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消费的调查报告

消费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2-10-03 22:11: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消费的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消费的调查报告

第1篇

目前,消费贷款主要有两项:购房消费贷款和购车消费贷款。

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曾几何时,提前消费成了一种时尚,人们都畅谈于、享乐于花明天的钱,为今天消费!。然而,这种消费贷款的模式终归是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条件我们也称之为政策。中央银行有对各商业银行金融市场的监管,对经济的宏观调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各商业银行又有属于自己银行营业政策,此次针对的政策是:消费贷款政策。消费贷款主要有两项:购房消费贷款和购车消费贷款。以房子或者车子作为抵押物的形式抵押于银行和金融机构或担保集团的提前消费行为是最为常典型常见的消费贷款。其中,楼房与车辆又有较大的区别:其一,一般楼宇是属于保值产品。简明的解释说,就好比,在目前的经济形势向好的情形下,楼宇是随时间、随经济的向好形式而存在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就因为如此,一般情况下,银行或金融担保集团对于购房的消费贷款的政策是较为放松的。购房是一种消费行为,购房消费贷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而相同的车辆消费贷款,贷款政策是不相同的,有原因在于,一般的消费贷款的汽车都不属于保值类的产品,一台新车从车轮子着地开始,它就意味着贬值的开始,所以同样一汽车作为抵押物的形式抵押于银行或金融担保集团,但相应承担的风险却是不一样的,所关系到风险的问题,都是局限于大小的问题。

目前,买房可以贷款,买车可以贷款。其中,汽车消费贷款又是最为典型的贷款类型。典型之处表现在:第一,汽车消费贷款不同于购房消费贷款,购房消费贷款在以房产抵押的形式抵押于银行或金融担保公司就可以简便的完成购房消费,购房贷款手续简单、快捷中间无需要金融公司或担保集团的担保,而恰恰相反,购车贷款消费手续复杂、较为烦琐;第二,汽车消费作为一种产品消费类型,汽车有别于房产,汽车属于不保值产品,所以,在以同样的以抵押物的形式抵押后期存在的风险比之房产风险大。风险大于银行的赢息空间的时候,社会外界的除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或担保集团就有了担保行业的业务空间。汽车消费贷款担保业务是指银行向在特约经销商处购买汽车的借款人发放购车贷款,我方提供贷款担保的业务.

一.申请对象:

1、在中国境内有固定住所,有本市常住户口或有效居住身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申请人条件:

3 .能够提供银行认可的有效权利质押物或抵押物或具有代偿能力的第三方保证。

三.贷款金额:

贷款金额最高一般不超过所购汽车车身净价的 80 %

四.贷款期限:

汽车消费贷款期限一般为 1-3 年,最长不超过5年。

五.申请人所提供资料:

1 .身份证明 ( 夫妻 ) 身份证、暂住证、户口本、结婚证

2 .房产证明

①商品房、福利房、微利房:房产证,国土局打单

②按揭房:按揭合同、国土局打单、完整的供款记录

③集资房:购房合同,付清房款证明或收据

④自建房:两证一书或 ( 《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回执》或自建房房产证

3 .居住证明 ( 任一,原件 ) :如水费、电费、煤气费、固定电话费等

4 .工作收入证明:我公司提供统一格式;存折 ( 流量和沉淀较大 ) 和其它资信证明

5 .一寸彩照一张

6 .若借款人为私营企业主:营业执照、基本帐户银行对帐单

7 .如有其它借款的借款人:借款合同,完整的供款记录 六.贷款利率

(1) 利率:汽车消费贷款利率按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利率执行。

(2) 利率调整:贷款利率采取一年一定的方式,贷款合同签定后,每年贷款发放日的对应日核定一次贷款利率,并按当时银行公布的利率水平进行调整。 七.贷款流程:

第2篇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特殊消费群体,有着不同其他社会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多数大学生是从进入大学开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自主权,其消费行为对家庭、学校、企业、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把握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内容、特点,研究其趋势,对指导大学生进行理性消费,提高企业营销的针对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消费观现状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及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等几个方面。

(一)基本生活消费 由于学校所在的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一,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费需要也不一样,大学生消费在静态上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而在动态上呈逐年递增趋势。

(二)学习消费 学习消费主要包括学费、书杂费、考证消费和电脑消费等。大学生学费因学校所处的地域、类别、专业等的不同也有所区别。

1、大学生除了购买基本的专业教材外,其学习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书目上。

2、考证消费。近年“考证热”在高校悄然兴起,大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出国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等等,名目繁多,相应的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等自然不菲。不少大学生甘心对考证进行高额投资,以增加职场竞争中的筹码。

3、电脑消费。好多大学生以宿舍为单位,采取集体所有,分担成本的方式购买电脑;有些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大学生自己拥有电脑。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的沟通方式也多了起来。QQ、MSN、BOLOGE因其互动性,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交流经验、增长知识的新途径。同时,计算机网络已覆盖了许多大学生的宿舍,在宿舍上网业已成为时尚,大学生的网络消费也成为日常消费开支的一部分。

(三)休闲及娱乐消费 1、休闲消费。大学生闲暇生活中,最经常做的事情是上网、自习自修、读消遣杂志、读文学作品、书法、音乐、绘画等,这些活动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诸如参加课题研究,文体活动、义务劳动、听名师讲座等需要集体参与的交往性活动,却较少参加

2、娱乐消费。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数额也相当可观。进迪厅,打台球,遛旱冰,去练歌房,开PARTY等。另外,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热潮影响着他们的娱乐消费。

3、时尚信息消费。大学生中手机的普及率较高。为了找工作方便和交友,很多大学生都购买了手机用于与外界联系,还有的大学生用手机进行娱乐活动,如点歌、照相、彩铃订购、发短信等。手机已经成为他们一个重要的通讯工具,价廉实用的手机是大部分大学生的首选,但手机费在逐步提高

4、旅游消费。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假期的增多,大学生热衷于出外旅游者也不在少数。

(四)人际交往消费 1、人情消费。同学过生日、当选大学生干部、入党,得奖学金、比赛获奖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不上路。请客者档次越高,赴宴者的随礼也就越高。人情风的蔓延,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精神压力。

2、恋爱消费。而恋爱费用的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从生活费中“抠”出来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有的是来自“奖学金”的,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有关。

二、大学生的消费趋势 (一)基本生活消费向营养型、质量型发展

从 90年代开始,我国的消费水平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大大降低,而用于改善学习条件,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费开始上升,而传统的吃穿住用行等物质消费或生存型消费正逐步向有营养讲质量方面发展

(二)学习消费的比值将大幅度上升

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学习观念的变化,使广大学生日益认识到学习不再是一件阶段性的事,而将伴随人的终身。特别是网络教育的开展给人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用于继续学习的费用也将日益增大。

