模块之间的知识联系或衔接,明确哪些内容需要细致讲解、那些知识需要点到为止,且不可把选修内容的知识迁移到必修中来完成。

3.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工具的关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而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切不可固定某一个方法或某种模式上,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兴趣、爱好、个性存在差异的学生,班级建设思路、环境及本班其他老师又是不同的,学校的硬件设施也不相同,再者每个老师的喜好与擅长方面也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自己的优势与学生制定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方法就行,千万不要认为实行了新课改,就把任何知识都设计成探究性教学、实验性教学,彻底抛弃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或者是认为多使用现代教学工具(如多媒体、录像机)才能体现出新课改,如有的老师把太多时间用在课件制作上,添加了较多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一些无用插件,结果课堂上学生没有来得及思考或整理课件内容就一晃而过,导致大多数学生除了大饱眼福之外而无任何知识、学法上的收获。这不但背离了新课标的宗旨,而且也不司能完成最基本的知识目标。所以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使用现代教学工具能够起到锦上添花之目的,否则是画蛇添足。始终明确现代教学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仅是教学的手段,它永远不可能代替教师的讲解、启发、点拨与板书。

三、提高个人教学水平的几点思考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

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对学生做了一个立体的纲要要求。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要点,在以前的教育理念上尽管有所涉及,但更侧重的是知识与技能方面,因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问题,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才行。我认为除经常研读新课标纲要及相关新课改的理论文章或书籍之外,还应该要特别关注一下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等理论专著,仔细体会其理论内涵及应用技巧,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睿智与理论修养提供强大的理论后盾。“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探究知识的递进性,对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本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先行组织者”理论则突出教师的调控和指导作用,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教材上运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得到至少六组(U,I)值,然后描点连线,用纵截距表示电动势、斜率表示内阻。除教材详细分析的这种方法外,还可以从物理仪器多用途使用、电路改进等角度进行分析,找出几种简单可行的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案,这就拓宽了实验思路。又如电路设计经常要用到定值电阻,定值电阻如何使用往往不仅是学生最感困惑的地方,也是教学的薄弱环节,还是高三复习教学的重点之一。鉴于此,教师的调控和指导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我是结合考题分析思路,归纳特点,总结出:(1)定值电阻用于改装电表,扩大电表量;(2)定值电阻用来增大待测量;(3)定值电阻作为电表使用;(4)定值电阻用于改装电表,扩大电表量等几大常用用途。我想将这些模糊、易混点作为专题进行总结,都应归功于“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

2.研读教学用书,明晰教学思路

必修教材打破了传统教与学的理念,它更加关注当前社会普遍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如能源、环境等,使学生进一步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物理学的作用,并注意将相关的基础规律进行综合布局与整合,放在最能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的地方来学习。从表面上看必修内容的知识较散乱、不成体系,但我们若认真研读教学用书时,就会体会到该教材编写的奥妙所在,知识体系也是很流畅的,只是与我们以前的思维方式不同而已。如我对必修1和必修2教材的编写理解:共同必修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旨在引导学生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其中必修1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材里的典型实验有助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浩然研究方法,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必修2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习体会高中物理课的特点和学习方法,了解近代物理的内容,为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开启一扇窗户。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思路才清晰、有层次性、递进性。

第6篇

一、教材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凭借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对待语文教材的正确态度由此可见,一是教材内容只是提供教学的一个例子,为师者决不能照本宣科,以教材为纲;二是教材选的不是一般的例子,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具有很强代表性和示范性的例子,因此,教师还必须带领学生走入教材,吃透教材。像朱自清先生的《春》、《背影》、《荷塘月色》是学习散文的范本;像鲁迅先生的《孔乙己》、《阿Q正传》是学习小说的范本。课本为学生学习体会、阅读理解、鉴赏品味和写作文章提供了良好凭借。因此,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范文,启发引导学生熟读深思,感悟理解,吸纳文章的精髓,并举一反三,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理解并且运用语文,最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实践性内容

