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2 20:35: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文化的行业间发展差距显著
我国“城富村贫”的两极化趋势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在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已较为成熟时,乡村还尚未形成相关产业链。文化产业内容也存在不平衡现象,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亦存在区域差距明显的问题,部分农村文化项目得到迅速发展,深入人心,而部分农村却发展欠佳,未能得到有效推广,诸如乡土乡风等民俗类文化项目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就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而言,不同行业间发展状况受方式、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差距。
1.2结构性矛盾十分明显,缺乏内生动力
文化产业覆盖面广,涵盖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制造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服务行业等。从制造业整体来看,重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60%,相比之下,文化产业中的产品生产及设备所占比例和规模都非常小。在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中,2014年文化产业中从事文化设备、用品等生产工作的工人占24%,增加值占23.3%。
1.3文化产品产量少,技术含量低
人们文化活动的选择范围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的推动之下呈现日趋丰富的趋势。而一些农村地区文化发展较之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即使对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迫切,可供农民选择的文化活动依然仅限于打牌、看电视等单一形式,这些文化活动已经不适应农村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也大大限制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因为农民的文化品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显著提高,单调的文化生活已经无法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以科技、体育、卫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活动成为了农民新的追求。
1.4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有力的、系统性的政策支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明确的定位。农村文化产业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采取了现代化的经营形式,但其在盈利模式与发展方向上仍然不适应现代企业的标准。第二、缺乏有力的政策给予农村文化产业经济支持。尚未具备常态化和制度化的社会投资、捐助与赞助等优惠政策,且尚未出台其他诸如市场准入政策、税收减免等资政策。第三、农村文化产业缺乏科学引导。较之民营企业,农村文化产业虽然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但是盈利较少,经济效益小,政府为此对农村文化产业疏于管理,投入力度小。
2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由于尖锐的人地矛盾以及工业的盲目发展遭到严重破坏,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增加到180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两项占国土面积的38%。土地沙漠化面积呈现骤增趋势,年均扩展2460平方公里,潜在的沙漠化土地面积还有16万平方公里。因此,处理好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兼具长期性与艰巨性的任务。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利于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发展已经使农村产业和经济结构呈现优化和升级趋势。农村走向城市的已经不再仅仅限于肉、蛋、菜等实物农产品,而是已经涉及到锣鼓、剪纸等文化领域,实现了增加农民收入和丰富城市居民生活的双丰收,且大大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2.2制定合理的治理结构以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可以在党委各级宣传部门设立专门科室处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以便更好地统筹建设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统一筹划、起草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并负责统筹优化农村文化产业布局、设计产业门类等。建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由宣传部相关职能部门带头,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研究人员,出版社以及广播媒体等部门,乡村基层政府以及文化产业代表等为成员单位,定期以会议的形式讨论并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用以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诸如其发展中遇到的农商对接、引入人力资源困难、存在行政壁垒等相关问题。
2.3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发掘和培养农村人才
农民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创造主体。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素质与技术专长必不可少。而今农村高素质、专业性人才十分匮乏,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整体经济水平难以提升,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形成不可忽视的障碍。因此,发掘和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势在必行。对内,我们要巩固已有文化产业,增强其生命力与竞争力,并且拥有根据自身需要发掘有用人才的能力;对外,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把更多高素质人才吸引到文化建设事业之中。管理层中的人才发掘工作更是不可懈怠,建立一套高效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并留住人才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通过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人才的发掘、吸引、培训和应用机制,最终使高素质的人才发自内心地想留在农村,为农村的文化产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4完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农村文化龙头企业的专业研究力量,牵头编制区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农村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在不同时期相应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实施原则、发展战略步骤、保障机制等,并结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规划加以统筹规划和考虑。在发展规划的编制中,要充分考虑到区域尤其是农村文化资源的存量及开发现状、文化特质的传承凝炼及渗透力状况;同时须兼顾当前农村文化市场容量及拓展空间;要致力于促进与城市文化产业间的要素流通、优势互补及融合式一体化发展;充分考虑我国目前所处的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等时代背景,不仅要在“农”字上打好特色牌、发展牌更须谨慎打好农村资源合纵连横牌。
参考文献
[1]汪兆旗,熊婧洁.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02).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功能定位;发展路径
一、前言
现如今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农村产业的发展,农村产业发展不断能有效改善农村整体生活条件,同时可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尤为重要。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可展现我国农村整体发展,同时可丰富农村人群的生活。
二、农村文化产业现状
现如今在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根本问题是农村是否具备文化产业。我国农村文化产业与其他国家相比,发展较晚、思想较为落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国农村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重视,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以及商品制作已经占据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以把经济发展看的尤为重要,从而忽视了生活质量。
农村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老百姓在过红、白喜事时,请民间乐队为其表演庆贺,是农村文化重要的突出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民间乐队逐渐在人们生活中活跃起来了,但是在民间乐队发展的过程中,不难看出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农村生活人群并不注重其发展。从而体现出两个问题,首先是农村生活人群对文化产业的不重视:其次是农村生活人群并没有重视自身的生活质量。例如:在乐队表演的过程中,不仅可丰富自身文化素养,同时也可以通过节目的形式,传播正面的精神文化力量,尤为重要的是民间乐队可为有效的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这些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并没有重视和发现,因此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发展较为缓慢。
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文化单一化也是存在的重要问题。农村文化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仍不能得到创新,这种问题尤为严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相关政府部门大力宣传组织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主要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农村居民融到其中,可是单一的文化产业已使多数人们逐渐失去兴趣。因此在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突破以后的文化,为农村居住人群展示出更加丰富的文化产业,提升人们对文化的兴趣,从而使更多的农村居住人群投入在文化产业发展中。
三、农村文化产业功能定位
农村文化产业定位应呈现多元化状态,不能单一的进行发展。农村产业应大力结合自村特点,开展文化产业市场。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与城市相结合,做到农村电影、品味、消费等。
在农村文化产业功能建立上,应将解决剩余劳动力为前提。农村人文化产业定位中,应解决农村根本问题,那就是农村人群以种地为主要生活来源,人们应打破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功能定位问题。
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局部消费也尤为重要,我国部分农村仍处于出行、消费、购物不方便状态。针对此类现象可在加大农村的整体消费水平,在农村建立相应的消费机构、交通设施。消费机构文化产业不仅为农村整体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可有效的提升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村生活人群大力的投入在消费产业的发展中。
四、农村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并且将城市现有的文化产业建立在农村生活中,为人们提供方便的生活条件以及经济条件。并且文化产业在发展中要与国外先进的文化结合,从而有效的提升我国整体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农村生活居民应高度配合。从自身认识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可提升整体生活质量,为自身带来方便及好处。从而改善文化意识,与现代先进思想相融合。
我国是农业大国,部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影响着我国整体文化产业。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人群对农业的重视,农业发展固然重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已忽视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农村居住人群并不了解及重视文化产业,因此应从根本上解决现如今我国存在的这种问题,大力的宣传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 农村;文化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绝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还有相当一大部分已经迈上小康之路。许多地方的农民群众已经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想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精神文化生活,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村的文化建设从总体来说还比较薄弱,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还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突出表现在:
第一,农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单调,文化消费偏低。农民劳作之余,除看电视外最主要的消遣活动是串门、聚众喝酒、打麻将等活动。农闲时节,赌博现象比比皆是。多数农民没有文化消费概念。
第二,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农村专业文化干部人员少、待遇低、水平不高。尽管乡有文化站,但专职干部不专用,经常被抽调去做其他应急的工作。而村里的文化室多是为创建而设,一室多功能,随上级部门的检查而改变。这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三,目前的乡镇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很多地方把新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简单的看成给农村多送几场慰问演出,给农民多放几次电影等等,却没有考虑送出去的文艺给农民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效应,能多大程度促进当地的精神文化建设?这样的送文艺能解决农民一时的胃口,却不能解决农民一世的胃口。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
