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共英语教学

公共英语教学

时间:2022-06-16 01:15: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英语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共英语教学

第1篇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强化大学生语言能力的必要环节。现阶段随着语言应用性的不断增强以及对于大学生综合水平要求的提升,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也急需改善。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进行理性的反思,并对合理构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教学反思;教学有效性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养要求的变化,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也在逐步转变完善。现阶段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主要围绕应用目标来展开。通过公共英语的教学,促进大学生基本素养的提升,提高大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继而在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完善,实现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目前由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调整的滞后性,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效果无法有效的被体现出来,因此大学英语教师除了要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应当积极的在教学过程中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理性反思,并结合现有的教学经验,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合理构建进行探索。

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理性反思

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现阶段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工作开展进行理性反思。从分析的过程中发现现阶段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点,继而为构建合理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提供相关的参考。

(一)大学公共英语传统教学模式继续延续,课堂互动性不强

虽然随着社会对于大学生综合素养要求的提升,大学专业培养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公共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视,以借此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但实际上,大学生公共英语教学的工作仍然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课的形式来开展。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教学大纲机械化的传授英语知识,而学生听课效率下降,对于英语应用的技巧无法有效的把握,整个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缺乏必要的互动性,英语语言的应用,英语听说水平的提升都无法被有效的体现出来。即使在现阶段,教学工具不断优化,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英语教学得到进一步重视的背景下,大学英语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无法使得僵化的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也无法使得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得到凸显。因此大学公共英语传统教学模式的沿用将会导致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下降。

(二)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差

大学公共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输入知识,还需学生大量输出语言,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交流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良性转化。但目前现状是英语教师教学煞费苦心,即使教学内容不断推陈出新,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仍旧不能被提升。这种情况下,由于学生无法深入的融入课堂,整个英语教学的内容无法进一步拓宽,教学形式也无法得到多样化的体现,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体现,甚至“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情况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工作与教学模式要想获得进一步的提升,教师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逐步的引导的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的情景中,才能真正的推动教学完善,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公共英语老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课程教学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反馈,教学考察模式僵化

课程教学的反馈是课程教学工作持续开展的必要参考,也是课程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的必要环节。通过有效的课程教学效果反馈,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能够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调整,随时把握必要的环节进行强化或者删减,这正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理性反思,为后期英语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与前提。而现阶段,由于大学公共英语仍然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课堂互动少,课下不交流,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无法得到真正有效的反馈,教学考察往往只能借助期末考试,以简单的习题来实现。这种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无法得到反馈,教学的模式无法及时调整,课程的优化工作不断滞后,因此整个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课程的效果也很难得到提升。

二、合理构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结合前期的分析,得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仍然存在着教学模式陈旧、课堂互动性不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无法得到发挥、教学课程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反馈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效果。应对构建合理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一)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构建开放式教学课堂

为了提升大学公共英语课堂的互动性,体现大学英语的应用性,高校英语教师应当及时的构建开放式的英语教学课堂,使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在课内借助英语进行交流互动。但是开放式课堂模式的应用应当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如果学生英语基础较好,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凸显时,教师应当积极的给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主题进行互动交流。而在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前提下,教师则应当积极的构建主题教学活动,为学生英语知识的应用把控好相关的方向。通过差异化的教学引导,大学公共英语开放式、个性化的课堂能够有效的搭建起来,不同基础的学生能够在合理的模式下主动融入英语学习课堂,并在课堂之中获得英语听说读写多方面的锻炼,继而逐步的提升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传统的低效率课堂模式。

(二)以生本理念指导大学英语课堂,提升学生主动性

生本理念指导大学英语教学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积极的搭建动态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以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为契机,以学生学习的需求为课程设置导向,在现有的条件下根据学生阶段性需求开展主题教学工作,使得学生掌握相关的英语应用能力并及时的在课堂上通过主题交流明确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及时的对课堂内容进行调整,真正以学生的学习需求来指导大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在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获得学习上的满足,随时掌握自己欠缺的知识,英语学习中的问题能够随时在课堂上得到解决,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效果也能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建设英语角等小活动,在锻炼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随时掌握课堂教学效果

英语角等小活动不仅为学生英语交流与应用提供了基本的平台,让“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等问题获得有效的解决方式,也使得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效果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改变僵化的教学考核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以学生英语锻炼和教师教学考察两个方面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基本前提。通过英语角活动,使技能大学英语的应用性得到凸显,学生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得到优化,而教师通过英语小活动,教授学生必要的英语表达技巧,也能随时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变化,掌握课程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进行完善,动态调整英语口语的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真正构建完善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三、结语

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对构建合理的大学教学模式进行探究。现阶段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仍然存在着教学模式陈旧、课堂互动性不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无法得到发挥、教学课程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反馈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效果。大学教师在开展好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一方面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构建开放式教学课堂;另一方面要以生本理念指导大学英语课堂,提升学生主动性;最后主动建设英语角等小活动。在锻炼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随时掌握课堂教学效果,随时优化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模式,随时为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提供基本的教学保障。

参考文献:

[1]姚丽文.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呼唤多元化———现阶段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8):127-128.

[2]郭鑫.“五环渐进”教学模式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1):121.

第2篇

1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两难困境分析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英语也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这对全球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来说意义重大。相关专家预测,英语和英语文化在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将处于强劲而迅猛的发展态势,伴随英语在世界各地的席卷,随之而来的西方文价值观念也将在全球各地区迅速蔓延,其结果就是导致西方价值观对我国的传统主流价值观带来挑战和冲击,最终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现阶段,我国在处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与增强本国文化软实力的关系上已经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若大力引进和传播英语文化,必定会导致我国传统主流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若不主动吸取和传播英语文化,大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很难得到有效提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也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具体来说,英语文化的大力传播可能对我国文化软实力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大学生因好奇而出现英语文化中毒的现象。随着西方文化对我国社会影响的进一步增强,在国际上逐渐形成西方文化占上风的不平衡格局,部分高校大学生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往往在购物上过度追求外国奢侈品,或者花费大量资金过圣诞节等外国节日,这些与我国中华民族以勤俭为荣的优秀传统美德是相悖的。不仅如此,西方文化中往往涉及诸多黄色、暴力等不良内容,尤其是一些英语电影中,这就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不良西方文化的侵袭,完全将我国的传统主流文化价值观抛之脑后;第二,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无法将西方文化与我国本土文化有机结合。一直以来,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都不够重视本国语言与本土文化的主导作用,完全将英语和英语文化放在首位,形成了英语“一枝独秀”的局面,这就很容易导致大学生无法处理好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出现盲目崇洋媚外的不良现象;第三,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出现困惑甚至朝着非正确的方向发展。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我国为了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理论成果等,开始大力敞开国门,使得地方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等不断涌入,这些带有浓厚资本主义色彩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观极大地震撼了我国的高校学生,一些大学生逐渐抛弃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观念,倾向于学习西方文化价值观,并在错误的方向上越陷越深。还有一些大学生由于看到西方文化的某些好处,开始对本国文化价值观产生怀疑,甚至不知道到底该何去何从,陷入一种迷茫而不知所措的境地。

2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出现两难困境的主要原因分析

2.1过度偏重于词汇教学

现行的英语教学大纲中对大学生需要掌握的单词量进行了明确规定,这就导致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都比较关注对英语单词的学习和记忆,虽然很多学生都对英语单词的写法、读音达到了基本掌握的程度,但是却不知道每个单词的具体意思及其应该用在哪些地方,这种英语学习模式实际上是非常肤浅的,只能说学到了表面,但根本没有领会到精髓与核心,长期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之下,学生不仅无法很快融入英语环境之中,反而会增加其学习压力,导致其陷入英语词汇学习水平无法提升的不良境地。

2.2教学手段十分落后,且灵活性偏低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高校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教育投资上往往存在很大的不足,这就导致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很难得到根本改善,有些甚至仍然停留在传统教学阶段,只能利用教科书、粉笔、黑板等基本工具进行教学,缺乏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配套设施,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同时还缺乏创造性和灵活性,对学生英语自学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2.3不重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课本知识为主,教学任务大都通过课堂授课完成,教师只重视教科书中有的内容,而且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背诵,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未教给学生基本的应用技巧。此外,还有部分高校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程重视度明显偏低,只是为了迎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才开设了公共英语课程,学生之所以学习英语,主要也是为了顺利完成学业,显然,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是很难实现英语教学综合质量的提升的。

