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5 19:22: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制度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企业制度;管理;企业文化
1 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对于企业文化,世界上许多著名学者都对其进行过详细的阐述,但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简言之,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表明的是企业组织这一特殊主体对自身和环境的一个基本认识:如何达到自己的目标?应该做什么事?应该怎样去做?这一基本观念被称为“核心价值观”,它隐藏在组织的潜意识中,我们也许并不察觉,但所采取的行动、制订的政策和制度、做事的方式背后都必然会有这一基本观念。换句话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性格和处事作风,进而是一切管理过程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解读企业文化,才能了解企业文化的真谛。
企业文化是企业制订一切制度的基础,而制度则是企业文化的具体化。因此,二者的关系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根据企业文化的总和说,企业文化涵盖了企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不管是企业的外在表现,还是内在精神,都是企业文化的构成部分。企业制度不仅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且体现着企业的内在精神,但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不仅仅局限于制度这一种表现形式,企业的内在精神,也不可能完全用制度来体现。其次,企业制度能体现企业文化,但不一定就能真实完整地体现企业文化。由于企业制度中规定了企业整体以及员工个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从中我们不仅能看出这个企业崇尚什么、反对什么,即企业信奉的价值理念,而且可以看出这个企业的做事方式与风格,所以企业制度本身能体现企业文化。但企业制度能否真实完整体现企业文化,还取决于企业制度的形成过程和执行情况。第三,制度化过程既是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阻碍企业文化发展的主要屏障。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它,人们能更加清晰、准确和全面地表达自己的企业文化,对优秀的东西加以继承,对缺陷和不足及时修正,对照外界环境,汲取先进文化,从而有利于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然而,凡事皆有利弊,制度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固化的过程,随着对制度的深入理解和广泛认同,人们在接受制度文化的同时,又会反对与制度相背的文化,一方面容易让企业拘泥于制度文化,而忽略企业的其他文化,另一方面又会让企业拒绝外来文化,抑制吐故纳新的过程。制度化过程能促使企业井然有序地运行,却又会让企业走上按部就班的道路。第四,企业制度在企业文化中能扮演中层文化的角色,却不是中层文化的全部。根据企业文化的“同心圆说”,企业文化有三个层次,即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内层文化,表层文化主要指企业的外在表现,中层文化主要指企业的运行机制,内层文化是指企业的价值理念。行之有效的企业制度,指导和约束着企业整体和员工个体的行为,是企业运行机制的一种具体表现,但却绝不是唯一表现。任何一个企业的运行机制只是尽可能全面地用制度来表现,却无法用制度来完全表达。制度化过程与企业运行机制的变化过程总是存在着时间差,或是滞后,或是超前,制度化过程只是尽可能及时地反映企业运行机制的变化而无法同步反映。企业的中层文化实质是企业的运行机制或经营管理模式,而不仅仅是指企业制度本身或制度形成和执行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化,即制度文化。
2 正确处理文化和制度管理的措施
(一)以文化来构建管理机制
人们在探讨企业文化时更愿意拿一些有一定文化背景相对历史较长的企业举例,如国内的“同仁堂”国际上的“福特”、“杜邦”等等,即使探求新兴企业文化时也愿意去找那些体现着某种文化背景的企业。一个企业诞生时,最开始有的只是创业者的一些美好理想或目标及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规章制度,恰恰是这些制度的实施、完善、再实施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了企业文化。新兴企业的企业文化能够迅速体现,正是因为他们诞生之日就已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他们在制度的订立与实施上通常更详尽更务实,更能体现出企业文化来。企业文化虽然无形,但是它决不是空中楼阁,它一定体现于有形的制度中。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载体。
(二)文化与制度相互促进
制度与文化的演进方式不同。文化的演进是采取“渐进式”的,制度的演进是“跳跃式”的,但二者同处于一个过程之中。从制度到文化,再建新制度,再倡导新文化,而者交互上升。企业管理正是在这种交互上升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臻于完美。通过企业制度创新,铸就一种以“创新”为内涵的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模式,建设以“企业是企业员工共同追求的事业”为核心价值观的创业文化。在这种文化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建立完善具有企业自身特色又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主流要求的管理制度。推进制度和旧企业文化的革新,让二者相互作用才能更进一步推进企业的发展。
(三)激发员工责任感和主动性
企业在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时,应该努力创造团结、进取、创新、人人敢于负责、愿意负责的文化氛围,更要为员工营造相互信任、理解和支持、其乐融融的氛围,从而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使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水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无论怎么健全的企业制度都只是纸上谈兵,毫无发挥的余地。
综上所述,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是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关键环节,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既不可相互对立,也不能混为一谈。制度再周全也不可能凡事都规定到,但文化时时处处都能对人们的行为起约束作用。制度永远不可能代替文化的作用,同样也不能认为文化管理可以替代制度管理。
3 华为案例分析
华为作为一家特大型的跨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华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在很大一方面得益于华为对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间关系的成功处理。首先华为文化就像企业的“魂”,推动着华为管理改进与提高。华为公司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制定,就是从实际出发,反映自身文化特色和业务特点,进而为员工所接受和认同。因为华为文化是华为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而华为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也是华为文化中具有相对稳定的,符合华为公司核心价值观的并可再次通过实践检验为正确的东西用条文的形式加以固定化,通过试行反复证明,并在员工中达成共识后,经过正式签发和颁布,为员工共同遵守。
实际上只有与华为人的文化背景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才能与华为的实际相符合,才具有执行力。目前,华为公司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已摆脱了生搬硬套的形而上学管理模式,走上了在自身文化氛围中借鉴成功企业先进经验来酝酿和构建具有华为特色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规范的道路。
4 结束语
现代企业的发展已不仅仅只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同样在影响着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甚至是社会文化的发展。不论是人、还是企业、还是社会,文化都有着一种潜移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有时可成为一种无形的发展力量,促进企业乃至社会的发展。但就企业而言,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在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的。每个组织都应该将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紧紧结合起来,达到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可以把员工个体的积极性凝聚成巨大的群体力量。从而使企业增强活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娟.浅议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辨证关系的应用.甘肃农业,2005(9).
(一)构建并逐步健全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监督机制
从工作内容的角度上来说,国有企业正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国有企业资金的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对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从国有企业资金正常且高效运转的角度上来说,财务管理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国有企业财务部门会计从业人员应当在日常工作中秉持谨慎性原则,针对国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以及经济业务所涉及的每一笔资金来源及去向予以有效记录。然而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因素作用之下,国有企业出现财务风险是在所难免的。当前的实际情况在于:绝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构建健全化的财务风险监管机制,导致国有企业在应对财务风险的过程中出现较为明显的监管不力问题。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财务总监应当着眼于对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监管机制的构建,在国有企业不断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财务部门的有效监督将各项机制措施落实于实践。
(二)逐步提高国有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国有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从职业道德水平的强化以及会计业务处理能力的提升这两个方面人手。特别是对于我国而言,从会计职称的获取角度上来说,具备注册会计师或是中高级会计职称的会计从业人员并不普遍,绝大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仍然比较有限,这就使得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财务总监应当在有关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的监督与管理过程别关注财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具体而言,应当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财务总监应当着眼于对国有企业财务工作人员会计业务能力的提升,通过岗前培训以及在岗定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财务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储备;其次,还应当着眼于对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着眼于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实际,严格要求财务人员的自觉与自律。
(三)逐步推进对国有企业现行管理模式的改革与优化
在国际间经济交流与沟通日益密切的背景作用之下,国有企业要想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市场剧烈竞争过程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就应当针对现行管理模式进行逐步改革与优化。对于我国而言,构建一种政企分离、自主经营、产权明晰、自负盈亏的国有企业管理方式不单单能够充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下对于企业管理体制的要求,同时也能够更为有效地辅助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经济建设发展。在这种企业管理体制的推动作用之下,国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机构能够实现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有效处置,进而也就实现对国有企业资产运行情况的完整性监督,借助于此种方式确保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能够始终处于安全且可控的发展状态中。
(四)逐步完善对国有企业领导权力的约束机制
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个方面的问题:缺乏监督的权利往往最容易滋生腐败。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如果无法形成以财务总监为主体的,相对于领导权利的有效约束机制,势必会导致存在于国有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问题进一步严重。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借助于相关措施的落实与强化,形成相对于国有企业领导权利的有效监督与制约,才能够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这一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应当构建相对于国有企业领导权利的监督制约制度,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授权审批制度以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多个方面;其次,应当进一步强化并完善对国有企业领导权力执行情况的检查制度:包括年度审计及离任审计制度、重大经济决策参与投票制度以及收人申报制度等在内;最后,应当加强执法力度,对于干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秩序的相关人员应当同时追究其经济责任与刑事责任,强化责任的落实力度,防患于未然。