第四,近年来,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农村只留下老少两头,发展动力不足。农村的老年人虽对当地人文历史熟悉但难以有精力将其发扬,不可能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儿童更不可能,而能够承上启下的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不仅不能使当地优秀文化发扬光大反而会导致农村优秀文化难以传承从而消亡,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措施
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本文作者针对所在地区部分农村的深入调研分析,提出如下发展对策:
第一,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政策保证。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是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政府的政策法规体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导向,创造农村文化产业的优良环境,是政府履行对文化产业公共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是通过市场化进行运作的,政府的政策法规为农村文化产业提供公平规范竞争发展的市场环境。
第二,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人才支撑。文化产业有人将之誉“创意产业”,人才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政府必须有所作为,千方百计为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这是政府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建议建立乡镇农村文化骨干人员的人才库,形成县、乡、村三级的文化骨干网络,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影响力,为丰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做出贡献。同时逐步在基层文化单位实行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建立完善在职人员岗位培训机制,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
第三,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投融资支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走市场化的道路,努力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改变农村文化产业的投入方式,由政府计划拨款为产业需求型贷款投资。在使用财政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的同时,政府也应向农村文化产业投资,并实现国有资本的扩张增值。同时政府还可以运用政策杠杆为农村文化产业间接融资,开辟农村文化产业的资金市场。
第四,改革和调整乡镇文化管理体制,扩大乡镇文化机构职能。现阶段,农民的文化需求主要是“求富、求知、求乐”。因此,必须尊重和适应农民文化需求的新变化,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首先要转变文化工作仅仅依靠文化宣传部门来办的观念,积极引导科技、教育、卫生、广播、政法等部门广泛参与基层文化建设活动。其次,要改变文化活动单纯搞娱乐的做法,将知识性、教育性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举办科技讲座、科普展览、田头恳谈、道德论坛、法制讲座、实用技术培训等多种新颖有效的形式,改单向灌输为互动参与,牢牢吸引农民,以此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论文关键词:重庆文化产业,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一、研究意义
作为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重庆市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试验,其文化产业在过去五年以年均28%的速度快速增长,为同期重庆市GDP增速的两倍。2008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46.46亿元,占全市GDP的2.87%。从重庆文化产业结构可以看出: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图书出版发行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与此同时,以数字传媒、动漫、网络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
现阶段对重庆文化产业的学术探讨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如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文化产业集群研究等,而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较少。由于重庆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数据不甚完整,口径亦不统一,缺乏使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需要的大样本数据。比较而言,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弥补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作系统分析所导致的缺憾,它通过对“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的研究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鉴于文化产业客观条件的制约及灰色系统理论的特点,本文将文化产业和影响其增长的因素视作两个灰色系统,考察两者之间的灰映射关系,从而得出影响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因素的相关顺序,以此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二、研究方法
关于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目前尚无经典理论加以诠释,但中观层次的产业是宏观经济的组成元素,可依循宏观经济增长理论来分析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以哈罗德、多马、索罗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假设下,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决定作用;以卢卡斯、罗默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则认为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结合产业兴衰转化规律,主导产业的形成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市场与政府政策的共同作用和影响,政府对新兴产业进行培育、资助、扶持和保护的各项政策,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与导向作用。此外,任何产业的形成都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市场空间大小及其市场需求前景,对产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综上所述,本文将从劳动生产力、资金、技术、财政拨款、消费需求、投资、重大项目带动几个方面为数据指标分析其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三、指标选取及灰色关联模型构建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进行灰色管理链分析,首先要选准系统行为特征的映射量,本文将重庆文化产业增长和影响其增长的因素视作两个灰色系统,随后进一步明确影响系统行为的有效因素,即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及比较序列,设系统行为序列:
X={x(1),x(2),…,x(n)}
X={x(1),x(2),…,x(n)}
………………………
X={x(1),x(2),…,x(n)}
………………………
X={x(1),x(2),…,x(n)},i=1,2,.....,m
基于文化产业相关评价模型的建立原则及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量化的原则,采集2005年至2008年的《重庆市统计年鉴》及重庆文化产业统计数据中选取数据,(重庆统计局2009年文化产业数据仍在整理中,本文的研究数据最新截止到2008年。)选取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构成系统特征数列X,人均生产总值X;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纯收入定为X及X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X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X;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X;科技经费支出X;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X;公共教育经费财政支出X见表1。
表12005~2008年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数据
年 份
指 标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X
39.80
52.41
66.66
88.57
114.16
146.46
人均生产总值(元)X
8075
9608
10978
12437
14622
17575.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
8093.67
9220.96
10243.99
13715.3
12590.78
14367.5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
2214.55
2510.41
2809.32
2873.83
3509.29
4126.21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元)X
1025.99
1200.52
1391.11
1449.49
1237.35
1498.95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元)X
180.28
198.65
249.71
189.73
195.97
211.83
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重庆GDP比重X
4.21%
4.53%
6.27%
5.63%
6.11%
7.11%
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占重庆GDP比重X
1.93%
1.98%
2.03%
1.97%
2.57%
3.25%
公共教育经费财政支出占重庆GDP比重X
1.91%
1.87%
1.98%
2.56%
2.95%
3.01%
8个影响因素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生产力提高、文化需求拉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根本动力
从表3可知,重庆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均生产总值对重庆文化产业的影响最大,分别位居一、二名。这两者是文化消费需求的根基,而文化消费构成了文化产业生产和再生产的最终环节和源泉,并调节着文化产业资源配置和供给,促使文化产业结构随着人们需求层次高级化而高级化。产业经济学中指出,生产力发展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是新兴产业的内生动力,也是根本源泉。重庆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在经历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之后,正在从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
文化消费能力在现实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是文化消费总量不足。2007年,上海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2653.67元,北京2007年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2383.96元,相比之下浙江为2158.32元,而重庆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12590.78元,相比之下可见其差距。其次是文化消费能力地区差异显著。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对重庆文化产业影响排位居第五位,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更是排位第五。如何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带来的“消费断档”,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市场本身寻求内生性增长源泉加以解决。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引导文化投资方向、扩大文化投资规模
资本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决定着该产业的规模和素质,由表三可以看出: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重庆GDP比重对重庆文化产业产生的影响位居第三位。重庆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取得一定成果之后,需要继续稳步推进“转企改制”改革,形成多元化市场主体,扩大文化产业投融资力度,尽管文化领域的投资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但仍应给予其投资空间,这需要政府出台明确的产业发展与投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民资、外资等进入国家鼓励发展的文化产业领域,鼓励商贸、房地产、金融等外部行业以多种形式对文化产业进行资本渗透与融合,在发挥资本运营作用的同时,引入国外文化服务业先进理念、文化管理先进模式,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文化投融资体制。
目前来看,重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政府投资扶持,2010年,在中国国际文博会上,重庆9个政府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额近80亿元。重庆市政府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采购、后期奖励等方式,成为推动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开拓新的投资主体,2007年,浙江宋城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旅游投资集团,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实现贸易成交137.38亿元,协议利用外资10.17亿美元,引进内资108.34亿元,重庆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要借鉴各省市投融资成功的运行体制,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的投资环境。
(三)从依靠政府政策、投资推动转变为依靠市场内生动力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在重庆的逐步深入,改革的中心环节和关键命题将会逐渐转向市场宏观环境。如何给改制后的企业提供一个较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规范市场进入退出机制,给予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以国民待遇,通过市场管理文化,将政策性的安排转化为制度性的建设等等,政府应从文化企业改革中转变职能,全力培育规范的文化市场环境。
