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2 16:58: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域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生态 休闲 人文 古韵
Abstract: through the hangzhou luck HeLuo club landscape zone for design, fully showing regional culture, revive humanity elegance, restore the canal feelings, in full to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fresh life, and strive to kind, comfortable, of primitive simplicity, natural, make luoshe because XinJing luoshe and purification, add humanistic refined taste, and satisfy the people's leisure and cultural needs.
Keywords: ecological leisure humanistic elegance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09年无锡市惠山区交通局对京杭运河洛社景观带进行方案设计竞标。要求在京杭运河洛社段“四改三”工程实施过程中,进行洛社古运河风貌的恢复和建设。我院在方案中脱颖而出,设计与当地的地域文化充分结合,整个设计分为四个篇章:场地解读篇、总体方案设计篇、分区方案设计篇以及专项方案设计篇。
1场地解读
1.1区位分析
全长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包容着我们祖辈的汗水和智慧,从最早的春秋末期一直流淌到21世纪之初的今天。穿越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六个省市,纵连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五大水系,是一条举世无双的人工长河。它也是一条具有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的文化长廊。无锡,运河名城之一,在《中国三千年运河史》作者嵇果煌的论著中无锡是中国运河的发祥地,无锡太伯渎是最早地运河。京杭运河无锡段北起常州与无锡交界的五牧(今属洛社镇),南到无锡与苏州交界的望亭,全长41公里。总体规划确定了将其定位为一条黄金水道、生态廊道、景观通道,并分为镇区段、城区段、园区段。而本项目洛社段就属于该总体规划中的镇区段。
1.2项目概况
惠山区洛社镇是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江南古镇,公元610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江南段后,河道贯穿一通,洛社因水运便利,商民接踵而至,逐渐形成集镇,至明清时期,贸易兴旺。历史上素有“小无锡”之称,是锡西重镇,千里古运河孕育了洛社这个江南古镇,从西向东贯镇而过,留下了诸多文化遗存。其流传千年的历史沉淀和灵秀独具的自然景观,也将为此番运河文化重建的过程中添色不少。
“洛社古运河风貌建设工程”重点为“一带三点”,即运河景观带和三个主题园区(生态湿地公园区、文化广场区、休闲广场区)。本次设计为其中之一:京杭运河洛社段景观带设计。设计范围:京杭运河洛社段北岸新建航道驳岸到征地红线。起点0K+000(常州无锡交界直湖港),终点6K+872.45(新东方红大桥),全长 6.872公里。设计面积约5.9公顷。
1.3现状分析 经现场踏勘发现: 京杭运河洛社段两岸多为民宅和厂房,景观落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京杭运河沿岸自然空间破碎,生态缓冲空间缺乏,两岸和水面污染源众多,民宅厂房立面杂乱不堪等。这段运河已然失去了古韵与野趣。而这次设计地目的就是重拾古韵,再现古镇风貌。
2总体方案设计2.1方案设计理念
关键词: 生态 休闲 人文 古韵
项目定位――形成美化净化环境的生态景观带――形成市民游赏休憩的休闲景观带――形成市民接触运河、了解洛社古运河文化的人文历史景观带
方案特色方案设计立足于尊重历史,尊重现状,客观有效的发展创造具有历史文化特点的新景点。同时满足水脉、文脉、绿脉三脉合一,突出洛社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通过洛社八景的再次呈现,还原运河情怀,以充分的文化内涵赋予鲜活的生命,力求亲切、安闲、古朴、自然,使洛社因为洛社新景而被净化,添加了人文雅趣。
2.2总平面设计
洛社是个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古镇,京杭运河洛社段景观带工程将充分挖掘洛社的古风今韵,打造一张新的城市名片。它全长6.872公里,以向化一桥(4K+300)为界,主要分为生态自然段与历史街区段。生态自然段约4300米,主要体现田园风光,以植物景观为主,形成春夏秋冬鲜明的季节特征,让游人欣赏不同的自然景观;历史街区段约2572米,体现古镇风情,以古建小品配合植物造景,结合洛社文化,形成韵味十足的江南古镇运河风光带。
2.3结构分析由两个廊道串联7个景观节点形成翡翠项链式运河洛社景观带。两个廊道生态自然廊道、历史街区廊道7个景观节点A萍舟帆影B花渡渔歌C长桥月白D洛社溯源E古寺钟和F柳岸烟莎G芳泾撷英
2.4景观节点分析原洛社八景:这里曾有建于梁代初年的开利寺,相传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别墅原址,开利寺位于大运河畔,景色宜人,明清时开利寺内外共有八景:池边涤砚、亭上观鹅、长桥月白、古寺钟和、马盘牧唱、花渡渔歌、萍舟帆影、柳岸烟莎。今开利寺已荡然无存,旧时以开利寺为中心的八处胜景,除涤观池还保留在洛社中学校园内,其余均已消失。洛社中学涤砚池、观鹅亭池边有重修的石碑坊,石柱上联为清代残坊原物,2003年被公布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新洛社十景:在这次的景观带中景点设计重塑了洛社原五景,新增加了二景,从西到东依次为:萍舟帆影、花渡渔歌、长桥月白、洛社溯源(新)、古寺钟和、柳岸烟莎、芳泾撷英(新),与洛社中学的池边涤砚、亭上观鹅、总体规划湿地公园拟建的马盘牧唱共同形成了洛社新十景。文化之旅:景点从西到东形成新洛社十景序列,人们经过京杭运河洛社景观带,就如同打开了一幅反映洛社古镇文化的历史长卷。
2.5道路分析
1、区域与外部的联系可依靠西环线大桥、洛社大桥、新东方红大桥三座车行大桥和京杭运河、312国道、342省道、锡宜高速、沪宁新长铁路等实现,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同时区内有5米―7米宽的车行道贯通整个景观带,交通可达性强。2、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道路划分为车行道、沿河景观径、林间散步径、人行道。车行道:道路宽度为5m-7m。是贯通整个景观带的交通要道,进一步联系了各个区域内部的场地。沿河散步径:道路宽度为3m。主要沿镇区段运河布置,为游览者提供沿河步行空间,材质为石材铺装,具有良好的视线,是欣赏运河美景的怡人去处。林间散步径:道路宽度为1.5-2m。为绿带小径、滨水栈道等游步道,为游人接近自然、享受自然提供机会。人行道:道路宽度为1m。主要根据需要设置在车行道两侧或单侧,实行人车分离,主要采用舒布洛克砖铺设。停车场:主要在洛社中学这个区域设置停车场,停车场主要分布在7米宽车行道侧。
3分区方案设计
3.1生态自然段标准段一:适用于0K+000-2K+130,长2130米。该段车行道5米宽,沿河绿化带6米宽,防洪墙设置在离驳岸4米处,采用花岗岩压顶和贴面。绿化种植有密有疏,或封或透,片植与丛植相结合,以片植的乔木、小乔木为主景,丛植的大树作为点缀,也是透景处理,沿驳岸种植黄馨、迎春、常春藤等悬垂植物,主要呈现四季景色各异的田园自然风光。同时在车行道侧种植色叶开花小乔木兼顾内外绿化景观。
3.2生态自然段标准段二:适用于2K+130-2K+890,长760米。该段沿河绿化带设计11米宽,防洪墙设置在离驳岸7米处,采用花岗岩压顶和贴面。绿化种植片植与丛植相结合,主要以片植的乡土乔木、开花小乔木为主景,水杉等为背景,丛植的大树作为点缀,呈现生态自然林景观。同时沿驳岸种植黄馨、迎春、常春藤等悬垂植物来软化硬质驳岸。
3.3生态自然段标准段三:适用于3K+140-3K+400,3K+620-4K+300,与历史街区段相接,长约940米。该段车行道宽5米,沿河绿化带宽6米,沿围墙绿化带宽3-5米,防洪墙设置在离驳岸3.5米处,采用花岗岩压顶和贴面。沿围墙绿化带以种植竹子为主,其下铺设麦冬,同时点缀色叶开花小乔木。沿河绿化带车行道侧设置了1米宽的人行道(因为已接近镇区),并种植行道树起到遮阴效果;同时绿带中片植常绿落叶乔木、开花小乔木;防洪墙两侧种植自然灌木、驳岸边种植悬垂植物黄馨常春藤等软化硬质挡墙。
3.4生态自然段标节点“萍舟帆影”:该区域位于3K+400-3K+620,长约220米,宽30-40米,离向化一桥约680米,绿化面积约7000平方米。该区距离镇区段约600米,以运河帆船、湿地栈道、芦苇滩等舒缓自然的景观融入在生态自然段中。帆船全木制作,以浮桥与湿地栈道相连,可随着水位的升降而上下浮动,显得自然生动。植物配置以池杉、柳树、芦苇等耐水湿植物为主,适当点缀常绿植物。
3.5历史街区段节点“花渡渔歌”:位于花渡河边,西侧为锡山新港物资公司洛社经销处。该段长约160米,宽约16-23米,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主要以渡口、长廊、重檐亭、景石、花木等古典园林的景观手法融入在历史街区段中。渡口题字“花渡渔歌”凸显主题,而拾级而上逐渐升高的跌落连廊既有丰富的层次变化又参差错落,体量也有所不同,极富变化与情趣;重檐亭、景石、花木的配置与其相得益彰。
3.6历史街区段“柳岸烟莎”节点:该区位于洛社中学东侧,“二月芳堤媚,轻风漾碧丝”,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河边多植柳树、莎草,突出主题。植物配置以垂柳、河柳、莎草科为主,同时配合花期3-4月伞形伞房花序的树种为主,如忍冬科的琼花、绣球花科的草本绣球、蔷薇科的笑靥花、喷雪花等,春天硕大的花序满树盛开,给人花团锦簇、春色妖娆之感。同时该区也是历史街区段标准段之一,景观带具体格局为围墙+3米绿化带―7米宽车行道―1米人行道―2米宽绿化带―防洪墙―3米沿河散步径―运河。沿河布置的石栏杆简洁大方,防洪墙绿地侧仿小青砖贴面金山石压顶,沿河侧花岗岩立面凹凸贴面,加上石材小径、木质座椅,整体景观古朴自然,是行人近距离接触运河、了解运河的怡人去处。
3.7历史街区段“芳泾撷英”节点:该区位于老东方红桥东侧,洛社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一处2米多高、8米多宽的花岗岩景墙记载了洛社的古今名人,主要有捐献洛社大桥的李金镛、著名科技工作者陶凤山(为我国首创长途电话、载波电话作出贡献)、著名锡剧滑稽演员黄云泉、著名中医许卫道、著名民族工商业者丁熊照、著名摄影艺术家马玉焕、大校严文祥、金融专家卜明等。同时该区也是历史街区段标准段之二,景观带具体格局为围墙+3米绿化带―7米宽车行道―2米宽绿化带―1.7米宽小径―40公分宽防洪墙―1.9米宽绿化带―运河,其中防洪墙兼做坐凳。总体绿化配置层次错落,景观丰富。行道树为香樟,同时丛植乔木合欢、栾树、刺槐及小乔木紫薇、樱花、玉兰、海棠、红枫等,点缀大树香樟、乌桕,水边金叶槐、红瑞木和黄馨、迎春在色彩和形态上形成对比。
3.8总体植物配置
京杭运河洛社景观带的植物配置主要遵循生态上的科学性、风格上的地方性、配置上的艺术性,适地适树,以无锡乡土树种为主,注重地方特色。生态自然段:片植与丛植相结合,大面积的片植,形成郁郁葱葱的树林,同时密中有疏,大小相间,高低参差错落。历史街区段:点种与丛植相结合,乔木与灌木相搭配,形成枝叶繁茂、嘉木葱茏的气氛。点种与丛植形成疏与密的对比,同时选择不同品种的花木相搭配或间种。
4结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与人文总是在相互的作用下生存繁衍。关注地域文化,符合场所精神,设计师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一、地域文化是地域建筑的“魂”
我们知道,文化的形成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与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文化需要一定的介质才能表现出来,本身说某某文化的时候实际是高度概括了的。如我们谈到蒙古文化的时候,自然会想起宽广的草原、成群的牛羊、一座座的蒙古包……这些构成了蒙古文化的核心要素。
