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汉文化

汉文化

时间:2022-09-18 19:17: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汉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汉文化

第1篇

弦上音,悠悠古琴曲

和素素是旧相识,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古琴爱好者,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有幸听她弹奏《平沙落雁》,琴声中散发着淡泊悠然的味道。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天高云淡、水漾平沙、雁群安然栖息的情景。余音袅袅,内心渐渐平和宁静。我后来常和朋友去素素家做客,她喜欢给我们弹奏《渔樵问答》《醉渔唱晚》《潇湘水云》这些自然韵味的曲子。她说,有股子潇洒在里面。

少年时,素素读《红楼梦》,有一章讲到林妹妹弹琴,宝玉问林妹妹看的是天书吗?林妹妹解释这是琴谱。那一刻,一粒种子根植在素素的内心深处。那个年代,古琴老师少之又少。阴错阳差,素素开始学起古筝。2002年,随着学习的深入,她发现古筝虽然悦耳动听,却不是她想要的声音。

2005年,在深圳一次书会上,素素幸运淘到了一套古琴CD“老八张”,于是买回家赏听,她不由得被古琴内敛沉静的气韵所打动,这不就是她多年来找寻的大雅之音嘛。由于在深圳找不到古琴老师,2008年素素来到北京,专注于各种古琴讲座。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国家图书馆的一次讲座中,她有幸结识了人生中的第一位古琴老师。老师年纪大了,定居在外地,不打算再收学生。素素经常和老师电话沟通,请教琴艺。有一次聊天,得知老师周末在家,她一大早起来买了车票,专程赶去,老师被她的诚意打动,就应了下来。

古人学琴都是口传心授,老师怎样弹,学生也便怎样弹。老师弹什么节奏,学生也弹什么节奏。耳朵好、记性好的学生,听老师弹两遍,旋律就记住了。素素算不上技法极有天赋的,但每首曲子都能弹出自己的韵味。很多人学琴看的是减字谱与简谱或五线谱对照,这样对照,只能代表琴家自己弹琴时的节奏。素素和老师学琴看的是减字谱和古谱,更能感受琴谱本身的节奏。

古琴与其他乐器不同,要有厚重的古文学底蕴作依托,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和老师学琴后,素素每个周末都要辗转去外地,学上一天,再赶回来。除此之外,她每天还要保证两个小时的练琴时间。晚饭后,练习书法先静心,再弹奏古琴。要是赶上去外地出差,她都会背着古琴。“古琴每天都得弹,两天不弹,手指就不灵活了。老师经常说,一首曲子得读一千遍才不会忘。”素素如是说。不只是生疏,对她来说,一日不弹琴,手指头就要痒痒呢!

素素对古琴极为痴迷,她的手机里满满的都是古琴曲,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上班的路上,这悠然的琴声都会伴着她。她有一架极为珍贵的古琴,是她和老师亲手制作的,取材百年老杉木,按古人传统的制琴法来斫的琴。款式是师旷,也叫月琴,较大气古朴,有唐琴风范。素素经常带着这张琴参加雅集,琴友们相互切磋,彼此受益。有时候,三五好友也会相约着去野外弹奏,择静谧一隅,以天作幕,以地为席,琴音悠远绵长,与自然融为一体。既有象物拟声,又有抒情写意,将操缦与聆听之人引入一种化境,并非知音,也易感动。

罗志英与他的漫漫“筝”程

古筝之于古琴有许多不同。古琴古朴,古筝悦耳。罗志英和素素因古筝相识。在彼岸书店优雅的茶室里,我仔细打量了坐在面前这个有点瘦弱的南方男子。举手投足间,有着那么一股子优雅,怕是琴家独有的气质吧!

作为一名理科生,罗志英的工作和音乐没有一点联系,对民乐的认识也是一知半解。有一次心血来潮,他从书店淘了一套民乐CD,竟一下子被吸引了。尤其是古筝,那音色如山、似水,使之深深着迷。

2004年初,他下决心从琴行买了一台古筝,当时附赠了八节课,从此,便开始了漫漫“筝”程。虽说两个月就能学会一首曲子,但学筝之路并没想象的容易。古筝课上到了一半,班上只孤零零剩他一个人。由于工作太忙无法抽空练习,他甚至想过放弃。后来,他偶然发现民乐网里有个古筝论坛,在那儿找到了很多知音,他们经常在网上讨论古筝,在视频里切磋筝艺,不定期组织筝友聚会。罗志英感到学筝之路不再孤单,很快有了提升,也有了更高的目标。

2010年,罗志英和几个志同道合的筝友打算举办一场演奏会,于是利用业余时间排练。因为都是上班族,时间不能保证,住的地方又都离得远,排练坚持了两三个月,很多人都想放弃。没想到,事情在一年后有了转机,他们意外接到广东筝友2012年星海音乐厅一场古筝音乐会的演出邀请。顿时,大家热情高涨,经过半年的准备,筝友们克服了诸多困难,赴广州圆满地完成了演出。

2013年,他们筹备在北京举办一场演奏会,从发起网络音乐会,征集节目和演员组织排练,到服装、场地等事无巨细,罗志英和伙伴们忙得不亦乐乎。国庆节,音乐会进入冲刺阶段,除去节目的排练,后台的准备工作更为冗杂,好在有很多筝友主动请缨。器材、化妆、场务、检票、摄影摄像等岗位逐一落实。整个过程,大家都是义务服务,没有任何怨言。

由于场地费用问题,彩排安排在西土城公园的一个亭子里,吸引了大量路人围观,有的当即表示要到晚会现场感受美妙的乐声,让大家备受鼓舞。与一般音乐会不同的是,“华夏筝音――北京筝友音乐会”不仅有古筝表演,还有古筝与古琴的合奏,每一位演奏者都身着汉服,伴着悠然悦耳的乐曲,观众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闪烁着中华文明的久远年代,与历史悄然邂逅。

华夏复兴 衣冠先行

“华夏筝音”汉服古筝音乐会不仅是一场悠然的听觉盛宴,更是听觉与视觉的完美结合。舞台上,身着汉服的演奏者惟妙惟肖的表演,让观众叹为观止。作为在华夏大地消失了三百多年的民族服饰,很多人已经认不出它了,很多民乐舞台上尽是唐装旗袍。而此次古筝古琴表演者身着汉服,是一次新的尝试,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殊不知,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也曾经有过本民族鲜明特色的服饰,也曾有过悠久的历史文明。

身着一袭汉服的彬彬告诉我:“近代汉服第一次被穿上街头是2003年,当时汉服的形式还不科学,因为一位郑州工人的勇气,开创了弘扬汉服的风气。”所谓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很多人开始寻找传统文化真精神,先是一袭尘封已久的衣冠,拭去血迹和尘埃以后,衣冠上显出的字迹叫作“华夏”。

彬彬喜欢着汉服,是因为汉服多采用棉麻的材质,根据人体的体温自然调节,冬暖夏凉,穿起来极为舒服。华夏民族起源于农耕文明,所以很少猎捕动物,汉服也不采用皮毛材质,极为环保。彬彬一年四季都穿着汉服上下班,起初周围的人都很好奇,渐渐地,更多的人接受和喜欢上汉服。“弘扬汉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要身体力行。”彬彬的眼神既平和又坚定。

和彬彬一样,彼岸书店的大管家焦海强也对汉服情有独钟。他一边斟茶,一边饶有兴致地说:“抵制日货那段时间,我就穿着这身衣服,有人说我是日本鬼子,要揍我。”他指着自己的中衣和褙子,“这不只是一件衣服,而是一个文化符号的代表。身边的人越抵制,就越激发我们去推广和普及。”

2008年,成都烧汉服事件引发了国人对汉服的关注,焦海强就是那个时候开始了解汉服,从而渐渐了解汉文化。2012年,他和很多汉服爱好者一样,开始在各种场合身着汉服,传播汉文化。来北京后,焦海强遇到了很多汉服爱好者,和他一起为推广汉服尽微薄之力。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民间组织,“汉服北京”会经常举办活动,致力于汉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自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以后,汉服传统已经延续了3700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更代表着一个民族最基本的认同感。时间跨越到2014年,我们对汉服已然陌生。“大多数人以为汉服就是汉族的服装。广义的汉服是中华民族的服装,又称为汉装或华服,主要是指从夏商周时期到明朝末年,华夏民族所穿着的、具有浓郁华夏民族风格的服饰。”焦海强解释道。

第2篇

汉文化的精髓是:鸣、智、勇、技、奇、情、盟、毅、乐;

鸣指的是无形资产,智指的是思维逻辑能力,勇指的是干大事情的精神,技指的是基本生存技巧,奇指的是创新意识,情指的是核心力量,盟指的是借力度势,毅指的是恒定的耐力,乐指的是符合社会规范。这九个字是汉文化的最高精髓,称为“汉唐九诀”。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汉文化差异,文化冲突

 

一、引言

英语,作为目前世界通用的国际语言,在政治、商业、文化,尤其是外交、外贸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因此,在交际过程中,为了尽量避免文化冲突,我们就必须要了解英汉文化差异,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英汉文化差异

(一)、了解英汉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变化,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不同的民族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宗教信仰的差异,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文化。他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以及道德标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英语的使用上,文化背景也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由于缺乏对中西文化的了解,很多中国人在与英美人交流时套用中国的文化观念,运用中国人的交际模式,因而常常陷入尴尬的境地。因为忽视中英文化差异知识,交际中往往会走入陷阱而导致失败。英国语言学家Jawa hanlal Nehna曾说过,“If we seek to understsnd a people,we have to our selves,asfar as we can,in that particularhistorical and culture background……”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在我国进入WTO时代后,将使中国人有更多机会与外国人接触。因此了解英汉文化差异,对于与外国人进行跨文化交流时非常有必要的。

(二)、英汉文化差异的表现

文化差异的范畴很广泛,比较常见的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在词语的文化内涵方面和非语言的态势方面等。

1.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1).打招呼

中国人见到熟人、朋友时打招呼的方式很多,然而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正常的搭话方式,如:

—Lovely weather ,isn’t it ?

