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9 16:37: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例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A-0044-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下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教学《“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课例逐一分析。
一、切合文章主题的导入
师:同学们,初次见到吉老师吧?第一次见到吉老师,你认为吉老师是个怎么样的人?
生1:是温柔的人。
师:从哪儿看出来?
生1:从你的发型看出来的。
生2:和蔼可亲的人。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2:笑容。
师:外表。你说。
生3:你是一个很慈祥的老师。
师:年纪大了,慈祥。
生4:我觉得您是一个亲切的老师,从您说话的声音听出来。
师:从说话的声音听出来的。
师:是啊,我们第一次跟人见面的时候,往往关注的是他的外表,还有听他是怎么说话的。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就跟我们刚才的话题有关。
正式上课前,吉老师让学生初谈对她的印象,这不是漫无目的的聊天,而是为揭示课题服务,设计可谓独具匠心。这种亲切的沟通,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消除了紧张感和陌生感,为下一步的教学作铺垫。同时,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表、语言,很自然地引入课文内容。
吉老师让学生自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全文,用心去体会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并作批注,让同学们把形容王熙凤的词语按顺序写在黑板上,学生很自然地参与其中。
师:你认为“凤辣子”是什么样的人?请到黑板上写下你的见解。
请学生在黑板指定位置上写:热情周到、漂亮富贵、能说会道、放诞无礼。
师:我们读着读着,初步感觉她是一个――
生(齐读):放诞无礼、能说会道、漂亮富贵、热情周到的人。
学生对小说中描写人物外貌的语言较难理解,吉老师亲自示范,孩子们对人物的穿着有了感性的认识,还找出了人物的其他特征,还原了王熙凤的特点。
二、指导学法
吉老师在这节课上,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指导理解“泼皮破落户”时,吉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借助书中的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师:请一个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用一两个词在旁边写一下“凤辣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学生读到“放诞无礼”时。
师:什么样的王熙凤呢?
生(异口同声):放诞无礼的王熙凤。
师:那我们就可以把“放诞无礼”这个词写在句子旁边。
吉老师这样引导,学生心中就有底了,自然会结合课文,用词语写下眼中的王熙凤。事实证明学生自觉找到了“模样标致”“能说会道”“关心黛玉”等词。
在品读“王熙凤美貌背后藏着什么”时,让学生细细地品味,学生说出了藏着威严。
师:你从哪儿看出“威严”?
吉老师在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背后,一方面告诉学生,读名著不仅要读字面意思,还要读出背后的深层含义;另一个方面是在告诉每一个学生,学语文不能浅尝辄止,要有不懈的探究精神。
吉老师之后还拓展了《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协理宁国府》部分,这个拓展,不仅为了让学生全面认识王熙凤,更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读书需要广泛阅读,不能局限于书本。
三、指导作文写法
在体会王熙凤的模样标致时,吉老师有这样一句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曹雪芹写的时候先写头,再写颈,后写身上、裙边……”表面上看,吉老师帮学生梳理了内容,其实更重要的是渗透一种作文写法:写人物外貌时,要按顺序写,有条理地写。再如,通过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曹雪芹用对仗的方式写王熙凤的外貌:“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潜移默化中指导了学生一种写法:以后写人时,可以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来反映人物特点。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57-01
沉和浮这部分知识是小学科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浮力也是初、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做为科学教师的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将知识更高效的传递给学生,如何由浅入深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习效果更显著,学生受益更丰富。这次我们组织全区科学教师参与《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的课例研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两位科学教师试讲了五次,每次试讲,我区各校的科学教师均按时参与,互动研讨,各抒己见,在合作与交流中不断碰撞提升,主要有以下感悟:
一、科学教师要注重课前材料的选择和准备
探究式教学中强调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指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实验中的典型材料,这些实验材料的组合,既能体现建构典型的科学概念,又能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并且贴近日常生活。
本次教学活动我们就经历了一个材料的不断完善改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材料的选择,决不是简单地照搬教材、教参,而是要在充分理解、分析教材、教参的基础上,选择精练、典型的加以用之,并且在能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材料宜少不宜多,要发挥材料的最大价值。
同时要对所有选定材料进行课前测试,教师要走在学生前面,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有所估计,要求学生做的实验,自己先探究在前,养成课前 “下水探究”的习惯,努力实现把最具结构性的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可以定性定量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干扰。
如:在我们第一次试讲时,开始我们使用的是实验室中的标准水槽,可在实验中却暴露了问题,水槽容积较大,马铃薯浮或沉的效果不明显,用到盐等材料也比较多,经历了这样的意外,我们选择了去了嘴的大饮料瓶;对于马铃薯的选择,则更是要求极高,课前,我们认为只要是马铃薯就可以充当实验材料,谁知过了冬的马铃薯不好用,放到盐水中也不容易上浮,而那些水份蒸发较多的浑身褶皱的马铃薯放进清水中甚至都会浮起……,种种状况的出现都在提示我们对实验材料进行前测的重要作用。因此,备材料是科学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也是减少由材料引发教学意外的最有效手段。
二、科学的本质注重严密的逻辑思维
科学的本质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质疑精神、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把“科学本质” 教育、细化、渗透到探究活动的每一个细节的具体指导上。
在教学时,教师演示完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都沉和都浮”的实验后,提出了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问题,学生纷纷确定使马铃薯上浮的一定是盐水。此时教师并没有随机迎合,而是反问学生:“你根据什么确定这一定是盐水呢?”怎么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呢?”于是在师生的交流后,得出了用“烧一烧”的方法来验证。
当学生看到从溶液中烧出来的白色粉末状物体说是盐时,如果老师随声附和,也认定是盐,这显然是不科学的,白色粉末就一定是盐吗?接着引出亲自做一杯液体的想法。根据液体的外观特点,学生按已有经验能想到的材料有盐、糖、味精等,结果实验都成功了。这就再一次说明前面的那一杯不一定是盐水。
科学的结论既经得起实证的检验,也经得起逻辑的推敲。学生从不能确定是盐水――做“烧一烧”的实验――做盐、糖、味精等溶液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到最终也不能确定课前的那一杯液体到底加了什么,但这并不影响本课科学概念的形成,相反,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更强有力验证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即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液体本身的性质有关。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严密、有层次的逻辑推理过程。我认为:长此以往,学生的质疑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一定能够得到较好的培养。
三、用新理念充实头脑,让课堂意外成为新的教学契机
每当我和老师私下闲谈时,谈到科学课堂,总能听到一些埋怨:科学课准备材料太难了、孩子总喜欢问一些与课堂无关问题、只要让学生动手就难以控制……,经历了不断的研讨、试教,我们的老师已经逐渐形成共识,这才是真实的科学课堂,动态生成是其最大的特点。我们科学教师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分析意外的潜在价值,作出相应措施。
这节课,在试讲时,几个学生在前概念的引领下,坚持认为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原因就是因为水里放了盐,而且还为大家讲了关于死海的故事,甚至告诉我们用晒盐的方法可以证明。这确实让在场的所有听课老师感到意外,也打乱了老师的教学计划,但正是这个“意外”给了我们启迪,让我们断然调整了原有的教学方案,及时改变了教学思路。教学中,由于学生也不能明确猜测出白色结晶物到底是什么,所以在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时,学生可以经历更多的猜测、实验、验证,有了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个活动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表现的激情,也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释放,从而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作为科学教师,我们要注意平时的教学积累与反思。在尊重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处理教学意外,有时虽然不尽人意,但经过一个阶段的积累,定会让更多教学意外成为你新的教学契机。
四、开展案例分析与研讨活动促进教师间的团结协作,有利于集中多人的智慧与经验于一体,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A-0065-02
新课程标准推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以来,我市一直致力于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的内容和要求。2010年9月开学的第三个周末,我市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活动在桂林市第十七中学举办。在培训期间,也正值外研社的点读笔推广之际,笔者有幸在这次培训期间聆听了两位教师上的示范课。他们呈现的精彩课堂、娴熟的职业技能以及对新课标的解读和实践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笔者对其中的万老师执教的一堂教研课发表一些看法。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学内容
小学英语Book5 Module4 Unit1“Can you run fast?”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掌握的单词:can,winner,jump,far.