回到地域建筑,基于以上的阐释,我们不难明白,地域建筑的形成一定是地域文化的产物,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只有承载了地域文化的建筑才能成其为地域建筑,地域建筑一定要有地域文化的基因。但是反思近年来许多“地域建筑”的创作,有延续文化脉络,和谐处理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真正地域建筑;也有部分仅是徒有其表,根本不具有与建筑形态相协调的文化内涵。一些建筑师认为,只要造出传统建筑的外表,弄点青砖、屋檐,那就是地域建筑了,殊不知,地域建筑的核心在于文化,没有与之相呼应的文化,那么这个地域建筑就不再是真正的地域建筑了,充其量是个“死”的地域建筑。因此,地域建筑创作不仅要有“形”,更要有“魂”,做到“形”表其外,“魂”聚其中。
二、游学考察:地域文化探索的有益尝试
有幸参加今年于成都举办的中勘协建筑设计分会西南联席会2013年会的川北地域文化考察行,承办方选取了阆中古城和剑阁古蜀道两个极具地域文化特色考察目的地。在两天的考察时间里,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两地浓郁的地域文化。在感受独特地域文化的同时,我也将自己的见闻和一些思考作一个分享:之前中国地域建筑与文化研究院的一批热衷于研究西南地域建筑的建筑师们就希望组织会员单位的建筑师们参观考察地域建筑文化,由研究考察地地域文化的知名学者或是文化名人带队,通过游学的方式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地域文化及其与地域建筑的关联。本次活动的组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次地域建筑文化考察的有益探索,其中加入游学的部分,使考察更加有深度和意义,值得以后借鉴和发扬;其次是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的融合问题。
阆中古城三面环江,一面临山,以中天楼为轴心,围绕其而布局,据说由唐代袁天罡设计,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整个古城充满了生气,不论是街道的整体布局还是单个的明清式小院,亦或是屋檐窗花、门楹吊檐等都能很好地传达出当地的地域文化气息,建筑真正成为了文化的符号,成为了地域文化向外展示的窗口。但是到了剑门关顶,有几处仿古建筑却看着那么生硬,了无生气,死气沉沉,完全是为了仿古而仿古,却没有将根本的文化植入其中,使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摆设。
三、项目实践:地域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合二为一
谈到仿古建筑,现在新建的地域建筑大都是仿古建筑,如何将这些仿古建筑融入地域文化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地域建筑的“生”与“死”。只有将地域文化融入地域建筑当中,地域建筑才会有持续的生命力,才能够为人们所接受。这样的理念也逐渐被许多建筑师所接受并运用到工程实践中,有的地域建筑也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锦里二期项目为例,项目以武侯祠博物馆为核心依托,并以“水岸锦里”为设计理念,在整个仿古街区引入活水,为街区注入灵动性。更为重要的是,仿古建筑街区充分挖掘三国蜀汉文化的影响力,在建筑及景观设计中有效地融入蜀汉文化,古色古香的街区与武侯祠相得益彰,因而使得锦里二期三国蜀汉文化与有机结合起来,为整个仿古建筑街区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最终为广大游客所接受,成为整个三国文化旅游片区的新闪光点。
在现如今“再地域化”思潮的持续影响下,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本土建筑师加入到地域建筑的研究和实践中来。因此就需要我们的建筑师们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要将地域文化有效融入地域建筑当中,使其不仅有地域建筑的形式,更有地域文化的内涵,让地域建筑彰显出生命力,实现地域建筑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统一。
作者:黄杰、玙单位: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关键词:地域文化;静升镇;文化休闲;规划设计;
Abstract: culture has a stro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people have accumulated a number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wisdom in the process of long time life, profound thinking and values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ace environment of today, must b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of local fully, into the region of the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settlements. In this paper, taking Shanxi Lingshi County static or town as an example, the combination of ideas and methods of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truction cultural recreation center for the region culture characteristic, which is more effective and fit local construction culture.
关键词:地域文化;静升镇;文化休闲;规划设计;
Keywords: regional culture; static or town; leisure cul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G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静升镇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卓越的村镇营造体系。静升镇素有“晋中第一镇”的美誉。横贯东西的五里长街,散布于北山之麓的九沟、八堡、十八街巷,是山西聚落空间环境的典范之一。现尚存大量民居和庙宇建筑,古村镇的肌理保存完好,整体建筑布局严整。今天面对静升镇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如何更为巧妙的结合历史营建特色,继而创造新时代静升镇文化休闲中心,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挖掘出静升镇地方文化的营建智慧,从而成为此次规划设计的重要指导方法,使得新规划融入地方,成为静升镇建设中自然生长的一部分。
1 地域文化是传承地区文脉的核心
1.1地域文化的价值
地域文化传统则是一个地域范围内人们长时间所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认知,在一个地区内具有普遍与共同性的特征,也是这个地区最为显著的特征。地域传统文化基于这个地方特有的自然基础条件,这里的气候、山川、植被等自然因素有效的影响着这个地区人们生产与生活,从而形成的自然景观特征成为人们对这个地区最为直接的认识;其次地域文化反映在这个地区的空间布局、建筑形象、风土人情等几个方面,包括人与人在生产生活所形成的共同文化价值观念,从而有着共同的活动基础,使整个地区有着众多的人文相似性。这些都使得地域文化在这个地区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其下三个方面:
首先,即是地域文化通过一个地区的历史环境特色,包括它自然和人工营建的整体性特征,这是从物质层面上来展现地域文化的直观现象,是重要的传承与保护的途径。对于环境空间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价值。其次,地域文化构成了人们共同的故乡情感。因为在这个地区中,人们在长时间的生活中注入了每一个人的情感,是人们对于故土的家园思念,具有重要的记忆与思念价值。最后,地域文化凝聚了一个地区的人文精神;一个地区在历史所有的人文活动创造,都给这个地区创造了丰厚的文化精神财富,对于振励当地人们的内心有着重要的启迪价值。
1.2地域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国城镇化速度提升,大量的建设活动使得许多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在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的同时,许多地域文化传统也在随之消亡。然而,文化对于一个地区来讲具有精神灵魂的作用,是一个地区人们共同的文化情感。
面对快速的发展,城镇的现代化是时展的必然,在未来的建设中,文化建设是一个地区重要的内容。梁思成先生为《城市计划大纲》作序中指出“我们尤不可顷刻忘记:建筑和都市计划不是单纯的经济建设,它们同时也是文化建设中极重要而最显著的一部分。他们必须在民族优良的传统上发展起来。”
1.3 静升镇地域的营造经验
静升镇在历史上所形成的“九沟八堡十八巷”的空间格局,(图1)[ 郭妍.《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1.]有着明显的历史印记。经过长时间的营建经验积累,静升镇逐渐留下了大量的聚落,这些聚落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空间特征,也体现了这个地方人们的精神与文化追求。
首先静升镇在历史上,由于兵匪较多,在加上黄土高原地区的风沙较大,此地建筑的布局多以堡的形式出现,具有较好的自我保护性,建筑院落都呈现狭长封闭的布局,包括各堡的街巷也具有很强的防御性,形成这个地域重要的建筑特色。其次静升历史上由于经济与文化较为发达,在此地建设了大量的庙宇与宗祠建筑,其中庙宇建筑19 座,宗祠建筑16 座,牌坊 18 座,魁星楼 3 座,文笔塔 2 座。虽然一些建筑当今已经荡然无存,但历史时期这些大型公建的营建有机的和民居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当地人们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尤其静升镇的文庙、文昌阁、文笔塔等建筑遗存,彰显出了静升对于人文建设的重视,可以称之为改地区的显著特色。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文庙的建设几乎没有到“镇”这一级别中,必然成为当地重要的人文风景。再者,由于静升所处的气候特征,在夏季容易形成暴雨,加上聚落多依山而建,在防洪处理上各堡结合地势特点,通过设置明沟、暗沟的设置来处理雨水,塘的出现对于村内的风景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空间,无论是从整体的空间布局还是局部的院落、街巷的空间特色都反映了地区的空间特色。通过对静升镇的空间布局研究,发现古人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较为巧妙的设计方法。这些历史空间营建特色对于静升镇文化休闲中心规划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2 静升镇文化休闲中心规划的规划构思
2.1规划的解读与目标