—It’s really a beautiful day.

谈天气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顺着对方说,很少有人在谈天气时争得面红耳赤,所以谈天气是个保险的搭讪方式。

(2)交谈的话题和禁忌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和以汉语为母语人都可以选择下列的话题进行交谈:嗜好、发生事件、天气、节假日电影、书籍、娱乐活动等,但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一般禁忌年龄、收入、婚姻状况、衰老、发胖等话题,而中国的禁忌则属于伦理方面的:如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等。如果想了解这类情况,可以在提问前说明理由,然后发问或先谈谈自己的状况,以便引出话题,让外国人自己谈起。

(3)称呼和称谓

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小姐。论文格式,文化冲突。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到就用名字称呼。不仅同龄人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之意。这与中国的习惯完全相反。中国孩子对祖父母、学生对老师,若直接呼其名,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不成体统。

首先,中国人在称谓别人时,有时称此人当时担任的职务,前面加一个姓,如“黄局长”“林经理”之类。但是很少听到讲英语的人称别人“Bureau Director Smith”(史密斯局长)。其次,汉语称谓复杂,亲属名词十分丰富,如:伯父、姑父、姨夫、叔父。但在英语中仅用“uncle”一个字代替。

(4)交际套语

交际套语应该符合习惯用法,才显的自然、得体、有礼、否则听起来就显得生硬、粗鲁、甚至误解。下面就举一些典型套语的译法:

1)参观或者会谈等场合,常听见中方的人说“请多提宝贵意见。”若直译为:“Please give us your valuable comments。”问题就来了:你的意见应该是“valuable”的,不宝贵的意见请免开尊口。正确的译法是:“Please give us your comments。”或“We welcome your comments”。

2)“这是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这是我们中国人为了表示礼貌客气的一句客套话,有时礼品并非“薄礼”也这么说;而英美人的思维习惯却是:这是专门为你准备的礼品,希望你喜欢。所以这句不妨这样说:“This is a gift for your memory。Hope you like it”。

3)中国人在招待客人吃饭之前常常习惯客气的说“今天的菜不好,大家随便吃一点”在用餐结束时也常说“招待不周,请多多包涵”。这些用语对于中国客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客套话了,但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这种自谦客套的说法反而显得太牵强附会,况且请客总希望客人吃的好,否则,既然菜不好,为什么还拿来请客?故不宜直译为:“Pardon me for the poor foods today”。若用餐开始讲这句话,英语应说:“These are the best dishes we cansupply,Please feel at home and help yourselves”,或者“Enjoyyourself”。若用餐完毕讲这句话,应该说:“Hope you’ve enjoyedyourself”。这样才与此情景相吻合。论文格式,文化冲突。

(5)赠送礼物和接受礼物

中国人之间赠送礼物,送礼人总要反复申明:礼薄,小意思。而英美人则常说这是他(她)为你准备的,希望你能喜欢。朋友、亲戚给我们送礼,我们总要推辞一番再接受。收礼后一般不当面打开,以免给人贪婪的形象。英美人则相反,他们一般不推辞,而表示感谢,而且往往当着客人把礼物打开,并称赞一番。中国人则等客人走后打开,以示礼貌,但是这在英美人看来是你小看他送的东西了。

(6)餐饮习俗方面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2.词语文化内涵上的体现

(1)语言的内容跟文化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中实际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由于不同的文化间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生活习俗的差异,包含在语言词汇中的意义就不一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看起来对等但实际意义上很微妙,甚至很大区别的词语。不仅单个词有差异,一些谚语、成语、口语等也有差别,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Afriend inneed is a friend indeed”译成“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意思是两个人一起受过苦、遭过大难,这样的朋友才是a friend indeed,而这句谚语的原意却是:Afriend who helps when one is in trouble is a real friend.意思是当你有困难时,帮助了你的朋友是你真正的朋友,不一定两人一起患难。

(2)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词语的意义结构的影响,二是对话语的结构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这些内容的表达方式不相同,对这些内容的内涵理解也不相同。例如,中国人常说“夏炼三伏,冬炼三九”,以此警戒人们时常保持锻炼。论文格式,文化冲突。那么在英语中怎么理解“三伏”和“三九”呢? 曾经一位年轻的口译者向一群来自加拿大的游客用“three fu and three nine”来解说。当然了,游客们很迷惑。其实这位译者可以用“In summer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hottest days; in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coldest weather”来解释就很清楚的了。 英语“She is a cat”无法对译为“她是一只猫。”因为中国文化里“猫”同“包藏祸心的女人”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而在西方却如此。同样的道理,汉语成语“说曹操,曹操到”如果忠实于字面意义,译为“Speak of Cao Cao and he will appear”,对于英语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就会感到莫名其妙,但如果借用英语成语, 译为“speak of the devil andthe devil come”,就能很好地传达汉语的言内之意。具有宠爱之意的是“Love me , love my dog”与汉语中的“爱屋及乌”的意义相近。中国人虽然认为狗是一种忠实、可靠的动物,“狗不嫌家贫”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但中国人从心理上却厌恶、鄙视它,常用来比喻坏人坏事,如“走狗”、“狗腿子”。由此可见,任何一种语言的词语本身都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意义,只有掌握英语词语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英语。

所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应常常留意英汉两种语言各方面的思维差异,这就靠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加强口译训练。论文格式,文化冲突。对英汉文化差异理解透彻,把交际看作跨越语言和文化的活动,时常保持警觉的文化意识,才不至于产生文化冲突,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论文格式,文化冲突。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论文格式,文化冲突。为了避免这些不好的结果产生,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正如托马斯(Thomas)指出: “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象语法失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二)、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所谓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遵循语言对环境和关系的适应性原则,使交际目的得以实现的能力。”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内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

交际能力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的摘要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从多个视角了解其文化,通过实际的语境(context)学会如何进行这种语言的社会运用。注重文化差异,加强文化对比,提高文化意识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四、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避免双方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文化冲突以及消除不必要的交际障碍,我们应通过大量阅读英语资料,浏览媒体有关西方文化的知识,增强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还要大胆实践,经常与来自英语国家的朋友交往,充分了解英汉文化的差异,使在跨文化交往际中信息表达更准确,言行举止更得体。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 ] . 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87.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潘晓慧.《试析跨文化交际能力》[J ].外语学刊,1996年,第2期.

[4]顾日国.《跨文化交际》[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6]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董广杰.《魅力与魔力———中西文化透视》[M ].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

第4篇

有人说,台湾就像走丢了的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已经很久了。然而,不论游子在外漂泊了多少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对母亲的牵挂、对母亲温暖怀抱的期盼,却是梦牵魂绕的,是牵肠挂肚的,是真真切切的,是刻骨铭心的。而且,印在游子身上的文化烙印也是永远抹不去的,永不退色;反而,随着岁月流逝,那种烙印积淀地却更加清晰、更加深刻。

自古以来,台湾和大陆都是中国的土地。台湾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生存、劳动的地方,两岸人民血脉相连。当我们乘着飞机,穿过如烟缥缈的云层,飞过那道浅浅的海峡,走出机舱,踏上台湾的土地时,抬头望去,满眼都是四四方方的中国字,那熟悉的横撇竖捺,使人深感亲切;听着悠扬顿挫的汉语,更加让人各感亲切。走在台北的街道上,随处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中餐,随时能喝到浓郁的乌龙茶,还能听到地地道道的中国戏……这一切,让人忘了身在何处,没有半点陌生感,反而从心底滋生出浓浓的重归故里的熟悉感。

这种熟悉感,源于早已流入了台湾并广为传播的汉文化。

从历史记载来看,汉文化进入台湾,一是官方所为。官方以维护统治秩序、宣扬儒学等统治伦理,主办官学和科举考试,从而使得汉文化在台湾传播开来。郑成功后,在台湾建立了承天府和天兴、万年两个县。郑成功病故后,郑经又把天兴、万年升格为两个府,并设南路、北路、澎湖三个安抚司。与此同时,修建了孔庙,开设了学校,举办了科举考试。官方将教育分为“学院”、“府学”、“州学”和“社学”四类,社学为初级教育,三年里举行两次考试,州试上榜者送进府学,府试上榜者送进学院,院试上榜者就送进太学。这种完整的教育、科举体系在台湾是第一次出现,很快成为当地的主流文化。

