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业绩报告

业绩报告

时间:2022-07-24 22:30: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业绩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业绩报告

第1篇

一、全面收益

1.公允价值计量与全面收益。从SFASNO.130《报告全面收益》中列示的其他全面收益项目,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项目都是由于脱离历史成本计量而采用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现行价值计量形成的。而会计确认的过程至少有两个阶段:一是初始确认,即在项目取得或发生时将数据输入会计系统进行记录和报告;二是再确认,即对初始确认后的项目,还要记录其后发生的变动,包括从财务报表中予以消除的变动。项目的初始确认与再确认必然要求有相应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在初始确认时,采用现行价值与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得出的结果常常是相同的。历史成本代表实际发生的交易价格,是经济业务发生时的现行价值,但初始计量后即成为历史价格;在再确认时,现行价值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初始计量之后,即使所持有的资产没有发生变化,但如果通货膨胀、技术更新、供求关系变化等因素使得资产的现行价值发生变化,并且如果这种变化符合会计确认的标准,那么,在报告期内就必须进行重新计量,结果也就必然产生未实现利得或损失。

2.净收益与全面收益。第130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NO.130)《报告全面收益》对全面收益概念和净收益概念进行了区分。根据SFASNO.130,净收益与全面收益都是由收入、费用、利得、损失要素构成,但全面收益包括的范围比净收益要广,净收益被归为全面收益的一个组成部分。

SFASNO.130列举了根据现行会计准则予以确认的属于全面收益但不属于净收益的项目,如外币折算调整项目、可销售证券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最低退休金负债调整等。SFASNO.133《衍生工具和套期保值活动会计》的颁布,又增加了新的全面收益项目:现金流量避险工具上的利得或损失,包括对预期的以外币标价的交易进行避险的衍生工具上的利得或损失。这些项目都是未实现的。因此,按照实现原则,它们都不能够包括在净收益中。为了便于区别,SFASNO.130将包括在全面收益之中但不列入净收益的项目,统称为“其他全面收益”。

3.资本保持概念与全面收益。所谓资本保持,是指只有在资本已得到维持或成本得以补偿之后,才能确认为收益。根据资本概念的不同,又分财务资本保持和实物资本保持。收益是扣除业主交易的影响后,期末净资产大于期初净资产的差额,主要分歧在于期初与期末净资产采用何种标准来量度。FASB指出,贯彻实物资本保持概念,要求存货、厂房、设备及其他财产按照其现行成本计量,现行成本的变动应作为“资本保持调整数”,直接列入权益,不作为资本所得。而财务资本保持概念则不要求采用特定的计量属性,价格变动的影响包括在资本所得内。FASB所定义的全面收益是以财务资本保持概念为基础的。FASB认为,采用财务资本概念可以保证财务报表之间的相互勾稽。而且,FASB在论述计量单位时强调,除非通货膨胀率增大到偏差程度无可容忍时,否则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各种项目,将会继续使用名义货币单位计量。由此可见,全面收益一般是指名义货币的财务资本所得。企业从开始到结束整个期间内的全面收益就等于其现金流入与现金支出的差额。

由于全面收益确认了一部分尚未实现的收益,因此,有人批评说,按照全面收益分派股利和缴纳税金不能非常有效地保全企业的实物资本。但这并不能成为未实现收益而拒绝确认其为全面收益的理由。因为分派股利、缴纳税金以及保全实物资本基本上是属于财务决策的内容,而不是会计的职责。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其首要任务是真实、全面、公允地报告企业当期各种交易、事项或情况的财务影响,以提供对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而这正是全面收益的计量目标。要做到这一点,现行价值计量似乎比历史成本计量更具有优越性。

二、全面收益报告形式的选择

1.全面收益现行的报告形式。从英国、美国、新西兰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颁布的有关财务会计准则来看,对全面收益大致采用两种报告形式。

一种报告形式是两表法,即除传统收益表外,增加一张业绩表或在权益变动表内报告其他全面收益。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1992年颁布的财务会计准则《报告财务业绩》中,规定企业编制“全部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表”。全部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表与全面收益表两者格式基本相同,都是从传统收益表的净收益开始,增加除净收益以外的全面收益项目,包括固定资产重估价、外币报表换算差异、持有用于销售的长期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动差异等,最后报告全面收益总额。IASC修正后的财务会计准则第1号也允许企业编制“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表”,或在权益变动表中报告其他全面收益,但不要求报告全面收益合计总额。英国的全部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表、美国的全面收益表以及IASC的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表都被称为第二业绩表或第四报表。新西兰只允许采用权益变动表报告其他全面收益。另一种报告形式是一表法,即扩展损益表。美国FASB在SFASNO.130中也允许企业编制扩展损益表,即在损益表的净收益下,列示其他全面收益项目,最后报告全面收益总额。

2.全面收益信息应当以使用者易于获得的形式报告。从IASC以及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准则可以看出,他们要求采用的全面收益报告方法并不一致。首先,权益变动表的主要目的是报告净权益的变动,如果将财务业绩信息与接受所有者投资及对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的信息混在一起,会使会计信息的明晰性受到影响。其次,第二业绩表,即英国的全部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表、美国的全面收益表,尽管它对传统损益表起到了补充作用,但是,在传统损益表中详细报告净利润,而在第二业绩表中报告其他全面收益的做法,与报告目的相悖;而且两张业绩报表同时存在,可能使信息使用者因为重视了一张表而忽视另一张表,因此应该在一张财务业绩报表中报告净利润与其他全面收益信息,同时取消损益表和第二业绩表。

笔者认为,应当在业绩报表中而不应当在权益变动表中报告全面收益及其组成,赞成在与损益表合并的一张报表中报告。首先,这与全面收益计量的性质是一致的,构成全面收益的所有项目无疑都是对企业财务业绩的计量,目前被划分为净利润的组成项目与其他全面收益项目并不存在概念上的差别。其次,可以保证业绩报告的完整性和可比性,由于其他全面收益项目与净利润项目对于计量一个企业的财务业绩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如果统一要求企业将所有的全面收益项目列示在同一张报表中,可以使得业绩报告更加完整,而且,尽量减少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也有助于增加信息的可比性。再次,可以提高其他全面收益项目的透明度,便于使用者对全面收益信息进行分析利用。如果允许企业选择在业绩报告中报告或在权益变动表中报告其他全面收益,那么,许多企业可能选择在权益变动表中进行报告,从而降低其他全面收益项目受重视的程度。最后,可以避免在实务中出现两种业绩报告——全面收益表和损益表,防止误导使用者的决策。

第2篇

关键词:财务业绩报告;利润表;全面收益

一、绪论

本文在研究不同收益理论对财务业绩报告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外的一些变革意见,分析新会计准则下业绩报告在上市公司的应用状况,通过对新财务业绩报告体系的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财务业绩报告,使报表使用者能够通过上市公司的报告获取更全面有效的财务业绩信息,并能够通过报告评价企业的业绩以及企业管理者的受托责任,更好地体现“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二、财务报告改进方向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金融工具的普及,实证研究支持了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与传统的计量模式相比,公允价值(以现值为代表)的使用是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与当期价格更为接近的信息。在此次新会计准则重新引入全面收益概念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之后,这四类契约形式和契约中运用的会计信息,特别是公允价值信息,将形成复杂的交互关系:一方面是不同的契约形式如何影响公允价值的计量;另一方面是公允价值的使用又如何影响到契约形式的变化。

三、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业绩报告

(一)新财务业绩报告的指导思想

1.财务会计的目标

新会计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目标定位于“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融合决定了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更加关注财务报告对企业未来业绩的预测能力,财务报告的设置将更加全面和灵活。

2.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基本准则》从会计信息的质量目标中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8个方面的要求:真实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以及及时性。与以往的会计制度相比,新准则体系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2001年1月1日实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的原则也被纳入了基本准则。由于本次准则的修订,将更加倾向于“原则导向”,因此,原来“规则导向”下制定的一些准则条款将会被更改,删除了原来的“配比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则被改作为会计假设。

3.会计计量属性的变化

新准则规定“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概念主要倡导的是会计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等的计量上要使交易的双方做到公平与公认,强调计量的真实与公允。但是公允价值它是一种复合的计量属性,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1)新会计准则中对“收入”和“费用”重新进行定义。收入被定义为:“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被定义为“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与原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下的“收入”概念更加强调从‘旧常活动”的结果一一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一一去衡量,体现了经济学收益上资本保全的思想,为我国财务业绩报告采用全面收益概念提供方便。

(2)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新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第三十八条规定:“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引入利得和损失概念的好处是使“利润=收入一费用+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一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消除了长久以来“收入一费用井利润”的尴尬。

(3)此次,新利润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减值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三个单独列示的项目。利润表单独列示项目顺序也有所变化:“投资收益”被列于“营业利润”前,作为营业利润的组成部分,同时还在“营业利润”前增加了“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这两个单列项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则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4)新利润表不再区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而将其全部归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并且相应地把“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改为“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主要原因在于当今混业经营的发展使我们很难区分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

(5)“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原来我国利润表对营业外收支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两个项目列报,认为其发生频率较低,根据重要性原则,只是综合披露。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营业外收支占利润的比重越来越大。

四、我国财务业绩报告改进的作用

1.财务业绩报告的改进是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需要,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2.财务报告的改进是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以及许多公司业务的多元化要求信息披露更加全面有效。

3.财务报告的改进有利于增加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政府、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管理层进行监督,防止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管理水平。

4.财务报告的改进是会计国际协调的需要,提高境内外公司股票估值的可比性。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于同时在境内外上市的公司,只编制一套财务报告将成为可能,这将大大减轻这些公司的信息披露成本。

参考文献:

第3篇

亚太区第三年度数字营销业绩报告由首席营销官理事会与合作伙伴Adobe联合。报告包括对800多名营销人员的为期六个月的定量调查。该研究对亚太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大陆、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印度数字营销的接受程度、吸引力和成功度进行了衡量,其中,44%的受访者为副总裁及以上级别。

网民推动中国对数字的接受度

推动中国对数字营销接受度的三大要素是:网民的规模和庞大数量(80%)、网络的成本效益和有效性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率(75%),及无处不在的高速互联网连接(68%)。中国在这三方面均高于亚太区的平均水平,但就消费者偏好和数字营销依赖性这一亚太区的主要推动力而言,中国只有53%,远低于亚太区64%的平均水平。这种情况表明中国的营销人员倾向于关注渠道和网络环境,而亚太区其他国家的营销人员更关注顾客需求。

中国营销人员推动移动数字营销的能力有待提高。只有33%的营销人员认为移动设备的激增、吸引力和功能正在提高数字营销的接受程度。这在亚太区是最低要求,但这不符合中国的移动设备普及率。