(三)健康、健身消费增加,休闲及娱乐消费呈现多样

大学生日益重视健康消费,用于进行体育锻炼和购买保健品的支出也在逐步上升,健康消费将成为主要的消费内容;体育健身消费在校园中渐成时尚,“花钱出汗”不再被视为可笑的事,大学生对各种美容与健康产品的需求,已超越基本的预防疾病的需求,进入更高层次。

休闲及娱乐消费方面,大学生群体有着比其他年龄群体更为旺盛的需求,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看电视、进影剧院这样一些静止的休闲方式,而是追求新颖、出奇、刺激和有品位的活动:迪厅、游戏机,台球和保龄球将更为普及;蹦极、攀岩、速降、滑翔、漂流、潜水、探险、探幽这类刺激的活动,今后会吸引众多的青年大学生。

(四)人际交往消费成本昂贵

在校大学生渴望理解,喜欢交友,用于请客吃饭的费用日益增多。特别是在信息发达的今天,信息消费的最大群体是青年大学生群体。网民年龄分布的高分值在20岁~30间岁,手机、电脑等产品由商务消费转向生活消费,大学生上网率的增长,个人电脑的畅销,也使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实用至上转向感受为本。

三、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消费理性,自控能力不强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二)大学生过分追逐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大学生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在消费问题上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因而追逐时尚,不仅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成员的消费特征,也同样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三)盲目消费,过分展示自我 与成年消费者不同,大学生一般没有从众的心理特征,这一特征与追新求奇、自我表现的心理特征有关,处于这一年龄段的青年,心智、生理已经成熟,心理上要求独立,但生活、经济上却仍然有很大的依赖性,必须依靠家庭的资助才能良好的生活下去,并能在自由支配金钱的情况下,随行所欲地进行消费,追求、展示自我,如:吃讲究情调,穿追求时尚和名牌;谈恋爱追求情感,大量进行物质投入;交朋友不惜重金;网费、话费节节升高,追求“舒适、时尚、流行”的生活方式。当今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财富持续增长,大学生也变得越来越有钱,也不断受到企业的广泛重视。

四、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大学生消费数额的增加,结构的变化,方式的多样化也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生年级越高,消费水平也随之增长时尚化、个性化,使消费标准不断增长,大学生个性化消费的增多已成为趋势与潮流。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的追求。

(一)倡导大学生节约意识

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具有独立的意识与理智消费的观念。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大学生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二)树立大学生理财观念 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是现今的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必备因素。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

第3篇

关键词: 高中生 体育消费 调查分析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用于体育活动各种消耗的经济投入和观赏体育表演与竞赛方面的消费支出。狭义的体育消费指直接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人消费行为。广义的体育消费指包括一切与体育活动有联系(包括直接和间接联系)的个人及家庭的体育消费行为,是作为社会一般消费中以个人及家庭通过支出货币所得到的各种体育效用,即各种体育的(包括物质的、劳务的、精神的)使用价值和效益,包括观赏性消费、参与性消费和实物性消费三大类。研究制约中学生体育消费的具体因素,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必然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形成正确的体育消费意识。本文通过对高邮部分中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具体的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树立其科学、健康、合理的体育消费意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江苏省高邮市三垛中学高中学生中随机抽取40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高一140名,高二130名,高三130名,共同组成本文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1.2.1.1问卷的设计:根据研究的需要,初步设计制定出学生调查问卷的基本框架,在广泛征询体育教师的基础上,对部分问卷内容进行删减和补充,使问卷最后得以定型。

1.2.1.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对问卷采取实地发放的形式,对三垛中学的400名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一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剔除无效问卷5份,有效问卷共395份,男生227份,女生168份,有效率为98.8。

1.2.2数理统计法。对问卷收集到的数据结果进行常规统计学处理分析。

1.2.3访谈法。在家长会期间,对部分中学生家长进行访谈,访谈的内容为中学生的日常体育消费情况。

1.2.4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类别等逻辑分析法,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推理分析,论证有关结论,并提出有关对策。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是人们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及功能作用的认识与反映。这种意识的形式要具备一定的基础,一是物质基础,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二是文化基础,即社会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生理年龄特征决定了其心理以不成熟、不稳定和不平衡为主要特征,其中中学生的自我意识的骤然增强是核心问题。围绕这一核心问题,中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主要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在一个动态的调节过程中。并且,由过去的被动调节转为主动自我调节。因此,其心理变化是一生中最复杂、波动最大的时期。高中生具有较强的体育消费意识,无运动意识的人只占小份额。对体育锻炼的价值与作用有了正确的认识。

2.2体育消费动机

体育消费动机是指激起一个人在体育方面进行消费的一种内在的原因。笔者在问卷调查时要求每位学生选择自己认为直接、强烈的动机。

表1 体育消费动机调查表

从表1可以看出,高中生进行体育消费的目的非常明显:随着整个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学生因学业压力大,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强身健体、消除疲劳、愉悦身心的独特有效的方法,自然成为中学生的首选。但想获取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和想通过体育锻炼进行社会交往的人数却相对较少。

2.3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和体育劳务或服务消费资料的数量,可用价值单位来表示。体育消费经额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反映体育消费水平。

高一学生的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50~70元,高二、高三学生的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150元以上。对于高中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费绝大多数来自于家庭,消费能力受到家庭的影响。学生在经济来源受限制时,作为发展和享受消费的体育消费只能放在后面考虑。

2.4体育消费结构

体育消费结构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经济消费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它反映出人们消费的具体内容,也反映出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通过表2可以看出,在高中生的体育消费中,实物消费的比重远远大于其他消费,在学校,体育服装鞋帽深受大学男女生的喜欢,并且能成为时尚,成为部分中学生衣着的主流。在女生的日常生活中,服饰类开支本来就占较大份额,部分运动服饰,如运动鞋,既是上体育课或其他体育运动时的必需品,又是日常生活中的耐用消费品,此类体育消费一举多得。

表2 体育消费结构调查表

2.5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

表3 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调查表

从表3可以看出,影响高中生体育消费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因素为:(1)学习繁忙。学生的学习压力大,他们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学习文化知识上,这样用于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就减少。(2)体育场所太少。由于在校学生大量增加,学校体育场地有限,场馆数量与学生人数不协调,造成参加体育消费的学生人数减少。(3)缺少经费、体育消费价格太高。大部分学生的生活费来自于家庭,是靠父母的省吃俭用,所以用在体育消费上的金额自然很小。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高中生体育消费的动机明显,主要是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等,这表明中学生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更加全面、深刻,但总体消费水平较低。

3.1.2高中生体育消费结构仍以实物消费为主,而观赏性消费和参与性体育消费比较少。由结果表明,工作学习繁忙、体育场地少、体育消费价格及意识是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健身消费活动的最主要因素。

3.1.3高中生“花钱买健康”不仅在意追求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更在意如何通过体育消费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以便将来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

