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时代建筑

时代建筑

时间:2022-06-19 04:48: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时代建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时代建筑

第1篇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

国际建协职业实践委员会联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体育建筑专委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理论创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首规委专家咨询组专家

《住区》杂志主编

《建筑学报》、《建筑师》、《新建筑》编委

国际建协职业实践委员会联

APEC建筑师中国监督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

获奖/荣誉:

2002 清华大学游泳跳水馆 (2001年第八届首都十佳建筑设计奖)

中国戏曲学院综合排演场(全国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项目铜质奖)

2003 天桥剧场翻建工程(2003年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

清华大学综合体育中心(2003年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

2004 2008北京奥运会国家射击中心(获2003年首都十佳公建设计优秀奖第一名、2003年首都建筑艺术创作优秀设计奖)

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多样的城市”(RIBA Diverse City Compition in Beijing China 2004)设计竞赛大奖。

2005 乔波冰雪世界滑雪馆(2004年首都建筑艺术创作优秀设计二等奖)

清华大学胜因院专家公寓(2005年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住宅类)

2006清华大学信息技术学院(2005年度建设部部级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中国美术馆改造装修工程(全国第十二届优秀工程设计项目金质奖)

中央美术学院迁建工程(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佳作奖)

2007 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2007年第十三届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乔波冰雪世界滑雪馆及配套会议中心(2007年第十三届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左顾右盼,大漠荒荒,其实自己的脚印能踩出来的只是一条线。不管这条线多么自由弯曲,也就是这么一条。要实实在在地完成这一条线,就必须把一个个脚印连在一起,如果完全舍弃以往的痕迹,那么,谁会在意大地上那些零碎的步履?

只有连贯,而且是某种曲线连贯,才会留下一点美,反之,零碎的脚印,只能是对自己和沙漠的双重糟践。

――余秋雨

很多次听闻他的大名,很多次听闻他的作品,虽然时光不是非常的久远,仿然是在某个冬季,仿然是在某个雪花飞舞的日子,但他的名字早已深深地刻在记忆最深处。从清华学子到日本国立千叶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再回到清华出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校聘责任教授,一路走来,虽有几许艰难,虽有几许甘苦,但一步一步坚实而又真诚的步伐,为他敲开了一扇扇荣誉光环的大门。

左顾右盼,大漠荒荒,单个脚印踩出来的只是一条线,不管这条线多么自由弯曲,也只会是一条。要实实在在地完成这条线,必须把每个脚印连在一起,连贯,连贯,再连贯,顺延而下才会留住美,庄教授所走过的路很清晰地印证了这一点。

适逢湖南省土木建筑学术年会召开,在火热的长沙,火热的我们,怀揣着火一样的激情,与庄教授开始了对话之旅。

“无为”之思想,“大为”之创作

本刊记者:您的主要建筑思想是“无为”,但你的从业历程却是“大为”。请问您的“无为”是什么,在设计中如何体现?

庄惟敏:“无为”是老子说的话,虽是“无为”却蕴含“有为”,他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种体现,而我所说的“无为”是指我们在建筑创作中须保持的一种心态。

大家都很清楚现在的情况,建筑师特别是中国建筑师,市场很大,机会也越来越多,大家都希望用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建筑语言来表达更多的东西,特别是恰逢奥运会、世博会这种百年期盼的大事,当然更希望“有所为”喽。机遇来了,怎么把这个建筑做好,大家都在拼命用力,从这个角度讲,用力其实就是“有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思维的模式和状态让大家恰恰只停留于关注思维的表象,停留于关注建筑的表达。

我所说的“无为”,事实上是希望有这样一种心态,这样一种创作的概念,它是一种关注于环境、关注于细节,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建筑环境中去研究,也就是希望大家持有一种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才能很好地体察周边的环境、体察功能、体察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体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并非刻意地去强调“我”在这个里面要做什么,“我”在这个里面要去表现什么。否则,你很难表达出建筑原本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是一个层面的问题。

“无为”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是,我们这个团队不可能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建筑团队,有建筑师、结构师、机电师、设备师等,所以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种不要太自我的协同的方式来整体地进行建筑创作,这也是基于哲学层面的思考,概括地讲,就是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鹜远,切切实实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是老子的话很深刻,我本人对他的理解也不是特别透彻,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去思考。

本刊记者:听说新建的12个奥运场馆,您领衔的创作团队就中了3个标,从国家大剧院的竞标到奥运射击馆和柔道跆拳道馆的中标,您有过什么样的历程?可以具体地谈谈吗?

庄惟敏:北京奥运的37个场馆中有12个是新建的,我们投了7个标,中了3个,结果不错,但实际上是艰苦的努力和一部分运气吧,3个标里,飞碟和射击馆是国家投资的,柔道跆拳道馆是北京科技大学建设的,建完以后它就留在大学里了。射击馆一开始投标的时候,中标的有两家,一个是清华,一个是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的那家公司之前曾做了悉尼奥运会的射击馆,实力非常强,不过最后中标的,还是我们清华,最主要的还是首先考虑到它的体育功能、它的流线,射击馆设计有一个特殊的地方需考虑的,那就是枪与弹。它专门设有枪弹库,因为枪弹是要分离的,所以这条流线非常重要。而且比赛场地又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有50m靶的,25m靶的,10m靶的,各种各样的都有,这么多东西在一个场地十分狭小的地段里如何设置,这一点需要非常深入地去了解场地情况。我们之所以获胜,主要取胜于功能上。

取得入围后我们也在反思,为什么澳大利亚人入围?他们的优点是什么?因为我们面临着下一步的修改。射击运动其实是贵族运动,自古以来,它是融于自然、回归自然的运动,所以它的建筑造型更多的是体现与自然的融合,而不仅是庄重、威严、雄伟等,这一点澳大利亚建筑师比我们把握得准。这让我回想起我们参与的第一个投标,也就是国家体育场的投标,我们是三个入围方案之一,有媒体称我们那个方案叫天空体育场。我们当初是用最朴素的理念、适宜的技术搭建一个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这个理念我们认为是有道理的,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从国情出发,不该花很多钱去搞虚的东西。可是最后我们落败,问题在哪?我们反思,鸟巢的取胜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们的一种愿景,或者说代表了一个百年奥运的愿景。它是国家的,象征着国家的概念。这一结果的效应,多少影响了当时其余奥运项目的评判和设计,所以在进行射击馆投标时,由于它是国家队的基地,是国家的射击馆,所以希望它也能表达国家这样一个象征。现在想来,当初的刻意,就变成了一种 “有为”的追求。在评委会和甲方最终确定方案时,因为我们的体育功能和工艺流线做得好,空间处理紧凑高效,所以最后选定了我们清华的方案。尽管我们入围,但立面造型仍要做较大的调整。修改后的立面和以前完全不同,吸收了国外建筑师的经验,以回归射击运动本原的理念来进行创作,用一张弓来作为母题,不断地重复,最后实现整体的构想。这个修改的过程虽然很艰辛然而却充满了乐趣。

柔道跆拳道馆是为北京科技大学建设的,它是奥运会四个新建高校场馆之一。1986年洛杉矶奥运会,给洛杉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是许多国家的奥运建设并不赚钱,如蒙特利尔市申办奥运会,为此全市背了十年的债。奥运工程动辄几百个亿的投入,特别是在学校里,体育建筑空间巨大,如果一次性投入下去,建成后会不会变成业主的包袱,会不会变成国家的负担?作为建筑师的社会责任肯定要考虑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在进行柔道跆拳道馆投标时,我们的理念首先是立足学校,将学校的使用放在首位,满足奥运场馆放在第二。这是不同于其他奥运场馆设计的一个独特的理念。非常凑巧,四个建在大学里的奥运场馆,建筑师们都不约而同地设计了天窗,都希望赛后在不开灯的情况下,用自然采光来解决学校的上课、集训。在柔道跆拳道馆中我们特别采用一项新产品――光导管,总共用了144根光导管采光筒,这是迄今为止国内用光导管最多的单体建筑。

意识不可泛化,建筑需要贴切

本刊记者:您提过,建筑创作中的泛意识形态论思潮是我国目前建筑创作中的一个误区,它极大地阻碍了建筑创作的发展,提出建筑创作应研究建筑的本原。请问何为泛意识形态论?它对建筑创作有些什么样的阻碍?

庄惟敏:“泛意识形态”是我提出来的词。为什么我会有这种言论呢?主要是源于中国近几年或者说近十几年房地产迅速地发展,城市建设加速,城市化进程加速,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建筑师感觉到自己的机会非常多,随着国外建筑师的涌入,大家脑子容易热。我们有些甲方总希望给建筑赋予更多的要求,冠以太多的象征,比如说一定要建成标志性建筑,五十年不落后,而且还要代表什么理念,代表企业,代表城市,代表民族等等。其实建筑是代表不了的,建筑没办法承载这么多的东西,这么多的涵义。有些人还强调建筑要代表一定的意义,很多是带有政治方面的色彩,这实际上就是把建筑万能化了,把建筑创作泛意识形态化了。建筑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物质实体,它第一位的就是要满足功能,要和谐于环境,还带给人们一种想象。成功的建筑,人们的想象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想象它是代表自然的东西,有的想象是代表心中的理想和表达,当然也有的想象是代表国家的象征,但这种东西一定不可以泛滥,如果泛滥,就像我们中国的足球一样,所有的人都希望你代表国家代表民族,球踢砸了,就说你破灭了中国民族的希望,无形之间增加了运动员的心理负担,这就不是快乐足球,也失去了体育最根本的精神,足球的真正内涵在这里被异化了,所以说建筑万能是万万不能的,这会阻碍我们的创作。

我们横向地观察国外的建筑师,比如比较有争议的作品,如雷姆・库哈斯设计的CCTV大楼,德梅隆和赫尔佐格设计的鸟巢,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你如果听他们讲设计理念,他们会有自己的解释方法,但是无一例外的,他们都没有把自己的设计拔得很高,说它们代表国家,或代表民族,恰恰是我们自己把它给泛意识形态化了。比如说,这个建筑像条龙,那么就代表中国腾飞了,这样就完全把建筑万能化了,说他代表政治,代表观念,代表诉求,代表我们的一种愿景,我觉得这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建筑创作状态,所以说泛意识形态阻碍了我们的建筑创作。很多建筑师在创作过程就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建筑要代表一种精神,说龙就是一种精神,而建筑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其实是把建筑和意识形态搅和到一起去了,我们强调建筑本原其实就是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里谈到的“坚固、实用、美观”,这也是我们建筑创作中一个最主要的宗旨,我们国家现在的建筑创作方针也是“实用、经济、美观”,前段时间也一直在探讨。建筑最本质的特征,首先它是一个产品,它具备基本的使用功能,能被人们使用,不是说建成一个东西,只是摆在那让人看的,它会成为社会的一个表象,会代表一些理念,会代表一些精神,但是我们如果把这些理念或者说精神的东西过多地泛化,那么就会抹杀建筑最本原的东西。

本刊记者:亚历山大关于建筑学有两个课题:一是研究已经存在了的正确的标准;另一个是研究对立、冲突、悬而未决的问题。前者可以通过继承来完成,而后者只能通过创造性的建筑理论和概念来解决。您怎样理解的,在实践中怎么做的?

庄惟敏:亚历山大是建筑理论家,他说的这段话非常概括,概括了建筑师责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营造空间,要搭建建筑、制造空间,他在制造空间过程中肯定要用到一些规范、原则,这些东西实际上是我们前人积累下来的,我们说它是经验,这些经验要继承,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建筑规范,有些不再要你去研究了,比如疏散距离多长、窗户要多大,门要多高,我说这些是可以继承的;亚历山大也说,很多东西是积累,建筑从人类到现在是最古老的学科之一,但最近十几年、几十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非常大的飞越,技能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部分。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建筑,研究西方建筑史、东方建筑史、中国建筑史,这就是一个继承的问题。但建筑师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创新,从这个角度来讲,建筑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社会的表达,我们也要创造一种文化,创造一种建筑文化,它代表一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概念,所以说创造一种新的空间的营造,新的理念,新的流派,新的理论是建筑师另外的一部分责任。当现代建筑摆脱了中世纪建筑的禁锢之后,提出了新的现代主义的观点,而后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相继涌现出来。每一个新的流派出现都有新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带来了意识形态或者使用功能的突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建筑永远是有生命力的。尽管它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但创新是建筑师的责任,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两者绝对不能分开,如果我们只注重建筑物本身而忽视建筑文化,没有真正把建筑作为一个文化来发展,从这个角度讲,建筑师最多只是个匠人――工匠,我认为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之上,满足功能之后一定要有升华,升华到一种文化,升华到一种理念的表达。

本刊记者:可否谈谈您的建筑创作理念?

庄惟敏:建筑其实是一个社会中的建筑,它不是单纯的一个艺术品,所以说它不能离开环境,不能离开这样一个场所。我一直在想我的创作到底源于什么?实际上我的创作追本溯源还是源于建筑本身的场所,我希望它能和场所贴切。如果说要概括一下的话,我创作的本原就是做一个贴切的建筑。它的内涵很丰富,它首先要满足功能,这是功能上的贴切;其次是表达环境的存在,不要破坏环境,同时又能够为这个环境增添一点什么,这是场所的贴切;当然还要有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和追求。可以说这些东西至少是我现阶段做建筑的一些想法。当然,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有些东西会发生变化。历来很多的建筑师都没有把自己固定在一个模式上,比如说菲利普・约翰逊,一直到老还在追求风格的改变。我只能说在现在,我只能够认识到这个层面,我是这样去追求的。

建筑亟待策划,创作凸显责任

本刊记者:作为中国建筑界中青年一代的杰出代表,您不仅拥有雄厚的理论功底,而且在学术上也有独到

的见解,您在国内提出的“建筑策划(ARCHITECTURAL PROGRAMMING)概念”,填补了我国因对建筑设计依据研究缺乏而导致的从规划到设计之间的“断层”,您觉得建筑策划在我们今天建筑创作中起着什么作用?