营销人员需要高层的支持

2014数字营销业绩报告表明数字营销得到高级管理层大力支持的国家正在走向数字营销前列。在中国,只有42%的营销人员认为得到了高级管理层的大力支持,并乐于接受试点和测试新项目,低于亚太区的平均水平(60%)。

中国只有7%的营销人员是最终决策者并控制着营销预算,然而事实上43%的营销人员都非常有影响力,对预算发挥着积极作用。58%的中国营销人员认为渠道合作伙伴和销售团队推动了数字开支的增加,但预算不归各部门(如IT部)单独管理,且来自高层的支持很少。

对于“谁负责数字营销战略和项目”这个问题,“首席数字营销官”选项今年在中国占到了26%,与2013年相比显著下降(60%)。然而,负责数字或交互式程序总监/经理(2014年为14%;2013年为0%)、营销服务或通信经理(2014年为21%;2013年为7%)及区域或地方业务领导(2014年为15%;2013年为0%)有所增加。这些变化表明有更多的部门参与到数字营销的决策之中。

技术水平仍然较低、但呈上升趋势

中国营销技术在亚太区处于低水平,但是,48%的中国营销人员认为其技能正在提升,但仍任重道远。

亚太区的技能水平有小幅提升,专业数字从业人员从2012年和2013年的13%增加到2014年的15%。2014年,中国仍缺乏人才以推动数字营销的发展。仅有2%的营销人员认为专业机构效率非常高,9%的人员有专业的组织内部数字营销分析经历。但2013年这两项均为零。

“2014年报告揭示了数字营销在整个亚洲地区的不同发展程度,并突显了营销人员继续展现价值、提高投资回报率的必要性,”Adobe公司亚太区总裁Paul Robson表示。

第4篇

以下为最新获悉的2010年第一季度业绩摘要:

总收入为人民币42.261亿元(6.191亿美元 ),比上一季度增长14.6%,比去年同期增长68.7%。

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33.874亿元(4.962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19.0%,比去年同期增长77.9%。

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6.182亿元(9,060万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12.4%,比去年同期增长40.7%。

网络广告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043亿元(2,990万美元),比上一季度下降26.8%,比去年同期增长39.4%。

毛利为人民币28.977亿元(4.245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13.9%,比去年同期增长68.6%。毛利率由上一季度的69.0%降至68.6%。

经营盈利为人民币21.484亿元(3.147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20.9%,比去年同期增长84.5%。经营盈利率由上一季度的48.2%升至50.8%。

期内盈利为人民币18.024亿元(2.640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17.6%,比去年同期增长71.1%。净利率由上一季度的41.6%升至42.7%。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17.832亿元(2.612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18.3%,比去年同期增长72.2%。

主要平台数据:

- 即时通信服务活跃帐户数达到5.686亿,比上一季度增长8.7%。

- 即时通信服务最高同时在线帐户数达到1.053亿,比上一季度增长13.2%。

- “QQ空间”活跃帐户数达到4.280亿,比上一季度增长10.4%。

- “QQ游戏”门户最高同时在线帐户数(仅包括小型休闲游戏)为680万,比上一季度增长9.7%。

- 互联网增值服务付费包月用户数为5,990万,比上一季度增长16.1%。

- 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付费包月用户数为2,330万,比上一季度增长14.8%。

腾讯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2010年第一季度,我们各个在线平台持续增长,互联网增值服务,特别是网络游戏,受益于有利的季节性。第二季度是我们互联网增值服务的淡季,但网络广告业务是旺季。我们也期望借上海世博会和世界杯的活动,进一步建立我们的品牌和媒体影响力。我们意识到,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我们的业务增长速度会无可避免地放慢;我们将持续对未来的投资,因为我们对中国互联网市场的长期潜力充满信心。”

2010年第一季度财务分析

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比上一季度增长19.0%,达到人民币33.874亿元,占第一季度总收入的80.2%。网络游戏收入比上一季度增长30.1%,达到人民币20.236亿元,主要反映中国春节假期和学生寒假带来的有利季节性影响,致使主要几款中型休闲游戏和MMOG,如“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QQ炫舞”和“QQ飞车”的收入有所增长。

“QQ游戏”的增长也推动了网络游戏收入的增长。社区类增值服务的收入比上一季度增长5.6%,达到人民币13.638亿元。“QQ会员”包月用户数增加,是由于我们专注于通过丰富产品的线上和线下特权,提高了用户价值和黏性。

“QQ空间”增长主要是由于用户的活跃度在SNS应用的推动下有所提高。“QQ秀”收入也有增长,是由于我们推出多项吸引新包月用户的计划,并通过增强产品特性和推出包年套餐以持续提高用户忠诚度。

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收入比上一季度增长12.4%,达到人民币6.182亿元,占第一季度总收入的14.6%。收入增长主要由于我们丰富了短信套餐中的特权和产品特性,令捆绑短信包月服务的用户增加所带动。手机SNS应用和手机游戏的收入也有所增长。

不过,由于中国移动从2009年11月30日起暂停WAP类业务的计费,使公司WAP业务的收入下降。遗留的移动语音增值服务的收入也有下降。

网络广告收入比上一季度下降26.8%,为人民币2.043亿元,占第一季度总收入的4.8%。收入下降主要反映第一季度是广告业务的淡季,因中国春节假期期间的广告活动减少。

2010年第一季度其它主要财务信息

本季度股份报酬开支为人民币1.010亿元,上一季度该项支出为人民币1.003亿元。

公司于本季度计入了人民币160万元的汇兑亏损,上一季度汇兑亏损人民币40万元。

本季度资本开支为人民币3.666亿元,上一季度该项支出为人民币3.692亿元。

本季度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984元,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959元。

于2010年3月31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初步为期超过三个月的定期存款以及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的总值为人民币138.103亿元。公司总发行股数为18.24亿股。

业务回顾及展望

受强劲的季节性因素及我们平台持续增长所推动,2010年第一季度我们取得了稳健的财务和经营业绩。我们的互联网增值业务,特别是网络游戏,受益于中国春节假期和学生寒假时的用户消费意愿增加。移动及电信增值业务也取得增长,主要是因为我们丰富了短信套餐中的特权和产品特性,令捆绑短信包月服务用户数增加而带来的增长。

网络广告业务收入比上一季度下降是由于第一季度为传统淡季的原因。展望2010年第二季度,由于季内学校假期较少和季末学校考试,互联网增值业务将处于淡季。由于行业持续面临大量监管的不确定因素,移动及电信增值业务的可预测性仍较低。不过,第二季度,网络广告业务将受益于有利的季节性因素。

2010年4月,我们宣布向俄语及东欧市场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的Digital Sky Technologies Limited (“DST”)投资了3亿美元,并与DST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此次交易是我们开拓快速增长的俄罗斯互联网市场潜力的举措之一,也符合我们的长期战略,即通过战略投资及合作与新兴市场本土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合作,凭借我们的技术和运营专长,向这些市场的用户提供优质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

即时通信平台

本季度,即时通信平台持续扩展,活跃账户及最高同时在线账户分别增至5.686亿和1.053亿。这主要受有利的季节性因素影响及日益流行的SNS应用所推动,通过跨平台整合,SNS应用增强了用户的活跃度和参与度。

移动终端即时通信服务的使用量增加对此增长也有推动。为提升我们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我们正在拓宽和深化我们的即时通信服务与腾讯其他平台间的整合。我们也通过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功能及特性以提升我们的服务。

腾讯网

本季度腾讯网的流量增加,是由于我们丰富了主要频道的内容并加强跨平台整合所致。我们还继续开展品牌电视广告活动,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2010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我们将借2010上海世博会和世界杯加大内容投入以及广告和推广活动,以提升我们的媒体影响力和行业地位。作为此策略的一部分,我们已向中国网络电视台购入播放权以向用户提供世界杯视频。

互联网增值服务

就社区增值服务而言,受用户忠诚度和黏性提升的推动,“QQ会员”用户数稳步增长,主要因为捆绑了更多增值服务以及线上和线下生活特权所致。由于SNS应用日益流行,“QQ空间”的活跃账户数比上一季度增长10.4%至第一季度末的4.280亿。

由于认识到我们最受欢迎的SNS游戏“QQ农场”的增长因其高渗透率而接近饱和,我们加大了与“QQ农场”密切相关并整合在一起的社交游戏“QQ牧场”的推广,为用户提供更多内容。同时我们认识到单个社交游戏的生命周期较短,我们也在第一季度尝试在“QQ空间”和“QQ校友”上推出新的自主研发的和第三方的应用。

未来,我们将通过提高基本社区功能和推出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SNS应用,持续提升SNS平台的用户价值。另外,我们正在加大力度将“QQ空间”拓展至无线平台,进一步扩大其覆盖和使用范围。就“QQ秀”而言,本季度包月用户数有所增长,是由于我们推行免费体验及增加免费项目吸引新用户,并将其中部分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所致。用户黏性也因个性化功能改进和推出包年套餐而增加。

网络游戏业务受益于有利的季节性因素,主要几款中型休闲游戏和MMOG推出资料片并在假期做推广。“QQ游戏”也受益于游戏内推广,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增至680万。

本季度,我们推出了一款针对高端玩家的2D MMOG“大明龙权”和一款面向细分市场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战地之王”,进一步丰富我们的游戏产品组合。我们也致力于年内推出更多MMOG。

我们认为,由于网络游戏产业日趋成熟,未来网络游戏公司的经营环境将更具挑战性。一方面游戏玩家选择网络游戏的水准日渐提高,令成功游戏的素质门槛有所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上有众多资金充足的游戏公司,游戏和人才的竞争加剧。这些因素将降低新游戏的成功率和成功程度,并增加投资要求。

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将会更加努力,凭借我们的平台和运营经验,通过自主研发、和投资在各类细分市场推出高品质的游戏。我们近期收购深圳市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余下40%股权,可让我们更好地整合及利用该公司的开发资源,也体现了我们的这一策略。

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

本季度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也取得增长,主要因我们丰富了套餐的特权和产品特性令我们的捆绑短信包月用户数增长所带动。我们的WAP门户流量持续增长,巩固了我们在免费WAP门户领域内的领先地位。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的增长因中国移动自2009年11月30日起暂停WAP类业务计费及遗留的移动语音增值服务收入下滑而有所减弱。由于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行业仍面临大量监管的不确定因素,其可预测性仍较低。