3.2建议

3.2.1引导中学生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高中生消费水平低,决定了其体育消费水平也偏低,因此要树立其“健康也是一种投资”的体育消费观念。做一些成本较低、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买一些价格较低适合自己的运动器材和服装,摈弃“名牌就是好的”“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这种体育消费中的攀比之风。

3.2.2培养中学生有偿体育消费意识,完善学校体育设施。租运动场地要花费,配置运动装备要花费,看比赛表演要花费。因此,树立体育消费意识很关键,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尤其如此。笔者认为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体育正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人类健康体魄的唯一手段,明白众多体育场地有偿服务的道理。其次要向他们讲明优劣运动装备、场地与运动感觉技术水平的关系,以及需花费的体育社交正成为社会时尚。最后要向学生讲明中学体育场地收费的目的、校内外场地费用对比、场地少活动者众之矛盾和场租制定的依据。这样,道理明白了,自然会情愿租场运动、购买必要器械服装,体育消费意识自然容易形成。因此,完善体育设施,加大对体育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体育经费与学生人数同步增长,在现有的条件下科学配置体育资源,努力提高现有体育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

3.2.3多给中学生提供一些相互交流的体育平台。学校应多组织一些集体的体育活动和比赛,让中学生能更多地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多办一些体育类的免费或收费较少的学习班,采用快乐体育、选项教学、体育俱乐部等多种教学模式,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能充分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通过体育角色的学习,大学生懂得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组织的基础,这有利于教育大学生懂得“做什么像什么”的社会意义,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时“干一行爱一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经过个人努力是可以扮演各种角色的,从而感受到人的主观努力是改变社会地位的主要途径,在现在的社会里,这一点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梁均华.论普通高校建立终身体育目标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5(4):77-81.

[2]夏强.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2):59-60.

[3]孔祥生.试论体育消费行为的流行与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1021-1022.

[4]王莉华.大学生体育消费价值取向及行为的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2):157-159.

[5]左新荣,姚丽琴.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结构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24-27.

[6]梁庆刚.浅谈高校体育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108-111.

第4篇

问题总结:

(一)理性消费仍是主流

质量、价格、外观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的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商品的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 600-800 元之间,家境较好的能达到1000元以上,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日用品及日常社交活动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追求性价比高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由于同龄人、城市时尚气息以及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商品的价格一定得配得上它的质量。

(二)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据调查,在大学校园中,月消费相对高的同学的月消费可比月消费相对低的的同学的月消费高出3—5倍,其原因是,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手机、社交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上。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们也应该在大学生的教育中逐步改善这一问题。

(三)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过程中显示,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来满足这一不切实际的愿望;有些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虚荣心,同时为了所谓的面子,大学校园里的攀比心理也是异常的严重,别人没有的,自己得有;别人有的,自己的得是最好的。

解决办法: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xx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有针对性的解决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的偏差问题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大学生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传统观念,科学规划安排,使自己的消费水平与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大学生进行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不依赖父母而进行奢侈消费而应该自强、自立的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结尾: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费、不理性消费,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当代大学生一定会形成一种更合理,更现实的消费观。

1.消费的理性化需求

享受与潮流已变成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需要调整以及改善。所以我提出了消费的理性化需求。题目虽然说起来很大,但做起来却需要我们从细处着手。比如对自己每天的消费情况进行记录,以方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费的原因。也要同时做好对未来消费的计划与打算,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由着兴趣不加节制的扩大自己的消费,从而导致自己的消费脱离了自己的生活档次。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证自己在个人的生活水平下有个尽量好的享受水平。

2.拒绝奢侈品的消费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也较多,构成这部分大学生消费的一种比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娱乐以及电子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结构需要调整,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与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联系。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为自己、为家庭负责,减少那些只为虚荣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费。

3.调整消费结构

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的70年代至经济高速发展的前几年,有一个方面是一直在传承的,即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饮食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体。而在最近几年消费结构的失衡,不仅反映了学习风气的恶化,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与社会对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我们必须加以调整来使之适应我们的消费水平。

4.杜绝攀比心理,不过分追求时尚

现实中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相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减少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又例如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都可以反映出学生们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的生成,所以我们必须杜绝自己的攀比心理。而对于不过分追求时尚,我们大学生本来就应该以学习为主,这些次要的东西本就不应该成为每天最让我们操心的事。而在这方面的改进必然有助于大学生好的消费习惯的养成。

第5篇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还是大人们的事而已,大学生、中学生......想也别想!但是20世纪的今天,却不同了,在学校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接着是中学生,小学生,父母为了跟儿女得到第一时间的联络,纷纷给儿女们买起手机来,有得学生身上还有两部手机呢,那更不用说手机电话卡了。从以前的“水壶”到现在的只有手掌大的手机,无论从功能到外表都是一个大飞跃,但是,价格却成反比,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买机好时期,所以不少学生赶上了这好时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而且越来约年轻化。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短信服务的开通和各种手机sim卡的出现,手机不再是一种高身份的象征或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通讯工具。

摘要:

这次调查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就购买手机的心态、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总体利弊以及校园实现手机普及这一社会现象的正常与否和影响中学生购买决策的因素等。调查采用问卷形式,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在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性占52%,女性所占比例是48%。经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其结果分析如下。

调查中发现,80%的同学已经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就算暂时还没购买手机的同学,其中大部分人认为在学里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机。其理由是:首先,便于联系,这既包括自己联系亲人,也包括同学朋友联系自己。

1、手机的品牌、价格、档次及考虑因素

调查发现中学生所购买的手机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诺基亚倍受中学生青睐,三者共占调查总数的55%。而国产手机问津者很少,如国产王牌 tcl、波导,所购者也不多,两者共占12%,可见中学生在手机品牌上基本倾向于洋品牌。中学生所购手机价格基本在XX——3000元之间,约占总数的76%,高于3000元和低于XX元共占20.30%,1000元以下的低档手机则无人问津。调查还发现决定中学生购买手机的主要因素是手机的质量,其次是价格和外观。

2、资金来源

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约为71.19%,8.26%的中学生是自己打工挣的钱,11.23%是勒紧裤腰带从生活费中挤出来的,9.32%是别人送的,基本上不存在向别人借钱或银行贷款购买手机的现象。