很多学生不重视语文,觉得语文没意思,缺乏吸引力,就是因为有些老师对教材内容研究不够,只注重教材中的阅读鉴赏,对教材中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挖掘不够。“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后面,高中教材的每一册后面,都设计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因此,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这一课程资源,按照教材设计开展好“手抄报”、“书法展示”、“读书比赛”、“朗诵会”、“演讲赛”等语文活动,把理论语文和生活语文完美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领会语文知识,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感受语文快乐。

三、要确保使用语文教材上语文课

语文教材有很多思想性、教育性、实用性很强的文章,语文教师在备课、上课过程中,要时刻站在语文的角度去思考,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挖掘教材的语文特性,确保不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历史课、生物课。初中语文《新闻两则〈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师在讲解时,应着重借助这篇文章来让学生了解新闻稿的结构及写法,体味新闻语言的特点,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而不能大讲这个历史事件的详细过程,上成热闹的历史课;教师在讲诸如《看云识天气》等科普类文章时,应着重协助学生了解课文怎样构思,采用什么顺序,运用哪些方法来介绍说明对象的,从而引导学生总结这类文章的特点及写法,不能大讲自然地理等内容,把它上成物理课;在上《劝学》等思想性、哲理性很强的课文时,不能上成了政治课。语文教师要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语文课堂要以问题为中心

“新课标”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课内容应始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源以知识而练以能力,思于问题而归于方法,启以思维而激以心灵,起于学习而至于应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应按部就班的就教材去讲教材,而应统揽全文,努力围绕课文素材,设计并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浓浓父子深情,设计以下问题:文章总共几次提到背影?文章写父亲的背影目的是什么?(疏通文意,把握主旨)文章通过那些方法来体现作者情感的?你还读过类似的文章吗?你对课文还有什么疑惑?(能力提高,写法探究)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情感体验吗?你是如何感受到的?(联系生活,情感迁移)请你用一小段文字写出最能体现自己与父亲感情的文字。(真情碰撞,学习应用)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学生对全文可以理解得更加透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

五、找准教材与课外材料最佳契合点

既然教材只是一个凭借,那教师还要补充哪些材料、哪些知识,又该如何处理这些材料,把握好这个度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一定要找准教材与课外材料二者最佳的契合点,恰当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我认为,教材就像一条由很多“实”点和看不见而感觉得到的“虚”点构成的主线,“实”点就是素材、基础知识,“虚”点就是能力、方法、素养和价值取向,课外材料就是与主线上蕴含的各个点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小支线,帮助学生编织成一张脉络较为清晰的知识网络,学生的语文素养发现学习于教材,巩固提高于课外,所选的每一个课外材料都要有很强的针对性。以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为例,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和相关资料,收集有关作者、写作背景、科举制度等相关课外资料,加深对文意的理解;上课时,教师帮助学生解决课文两个重点问题时可以这样处理:一是理解小说如何刻划人物时,可以补充一些精彩的小说片段,像《阿Q正传》、《祝福》,甚至现代著名作家的小说中经典的人物细节刻划,帮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的重要性;二是在理解课文主题时,可以补充《范进中举》等相关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也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补充类似素材,加深理解。整个过程,教材起到一个启发点和衔接作用,把很多相关内容有目的地串在了一起,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7篇