2.4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很难顺利推进

虽然截至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开展了较长一段时间,但从整体上来看,成效并不明显,各类学校、各个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都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点许多教育工作人员也都意识到了,因此,对学科教学模式与内容的调整和创新已经成为教育领域普遍认同的问题,但由于改革体制不完善、方向不明确,导致具体的学科教学改革工作很难顺利推进,尤其是对于大学公共英语这门学科来说,由于缺乏具体目标和方向的指导,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改革成效。

3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两难困境的解决对策

3.1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

大学生要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就必须学好大学公共英语这门课程。教师在进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时候,应当做到紧跟时代步伐,实现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向大学英语教育的转变,换句话说,就是在大学生进行文化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其文化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培养其鉴别是非对错的能力,结合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价值观困惑、矛盾等问题,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其确立与社会主义革新价值体系相符的正确价值观。众所周知,不管是哪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价值,同时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与不足,因此,在开展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各类不同文化环境之下所出现的价值观倾向,一旦发现学生本体价值观与非本体价值观出现矛盾的情况时,必须学会发挥本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使之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3.2将跨文化交际理念应用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

全球各地的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且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仅仅从本土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这些文化差异是完全不可行的,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应当积极倡导大学生借助观看原声外语电影、听外语电台等形式来感受纯正的外国语言文化,这样就能使大学生在接近真实的场景中切实体会到英语文化的浓厚氛围。闭门造车只能自取灭亡,这是我国几千年发展历史总结出的有效经验,大学公共英语教师要实现其教学水平的提升,就必须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树立起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意识理念,不断训练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

3.3提高对东西方文化平衡问题的重视度

大学生学习英语语言与体验英语文化的一大关键载体就是大学公共英语课本,所以,在进行大学公共英语课本编写的时候,必须注重对东西方文化平衡问题的处理。可在课本中增加一些有关我国传统文化的英语素材或者反映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英语单词,着重培养大学生利用英语来描述和表达本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此外,还应当在编写课本的时候注重对大学生文化平等意识的培养,既不能使大学生产生一种西方文化优于我国文化的感觉,同时也不能使其认为本国传统文化要比其他文化更加优越,而应当让大学生认识到,不管是哪种文化,都有其优势和劣势、精华与糟粕,在学习西方文化的时候,应当选择其精华的部分与我国本土文化相结合,这样才能不断壮大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第3篇

关键词:公共英语;创新能力;教师;学生

新的时代要求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要具有创新思维、具有创新能力,所以公共英语教学也应该顺应形势发展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高职教育与初高中教育不同,没有了应试教育的压力,但是当前高职教育中公共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并不乐观,仍旧摆脱不了灌输式教学的影子,也存在着很多无法使得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提高的教学实践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关系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如何走好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道路。

一、公共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钱学森之问之后我国的教育届一直在探讨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所以对于广大教育者来说如何通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来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亟需要解决的问题。公共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长期以来所进行的教学中侧重于对学生技能及知识的的训练及传授,而对学生的语言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够重视的。我们国家当前的教育倡导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例如在当前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就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列入到了教学任务当中。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之于每个学生来说,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去掌握语言的运用,另外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性的思维,对于英语及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不无裨益的,甚至对于高职学生走向社会都是有一定益处的。

二、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在本研究当中,笔者选取了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到教学课堂当中,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到了第一手研究资料,对当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公共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归纳如下:

1.应试教育下的灌输式教学仍旧存在。

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英语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灌输式教学方式长期存在,并且即使是在新课改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时代,仍旧很难摆脱这种教学方式,但是在高职院校当中这种教学模式却也到处可见。我们知道高职院校并不存在任何的应试压力,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是更加灵活和具有创新性的,才能够保证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发展,而我们所调研的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中大部分教师公共英语教学仍旧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教师来说省时省力,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2.学生的主体性尚未发挥出来。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受到教学方式的影响,课堂上学生成为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无法发挥出自身的主体作用。

3.公共英语创新实践内容较少,教学内容较为死板,涉及到的知识面较为狭窄。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根据课本当中的内容进行授课,很少有创新的实践内容给到学生,课后作业也是课本当中的练习题,很少为学生布置课下创新的实践内容,另外教师在教学当中的教学内容也相对较为死板,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课本当中有哪些内容教师就讲授哪些内容,这样学生所获取到的英语知识叫显得知识面非常的狭窄。

三、有效提高公共英语教学创新能力的举措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不同,以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为例,这些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差、走向社会的岗位相对较为固定,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应该将教学对象需求、教学对象现状、教学内容等进行灵活性的结合,从而保证更好的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提高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教师的能力分为一般、特殊、模仿、创新、认知及操作能力六种,新课程背景下将教师的能力分为教学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实践及教学创新能力五个方面。可见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具有教学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因此,作为学校来说,则应该注重对教师创新教学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保证每个公共英语教师能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学校可以组织针对英语基本功的培训、交流等,帮助教师提升;其次,高职院校作为直接和社会对接的学校,教师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工作实践,那么学校就应该让教师每年和学生一起进入到各个单位进行实习,了解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英语知识和内容的需求,以实现自己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更新及创新教学内容。

2.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创新能力有效培养。

首先作为一个有效的公共英语教学课堂,应该建立起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处于较为宽松的环境和氛围中,作为教师则应该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合作者、引导者及鼓励者的地位,学会运用风趣、亲切、幽默的语言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排除心理上的障碍,从而在课堂上积极的思考、畅所欲言。另外,作为教师还应该学会捕捉学生迸发出来的创新思维火花,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点充分的进行挖掘。其次,还应该注重将学生主体地位落实到位。教师要彻底的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下的教“表演”为学生的民主学习、自主讲练,改变单纯性英语知识及技能传授为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接合的教学,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创新想象,既要注重对学生共性的发展,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我,敢于将自己的新观念、新思想和大家进行共享。最后,作为教师还应该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和创新的学实际上是一个共同体,那么教师在教学方式中可以采取启发式、竞赛式、讨论式等各种方法来进行优化;教师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创造性的发现知识规律,使得学生能够在课下、甚至是走上社会后更好的自主性学习。

3.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应该设置出利于学生创新的教学情境。

作为教师应该在新课改指导下,从公共英语的特点与当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创设出能够利于其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想方设法的去帮助学生,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内部动机。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出舞台,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样板,从而引导学生自主的创新。例如在教师在讲授求职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围绕着这一主题,充分的挖掘出课本以及当前社会当中出现的与求职有关的各种类型的、能够有效丰富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题,然后让学生去进行求职场景的创设,把全班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表演,让每个学生充当一定的角色(面试官、求职者、人事专员等),让学生利用教师在板书和PPT上的句子、并且加上学生自己想出来的在句子表演。在表演结束之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在表演当中学生在运用英语求职中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有一定创新的学生以口头上的奖励。除了上面的表演法之外教师在教学当中还可以尝试运用游戏法、多媒体展示法、故事法等进行情境的创设,具体的要依据教学内容及学生能够创新的点来选取。

总之,作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来说没有应试的压力,那么教学中更应该侧重的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去运用英语知识。

4.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课上课下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对接。

当前智能手机已经普及,那么作为教师来说则可以将其应用起来,建立起公共英语交流微信群、QQ群,结合上课本的有关内容、社会上发生的热点内容,利用搭建好的网络资源平台让学生利用英语进行探讨、各抒己见,这样就能够在学生的讨论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英语实践能力。另外,在讨论群中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多动口,避免出现英语只能写不能说的现象。那么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就可以搭建起教师进行课下及课上英语教学能力创新培养的对接,实现学生全方位、无缝隙的创新能力培养。

5.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英语的创新能力。

高职阶段的学生对各种课外活动的参与度是较高的,那么作为学校和教师则可以多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求职辩论赛,一方面让学生在辩论中发现自己英语知识的不足,另外一方面还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表_个性和创新性,观看的学生也能够和自己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后续进行改进。所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于学生英语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总结:

新课改倡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高职院校没有应试的压力,但是仍旧存在着应试教育下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并且学生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这样公共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根本就落不到实处。面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学情境创设、网络创新平台搭建等多方面着手去改善。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公共英语教学;行业英语入门;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083-03