重庆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占重庆GDP的比重对文化产业产生了一定影响,据重庆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显示,2009年重庆市文化与传媒支出19亿元,2008年重庆市对广播电视的财政补贴达到20377万元,对艺术表演团体补贴总计达7187万元,重庆市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在一定阶段是必要的,但是在扩大文化产业供给的前提下也要兼顾需求,兼顾文化产业发展自身规律,重要的问题不是财政是否具备能力,而是能否创新支持产业的体制机制,使得财政资金能够有效发挥作用。重庆市政府在对文化产业进行财政资金支持的前提下,要对支持方式进行合理设计,要避免文化企业把政府作为“客户”,开展不良博弈,降低财政资金的效用。
(四)财政资金应重点扶持高端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
2008年,重庆市政府对于文化体育传媒财政经费投入为151279万元,同比增长26.94%,财政拨款的方向和力度会对产业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创新能力是文化产业的根基与灵魂,文化产业同样会面对产业的整体换代升级,因此重庆财政扶持政策应着重偏向于高端文化产业的培育发展方面,增强深度开发能力、价值增值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处在全国网络游戏产业和休闲游戏的领先位置的深圳,巴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补贴着重放在高端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依托IT等高新产业的优势和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平台,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加快新媒体产业发展,带动基于互联网、无线网络、数字广播电视等网络基础上众多产业的转型和融合,形成软件服务商、设备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印刷出版者等共同参与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上述指标排名中,公共教育财政支出在影像文化产业发展因素中位居第六,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教育财政支出不单是指在文化产业方向进行的人才培养,但公共教育支出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中的投入。文化产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构筑人才的平台。结合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加强与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大相关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及投入;在相关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提高文化人才队伍的素质,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书华,王华强.北京市文化产业关联分析[J]. 经济论坛,2008.9
2 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3 钱韵竹,张磊.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09.11
4 深圳文化蓝皮书.改革开放与城市文化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
一、发展乡镇文化产业是重庆乡镇经济绿色崛起的内在要求
重庆乡镇经济实现绿色崛起需要以文化产业为支撑。乡镇是连接农村与城市的重要纽带,是推动农村发展进步的重要着力点和支撑点。对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的重庆而言,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率先在西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镇的绿色崛起是关键。乡镇经济的绿色崛起离不开绿色产业的支撑。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一个地区应选择扩散效应最大的产业或产业群作为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加速发展,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由于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及资源禀赋的限制,重庆绝大多数乡镇不适合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支撑,这已经为半个世纪以来重庆工业化发展历程所证明。文化产业具有污染小、能耗低、效益高的特点,不仅高度契合生态文明价值理念,而且其发展繁荣能够带动乡镇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为下一个新兴产业搭建新的平台。文化产业对镇域经济具有良好的带动效应,符合扩散效应的经济带动原理。加之重庆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大足石刻、綦江版画、秀山花灯、铜梁火龙等民间艺术盛行,乡镇经济非常适合发展文化产业。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当下,文化产业应该成为重庆镇域经济绿色崛起的支撑产业。发展乡镇文化产业是重庆乡镇落实生态文明战略的内在要求。2013年9月,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将渝东北11个区县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将渝东南6个区县定位为生态保护发展区,明确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3]对于重庆各乡镇,尤其是渝东南、渝东北各乡镇来说,在力争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又要避免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为三千万重庆人民留下一片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关键是要依靠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来落实生态文明战略。为此,重庆市政府设立了历史文化名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出台了有利于名镇保护与利用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每年支持每个区县2500万元,用于名镇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文化是推动经济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内在精神力量。以保护和开发特色文化资源为抓手,推动一大批特色文化乡镇的形成,是重庆统筹城乡发展、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使命。
二、乡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重庆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迅猛。据蔡灵、薛胜文、沈哲彦等统计,2005—2012年,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66.66亿元增长到约420亿元,年均增长近30%,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2%提高到4%左右,重庆文化产业正向支柱性产业迅速迈进。据文创网披露,2013年,重庆市文化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实现电影票房收入3.45亿元,居西部第二、全国第九,同比增长31.23%;广播电视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11.97%,其中广电集团总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14.91%;直属院团公益演出218场,商业演出281场,其中演艺集团总收入3264万元,同比增长8.5%。与迅猛发展的城市文化产业相比,重庆乡镇文化产业发展还比较缓慢。由于乡镇文化产业、甚至整个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尚未纳入有关部门统计范畴,目前无法用详细、准确的数据对其进行描述。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对重庆乡镇文化产业的现状做个基本判识:一是从发展基础看,重庆乡镇文化产业已有一定基础,但底子薄、基础差,发展速度慢。受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制约,重庆农村包括乡镇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不高,消费支出偏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重庆城市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5.98倍,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集中在大中城市,乡镇得益非常有限,全市3.64万文化人才主要集中在市级宣传文化单位,乡镇文化站专门工作人员则严重流失[5]。二是从区域布局看,重庆乡镇文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总体而言,经济社会发展较好、交通相对便利的渝西地区乡镇文化产业发展要好于渝东南和渝东北“两翼”地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良好民间艺术基础或者拥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乡镇,其文化产业发展较快,而没有上述条件的乡镇文化产业发展举步维艰。三是从发展模式看,重庆乡镇文化产业目前主要是依托现有文化、艺术资源或者旅游资源,就地取材,“看米下锅”,缺乏“无中生有”“借船出海”的胆量和气魄,当然就更谈不上产业资本运作了。
三、发展乡镇文化产业的路径建议
综观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结合重庆实际,笔者以为,乡镇文化产业走“打造品牌—引智创新—产业集聚”的发展路径是可行的。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本地文化旅游品牌是乡镇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起点。重庆民间文化、民族文化丰富,许多乡镇具有非常独特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间文艺资源。綦江版画、铜梁火龙、秀山花灯、酉阳摆手舞、九龙楹联、梁平三绝(梁山灯戏、梁平年画、梁平竹帘)、接龙吹打、木洞山歌,是重庆的特色民间艺术。此外,重庆的民歌民谣、民间舞蹈如木叶情歌、喝茶歌、秧锣鼓、竹筒舞、铜铃舞等风格别致;“过赶年”“三月三”“赶秋节”等民族节日精彩纷呈;石板街、封火墙、印子屋、四合院、吊脚楼等民间建筑风格独异;媷油粑粑、酿豆腐、乌江鱼、油茶场等民间饮食别具特色……这些民间文化加上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风光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强大的文化旅游基础。若政府能够牵头搭台,调动社会各方力量,那么,打造独特的乡镇文化旅游品牌是切实可行的。武隆县依托仙女山镇“天生三硚”等独特奇异的自然风光,聘请张艺谋等文化传媒专家对川江号子、哭嫁歌等民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精心打造了印象系列情景剧之印象•武隆。该剧公演后,3个月内就成功演出近百场,门票收入突破2000万元。同期,武隆县接待游客346.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44亿元,同比增长19.08%和20.53%,带动仙女山镇和武隆县经济大幅增长。
乡镇文化产业要由小做大,还必须在此基础上积极引智创新。引智创新,就是乡镇在缺乏人才的情况下借用外部智慧对文化产业进行培育和打造,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对严重缺乏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重庆各乡镇而言,引智创新至少有四种方式可作参考。一是借用外部智慧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包装打造,形成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印象•武隆即是借用张艺谋、王潮歌、樊跃等外部智慧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成功典型。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的渝东南、渝东北各乡镇宜将此种方式作为首选。二是借用外部智慧将本地文化资源如特殊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家族文化、耕稼文化、饮食文化等等,与本乡镇地形地貌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打造具有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特色小镇。文化是特色小镇之魂。当前一些“古镇”盲目仿古、冒古、造古,终究沦为“四不像”,关键就是没有抓住特色文化这个“魂”。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富的渝西各乡镇可考虑此种模式。如永川松溉古镇,滨临长江,交通便利,自明清以来多次作为县衙治所,其古街、衙门、城隍庙等建筑保存完好,又有诸葛亮神树传说,民间饮食“九大碗”享誉重庆……若能聘请文化传媒专家将这些文化要素进行综合打造,凝练出松溉古镇的特色文化并使其得以彰显,则该镇的文化旅游产业将迅速实现突飞猛进。三是借用外部智慧将本地特殊的文化资源制作成为电影、动漫、网络小说或者游戏作品等等。重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题材丰富,据段庸生、张雪梅等考证,重庆地区民间广为流传的这类文化题材多达250余个,诸如巫山神女、涂山禹迹、金鹰降螺、白帝托孤、蛇吞象等经典故事,都是值得影视业和动漫业深度挖掘并打造的好素材。四是借用外部智慧牵线搭桥或者“无中生有”,利用本地自然资源或者文化资源与文化传媒企业合作打造影视拍摄基地。拥有独特外景拍摄条件的乡镇,如南川、奉节、云阳、巫山等区县的一些乡镇可以借鉴龙兴镇两江国际影视城的做法。该影视城以“民国历史”“巴蜀特色”为主要外景拍摄主题,兼具“影视拍摄、影片观看、产品展示、高端论坛、特色旅游”五大功能,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建成后将实现每年拍摄5部经典影视作品、年均游客500万人、年服务业产值逾500亿元的发展目标。目前虽尚未完全建成,但“民国街”已初具规模,游“民国街”、逛龙兴古镇成为重庆一日游的理想选择之一。
乡镇文化产业发展的落脚点是实现文化产业的集聚。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工业区理论本质上是一种产业要素集聚理论,该理论认为,同一产业越多的企业聚集于一个空间,就越有利于企业所需生产要素的聚集,而空间内生产要素聚集越多,就越容易降低该产业的平均生产成本,而且随着各生产要素专业化的加深,生产将更加有效率,该空间企业也将更具有竞争力。重庆乡镇文化产业经过若干年的品牌打造、引智创新,积累起一定的产业基础之后,必然走向产业集聚。产业集聚的初始阶段是生产要素的集聚。就某一乡镇而言,文化产业生产要素的集聚主要是指该乡镇文化旅游品牌或者文化产业主导项目所需的劳动力、资金、能源、运输以及其它专业化要素源源不断的集聚。这些要素的集聚一方面不断降低该文化产业品牌或主导项目的生产成本、提升其竞争力,另一方面还促进与本品牌或主导项目相关的其他产业的集聚。这些文化企业之间主要是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促进彼此更好地发展。就某一区县而言,文化产业的集聚应该是一种大文化产业即产业群的思路,其域内文化企业之间、各乡镇之间应该形成品牌的差异和互补。武隆县的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可资借鉴:该县以文化旅游品牌为核心,吸引一大批文化旅游产业、文化生态产业、文化装饰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落户县城及周边各镇,推进文化旅游产品、营销、服务国际化进程,做优生态农业,做活现代服务业,拟用5~20年时间把近3000平方公里的县域全境打造成为一个宜居、宜游、宜业的大公园。重庆乡镇文化产业要成功走出“资源开发—引智创新—产业集聚”的发展路径,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由于经济欠发达,重庆大多数乡镇,尤其是渝东南、渝东北的乡镇严重缺乏发展文化产业所必须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物流等诸多要素。
