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时间:2022-12-22 20:34: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在我国建筑施工建设蓬勃发展的条件下,人们逐渐认识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必须强化系统化、全方位的管理,促进新技术的深入运用,从而保证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

1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作用

1.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工程质量是密切相关的

在实际建设中,不同种类的建筑工程是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对象,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责任包含:考察与评价建筑工程质量,判断工程中是否存在事故隐患,将容易产生问题的工程部分找出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治理。因此,在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认真工作的作用下,才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规范性。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可以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1.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防止工程问题与事故产生的有效对策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进行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目的包括两点,其一是为了保证建筑工程与客户的要求一致;其二是在遵守合同规定、按照期限保质保量竣工的基础条件下,以实现对工程问题和事故的合理有效控制,所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全部环节的管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既要对工程施工状况进行进展的预测,又要找出事故隐患,对比较严重的事故隐患进行重点研究,分析事故隐患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系不全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想实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必须健全和完善的管理体系,从而防止管理混乱的情况产生。尽管施工单位有施工管理组织机构,然而施工技术管理却存在随意、不健全性,大部分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并没有得到实施,同时也缺少对其的物力和人力投入,从而导致了技术管理人员组织没有到位的情况发生。若在施工的过程中产生技术问题,缺少相应的管理人员,这类问题就不可以被解决,并且也有可能会产生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互相推脱责任的情况,使得工程工期被耽误。

2.2建筑施工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建筑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建筑施工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项目,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可以监督和督促施工者的施工状况,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施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和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阻碍整个建筑项目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但是根据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建筑施工的监管力度仍是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并且对施工者的监管力度也是不够的,不利于施工者在工作中积极性的提高,对建筑施工的进度也是存在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2.3人员管理经验不足

施工技术管理的另一大问题是管理人员,主要表现为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不足,对于项目的预测不能做到及时有效,从而为日常工作增加了难度,并且管理人员的经验不足也会对一些预见性的决策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导致方向指导性的错误,给企业带来损失。

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策

3.1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1)对于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完善,要分配专业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和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通过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进行筹划、分配与调节,并要求各个部门严格进行施工,尽到各个部门应尽的责任,同时也要对各个部门的施工状况进行监督,为各个施工部门间进行信息传递。然后,就是在建立施工技术管理部门的基础条件下,达到完善审核流程的目的。在审核流程中,最重要的审核的就是对施工图纸的审核。由于图纸是建筑工程的关键参考标准,施工人员务必要对施工图纸进行透彻的了解,并要对建筑工程的性质、特点等有非常明确的认识,才可以遵守施工期限保质保量的竣工。在施工图纸的检查中,我们必须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若图纸有和国家规定不同之处,就应该责令更改。(2)施工企业必须要建立施工资料技术管理交底制度,指的就是上级施工部门对下级施工部门做出交代与要求,使下级施工部门加强对施工中关键环节的重视。因此,此制度就是对不同部门施工的统一部署。

3.2加强对于建筑施工的监督

我国的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的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建筑施工环节的监督,加强对于建筑的监督,可以使建筑的负责人以及施工人员更加的负责,从根本上保证建筑的质量。加大对于建筑施工的监管,就需要监管部门投入更多的精力。目前,建筑施工的监管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建筑承包者在建筑施工中设立监督的部门,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施工者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违规操作,从而起到保证建筑质量,避免施工过程安全问题发生的作用;第二个方面就是政府,政府通过第三方的力量进行涉入,对企业中的违规操作进行警告,处罚等,以保证我国的建筑工程能够高质化。

3.3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施工技术管理

如今,我国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日益加快,大部分建筑单位的许多工作都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达到有效率完成工作得目的。在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既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效率,又推动施工技术管理系统向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迈进。将合理科学的现代信息技术引进,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适应新要求与新环境的关键对策,促进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迈向新的台阶。然而,如今的大多数施工单位因为缺少技术人员,还没有达到施工技术管理信息化。所以,施工单位必须强化对施工技术管理信息化的了解,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上,同时也要与技术人员协商,制定计划,从而渐渐实施计划。

3.4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的目标管理是将施工合同的质量条款作为关键依据的。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中,关键是对施工工艺、机械设备和原材料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在施工中,必须按照图纸进行方方面面的把控,同时严格对预制构件、预埋件和原材料进行审核,检测是否产生设计变更和严格签认手续办理;及时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要求特别注意的是对容易产生质量事故的部位和隐蔽工程的检测,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因为不合理的施工管理产生的质量问题,应该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并加以惩处。

3.5加强技术创新管理模式

施工技术要将循规蹈矩的局面打破,要在原本存在的基本条件上,通过目前的先进技术,强化技术创新管理模式,持续创新出具有特色的施工技术,既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又可以确保工程质量,从而提高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6持续提升技术队伍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人,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技术管理人员,都是对工程有效性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施工单位务必要建立一个专业水平高并具有保障性的技术队伍,通过高水准的施工技术队伍才可以有效合理的进行技术管理工作,所以,施工单位在选取人才的标准上务必要按照遵择优录取的原则,选取素质和技术水平高的技术人员,同时还要定期对技术人员们进行管理或者技术上的培训。并且,还要建立一套与施工单位内部管理符合的规范标准和方案,对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进行考核,对优秀的人员应该给予表扬,也要激励员工提高综合素质,从而提升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前后,施工单位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是推动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人才管理机制,对工作人员进行知识优化,能够加强施工单位的创造力与凝聚力。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施工技术也变的越来越复杂,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视。不过,在目前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施工务必要不断完善技术管理工作,抓好管理流程,进而推动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

作者:苏高峰 单位:晋城宏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跃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浅析[J].科技与企业,2014,04∶186.