句型:Can you...?Yes,I can. / No,I can’t.
2.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谈论和询问别人是否具备某种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快乐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和别人用英语相互交流;通过对别人能力的询问,也教育孩子要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要发展自己的特长,全面发展。
(三)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运用句型“Can you...?”对他人进行询问交流,并能对别人的提问做出快速而正确的回答。
(四)教学难点
句型“Can you...?”及其回答。
(五)教学策略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以极其自然的导入加上学生熟悉的体育明星作为开篇语,首先让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然后再创设情景讲解并操练本课的知识点。接着通过一个采访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活动中,从而过渡到课文,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采访同学是否具备某些能力。最后是结束课程。
二、教学过程描述
(一)导入
1.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一起唱英文歌I’m listening to music,活跃了课堂气氛。
2.教师出示四匹不同颜色的马,并把它们分别作为每个小组的象征,同时在黑板上画出跑马场中跑道的图示,引导学生要通过努力成为最后的“winner”,很自然地引入本课的第一个新知。
(二)呈现
1.引出第一个新知后,教师让学生学会“I’m the winner!”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让学生在热身的过程中操练新知:“win-ner!Winner!I’m the winner,yeah!”
2.由一组体育明星的图片引出本课的重点知识。通过整体的呈现,学生从整体上对本课要学习的内容有所感知。
3.具体讲解新知:
T:Ok,boys and girls. Liu Xiang can run. Can you run?通过一组体育名人的图片,使得学生领略到“can”的意思。
Ss:Yes./ Yes,I can. (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回答)
T:Run,run,I can run.(边引导学生跟读和做动作,让学生明白“run”的含义)
Ss:Run,run,I can run.
T:Run,run,run fast.(同时加快动作让学生明白“fast”的含义)
Ss:Run,run,run fast.
T:Swim,swim,swim fast.
Ss:Swim,swim,swim fast.(动作依旧从慢到快,继续体会“fast”的含义)
T:Fast.(带领学生进行机械操练,以同样的方法教授“far”)
Teacher ask two students to come in front of the classroom to perform run. Then,ask the faster one:Can you run fast?
S1:Yes,I can.(用同样的方式教学生回答:“No,I can’t.”)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机械操练,并给学生以动作的辅佐,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Yes,I can. ――双手握拳,语气坚定。No,I can’t. ――摇摇双手,语气气馁)
(三)操练
1. Interview
(1)T:Now,I’m a reporter.(教师把自己制作的记者证的牌子戴在胸前以便让学生明白教师的意图)And,I want to interview some of you. And I need two stu-dents to come here. (请两名学生上台表演比赛跳远)
T:(to the further one)Can you jump far?
S2:Yes,I can.
T:(to the other one) Can you jump far?
S3:No,I can’t. (Interview two to three students)
T:Now,it’s your turn. Who want to be the reporter and to interview Miss Wan?
……
(2)Interview Liu Xiang,by designing a guessing game,if the answer is the happy face that means he or she is right;if the answer is a sad face that means he or she is wrong. The student who will give the right answer will win and the horse of their group can ride ahead a short distance.
T:Ok,now. This is Liu Xiang. This time,I want you to interview him. You can guess from these points. Who want have a try?
……
(四)听课文
Before listening,teacher gives students a question:Can Amy run fast?
T:Ok,who can guess the answer?(谁能猜测一下答案)
1.听录音,找答案,然后check.
2.听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read sen-tence by sentence.
3.人机对话。由于点读笔具有点哪里读哪里的特点,且可以随便挑选其中的一个角色,因此可以让学生和机器进行对话。
4.Read the whole text together.
(五)调查
Before the lesson,teacher gave student a piece of paper,like this(见下表):
T:Ok,boys and girls. Work with you group members to ask them“can you...?”(活动结尾,教师读了一份来自学生的调查报告)
三、几点思考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交际服务,是人与人之间或者是实际生活中沟通、交流的工具。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判断一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主要看其是否达成传授者所预定的教学目标,判断学习者是否能够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并能达到一定程度的运用水平。只有让学生完全投入到学习中,跟着教师的思维参与课堂活动,活动设计才算是一堂成功的、好的英语课。就本堂课而言,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都很突出,教授的方法也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可见教师对于课堂环节的设计和选择花了不少心思;师生间的配合默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高,基本上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相对来说是比较扎实的,效果不错。
2.从教学环节上来看,本课也有不少的亮点。首先在导入部分,教师一反常规,把新知放在了导入的部分,使得原本是热身的活动成为了操练新知的“drill”,可谓一箭双雕;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巧妙的设计,把课堂设计成为一个小型的“赛场”,“to be the winner”的思想一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使得导入和本课的主题很自然地连在了一起。
3.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水平。整堂课,万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教态十分自然,给人的感觉很亲切。给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万老师的肢体语言。她那丰富的肢体语言,不仅使得自身看起来很有热情和激情,同时也能带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了听课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此外,从本课的课堂设计也能看出,万老师是一个很有经验的、善于思考的教师,所以能轻松地驾驭课堂。
4.虽然本课的教授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经过两年的英语学习后对英语有了一定的兴趣和积累了一定的知识量,但是处于该阶段的孩子还是比较活泼好动,好奇心、好胜心强,在活动的设计中万老师很好地把握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竞赛的评价方式,选择了大家都感兴趣的人物作为被采访的对象,期间也配合有丰富的肢体动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有利于该课综合目标的达成。
以上这些都是本课能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时,该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师生间融洽的关系也给笔者不少启迪:教师在课堂的角色只能是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才是足够精彩的课堂。也只有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集中孩子们的精力,引导他们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当然,这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师生沟通不足。由于本次是借班上课,可能课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还是不够,因此在课堂上对于教师给出的指令学生感到很模糊。这就给上展示课的教师提了一个醒,以后开展课堂活动之前,教师给予学生的指令发出一定要简单、清晰,才能确保活动的开展畅通,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时间上的浪费,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二是教师对于教具的使用还不够熟悉。这次是万老师尝试在课堂中使用点读笔,其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让学生阅读课文这点很好,然而,开始时出现的状况浪费了不少时间,也间接地、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教师上课的情绪。这样的错误不应该出现在公开课中,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要尽量避免。三是结尾部分是本课的一个不足。所有的活动和教学过程在教师对一份调查表的陈述中戛然而止,因为没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宣布自己的调查结果,所以活动的意义大打折扣。纵观全局,也让教师的教学过程显得虎头蛇尾。笔者认为,最后的结尾如果教师能请学生把他们的调查结果做一个小小汇报的话,效果会更好。没有家庭作业,也没有小结,整堂课就戛然而止,给人的感觉很突然。在一堂课结束时,教师最好能带领学生再系统地复习一节课的知识,这样整节课才显得完整。