第6篇

关键词 大学生消费 校园网贷 网贷平台 网贷风险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在不断更新。大学生的消费理念不再是明天花今天的钱,而是今天花明天的钱。但作为一个无固定收入的群体,大学生显然是没有能力去践行这一消费理念的。2009年银监会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要求,银行向已经满18周岁但无固定工作、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发放信用卡时,必须落实第二还款来源,并通过书面方式同意承担相应还款责任(乔子轩2015)。银行贷款的高门槛使大学生对信贷望而却步。一些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校园P2P网络信贷平台应运而生,这些平台以“只需身份证和学生证就可以在几秒内办理贷款、零首付、零利息”来吸引大学生的眼球。虽然这些平台申请便利、手续简便、放款迅速和无需任何信用担保,但借贷利率最高可达30%多,与高利贷的借款利率不相上下。但由于许多大学生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在校园P2P网贷所宣称“零首付、零利息、零担保”的诱饵吸引下,频繁向这些平台借款进行消费。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无力偿还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会因为高额的债务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还会使部分学生面临违约的法律风险。近年来,各地先后出现了一些极端案例,如2016年3月上旬发生在河南的大学生拖欠网贷巨债跳楼事件统计显示,全国类似的大学生网贷平台已达数百家;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使用过网络贷款――数量如此之多、覆盖范围如此之广,再加之其存在巨大的风险,让人们不得不重视校园P2P网贷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基于此,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了实地调查。

1研究方法

1.1调查对象

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工学、理学、文学等多种学科,52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6000余人。中国计量大学的综合性和典型性,使得我们的调查数据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其他高校的情况。

1.2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取问卷和访谈两种方法。我们根据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和大学生使用校园P2P网贷的情况,结合文献资料分析,设计出问卷题目,包括每月的生活费用是否按计划、选择网贷的原因等20个题目。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全校范围内按学院、年级学生的比例进行。达到每个学院20份的问卷发放,男女生比例基本达到1:1,并随机抽取学生。我们采取随机访谈的形式,对在教室中学习的同学进行访问。

1.3数据收集

调查问卷共发放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达83.3%。我们还在教室与学生进行访谈,即时记录访内容,调查结果通过EXCEL进行统计。

2调查结果与讨论

(1)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的主要来源。调查显示,78%的同学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12 %的同学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打工,其余的同学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其他,这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用都来源于父母。

(2)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支出。调查表明,伙食费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但是旅游、娱乐、人际交往和网络购物也占据很大比重,相比之下学习、文化用品支出所占比重很小。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费用越来越多,而学生并没有把钱用到学习、文化用品上,而是更愿意花到旅游、网购等项目支出上。

(3)大学生存在攀比消费和超前消费。调查表明:27%的同学表示非常认同,55%的同学表示认同,还有16%的同学表示不认同,极少数同学表示很不认同。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攀比消费和超前消费在大学生中还是比较普遍的。超前消费和攀比消费不仅会使大学生入不敷出给学生带来经济压力,而且也会给学生的父母带来经济压力。同时超前消费和攀比消费会败坏学校的学习风气,影响学生的学业。这表明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选择合理的消费方式。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大学生是否使用校园P2P网贷平台。有46%的同学表示使用过,这说明校园P2P网贷平台的使用在大学生中还是比较普遍的。

(5)校园P2P网贷平台存在的风险和问题。通过对校园P2P网贷平台的调查,并结合对已有文献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校园P2P网贷所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①校园P2P网贷打着低利率的旗号,但是校园P2P网贷还有服务费等额外费用需要大学生支付,将这些费用累加起来,校园P2P网贷的利率就会高达30%多,而不知情的大学生就会面临经济风险。以学信贷为例,该平台月利息是1.75%(相当于年利息的21%),除了利息外,还要收取本金4%的服务费,以及每个月收取0.5%的借款管理费,例如借1000元,每个月收取1000元的0.5%,选择1年还完,就是6%。此外还要收取本金的3%作为风险担保费。

②学生不能及时还款,将会面临违约带来的风险。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网贷平台会采取征收高额违约金使大学生还款,逾期还款带来的巨额违约金同时给学生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还有一些网贷平台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这会影响到个人的信用,带来法律风险。更有平台会采取的催款方式往往是各种骚扰、胁迫、跟踪、盯梢、非法拘禁甚至包括更加极端的手段,从而极大地威胁借款者的人身自由和安全(李刚,黎俊宏2016)。

③有92%的受访者对于网贷市场鱼龙混杂,要加强网贷平台的管理表示非常认同或认同。这表明校园P2P网贷市场确实存在鱼龙混杂、缺乏管理和法律约束的情况。这主要体现在网贷业务基本上处于是“三无状态”,没有监管部门、没有门槛,监管上处于真空状态(谢留枝,2016)。校园网贷平台收取的服务费和违约金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都是由网贷平台自行收取。网贷信用体系不完善,会导致一些学生重复借款,超出其偿还能力。

④大学生在使用校园网贷时会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个人信息经手的人太多容易导致泄露。当前,许多平台采取线下审核、线下面签等线下确认方式,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安全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候赛,天涯2016)。

(6)大学生对于网贷平台风险的了解程度。在被问及对网贷平台是否了解时,41%的被调查者对网贷平台的风险表示不了解,42%的被调查者对网贷平台的风险表示了解,15%的被调查者表示有所了解,只有2%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了解。这充分说明,虽然校园P2P网贷平台存在风险,但是大学生对其风险意识却很淡薄。大学生应该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学习,增强自身的风险意识。同时学校和家长也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

(7)父母对大学生使用网贷平台是否知情。数据显示,76%的父母对孩子使用网贷平台并不了解,只有24%的父母对孩子使用W贷平台表示了解。这表明一方面孩子对父母有所隐瞒;另一方面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在大学的生活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大学生在经济方面存在欠缺,家长依然需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大学的生活情况,同时学生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网贷平台所带来的风险。

(8)大学生选择网贷平台的原因。大学生选择网贷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有28%的同学是出于生活费所迫,15%的同学出于资金周转不灵但又不想麻烦父母,48%的同学出于超前消费所需,余下的9%同学是出于其他原因(如创业所需,缓解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因此,校园P2P网贷平台在缓解大学生生活费、促进大学生资金周转、帮助大学生创业等方面确实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校园P2P网贷激起大学生的消费需求,甚至导致了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包艳龙2016)。

针对当前校园P2P网贷平台所存在的风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尽量选择助学贷款或者励志奖学金等政府或校园提供的帮助。正规金融机构在保证学生和自身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不得不通过校园P2P网贷平台借款的学生,也一定要擦亮眼睛,详细了解利率、逾期后果等信息,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丁雅诵2016)。

(9)校园P2P网贷的优势。有70%的同学认为校园P2P网贷的优势在于申请方便、出款速度快,有12%的同学认为其优势在于可以减轻经济压力,10%的同学认为校园P2P网贷贷款额度大。这表明,申请方便是校园P2P网贷最大的优势,此外,还有可以减轻大学生经济压力等诸多优势。校园P2P网贷平台应该通过克服自身弱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

(10)大学生偿还校园P2P网贷的资金来源。有45%的同学偿还资金主要来源于父母,36%的同学会转向其他网贷平台借贷偿还,9%的同学来源于自己赚取,剩余的选择其他方式。这表明大学生自身的偿还能力较弱,还不具备使用网贷的条件。同时表明,很多学生会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偿还贷款资金,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给学生带来巨大风险。