静升文化休闲中心用地位于静升镇静升村的西侧,静升镇文化休闲中心的建设,主要旨在依托其丰厚的文化积淀,打造古镇新的名片,从而提升地域文化环境品味。力图在突出其原有传统、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加入一些现代元素。使之既能符合当地的传统风貌,又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成为古镇良好的无形资产营造一个良好的地域文化环境。其次,静升镇是第一批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并拥有像王家大院这种高品质的文化旅游产业优势资源平台,因此,挖掘其旅游产业品牌潜力,完善旅游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优势产业链,全面提升静升镇的综合竞争力,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者,静升镇文化休闲中心具有整合镇区各种公共空间资源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实现灵石县域休闲功能的拓展发展,同时,结合当前旅游产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能,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第四,静升地域景观环境特色的发育基础是黄土高原和晋商文化。而文化休闲中心的建设,则需要结合地域性景观环境特征,实现在延续传统中的创新性发展。最后,静升镇自古以来就有着良好的人居环境,静升人也有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良传统。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观。在文化休闲中心建设中这一生态原则需要延续。
静升镇文化休闲中心是服务业较为集中和文化类建筑较为密集的区域,也是一定区域公共空间的重要节点。静升社会经济迅速崛起,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旅游文化资源优越,自然生态环境优良,为发展成为灵石县的中心城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适时地建立一个文化休闲中心,优化、升级静升镇乃至灵石县第三产业结构,实现旅游产业科学、高效、有序的开发,打造灵石县的中心城镇,进而实现静升镇的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图2)
面对静升镇现代城镇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必须要清楚静升镇未来发展的核心目标。通过对静升镇的实际调查发现,静升镇中核心的历史建筑群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修复,构成了静升镇最显著的文化特色,但对于当地人现代的生活空间的改善与功能建设需求上还尚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对于静升镇文化休闲中心的核心目标首先要完善镇域公共空间体系,从而提升静升镇的整体文化品牌优势,促进静升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成就静升镇在灵石县的中心城镇地位。
2.2规划的性质与战略
首先,静升镇作为灵石县重要的文化展示窗口,休闲服务中心,为静升镇打造灵石地区中心城镇奠定坚实的基础。静升镇的行政中心,是文化展示、娱乐休闲、及旅游服务中心,同时也是辐射县域的文化,休闲服务中心。此规划还是镇区门户与古镇形象新的展示窗口。
可以建构静升镇发展的起飞“台”、动力“源”与和谐“场”。
目前从静升镇的发展看,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其发展速度与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等公共设施层次不分明,各项公共设施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还未形成完整合理的体系;没有辐射力较强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尚未形成在县域内服务功能较为聚集的复合型的公共中心,与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有一定的差距,区域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此规划战略首先在区域战略层面上,以静升镇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契机,加速文化品牌的打造和深度旅游产业的再开发,提升静升镇的综合竞争力,使其在区域发展中占有先机,确立静升镇在灵石地区的中心城镇地位。其次对于静升镇的保护方面上,要从保护静升古镇、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高度,认识地段的重要性。在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尊重周边历史环境。在这在文化战略,要打造静升的文化品牌,在现有文化资源基础上,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整个镇区的第三产业的构成,并逐步提升文化品牌价值,创新古镇的文化特色。第四,对于静升镇的生态战略,要依托良好的生态治理环境,文化休闲中心的建设与生态的保护协调起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景观结构。最后早打造精品化、整体化战略,静升镇的发展必须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同时要注重品牌效应,打造精品,形成规模集约效应。进而在提升整个古镇文化品位的同时,使镇区的发展得到结构性的提升。
3 结合地域文化的规划立意——古镇之“砚”
静升镇现存的文庙、文昌宫、文笔塔三个重要的文化建筑,代表了这个地区在历史上尤为重视文化教育,所以在规划立意之时,以古代砚台之意与形抽离出来应用于规划设计中去,将文笔塔与“砚”作为一组文化意象,取意与古代文房四宝齐备,昭示地方的文化之精神。以“砚”立意,在文化休闲中心在静升发展深度旅游产业,整合镇区各类文化、休闲产业间相互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四点:
(1)文化之“砚”——聚集灵气。文化类建筑布置在东街南侧,与旧时的魁星楼隔街相望,同时又处于静升古镇的文化轴线(文庙——文昌宫)之上,地理位置极为特殊,静升文化休闲中心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古镇空间环境品位,同时还能激发历史街区新的活力。
(2)商业之“砚”——聚集财气。以观演、展示、特色商业、古董买卖、高尚会所、精品住宿等构成文化休闲中心的形象主体,文化休闲中心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在满足中心运作的同时,形成镇区公共开放空间,成为古镇新形象。
(3)城市之“砚”——聚集人气。内以古镇的历史增加凝聚力,外以休闲娱乐产业,聚集人气,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公共生活和休闲娱乐环境。
(4)景观之“砚”——将静升的美景通过建筑设计的手段纳入基地中,调和各景观要素的相互关系,提升市镇形象。
4 规划结构
4.1规划结构
依据总体布局思路,结合上位规划的接续要求,用地布局主要围绕“五轴,五区,一带”的规划结构展开。空间艺术构架主要突出文化休闲中心与镇区大格局的关系,力争将规划区的积极要素组织成为一个和谐有机系统。(图3)
“五轴”即:“文庙——文化展演区——文昌宫”文化轴;“文化展演区——商业展销区——南山”功能轴;“西山——静升镇委会”行政轴;“静升镇委会——烧烤垂钓园——南山”游憩轴;“静升宾舍——静升文化展演区” 空间组织轴。
“文庙——文化展演区——文昌宫”既是静升镇的文化轴线,同时也是静升文化休闲中心的文化主轴线,文庙作为旧时静升文荫昌盛的代表,魁星楼作为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地标,对于静升镇和静升人来说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静升镇文化休闲中心的文化展演区,作为未来静升的文化中心,可以预见,未来将在静升人的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昌宫,历史悠久,寓意深刻,历来为静升人所重视。现将“文庙——文化展演区——文昌宫”之间通过轴线连接起来,不仅对静升镇文化休闲中心文化品牌的打造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静升镇形象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展演区——商业展销区——南山”是静升文化休闲中心的功能主轴。文化展演区、商业展销区作为文化休闲中心的两大主要功能分区。将它们以轴线的形式,与南山进行有机串联,形成静升文化休闲中心的功能主轴。经过研究分析,它与静升镇的魁星楼、文昌宫、文笔塔在地形图上的两两相连,所得出的三角形,作外接圆,过圆心作南北向的辅助线基本重合,这条轴线不仅可以使它们在功能空间上形成有机的联系,在视觉上产生很好的景观效果,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对镇区历史文化结构的一种延续。(图4)
“西山——静升镇委会”是静升文化休闲中心,乃至静升镇的行政轴线,沿文化展演区与商业展销区之间的规划道路形成,通向静升镇的政治中心——静升镇委会,成为前往静升镇委会的空间前奏。“静升镇委会——烧烤垂钓园——南山”是静升文化休闲中心的游憩轴线,建立静升镇委会、烧烤垂钓园、南山视觉上的联系,将南山的美景引入文化休闲中心中,并在轴线周围布置带状绿化廊带,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更加亲近自然。“静升宾舍——静升文化展演区” 是静升文化休闲中心的空间组织轴。通过加强静升宾舍与静升文化展演区之间的联系,将整个文化休闲中心的功能空间统一起来,使之形成有机联系。
4.2功能分区
规划用地内核心功能主要包括文化展演、商业展销、静升镇委会、烧烤垂钓和静升宾舍五大部分,其中核心功能是文化展演和商业展销。文化展演区位于东街南侧,主要由观演区、展示区、特色商业区三个功能分区构成。商业展销区位于文昌街东侧,主要由古董商业区、静升会所区、酒吧区和特色商业区构成。静升镇委会位于规划区的中部,与烧烤垂钓相邻;总体呈U字形。烧烤垂钓区主要分布在规划范围中部,东面、南面紧邻小河绿带;总体呈圆形,环抱中心原有的小树林。静升宾舍由“静升宾舍”和VIP专区两部分组成,分别位于基地的东北部和东南部。(图5)
其色商业区以旅游服务功能为主,特色商业主要分布在东街南侧,文昌街以东,空间组织上主要沿路线形展开,并与周围步行内街相互穿插。交通组织上依托城市干道设置主要出入口及停车场,建筑形式以传统晋中民居为主。观演区以演出、会议功能为主,位于基地的西北角。以院落围合的形式组织空间组织,在内部交通上与展示区相连。建筑形式为传统结合现代。展示区以展示、参观、游览功能为主,主要分布在基地北侧。在空间组织上,主要一线形展开,建筑形式为传统结合现代。古董商业区以古董展示、买卖为主,主要分布基地的西南侧。空间组织上主要以院落式展开,并与周围步行内街相互穿插,建筑形式以传统晋中民居为主,建筑色彩以浅灰结合土黄色营造旅游服务区的地域特征,适当增加熟褐色,增加其活泼性。静升会所区以休闲娱乐为主,主要分布基地的西南侧。空间组织上主要以院落式展开,并与周围步行内街相互穿插,建筑形式以传统晋中民居为主。酒吧区以休闲功能为主,主要分布在基地南侧,空间组织上主要沿小河以线形展开,并与周围步行内街相互穿插。建筑形式以传统晋中民居为主。办公区以行政办公功能为主,分布基地中部。为一栋单体建筑,建筑形式以现代结合传统为主。烧烤垂钓区以休闲娱乐功能为主,主要分布在基地中部,小河北侧,空间组织沿小河沿岸发展,将建筑散落在树林中,建筑形式以小型民居为主。静升宾舍区以住宿、餐饮、会议功能为主,主要分布在基地的东北侧。空间组织上以院落式为主,结合线性组织,建筑形式以传统晋中民居加入现代元素为主。VIP专区以休闲、住宿功能为主,主要分布在基地的东南侧。空间组织上主要沿路线形展开。交通组织上依托基地内道路设置主要出入口及停车场,建筑形式以传统晋中合院式民居为主。
整个规划空间的整体特色体现山西民居的空间特征,以山西民居作为建筑的基本形态,通过院落以及街巷空间的联系,将几大功能区相联系,并通过大空间来容纳现代的公共活动需求,是整个规划在地域文化影响下,融入于现代的生活中去,体现出文化休闲去的历史性与现代性的共同特征。
5结语
此次规划,从设计的立意包括空间布局的特征以及艺术构架的建立,都是从静升镇地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中寻找的规律与方法。在结合地域的空间营建和历史文化空间的布局特色中,探寻今天静升镇文化休闲中心规划设计的思路与理念,适应并传承着地区的文化,在新时代中创造属于地区的属于当地人们的一种文化认知,使之完全融入到当地的空间环境中,体现出静升镇时展中的文化建设的特色,繁荣当地的活力与生命力,与老村镇共同协调发展,共荣共生。
参考文献:
[1][民国].灵石县志.