二、结束语
摘 要: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必须不断改进成本制度,适应现代市场生存规则,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当前,由于种内部和外部原因,很多企业在内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致命的疏漏,严重制约了企业内部的正常运营和进一步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企业制度与成本管理等概念的阐述,分析当今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影响成本管理的各项因素,最后,针对相关问题从提高员工素质、优化内部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成本管理;问题;策略
成本作为企业整体生产运营价值链中的直接价值来源,是企业获得利益的最强大的驱动力,与企业经营发展存在直接联系,成本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它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企业的整改管理体系中,成本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强对企业的成本管理也是帮助建立企业内部制度的一个重要举措,成本管理制度的成熟是实现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升级的必经阶段,是帮助企业走向未来、走向成功的融合剂。
一、现代企业制度与成本管理的理论概述
根据《公司法》相关规定建立起来的科学有序的组织管理体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整体构架,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包括四点,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所谓产权清晰,《公司法》通过股东代表制度、董事会、监事会等制度将公司产权做了明确规定,产权清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同时,建立现代企业最重要的制度之一便是权责明确,企对于相关的责任和制度企业的管理部门必须对其进行具体划分,企业以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债务承担有限的责任;政企分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条件,政府只有赋予企业足够的权利和空间,企业才能积极主动地以市场导向的原则经营发展下去;科学的管理能够帮助现代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保证,科学的内部管理体系将企业产供销和日常事务纳入良好发展的轨道,在资产稳定并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利用企业规模和利润的扩张,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和市场竞争力。
所谓成本管理就是企业在自身的经营过程中,将相关的成本管理法律作为范本,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经营利益的最大化。成本管理包含了许多内容,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成本管理的得失直接关系到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科学与否。在利润这一直接驱动力面前,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各个企业都在认真探索如何建立正确的成本管理模式,如何通过成本管理调节生产经营过程中不相适应的部分,如何进一步挖掘企业的潜力。企业经营机制和方针的优化将推动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这何尝不是降低企业成本、改善盈利状况的方式之一。
二、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成本竞争意识淡薄,缺乏成本理念
市场竞争中,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价格上的竞争。通过价值理论我们知道成本在价格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在生产运营中缺乏成本理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中,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一历史事实就是重要因素之一。计划经济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忽略了企业价值链中潜在价值的进一步挖掘,即没有重视对成本的控制,这种缺乏成本竞争意识的做法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企业规模无意义的扩大和产品销量的增加都无法弥补成本管理不当所带来的影响。当今一些企业延续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弊病,仍然没有将加强成本竞争意识摆在重要战略地位,这样就会使得企业的经营陷入尴尬境地。
2.企业成本管理结构存在问题
传统企业成本管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概括为“事后诸葛亮”,因为企业成本管理没有具体落实到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控制目标没有被企业各部门深刻领会,只是仅仅依靠财务部门的事后数据分析,而数据的审核与分析完全不能从根本上对成本进行系统管理,不能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监督与制约。企业员工成本管理意识的淡薄也严重影响成本管理的反馈,这种停滞的成本管理结构完全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3.企业成本管理手段落后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成本管理环节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即成本的前期预算、产品生产过程、中期的成本控制和后期成本审核,并在各个环节中尽可能地丰富成本管理手段,通过提高技术水平、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手段远远落后于此,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管是其唯一成本管理重心,无法拓展企业成本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一些缺乏生产信誉的企业甚至会出现偷工少料的现象,效益没达到,反而影响了产品质量。
4.成本管理信息不真实,成本核算浮于形式
近年来,由于企业财务人员的个人过失和企业对成本核算的不重视导致成本管理信息失真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具体表现为:对成本划分的界限不明确致使成本支出与实际不符;企业领导的现象导致成本信息与实际不符;会计人员专业素养不过硬,导致成本核算出现乱挤乱摊、不计少计等现象。流于形式的成本核算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衍生物,理论与实际不相符,一方面使得企业成本管理失去参考价值,一方面失真的成本信息影响了各单位的业绩考核。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
由于历史原因,西方国家对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历史更为久远,研究成果较为显著。我国企业在建立自身成本管理体系时需要认真学习国外先进理论和案例,借鉴吸收科学的管理经验,同时,不忘结合本国实际社会经济状况,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对国外相关资料文献的研究,笔者发现战略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划是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1.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Management)这种概念最先出现在欧洲,当时英国较为知名的学者西蒙兹提出了战略成本的概念,随后得到了其他相关学者的普遍支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关于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得到印证,日本以及欧美的相关学者都在讨论战略成本对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战战略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管理至关重要,甚至决定着企业管理的走向和成果。企业必须对价值链进行控制和管理,不断提高企业,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之后才能够提升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利润。企业的战略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要求之一。
2.成本企划
成本企划(Targetcosting)最早萌芽于六十年代的日本,因此又被称为日式成本管理模式,它是成本管理的核心和精华。从一开始就把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结合在一起,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均衡和优化成本在产品开发和设计阶段的配置。
四、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策略
1.提高部门和员工的成本节约意识
培养企业部门和员工的成本节约意识是做好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对于部门来说,企业可以制定严格的成本监督和监察体系,并定期对各部门的成本节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或者排名,而重要标准就是按照部门投入产出比来衡量成本管理效果,对成本管理良好或进步较大的部门应给予表扬,而屡次落后的部门则要进行批评监督,灵活奖惩制度,给各部门较大的提升空间。对于员工个人来说,为加强成本节约和成本竞争意识,可将成本管理作业效果与员工奖金挂钩,给予成本管理效果显著者一定期限的假期或者物质奖励。
这种绩效考评的方式是对努力成果的肯定,从实际工作中培养部门和员工的成本节约意识,使整个企业处于积极向上的氛围之中,这种激励作用的长期实践必将形成一个企业的文化,深刻影响每一位员工。
2.有效控制影响成本管理的因素
对企业成本管理因素的分析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个环节。影响成本的驱动因素分别出现在前期成本预测、中期成本控制和后期成本评估中。结合企业相关部门给出的数据信息可以对成本管控做出基本的判断和分析。上面提到的作业成本管理的理念就体现了这一思想。作业成本管理利用流程再造以及流程管理的思想对作业及作业成本进行确认和核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
3.利用标杆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管理学中的标杆管理是指以企业所处行业中的“佼佼者”为研究对象,深入学习和借鉴领先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于适应自身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大可“照搬”,当然,要考虑企业实际情况灵活吸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对先进企业的研究学习,可以找到与之的发展差距以及造成这种差距的因素,可以提前了解优秀企业所要遵循的标准,形成良好的激励效应。总之,正确的标杆管理将有效提高企业成本管理能力,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4.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上面的文章中已经谈过,战略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企业领导者必须站在战略高度对企业实行成本管理。企业资源可以包括资金、生产设备、员工,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在进行资源配置时,应该首先对成本进行预测、计划、控制和评价。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利用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利润,因此,资源的优化组合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十分明显。
5.建立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
成熟的成本管理机构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企业开展的成本管理工作中,相关管理者必须不断建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来进行管理工作,同时,企业内部也要建立成熟的管理体质,形成较为完整和科学的权利体系,在体系中形成权利、执行、监督三者制衡,只有建立了这种科学完整的管理组织体系才能够帮助企业建立成熟的成本管理体系。通过企业的成本管理组织建立,能够为企业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也要对相关机构进行定期的检查,形成定时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企业的成本管理中达到明显效果。
五、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当前我国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在竞争意识方面还有些落后,对于成本管理结构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对于成本管理信息的掌握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这些都是影响着成本管理的重要问题,在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大发展的环境下,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不是单一的,而是要针对问题、各项击破,从国外战略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以及成本企划三方面找寻经验,结合企业发展的成功案例和我国企业发展的现实环境,向具有我国特色的、科学的成本管理模式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何春香.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模式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9).
[2]王岩,隋丽华.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技术新产品,2015(3).
[3]王宁.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探讨[J].财会研究,2014(5).