除问卷调查外,我们还采取访谈的方式来收集数据。通过随机采访,我们得到了部分大学生对大学生消费和校园P2P网贷的看法。在问及对大学生消费的看法时:他们认为当今追求实用、理性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但其中也不乏有非理性消费的存在,如超前消费、攀比消费。一些曾经使用过校园P2P网贷平台的同学在被问及对于校园P2P网贷的看法时表示:攀比消费、超前消费是诱使他们使用校园P2P网贷的主要原因。他们申请贷款时只被校园P2P网贷所宣称的低息、申请方便、极速出款所吸引,并不了解校园P2P网贷平台的利率、逾期后果等信息。当他们的贷款到期时,他们才发现自己无力偿还。他们中有的人与老师和家长及时沟通并在其帮助下及时还款;而有的人则转向其它网贷平台申请贷款来还款,更有人会采取逃避的方式,这样一来,他们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将会给他们带来不良信用记录和法律风险。

3结语

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消费确实存在问题和误区。超前消费和攀比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同时,超前消费和攀比消费是导致大学生使用校园P2P网贷平台的主要原因。

校园P2P网贷因缺乏有效管理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风险,因此,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习必要的金融知识,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在使用网贷平台时(下转第22页)(上接第9页)要充分了解网贷的利率等必要信息,多与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

有关部门要加强立法,严格准入机制规范校园P2P网贷,对校园P2P网贷日常经营要加强监督管理。将网贷平台数据纳入征信系统,打破各平台之间信息封锁的现状,提高行业风控水平(黄志敏,熊纬辉2016)。同时,要扩宽大学生贷款的合法渠道,为大学生创业和学习提供资金。

校园P2P网贷平台自身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对借款人的信息和借款动机等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借款人有能力偿还,提高自身风控能力。要主动告知借款人各种附加费用、利率和逾期的后果等借贷信息。同时要加快转型,使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

家长和学校要加强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加强对大学生金融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及时了解大学生在校的经济情况,从而有效防范校园P2P网贷给大学生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乔子轩.反对大学生网贷消费不如补齐监管短板[N].包头日报,2015-11-13.

[2] 李刚,黎俊宏.大学生网贷风险警示[J].对外经贸,2016(7).

[3] 谢留枝.如何解决大学生网贷出现的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6(19).

[4] 候赛,天涯.大学生网贷现象隐忧[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6(11).

[5] 包艳龙.“校园网贷”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征信,2016(08).

第7篇

摘要:在职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中科研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因在职教育有其特殊性,针对授课过程中有计划地开设科研课题

>> 当代工科研究生诚信意识及行为现状调查报告 山东省高校历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报告 兰州高校研究生博客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财经类硕士研究生职业需求特点调查报告 研究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医学研究生服务县级医院意向调查报告 研究生就业追踪调查报告 基于酒店员工职业能力提升的培训效果研究调查报告 中职生消费及理财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近五年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所存在的问题的调查报告 自费读研政策后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成本收益分析调查报告 《研究后进生的成因及心理分析》调查报告 关于免费师范生科研态度的调查报告 中高专衔接期教师科研能力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金融危机下IT类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IT类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教育科研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城市初中托管生现状调查与管理对策研究》课题调查报告 关于中职生社会实践期间抗挫折能力的调查报告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张岸平,李冀,刘晓光,等.谈医学在职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6):936-937.

[5]李婉,谭金明,朱琨.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0,(03):51-52.

[6]陈晔,孙忠梅.因材施教与高校教学管理创新问题探讨[J].教育探索,2009,(11):72-73.

基金项目:河北联合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第8篇

《*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2》对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做出预计:*年房地产信贷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并有可能再次加息,房地产市场供求偏紧局面很难改变,但房价增幅将趋缓。这份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主持编写,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本年度报告对*年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分别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中心城市的房地产业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对于*年中国房地产发展趋势,报告从四方面进行了分析预测:投资继续得到控制,融资渠道酝酿变局。尽管实施了以抑制投资增长为主要目的的宏观调控,但*年的投资率仍然达到了51.33%,超过*年创出新高,抑制投资过快增长的任务依然艰巨。*年,中国房地产投资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近1/5,并且对上游产业拉动作用增强,压缩房地产投资应在情理之中。专家预计,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不会低于20%。

土地市场走向规范,土地增量供应控制更严。报告预测说,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全部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土地市场将会更加公开透明;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将更为加强,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逐步展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审批权限将上收。被动需求有望下降,二手房市场将持续升温。在去年停止拆迁、集中解决拆迁遗留问题的基础上,报告预计今年的拆迁工作将慎重进行,拆迁导致的被动需求将有较大幅度下降。此外,随着二手房交易管理政策的完善和实施,已购公房的大量上市,房源将继续放量,梯度消费格局逐步形成。

供应关系偏紧,房价增幅趋缓。报告预测,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以首次购房需求和改善型需求为主的背景下,住房需求呈现很强刚性,一般性上调利率措施对需求量影响不大,今年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将持续旺盛。在国家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市场供给增幅仍将呈下降趋势,因此供求偏紧局面很难改变。

·如何写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的格式·农村调查报告·中学生手机消费调查报告

·高中生调查报告·暑假调查报告·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大学生调查报告参考题目

此外,由于政策变动对市场预期(供给减少)的影响有关时间减弱、市场经济自身的价格调整、特别是政府将采取措施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等因素,报告预期今年房价增幅将趋缓。

第9篇

有一种观念在美国广为流传,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传统,即消费者使用贷款是好的,但是过多的家庭债务却不好。在过去的60年中,美国国内大部分的成年人已经证明了他们的信用资格,而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会时不时地利用贷款。这里所说的贷款我们称之为家庭信贷,既包括需要财产、特别是家庭财产担保或者抵押的不动产抵押贷款,或称房屋抵押贷款,也包括那些既不需要不动产、也不需要有价证券作为抵押的贷款,通常简称为消费信贷。

家庭信贷的广泛利用既是这个时代经济增长的诱因,也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让人产生担忧,即,有太多的人使用了贷款,或者说人们贷的太多。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想在美国经济文化背景下真正地理解这些贷款的话,首先必须要知道从哪里开始。这两类贷款的增长是不是太快了以至于余额太大了?或者正相反,情况还不错?我们首要的任务,是要通过对比过去的经验以及与其他经济变量的关系来考察信贷的增长。