[2]吴良镛.《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总序(一)——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姚红梅.关于“当代乡土”的几点思考[J].建筑学报,1999(11)
(1)民族特征突出,民间文化遗产丰富
据史志记载,遵义地区在历史上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属泛称的“西南夷”地域。史学家普遍认为,濮人(仡佬族)是黔北土地上的原生民族,今天的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就是仡佬族的大本营。从古至今共有仡佬、苗、土家、布依、彝、侗、回族等38个少数民族在黔北这片地域上发挥着各自的聪明才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如仡佬族、苗族、彝族等在一定的地域内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的语言,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习俗、生活生产方式、以及民族文化传承。因而,任何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在文献记录的内容中都显现出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具有突出的民族特征。如黔北各县市的地方志中都详细记载了该地区相关民族的族源、经济发展、语言文字的产生、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是今天我们研究了解该地区民族的借鉴和依据,也引起了研究该地区的民族学家和人类学家的重视,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此外,少数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尤其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闻名遐迩却濒临失传的危机,如桐梓的“蛋画”、遵义的“核雕”、赤水的“竹艺”等。为抢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遵义地区文化主管部门根据文化部和贵州省文化厅关于搜集、整理、编纂“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的指示精神,历经10余年,编纂出版了300万字的《中国歌谣•遵义卷》、《中国故事•遵义卷》、《中国谚语•遵义卷》、《遵义花灯音乐》等书籍,受到文化部和贵州省文化厅的赞誉。
(2)地方志书代代赓续,成果斐然
聚贤修志,自古以来就被当作地方一大盛事。黔北也不例外,自宋、元以来,地方志书代代赓续不断,成果斐然。据文献记载,黔北在以往六七百年间撰就多部志书。现已不存的宋代的《遵义军图经》,明代的《播州宣慰使司志》、《播州宣慰司志》、《播州志》、《遵义郡志》、《遵义军民府志》等表明修志的优良传统得到较好的继承和发挥。到了清代,在二十五部省志、府州县志善本名录中,郑珍、莫友芝合撰的《遵义府志》为三部优秀府志之一。著名学者梁启超认为该志的体例最为科学完备,誉之为“府志中第一”。《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志》也认为该志可与“《华阳国志》、《水经注》齐名”。黄万机对《遵义府志》作了全面的研究,认为卓出众家,独具特色。总之,《遵义府志》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史学著作,在全国八千二百余种地方志中,都堪称上乘,在今天仍有很高的史料参考价值。民国年间,先后由杨兆麟、赵恺等先辈纂辑的《续遵义府志》,率遵郑、莫章法,记述了清末若干史实,可供编写新志作为翔实的参考;抗战时期由竺可桢主持、史地研究所张其昀主编的《遵义新志》开创了20世纪新编地方志之先例。上列的几部珍贵的典籍皆为黔北地方文献中的传世佳作,享誉志林。就现今而言,涉及黔北各县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志书同样俱全,为学者研究黔北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保障。
(3)口头文学丰富,口传文献比重大
漫长的古代历史上,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创造了浩如烟海的神话、传说、寓言、歌谣、文人文学等文献,由于很多少数民族只有语言而没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导致流传下来的书面文学很少,多为口传文献,是了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现在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通过口耳相传才得以留存至今。如在道真、务川一代口头流传的苗族喜唱的盘歌,很有趣味性和知识性;苗族的诗歌作品广为流传,民间歌谣有古歌、叙事歌、礼仪歌、劳动歌、情歌、山歌等,谜语在苗族民间口头文学中占有一定地位;布依族的文学艺术多为口传心记;侗族的文学多是口授言传流行于民间;彝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发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改土归流后,随着彝族地区君、臣、师三位一体地方政权的解体,仅一些布摩按世袭家传的禁忌令,将祖传的历史文献袭传,但由于年代久远,大多已残毁殆尽。现已搜集和翻译的神话、传说故事有数十个。现搜集的口传文献内容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民族学、宗教、历史等多种学科知识,研究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找到所需的内容。贵州民族学院编印的《仡佬族文学资料汇编•传说集》,载有黔北地区口头流传较广的神话、人物、风俗、地理、物产等传说故事60多个。
(4)浓厚
处于原始、低级社会阶段的人类,面对难以抗御的强大的自然力,只能寄予有超自然的神力给他们以庇护,他们对某一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赋予灵性,寄托希望,时间一长就成为本民族的形象象征和精神归依,从而敬仰、崇拜它,这就是原始的。这种长期存在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潜藏在黔北的民族民间文化中,在口传文献中有大量体现。苗族的主要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他们认为那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是一种灵性的体现,因而对其顶礼膜拜。其中比较典型的自然崇拜物有怪石、岩洞、大树、山林等。仡佬族则崇拜竹子,作为图腾的竹,在仡佬族人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除竹制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外,打篾鸡蛋成为黔北仡佬族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在黔北的道真棕坪、正安谢坝一带一直到1949年前的每年的正月初四(竹王的生日),仡佬族人都要备糍粑豆腐、刀头酒礼、香烛纸钱等到竹林中敬竹神。黔北傩戏的产生,就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是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具有古朴、粗犷的特点,宗教色彩较浓。在少数民族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及生产生活歌谣中等文献中,也涉及有崇尚祖先,相信万物有灵的原始。晋人常璩所撰的《华阳国志•南中志》中有对仡佬族首领竹王的完整叙述,南宋范晔的《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的记述彰显神话了竹在仡佬族人心目中的地位,反映了仡佬族人与竹的密切关系。东汉初传入中国的佛教,两晋时已对黔北有影响,兴起于唐代牛腾在贵州大布佛教前后,黔北兴建的一批佛寺是贵州佛寺兴隆最早的地区。方志有载,大地有迹。黔北地域文化在两汉时期开始受到中原文化渐次进入的影响,播州改土归流和南明流官文化的交流沉淀,为黔北地域文化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开启之功,发展到清康熙朝,黔北地域文化已基本汇聚成型,步向繁荣发展阶段,已成全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文献属于地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深厚的文化内涵积累了黔北地域文化精华,大量的黔北地方文献随之产生,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被代代记录传承下来,构筑了黔北区域地方文献的自身特色。
作者:严易平 申茂银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
关键词:大明宫; 地域性景观文化; 高台建筑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ultural theory of regional landscape, it has been acknowledged that some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regional landscape of ancient buildings and scenic spots have been fully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protec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nd the buildings and design of regional landscape cultural theory around Xi’an have been carefully observed.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where the Xi’an Tang Daming Palace located in and its repair in protection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some books and articles.
Key words: Daming Palace; regional landscape culture; high-platform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根据专家的分析和论证,未来西安中心城市发展模式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空间布局模式。其中“轴线突出”是指“长安龙脉”南眺终南山,北望渭水,是纵贯西安南北的一条城市主轴。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南望远观南山的巍峨。从大明宫含元殿到大雁塔这条盛唐时保留下来的南北轴线,在今天仍然作为西安重要的景观轴线。
唐大明宫到大雁塔南北轴线示意图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图
1 西安城址选择的渊源
1.1西安地区的地形特点是东南高而西北低,与关中平原西高东低的地形特点略有差异。
1.1.1西安地区的城址选择经历了由西南到东北,又折向东南的转移过程。
在地势地貌图上,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秦岭山脉在西安城南折向东北去,造成西安地区的地形东南高而西北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源于秦岭山地的灞河、浐河和潏河等,都受到了这种地形特点的制约,纵贯西安东南地区,趋向西北入渭。这些河流,切割了西安市区的平原,使其成为东南、西北向的长条形。
2 西安市唐大明宫遗址
2.1西安唐大明宫遗址的历史
唐大明宫遗址位于西安市北郊龙首原上,在唐代是长安城三大宫之一。大明宫平面略呈梯形,面积约3.2平方公里。宫墙周长约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基址有40余处。宫南部为前朝,以自南而北的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中心组成。
大明宫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周围有三清殿等多处建筑基址分布,内廷西部有朝廷宴会和接见外国使节的麟德殿。规模十分宏伟。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西安唐大明宫遗址的构架
2.2.2麟德殿遗址
麟德殿位于大明宫西部,建于唐麟德年间。建筑面积达12300多平方米。遗址中出土大量黑色筒瓦,还有少量的琉璃瓦片。台基周围出土很多螭首石刻和石望柱残块。阶道铺有莲花方砖,这是其他遗址所少见的。
2.2.3大福殿遗址
大福殿是唐大明宫内大型殿堂之一。殿址位于大明宫乡炕底寨村内。现存夯土台基东西长70米,南北宽50米,高约5米,总占地面积约11600平方米。
2.2.4凌霄门遗址
凌霄门亦名青霄门,是大明宫北墙偏西之门,位于玄武门以西355米处。考古探测为一个门道,距宫城西北角195米。遗址在炕底寨村东北隅。
2.2.5玄武门与内重门遗址
玄武门是大明宫北面的正门。位于北垣中部略偏西处,西距宫城西北角538米,东距东北角597米。在考古发掘之前,看不出门的形状,只是在两侧有类似土丘的夯土基座。
唐大明宫宣武门复原图
门址范围很广,发掘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玄武门只有一个门道,基座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4.2米,南北宽16.4米,两侧为高起的夯土门楼基座。周围砌有砖壁,与门基两端相接的一段宫墙。门东面保存最高处有3米,宽约5米,较当时地面略高。南面两侧铺有莲花方砖,与门道的砖壁及散水相连。玄武门以南的东西两侧是廊庑建筑,与南边内重门相接。内重门在玄武门南20米,是与玄武门相对的一较小的门,门两侧筑有宽仅2米的夯土墙,向东西分别距20多米处北折与北城墙相接,即对玄武门呈环抱的形式。
2.2.5重玄门遗址
唐大明宫重玄门和玄武门复原图
重玄门遗址位于玄武门正北夹城处,距玄武门156米。保存得比较好,门道两侧的门楼基座高出现在地面4米多,呈马鞍形土丘,中间低处是门道。门道东西长33.6米,南北宽16.4米。夯土心,外砌砖,两侧还保存着柱础和墙根灰底,门楼基座两端都比玄武门加宽和延长了许多,宽5.2米。门洞中段,有道青石门槛。门槛两端各有枕石,每道门槛之间相距2.45米,门洞之上有门楼。
2.2.6三清殿遗址
三清殿遗址位于大明宫西北隅,大明宫乡炕底寨村东北角,是一座高台建筑,为宫廷道教建筑之一。台基北高南低,现存高度为15~12.6米,平面呈凸字形,北宽南窄,南北长78.6米,东西宽北部为53.1米,南部为47.6米,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
2.2.7清思殿遗址
清思殿是唐敬宗时所建,位于东城左银台门内,南北长228米,东西宽33米。
2.2.8唐太液池遗址
太液池又名蓬莱池,位于大明宫北部居中地带。初凿于贞观或龙朔年间。开元后期,玄宗曾命在太液池两岸筑望月台与杨贵妃赏月,台高百尺。池中有蓬莱山,山上有太液亭。
源自史书中的唐大明宫太液池
太液池面积约1.6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池,中间有渠道相通。太液池水源引自南来的龙首渠。有暗渠与宫外相通。沿岸回廊与附近宫殿建筑,都根据地貌特点,着意布置,错落有致。遗址在今大明宫乡孙家湾村西南。
2.3大明宫遗址的修复
大明宫遗址位于西安市自强东路以北、玄武路以南范围内,修复计划将重点发掘麟德殿、含元殿、三清殿等殿堂遗址和重玄门、玄武门等宫门遗址。大明宫遗址保存比较完整,埋藏丰富,是唐代建筑研究的珍贵实物资料。
3一些建设中蕴含着的地景文化理论
3.1 中国古代高台建筑
中国传统地景文化理论的发掘,中国的先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以及形成的自然哲学观。我不知道高台建筑是不是符合地景文化理论的基础,但是总感觉到之所以这样利用天然地势甚至是人工夯土建造的土台上的建筑,彰显着一种膜拜与尊贵。甚至有一种防御的功能。
古代高台建筑
高台建筑利用天然的土台或人工夯土的土台,在其上建造宫殿和楼阁。最高的土台有20米,一般都在5米到15米。建筑高台能使人感到庄严、尊贵,既可登高远望、眼界开阔,同时也利于建筑本身的防潮湿和通风。高台的做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天然高台,一种是人工夯土高台,有的则在山坡处利用山半腰中突出的台地,也有的是在山顶上建设庙宇。人工夯土高台,多用于庙宇和宫殿的内部,或者用于城市建筑。建造独立的高台,台的四周多用砖墙砌到台顶,以使高台整齐。一组建筑中,或者一个城市里的高台建筑大都是重要的建筑物,可使整个建筑群有高有低、此起彼伏,有一种错落有致、波澜壮阔的变化。
4小结
地域性景观文化在我国整个建设历史中,从始至终贯穿着她的精华,现在游历或者翻看历史上保留下来的完整的或者点滴的遗址,有关运用到地域性景观文化理论的古迹仍旧散发着她巍峨、庄严的光芒。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高台建筑的文化寓意.范艳辉,赵晓辉,句建国.《华中建筑》2011年第07期.