关键词 软磁铁 模型 遗传变异 概念辨析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无论在科学研究还是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模型和模型方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颁布的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将获得生物学模型的基本知识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并在内容标准或活动建议部分做了具体的规定。模型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以简化和直观的形式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手段。
人教版生物必修1教材对模型的定义是:“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教材中所说的三种模型即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既包括静态的结构模型,又包括动态的过程模型。本文简述笔者在生物教学中,利用软磁铁作为材料构建物理模型突破遗传变异中的概念教学中相关难点的一些做法。
1 软磁铁作为构建物理模型材料的优点
软磁贴质地较柔软,主要成分为软质橡胶,类似厚纸片,是一种背面带磁铁的材料,其表面可用记号笔标写,擦洗修改方便;软磁贴可视化效果好,色彩多样,且尺寸可任选或自行裁剪,方便构建各种平面物理模型;软磁铁模型使用简便,目前教室内的黑板多以铁为材质,可以吸附在黑板上;软磁铁模型便于操作,根据教学活动需要在软磁铁模型上面用记号笔书写一些必要文字,或者粘贴在黑板上时,用粉笔辅助文字说明。这种模型最大的优点是生动形象,既能静态说明也能动态展示,克服了多媒体演示转瞬即逝的缺点,教师亲手演示模型给学生看,在教学中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
2 利用软磁铁制作基因、染色体等素材、零件的基本步骤
制作者可以直接在软磁铁上画出基因、染色体的模式图,然后用剪刀等工具裁剪;也可以将要演示的结构或过程画在大白纸上,然后蒙在软磁铁上,照着模子剪下来即可。如果模型结构比较简单,就可直接用水笔在软磁贴上画好,沿着画好的轮廓剪好即可。如果模型比较复杂,手工绘画不容易,就可从网上下载或在画图工具中制好模板或模型图片,按一定比例把模型图片打印出来,再把打印图片用固体胶黏贴到软磁贴上,最后沿图片轮廓剪好。关于模型的尺寸大小,要以教室内最后一排学生看清楚为宜。
建立模型的一般程序:
(1) 掌握原理:本文中所要解决的是基因、DNA、染色体及三种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知识点中的一些难点辨析,所以构建模型前应理顺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和如何用模型突破难点。
(2) 明确类型:本文中明确所构建的模型属于物理类型,以图片、图画、拼接转移等操作进行表达。
(3) 构建草图(框架):选择适当的图形、文字、符号在草稿纸上勾勒出草图,搭建框架。构建时只需要考虑普遍存在的情况即可,一般不考虑极少数情况或特例。
(4) 修饰完善:对照原理查验所构建的草图(框架),确保其科学性,修饰完善模型;然后进一步结合软磁铁材料构建出正式的模型,力求规范、简洁、直观、有美感。
(5) 补充:对一些模型要添加必要的文字说明、示例、图注等,使模型更科学、更清楚、更规范。
在实际建模过程中各种生物模型的建构过程有一定的差别。模型制作原则是实现模型原型高度的相似相近,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制作模型而制作,而是让学生通过制作模型,再现难以直接观察的微观或宏观的生命结构或过程,使原型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理解。
3 利用模型演示突破部分“遗传和变异”易混淆的概念
本文相关的软磁贴模型构建如图1~图6所示:
3.1 认识基因的本质,辨别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基因的本质及等位基因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通过直接讲授或多媒体的瞬间演示难以使学生清晰掌握。
基因就是“一段能通过它所编码的蛋白质来说话的DNA”,它可以再分成几个单字,每个单字称作字区(domain)。目前认为基因即具有遗传效应的DN段。可以通过图1所示的软磁铁模型演示。
基因A与a是一对等位基因,它们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其最根本的区别是两者的碱基序列不同。以上概念辨析可以通过图2所示的软磁铁模型演示。
3.2 区别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
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就叫做基因突变。而DNA分子上绝大多数片段都不是基因。所以,DNA上大部分碱基不属于基因的碱基,DNA上碱基变化,不一定就是基因上的碱基变化。此概念辨析可以用图3所示的软磁铁模型演示。
如果基因中发生部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使基因的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就叫基因突变。例如: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的3个碱基对缺失而引起该基因内部发生变化,这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在“碱基水平”上发生的变异;如果碱基对的缺失在以基因为单位的基础上变化,而不是基因内部,例如:某一染色体上有100个基因,由于基因片段缺失,还剩90个基因,少了10个基因,此时就叫染色体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大量碱基对的缺失导致整个基因缺失,这已经属于“染色体结构水平”上的变异。可以在图3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丢失若干碱基对的软磁铁模型演示。
3.3 辨别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
基因重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以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这叫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另一种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这叫做四分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学生对这样的两种类型往往混淆不清。此相关概念的辨析可以通过图4、图5所示的软磁铁模型演示。
此外,这个模型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辨别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并指出孟德尔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基因指的是后一种类型。
3.4 辨别基因重组中四分体交叉互换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的一种类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而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两种情况发生的对象不同。
教师在讲解别要强调片段转移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还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此相关概念的辨析可以通过图5、图6所示的软磁铁模型演示。
4 利用软磁铁构建物理模型辅助课堂教学的感悟
笔者利用软磁铁构建物理模型进行生物教学时,有如下的思考:首先,软磁铁作为构建模型的材料只要准备充分,便一劳永逸,永久性的重复使用,且此模型可组装性强,在多个教学板块均可使用,例如文中所提到的一些模型在讲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工程等新授课内容以及进行高三综合复习时均可用;其次,软磁铁构建模型与教学难点相链接,有利于进行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使用策略简单,便于让学生参与。当然,模型在使用时不能流于形式,在模型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明白其不是“玩具”,形成正确使用模型教具的态度,掌握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在情感上认同“物理模型”建构思想。
参考文献:
[1] 宋正海.利用软磁贴制作生物学模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5(1):70.
[2] 赵艳.基于模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D].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
一、创设情境,感悟词语意思
创设情境是指充分利用直观形象为学生设置生动、具体、活泼的语言环境。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生活体验较少,对课文中的一些词语比较陌生,不易理解,教师可以通过结合文本内容,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感知词语的基本意思。
【教学片段一】
师:请小朋友们到课文中找一找,第一个上任的动物是谁,他向大家下了什么命令?在书上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教师指名汇报后,出示句子: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和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师:猫头鹰当上了“万兽之王”,显得――
生:神气极了!
师:谁来学学猫头鹰神气地说一说这句话。
(指名朗读)
师:你读得真好,老师的眼前真的出现了一只神气活现的猫头鹰。
师:你真是一只神气的猫头鹰大王啊!
师:猫头鹰神气地命令大家做什么呀?