长期以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一直沿袭“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重知识轻能力,背离了“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无法满足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于2009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指出:高职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英语与行业阶段英语。基础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与行业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或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在此背景下,本课题尝试将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相融合,在夯实基础英语教学模块的同时,以岗位需求为核心来确定第三学期英语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为教学目标,开设行业英语入门,通过三个英语教学模块使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有效衔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连续性的同时使学生的英语得到实际应用。

一、公共英语教学组织模块化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需求,结合教育部对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要求,课题组从2010年9月开始,对2010级、2011级和2012级机电专业的学生进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依据学生的学院英语水平达标测试成绩或高考英语成绩进行分层次教学,并相应设立了三个公共英语教学模块:水平达标模块(第一学期)、分层教学模块(第二学期)及专业入门模块(第三学期)。使学生通过三个模块的英语课程学习,一方面达到学院要求的英语水平,满足不同层次的英语需求;另一方面增强对专业英语的需求意识和驾驭专业英语的职业技能,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第一、二学期的两个模块属于基础英语教学阶段,教学内容具有公共通用性,如:休闲娱乐、交通旅行、兴趣爱好、日常饮食、运动健康、求职面试等话题内容,侧重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在职业领域和日常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际。第三学期的专业入门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实现公共英语教学与机电专业相融合,为专业服务的目的。本着“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帮助学生更好地衔接专业英语,提高学生的阅读、翻译、写作、沟通等能力”的原则,根据机电专业的需求,开设行业英语入门课程,为学生平稳过渡到专业英语的学习及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岗位需求为核心确定教学内容

就三个英语教学模块来分析,我部门近年所选用的教材《新编实用英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选材多涉及文化、社会、常识、科普等通用性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通用基本素质,缺少与机电专业相结合的选材内容,仅适用于第一、二学期两个基础阶段的教学模块。而机电工程系所采用的专业英语教材的内容多与该专业理论紧密结合,强调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公共英语和机电专业英语各自独立,相互之间缺少衔接,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延续性。第三学期的专业入门教学模块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设立的,然而由于缺少适用的教材难以有效开展。因此,编写适合该专业的校本教材便被提上教改日程。为编写出实用而又适用的教材,课题组教师深入该系进行调研,借鉴专业教师的意见,以岗位需求为核心,结合各岗位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市场定位来确定教学内容,最终设计并编写出适合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校本教材《行业英语入门——计算机及机电工程类》。

在围绕岗位需求确定《行业英语入门》的教学内容时,公外教师始终牢记公共英语课程是为全院各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所需的英语教学服务的。因此,专业入门模块的教学计划与实施、教学内容的建设与改革必须建立在广泛调研、与专业教师沟通交流并多次修订的基础之上,并需通过校内外专家组的审核与鉴定方能实施。就机电类《行业英语入门》校本教材建设来说,在公外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深入机电工程系,先后与机电一体化、汽车类专业英语教师及相关专业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到机电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对于学生英语技能的要求侧重于阅读,而汽车类则侧重于阅读和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共同点在于《行业英语入门》的教学内容需有别于该系的专业英语课程,侧重讲解与专业相关的基础性的、一般性的知识,专业性无须太强,避免给学生造成枯涩艰深的印象;语言要有代表性,包含该专业的常用词汇、常见的句法结构及表达方式等。既要注重教材内部的知识衔接,又要注重与基础英语知识的衔接,更要注重与专业英语的衔接和过渡,为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和未来工作中的继续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经教材编写组的多次讨论与修订后,本着“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原则,机电类《行业英语入门》选取了工业革命、数控机床保养与维修、汽车如何省油、大众汽车发展史、西门子公司简介等专业通用基础性文章;同时,在该校本教材的附录中,还收录了常用的专业英语词汇。通过实施这一教学模块,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普及与渗透,另一方面通过文章的研读与学习也可使学生掌握专业词汇及表达方式,实现借助工具书基本读懂技术资料、说明书或相关英文信函等各种本专业英语原文材料的教学目的,为后续专业英语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下的公共英语改革

现代职教理论认为:职教的着眼点应从一个职业岗位的就业转变为整个职业生涯的成功;职教已不是终结教育而是终身教育[2]。公共英语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强调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课题组教师通过查阅资料、外出调研,并在机电专业教师的协助下,对往届毕业生进行了职业发展的跟踪调查。从近几年人才市场和就业形势反馈的信息看,很多用人单位选人重才更重德,把职业素养及科学文化素质放在了首位。强调毕业生要具备较高的事业心、责任感、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团队意识,同时还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更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合素质教育思想和我国职业教育实践,课题组分析了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借鉴建构主义、自主学习、行动导向、过程性评价等教学理论与实践,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贯穿于三个教学模块,体现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使学生在课内外的英语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顺利就业及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中模拟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构建获取职业岗位知识的教学情境,并根据学生专业需求,将高职英语教学内容整合为真实并有挑战性的应用型主题教学单元,使其涵盖学生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语言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情感态度结构,并渗透应聘求职、企业文化、职场沟通、个人规划和职业发展等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适用性。教学以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展开,以学生专业+英语的综合技能的形成告终。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突出“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途径,实现课堂社会化、交际真实化[3],引导学生在完成各主题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建构并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交际知识,在专业情境中学会交际,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磋商、交流、协作等社会能力,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课题组还将形成性评价引入公共英语教学体系中,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英语语言知识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素质以及磋商交流等社会能力)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总之,高职英语教育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重视人文素质与职业技能的结合,学科知识与技术知识的结合,专业知识与职业素质的结合[4],这是学生今后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四、结语

与专业相融合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宗旨是要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职业分析为基础,与专业英语自然衔接,强调语言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实际运用,开发具有职业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控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等学习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与岗位规范零距离,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

参考文献:

[1]张燕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体系中行业英语的教改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5).

[2]吕鑫祥.“能力本位教育”课程模式的理论思考[J].高中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1997,(2).

[3]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4.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公共英语 教学现状及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对英语教育的要求也日趋关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1] 。 21世纪是交流与合作的时代,英语作为国际交流必备的手段和工具,已成为时展对现代人素质的基本要求。英语水平的高低习惯性成了社会评价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 [2] 。

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综合人才”[3]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要在最大限度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因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与高职教学的成败紧密联系在一起。但以往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大多数学生,在步入社会、走向市场、踏上岗位时很少能较好的将所学英语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因此,构建高职英语实用性教学体系,积极探索与改革高职英语教学成了英语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1.高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以我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为例。通过摸底考试、座谈会等可以看到我校高职学生英语入学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基础知识不牢,综合应用能力差,同时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也不够灵活,教师教学过程流于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过于僵化,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1.1学情现状分析

我校开设公共英语课程的对象主要是三年制和五年制高职高专,从生源分析看,三年制高职高专录取对象主要是全省本科院校未经录取的学生,五年制高职高专录取对象主要是全省高中未经录取的学生,且多数来自偏远的山村,对英语的接触大多仅限于课本及教师的讲授。英语学习环境较贫乏,英语单词记不劳,语法概念较模糊,听说能力差,写作水平有限,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差,综合应用能力弱,存在英语学习恐惧心理,整体兴趣不高。缺乏英语应用环境,学习方法较死板,在这样的学情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下的综合素质要求。

1.2教材现状分析

教材是体现教学思想的重要载体,是师生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依据,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关键的因素。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材种类繁多,各学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教材各不相同。我校采用的教材是新标准高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偏向商务英语的学习,与医学类学生专业工作岗位需求结合还不够紧密,实用性不够强。

1.3教学方法分析

学生的入学基础使得教师在学生入校后必须适当巩固英语基础知识,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又要求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

目前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实践口语的机会很少,忽视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实践性教学内容严重缺乏,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容易产生厌烦情绪,难以到达高职院校对学生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以我校公共英语教学分析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主要以学生的英语A、B级考试过关率作为衡量英语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杠杆,学生一味的进行考试能力的训练,教师所有教学计划都围绕等级考试为出发点,这毫无疑问给高职英语实用性教学指错了发展方向。二是教学模式单一化,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为主导。三是教学方法陈旧,主要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不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四是学校领导重视不够,由于我校属于医学类高职院校,专业性质较强,不太重视公共英语,导致教师授课形式化。因此我校公共英语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在于如何解决“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实践应用性不强,学生综合应用素质水平不高”等问题上。

2.改革思路及建议

基于以上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2.1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及基本要求出发,本着遵循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以方法为本、以职业为本的原则,在训练的环境中培养专业人才。

2.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针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教师应结合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3做好高职英语教材的选择与开发,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

开发校本教材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是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学习终生化的必然产物。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必将为订单式培养人才注入新的活力,必将为新型人才消费做出巨大的贡献。[4]

3.结论

鉴于以上的分析,教学改革应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基本原则[5]。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既要注重语言基础,又要适当扩展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英语。授课过程中更应注重教学理念更新,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6]。同时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教师素质,为促进高职高专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突出“实用性”特色,创设英语环境,引导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实用性教学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梁茵茵.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研究性实习探索[D]. 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2]刘雪梅.高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探[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士论文,2012:25~26.