中国古建筑知识问答.张驭寰.《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古代高台建筑特征描述. 百度文献.
大明宫遗址.百科名片.
关键词:地域风格;传统文化;室内设计
1.地域文化的产生
我国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不同的地域文化呢?包括时间与空间、信息与交流、封闭与开放三个层面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不同的自然环境,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悠久的中国历史上由于交通运输条件不便,信息交流不便,这些地域文化的差异得以较好的保存。高山、平原、峡谷、盆地、沙漠、丛林、海岛,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景观,那么在这样不同的条件下面,它的物质条件是不同的,自然条件也都不同,不同的气候。一种文化它的产生,主要还有它的物质基础,那么不同的自然环境,当然提供的物质基础是不同的,要修建民居,例如建筑材料,各地提供的建筑材料是不同的,那就产生差异。所以自然条件不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地域文化是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
2.地域文化的种类
我国地域面积辽阔,各地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沉淀,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并且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除了主体民族汉族外,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也拥有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文化。中华文化主要可分为几个区域:河南、山西、陕西、河北、山东一带的黄河流域;四川、云南、贵州一带的长江上游;湖南、湖北、江西一带的长江中游;安徽、浙江、江苏一带的长江下游;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新疆地区;西藏、青海以及四川西部等地的藏区;广东、广西一带的珠江流域,福建的闽江流域等。
3.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传承
思想、人文、道德、习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模式,由于历史原因在特定的地域形成特定的文化系统,生活在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且历史久远文化的人类社会群体,在传统的农耕时代接受信息的机会很小,其主导的思想观念主要受控于地域的传统。体现于建筑的室内,突出地表现于装饰手法与空间处理两个方面。
中国古代建筑的室内装饰手法,体现于构件实体造型与界面形式的综合运用。“中国古建筑主要以木构架为结构系统,柱、梁、枋、檩、椽等主要结构构件几乎都是外露的,这些木构件在原木制造的过程中大多进行了美学加工。柱子制作成上下略小的梭柱,横梁制作成中间向上稍为拱起,组合成为具有优美且弹性曲线的月梁,呈尖瓣形的瓜柱,上下梁枋之间的垫木做成为各式各样的驼峰等,这些木构件的加工制作完全是在不破坏它们在建筑上所起结构功能的原则下在构件原有的形式而进行的美学改良,显得自然流畅而一点也不勉强。”由于木构架的优良加工性能,室内空间组合形式灵活丰富,从而形成了隔扇、罩、架、窗格、屏风等独有的木构造型形式。这些木构架原本丰富的图案肌理,再配上藻井、匾额、字画、对联等装饰配合,以及架、几、桌、案上各种陈设,就构成了具有中国地域风情的画面。
中国古典建筑室内的空间设计实践,体现于封建时代完整理论。《易经》的阴阳之道和老子的《道德经》影响着中国地域文化室内设计的风格。“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一直到深奥的风水理论体系。在天地人合一的中国居住环境观念中,建筑室内空间从来要求动静相宜、内外融会、相辅相成的。也因此成为木构造建筑室内外环境显著的特征。象征着建筑内部环境的"家"与象征着建筑外部环境的“庭”,在汉文字中组合形成了中国社会最基础的单位——家庭。中国古代建筑室内外空间系统的全部内容就浓缩在这两字之中。
4.现代室内设计与地域文化结合上存在的不足
国内设计师试图探讨着“地域文化”融入现代室内设计中,但往往无法在作品中体现到地域文化的精髓。
(1)地域文化与空间整体形式结合不够。一些地方传承至今的文化景观未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起来,整体效应不佳;多数地方缺乏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点的建筑、道路、公园、雕塑,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地域文化氛围。
(2)地域文化与现代材料工艺结合不够。现代装饰材料开发日行月异,品种繁多,这是任何历史时期无法比拟的,现代产业化生产技术及机械化程度占领了历史上手工制作工艺的主导地位。但如何把地域文化的精髓倾注于现代装饰材料及工艺,成为室内设计师的难点。
(3)有形与无形的地域文化结合性不够。前者指以实体存在的、比较具体的物质性遗迹或遗物,后者是学术思想、风俗习惯、典章节庆、民间艺术等比较抽象、相对难以理解的内容。我们在融合与继承地域文化时,片面过于重视有形的地域文化,却对无形的地域文化的重视度不够。导致设计师对地域文化研究与继承的深度不够。
5.对待室内设计地域文化的正确观念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室内设计;地域文化;保护;传承
前言
在任何空间设计中都离不开地域文化,包括自然文脉和历史文脉等,而室内设计也受其影响。在设计中研究地域文化,有利于在设计中的本质表达,有利于各国、各地区、个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认同,促进室内设计在“”中的良性发展,有利于提升室内设计的文化品位。
一、在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形成
1、形成背景
当今新的社会,是文化形态多样的社会,怎样在室内设计中合理的展现地域文化?怎样合理的突出地域因素?是协调对外来文化,地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三者之间矛盾的根本。毋庸置疑,这些因素都是被包含在地域文化中的,人们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基本都是传统的宅院风格,五官世俗人情,而真正的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是在传统的设计中突出现代风格,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传统因素,把传统的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在设计中,其内容源于传统,但是在理念上具有原创性。在室内设计中继续探索发展文化的内涵是本质要求,而将理解后的传统文化因素融进设计理念中是设计的核心,也是设计的根本。
2、形成因素
从古至今,巢、穴、屋等建筑形式,是人类生存发展且存在于自然中的居所,因而也会受到自然界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及制约,而影响这些居所地域文化形成的物质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以及其他的自然条件等各个方面,这也是影响现代室内设计的直接因素。中国传统的居民在对民居进行建造时,不仅传承着改造自然,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的物质文化,也体现了人类有序发展的文化制度及文化意识,具有博大的精神内涵。现代室内设计中不仅对选址进行反复推敲,对外观精心设计,对结构认真琢磨,而且更注重意境的精神之美和生态之美。
二、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所谓地域文化指的是因地理条件和环境形成的某一区域内特有的文化模式。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进行室内设计的同时合理地利用地域文化,两者的结合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地域文化在哲学意识和物质实体两大方面都与人类的生活有着不容忽视的密切关系。”[1]首先,各种风俗习惯以及文化制度的形成,都必然源自于对地域文化的遵守,也体现了人们对地域文化的尊重;其次,人们的生辰、生活以及娱乐等,都要依赖于对地域文化的改造,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再次,人们的审美需求、精神需求以及物质需求,也源自于人们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我们所说的室内空间即建筑内部空间,是人们基本的生活场所。这也决定着室内空间设计与建筑设计要相互结合,也要因风俗民情、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具体对待。如今地域文化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是越来越多,而最为常见的是以设计主题来迎合地域特色,认真体会其实差强人意。因此,无论室内外都要结合好地域文化,事无巨细,方能更好。
三、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影响及表达
1、地域文化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的个性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地域文化的魅力让许多设计师在室内设计作品中大量融入传统的、有地方特色的和民族特色的设计元素,出色的创造了大量的个性空间。
2、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语言表达
要想掌握好地域文化的根本,在设计中就必须要注重设计的地域性表达。包含对室内外环境的相互融合,对室内环境的适应性改造等,不然就丢掉了室内设计的根本。室内设计是建筑的扩展与延伸,如果室内环境设计与外延环境不相融合,那么对室内设计而言就失去了其地域性之意义。因此对影响室内设计中的因素,如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等因素的重视是必然的。
四、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延续与保护
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传统地域文化,而这一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相互包容、相互借鉴并且经过长期的积累才最终形成,其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传承性。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要对传统和现代兼容并蓄,丢掉一味的模仿,立足于人们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基本需求。而对如今的“西学东进”却有的走向了西学的极端,并没有体现出完整的“中国文化之风”,更何谈地域文化之特色。因此在以后的室内设计中要有西学,更要有对历史及文化的继承之责。这样在设计中才不会迷失,才会更好的体现具有现代传统特色的地域性设计作品,从而推动设计的良性发展。
结语:
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体现了不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文化也会不断的积累和沉淀。因此,对于室内设计来讲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既不要拘泥于绝对的西学高科技,也不要固守一层不变的本土文化,因为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发生着极大的变化。在设计中现代与传统兼容并蓄,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参考文献
[1]兴,杨林林,浅析室内设计与地域文化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13):191,193.
[2]鄢然,刘小洋,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J].美术大观,2009(6):112.
[3]杨饶民,霍光,简论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地域性[J].室内设计,2004(4):36-39.
[4]王军云,中国民居与民俗[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
[5]林嘉书,土楼――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诗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薄晓光,地域文化设计特点在室内设计中的延续[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7)6.
[7]柳淳,地域文化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J].前沿,2010.11.