[2]冯剑.建筑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优化措施[J].四川水泥,2014,11∶45.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监理;互动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施工中对于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因此建筑工程监理对于现代建筑施工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新时期对于现代建筑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经济利益层面,对其产生的社会效益越来越重视。而高科技现代化的施工工艺是保证现代施工项目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基础,建筑工程监理是施工现场保证施工工人高效实现现代施工工艺的主要监督者。针对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的相互促进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建筑工程监理的具体现状

我国建筑市场已基本形成了业主、承包商和监理三大平等独立的工程建设主体。工程建设监理在维护业主合法权益、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显现出了它的巨大作用。但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建筑工程监理仍然处在初级阶段。作为监理既要重视“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又要进行合同和信息管理,还要协调好业主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不过仅仅依靠这些现有的法律法规,明显还不足以解决已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国对建设监理的资质管理采取的是人员资质和企业资质的双重管理,要求专业监理工程师以上的监理人员要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根据不同条件监理企业分为不同的资质等级。可是社会上却出现很多不符合资质要求的建筑工程监理师和监理技术人员,地方政府的区域性保护主义还很严重,对于监理人员素养的培训也非常有限,所以真正实施起来难度还比较大。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技术管理主要是运用管理的职能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施工技术工作的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在降低工程成本的前提条件下,按照合同约定的施工工期、工程质量标准、技术要求等将建筑工程交付给业主使用。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对内部生产因素和外部生产因素进行审查,来综合确保目标的实现。综合管理要素包括施工技术管理、项目信息管理、人力管理及材料管理等多项内容。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从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后阶段,技术管理内容和工程项目管理相互衔接,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

三、强化建筑工程监理对建筑施工技术的监管

在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现场监管工作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知识水平没有达到监理工作要求的相关标准在监理人员中,接受过正规监理工作教育和培训的人员很少、比例很小,因此,需要加强监理工作对施工技术的管理。

首先,建筑工程监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计划和管理模式,只有全面了解整个工程,才能够确保监理人员能够制定出完善的监理制度和监管模式,使得监理工作能够开展的更顺利;其次,建筑监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施工技术的认识,这是开展工程施工技术监理的基础和前提,监理人员应该能够对现场施工工作的重点进行把握,且能够知道在特殊情况下该如何进行管理,比如在高温、高压或降雪、上冻等情况下现场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避免什么等;再次,监理公司应该加强对监理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并且督促施工方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以确保施工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施工和监理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最后,建筑工程监理在工作时应该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规和制度监理人员应该详细分析监理工作全部内容,避免出现遗漏情况。

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监理的相互促进

1、从建筑工程行业的整体发展方面来看

在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崭新时代,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困难。现代建筑工程行业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只是依靠施工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来实现施工技术的提高,显然是不合理的。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的出现与兴起,恰好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与需要,监理工作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监理单位以全新、科学、系统的建立理论与措施,有效强化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行业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行业的整体社会地位也自然会有所发展。监理单位是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与产物,他的发展与成长,更多的需要依赖于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因此,监理单位的强化施工技术监督与管理,不但能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带动监理单位的长足发展。

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以专业化、客观化、公正化的监理制度,确保建筑工程的各项施工任务达到设计标准和国家相关质量要求。建筑制度的确立并不是简单的管理与监督,而是要求监理单位要积极协助施工单位顺利的完成工程项目。建筑工程监理单位要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弊端和缺点,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将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整理成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及时发送给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以便于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迅速采取措施,严把工程施工技术关。 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在监理工程中,还要深入了解工程的设计理念和整体目标,为施工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不同的工程项目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有所差异,因此,监理单位要在综合分析、科学探讨的基础上,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有效、合理的监督与管理,以促进建筑工程的保质、保量完成。

2、从工程进度方面来看

现代社会是一个看重经济效益与时刻观念相和谐、相统一的年代,建筑工程项目也是如此,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展管理关于工程的经济收益是很重要的,而且其含义也较为深远。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只要严把工程的施工技能关,材可以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进展严厉依照施工方案进行或提前完成。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展也是离不开施工技能保证的,现代化领先的施工技能是建筑工程进展的重要保证之一。现代施工技能关于建筑工程进展的强化和推进,在修建工程职业的开展,以及建筑工程监理职业将来开展中的效果都是不容忽视的。

3、强化技术监管、提高监理水平、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现代社会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虽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相对于社会发展来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施工单位只有依靠技术革新,来提升施工技术水平。监理单体通过提高专业性和科学性的工程施工指导,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依靠监理单位强化技术管理,能确保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五、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监理和施工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1、施工技术创新能够有效推动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发展

能够检验一个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理是否达到及格标准及其该施工工程的相关技术是否能够达标,一定要由工程的质量来进行全面检验。为能比较好地完成该项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建筑工程的相关监理单位通常那个还将会通过增强对于该项目施工技术的大力监督管理及其完善、创新的工艺手段来尽量达到这一根本的目的,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中也应该在监理单位的监理之下相应地地改善工程的施工技术。

若只是简单地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来进行分析,建筑工程中的监理单位对于其施工过程及其相关的技术应用需要进行相应的监理,不仅能够使得建筑工程的监理单位有效积累其中比较有用的工作经验,还能够帮助让建筑工程的监理单位日渐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核心工作标准,所以建筑工程中的监理工作也能够在一定地程度上对监理行业的发展强大具有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

2、建筑工程中监理能够有效促进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

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高度追求着“双重效益”的时代,也就是追求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及其社会民生效益,是一个高度统一的高科技时代。所以相关的建筑工程能够取得“双重效益”的前提当然也是在其建筑工程行业中一直追求的最高目标的过程。建筑工程的监理部门只有首先严格控制好其工程施工的技术质量,才能够最终确保该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能够正常甚至是提前全面完工。由此见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其施工技术的保障工作密不可分。换句话说,新型施工技术就更能够有效的保证该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在正常工期内甚至是提前使其工程完工。