要发展乡镇文化产业,必须依靠县级及以上政府统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才能实现文化产业之间、各乡镇之间的差异化、互补化发展。在武隆县乡镇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县委县政府统一思想、协调各方、集中力量抓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至关重要。其次是培育和引进文化产业人才。在文化产业人才的培育方面,乡镇及以上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多渠道培养文化产业人才;乡镇政府可选拔优秀人才到文化产业发达的省市挂职锻炼。在人才引进方面,县级及以上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帮助乡镇灵活引进文化产业相关人才,重点引进一批具有创新思维、较高媒体素养和懂市场运作的文化创意人才和管理人才。最后,要调动民间资本参与乡镇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政府的财力有限而民间财力无限,如能运用有限的财政力量调动民间资本参与乡镇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必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作者:李顺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关键词】 文化艺术产业 金融支持
一、我国的文化市场概况
根据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来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逐年增长,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整体上呈现提高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分别为1102元和165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170.7%和253.8%,平均分别增长11.7%和15.1%。2011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3%和3.2%,比2002年分别提高0.6%和0.7%。截止到2010年,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产业单位创造增加值近507亿元,但中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3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偏低,说明文化产业整体发展速度仍旧缓慢。而英美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居民的文化消费占其总收入的比例就已达到30%左右。因此,我国在文化消费方面还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力市场。
以上数据同时说明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文化消费差距依然较大。在接受文化消费调查的人群中,有18.98%的农村居民认为文化消费“非常重要”,而“北上广深”等大都市居民中支持这一观点的仅占6.06%。统计数据显示,二类城市和乡镇居民对文化消费“综合程度”的认知要远远高于其他区域居民。所以,农村偏远地区的居民对文化消费和需求高于经济发达的城市。从一定程度来看,农村居民对文化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说明了农村地区存在着很大的文化消费潜力和发展空间。
另外,中国经济持续30年的超高增长一方面促成了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的根本改变,另一方面从我国自身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已经面临一个必要改变的极限。这种极限意味着我国必须要实现新的发展转型。根据2011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储蓄率高达52%,这是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我国大概一年的总储蓄也能达到21.5万元。由此看出,我们不是缺少资金,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把资金主要用于工业投资,而过大过多的工业生产性投资已经造成了生产能力的大量闲置和产品积压。因此,我国必须要实现新的发展转型,即需要寻找新的发展资源。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艺术资源丰厚,开发文化艺术资源对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且这种开发也不会引发环境问题。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连续高GDP增长速度在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化艺术产业投资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文化艺术产业投资不失时机地开始发展,这是一大向好趋势。
二、文化艺术市场缺乏管理和金融支持
1、体制滞后发展,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我国的文化艺术管理机制起步发展比较晚,文化市场存在着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等诸多问题。从行业分割来看,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仍然沿袭着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建立以及不断发展,文化艺术市场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一些传统的文化事业单位已经尝试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甚至还有一些文化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力求实现跨行业地区的资产重组甚至兼并。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在国际文化传媒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一些广电、报刊、出版企业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成立了集团公司,这是一种值得关注与肯定的进步。但我国文化艺术市场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市场缺乏规范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更不要说建立完全公平的市场竞争关系。目前,我国文化艺术市场无论是在宏观管理、产业规划、人才培养等管理体制上,还是在投入产出、市场营销等方面均止步不前,与产业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行政机关的干预程度还较高,无法按照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来运作。
我国文化产业改革起步于上个世纪末期,首先,政府宣布退出出版经营领域,全国2000多家报纸开始进入产业化运营的轨道;其次,传媒集团和多传媒文化产业集团逐步开始建立,并且尝试与资本市场结合。但是,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机制混乱,经营管理市场化程度低下仍旧是困扰我国文化艺术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2、文化艺术市场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
首先,投融资渠道不畅通。长期以来,我国对文化艺术产业项目的投入基本上是以政府专项资金投入为主,尚未形成政府、银行、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资局面。而当前激励社会资金投入艺术产业,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新举措和政策倾斜仍旧比较少,导致民间资本进入的壁垒比较高。2010年九部委发表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但是,政府在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时候,资金扶持毕竟不是主要方式,应多借鉴外国政府支持文化产业的模式,更多考虑在资本市场中提升竞争力。
其次,融资方式单一,金融介入程度较低。如前所述,近几年来,我国政府的直接财政拨款和一些文化艺术经济优惠政策给予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以很大的助力。2007年,武汉市政府拿出500万元设立“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推动武汉市和湖北省的动漫产业发展。文化部2010年预算收入总计约47642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约255036万元;本年预算支出合计约476425万元,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项目预算支出约423715万元。但是,这种事业型投入方式,远不能代替推动艺术产业发展的市场化投资方式。目前融资方式单一、银行信贷明显不足、缺乏现代化的金融手段等等,成为困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然而,金融业对文化产业进行投融资的起步并不晚。深圳发展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在2005年和2006年两度为华谊兄弟提供担保融资。2009年,文化部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扶持培育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合作协议》,该协议预计五年内向文化企业提供不少于200亿元人民币的信贷资金。2009年,郑晓龙等23名优秀电视剧导演获得了民生银行总计约1亿元人民币的信贷支持。由此看来,今后我国文化产业经济支持主要来自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将成为我国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融资渠道。伴随着政府和银行的合作,两方的发展潜力巨大。
三、关于我国文化艺术产业投融资的基本对策
1、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积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艺术产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无论是着眼未来还是立足当前,金融业都需要抓住机遇,大力拓展文化产业的融资业务,实现文化事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双赢”。当前重点是要加快金融机制自身创新发展的步伐。监管方面,通过信贷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支持。金融机构方面,要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文化产业、产品的特性,制定相应的贷款管理策略和授信审批机制,适当减少文化产业信贷审批手续。同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发针对文化企业和项目的特色产品,探索知识产权、企业无形资产等质押方式,解决文化企业抵押难的问题。如招商银行为电影《集结号》拍摄贷款5000万元,开创了无质押贷款的先河。
2、加强资本市场在文化产业投融资中的作用
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投融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是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可通过股份制改造,争取股票直接上市或买壳上市;对于创业型文化企业可以吸收风险资本,利用国内外二板市场培养壮大。2009年,国内互联网类的网宿科技、影视制作方面的华谊兄弟和成都的金亚数字电视系统都进入了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前28位。但我国的创业板发展相比外国并不景气,虽然2003年网易公司总裁丁磊荣登年度中国首富,其手中握有58.5%的网易股权,但这种企业在二级市场上普遍走的是海外渠道。总体上来说,目前二级市场融资模式在文化产业还不是主流模式,可以说仅限于知名度比较大的企业,如华谊兄弟等股票市场较为稳定和前景广阔的企业,对于小型企业而言,投资者还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动力。
3、提高文化产业投融客体的科技含量
我国文化产业应尽快与高科技结合,增加文化产业科技附加值,提高文化投融资主体的经济效益和投融资效率。在发达国家,以网络化、数字化技术装备起来的产业以及各种以高科技为载体或包装的文化产品,不仅创造了全新的生活理念,而且也在刺激着文化需求。所以应该通过对广播电视、书刊印刷、文化娱乐等行业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更新升级,推进文化产业对创新技术的应用,争取让各地的文化产品生产以及服务手段在技术层面上有所提升,具体包括广播电视数字化、文化资源数字化,以及提高影视作品、广告装潢制作水平的等,确保文化产业能够在新的技术平台上保持更强的竞争力。另外,还要注重从事文化产业专业人员的培训。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尤其是要着重培养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以及组织能力。技术人员是高新技术的开发者,应主要培养他们的技术开发能力以及高新技术在文化产品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的应用能力。对于操作人员来说,则重点培训其对高新技术的掌握能力及操作能力。
4、吸引外资参与国内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
目前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积极接洽需要改制的国资文化企业,争取在适当的机会可以收购股权;二是与一些谋求发展的国资或民营企业建立合资公司;三是用自己的方式获得某些特别批准,从而利用法律的漏洞进入未经许可的文化领域。
受我国政策的限制,外资大规模投资中国文化产业的局面在短期内尚未形成。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放宽政策限制,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外资在更广阔的领域兴办文化企业。同时,积极探索利用国际资本的新方式,鼓励我国文化企业与跨国文化集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利用国外的资金以及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从而提高我国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还要争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利用期限长、利率低的国际优惠贷款来推动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琳:论文化产业的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6).
[2] 西沐:文化艺术产业投资需建立文化与金融结合机制[J].中国经济网,2012(9).
[3] 袁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政策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2(1).
[4] 张青超、李学文: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J].地方财政研究,2012(1).
[5] 孙斌: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建议[J].金融经济,2008(6).