教师专业是动态发展的,终身持续的过程,现代教学应是建立在教师学习基础上的.必须在加强和发展教师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以适应学习化社会,终身化学习的需要.由此通过对教师专业观发展历程的回顾,通过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时代内涵以及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改革原则的论证和阐述,探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创新的机制,明确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学的发展性是一种不断演进,不断超越的创造发展历程.因此,努力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展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面临新形势的需要,是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综合实力的需要,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教育夯实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一,通过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航标灯,是导航员.而我要说,教师就象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需要吸收多方面的营养: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言论,有广博的学识,有令人佩服的教学艺术,有较强的人格魅力,有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始终在做着一个“好学生”.多年来,在教学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这股春风吹来之后,我更感觉到如鱼得水,反复翻阅新课标,领会其中的真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都积极参加.“教师应有一种苦读,苦学的精神.”苦读,苦学应该是教师的“天性”.学习研究新课标新课程,让我有了方向从学习中我懂的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我在不断的学习,也在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探索,从教材,教参,课程标准中去触摸新课改的灵魂,准确把握教学的尺度.研究中考题体会其中蕴涵着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在同行身上学到的好方法也及时去应用.我和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我想,所谓的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吧!如此种种,我在做“好学生”的基础上,也在努力的做好教师.做“好学生”是磨练我的重要历程;而做一名好教师是我的终极目标.总之,继续教育学习的收获是非常丰富,它引发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然而,憧憬未来,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想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最后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8篇

一、民俗文化及其内涵

民俗,即民间的风俗习惯,是各民族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现象。著名民俗学者钟敬文是这样解释“民俗”一词的:“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民俗的内容繁杂广泛,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物质民俗、生活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等。一个国家的文化由表层文化和本质文化两个层次组成。表层文化分布于浩瀚的古籍文献中,本质文化流传散播于民众生活中。其中,民俗文化即是本质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有关内涵,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的价值。

1.在中学语文中渗透民俗文化,对教学具有辅助作用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关民俗风情描写的不在少数,如包含技艺民俗的《吆喝》《安塞腰鼓》《口技》,包含建筑民俗的《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包含服侍民俗的《陌上桑》等,包含岁时节日民俗的《社戏》《春酒》,包含礼仪民俗的《边城》《阿Q正传》《背影》等。这些民俗文化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时渗透民俗文化,利用课文中的民俗文化成分,能缩短课文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且一些文章作者本意已渗透很多民俗文化,如不了解,则很难理解其表达的真实情感和文章主旨。

2.在中学语文中渗透民俗文化,有利于促进德育教育的深化

作为中华民族瑰宝的民俗文化同样博大精深,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思想、行为,这种影响正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式的。比如传统节日春节。春节在每一位游子看来,不管身在何处,不论工作有多忙碌,不管路途多遥远,都要在除夕夜前赶回与亲人团聚。这是中国人特有的乡土情结,根植于每位炎黄子孙心里,影响深远,不可磨灭。这种心理共识,在非常情况下能迅速释放其能量,凝聚人们的心理共识,汇聚成共同的情感意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学习体会这些民俗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在中学语文中渗透民俗文化,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

民俗可分为物质民俗、生活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一是熟识更多的语言文字。语言是民俗的载体,一些词汇直接陈述和反映民俗。“柳树”代表离别之意,松柏“寓意着不屈”,“牡丹”代表富贵,“鸳鸯”预示着美好的爱情等等。二能了解天文地理、礼节禁忌、立法岁时等知识。人教版教材编入的小说《边城》,作者展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和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三、将民俗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育的策略

1.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相关素质

对教师而言,语文教师要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增强自身民俗文化的意识,认真研读领会传统文化专著,以自身的见解引导学生。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应积极参与到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中。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的汉字,自发明的那天起,就被赋予了深刻含义。大量的汉字背后都有一段典故或神话,教师自身能不能解读,关系到民俗文化传承的质量。

2.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为辅

一方面,课堂教学是学习民俗文化的主要途径,教材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因此,课题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吃透教材,对于涉及民俗文化的内容,要充分发挥其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既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又了解一定的民俗文化知识。虽然民俗文化教育价值明显,但毕竟不是课堂授课的中心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备课,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运用的时候,考虑具体的授课内容、学生的学期情况等因素,寻找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也不可忽视。民俗文化是“活”的文化,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学校可安排一些有关民俗文化的课外实践活动。一是邀请民俗专家学者给学生开设民俗讲座;二是多组织策划具有当地特色民俗活动的节庆活动;三是举办民俗知识竞赛、话剧表演、作文竞赛、古诗词摘抄、诵读比赛等校园文化节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社会经历,更使学生对民俗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效益多重。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作业设计;形式;评价