第5篇

2011年第四季度总收益约为人民币217.2百万元, 环比增长7.1%,同比增长50.9%。2011年第四季度网游业务收益约为人民币192.5百万元,环比增长4.9 %,同比增长33.7 %。 2011年第四季度无线业务收益约为人民币24.7百万元,环比增长28.4%,同比增长489.5%。2011年第四季度毛利约为人民币188.8百万元,环比增长2.2%,同比增长46.0%。2011年第四季度营运溢利约为人民币26.9百万元,环比减少54.4 %,同比减少27.7%。 2011年第四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7.9 百万元,环比减少84.2%,同比减少15.4%。2011年第四季度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53分,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1.53分。2011年第四季度网络游戏最高同时在线玩家人数(“PCU”)为612,000,环比增长7. 6%,同比增长12.9%。2011年第四季度网络游戏平均同时在线玩家人数(“ACU”)为310,000,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33.6%。网龙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12港元, 此建议需获股东大会最后批准通过。2011年第四季度,本公司以总代价40,420,035港元(未扣除开支)在联交所回购共10,353,000股股份。全年财务摘要

2011年全年总收益约为人民币761.0百万元,比去年增加43.1%。2011年全年网游业务总收益约为人民币701.6百万元,比去年增加31.9%。2011年全年无线业务总收益约为人民币59.4百万元,比去年增加792.6%。2011年全年毛利约为人民币685.9百万元,比去年增加47.4%。2011年全年营运溢利约为人民币180.4百万元,比去年增加158.9%。2011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135.2百万元,比去年增加286.7%,净利率由去年的6.6%增加到17.8%。2011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25.85分,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25.85分。截至2011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公司以总代价55,401,035港元(未扣除开支)在联交所回购共13,971,000股股份。主席致辞

网龙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刘德建表示:“2011年是网龙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2011年第四季度,公司的总收益超过2.17亿,连续七个季度实现营利上的增长。同时,全年总收益突破7.61亿,创历史最高。更为显著的是,我们的全年净利率接近去年的三倍。凭借合理的资源分配和成本控制措施,我们在业务增长的同时也实现了盈利的增长。”

刘先生继续说:“网龙通过不断丰富现有PC端游戏产品并将其成功移植到手机和平板终端,吸引了具有不同喜好的玩家。在无线业务方面,凭借‘91手机助手’与‘安卓市场’两大平台以及一系列移动应用产品的出色表现,使我们能与产业链上更多优秀企业展开合作,从而巩固了网龙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领先优势。”

刘先生总结说:“展望未来,我们希望网龙具有增长潜力的核心游戏产品能继续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与此同时,网龙的无线业务也将在2012年迈上全新的台阶。公司将在继续扩大用户规模的基础上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投入,树立更大的行业影响力,并通过积极兑现销售和分发渠道的价值,实现无线业务收入更为显著的增长。我们对网龙近期发展及长远的未来均充满信心。”

2011年第四季度业务摘要

网络游戏

西方魔幻类 MMORPG 《魔域》推出了全新中文资料片“百战雄狮”,使这款游戏的月收入再创历史新高。武侠类 MMORPG 《征服》的iPad英文版正式公测,并登陆全球的iPad App Store。无线业务

公司面向所有主流手机操作系统的应用分发平台“91手机助手”的总用户数超过5200万;面向Android系统的应用分发平台“安卓市场”的总用户数超过1290万。截至2011年12月,两大应用分发平台资源的累计总下载量已超过30亿次。其他

由网龙与卡通频道母公司特纳传播系统亚太区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91卡通播放器正式上线。此产品和双方联合开发的91kt.com旨在为中国儿童及青少年带来最受欢迎的卡通频道娱乐内容。近期发展与业务展望

网络游戏

《魔域》的新资料片计划于2012年5月正式推出。《征服》计划于2012年第三季度推出“怀旧版本”。无线业务

网龙与日本领先的社交游戏平台运营商DeNA Co., Ltd. 将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在中国不断增长的智能手机市场进行非中文社交游戏的本地化工作,包括一系列 DeNA 自主研发和第三方授权的游戏。“91熊猫桌面”计划推出针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的细分市场产品,满足更多不同人群的需求。“91熊猫看书”将进一步优化书籍朗读功能,完善社交应用功能,活跃社区用户,并实现所有平台的“云同步”。指标

网游业务

2011年

第四季度 2011年

第三季度2011年

第二季度2011年

第一季度2010年

第四季度2010年

第三季度最高同步用户612,000 569,000643,000546,000542,000589,000平均同步用户310,000 300,000311,000246,000232,000226,000管理层电话会议

网龙将于香港时间2012年3月26日(星期一)召开电话会议,回顾其截至2011年12月31日止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业绩。

电话会议详情如下:

时间:

北京/香港时间2012年03月26日 晚7时正 /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03月26日 早7时正 电话号码:

国际用户请拨打电话65-6723-9381 美国用户请拨打免费电话1-86-6519-4004 香港用户请拨打免费电话800-93-0346 中国大陆固定电话用户请拨打800-819-0121 中国大陆手机用户请拨打400-620-8038 接入密码NetDragon 电话会议将于香港时间2012年03月26日晚10时起至2012年04月02日回放。国际用户请拨打电话612-8235-5000; 美国用户请拨打免费电话 1-86-6214-5335;回放登入密码60342901。用户也可在网龙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ir.nd.com.cn/cn/investor/ir_events.shtml 在线收听会议实况或重温会议。如欲参加电话会议,请于会议开始前10分钟登入上述网站,然后进入“201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电话会议”并根据指示登记。

网龙网络有限公司

网龙网络有限公司(NetDragon Websoft Inc.) 是中国网络游戏及移动互联网行业中领先的改革者和创新力量。网龙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领先的网络游戏与移动互联网平台开发商及运营商。继2002年推出自主研发的《幻灵游侠》之后,《魔域》、《征服》、《英雄无敌在线》等游戏相继面世。在网络游戏海外扩展方面,网龙作为中国游戏产业的先锋,自2004年开始,在海外市场自主运营旗下多款网络游戏,并推出英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及其他语言版本。网龙现正开发多款新游戏, 包括《地下城守护者OL》、《变形金刚在线》、《绝对火力》、《都市快打》及新版《网络创世纪》等。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网龙拥有两大中国领先的分发平台sj.91.com和hiapk.com,为最受欢迎的手机操作系统提供应用软件和内容服务。

简明综合全面收益表 (截至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四季度及年度)

二零一一年

第四季度 二零一一年第三季度 二零一一年

二零一零年

人民币千元 人民币千元 人民币千元 人民币千元 (未经审核) (未经审核) (经审核) (经审核)收益 217,176 202,739 760,974 531,772收益成本(28,337) (18,043) (75,032) (66,333) 毛利 188,839 184,696 685,942 465,439其他收入及盈利17,369 5,303 38,156 60,864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46,277) (34,310) (140,340) (101,993)行政开支(59,529) (55,946) (210,941) (182,022)开发成本(47,387) (36,280) (159,269) (162,234)其他开支(5,047) (3,894) (11,594) (10,392)衍生财务工具的亏损净额(17,582) (210) (17,792) -财务成本(3,490) (316) (3,806)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439) (65) (581) - 除税前溢利 26,457 58,978 179,775 69,662税项(18,710) (9,124) (44,532) (34,769)期内溢利 7,747 49,854 135,243 34,893 其他全面收益(开支): 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况差额(171) (734) (1,452) (172)物业重估收益- - - 673 (171) (734) (1,452) 501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7,576 49,120 133,791 35,394 以下各项应占期内溢利: -本公司拥有人7,861 49,771 135,161 34,949-非控股权益(114) 83 82 (56) 7,747 49,854 135,243 34,893 以下各项应占全面收益总额: -本公司拥有人7,690 49,037 133,709 35,450-非控股权益(114) 83 82 (56) 7,576 49,120 133,791 35,394 每股盈利 人民币分 人民币分 人民币分 人民币分- 基本1.53 9.48 25.85 6.64- 摊簿1.53 9.48 25.85 6.64简明综合财务状况表(于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6篇

述职报告的对象是各类工作人员,内容一般为业务部门陈述以主要业绩和业务为主,也有职能和管理部门陈述。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普通职工个人2020年终述职报告5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普通职工个人年终述职报告1无论对于哪一个公司来说,业绩都是公司运作的核心,看重员工的业绩是企业生存的需要。因此,作为一名员工要想获得晋升或加薪的机会,就必须做出好的业绩。业绩包括个人的业绩、所在部门的业绩以及公司的业绩。正如一位人力资源经理所说:“员工之间收入的高低,归根结底是取决于工作业绩。”

好的业绩需要好的业绩报告来表现

公司对于业绩的重视使得写好业绩报告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件事。好的业绩还需好的业绩报告来表现,如果业绩报告写得不好,没有突出自己所取得的成果,没有充分表现出自己业绩的全貌,就可能影响考核部门对你形成正确的评价。

业绩报告的作用在于全面、系统地反映你在某个时期所取得的业绩,并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总结,明确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且总结上一阶段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一份优秀的业绩报告能够把你的业绩客观地反映出来,使你的辛勤工作有所回报,而失败的业绩报告则有可能掩盖你的实际贡献。

真实表现自己的成绩最重要

很多人在撰写业绩报告时总表现得很谦虚,尽量少写自己的贡献,甚至把自己努力取得的成绩也归功于别人。他们认为实事求是地说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是不好的,会有邀功的嫌疑,还显得骄傲自大。事实上,根本没必要对自己所取得的业绩羞于启齿,客观地反映自己的贡献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而且公司看重的是员工创造业绩的能力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如果过于谦虚,弱化自己的贡献,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主管可能很难对你作出真实的评价。即使主管了解你的真实贡献,也会认为你不够自信,连真实的汇报自己的成绩的勇气都没有,从而认为不能委以重任。因此,在撰写业绩报告时,切记不要过谦,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成绩是最重要的。

固然,要想使业绩报告赏心悦目,首先必须有好的业绩作为依托,但恰当的陈述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份完整的业绩报告应该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第一,基本情况概述

首先要概述工作内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工作环境等。虽然这些与业绩的取得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显然如果你处于不利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也甚是恶劣的话,无疑能够使你所取得的业绩大放光彩。比如说,你的工作是处理客户投诉,这一工作的环境显然不是十分优越的,它要求员工能够忍受客户的抱怨,甚至是谩骂、侮辱。环境本身的特殊性实际上是业绩的一部分,因此应该把工作环境陈述出来,以使自己的业绩有所依托。当然,在陈述不利条件和环境时,千万不要理直气壮,不管怎么说,这是工作性质所决定的,接受了这份工作就必须接受它所带来的特殊的工作环境。

第二,陈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

陈述自己的成绩是业绩报告的重点。撰写业绩报告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突出自己的贡献,从而为公司考核和晋升提供参考。