[3]张岚.高职教育中项目教学法的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08(01).

[4]杨成.高职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5(01).

第6篇

大学英语教研室从学习习惯、学习认识、内外在因素、教师因素等方面对我院文科各专业学生进行了英语自主性学习调查,多角度地分析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

1.1学生现状。

结合平时老师的上课过程,以及对学生高考成绩的部分了解,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英语底子薄,基础差,高考成绩处于及格以下。

1.2学习目的态度情况。

以往的公共英语教学任务是以学生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即B级为目的的,因此有60.5%的学生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英语的,有34.2%出于职业发展需要而学习英语,然而这两种需要产生的学习能动性会根据外界客观的变化而变化:有些学生一旦通过了B级考试,或认为他们以后的职业跟英语无关联,他们的这种能动性就不再继续。只有5.3%的学生是出于主观爱好而学习英语的。

1.3自主学习习惯的调查。

调查显示有55.3%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学习目标比较明确,但是缺乏基本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大部分学生仍然严重依赖教师完成英语学习,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或作业,没有养成主动积极学习英语的习惯。从与学生的谈话中我们还发现,对英语不感兴趣,本班学风问题,教师教学风格不对胃口等方面的原因会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1.4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掌握情况。

从教师上课掌握情况与学生自我评价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初高中阶段英语基础不牢固,词汇量严重不足,语法知识掌握甚少,听说能力较差,英语表达中式英文,翻译成中文就是欧式体,学生英语技能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

1.5对于实行分班教学是否会给学生带来帮助的调查。

有60.5%的学生认为有帮助,26.3%认为没有帮助,还有13.2%的学生无所谓。学生这种漠然的态度让教师也倍感担忧。在这个问题上学院已经采取了措施,在教授一个学期公共英语课程后根据学生B级成绩第二学期实行分班教学。但是经过课堂教学发现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更严重的是,大部分B级考试没通过的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差,信心受挫等诸多原因有“破罐子破摔”现象,而有部分B级考试通过的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没有了,因为有相当部分学生认为B级考试通过了就等同于拿到了毕业证,四六级也无望通过,这样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下降,就出现了“越学越差”的现象。这个问题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态度上等方面都需要重视。

2.对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设想

2.1课程设置。

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学期与学时设置方面,通过调查、分析与讨论,在充分考虑和权衡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能力构成,整体学时基本状况,英语教学基本特点,以及我院文科专业学生接受英语教育当前和长远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我院英语教学的学期设置可为三个学期,分别为公共英语,职业英语、专业英语,学时设置为一周4、4、2学时。第一学期的公共英语旨在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查漏补缺,能使大多数同学通过B级考试。

2.2公共英语教材支持。

教材建设是教学建设的基础设施,对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支持与保障作用。教材配套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基本导向,以分层次教学为基本特征,以“公共英语+职业英语+专业英语”为结构模式的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材建设体系,以使教材的内容及组织能够最大限度地符合我院文科专业学生形成和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

2.3公共英语的教学组织。

2.3.1重视与学生的交流

2.3.1.1注重我院文科专业学生的学习目的。

不同的学习目的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据观察,具有远期目的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努力,学习也更加持久。我院学生公共英语的学习目的就是提高听说读写译能力,顺利通过B级考试,当然对后续英语学习也有打基础的作用。

2.3.1.2帮助我院文科专业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在跟学生交流中发现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英语学习没有信心,自暴自弃。因此教师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后都要鼓励学生,只要是能看到学生的一点努力,即便答题答得不正确、不到位也要表扬学生,这样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大大提高。

2.3.1.3指导我院文科专业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学生英语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

给学生的建议是:在背单词方面,采用循环记忆法,以七天为一个循环,反复记忆,克服遗忘。在阅读方面,采用将精度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提高阅读质量和速度。在朗读方面,培养积极朗读的习惯,读和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要努力克服心理障碍,大声读出来。在听力和表达方式上要多采用练习与实战的方法做到正确用英语进行交流与表达,做到胸有成竹。此外第一学期还要注重B级考试的题型加强练习,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达到B级要求,顺利通过考试。

2.3.1.4注重教师本身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角色。

教师作为教育一线工作者,一言一行对学生都具有较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职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动态。

2.3.2培养学生学习公共英语的兴趣

2.3.2.1教学手段方法要改进。

根据调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我院公共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这种方法也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与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成为我院公共英语文科专业教学组织过程的基本共识。我院文科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不强,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很少,教学组织模式必须选择英语能力培养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最大化实现的形式,并且大量运用PPT中声、光、电的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3.2.2采用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在明确一堂课的教学目的,确定重点、难点,安排合适的教学步骤后,还必须考虑采用何种引入手段,尽快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上,使学生主动学习。如:新课引入的设计除了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还要根据新语言材料的特点进行开展。不同的授课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举例法等,通过多变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状态。教师上课时既要注意课堂秩序,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更好进行英语学习。

2.3.2.3.组织公共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

丰富学生英语学习第二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院应有组织地开展诸如英语角、英语俱乐部、英语口语竞赛等,学院也可统一播放英语广播,英语歌曲等有助于公共英语学习中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形成和提高的活动,并为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的网络平台。

2.3.3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我院文科专业的学生在公共英语学习方面缺乏主动积极性,较懒散随意,所以在学生管理上也要加强。

2.3.3.1加强与班主任辅导员的交流。

在与辅导员班主任的谈话中可以了解到我院文科专业部分学生是比较难管理的,这些学生不仅需要辅导员的教导与帮助,还需要任课老师的严格要求与关心,在课堂上不仅要严格地实行点名制度,而且要注重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提醒学生认真听讲,启发学生回答问题,以表扬为主。除此之外还要与辅导员班主任一起加强学生早晚自习的学习效率,布置一些朗读,练习口语的作业,让学生加强英语语感,使其不再无所事事。

2.3.3.2调整作业形式,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比例。

我院文科专业学生有作业抄袭及不做的情况,并且由于基础差,很多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因此原来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比例为3∶7,经讨论调整为4:6,并觉得这个比例应该进一步加大。针对学生不做作业和抄袭情况,教师采用课堂十分钟测验形式,当堂测试这节课所讲的生词、句型、语法等,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事后教师课后批改,给予平时成绩。

3.对于职业英语的影响

职业英语旨在提高学生原有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培养锻炼学生在职场情境中实用英语的意识和信心,为将来学生职业中实用英语打下良好基础,提高学生企业文化及职业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学习讲究循序渐进,只有打好公共英语学习的基础,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了学习态度,有了基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有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学习兴趣,才可以投身职业英语乃至后续英语课程的学习中。

4.结语

我院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从公共英语到职业英语再到后续英语教学是一个需要全方位配套进行的一个系统工程,在改革中既要保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这是一个长期推进的过程。但是只要明确改革的方向,愿意付出持久的努力,并不断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克服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切困难,最终实现改革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第7篇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过分注重发展学生的基础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四种基础语言技能,这只是形成了学生的语言合语法性能力,而合语法性能力仅仅只是交际能力的最基础成分。由此可以看出,造成我国英语学习者交际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必要的文化知识教学。英语是高职高专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英语能力的培养程度不仅影响高职学生的就业情况,甚至关系到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未来的发展和富强需要我们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文化差异意识的习得是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备基础。”(陈申,1998)因此,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是很有必要和迫切地.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