六、结束语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这与施工技术的提高和监理工作的进步是分不开的,为了综合提高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定要加强施工方与监理方的互动关系,在施工技术和工程监理的相互促进和配合中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宝江.陈霖芳.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的相互促进[期刊论文]《中华民居》-2013年9期

[2] 姜再枫.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的相互促进[期刊论文]《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2期

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技术是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建筑施工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才能更好的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然而,当前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成为当前建筑企业的当务之急,只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才能够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从而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的长久发展和进步。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施工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建筑工程中人力、物力及资金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选择技术方案时,必须要对比各种设计方案,以选择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方案,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及优化配置各项施工要素,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2、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在施工技术监管过程中,必须要对施工技术、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管理,且在确定施工技术的基础上融入科学管理理念,使技术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合理性,使各项建筑功能都能很好的满足建设的规范要求,从而提升工程质量。

3、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合理优化、组合各项施工技术,并选择和施工条件相符的施工技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工作效率,从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施工技术规范标准管理体系

由于各个建筑工程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通用的规范标准管理体系。当前的施工工程中,施工技术在总包和分包单位中的衔接性很差,操作技术也没有按照最初设计的标准执行,以及施工材料的购买、存放和保管等工作都未按照施工要求和预先的设计进行,致使工程不能如期完成,经济上也有较大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工程有着十分繁琐、庞杂的工序,如果没有一个全面的规范标准管理体系,在施工的过程中就很难达到统一标准,进而完成的工程也不能满足真正的市场需求【1】。

2、制度管理薄弱

在建筑工程中有许多的岗位对于技术操作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求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要有极强的专业性。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有些工程技术岗位十分混乱,不是一个施工流程由多人负责就是一个负责人都没有,有的施工方还会聘用一些未经专业培训过的操作人员直接上岗操作。不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操作,没有相关技术操作的责任规划制度,没有规范、完善的监督管理机构等,这一切都将现行的管理制度的“软弱”体现得淋漓尽致。

3、施工技术监管的执行力度较差

在建筑施工队伍中,由于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施工技术水平也就良莠不齐,因此需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针对个别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指导与管理。然而,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技术的监督管理工作,几乎没有企业能够做到有如此强的执行力度,甚至有的企业连基本的监督意识都还没有形成,这就使得一些施工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或者是技术参考书来进行施工。这也就使得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行为频频出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造成这种局面与施工技术管理的执行力度差有直接的关系。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具体措施

1、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完善施工的管理体系在管理方面的要求、标准相当于施工技术的优化,它能够帮管理人员提升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也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推动了建筑施工完成的顺利性。优化施工管理体系并不只是策划一些书面标准这么简单,其重点是在实践与规范相结合,严格地执行与开展。为了完善施工管理体系,建筑企业、单位应在遵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明确、坚定响应并遵循国家的法律规章制度,从而制定出适合的技术施工的体系、标准。在进行工程分包时,应综合考虑总包商与分包商的水平,将施工管理体系融入到分包商的管理之中。优化管理工程里面一些重点的环节和岗位,使得工人在作业时可以有一个指导,进而在操作过程中能够用一个标准对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约束,达到优化完善施工管理体系的目的【2】。

2、加强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首先需要依据合同文件,对现场人文环境、地形地貌,水文地质进行施工调查,做到心中有数,打有准备之仗。其次要审核设计图纸和文件,记录问题,组织设计、建设、监理进行图纸会审,提出问题,修改和完善设计。再者应该加强工程测量数据进行复核,避免数据错误,造成返工。另外还需要研究确定重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按照中国铁建的要求,重点施工方案必须邀请专家讨论和审查,使施工方案科学合理,真正起到方案与成本控制的目的。随后进行制定项目现场的各项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用以约束活动行为,将技术工作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做到有章可循,有责可究。最后,在施工前,对调度、技术、测量、试验、质检等关键岗位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技术标准,明确质量目标,提高职工素质。

3、加强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设计图纸的变为具体实物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技术交底是施工阶段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保证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的整个过程需要及时准确的进行技术交底,施工负责人向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技术负责人向各组长进行技术交底,组长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通过技术交底让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掌握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明白质量控制点,从而保证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成本管理,施工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要安排专人对施工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只有质量合格的施工原材料才能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企业要在施工现场建立临时仓库,根据施工材料的性质进行分类保存,尽量减少施工材料的损坏和丢失,从而减低施工材料成本,材料质量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因此在材料采购时必须选择有合格证书及符合工程技术规范的材料,绝不允许为了节省施工成本而选购不合格、劣质的材料;在材料进场前还要对材料进行抽检,只有保证材料合格的前提下才能进场;材料进场后,还必须做好材料的管理,以防材料受潮。而且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设备的日常保养,确保施工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从而减少设备维修费用。

4、加强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结束后,要对土建筑工程的各项分工程的质量、特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和相关质量标准进行对比,从而对工程质量做出判断,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工程,要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进行加固、补强,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结束后施工技术管理包括度量、比较、判断、处理等四方面,度量就是对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质量检测;比较就是将检测结果和相关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就是对工程质量合格与否做出判断;处理就是对不合格的工程进行补救。

5、加强施工技术监管的执行力度

任何一项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时都需要向当地的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单位提交一份工程质量监督的申请,然后质量监督单位就会派遣专业的质量监督人员对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实施监督。在工程正式施工前还应分别审核负责施工和监理的单位的相应资质,以及考察、核对施工单位准备采用的机械设备是否合格、相关技术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是否达标等内容,如果存在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决不姑息【3】。进行工程质量监理的工作人员应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内容制定一份详细的监督检查计划,要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工作交叉进行,这样能够提升检查结果的真实性。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都应尽快进行整理然后通报,之后再将整改意见反馈给施工单位。只有将监管制度落实到位,才能避免工程中的违纪行为,真正的保证施工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发展是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的,要想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发展水平,就必须不断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因为施工技术管理能够为整个工程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可以促使建筑工程的长久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为建筑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宋思伟.试论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J].科技资讯,2013,04:177.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施工技术