在撰写业绩报告之前应认真思考,尽可能把自己所取得的所有业绩都列出来,然后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在陈述时,首先要清楚地表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有哪些,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取得的,每项成绩的分量有多大,对企业有多大的贡献。在陈述时,一定要注意有条有理,突出重点,千万不能把各种成绩堆在一起,让人事经理去挑选对你有利的成绩。这种做法不但加重了人事经理的工作,而且还会给人马虎、做事没条理的印象。试想,一个人连自己所取得的成绩都理不出头绪,工作时怎么能够做得有条有理呢?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部分的成绩是看得见的,但是,有时候,也有许多不为人所知的成绩或贡献。这时候,需要把你那些不为人所知的成绩或贡献明确地写出来,千万不要不好意思陈述,这样做丝毫不会给人留下坏印象,相反,许多公司都希望员工能够对自己作出客观的评价,不隐瞒业绩,也不虚报业绩。撰写业绩报告时,实事求是是的原则。

第三,总结经验和教训

对于过去做过的每一项工作,不管是做得好,还是失败,都要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在业绩报告中写出。这样做不但有利于今后的工作,而且还可以使公司了解你的成长轨迹。对以往的工作进行分析和概括,并总结出一两条经验和教训,是智者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总结经验固然是重要的,但坦陈尚需改进的弱点也不可忽略。很多人在业绩报告中总是回避自己的弱点和缺陷,为写出它们会对自己的形象有损,事实上并非如此。坦陈尚需改进的弱点,表明你有不断改进的意识,有不断提高的潜能。主管不但不会因此小看你,相反他们更喜欢这样的人,也更愿意对其委以重任。需要注意的是,提出需要改进的弱点后,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认真落实,千万不能在报告上说说了事,在实际工作中依然我行我素,这无疑是对自己业绩报告的贬低。

当你取得了好的业绩,并提交了一份漂亮的业绩报告之后,千万不要沉浸在过去的业绩当中,不思进取。事实上,业绩永远属于过去,递交了业绩报告之后,意味着上一个工作阶段已经完成,又需要从头开始了。

普通职工个人年终述职报告2转眼间入职公司工作已一年多了,根据公司经理的工作安排,主要负责餐厅楼面的日常运作和部门的培训工作,现将20__年度工作情况作总结汇报,并就20__年的工作打算作简要概述。

一、厅面现场管理

1、礼节礼貌要求每天例会反复练习,员工见到客人要礼貌用语,特别是前台收银和区域看位服务人员要求做到一呼便应,要求把礼节礼貌应用到工作中的每一点滴,员工之间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2、班前坚持对仪容仪表的的检查,仪容仪表不合格者要求整理合格后方可上岗,岗上发现仪容问题立即指正,监督对客礼仪礼貌的运用,员工养成一种良好的态度。

3、严抓定岗定位和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针对服务人员在用餐高峰期的时候进行合理的调配,以领班或助长为中心随时支援忙档的区域,其他人员各负其责,明确各自的工作内容,进行分工合作。

4、提倡效率服务,要求员工只要有客人需要服务的立即进行为客人服务。

5、物品管理从大件物品到小件物品不管是客损或者自然损坏,凡事都要求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执行、有人临督、跟单到人、有所总结。

6、卫生管理公共区域,要求保洁人员看到有异物或者脏物必须马上清洁。

各区域的卫生要求沙发表面、四周及餐桌、地面、无尘无水渍、摆放整齐、无倾斜。7、用餐时段由于客人到店比较集中,往往会出现客人排队的现象,客人会表现出不耐烦。这时就需要领班组长人员作好接待高峰前的接待准备,以减少客人等候时间,同时也应注意桌位,确保无误。做好解释工作,缩短等候时间,认真接待好每一桌客人,做到忙而不乱。

8、自助餐是餐厅厅新开项目,为了进一部的提升自助餐服务的质量,制定了《自助餐服务整体实操方案》,进一步规范了自助餐服务的操作流程和服务标准。

9、建立餐厅案例收集制度,减少顾客投诉几率,收集餐厅顾客对服务质量、品质等方面的投诉,作为改善日常管理及服务提供重要依据,餐厅所有人员对收集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针对问题拿出解决方案,使日常服务更具针对性,减少了顾客的投诉几率。

二、员工日常管理

1、新员工作为餐厅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快速的融入团队、调整好转型心态将直接影响服务质量及团队建设。

根据新员工特点及入职情况,开展专题培训,目的是调整新员工的心态,正视角色转化,认识餐饮行业特点。使新员工在心理上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缓解了因角色转变的不适应而造成的不满情绪,加快了融入餐饮团队的步伐。

2、注重员工的成长,时刻关注员工的心态,要求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并以对员工进行考核,检查培训效果,发现不足之处及时弥补,并对培训计划加以改进,每月定期找员工谈心做思想工作,了解他们近期的工作情况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培训,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使管理更加规范有效。

并结合日常餐厅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剖析,使员员对日常服务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在日常服务意识上形成了一致。

三、工作中存在不足

1、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够细节化,工作安排不合理,工作较多的情况下,主次不是很分明。

2、部门之间欠缺沟通,常常是出了事以后才发现问题的存在。

3、培训过程中互动环节不多,减少了生气和活力

四、20__年工作计划

1、做好内?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惫芾恚诠芾砩献龅街贫妊厦鳎止っ魅贰?/p>2、在现有的例会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例会的内容,提升研讨的深度和广度,把服务质量研讨会建设成为所有服务人员的沟通平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分享服务经验,激发思想

3、将在现有服务水准的基础上对服务进行创新提升,主抓服务细节和人性化服务,提高服务人员的入职资格,提升服务员的薪酬考核。

普通职工个人年终述职报告3各位领导、职工同志们:

职工代表是公司与广大职工之间联系的桥梁,是广大职工心声的反映者,起着一种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做为一名职工代表,我感到非常的光荣,同时也感到肩负的责任和重担。因此,担任职工代表以来,我始终以职代会精神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和带领技术部全体人员,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作为职工代表,我也在为职工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升华和提高。现将今年以来履行职工代表职责情况述职如下,不妥之处,大家批评指正。

一、注重学习,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理论学习,积极深入学习并向部室成员宣贯“职代会精神”、“工序管理”、“5S管理”“九位一体”、“我的安全工作不出错”等内容。通过学习,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了改造,较好地克服了“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思进取的思想。使行动上始终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上级组织决定和安排,坚定不移地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坚决执行上级各项工作部署。

二、切实履行代表的各项职责,力争做合格的职工代表。作为职工代表,寄托了领导和职工们很大的期望。因此,在参加公司职代会期间,我认真听取报告,仔细领会文件精神。回到单位,迅速向其他职工传达公司职代会的精神,将公司新的政策、新的形势带给每位职工,让广大职工都能够及时了解公司的各项新动态,关心公司的发展。公司的年轻人占很大比例,他们是我们公司的中间骨干力量和发展希望。

作为一名年轻的职工代表,我更了解他们的需求,也更容易跟他们沟通,在他们日常工作中、生活上遇到了困难和问题,积极去帮助他们,重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诉求,努力去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和合法要求。同时,作为职工代表,我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努力做到平易近人,放下架子,言行一致,不怕接触群众,不怕听群众意见,以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职工代表的神圣职责。

三、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要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在工作中,我努力从每一件事情上进行总结,不断摸索,掌握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平时我能够做到虚心向领导和同事学习,汲取他们的长处,反思自己不足。从高度上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不能因为自己工作托大家后腿,影响公司生产和企业的发展。不论是上级领导交待的任务,还是同事相处、合作方以及外来人员办事,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诚恳待人,态度端正,积极想办法,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

四、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本职工作的能力,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教训,提高自己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作为职工代表,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增长法律知识,在行动上自觉地、模范地遵守法律和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

要多学习管理、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认真领会公司的文件精神,为公司的发展出一份力。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思想,广泛收集职工意见,代表职工的心声,争取做一名合格的职工代表。为公司发展再做新贡献。

普通职工个人年终述职报告4各位领导、职工同志们:

做为一名职工代表,我感到非常的光荣,同时也感到肩负的责任和重担。自担任职工代表以来,始终觉得有无数双热烈、期盼和信任的眼光关注着我,无时不在鞭策、提醒我既是一名职工代表就要为职工讲实话、办实事。在工作中,我坚信,只有职工才是工作的评判官,只有群众满意了,我的工作才算合格了。因此,担任职工代表以来,我始终以职代会精神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全体人员,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作为职工代表,我也在为职工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升华和提高。现将今年以来履行职工代表职责情况述职如下,不妥之处,请各位代表批评、指正。

一、注重理论学习,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

一年来,始终坚持理论学习,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改造。思想上、行动上,我始终坚决服从上级领导的决定和安排,坚决执行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在思想上、行动上,我始终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我始终把学习贯穿始终,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了思想觉悟,坚定了政治信仰,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与此同时,我还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拓展视野,拓宽思路,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切实履行代表的各项职责,力争做合格的职工代表

职工们选举我做代表,是对我的'信任,并寄托了很大的期望。希望职工代表真实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切实维护和代表基层职工的利益和愿望。作为职工代表真正关心和代表广大一线职工的根本利益,真正相信和依靠广大职工,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在参加职代会期间,认真听取报告,仔细领会文件精神,职工关心企业的发展,愿意为企业的发展积极献言献策。回到班组,迅速向其他职工传达职代会的精神,将我段新的政策、新的形势带给每位职工,让广大职工都能够及时了解各项新动态。我作为一名职工代表,日常重视听取职工们的意见,依照有关政策和规定,努力去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和合法要求。我平时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基层职工的真实意见和要求,作为职工代表,我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努力做到平易近人,言行一致,不怕接触群众,不怕听群众意见,以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职工代表的神圣职责。

三、今后努力方向

1、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认真领会上级文件精神,为企业的发展出一份力。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思想,广泛收集职工意见,代表职工的心声,争取做一名合格的职工代表。

2、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本职工作的能力,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教训,提高自己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作为职工代表,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增长法律知识,在行动上自觉地、模范地遵守法律和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

要多学习管理、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普通职工个人年终述职报告5回顾一年的工作,做个总结。现将一年以来履行职工代表情况述职如下。

一、提升自身素质,加强理论学习

一年来,始终坚持理论学习,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工作上服从上级组织决定和安排,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作。通过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坚定了政治信仰始终保持了思想、政治上的先进性。同时,我还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拓展视野,拓宽思路,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二、履行代表职责、力争做合格的职工代表

职工代表是公司与广大职工之间联系的桥梁,是广大职工心声的反映者,起着一种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我不仅把代表当作一种荣誉,更时刻感受到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在参加公司职代会期间,认真听取报告,仔细领会文件精神;职工关心公司的发展,愿意为公司的发展积极献言献策,我就不遗余力的反映广大职工的心声,积极提出议案建议;职代会后,向单位职工传达职代会的精神,将公司新的政策、新的发展形势传达下去。

三、自觉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身为职工代表首先是公司的普通职工,我坚持从自身做起,在工作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和带动身边同事。今年我矿生产任务非常紧张,江铜将迎来又一个严冬的严峻形势,我们要团结一致,劲往一处使,面对重重困难迎刃而上,力争完成全年各项生产任务。