(一)关联性原则

由于文化涉及面广,仅仅通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文化内容全部讲完,因此文化教学要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满足学生的岗位需求,并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定位。文化学习内容要具有广泛性和主流性,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教材相互呼应,知识外延,文化补充,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另外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还应开展与教材相关的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增加文化积累。

(二)实用性原则

所导入的英语文化知识应与学生所学的英语基础知识容密切相关,来源于日常生活交流,并把文化教学与语言实践交际紧密结合。通过文化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热情和求知欲。

(三)连贯性和阶段性

作为一名高职英语教师,面对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首先在思想上认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将文化教学引入到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在高职英语课堂中始终连贯地渗透文化教学。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语言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有针对性地导入文化教学内容。

三、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要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深入有效的开展文化教学、培养学生文化习得意识,就必须抓住日常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同时在教材使用,考评机制,课外文化建设、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全面深入的渗透开展。

(一)日常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1、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词汇,语言差异首先就体现在词汇层次上,或者是字面意义差异,或者是文化内涵差异。在词汇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讲解词汇的表层含义,还应让学生理解词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西方文化知识,从而最大限度让学生感受到语言载体下所蕴含的深厚文化韵味。只有这样,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才是完整的,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

2、口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语言学习最终是要运用到交际中来。口语交际特别能反映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发生,所以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言文化差异,正确“地道”地进行口语表达,增强学生的口语自信心,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模拟虚拟交际情境,向学生介绍与主题相关的文化知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列出的活动主题,进行口语练习;最后教师总结练习效果,指出其中的语言问题,并及时补充相关文化知识。

3、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景,所阅读的文章并不难,甚至单词学生都能查到,可是为什么学生还是读不懂,读不透呢?而且学生更愿意选择阅读题材熟悉的文章,不熟悉的文章从心里就抵触阅读,更别提深层次的分析了?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所读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足。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质量,特别是影响了对文章的深层次分析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对语言文字信息进行详细的讲解之外,还要结合所教授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进行目的语文化知识扩充,通过文化输入和文化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

(二)挖掘教材中的人文信息,优化教材中的人文编排

如今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中文章涉及领域广,蕴含大量的人文信息,教师应当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素材,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调动学习热情,打破传统英语教学的沉闷气氛。但是现有大部分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为了适用于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相对于语言知识的系统性,社会文化知识的分量相对薄弱,文化视点不突出,文化知识编排不系统,不利于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语际交往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改革现行教材,编制出有利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优秀教材。

(三)改革考评机制,注重人文素质培养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考试内容仍侧重对语法、词汇等语言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笔试仍是英语测试的主要方式。语言水平可体现为多个层面和角度,笔试只能从一个或几个视角展现学生的英语习得情况,口语表达能力,听力理解能力,语言交际能力都无法得到考察,所以这样的考评机制完全违背了高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学生成绩除了期末考试之外,还应包括平时成绩,口语交际测试、实训实践等其他测试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改革高职院校的考评机制非常重要,全方位、客观地评价和考察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真正把教学目标调整到注重能力培养这个方向上来。

(四)课外文化建设,增强文化素养

除了课堂教学,文化教学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如定期举办英语角、组织英语知识大赛、举办英语文化艺术节、创办英语报刊、开设外语讲座及英语模拟招聘面试。这些活动不但扩充了英语课堂教学,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使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又有利于他们的文化素养的提高。

(五)教师积极加强自身双文化修养

教育家欧内斯持•L•博耶曾说过:“优秀教育最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这就说明,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特别注意加强自身的双文化修养,不但做好双语知识的讲授人,而且做好双语文化的传播人。教师首先要注重培养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形成文化习得意识从而在教学中才能引导学生的文化学习,让学生既骄傲自己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惊叹目的语优秀的文化知识。所以,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树立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同时增强双语文化鉴赏能力,为培养优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四、总结

第8篇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高职英语教学也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变革。

[关键词] 高职英语;就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1)05-0131-02

doi:10.3969/j.iss.1671-5918.2011.05-066[本刊网址] http://省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我国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浪潮中崛起,国际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涉外交际活动越来越频繁,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运用英语进行涉外交流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读写等实际运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职英语教学应贯彻“必需、够用”的原则,朝着高职方向和素质教育方向改革,即“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教学实践,以培养学生在其职业范畴内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为目标。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手段、测试方式、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不能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近年来,企业对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内外企业、世界跨国公司都纷纷前往高职院校招聘人才。高职英语教学质量面临挑战。国际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英语应用能力的测试包括口试和笔试,主要是测试应聘者用英语这一载体表现出的综合素质,试题多为英文。不同外资、合资企业虽然用人标准不同,在口、笔试要求上各有侧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更注重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尤其注重实用性和生活性的英语语用能力。

(一)高职英语教学缺乏英语职业教育的特点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继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因此,高校职业英语的教育目标不只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好的基础,重要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语言的技能,但在多数院校中,公共英语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思维中,采用教科书来讲解单词、语法为课堂主要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过渡的偏向于语言学习自身的特点,单纯的研究英语的特点,偏离了英语学习的实用性目标,无法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

(二)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英语不符合国际用人标准

高职院校大都是由办学质量较高的中专升格而成,这些院校在专业教育中职业意识虽然强,但在英语教学中却没有职业教育意识,更多的仍然是传统的基础知识教学体系。培养的学生英语水平不能满足国际用人单位要求。出现了思想观念不新,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英语教学相对滞后。应聘学生虽在高职院校用了大量时间来学习英语,但英语水平与外资、合资企业的用人要求相差甚远,受英语的影响,企业录用率极低,可见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质量确实存在问题。

(三)基础课程模式忽视了英语实用能力的培养

在国际化背景下,未来的劳动者首先应当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人,国际化的交流沟通与协作能力是对未来劳动者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和技能要求,高职英语教学不能片面强调基础知识,只传授一些语法、词汇等应试内容。在没有实践做基础的前提下,过分强调语言基础知识,多数学生对英语课堂学习不感兴趣,其结果是学校的课程内容与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日益脱节,难以培养出满足企业和劳动市场需求的人才。因此,在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构架上,必须突破传统的英语课程模式。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应当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流利地运用英语口语,写作、翻译简单的应用文体,使之成为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高职教育目标决定教学模式,“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教学实践。

(四)公共英语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掌握英语语用能力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主要以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纲要为依据,反映在教学方法上,绝大多数高职英语课以“知识”为中心,就是不厌其烦地讲解词汇、句型及各种语法知识,甚至还大讲答题技巧。一周4学时的课堂内教学,教师做到听、说、读、写面面俱到,学生的英语输入量偏小,应用英语的机会少,听说能力得不到平衡发展。上课讲解大多用的都是汉语,其结果是学生上了数百学时的英语课,实际听到的连贯英语表达并不多,学生自己运用英语的机会则更少。现行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从教材选择、教学环节到教学方法等基本上沿袭了本科大学英语甚而是高中阶段应试英语的教学模式,未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因而导致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习得的结果与就业联系不大。

三、从学生就业竞争力看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2009年的大学毕业生再创历史新高,人数达创纪录的610万,有专家预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92万多人,加上去年没能实现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就业大军将高达1000万人,而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也让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不少大学生为提高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优势,开始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英语技能,学好英语已经成为大学生们增加未来职场竞争、提升薪金待遇的砝码。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经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空间。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应聘大学生的英语专业水平,还要求他们将英语与应聘岗位的业务能力相结合,以更好地服务国际化的市场。

(一)从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出发,改革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应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领域的高等实用性人才,要深入到有代表性的职业岗位(群),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弄清社会对高职英语方面的需求,然后改革过时的课程内容,使教材内容与高职生将来就业情景贴近,突出这些工作场合情景中所需使用英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突出教材内容的时代性、针对性、实用性,让学生学到最常用、实用的知识。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贯彻好“必需、够用”的原则,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单词数量以够用为主。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加强英语的学习,真正实现英语课培养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发展,突出实用性、专业性。

(二)采取分层次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用能力”

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英语采用大班统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使得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英语得不到很大提高,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学不懂,老师教得费时费力,效果较差。因此,在进行高职英语教学之前,应该对入学的新生进行分级测试,对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分析,实行分级教学。在不同等级的班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侧重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进行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将语言知识与语用知识;语言知识与文化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英语语用环境和文化氛围下学习语言交际,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语用能力。