[关键词]绍兴 文化产业 文化生产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并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了重要部署。这对于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绍兴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因此,审视当前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不断推动“文化名市”向“文化强市”迈进,有效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绍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文化、贸易和全球化》的报告中指出:“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是指那些包含创作、生产、销售内容的产业。从本质上讲,它们与文化有关而且是不可触摸的,一般通过著作权来保护,并且以商品或者服务的形态出现。”据此,文化产业可理解为从事以生产和提供精神文化产品为主要内容、有投入有产出的经营性行业,涉及文艺、图书、出版、音像、旅游、广电等诸多领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因而被视为21世纪最具生机和活力的“朝阳产业”。
二、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绍兴的文化产业已经有了雏形,并与GDP增长相当的速度向前迈进,业已形成了以文化服务业为主体,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文化产品销售业为重要内容的包含教育、信息咨询、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文化艺术、媒体传播以及文体用品制造、工艺美术品制造和文化用品销售的产业群。
2009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GDP增速,占GDP比重有所上升。市区电影实现票房总收入1867万元,比2008年增长35%,观众达68万人次。市文广系统继续推进农村电影“2131”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实现全覆盖,全年共为农村放映电影25599场。市新华书店完成销售额6897万元,同比增长10%。孑民演艺广场演出360余场。浙江泽恩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绍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交易城”,其中工艺品、礼品市场书画板块和袍江书画村已正式营业。
尽管如此,与周边杭州、苏州等城市相比,绍兴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市场的现状只是一种低水平的供需平衡。究其原因,其发展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文化产业化的意识相对薄弱。受传统体制的影响,绍兴和全国一样基本上“采用政府办文化的体制,靠财政支持或社会福利来运作,长期以来文化被认为是事业而非产业”。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已相继制订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明确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和发展措施,而绍兴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同时,老百姓的文化消费意识还不够强烈;居民去图书馆学习和查资料以及去博物馆增长知识的习惯还不够普及。
2、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相对短缺。文化产业需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借助高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再提升,从而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这就需要更多的创新型高层次高技术高素质人员,而当前真正在市场上从事文化产业经营的绝大多数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绍兴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的人员只占30%-40%,远不能满足高层次高技术高素质人才规划需求。
3、文化产业产品开发有待加强。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问题。绍兴的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目前绍兴虽已开发出了一批具有相当知名度的文化品牌,如兰亭书法节、西施故里、咸亨酒店等,但在绍兴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民间文化中,还有许多可供挖掘的素材和文化品牌,有些虽已开发转化,更多的却还在沉睡中。绍兴现有的文化资源中少有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将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处于一定的劣势。
三、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鉴于此,要使绍兴文化产业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实现《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把文化产业早日培育成为绍兴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左右”的目标,我们必须正视绍兴文化产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和战略选择,以实现绍兴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1、加快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构建独具绍兴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尽快制订与《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相匹配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形成一套适应时代潮流的规范性政策保障体系,明晰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要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建设文化休闲城市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把它提高到提升城市品位、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
关键词:文化产业;产业结构;关联作用;促进转型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05-0078-06
多年来的外需主导、粗放增长和规模速度优先使我国当前面临经济发展道路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艰难与瓶颈,特别是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会遇到其他诸多矛盾,使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更不容易。经济发展不只是规模、速度的问题,更主要的应是质量、结构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产业结构的水平和形态问题。因此,对当前我国来说,应把如何促进产业结构水平提高和形态转换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可否认,促进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结合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从长远发展和深远意义考察,文化产业是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较佳选择。本文以湖南的实践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一、文化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关联作用
文化产业发展能较快引起产业结构向服务型转变。文化产业化使具有文化价值的文化资源成为具有经济价值的生产要素,参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活动,文化产业成为整个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组成部分,直接创造财富,改变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从文化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看,1990年,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仅10.34亿元,占全省GDP的1.4%;到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30亿元,占全省GDP的5.1%。在湖南十大优势产业中,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只低于装备工业、钢铁有色业,居第三位。这说明随着文化产业发展,其所创造的财富不断增加,直接改变整个产业结构的比例和关系,引起整个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文化产业中各行业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分属第二、三产业。一般地,文化产品的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文化产品的流通和文化服务属于第三产业。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湖南文化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占文化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8%、27.4%、24.2%、26.1%,文化产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72%、72.6%、75.8%、73.9%,基本态势是文化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因此,文化产业发展直接改变三次产业结构。并且,文化产业增速较快,如“十五”期间,湖南GDP年平均增长10.3%,第三产业年平均增长10.9%,而文化产业增速为17.3%,分别高于同期GDP和第三产业增速7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2008年,湖南省文化产业产值增速分别高于同期GDP和第三产业7.38和6.88个百分点。因此,发展文化产业能较快地引起整个产业结构向服务型转变。
文化产业发展引起就业结构向服务化形态转变。产业化的文化生产效率趋高,其创造的增加值和经济效益较高。以2007年湖南文化产业为例,其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4.67万元,比湖南全社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2.37万元高了近一倍;文化产业增加值率达到48,2%,比全省平均增加值率高4.3个百分点;文化产业生产税和营业盈余占其增加值的比重达60%,比全社会平均水平40.6%高近20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带来了更高的劳动和资本收益。文化产业具有广泛吸纳各类社会劳动力的特点和优势(欧阳坚,2009)。Itl较高的收益将增加社会投资、吸引外资,形成更多的文化企业,创造和增加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对脑力劳动者的吸纳数量迅速增加。2000年湖南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2万人。比1990年增加了20万人左右;2008年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到100万个;2004年至2007年,在湖南全社会从业人员增长1.2%的情况下,湖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保持了5.5%的增长速度,超过全社会从业人员增速4.3个百分点,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网络服务、广播电视、动漫等服务行业已成为就业人数增长较快的领域,产业新增从业人员也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可见,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引起劳动力以较高的速度不断向文化产业转移,促进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增加服务业的就业比重。
文化业态创新促进产业结构水平健升。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是与人的消费需求变化相对应的过程。文化产业是生产消费性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满足国内居民的文化需求。而且引导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内需特别是消费为主转变。文化产业具有文化生产者之间、文化消费者之间以及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互动的特征,文化生产者之间互动会产生融合、出现渗透,会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链节点或链接点,产生新的产业;文化消费互动产生新的消费热点,拉动新的产业发展;文化生产主动创造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对接不断增加、不断更新的市场消费需求,使新兴业态不断产生、发展,并迅速占领新兴消费市场。如,湖南是中国原创动漫业的先行者,自1996年组建湖南东方卡通公司以来,动漫企业不断涌现,带动了湖南动漫产业的发展。到2008年,湖南生产获得播映许可证的动漫产量一直居全国第一,并形成图书、音像制品、衍生产品专卖店等配套的产业链。2006年3月开通的全国第一家电视购物频道――湖南“快乐购”购物数字频道是一种新的零售业态,到2009年3月已覆盖11个省市,发展了150万会员。因此,文化业态创新,能获得新产业发展先机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势,迅速提高文化产业乃至整个产业结构水平。
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其他产业转型。一是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已成为其他产业运作和发展的重要要素。“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德鲁克,1999)文化因素和经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文化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经济效率(福山,2001)。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型、需要不断创新的产业,其产出不仅为消费者服务,也为其他生产者服务。文化产业对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能为其他产业进行价值链安排、产品研发、销售提供文化要素和智力支持,特别是能改变其他产业的价值创造链条,提升其他产品和产业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提高竞争力,促进其他产业高附加值化和高知识化。文化产业还能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二是文化产业呈现较强的外部经济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存在生产、技术、产品、流通、消费等经济技术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文化产品和服务是终端产品,与后向的技术、制造业等关联效应大,文化生产对技术、信息、设备、资本、土地、厂房等的投入,带动相关产业的生产和技术发展,导致新的产业产
生。三是上面已提到,文化产业较高的收益将增加社会投资、吸引外资,其他产业的企业主动进入文化产业,其本身就是转型。
二、当前文化产业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规模不大,占比相对不高,尚没有改变二、三、一的产业结构
从增加值看,虽然湖南文化产业发展较快。2008年增加值达530亿元,占全省GDP的5.1%。但与文化产业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比较,湖南文化产业规模还有一定的差距。如2008年上海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780.11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5.7%;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4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5.83%,英国占7.61%,韩国约占6%(王永章,2007)。”从就业比重看.2007年湖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5%,远没有达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文化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例20%和10%的水平。从2008年湖南省生产总值11156.64亿元的构成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07.4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933.0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216.1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8.0:44.2:37.8。由此可见,目前,湖南文化产业规模不大,还没有改变二、三、一的产业结构。