四、存在的问题及打算

在总结工作的同时也认识到,作为一名职工代表要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首先是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岗位上充分发挥职工代表作用的空间还很大,反映职工心声、广大群众的民意的准确性、及时性还不够;其次是对基层调查研究不足,为群众办事、答疑解惑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增强;矿山发展献言献策深度广度有待提高。

五、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处理、解决问题能力。

第7篇

盲人摸象的故事如今有了新用处―评价中国刚刚披露过的上市公司业绩报告看起来非常合适。

截至4月23日,沪深两市共有1866家上市公司公布2011年年报,年报披露看起来已近尾声。但如果看看对于年报的那些报道,你则会如坠五彩迷雾中,每个人仿佛说的都不是一件事。

比如那些对制造业担忧的人们,看到的是一批非常悲观的年报,他们甚至据此认为中国经济已经颓废至可以挂上一个时代结束的名号了。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在于鞍山钢铁集团下属的鞍钢股份净亏损21.46亿万元。汽车业看起来也不是太好,例证是主要经营低价自主品牌汽车的江淮汽车虽说去年的新车销售同比增长了5.4%,但是却未能完成年初计划。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销售竞争激烈,2011财年的利润则下降了近5成。

但如果从统计学的角度出发,单纯看业绩报告的话,则会发现这里面还是涨势喜人。比如Wind资讯统计就认为,1866家公司今年的利润还是很好的。因为去年共录得净利润1.8万亿元,同比增长14.31%。其中,1775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95.12%。它们只分析数据。

悲观派的悲观其实大可不必。他们实际上也举不出亏损特别严重的例证。比如钢铁行业,也只有一个鞍山钢铁业绩不太好看。其他被认为这个行业不行的例证则只是盈利能力降低了,诸如宝山集团旗下的宝山钢铁,则利润下降了4成以上―这确实是一个信号。因为中国对房地产行业实行了打压的紧缩政策,并且4万亿的贷款也早已经到了尾声,所以钢铁的利润降低是在情理之中,何况铁矿石还在涨价。

不过今年则可能会不同。一季度的粗钢产量还是创了历史新高,这说明开工率可能有所改善。粗钢数据又通常和GDP紧密联系。经济学上会认为GDP的增速会高于粗钢产量的增速大概3个百分点至4个百分点。

而那些认为业绩出众的人也可能太过乐观了。尽管从统计意义来看,增长的还是比亏的多。剔除业绩增长确实很稳定的银行业来看,其他行业还是有其他原因导致了增长。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财务报表的原因。如果去看看福建水泥、三爱富这些股票的业绩报告,则会发现有些讯息也不容忽视。比如福建水泥,导致它利润大涨的原因,纵然有行业整合,销售价格抬高的因素,但也有将一部分开销以会计手法做一个转换而降低成本的因素―后者导致利润增加了6.3倍。

好消息是有些消费类的上市公司业绩倒确实是靠更大的销量完成的,类似的例子则是格力电器、TCL、青岛啤酒等。而另一个利润大涨的股票宝钛股份的例子也很突出―海绵钛的价格持续高涨,因为高档日用消费品极其需要它。看起来消费类的公司业绩可能真的不错。

第8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的确认和计量等方面提出的新理念,指出我国已经具备了实行全面收益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我国在报告全面收益方面取得的进步,并就其改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会计准则;全面收益;业绩报告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许多交易和事项的核算方法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特别是引入了全面收益会计理念,使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具有了内在一致性,推动了我国全面收益报告的研究和实践。

一、全面收益研究回顾

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原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No.3)《企业财务报表要素》中首次提出了全面收益概念,并把它定义为:“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净资产)变动。它包括这一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外的权益的一切变动。”美、英等一些国家相关机构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纷纷在改革业绩报告方面采取了措施,虽然各国报告全面收益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改革都是为了提升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财务信息的有用性。2004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就业绩报告项目进行了联合研究,并已在一些方面达成一致,如两个委员会认为,“带有全面收益总计和净收益或损益小计的单一报表要优于两张报表方式,因为它允许与业主交易以外的全部净资产变动同等地列示在同一位置上”。可见在单一报表中报告全面收益是业绩报告改革的发展方向。

纵观全面收益报告的国际发展可以看出,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英、美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业绩报告的改革,还是近年来国际联合项目组关于业绩报告的最新研究成果,全面收益报告的研究和发展始终是以全面收益理念为指导的,即以向报告的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的会计信息为目标,以真实、完整、公允为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全面收益理念是全面收益会计研究的中心,也是全面收益报告改革的方向和动力。

我国对全面收益会计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前,我国的会计目标属于受托责任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更倾向于可靠性。加之我国原会计准则回避了公允价值,所以我国实际上没有引入全面收益会计理念,也不具备报告全面收益的理论基础。因而全面收益会计研究的重点是分析传统会计收益和收益表的缺陷,对国外的业绩报告改革进行比较,以及对我国报告全面收益方式的建议和探讨。

二、我国新准则中的全面收益理念

企业会计准则的改革,使我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的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但由于引入了全面收益会计理念,使得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和方法变革的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从而使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也具有了内在一致性。我国新准则中所体现出的全面收益会计理念主要包括:

(一)关于会计目标——强化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

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体系中,财务报告目标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以财务报告目标为基础,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就可有机地建立与联系起来。只有明确了财务报告目标,才能较好地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应用。①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会计领域几乎没有出现过“会计目标”、“财务报告目标”等术语,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中指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如果这被认为是我国当时的会计目标,那么可以看出这一目标基本采用了受托责任观。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新的会计目标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明确提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必须为报告使用者做出科学决策提供相关、真实、可靠、公允的会计信息。这一目标的确立和理念的升华,为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二)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强调会计信息应当真实与公允兼具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会计信息所要达到或满足的质量标准,它是进行会计选择时所应追求的质量标志。在会计信息的各个质量特征中,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两大重要特征。有用的会计信息既要相关又要可靠,这早已是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共识。葛家澍教授认为,我国应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时所采用的思路。也就是说,构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时也应以会计目标的实现为最终目的,以会计实践的可操作性为约束性条件。新准则中的会计目标强化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与原会计准则相比,相关性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重要性也有所增加。如新会计准则中资产负债观的采用和公允价值的引入都已经突出了相关性的质量特征,即强调会计信息应当真实与公允兼具,大大提升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三)关于会计确认——确立了资产负债观的核心地位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是确定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理念。在资产负债观下,会计准则制定重在规范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收入费用观下,会计准则制定主要关注收益表要素的定义,把收益的确认和计量作为准则规范的首要内容,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成为收益确定的副产品。二者在会计处理中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对未实现损益的会计处理:按照资产负债观,企业的收益是当期净资产的净增长额(不包括业主投资或派给业主款造成的净资产变动),收益的确定不需要考虑实现问题;收入费用观则直接确认已实现的每笔收入和费用,进而根据配比原则确定收益。与收入费用观相比,资产负债观更为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提供的收益总额信息相关性更强。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收益的确定,放弃了收入费用观转而采用资产负债观,提出“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收入费用的定义以净资产的变动为基础,注重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另外取消了许多不符合资产或负债定义的递延(待摊)或预提项目,体现了资产负债观的理念。又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由原来的递延法和收益表债务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用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取代了时间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暂时性差异的采用是资产负债观在所得税会计准则中的体现,采用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划分则是收入费用观理念下的所得税会计选择。③在具体的会计处理上,首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进而由其变动来确定当期所得税费用,认为只要资产和负债的会计核算真实公允,所得税费用会计信息就会真实可靠。而原来的递延法和收益表债务法,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都是依照收入费用观,从时间性差异出发,将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视作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往往产生大量不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的递延税款借项和贷项。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真实体现资产和负债的未来可收回金额,真实公允地反映了企业资产和负债未来能为企业带来的实际现金流。

(四)关于会计计量——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显著的方面。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会计准则,纷纷将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的计量属性加以运用,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从计量属性角度看,公允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使我国形成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会计计量模式,表明我国要在可靠性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这符合我国的会计目标,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同,即: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的运用包括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生物资产等17项具体准则,这与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基本一致,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同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新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又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限制条件,如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另外在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也都有类似的限制条件。

总之,新准则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强化了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强调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要以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为核心,要求财务报告在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同时,应当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指出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的信息需求,减少信息不对称。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强调会计信息应当真实与公允兼具,使财务报表反映企业所有重大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作出科学的评价和合理的预测。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要求企业提升资产负债信息质量,如实反映资产未来经济利益,合理确认预计负债,不高估资产价值,不低估负债和损失。另外,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必然带来更多的未实现损益的报告问题。可见,全面收益理念的引入奠定了我国全面收益报告的理论基础,也进一步增加了我国全面收益报告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我国在报告全面收益方面取得的进步

我国的新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作为主要报表之一,并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了“净利润”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及其“合计数”。虽然没有明确全面收益的概念,但表中的“净利润”就是已实现的“净损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已确认而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即“其他全面收益”,“合计数”即净损益加其他全面收益,实际上就是“全面收益总额”。可见,我国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全面收益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在报告全面收益方面的巨大进步。与原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业绩报告相比,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共同构成的业绩报告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完整地反映了企业的业绩。收益要求确认和计量除由于股东投资和股利分派以外的所有形式(包括现金和非现金)的权益变动,但由于利润表受到实现原则的限制,目前仍有部分已确认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绕开利润表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部分。我国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净利润”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合计数”,即全面收益总额,是将已确认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计入“全面收益”,不但使会计信息更加清晰透明,而且完整地反映了企业的业绩,便于投资者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等方面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

第二,有利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广泛运用。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能够反映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可以给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具有决策相关性的信息。原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基本上采取排斥的态度,然而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必然带来更多的“已确认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受到实现原则的限制,目前这些项目只能绕过利润表直接计入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部分,随着所有者权益中这些项目的增多,所有者权益就会变得让人难以捉摸,信息的质量也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暂时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将“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正本清源,与“净利润”一起计入“全面收益总额”,使所有者权益的内容不再模糊,解决了公允价值在报告方面的后顾之忧。

第9篇

在大盘反复震荡之时,酿酒板块却借通胀“东风”一路领跑。分析人士认为,受时令冬季并将进入节假旺季,以及通胀预期的影响,白酒板块将持续向好,机构资金也格外青睐。

酿酒板块的活跃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一段时期来,洋河股份、山西汾酒、贵州茅台、古井贡酒等“你方唱罢我登场”,纷纷有所表现,创出股价阶段性新高。其中中小板上市的洋河股份已然成为一个传奇,近期股价一度攀升至283.80元,创造百元股的神话。