庄惟敏:策划这个词,事实上源于国外,我国20世纪90年代提出建筑策划这个概念。在此之前,我们很多建筑师前辈也有过这种理念,只是没有把这个词汇明确地定下来。所谓建筑策划,就是研究建筑设计的依据,如何进行设计前期研究。比如说盖一个图书馆,到底怎么盖,图书馆有什么功能需求,它和场所如何契合,有哪些特殊的地方,也就是说怎么来建这个房子,不是用一个简单的标准图,一个简单的标准设计书可以涵盖的。这一点在国外,是非常非常流行的,或者说建筑策划在国外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二战以后,美国、欧洲、日本城市新建的速度非常快,怎么用政府最少的钱来取得最高的收益呢,避免盖一个新的旧建筑呢。但事实上我们国内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发展商或政府要员说,建一个文化中心,要求里面有这个有那个,还得配备多少个剧场,都是他们在那里定夺,建筑师按他们的要求设计之后,发现错了,存在很大的问题,问题出在哪,环境没有协调好,没有符合城市的使用特征,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里面的空间功能组成不完善,缺少一些特殊的功能,建成以后,运营时要花很多钱,变成财政的一个窟窿,等等……。这些都是仓促上马、随意确定设计任务书而导致的,所以在国外很早就有一个提法,叫做问题搜寻法,即problem seeking,这个问题搜寻法是美国建筑理论家及建筑师威廉・佩纳提出来的,这其实就是建筑策划的蓝本,之后有很多人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建筑师做建筑策划,来解决业主、发展商和甲方怎么样做设计的问题,而不是由业主随意编制一个设计要求和设计任务书从而导致了以后的浪费,导致以后的设计失败,实际上最直接地就是给业主编制一个科学、合理、逻辑的设计任务书。这就需要有一系列、一整套的方法,在这个领域里,我们国家起步较晚,而且在我们国家现行职业教育里还没有完全涵盖这一块。好在最近一段时间,大家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我们清华已经开了好几年建筑策划课了,近几年我们的注册建筑师考试里面也加入了这方面的考题。

本刊记者:“建筑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请问如何理解?

庄惟敏:建筑师的建筑作品是建筑创作态度的表达,是建筑创作价值观的表达。我对建筑是职业的看法,我一直认为建筑师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这包括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比如说抗震的问题、消防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作为一个作品呈现在社会上、呈现在环境里,它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建筑师最大的困惑与艺术家不同,艺术家画画或是做雕塑,喜欢它就展示出来,不喜欢的话就把它毁掉,但建筑不是这个概念,建筑师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别人的钱来做自己的作品,因而要受到制约,从这个角度说,建筑作品出了事是要受到社会追究的,所以说它的高风险就在于用投资者的钱到底做出来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它对社会怎么样,对业主怎么样,两方面的目标都要权衡地予以实现。我一直强调建筑师是一个“社会人”,他不是一个孤立的艺术家,除了说他建造的房子永远都会放在那,影响到城市景观、环境之外,它更多地会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使用功能。如果说我们现在的房子不好用,大家每天都在抱怨,那就说明这个建筑很失败;如果说好用,但它花了很多钱,那么也不能说是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怎么做一个贴切的建筑,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说的“无为”可能在这里面也会有所体现,而不是用英文所说的over design,那叫“用力过猛”。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度。东方的哲学更多地是把握一个分寸的问题,建筑师拿到一个项目以后,要确确实实地体会到你自己既代表业主,同时也代表社会,你要知道老百姓要什么,并不是你做完这个建筑,就是一个作品呈现在那,别的什么也不管。我想这个情况不是一个建筑师的态度。对建筑的态度也应该这样,思想方法和表达上你应该是放松的,而不应该把自己某些特别的东西强加在这个作品上。

本刊记者:这次汶川地震您是不是深有感受?您觉得身为建筑师如何从建筑的角度参与灾后重建?

庄惟敏:灾后重建的事情,我们也在做,我们在帮着教育部编制中小学灾后重建的一个设计任务书,我们过段时间还要去。关于灾后重建,回过头来反思的话,事情并不简单。这里面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思考。

宏观层面,我们现在对地震的预测能力是有限的。国外尽管有很明确的规定,如地震的断裂带如何区划,保护距离是多少,如何退线等等,但都是基于地震来了之后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地震带来的破坏,而地震的准确预测仍是人类的重大难题。

中观层面,我们建筑行业里确定的规范。如我们现在确定的裂度设防,还有我们确定的甲、乙、丙等建筑的等级。用这些规范来制约,实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可用”。原本规范中,对于变电站、水处理厂等生命线建筑,很明显要比通常的民用建筑等级提高,但对中小学的抗震标准却没有刻意地提高和强调。那么在中小学的设计中,我们要不要提高,如何强调,这是有关行业的,即中观层面的思考。

微观层面,就是建筑师、设计师在中小学设计中有没有站在使用者和建设者的角度去设计的问题。如果他只是把这个设计作为自己的一个作品,作为自己情感的渲泄,这实际上是关乎社会责任的问题。

严格意义上讲,建筑师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但至少应从自身做起,也就是说用最少的钱、最经济的手段在限定投资标准下按照国家的规范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作品,这是有前提的。但我们现在的很多教育体制是进行精英式的培养,过分注重“形”的营造,忽略建筑最本原的东西,甚至有些为了达到自我的造型追求,而不顾造价,突破规范,过分强调设计作品的个性,有时给人的感觉是在玩弄这个建筑,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当代建筑师需要反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有人说:想要探索大自然的人一定要用他的脚去踩它的书。人们从文字中学会写作,但一定要走遍大江南北才能读懂大自然。一方土地就是一页书,这就是‘大自然的抄本’,我们每一页都要翻阅。

第2篇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在全国各地出现了新的建筑类型-综合楼建筑。本文概要论述了综合楼,主要是高层综合楼的涵义、产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原因,探讨阐述了高层综合楼建筑的特点、优势和建筑设计的思路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

综合楼 高层综合楼 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72文献标识码:A

概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使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社会工作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人们文化观念的更新,相应地使城市功能及空间环境发生了历史空前的变化。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中,人们在既往单一功能的建筑物中已感到很不方便。随着人们对公共建筑的多功能应用需求愈来愈强烈,一种多功能组合一起的公共建筑物――综合楼,作为一种新的建筑类型也在国内出现了。它先从少数开放大城市开始,很快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普遍建造起来。高层综合写字楼就是其中最为多见的一种,即以办公为主兼有住宿、商店、展览、文娱社交等功能的综合性公共建筑。早期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深圳国贸大厦、深圳地王大厦、北京国贸中心、北京京广中心等。

(图1北京国贸中心 摄影:傅兴)

(图2 北京京广中心 摄影:傅兴)

由多种功能中心组成的建筑群体,形成更大型的城市建筑综合体,本文不多涉及综合体,仅重点论述高层综合楼。

高层综合楼建筑近些年来一直在国内普遍流行,在城市建设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它多半处于城市最繁华、地价最高的地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的市容风貌。因此这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 高层综合楼建筑的涵义

综合楼在我国出现的历史还不长,对其专门x究和论述也不多。因此还没有更多针对综合楼的内涵做出比较更完善的定义。目前国内是依据国家公安部主编、国家建设部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的第二章第7条(2.0.7)规定的综合楼定义。即:由二种及二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

综合楼是由多个使用功能不同的空间组合而成的建筑,其基本形式有单体式(即只有一幢建筑)和组群式(有多幢建筑)。单体式综合楼可以是各层之间的使用功能不同,也可以是一层内各个房间的使用功能不同,通常所说的“综合楼”一般是指单体式的,多幢组合的宜称为综合体(群)。

综合楼的定义在实际上是有很广泛的扩展。上世纪80年代末以前,“多功能”的概念很狭义,也仅局限于建筑物内(多在顶层)有一个多功能大厅的公共建筑或是带有底商铺的商住楼,还未见有“综合楼”的概念。当今“多功能”的概念很普通,有“二种以上”更多功能的建筑大量出现,因此产生了“综合楼”的概念。这些建筑不仅是有“二种以上”的功能,而且在结构上也是综合的,在技术上也都是复杂、综合的,可以说是多方面的综合。因此正确、全面地规定综合楼的定义,还将随着生活的发展继续认识和完善。

当前国内大中城市比较普遍流行的多是高层综合楼,在高层公共建筑中占较大比例。各国关于高层建筑的界定并不一致。美国国家规定高度25m以上或7层以上的建筑称为高层建筑。联邦德国规定,有人经常停留的最高一层地坪高出地面22m以上称为高层建筑。比利时以入口路面以上25m高度作为高层建筑的起始点。法国提出居住建筑高50m以上,其他建筑高28m以上为高层建筑。英国则将高24.3m以上定为高层建筑。日本把8层以上或建筑高度超过45m者称为高层建筑,并把30层以上的旅馆、办公楼和20层以上的住宅称之为高层建筑。

在我国现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的规范总则中规定: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OOm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则为超高层建筑。

二 高层综合楼是时代垂青的建筑新类型

我国建国初期的建筑重心主要是在工业方面。民用建筑,还只能是偏重在解决人民的基本居住问题。公共建筑,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还没有条件大量建造。而且,在当时的社会时代,人民的工作和社会生活相对还此较单一,比如上班就是办公搂,回家就多是单元式住宅,买东西就是上商店,出差外地就是住招待所或旅馆……总之社会生活方式比较单一,因此适应人民生活的建筑功能也比较单一。八十年代以前的公共建筑类型多是托幼、中小学校、食堂、办公楼、百货商店、旅馆、图书馆等,大的如剧院、电影院、展览馆、体育馆、火车站等也很少有如今天大型公共建筑那么多的综合功能。即使建国十周年时的“十大建筑”,其中除人民大会堂外,在建筑功能上也还是相对单一的。由于那个时代国家的经济实力有限,在有限的投资内需要集中在某一特定功能来搞建筑。相当一个时期我国在建筑上的方针是: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一般是很少建较大型的“楼、堂、馆、所”。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上多种行业交流融合的频繁、多种经济形态效益的需求、人民生活方式和文化需求的扩展、世界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国内外建筑视野的开阔和建筑师创作水平的提高,特e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多元文化观念的出现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等等因素促成了建筑的发展。在建筑类型上,出现了对多功能综合一体化的要求。于是由一座建筑容纳着“二种以上”乃至多种功能需求的所谓综合楼也就应运而生了。从几个最早开放的大城市兴起,很快在各大中城市普遍出现。建筑产生于生活,建筑是时代的反映,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开始在我国普遍出现的综合楼正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时代产物,是新时代垂青的建筑新类型。

近几年来在国内各大、中、小城市接连不断出现的新建筑中,为数众多的综合楼担任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综合楼几乎涉及到各个部门、各种行业,在建筑领域是为数颇多的、有各种综合的类别。在公共建筑方面,比如,有教学综合楼(集教学、科x、办公等)、医疗综合楼(集门诊、住院、检验等)、科技综合楼(集办公、科研、讲座、展览等)、行政办公综合楼(集多个相关部门办公、宿舍等)、福利服务综合楼(集养老、残疾人服务等)、政法综合楼(集办公、技侦等)、商住综合楼(集公寓、办公、商业等)、交通综合楼(集客运、服务等)、社区综合楼(集办公、服务、活动等)等等。这些综合楼内基本上都有办公的部分,也就是说采用综合办公楼为数更多。

在大中城市,这些综合楼多是高层建筑。其内部布局在地上主体及裙房安排主要的相关功能,地下部分安排有多种技术用房与车库等,整栋建筑内部形成复杂而统一的综合功能体。其外部造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周围的环境乃至城市的形象。

三 高层综合楼的特点与优势

1.高层综合楼的特点

由于综合楼大多是承载内容多、负荷大,需要大量的面积,而其主要功能占有较大的比重且有重叠性,因此为节约城市用地和强化建筑艺术效果考虑,近年来在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的街区地段多会选择高层综合建筑。

从这些年综合楼的建设实践发展看,反映出它具有符合社会时代需求的以下几个特点。

需求面大如前所述,由于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和相互的交叉,单一功能的建筑往往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业主们也愈来愈希望他们的投资能得来更大的效益。跨行业、多领域的办公、营业和服务需求,成为市场的普遍追求。同时,对于那些无力建造自己办公楼的小资本业主来说,办公综合楼无疑为他们提供了出路,他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租用适量办公间、展厅甚至店面,而免去从买地到监工的营造负担。

有的业主投资建造一幢建筑也属不易,当然也尽可能希望使它满足多功能的用处。事实上这些年来各地设计院所承接的设计任务中,除大量住宅外,综合楼已占相当的比例。

综合功能多样化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深入,社会生活功能愈益多样化,反映在建筑上综合的性质愈来愈强,内容也愈来愈多。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人们常见的还多是一般商住楼,满足那些日渐兴起的公司办公与住宿。之后,不同性质行业的交叉功能,也提到建筑日程上。比如,文化和商业也交合到一起,一个电影院内或许还有餐饮厅;一个旅馆内不仅有餐厅,或许还有舞厅;一个教学楼内不仅有报告厅,或许还有可观的展厅;一个大剧院内不仅有话剧厅,还会有歌剧厅、舞剧厅。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或部门也可能被业主要求组合到一幢或几幢建筑里。如此等等,这种功能愈来愈“综合”的综合楼(群),在实践中还在不断发展着。

技术问题多由于综合楼是将不同功能组台在一起,这首先势必在建筑空间布局上和在结构上都会出现很复杂的问题。姑且不说建筑上的种种匠心排布,在结构上也常有新的选择,如采用先进的筒中筒结构、大跨结构,蓬索屋顶,球节点网架等。

综合楼需要适应多种不同功能的需要,每种功能部分都有其特殊的技术与设备要求,这就把各专业工种的更多问题集中到一起,加大了综合楼的技术含量。大型综合楼的繁杂功能,还带来新的技术问题,比如智能化管理等。许多都是各专业的设计者所面迎的新课题,建筑师也必须从头学起,努力起到协调统一的组织作用。

显要的标志性作用由于高层综合楼都有较大的体量,而且常常在造型上也有其表现特点,因此建筑物在城市空间中很显眼,引人注目,因此具有显著的城市标志性,可以为入驻其内的业主起到广告性的招示作用。这种广告作用的效果客观上显示出企业雄厚的实力,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给业主带来生意上信誉价值。