2.文化新业态少,文化产业结构升级慢,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促推力不够
从文化产业三大结构看,以2007年为例,湖南文化产业核心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层(网络、休闲娱乐、其他文化服务)和相关层(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实现的增加值之比为29.2:32.5:38.3,其中代表新业态的层比重低于相关层。从九大行业看,虽然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占比最高,达25.8%,出版、广电服务、文化用品等在10%以上,但其他文化服务、网络文化服务分别只占3.9%、2.8%。这说明湖南文化产业仍以传统的出版、广电、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用品生产为主体,一些新兴行业发展缓慢。文化产业结构升级慢,对整个产业结构转型的促推作用还不大。
3.文化服务价值不高,文化要素渗透力不强,尚不足以提升其他产业价值
从文化企业发展模式看,湖南偏重文化产业经济发展和形式模仿,忽视文化内容创造和发展,主动创造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对接不断更新的市场消费需求不够,特别是没有充分发掘湖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近现代革命文化资源、地理文化资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以及中华文化资源、世界文化资源等深刻和先进的内涵,导致文化发展不够、文化价值提升较慢。从文化要素作用看,由于前述的原因,文化的渗透力、辐射力不强,再加上文化企业重视消费群体,忽视对其他产业群体的服务,以及易于服务于其他产业和劳动者的网络文化服务发展缓慢,提升其他产业价值有限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却占较大比重,所以,文化要素还没有渗透到其他产业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品牌建设过程中,也没有辐射到其他产业劳动力的素质提高过程中,其提升其他产业价值的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
4.文化产业链条不长,与其他产业融合少,不足以改造其他产业存在形态
从文化产业链条看,除湖南动漫产业已经形成从动漫原创、制作、出版、发行,到衍生产品生产、媒体播出等较为完整的体系外,其他产业链条均不长,表现为产品和服务品种相对单一,结构“同质”,衍生产品少;品牌不多,品牌价值低,品牌改造和整合其他产业价值链能力弱。如湖南三辰卡通利用“蓝猫”品牌,授权多家企业参与合作开发相关的衍生产品,因缺乏相应的品牌延伸管理,出现衍生产品品质问题,导致许多法律纠纷(曲红,2007)。处在全国同行业前列、上缴所得税最多的湖南新闻出版行业,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的资产利润率分别为6.98%、7.19%、8.3%、8.15%,销售收入利润率为8.32%、8.78%、10.0%、9.27%,均没有达到20%的国际水平,难以吸引其他产业企业进入,这些导致了文化产业限于内部的互动,缺乏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动,与其他产业分割严重,与其他产业关联、协同程度低,无法改造其他产业存在形态。
究其原因,一是新的文化观念没有全面树立,文化产业促进产业转型的认识不够。二是文化消费总量较低,导致文化产业规模不大。2007年湖南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663元,占可支配收入的5.39%,只占消费性支出的7.37%;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79元。占纯收入的2.02%,仅占生活消费支出的2.34%;城镇居民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总额182.5亿元,农村居民支出总额32亿元,全省支出总额为214.5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来自本省居民的消费还不到一半。因此,当前的文化产业发展规模还不能改变整个产业结构。三是文化产业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2008年长沙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70亿元(龙军,2009),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0.94%。县域文化产业主要是文化旅游业和部分低档娱乐休闲业,具体到农村文化产业极少,或基本没有。这种不平衡也导致文化产业难以促进、带动整个区域、城乡的产业转型。四是文化产业组织结构还不健全,文化企业产权结构单一,经营机制不活。湖南文化领域早期的改革并没有完全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而主要是在传统文化体制下由政府主导对文化领域经营环节部分进行剥离、改制,对文化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整合,其中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合并组建形成一批较大规模的政府控制和政府绝对控股的文化产业集团,实行的仍是行政性垄断和寡头垄断。根据湖南省统计局2006年的统计,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收入水平,广电集团和出版集团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其他产业单位和产业集团规模都较小,民营企业的资产规模和收入水平都小于国有企业。现行的文化产业主体主要是从文化事业中剥离、改制、整合而来,大多数文化企业系国有独资企业,产权结构单一,产权关系模糊,产权主体缺位,从而导致文化产业竞争不公平和竞争不足,创新压力不够,自我发展不够,与其他产业的企业互动和提升、改造其他企业不够。五是文化产业政策安排缺乏全面性,着重支持的是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本身的发展,而对文化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则缺乏鼓励;缺乏协调性,重产业发展,轻文化发展;缺乏开放性,业外资本进入文化领域遭遇“准入门槛”障碍,在土地、资金、人才政策上受歧视,对其投入范围的限制也甚多;缺乏统一性、合理性,给予的政策在行业、地区、企业之间不一致,对新兴文化产业支持滞后,对边远地区、农村投入比例较低,民营、中小企业得到的支持较少,为消费需求制定和实施的促进政策和引导措施极少,这些都影响了文化产业发展及其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
三、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建议
1.革新观念和思想,充分重视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战略意义
树立文化的产业观。发展文化产业是在我国深化改革、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被提出来的(胡惠林,2006)。在政策引导、法律规范下以产业办法、经济手段、市场机制进行运作的文化产
业,不仅为文化创新、文化发展和满足文化需求增加了新的途径,而且为扩大文化输出、参与国际竞争、应对国际挑战增加了新的手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要树立文化的产业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尽快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增强国民经济的综合竞争实力。
树立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思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要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协调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促进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利用,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又要求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高资本密集化、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发展(石坚、周华伟,2006)。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只是增加了产业部门,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了就业领域,而且还能改变原有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生产力结构(胡惠林,2009),直接改变整个产业结构的构成,促进其他产业提升,促进“制造”向“创造”、自然资源型产业结构向自然、科技、文化等多种资源型产业结构的转变,缓解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严重的瓶颈制约。进一步抓住发展先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能够及早形成文化产业领先优势、竞争优势,抢占国际文化产业竞争和世界产业格局的有利位置。因此,应充分认识和重视文化产业对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战略意义,以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思想来指导文化产业的发展工作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把文化作为重要的驱动力,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改革体制、完善政策,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作用
改革文化体制,建立与其他产业互动发展的文化产业体制。文化事业体制是原有文化体制的唯一形态,主要是为了加强对文化领域的控制与管理。当前文化产业主体是在原有文化体制中形成的,带有明显的“事业+产业”特征,而发展文化产业的本质是以市场机制替代计划体制作为文化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性力量。因此,要改革原有的文化体制,建立适应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体制。要发挥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也必须清除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障碍,建立与其他产业相同、相应的文化产业体制和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充分互动发展的运行体制。为此,一要在坚持文化产业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相互协调、统一发展的原则下,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市场化体制建设,构筑市场为主导、政府宏观引导的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体制,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产业经济、法律、行政等制度,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形成文化产业推动整个产业结构转型的格局。二要通过资源在新兴主导产业的环节上配置,来实现产业结构层次的突破(徐佳宾,2007)。打破所有制壁垒和产业壁垒,允许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通过投资、兼并、收购、承包、托管等形式进行相互融合,包括放开文化资本,保障文化资本进入;改造其他产业,充分发挥提升其他产业的作用。开放文化领域,根据安全重要性、竞争实力分门别类,在依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有限领域实行国家专营的同时,有步骤地降低或取消国内其他产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准入门槛,允许其他产业资本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改制、改造和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形成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相通相融的互动发展体制。
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发挥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作用。文化经济政策不仅对文化产业体制、文化产业运作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的互动效果也有重要的影响。原有的文化经济政策主要是针对和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并没有考虑如何发挥文化产业促进其他产业发展、转型的作用,缺乏相应的政策措施。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一要引导文化产业由单纯依靠数量扩张向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并重转变,鼓励文化产业对技术的运用、对文化的创新和对业态的创新,特别是对与其他产业有紧密关联、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作用明显的文化产业创新加大资助支持力度,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内涵提升、。、文化产业技术和结构升级。二要鼓励文化产业不仅以其产品和服务的先进内涵为其他产业提供有价值的发展所需的文化要素,而且以自有的品牌优势开发衍生产品,向其他产业延伸。三要引导、支持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协作,特别是鼓励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分工协作和价值链的创造。四要坚持城乡、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文化产业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从省会向周边地区、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带动整个产业结构转型。五要引导消费者的价值取向、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鼓励文化消费和文化消费结构升级,改善文化产品的消费条件和消费方式,从消费端拉动文化产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转型。
3.文化企业与其他产业企业加强互动,主动推进产业结构转型
2009年,将以创省级文化先进区为抓手,以项目为,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城乡的文化权益,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软实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此,主要工作:
(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三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各级基层文化阵地使用率和服务,公共文化网络建设的保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
“户户通”工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2009年试点的基础上,力争2009年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50%,并以有线电视用户网为载体,建设覆盖农寻址数字广播应急系统、农民网校、电子图书馆、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农村数字影院等,搭建以广电网络为核心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
(二)挖掘温江文化资源,独特人文气息的西部新城
挖掘、梳理和提炼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与温江时代精神相,地域、兼有时代内涵和历史底蕴的浓厚人文环境,城市文化形象。城市主题文化建设体系,力求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符号、文化标识、文化景观和文化象征,融入于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市民生活之中,独特的城市人文景观体系。塑造鱼凫王都、光祈故里、花卉之乡等文化品牌,鱼凫城遗址保护项目策划工作,以届“非遗节”、光祈音乐节为依托,举办全省、全国的主题文化活动。欢乐温江文化。引入国内、国际知名的中介机构和演出公司,培育温江商业演出市场,力争2009年引进1-2场力的大型商业性文化演出,引进1到2家大型娱乐场所。,正在与新加坡演艺公司衔接,拟于4月合作举办亚洲音乐节。
(三)发展文化产业,文化繁荣
区委区“快手抓项目、重拳抓投入、保增长”的工作要求,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战略,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产业整体。规划编制工作。文化基础设施布点规划编制工作,文化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文化产业投资目录,出台鼓励支持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以项目为支撑,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艺术、文化培训等文化产业发展。2009年,四川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力争于5月份动工建设;与东湖sbi项目合作,在科技园片区规划建设影视动画产业园区,动漫原创产业基地和衍生产品开发总部基地,,正与国内龙头动漫企业明日科技衔接,该公司落户温江;198片区建设,规划建设原创音乐基地;依托北部新城片区建设和陈家桅杆文物资源,引进民间艺术馆、博物馆和收藏馆等,民间博物馆群;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项目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吸引和聚集专业艺术培训机构、中介机构、演艺团体等,艺术培训市场发展。