上海证券分析师滕文飞认为,目前酿酒行业无论是营业收入增速还是利润增速均好于饮料制造业的平均水平。酒类行业的产品销售结构出现一定变化,中高端酒类产品的消费持续旺盛。随着国内通胀预期的不断加强、消费升级的不断推进,酿酒行业景气高企的趋势可以延续。

华宝证券分析师王翊的调研结果显示,最近市场上有较多的圈外资金进入白酒市场,特别是对高档白酒市场进行炒作。此次进入市场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社会产业资金,且很多资金都与很多名酒厂家都存在较密切的关系,能直接获取资源并且资金运用能力很强。

事实上,对于酿酒板块涨势“凶猛”,各路机构资金也早已作出预判。从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大量机构资金早已潜入酿酒板块并赚得“盆满钵满”。

数据显示,古越龙山今年一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机构持股仅约3967万股,至三季度末,机构持股已增至约9669.92万股。洋河股份一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机构持股仅为1022.51万股,三季度末持股数量升至1342.35万股。包括汇添富均衡增长、汇添富成长焦点、泰达宏利市值优选等基金都是坚持长期持有该股。

出镜证券公司:中信证券 西南证券 光大证券

贵州茅台:

行业类别: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

催化因素:提价幅度或超市场预期,上涨空间已经打开

投资亮点:

1.贵州茅台是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公司的一级批发价和终端价迭创新高,提价幅度或超市场预期。目前经销商普遍反映货源非常紧张。出厂价预计12月下旬将从499元上调100~120元,幅度20%~24%。茅台酒在超高端白酒中的品牌领先优势非常明显,某种意义上已类似奢侈品。贵州茅台是高端白酒最有能力提价的公司,未来管理层一旦开始释放业绩,盈利可能超过预期。

2.按照目前的业绩释放速度,今年年底预收账款会接近60个亿,明年会超过100个亿。目前,公司业绩基数低、实际增长快,有巨额隐藏利润,已具备业绩爆发的所有前提条件。

3.公司投资实施“十二五”万吨茅台酒工程第一期(2011年)新增2600吨茅台酒项目,这比“十一五”的每年2000吨有大幅提升,显示公司对长期增长的信心。即将进入2011年,公司2004-2006年新建的5000吨新增产能都已进入释放期,茅台的销量释放正在临近。

【业绩报告】2010年第三季报:基本每股收益4.4200元,主营业收入93.27亿元,同比增长19.4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41.74亿元,同比增长10.22%。

【西南证券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减缓致高端酒需求回落。

【中信证券风险提示】CPI高涨导致政府直接干预物价,可能对公司提价的时点和幅度带来一定影响。

五粮液:

行业类别: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

催化因素:销售模式变革,高业绩增长确定

投资亮点:

1.从生产层面来看,五粮液一级基酒产能有10%~20%的增幅,今年销售情况较好,全年完成1.2万吨计划问题不大。

2.由于国家表态要控制物价,近期五粮液可能不会提价。具体提价也要看同行业的提价时点和幅度。中长期来看,高端白酒未来的趋势是要和洋酒差不多,要1000多元/瓶,由此可见,未来高端白酒价格的龙头老大不一定是茅台,未来有拉锯的可能。

3.五粮春销量提升空间大,华东营销中心的成立对五粮春支持将很大。目前五粮液团购价是569元/瓶,比经销商拿货价509元/瓶要高60元。近期五粮液团购增长很快,带动平均销售价格上移。团购酒销量估计占总销量的20%左右。

4.五粮液自有资金量很大,有100多亿元。后续仍有开展一些战略并购的可能。

【业绩报告】2010年第三季报:基本每股收益0.8940元,主营业收入114.71亿元,同比增42.8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3.95亿元,同比增长47.66%。

【中信证券风险提示】预收账款过多,可能导致提价在财务上的最终体现偏晚。

泸州老窖:

行业类别: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

催化因素:新品上市培育利润增长点

投资亮点:

1.国窖1573率先提价,稳居高档酒市场。公司今年9月率先将出厂价提升100元至618元。提价后经销商进货积极性并未受影响,全年仍能实现10%的销售增长。公司国宝窖池的稀缺性和产品优良的品质巩固公司的提价能力以及在高档白酒市场的地位,预计未来国窖1573 将维持价升量稳的发展势头。

2.新产品推出拓展新市场的同时实现对现有产品结构的提升。公司今年推出两款新产品:9年陈老窖特曲和中国品味。9年陈老窖特曲定位高档市场,市场价538元,是对老窖特曲系列的产品升级;中国品味定位超高档市场,市场价格1900元,是对国窖1573的产品升级。新产品的推出在提升公司收入的同时对盈利能力也将会有较大的推动。

【业绩报告】2010年第三季报:实现每股收益1.1300元,主营收入37.64亿元,同比增长17.26%;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5.80亿元,同比增长25.89%。

【光大证券风险提示】泸州老窖参股华西证券,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未来券商股继续表现,泸州老窖的股价也有望出现一轮上涨,但是考虑到酒类资产的成长性,泸州老窖可能不是最佳的长期投资标的。

张裕A:

行业类别: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

催化因素:增长稳定,预期明确

投资亮点:

1.业绩增长稳定,尚未提价计划:预计2010年的收入增长为20%,而公司表示尚未有提价的计划。随着近期整改的进行,将从源头上改变理顺公司的治理结构,而原材料基地的布局全面拓展,在长期内将继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2.随着“细分市场,分类营销”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公司酒庄酒、解百纳等中高端葡萄酒增长显著,白兰地、香槟酒和保健酒也扭转了前期增长乏力的趋势,实现了较好的增长,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1.01%。根据公司提出的5年发展规划,5年内公司总产量将达25万吨,其中酒庄酒产量从4000吨扩大到1万吨,解百纳产量从3万吨扩大到5万吨。调查显示,目前葡萄酒行业的高增长态势不会发生改变(前三季度行业产量同比增长14.4%),而作为行业龙头的公司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明显,很难被竞争对手所超越,享受行业增长完全没有问题。预计公司的5年规划将顺利完成,未来5年将保持销量14%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

【业绩报告】2010年第三季报:实现每股收益1.6900元,主营收入35.70亿元,同比增长21.01%;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8.91亿元,同比增长22.57%。

【光大证券风险提示】进口葡萄酒保持高速增长,侵蚀国产酒份额。

古井贡酒:

行业类别: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

催化因素:扩产能布网点,加速归一线名酒

投资亮点:

1.公司营业利润表现非常强劲,充分说明公司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在迅速提升。这主要取决于公司主导产品“年份原浆”仍处于快速成长,还未达到纯粹产生现金流的阶段。预计在公司持续资源聚焦的基础上,公司将进一步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盈利能力。

2. 基于白酒下半年迎来消费旺季,公司全年业绩持续高增长的可能性较大。高成长的两大细节因素,一是产品结构清晰化,在单品数量大幅削减的同时生产效率和每瓶酒的出厂均价都有较大提高。主导产品年份原浆正步入井喷增长阶段。2009年销售额达到2.3亿元,占销售收入比例为23%,2010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35%,未来销售占比有望达到50%甚至更高。二是销售渠道不断做深做细,通过考核对经销商进行精细化管理;聚焦重点市场苏皖鲁豫,安徽省内市场继续深挖,渠道则下沉到县级。

【业绩报告】2010年第三季报:基本每股收益0.6100元,主营业收入12.45亿元,同比增28.1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211.32%。

【西南证券风险提示】公司销售规模仍属中等水平,销售瓶颈有效突破更显紧迫。

山西汾酒:

行业类别: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

催化因素:竹叶青价值回归,或为增长再添翼

投资亮点:

1.第四季度利润有超预期可能。首先,公司已达到市场一致预期全年1.2元的每股收益,尽管历史上费用和业绩平滑因素使其四季度业绩较低,但今年不存在管理层换届问题,四季度不盈利的可能性有限。其次,第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环比增加2.7亿元,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项目均环比上升4000万元以上,实际业绩好于报表,四季度业绩可释放空间较高。

2.山西汾酒是全国最大的名酒生产基地之一,拥有汾酒、杏花村、竹叶青等多个全国著名品牌。随着竹叶青成立独立销售公司,预计2011年竹叶青很可能成为增长新亮点。竹叶青作为中国保健酒第一品牌,市场认同度高。目前山西汾酒的股价中,尚未体现对保健酒这块的估值。未来股价上涨的其他催化剂是销售公司40%股权回归上市公司,以及从集团回收杏花村品牌。

第10篇

越来越大的野心

在此前几年不断提升销售任务、又不断成功兑现的基础上,多家房地产企业在今年初争相上调2014年的全年销售目标。

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绿地集团和万达集团成为今年业绩目标最高的两家,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定在了2400亿元。早前,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就曾公开表示:要把万科从行业老大的宝座上拉下来。引发了业内对于行业“头把交椅”今年会不会易主的纷纷猜测。

然而,面对绿地的公开的“挑战”,万科并没有业绩目标上表现出”积极应战”的姿态。业绩报告显示,万科对今年的业绩目标定在2000亿元,同比去年实现的1800亿元业绩,仅有11%左右的涨幅,在典型房企中显得非常谨慎。

从《典型房企2014年与2013年销售目标对比表》中可以看出,碧桂园、旭辉、雅居乐等三家房企的同比涨幅最靠前,分别是110%、76%、67%,成为今年“最大的野心”。

在一片“看涨”的业绩目标表中,仍然出现了不少谨慎的数字。除了万科之外,相对的“保守派”还有融创中国、恒大以及绿城中国,他们的同比涨幅都在20%以下。

另一方面,房企在今年头两月出现了普遍的业绩暴涨,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都出现了大幅上扬,处于历史高位,似乎很好地呼应了他们对于今年的乐观预测。业绩报告显示,恒大在今年前两月销售金额为200.7亿元,同比增长75%;碧桂园则达253.4亿元,同比增长103%。而万科、中海等其他标杆房企的前两月业绩,也都非常抢眼,处在历史高位。

然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1、2月份的销售业绩,应该有一部分来自于去年底的销售结转,靓丽的业绩报告其实结算方式造成的。海通证券认为,以万科为例,其在今年初的推盘量并不高,但去年底积累了350亿左右的已认购待签约资源,在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中得到体现。万科董秘谭华杰也对媒体表示,1月份万科的销售多数来自于2013年已认购但未完成签约的部分。

风险提示频出

对于2014年房地产市场的前景,各大房企总体保持了积极态度。但是另一方面,自年初以来,各种提示行业未来风险的声音不绝于耳。

DTZ戴德梁行的中国投资市场信心调查报告显示,在开发商、投资商、银行\贷款人三类调查对象中,开发商对于物业销售前景的预测最为乐观,态度为“净改善”,而投资者则持有“恶化”的态度。报告认为,这种分歧将限制商业投资活动的发展,有可能导致市场缺乏方向,或令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相对平稳。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年初时也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做了十几年房地产报告,今年首次用了“风险”两个字来警示同行。他认为各家房企对于今年销售目标定得似乎过于乐观,他认为今年的行业的销售量增速,可能无法达到10%。“如果开发商仍然认为会和2013年一样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这是非常危险的。”