生:他要求大家从现在开始,都要跟他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师:哦,这样做究竟行不行呢,我们小组讨论讨论吧。
(学生小组热烈讨论)
师:请大家说说讨论的结果。
生:我认为这样不行,猫头鹰自己是白天休息,夜里做事,而我们和他正好相反,所以不同意。
生:我也不同意,这样做会打破我们的生活规律,对身体不利的。
……
师:刚才小朋友们讨论得非常热烈――你一言,我一语的,用我们书上的一个成语形容,就叫――
生:议论纷纷。
师:大家听了猫头鹰的命令,虽然议论纷纷,但是也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碰到这样的日子你会说什么呢?
生:唉,这种不是人过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
生:我真的受不了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
师:大家天天熬夜,吃不消了,一个个都在诉苦,就是课文中的一个词――
生:叫苦连天。
……
【评 析】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议论纷纷”和“叫苦连天”两个词语都比较抽象,如果教师空洞讲解,学生就不容易准确理解。教者通过创设具体的语言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体验着、感知着、理解着,过程是自然的,理解是准确的,印象是深刻的。
二、利用表演,升华词语内涵
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演员。事实如此,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和表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感人情节和相关词语引导学生进行表演,将情节和词语的意思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或语言进行展现出来,既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又激发了创造力,而且增添了课堂情趣。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后,如果再结合文本内容进行适当的表演,抽象的词语就可以变成生动的形象,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会更为深刻。
【教学片段二】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用直线画出描写林冲和洪教头的的句子,想想他们的特点,并在旁边进行批注,写出你的阅读感受。
(学生自读,画句子并批注)
生:“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从“寻思”“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等可以看出,林冲聪明机智,谦虚平和。
师:这一句中的“躬身施礼”是什么意思?
生:我查了资料,“躬身施礼”是指是腰弯到膝盖处,表示对他人的尊重。
师:谁来表演一下“躬身施礼”?
(学生做弯腰施礼的动作)
师:老师在电视上看到的古人行礼都是先抱拳再弯腰,他这样演,是不是显得林冲很没有礼貌?
生:不是林冲没有礼貌,而是因为此时的林冲戴着木枷,不可以抱拳。
生:我认为林冲很有礼貌,他这样做是因为迫不得已。我在电视连续剧《水浒传》里看到过,林冲的头、手都戴在木枷里,双手根本抱不起来,所以只能躬身施礼。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从这里可以看出林冲的什么?
生:林冲木枷缠身,行动不便,但他仍然躬身施礼,可见他很谦虚平和。
生:我看出了他很有素质,很低调。
……
【评 析】为了让学生感受林冲的特点,教者通过让学生表演“躬身施礼”,并且设置疑问“林冲为何不抱拳施礼再弯腰”,让学生感悟林冲的谦虚平和、机智聪明。这样做,既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又助推他们理解了词语意思,还加深了对林冲个人品质的感悟,可谓一石三鸟。
三、链接生活,勃发词语活力
生活是学习的基础,脱离了生活实际,就谈不上什么学习。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我们的词语教学必须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词语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这样,学生所理解的词语就不是干枯的、呆板的,而是鲜活的、勃发出生命活力的。
【教学片段三】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交流了大家喜欢的广玉兰花的四种形态,并谈了各自喜欢的理由。此刻老师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大家族,你瞧――
(出示花的各种形态)
师:刚刚绽放的就是――
生:婴儿。
师:含羞待放的是――
生:小姑娘。
师:盛开着的――
生:中年人。
师:而这,虽然掉了一些花瓣儿,但仍然显得很有精神的,就像是――
生:老人 。
师:这个家族里有老人,有少年,有婴儿,还有中年人,这就叫――
生:数世同堂。
师:在这个数世同堂的大家族里,子子孙孙一代代传承下去,就叫做――
生:生生不息
师:所以,远远看上去――
生:(齐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师:让我们再次饱含深情地齐读这段话,感受广玉兰花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吧。
[关键词] 过程教育;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教学方法;教学分析
引言
过程教育旨在满足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关注数学结果形成、应用的过程和获得数学结果(或解决问题)之后反思过程的育人活动. 基于过程教育的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6.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2课时)”的教学怎样操作?笔者在多次螺旋式教学探索与反思的基础上,将形成的教学经验在象山县全员教研活动中进行了再实践,课后获得了观课教师的广泛好评,现把它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教学实录
环节1:经历提出问题的过程――明确研究的问题
师:我们已经知道反比例函数y=(k≠0)图象的特征与性质,请大家合作填写表1中的空格.
(待学生完成任务)
师:像研究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样,怎样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来刻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与性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揭示课题)
环节2: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用点的坐标来刻画图象的特征与性质
.
生4:关于直线y=x或y=-x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师:你的猜想完全正确,但这个关系比较复杂,待高中阶段再来探讨. 谁来说说④的内容?
生5:自变量x可取不等于零的任意实数.
师:不错. 谁来说说⑤的内容?
生6:函数值y可取不等于零的任意实数.
师:不错. 谁来说说⑥的内容?
师(追问):你是怎样判断的?
生12:我也是借助图象并结合已知条件来判断的.
师:好的. “性质法”与“图象法”是比较函数值大小关系的常用方法.
师: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怎样得到的?
生13:将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与性质翻译成点坐标的变化规律.
师:好的. 这个“形”到“数”的思想以后会经常用到.
环节3:参与尝试性质应用的活动――合作解答有代表性的问题
师:现在我们一起用获得的知识来解答下题.
从杭州到余姚的火车行驶里程为120 km,假设火车匀速行驶,记火车行驶的时间为t h,速度为v km/h,且速度限定为不超过160 km/h.
(1)求v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和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2)画出所求函数的图象.
(3)从杭州开出一列火车,在40 min内(包括40 min)到达余姚可能吗?50 min内(包括50 min)呢?如有可能,此时对火车的行驶速度有什么要求?
师:这个问题涉及哪些量?哪些量是常量?哪些量是变量?
生14:……
师:好的,v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是什么?
师(追问):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20:我用反比例函数性质的方法,因为图象法虽直观,但作图得到的数据可能不准确.
师:有道理. 能利用图1求v的取值范围吗?
生21:用图象法也能求函数值的取值范围,但要确保作图的准确性.
师:好的. “性质法”和“图象法”是求变量取值范围的常用方法,但两种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在解题时要结合具体问题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
(接下来,要求学生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并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进行交互反馈与评价)
环节4:参与回顾与思考的活动――合作进行反思与总结
首先,教师出示下列“问题清单”,并要求学生围绕“问题清单”进行回顾与思考.
(1)本节课研究了哪些内容?我们是怎样研究的?
(2)反比例函数有哪些性质?
(3)比较反比例函数值的大小有哪些方法?
(4)怎样确定具有实际情境的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其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同时教师边倾听、边评价.
第三,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并给出图2所示的框图.