信贷资金的增长趋势

图1显示,最近几十年,美国家庭房屋抵押贷款和普通的消费信贷都在增长。该图也描绘了自1951年以来两种贷款的周期变化。从长期来看,以百分比显示的近年的贷款增长周期,比起以前来并没有显著的不同。在大部分的周期里,两种贷款有相同的变化模式。吸引了人们很多眼球的消费信贷,在最近的一个周期内增长率最高曾达到15%,和之前的大部分周期内的最高值大概相同。有时我们可能会想,增长最快的年份或许不在最近,但也绝不会想到会是在50多年前,也就是1952年,增长率达到了20%。所以说消费信贷虽然在近年增长很快,但是它以前也一直是增长很快的。当然,这并不能预测未来会怎样,但是表明,近年的趋势跟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趋势是一致的。

用另外一些方式来观察信贷增长也非常有用。尤其是与其他经济变量相比较。图2列出了房屋抵押贷款和消费信贷占家庭收入的比率的增长情况,通常该指标用来衡量债务负担的大小。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消费信贷占收入的比率近年创下历史新高,但是它只是比以前高出一点点,并且浮动范围与过去几十年较好年份里的相似。房屋抵押贷款占收入的比重增长更多一些,但是这里有另外的故事。在同一时期,房屋所有权有显著的增长,贷款月供代替了租金,而租金是消费开支的一个部分。

家庭信贷与家庭资产净值(资产减去负债)的比率,描绘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图3显示,自1963年以来,美国消费信贷占家庭资产净值的比重每年都在4%左右徘徊,让人感觉这一比率是一个恒定的经济指标,应当不会出现大幅增长的态势。除了这个比率所显示的有趣的统计关系以外,似乎也反映出消费者有意将信贷额保持在其净资产的一定比率之内。同期,房屋抵押贷款占家庭资产净值的比重看起来有较大的增长,特别是最近几年,当这种贷款的利率变得很低的时候。图上年份单位跨度比较大,从而夸大了这段时间的变化。实际上,自从60年代中期以来,这种变化是渐进的,这一比率一直是在9%到16%的一个相当窄的范围内波动。

图4表明,总的来说,美国家庭的资产净值在其总资产中的比重多年里保持了很高的水平――80%以上,而且非常的稳定。单看房屋资产中美国家庭所拥有的权益,有一些下降的趋势。对于这种变化可能有很多的解释,其中有相关税收优惠的原因,但是总体来说消费者权益占房屋资产的比率保持了60%的水平。

信贷资金的分布

关于家庭信贷的分布情况,自1946年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了一系列的调查报告――消费者融资调查报告(the Survey of Consumer Finances)。这些报告不是跟踪同一类消费者随年龄增长的财富变化情况,而是选取那些成功的典型人士为样本,观察他们的理财经历。每份调查都经过精心设计,以便所选取的样本能够代表整个群体的情况。

幸运的是,每份调查报告的结构都非常相似,使我们便于比较。几十年来,这些调查报告的着重点随着美国以消费者导向的金融市场的变迁而不断变化。例如,在二战结束之后的短暂时间里,调查主要集中在联邦储蓄债券和其他与战争相关的联邦债券在消费者中的分配与持有情况,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这些调查则主要关注消费信贷的持有和使用情况。信用卡首度出现在1970年的报告中,1977年的报告特别关注当时新的联邦消费者保护法――真实借贷法(the Truth in LendingAct)和信贷机会平等法(the Equal CreditOpportunity)。1983年,调查报告重新关注美国家庭资产的持有情况。90年代以来,对美国家庭资产平衡表方面的诠释占据了主导位置。虽然这些报告调查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但仍具有非常强的可比性。

总的来看,过去50多年的调查报告揭示了同期美国家庭负债在收入的比重是如何缓慢地增长的,这中间既有债务广度的原因,即负债的人数众多,也有债务深度的原因,即已负债者债务继续增加。将所有常用的贷款类型加在一起,至少使用一种贷款(或者是包括信用卡在内的消费信贷,或者是房屋抵押贷款)的美国家庭占到了75%。具体来说:

(1)大多数美国家庭都使用消费信贷。1951年,有约46%是的家庭使用消费信贷,1963年,这一比率上升到了60%。自此以后的年份里,基本上是在这个水平上下浮动。消费信贷对家庭支出非常重要。在美国家庭进行以获取回报为目的的投资支出以外,各类消费信贷支出,包括机动车购置,教育和移动房屋住宅购置等,都在大幅增长。

(2) 信用卡支付成为消费信贷的主要方式。前面已经提到,1970年起,调查报告开始涉及信用卡持有者消费行为的内容。当时,大多数的美国信用卡消费都发生在零售商店和汽油公司里,而且信用卡只能在这些发行商的销售网络内使用。60年代末以Master卡和Visa卡为代表的第三方卡的发行与广泛使用,对美国消费市场至关重要。1970年,有16%的美国家庭拥有一张或者多张信用卡,近年这个比率上升到73%。信用卡发行商也由商业银行扩大到了其他的金融机构,如储蓄机构、信贷协会等等。几十年来,信用卡成为美国家庭消费信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消费信贷类型中增长最快的就是信用卡消费,而不是那些传统的类型。

(3) 房屋抵押贷款的使用者也在增加。调查报告显示,1951年只有大概20%的美国家庭有房屋抵押贷款,这个比率在1951年到1963年之间迅速增长。接下来的十年,增长有所放缓:目前,该比率基本上是在40%左右。

第10篇

【关键词】调查报告 写作教学 目标体系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物或某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后,将调查所得到的材料和结果,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报告。[1]目前,对于调查报告写作教学的研究较少,需要通过学习借鉴和实践研究予以明确。

一、现状:教学实际与课程标准脱节

调查报告属应用类文本,在语文教学历史上有着比较高的关注度。夏丏尊、叶圣陶合著的语文学习经典之作《国文百八课》中,将报告书作为重要内容专门编写了一课,选两篇调查报告作为例文,还指出:“报告书的阅读和写作已和现代生活分离不开,所以应当加以详切的注意。”[2]在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语文课程标准(或大纲)中也能发现它的踪迹。1941年的《小学国语科课程标准》“第五学年”有“书信、报告等实用文的分析写作”[3]这一要求;1963年、1988年及以后的教学大纲中有“小学五年级:写简单的计划、报告等应用文”的要求。由此可见,小学生能写报告是语文课程设计者的共识。

但调查报告在现实教学中的处境却是尴尬的。笔者在日常调研中,对区域内的部分教师进行了访问,语文课中进行调查报告写作教学的几乎为“0”,对130名左右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是:调查报告的写作是“写得最少”和“最怕写的”。调查报告在实际教学中形同虚设。

二、追因:写作教学目标的缺失

调查报告为何在实际写作教学中被搁置、被放逐?为何普遍达不到课程标准的“合格线”?这无外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原因。外部原因如写作测评标准“文学化”的导向,“应用文只是个格式问题,没啥可教的”的观念影响。内部的原因更为关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类不清。教师对文体本身感到陌生,不清楚调查报告究竟有哪些样式,该如何分类;二是指向不明。教师对调查报告这个写作样式归属的教学板块感到疑惑,教材中它出现在“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三个部分,那写作教学究竟要教什么?写作之前的调查活动要不要纳入教学范畴?