引言:施工技术管理是为质量目标服务的。是质量目标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当中,通过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管理的职能以促进开展施工技术工作,并且在施工前首先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设计图纸和技术标准确定技术目标,并以此为核心科学地组织开展各项施工技术工作,以此达到建立起良好的施工技术秩序的目的,来保证整个施工的过程符合各项技术标准,最终确保质量总目标的实现。

1.建立管理体系制定规章制度

加强工地试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现场试验检测的数据是判断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的唯一依据。因为建筑施工本身具有的特殊性质,诸如建筑样式和类型的多样化,施工过程中因天气变化而受到影响的程度大,以及规模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并且多工种的进行复杂交叉施工过多,工序之间的搭接也比较的多,以及各式项技术的综合运用也很多等等原因,就必须要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态度严谨、操作规范,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保证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以此来达到降低建筑施工的成本以及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和功能要求。

通过对技术的管理,保证了施工有序地开展,并将施工的技术得到不断的改进,也就使得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工程的成本也会相应的降低,将施工效率大大提高,相应的对施工企业的生产管理也会起到改进的作用,施工企业在外界的形象也将因此而得到改善,竞争实力也就大幅度地提升。

2.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

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控制欲管理,而是能够按照国家出台的有关方针及政策,利用系统科学的技术管理体系与方法,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组织、资源调配、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涉及到人力、物力以及各种生产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起到了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计划与决策、控制与调节的作用。通过人员组织、资源调配、技术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节能降耗。所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施工任务的重要保障以及必要条件。应当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以达到施工预期任务。

3.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出现的问题

我国建筑领域已经逐渐重视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出台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如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等等。但是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仍然出现一些问题。

3.1施工技术管理主体不明确,责任不清晰。所以造成了施工过程中施工设计、技术需求、材料供应、质量监控等各个环节出现严重脱节现象,往往会导致资源浪费、人员制度松散、质量不达标等后果。

3.2建筑施工资料管理不正规,图纸会审工作不重视。不能实现建筑图纸设计,最终达不到施工目标。与此同时项目负责人很少组织进行图纸会审,对于能够简化的施工工艺或者方法比较排斥。由于规定图纸会审需要多部门进行签章,所以一般都是在施工之后进行图纸会审记录补充。

3.3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工作时要持之以恒,要对技术管理的技术责任与组织机构采取措施,以加强管理,将技术人员的作用与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要注重人才的培养,提高管理水平,因为企业对人才的培养不重视将会使管理的水平下降,要对技术人员从经济与行政两方面手段进行提拔与培养,将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与规范标准执行标准施工,要让技术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技术管理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并对施工项目中的技术管理进行评比总结,做得好的要得到肯定,鼓励再接再厉。

4.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建议

4.1技术准备。在技术准备阶段,首先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核,确定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并审核施工方案的编制是否合理,准备好工程所需要的资料表格、规范、图集,保证各种分项作业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等。

4.2实行施工技术目标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可实行有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是基层施工技术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特别应注意的是在施工全过程中必需按照施工组织计划和相关的技术要求、经济要求,以质量、工期和成本等为核心内容制定总的施工目标和分项的目标分解,在每一个施工阶段和施工工序中积极协调和组织平衡,使得施工中的人、材、机、料以及施工方法等相关各种事宜之间的联系能够达到一种良好的结合,以确保建筑工程的各项目标顺利实现。

5.独立基础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5.1土方开挖及边护。土方开挖前,先放好基础边线和土方开挖线,并将其引到基坑以外不会被破坏的地方,开挖时注意底局部预留200厚土层,待验槽后浇筑垫层时挖除以防止因基底长时间暴露而受扰动。开挖基坑时如发现土层与地质报告不符或发现不良地基,如暗沟、暗塘、墓穴等,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人员到现场研究解决。

5.2基础垫层施工。地基验槽完成后,清除表层浮土及扰动土,不留积水,立即进行垫层混凝土施工,垫层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表面平整,严禁晾晒基土。浇捣C10砼垫层时,需留置标养及同条件试块各一组,做试块时请监理公司人员旁边监督,送试验室养护。在垫层浇筑前要对土方进行修整,应用竹签对基坑的标高进行标识。先用竹签订在基坑的中,然后用水准尺对其进行测定标高。在素砼浇筑过程中,将以这些竹签的顶为基准,进行总体标高测定。在砼具体施工时,测量员应对全程进行控制施工。

5.3土方回填施工。因工程现况,基础回填分为一次回填,回填时采用自然土分层夯实。填土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回填前,将坑内树根、木料等杂物垃圾清理干净,将洞、坑积水抽干,清净淤泥砂,将挑担洞用细石砼堵实,并保证墙体及砼强度达到一定的要求,在土方回填时不致于损伤方可回填。

5.4实行施工目标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可实行有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是基层施工技术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充分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向现场施工作业人员交代清楚主要的施工任务要求和施工方法,以便为完成既定施工目标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条件。

6.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技术构成要素,是各项技术活动赖以进行的技术标准与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装备、技术人才及技术责任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意义,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

建筑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及在建筑领域当中不断地涌现出了高新的建筑材料设备与建筑技术工艺,这些也都是应用于高新的建筑工程当中的,而建筑本身可能也是包含具备了特殊的功能与复杂的结构以及对装修的要求也更加的新颖,就导致了必须对施工技术的水平进行不断地提高,施工的技术装备也必然更加的先进,也要求更高的施工技术管理,凸显出了施工技术的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地位。