关键词:课例;课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12-0027-03
课例研究起源于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最早产生于医学领域,而中小学的课例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在日本开展,后来引入美国学校进一步深入研究,美国哈佛商学院将案例研究引入教学领域来培养和教育学生,每年每位哈佛商学院的学生都要研究300多个案例,因此而获得巨大成功,中小学教育教学借鉴案例的模式而逐步形成今天的“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以教师为导向的教学循环研究,是提升教师教学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
本文旨在介绍课例研究的基本要求,加深教师对此问题的理解,为广大教师开展课例研究提供帮助。
一、课例与课例研究
(一)何谓课例
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是以学科教学的内容为载体、具有某个研究主题的教学实例,其中“主题”正是课例的研究成分,即他的“灵魂”。
(二)何谓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研究人员、上课人员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课例研究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描述或其中若干件教学事件的描述,使之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学习的范例。课例研究为教师集体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共同改进教学提供了平台,为深化教学研究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完成课例研究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课例研究的特点
(一)基于专题
课例研究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选取研究对象,常见的研究方式是根据教材内容选定一节课的内容进行研究,由学校学科教研组推荐一位主研教师,围绕选定的专题制定课例计划专题教学设计开展研究。研究过程由学校与学科教师参加,学校可以邀请学科教研员和教育专家参与指导。
(二)持续研究
课例研究在设计研究时,根据选定的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在同一年级确定3个不同的教学班,在第一个班上课后,课题研究组开展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讨论,对教学内容的目标达成,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效果提出改进意见,主研教师根据大家的意见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然后在第二个班上课,课后,再对课堂教学结果进行讨论,第二轮的研究最好邀请学科教研员和教育专家参与指导,主研教师根据教育专家和学科教师的意见对教学设计进行再修改,然后在第三个班上课,基于专题的持续研究一般到这里都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见证效果
课例研究在持续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研究组首先要制定课例计划,规定达成目标,在研究的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讨论和总结,按照要实现的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持续地进行实践改进,见证改进的效果,直至问题解决。课例研究在持续研究的过程中,主研教师的教学能力能很快地提高,课题研究组的其他教师也能见证问题的解决过程和课例研究的效果。
(四)形成成果
课例研究既是教学研究活动,又是教学科研项目。作为教学研究活动,他要对教材、教法、课堂、学生和学习结果等教学要素进行研究。作为教学科研项目,开展课例研究要制定研究计划,规定研究专题,确定研究要达成的目标,严格按照课例研究的流程和要求开展研究,最重要的是课例研究结束后,要撰写课例研究报告,把研究过程的专题、操作方法、课题组的讨论意见、改进内容、主研教师的反思、研究目标的达成情况都要记载下来,形成课例研究的成果。
三、课例研究的一般过程
(一)制定课例研究计划
课例计划是课例研究的纲领性材料,他不但支撑着课例研究的过程,而且是进行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作为教学工具,它为课例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剧本”;作为交流工具,他向其他研究人员传递着主讲教师的课堂构想和教学过程;作为观察工具,他为研究人员观课提供了方向和指南,为观察者记录和分享提供场所;作为研究工具,他为研究人员指明了研究方向,制订了研究步骤,提供了研究材料。
(二)上课、听课
研究者根据学科教学中选择的主题,带着问题认真备课,精心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其余的研究人员参加听课,形成过程性材料。这和一般的上课和听课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最大的区别是带着问题,带着研究意识进行上课和听课。
(三)说课、评课
上课者向其他研究人员说明该课的重难点、希望解决的问题、期望达到的目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等。参与听课的研究人员根据执教者上课和说课的情况,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对教学的相关环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也可以对执教者进行询问和质疑,还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需要强调的是,主研者和其他研究人员都必须围绕课例内容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进行。
(四)反思教学过程,修改教学设计
主研者深入分析自己的教学过程,写出教学反思。并根据研究小组中其他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优化教学设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课例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从而把课上好,因此反思和改进是必不可少的。第二轮课前,教研组成员积极介入教学设计,教师通过再设计、实施、课后讨论与反思,达到新行为阶段;第三轮课更多地关注如何通过对前两轮课的改善,缩短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差距,实现理念与经验的整合。这样一人同课多轮进行课例研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一般情况下,三轮课后,主研者要撰写课例研究报告,报告的结构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课例研究首先要向读者交代课例的相关情况,对课例的背景、研究意图、思路等进行说明,课例研究想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等等;课例叙述真实地记录与阐释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从而将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课例反思,内容涉及课后的反思及研究、与他人的商榷和争鸣、课例的意义与价值、新的改进方案。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和结果,以及利弊得失,作者必须发表看法或进行分析。课例研究报告其实就是教师的学科教学小专题研究成果,对同学科教师教学具有非常典型的帮助。
四、开展课例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建立课例研究课题组
学校教师开展课例研究要在学校的指导下成立课题组,课题组由3—5人组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学科教研员和教育专家参加指导。课题组成立后,确定持续研究(上课)的主研教师,由主研教师提出研究专题或者上课的课题,课题组认同后主研教师便制定研究计划开展研究。
(二)课例研究评课的要求和变化
课例研究的评课要对课堂孰优孰劣的评价转向教学问题的诊断与研究;评课要从坐而论道转向教学行为的改进和优化;评课要从见仁见智转向主体之间的倾听与回应;评课活动要从教师的群体活动转向师生同台的把脉和协商。
(三)课堂的持续研究和同课异构
课例研究的组织形式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方式:“同一内容+同一教师+连续改进”;“同一内容+不同教师+接力改进”;“同一内容+不同教师+异课比较”。课例研究课堂的常态是持续三次的上课研究。但是,有时由于时间的限制和教学进度的安排,课堂的持续研究也可以改为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确定三位教师上同一内容的课,课后分别评课,比较分析哪一种课堂设计更能体现教材的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课例研究的基本步骤
在我国中小学开展的课例研究,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方法和流程,胡庆芳先生提出的六步操作法,比较适合开始做课题研究的教师。包括:确定研究专题;选择教学内容;带着目的观测;畅所欲言讨论;着眼达成改进;形成研究成果。六步操作法简单明确,教师按照基本步骤开展课例研究必然收到预期的效果。
(五)课例研究要注意过程资料的管理