汉文化流入台湾另一个原因是移民所致。曾有大批内陆百姓迁徙至台湾,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语言文字、、民间技艺,也就自然而然地带去了汉文化。由于移民中女性奇缺,他们便与早期的当地少数民族女性谈情说爱,结婚生子。这样使得少数民族也接受了先进的汉族文化,加快了闽粤移民和少数民族的融合过程,使得汉文化深深的植入了台湾的土壤。

随着汉文化的流入,明末清初,一批明朝遗臣也流亡到台湾。他们致力于“文化拓垦”,吟诗唱和、著书立说,写出了第一批具有台湾特色的文学作品。其中有嗜诗古文的季麒光,他致力于传统旧文学的播种,发起了诗社“东吟社”,培养了很多诗人,著有《蓉洲诗文稿》等;性好远游的郁永河,他从福州到台湾,以日记的形式写成了研究台湾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裨海纪游》;还有被称为“筹台宗匠”的蓝鼎元,桐城派古文主要创始人姚莹,擅长作咏茶诗的林鹤年等等。这些大陆名儒、贤士,既成为了台湾文化的创导者,也丰富了中华文化。他们的到来,使得台湾文风渐开,将汉文化广为传播。

汉文化,一个连接着海峡两岸人民心灵的桥梁,是融入两岸人民血液里的共同认知、共同文化,也是我们炎黄子孙永远不变的文化血脉。

台湾,永远抹不去的汉文化。

第5篇

唐朝诗人李白的一首“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使武汉江城之称名扬四海。武汉这座自古就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旅游经济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和娱乐业的发展也在快速腾飞。

近日,由万达集团投入数十亿元巨资倾力打造,选址于中国中部大都市武汉的两个世界级文化旅游项目——“万达电影乐园”及“汉秀”在武汉万达嘉华酒店举办了开幕倒计时365天的启动仪式。这两个项目不仅是万达集团进军文化旅游产业迈出的坚实步伐,同时也是万达助力大武汉,不断提升武汉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内容。

打造城市文化旅游新标杆

万达集团整合全球资源,正在国内打造一系列文化旅游项目,万达电影乐园与汉秀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两个项目的设计制作整合了诸如全球顶级电影特效制作公司ILM、世界顶级舞台艺术大师弗兰克·德贡、已故北京及伦敦开闭幕式艺术总监马克·菲舍尔等行业大腕,联袂为武汉人民及到武汉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奉献融合尖端科技和丰富文化元素的多维度震撼体验。

武汉万达电影乐园,总建筑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是世界领先水平的室内电影主题乐园。“汉秀”取意汉族、楚汉、武汉文化精粹之意,是万达集团与弗兰克·德贡娱乐集团合作,斥巨资倾力打造的舞台节目。作为复兴大武汉的重要支撑,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文化旅游项目,必须有三个重要前提,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张春河认为:“首先要有现实意义,即大幅提升城市旅游人数,旅游综合消费及满意度。其次,“新标志”要有城市文化认同感,能够成为谈资。第三,从标准来说,成为城市“新标志”的基础是“建筑奇观”,但同时必须要有足够的“文化底蕴”。万达电影乐园及汉秀作为世界级的创新文化旅游项目,既具世界级大师量身设计的亮眼外观,也有尖端科技承载的创新文化形式,项目所带来的旅游人数,消费乃至税收、就业等现实内容是实现武汉文化旅游新标志的关键要素。对于一个非传统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如何爆炸性提升旅游价值和吸引力,此次万达电影乐园及汉秀落户武汉将成为重要标杆。

融合文化与科技元素创新设计

文化旅游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海外早已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拉斯韦加斯的“O”秀及环球影城,两者均是以高科技为创意核心,以文化作为吸引民众驻足的表现形式。

作为支撑城市旅游转型的标志性文化旅游项目,需要有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表现形式,更需要创新性的高科技作为保障。万达电影乐园项目,汇集全球顶尖电影娱乐科技,致力于带给每一位观众无比震撼的现场体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我们要把迪斯尼、环球影城等国外先进的东西在这个项目上进行创新和提升。不是简单模仿国外而是将中国故事、中国人物与世界最新的电影娱乐科技相结合。”

电影乐园的设计者Mr.Dorrett戈登先生,对于创新设计,他提出自己的看法:“此次的设计完全是原创的,专门为武汉这个城市量身打造的,基于最先进的电影科技,融入当地的文化,电影乐园汇集全球最新顶尖电影娱乐科技,里面共设有六个电影科技娱乐项目,这六个项目包括4D剧场、5D剧场、飞行剧场、互动剧场、体验剧场、太空剧场,我们在设计之初给每个剧场赋予了不同的寓意和价值。比如,太空剧场‘星际旅行’,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的外太空体验,感受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飞行剧场‘飞越湖北’,让游客在体验家乡名山大川的同时,记住湖北的美,感受浓浓的乡情之恋……”

足以可见,这些身临其境的体验让游客在观光之余,感受到新鲜与刺激,大脑的兴奋感让武汉的城市魅力急速飙升,从而促进武汉的经济发展。

中西合璧 演绎古典与现代之美

中西合璧的“汉秀”剧场位于武汉市核心地段武昌区东湖和沙湖之间,总建筑面积8600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59.8米,创意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红灯笼”,既传承了中国楚汉文化的精髓,又借助全球流行的秀文化为演出形式,无论是投资规模、现场效果还是科技含量都代表了全球最新的秀文化水平。糅合了舞台剧、杂技、水上芭蕾、跳水等多种表演形式,运用了水幕、独一无二的大型飞行屏幕、高科技的舞台机械等科技化机械设备,并通过声光电的运用,辅以量身定制的拥有可移动座椅的舞台建筑,形成了非常戏剧性的科技呈现,让机械跳舞,让科技融入表演,充分发挥剧院硬件设备的展现力,体现出娱乐表演中从未有过的惊人魅力。

第6篇

摘要:21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世纪,各国的集团开始慢慢地形成互助互利的相互紧密的关系。其中在这些关系中,文化,经济地位尤为突出,从而也显得语言的重要性。翻译工作也将成为一项大工程,做好翻译工作已是迫不及待……

---引言

在英汉互译中,由于地域文化不同的影响,常常会译不达意导致文化语言误差。其中语感与语言和文化是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本文首先从语感方面出发,阐述语感的重要性;然后再进一步说明语言与文化的重要性;再而从不同文化方面阐明导致翻译障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和我的看法。

一.语感的重要性

提到“语感”,许多人都会想到:那是一种对语言的感觉,是大脑迅速的反应。其实语感按其定义为:“语感是一种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文字的能力,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浓缩。就像我们做题时,一旦理解其语感,思路也就形成了,思维在突然间提升,这样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语感派”代表洪振学先生的报告会于2007年4月24落下帷幕。会上他郑重地阐述了语感的重要性。除外《新概念》也揭示了“语感”重要性的面纱……

由此可见,“语感”对教学中语言的理解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可以判断敏锐的语感对我们学习各种语言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会使我们的翻译工作事半功倍。

二.翻译中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们日常交流,传道的重要工具。自人类开始使用语言至今,语言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现代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共享,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语言。

除外语言又是被用来记录一个民族的变化的工具。因此,国内外许多研究语言和文化的专家都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文化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另一方面来说,语言和文化又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的理解和使用都是以特定文化为背景,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会在其语言中得到体现,作为这种语言的学习者我们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对于我们更好的掌握这门语言极为必要。因此研究语言对我们研究,交流及翻译英汉语言都有着重要作用。

三.交流与翻译

文化,经济,政治是关系到全球发展的三大要素。其中文化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随之语言,交流,翻译也相应变得重要。做好交流翻译是学习语言提高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由于各国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不同,他们在翻译,交流之中自然有其特别之处。例如:I''''dliketoknowwhenhewillbehere(我想知道他什么时候到这儿)。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也有各式各样的说法,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各种不同的说法,便于我们日后的交流。现在推行的英语口语就是为提高演说能力,这样使我们更好地融入世界。但在交流中我们时不时的遇到很多问题,这都是由于各地文化的差异所导致我们对语言的认识的误差。例如:短语abridalshower表面可以理解为“新娘沐浴”,但了解西方背景文化的人就知道它是指apartygivenbyabride’sfriendsatwhichtheygivehersuitablegifts,意即为新娘举行的送礼派队。要想了解这种差异那就要看以下的分析。

四.文化的差异带来语言的障碍

人类的文化背景,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地域的差异,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同……都会导致人们对认识和沟通带来一定的障碍。