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以调查报告写作教学目标的建构作为基础。

三、借鉴:国外小学调查报告写作教学参考

日本、美国、前苏联、德国、印度等国在语文教材中都编排了调查报告的写作内容,其编排的形式和呈现的内容各具特色,日本和美国教材尤其突出。

1.日本:目标清晰、策略具体。

日本课程中,与“调查报告”高度相关的研究是以教育学者和实践者野村芳兵卫为代表的“生活调查作文”。这项历时八十年的研究,有“定位准、分类清”和“方法和程序明确”两大特色(见表1)。其中,社会调查部分还紧扣语文的学科特点,把“语言课题”作为必选内容。[4]

表1:日本小学生活调查作文教材内容分类及举例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调查报告”的内容也覆盖了自然与社会两大领域,但是内容的序列性不强,对难度的把握不准,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中出现的调查报告例文《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难度过高,不好操作。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三年级下册有调查学校绿化情况,六年级上册有访问家乡名人这些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被当成状物文或写人文的写作内容了。

2.美国:学生主体、综合开放。

美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调查内容充满趣味,他们强调将学生置于生活大背景中,启发多元化思维,增强学生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美国亚利桑那州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调查”专题[5]

认知测试 通常一个月你收到或挣多少钱?你是怎样花的?制作一个如下图所示的饼图。

知识拓展 (略。主要讲许多邮购销售的产品作了虚假广告。)

深层阅读 读《花和雀斑膏》(小说),把作者的经历和感受与你自己的体会进行联想。

阅读反馈 (略。要求学生回答从概括内容、推想观点与评价文本三个维度提出的问题)

选择练笔 为杂志写一则邮购雀斑膏的广告;看自己制作的消费饼图,写下自己新预算的概要。

日本和美国“调查报告”教材的呈现方式,都力求用案例作为调查报告的内容目标;用身边事反映社会现象的方式设计思维发展目标;用结构化的问题明示写作的过程目标。这些均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经验。

四、建构:小学调查报告写作目标体系设计

建构小学调查报告写作教学目标,缘于一线教学的需求。以下是我们通过学习课程标准和相关文献,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整理出的各学段调查报告类型、部分写作内容和写作教学总目标,以期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见表2)。

表2:小学调查报告写作教学参考标准·总目标

上表是教师在教学调查报告之前,选择“教什么内容”、“教到什么程度”的一种参照,至于“怎么教”的实践问题,我们还进行了操作化的建构,即借鉴SOLO分类理论①,开发写作层级表体系(包括相关的写作知识、层级表、案例和学生写作升级策略)。课前,教师基于学情,预先制定A、B、C三个层级的评价表,选取与之相对应的多个案例。课上,教师先组织学生学习知识;再学习案例,通过比较和综合,共同讨论确定A、B、C层级的评价标准,给案例定级;而后模仿、内化,练写片段。下一节课依据升级策略进行修改升级。教学中,我们不求“面面俱到”,坚持“一课一得”,下面以小学五年级的社会调查类型的报告写作为例,介绍其总目标下“格式与规范”专项的层级表(见表3)和配套的案例。

表3:小学生调查报告“格式与规范”专项目标层级表

小学生语言调查报告(等级案例)

为了解小学生的写作情况,我于2013年4月8日采用了网上问卷的形式,对常州市虹景小学五年级某班4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1.20.9%的同学非常喜欢写作文,60.5%的同学比较喜欢,16.3%的同学不太喜欢,2.3%的同学不喜欢。

2.有51.2%的同学能及时记录下生活中的见闻与感想,58.1%的同学能经常积累好词好句,65.1%的同学写作前会先构思、列提纲,55.8%的同学写作后会主动修改。

3.小学常用文体中同学写得最多的:新闻稿占1.6%,倡议书占1.6%,看图写话占3.1%,书信占3.1%,写人记事文占27.1%,儿童诗占0.8%,童话占2.3%,剧本占3.9%,解说词占3.1%,写景状物文占16.2%,演讲稿是0,日记占29.5%,读(观)后感占7.8%,调查报告是0。

4.同学认为写得最少,甚至没有写过的:新闻稿占21.7%,倡议书占8.5%,看图写话占4.7%,书信占4.7%,写人记事文是0,儿童诗占12.4%,童话占7.0%,剧本占14.0%,解说词占3.1%,写景状物文占0.8%,演讲稿占7.0%,日记是0,读(观)后感占0.8%,调查报告占15.5%。

分析及升级策略:这篇报告按照调查问卷的先后顺序罗列了所有的统计数据,但缺少结论,对照层级表,此案例为C级。可以通过两条策略进行升级: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合并,对数据集中反映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形成结论。

(调查概述略)

1.喜欢写作文的同学人数达到了调查总人数的81.4%。

2.通过问卷,可以知道有一半以上同学的良好习作习惯正在养成。其中,养成“写作前先构思、列提纲”和“能经常积累好词好句”这两项习惯的人数最多。

3.日记是同学们写得最多的一种文体,占29.5%;其次是写人记事文,占27.1%;写景状物文写得也比较多,占16.2%。这三种文体老师经常布置,所以写得比较多。

4.同学们写得比较少的文体依次是:新闻稿、调查报告和剧本,分别占21.7%、15.5%、14.0%。

通过调查,我知道因为老师经常布置写日记、写人记事文和写景状物文,所以这三种文体同学写得比较多。

再分析:经过修改,这篇报告在运用数据时有了“加工”的意识,突显了调查反映的问题,但结论部分过于草率,此案例为B级。

(调查概述略)

1.同学的写作兴趣较浓。调查中,81.4%的同学表示喜欢写作,可见,大部分同学还是愿意写作的。

2.能形成部分写作习惯。通过分析调查数据,我发现所列四项写作习惯,每一项都有过半的同学养成。其中,“写作前先构思、列提纲”的习惯养成人数最多,因为平时训练得比较多。

3.记叙类文章写得多,而议论、应用类文章写得比较少。通过调查,我发现近三成的同学认为日记、写人记事类文章是写得比较多的。而写得最少的文体调查中,选择新闻稿的最多,占21.7%。

基于以上调查,我认为我们平时的写作,有些“偏食”了,偏向于写人记事类,可能因为考试检测中,这类文体比较多,所以老师反复训练、教学。而对于议论类、应用类的文体我们写得太少,甚至还没有。我建议老师让我们写一些议论类和应用类的文章,让我们多接触一些不一样的文体,锻炼不同的写作能力。

再分析:这篇报告在分析问题时采用了总起的结构,使数据反映的情况更为清晰。结论部分有原因分析和建议,逻辑严密,为A级案例。

调查报告写作教学目标的建构,始终追求三性:①序列性:即总目标与专项目标之间,不同的专项目标之间,体现相互照应式的序列。②生活性:即内容设计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科综合和社会发展需求。③指导性:即知识、层级表、案例与策略四者与学生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每个材料可以让学生多次学习和对照,实现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小玉.现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夏丏尊,叶圣陶.国文百八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410.