课例研究其实质是指这种聚焦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描述或其中若干件教学事件的描述,使之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供他人学习的研究案例。在研究的过程中,课例研究小组要建立分类的研究档案袋,对过程资料整理和归类。包括课例研究小组选题依据、课堂设计、研究方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师生间的互动情况,教师上课的课堂实录,根据方案三次实施的行动跟进、每一次课后的反思、研究、提升等。只有保存了大量的研究资料,教师最后写出的课例研究报告才有深度和力度,具有研究性和推广性。
五、教师开展课例研究的流程样式
对于初次进行课例研究的教师,明确课例研究的流程样式非常重要。下面我们根据温州市初中“精品百课”课例的流程样式和课例研究的实践,介绍一种流程样式供教师参考。
(一)主题阐述
依据教学实际,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同时深入理解文本,说明教学内容的选择(筛选、调整、整合、重构和补充)与呈现方式(情境创设、问题设计、实验演示等)的理由,对其中的创新点可重点解说,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分环节简要说明教学活动的安排,包括主要教学问题与教学情境的设计,采用文字叙述的格式。板书设计: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有一定逻辑联系。作业设计:简约、有效,具有针对性。
(三)课堂教学研究过程
描述教学设计中关键性内容与环节,介绍课堂教学的研究过程,以及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的推进和变化。
(四)课堂实录片段
展现教学过程有价值的片段,包括成功与失败的,可采用师生对话式,也可采用师生对话+描述式等。
(五)教学反思
对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际的落差,以及精彩与遗憾之处进行集中分析,做到深入浅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
(六)文献研究
提供参考文献,主要是与本课相关的教学理论性文献、教学实践性文献(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实录等),简要说明其中哪一两个资料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启发、影响最大。
关键词:高中语文 外国小说 阅读教学 现状与问题
海明威的小说是外国小说中的经典,笔者以其作品《老人与海》作为研究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范本。笔者搜集了12则具有代表性的课例(教学设计4则、教案3则、课堂实录2则、导学案3则),对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进展情况进行梳理,并探究外国小说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目标的预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部分“阅读与鉴赏” 课程目标中指出, “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1]经过整理分析,《老人与海(节选)》一文的教学目标有三个层面:1.认知类目标。了解作者、作品以及作品风格等文学常识。2.技能类目标。梳理小说脉络,赏析桑地亚哥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独特的语言风格,探究小说主题。3.情感类目标。培养不屈服于命运,直面挫折,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2]上述12则课例都能明确小说这一体裁的基本特征及表现手法,但课例3和11认知类目标缺失,整个教学目标都未涉及作者、作品以及作品风格等相关知识,这未按课标要求进行教学,在外国小说阅读教学中是不可取的。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设定目标时,注重小说阅读教学的文本多元解读。大部分课例教师多元解读文本时只停留在表面,不能带领学生从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叙事写作手法的多变性,和小说语言的独特性等多角度立体化解读文本。相比较而言,课例1、2、4、9教学目标的设计,比较符合多元解读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课文一致的情况下,不同教师预设不同的教学目标,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也不相同。课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九个方面:1.了解作者、作品相关知识(11个课例);2.理清小说情节(10个课例);3.感受“硬汉”人物形象(9个课例);4.体会象征的潜在内涵(9个课例);5.研读课文,探究小说主题(9个课例);6.“冰山原理”与作品的讨论(3个课例);7.剖析内心独白(6个课例);8.品味电报式语言(6个课例);9.桑地亚哥是失败者还是胜利者之辩(10个课例)。
王荣生教授说:“依据学生的小说阅读经验选择教学内容,学生对小说文本阅读的已有经验是小说阅读教学的起点。在小说阅读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结合阅读主体(学生)与阅读对象(文本)来了解学生的阅读经验。”[3]这部小说节选部分的情节比较单一,容易读懂。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就课文而言,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冰山理论”的原则。2.赏析“电报式”的语言和主要人物形象。课例1、2教师引导学生解读“马林鱼、鲨鱼、狮子、大海”等背后的深层含义。课例5、9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多面性,品味独特的形容词,这四则课例以学定教,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以学生阅读期待为教学的起点来构建教学内容,是较好的课例。而课例3、4、6、7、8、11、12这些课例中的感受“硬汉子”形象过于简单,可知对文本解读力度不够,这不利于培养高中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是重要的,体现先进理念的教学方法应该被大力张扬。先进的理念首先关乎教学内容,首先要落实到‘教什么’上。”[4]12则课例选择的重点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通过品味电报式的语言、剖析内心独白、“冰山理论”等来赏析“硬汉”形象。(2)通过人物形象来探究小说表达的主题。教师们选择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分角色朗读法、旁批鉴赏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
分角色朗读法,不适用于教授情节单一、人物内心独白较多的小说。课例1和2的启发式教学法做的比较好,教师引导学生紧扣课文进行分析,对人物形象分析到位,并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揭示小说主题。课例7的旁批鉴赏法是一个创新,旁批对于鉴赏小说语言是很有帮助的。讨论法的运用就值得商榷了,如课例5,对主题的讨论上升到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课例11,教师为落实“以生为本,育人为本”的观念,讨论流于形式,很少涉及文本实质。
四、高中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笔者选择的12则课例,充分体现了近年来一线优秀教师,在高中外国小说阅读教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也真实地反映了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最新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课程内容中的外国文学知识陈旧,外国现代小说知识也不够完善。课程目标中对外国小说的各种类型,及其特征的解说不够透彻,以至教学内容难以把握外国小说中的异质性。语文课程内容中应增加外国小说知识,并对外国现代小说流派和风格等进行系统的梳理,让我们的学生在了解外国小说体式特征的基础上,更好地走进文学作品的世界。
语文教师执教外国小说时,不知道对文本解读的内容“做减法”。教师要以已有的经验作为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起点,对备课时预设的大量教学内容进行删减,留下学生最读不懂的方面以及本部小说最该读的内容,这也是小说的合宜教学内容。
注释: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王荣生,宋东生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11年版。
[4]王荣生:《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语文学习,2009年,第9期。
参考文献:
[1]保世华.《老人与海》教学设计[J].现代语文,2015,(8).
[2]徐文中.《老人与海》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2008,(5).
[3]吴云辉.《老人与海》创新设计与教学反思[J].语文教学之友,2014,(9).
[4]赵君雄.《老人与海》导学案[J].新课程,2013,(4).
[5]雷江红.《老人与海》教学与关注社会问题[J].语文教学,2009,(7).
[6]张宝童.“硬汉”的孤独与抗争――《老人与海》教学简案及思路解说[J].语文教学通讯,2010,(7).
[7]阮红环.实现高效课堂的四个前提――以《老人与海》导学案为例[J].现代语文,2014,(11).
[8]江正刚.硬汉如此多“骄” 风景这边独好――《老人与海》教学方案[J].中学语文,2014,(2).
[9]张广录.“冰山理论”:开启《老人与海》的一把钥匙――兼《老人与海》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1,(2).
[10]肖丽丽,胡循杰.《老人与海》课例赏鉴[J].语文教学通讯,2013,(8).
[11]刘耀明.做有生命的教育――《老人与海》导学案为例[J].新课程,2012,(10).