(1).历史地理条件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无论是从历史传统还是从近代生活来看,中国与英美的文化都有较大的差异,现在中国加速发展可是说是拉近了与西方的距离。但是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除外由于英国地理位置靠近海,英国民族过着航海的生活,经常与海打交道,还有海上霸主之称。所以英语中带有大量关于航海的词语或航海的说法,而长期生活在大陆的中国很难找到相应的词语,因而对中国人来说理解起来相当吃力。例如:ableseaman(“一级水手”而不是“能干的水手”);give(sb.orsth.)awideberth(“让出一条宽宽的水域”,指“远远地躲开”,而不是“让其自有发挥”);belefthighanddry(“船高高地搁浅在沙滩上”,指“陷于困境”,而不是“高高在上”)。反之,由于汉语有许多关于山川,四季等方面的词语,在英语也很难找到相适应的词。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为诗,完全可以译为:Thehillsandstreamshavenoend,thereseemstobenoroadbeyond;Butdimwithwillows,brightwithflowers,anothervillageappears.但在一般杂文中,恐怕还是直接译出其涵义为好;一种可能的译法是:Onehasasuddenglimpseofhopeinthemidstofdespair。还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Aday''''sseparationseemsaslongasthreeyears(一般不用threeautumns).而在一般行文中往往干脆译为:misssb.verymuch。这种差异导致我们不能正确的理解语言要表达的意思。

(2)经济发展与现代化的进程对翻译的影响:

英国一百多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其语言有较大的影响。除外,随着全球一体化。有些词语也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被我们所了解和采用,如whitecollar(“白领”),CEO(首席执行官)等。但是,仍有一些反映这种生活的英语词语不被我们所理解。这或是因汉语一时还没有适当的对应词(如executives指高层管理人员,译为“总经理”、“董事”,还是什么?Individualism应译为“个人主义”?还是“个体主义”?),或因为我们对西方生活方式仍然了解不够,或因为这些词语容易与传统的意义混淆,往往会构成英译汉中的问题。还有一些WilliamFerraro,ofFerraro&Smith,livedinagreathouseinMontaguSquare.(用主要合伙人的姓如Ferraro&Smith做公司名字的英语习惯,在汉语中仍不常见:法拉罗•斯密斯公司的威廉•法拉罗住在蒙塔古广场的一栋大房子里。)这种文化的不同使得真确翻译语言更为困难。

(3).中国长期的文化沉淀导致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有着很长历史文化的国家。自古就有农耕文化的传统,汉语中Peopleregardfoodastheirprimarywant或Foodisthefirstnecessityofman)的传统,产生与此有关的大量习语。这些在英语中比较罕见,必须按照它们的实际涵义和上下文翻译。如见面时先问,“吃了没有?”(按岛国的传统,英语习惯多为谈论天气)只可译为Howdoyoudo或Hello。还有些“吃饱了撑的”(berestlessfromovereating–havesomuchsurplusenergyastodosth.senseless)、“吃不了,兜着走”(getmorethanonebargainedfor;landoneselfinserioustrouble;beleftholdingthebag)、“吃大锅饭”(eatfromthesamebigpot–getthesamepaywhetheroneworkshardordoesnotworkatall;practiseegalitarianismregardlessofwork)等等这些不同的文化习惯使得我们在与不同语言的人们有着很大的隔膜。

(4)宗教与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指由民族的、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它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像道教中"玉帝",佛教中"佛祖""菩萨",神话中的"老天爷""龙王"等,而这些概念在欧美人的脑海里是不存在的,他们信仰基督教,希腊神话与《圣经》是西方文化的源泉。他们的心目中只有God(上帝),表示痛苦、悲哀或愤怒时,就说God!或MyGod。祝福时会说Godblessyou.表示,惊讶时就说Godblessme.关于这方面的习语还有Godforbid!(苍天不容),Godforfend(绝无此事)。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以及HethatservesGodformoneywillservethedevilforbetterwages.(为金钱侍奉上帝的人,为了更多的报酬也会给魔鬼卖力)等等。这些习语都生动地反映了God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样深受佛教、道教等影响的中国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也无处不在地感受到本族宗教这方面的影响,当他们表示痛苦、悲哀、绝望时会说"哦,天啦!老天爷呀!",当他们发誓时会说"老天作证",当说某人软弱、无能时,就说"他是个阿弥陀佛的人",当他们表示祈祷或感谢时就说"阿弥陀佛",当他们表示愤怒时就说"的见鬼"。所以说,中西文化的文化差异从而导致我们对翻译产生一些误解。这是我们交流,学习上的障碍,为此我们要克服它。我们克服差异学好翻译的一些措施:

(4)翻译中的一些技巧和措施: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它涉及两种语言与多种知识,它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感情!风格等忠实地重新表现出来"王佐良先生说:“翻译里最大困难是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理解"针对汉英方面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可以采用一下几种方式:

(1).直译法:所谓直译法即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语言的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的一种翻译方法。例如:所以李纨虽青春丧偶,但处于膏粱锦绣当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曹雪芹5红楼梦66)Sothisyoungwidowlivinginthelapofluxurywasnobetteroffthanwitheredwoodorcoldashes,Takingnointerestintheoutsideworld,,以上的翻译采用了直译法,既保存了原语的形象,又准确地传达了原意,不会引起读者的错误联想

(2).意译法: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地传达原意。例如:运涛好久不来信了,一家子盼了星星盼月亮"(梁斌5红旗谱6)

FormanymonthsnoletterfromYuntao,tillhiswholefamilyworriedoverhimdayandnight。“盼了星星盼月亮”只是通俗生动地表达“日夜盼望”,所以这里采用意译的方法"

(3).直译和意译兼用:在采用直译以保留原文意义的同时,又兼用意译,有时略作适当补充,使译文能更加清晰地传达原文含义。例如:王冕一路风餐露宿九十里大站,七十里小站,一径来到山东济南府地方"(吴敬梓(5)儒林外史6)Bravingthewindanddew,WangMiantraveleddayafterdaypastlargepostingstationsandsmalltillhecametothecityofJinan汉语“风餐露宿”中的“风”和“露”分别直译为wind和dew,而“餐”和“宿”则不能直译,只好根据其含义意译为braving。

(4).在翻译中遇到两种文化差异特别大时,用直译无法使译文传达信息,译者就要仔细在译文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作出各种必要的转换,进行意译。

1)不同的文化的人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诸多不同,为使原文能够保持原文的意义,应做相应的等值转换。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打手大脚,英语是spendmoneylike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习语,如torestonone’soars(暂时歇一歇),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allatsea(不知所措)等等。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式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式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Thouart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

2)因受不同文化习俗的影响,各民族表达相同概念的说法是各不相同的,在不同语言的互译中,要注意转换表达方法以符合译文习惯。玉兔”这一商标在英国译成”“MoonRabbit''''''''而不泽成“JadeRabbit”。原因在于:“玉免”乃我国神话中陪伴吴刚生活在月宫挂花树下的兔子,因此,它又成为月的代称。将它译成MoonRabbit体现了我国方老文化的风来,读英文不易产生异解,不会误认为是玉做成的兔子。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进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在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dogwillnotlearnnew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asa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五.我的看法与翻译:

导致翻译差异的原因有许多,我认为如果想从根本上改善,首先要找出自己的问题出现在哪里,是因为不懂西方的个别词语还是不懂他们的特殊表达。然后就是多交流,多与外国人交流,渗透他们的文化,还要学会对方的生活方式和一些背景下的表达,如果可以,中外应该多加强交流,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文化上。加快全球化,一体化,融入百家思想。中国要加快步伐,拉近中西的距离。

思维模式上存在的差异,是每个民族所特有的,也是不可避免和更改的;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又势在必行。因此,就这一点而言,首先应摆正态度,各民族在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应该本着的精神,学会尊重、认识和接纳他民族的思维模式,而不是将与本民族思维模式不同的其他思维模式视为异端;在与他民族的思维模式的对比中,要善于认识到自身思维模式的缺点和他民族思维模式的优点,善于取长补短。

针对语言方面的差异,译者应不断加强对所译语言的敏感性,从语音、词汇、语法、语义、修辞等各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要培养自己养成一种规律性阅读所译语言所写的各种文本的习惯,及时了解所译语言的各种发展动态。

为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翻译中的文化交流障碍,译者就要清楚地意识到:作为翻译工作者,不仅要成为精通双语言的人,更要成为精通“双文化”的人,要善于识别待译作品中的文化术语和其中隐含的文化内涵,不断培养自身的“文化意识”,同时要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知道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比如碰到原文中出现文化缺省而译文读者又不可能根据上下文感知到的情况时,译者就要在译作时善于抓住缺省的文化信息,并采用适当的手段将其补充完整,以避免造成文化信息传递失误的后果。另外,译作过程中,对待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要客观公正。再者,译者还要认识到文化具有兼容性;正是因为文化的这种兼容性,各国之间的个个层面的交流才可能继续;译者的工作就是不断促进文化的这种兼容。

最后,要在翻译过程中视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翻译手段。要认识到异化与归化作为两种不同的处理翻译的手段,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异化强调“保留源语文化”以丰富目的语文化及其表达方式,从而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归化强调“交际第一”,译者不仅要设法克服语言的障碍,还要克服文化的障碍,从而避免因文化冲突而造成的各种形式的误解。从上述可以看出,二者都强调翻译的交际性,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侧重点不同罢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至关重要。要始终记住一个大前提: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