优质高效是学校教育永恒的追求。它的实现,需要我们将教学的每一环节务实优化。作业,作为教与学互动的重要形式,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作为数学教育重要环节的数学作业如何体现这一基本理念,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和发挥作业的功效?这就需要教师以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为指导,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设计出学生感兴趣,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作业。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从中获得较为准确、真实的教学反馈信息,增进与学生思想感情交流,这些无疑都会对数学教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当前,由于受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参照,由教师按习题的难度组织起来布置给学生,组成一个基础型、提高型、竞赛型的训练链,通过机械重复来加强记忆、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习中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现象比较突出。

课本作业与教学资料的不足之处: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直接布置课本作业或者补充一部分教学资料中的题目,但是,课本作业形式比较单一,相应知识点的考察题量分布不均匀;教学资料中的题目普遍存在题量过大,多数配套练习与教学内容脱节,练习缺乏层次性,难易程度难以适应学校的具体教学要求,难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等要求。

在作业设计方面新课标比旧教材考虑得多的就是多元化目标,即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科学素养目标等。那么作业设计如何落实和实现这些目标,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作业应体现分层性

由于学生在自身发展中存在个性的差异,小学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法、习惯、能力以及学习目的、态度、情感和意志品质等都会不同。因此我们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通过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层: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B层:中等水平的学生;C层:基础较差的学生。A、B、C三层人数分别为25、50、25,分层由教师掌握,不公布每位学生层次,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分组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学生评出好中差,而是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来掌握、了解自己所需的知识,给各层次学生的“递进”留有阶梯。

二、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传统的数学课堂作业往往是单一的数学习题。作业形式多样化,有助于克服作业活动中的单调乏味现象,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小学新课程注意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我尽力增强作业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性;或选择具有较大开放度的开放性题目,培养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合理的方案。内容上多样化的同时,数量和表达方式上也要多样化。

①“质疑袋”、“我的疑问”。让学生把自己的疑问通过作业传递给老师。任何方面的疑问都可以提,可以是关于课堂、当前所学单元的疑问,也可以是本学科的其它内容。惟一的要求是:对于自己的疑问先尝试写出解决方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作业环境,尤其是为那些平时不敢提问的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机会,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

②“与老师对话”。鼓励学生大胆地与老师对话,说出自己最想对老师说的话。可以向老师指毛病、谈建议、提要求,可以交流学习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释放自我,拉近师生情感,形成合力,教学相长。改革后的作业,学生普遍感到新奇、轻松,颇有兴趣,所做的作业字迹工整、认真。但是学生所提的问题不多,且深度不够,质疑的问题以课后思考题和课堂上讨论过的题目居多。学生在作业中反映,以往缺少这样质疑的习惯及训练,首次放开质疑后不知问什么好,这表明以往学生的训练确实未能落到实处。与老师的对话中,学生似乎有所顾忌,询问的大多只是关于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根据以上情况,老师要ρ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和训练。

三、作业内容应体现出趣味性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口语表达能力;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承担着初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任务。口语表达作为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中“说”的重要体现,与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广大小学教师要提高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认识,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一、培养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意义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得体的口语表达,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之一。新课标下的中小学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倡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与同学交流学习体会、分享学习成果都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主阵地,应该在教学中循序渐进、科学有效地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大胆、大方、得体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然而,由于传统语文教学中重书本轻实践、重书面轻口语思想的影响,现阶段的语文考试也没有口语内容,这使得实际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是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视不够;二是缺乏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教学研究。广大教师要提高认识,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积极在教学实践中对小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不能够通过口语交际原则的简单讲授达到的,也不是朝夕之间能够完成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师生、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中因势利导,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培养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1.营造民主、和谐、互动的谈话氛围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营造民主、自由的师生关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不足,教师要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才能让小学生放下心理戒备,增强自我表达的信心,从而使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活动中多为学生提供说话的平台和机会。有的学生性格外向、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内向羞怯、不善于在众人前大声说话,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表达方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相应的指导,利用课前谈话、课间讨论、口语交际活动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平等的谈话机会。最后,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谈话,积极主动、大方得体地进行互动交流,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完善学生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选择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探究性话题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在具体的交谈中进行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探究性话题,创设生动有趣的交际情境,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小学生有话可说,大胆表达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利用课文的空白点、疑难点和课文插图进行说话练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习作练习中先让学生口头作文。例如,在《美丽的校园》中,教师让学生根据一定的顺序对校园的景物进行介绍,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为写作打下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口语交际活动,积极选择学生感兴趣并有一定经验的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例如,在长假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假期中的见闻进行交流。