(三)开辟高职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活动,把英语实用能力的培养延伸到课外

高职英语是一种实用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强化实践和练习环节,走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与第二课堂和课外活动练习相结合的道路,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词汇、语句语法、英语文化知识等系统英语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和课外练习得到运用和巩固,并通过亲身感受从内心获得新的体验和真切的领悟,使理性认识得以运用和升华,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英语素质,从而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素质

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必须培养高水平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根据学校开设专业的情况,引进既具有较高英语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行业专门知识的教师。可以组织英语教师到专业工作的现场去调研,加强与所教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交流,丰富教学资源,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英语教师的引进应拓宽渠道、改变知识结构,从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招聘教师的方法,可以从外企公司等聘请具有较高英语知识,同时行业知识丰富的人士来校任教,满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五)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教学计划

高职生英语应用能力是就业导向要求的重点,是具有职业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为适应社会对就业人员职业资格的需求,高职英语专业必须把职业资格考证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英语竞争力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英语证书是英语竞争力的最直接表现。我们在求学、求职的过程中,如果在通用英语(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和学术英语(比如托福和雅思)证书基础上,还有一个职业英语证书(例如BEC),我们的竞争力肯定不同。高职英语教学的标准是“实用、够用”。为适应市场需求,遵循就业导向,高职英语教学应丰富英语等级考试的对象。各行业独有的职业英语技能证书具有行业的适应性,是对高职生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鉴定性考试。学生就业时持有一份职业英语技能证书会更有专业性和说服力。

(六)走产学相结合之道,加强实践环节,实现学习、就业的“零过渡”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发展的必山之路和重要的指导方向。”高职英语教学应和其他专业教学一样,从教学课时中分配出一部分实训的时间,把课堂教学和就业所需的实训教学结合起来。这能提升英语就业教育的环境,有助于弥补课堂教学口头传授的不足,增强语境的真实性。语言实训能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主动寻求未来岗位对知识能力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强化其今后就业时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有利于毕业生快速地就业。高职院校可以和与本校专业相关的,具有一定外事业务的企事业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合同,建立实训基地。校企协作完成教学计划,合理设置英语教学实训课时,由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实地参观,参与企业岗位培训,到实际工作岗位中去应用和解决英语问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仅仅是高职教育教学的一个场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走出教室,走进生产车间、社会的广阔天地里,才能顺利地走向未来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李丹.社会就业导向与高职“实用英语”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5(14).

[4]杨坚定,王金生,李波阳.入世前后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能力和需求调查对比[J].绍兴文理学院院报,2007(8).

第9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职场;能力培养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剧,英语的作用性日渐凸显,并在科技、文化、学术、经济等各领域被广泛使用。英语日益成为学生就业的“敲门砖”,并成为人才竞争的一个重要衡量手段。教育部明确把英语列为高职院校的公共课,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作了明确规定“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1.职业英语实施的必要性

中国入世十年,大量国际企业涌入中国,企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培养的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大学英语作为高职英语的一门基础课,应区别与普通高校的英语教学内容,以职场为导向,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满足不通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对英语的不同需求;教学评价应向市场倾斜,向企业倾斜,向岗位倾斜。但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不清晰,定位不明确,基本把学生定位在本科的低层次水平上,脱离了实际,导致学生英语水平无法和本科生相提并论,工作中必要的职场英语知识又没有掌握,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限制了人才的长远发展。

2.现状分析

2.1 学生现状。高校招生的扩招导致学生层次的逐年下降。笔者对所任课班级的高考英语成绩调查后发现,及格率只有30%多一点,部分同学甚至只考了十几分(120满分),连简单的单词都不能拼写,基础是相当的薄弱。这些同学大部分都从心里惧怕英语,对英语产生抵触情绪,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恨不得英语、英语老师永远消失在课堂。

2.2 教师现状。教师观念陈旧,在教学中还是强调语法教学,不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脱离职场的需要。另一方面,高职英语老师本身不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无法渗透专业知识,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而专业老师又因为英语能力的欠缺无法胜任英语教学,只是简单的句子翻译。这是高职英语教学职场化面临的最大困难。

2.3 教学现状。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翻译+词汇教学”为主,强调口头授予,忽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地点也仅限于课堂,而课堂教学资源又极其有限,学校的不重视,经费的不足,实践地点和机会的缺乏都使交际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无法得到恰当的应用。

2.4 教材现状。很多学校并没有使用专门的职业英语的教材,无论什么专业都统一使用一本教材,完全不考虑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差异,背离了“实用为主”的方针。

2.5 教学评价现状。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建立专业英语的评价体系,考试内容无非就是简单的词汇翻译,句子翻译,阅读理解等,并没有体现职业性。职业类别的权威英语考试尚未形成。

3.几点建议

“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高职英语教学必须凸显英语的“工具性”作用,从“基础性”向“实用”转变。

3.1 从人文角度出发,关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为什么学生会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就因为过去的中学英语是“填鸭式”教学,老师不停地分析语法,学生不停地记笔记。听、说、读、写能力畸形发展,没有适合能力发展的空间,重复的单调性以及教师的功利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骤降。高职英语教育应弱化语法,引入和职场有关的课外知识,丰富课堂;教师摒弃以“考试”为本位的应试思想,从各方面关心学生,一视同仁,循循善诱,发扬人格魅力,改变学生对英语的态度,能让学生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一门课程。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是知识的筛选者,教师的英语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决定着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所以从学校层面来说,应该为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和研修机会,夯实教师的业务能力;对于老师来说,英语老师应该尽可能向学生的专业方面拓展英语知识,遇到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时可以多向专业老师请教,尽可能地完善以职场为导向的专业英语知识。

3.3 选择有针对性的教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体现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的最佳方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教材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质量。高职英语不应该采用普高的教材,而应该根据高职教育的实用性特点,紧扣市场需要,在教材内容上应该多安排学生毕业后将会在工作中用到的知识,此外应该设计让学生操练的联系,增加听说的比重。笔者所在学院已经逐步推行各个专业的英语教材,其中机电专业和软件专业的已经试行。机电专业采用《新职业英语——机电英语》,该教材明显区别于普通大学英语教材,以机电行业主要职业的典型工作过程来组织内容,即接洽客户,市场调研,机电产品设计等。围绕基本工作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所需要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设计教学任务,使学生能真正在以后的工作中学有所用。

3.4 教学的改革

3.4.1 教学手段。模式的改革首先需要教学手段的改革,笔者所在学院为学生开放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确保每个公共英语的班级每周至少进一次多媒体语音室,为学生听说能力加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热情和激情明显高于普通教室。

3.4.2 教学模式。高职英语教学应更多地采用情景教学和互动教学模式,创造真实语境,让学生参与课堂,进行角色体验,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职业体验和能力操练。比如在课文讲到PRODUCT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就眼下年轻人追崇的IPHONE等进行产品描述;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一个扮演销售员,一个扮演顾客,在买卖的对话中掌握如何打招呼,如何进行产品描述,如何进行讨价还价等。

3.4.3 作业布置。在作业布置方面应该摒弃传统的笔头形式,以听说为主,把作业和课堂联系起来,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可以以小组形式完成也可以单独完成,可以创作可以改编,可以使对话也可以是短剧。总之一个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3.4.4 课外拓展。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仅仅是高职教学的一个场所。高职学生只有走出教室,走进企业,实地练习,才能掌握真正实用的英语,顺利地融进以后的工作岗位。学校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去企业建立实习、见习、实践基地,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推向社会这样一个大舞台。学生参加校外与学习内容相近的项目,有利于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切身体会市场的需要,了解自己不足,掌握实际技术要领,回来后在课堂上继续学习,弥补不足,然后再应用于职场。这样的相互促进能使学生更快,更早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笔者所带的的机电“双元制”班级,与BOSCH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大一一开始,公司就来学校面试,同学们通过与老外的交谈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粉碎了他们良好的自我感觉。通过挫折,他们在课堂上会主动提出一些面试中遇到的实际英语问题,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掌握真正的实用英语。

4.结论

高职公共英语教育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从教师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高职公共英语教育改革的成效,希望我们的学生在毕业后在职场上能够学有所用并且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 纵瑞昆,引入职场理念,加快高职英语的发展[J].技能开发,2011.5.