关键词:制度建设;系统规划;顶层设计
一、××集团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围绕装备制造、房地产、现代服务三大产业,搭建合理有效的管控模式,通过制度建设明确管控体系的具体动作流程、权限,降低集团管理风险,提高各子公司经营自主性;通过制度和机制为保障进行程序控制,确保子公司规范动作,实现经营目标。建立战略协同、资源配置有效、整体利益驱动的制度体系,推进制度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
二、××集团开展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必要性
(一)是确定集团管控导向,形成××特色治理模式,保障管控体系落地的需要随着集团高速发展,多产业结构形成,企业管理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现有管控模式已经难以跟上集团发展脚步,需要通过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明确管控体系的具体运作流程、权限。建立健全各项基本制度,逐步填补管理空白。基于快速、科学、合理搭建集团集分权有度的管控模式需要,我们的思路是:以建立××特色的管理模式为目标,通过对集团“1333”战略管理体系的进一步梳理,明确总部、子公司两层级管控定位;基于价值创造总部的功能定位和组织结构优化,明确总部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强化对制度体系的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理清权责界面,形成分类合理、层级清晰的制度框架体系,确保管控体系有效落地。(二)是保证依法治企,推动集团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构建标准化制度体系是企业实现业务流程规范化、制度化,推进依法治企,一切按制度办事的重要保证。通过制度分类别,对制度内容和业务范围进行规范,有利于防止出现制度与业务两张皮现象,实现制度与业务的紧密融合,为制度信息化打下基础。通过明晰制度层级标准,规范同一层级制度内容,明确各级组织的制度管理责任和制度之间的联动。通过明晰制度类型标准,规范业务的管控深度,使制度规范由粗到细、由原则到实施,制度易执行、落实过程可追溯。(三)是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集团生产、经营和管理要求的必然选择总体上看,当前集团制度体系尚不够规范和标准,与国内外先进同行企业相比,在制度管理、制度建设、制度信息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完善制度全生命周期管理,落实制度管理责任,充分有效地采用信息化手段,建设标准化制度体系已经成为集团目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现阶段已经搭建了集团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基本框架,但从集团制度建设现状分析,存在以下问题
1、集团管控体系设计不合理,没有解决有效支撑集团战略目标落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集团当前的管控体系没有解决好管理深度与宽度的问题,没有处理好系统控制与适度授权二者之间的关系。加之目前集团总部职能和能力不足以支撑集团战略的落地,导致集团战略和集团管控的匹配性较弱。2、制度设计时存在合理性不够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基本制度、通用业务制度全部是由集团各专业部门负责制定,由于单个部门对部门之间责、权、利难以全面界定,而制度制定方、相关部门、制度执行方之间在制度前沟通不够,所制定的制度难免出现职责界定发生偏差、业务流程设计不够合理等情况。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各部门只是站在本部门的角度制定制度,部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未能做到全覆盖,对部分工作、部分管理环节的管控存在缺位。3、制度管理上存在不完全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制度归口管理方、制度制定方、信息系统管理方和制度执行方联动未真正落到实处,制度修订建立没有广泛吸纳业务归口管理部门、业务骨干等共同参与规章制度的研究制定,制度会签存在走形式现象,各制度相关方对非本单位主责制度重视程度不足,自扫门前雪,对制度前的把关不严。4、制度管理体系没有实现信息化支撑,主要表现在制度文本、业务流程、信息系统动态联动机制没有真正形成,部门制度缺乏表单、流程支撑,操作性不强,执行效果不佳。
四、××集团标准化制度体系的架构和主要做法
(一)××集团标准化制度体系架构按照制度适用范围,将集团制度划分为基本制度、通用业务制度、子公司业务制度三个层级。第一层级:基本制度。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和母子公司管控模式,满足行业监管要求和专项管理规范,反映公司基本行为准则,适用于全集团范围的制度。第二层级:通用业务制度。由归口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建立的规范集团某一业务领域,适用于全集团范围的制度。围绕“人力、资金、设备、材料、信息、技术、市场”等核心要素的管控,通过梳理职能部门与子公司的职责边界,实现对某一业务的有序管控。第三层级:子公司业务制度。以集团基本制度和通用制度为基础,根据自身管理要求制定的适用于本单位业务运行的制度。(二)××集团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1、为实现法人治理结构运转的有效落地,健全集团董事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基本制度,建立健全以“权限管理”为核心价值观的决策体系,修订完善了《××集团章程》、《××集团党委会议事规则》、《××集团经理层议事规则》,形成定位清晰、权责对等、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2、以集团“1333”战略及“十三五”规划为导向,厘清集团总部和各业务单元职责,把集团总部定位为战略决策、资源配置、资产运营、风险管控和服务支持,突出战略性和全局性职能,有效支撑三大业务板块的高效运营。各业务单元充分履行产品和服务的有效提供、国内国际市场的开拓等经营性职能。设计××集团的管控总纲,编写管控基本制度,以制度化的方式固化集团管控相关规定,作为集团管控遵循的基本法。各业务条线,基于管控基本制度,提升、优化、强化部门职能,进一步完善通用业务制度,梳理各自业务领域业务制度。组织制度相关方对重要制度进行审核,按照制度审议审批层级进行。3、通过建立科学的制度架构体系,健全子公司层面各类制度,围绕OA平台扩展应用,推进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提高制度执行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对策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强调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商业银行面临愈加激烈的竞争。[1]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可知商业银行在运作过程中实施全面预算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目前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来看,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所以,怎样对商业银行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已是商业银行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与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财务中属于非常高效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式的重点是进行财务管理,最终目的是提高利润,其主线是商业银行的现金流,全面预算并适当地控制整个银行的财务,最大限度的减少风险,提高银行利润。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意义重大。第一,有助于迅速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从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就可知,只有在商业银行内部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才能为其制定更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其经营管理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的是在统一法人的领导下对银行进行分层管理、经营以及核算的管理体制,如果想让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与以往相比有所提高,在商业银行内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就得以显现。[2]第二,在商业银行内部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其进行长远的发展,帮助其制定更好的发展战略。商业银行的全部经营活动都是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使银行的发展目标更好更快的得以实现。最后,在商业银行内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也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帮助其制定更全面、更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增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全面预算管理还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对财务的管理能力。在商业银行内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其更好地规划所有的经济活动细节,让资源得到更加优化的配置,从而增加银行的利润,缩减银行的管理成本。此外,全面预算管理还能起到增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在当前国际和金融市场这双重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更全面的分析市场变化,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战略去应对市场变化,这样一来就会使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迅速提高。
二、商业银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看来,在商业银行中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已经取得了一点成果,然而,在实现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面预算管理没有十分清楚的目标,就更别说长远的发展目标了。很多商业银行根本不重视这一管理制度,只是用它来衡量自己的管理制度是否符合现代管理水平。在没有清楚明确的发展目标的情况下,全面预算管理很难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使其不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
第二,商业银行预算管理层次较多。以工行为例,全国有多达2万多个的营业网点。而且从2004年改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离以后,其将支行作为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单位,核算单位虽然从24000多个降低到4500多个,但仍然较多。
第三,没有非常全面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从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他们都没有一个成熟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很多银行的组织机构图中都没有预算管理委员会等机构。这样就使得商业银行没有良好的经营环境,那么全面预算管理也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四,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相当混乱,没有足够的灵活性。没能很好地对预算编制的方法以及整个流程进行妥善安排,这样就使得预算编制程序非常混乱,很难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第五,没有行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使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发挥受到影响,致使预算目标跟预期的有所偏离。
三、商业银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认真思考,以真正体现出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可以采取以下这些措施:
第一,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商业银行应该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可以帮助银行很好地规划每个经营活动的细节,有利于其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其利润,最终实现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努力让商业银行的所有人员重视起全面预算管理,并把其当成商业银行进行长远发展的一个目标,防止其仅起表面作用。
第二,商业银行应该对预算目标予以明确,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一般来说,预算目标就是在预算期之内应该实现的目标。它包括长短期目标,也包括整体与局部目标,这些目标应该成为全面预算的导向。[3]如果商业银行没有制定长期发展目标,就很容易使全面预算只考虑短期目标而忽略了银行的长远发展。但是,无论是长期短期还是整体局部目标都要具有科学性。所以,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为全面预算提供科学合理的导向。其次,还应该协调好全面预算各个部分的工作。最后,按照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以及长短期目标制定科学的预算。只有做到科学合理,才能使全面预算管理在商业银行内部起到积极意义。
第三,商业银行应该有一套成熟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各项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来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完善:(1)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每位员工的培训力度,让员工更有能力去胜任自己的工作,发挥其主动性。(2)银行应该有一个专门管理全面预算的部门,便于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和发展措施。(3)应该正确选择预算内容以及预算方法。也就是说要符合银行的客观实际,还要考虑到市场变化等因素来选择预算内容,此外还要按照所选的预算内容来采取合适的预算方法。(4)商业银行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对于预算一定要做到严格执行。制定一些规章规则来督促全面预算管理的贯彻落实,让其在执行过程中更加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商业银行内部的积极作用。
第四,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进行完善。首先,商业银行应该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贯彻落实,防止其只是停留在表面。其次,还要对银行的员工考核机制予以完善。在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对全面预算管理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这样一来才能更加科学、更加全面地对其评价。如关键事件法、360度考核法、平衡记分卡以及经济资本法等。同时应该逐步完善业绩考评激励机制,建立以RAROC为代表的风险收益平衡考核指标体系等。
参考文献:
[1]李帅.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会计模式研究[J].中国外资,2012(02)
这里笔者从经济关系的角度进行一些分析,并给一些建议,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之。
一、 员工和公司之间关系的本质
华为公司也是公司,华为公司员工也是员工。因此,从华为事件我们可以分析公司和员工关系的本质。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和私有经济、私有企业成为主体的情况下,公司招聘员工的关系本质就是雇佣关系,从政治经济学的高度讲就是雇佣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关系,一句话,公司和员工之间关系的本质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当前,我们的官方称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称呼并不能否定生产关系的本质,也改变不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本质(参考:沈宗南、张京宏《新劳动合同法实施若干问题研究》,2008)。