7.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整个流程,环环相扣,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施工进度或工程质量,造成无法估量的财产经济损失。尤其是将蓝图变成项目实体的施工阶段,在整个项目周期中工作量最大,投入的人财物力最多,管理协调配合难度也最大。施工过程中,技术准备不当,过程控制不严,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并造成较大的质量隐患及因返工而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搞好施工技术管理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梁明芳. 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科技信息.2010/19

第5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品质的好坏,是整个工程品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这样的总体施工技术管理目标之下,都在竭尽所能地完善企业自身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任务和重要作用

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与作用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品质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品质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技术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证施工中能按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确保正常施工程序进行。

(二)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品质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品质。

(三)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品质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2. 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地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技术装备再先进,技术管理要求更高,这也就使得施工技术管理显得更加重要,也较为突出。不少企业,尽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由于技术管理的薄弱,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而在竞争中却处于被动的境地。因此,我们要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来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品质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品质。

二、建筑施工存在问题的根本成因

建筑施工建设存在的不足问题影响因素较多,具体因素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为施工技术因素,还有一方面则为控制管理体制因素。建筑施工进程中,施工人员倘若没有良好的掌握施工技术的科学要领,忽视细节问题,便较易令施工技术应用不当,进而对整体建筑工程品质形成不良影响,还会对施工建设员工安全形成一定威胁。现行建筑施工管理体制多以施工方分包为核心,分包方各项管理体制创建欠缺健全性,因而较易令工序存在错漏疏忽问题。同时施工建设与管理人员具备的技术以及控制管理水平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在施工阶段中也会形成不利影响。为此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尤为重要,只有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策略,方能提升建设水平,延长工程服务应用寿命,创设显著效益。

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和策略

1.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1)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

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是使工程品质达到要求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工程建设的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不断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强制性标准的培训,以提高其执行标准的能力。坚决杜绝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按规定严厉查处相关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

(2)认真会审施工图纸

在施工技术管理中,最关键的是要理解施工项目的设计意图及施工项目关键部位的品质。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在工程项目中标后,认真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尤其是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委托的监理单位一起,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的会审。在建筑产品的使用功能和工程品质得到保证的基础上,通过协商及时解决施工单位提出的图纸设计问题和更改要求。认真熟悉施工图纸,仔细检查设计图纸帮助和相关资料是否齐全。

(3)明确落实责任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技术负责人应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品质负有高度的责任。要求相关负责人能及时而准确地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并准确地将设计图纸实施于现场。同时,还要严格复核测量计算数据,并参与场材料、半成品的品质以及各工序施工品质的控制等。总之,技术负责人的责任应包括解决和参与管理所有影响工程施工进展的技术问题及工程成品品质的各个施工环节。

2.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1)技术交底要及时

技术交底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是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工程品质得以保证的关键。因此,无论是整个工程还是各个部分工程的施工,技术交底都必须做到及时而准确的。尤其要加强特殊和隐蔽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对于成品的保护、易发生品质事故的部位、建筑材料以及基础施工技术的要求等,应强化管理。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向下级的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而施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应向施工长和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施工长和班组长向工段和班组进行技术交底。通过这种层层的技术交底,深化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对工程的设计意图及要求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按期竣工为用户创造出精品建筑。

(2)工程品质管理

对工程项目的品质目标进行控制管理,是基于工程合同文件的品质条款为准则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品质主要表现在施工工艺、材料品质以及维护保养等多方面。为及时解决那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设计的单元,以及重要单元工程进行工程施工时所出现的技术难题,必须成立相应的技术攻关小组以保证工程的品质。严格对进场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材料进行品质控制。另外,要认真对待施工中因管理失误而造成的工程品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3)成本及工程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必须严格按照预先规定的进度目标来全面实施进度计划。同时,要随时关注施工能力、设备和材料供应情况,以及单元工程形象的实际进度等,还要根据某些工作的实际进度及时调整好其后续工作的进度计划安排。另外,为了不影响整体工期目标,要注意协调好分包的工程项目的有工序衔接关系的工作面的施工。在保证品质符合要求以及工期达到合同文件要求的基础上,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以降低工程的成本,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应。

3.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通过采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施工完成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整个单位工程的品质及特性进行测定,再将测得的结果与预先所规定的品质标准进行对比,从而对建筑产品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如果符合预先所规定的标准条件的建筑予以通过,否则要对其进行加固或补强。如果符合优良标准的建筑则被评为优良品。在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中,对工程项目的品质检查包括度量、比较、判断和处理等四项具体工作。度量,是指利用计算手段对工程项目进行测量和测试;比较,则是把品质标准和度量结构进行对比;而判断,就是根据对比结果判断工程项目是否符合预先所规定的品质标准;处理,是决定被检查的工程项目是否可以验收,以及下一步工作是否可以进行、是否需要采取补救措施等。

结束语

建筑施工的技术的优化是建筑施工企业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所以,施工单位不仅要在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做好技术管理控制,并且施工结束后也要总结经验,提取精华,这有这样才能使得其自身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苏丽萍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7期

[2] 阙树兴.对某建筑工程常见问题和施工技术管理措施的探讨[J].华章,201 0,(09).