另一方面,统计数据也显示,市场走势正在出现下滑的风险。与房企开年业绩飘红形成反差的是,年初全国楼市成交量整体持续下滑。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重点城市新房成交套数下滑明显,环比下调11%,同比下调15%;2月份的环比下调幅度已经达到了35%左右。

此外,国内楼市年初成交低迷,价格涨幅收缩明显,港资房企竞相降价出货等负面行情,都显示出2014年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复杂性或远超以往,今年房企的业绩增速恐放缓。

上述戴德梁行报告指出,虽然开发商明确指出中国房地产热潮还有完全消退,但投资者则普遍较为保守,他们更关注房地产市场的下行风险。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也认为,虽然今年房价总体仍将以上涨为主,但2014年将是房地产市场的“退烧年”,房价将会呈现高位震荡、渐趋降温的特点。

房企各出奇招

尽管多数开发商仍对2014年楼市表现出一副志在必得的姿态,但是毫无疑问,要继续实现业绩高速增长,房企不得不谋求更多的业绩增长点,以成功实现突围。越来越多的房企,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尝试。

在国际化方面,万达集团依然在不断四处拓展版图,转型做跨国的文化企业帝国。而万科也在3月的年报中提及,要逐步转向城市配套服务商及国际化,未来会逐步提高国际化的比例。虽然万科的业绩目标最为谨慎,但是它的国际化动作却最为惹人关注。

过去一年,万科不断拓展新的融资平台。今年初,证监会已批复核准万科将现有的境内上市外资股,转为境外上市外资股到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这无疑为万科的国际化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第11篇

现代商业银行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各种金融服务(金融产品)来获取利润。随着资产市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和经营风险都在不断加剧。为了能够更加全面精确地分析经营状况、评价产品业绩、合理配置资源,现代商业银行必须利用管理会计工具。国外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从最初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到21世纪开始使用采用的“商业智能”系统,管理会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现代化管理的核心工具之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实施管理会计系统较晚,近年来随着业绩价值管理(PVMS)思想在商业银行中的广泛运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已经迈出了运用管理会计的第一步。但和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相比,我国的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仍然较为落后。下面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特点出发,分析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运用管理会计的现状。

2009年1月,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向股份转型全面完成。但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特点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首先,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已从行政经营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但财政部仍是各大银行最大股东,国有银行必然要在市场规律和行政命令之间进行平衡。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会计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也必然要同时满足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需要。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多是沿用政府的行政管理模式,采用总行———省分行———市分行———支行———网点五级机构设置,不仅机构层级多,而且规模十分庞大。以工商银行为例,全国网点数量超过22000个。面对这样庞大的组织规模,商业银行只能采取“统一法人、分级管理”的模式。经营权和核算权的过于分散导致管理的精确性和及时性大大受到影响。最后,从国际范围来看,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步伐加速,对金融市场的种种限制将逐渐取消,国外竞争对手也已经进入我国市场,因此我国有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不仅仅是不断加剧的国内市场的竞争,更有国际金融市场的洗礼。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加快提升管理水平,管理会计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有商业银行实施管理会计的现状

(一)实施财务集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业务遍布全国,虽然对外来看各个机构属于一个整体,但由于规模太大,统一的财务核算不可能实施,只能将财务核算权限分散到各个层级中。财务权限的过度分散直接影响一是造成资源的浪费,二是在获取商业银行整体的财务信息时只能采用逐级汇总的方式,这势必会影响到结果的精确性和及时性。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集中改革是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首要任务。从我国国有商业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的实践来看,各家银行均已经完成了财务核算向二级分行(市级分行)的集中,其中工商银行在2008年完成了一级分行(省级分行)的财务集中。通过实施财务集中,进一步规范了财务收支行为,节省了财务资金,同时能够更加及时和可靠地取得财务数据,为实施业绩评价打下基础。

(二)建立内部资金转移计价体制内部资金转移计价的基本考虑是建立统一的内部资金交易中心,获取存款的责任中心在获取存款后将存款按照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卖给内部资金交易中心,贷款责任中心进行贷款发放时所需要的资金不再无偿,只能从资金交易中心购买资金。这样将市场机制引入银行内部,能提高对贷款发放的约束,同时调动存款的积极性。

(三)建立多维度管理会计体系对商业银行实施管理会计核算,需要根据商业银行的管理需要来建立会计核算的维度,建立管理会计维度有纵向和横向两个层次,纵向按照行政管理分支上将机构从上致下进行分解,将最末端的分枝为认定为一个责任中心,该责任中心应该是创造利润、提供服务或产生成本费用的最小单元。横向维度是指商业银行的产品,如某一类型的存款或贷款都可以成为考核对象。管理会计维度建立后,如果横向将同一层级的责任中心业绩状况汇总则可以考察机构的业绩状况,纵向汇总同一业务条线的责任中心则可以得到部门的业绩状况,同时还可以实现分产品进行业绩评价。

(四)成本收入分摊以及业绩报告建立管理会计体系的目的就是要将发生的成本和收入与各个管理会计维度进行管理,从而才能提供全方位业绩评价的数据,因此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将在日常业务中产生的成本和收入按照合理的方式分摊计入各个会计维度。这种分摊体现了全面成本的思想,即将所有耗费按照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进行划分,相关成本记入归属对象,非相关成本分配给其他归属对象。

成本收入分摊完成了对各个维度的会计确认和计量,为出具业绩报告打下基础。业绩报告的设计是以责任成本管理为主线,对费用成本、资产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和税务成本进行全面管理,并实现按机构、部门、产品、项目、客户经理等多维的成本核算、分析和控制,同时考虑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并最终计算出经济利润,从而为管理层的管理和评价提供依据。

上述计算过程可以是针对产品、部门、机构、客户等各个管理会计维度的,也可以将不同的维度进行组合,得出部门产品、机构产品、等各种组合维度的业绩数据。通过提供这样一套业绩报告,企业可以精确得衡量各个业务环节的业绩状况,并根据业绩报告的数据实施管理。

由此来看,目前管理会计理念已经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粗放式经营管理所带来的问题,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的提升。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实施的管理会计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管理会计体系虽然已经具备规模,但管理会计系统主要作用仍然是完成核算,其价值管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管理会计系统虽然能够生成多维度的业绩报告,但由于数据量过于庞大,通常一套完整的责任中心产品报表有上百万张,处理并使用数据方法仍然落后;三是管理会计仍然依靠财务数据为核心,缺乏非财务数据的运用。

二、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建设综合信息系统平台由于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因此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平台才能实现。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依靠财务管理信息系统(FMIS)以及业绩价值管理系统(PVMS)来完成管理会计工作。管理会计系统所需要的基础财务数据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对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加工,二是通过管理会计系统自主生成,三是通过其他管理系统,如信贷管理系统等进行获取。数据源的分散造成管理会计系统必须耗费大量的资源完成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这也同样影响到最终结果的准确性。事实上,不仅仅是管理会计系统,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系统整体设计缺乏战略规划,没有形成统一的数据平台,造成系统与系统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数据交换,从而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孤岛”。

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综合信息系统平台。综合信息平台的设计原理是要打破各个业务系统相互独立的状况,实现业务、核算与评价的分离,通过数据的生成、归集和使用三个不同层次来实现信息的最有效利用。

业务层是信息平台的第一层面,该层通过日常各项基本业务活动收集并生成基础数据但不进行核算加工处理,而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传递至下一个层次,即数据仓库。数据仓库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业务子系统反馈的信息完成数据的分类记录工作。对同一笔业务信息,数据仓库将从科目、责任中心,员工、客户以及账户等多个维度进行反映,所记录的信息内容也包括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综合信息平台的第三个层次是决策支持层次,是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加工并最终生成管理所需信息的过程。事实上,决策支持层所提供的数据与业务层密切相关,业务层往往需要根据决策支持层反馈的数据来完成业务动作。

(二)进一步强化财务集中管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集中程度较低,即使是已经完成一级分行的财务集中的工商银行,也只是完成了物理集中,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逻辑集中。在目前的集中水平下,平均一家银行全国有三百多个核算主体,规模仍然庞大。相比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则均建立了“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的组织结构,通过权限的高度集中,实现财务资源实时归集以及业务处理集中化、工厂化。

实施财务集中核算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国有商业银行复杂的组织机构体系下,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财务集中并不简单。当核算主体高度统一时,下级管理主体的各种财务数据只能通过成本收入分摊取得,因此必须制定出合理一致的分摊规则,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的检验才能完成。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复杂程度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过度的集中在实践中可能由于技术和资源的限制而无法达到,即使能实现,也可能由于管理网络的过于庞大导致管理决策与业务需求的脱节。因此,适度的财务集中才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当探索的道路。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一是以一级分行为单位进行集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一级分行通常不超过40家,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财务集中核算的要求;二是采取事业部的方式进行集中,即以业务为主导,成立各个事业部的核算主体。相比较而言,前者比较容易实现,后者则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

(三)实施预算管理与控制管理会计体系要充分发挥其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就必须融入计划、控制以及评价的每一个管理环节。在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以及事后评价的管理活动循环中,我国商业银行运用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完成事后的业绩评价,事前和事中管理的缺失使得管理会计难以发挥其真正价值。

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需要从建立管理会计预算体系入手。管理会计下预算与管理会计业绩评价相辅相承,一方面预算依靠业绩评价的结果来编制,另一方面预算也是业绩评价的标杆。和传统预算方法相比,管理会计系统所能够提供的数据更加全面和准确。管理者可以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测算模型测定出初步预算数据,然后将初步预算情况下达至各层级机构,再由机构对预算数据调整后反馈至管理层,并形成最终的预算结果。

上述过程尽管较为复杂,但利用信息化的管理会计平台无论在数据生成还是数据交换上都能够十分便捷地实现。通过上述方式,既加强了预算控制,又能够满足实际管理的需要,使管理活动更加有效。

(四)建设全面业绩评价体系现代管理学认为,采用单一的业绩评价指标是不完善的,企业的战略、文化以及员工等都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外商业银行逐渐开始引入综合业绩评价方法,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是由罗伯特·S·卡普兰和戴维·P·诺顿两人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业绩评价的方法。平衡计分卡管理理论把企业的业绩评价分为四个维度:财务指标维度、客户维度、业务流程维度以及成长和学习成长维度。其中财务维度是考虑企业的战略和业务执行是否有助于增加企业的利润,其指标的计算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评价基本一致;客户维度是从企业外部对企业进行评价,站在价值链的角度,体现了以客户为导向的管理和业绩评价思想;业务流程维度则是评价企业内部的经营过程是否能够为创造价值做出贡献,是否通过内部价值链的提升满足外部客户的需要;成长和学习维度通过考虑企业是否具有发展潜力,是否创造更持续的和长期的价值。