要善于将二者结合。如翻译“东施效颦”可采用音译加直译/异化翻译出其字面意思,意译/归化注释法对其字面翻译进行补充。这样既达到了信息交流,也达到了文化交流。

六.结语: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其核心问题是“异化”还是“归化”。从“文化传真”的目标来看,译文应是越“异化”越好;然而为了照顾读者的接受能力,又不得不容许一定程度的“归化”。这就要求译者既要对原语能尽窥其妙,又要对译语能运用自如,做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尤金•奈达说过:“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的双文化功底甚至比双语言功底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起作用的文化语境中才富有意义。”可见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加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加强对语感的培养,还有加强交流是做好翻译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文献:

1.文教资料;2005年27期。

2.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年01期。

5.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6

第7篇

关键词: 动物词汇 英语 汉语 文化内涵

一、引言

著名语言学家拉多在其《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谈到:“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属于文化这个大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反过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所有的文化现象都可以在语言中得到反映[1]。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受着文化的浸润和影响。可以这样说,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文化是有社会、民族属性的。动物词汇的文化意义是指它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产生的意义。这种文化是社会赋予词语的引申义、隐喻义、借代义、联想义、象征义、感彩、语体色彩及特有的含义[2]。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和动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原始社会,原始人偶然捕捉动物来充饥,到古代的狩猎,到近代、现代人们把许多动物当成他们的好朋友。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演变使得动物词汇也随之变化。

二、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

1.同一动物词汇在英汉文化中具有相同文化内涵。

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相似,中英两国人民从动物的基本属性去认识动物,对同一动物就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喻义,赋予动物词汇相同的文化内涵。例如,公鸡(cock),中英文中都表示“骄傲”。英语里说as arrogant as a cock,汉语意思是“骄傲得像只公鸡”。再如:as meek as a lamb(驯服得像绵羊);He is a sheep in wolf’s clothing.(他是披着狼皮的羊,外强中干。)(《美国谚语词典》)。

英汉语中对猪的形象和喻义也基本一致,“猪”给我们的印象常是“愚蠢、笨拙、脏乱,好吃懒做”。下列有关猪的成语体现了人们对猪的轻蔑,如“猪朋狗友”、“泥猪疥狗”、“人怕出名猪怕壮”、“指猪骂狗”等。英语中也有不少含有pig的习语,如eat like a pig(大吃大喝),make a pig of oneself(吃得过多),buy a pig in a poke(乱买东西,盲目跟从)等足以表明pig的形象不佳。骄傲的公鸡、浅薄的青蛙和蠢猪体现了英汉两个民族共同的爱憎褒贬与审美取向。

2.同一动物词汇在英汉文化中具有不同文化内涵。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鸡(chicken)在平常生活中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鸡有它褒义的一面,如“闻鸡起舞”――听到鸡鸣,就起床舞剑,比喻有志向的人及时奋发。打鸣本是公鸡的“专利”,而母鸡啼鸣则被认为不吉利,旧时认为这预示着家庭的败落,封建时代用以比喻妇人专权。古人除了常用鸡来守夜报时外还常用于占卜、驱邪、祭祀等,可见鸡对人们的重要性。鸡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吉祥之物,深受人们的喜爱。chicken在英语俚语中却象征“胆小鬼,懦夫”,如:He is not a chicken!He just doesn’t want to offend anyone!(他不是胆小鬼!他只是不想得罪任何人!)cock(公鸡)因其打鸣不时吵到人,所以被称a cock-and-bull story(无稽之谈),如:He told us some cock-and-bull story about having lost all his money.(他鬼话连篇,告诉我们他把钱都丢了)[3]。

3.一些动物词在汉语(或英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英语(或汉语)中却没有相关对应的文化内涵。

汉语文化中,“龟”一样在汉语中都是长寿的象征。中国人认为龟有千年的寿命。然而龟也有其贬义。在日常生活中,“龟”字是对人的谩骂和污辱。而在西方文化中它不过是行动缓慢的动物而已,无此联想。再如,“鸳鸯”(Mandarin Duck)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鸟,雌雄偶居,形影不离,戏水玩耍,过着一种自由而甜美的生活,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里过着幸福美满生活的夫妻的代名词,有“棒打鸳鸯”、“野鸳鸯”、“鸳鸯被”等词。[7]而鸳鸯在英语文化中则缺乏这样的内涵。

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一些动物词汇在英语中常有极其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汉语中就可能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如,英语中“cat”常用来比喻心地恶毒、爱说别人坏话的女人;而汉语中对应的“猫”却没有这层含义。如果将“And I suppose he will tell all the people,the old cat.”翻译成“我猜想他会告说所有的人,这位温顺的老太太。”就大错特错了。英文中用“cat”形容女人是含贬义的。这句话的原意是“我猜想他会告说所有的人,这个长舌的老太婆!”。dog(狗)在英语民族文化中是一种有着丰富喻义形象的动物,如: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出头之日。)中国人对此没有这种联想。turkey(火鸡)在英语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内涵,talk turkey(打开天窗说亮话),cold turkey(突然停止,完全戒除);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它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动物而已,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联想[4]。

4.不同的动物词汇在英汉文化中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

不同的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即中英文中用不同的动物词汇来表达同样的意思。虽然两种语言中所用的动物词不同,但它们的比喻意却是相似的。汉语说“吹牛”,可英语却用talk horse;比喻“着急”,汉语用“热锅上的蚂蚁”,英语却用like a cat on hot bricks(热砖上的猫);汉语一般用牛来形容力气大,而英语中用horse,如,He is as strong as a horse.(他壮得像头牛);比喻“顽固”,英语用as stubborn as mule(顽固得像头骡子),而汉语通常说“犟得想头牛”。多数情况下,汉语的老虎和英语的狮子可以互相替换。举例来说,汉语中的“拦路虎”在英语中就是“a lion in the way”(拦路狮),“置身虎穴”在英语中是“put one’s head in the lion’s mouth”(把头放到狮子嘴里),“虎头蛇尾”可以译成“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来时像狮子,走时像羊羔)。这些成语中的老虎在英译时都变成了狮子[5]。

三、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通常动物词汇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廖光蓉认为,动物词汇产生文化意义的基础有三点:一是动物的外貌、生理、心理、性格、行为、习惯、作用等特征;二是民族的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包括神话、宗教、传说、历史、文学、艺术、语言、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三是联想,联想是指把动物和另一事物联系起来,而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化心理对于联想的产生起着潜在然而也是重要的激发和引导作用[3]。从对比分析的角度来说,造成英汉动物词汇联想意义异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重形象思维,说话爱使用比喻,人们常在描述事物时借用动物之形。比如,出家人诵经时所敲之鱼形木鼓,被称为“木鱼”或“鱼鼓”。除去鱼的整体形状外,人们还往往借其身体的某一部分来写景状物。如:你过度操劳而在眼角生出的皱纹,被称为“鱼尾纹”;天将破晓之时则会在东方出一抹“鱼肚白”。而西方则很少利用动物的外形来作比喻,因为西方重视形势分析和逻辑推理,说话喜欢用概念去定义,用逻辑去推理,人际交往语句表达清楚、明确,与汉文化中的表达含蓄、留有空间形成鲜明对比。英汉翻译中应该注意语言的文化内涵。

2.英汉两个民族审美心理不同。

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天地共有基础物质“气”,人与天地共守基本规律“道”,人的形态与功能都与天地相对应,中国人在自然万物内照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爱用花虫鸟兽的特性来比拟人类自身的某种社会品性,实际上这是把自身的思想品格投射到自然界的各种动物上,导致了人性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格化,从而代表动物的名词产生了丰富的联想意义。而西方文化是一种科技理性文明,英美人很少用动物比拟人的思想品格进行道德化描写,他们倾向于用动物象征人的某种自然属性而非社会属性。

3.民族文化传统不同。

英语受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的影响很大。英语中有些动物词汇具有源于希腊罗马神话,或《圣经》,或兼而有之的意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也有许多神话传说。相传黄帝奠定了中华文明,受到后人的尊敬贺崇拜。他后来乘龙上天,而那龙是天地来迎他的。于是“龙”便有了帝王、才俊之士的意义。但汉民族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要远远小于英语民族。

4.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同。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所相互的自然环境不同,一种动物可能在这个国家常见,而在另一个国家罕见,人们对很少接触的动物自然不会产生什么联想意义。

5.两种语言的语音语义系统不同。

英汉两种语言有着各自不同的语音系统,谐音产生的效果不同。英语中的horse(马)与hoarse(沙哑的)谐音,但并未产生任何联想。而汉语蝙蝠的“蝠”字与“福”同音,“五蝠”与“五福”同音,象征幸福、吉利。再如汉语“鱼”会让人联想到“结余”、“年年有余”,“鸡”会让人联想到“”,而英语词汇音节过多,谐音概率低,通过谐音获得文化内涵几乎是不可能的。

四、结语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由于英汉民族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动物词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本文涉及了同一动物词的异同,不同动物词汇在英汉中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使我们能够了解一些英语、汉语的特点和各民族的习惯。然而要想真正掌握词汇就必须在理解词汇的内涵上下功夫。同样,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文化内涵,就应坚持不懈地大量阅读,研究其文化差异,深入地了解英国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而且,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语言,更要注意能力;只有把文化和语言能力有机结合,才能准确地传达语言和文化信息,以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高美丽.英汉动物词汇及其文化内涵对比[A].王德春.对外汉语论丛(第四集)[C].学林出版社,2005:300.