第6篇

关键字: 建筑施工 施工技术 技术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建筑领域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由于建筑市场空前巨大,吸引了较多公司在这个领域注入资金。为建筑领域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导致建筑领域管理杂乱。为贪图眼前的利益,许多缺少相应施工资格的建筑公司鱼目混珠。还有些公司为加快工期而忽视对工程监管、验收的必要过程。建筑缺少相应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这将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危害到人民利益与生命。所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简介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定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指建筑相关企业对建筑施工采取一系列的技术管理工作的统称。在建筑施工中,相关施工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施工管理措施来满足能规范要求的施工质量。其主要的要求如下:为保障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同时严格遵守相应的施工规范与标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应贯穿整个工程,直至建筑工程顺利竣工并通过有关部门验收。

(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的主要内容:

1)按规范对建筑设计文件进行细致审核:要求技术人员在拿到图纸后要对图纸进行审查,在浏览图纸后应当掌握建筑工程总体概况。在发现图纸中设计不合理处应当记下,并与设计人员交汇,改正不合理之处再进行相关施工。

2)了解施工环境:在审核完图纸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当对施工场地进行察施,大致了解施工场地的条件和特点为后期施工做好必要的技术准备。

3)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按照技术规范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测量,掌握相关数据。

4)制定施工计划:在对施工场地进行测量后应当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要求制定施工计划,以保证工程能顺利进行。

5)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必要的技术管理与控制:根据国家建筑领域相应规范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技术管理与控制,主要是对工程施工方面进行监管来满足施工标准与施工期限的要求。

6)将建筑设计施工中涉及资料妥善保存:按照国家要求,相关设计施工单位应当在建筑工程项目完工后对该项目的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妥善保存,以便在出现建筑事故时能够调用。另一方面也能为建筑工程结算时提供必要的数据作为依据。

(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的作用

1)在建筑施工中合理的进行技术管理与控制,能够保证施工过程顺利地进行,减少不必要的返工。

2)能够在建筑施工中提高技术人员的施工能力,为建筑企业培养相应人才。同时也确防止施工中不合理的行为发生,让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

3)合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能在保证规范要求的质量下将施工成本降低,以此来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现状

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领域的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工作与先进的发达国家还无法相比。如何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管理与控制制度将是施工管理中一大难题。这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及工程量的积累,通过技术人员的反馈来完善该制度。另一方面导致我国施工技术管理难以顺利提升的是施工队伍的不固定性问题。由于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单位中分包队伍施工人员以农民工为主,这就必然会出现施工队伍缺少相应的技术培训。而且由于农民工流动性较大,造成施工队伍具有不固定性的突出特点。这将导致施工队伍很难高效的管理,必将耗费人力物力在管理不固定的施工队伍中。相比于专业的施工队伍,这样的施工队伍缺乏施工技术的创新能力,也很难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的必要性

1)满足施工及工期要求:采用规范的建筑施工管理能够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提高施工质量,从而避免因为施工不善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实际施工中应当重视施工工期问题,做好工程技术管理与控制工作来确保项目在规定时间内竣工。

2)提高施工质量:在建筑施工中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能避免因不正确的施工方式所造成的设备故障、技术故障,排除建筑施工安全事故。

3)节省施工成本:建筑领域竞争激烈,能降低施工成本将会大大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但是建筑领域往往鱼目混杂,许多建筑企业为挤压盈利空间,以牺牲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来换取盈利。但是好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能在不降低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对此建筑企业应该具有长远的目光,望能正确的认识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的必要性。在施工中开展技术管理与控制可以预防一些施工问题,从而减少在验收与返工中的成本。

4)提高建筑企业竞争能力:如今的建筑领域竞争激烈,做好完善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工作将有力与建筑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施工质量。我国建筑企业往往具有较多的技术人才,但是总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将导致施工水平的下降,从而影响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完善技术管理与控制制度以成为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建筑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

三、落实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1)在施工中妥善保管技术资料:建筑施工中往往会需要或者产生管理性资料,这些资料是施工控制的措施。同时它们也记录着工程施工中相关说明和数据,为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对这部分的资料的管理就显得非常必要,以备需要时可供查阅。在建筑施工技术相关资料的管理中可以采用分项管理模式,将工程技术逐步细化管理。

2 )将技术管理与控制职责落实:为保障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顺利落实,可以将技术管理职责落实到相关施工人员身上。提倡技术管理人员能积极参与职业培训,深入学习规范,了解施工中各个部分的技术要求。在技术人员系统培训并通过职业考核后,将技术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来提技术高管理效率。

3)完善施工中的责任制度:建筑施工中应当注重施工安全问题,应当根据安全原则来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在建筑施工中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用制度形式将项目施工与安全负责人、技术人员联系起来,以确保安全责任的落实。

总结: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在施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我国建筑企业的技术管理尚未完善。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将能促进施工技术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春雨.浅议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与控制[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4)

[2]黄明钢.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浅析[期刊论文].中华民居,2011(7)

第7篇

在施工过程中,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而管理质量和实体质量是其中最为核心的两个。而工程的实体质量实际上就是工程的主体质量,只有具有较为稳固的基础之后,才能保证实体质量的合格。而施工管理质量实际上就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近些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升,对主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房屋的建筑质量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对于施工企业和施工单位来说,为了保证工程的综合质量,必须高度重视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在日常的监管过程中,应当不断创新其管理方法,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一、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特点

1.1复杂性。众所周知,我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巨大,不同区域的地质结构和地质条件完全不同,各类复杂的地形结构分布在全国。其中,西南地区存在着诸多的熔岩地貌,而又有多个地区处于时常发生地震的区域,可以说本国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因此,对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的要求就非常高。在这种复杂的地形情况面前,为地基的稳固处理带来了极大的施工难度,也为相关的施工单位突破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带来了机遇。

1.2多发性。在近些年来,全国出现了多次的房屋倒塌事故,分析其中的原因,大多具有地基的设计不合理,工程的施工质量存在问题等等,给房屋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所以,房屋在建筑的过程中,做好地基稳固性的处理是十分关键的。

1.3潜在性。在房屋的地基施工过程中,工序较为繁多和复杂,通常是多道工序交叉进行,因此会出现不同工序掩盖另一道工序的情况,因此,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具有潜在的隐蔽性,也进一步提升了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所以,工程监管人员在进行质量监管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对隐蔽部分的质量检查。