3.训练良好的口语表达方法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一定表达方法的训练,教师要在具体的说话练习中顺势利导,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性、连贯性和生动性。小学生的身心发育不成熟,语言积累有限,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要循序渐进,在具体的说话练习中有所侧重地培养他们说话的逻辑性、连贯性和生动性。例如,《找春天》中对春天景象的描述可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生动性。

总之,口语表达能力是人类进行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必备能力,是使书面表达流畅的基础。广大语文教师要提高认识,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李迅安.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3(48).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科学发展到今天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的贡献。从某种程度上说,数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数学中蕴含着人类无数的思想精华,是人们对世界对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初中数学作为数学科学的基础教育,也承担着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使命,在整个数学教育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数学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数学思维虽然并非等同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1.初中数学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数学教学已由原来的“重成绩”转变为“重能力”,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数学思维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还能帮助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与此同时,初中数学思维培养,不仅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前提,同时还是教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2.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多样性

初中数学是人类智慧的总结,体现了人类思维发展的成果,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思想体系。初中数学虽然只是基础教育,但是在素质教育观下,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角度出发,初中数学知识的编排和问题的设置也是呈开放性、多元化的。因此,要在教学中适当的尝试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力求在保证学生掌握多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毕竟,对初中学生而言,进行跳跃式的、非常规的独立思维培养,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吸收多种思维内涵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尝试独立思考,找到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就需要具体到数学问题解决上了。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灵活性

要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得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从观察能力着手,提高学生判断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一般来说,数学思维的形成,总是先要对问题有正确的认识,能看透问题背后的规律和实质,唯此才可能寻得思维的突破口。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落实到实际数学问题的解决中,也就是要培养学生审题能力。众所周知,良好的审题能力,是解题的关键前提,审好题才能把握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最好的解题方法。

4.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学生初步学会如何思维和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后,应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思维品质的培养。要注意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与敏捷性。根据解题目标,确定解题方向。要训练学生思维清晰,条理清楚,遇到问题能按一定顺序去分析、思考,对复杂问题应训练学生善于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方法。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要能迅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注意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每个公式,法则、定理都有它的来龙去脉,都有使它成立的前提条件,都有它特定的使用范围,要做到言必有据。选择一些习题让学生先做,再针对学生思维中的漏洞进行教学分析。

5.对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教法与学法进行指导

5.1 利用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好素材,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观点分析思考同一问题,从而扩充思维的机遇,使学生不满足固有的方法,而求新法。

5.2 利用互逆因素,训练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在研究问题时从反面观察事物,去做与习惯性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顺推不行时考虑逆推解决,探讨可能性发生困难时考虑探讨不可能性,由此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实上,正向思维定势经常制约了思维空间的拓展,有时,正面解题很难,不妨改变思维方向,就会柳暗花明。

5.3 抓住分析时机,训练联想思维。联想能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地去观察思考问题,进行大胆联想,寻求答案。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有利于训练联想思维的时机,强化训练。

5.4 “导入出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创设情境”,“叙述故事”、“设置悬念”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及早进入积极思维状态。