[关键词]文化强省;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河南省委书记在2010年调研时强调:“文化是根,是民族之根、文明之根、发展之根;文化是魂,是民族之魂、人类之魂、发展之魂;文化是力,是时展、人类进步的推动力、凝聚力、提升力;文化是效,不但产生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产生社会效益、社会效应、社会结果”。
一、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1)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全省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623.31亿元,增速15.1%。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2%,比2008年提高0.1个百分点。自2004年以来,河南省文化产业取得了不俗的发展成绩,2005年到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分别高出同期生产总值增长率12.5、2.7、2.5、3.4、4.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13.9、4.2、3、4.8、4个百分点。(2)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7、2008到2009三年间,文化产业增加值中核心层增加值从2007年的90.8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28.5亿元,所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例由18.9%增长到2009年的20.6%;层增加值由2007年的34.2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88.64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例更是由7.1%增长到14.2%;而相关层增加值也由355.1亿元增长到406.2亿元。(3)文化消费支出日益增长。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930.2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2%,恩格尔系数为3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5523.7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1.0%,恩格尔系数为37.2%。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为1137.16元,比上年增长8.4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10.49%,而农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250.47,占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6.8%。2004-2010年六年间,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用品消费支出增长了63.72%,年均增长率为8.56%;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摄像机数增加了3.52架、每百户拥有电脑数增加了34.89台,均较2004年增长2倍之多。(4)重点行业发展迅速。第一,新闻出版业。2010年,河南省新闻出版业进一步发展,新闻出版机构达到15319个,较2009年增加了425个,新闻出版业从业人员也较2009年增长了15%;出版各类图书4876种,较2009年增加了96种,图书总印数较2009年增长了2.04%;出版物销售金额更是较之2009年增长了33.77%。第二,广播影视行业。截至2010年底,全省广播电视系统共有从业人员43280人,较2009年增加了1094人,资产总额较2009年增长了9.6亿元。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8座,公共广播节目套数150套,电视台18座,公共电视节目套数166套。全省广播人口覆盖率2010年达到了97.3%,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7.4%。有线电视用户725.14万户,入户率24.3%。第三,文化事业。201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建全。公共图书馆数量142个,图书总藏量1837.2万份,较2009年增长了6.54%,博物馆数量2010年为111个,而2004年仅为76个。城镇公园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从2004年仅有的4978公顷增加到了2010年的9296公顷,增长了近一倍之多。第四,旅游产业。2011年,河南省新增四个5A级景区,5A景区总数达到7个,与浙江并列第二。据统计,2010年,河南省旅游总收入达到了2294.9亿元,而2004年仅为560亿元;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河南省境外旅客人次数也日益攀升,从2004年的45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146.84万人,增长率为226.3%。
二、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不足
(1)文化产业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仍需完善。河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年攀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却发展缓慢,2004年以来,一直徘徊在3.0%到3.2%之间,这与《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提出的到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左右,到2020年达到7%左右还有很大差距。就产业结构来说,2007年、2008年、2009年文化产业核心层、层、相关层增加值的比例分别为18.9:7.1:74、19.4:12.9:67.7、20.6:14.2:65.2,核心层所占的比例较2007增长了1.7个百分点,层增长了一倍,而相关层虽由2007年的74%下降到65.2%,所占产业结构1/3的比例仍然偏高。(2)文化投入比重不足。2004年到2009年,文化事业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0.36%、0.33%、0.28%、0.29%、0.34%、0.32%,而全国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0.4%、0.39%、0.39%、0.4%、0.4%、0.39%。人均事业费方面2004年到2009年,河南省在全国排名分别为31、31、31、31、30、30,连续数年排名全国倒数第一。文化产业投入的严重不足制约了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成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瓶颈。(3)文化产业人才不足。2004到2009年,河南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比率分别为1.5%、2.1%、2.2%、2.2%、1.6%、1.7%。据统计,这一比率在美国为4.7%、英国为7.7%、加拿大为3.9%。相较之下,河南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严重偏低,与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要达到211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2.9%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人才在结构也存在着失衡的状况,2007、2008、2009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分别为23.9:24.9:51.2、26.7:16.5:56.8、24.51:16.51:62.38,文化人才在相关层中的比例均超过了50%。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还存在着缺乏高层次、高技能、影响大的领军人才,图书馆、博物馆、曲艺、戏剧、美术、书法等方面的人才青黄不接、城市文化人才高于农村文化人才、文化事业人才多于文化企业人才的现象。(4)文化消费结构发展滞后。根据经济发展规律,“一定的GDP发展水平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以及一定的文化消费支出有相关性,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应该在个人消费中占到18%”。2007年到2009年,河南省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16012元、19181元、20597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6%、34.8%、34.2%,2010年,在人均生产总值24446元,恩格尔系数为33%的条件下,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仅占人均消费支出的10.49%。
三、河南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1)加快发展,努力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创造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消费热点、拓宽消费领域。(2)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新兴行业。针对河南省文化产业结构以传统文化产业为主,现代文化产业贡献的增加值份额偏小的现状,努力将文化旅游打造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具有鲜明文化特色新兴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产业和传媒业。(3)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以大项目带动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发展壮大我省文化产业,提高产业的效益和效率,必须通过具体载体来落实,即吸引、整合、筛选出一批大项目,充分预留产业聚集的空间,形成以大集团、大项目及产业基地为龙头,带动中小型文化企业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组织体系。(4)壮大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一是要充分发挥河南省教育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扩大培养、培训规模,优化专业结构;二是要积极引进境外、省外优秀人才,积极推进文化领域用人机制的改革,增强对文化人才的吸引力;三是要进一步优化文化人才发展环境。(5)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加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筹资设立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扶持重大文化精品的生产和文化产业基地、重大基础文化项目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芳凝.中国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2011:39(4)
[2]熊小芳.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效率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29~37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43-02
一、重新认识马克思的文化生产力思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的关系,也必须重新认识马克思提出的精神文化生产力的问题。经典作家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发现,这就是大生产力观和精神生产力理论。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曾指出,由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对象就会产生,“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①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生产力以物的形式――物质产品或物质成果表现出来,而工具则往往代表着这一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工具上,无疑凝集着人类精神上、理论思维上掌握自然界的能力。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社会生产便日益明显地区分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两大部分。社会分工促成了物质生产者与精神生产者的分化,两种生产力因而在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内在特征的生产力形态。物质生产力主要面对人同自然的物质关系,具有实用的、基础的、物质形态的主导品格;而文化生产力则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力”。马克思将语言、文学、技术能力等归于其中,使其显现出更偏重于人类社会人文关系的特征和品格。当代不少学者将之称为文化力。显然,马克思区分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表明了他对生活生产力这两个方面的各自特征的区别把握和分类描述。
二、世界经济中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从二战以后,人类开始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这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生产力时期。这一生产力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文化与经济崭新关系的建立。如果说以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是以经济生产与文化艺术的对立、分离为特征的话,那么智能化生产的重要特征便是“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会化”,以及由之产生的当代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面对这一趋势,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的经济功能和经济的文化含量。
今天,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据报道,20世纪90年代,国际旅游已同汽车工业、石油工业一样,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而且正以迅猛发展的势头成长为全球效益最大的行业。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或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
三、陆良县文化产业特色与发展优势
陆良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更吸引人的是古老而神秘的爨文化以及彩色沙林和彩色沙雕都为陆良的文化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陆良县被省委、省政府列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县重点扶持、优先发展。
悠久的爨文化以其深邃的内涵丰富了陆良人的精神世界,它巨大的经济潜力、它博大与丰厚的资源,正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滋养着陆良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
(一)传承文化,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特色县
2005年3月,爨乡陆良以其独特而神秘的爨文化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10大文化产业特色县之一。为进一步传承爨文化,打造爨乡陆良旅游文化精品,加快陆良文化产业发展步伐,陆良大力开发爨氏歌舞、音乐、书法、服饰、工艺品、饮食等爨文化产品,兴建了爨文化公园,大型歌舞剧《大爨咏歌》获多项大奖。随着爨文化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逐渐渗透到了广阔的农村,单在农村就有139户文化大户,像陆良县橄榄艺术团以阵势强大的管乐合奏、电声乐器伴奏、萨克斯独奏为特色,加上精彩纷呈的现代舞蹈、歌声圆润甜美的独唱,展示了农村文化户日趋专业、较高的艺术水平。马街镇大龙潭女子舞龙队能舞出27套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流畅的金龙追逐着彩球,耍的观众眼花缭乱。三岔河镇红星文艺队以传统的地方民间文化为内涵,让观众耳目一新,笑声一片。板桥镇后所金狮文艺队的舞狮表演,狮子憨态可掬,幽默顽皮,或蹲,或滚,或两腿独立,挠首弄耳,或跳上跃下、左右翻滚,演出时经常都能赢得了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小百户镇打鼓村张秀英文艺队表演的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彝族大三弦,欢快的大三弦融入了彝族人民纯朴的民风、率直的个性,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强烈的节奏,彝族演员们无拘无束、跳的热情、奔放、豪迈。正因为如此,我县的彝族大三弦被列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艺演出队等以市场经济方式运作的文化经营大户都能走出县外,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自然天成,钟灵毓秀――彩色沙林甲天下