出于业主的利益追求,往往要求建筑师标新立异、独创花样,不少名建筑师也使尽手法,搞得超凡叫绝,因而也不乏精彩的建筑形象。姿色出众的高层乃至超高层综合楼建筑此起彼伏地成为一个个城市的代表建筑,乃至城市的标志。比如,号称“中华第一高楼”的深圳国贸大厦是八十年代“三天一层”的 “深圳速度”的象征和标志,九十年代的深圳地王大厦更是曾以“亚洲最高建筑”和“两天半一层”的建设速度标志了深圳日新月异的经济繁荣。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这类的标志性建筑就不胜枚举了。除了这些显赫的城市标志,也有一些体量高度次之的综合楼在特定区域起到了地脚标志的作用,比如北京外贸阜外综合楼,是一幢集办公、商场、酒店式公寓、外贸展览、俱乐部及其它附属功能的高层综合楼,它屹立在阜外大街与月坛北小街的交汇口处,建筑体量大,成为这里很显眼的建筑。

大连市自九十年代以来已兴建了不少这类标志性建筑,例如早期的希望大厦就是希望广场的主题景观。

2 高层综合楼的优势

提高工作效能和经济效益八十年代以前,许多中小公共建筑功能单一、建筑分散,使用效能有限,甚至从国家级的人民大会堂到地方的办公会堂、展馆,都缺乏综合性,以至经常处于闲置状态。改革开放后由于社会上各种行业、部门的频繁交流,特别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多元化(国有、外资、合资、民营企业),社会效能与经济效能愈益受到重视,分散的单一功能的建筑远不如多功能的综合体建筑有利了。

由于建筑内功能的综合布置,因此提高了办事效能和经营的互利性。比如综合写字楼,有方便的商场服务会给住宿增加竞争力;有住宿兼办公可为商业提供固定的消费主顾;有住宿和商业又增加了办公部分的吸引力。这种缩短距离的布局、相互连接、互惠互利的结果,必然会提高整体社会工作效能和经济效益。

综合楼还扩大和提高了内部公共部分和公用设施的使用效益。在高效率快节奏的现时代,交通耗时是一种浪费,多样化的业务活动使得各项功能联系密切,在综合体内以办公为中心,综合了配套功能,用户可以像在家里一样行动方便,走几步路即可做很多事。即使楼层很高,只需乘电梯上下,人们的不同活动就有机地联系起来。所以高层行政综合楼也是社会性的时间节约。

同时,在综合楼内工作和生活的单位人员,不必再像分散在每幢楼里那样,费心去寻找和看管各自的“家”门,而在这里通过管理系统、电梯系统、停车系统的统一部署管理、使用,可以省心专志于工作。

土地利用率高城市的综合楼建筑通常总是把商业、服务、展览等公共部分放在底层而适应大量顾客的需要,而把办公、住宿放在高层上面。这种布局土地的利用是多层次的,重叠的。因此既节省了用地,又减少了交通负担。另一方面,综合楼的高容量也相对节约了土地投资,降低土地开发投资所占的比重。而且,综合楼的市政投资和建设是一次性的, 避免了单体的分期多重建设和市政的多次施工、道路多次开挖的浪费。这也体现了城市、建筑市政综合发展的战略。就地价而言,城市中心的地价是寸土千金,是各种公建拥挤处所,高层综合楼建筑以其多功能内部功能组合显然有它强势的经济竞争力。由于业主标新立异的需求和办公综合体地位的日趋重要,许多建筑师承接项目,发挥才智,设计手法丰富多彩,创造出不少精彩的建筑形象。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高层综合楼使人们进行各项活动更方便。多功能本身相对减少了人车的出行次数,在一定程度减少了城市交通压力和碳的排放,有益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同时,由于大型综合体多采用共享大厅、步行天桥、连廊、下沉广场、地下街、室内商业街等手法,这就既为城市提供了交往场所,也创造出丰富而有特点的渗透于城市内外的新空间。

四 高层综合楼的建筑设计

1.内部空间功能的处理

保证主体空间的灵活性综合楼功能多是相对变动的,今天以写字楼为主,明天或许改为宾馆。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在利润效益的驱动下,以往建筑物的僵化空间必须突破,计划经济时代的封闭隔断的小空间一去不返。办公部分必须重视大空间,尽可能寻求开放的形式。建筑的内部空间构成尽可能适合可变性,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因此建筑师必须与结构师密切合作,设计出最方便的空间布局和最恰当的结构体系。北京外贸阜外综合楼每层均设有开放式的休息交往场所,改变商务与居住空间分离的冷漠感。所有商业、办公、居住空间均可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写字楼采用可自由区隔的大开间设计,在开敞的空间里营造舒展的商务交流氛围。

办公部分大空间的灵活性不仅可为业主提供出一个大的景观办公空间,也还可以分成不同的小间出租,也可改为更多功能使用。

处理好公共部分综合楼内的公共部分如购物、餐饮、服务等应考虑顾客使用方便,尽量设置在底部或地下首层。竖向上当然扶梯最方便,但费用高。在可能条件下,可以采用错层,螺旋坡地面,可在内部空间感觉和外部立面形象上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由于各部分既分又合,管理麻烦,因此设计上要通盘考虑。如通办公层的电梯不应在客房层开口,首层各电梯厅也要分开。停车的管理,也可根据商业用车和办公居住用车的不同停车特点,考虑分设停车库。关于电梯问题,普遍认为加大单部电梯的设计容量,比增加电梯的部数要经济得多。多设一部电梯不仅浪费面积,价钱也需增加几十万,而容量有大小区别的电梯其差价却没有这么多。

2 外部空间环境的融合

高层综合楼多半占踞城市较重要地段,为多种功能需要的人群经常往来和集聚,地下停车库车进车出,是人流车流比较集中的地方。因此建筑的主、次入口、汽车进出处必须与街区周围环境很好结合。

高层综台楼功能复杂,各部分既要分又要合,处理好与内部四通八连的公共入口非常重要。各功能部分也可采取分层设出入口(基台分流),也即利用平台广场将上、下层入口分流。如广州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就是利用平台广场将首层的展览入口与上层的酒店、办公分流,形式很自然而有效。

3建筑艺术形象的设计

.时代个性的体现高层综台楼其内容多关联着行政、商业、科技、文化等方面,具有社会时代性,因此它的建筑形象必表现出个性鲜明而具有时代的特点。当代科技和思想观念进程很快,导致对建筑形象的审美也日新月异。甚至今天能被接受的方案,明日就归老化。因此要求建筑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业务功底,还必

须有锐敏的新鲜审美灵感。

同济大学为百年校庆而设计建造的教学科研综合楼是一幢比较清雅的新建筑。这幢“全国高校钢结构第一高楼”造型与结构体系表里相一。其表皮

形象既不累赘繁杂,也不光板简单。设计从内部大空间多功能适用性出发,自然形成“楼中楼”的“巨型魔方”,形体大方现代,具有时代个性。

地域特征的体现近年来国内大中城市的建筑千孔一面的现象很不令人满

意。中国之大,南北东西各有地域特点。强调现代的共性不可排斥地域的个性。广州的拿到北京不行,上海的拿到东北不行。即使在东北,大连的和哈尔滨也不能雷同。比如哈尔滨,它有着浓郁的俄罗斯建筑文化底蕴,新建的体积庞大的高层综合大楼必须考虑到如何与这个城市的建筑氛围相融合。

大连在90年代初曾探讨过自己的城市特色。当时有专家曾明确指出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城市建筑底色来自于欧州铺垫;一个是城市自然有大海的衬托。当时市里在审批方案上曾特别强调对所谓“欧式”的认定。所以90年代大连的公共建筑曾有一阵新古典主义的“欧式”热。其中比较优秀的如上鼎大厦,它与历史市中心―中山广场的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建筑在造型语言上是比较自然统一的。

(图3 大连上鼎大厦 摄影:李伟伟)

大连中国银行新楼则采取一种“衬托”的手法,运用材料的对比,造型符号的继承,使扩建的新楼延续了历史建筑的“欧式”姿影,而老建筑在新建筑面前亦不失风采。体量高大的新楼采用了浅淡的大面积玻璃幕墙,它前面的老银行建筑虽然低矮,但是其深绿色穹顶和沉重的古典分段式墙体都依然被完整衬托出来。

(图4 大连中山广场的新老中国银行 摄影:李伟伟 )

不过,当今许多高层综合楼的建筑形象几乎南北各地、大中城市都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很少见到有突出的地域特征,多数都是玻璃或金属幕墙的塔式高楼,如大连天安国际大厦、大连远洋洲际酒店。新时代下如何继承建筑的传统文脉,在形式中体现文化地域特征,仍需要开发商和建筑师不断努力。

多功能与多元化的探求由于高层综合楼的功能多样,性质各异,集中到一起的实体就很难在外观上去体现某一部分(比如办公、会议、旅馆、商场等)的特征,立面形象很难统一。因此也不必刻板追求三一三十一的平分秋色。辩证地利用这种矛盾也可以在丰富中探求变化,创作出多姿多彩的建筑形象,形成所谓“共生”的风格。

现在,随着结构技术和材料的发展,建筑立面这个“表皮”已经呈现与结构分离的趋势。甚至随着各专业技术的进展,不仅表皮所承担的承重,甚至就连围护、采光、通风等功能也在弱化,表皮的作用似乎更重在满足视觉审美的要求。这种要求已经有条件使建筑师大胆创新,把多功能的高层综合建筑创作得更多元化,更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性。

4 高层综合楼的“绿色”途径

当今“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经之路。这是一个专门的大课题,本

文不多涉及。这里提到的“绿色”,即环保生态化,及对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的应用,保持可持续发展,注重环保和节能设计不仅是建筑师的职责,也是今后高层综合建筑所要探求和沿循的道路。近年来,许多新建的高层综合楼都关注节能环保设计。例如北京国贸三期空调系统通过先进技术组合,实现环保、节能与舒适的效果的。

国贸三期采用VAV变频空调系统营造全天候适宜的办公环境,紫外线杀菌和高效过滤系统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新风供应,九立冷冻机和冰蓄冷系统保障24小时冷冻水运行、提供机房全天候的制冷需求。空调系统采用了冰蓄冷技术,即在用电低谷时启动制冰,用电高峰时停机,仅依靠储备的冰块供冷,实现了电力的移峰填谷和能源费用支出。除了电制冷外,国贸三期还有能量互备方案,选择了远大空调的吸收式蒸汽机。如果供电让空调系统受到影响,可通过蒸汽能源的输入形成互补。空调设备及系统末端设有消音装置,为客人提供安静的办公环境。在冬季,为了保护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国贸三期在空调系统加了一个暖气片的采暖系统,可大大提高人的舒适度。

(图5 北京国贸三期 摄影:傅兴)

智能化的问题在综合楼的建筑中也已提到日程。所谓“智能”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建筑管理系统、办公室系统、通讯系统。智能化的综合大楼已不少见。如近年落成的大连星海湾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铁诺德大厦双子座写字楼(图13 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铁诺德大厦双子座 摄影:李旗),实行了双核“5A写字楼标准”的智能化,即OA办公自动化、CA通讯自动化、FA消防自动化、SA安保自动化、BA楼宇自动控制。随着科技的发展将会使更多的综合建筑成为“智能大厦”。

高层综合楼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今天它依然为社会所垂青,不断活跃在城市建设中。

参考文献:

[1]吴景祥.高层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翁如壁.现代办公楼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3]许安之.高层办公综合楼建筑设计.艾志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董卫.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王建国.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5]郑国英.美国高层建筑.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6]陈伯超.欧洲新建筑.王英迪.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7]《绿色建筑》教材编写组.绿色建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8]刘力.办公综合体建筑设计探讨.建筑学报,1990(6):43-47

[9]陶涛.华南师范大学康大学院教学综合楼设计.新建筑,2001(4):31-33

[10]周涛.宿晨鹏.黑龙江工程学院综合楼设计方案解析.华中建筑, 2009(11):32-34

第3篇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建筑学

在数字化时代里,数字技术已经在建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建筑设计方式、方法的转变。面对数字化的时代,建筑学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更好的生存下去,需要建筑师对未来的建筑学进行认真的思考,要结合数字化时代背景来丰富建筑学,从而保证建筑学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1数字化时代对建筑学的影响

所谓数字化就是将所得到的全部信息都通过数字信号来表示。数字化时代里,数字技术是核心,在数字技术的依托下,将信息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得信息得到更好的传播。在数字化时代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所有信息都可以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存入电脑,由电脑做技术处理和通过网络传达,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建筑学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领域,在数字化的时代里,传统的教学理念、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字化技术的出现给当代建筑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1]。

1.1促进建筑绘图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建筑学领域中,建筑师在进行绘图的时候所采用的方法比较传统,主要是依靠手工方法,而这种手工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质量不高。而在数字化时代里,效率化已成为时代的代名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建筑绘图方式的转变,建筑师在绘图的时候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对信息进行反复的甄选和修改,从而大大的提高绘图效率。同时,建筑数字化技术,绘图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节省了成本[2]。

1.2数字化对城市的影响

建筑作为城市文明的标志,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对建筑需求、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数字化时代里,在数字化技术依托下所创造的高科技生存环境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建筑师在城市环境设计的时候,可以借助建筑数字化的设计软件,如3Dmax、CAD等,将现实的和虚拟的建筑与城市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创作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物质生活需求、精神生活需求的城市环境[3]。

1.3拓展建筑学的形态

在数字化时代里,数字技术的应用为人们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研究者可以将不同的元素进行艺术拼接。而建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在数字化时代里,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学形态得到了拓展。建筑学不再是以功能性为主,而是朝着美学性、艺术性的方向转变。

2面对数字化时代建筑学的发展策略

建筑学是一门研究空间形体和建造的学科,它涉及到了哲学、历史、地理、技术以及美学等众多学科知识。建筑学服务的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上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要求。因此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政治、文化、宗教、生活习惯等等的变化,都密切影响着建筑技术和艺术[4]。而在数字化数字里,显示的建筑和城市要以满足人的需求为触发线,要结合社会发展形势以及人的需求来进行创作,从而创作更好的建筑和城市环境。

2.1加大专业建筑学人才的培养

数字化时代里,建筑学正在逐渐与数字化技术融合,建筑设计也开始实现了数字化设计,在这种背景下,对建筑学相关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学人才是建筑学发展的保障,在建筑学未来发展道路上,应当加强专业建筑学人才的培养,要结合数字化时代对建筑学的要求来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强化建筑学人才专业知识的教育,同时也要加强他们能力的训练,让他们熟悉各种数字化软件,加强建筑学设计实践,在不带内的实践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5]。

2.2落实以人为本、保护环境理念

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筑的功能性应当建立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基础上。在数字化时代里,建筑师建筑设计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功能、精神需求基础上。因此,在建筑学未来发展道路上,建筑师必须更加以人为本的设计和建造来进行建筑设计,拓展建筑整体环境功能、建筑空间和形态、建筑美学等基本方面的研究[6]。另外,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下,保护环境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而建筑设计和城市建造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未来的建筑学应当全面贯彻落实保护环境的理念,要积极做好建筑、人、环境的协调发展。

2.3加强国际合作

就我国当前建筑学发展水平来看,与国外那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数字化时代里,信息传播更加便捷,这种便捷性也为我国建筑学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而要想缩短我国建筑学与国外的差距,就必须加强国际合作,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建筑学设计理念、技术,从而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学设计水平。

3结语

综上,数字化时代里,我国建筑学迎来的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数字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建筑设计方式的转变,为建筑师、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数字技术的应用取代了传统建筑学设计方法,使得那些虚幻的东西可以通过数字技术真实的展现出来,更好地满足建筑学发展的需求。但是,数字化时代里,新兴的发展形态也使得建筑学必须不断革新。面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机遇我们要善于抓住并加以利用,面对挑战,要自己应对,要结合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将我国的建筑学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起来,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袁烽.数字化2.0———从数字范式到数字文化[J].城市建筑,2015,(28):3.