可以看到,除了学习和成长维度,其他三个维度已经在前述业绩价值管理体系中有所体现。因此,通过引入平衡计分卡,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可以将各种业绩评价维度统一到一个战略框架中来,实现全面业绩评价,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提供有效管理。[论-文-网]

参考文献:

[1]毛洪涛:《业绩管理会计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郁国培:《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吴晓灵:《构建商业银行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提升中资银行的竞争力》,《中国金融》2006年第22期。

第12篇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现有的收益计量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如何提高收益计量的有用性是会计学界一直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未来收益计量中,在内涵上,应借鉴经济学收益的观点;在确认上,应突破实现原则的束缚;在计量属性上,应改变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在收益确定上,应兼顾收入费用法和资产负债法;在报告方式上,应扩展传统的财务业绩报表。

收益是衡量一个企业业绩的主要指标,收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一直被认为是会计的重心所在。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现有的收益计量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未来收益会计应向哪个方向发展呢?笔者想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在收益内涵上,借鉴经济学收益的观点

尽管收益是会计学最常用的基本概念之一,但“什么是收益”却是个争论已久的问题。总体来看,这种争论主要在会计收益概念和经济学收益概念之间展开。

传统的会计收益概念主要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通常是指来自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并由此形成了以历史成本原则、实现配比原则和稳健原则为基本特征的收益确定模式。有的学者将会计收益的特征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基于企业实际已发生的交易,是一种交易观的结果。这样,企业一些资源或状况已发生变化,但同时没有确切的交易与之相对应的。就不予以反映;第二,依据“会计分期”假定。代表企业经营过程中一个既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或财务业绩;第三,应考虑“收入实现”,任何收入都必须是已实现的结果;第四,按历史成本来计量费用;第五,收益是收入和费用正确配比的结果。

在经济学中也有很多学者论及收益概念,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费雪(Irving Fisher)和希克斯(John.R.Hicks)的论述。费雪认为,收益具有三方面的涵义:得到心理满足的“精神”收益;获得服务的“真实”收益;收到现金的“货币”收益。希克斯认为。收益是一个人在期末与期初保持同等富裕的情况下所可能消费的最高数额,而非可能支出的最高数额。由于费雪定义中的“心理”收益主观性太强而无法客观计量。相比而言。希克斯的定义更容易被会计界所接受。同时,在完全封闭环境下,该概念还与会计收益相吻合。

从二者的概念可以看出,会计收益与经济学收益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收益是否一定要基于明确可辨认的交易的存在。会计收益往往与交易相联系,而经济学收益则既要考虑交易的影响,也要考虑非交易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经济学收益倾向于在资产价值发生变动时就确认收益,而不要求等到取得现金或现金要求权时确认:而传统会计收益则特别强调对收益的实现测试,即只有当价值变化在某项交易中确实发生时才加以确认,即将收益确认的时点推迟到有更实质性的证据表明收益已经实现或赚取之时(如销售成立)才予确认。

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迅猛发展,促使人们不得不对传统的会计收益概念进行反思。现在,会计学界在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方面已基本达成共识,以揭示企业的真实价值和所面临的潜在风险。显然,确认和报告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资产利得和损失,必然要求突破传统会计收益确定模式以实际交易活动为基础、只确认已实现收益的观点。目前,会计学界已经开始借鉴经济学收益概念,逐步改良传统会计收益,并提出了一些介于二者之间的收益概念,如英国提出的“全部已确认利得与损失”,美国提出的“全面收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全部利得与损失”等。都代表了这种会计收益向经济学收益发展的倾向。这一发展趋势又进一步引起了下文提到的其他方面的变化。

二、在收益确认上,突破实现原则的束缚

实现原则是目前收益确定最为重要的惯例。传统会计观念认为,收益只有在实现时,才能够客观地计量,因为它代表企业实实在在已经赚取的收益,是确定的收益,而对于可能的、未实现的收益,由于没有足够的证据保证计量的可靠性,因此会计人员应一概不予确认。可见。依据实现原则确认收益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保证收益确认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同时,传统观念还认为,将收入和利得的确认建立在实际交易的基础之上,也有利于企业应对现实经济环境中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

然而,从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的角度考察,实现原则并不是确认收入和利得的理想方法。因为它具有导致价值增值期间和收益报告期间相分离的内在缺陷。一些对投资者评估企业业绩以及企业创造未来现金流量能力极为关键的信息,如资产增值(房地产增值、证券投资的价格上涨等)、汇率变动形成的折算调整等,根据实现原则都只能等到相关交易实际发生时才能加以确认,使得企业当期的收益信息发生扭曲,揭示的信息不全面。随着经济环境日趋不稳定和企业业务复杂性的增加,实现原则的局限性暴露得越来越明显。

针对拘泥于实现原则而使得信息相关性可能降低这一事实,越来越多的会计学家开始反对将实现原则作为确认收入和利得的惟一标准。他们认为,除业主之间交易以外的一切权益(净资产)变动都应属于一个企业的收益。实现原则的作用只是为了保证资产和负债在报表中的变动具有足够的确定性。但它不能成为将某些相当确定的资产和负债变动排除在报表之外的理由。因此。笔者建议,在坚持传统实现原则的基础上。将收益报告扩展到能为客观的、可检验的证据证明的价值变动上。

这样。收入和利得除了可以根据传统的“已实现”标准加以确认外,又增加了“可实现”的确认标准。“可实现”是指收入或持有资产不难转换成已知金额的现金或现金要求权。其中,不难转换的资产具有以下两项特征:一是互换的组成单位;二是在交易活跃的市场上有公开的标价,能够吸纳该主体所持有资产的数量而不致严重地影响价格。除此之外,有些准则制定机构甚至准备进一步放宽全面收益的确认条件。将不满足盈利确认指南但符合确认基本标准的某些未实现净资产变动也作为全面收益加以确认。

三、在计量属性上,改变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扩展收益表(或全面收益表)是目前发达国家解决传统会计收益局限性的举措之一。分析这些国家的扩展收益表可以发现,其中的其他全面收益项目都是由于采用(或部分采用)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现行价值计量形成的。我们知道,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是相伴而生、难以分割的。确认不仅要解决将经济事项作为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正式加以记录并列入报表的问题,而且通常还包括该项目嗣后发生变动或处理的确认。后者被称为后续确认问题。它是指对已记录的相同的项目由于计量上的变动,通过不同的事项修改(调整)原先确认的金额。

如果我们始终严格坚持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那么在初始计量之后,除了需要摊销或分配外,在后续期间是不必考虑持有资产的价格变化的。但如果在初始计量之后改变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而采用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现行价值计量,情况就不同了。在初始确认时,采用现行价值与采用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得出的结果在理论上应该是相同的,因为历史成本就是经济业务发生时的现行价值。但入账之后,该价格就变成了历史价格。在资产持有期间,现行价值总是不断变化的。即使我们所持有的资产没有发生变动,但由于通货膨胀、技术更新、供求关系改变等因素都会使资产的现行价值发生变化。如果这时采用现行价值重新计量资产,那么现行成本与原历史成本之间通常会出现差额,这就是由于后续确认而产生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公允价值为主要代表的现行价值由于其高度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各国准则制定机构的青睐。从美国FASB已经颁布的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会计准则看,公允价值计量以金融工具为切入点。有逐步推广至长期资产和长期负债的趋势,而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现行价值等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采用,将不可避免地促进收益概念的发展。拓展收益的组成内容。

四、在收益确定上,兼顾收入费用法和资产负债法

财务会计对收益的确定有两种方法:收入费用法和资产负债法。收入费用法把收益看作是所确认收入与相关费用配比的结果,是一定时期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差额。而资产负债法则把收益视为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净资产的变动额,是除与业主交易外的期末、期初净资产的差额。从理论上讲,收入费用法与资产负债法所确定的收益数据应是完全相同的,但由于在现行会计实务中,收入费用法往往建立在历史成本原则和实现原则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收入费用配比模式中,传统的方法是以实现的收入与基于历史成本的费用相配比来确定期间净收益,导致在物价变动环境中,运用收入费用法与运用资产负债法确定的期间收益通常存在着“时间差”。即按照资产负债法要求确认为当期的收益,按照收入费用法却必须递延到以后期间实现时才能确认,从而造成了收入费用法与资产负债法之间的区别。

虽然收入费用法仍是现行实务中收益确定的主流方法,但随着全面收益概念的提出,这种模式开始发生改变。首先。全面收益在定义时就采用了资产负债观,认为全面收益是企业在一个时期内除与业主交易外所有净资产的变动额,这可以说是在收益确定方法上的一种突破。其次,在全面收益的确定上,美国FASB将全面收益划分为净收益和其他全面收益两部分,其中净收益部分仍然保留传统的收入费用法确定,而其他全面收益部分则突破实现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的束缚,采用资产负债法确定。

随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越来越多的资产、负债项目中运用,由于物价变动及其他事项和情况形成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也必然越来越多地依靠资产负债法予以确定。不过,会计学家们认为,传统的收入费用法仍应保留。以利于清晰地反映净资产是如何变动以及何以变动的,这些信息对于使用者来说同样重要。因此,未来的收益确定模式应该是收入费用法与资产负债法的结合。

五、在收益报告上,扩展传统的财务业绩报表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英等西方国家对传统财务报表提出了连篇累牍的批评,认为财务报表正在失去大部分相关性,特别是收益表。因为传统收益表只反映了净收益的组成项目及其形成情况,而且是以历史成本原则、实现配比原则和稳健原则为基础,因此只计量了特定活动的结果,即当期已经实现的财务业绩,而不能反映当前已经取得的全面财务业绩,导致使用者无法及时、合理地评价各类交易、事项和情况对企业财务业绩的贡献。而与此同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项目有些却开始突破历史成本原则的束缚,采用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计量。不过,由于收益表还恪守历史成本和实现原则,这些价值变动只能直接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权益部分,而没有在收益表中反映,这更加大了使用者对现行财务报表体系的不满。

基于传统收益表的这些缺陷,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据此颁布了相应的准则,如英国ASB第3号财务报告准则《报告财务业绩》、美国FASB第130号财务会计准则《报告全面收益》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第1号国际会计准则修订等。这些准则均提出应对传统收益表进行改革,以容纳目前绕过收益表而直接在资产负债表中报告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全面反映企业当期已确认的净资产的变化。业界把因此而增设的这张补充反映企业业绩信息的报表称为“第四财务报表”或“第二业绩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