[2] 李莉,浅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英语教学[J].科学时代,2011(3)

[3] 李晶,关于高职院校开展ESP教学的思考[J].教学探索,2011(1)

第10篇

分析目前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建立专业性与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构建以职业需求为主线的教学内容体系;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措施促进幼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

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

一、问题提出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1]2014年7月,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名单显示全国现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26所。[2]此类学校或由原来的中师升级或新建而成,现正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建设面临着重重困难,公共课程建设游离于专业建设是其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在实践中,英语课程建设背离专业建设现象较为突出。一般来说,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落脚点,专业建设需通过课程建设实现。英语是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一门重要的公共课程,英语课程建设的成败不仅仅关系着英语教育质量的高低,也对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起着重要的影响,从而决定着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质量的优劣。然而,在目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公共英语教学中不利于专业建设的现象却普遍存在。

二、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模糊不清

2000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下文简称《要求》)已提出“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和“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基本原则,更直接明确界定高职高专英语公共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3]。《要求》对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逐渐成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但为了检测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及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水平,随后国家推行了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O)。不可否认,此项测评的愿意是美好的,但由于测评自身具有的局限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把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目标在实践中导回到原点。纵观我国现有的26所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基本上是在近几年才升级或新建而成,对于这些学校来说,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三年后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质量评估把学生PRETCO通过率纳入其中,由于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没有任何一所学校敢冒风险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全力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而不重点抓PRTCO通过率。在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中高调宣称重点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却一味进行英语读写训练。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据调查,目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为单一的基础英语,没有以职业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虽然有些学校除基础英语之外,也开设了一定的英语选修课,但其实皆为些类属基础英语课程,如: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阅读等,未涉及学前教育行业英语,如:幼儿英语活动设计、幼儿英语律动创编、英语拼读法等与学前教育行业对接的英语课程却没有开设。第二,英语课程开设时间过短且课时不足。在大多数学校,三年制大专英语课程开设时间为1年,总课时约为160个课时,五年制大专开设英语时间为3年,总课时为240个课时左右。反观教学对象,学生英语基础差且参差不齐,大部分三年制专科一年级学生英语高考成绩在及格线以下(90分),五年制专科一年级学生中考英语成绩低于72分也普遍存在。此外,多数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差,学习兴趣不高。在有限的英语课程时间内教师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巩固英语基础知识,以便其能顺利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根本就没有时间与精力顾及学前教育行业英语能力训练。

(三)教学模式陈旧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缺乏运用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意识,忽视语言学习自身的特点,大多数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教师讲授系统语言知识形式。[4]一些老师为了使学生掌握语法知识,将原本生动的语言材料分解为句、词,用大量的时间讲解其结构规律,甚至把一些功能项目作为知识要点讲解,详细地分析每一个语言点,基本上没有师生互动,即使有少许互动,也都是些简单的问答式互动。生生互动多为分角色朗读对话,并没有利用功能项目加强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训练,学生不是主动获取知识,而是被灌输知识,以至于课堂学习氛围不佳。在课外学习方面,教师没有引导和帮助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主动获取英语知识与技能,基本上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为主。由于学生缺乏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没有养成使用网络主动学习的习惯,以至于其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差。

(四)教学评价单一

教学评价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作者走访了一些学校,发现大部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公共英语在教学评价方面,虽然表面上采用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模式,但其内在结构因素仍然不科学,如,英语期评成绩=平时表现(50%左右)+期末卷面测试(50%左右),平时表现包括出勤率和作业质量,出勤率和作业质量是取得较理想期评成绩的基本保障,为此,学生上课到位情况很好,作业完成质量也比较高,但“人到心不到”和抄袭他人作业现象普遍存在。此外,许多学校把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O)纳入学生在校英语学习成绩评价体系之中,一些学校明确规定,PRETCO成绩是否合格与毕业证和评优评先密切挂钩。评价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现实中这种形式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价值所在值得怀疑。

三、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专业性与可操作性为一体的教学目标

对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作出贡献的大小是衡量高校公共课程价值的重要指标。在课程体系中,课程目标最为重要的因素,是课程教学的导向。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公共英语教学目标理应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接。培养幼儿园专业教师是幼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那么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活动应紧紧围绕怎样才能为幼儿园英语语言教育活动工作岗位培养出合格的师资队伍这一中心问题而展开。就幼儿园英语语言教育活动岗位工作而言,教师的语言应用能力尤为重要,它决定着活动是否能顺利开展或活动开展质量的优劣。因此,把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帮助学生培养胜任幼儿园英语语言教育活动岗位工作所必备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是无需置疑的。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除了定位准确(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致)之外,还需要具有可操作性。《要求》指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其定位是非常准确的,对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对于具体某一学校和某一专业在课程实践教学来说,把“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这个目标“实化”“、小化”更容易把握和操作。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可分化为:情感态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二级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为了便于操作,每个二级目标又细化成若干个三级目标,如,把能力目标细化为:听/辨音能力(具备较强的辨音能力,能听懂幼儿的语言输出并分辨幼儿每个细微音素的变化与不同以便能及时给于纠正。)、说的能力(流利和标准,语言输出能被幼儿基本理解,能合理运用肢体语言。)、读的能力(读得准确,读得懂。)、写的能力(除达到小学英语教师“写”的能力标准之外,还须书写正确并始终如一。)、弹、唱、跳、演、画、编能力运用(能将“弹”“、唱”“、跳”“、演”“、编”“、画”能力运用于英语儿歌、律动、故事、游戏、话剧等教学之中。)等若干个能力目标。

(二)构建以职业需求为主线的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是教育思想和观念付诸实践的桥梁,是培养目标理想变为现实的媒介,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公共英语教学以单一的基础英语为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英语教育发展,不能满足学生今后的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需求。既然该课程是为培养学前教育师资服务,那么其教学内容应以幼儿园教育活动工作的职业需求为主线构建而成,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特点,为学生将来开展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准备好相关的知识、技能及体验准备。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公共英语课程内容体系可由三部分组成:基础英语(选择难易适度的教材,开设时间原则上为1学年)+英语必修课(语音、口语与听力、幼儿英语律动创编、幼儿英语活动设计等内容)+选修课(语言习得相关理论、英美概况、阅读、写作等,可供有余力的学生选择)。教学内容体系以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的需求为主线,并向学生提供可根据自身能力及兴趣选择的学习内容是当前幼专学前专业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可采用的有效措施之一。此外,足够的课时是公共英语教学实现其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每个学校应该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保证约180个基本教学课时(三年制大专)的原则上,可以有所浮动。

(三)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大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途径呈多样化趋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教学模式不但不受学生欢迎,而且其教学效果甚微。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教”这一方面,教师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同时注意学生的兴趣指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材料,结合学生将来幼儿园岗位工作需求,运用项目导向或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于“学”,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此外,教师应设法创设环境,使学生能在模拟或真实的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情景中,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付诸于教学实践,并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不断自主、自觉地构建适应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岗位工作的英语知识、能力,及获取丰富的体验,增强其职业情感。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2013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根据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做进一步改革。高校教学评价从单一的行政评价向行政评价与专业评价及社会评价相结合转变,高等学校在教学评价工作工程中拥有了更多的自。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应抓住这一契机,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功能,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教”与“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5]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又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情感态度、知识、能力、学习策略、实践、反思等方面。

作者:丁雷 单位: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Z].2010.

[2]教育部.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Z].2014(7).