马克思恩格斯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曾经明确指出,古典政治经济学从工业实践的方面认为资本所有者所购买的只是自己工人的劳动。而政治经济学则一针见血地指出,雇佣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公司雇佣员工,肯定要产生剩余价值,否则,谁也不愿意当老板。对这一公司和员工关系,我们的论述不需要太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祖师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也明确指出,人性在经济层面是自私自利的,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设计的人性基础和理论基础就是人性在经济层面上本质是自私的。而公司是一种组织,是人性领导下的资本运营组织,它除了服从和执行人的意志,就是按资本自身的客观规律和财务规律运行。资本并没有意志,执行的是人的意志。公司制条件下,资本当然执行的是公司的意志,它和员工建立关系的前提期望之一,就是利润挂帅。
二、 员工和公司之间关系的平衡工具: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
资本和雇佣劳动从来都是对立统一的。雇佣劳动为了争取休息权,工作时间权,劳动福利权等进行了几个世纪的斗争,现在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基本上达到双方的一个动态平衡了。而中国市场经济总体上只是运行了三十年,太短,还处在初期阶段,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要达到一种平衡,需要过程。尽管在双方的斗争中政府也出手干涉,也制定了新的劳动合同法,但是真正新的劳动合同法要达到预期和渴望的作用,最终可能还是依赖经济关系和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发展,就好比物价上涨和轻微通货膨胀的根本性关系是供求关系的不平衡,而不是仅仅靠银行调整利率等货币政策(参考:沈宗南、张京宏《新劳动合同法实施若干问题研究》,上海世新,2008)。在某种意义上,银行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和新劳动合同法本质作用都是政府的干涉,这种干涉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但相同的是这些干涉并没有触及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原因的本质,道理是相同的。
而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则是实实在在从具体行为上规定劳资双方关系的实质性的内容。因此,我们考察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的劳资关系,应当从这些方面下手,定能得到具体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和资料。
这些年笔者研究的结论是,越是发达的资本主义企业,平衡劳资双方关系的能力和程度越好,员工满意度越高,企业发展力越好。具体地说,在上海的企业中,众所周知西门子等外企的员工福利和待遇和中小民营企业中员工生存状态相比,那基本可以说天壤之别。有人曾在一次讨论会上半开玩笑地说,中国市场经济起步时候的民营企业内部劳资关系,还处在奴隶社会初期,许多企业需要听话的奴隶,暂时还不需要具有一定独立核算关系的自耕农(真正职业经理层)。
企业制度是日常管理工作的宪法文件。包括考勤,工资,晋升,保险福利,休闲,等等。企业文化目前在起步阶段来说,谈的有点早。许多人认为花点钱,找个广告公司,设计一下CIS系统和LOGO,弄个CI,MI,VI,就有文化了,那是很可笑的。就好比一个文盲买了一套西服吃了两吨西餐并不能立即成为教授,道理是相同的。
三、 华为事件带来的员工和公司之间关系的启发
从上述论证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能做的有效的主要是企业制度,因为企业文化目前还不到时候——表面文章做做是可以的,弄弄LOGO设计阿,发发工作服和手套啊,等等,粉饰一下,搞搞表面文章是可以的,但这些都不涉及生产关系的本质。在企业制度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第一要合理安排加班和休假制度。这一块大公司都比较规范,外资企业也比较规范,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这些方面要加强,因为当前中国,八成(80%)的劳动力在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
第二要强化人性化休息制度。可以中午提供免费咖啡豆,可以下午下班后提供企业酒吧。日本大部分公司的技术创新和好的创造都是在下班后休闲酒吧头脑风暴出来的。
第三是定期调查员工工作压力并给出平衡和发泄渠道。从当前的情况看,员工过劳死不算工伤,上吊不算工伤,跳楼也不算工伤,好象和企业没有关系。但事实上,可能和企业存在主要关系。企业人力资源部分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压力,并给出解决渠道。
四、结束语
关键词:内部审计 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和谐增值
一、引言
IIA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的内部审计定义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工作与咨询活动,它的作用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率。它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实现机构目标。”这个定义明确了内部审计在增加企业价值过程中应起的作用,并提出了内部审计增加企业价值的途径与方式,为内部审计自身发展作出了有效的定位。然而,增值型内部审计在推广其功能的过程中,可能会威胁到自身独立性,并且与企业内外各利益相关者产生利益冲突。之前学者有关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实现“增值”功能方面,但是如何解决增值所带来的冲突,鲜有涉及,但这是增值型内部审计发展必然要面临的问题,构建“和谐+增值”的内部审计模式是一种可能的途径。内部审计置身于企业环境当中,除了企业内外各利益相关者,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环境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结合环境决定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从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环境对内部审计的影响方面着眼,分析三者之间的两两关系,以及内部审计与企业内外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制度与文化的规范与影响下的行为选择,化解各方冲突,并构建内部审计、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三者共同增加企业价值的和谐稳定三角结构,形成有效的企业价值增值路径,从而为内部审计自身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二、构建和谐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 一 )构建和谐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内部审计在发挥其增值功能受到多方面制衡,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自身独立性要求、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国内外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一些实证分析,Wilson and Wood(1985)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对其提供增值服务等问题的看法,被调查对象中,62.3%表示内部审计的多重身份给工作带来了困难;71%认为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从事公司管理类咨询工作,但也有16.9%的人认为咨询削弱了独立性,14.3%认为咨询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效率。Zanzig(1998)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被审计人员往往会认为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影响其独立性评价。Rittenberg(1999)、Flesher和Zanzig(2000)等学者经研究都认为内审人员应当且能够在咨询和提供独立性评价方面取得适当的平衡。随着管理者支持的加强,内审的咨询作用将得到更好地发挥,这一趋势正逐渐明显。内部审计发挥其增值功能,扩大其职能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独立性的制约。内部审计增值目标与职能扩展要求独立性相对弱化,而弱化的独立性又会限制内部审计职能的扩展和增值目标的实现(孙丹,2003)。另外对于企业来讲,追求企业价值的过程就是利益相关者之间互相博弈的过程。除了内部审计之外,投资者、经营者、雇员、供货商、承销商、客户以及社会各相关组织团体或个人都是企业这个庞大组织的利益相关者。他们与内部审计之间存在着心理、工作关系、利益以及认知上的冲突,不同的利益主体根据自身所处位置、环境以及掌握信息的不同而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内部审计发挥增值作用必然受到这些企业内外各利益相关者的牵制。处于信息劣势的客户需要内部审计提供确认服务,而处于信息优势的客户则更希望内部审计提供咨询服务(崔璐璐,2007)。只有明确各利益主体的需求,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恰当的服务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内部审计在推行其价值增值功能的过程中面临着上述问题,使得企业构建和谐内部审计十分必要。
( 二 )内部审计“增值+和谐”的途径 国内外有关内部审计增值的选择途径研究,大多集中于内部审计在评价并改进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以及内部审计管理机制等方面(王光远,2003),内部审计应当为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提供优秀的内部审计产品和服务,强调内部审计的确认与咨询功能并重,对如何协调确认与咨询功能之间的矛盾做出了研究(黄秋菊,2007)。一些学者认为,恰当的内部审计应当优化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每一个链节,并降低链节间的协调成本。价值链上的内部审计对各项作业的质量和它们之间的协调进行评价,并通过控制、评价使得各项活动趋于优化(廖桂花,2007),从而为企业增加价值。内部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能够积累许多有关企业的全面知识,对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非常熟悉,使得他们还可以在企业供应链的多个环节发挥作用(张涛,2008)。这些研究尽管提出了内部审计在增值途径选择方面的具体方式,但是鲜少考虑到内部审计在拓展自身的增值功能时,可能带来企业各利益相关方的冲,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发展可能与企业的要求相悖。作为企业组织结构与企业治理结构的一部分,内部审计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必然受到企业资源与环境的影响;而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发挥如果与企业资源和环境不适应,必然给企业带来过多的冲突,那么其增值功能必定受到削弱。只有内部审计与企业资源及企业环境的良性互动,才能够给企业带来较强的竞争优势,从而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在提高企业竞争优势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理论主要是以迈克尔波特(1980)的竞争优势理论为代表的环境决定论与沃纳菲尔特(1984)的资源基础理论(RBT)。上世纪60-80年代,人们始终认为外部环境是公司获取成功战略的主要决定因素,公司只有在实施了适用于宏观及行业和竞争环境的战略后才能获得超额利润。企业环境有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微观环境,环境决定论强调企业外部环境的重要性。然而外部宏观环境往往是不可控的,企业只能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措施才能获得价值,而内部微观环境则大多属于企业可控范围内。企业要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尽量地平衡内部环境的各个方面,内部审计属于企业内部环境的一部分,必然也要与内部环境的其他各个方面保持适应。COSO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对于环境的相关说明比较具有代表性: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具体包括企业的董事会,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管理哲学与经营观念,企业文化,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信息沟通体系等。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和谐发展必须要与企业在上述各方面的特点相适应。“资源基础理论”则认为,取胜的关键力量不是来自于有吸引力的市场领域,而是公司卓越的、专有的、难以仿效的、可持续提高的战略资源与核心竞争力。21世纪的外部环境要素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发展,也越来越难以准确预测,企业的战略要随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即使改变的行为也是难上加难,惟有企业利用其独特的资源和特有的核心能力来形成竞争优势,制造竞争对手无法模仿或超越的障碍,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企业资源包括有形资源(财务资源、实体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等)和无形资源(技术资源、声誉资源等),内部审计可以提供有形的人力资源,也可以帮助形成无形的企业声誉;企业卓越的内部审计还可以属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三、内部审计、企业文化、企业制度架构解析
( 一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的一种群体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缩影。最早提出企业文化概念的是日裔美国学者威廉•大内,他在1981年4月出版的《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写到:“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此外,文化还包含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性、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荷兰组织行为学家霍夫斯泰德(Greet Hofstede)认为组织文化由四个部分所构成:从表面到深层依次为符号系统、推崇的英雄形象、礼仪和价值观。占德干、张炳林(1996)运用香港中文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Kwokleung和Harty Triandis所设计的《中国价值倾向调查表》,对大个不同类型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将霍夫斯泰德所构建的企业文化理论沿用到中国企业当中,认为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工作价值观、儒家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实践的综合。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所下的定义,多是以企业价值观体系为基础,强调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以企业职工的群体意识为体现和反映,同时与企业的经营哲学,管理行为相联系。关于企业制度,学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定义。在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有将企业制度定义为企业的产权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统称;有的认为企业制度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或流通的经济单位所藉以运行的一整套组织管理制度体系;还有学者认为企业制度象征着企业筹资设立和经营管理的组织形式,包括企业的法律地位、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等,是企业中各种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另外有学者将企业制度简单定义为企业组织行动规范模式,这些规范模式体现了企业组织在社会系统中所承诺的制度化的社会角色及其社会功能,为企业组织内部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角色互动与功能整合提供了一种共享的行为规则,等等。在以上学者定义的基础上,可以将企业制度的内涵划分为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企业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以及基于理论的企业管理制度。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现代生产关系的基础上,适应市场经济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各种规定、规则和行动规程的统称。