5.5 “错解剖析”──提供给学生题解过程,但其中有错误的地方。让学生反串角色,扮演教师批改作业。换一个角度来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寻找错误产生的原因,以求更好的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5.6 “例题变式”──从例题入手,变换条件寻求结论的不同之处;变换结论寻求条件的不同之处;变换提出问题的背景,寻求多题一解;变换问题的思考角度,寻求一题多解;……以变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

5.7 “编制试卷”──列出考查知识点、考点、试题类型,让学生自己编制一份测验试卷,并给出解答。使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体验出题心理,更好的掌握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5.8 “撰写小论文”──根据学习体会、解题经验、考试心得等等,撰写学科研究性小论文。选择比较好的指导修改并编辑出版,激励学生善于进行总结,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综观全局,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采取教学技法,激活思维能力,运用人格力量,弘扬学生个性。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教学学生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地发展,着力发展学生能够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合作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能力之一。加快并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笔者

在此从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教师与学生几个方面谈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更新观念且明确其目标与任务

1.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其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协作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法律法规。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和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地位将与物化生、政史地一样重要了,现已经作为部分学生2009年高考成绩和高校录取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内容任务归纳为以下四点:①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②信息能力: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评价信息与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③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要具有独立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④信息道德:遵守相关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观。

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和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努力创造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真正实现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课堂上主人翁的意识。只有富有创造力的教学主体,才能焕发学习主体的创造活力。教师要善于引导,比如在Word的教学中,当学生已掌握基本编辑方法时,对一些修饰性操作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进而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有所收获。

三、教师应探索并有效地进行实践教学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课堂教学效率始终低下,学生高分低能现象仍然存在,学生严重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在学校信息技术课课时安排不多的情况下,信息技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赶出来的结果。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坚持一个人无论怎样也不过分的事情,就是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实践教学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和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中操作计算机,通过不断地实践,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能掌握知识,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好自己的角色

1.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做中学”与“学中做”的思想。“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就拥有了学习主动权利。目前,“任务驱动”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中最惯用的教学方法。当然,教师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其他有利于教学的方法,比如探究模式教学、实践教学、演示教学、讨论教学等。

2.课前一定要充分备好课。

有一次笔者听Excel分类汇总这个知识点的课,发现授课教师讲错了,那说明他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备好课。分类汇总知识点在新课改前是会考中的难点,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学生不容易拿到满分,这是因为一些教师认为其操作就是简单的“数据”菜单的“分类汇总”选项,学生也是照葫芦画瓢随便操作。其实不然,分类汇总应该分开,一个是分类,一个是汇总。只有按照某一个字段数据将其分好,才能为同类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教师如何才能备好课呢?首先,按新课程标准,备好教材。领会新课程的主要思想;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课标,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分析新课标,通过钻研教学新课程标准及实施指导意见,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统观全局,抓住主线。其次,备学生。“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一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二是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体会“做中学”与“学中做”的教学理念。三是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相互帮助的精神。

3.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在介绍计算机系统组成时,要让学生自己面对计算机,解剖整台计算机;在简单程序结构教学中,为什么这样执行语句,为什么结果就是教师所说的,程序能否实现所要求的功能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只要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运行一下,学生马上就能知道。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互相之间应常听课。

笔者得刚参加工作时,根本没有任何教学经验,按照自己肤浅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果学生的知识点掌握不好,导致会考成绩相当不理想。在第二年的教学中,笔者和老教师一起带高一信息技术课,我经常听老教师讲课,从中收获了很多的经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经验都有进步。

5.适当安排测试练习。

信息技术课时较少,平时练习与复习时间几乎为零,因此教师难以知道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利于教学。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也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师适当安排一些课堂测试练习是十分必要的。

信息技术课实践性很强,上机操作占相当的比例,因此教师对上机操作课同样要认真备好课,安排好上机的内容和时间。在学生上机操作时教师要加强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学科,地位越来越高,现在已经成为部分学生高考的一个必考科目,它内容更新快,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更新知识的同时,在教学上也不断探索,尽快找出适合本学科、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陈长浩.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