[3]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21-27.

[4]张荣华,方明生.调查作文的比较、分析与反思——小学语文教材的中日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5):40-46.

第11篇

2. 课题组成员:04信息传播与策划2班。

3. 简要背景说明:南宁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已经举办了7届,在很大程度刺激了消费,为“食、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行业创造了不少宝贵商机,旅游美食节活动的经济聚集效应和带动作用如何?为此,我们进行了本次针对性的调查。

4.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也一跃成为中国与东盟旅游合作的桥头堡,给广西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通过调查,发现更大的潜在的商机、找出南宁·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的优势和不足,做大做强南宁·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使成为旅游美食节的名牌子,使美食、文化、经济三点更好的结合发展。

5. 活动计划:

1)任务分工:

实施调查:全体成员 记录:黄宁

2)活动步骤(分六个阶段完成)

阶段一(一周):前期准备

阶段二(三天):调查报告计划书、调查问卷设计

阶段三(三天):实施调查

阶段四(三天):资料收集

阶段五(一周):成果汇总

阶段六(一周):攥写调查报告

3)活动所需条件:

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配合

资料:上网查找等

预期的成果:调查报告

第12篇

报告的发现包括,中国家庭储蓄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家庭,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储蓄率为60.6%。中国较高储蓄的根本原因是储蓄分布的差异,广大民众并不缺少消费动机,而是没有足够的收入。

在住房资产方面,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远高于市场想象和世界平均水平。城市家庭第一套住房市价与成本之比为4.4,城市住房收益可观。

该报告历时三年,对全国25个省份、80个县(市)、320个社区(村)进行了入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8438份,调查成果将建成中国家庭金融微观领域的基础性数据库,与社会共享。

家庭金融的相关数据直接反映了家庭在经济金融活动中的行为决策,对于央行进行宏观调控,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美国,消费者金融调查(SCF)是美联储投入巨资与芝加哥大学合作完成的一项长期性调查。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为直观了解美国家庭财务受金融危机影响状况,甚至将本因2019年进行的调查提前到了2019年。而我国,之前在此领域仍是空白。

收入前10%家庭储蓄占比74.9%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全国范围收集并统计家庭金融行为的微观信息,主要包括:住房资产和家庭金融财富、家庭负债和信贷约束、家庭保险与社会保障、家庭支出与收入等方面内容。

报告显示,中国的高储蓄的根本原因不是没有足够的消费动机,而是没有足够的收入。 目前,中国家庭的高储蓄率日益成为世界的焦点。政府一直在采取措施刺激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但效果甚微。

截至2019年8月,中国家庭总储蓄占总收入的19.25%,处于较高水平。然而从储蓄的分布来看,家庭储蓄分布极为不均。一方面,有55%的家庭在调查年份的支出大于或等于收入,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另一方面,收入最高的前10%的家庭储蓄率达60.6%,储蓄金额占当年总储蓄的74.9%。可支配收入占所有家庭可支配收入的56.96%,收入不均现象非常严重。也就是说,中国家庭储蓄都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家庭。

“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最有效的政策是减少收入不均。高储蓄的根本原因不是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消费动机,而是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收入去消费。”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西南财大经管学院院长甘犁教授认为,可以通过各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来改变收入不均的现象,从而实现中国政府《xx发展规划纲要》中

提出的“工资增长和GDP增长速度要求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认为,增加消费可以通过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升级完成。

事实上,中国经济的结构正在改变,市场力量正在推动着消费力的提高。“消费力从20xx年开始,每年提高0.7%。原因就是劳动力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廉价劳动力供给开始小于需求,可支配收入在提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微博)补充道。

自有住房拥有率近90%

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高于世界平均住房拥有率为63%的水平。2019年,中国城市户均拥有住房已经超过1套,平均为1.22套,农村为1.15套。我国的自有住房拥有率,农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但这并不与市场上旺盛的刚性需求存在矛盾。

“一方面,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群离开已有房产的家乡,到外地或大城市生活,这是房产刚性需求的一种表现。”李稻葵解释。

另一方面,房产已成为中国家庭资产增值最快的财产。“拥有房产的家庭这几年都有很高的收益率,有房子的家庭还想买两三套。”甘犁补充。城市中第一套住房的总收益率均值为340.31%,第二套为143.25%,第三套为96.70%。

甘犁教授认为,此份报告提供了详尽的基础数据,人口结构、家庭信息、教育需求、储蓄状况等。希望社会各界能充分利用这些数据资源,从不同角度和视野来分析包括房地产在内的中国经济问题。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二)

前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在北京金融街正式全国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该报告是西南财大与中国人民银行联手基于全国25个省、80个县、320个社区共8438个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形成,涉及家庭资产、负债、收入、消费、保险、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家庭金融的基本状况。

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的问世,共历时三年,其权威性和详实的内容填补了行业空白。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张健华局长表示:“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调研数据的出炉,不仅为目前对家庭消费金融行为的了解提供有价值的补充,还将为政府和监管层制定重要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城市家庭平均资产247.60万元

高收入家庭储蓄占总额74.9% 77%的炒股家庭没从股市赚钱

80后大学毕业比例19%硕士最赚钱

投资兴业家庭比例是美国1倍

城市家庭年进账70876元

人情支出远大于人情收入

报告显示,中国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均值是51569元,城市70876元,农村22278元。从数据中发现有0.5%的中国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超过100万元,有150万中国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超过100万元,10%的收入最高的家庭收入占整个社会总收入的57%,说明中国家庭收入不均等的现象已经较为严重。

报告还显示了中国家庭人情往来的收支情况。数据显示,中国家庭人情支出方面,全国平均水平为6051元,占总收入比的22.1%。城市平均为7837元,占总收入比的25.5%。中国家庭人情收入方面,全国平均水平为1944元,占总收入比的7.1%。城市平均为2305元,占总收入比的7.5%。 城市家庭资产远高于农村 10%家庭储蓄占总额74.9%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8月,中国家庭资产平均为121.69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247.60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7.70万元。城市家庭中,金融资产11.2万元、其他非金融资产145.7万元、住房资产93万元,负债10.1万元、净资产237.5万元。相应的农村家庭数据为3.1万元、12.3万元、22.3万元、3.7万元、34万元。

报告显示,中国家庭负债平均为6.26万元,总体资产负债率为4.76%。其中,城市家庭平均负债100815元,农村家庭平均负债36504元。

从全国平均水平看,在家庭资产中,金融资产为6.37万元,仅仅只占总资产8.76%,而非金融资产为66.40万元,占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