在威廉大内看来,文化可以部分地代替命令和对工人进行严密监督的专门方法,从而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发展工作中的支持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Ronald Coase)认为,企业文化自然地隐含在企业主所具有的对资源配置的指导职能之中,降低或提高管理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交易费用,决定企业的生产效率。而诺思在强调文化的重要性的同时,甚至认为企业文化是减少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它的经济性质主要表现在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省交易费用和信息费用的工具。用制度规范来监督雇员的行为必然提高成本,而企业文化能够在团队中形成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在企业与雇员的搏弈中简化决策过程,最终减少对抗性选择时所耗费的时间和成本。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体系中并非是作为企业制度辅助调节作用而存在的要素,它与企业制度始终并行不悖、共同发挥其经济功能。企业制度强调了企业管理工作的理性化、程序化与标准化,一味的强调制度会使得企业管理重物质、轻精神。制度如果没有变成一种文化,其制度成本就高;反之,则制度成本下降。制度再周全也不可能凡事都规定到,但文化时时处处都能对人们的行为起约束作用。制度永远不可能代替文化的作用,但是文化管理也替代不了制度管理的强制性作用。企业文化应以其“柔”克企业制度之“刚”,将企业的软约束和硬约束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 二 )企业文化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员工群体意识、价值观、行为以及企业经营哲学的集中体现,在企业的组织体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引导企业在正确的经营思想、价值观与道德观的指引下,以优秀的产品、服务、经营理念取得竞争优势,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协调企业各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企业内部产生坚固的凝聚力,为内部审计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内部审计在这种文化的引导、激励与协调下,能够避免其发挥其增值功能可能带来的与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而“和谐增值型”内部审计在创新其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手段、审计方式的过程中,也能够较好地协调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需求-服务关系。另外,从内部审计自身的发展来说,企业文化所强调的价值观、经营理念是为了追求卓越,这种文化的熏陶使得内部审计部门要求自身也追求卓越,从而更好地为企业追求卓越做贡献,增加企业价值。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和谐发展,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也功不可没。内部审计可以有效地监督企业文化的发展,是维护企业文化的一道强有力的防线。内部审计人员正直、诚实、客观的性格能够取得公司的高度信任,道德操守得到公认,从而为企业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内部审计还有助于推广企业愿景、战略目标、核心价值观、人才观、市场观等企业文化,未来可能对企业战略规划、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另外,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干部、员工进行审计与内控相关的培训来宣扬企业的审计文化与技术,对新员工、公司新聘任干部进行“纪律守则”课程培训和管理政策的宣讲与座谈,这些教育活动有助于其他部门了解企业的管理控制理念和内部审计的工作,并在今后审计工作中大力支持其顺利开展。同时,经常性审计文化教育活动也能够为审计部门的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获得自身胜任能力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审计人员的自我实现,这是追求“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最高标准。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其职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成本,改善企业流程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这种内部审计的综合职能,日益需要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二者殊途同归,为现代企业的价值增加提供强有力的监督保障和精神支柱。
( 三 )企业制度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一样,都是企业环境中的主要元素,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以及实施控制的自觉性,而企业制度则对员工的控制行为具有强制性作用,同时作用于内部审计等监督部门自身。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与战略目标的实现。尽管不同规模的企业对内部审计要求不同,但是规模越大、管理体制越复杂的企业,就越需要健全的制度和完备的内部审计,健全的企业制度是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在企业制度中基于理论的企业管理制度下,企业所有者控制结构不同的企业,内部审计的实质和形式也不同;而在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企业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下,不同的组织,委托人和人追求的目标很可能不同甚至相悖,这使得内部审计工作的复杂程度提高而且侧重点多变。另外一方面,企业制度对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界定与规范,为内部审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依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内部审计开展工作时与其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为内部审计的和谐增值提供支撑,二者共同为增加企业价值做出贡献;同时,审计培训制度与培训计划为审计人员提供了胜任能力保证。这些都在制度上保证了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从而可以保证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以及审计质量。内部审计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对受托经济责任起着监督和评价的作用,可以强化以权责分明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内部审计政策及制度是企业制度体系的一部分,所以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也是完善企业制度的过程。同时,内部审计在发挥其咨询功能时,与其他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充分了解其他部门的运作,可以主导建立起一系列企业级制度、政策程序以及与审计相关的执行程序标准等,为企业制度的完善与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内部审计除了在企业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起着强化制度的作用,还能够为制度遵循程度保驾护航;另外,内部审计往往通过提供的制度改进意见和监督威慑机制,促使其他部门更加自觉的遵循企业的规章制度,并更加积极地推进部门政策的有效实施,这是一种自我改进。内部审计在其他部门积极追求自我改进的过程中,无形当中推进了企业制度的贯彻实施,减少了企业制度的执行成本,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增值。以上这些均表明,推广“和谐增值型”内部审计与完善企业制度在增加企业价值方面是并行不悖的。企业文化、企业制度、内部审计三者和谐发展,形成和谐稳定的三角架构,其促使企业增加价值的路径如(图1)所示。
四、结语
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作为企业内部环境的一部分,卓越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都可以帮助企业形成其核心能力,甚至成为核心能力的一部分,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增加企业价值。这就使得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与内部审计在为企业增加价值的过程中是殊途同归的。而内部审计如果要发挥“和谐增值”的功能,必然要与企业文化、企业制度形成和谐的统一,顺应企业文化、制度,并有效的改造企业文化与制度。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环境的软约束以及健全规范的企业制度环境的硬约束,能够更加有力的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以及审计质量,为内部审计在增加企业价值的过程中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内部审计自身“谨慎性、客观性、独立性”的要求能够使得其他部门重视内部审计的权威,促使其自觉地遵循企业制度,依赖企业文化,并强化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建设;同时,内部审计的优质服务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内部审计、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在卓越的企业文化与制度环境下利益趋于一致,为企业赢得和谐增值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审计主体行为对审计风险的影响研究:基于案例分析和计算实验方法”(项目编号:70971066)和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CPA主体行为的计算实验方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光远、刘秋明:《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与审计――英国的经验与启示》,《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年第2期。
[2]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关键词】制度 企业 文化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规章制度等外在因素的差异对其文化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从制度入手,探索这些因素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通过相关研究来寻找适应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这是成功建立起企业特有文化的重要保障。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实践与创新而形成的整体价值观、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习惯的总和。
虽然不同企业所在的行业、规模、地域存在差异,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方法也不同,但企业文化在本质上却具备着共同的特征:第一,可塑性。优秀企业所具有的强势文化,是通过反复强调,不断培训、实践、总结、提炼和改进形成的,而这种过程正是一种塑造的过程。第二,特殊性。每个企业所在的地域、所处的行业、领导的经营理念、公司的发展阶段都不同,因此,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具有自己的特殊性。第三,人本性。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共同塑造、执行的文化理念,其核心是价值观,其实质在于重视人,重视人的思想。离开了组织成员,离开了人,就谈不上企业文化。
可见,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它渗透于企业一切管理活动和行为之中。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那么这个企业就等于没有灵魂,管理方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企业文化又受到了企业所处的制度氛围的影响,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就需要企业在构造管理模式时,不能搬硬套其他企业的管理方法,需要充分考虑自身所处的制度的特点,才能产生突破性的效果。
二、制度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对于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有的人把企业制度与文化分立开来,强调企业文化与制度的不同作用,有的人把企业制度归入企业文化,强调企业制度在企业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但有一点似乎已形成了共识,那就是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对每一个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既然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都很重要,那么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关键。根据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辩证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掘出两者之间的联系:
第一,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根据企业文化的“总和说”,企业文化涵盖了企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不管是企业的外在表现,还是内在精神,都是企业文化的构成部分。企业制度不仅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且体现着企业的内在精神。但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不仅仅局限于制度这一种表现形式,企业的内在精神,也不可能完全用制度来体现。
第二,企业制度本身能体现企业文化,但并不一定能真实体现企业文化。一个企业的制度能否真实体现企业文化取决于企业制度的形成过程和执行情况。一方面,企业制度的形成过程包括制订企业制度的动机、方式和方法。不同的企业会采用不同的方式与方法来制定制度,有的是学习和借鉴别人的规章制度,有的只是模仿甚至照搬,学习和借鉴重在强调企业制度的内涵,模仿与照搬则重在强调制度的形式,前者是一种务实的文化,后者只是一种务虚的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完善制度本身,而应同时强调制度化和制度执行的过程,从而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三,制度化过程既是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阻碍企业文化发展的主要屏障。制度化过程能促使企业井然有序地运行,却又会让企业走上按部就班的道路。认识制度化过程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利弊,有利于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清醒地意识到并有效地避免制度文化给企业变革带来的阻力。在变革前,我们要预见变革后企业文化与现有制度文化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策划制度变革的有效方法,在变革时有计划地实施制度变革,变革后,密切关注原有制度对新文化的负面影响,及时纠正。
第四,企业文化是一种柔性的管理手段,而制度是刚性的。文化和制度并存于企业,软硬结合,刚柔相济,这样,员工才能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企业文化补充了企业制度刚性的弱点,有效地消除了员工对制度控制的抵触性,企业制度则提升了员工的贯彻执行力,是企业管理的辅助工具。制度可以生成企业文化与品牌,因为,制度的形成保证了企业宗旨、企业精神、核心理念与价值观的实现。可见,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平稳的向前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制度因素在21世纪呈现出了更加复杂的联系和难以想象的变化。要想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企业文化的内涵充分反映出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并与企业内部保持较高的整合度。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强大的企业文化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虞雪娟,张运久. 浅析现代电力企业文化建设. 改革与开放,2011.