2013年至2014年,我有幸参加了第六期全国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在学习过程中,我接触到“有效教学”这个概念,“有效教学”有一系列标准,其中包括两个重要维度――高认知和高参与。“有效教学”的课堂应该是高认知、高参与的课堂。那如何达成“有效教学”的课堂呢?我引领新华小学数学教研团队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最后与“课例研究”不期而遇。
课例研究是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研究改进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教学相长的必经阶梯。许多国家和地区把课例研究作为教师校本培训的基本途径,它是教师对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所展开的合作性研究。
课例研究也被称为“授业研究”,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趋于成熟并引起西方各国的关注。2005年、2006年在香港召开“课例研究”年会,这标志着“课例研究”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已登上世界教育的舞台。
课堂观察是“课例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听课、评课活动。日常的听课、评课主要凭借听课者的经验和直觉,很容易囿于同水平的重复,而专业背景下的课堂观察是指经过专业训练的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的感观并借助有关工具,从课堂情境中有选择地收集资料、信息并加以加工、分析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课堂观察的目的是用课堂观察的结果改进课堂教学的过程与绩效,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正式的教研活动始于1952年教育部的文件规定――《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日常教研活动中,课例分析往往是经验判断多,而实证数据和归纳式结论相对较少。
一、课例研究的实践探索
本研究以新华小学数学教研组为实验组,历时两年多,在行动研究中,老师们从初识课例研究、学做课例研究到自己开发观察工具,再到形成研究小组,十几位老师在教学行为、反思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均有惊人的变化。
我使用了北京师范大学顺义“有效教学及干部教师能力”项目组《有效教学二十问》(征求意见稿)中的课堂观察量表。
有了研究工具之后,我们成立了观察团。第一轮课例研究观察团由分管主任和骨干教师担任;第二轮课例研究主要由骨干教师组成;第三轮课例研究由“师徒结对”,即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承担。参与课例研究的人数越来越多,迄今为止,全校各学科的老师都会做课例研究。目前,我们的行动研究已经形成了三个完整的课例研究报告:《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分数的意义》《认识比》。
二、课例研究对教师的促进作用
两年多的行动研究证明,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
通过几轮的课例研究,提高了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提高了教师的理答水平;教师的“行动路线”“语言流动”逐步面向更多的学生。教师教学行为发生的改变,带动了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下图为《认识比》三次教师理答数据分析: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次授课教师的理答数据非常凌乱,到第三次授课,饼型图的块状已经非常整齐,说明教师的理答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下图为《认识比》三次课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量对比图:
通过观察、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次课学生的投入状态,尤其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时段非常糟糕;第二次授课明显提升;第三次课学生的投入状态直到最后都持续高涨。
(二)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
课例研究历经两年多,参与研究的教师增强了自觉反思的意识,提升了多方面的反思能力,同时加强了教师团队深层的反思,并通过反思自己,创造出了新的观察工具。
三次课例研究的报告总计九万余字,执教教师的反思开始自觉地细分为:教学环节的反思、 课后反思、三次教学对比反思。观察团教师的反思如下:第一次五位教师反思1000余字;第二次有2800字;第三次达到10000余字。
观察团导师王月风在反思中这样写道――课例研究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通过一节课的全程描述形成教学者系统反思的过程。课例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教研活动过程就是搭建桥梁的过程。而搭建桥梁并不是目的,目的是到达提升专业水平,提升教育研究能力的“彼岸”。我很幸运地成为“搭建桥梁”的一分子,在搭建过程中我的变化是显著的……
观察团学员李立老师写道――通过这次课例研究,我亲身体验到了课例研究带给我们的改变。从我的角度讲,我不但发现了别人课堂中的问题,更默默反观自己的教学习惯。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不合适的、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在听其他研究成员的报告时,反观自己是否也存在同样问题。所以,我在研究别人的同时也研究了自己,提示别人的时候也改变了自己。
最让我们惊喜和珍视的是老师们自己开发出了新的观察工具。
(三)形成研究共同体
培育合作文化,提升研究小组的实践智慧,教研组、观察团、阶梯式研究小组随之形成。
关键词:中职教育;“课例”校本教研模式;数学教学;技术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4-0046-01
教育是立国之本。技能教育对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不再等同于过去单纯的应试教育,教育要改变以考试为目标,盲目追求成绩的状况。近些年新提出的“课例”校本教研模式,能够有效解决目前中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例”校本模式的界定和作用
(1)“课例”校本模式的界定。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场所,课程改革的重点一直应该放在课堂上。“课例”校本模式是基于学校客观情况,研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推出“课例”校本模式,不仅是新课改的重要措施,也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与众多教师的想法不谋而合。课例研究起源于日本,通过对某一节课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形成模范,为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课例研究从课堂出发,能够帮助中职教师了解到课堂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并解决问题。
(2)“课例”校本模式的重要性。过去的数学教学,都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检验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能力。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考试的方式检测出来的只是哪些学生接受能力好,哪些学生接受能力差以及老师的教学能力情况。它并不能直观地表现出学生或者老师授课时的问题所在,并且无法做出相应的调整。而“课例”校本教研模式,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究,能够动态监控老师教学情况和学生接受情况,准确地把握问题所在,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课例”校本教研模式的使用,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进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中职数学现状分析
(1)社会问题。在经过实地考察、查询课堂记录和访谈后,就能够看出目前我国中职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虽然国家重视对中职学校的规划建设,但某些中职学校却对学生入学把关不严,盲目扩招,从而导致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成绩偏低。存在着专业教师缺失、师资力量不强和教师资源分配不合理等现象。
(2)教师问题。在课堂的表现上,有的中职教师存在教学疲倦的现象,上课积极性不高,甚至厌倦教学。对于中职学生难以管理的现象,有的中职老师提出,只要保证不出事就行。作为教师群体组织,有的教师聚在一起没有研究如何创新教学,反而把时间花在家长里短、酒水饭桌上。在教导学生方面,有的教师只是机械地授课、批阅试卷,教学内容陈旧,毫无创新。
(3)学生问题。有的学生成绩差,只能通过中职继续学习,自暴自弃,终日无所事事。部分学生人在中职,心却不在中职,不能认真学习,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还有很多学生认为在中职只要认真学习技能就行,对中职数学不重视。
三、基于“课例”校本研究
(1)举办教研活动。基于“课例”研究,学校要适时举办教研活动,激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逐步将教研活动从授课并考试的模式中脱离出来。学校可通过举办创新性数学活动,对比不同教师对同一内容在不同班级授课的表现,进行分析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信息汇总,确定新的教研活动是否让师生都能融入其中并被其接受。教师也应该各抒己见,充分发挥自己在教研活动中的作用,保证每一次的“课例”都是真实有意义的。只有这样,才能更高效地运用“课例”分析,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学生更多地理解数学的作用,了解数学的魅力。
(2)反思教研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中职教师组成员必须进行教学反思,做出总结报告。在活动过程中,中职学校要确保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师生之间相互学习,教师组成员之间也要交流数学教学心得,从而提高教师组整体数学教学质量。在活动之后,针对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教师组要共同讨论,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以后的数学教学和下一次数学教研活动提供参考意见。
(3)回归课堂。教研活动的举办,最终还是为了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提升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教研活动的主题来源于课堂,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们能够有效地针对课堂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教研活动,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教学质量肯定会有更大的进步。而参与教研活动的学生,也能够从活动中吸取经验,明确学习目的,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增强。中职教学也不应该只以技术为重,还要重视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中职数学教育也不能一成不变,授课加考试的数学教学模式根本行不通。对此,中职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运用“课例”校本教研模式进行课堂研究分析,找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突破点,培养出新一代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一、寻找专业教师研究的抓手——为什么要进行项目课程课例校本教研
职业教育新课程强调教师做研究型的教师,那么,专业教师研究什么对自身的发展最有益,我们认为是专业课堂教学。过去很长时间,学校在专业课堂教学方面的做法是每学期举行一次校内专业课堂教学评比观摩交流活动,虽然也有效果,但对促进专业教师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的发展作用并不明显。如何利用校本教研这种研究方式促进每一个专业教师的发展,从而带动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的发展,我校思考从专业课项目课程课例教学这一主渠道着手,使更多的专业教师能够研究教学、改进教学,以提高专业课教学的效能。
二、确定专业教师研究的思路——怎样进行项目课程课例校本教研
1.梳理做法。