[2]谭成波.解析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江西建材,2014,(19):29,32.

[3]董春方.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建筑学报,2010,(04):20~23.

[4]谢向平.关于数字化时代的建筑学思考[J].四川建材,2006,(01):64~65.

[5]田韧.数字时代的虚拟建筑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第4篇

关键词:建筑;时代性;地域性

引言

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在人类历史的最初,建筑或许只是一个满足人们居住的空间,这正如《墨子》描述的那样,建筑只需要‘‘高足以辟润湿,旁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霜雪雨露”就行了,可是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建筑便很快超越了单纯居住的需要,突出了宗教的、政治的、文化的内容,从而成为了一种艺术,一种物质与精神统一的实用艺术。

1.建筑创作的时代性

一个时代的建筑可能达到的水平,总是由那个时代的物质和文化发展的水平决定的。比如在古埃及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建筑艺术就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在古王国时期(第一时期),建筑物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这是由于当时所使用的材料是石头,而且掌握了一定的石料加工、测量与起重等技术。在中王国时期(第二时期),这一时期是被公认为古埃及最富庶的时代之一。政局上的安定反映在物质的繁荣上。全国各地皆破土开工、兴建房子,致使如今的埃及几乎每个城镇都在建筑架构上留下了中王国时期的痕迹。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该时期出现了具有经济意义的城市(不归属于严格的“商业城市”)。此阶段的主要建筑形式是石窟陵墓。建筑成就上,已采用梁柱结构,可以构造出宽敞的内部空间。而在新王时期(第三时期),这是古埃及空前绝后的强大时段。频繁的远征和战斗掠夺了大量的奴隶和财富,奴隶成为建筑工作的主要施工者,饱受苦难和压迫。此时的建筑形式主要以神庙为代表,制造出威严、神武的气势。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建筑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物质和文化发展水平,同时也显示着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和美学观念,因此它总是具有时代标记的意义,反映时代的面貌。比如在印度的两次大的变革中,时代的缩影便与其形影不离。在莫卧儿王朝时期,产生了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交融的印度一萨拉森文化。在15-19世纪统治的莫卧儿王朝时间的印度一萨拉森文明,成为印度的主要民族传统,泰姬陵就是这个时期的的经典之作,是穆斯林文化的本土服务性。在世界文物古迹中,它足以与万里长城、金字塔媲美,被印度誉为“瑰宝”。

众所周知,建筑不是通过生活的具体面貌来反映时代。它的时代特征,当然与它的使用功能是分不开的,除了来自它在当时所实现的功能之外,就是它所具有的风格。比如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当时是出于防御外敌的军事功能而修建的,而现在却成了中华民族的标志之一。再比如天安门过去是封建王朝的正门,今天却是国徽上的图案,伟大祖国的象征。当然时过境迁,原有的功能消失之后,但风格依然鲜明,时代所赋予的气息依然生生不息。

2.建筑创作的地域性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的,这是造就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上来讲,它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如果从地域性狭义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建筑创作的地域性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2.1基于自然条件差异的表达

居住建筑是人类历史中出现的最早,发展时间最长的建筑类型。原始社会中,人类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只能依附于洞穴、森林。因此,遮风避雨、寻求宜人的内部气候环境是建造房屋的原始动因。所以,在影响和决定建筑空间形式的因素中,气候条件是最基本、也最具普遍意义的因素。它决定了地域建筑空间形式中最根本的部分。不难看出,处于相同气候带内的地域性建筑空间形式也呈现出相似性。特定地区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各地的传统居住空间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就产生了各个地区特定的风格。

干城章嘉公寓是建筑大师查尔斯・柯里亚的代表作,位于印度南部的重要经济贸易城市孟买。孟买的建筑与其他受到全球化冲击的城市一样,面临着缺乏本土化形式,西式城市景观泛滥的问题。柯里亚试图从环境空间控制、景观区分来实现一个地域性的建筑。(如图2干城章嘉公寓――查尔斯・柯里亚)

印度盛行东西向季风,房间大多东西朝向,西面可以享受从海上吹来的凉爽空气,东面则可以欣赏城市的景观和建筑群。考虑到印度人对于室外空间的钟情,柯里亚通过剖面结构错层营造出了两层高的室外平台花园,这样不仅能够遮风挡雨,同时两层层高的阳台又有利于室内通风和景观的引入。整个建筑优化了通风、遮阳和降温,且没有使用任何机械设备作为辅助。提供给居住者一份属于自己的室外空间,来满足本地人的生活习俗。

2.2基于社会文化条件差异的表达

居住建筑作为人类生存活动的基本场所,受到社会、文化条件的广泛影响。居住环境具有满足人生理、生活所需的物质功能和满足人心里意向、文化行为和人格行为的精神功能。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受到人的感情的影响,而人的感情和心态又是来源于特定的自然和环境和人际关系。

居住建筑应反映当地的经济水平、价值观念、、文化修养、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等。地域文化所包含的独特元素,应当与在全球化思潮的交流中不断净化后脱离出来,形成更具地域特征的文化。

住吉的“长屋”建成于1976年,是安藤的早期作品。(如图3住吉的“长屋”――安藤忠雄)

这座建筑存在着奇特的逻辑,从外部看,建筑与自然环境对峙,正立面除了入口的洞口完全被清水混凝土封闭;内部,空间力求与环境自然亲近,居民可以自由的享受阳光。这是对东方精神中平和、清静、内省的建筑语言表达。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日本人矛盾而复杂的心理:即,对未知世界体现出的抵抗和畏惧以及对熟悉环境体现出的亲近和留恋。

在安藤的作品中,日本传统建筑如神社、寺庙和农舍的影响以及日本传统文化的融入,使它的建筑表现出一种闲静、空寂、单纯的美和诗一般的意境。楔入手法一般是用厚重的混凝土墙来围合封闭的空间。他认为,建筑应避免城市的喧嚣,让人们去体验生活的真正内涵,富有“诗意地居住”。

2.3基于经济技术条件差异的表达

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技术水平、建造水平的不平衡,使得建筑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着人们以往固有的价值观念。

建筑技术是建筑中所有物质构成和精神构成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推动建筑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地域建筑技术的产生、发展除了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外,主要由地域的自然条件所决定。如地域气候、地质地貌、资源材料等等。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使建筑适应了地域的多种要求。技术是实现建筑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创造属于人们的场所。地域主义应该对技术采取一种真实的、合理利用的态度。

3.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和时代性

众所周知,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映。随着世界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人们在利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确实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全世界从大建设中得到了好处和受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和地域文化的消失。作为中国的建筑师,都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从事建筑创作的黄金时代。

建筑师要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从生态观的角度看待建筑设计,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对于城市建筑,应用城市的观点看待建筑,尊重城市已经形成的整体的布局和规划,兼顾建筑和自然的关系,在体量、体形、建筑形式、空间布局甚至材料和色彩等方面下工夫,运用和地区相匹配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就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

在巨大的建设的面前,我们在心理上,综合素质上,都还准备不够,理论上观念上尚未跟上时展的步伐。这主要反映在创作方面我们还处于一个比较迷茫的过程。当前的整个建筑创作,在同步发展的同时,也处于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而我的个人体会是:建筑要有一个可持续发展观和整体观,建筑创作要同时体现地域性和时代性。

参考文献

[1]亚历山大・楚尼斯著,陈燕秋,等译.全球化的世界、识别性和批判地域主义建筑[J].国际城市规划,2008(04).

[2]王雪莉.居住建筑地域性的空间表现研究[J].全球化与地域建筑文化,2007(02).

[3]刘芳.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主义建筑创作[J].山西建筑,2009(09).

第5篇

关键词:绿色经济时代;建筑材料;检测

1绿色经济时代下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及概念

1.1绿色经济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绿色经济概念开始进入到建筑行业中。通过资料可知,“绿色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一种环保、健康的经济态度。绿色经济主要表现在把传统产业经济与环境结合起来,引导市场健康平稳的发展,进而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保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会影响到环境,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保证人类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由此可见,在绿色经济时代中,建筑企业也需要以“绿色”为目标,使用可循环的建筑材料,促进建筑行业健康的发展。

1.2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1.2.1保证建筑材料的安全

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可以保证建筑材料的安全。建筑是建筑材料与人工综合而成的结果,选择合适、绿色的建筑材料可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效果,最主要的就是影响建筑的安全。所以,可以通过检测建筑材料,帮助建筑企业排除一些不合理的建筑材料,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减少以次充好的现象,使整个建筑行业可以健康的发展。如果在建筑施工中使用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就会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所以,在检测建筑材料时,检测人员要对建筑材料的强度、韧性、性能、环保等方面都要进行测量,让建筑材料能够达到相关标准。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还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保证建筑物的承载量,这样可以减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建筑材料不符合建筑设计的要求。

1.2.2保证建筑材料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对建筑建设的经济效益产生巨大的影响。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考虑到建筑建设的整体效益,在不降低建筑材料成本的同时,还要选择一些质量过关的建筑材料。如果在建筑材料检测中出现材料问题时,就会导致整个建筑施工出现问题,到时候难以解决这样的危机。虽然建筑企业可以选择一些质量比较差的建筑材料可以降低整个建筑的成本,但是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出现豆腐渣工程,进而影响整个建筑产生的综合效益,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发展和信誉。

1.2.3保证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匹配度

通过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才能够保证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让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一定的匹配,保证建筑项目能够完成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建筑整体的质量。通过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可以让建筑材料在设计师的手中充分发挥建筑材料的作用,保证建筑材料的整体性能,让人们可以满意建筑的设计。

1.2.4利于建筑的美观

在绿色经济时代下,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想要突出建筑设计的人性化、自然化,所以,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也要具备人性化和自然化的特点。建筑物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们的视线,就是因为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比较高。所以,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通过建筑检测才能够让建筑设计师放心的使用这些建筑材料,把建筑设计的特点通过材料表现出来,让人们可以对建筑物进行欣赏,达到建筑物的美观,让人们住的舒服,还可以得到身心上的享受。

2绿色经济时代下建筑材料检测的方法

在绿色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建筑材料的检测策略大致分为试验检测法、抽样检测法和对比检测法,不同的检测方法适合不同的建筑材料。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所用的材料都被称为建筑材料,在建筑材料的划分上可以分为装饰材料,也就是当建筑物搭建好后,对建筑物的外体进行涂抹油漆、贴瓷砖、进行刮大白、涂抹墙面等,结构材料也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进行基本的搭建,需要用到水泥、混凝土、钢筋等,通过水泥和砂石的结合,把钢筋打入到地基中,保证整个建筑物能够牢固。随时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会选择一些专业的建筑材料,比如防水材料、保温材料,通过这样专门的材料可以保证整个建筑物的性能。检测建筑材料时,需要根据当地环境来选择适合的材料,根据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这样能够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以下就是对三种检测方法的简述。

2.1试验检测法

试验检测法一般不适合检测种类较多、数量较大的材料。由于试验检测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试验检测,使施工单位掌握某种材料的性能和特点,因此,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检测新型材料。在绿色经济的大环境下,常使用该方法检测材料,这是因为目前的建筑材料市场常出现新型的、绿色的建筑材料,施工单位对未使用过的材料不了解。因此,施工单位在决定使用某种材料前,会选择试验检测法检测新材料。比如,对于智能混凝土而言,其成本比一般混凝土高,如果施工单位想采用这种材料,则必须对其特性有足够的了解。采用试验检测法抽取少量该材料,在对比检测结果后可得到较为准确的检测数据,从而获得智能混凝土的结构性能。

2.2抽样检测法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时,可以通过抽样检测的方法。抽样检测法主要适用于检测数量较大、种类较多的材料。当建筑企业在购买同样建筑材料比较多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把建筑材料送到检验部门。检验部门可以通过这样的检验方法随机抽取多份建筑材料对其进行重点的检查,通过对建筑材料的比对得出加过,进而对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材质进行判断。

2.3对比检测法

对于建筑材料的检测,可以选择对比检测的方法。对比检测法比较适用于检测施工单位长期采买的建筑材料。这样可以让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进行全面的了解,因为施工单位一般比较了解长期采买的材料,所以,在检测后来购买进来的材料时,可以曹兆以往这种材料的数据,这样可以得到相对可靠的信息,保证建筑材料的结果。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绿色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需要建筑行业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慎重。保证建筑材料要高效、便捷、绿色环保,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在未来建筑材料行业中发展的态势会越来越好。但是,由于我国建筑材料的种类比较多,就需要建筑企业在选择材料时不要跟风随大流,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保证材料的性能,对建筑材料的市场进行考察,保证建筑材料的性价比。所以,建筑材料的检测在建筑施工中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粟良雨 单位: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孝单.绿色经济时代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及策略[J].商品与质量,2016(39):121~122.

[2]孙秀梅,孙桂民.关于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城市建筑,2013(22):228~229.