[8]尚雅莉,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J].科学美之约,2003.9.
[9]李泽锋,论室内设计地域特征及地域文化的批判性表达[J].人文天下,2010.
由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建设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居民生活环境差、农村建筑的自主发展性导致农村建筑设计感不足、缺乏相应的时代感、艺术感和地域文化特色等。此外,中国的景观设计起步较晚,虽然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但盲目模仿西方景观的表现方式,千城一面,使得景观设计缺乏相应的地域性文化特色。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应把景观设计当成一种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方式。我们应该在城市及新农村的景观设计中创新地融入地域文化特色,使景观设计在文化的创新和传承中不断进步发展,亦使民族特色文化在当代景观设计实体中得到传承与发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南北气温差异大,地域特色鲜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主张人与自然互相融合,强调自然体系和文化景观对人类生存空间的共同塑造,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所具有的地方性特征深刻地反映在地方生态环境、生产和生活的不同物质空间中。浙江具有丰富传统江南水乡元素,水巷、古镇、马头墙等便是其中的代表符号。各个地方所具有的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民俗习惯,成为我们创作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基础。地方性设计的重要途径便是深入地研究和把握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构成和形式。而在现代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浪潮冲击下,传统古镇、街市、场景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消失,代之以风格混杂的欧陆风情街区、楼盘以及雷同的时尚现代建筑,出现了景观小品设计“国际化”趋向。加之社会进步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景观影响着农村景观,西方文化冲击,造成了地域文化特色消失,城镇地域文化没落,中国的农村景观在现代化的发展中衰退。
二、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再创造
地域特色源于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相互作用建立起的一体化特征,历史文脉的传承从传统地域的更新发展中获得延续。因此,在解决复兴与发展问题时,我们可以尝试:(1)继承浙江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材料与细部;(2)继承浙江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空间营造手法,全新的空间却依然保持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空间意境和场所感;(3)继承浙江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哲学思想,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虽然景观的材料与细部是全新的,空间营造也是全新的,但传统园林的造园精神犹在;由此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复兴与发展探索一条统一的出发点。比如可以针对浙北的江南水乡、浙中的大家风范的徽派古建筑群、浙南的山中古村落等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特征进行分析,在新农村的建设设计过程中,结合地域文化景观的特征,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设计风格。在创造现代地域文化景观小品方面,我们应该对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进行理性传承而不是简单地对传统景观小品的模仿、抄袭。设计过程中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和人文,同时尊重当地生活习俗,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特色再创造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包括探寻地方材料、传统技术在现代条件下的运用;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构造方式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传承。如笔者设计的景观休息座椅的材质,便是运用了江南水乡常用的木质材料,因木材种类繁多,有天然优美的花纹,相对于石材与金属更易加工雕刻,具有温暖舒适感,可以表达出自然、古朴、人情味的设计意向,并且有良好的视觉和触觉效应。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特色的小品设计再创造,概括起来有再现、复兴与发展三种类型。
(一)再现
运用现代材料、技术、造型手法、工艺色彩以及细部装饰等进行景观小品再现设计,必须与地域文化、历史环境结合起来才有意义。具有浙江传统地域文化的景观小品在造型方面应具有江南水乡特有的柔美和文化元素。笔者设计的这组景观小品造型灵感来自于江南古镇屋檐角的弯曲弧度,结合了现代审美的需求。其特色不仅具有江南古镇的文化底蕴与古朴气息,也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并且能与周围的地域环境相融合。而一些现有的设计小品造型生搬硬套与地方历史文化不协调、与环境不融合、只有外壳而无内涵的景观小品,失去了设计最初的意义,不值得提倡。
(二)复兴
采用有机更新的方法对部分已有的且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小品进行再改进,赋予传统地方性小品新的生命力,再现昔日风采。其特点是在保存和恢复传统景观小品地域特色前提下,使用现代技术加工手段、先进的材料对景观小品进行有机更新,使小品在具备现代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同时能满足现代人们生活需求,重新焕发其景观小品自身的魅力。现在大部分景观空间中的小品材料运用的较为单一,很少见到用新型材料对旧物的翻新。若以笔者自绘的景观小品为例进行复兴延伸,那么在考虑木质材料的同时,是否也可以运用较为新型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使小品在满足地域文化审美需要的同时跟上科技的步伐。复兴不是传统意义的简单复活,而是将传统与时代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赋予传统地域景观小品新的时代精神与内涵,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展现出地域文化特色。
(三)发展
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出发,追求与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融合,强调地方、民族特色的创造。是从传统地方纹样中汲取精华,在地方性景观小品创作中加以发扬和拓展,在发展地方传统特征的同时,形成新的地域特色,在又具有现代功能和内容,适应了现代生活的需要,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
三、结语
关键词:会展设计 地域文化 方式方法
一、地域性特征对会展设计的重要性。
我国地理幅度广阔、历史悠久,多元化的文化带是我国地理文化的主要特征,历史上曾出现过滇黔、百越、荆楚、齐鲁等等多个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区域。时至近代,又有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等等的文化区分,区域性的文化特征深深的烙印在了当地人们的心理。地域性文化差异这项特点在会展设计方向上的应用可以突出会展的主题,在环境空间的设计方面可以创造产生独具一格的效果和表现形式,能够更加充分地、更好地展示出会展设计中给参观者的视觉上传达出会展举办的主题内容。文化的物化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设计,为了迎合本地市民群体对审美倾向、精神文化的独特需求就需要在会展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内容。对“土生土长”的地域性传统文化完整地进行提炼与归纳是会展设计中创意与表现等方面体现出地域文化特点的关键,设计者要在设计时对精神内涵和文化元素等方向要遵循最具有当地代表性的,从而可以赋予会展设计一种具有历史文脉与地域文化渊源独特的吸引力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二、区域性元素引入会展设计应用的趋势及作用。
1) 会展设计向专业化趋势发展。
突出专业化是显示会展设计个性的必要条件,而只有突出了个性化才能够扩大规模、形成品牌形象。我国的传统会展设计模式是遵循“小而全”的设计理念,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类型、更多层次的参展商。而现在要想在会展业界有突破性的发展,就要在会展设计上突出明确的主题,每个城市都应依托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发展属于自己城市的专业化会展设计,才能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和观众,达到会展举办的目的。因此,专业化发展是会展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2) 会展设计向品牌化趋势发展。
会展业发展的最重要的环节是品牌效应,因此各个城市的地域性会展就需要结合本地的独特人文背景和传统文化底蕴去创造具有浓郁特色的本土品牌,以此来吸引会展商和观众积极参与。在世界范围内,我们例数所有具有发达会展行业的国家,他们都拥有独属于自己的会展名城和品牌展会。例如,在美国的洛杉矶每年有 60多个重要的展览会在此举办,其中大多数都是具有领导性的本行业展会,高端的展览会为洛杉矶吸引来了大量参展商,同时也增强了城市旅游行业的吸引力。因此,品牌化是会展设计发展的必然方向。
3) 会展设计民族化、时代化趋势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造就了商品这一产物。从本质上说,现代商品展示设计就是现代化的商业管理手段和人类社会的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工业化社会大生产为商品的展示设计带来便利的物质条件,通过充满时代化、民族化的独特文化氛围和传统文化背景可以创造出多元化视觉传递效果,会展设计在完全属于商业范畴内的媒介策划同时融入区域性的文化元素,可以赋予商品崭新的观念去吸引顾客的购物心理,使消费者在独具文化特色的展示形式吸引下,对商品进行有机的选择。从根本上看,会展体现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演进。所以,作为消费者与商品之间信息媒介的会展设计,就必然会拥有鲜明的文化特征。
三、我国地域文化在会展设计中的应用。
1) 在会展展馆建筑外部形态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
会展的展馆是归属于展示类型的建筑,其设计理念在遵循建筑形态特征的同时也要注重表达建筑的内涵。在举办商业会展活动时,举办会展展示活动所用为展示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不仅仅是会展展馆的唯一用途,它的设计风格也是一个地区的重要文化载体。文化是一个地区长期积累积淀形成的独具地域性特点的价值观,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会展设计必须要深入探究这些风格迥异的区域性建筑,才能真正的将完整的地域文化的力量借用到会展设计中来。例如,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上最受瞩目的展馆建筑之一就是中国馆,整个中国馆的建筑外部形态分两个部分展现,下部以地区馆为底座,上部是充满雕塑感的木结构形态,国宝级的器皿造型、中国红、中国传统建造的精华木结构等都呈现出了极具地域性的建筑的外部形态特征。
2) 会展空间场景设计在会展设计中的应用。
空间设计是整个会展设计中的灵魂所在,空间是会展设计向观展者传递商品信息的舞台,是传递商品信息的媒介。我们要将空间场景营造成一个具有地域化独立特征性的场所,才能够衍生出独特的空间吸引力,这样才会构建成一个别具匠心的充满地域文化的会展展馆。其中的关键在于要将最能提示和烘托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进行总结、提炼,并在空间感官上赋予其实物化处理,并不是一味的将所有与地域文化有关的元素涂鸦展示。