[2]丁菲菲.翻译入门――汉译英[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43.

[3]刘玲.十二生肖动物词汇中英文原义与联想意义的应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3.

[4]伍卓.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3(1):74.

第8篇

从1896到2008;从雅典到北京;从风情万种的爱琴海到波涛澎湃的渤海;从然不动的奥林匹亚山到蜿蜒连绵的长城脚下。奥运的脚步近了,几乎能遥望到奥运圣火在神州大地处处燃起,全中国13.06亿儿女都仰目为奥运祝福……

2008年8月8日晚8时,鸟巢主会场上空燃起数百只烟花,似一条巨龙俯视着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我明白,傲立于世界东方的汉文化终于可以也西方的同志们作一次“亲密接触”了……

我知道,老外们对中国的看法不外乎就是“神秘”二字吧!大地他们也是这么看印度的——这个在佛脚下年了五千年经文的古老国度。但他们更为中华文明而诧异,这个东海托起的古老国度.文化明珠,她的礼乐制度,她的文学艺术,她与众不同的社会制度。

世上仇华的人不在少数,到我坚信仅一开幕式,消弭“仇恨”足亦……

第9篇

摘要:本文以初探我国维吾尔族文化与汉文化的演变融合作为研究主题,首先,课题从两个时间段总结回顾了我国维吾尔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历史融合过程,其次,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概述了我国维吾尔族文化与汉文化的相互影响,最后,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对我国维吾尔族文化与汉文化未来演变融合提出了综合思考。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提供积极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维吾尔族文化;汉文化;演变融合

引言

维吾尔族和汉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文化互动,民族文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深入研讨这一课题具有较好的实现意义。

一、回顾我国维吾尔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历史融合过程

(一)建国前

在建国之前,维吾尔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交融过程相对较为缓慢,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维吾尔族人民过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家庭作为其民族文化中的基础单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男性族人掌控着统治地位,支配着人际关系,也不断的完善着涵盖宗教、管理、文化等多方面的进程。尤其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由于被剥夺了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所以导致两族文化的融合程度相对较低。

(二)建国后

在1949年建国后,国家开始从法律的层面上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因此,受到大环境的改变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维吾尔族开始改变了传统的“视妻子和子女为私有财产”的观念,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维吾尔族家庭内部的关系结构和生活思维习惯。从上世纪的五十年代以来,社会主义革命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民族间、家庭间、成员间的平等、互助、民主的社会关系的建立,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也带动了维吾尔族深化了家庭关系变革的步伐,即家庭成员之间的地位和权利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女性权利和地位开始提升,年轻人的权力开始凸显。和汉族人的生活交流生活中,维吾尔族人开始了解并逐步接受了汉人的思维方式,对汉族人的各项文化传承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在局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两族文化的融合。

二、概述我国维吾尔族文化与汉文化的相互影响

(一)饮食文化及其变迁

我国维吾尔族饮食结构中,面食占主要位置,其次是肉类和水果,究其形成的原因主要还是与其长期的生活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在维吾尔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肉类的选取基本都集中在羊肠灌食、骆驼肉、牛肉等,通过烧烤或者晾晒等技术保证食物可储存,同时调制的喂料可以保证食物的鲜美,同时,由于生活习惯发生变化,即由游牧民族逐步过渡到耕种民族,导致维吾尔族也注重农业饮食结构的变化,尤其是以面食为主,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面条等物品,热性饮食和凉性饮食涵盖了稀饭、馕和饼等多种形式,另外,古代的维吾尔族人喜欢各类饮品,但是对酒类的饮品涉及较少,基本上不饮酒,这是由于其文化中伊斯兰教的综合影响决定的。但是,随着和汉族文化的融合,我们也惊喜的看到维吾尔族在饮食文化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现代饮食结构接轨也较为明显。

(二)家庭相关的文化价值及其变迁

在维吾尔族的家庭传统中,其家庭相关文化的变化在婚姻关系上体现的较为明显。之前的婚姻包办现象比较普遍,长辈在婚姻关系中起着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现代婚姻观念的变化,维吾尔族年轻人开始自己选择理想的伴侣,情感作为纽带的婚姻已经开始取代之前的血缘关系组建的基础,于是维吾尔族女性在婚后开始不再专注于家庭琐碎的事情,开始独立承担家庭之外的其他社会职责。家庭环境的变化给新时期的维吾尔族人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直接的触动,并形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三)传统服饰文化及其变迁

维吾尔族人在服饰方面的变化较大,之前男子更多的采用“袷袢”的形式,如今西装革履的打扮在年轻人也十分常见,年轻女孩也开始趋向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时尚装束,男子带出门必须带帽子的传统被打破了,女子带头巾的历史传统也消失不见了,短发开始流行,各式各样的头发样式也开始流行。汉族男性和维吾尔族男性在服饰上的最显著差异体现在部分传统服饰图案的保留方面,各类暗色调的网格面料较为受到欢迎,而维吾尔族女性也保留了自身的传统偏好,那就是色彩多变的花纹图案一直留存。

三、对我国维吾尔族文化与汉文化未来演变融合的几点思考

(一)通过推进课堂教学提升青少年文化适应力

我国维吾尔族文化与汉文化未来演变融合会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通过推进课堂教学提升青少年文化适应力,是保证未来两族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推行以及对少数民族教育体系的搭建不断完善,维吾尔族的青少年越来越多的接受了现代教育方式,从两族语言文化的交流开始,逐步过渡到包括思维方式变革、生活习惯变革、行为方式变革以及价值观变革等多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加强师资力量,不断推动完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探索新形式下的教学模式的革新,从而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提升维吾尔族青少年的文化适应力。

(二)通过养老方式研究降低老年人的文化冲突

通过养老方式研究降低老年人的文化冲突是一个较为现实的社会问题,在传统的民族文化中,维吾尔族的养老文化根深蒂固,非常注重儿女的孝顺,但是对晚年的生活标准等需求并不高,受到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人的家庭核心价值观较为明确,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和现代社会发展部一致的情况,比如说社会上推行的养老方式和维吾尔族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有一定的障碍存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维吾尔族中的推行效果并不理想,造成了维吾尔族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存在隐患。如何通过文化的导向作用化解养老问题上的冲突,是我们需要深入研讨的一个课题。

(三)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氛围保障民族融合进程平稳有序

要保证维吾尔族和汉族的文化融合进程平稳有序,确实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氛围,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需要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等相关部门积极结合地方情况研讨有效的对策和方案,化解文化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冲突和对抗情况,积极引导文化因素融合的过程,同时努力探索符合双方核心利益的沟通过程;第二,在维吾尔族的聚居区做好文化宣传和普及工作,加强内部的文化沟通,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和丰富多彩的互动节目拉近维吾尔族和汉族的距离,并努力形成能够持续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第三,通过打造城市文化氛围,从整体上锤炼民族交融地区的文化沟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结束语

总的说来,伴随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作为一面镜子,在时代变化与民族特色的交替中、在保留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具有维吾尔族特色的现代文化,反映出维吾尔族新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面貌。因此,研究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汪思艳.解放后新疆维吾尔族服饰变迁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2]彭修建.清代伊犁维吾尔族移民经济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3]黄丽.湖南维吾尔族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D].兰州大学.2008年.

第10篇

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蔡伦改进造纸术;《九章算术》;《神农本草经》;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张衡的地动仪。

通过归纳秦汉时期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成就,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并能从中感受到我国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激发民族自豪感,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秦汉时期许多科学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秦汉时期文化是秦汉时期历史的重要内容,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这一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医学和数学的成就和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在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的世界科技领域中也处于领先地位。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时期,秦汉时期的科技成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先进的科学技术又是与秦汉时期的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密切相关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这一时期先进科学技术的代表,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它毫无疑问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秦汉时期的先进科学技术,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明创造的,这些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劳动后又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

重点分析:

1.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它不仅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而且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数学和医学方面的成就

成书于东汉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九章算术》的思想方法对我国古代数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隋唐之际,《九章算术》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更被译成多种文字。

这一时期中国的医学水平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对以后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华佗也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生,他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又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被人誉为“神医”。华佗制成的全身剂“麻沸散”,此项发明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3.张衡发明地动仪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在东汉时期,地震更加频繁,给人们带极大的痛苦,由于当时对地震现象还不能做出科学地解释,以为是神灵主宰,造成了人们的恐惧。张衡冲破神学迷信思想的束缚,制造出地动仪,通过实际检测,宣扬了他的科学观念,具有进步意义。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此类的发明早1700多年,显示出我国古代科学家非凡的创造力。

难点分析:

初一的学生对于地震的知识只是初步了解,物理还没有学习,而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无论是地震学知识,还是物理上的力学知识,都是学生难以深刻理解的;对于地动仪的作用学生容易误以为只有预报、预测地震才有用,而对及早了解地震的意义认识不足,这些都会对学生学习和理解产生一定的障碍,因而将这一部分内容定为难点。

重点突破方案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1.请学生阅读课文和有关图片,找出造纸术发明以前的书写材料:陶器、龟甲、青铜器、竹木简或帛。

2.请学生阅读课文和有关图片,了解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制成“蔡侯纸”。

3.请学生结合书上造纸术外传示意图,制作我国造纸术外传时间表,并搜集史料,讨论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4.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可简单介绍纸的生产原理和过程,或课外带领学生参观造纸厂,了解纸的生产工艺,亲身感知历史。

二、“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

1.请学生阅读课文和小字内容,了解张仲景和华伦的主要医学成就。

2.请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张仲景和华伦的故事,感受他们身上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课难点突破方案

张衡和地动仪的发明

1.利用PowerPoint演示地动仪的工作情况,使学生感受动态效果。

2.搜集有关张衡在科学方面的贡献的资料,感受张衡的科学精神。

教学设计思想

以电脑课件演示,使科技成就能够让初一的学生初步理解,科技成就的发明过程和简单工作原理。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造纸术、数学、医学

教学难点: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和一些科技名词的理解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1.秦汉时期的起止年代,经历过哪几个朝代?(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共440年。秦、西汉、新、东汉)2.这一时期内,我们学过的哪些内容是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秦的统一、秦长城、秦兵马俑、汉丝绸之路等)然后总结,这一时期,国家统一、人民生活安定、经济迅速发展、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加强,秦汉时期文化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演示板书)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造纸技术,今天已在许多地方出土了汉代的纸张,大家请看屏幕。(演示纸出土的地点)

纸在今天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最主要是用作书写材料。大家想一下,古今中外,在纸发明以前,人们用什么作书写材料呢?(学生回答略)

这些书写材料同纸相比,有什么缺点呢?

(演示纸同其他书写材料优缺点对比,停在汉纸)

竹木简在纸发明以前是人们的主要书写材料,但由于竹木简很笨重,带来许多不便。据说,秦始皇一天批阅的竹木简奏章重120多斤,到了汉武帝时依然难免其苦,大家教材,这是文人东方朔给汉武帝上的一个奏本,用了3000片竹简,两个人吃力地抬进宫,汉武帝看了一个月。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轻便、实用、经济的书写材料,于是造纸术应运而生。大量的考古发掘都发现了属于西汉前期的纸,从而证明了纸的发明是在西汉。人们最先造出来的纸叫絮纸,后来发展为麻纤维纸,再改进为植物纤维纸。(演示纸的改进)

纸是人们受到什么的启发而造出来的呢?大家看这个"纸"字的偏旁,对,与丝织有关。人们用上好的蚕茧抽丝织物,一些劣质的茧只能制成丝棉。制丝棉要把蚕茧煮烂,再放在水竹席上打烂做成丝棉,这时竹席上会留下一些丝,干后形成薄丝棉片,揭下可以用来书写文字,由此受到启发人们制成了丝絮纸,后来,人们又用麻做原料制成麻纤维纸。但无论是絮纸还是麻纸,其原料来源少,纸的质量还有一些欠缺,真正使我国造纸术名扬世界还是在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以后。

105年,宦官蔡伦总结以前人们的造纸经验,经过反复试验,改进了造纸术。我们看屏幕。(演示蔡伦像、汉代造纸过程)

造纸术后来传遍了世界各地。(演示造纸术传播图)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大家看英国大科学家培根对包括造纸术在内的四大发明的评价。(演示弗兰西斯·培根的一段话,返回主菜单)

秦汉时期数学方面的成就主要是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全书分九章,故称《九章算术》,这是我国第一部古代数学专著,奠定了我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返回主菜单)

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主要有:(演示医学成就表,让学生划书)1.《神农本草经》2.张仲景。3.华佗(返回主菜单)

第11篇

[关键词]外语教学目的 汉文化缺失 汉文化导入

一、引言

在过去数十年的外语教学发展过程中,各种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大家学习外语的激情随着经济的提升大有越烧越旺之势。从外语对我国的影响范围来看,基本贯穿了人生最宝贵的每一个阶段,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外语一直都作为人们热捧的学科。“目前外语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语言工具的使用,而是服从于学生应付各种考试。教学训练服务于考试的教育范式主导下,学生既无法把外语作为工具掌握,以外语为媒介了解其他国家的技术文明与思想精神,也难以深入阅读经典,完成量的积累和质的升华。”(马利2013).[1]家长不惜重金让孩子参加课外班进行外语学习,大学生为了毕业而不得不通过四、六级考试,出国留学的学生更是要跨过雅思、托福之类的重重门槛。即使参加了工作,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为了评上职称,人们不得不把好久不看的外语课本重新拾起。外语对国人的影响已深入骨髓,功利性的学习目的已广为人们所接受。

与外语教学相比,母语的文化教育却少有问津。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出现,我们才意识到,不知何时,大学汉语课本悄悄的退出了很多专业大学生的教学大纲,随之,母语文化的教育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中逐步淡化,我们的外语教学中更是过多地强调了外语及外国文化的学习,从而忽视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存在,出现了外语教育中的文化“逆差”。由此可见,我们在外语教学中,重视了西方文化的导入,去忽视了对母语文化的培养。汉文化因素的研究一直没有引起外语教学界的重视,尤其是数以百万的外语教学工作者在外语教学中似乎对语言学习方法和语言本体研究更感兴趣,对外语教学发展的最终目的缺乏明确的认识。所以,在过去的外语教学中,教师很少谈及本土文化的话题,更不会有意识的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融入到外语教学中。

1996年的全国外语教学会上,李岚清副总理曾说:“我们的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但连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 都回答不出来。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如何用英语表达‘稀饭’、‘馒头’、‘豆浆’、‘油条’”。十几年过去了,现在的学生能用英语正确表达这些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容了吗?

二、当代大学生汉文化教育现状

“作为肩负中国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在以外语为工具了解掌握世界信息的同时,利用外语向世界介绍和宣传中国文化也是作为中国人应尽的义务。”[2]。当代的大学生从小接触的是西方文化,对于西方饮食文化耳熟能详。这一切都因我们教师所选取的教学内容和教材所致。但是,我们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到底了解多少?又有多少学生能够用外语将我们的文化传递给世界各国人民?经过十几年的教学改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对本土文化的重视提高了多少?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回顾一下学界同仁近年来对当代大学生汉文化导入调查情况。

段竹英(2013)针对237名云南大学2010级人文、公管、法学、软件、化工、生科、物科等学院各专业英语快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有关中国文化内容的词语翻译测试部分,翻译表达正确率排在前三位的是41.8%,39.2%和37.6%。宋伊雯等(2010)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学生及大学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以及他们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态度和对改进这一状况的期望等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现阶段本科院校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较好,但欠缺用外语表达的能力,而大学外语教师在一部分中国文化知识的翻译上也略显不足。肖龙福等(2009)采用测试卷、访谈及问卷等研究工具,对山东省两所高校外语专业和非外语专业的171名四年级本科生、26名外语教师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受试师生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及其外语表达情况,研究结果发现“高校外语教师和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及其英文表达都存在程度不一的‘失语现象’,尤其是中国文化英文表达还不具备向外输出、宣传、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良好能力”。

根据以上针对当代大学生汉文化导入情况的调查可以看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学生没有形成将汉文化融入到外语学习中的意识。大部分学生认为外语学习和汉语学习没有必然联系,很少或从未想过将外语学习当作汉文化推广的工具。二是,当代大学生虽然经过十几年汉文化的耳濡目染,但这种印记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层次的理解。第三,大学生的外语表达能力仍有一定欠缺,尤其是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掌握极其贫乏。第四,一线教师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研究有一定差距,跨文化教学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0世纪90年代文学评论家们开始批判西方文学思想的入侵及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流失,2000年从丛提出“中国文化失语”[3],外语界(肖龙福2008,杨洋2010,曾洪伟2006)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缺陷给予了更多重视,并对当今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原因给予了分析。他们认为文化缺失的原因来自诸多方面,比如,高校外语教师和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态度、中国文化课程设置状况、教师和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掌握状况等都将对大学生汉语文化水平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另外,除了中文专业的学生, 语文课几乎是到高考结束后就终止了,中国文化在学校的学习时间相比外语的学习时间简直少得可怜。在中国文化教育进入佳境之时,中国学生却被强行断掉了中国文化之奶。

三、外语教学中汉文化缺失的应对措施

1.提高汉文化导入意识

外语教学的目的本应该是作为承载世界各国人们进行文化交流沟通的工具,我国外语教学的开展应该是为不断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服务,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我国几千年的汉文化精髓,但是我们不得不遗憾的指出,我国外语教学过程中学习目的追求功利性,汉文化宣传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缺失,教学目的舍本逐末等现象日趋凸显。而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根源于教育工作者的汉文化宣传意识淡薄。陆俭明提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需要树立一些意识。即“要树立很强的学科意识;要树立很强的学习、研究意识;要树立自尊自重的意识”。[4]明确了这些意识之后,教师才能明了自己的职责和所求。2007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5]这里的人文性,我个人认为就是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融入问题。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产生实际上是我们过去几十年教学的一个缺失,所以当代大学生外语学习的汉文化导入是我国外语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束定芳等(2006)也指出,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特殊关系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对外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的认识已成为一个不容争议的论题。[6]