第6篇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古建筑保护

一、引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

20世纪40年代人类史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这是数字技术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50年后美国人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撰写的《数字化生存》一书的问世再次把世人猛然惊醒,一个数字化的新时代已经来临。如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日益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早已和数字技术密切相关,人与人的交流也更依赖互联网络。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纸质阅读、现场购物已成为旧时代的符号,人们之间的联络变得更有效和迅速。数字化技术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身处不同领域的人们都势必感受到它所带来的翻天覆地之变。古建筑保护,作为保护和延续人类文明重要的一部分,在时代的影响下,势必呈现出新的趋势。

二、古建筑走向数字化保护及其意义

2.1古建筑保护面临的形势

世界上得以保存至今的古建筑或者比较完整的遗迹几乎都是使用石料建筑的,而中国古建筑几乎全都是土木或者砖木结构,即使侥幸免于虫蛀鼠啮,也难以经受气候和时间的考验,不少画栋雕梁都在火灾中灰飞烟灭。尤其是在一些地方古建筑保护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古建筑遭受了更为严重的破坏,古建筑保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2.2以往古建筑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1记录古建筑各类信息资料的载体不易长久保存

过去人们常用纸质文献记录古建筑的构造做法、相关历史等信息资料。当今,正如以往人们通过写信保持沟通的方式正在逐渐被e—mail等工具代替一样,原始的纸张记录保存各类信息数据的方式已面临被淘汰,因为其不仅存在对信息的保存和记录的精确度不高的缺点,而且大量书籍等纸质材料笨重又占空间,易被腐蚀,怕火,一旦毁坏就难以复原。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利用已有的摄影摄像等技术记录文化遗迹的信息,但这些资料同样存在难以长久保存且不够准确的问题,比如录像带老化程度较快,摄影摄像技术又会使图像产生失真等。

2.2.2古建筑维护与加强其对外展示相冲突

随着经济的发展,祖国各地对于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势如破竹,而古建筑的参观游览是旅游开发当中的重要一项,增加古建筑的公众开放性固然有利于其自身文化的传播和展示,但是,过度的开放展示带来的维护成本增加和损坏速度的加快无疑使展示和维护在一定程度上对立起来,由此一来,就造成了有些地方的建筑古迹只可远观、不可走进接触的局面了。

2.2.3传统建筑工艺的消失

中国古建筑工艺极其考究,但是这样具有精湛工艺的匠人在我们的社会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没有经济保障,不得不另寻经济来源,造成传统工艺的渐渐流失。

2.3古建筑保护走数字化道路的意义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为文化遗产的长期保存和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数字化遗产保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极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首先在信息保存方面就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再加上其具有高精度和高逼真度等优势,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带来无限可能。

三、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

数字化保护技术基于计算机与网络环境的新型实用化辅助系统或手段,采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多媒体、宽带网络与数据库等先进信息技术,为古建筑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对与古建筑相关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及三维数据信息,提供数字化保存、组织、存储与查询检索等手段,并进一步建立数字化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馆,为古建筑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服务。

当前,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古建筑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古建筑的数字化保存

数字技术的发展促使更高精度的图形图像技术设备相继产生,更精确真实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技术也随之诞生。数字化保存主要利用先进的二维三维扫描、数字摄影、三维建模与图像处理等技术,实现文物图形结构与纹理等信息的高精度获取与保存。目的是在计算机里建立相关的数字模型,为文物的信息保护、修复、研究、参观和开发利用等提供准确的数字化素材。

3.2建立数字化的古建筑虚拟博物馆

信息技术空前发展的今天,已有很多博物馆开始探索新技术,把计算机应用于博物馆展示领域。在数字博物馆里,传统博物馆中的展品如今只需敲击一下鼠标就可以清晰且内容详尽地呈现在阅览者面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人们更能实现在虚拟博物馆中的漫游,大众难得一见的建筑古迹也通过互联网络实现了人们一饱眼福的愿望。

3.3古建筑及相关文物的虚拟修复与复原

根据已保存下来的各种建筑文物相关的数字化信息数据,结合艺术家、保护专家等的研究和经验知识,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对后来发掘发现的建筑古迹及文物进行虚拟修复与复原,还原其原貌。比如说把文物上一些变色、褪色、脱落的艺术图案通过数字化方式复原成最初画成时的辉煌效果,而这些过程都可以在不接触文物的条件下完成。

3.4数字化辅助设计对古建筑保护的传承和发扬

目前较常用的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平面图案的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二是对三维实体工艺品的造型进行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

通过数字化图案、工艺品辅助设计系统,可以对已有的典型图案、工艺品进行创新设计,从而创造出不同个性、丰富多样的符合时代需求的艺术作品,有助于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p#分页标题#e#

四、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古建筑保护的价值

4.1古建筑保护的宗旨—尊重其原真性

以往我们总喜好对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被破坏掉的古建筑大兴重建,最后建筑是落成了,也像模像样,但却造就了一批为后人所批评的“假古董”。浙江宁波的慈城孔庙修复工程中,主持专家坚持把历史上被破坏掉的建筑全部重新建造,最终的结果是造成与历史记载的不相符合,没能够完全尊重孔庙的历史,以至于后来在周边发掘出了新的墙基却不了了之。动辄重建的观念背离了古建筑保护对注重原真性保护的思想,而建筑的原真性价值就恰恰在于时间赋予建筑的特殊文化意义,它应该是强调不改变历史建筑的原状,保持现状的做法,而粗糙的重建是对历史建筑文化价值的极大破坏,同时也是对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就好比说有段时间网络上热议的“重建圆明园和阿房宫”一事,支持的言论根本不堪一击,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那仅仅是极少数官员的夸夸其谈。引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的一句原话:“已不存在的建筑不应重建”。可见,注重原真性是检验建筑文化遗产的一条重要原则。

4.2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对保护古建筑原真性的尊重和延续

我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多少建筑遗产被埋葬在历史的大浪潮中不复返,人们对逝去历史古建的珍惜和渴望重现的动机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在处理方式上不十分恰当:如今,我们对待古建筑保护有了更强大的技术力量的支撑,各种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使我们在尊重历史古建筑原真性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完成古建筑的复原、重建、信息资料保存等工作,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古建筑的保护和展示。

4.2.1数字技术帮助我们更有效而全面地记录古建筑上传达的各种信息

古建筑之所以可以作为文化遗产备受保护,关键在于其历史价值,而体现这些历史价值的,恰恰就是古建筑上传达给我们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表现为材料上的、图案上的、形态上的、构造上的,也可以是空间组织上的。利用当今较为成熟的数字化保存技术(如前所述),可以对以上各类信息进行高精度和高真实度的保存,将各类信息转化为计算机数据提供给不同领域用于研究,同时又不会对原始建筑造成破坏。

4.2.2通过数字技术对已不复存在的历史古建进行虚拟重构,再现人类文明的辉煌

前不久在美国洛杉矶举办了一场名为“古罗马重生”的数字展览,向人们展示了古罗马城在公元320年鼎盛时期的风貌。整个虚拟的古罗马城是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在去年重建的,他们用数字技术虚拟重建了古罗马城内的大约7000座历史建筑。通过视频设备,人们可以360。的领略整个古罗马城的风貌。欧洲人对待历史建筑遗产同样充满热情,但他们也清楚认识到盲目重建带来的后果,于是借助于计算机,人们可以更好地再现历史,通过各种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现实的场景,达到高度的图像、声音等方面的高度拟真,在不动一砖一瓦的情况下,人们同样能够身临其境地领略到历史古迹的魅力,了解过去的历史和文化,这不仅节省了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同时把历史建筑中无形的遗产延续和传播了下来,这是数字时代古建筑遗产保护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体现,更是建筑遗产保护的时代特征。

4.2.3通过数字技术重现过去的生活方式

建筑为满足人们生存的需求而存在,成为我们生活的载体。不同的建筑形态造就不同的生活氛围和气息,与建筑发生关系的种种生活场景和生活习惯即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也属于建筑遗产的一部分。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一些传统的建筑形态已不复存在,与之相伴随的生活场景和模式也就荡然无存,从建筑遗产的保护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希望过去的生活场景和模式可以得到延续。但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过去的生活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物质需求,为解决好这一矛盾,我们借助数字化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对过去的生活方式、场景等进行复原,借助先进的虚拟显示感应等设备,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穿梭在三维的虚拟环境中体验感受过去的生活场景和氛围,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与电脑的交流,加强场景的互动性和真实感,从而更好地保存和展示出过往那些有价值却已不适应时展水平的生活方式。

五、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古建保护的具体方法

5.1策略以数字化信息收集和复原为主要手段,建立数字化展览馆全方面对外展示、宣传和保护古建筑文化遗产。通过一系列的数字技术达到古建筑保护的数字化的目的。

5.2策略步骤与方法

5.2.1信息采集与处理,复原对象信息库

信息资料数字化是古建筑数字化保护研究的基本前提。也就是说要到现场对保护对象进行大量的信息采集工作即现场作业阶段,之后再进行信息的整理,最后将所收集的资料数字化。数字化的成果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数字化的文献资料,二是实体信息成像,分别对应建筑平面图中的各视点:三是数字化的测绘图以及在测绘图上整理得到的各种分析图和细节图样,这些数字化的测绘图将成为虚拟模型建构的基本依据:

(1)文献文字数字化古建筑文献数字化主要是运用word技术编辑处理,把与古建筑相关的文字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并可以利用声音录制等方式作为对数字复原后的文化背景补充。

(2)实体信息成像数码成像是通过感光器件来实现从实物到图像的转换过程。即通过数码成像技术实现古建筑实体信息的初步数字化。其常见的数码技术产品最常见的有扫描仪、数码相机、家用摄录一体机等。数码相机和摄录机可以直接将古建筑实物转化为图片,DV等数字信息。而为了保证古建筑的精确度,数字化研究中,对于古建筑的各种规划设计图、测绘图、照片以及模型等的数字化则采用成像质量高的扫描仪。

(3)数字化的测绘图技术数字化的测绘图就是用扫描技术把建筑的实物信息转化为某一阶段的数字信息,通过Photoshop等软件的处理,得到的图片可以作为数字化的一部分成果加以保存和研究,如色彩和形式等方面。但是对于古建筑的很多信息,只有数字图片还是不够的,如建筑的平立剖面尺寸、构件大小等。要想在数据上科学地反映建筑遗产的实物信息,就必须借助一定的绘图软件技术才能达到,如AutoCAD技术。#p#分页标题#e#

5.2.2虚拟模型建构

利用计算机数字测图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对保护对象的所采集的各种数据进行对数据进行层次和类别加工处理,建立对象的三维数字模型,以便利用计算机在各种载体上进行多方位、多层面、客观、形象地再现。在虚拟过程中应遵循自然直观性、兼容性、异构性、可扩展性、灵活性等特点,以最终达到利用计算机的高科技手段构造出一个虚拟的世界,使参与者获得与现实一样的感觉。

5.2.3信息集成与对外展现

实现信息集成和共享是数字化的一个基本目的。常用的信息集成及其实现方式多以数字化模型为核心,集成对象包括图像、文档、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数字媒体。可采用的集成技术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有Internet/Intranet这种较成熟的大众化的集成技术。

复原后的数字信息常以多媒体为载体,通过建立网上虚拟展览馆等方式借助互联网的高效最大限度地传播给世界各地的人民,同时得到动态的反馈,从而不断地扩充更新自身信息数据,不断地对其中的各种不确定信息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协同的纠错工作,最终实现数字化复原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7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现代建筑

[abstract] the building regional culture times is a whole concept, the region is building the foundations of the survival, culture i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building and taste, 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embody building and development. The three supplement each other again, indivisible. If the architect can understand well an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hree buildings, emphasize integrity and unity, can create distinctive architectural.

[key words] regional culture; Architecture design; Modern architecture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大家都知道,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映。随着世界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人在利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确实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全世界从大建设中,得到了好处和受益的同时,带来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和地域文化的消失而担心忡忡。而作为一个中国的建筑师,处在这个时间里边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从事建筑创作的黄金时代。

一.引言

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上来讲,它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比如说在我们南方地区,炎热地区跟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显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山区的建筑和滨河的建筑也是不雷同的,比如说我们广东,我们这个地方也属于跟岭南一个大区域,这个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它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潮湿,四季长青,所以人们往往形成一种喜爱,室外活动,崇尚自然。建筑处理着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逐渐形成了轻巧通透、淡雅明快,朴实自然的岭南建筑风格。

建筑如果从建筑的地域性,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我认为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的,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建筑师要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要用城市的观点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的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工夫,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就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

当然,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师应该在地区的传统中,来寻根,发掘有益的“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我觉得这才是建筑师真正广阔的创作空间,也是建筑师取之不尽的源泉。

二、地域文化特性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研究概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当今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减小,正在向国际大同化方向发展。但是建筑设计领域受各民族内部文化影响,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要有意识地从地域文化入手,寻求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在不同的地域之间,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自然条件的不同,因而出现地域建筑文化的差异。建筑的设计受到各地地域文化的限制与制约,为适应当地的历史文化气息和各地不同的地域气候和地理环境,必须针对其文化和气候进行建筑设计。因此,为了适应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在设计中,必然要考虑到地域文化的要求,将当地特有的地域文化因素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并最终形成建筑文化的地域性。

在文化趋同加剧的今天,人们对地域文化特性的生存与发展更为关注。人们一方面直接对地域文化的特性进行保护,例如增加端午节和清明节假期,增强人们对节日的认识,保持地域文化的特有生活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对地域文化元素符号的变异和借鉴将其融入到设计中。建筑设计的地域文化性体现更为明显。如今,地域文化特性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不再仅仅局限于将某个文化元素强加到建筑上,而更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和当地人文的交流,这种整合使建筑与社群文化和生活方式相一致,人就有了归属的感觉。也唤起人们对本地文化的重视与保护,使得建筑与周边环境、历史文化和所在城市有了交流。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和杰出代表人物,以及历代杰出的建设成就。我们只有尊重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差别,尊重每一种建筑文化才能使世界建筑丰富多彩。