3) 地域文化在会展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会展标志是用于会展的前期宣传、展览及后续工作的重要标识,其往往成为吸引参展者最初的手段,会展标志会把整个会展的第一印象深深的刻在人们的脑海里。标志是一种带有强烈文化和历史传承意义的符号,如果在会展标志的设计中加入强烈的带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应用,会使得整个会展在最初的形象设计上被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使得整个会展设计很好的传承的地域性的文化环境,共融共生,这样就可以达到会展树立独特形象,在充满雄厚群众的基础上广泛传播,不但可以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还可以标新立异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和参展群体。(作者单位:吉林动画学院)
参考文献:
[1]现代商业建筑开放空间的多元化设计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4 期
[2]安晓波.展示空间分析与结构设计[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地域文化与戏曲的创生和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山水阻隔,往来不便,古代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很大,自古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这在方言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同一个县的方言往往有许多种,这种独特的文化环境使戏曲的创生和发展与地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戏曲创生之时的宋金之世,我国处于南北分治状态,加之戏曲创生于民间,因此,建立在各地方言和乐曲基础之上的戏曲,一开始就是以不同的地域文化为土壤的。元代文人周德清在其《中原音韵》中指出,南戏之创生与南方方言关系密切。徐渭《南词叙录》在论及南戏及北杂剧之创生时也指出:“永嘉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已,谚所谓‘随心令’者,即其技欤?……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
戏曲的发展也得力于地域文化。明代海盐、余姚、昆山、弋阳“四大声腔”――特别是昆腔传奇造成了继元杂剧之后的第二次辉煌,而昆腔传奇的发生发展与南方――特别是江浙的山川风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地方化”一直是戏曲发展的重要指向,戏曲的“全国化”通常以“地方化”为基础和途径的,没有“地方化”也就不会有“全国化”。目前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许多地方戏也正是这样形成的。如昆腔原为南戏流播到昆山与当地的语言、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后来成为辐射到全国的“国剧”、“官腔”,形成了包容丰富的“昆腔腔系”,孔尚任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太行西北尽边声,亦有昆山乐部名”,可见其流播广远。昆山腔的“全国化”又是以“地方化”为基础的。例如,至今尚存的南昆、北昆、永昆和湘昆都是昆山腔流经这些地区,吸收当地地域文化而形成的昆腔支派。这些支派吸取了当地地域文化的养分,丰富了自己的表现手段,因而“声各小变,腔调略同”(王骥德《曲律》),以其同中有异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不同地域的广大观众。
地域文化的主导成分其实就是民间文化。正是这种地域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养育了古老的戏曲。戏曲与地域文化――亦即民间文化的密切关系在世界戏剧史上是并不多见的。古希腊戏剧诞生在雅典城邦,雅典城邦范围很小,几乎不存在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古希腊戏剧是由当时的雅典政府和部分权贵、富人所主导的,主要服务于上流社会,因此,古希腊戏剧多描写国王和天神,对地域文化少有依赖,她从诞生到消亡根本就不存在地域特色和地方剧种问题。作为西方戏剧的源头,古希腊戏剧的“一体化”特色对后世的欧美戏剧有着深远影响。
古代印度幅员辽阔,有种族博物馆和语言博物馆之称,种族众多和语言复杂是古代印度社会的一大突出特点。印度现有一百多个民族和565个列表部落,有179种语言和544种方言。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很大是古代印度的一大特点,地域文化对印度文化――尤其是俗文化建构的影响当远远大于我国。然而,由于梵剧是属于古印度最高种姓婆罗门的艺术,主要服务于宫廷,其作者大多是宫廷文学侍从或皇室成员,主要采用婆罗门所使用的“雅语”――梵语,只有卑贱者和女性角色才使用“俗语”(亦即方言,主要由女性演唱的插曲――“达鲁瓦”也使用俗语)。梵语是贵族语言,普通民众不但不使用,而且是听不懂的。因此,梵剧与地域文化有关系,但远不像戏曲与地域文化那样密切。公元9世纪以后,印度的俗语戏剧兴起,梵剧就迅速衰落了。
古代戏曲以地域文化为土壤的生长条件和环境决定了她多样化的形态和风格。
地域文化与戏曲的形态和风格
地方剧种众多是戏曲的一大特色,祖国不同的山川风物养育了不同的地方戏,不同的地方戏满足不同地域观众的审美期待,正是这些有同有异的审美情趣铸成了戏曲大家族“和而不同”――一体化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品格。
祖国大家庭的众多地方戏都是华夏文化之树上的果实,因此,尽管成员众多,长幼有别,雅俗有差,但都具有“一体化”特征。古老的南戏和近百年才问世的地方戏、高原上的藏戏和海岛台湾的歌仔戏,都具有“以歌舞演故事”的基本特点。但戏曲对于世界剧坛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形态、风格的多样性,而不在其“一体化”程度。“一体化”程度高是西方戏剧之长,地方剧种众多则是我国戏曲的独特之处。
宋元戏曲有南戏和北杂剧之分,明清以降,众多地方声腔逐渐成为剧坛一道亮丽的风景,“南腔北调”争奇斗艳。“古四方之音不同,而为声亦异,于是有秦声,有赵曲,有燕歌,有吴Q,有越唱,有楚调,有蜀音,有蔡讴……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由元迄今,不知经几变更矣……旧凡唱南调者,皆曰‘海盐’。今‘海盐’不振,而曰‘昆山’……数十年来,又有‘弋阳’、‘义乌’、‘青阳’、‘徽州’、‘乐平’诸腔之出。今则‘石台’、‘太平’梨园,几遍天下。”在地方戏普遍兴起的同时,由地方化到全国化又日渐成为戏曲发展的重要指向。
就古代戏曲而言,南戏、杂剧、传奇大体上都属于“曲牌联套体”,但这是三种不同形态的戏曲样式,在文本体制、音乐体制、角色体制和搬演体制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同属于杂剧的元杂剧和明清杂剧也有很大差别。元杂剧用北曲,而明清杂剧则既用北曲,也用南曲。元杂剧以一本四折一楔子为常格,但明清杂剧长的有十来折(有的也以“出”名之),短的仅一折。清代同治、光绪以降主导戏曲舞台的“花部”诸腔多采用“板式变化体”,其形态、风格又与“曲牌联套体”戏曲颇不相同。譬如,“曲牌联套体”的戏曲创作须“凛遵曲谱”、“恪守词韵”,文本的程式化程度很高,而“板式变化体”戏曲的剧本创作则不再守“套有定牌,牌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的曲律,文本的程式化程度大为降低,但京剧等剧种的表演程式化程度越来越高,表演技艺也越来越繁难,同样是在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戏,有的植根于民间歌舞,故以歌舞为主要表现手段;有的则植根于民间说唱艺术,故以“说”和“做”为特色。在角色体制上,有的以生、旦为主,有的以旦、末为主,有的以净、丑为主;在伴奏乐器上,有的以“弦”为主,有的以“管”为主,有的不用弦管而用锣鼓和人声烘托。
剧种众多、地方特色鲜明也是现当代戏曲的一大特色。据统计,我国当代曾经拥有三百多个戏曲剧种,多数省份有多个地方戏剧种,地方戏已经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和资源,有许多地方戏堪称当地的“名片”,她集中体现了当地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智慧,承载着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容。这种情况在当代世界戏剧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戏曲地方特色的形成,有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例如,宋元戏曲分为南、北二脉,与当时的政治格局和民族冲突是密切相关的。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生于乡野、长于民间的戏曲与极富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关系密切。明代学人即已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王世贞曾指出:“大抵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虽本才情,务谐俚俗。譬之同一师承而顿、渐分教,俱为国臣而文、武异科。”“凡曲: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北则辞情多而声情少,南则辞情少而声情多。北力在弦,南力在板。北宜和歌,南宜独奏。北气易粗,南气易弱。王骥德也说:“南、北二调,天若限之。北之沉雄,南之柔婉,可画地而知也。”张琦曰:“心感物而成声,声逐方而生变,音之所以分南北也。”南、北戏曲是两大剧种体系,其中包含着多个地方剧种,这些同属一个“体系”的不同剧种,在形态与风格上又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例如,同属于南方戏曲的越剧、婺剧就风格迥异,同属于北方戏曲的晋剧、秦腔又大不相同。
戏曲剧种纷纭不类,一体而万殊,正是由于“声逐方而生变”――八方殊风、九州异俗,与方言关系密切的地方声腔也就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换言之,地方戏争奇斗艳正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地域文化在戏曲舞台上的反映。民情风俗是不同戏曲声腔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它赋予戏曲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和难以替代的艺术魅力。
地域性与戏曲的艺术生命力
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任何一个剧种都是有其地域属性的,即使是全国性的大剧种也是如此。例如,昆曲的“出生地”是昆山,京剧的“出生地”是北京(北平)。因此,戏曲的地域性特征是其民族性的具体呈现,取消或抹杀了戏曲的地域性也就等于否定了戏曲的民族性。戏曲的地域性也是其艺术个性的具体呈现,越是艺术表现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剧种,其地域性特征也就越鲜明。因此,戏曲的地域性又是其艺术魅力之源,取消了戏曲的地域性也就等于取消了剧种的艺术个性,等于扼杀了戏曲的艺术生命。
然而,有论者认为,戏曲的地域性是分散的小农经济的产物,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古老的戏曲之所以表现出严重的不适,正是因为这种只能蛰伏于一隅的乡土艺术与经济全球化、乡村城镇化的现代化“语境”格格不入。经济全球化、乡村城镇化的当代社会需要的是“超越国界”的“都市戏剧”,而不是“行之不远”的“乡土戏剧”。这些论者以为,戏曲的出路在于:抛弃地域性和乡土气息,向西方的音乐剧“靠拢”,追步“都市情味”。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经济全球化、乡村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确实对当代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而且使传统的艺术面临严峻的考验。当代戏曲发展应充分注意这一“当代语境”,充分利用文化交流的空前便利,大胆吸收一切可以为我所用的艺术资源,丰富戏曲的表现手段,建构具有现代品格和强大艺术感染力的符号体系,增强戏曲的辐射力,让古老的戏曲焕发青春,走向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抛弃戏曲的地域性特征和乡土情味为代价。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是矛盾的。恰恰相反,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的多样性反而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在物质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之后,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物质满足的是人们的生理需求,这种需求是大体相似的,而文化满足的是人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是个性化的,因而也是千差万别的。文化越是具有多样性,人们的这种个性化的需求就越能得到充分的满足。经济全球化的目标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更是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合理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一个重要前提。如果文化的多样性被取消,人们的个性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合理的发展,而只能是日渐灭失,这岂不是开历史的倒车?