1.4严重性。在整个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是最为重要和最为特殊的,因此,如果是在工程完工以后才发展房屋地基有问题时,是根本没有补救办法进行处理的,而由地基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弥补的。不管是因为勘察问题还是施工问题,只要地基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房屋失去稳定性,影响整个工程最后的工程质量,严重的甚至需要推到重新建造,给财力上和人力上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1.5困难性。人们常说地基的危机处理难度系数是最大的,这一说法是相对于工程的其余部位的危机处理而言的,而造成工程地基基础问题的原因是非常多的,最为常见的就是工程的地基本身部分,因为其处理起来难度系数较高,其次就是基础上面承载的荷载非常高,如果对地基进行处理,那么必将影响到地基上面的建筑结构,特别是工程在投入使用以后,其地基上的荷载将大幅度的提升,因而给工程的地基事故的处理带来了连锁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地基处理十分困难的原因所在。

二、提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2.1优化地基的选址。地基作为一项建筑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承载整个建筑物体的重大责任。如果地基的荷载超过了地基本身所具备的承载能力,那么,在挑选地基地址的时候,就可以选择独立的地基,因为这种地基的承载能力要好很多,同时工程造价也相对较低。

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达不到需求,属于软土层地基,那么,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地基进行全面加固。通常来说,软土地基是由一些软质的淤泥等没有坚固性的物质组成的,因此,在勘察的过程中,需要对地基的自身结构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选择好地基的处理方案。

2.2地基基础的施工措施和施工技术。如果地基自身的结构是由淤泥组合而成的,并且是逐层降低的话,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将地基的淤泥搅拌。在挑选地基处理方案时,应当综合地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同时注重对地基的不适应性能力要求,在确定好了地基的处理方案以后,在每一个处理环节的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并且进行必要的实验检验。在地基处理完以后,需要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严格恪守各项建设指标,在进行基面上层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地基的沉降情况。

在当前的处理地基的方法中,非常的多,具体选择哪一种处理方法更加适合,需要根据地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在挑选处理方案时,需要重点注意地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的地质结构,分析建筑在建成后所需要的承载能力的,如果是处于地震带上,那么还需要考虑到抗震等问题,进而选择出最为合理的处理方案。在施工以前,为了满足沉降和地基的相关要求,可以采取人工处基或者桩基等措施,在这和两种方式中,第二种的建设资金和难度要稍微高一些,因此大多选择第一种。在选择每一种方案时,都需要对其自身所存在的利与弊进行评判,保证选择的是最优的方案。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都流传着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口号,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的意义有多大。因为房屋的质量合格与否之间关系到社会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质量是社会 的一大焦点。因此,在建设房屋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房屋在建成后的综合质量达标,需要高度重视对地基基础的稳定性进行全面考虑,根据地质结构,挑选出最佳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地基处理方案,同时做好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检查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成的房屋质量合格,进而保障房屋在投入使用以后的安全性,从而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大波.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221.

[2]钟学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80-81.

[3]路培强,王光辉.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河南科技,2013,24:131.

[4]刘永林,郭跃.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科技创新)[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4:1.

第8篇

【关键字】施工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探析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是建筑单位工程活动中直接形成各种形式信息的历史记录,是工程施工全过程详细记录,是评定工程质量等级的重要依据,综合体现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施工技术资料的形成与管理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建筑施工资料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剖析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对策分析。

二.施工资料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1.企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建筑行业标准、技术的日益提升,建筑企业管理模式渐渐地和国际标准接轨,施工资料作为建筑企业管理体系文件的一部分,必须跟上企业发展速度,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真实化、信息化管理。

2.真实记录工程质量

施工资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包含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的基础资料、质量保证资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等,是整个施工过程的―手材料。

3.对工程建设后的后续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工程交付使用―定时期后,由于工程施工、环境、业主使用等原因,工程可能出现一些质量缺陷,施工资料成为工程交付使用后维修、管理、改建和扩建的客观依据,是唯一的工程施工时的现场依据。建筑施工资料能为施工单位在其他工程建设施工时提供管线布局、隐蔽工程等的参考数据,起到范例作用。

4.体现施工企业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资料是由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是工程承保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观反映、记录建筑单位主体及施工过程的重要文件,是建筑单位施工的直接成果之一,它与完成工程主体有同样的重要性,代表着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是评定工程质量等级的重要依据。

5.体现建筑企业内在质量的标准

施工资料是建筑企业技术、经验的积累,可以成为建筑企业内部员工技术经验交流的参考材料,与其他建筑企业技术交流的案例依据,对建筑企业其他工程项目建设起指导作用,可提高企业生产水平和工程质量。

三.施工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料编制缺乏规范性、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

施工资料编制不规范,随意涂改,修改时没有进行划改或者划改人未签名;文字、图标、印章不清晰;当资料为复印件时,没有在复印件上加盖印章;部分资料结论不明确;竣工图不符合规范要求;签字不严肃等。施工资料制作和实际工程进度不匹配,资料编制落后,甚至出现工程结束后“闭关修炼”施工资料。施工资料不完整,部分资料未编制或者漏编,部分资料外借后未及时归还,部分资料保存不妥,检查记录表填写不完整等。“闭门造资料”,一些建筑施工资料找不到任何缺点,现场实测实检、工程项目试验数据堪称完美,与现实规律不符。施工单位在试验中取样频率不足、取样代表数量偏少、取样不具有代表性,甚至有些施工单位干脆不试验,不取样,直接“做”出一组完美的数据,使得相关资料缺失了真实性。