三、地域文化特性在现代建筑

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相融合而产生建筑的地域文化性,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两个方面,在此,自然环境包括纬度、光照、气候等也就是建筑设计的自然属性,历史人文包括历史遗留和人们的意识形态即社会属性。建筑设计的两种属性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因为建筑的设计和应用总是发生在特定的地方环境之下。设计中只有自然属性而没有社会属性的建筑是不存在的,对于自然环境的过分追求而忽视人文因素的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就会很难与当地社会相容,也会导致地方特色的消失。相反,过分强调当地人文元素而忽视自然环境影响的建筑也必定会在与自然环境对抗中消逝。

建筑设计的社会属性是建筑技术在与特定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人们通过不同仪式化行为将文化意义赋予场所。建筑中不同的材料、色彩和形式都可能包含着现实中的某种文化意义。建筑设计受环境的制约并作用于环境,它的完善表现为设计的人性化以及与当地社会的相互适应和促进———即建筑设计与地方文化的整合。这种整合使建筑变得与社群文化和生活方式相一致,从而使人有归属的感觉。

在建筑设计时将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等软文化要求与其进行有机结合。不同文化模式下的建筑尺度和建筑风格会表现出某种差别,它是这个地区一段时间内的变迁所留下来的一种特有的地域差异性,是建筑设计地域性的民族性之源。在任何人类社会中,社会生活是系于地域上的集居。由于风俗的差异,建筑文化和建筑活动必然产生差异。

四、地域文化特性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的发展及延伸

建筑设计在吸收与借鉴现代设计手法和文化的同时,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自然和社会两个属性,将其融入到地域文化中,最终在建筑设计中表现出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在建筑设计实践当中,首先应加强对技术导向的创新:地方技术是与当地社会相容的技术,民众对地方技术有相当的认同感。此时,技术由于符合了情感因素而已经超越了工具的层面,成为地方文化的物质载体。许多地方技术具有相当的科学内涵,其外延的拓展以及与现代化手段的结合,使得他们至今仍然具有适应性。

其次,还要加强对地方风格的创新:建筑设计的进步和革新出现于物质文化领域,从社会趋势上看,建筑地域文化性制度、观念文化最终必然要适应建筑的自然属性。建筑与地方的关联性是整个综合的概念,这种关联又局部地反映在各个方面:与地方自然的关联、与地方经济的关联、与地方文化的关联等等。能与地方环境有机结合的建筑必然在各个方面都与特定地方有合理的关联,在回应地方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回应了地方经济与文化,此时建筑技术就是客观地“表达”了地方性。

第8篇

伴随信息技术推动下的新思维与新技术的发展,我国绿色建筑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需要从根本的思维、方法、技术层面上探索全新的、可操作的理论与实施方法,以解决建筑在物质、能量与信息流动过程中的脱节,解决新的绿色建筑思维与传统方法手段的脱节,实现绿色建筑的再发展。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再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分析,从建筑信息化与工业化、绿色建筑碳排放系统计量、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等方面分析绿色建筑再发展的必然与可能,并探讨再发展的趋势与途径。

信息时代给社会带来了全方位、前所未有的变化,建筑领域更是如此,新的数据思维与新的信息技术促使建筑面临一场新的革命,我们所倡导的绿色建筑也将成为走向信息时代的新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也面临着再发展的问题。

那么绿色建筑再发展的核心驱动点在哪里?再发展面临哪些问题与障碍?又会出现哪些本质变化和发展趋势?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思考。

1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大数据、非线性、数字化等对传统逻辑思维提出了挑战,同时建筑能量维度与碳排放概念使得以往建筑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发生了改变,由此引发的绿色建筑内涵也发生了根本改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不同媒介在建筑全生命周期整体设计与建造思维中的作用,重新评估并重组现有建筑设计过程、生产施工过程、运行管理过程,重新建构建筑企业、部门、组织以及人员间多方协同、协作关系等,以提升信息时代绿色建筑的品质与效率。

可以肯定,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建筑业以往的粗放生产方式将会出现质的变化,精准的建筑模型和数据技术使得绿色建筑定量评价成为可能,新的发展促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性质与结构发生转变。

1.1 绿色建筑的信息化与工业化

信息技术成为绿色建筑再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早在1999年英国就在报告中指出,5年内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英国建筑业可以节省约30%的项目成本。根据各国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信息化的介入可以将施工工期缩短15%;将建筑市场带入互联网,可以节约30%~35%的项目成本。基于上述原因,世界各国都在建筑信息化与绿色化方面进行了深人的研发与实践。

我国建筑业经过多年的高污染、高耗能、低质量、低效率发展,原有的粗放型建筑建造方式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建设的需要,超过全球总量50%的建筑工程量需要寻求全新的设计建造模式,实现建设的快速高效和绿色环保,以缓解国家经济和环境的巨大压力。

信息技水与建筑工业化的结合,将成为绿色建筑再发展的个重要途径,为我国建筑行业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契机。然而,由于我国建筑标准化工作)带后,相应建筑部件的通用化程度低,并未充分发挥新部件、新材料以及设计建造新模式的优越性。面对快速袭来的信息革命,我们是否在思想和技水上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值得思考。

1.2 BIM与建筑碳排放计量

虽然国内外做了大量研究探索,建筑碳排放定量评价至今仍然是一个难题。然而,随着绿色建筑进一步发展,建筑碳排放计量又是必要的,BIM技术为建筑碳排放科学计量提供了新的平台。

BIM既具有整合建筑全生命周期整体设计模型信息的特点,又是一种建筑模型的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是个共享的知识资源,可共享建筑模型全生命周期的相关信息资源,并可为绿色建筑从建材生产到拆除及处理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信息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由此可见,BIM技术在绿色建筑性能的量化计量上具有全面性和精准性的优势,能够应对情况复杂、时间跨越大的建筑碳排放的计量与评价问题。

1.3绿色建筑标准与评价的再发展

目前国内外现有关于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基本可以分为两类:市场导向型及技术导向型。市场导向型评价方法简单、易操作,但较为粗放,定量标准少,技术导向型则正好相反。在绿色建筑认识发展的初期阶段,市场导向为主的评价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思想和新技术对绿色建筑的推动和再发展,也必须有更为客观、可衡量的技术导向型的标准作为引导和评价。从目前发展形式来看,我国现行的绿色建筑标准也面临体系更新的挑战。

2建筑工业4.0

德国率先提出将工业4.0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使得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成为未来国家竞争力的焦点。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可以肯定,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是改造和提升传统建筑产业的突破口,因此,深入研究如何以信息化带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发展的当务之急。

2.1 信息日寸代德国的发展思路

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 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与合作形式。建筑产业更为显著,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这一趋势将使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 个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可见,随着时展,建筑工业4.0的发展目标不再仅仅是追求大量、快速的建造,而是通过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设计,实现设计生产全产业链的资源智能化配置,达到高质高效、节约环保,真正实现绿色建筑个性的设计与精致的建造。2.2新型工业化的挑战与我国现状

发达国家利用先进的工业化设计建造手段,具有质量可控、成本可控、进度可控等优势,建筑综合效率大幅提高,施工周期仅为传统方式的1/3,同时,用工量也大大减少,施工现场无粉尘、噪声、污水等污染。建筑工业化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和标准,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应用,瑞士80%的住宅以通用部件为基础,英国达到75%以上,日本达到70%,美国住宅构件的标准化、商品化程度甚至达到90%以上。

与此相比,我国建筑业建造方式极其粗放,我国建筑量约为世界总量的50%,但工业化率仅为7%。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近一半,为46.7%,建筑业牛勿质资源消耗占钢材的55%、木材的40%、水泥的70%、玻璃的76%、塑料的25%、运输量的28%。这些材料的生产需要冶炼、熔融、烧结大量的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原料、化工原料,因而建筑业也间接消耗了大量的矿产和土地资源。从我国目前的建筑业产业地位和行业特征来看,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的任务十分艰巨。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数据显示,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7.67万亿元,占GDP比例约7.03%,是国家经济支柱产业,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同时建筑业关联上下游50多个相关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也导致了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步伐沉重。

然而,建筑业企业从低端、高耗、产能过剩的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转型,推进我国建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然选择,而这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推动。

2.3发展思路与途径 以BIM为核心的建筑信息化技术为建筑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快捷、高效的发展通道。在当前我国建筑工业化与建筑信息模型相互隔离发展的状况下,应当以BIM技术为支撑,推进我国建筑实现跨越发展,由传统粗放产业迈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绿色建筑工业化。同时,以建筑工业化为载体,应当尽早实现BIM在建筑及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制造、施工、运维全过程的集成化应用。绿色建筑再发展必将走上建筑全产业链信息集成的技术路线。

这种建筑工业化是采用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开展建设项目的实施,每个项目涉及的产品、专业技术门类繁多,每个项目所承载的信息量巨大,没有合适的信息交换手段,势必无法发挥工业化的优势。结合BIM模型的信息承载能力,以可视化的BIM模型为信息交换方式,实现设计、采购、建造、施工、运维各环节协同作业,是BIM的最大价值所在。与先进制造业采用PDM/PLM进行产品数据管理和供应链协同类似,BIM还可以帮助建筑项目的所有参与方、供应商协同工作,真正实现工业化、全供应链协作的建造方式。

BIM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生产工厂化”“施工安装装配化”“生产经营信息化”“项目生产集成化”五个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优势。作为一种新型的设计与建造思维方式,新型建筑工业化在设计精度、构件部品生产、施工、项目管理以及后期使用维护上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上亦有巨大潜力。因此,可以说BIM是促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将基于BIM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应用于构建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体系中以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生产,是我国绿色建筑未来再发展的必然。3绿色建筑的碳排放计量与导控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建筑师和工程师仍然是依靠先前的经验进行设计,用粗放的方法进行建造,并没有进行详细、科学的分析与计算,因而无法保证整个建筑过程的绿色化效率与品质。对于绿色建筑,碳排放作为 个重要的指标却很难精准地计量评判。

3.1 建筑碳排放的计量问题

我国还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据世界银行估计,截至2015年我国新建筑将占世界总建筑的50%。我国已经制定了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的目标,建筑低碳化任务艰巨,绿色建筑量化评价碳排放势在必行。

然而,碳排放计量尤其是建筑的碳计量问题,在国际上一直是学术难题,相叉寸其他领域,确定建筑碳排放基准线比较困难,基准线问题很复杂,建筑类型多,各地区也不一样。但是建筑碳交易是未来碳交易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随着建筑碳计量方法的完善和基准线的确立,建筑碳交易会成为国际碳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3.2基于BIM的建筑碳排放计量与评价

关于碳排放模型的研究集中在生命周期划分、碳源确定上,不同的核算边界计算结果完全不同,也没有可比性。目前国际上对建筑全生命周期已有较深入的认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量化统计和计算方法也有一定的发展。美国bSa (building SMART alliance)对目前美国AEC领域的BIM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应用现状做了比较详尽的归纳。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方法上,传统的线性周期评价不能满足要求,按照目前国际的认识,建筑全生命周期应该划分为如下五个阶段:建筑材料、设备及构架的开采及生产制造,建筑施工,建筑运行使用,建筑拆除及处置阶段。特别是建筑材料拆除后的处置回收阶段,往往被忽视。

德国DGNB第二代可持续建筑评估体系,首j欠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引入碳排放量的科学计算方法,其计算原则是:分别计算建筑材料在生产、建造、使用、拆除及重新利用过程中每个步骤的碳排放量并相加,形成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总量。在这个过程中,建筑信息模型发挥了核心作用。

3.3建筑碳排放的标准与引导控制

当前,由于很难给出低碳建筑的基准值,建筑碳排放模型的分析大多停留在定性的理论分析上,在绿色建筑的碳排放评价上英国和德国的探索有很大贡献。英国于2006年12月了《可持续性住房规范》,该规范针对建筑设计和旧房改造,对建筑碳排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目标,从建筑运行、建筑维护和能源利用等9个方面对建筑碳足迹进行了评价。2008年,德国DGNB对建筑碳排放量提出完整明确的计算方法,计算单位是每年每平方米建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的公斤数。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的碳排放度量指标(Common Carbon Metrics)计算方法已得到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内多方国际机构的认可。

中国工程建设行业协会2014年底出台了《建筑碳排放计量标准》,该标准根据我国建筑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工程建设资料和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进行建筑碳排放计量的两种方法;对计量建筑碳排放所涉及的活动水平数据以及碳排放因子的采集工作,从内容范围、采集方法、来源渠道以及质量要求等方面都做了相应规定;对建筑碳排放数据核算,给出了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排放计算模型、相关计算参数及其选用条件;对计量结果的形式、内容等做出统一规定。该标准的出台,使我国绿色建筑碳排放计量评价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

绿色建筑再发展,需要建立建筑物碳排放计算相关数据库,用于在建筑物设计阶段对不同设计方案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比较分析,也可对建筑牛勿运行、改造等过程中不同方案的碳排放进行比较。此外,具备节能减排效益的新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技术、建筑材料、建筑能源系统,其效益将可能因此量化。当前,信息技术使得建筑物碳排放计算方法或量化评价绿色建筑成为可能。

4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再发展

绿色建筑的评估已经有25年的历史,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法是1990年由英国建筑研究所提出的“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估法”(简称BREEAM)。之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机构相继推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评估法,我国也于2006年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2014年颁布了新版本,但从本质上来说,定性打分指标过多,平行式结构较为简单,该评价体系还是市场引导型的。

4.1评价目标的转换

上世纪90年代初,英国率先研究制定了BREEAM,该标准简单易操作,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几通过评价的建筑都被认为是“对环境友好”的建筑而获得由英国研究委员会颁发的环境认定标识,进而得到政府的政策鼓励,得到开发商及用户的认可。相关的制度与建筑环境评价结合形成良性的市场效应,对生态型建筑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信息技水的推动下,绿色建筑再发展需要评价体系目标做相应的改变,从以市场引导为主转型为技术引导为主,建筑信息技术为此搭建了实现的平台。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依托建筑信息模型,能够大大提高评价的精准性并降低评价工作的成本,到目前为止,运用仿真模拟评价手法已经完全能够发展技术导向型的评价体系。仿真技术的科学性能够极大地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有效避免人为的臆断和片面性,为绿色建筑的再发展提供保障。

4.2评价结构的转型

绿色建筑的再发展,评价目标的转型,需要评价技术结构的进一步发展。效益概念成为核心,例如实现绿色建筑的时间效益、成本效益、环境效益甚至文化效益等,倾向于更加综合的评判。