爨乡大地钟灵毓秀,这里不仅有神秘的爨文化以及厚重的人文历史,还有自然天成、遐迩闻名的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彩色沙林。五彩斑斓的沙子聚沙成林,参差错落,形成粗犷翘雄、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天然造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凿出了形似“爨王出征”、“书生看榜”、“蘑菇腾云”、“祝融布阵”、“桃园结义”、“八仙过海”等100多种栩栩如生、形态逼真的形象,让人留恋忘返。
沙林景区内有苍凉悲壮的古战场遗址,有神秘幽深的国家五峰山原始森林公园,有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王母草山,有清澈干洌的黑泉,有水面如镜的西冲湖泊,有《三国演义》、《西游记》、《炎黄始祖》、《花都记》等20多部大型影视剧在这里拍摄时留下的很多永久性古典建筑外景,还有彩色沙林所承载的源远流长的爨蛮文化和三国文化……
此外,陆良还有绿荫如碧的国家森林公园五峰山、风情万种的万亩荷花白水塘,以及元代千佛塔、大觉寺、清代钟灵书院等众多的自然风光,名刹古寺,还有传统的“三山四水景观”。
四、陆良县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在文化产业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大多数思想是认为文化是高雅的东西,进入市场就会变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兼得,忽视了文化的经营属性,认为文化只能由政府来办。
2、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后劲不足。陆良文化产业的发展,借助了爨文化这一平台,因此,全县的文化产业开发和经营状况较好的个体,基本上集中在城区和三岔河、马街、大莫古登几个乡镇,其他乡镇相对滞后,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还得不到更深层次的挖掘和充分的开发利用,如:小百户的彝族三弦等。各乡镇、村寨质监的发展不平衡,致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受限,文化产品的市场程度降低。
3、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难度加大。随着社会进步,陆良对外开放和本地人外出交流的势头迅猛发展,外来文化队本地传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尽管政府在积极做传承和保护的工作,但受到利益驱使,许多民间优秀的传承人都以商业性演出为主,基本上很难有时间培养加班人,不少原来保护传承民间传统文化较好的村寨已后继无人,加之这些地方至今大多数经济状况不太好,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成了一种奢侈。
五、陆良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及前景
陆良县按照“打响一个品牌②”、“树立两个精品③”、“建立三大文化园④”、“形成五大休闲娱乐区⑤”、“做好五项主导工作”的“12345”思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为进步繁荣我县文化艺术事业,加快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文化产业发展列入议事日程,制定了陆良县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挖掘和开发利用爨文化资源,建立了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以项目打造来树立品牌,以项目的运作来推动基地和产业的发展,培育和形成文化产业发展链,加快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各有关单位、文化企业、广大农村文化户(联合体)进一步弘扬先进文化,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同心同德,为陆良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多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为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再立新功、再创佳绩,促进我县文化产业发展。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群众出版社,1992年,第42卷第121页。
②打响一个品牌,就是打响爨文化品牌,加强爨文化的力度,扩大爨文化的影响范围。
③树立两个精品点,就是树立彩色沙雕和爨龙颜碑两个精品点。彩色沙林由单纯的风景观赏转变为风景、文化融为一体景观;把爨碑保护开发区建成陆良文化产业的重点标志性精品,丰富旅游文化产业内容。
④建设三大文化区,就是建设爨文化风情园、世界沙雕博览园、四方街古城风情园。在彩色沙林建设爨文化风情园,展示爨文化艺术风格和陆良民俗风情;建设以彩色沙雕为主,集世界各类沙子及沙景观、砂石艺术产品于一园,融景观、科考为一体的世界沙雕博览园;在县城建成四方街古城风情园,四方街是陆良现存角完整的历史古城建筑,对其抢救性维护,全面恢复明清面貌,形成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觉寺、千佛塔为核心的人文景观。
⑤沙林建成集旅游观光、沙雕比赛、沙滩体育活动、文化活动、休闲度假、商业活动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白水塘以赏荷咏花、划船、游泳、垂钓、水上灯展等水上文体娱乐活动和荷文化为其主特色。
参考文献:
[1]中投顾问.2009―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2009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3]陆良年鉴,2008年版.
[4]社会主义论坛,2008年第8期.
一、临泽县文化建设成果
临泽立足县情,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理念和“举生态旗,做水文章,走特色路,推动临泽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文化建设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主线,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形成规模,以“亲近丝路文明,感知魅力枣乡,打造文化大县”为目标,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推动各项文化事业在新的起点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在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临泽县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建管并重,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临泽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县文化体育中心、广电大楼、博物馆等一批公共文化标志性建筑相继竣工投入使用,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备。
2.提升层次,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发展
精心打造“中国枣乡?魅力临泽”品牌文化活动;县、乡镇充分利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组织举办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体活动。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农民文艺汇演、新社火调演、元宵灯展、焰火晚会、职工文艺汇演、中小学校文艺汇演、仙姑寺经贸旅游文化节、社区文化艺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元旦环城赛等具有节庆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个别乡镇还办起了农民剧团,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既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又丰富了农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并逐步向品牌化、系列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3.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临泽县制定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旅游产业开发,依托优秀民间艺人和特色民间艺术项目,开发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拳头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产业有新的发展。文化等相关部门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积极创作地域文化特色剧本,排练特色文化演艺节目,努力形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格局。立足实际,结合县内旅游资源精心打造了“中国枣乡、七彩丹霞、戈壁水乡、红色圣地”四张名片,为旅游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生机。
4.突出特色,文艺创作日渐繁荣
以繁荣艺术创作、多出精品力作为己任,文学艺术创作取得丰硕成果。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格调高雅、催人奋进的主旋律作品,在临泽《枣林》期刊、甘肃《飞天》、《甘肃日报》、《甘肃农民报》、张掖《甘泉》、《短篇小说》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几百篇;在全国、省市举办的各种书画展览和征文比赛中有上百件作品获奖。先后出版发行了《枣乡临泽》歌曲光盘;创作、编排、演出了大型剧目《古风新韵》; 2009年《枣乡临泽》、《神奇的丹霞》获全国村歌大赛优秀歌曲奖,《家乡是只的船》获全国村歌大赛“十佳作词”奖。
5.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多年来,文物和“非遗”的保护工作备受瞩目,全面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共完成16个大类、66项、335个子项的普查任务。县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到447件,其中一级1件,二级8件,三级17件。全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35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逐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先后建立了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有重点、有计划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恢复、保护和开发,初步建立起了非遗保护体系和重点保护项目。
二、临泽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近年来,在先进文化熏陶感染下,临泽文化事业得到一定发展,不良习俗得到有效遏制,经济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1.文化建设投入相对不足
从临泽的现实情况看,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基层公共文化建设面临很大的压力。目前,全县无剧场及固定演出场所,许多大型室内文化活动无法举行,各种活动只能在露天演出。县文化馆年久失修,设施陈旧,服务功能弱化;部分乡镇存在挤占、挪用乡镇综合文化站房屋设施的现象;县文工团因设施陈旧、经费短缺、人员老化等原因,文艺演出和群众文化辅导等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2.生态文化建设管理体制不健全
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体制作保障。而生态文化的管理体制还处于萌芽状态,急需要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另外,由于临泽生态文化建设刚刚起步,对生态文化教育、生态宣传、生态保护团体及生态文化普及基础设施等生态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使得生态文化建设管理工作落实难度大。
3.文化娱乐形式单一,农村文化消费观念落后
由于受到经费、场地、设施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农村文化活动规模逐渐变小、形式单调。个别村级文化室由于管理等方面的因素,现有图书借阅率低,有限的设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调查发现,在冬天农闲和外出打工之余,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方式仍是以打麻将、玩纸牌为主,缺失了文艺的主旋律和正确的引导,致使人们文化消费观念落伍,获取文化信息渠道狭窄。
4.文化骨干人才严重短缺
新闻采编制作、文艺创作、艺术编导、文化经济、旅游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匮乏。由于文化人才短缺,大型剧目创编、精品文艺创作停滞低速;公共文化产品形式简单,内容相对陈旧,尤其是品牌化、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少,经常性、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少,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5.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社会贡献相对较低
文化产业已被国际学界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许多发达地方已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虽然临泽县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弘扬传承等力度不大,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不够,文化产业发展还没有找到关键突破口。另外县内文化经营单位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缺乏较大的龙头企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不足。
三、 对建设临泽文化强县的几点思考
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而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相对城市社区居民而言,他们的观念相对落后消极,经济相对拮据,态度相对保守,需求相对迫切,人才相对匮乏,设施相对薄弱。加强农村新社区的文化建设,开展失地农民的文化活动,既有潜力,又有难度。今后的发展形势更为严峻,我们要在压力之下寻找出路,集中精力建设文化强县、文化大县,自觉地用先进的文化引领临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1.加大经费投入,制定出台公益性文化保障政策和文化产业扶持优惠政策
加大对文化建设投入,设立县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专项资金,保证一定数量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全县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建设。采取多种方法、通过多种渠道筹集文化建设资金,切实保障文化建设所需的资金投入;把文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加强文化建设资金进行跟踪监督,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管好用好。落实文化产业经营单位税收优惠政策,减免收费项目,为文化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提高文化产品的产出能力
稳定和发展农村文化队伍,吸引较高素质的文艺人才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积极培养农民文艺骨干,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地方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依托中国枣乡、七彩丹霞、戈壁水乡、红色圣地、昭武故地等文化资源优势,扶持和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文化底蕴深厚、时代气息浓郁,具有临泽特色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及民间文艺等精品力作。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百姓舞台”和各类节庆文化展演展示活动,为城乡群众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3.建立健全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全县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形成管人与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运行机制;成立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积极培育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组织。
4.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结合县域县情,以丹霞文化产业园为龙头,以大沙河生态文化主题公园为腹地,以昭武抚彝历史文化体验区为拓展,以板桥镇香古寺民俗宗教区为延伸,规划建设临泽文化产业带;建立较为完备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构筑合理优化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积极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文化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主线,以强基础、树品牌、创特色、促繁荣为目标,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