意识决定成败。教师作为传统外语教学的主体,对学生民族文化宣传推广意识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教师如在外语教学中将中国文化有机融入到外语课堂,将会对培养学生进一步熟悉母语文化,宣传母语文化的意识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比如,每逢我国传统节日,教师让学生用外语写作的形式来描述这些中国节日的由来、发展历史、相关典故,这样学生会在课下用一些时间查找相关资料,并对所搜集内容进行编辑整理。这样学生准备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汉文化的过程,同时,用外语进行汉文化的表述则是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过程。

2.调整外语教材内容,增加母语文化

英国人在向世界推广外语时的体会是:作为一门外语,一国的语言作为外语来教时,别国语言好过母语国教材,才是母语发达的标志。教材是文化传播和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载体,教材内容的编排直接决定学生学习兴趣的取向。在几十年的外语教学中,我们所使用的教材虽经过历次改编,但以英美概况为主的西方文化介绍占据整个教材的局面仍然没有什么改变,这样的教材编排无疑使学生的全部注意力主动或被动的集中在西方文化上。同时,从根源上切断了刚刚步入独立思考阶段的大学生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和可能,除中文专业之外,其他的大学生自步入大学开始,中文专业教材几乎消失殆尽,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去接触和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更不用说去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用外语宣传中国文化了。所以教材内容的选定应该引起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一线领导和教师的注意。

汉文化的导入可以通过诸多途径来实现,比如:在外语教材中适当穿插中国文化元素,或者在外语专业的学生中开始汉语文化选修课程等。新近,云南大学针对中国文化失语这一现象和在校大学生的需求,开设了“中国文化英语桥”的课程,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追捧。该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外语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开拓其东西方文化视野,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激发其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提高他们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培养其跨文化交际意识,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灵活处理中英文化差异,用外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通过这些途径的汉文化导入,将为学生提高汉文化学习提供帮助,对学生汉文化意识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提高外语教师跨文化交流的素质

外语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逐步增强汉文化导入意识,同时,教师的文化根基专业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着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和效果。“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外语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毋庸置疑。教师要想在教学中能够发挥好这一主导作用,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高为师,德高垂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优秀的教师。吕必松教授认为语言教师应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条件:一是具有比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包括语言学知识;心理学、教育学和语言教学法知识;文学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二是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主要指语言文字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交际和组织能力。三是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7]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再加上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磨炼,才能胜任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除应该具备课堂实践能力外,从事外语教学教师的跨文化素质还应包括:汉语及中国文化知识、外语及学生母语国文化知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汉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导入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丰富的语法词汇等语言本体知识,同时要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背景知识,能够准确反映出特定语境中语言含义,并能够通过第二语言将它表述出来。外语教学中的汉文化导入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将自己多年输入的文化知识通过第二语言进行输出出来。经过多年的外语学习,当代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该能够达到教学要求,而多年的本土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脑海里的积淀已经有了一定储备,大学生缺少的是这样的机会,通过第二语言尝试着去表达中国文化。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必要的汉语言文化导入,尤其是教师的样本作用将无疑将会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并能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结语

外语教学改革首先应该着眼于外语教学目的。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文化的交流和信息的共享。作为世界各国沟通理解的桥梁和纽带,语言教学首先要从国家体制上进行改革,摒弃功利性学习行为。通过外语与母语文化的共融,使得世界文化得到更广范围交流和学习。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更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和支持,汉文化的推广是世界人民的财富,外语教学中汉文化的导入是汉文化推广的重要途径。

最近我国高考改革外语成绩的总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边是国语总分的提升,一边是外语总分的下调,一升一降,表明的是国家层面对外语教学和母语文化发展认识发生了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孟繁华说:“学生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母语学习上,现在很多学生写字不如从前、中国传统文化不十分清楚,适度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是必要的。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改变,高校也应该适应基础教育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8]这种调整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国家、学校还是学生会对提高汉文化的重视产生积极的作用,对外语教学中的汉文化导入给予极大地支持。

项目:石家庄铁道大学“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110449)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GH132075)

[参考文献]

[1]马利英语降分,高中教育走向何方【N】.燕赵都市报2013-10-28(17)

[2]段竹英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中国文化英语桥”课程建设研究2013

[3]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陆俭明.汉语教员应有的意识[J].世界汉语教学,2005(1):60-63.

[5]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7月

[6]束定芳,庄志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吕必松.关于对外汉语教师业务素质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89(1):1-17

第12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佛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道教的兴起;佛教与道教广泛传播的原因;王充与《论衡》。

通过分析佛教和道教对我们周围事物影响的实例,说明佛教和道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理解宗教迷信的危害,培养辨别是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王充的著作《论衡》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学习他积极战斗的精神。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秦汉时期,求仙迷信思想在统治阶级中盛行。为神化封建皇帝,麻痹人民,西汉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宣传迷信思想。两汉时期出现了不少批判迷信思想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东汉的王充,他著有《论衡》。在书中他批判了天降灾祸,否定了天神;批判了人死为鬼,否定了鬼神。

西汉末年,佛教传人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佛教宣传追求来世幸福,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欢迎和扶持。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是中国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它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适应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需要得以传播,对后世文化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重点分析:

1.佛教的传入。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的兴起以及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的政治、文化、艺术所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应重点掌握。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欣赏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2.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

王充在反对当时盛行的董仲舒所提“天降灾祸”论的战斗中,发展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传统。其著作《论衡》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使人们对唯物主义思想的认识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在当时封建迷信思想盛行的情况下,唯物主义思想家能坚持科学地认识世界,学习此内容,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极其有益的。

难点分析:

宗教的本质和影响

一切宗教都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反映,很易于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麻痹人民的工具。而宗教所起的社会作用又非常复杂,初中学生对于宗教的认识不可能达到很深入的程度,不易掌握其本质,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教法建议

一.讲授本课时我们会遇到一些专有名词,请注意理解:

1、《论衡》中“衡”指的是重量,论衡即论述轻重。论述什么的轻重呢?王充自己解释到:“控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即实事求是地衡量人世间的是与非。

2、世界三大宗教是指具有世界影响的、不受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局限,在更广泛地区传播的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为世界上承认的三大宗教。

道教产生于中国,生长于中国,是中国自己的宗教,不具有世界性,属于地方宗教。

3、古印度不是今天印度的国名,而是一个地理名称,表示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尼泊尔等国家。

二、讲授本课时,可采用对比法,加深学生对所学习历史知识内容的理解。

迷信思想与唯物主义思想的对比:鬼神迷信思想宣扬天人息息相关,人死为鬼。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则认为人死不为鬼,否定天神的作用。

宗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道教源于我国民间。佛教的主要教义是灵魂能转生来世、忍受苦难。道教的主要教义是修身养性、得道成仙。教义表述虽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对社会现实持消极态度。使被压迫阶级在宗教的幻想中寻找精神上的安慰,符合统治阶级稳固统治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欢迎,成为他们麻痹人民的工具。

教学设计示例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宗教的传播和杰出的思想家

教学重点:佛教的传入和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难点:宗教的本质和影响

教学思路:制作知识结构图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结构,掌握重点内容。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秦汉时期有哪些科技成就?总结,引入思想、宗教。

一、佛教的传入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创立于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被尊称为释迦牟尼。其教义主要有人生是苦难;要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入极乐世界。西汉末,佛教经中亚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传入我国后,分内传佛教、藏传佛教。

佛教传入我国后,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一些贵族供奉佛像,建造寺庙,有人还翻译佛经。佛教之所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是因为它要求人们忍受现世的一切苦难,而追求根本不存在的所谓来世的幸福,从而起到麻痹人民斗志的作用。正是在封建统治者的支持之下,东汉末年,佛教在我国逐渐流传起来。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总是利用宗教来麻痹人民,以使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相信"神灵"的力量,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和天国,从而放弃为争取现实幸福的斗争,而安于被奴役的命运。

二、道教的出现

道教,由道家思想和民间神仙方术发展而来,它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得道成仙,道教迎合了人们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也符合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需要,道教的影响:如建筑(道观)、医药(炼丹、火药)、武术(武当派)、气功等。

三、王充与《论衡》

联系前面曾经涉及的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荀子(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王充,东汉人,著《论衡》,提出无神论,即唯物主义思想。

当时的社会环境是迷信思想盛行,分析其原因主要有科技落后,统治者利用封建迷信麻痹人民,在这种社会氛围下能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违世之说就显得更为可贵。[小结]思想和宗教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今天社会上还有一些迷信思想的残余,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一些事物。

板书设计: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宗教的传播和杰出的思想家

一、佛教的传入

1.佛教传入我国(西汉末)

2.佛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二、道教的出现

1.道教在民间兴起(东汉)

2.道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三、王充与《论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