有关绿色建筑的环境性能的评价目前已有不少方法,如生命周期分析、生态数据库、生态模型及其他信息系统评判方法等,但很多仅从某个角度进行评判,反映某一方面的问题,绿色建筑再发展需要更加综合客观的评价体系,包括相应的技术结构,德国可持续建筑DGNB第二代评价体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针对第一代评估体系出现的问题,如缺乏技术整体性、忽视经济问题、综合使用要求及使用者的愿望等,进行了改进。第二代评价体系包含以下6方面内容:经济质量、生态质量、社会文化及建筑功能质量、过程质量、技术质量和场地质量。DGNB第二代评价体系的结构为网络结构,而非平行结构(见图1)。

从DGNB第二代评价体系可以看到以下变化。

1)涵盖了生态、经济、社会3大方面因素。

2)推出了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LCC)的科学计算方法,包含建造成本、运营成本、回收成本的动态计算,使’绿色建筑真正能够达到既定的建筑性能优化和环保节能目标,展示如何通过提高可持续性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

3)评价标准以确保达到业主及使用者最关心的建筑性能为核心,如建筑能耗、室内舒适度、环境指标等,而不是以简单衡量有无措施为标准,这种方式为业主和设计师达到目标提供了广泛途径。

4) DGNB是建筑整体综合评价体系,最终效果需要看综合指标。这种科学体系有效地克服了第一代评估体系片面孤立评价技术的缺点。

5)推出了建筑材料和设备生产排放量以及建筑使用过程中的排放量这一建筑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价(LCA)体系,致力于逐渐建立起一套以降低生命周期消耗为目标的材料、构件全生命检测与回收的制度。同时,DGNIB体系包含了评价建筑温室气体排放、臭氧层消耗量、减少酸雨等内容,以更有力的手段让投资者和建造者分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6)德国DGNB最为关键且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其过程质量一项,这一项是将整个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监督纳入评定范畴。

4.3信息技术优势的发挥

我国绿色建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以往建筑模式提出革命性的挑战,需要从思维、方法、技术层面上探索全新的、可操作的理论与方法,以解决建筑在物质、能量与信息流动过程中的脱节,解决新的绿色建筑思维与传统方法手段的脱节,实现绿色建筑的再发展。

基于信息技术的BIM可以建立精确的建筑三维数字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施情况相符的建筑工程信息库,不仅包括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括非构件对象的状态信息,可以支持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集成管理环境。基于BIM的工程算量真正地把成本管控与设计和施工环节结合起来,能够为整个建筑的各参与方提供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协同平台。

5结语

1)随着时展,绿色建筑的内涵有了新的发展,信息技术使得绿色建筑的时空认知、能量认知及文化认知有了新的高度,并建立新的联系结构。

2)绿色建筑的信息判断与记载方式发生质的变化,信息技术使得建筑碳排放等更深层面的信息获取更精准、更完整,信息记录传递更便捷。

3)绿色建筑的生产建造结构将从垂直的竖向结构转变为平行的网络结构,从粗放的手工+机械建造的方式,发展为信息+组装的新型工业化方式。

第9篇

关键词 网络;建筑;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9-0008-02

伴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被一张网所覆盖,这张网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网络。在我国建筑业是经济支柱产业,在网络渗透各个行业的过程中,建筑业同样也不能例外。

1网络和建筑企业

任何企业要获得发展必须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作为我国经济产业中的建筑企业,其管理实现现代化已是必然趋势。在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的就是管理工具与方式的现代化。为了使得企业以更高的工作效率应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就应当要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而这就少不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进入各个领域,成为了各行各业工作开展必不可少的基础,为企业管理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快捷的工具。比如,建筑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企业各个子部门、项目部、公司总部对信息资源的共享。网络化的办公环境,也使企业更具有弹性,比如小的建筑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加强与其他公司的合作,同时还能够和更多的专业人士组成专业的员工队伍,为公司承接大型的工程项目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条件。这样既保证了公司具备小公司的灵活性,又具有不逊色于大公司的智慧资源。结果在项目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尽管并不能保证每一项工程都提供最佳的设计组合,但是通过网络却可以实现公司员工对设计中的先进部分以及施工方法的分享,同样实现了最佳组合所具有的效能。

建筑师是建筑企业中最重要的专家队伍。当建筑师利用智能软件建立了基本的建筑设计的数据模型之后,工程师可以利用网络对模型进行数据分析,而施工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网络将工地的图像下载下来,并根据这些图像帮助施工管理。而建筑商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工程的进度和造价控制方面进行有效的全程监督。与建筑直接相关的业主也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建筑模型和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等。甚至有时还能通过网络将有利的信息传递给潜在买家,有效的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以及竞争力。

在对一项工程进行设计的初始阶段,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筑师们设计建筑方案。但是由于设计方案会涉及到许多问题,比如对暖通、空调、排水、电气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进行周到考虑,不过由于信息量过大,现实中往往会因为缺乏考虑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多的改动。为了避免种情况,就需要做好建筑师与其他专业的技术人员做好协调沟通工作。而通过网络却能够有效的实现建筑师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有效沟通,从而有效改善因为各专业沟通不到位造成的设计弊病,进而提高企业的统一性、整体性以及协调性。

2网络与建筑科技

根据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发展情况,高新技术应用于建筑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其发展热点就是信息网络技术和控制网络技术。

2.1信息网络技术

信息网络技术已经在建筑物或者企业内部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建筑中能够极大的降低人们信息收集、、传播的成本。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浏览网页上所有有关建筑物内部的相关建设管理信息,并且还可通过信息系统将有关的维修服务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有效的降低建筑的维修成本。建筑物内部的员工和管理人员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还可以极大的提高管理效率,有效提升对建筑物管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协同处理能力。对于建筑设计的监控,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利用对综合数据库的访问,还能够实现对建筑物的远程监控和操作。对于建筑物实现自动化管理方面,网络信息技术是绝对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加强建筑物内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与信息系统的信息交换能力,从而实现了我国建筑物自动化、信息化管理。

2.2控制网络技术

开放性控制网络具有标准化、可扩展性、可操作性以及可移植性的特点,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控制技术的发展,网络控制在结合了网络互联后,建筑的控制已经从现场监控走向了控制网络的道路。一般而言控制网络是指对生产过程作为控制对象和特征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具体可以从我国不断出现的各种智能化的建筑中看出:首先,控制网络技术应用在智能建筑中后,有效增强了建筑内实时监控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操作性和集成性能,比如极大改善了建筑中的综合保安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异构网络的控制;其次,利用控制网络通讯实现数据管理和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管理和控制;第三,通过采用控制网络技术,有利于建筑与信息网络的应用集成,在智能建筑中,所有设备与相关的安全信息都可以进入计算机的操作平台中,实现了智能建筑内监控与“群件环境”的共享以及综合数据的集成;第四,控制网络技术可以时时对建筑内安全系统和机电设备系统的管理进行远程监视和信息采集。

2.3网络住宅

如今的居民小区在建设的过程中都会铺设网络所需的相关设备,以保证业主入住之后能够上网。这已成目前住宅的基本要求和功能。不过,网络住宅并不仅仅只有该项功能,网络住宅含有许多的科技元素。世界上最有名的网络住宅或许要属美国富翁比尔盖茨的“未来之家”了,里面许多功能对许多普通人来说依然具有科幻性。不过,网络住宅建设已经使得某些科幻色彩距离普通民众不再那般遥远了。通过铺设完善的光纤网路、配置需要的合适软件,网络住宅用户就可以通过网络时时和朋友交流,也可通过网络查询交通、还可以通过网络时时关注孩子的在外情况。而在住宅内部,也使得那些能够自动控温、高保真等高智能化的家具不再那般的遥不可及。网络住宅能够极大的便利人们生活,例如出行、购物等。而对建筑业来说,这更多的是带给人们更富有人文特性的理念,比如,人们现在就可以在住宅中享受随选网络影院的娱乐节目,极大的提高了人们对生活的选择需要。同时,网络住宅还能够便利人们的工作,最为明显的就是现在比较时兴的在家里的远程办公,即使足不出户都可以完成相关工作。

网络时代,建筑在设计、建设的过程中,建筑水准和效率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也促进了建筑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而在建筑管理方面,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建筑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更加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可以说其正在造福于我们整个人类。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 低碳经济 时展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c)-0090-02

在低碳经济时代下,绿色建筑技术也在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不仅要对建筑施工的环境进行综合性的评估,而且还要结合新的时代背景促进绿色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材料的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依旧面临诸多问题,其绿色建筑技术的实践性亟待加强。所以,还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施工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1 低碳经济时代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理念

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主要理念是节能节水、保护环境。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理念在原有的基础上还要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不仅要呈现低碳化,还要符合我国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理念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重点强调建筑设计的节能性。第二阶段则注重建筑设计在能源输入的平衡性上。这就要求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保障能量平衡。第三个阶段注重绿色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利用率。在实现低碳排放的基础上,建筑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使用可再生能源,以此来加强能源的循环利用,有效降低碳耗量。在保障建筑质量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管理来降低各种能源的使用。绿色建筑技术一方面促进我国低碳时代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2 低碳经济时代下常用的绿色建筑技术

2.1 边坡支护技术

为了加强绿色建筑的边坡防渗能力,经常采用边坡支护技术,完善绿色建筑的边坡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较多地采用了可回收锚进行施工。一般情况下锚索回收分为以下几种情况:锚索与钢绞线混拧在一起,回收过程中只需要抽取钢绞线的被称为力学回收。当锚索上面安装了特殊的联结装置的时候,回收需要将联结装置取下被称为机械回收。[2]当锚索上面安装了燃点装置时,在回收的过程中需要将燃点装置取下的被称为化学回收。锚索的回收不仅可以减少锚索对建筑周边结构的影响,还可以减少锚索腐蚀造成的污染。因此,锚索回收是一种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与体现。

2.2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地质灾害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一旦出现往往对绿色建筑造成巨大影响。为此,在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和预防十分重要。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主要用来对绿色建筑区域进行监测以及记录,以此来减少地质灾害对于绿色建筑的伤害。良好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对于绿色建筑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地质灾害的监测技术有微波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影像融合技术等。当地质灾害出现的时候,借助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及时进行相应处理,保障建筑区域内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3]例如,在建筑区域内发生地震的时候,良好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通过对建筑材料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地震灾害进行有效处理来保障建筑的安全性。

3 绿色建筑技术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

实施绿色建筑技术,首要是对低碳化发展的途径进行深入分析,依据建筑区域地质以及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在能源减排的基础上,加大对资源的回收利用,以此来保障各项资源的回收再利用。靠近海边的地区往往处于北高南低的状态,气候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是夏季的温度相对较高。根据气候特点以及地区区位的结构进行分析,在设计建筑物时应当注意建筑夏季的隔热性能以及冬季的通风性能。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围护结构分析

为保障各项资源在湿润的环境中能够再利用。因此,在建筑物设计前期,建筑物的外墙可以考虑采用空心砖作为基础墙壁。通过在基础墙壁外层涂抹隔热材料来保障建筑物良好的隔热性能,同时又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建筑物的外窗可以采用多层结构,夏季日照充足,外窗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冬季则能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和抑制过度通风的作用。

3.2 建筑节能设备分析

为了保障建筑物中各类用电设备的持续运转,建筑物在电梯等设备上可以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以及能量回馈技术,节能效果是普通电梯设备的1/3。同时在用电设备上安装燃料电池,也可以减少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不仅起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也将建筑物的温室气体排放。

3.3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可再生能源的效率占到整个建筑物能源总耗的50%,在设计的过程中可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先进技术。设计人员也可以通过对建筑物的风压进行测试和计算,获取具体的风压分布图,以此来安装小型的风力发电设备。[4]建筑物的屋顶,则可以通过安装太阳能来实现光伏发电为建筑物提供充分的电能补给。地热系统的运用为群众的生活热水提供方便,节能资源的利用,极大地增加了建筑物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3.4 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使用会增加建筑物的能耗。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其进行控制。目前最常用的建筑材料是商品混凝土,其优势在于减少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现场加工的能耗,很好地降低能量的损耗。结合旧城改造拆除的旧砖、空心砖等重新为建筑所使用,并采用适量的纸质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绿色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使用上,尽量选用当地生产或天然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结合其整体施工的特点,对建筑材料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并做好相应的物料统计,从而让建筑材料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与此同时,还要切合低碳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广泛应用绿色建筑材料。例如:保温墙材料就是较为经济环保的新型绿色材料,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的整体特性,让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价值全面发挥出来。

3.5 建设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水在施工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将消防用水、绿化用水、景观用水以及空调冷却用水、雨水等进行回收,通过对回收用水进行深度加工处理,使回收用水达到使用指标,以此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节约水资源。绿色建筑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地域条件和用户使用特点尽可能考虑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绿色可再生资源,减少对碳排放能源的依赖。[5]如在建造过程中,尽可能使用工厂统一生产的标准构件,减少F场作业,减少现场污染排放,大量采用在工厂生产,不仅可实现规模化生产减少能耗,还可依靠企业生产的环境认证、保护措施进行节能减排,效果尤为明显。

4 结语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建筑业的新方向。通过对建造过程中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绿色建筑材料选用等进行分析,在原有的建筑技术的基础上引入绿色建筑技术,并且对绿色建筑施工进行系统阐述。在建筑技术上,不仅更好地实现了产业的新能源开发和转型,也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碳能源对于环境的损害。最后,通过绿色建筑技术在低碳经济时代的运用,从围护结构、节能设备、绿色建筑材料、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水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可以促使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地提升,进一步完善建筑业的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政策,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向更加环保、健康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月莉,郭成林.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辨析[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6(3):23-27.

[2] 严乐.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绿色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96.