要]借鉴新经济社会学的分析框架,引入制度环境变量条件下,企业理论更加趋近经济生活的真实,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机制也被赋予了新的原则。中国独特制度环境中的企业制度也将相应获得某些显著特征。
[关 键 词]共同治理 制度环境变量 嵌入性 中国企业
虽然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共同治理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普遍趋势,但这并不等于世界各国的企业制度都必然会趋向于同一种模式。这是因为,企业制度是“嵌入”[1]在制度环境当中的,企业制度变迁不仅遵循了效率追求的逻辑,同时也是制度环境选择的结果。这就是说在制度环境的异质性假设前提下,企业制度必然也是异质性的。据此,可以对中国制度环境条件下的独特企业共同治理机制做某些前瞻性的思考。
一、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一般原理
历史地考察发现,在企业治理的角度,企业制度安排经历了一个:
单边治理双边治理三边治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的拓展过程。(1)所谓单边治理,主要是就古典企业所遵循的物质资本逻辑而言,个人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是其典型代表,企业契约中物质资本所有者对于雇佣工人的绝对优势和支配地位是其显著特征。(2)所谓双边治理,是就企业作为物质资本与(异质性)人力资本的合约性质而言。人力资本职能开始从古典企业家当中分离出来而开始成为企业的重要制度性要素是其显著特征。(3)所谓三边治理,主要是就企业“员工参与”亦即“同质性”人力资本拥有者参与企业的治理以及剩余的分享而言。“员工参与”的逻辑起点,是企业员工对其自身人力资本的产权;“员工参与”的现实状况,取决于企业契约中其人力资本所决定的谈判实力。三边治理的显著特征,是企业员工、经理人员、股东之间的博弈制衡关系。(4)所谓共同治理,是就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企业的治理而言。共同治理已成为现代世界各国企业制度演进的共同趋势。
企业不同制度形式之间并非全然的纵向替代关系,也大量并存于现代经济社会当中。结果,在企业治理结构的争论中,形成了以物质资本逻辑为核心的委托理论和以利益相关者博弈均衡逻辑为核心的共同治理理论两种主要观点。一般来说,在现代社会,人力资本构成企业的制度性要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纯粹的物质资本逻辑已经不能解释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另外,事实上如科斯所说的,影响他人损益的行为也可视为生产要素和权利[2],结果凡是能给企业带来损益或其行为受企业行为直接影响的行为人均有可能参与或影响企业契约、企业所有权的分配进而企业制度的设定,也就是说成为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因此,单从理论逻辑上推断,企业制度就是在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对企业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合理配置;进而,企业治理也就应当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共同治理。当然,企业利益相关者也有“潜在”与“真实”之分[3],在一般情况下,对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的产权主体可视为企业的直接利益相关者,而其他利益相关者角色如顾客、其他企业等则具有一定的派生性质,往往处于潜在状态。
现代企业理论把企业看作为一系列契约的联接,其内在遵循的是博弈均衡的原则。这就是说:企业制度安排的具体情况取决于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谈判实力对比格局;企业的技术性特征、以及企业生产要素各自的特性是决定利益相关者谈判实力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说设计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必须遵循同权原则、均占原则、市场原则和边际调整原则。[4]所谓同权原则,是说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均拥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所谓均占原则,是说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也都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所谓市场原则,是说企业制度的达成应该坚持通过谈判达成不应有不合理的人为干扰;所谓边际调整原则,则是就企业的再谈判机制和企业所有权的“状态依存性”而言。
二、制度环境变量的引入及其对企业共同治理机制的影响
“共同治理”并不等于按照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对等的原则在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对企业产权进行“平等”的分配,甚至也不等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企业治理权利都可以在现实当中得到实现。这是因为企业的技术特征以及生产要素的特性决定了企业利益相关者各自具有不同的谈判实力。但是,考察各国的企业制度发现,即使企业在技术特征和生产要素特性等方面几乎完全一致的情况下,企业制度之间仍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异。西方发达国家公司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英美模式和大陆模式就是一个例证。这种现象如何解释?
有学者对美国、日本等国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历史比较制度分析[5]发现,企业制度是效率追求和制度适应的统一。[6]这就是说,企业制度不仅仅是在效率追求逻辑下对自身内在因素的调整,而且还要同外在的制度环境尽量达成高度的“契合”;或者说企业制度不仅是(狭义)效率原则的体现,而且也是制度环境选择的结果。由此可以推论,在对企业制度进行价值判断的问题上应该坚持“存在即合理”原则;制度环境必然会给其中的企业制度打上自己独特的烙印,而任何一种企业制度模式也只有在相应制度环境下才有意义而不可能具有普适性。由于技术特征和生产要素特性对企业制度的影响一般不以国别而不同,并且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技术和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已经大大减弱了其在国家之间造成企业制度显著不同的可能,因此可以说不同国家制度环境的“异质性”是形成多样化企业制度模式的真正根源。可见,有必要拓宽视野引入外在制度环境变量的因素,以使我们对企业制度的研究进而对企业共同治理机制的设计更加趋近真实。
尽管制度环境的异质性是企业制度多样化的真正根源,但现代企业理论作为西方企业理论所本来固有的“一维性”色彩,以及众多国家迷惑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经济绩效的眩目光环而对其制度安排的盲目追随,却严重影响了经济理论对制度环境与企业制度安排之间的契合关系以及异质性制度环境条件下企业制度不同模式的关注和考察。经济学领域的这一缺陷,被新经济社会学(The New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敏锐的感知并捕捉,并运用“嵌入性”和“社会建构”理论对其进行了修正[7]。
新经济社会学认为,从宏观方面看,经济组织都是“嵌入”在社会网络之中的,经济制度本质上是“社会建构”的;从微观方面看,现实的人都是带有历史和社会属性的经济人。可见,如果说传统经济学主要遵循了个体主义的方法论的话,那么新经济社会学则依据现实整合了整体主义的方法和个体主义的方法。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使企业研究更加逼近现实。
总体上,新经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结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新经济社会学首先提供了一个宏观制度背景的维度,这正是对经济学自身所固有一维色彩的扬弃或有益补充;其次,修正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整合经济学的“经济理性”和新经济社会学的“社会理性”,以“效用最大化”替代狭隘的“利益最大化”,实现人的选择集或效用函数的多元化,就可以对现实人的选择过程展开微观分析;再次,在新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平台上,在对经济生活的分析中把社会性变量纳入进去,就可以对现实的多样化制度安排作出合理解释。就是说,与传统经济学出于个体主义的方法论和对经济人的单维度界定而对制度创新的:
单维度经济人唯一的博弈均衡最优制度安排
的特定路径不同,现实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的路径事实上是:
多样化制度环境不同经济人行为特征多重均衡样式多样化次优制度安排
这就是说,给定不同社会制度演进路径和制度环境的异质性区别,经济主体之间交易的博弈可能会存在多个均衡点或者多重的均衡样式,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制度安排,并且虽然不一定臻至那种理想的最优效率的境界,但在相应的制度环境下也都是最具有“适应性效率”[8]的,也就是说特定情境下“次优选择”即是“最优选择”。
对于西方社会而言,由于其制度变迁的自然演进性质,也由于其许多国家都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文化渊源,其制度创新过程一般不涉及“异质性”制度环境之间的碰撞和摩擦问题。因此,虽然事实上其制度安排仅仅代表了特定制度环境下的特定制度均衡样式,其企业制度也仅仅意味着“企业制度特殊”, 但在其发达经济的眩目光环之下,由其自身“致命的自负”以及后发国家的盲目崇拜,却被不恰当地赋予了普适性和一般性的色彩。而对于许多后发转轨国家,一方面其制度演进路径就与西方社会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其企业制度建设必然是一种“过程”的创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其制度环境与西方社会存在巨大的差别,与此适应,企业制度创新也必然是一种“目标”的创新,也就是说只可能有一种与特定制度环境高度契合的企业制度形式是最有效的,而决不能把西方的某些经验和做法不加分析地拿来为我所用。事实上,虽然后发国家企业制度建设对西方经验的借鉴不可避免,但是引进来的制度安排要想真正有效发挥作用,其一般也要经过一个特定的制度创新过程:首先,附着其上的那些与西方制度环境相适应的制度特征将被逐步剥离;其次,引进制度也必然会逐步打上本国特定制度环境的烙印从而逐步实现企业制度安排的“适应性效率”。
具体来说,不同企业制度模式的宏观制度根源,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博弈格局的影响来体现出来的。这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企业的真实利益相关者及其谈判实力和博弈均衡状况会有显著的不同,并进而体现在企业契约和企业制度安排当中。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在东南亚一带普遍存在着的家族制企业。东南亚各国或地区的家族制企业与一般所说的家族制企业并不完全相同:后者主要体现了一种纯粹的交易成本节约的逻辑,世界任何地方的初创企业都可能会采用;而前者则主要是一个文化地理上的概念,其后潜藏着特殊文化背景的深层根源。这就是说,在家文化传统根深蒂固的东南亚一带,经济行为人所拥有的家族、血缘关系以及忠诚、信义、情感这些特殊“人力资本”的“质”和“量”,是判定其是否企业真实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标准,也是决定其在企业利益相关者博弈格局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因素,并体现于企业契约、企业制度以及企业治理结构的方方面面当中。这一逻辑也可以对其他的企业制度模式作出合理的解释。转贴于 三、中国制度背景下企业共同治理机制的若干特征
考虑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稳定性和文化传统的深远历史渊源,中国企业的共同治理机制可能会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的和谐竞争理念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共赢”的利益格局
同一般而言制度环境“决定”企业制度特殊的“消极”含义相比,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建设应当内涵一种特定的“积极”意蕴。就是说,居于后发转轨国家的位置,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也可以用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政府主动的制度创新,来尽量避免马克思所严厉批判过的,那种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曾严重存在的种种紧张、矛盾、冲突所付出的巨额交易成本甚至由此造成的灾难,比如说古典企业当中劳资双方之间的种种斗争现象,而应当反过来主动地倡导一种和谐的理念,通过相关的制度设置,在中国现代企业当中形成一种各利益相关者共赢的利益格局。这是因为,在传统经济学那里,由于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私利,因此“每个人都妨碍别人利益的实现,这种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冲突所造成的结果,不是普遍的肯定,而是普遍的否定”[9]。这种自斯密以来逐渐形成的“竞争”的经济学体系,在较大程度上包含着霍布斯所谓“个人永远处于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之中”的悲观主义理念。而事实上,不仅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的“合作”同“竞争”同样的广泛,而且由于合作是人们之间展开可持续性竞争的普遍基本框架,“合作”更加符合人类的终极价值追求。[10]
第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与企业治理的“劳动者参与”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对我国企业制度将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尚处于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还不能达到经典作家所设想的个人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对生产条件的社会的直接的结合,劳动还是人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人生存的第一需要,但是,毕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在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现阶段,企业制度即使不能臻至劳动者主导的理想境界,也必然会因由公有制主导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关心劳动者的诉求、关照劳动者的命运、关注劳动者的地位,从而促进劳动者对企业治理的参与,形成“劳动者参与”的鲜明企业制度特色。