[3]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11篇

关键词: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一、引言

目前,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的英语课程一般分为2个阶段,即公共英语阶段和专业英语阶段。公共英语课程一般是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统计,本校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在第四学期的六级累计通过率为65%左右,远高于五年制医学生同期的六级累计通过率。因此,针对本硕连读学生的公共英语教学内容应与五年制医学生的公共英语教学内容有所区别。如何优化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便成了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优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七年制医学高等教育是学、硕融合、整体素质优化的高层次医学教育。七年制医学生具有英语基础扎实、思维敏捷、思想深邃、创造力强等特点。如果还是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以课本文章的词汇和语法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导致部分学生英语学习陷入茫然,学习目标和意义不明确,更有甚者放弃英语学习。因此,不同的生源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只有根据七年制医学生的特点来选择英语教学内容才能反映该层次学生对语言学习的需求,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要,提起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有了学习的动力与求知欲学生才会尽他们的努力来进行学习,才可能获得一个较好的成就。”[1]只有因材施教,七年制医学生的英语水平才能在原有的良好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三、医学七年制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优化的策略

(一)善于利用教材

教材不应被视为词汇和语法构成的文字材料,而应成为情节丰富、角色众多的“剧本”。教师与学生都是教材这一“剧本”的主角。教师不应把自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身上,而是应该与学生对话、沟通,在对话和沟通中生成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创造课本内容的意义。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转变传统的偏重词汇、语法等输入性内容的倾向,加强口语、写作、翻译等输出性内容。同时,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精选一些与课文内容大致同步、语言鲜活的辅材料,还可增加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英文歌曲和英文电影片段。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英语语言魅力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也不能限于传统概念上的教室,应成为人人参演、个个登场的舞台、开放的交际场所和语言实践的实验室。[2]教师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实践中,感受语境氛围,积极快乐地完成知识的建构和应用,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公共英语课程的有用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

(二)补充医学英语教学材料

由于医学七年制是学、硕融合的高层次医学教育,因此,对七年制医学生医学专业课程的要求比五年制更高,而学习时间比五年制更短,这便导致了七年制医学生在专业课学习和科研方面任务重、压力大。而七年制医学生“外语能力普遍较强”[3]。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一部分还未通过六级的学生外,很多学生在通过六级考试后,认为英语学习已经不再重要,正所谓“通过6级,万事大吉”,自然就放松了英语学习,上课不专心,甚至在英语课上自学专业课。但是这会使得七年制医学生的公共英语水平逐渐下降。因此,公共英语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除了课本内容,为了增强学生上英语课的兴趣,笔者建议补充一些与医学相关的英语教学材料。这就能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习一些医学专业知识。笔者认为VOA慢速英语《健康报道》是很好的英语教学补充材料。VOA Special English是一种由美国人最常用的1500个基本单词为主体构成的美国英语,它用简短、清晰的句子写作和广播,以每分钟90个单词的速度,即2/3 的Standard English的速度进行广播。这样的词汇、句型和语速非常适合一、二年级的七年制医学生的水平。《健康报道(Health Report)》是VOA 慢速英语中的一个栏目。其报道的是和每个七年制医学生专业相关的医学话题,从心脏复苏术到最新发现的病毒和疾病,以及学生学习过或没有学习过的的各种医学知识。它就像“一部活的教科书”,帮助学生学习医学专业术语,掌握医学专业知识,了解国际医学发展动向,同时培养准确连贯的英语语感,学习地道的英语语言。笔者在所教授的七年制医学生班级进行实践,学生们都对《健康报道》很感兴趣,学习热情高涨。他们普遍反映这档栏目很适合他们的水平。通过栏目他们不仅能学习英语知识,还能与所学专业相结合,是“双赢”之举。因此,在公共英语学习阶段,利用学生较为扎实的公共英语基础的优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公共英语向专业英语过渡,适当补充专业英语,传授专业英语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七年制医学生进入专业英语学习阶段打下基础。

(三)重视跨文化交际知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和学习最重要的目的。七年制医学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医学人才,因此七年制医学生更需具备高水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七年制医学生已经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因此在公共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跨文化交际知识的传播。例如:在术后医生的第一次查房中,医生习惯性地问病人:“放屁了没有?”而如果医生面对的是一名外籍患者,则最好这样说:“早上好!祝贺您手术成功。谢谢您的配合。现在您是否已有排气?”跨文化交际知识既包括言语交际知识,也包括非言语交际知识,例如身势语、西方文化以及西方传统习俗等等。跨文化交际知识的传播可激发七年制医学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课本知识与现实交际的对接,让他们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能使用更加准确、更加得体的语言规则系统,非言语交际也应用得更加灵活自如,从而有效地促进英语转化为他们得心应手的交际工具。

四、结语

面对把七年制医学生培养成为高层次医学人才的挑战,公共英语教师应真正承担起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使命,认真审视和反思当前的教学内容,转变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优化,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动意识、发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Gardner,R.C.& Lambert,W.E.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Language Learning[M].New York: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72:89.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职业能力;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309-02

掌握英语语言能力已成为求职就业中一项重要职业技能,而职业能力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特征,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和特色,也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重点。 高职公共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既要教授基本岗位所需英语交际能力,也要培养继续学习专业英语所需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作为重点因此,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要加快进行。

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应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关键,要特别注重职场所需英语的培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以使高职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日后的工作岗位。

一、准确理解公共英语课程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完善的高技能社会人,既要有高级职业专门技能,也要有团队合作的能力和职业道德。基于能力要素的学习目标定位是强调学习目标的能力养成,关注职业能力三方面,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融合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这就是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核心。公共英语课程要以职场为背景,培养学生英语职业能力,把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融合教学。

二、高职公共英语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一)抓好教师角色转换,坚持学生是教学主体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材和讲授知识成为中心,教师的思维活动简单,缺乏创新性,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学习行为的调控,注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要改革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中心的概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专业的特色,尽可能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职业能力。英语课堂上不再“以教师为中心”,主角应该是学生,教师要起导演作用,学生们需要做的是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

(二)构建网络自主学习模式

新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网络自主学习能弥补个体差异,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现代化网络技术使英语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学生可以自由学习。不同专业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或专业要求进行英语学习,更具针对性。

(三)注重教材开发,体现职业能力特色

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的开发还不尽人意,现有的职业英语教材内容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专业,学生感觉难以理解,不易于掌握。新的教材应该是真正体现职业性和实用性。要做到依托教材设计教学活动,融“教、学、做”为一体。但是,选择何种职场和专业知识难度的把握,需要慎重考虑,行业代表性强、典型性突出的职场案例要多选。

(四)研究生源特点,实施分层教学

当前高职学生来源主要是普通高中成绩中下的毕业生以及对口单招学生,生源多样化带来了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等问题,分层次教学就是采取不同的教材、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进度来马民族不通层次的学生。

(五)体现高职英语特点,划分教学阶段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过程应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首先是基础英语学习阶段,注重英语基础语言知识的教学。其次是职场英语学习阶段,注重职场环境下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最后是行业英语学习阶段。注重培养各特定行业中日常所需的英语交际技能。

(六)加强师资建设,提高英语行业素质

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英语教学既要体现出应用性、实用性特点又要与职业和专业需求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教师除了传授基础英语,还要大量了解职场英语、行业英语甚至专业英语,以便使英语教学与职业教学有机结合。所以,教师要了解不同职场、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特点,以此来进行教学。目前,高职英语教师大多缺少行业经历,有些教师直接从英语系毕业就上岗,双师型教师亟待提高。

(七)保证英语职业能力培养的时间和空间

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改革课程培养方案中,减少校内理论课时增加校外实训实习已成大趋势,公共英语课时越来越少,好多院校只保留一年130左右的课时数,因此必须好好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拓展教学空间,延长教学时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各种英语学习俱乐部活动,举办实用英语职业技能大赛等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借助各个专业实训室,让英语进入实训室、进入实习车间、进入具体的工作环节。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体验英语。

(八)开展项目化教学提,提高高职英语实用性

项目化教学是目前高职,特别是示范性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新模式,项目化教学体现了高职教育特色,是高职教育课改的发展方向。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就是以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英语能力为出发点,通过设计合理的“项目”,将语言知识和技能融合到一个个完整工作任务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强调在“学中做,做中学”,使学习过程始终围绕着任务的探究和解决展开。课程项目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九)建设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的评价必须是一个多元化的,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教学评价体系。必须把对各专业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培养放首位。通过分层分阶段的方法,对不同专业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职业技能考证要求。鼓励学生参加职场英语考证或与其自身专业相关的英语职业技能考试。

公共英语教学评价应当采取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的方式。形成性的考核既要包括学生日常的作业,更应包含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生展示出的对英语职业能力的掌握程度。终结性的考核应当包含教师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表现形式同样应分为考试+职场能力测试,以传统纸张考试+口试或情景模拟等方式,体现学生是否能对已教授内容“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