[3] 田家华.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J].城市建筑,2013(12):211.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化,老城区,新生命力,内涵,尝试

城市化水平随着时代的变迁,正在不断提高,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也提高了不少,而欧洲、美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更是提高地很快。城市内土地除工厂搬迁、农民房拆迁改造、老区改造搬迁外,可出让用于建设的土地少之又少。城市向外扩张动力不足,仅仅能形成卧城。何为卧城,就是指以生活居住为主要职能的居民点或市区以外相对独立的居住区。由于卧城规模小,职能有限,对母城依附性强,一边增加了与市中心间的交通压力,一边配套设施又跟不上。如果拆迁原有地块作为建设用地出让,则因原地块面积狭小不规整,地块与周围道路的连接,内部功能组织,消防等等问题都难以解决。拆除老城区是对原有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一种破坏,成为一座没有历史没有文化内涵的新城,那我们如何解决保留老城区原有建筑,又能适应现在功能,赋予老建筑新的生命力,就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有一部分人认为,拆除老建筑,搬迁老建筑,把地块空出来,通过土地出让,来建造新建筑,达到一个崭新的城市面貌。但一个城市,不是在同一时期形成的,是通过时间的积累才形成的。中国用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一个个城市的不同风格。如果我们想要在短时间内把原有建筑统统拆除,新建成统一模式的城市,那么城市虽然呈现了一个崭新的面貌,但拆除这么多建筑的成本,是不可估量的,再者如果全部拆除这些建筑,那么城市就失去了自身的历史和文化,成了一个陌生的城市。

相反,如果我们保留了老城区的原有建筑,又能适应时展的建筑使用功能及空间布局,形成富有文化内涵及人文情趣的城市节点,赋予老建筑新的生命力,达到老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和谐统一,让城市文化和历史焕发新的生命力。下面我们就浙江省的几个老建筑改造的例子,来看看是否能达到这种效果。

一、厂房改造

杭一棉厂房改建而成的运河工业三馆(中国刀剪剑、扇、伞博物馆):

京杭大运河是杭州的生命河、母亲河,见证了杭州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杭州灿烂的文化。运河拱墅段沿岸曾经是杭州的老工业基地,沿河分布着杭州第一棉纺织厂、红雷丝织厂、浙江麻纺织厂、化工厂、大河造船厂等大中型工业企业。这些企业代表着杭州工业发展的历史、鉴证了运河产业发展的辉煌。近年随着城市改造步伐的加快、“退二进三”的实施和运河治理的推进,工业企业陆续外迁,留下大量具有历史价值、产业价值和工艺价值的工业厂房,如何保护和利用这批珍贵的工业遗存,是运河综合保护的重要课题。

由于现代制造业的冲击和生活习惯的变迁,传统手工艺日渐衰退,为了保护这些具有全国影响的“老字号”,保护这批凝聚人类智慧结晶的手工艺,传承杭州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结合运河综保工程的实施,按照“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要求,在运河拱宸桥西选址杭一棉(通益公纱厂)厂房和桥西土特产仓库建设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和中国伞博物馆,已经成为运河文化新景。

二、商业街改造

南宋御街改造

南宋御街,是近两年来杭州重点打造的特色历史街区,与原有的特色古街河坊街相连,依托地理优势与历史文脉,再现南宋时期杭州城内的繁华。历代来这里一直都是杭州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区。而在南宋时期,尤为繁华,御街横跨全城,作为中轴线,与其他河流街道一起形成“路河网格”的街区肌理。南宋御街相比河坊街,更具特色,它见证了中国古代城市由封闭的里坊式布局向开放的街巷式布局的转变。在充分保护御街原有的文物古迹、名老商店的同时,通过有机整合、点缀展示等手法,把市井商业和公共艺术结合起来,在古朴中焕发青春。沿着御街走来,呈现出一道道凝重的风景。真是一条古街,一幢幢古建,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兴衰变迁。

三、旅游景点改造

西湖风景区玉皇山南综合整治规划

规划区域位于杭州城南部,钱塘江北岸,玉皇山、乌龟山南麓,总用地面积约132万平方米,其中景区用地90万平方米,占总用地面积68.2%。规划范围按照区位分为白塔片、八卦田片、玉皇山片及山南片四个片区。白塔片现状用地中占绝对优势是铁路单位用地,用地最多的是杭州机务组占地120亩,白塔片住宅用地分三类,铁路宿舍、城市居民、玉皇村民。八卦田片以陶瓷品市场仓储用地为主,其中商业用地主要是陶瓷品市场和八卦山庄,八卦田片居住用地包括单位宿舍、农居、民居。玉皇山南商业设施以市场为主,其中1―7号厅4.04万平方米建筑保留,其他石材、木材交易区1.6万方平方米。八卦田片以南宋籍田及五代史迹为主。

规划区范围内现状建筑类型较多,居住、商业、工业厂房和对外交通用地交错混杂,建筑空间整体表现为布局混乱、族群积聚性明显、建筑体量缺乏过度、整体形象差等特点。但也正因为这些建筑类型的多样和形成年代的久远,区域内具有相当数量值得保护的特色空间。其中包括传统街巷空间、特色厂区空间,田野和山体规划空间等各种类型,虽然很多建筑及外部空间已经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不相适应,但仍有一定数量的建筑体与空间具有适宜的尺度,与周围环境结合紧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引起居民和游览者对某个历史时期的回顾,我们对这样的空间和历史建筑采取保护和改善两中方式,一方面体现这些历史建筑外部空间纪念和文化价值,同时也赋予它们新地使用功能,以适应现代化生活方式。

具体实施方案为居民搬出景区,部分农户在景区内整治,景区内外设施总量不变,内部提升景区内仓储建筑全部搬迁等。

此规划正在实施,通过对玉皇山南综合整治规划后,将对区域内主要景点:白塔、吴汉月墓、天龙寺造像、八卦田遗址、大资福庙、南观音洞、航线公署第171号令碑进行重点保护并由此形成四大观光游览路线,拓展了杭州观光旅游线路资源,丰富了经典景点的内容,展示了杭州历史文化的深厚渊源,即将成为西湖景点中最具代表力的历史人文景观之一。

那我们如何使老建筑赋予新的生命力,解决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待历史保护性建筑,保持老建筑原有的建筑面貌,改变老建筑内部结构使之符合现代建筑的使用功能。

2、对60-80年代的居民楼,改变表皮建筑,对老建筑内部结构保持不变,仅在表皮改变建筑颜色、增加建筑肌理、加入一部分构件来达到美观的视觉效果,来符合时代气息。

3、对农居聚集的部分,环境差,消防不能满足要求。通过老建筑拆迁,回迁,拆除搭建,增加内部道路,增加绿地,改善庭院环境,达到改善农居居住环境的目的,形成一个生态形的居住小区。这种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城市周边,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农居聚集地是在城市建设中被证明为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措施。

第12篇

关键词:观演建筑 地域性 时代性传承与发展

晋江置县于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一直为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之首邑,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列,又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书法艺术之乡等。民间戏剧,作为晋江侨乡文化的重要支柱之一,长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艺术吸引力,深受广大群众喜爱。2003年2月,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戏剧之乡”。

晋江自古以来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高甲戏、木偶戏、南音都已成为国家级非遗。其中晋江掌中木偶戏是南派布袋戏的代表,渊源流长、蜚声中外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品”;晋江高甲戏人才辈出,是高甲戏柯派女丑表演艺术的发祥地。

区位概况:

晋江戏剧中心位于晋江市区新区,规划用地面积10222平方米,实际用地面积9268平方米。用地东侧为世纪大道,西侧为边防大队,南侧汽车修理厂,北为规划路,与晋江博物馆隔世纪大道相望。

设计面临挑战:

1:本工程为晋江世纪大道重要的城市景观节点,与晋江市博物馆隔路遥相呼应。

2:本工程存在用地紧张,功能要求面积较多(地上建筑面积约为14513平方米),用地与功能面积要求的矛盾,既是限制也是设计的突破点。

3:本工程为闽南戏剧文化的展示窗口,功能定位为地方戏剧的殿堂,内设高甲剧场及木偶剧场,满足剧团排演和民众集中欣赏传统戏剧的需求。

4:本工程为两个单位共用。需表达出各自剧种的独特性。平面布局需做到有分有合,满足各自独立使用的要求。

构思主题

一轴三区

在充分分析基地与周边的地域属性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的使用性质,强调与世纪大道、晋江市文化广场的关系,确定将垂直于世纪大道的方向为规划的中心主轴,通过主轴的贯穿把城市共享区、景观中庭区、内部庭院区串起。结合城市绿化带,把绿化带以适当的方式延伸,与建筑有机合理地组织在一起共同营造充满动感活力的城市空间。

建筑形态意向

通过鲜明的立意,合理的布局,完整的空间,根据戏剧中心的建筑属性结合晋江传统戏剧元素的造型来塑造戏剧文化建筑的新形象。主体建筑井字形布局,平面景观区域的有机分布,形成空间私密性的分层与步进,体现传统庭院的布局形式。

总平面设计

戏剧中心主楼位于基地的东南侧,职工宿舍楼位于基地的西南侧。通过主楼与道路及主楼与宿舍楼之间形成的广场空间明确主、次关系,并形成建筑空间形态及景观控制轴。入口广场是主要人流的集散地,靠近主干道易于组织交通流线,同时开阔的广场空间增添了建筑的气势。节点景观依照传统闽南民居空间的空间形态布置,增加了人在环境中舒适性与趣味性,丰富了空间格局。入口广场象征民居的前院,属于半开放空间,开阔的‘前院’后是柱廊形态的‘门’,穿过‘门’来到了相对私密的景观中庭,继续往下走到了私密性较强的‘后院’,这里是戏剧中心内部员工的公共空间。独特的空间格局,塑造出晋江戏剧中心的文化及地域特色。

空间组织

入口礼仪广场作为主要的外部空间,布置在基地前部中心位置,与隔路相对的晋江博物馆相呼应连为一体。景观轴线加强了整个空间的序列感,以戏剧中心作为礼仪广场的图景,通过戏剧中心内部空间的变化,同时建立辅助用房与主体建筑的有机联系,轴线得以完整的收头。

空间上的分配,环境中的水体与绿化在划分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水体明确了礼仪广场与戏剧中心的划分,从空间上加强了主次关系。绿化将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联系,形成了富有生气的整体环境。

竖向设计

通过对现状场地的分析,利用基地西侧地势的高差,在宿舍楼下部设置半地下停车区。做到“依坡势,借坡形”,尽量减少场地土方开挖回填,节约造价。

交通组织

主要车行入口设置在世纪大道一侧,与世纪大道直接相连,一方面迎合主要车流,另一方面方便平时管理,次要入口设置在规划道路上,与城市道路形成环形的消防道路,满足消防及平时使用的要求。停车空间空间在主次入口空间就近布置,分布有序,快捷明了。

礼仪广场入口设置在基地东侧,经过绿地、广场、水面到达大台阶前,可以到南侧的展示区,或上大台阶直达共享大厅,大厅连接高甲剧场与木偶剧场。后勤及办公入口设在主楼北、南、西侧消防车道上。,与观众人流分离,自成体系。避免流线上的干扰。

景观规划

通过一轴串三区,使作为城市行政中心区标志性建筑的戏剧中心的景观空间松张有驰,空间变化有序,充满动感活力,象征晋江蓬勃发展的宏伟篇章。

整体景观设计中,采用借景和对景的手法,通过对重要景观节点的控制,有序地组织了城市空间。贯穿戏剧中心主楼的公共开放轴与景观主轴交汇于前区城市共享区,是东西、南北方向视觉通廊的交点,在此处设置了礼仪广场、剧场室外展示区、架空休闲区等。

整体景观以绿化景观为主,水体为辅,改善气候。在绿地中穿插一些活动场地,为市民提供回归自然的空间,充分利用高差,做到“借坡势,依坡形“,形成丰富的城市景观,创造现代化的新城市风貌。

城市轮廓线控制

通过对世纪大道两侧的建筑高度及形态的控制分析,考虑到从世纪大道眺望时的视觉效果。形成沿世纪大道方向展开的建筑体量,建筑造型舒展典雅。

单体设计

建筑单体设计

晋江戏剧中心既是建筑又是城市开放空间的组成部分,是多种空间融会聚合的展示体!

晋江戏剧中心位于世纪大道西侧。顺应道路方向南北长向展开。形体简洁明确。在平面分区上,按楼层布置不同的剧场及办公空间,通过对建筑高差的处理,形成相互错动充满动感的剧场与休闲空间。

1.1平面布局意向

平面采用庭院式布局的意向,空间层次丰富,根据建筑形体较长的特点,在适当部位进行开口处理,各种空间相互穿插,流动,极大地改善了剧场及其办公空间的的自然条件,创造了全新的剧场建筑的空间形态。

平面功能组织力求高效合理,体现开放性与共享性的概念。展示区、剧场区、办公区、生活区横向分离,中间以景观中庭相隔,竖向把两个剧团分隔明确,主楼内办公人流、演员人流、货运物流和观众完全分离,互不干扰,形成严谨有序的交通组织模式。

平面布局特点:设置共享中庭,以中庭为交通核心连接不同标高的木偶剧场及高甲剧场。沿主入口设置共享空间及各剧场主入口,舞台后方设置化妆间等办公辅助用房。达到紧凑、实用、合理、便捷的使用要求。

1:围绕内庭院布置高甲柯派艺术纪念馆及木偶剧场办公用房及高甲剧场办公用房。各功能用房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2:通过礼仪广场的大台阶导入共享大厅,由大厅可快速便捷到达各剧场。在大厅南侧设置各类展示厅及木偶剧团办公用房等;在西侧设置高甲剧场及其附属用房。

3:通过共享大厅的自动扶梯直达木偶剧场休息厅,按东西方向分别布置木偶剧场及其附属用房。木偶剧场休息厅与共享大厅形成立体的交往、休闲空间,视线及空间的渗透,形成了多层次、尺度合适的公共空间。

3外观造型

戏剧中心体型力求平实舒展,虚实对比强烈,入口大台阶处设计五根柱的柱廊,分别代表戏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柱廊立在景观水体中,象征木偶戏及高甲戏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与柱廊相呼应的是浮雕墙,浮雕墙记录着晋江戏剧的发展历史,展示木偶戏戏文化。高甲剧场观众厅体量为鼓形,顶为锣形,隐谕南锣、南鼓。外墙肌理及色彩组合方式,充分表达了闽南地域传统文化的韵味。

1剖面

丰富多变的剖面,满足不同空间穿插在一起的正常使用功能。

综述

一个建筑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在于它与众不同的建筑环境和建筑文化。戏剧中心建成后,建筑与景观元素遍布全区,主次分明,各有寓意:开阔的入口、舒展的广场、葱绿的草皮、静逸的水面、典雅的主楼,建筑与环境融合,产生诗意化的空间,漫步其中你会被设计者精心的规划所感动,发现一个又一个令人感动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