第三,我国文化传统与企业制度的家族色彩
家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突出特征,几千年文化传统的社会心理积淀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环境对嵌入其中的经济行为人进而企业制度都产生着重大影响。一方面,在不同制度框架下活动着的经济人其选择集是不同,对于侵家文化传统几千年的中国人来说其选择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就是信任、忠诚、情义,或者说是家族范围内部的利他主义世界观,这是一种内化了的精神效用;另一方面,嵌入家文化非正式制度之中的企业,其经济行为人所拥有的家族关系,以及所拥有的信任、忠诚、情义这样一种特殊人力资本的质和量,是企业据以判定自身真实利益相关者的一条重要标准,也是一种据以分配物质资源、经济利益和企业剩余的重要标准,由此成为影响企业利益相关者谈判格局和博弈均衡格局的决定性因素,使企业治理打上鲜明的家族烙印。显然,这种意义上的家族企业和一般所理解的在企业发展初期阶段为了节约交易成本而采取的家族式管理具有本质的不同,也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不可否认,家族式企业治理方式在成功地避免企业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绩效等方面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内生性的制度缺陷。但是,这只是说明我们需要根据新的情况对既有的家族制度进行创新以提高其“适应性”,而决不意味着我们对家族式企业制度模式的有效性视而不见甚至否定。我们认为,从总体上讲,在正处于新旧制度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由于制度真空因而以一种异化了的方式引进西方那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结果形成社会普遍信用缺失的情况下,家族式企业制度模式可能更主要地发挥着一种积极的作用。 注释:
①⑦ 参见: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 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载《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p191。
③ 杨瑞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p132。
④ 参见:《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设计》,张立君,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三期。
⑤ 参见:王东,《美国日本企业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载《经济评论》2002年第二期。
⑥ 参见:孙早,《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经济效率与制度适应的统一》,载《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六期。
⑧ “适应性效率”是说,当某一种制度能在不同的环境下得以生存和发展,那么该制度就是有效率的;假定生产费用不变,一个具有适应性能力的制度从投入来看就是最能节约交易费用的制度。由于一种有效率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作出的;同一种制度安排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会有不同的效率表现;制度安排只有“适应”制度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约交易成本,因此动态地看,制度安排只有同制度环境高度契合才有效率。本文对制度的“适应性效率”作此理解。
关键词:制度创新 餐饮企业 企业文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餐饮企业开始直面国际企业的强势竞争,企业赖以成长的市场环境开始变得更加不确定,这就要求餐饮企业尽快地调整企业经营战略,以餐饮企业制度创新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餐饮企业的永续发展。
餐饮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内在联系
餐饮企业文化是以餐饮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又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企业规则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餐饮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物质层文化、行为层文化、制度层文化及精神层文化四个不可或缺的层次。餐饮企业制度,是餐饮企业精神的承担者,也是餐饮企业行为的规范者。没有餐饮企业制度的依托,企业文化就成为空洞的口号,企业行为也成为失落的个人行为。餐饮企业制度一旦建立,必然成为餐饮企业行为的约束者。餐饮企业精神文化是理想信念,存于员工中的精神状态。餐饮企业行为,是餐饮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是餐饮企业制度和企业精神内化于员工行为反映出来的员工在企业中的行为方式。餐饮企业制度是连接企业精神与企业行为的中介和桥梁。餐饮企业制度、餐饮企业精神、餐饮企业行为和餐饮企业物质是共生并存的,餐饮企业一经建立,就有相应的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
文化形成制度,文化也必须通过制度来强化,同时制度体现着文化的要求。文化的变化必然要带来制度的变化。餐饮企业文化是餐饮企业制度的直接依据,餐饮企业制度是餐饮企业文化的外化和制度化。制度化是餐饮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也是建设餐饮企业文化的根本保证,餐饮企业制度的完善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度与实施效果。
企业制度创新对餐饮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如前所述,餐饮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承载者和企业行为的规范者。那么餐饮企业制度是如何对企业文化和企业行为起作用呢?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斯的见解: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对餐饮企业而言,员工的统一行为通过制度来规范,企业文化也必须通过企业制度来推动和巩固。
导向和推动的作用。餐饮企业文化由倡导到内化为员工的行为,是每个员工个体的思想转化过程,受制于每个人的经验和思维等方面的个体的差异,故其接受的程度也不同。倡导餐饮企业文化的目的,最终是要求全体员工认同,达到这一目的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员工的自觉性。制度具有规范行为和强化认知的功能,对企业观念的形成具有导向和推动作用。由餐饮企业领导层倡导的企业文化观念,仅有宣传鼓动是不够的。餐饮企业文化精神要内化为员工的思想,最终成为员工行为的精神支柱,才能发挥其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但是,这不是预设的前提,不是仅有宣传就可自觉达到的目的,而是企业实行制度化与规范化管理的结果。只有将餐饮企业的管理理念、价值观念通过规章制度或职责规范予以公布,敦促所有员工遵守,才能使各员工对企业精神和理念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行为,使企业文化扎根于企业从而成为企业的精神支柱。即使员工接受了观念,而如何化为行动,则需要制度规范来告诉员工该怎样做才是企业精神的表现。离开了制度规范,就难以把企业精神内化为行动,文化观念就只能表现为口号。比如,“服务至上,追求卓越”出现在许多餐饮企业的宣传资料中,而只有在制度层面严格产品质量和管理、规范服务细则,并配之以严格的落实措施,才能使这一意识最终成为规范员工行为的约束力,从而成为餐饮企业追求的现实目标。
强化和保证作用。新的餐饮企业文化被员工接受以后,制度起到固化企业文化的作用。餐饮企业文化从被员工认同到接受,再到成为企业长期乃至永恒的精神支撑,不是一劳永逸的,而需要餐饮企业有持之以恒的制度约束。如要推广“日事日毕”的观念,既要宣传和引导,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但如果离开了相应的制度做保证,非但使宣传和教育的成本不断增大,也难以确保这种企业行为持久下去。新的餐饮企业文化形成以后,要使之潜移默化为企业和员工的自觉意识习惯,需要企业通过强有力的制度对企业精神与价值观的贯彻与支持。如果缺乏制度的支撑,就难以把餐饮企业的精神文化和价值观念转化为广大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自觉行动,即使—时被员工接受也难以持久。
餐饮企业制度创新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对策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餐饮企业文化的形成都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往往是在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从而每一种企业制度模式形成和发展也都是根植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对待国外餐饮企业制度模式,不能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某种模式的有效性,而应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之中加以考察。对海外餐饮企业制度创新的吸收和借鉴,要立足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结合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创造出适应现代化进程需要的特色的餐饮企业制度。总之,在餐饮企业制度创新过程中,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重要考虑因素。
整合中外企业优秀文化。随着我国经济日益与国际接轨,餐饮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餐饮企业不但面临着国内同行之间的激烈竞争,又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这使得餐饮企业制度创新成为竞争的主要内容。餐饮企业文化建设的捷径之一是学习其它餐饮企业的优秀文化。国外许多著名餐饮企业有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实力,在国际市场中有突出的地位、远大的目标,其企业文化也历经锤炼,不是短期内可以照搬的。相反,许多国外优秀餐饮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入乡随俗”,在中国立稳脚跟,无不与其将本企业长期积淀的文化“中国化”密切相关。他们在进军中国市场的过程中,没有把它在本国和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直接搬过来,而是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文化背景,力求使本企业的文化与中国文化整合和再发展。比如,国外餐饮企业比较强调理性管理,注重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结构、契约、个人奋斗、竞争等的作用,侧重于以理服人。而中国餐饮企业则更强调“人性”的管理,如强调人际关系、资历、群体意识、忠诚、合作等的作用,是以情感为本。成功餐饮企业的文化建设经验说明,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不能单纯引进其它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管理形式,而应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实质及适用条件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要吸收国内外餐饮企业文化的优秀部分;同时,要把传统继承下来,在融合的过程中创新,实现两种文化的对接和超越。
注重文化观念渐变的特性。餐饮企业制度的转化可以在外在动力下即时转变,而餐饮企业的观念行为转化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表现为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这种根植于人的思想深处的文化观念,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转变的诱因、速度、深度和取向千差万别,这一来,新的餐饮企业文化取代旧的餐饮企业文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新制度、新文化与旧制度、旧文化的融合与摩擦必然付出的时间成本。这一餐饮企业文化普遍滞后于餐饮企业制度变迁的特点,要求餐饮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从我国企业的实际出发。我国现代餐饮企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与海外的国际知名餐饮企业的企业发展史相比,我国企业在实力、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是我国餐饮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现代餐饮企业的文化建设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企业文化与制度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杨清宇,张礼斌.企业文化内涵的探索[J],内蒙古统计,2006(2)
【关键词】成本管理 现代企业制度 探讨
一、引言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点就是要达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由于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全新的管理体制,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其中成本管理工作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工作,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企业抵御内外压力的重要保障。