2009年秋季,我校尝试有针对性地在农林专业部召开小范围的课例教学交流活动。先是在2010级听了3位“苗木生产技术”专业教师执教的同一课内容,通过横向比较我们发现,不同的专业教师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接着,组织专业部的教师同听王柏根老师执教的《水准仪的使用》技能教学课,听课时,提醒教师注意上课教师的教学策略,听后及时组织相关教师评课,评课要求说出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如何改进。教师们积极参与,畅所欲言,评课持续了很长时间还意犹未尽。接着又组织同年级的朱国良老师做《草坪剪草机的使用与养护》专业课例教学,大家带着研究的眼光关注课堂,关注问题,指出了不少改进方法,执教教师决定再上。这一过程中,执教教师深有感触,写了一些教学日志,农林专业部其他教师也写了不少评课记录、教研案例等,大家觉得收获很大。
当时,恰逢江苏省职教教科研农业教研中心组对农业类骨干教师进行课例研发专题培训,我校课例教学研究的做法和专家的报告竟有很多吻合的地方。这使我们认识到:教师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与合作,项目课程课例校本教研就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
2.初步认识。
审视农林专业部教师所进行的项目课程课例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发现:专业项目课程课例反映的是教学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主要涉及学习项目中各工作任务的完成。它通常是以完成某一具体工作任务为研究对象,提出对工作任务的解决方案和个人反思,以便对工作任务本身进行改进、优化和提高。这一研发过程将教师们置身于共同的、真实的、具体的专业教学情境之中,面对共同的话题大家有话可说、有问题可谈、也有内容可写,各种有形成果随之产生。这一研究形式把农业专业技能教学和课例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技能教学和课例研究真正成为教师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促进了农林专业部的专业建设,使之成为专业教师学习交流的阵地、合作互助的集体。当然,这一过程也使专业教师逐步进入专业课例教学研究的状态,且具备项目课程课例研发的意识和方法,使专业学习、实践思考与课例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3.积极探索。
2010、2011年,我校农林专业部继续开展项目课程课例教学研究工作。与2009年比较,呈现出以下特点:
(1)更加关注问题
我校农林专业部倡导以问题贯穿项目课程课例教学研究的全过程。此时的农业专业教学课例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技能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展开的研究,不断地改进完善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问题产生于实践、解决于实践;另一类是针对专业技能教学中具有普遍性的某一个问题,以这个问题贯彻该教学课例研究的始终,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更加关注细节
专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技能教学中的细节,农林专业部将课堂实录一遍遍播放,让专业教师边看录像边找操作细节,共同分析研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形成大家认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再实践。
(3)关注有形成果的及时整理
以前在有形成果的整理方面,基本上是课例教学研究结束之后,再写出各种形式的有形成果。从2010年开始,农林专业部教师在进行专业课例教学研究的同时,各种有形成果如教学反思、教研案例、教学案例、好课实录、优秀教学课例设计等随即产生。专业部教师每上完一次课,大家就围绕这次课做全面反思、深入研究,各自完成与本次授课有关的各种有形成果,再讲再写。这样的反思更及时、更深刻。
三、提升专业教师研究的质量——完善项目课程课例校本教研的探索
1.发现问题。
历经三年的实践,以项目课程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同时,大家也发现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目前项目课程课例校本教研以专业部为单位进行,具有局限性,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
关键词:课例;课例研究;课堂观察;学生参与
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我们以动漫专业主干课程为载体进行专业项目课程课例开发与实验研究,研究的宗旨是通过专业项目课例的开发和实施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在课例开发过程中如何根据行业需求确定合理的课例项目?在课例实施中如何优化课例,提高课堂有效性?如何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提升专业素养?文章重点阐述以上问题及解决措施,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确定符合行业需求的课例项目是专业项目课程课例研究的关键环节
《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课项目课程课例研发指南》中指出,课例开发要按照以下九大步骤:确定课例项目、分析课例背景、设定学习目标、描述学习任务、组织学习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丰富课程资源、主导学习过程、设计学习评价。
课例教学项目的选择与确定是课例研发过程的首要环节,教学项目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课例研发的质量及实施效果。课例教学任务的分解、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具体实施,都围绕项目的展开而进行。课例的教学评价,也是将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质量、实施项目的过程与态度等方面作为主要评测标准和依据的。如何合理确定专业项目课程课例项目,使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符合行业需求?
首先,我们组织专业骨干教师根据行业需求及岗位分析调研报告,在专业项目课程中选取典型的学习项目,形成课例开发目录。
然后,为了专业课例项目适应行业需求,聘请课程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等力量进行研讨论证,确定课例项目开发目录。
如在《二维动画》课程中,专业教师确定了表-1中的课例体系,但经专家研究认为此体系不够全面,虽然对学生二维动画制作能力能进行扎实的训练和培养,但只是单一项目、单个动作的练习。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将来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动画中期制作,经论证,为了让学生通过《二维动画制作》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对二维动画有一套完整的制作经验和规范训练,能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经专家和课题组老师论证,将该课程典型的课例确定为动画制作――誊清、中间画绘制、线条转换制作、上色及动画短片制作(见表-1)。
在《影视后期特效》课例目录中,根据企业需求增加了“三维摄像机运用”这一模块。
课例实施过程中的课堂观察是优化课例、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课题组成员对课例进行集成开发,形成开发成果,对开发的课例进行优化,希望将课例成果作为范例,为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提供示范和借鉴,以引导职业学校教师掌握课程开发技术,提高专业课程开发能力和实施水平。如何对课例进行优化,提高课堂有效性?需要在课例实施中进行实践反思、修改和完善。
1.课例实施研究的流程。“行动教育”模式中强调“三次实践、两次反思”。表-2是课例研究的实践与反思流程表。
2.课堂观察是课例实施与反思的重要环节,是课例优化的有效手段
从表-2中可见,课堂观察在优化课例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开发的《课堂观察框架》中列出课堂观察的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其中四个维度指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我们依据动漫专业的项目课例,以《课堂观察框架》为蓝本,开发适合的课堂观察表,在课例实施过程中进行课堂观察与反思,如《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表》《教师任务布置的有效性观察表》《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观察表》《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处理观察表》《学生参与度观察表》。表-3是影视后期处理课程中运动跟踪特效制作课例中的《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观察表》。
团队成员通过准备的一系列观察表在课例实施中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讨论、进行反思,将发现的问题聚焦与细化,对课例及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如通过表-3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观察表,发现(1)本课例创设的情境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保持关注。(2)从学生制作完成情况观察,创设的第三个情境,跨度偏大,难度偏难。(3)观察情境的耗时、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技能的形成的结果显示,教师能围绕学习目标,通过创设情境逐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不足是学生灵活应用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在每三个情境创设时需要做修改。
通过课题组成员一系列的课堂观察、讨论与反思,对课例进行修改完善,使课例能充分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课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
要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仅仅开发出优秀的课例是远远不够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魅力课堂的关键。如何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生为本,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积极参与,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符合行业需要。
1.在课例开发过程,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针对动漫专业主干课程操作实践性强的特点,尤其在课例开发的创设教学情境、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学习评价等环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巧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使教学内容能够渗透到学生的实际工作岗位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评价、总结反思、拓展延伸,是自主学习的另一重要环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使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发现问题,主动修改完善。
2.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引导教学,有序的组织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帮着做。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及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2)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工作中相应岗位的具体要求,提出项目化的教学方案,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展开,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形成师生交流、生生互动的合作效果。
首先,选取适合“合作学习”的任务。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把岗位工作中需要完成的典型的工作任务搬到课堂中来。如在二维动画制作课程中,教师将一个时长为1分29秒的片头动画进行分解,并将该动画片头的27个镜头根据难度划分为A、B、C三个级别。
其次,合作小组的结构要合理。教师可将全班同学根据专业技能水平的不同,将3-4人分为一组,分配工作任务。
再次,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能够有效的掌控课堂。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巡视、观察、引导。而且,教师要适时且及时地对合作的效果进行多方面、多维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