社会发展的都市化进程与审美上的乡土情味也未必就是水火不容的。恰恰相反,都市里的人更渴望乡村的恬静与淳朴,更需要在“乡下人”这面镜子前面去认识自己,寻找自信心和优越感。可见,“都市情味”与乡土气息并不是对立的,可以说,乡土气息也是“都市情味”的重要构成。这正是北宋都城的杂剧演出以取笑乡下人的段子“杂班”压轴,当今赵本山“土里土气”的小品十分火爆的真正原因。有理由相信:都市化程度越高,带有乡土气息的艺术品有可能越受青睐。这就像社会越是向前发展,旧时代的艺术创造反而因时光流逝而呈现出不可替代、难以重复的“古雅”之价值一样。
《梦寻咸宁》简介:
去阳朔要看“印象・刘三姐”,去昆明看“云南映象”。2009年11月6日启动的“中国・咸宁首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以一台大型民俗风情歌舞诗《梦寻咸宁》,展现秀美的咸宁、浪漫的咸宁、纯朴的咸宁。
《梦寻咸宁》以一对青年男女的浪漫爱情为主线,融入了山、竹、温泉、桂花等咸宁特有文化元素,利用提琴、呜嘟、盆鼓和铜鼓等本地乐器,展现了“挖山鼓”和“拍打舞”等民间传统艺术。剧目共分《序幕》、《山情》、《竹趣》、《泉韵》、《花神》、《尾声》等几个部分,各章节之间转换流畅,精彩纷呈,情节动人,散发出浓郁的泥土芬芳和醇厚文化韵味。
温泉旅游节组委会表示,希望把《梦寻咸宁》打造成旅游文化名片,让外地游客来咸宁,不仅可以泡温泉、赏风景,还能大饱眼福看演出。
作者简介:
黄中骏,1948年9月生,湖北武汉人,现任湖北省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文联文学艺术院院长。创作六场歌剧、音乐一部、独幕歌剧一出、歌曲七十余首。著有传统音乐论文、音乐评论百余篇。出版有专著《湖北传统乐舞概论》、《湖北民间歌曲探论》、《提琴戏音乐》和文集《乐艺纵横谈》、《乐评艺论》等。
地域民俗风情歌舞诗《梦寻咸宁》,以具有地域典型性、原汁原味的民俗歌曲表现形式为素材,以生产――生活――爱情――生命为主线,向人们艺术地呈现了该地域的文化风采。
原生态的文化形态具有原始美的意义,是文艺创作的根基、素材。然而,对原生态文化形态的“照搬”不是艺术创造,将原生态文化形态作艺术呈现,即是实现原生态文化形态的艺术美升华。实现原生态文化形态的“艺术化”,使原生态的文化形态成为“文艺舞台上的艺术品”,是文艺家们承担的责任,是一个创作过程、创新过程,是具有新的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梦寻咸宁》的创作者们,为人们作出了有启示意义的实践。
将原生态的地域文化形态作艺术呈现,是在对典型的地域文化形态予以认识、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升华及创造性发展,在艺术的层面上,显示其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梦寻咸宁》的“原生性”、“本土性”文化特色表现得充分,地域文化的特性、神韵揭示得鲜活,营造并传递给观众的地域文化信息浓郁。这得力于创作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该地域的文化特质进行了几种演绎和艺术诠释,实现了对“原生态”艺术表现语言的提炼、升华和抽象。创作者从六个方面对该地域文化风采作了艺术呈现。
一是将原生态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构思。《梦寻咸宁》将该地出土的古乐器――商代铜鼓、该地流传的民间乐器山鼓、呜嘟、提琴、脚盆鼓等,以及民间美术形式――布贴等作为文化符号纳入整个剧目的创作构思,使观众从视觉上就感受到作品的“原生态”、“本土性”。而舞蹈方面对《挖山鼓》、《打桂花》等生产动作的提炼和对《拍打舞》、《彩球戏》、《盆鼓舞》等民间舞蹈动作的提炼;音乐方面对该地域特色性音调的运用及典型性称词、方言土语的运用,都具有凸显文化标签的意义,使观众从视听两方面体验作品的“原生态”、“本土性”。
二是将原生态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文化情景铺设。《挖山鼓・想老婆》、《摸秋・竹园嬉》、《闹喜堂・扯倒喝》等段落,分别生动地再现了该地域的生产情景、生活情景、婚俗情景,使观赏者很容易在歌舞性的艺术描绘中,“身临其境”地进入地域文化的“规定性”情景,目睹该地域民众的生产、生活、爱情状态,体验“原生态”、“本土性”地域文化“潜移默化”的感染力。
三是将原生态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状态强化。《布贴秀・剪春歌》、《唱百花・温泉河》、《沐柏汤・泉中花》等段落,都通过歌舞形式,艺术性地强化了该地域文化恬静、秀美、充满活力的状态,通过以小见大、以柔克刚的表现手法,向观众召唤着热爱乡土、热爱生活、建设发展家乡的激情。
四是将原生态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张扬。《神歌・请桂神》、《彩球戏・圆源缘》等段落,在将旧的文化形式予以改造的基础上,为地域文化观念注入了新的内容,艺术地表现了生活在具有丰富文化传统土地上的人们,一代又一代追求幸福、美满、太平、安宁、丰收的理想境界,向观赏者张扬了地域文化的本质内容。
五是将原生态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文化意韵刻画。《拍打舞・响啊想》、《呜嘟提琴・曲为媒》、《打桂花・丰收乐》、《盆鼓舞・生太阳》等段落,都着意进行了意韵刻画。从声响到心想的转换,从呜嘟提琴对奏出新生命啼哭的回荡……无一不是在进行着原生态文化形态意韵的升华,使观赏者在对该地域文化意韵的体验中,深化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景观设计;地域特色;文化传统
现代景观设计处在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大背景之下,在以欧美为主导的主流文化的冲击下,我国的地域文化已渐渐陷入了选择的困境之中。如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体现当地历史文化传统,并使之得以继承和发展,成为了我国景观设计师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1 地域文化
园林文化是人地相互作用的产物。特定的地理环境、人群,以及特定人群对特定地理环境的适应和特定的利用方式,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形态,这一文化形态继而也影响到特定环境中的园林形式。地理环境是区域性的,文化也必然带有区域性的色彩,因此世界上才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文化及园林形式[1]。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但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愈来愈使人与传统的地域空间相分离,地域文化的特色日趋式微。标准化的商品生产致使景观环境趋同,景观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提倡景观设计向地域文化的回归,尊重地区传统赋予景观的特殊性和丰富性。
2 地域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2.1 传统文化
地域传统文化(包括自然和社会历史)及其人文精神的个性,是一个(或大或小的)地域的民众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交流、传承,以及与自身相异的力量抗争的历史过程中的积淀,也是一个地域及民族在行为习俗和价值观念上相互认同的基础。它们又是地域文化面对外域文化与其进行交流的基础和进行冲撞或竞争的依托[2]。
路易斯·巴拉甘是20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之一。他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意识,其作品源自于对墨西哥丰富的本土文化传统所作的耐心研究与理解。巴拉甘认为,缺乏地域差别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国际风格会毁灭文化的个性和品味。他本人一直致力于从本国乡土文化中找寻设计的源泉,把景观设计与墨西哥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巴拉甘的景观设计作品色彩和质感丰富,来自于墨西哥建筑传统的拉毛墙面、土坯砖瓦、木梁,甚至水都是他的构筑元素[3]。巴拉甘的实践证明,在吸收民族传统和外来经验时,不可生搬硬套,不能指望在他人的方案中找到直接的解决办法,继承传统不是简单的复古和拼贴。只有通过吸收传统的精髓,加以转换,使之地方化,并适应现实生活,才能得以实现。
清华大学朱育帆先生设计的北京金融街北顺城街13号四合院更新改造项目取名“与谁同作”,苏轼《点绛唇》词中写到:“与谁同坐? 明月清风我”。设计者通过巧妙的手法将“清风”、“明月”和“我”转译:设计中采用圆形磨砂玻璃盘,简明的具象方式诠释“明月”;“风”的表述则通过栽植竹子,借助其在风中沙沙作响来含蓄的表达;对“我”的阐释则是通过在庭院碎石铺地中横卧一块北京房山石,借助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以石为君”的典故。在继承中国传统文人园林儒雅风格的基础上,适应城市新的生活方式,同时具备现代、简约和质朴的时代气质,从而营造新文人园林的场所精神,以继承和发扬地域特色[4]。
对于巴拉甘等立足于本土文化的景观设计师而言,他们需要对熟知的传统“方言”进行再阐释, 从而透过表面的形式去探索地区文化的内在精神实质, 重新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2.2 传统民俗和生活方式
传统民俗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观念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基本文化因素。一个地区中世代传袭、连续稳定的行为和观念形成了这个地方的传统习俗,它反过来又影响着现在人们的生活。一个地区特有的生活习俗,是地域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些生活习俗的不同特点也常常反映在景观上,向我们诉说着当地的社会文化传统,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能使我们对公众的真正需求有一个真实的认识。
“加州花园”的出现,更多的是由战后美国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而引起的。在经历了超过10年的大萧条和战争之后,美国经济得到复苏,中产阶级日益扩大,收入逐渐增多,“核心家庭”成为普遍的家庭单元,生活更加随意和不拘礼节,轻松休闲的加利福尼亚生活方式充分的繁荣。一大批美国人从农村和小城市迁移到大都市和市郊,在气候温和的西海岸地区新的城市定居点,社会生活的新形式自然而然的发展了,以丘奇为代表的加州学派景观设计师通过设计带有露天木制平台、游泳池、不规则种植区域和动态平面的小花园迎合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创造了户外生活的新方式[5]。
2.3 地区产业历史传统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和改造的动态过程,在这种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如何对待现存的旧工业建筑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中,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和记忆,对其实施改造的环境景观设计中,应利用原有场所特征,并根据新的功能定位对其进行新的塑造,使之适应新生活的需要,从而使一个活的地区产业历史传统的价值得以延续和发展。
对工业区的改造就是延续城市发展的连续性,延续工业区所特有的工业文化氛围,使人们充分认识、利用其潜在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并注入新的现代的社会标准,人们在获得自身使用要求的同时,也得到了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1994年开放的由彼德·拉兹(Peter Lats)设计的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园,坐落于德国杜伊斯堡市北部,面积约200hm2。当具有百年历史的钢铁厂于1985年关闭后,基地上各种老工业厂房和无数构筑物很快被淹没在野草之中。拉茨面临的最关键和棘手的问题是,工厂各种遗留物大量存在,如庞大的建筑、矿渣堆、烟囱、水渠、铁路、桥梁、鼓风炉、起重机等,设计中是将这些无用的构筑物视为一种包袱或垃圾,花费大量金钱去处理,还是将之视为一种可以再利用的元素,有效地处理和应用?拉茨选择了后者。其设计是以对工业传统的继承为基础的,旧铁轨路基被保留作为一种大地艺术作品,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片草坪区域。钢铁厂的炼钢炉等一些构筑物也被保留下来,提供人们攀爬远眺的机会,大型的混凝土构筑物则可以作为攀援爱好者的运动场地[5]。设计师从未试图去掩饰或篡改历史,建筑和构筑物都作为工业时代的纪念物保留下来或被有效的再利用,而未被任意的改造或歪曲,原有植被被保留,荒草也任其自由生长,可利用的废弃材料得到尽可能的再利用,秉承了工业传统和地区的传统环境,体现了设计师对历史的尊重和科学理性的态度。
3 结语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久远,所以中国文化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是由各具特色的当地文化共同组成的,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体现泛泛的中国文化,要有地域意识,挖掘当地历史人文,体会当地日常生活,营造符合当地文化的景观,用最新的技术和信息手段来诠释和再现一个古老文化的精神内涵。只有准确把握住所在地域外在和内在的景观特征,才能创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化景观,才能构建起高质量的中国文化景观体系。
(收稿:2012-06-29)
参考文献
[1]凯瑟琳.斯莱塞著,彭信苍译.地域风格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彤.整体地区建筑[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谢工曲,杨豪中.路易斯·巴拉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朱育帆.与谁同坐——北京金融街北顺城街13号四合院改造实验性设计案例解析[J].中国园林,2005(8):11-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