成本管理是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标来完成对成本项目的管理。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费用,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进行预算、决策、分析以及控制等一系列过程来对企业发生的成本进行管理,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只有在成本上具有优势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探讨成本管理模式能有效调节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薄弱环节,在实现成本降低的同时还能挖掘企业内部的潜力;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盈利状况,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改革必要性
(一)企业市场观念不强,成本意识薄弱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取胜靠的是产品价格的竞争,而要获得利润靠的是边际贡献,这归根到底又是成本的竞争,因此降低产品的成本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传统成本管理的重点是进行对成本的核算,所进行成本管理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着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进行的。主要是对事前发生成本的统计与核算,并没有真正从市场角度出来,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来,没有发挥成本管理的能动性,主动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预测和决策的功能中来。并没能形成企业领导和职工群众自觉参与的成本管理意识,也没能切身感受到经营亏损的压力和参与竞争的动力,导致了成本管理工作没能取到应有的成效。
(二)成本管理方法落后,不能有效的控制成本
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主要功能是提品的实际成本资料,通过产品实际成本资料,来计算销售成本,根据产品的销售量进而确定企业的利润额,但是这种成本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经营环境。这种成本管理方法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成本管理需要提供更多的资料,成本管理其功能不仅仅是核算功能,而是要涵盖企业的生成的全产业链过程,内容应该包括:预算、决策、控制、分析以及考核。通过将成本管控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才能够实现降低成本与增加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双重目的。这就需要实施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方法,而这是对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挑战,只有实施了这些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形成比较规范的成本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发挥成本管理的功能。
(三)成本管理制度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任何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与其相适应制度的支撑,成本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里,成本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走向科学化。原先的仅仅对企业利润进行考核的管理体系已经不再合适,同样需要建立起对成本指标进行考核的体系,促使企业建立起一整套现金的成本管理制度。另外市场经济社会是法制社会,其有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其健康运行,对于企业来说一样,良好的成本管理工作需要健全的规章制度来保证。而目前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己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的要求。因此,建立一套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成本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进行成本管理首先应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一)战略成本管理
我国对战略成本管理思想研究尚不够成熟。所谓战略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的经营者从战略的视角出发,内在的分析企业成本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企业产品价值增值环境,识别成本的驱动因素。通过管理和控制价值链,制定差异化战略或成本领先战略等一系列战略收到凸显企业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以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及获取更高的利润目标。总而言之,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就是企业的战略思想与成本管理理念的有机结合,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
(二)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是通过流程再造以及流程管理的思想对作业及作业成本进行确认和核算,计算产品成本,并且将成本深入到作业层面,能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作业成本管理不同与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其是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计量、确认,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改进“可增加价值的作业”,及时提供有用的成本会计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促使企业对产品设计的改进、提高作业水平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水平。成本作业法对于有效地进行企业成本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成本企划
成本企划是在日本非常著名的成本管理模式,其实质是将成本控制前置,提前对成本进行预测。通过事先确定成本的目标,加强提前对成本进行预测,这样就能在风险的发生时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成本企划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每个步骤应该发生成本的可能值,根据外部情况的变化,调整成本值,并在成本发生的过程动态对该成本进行监管与控制,达到预先确定成本目标的实现。
四、结论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企业的各项工作都提出了的更高的要求。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工作是最重要的,其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盈利能力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背景下,同时加大成本管理工作的力度,树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成本管理理念以及相关的制度与方法,吸取战略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成本企划等一系列先进的成本管理思想使企业更好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一)企业会计管理观念的落后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关联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管理者抱有依靠经验来井下企业经营活动的理念,在这种情况下,容易 导致这人会计的应用并没有的都具体地落实,而在责任会计历练没有得到重视和了解,会计人员会将企业财务核算工作当作是主要的工作内容,进而缺乏对主人会计工作执行的积极性。
(二)缺乏科学的方法
在国内的现代企业中,责任会计无法得到普通的推广和应用,一方面投资中心责任会计的建立,使得企业的投资效果变得透明化,另一方面投资中责任会计使用经济数学参量等工具进行投资量的评估,可以提高科学的企业投资效益。
(三)人才的缺乏和环境影响
企业中的会计人员无法完成这人会计的基础工作,也难以进行企业各个这人中心的管理。这样不仅容易导致企业的责任会计信息缺乏及时性,还会导致责任会计的考核结果不理想。加上一些大的企业才会重视责任会计,小的企业管理者对责任会计的接触缺少相应的法律环境来规范责任会计的核算和考核,另一方面,现代企业仍然向着股份制的方向进行改革,所以一些企业仍然子计划经济的条件井下经营活动的管理。
二、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作用对策
(一)加大对责任会计的作用的宣传
加大宣传,从而使企业的管理者拥有一定责任会计观念,进而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进行责任会计的应用。一方面,政府可以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加强国内经济学者对责任会计理论和实践方法的研究,进而引起社会各界对责任会计观念的重视。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推动责任会计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再者,政府加强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统一的教育和宣传,用来扩大责任会计和社会影响力,进而使国内的大多数企业了解责任会计,并重视责任会计制度的应用。
(二)完善国内市场经济运行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从而促使市场经济向着和平、公正和公开的方向发展。责任会计的应用就可以为企业提供较为科学和合理的信息,进而实现管理者对各个责任单位的合理考核和管理。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情况下,现代企业向股份制的企业制度的转型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从而使企业的产权得以尽快明确。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责任会计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作用将得到更充分大的发挥,进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强责任会计的科学推广和应用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采用“先试点”的方式进行责任会计的推广。在推广的过程当中政府部门定期的为企业提供指导,进而使责任会计的推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次,企业在进行责任会计应用时,一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责任会计制度的确立。企业积极进行责任会计制度应用效果的探索,吸纳和借鉴其他企业的应用经验,使责任会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再者,企业在进行责任会计的过程中,要科学地进行企业责任中心的划分,明确各责任单位的责任范围,从而,使责任会计的应用更加科学。
三、 现代企业建立责任会计制度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必须努力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提高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首先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先发制人,争取最佳的竞争优势,然后在一定范围内严格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用最小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产出,提高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责任会计强调以经济指标完成企业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通过责,权、利的动态平衡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推行“统一領导、分权管理”,将科学的管理观念融入企业管理当中,有效节约管理成本,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四、现代企业制度下责任会计的重点
面对复杂险恶的经济市场,企业唯有适应方可生存,责任会计要求不断创新,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责任会计 ,企业要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情况,制定具有特色的责任会计制度,而不是墨守成规。明确划分责任中心经济责任,使开展责任会计的首要条件。确定责任目标,就可以对资金、成本、利润进行有效的控制。
总结
作为一种微观经济学理论,责任会计可以通过各个责任中心的管理,完成对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对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企业员工积极性的调动。 发挥责任会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作用,才能进一步推动国内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对责任会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作用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现代企业发展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姚巧英.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02:142-143.
[2]邸晓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J].智富时代,2016,08:87.
[3]蔡学玲,张琪,杨良.责任会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5,08:233+235.
[4]王帅.责任会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运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