2.资料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施工单位出现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检查而做资料,没有从根本性,往往只抓工程实体质量,忽视施工资料的管理,没有形成专门的施工资料管理规程和奖罚制度,缺乏监督机制。或者有制度但无执行力度,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成为墙上摆设。部分施工单位没有专职资料员。施工技术人员缺乏及时将现场资料归档的责任意识。资料员没有养成及时收集资料的习惯,甚至出现部分资料员不催不做,催催做做的现象。监理工程师没有做好周查月查的工作。环环脱节,导致施工资料管理责任不到人。

3.资料管理纵、横向不交圈

并重,执行与实践交叉的跨工种的综合性工作。项目工程师、施工技术人员、试验人员、材料人员等都各自负责其中某一部分资料的编制与管理,缺一不可,但是经常出现互相间缺少交流,导致施工技术资料中各工种间的技术资料交圈不吻合。

4.资料利用率低下

工程施工过程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查阅施工资料的习惯,而是凭经验,凭记忆查找问题。工程交付使用后出现质量缺陷,没有及时到城建档案馆查询工程技术资料,而是找原参与建设施工人员了解隋况,凭记忆准断。没有发挥施工资料的查询和依据作用。

5.缺少信息化管理

中小型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较弱,还拘泥于传统的纸质化管理,资料管理人员在施工资料的分类、归类、整理上完全凭借工程经验或者照搬别的工程资料管理目录,检索依靠人工检索,工作效率较低,工作成果离标准化尚有距离。

四.施工资料管理对策分析

1.加强组织建设,提高重视程度

成立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组成的施工资料管理和监督机构,定期检查施工资料管理工作,每个分部工程完成后进行大查,并及时归档。选派懂业务、精管理、有责任的优秀人员担任专职资料管理员工作,统一负责对工程项目施工资料的整编工作,专门划出资料存档的场所,确保施工资料保存的安全性。

2.制定资料管理规范

建立施工资料管理制度,细化施工资料管理的各个环节,明确资料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具体内容包含:资料管理流程、岗位设置、书写规范、依据规范、资料内容、移交实检,归档职责、存档办法等。

3.提高资料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资料员及有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学习,培养一支有理论、懂技术、会管理、业务精的施工技术资料管理队伍,使各资料编制相关人员更新观点、提高认识、由被动变主动,认真理解和落实国家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规程,提高施工资料管理水平。

4.将施工资料管理纳入年终考核

施工资料的整编和归存重在同步:施工资料收集与施工过程同步,施工资料验收与工程项目完工验收同步,规范日常管理,保证双同步。各资料编制相关人员的资料管理工作纳入年终考核。

5.建立激励机制

资料员薪资结构打破常规,采取低底薪,高奖励制度。以资料的规范性、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为权重内容,细化考核内容,重奖重罚。相关技术人员考核加入资料编制与管理内容,加强各工种之间的沟通,实现工种资料间交圈吻合。

6.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施工资料

开始信息化管理。通过开发施工资料管理软件,依托数据库实现对施工资料的分类、归类、处理以及检索,推动施工资料管理规范化和高效化。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资料管理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客观的记录施工全过程的情况和数据,是施工过程和后续工程维修管理的纽带,施工资料的好坏―定程度上反应了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建筑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施工资料的重要性,软硬并举,信息化管理,切实的落实建筑施工资料的各项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友军 韩金 谢士杰 施工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期刊论文]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6期

[2]唐孝敏 浅谈施工管理中工程资料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17期

[3]黄勇瑞 论石油化工建设工程中资料管理的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期刊论文] 《广东化工》-2010年12期

[4]吕仁军 关于工程建筑中竣工资料管理的几点粗浅看法[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2010年35期

[5]罗文生 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简议[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年21期

[6]梁春花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15期

第9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高职院校;课程教学

1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在职业院校建筑类专业中的地位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土建类专业一门重要专业课,是研究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主要工种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的一门学科。着重学习新技术和现代科学成果新手段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以及现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调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保证生产安全。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应用及发展,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各种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内容涉及测量学、建筑材料与检测、构造与识图、建筑力学、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等课程,而且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因此,要求教师不仅具有综合的理论知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选用切合实际的方法和手段,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

2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由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动手能力较强的实用型人才,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大实验、实训的比例,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必须拥有较大数量的实训设施、设备。而好多院校往往在这一块上是不容乐观的,当然,校外的实训基地需要学校不断地开拓,以满足学生完成实训的需要,但这做起来也是很难的。多年来,学生在校外的实习中,好多实习单位考虑到学生人多以及安全等问题,无法提供实习条件,这一点很让职业院校无奈。

2.2 理论与实践脱节

由于《建筑施工技术》这门课程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如果只是靠单纯的理论课的教学想让同学们去理解和记忆是非常困难的,同学们大多会觉得很抽象、很枯燥。在做课程实训时,很少有同学能够根据自己对工程实际的理解编写出合格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理论课程学习的课时偏少,学校的实训基地条件有限,学校的资源做不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校外实训基地也无法实现大量学生的实践教学;二,任课教师理论知识较强,而实践经验不足,有的教师甚至就没有去过施工企业,从事过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

2.3 教材建设落后

目前的《建筑施工技术》方面的教材缺乏创新,大多数的教材都是介绍传统的建筑施工工艺,而没有体现出与高职高专相对应的特色教材,而且一些比较成熟和现代建筑中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都很少在教材中体现,反而都是一些枯燥成熟的理论知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材中也没有实际的应用案例,导致学生所学与实际工程相脱节,而且学生不能深入的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方案

3.1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是课堂授课的核心,因而,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在授课之初,教师应重视课程介绍,明确课程的目标、要求、能力的培养及本课对学生以后工作起到怎样的重要作用。如果在第一堂课就让学生明白本课程对他们毕业后工作的作用,而且与目前国家注册建造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考试密切相关,那么他们一定会给予较多的重视,且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实际教学中,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应针对学生特点,结合教学要求,选择主要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同时还要不断收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相关资料,了解新工艺、新技术及最新的相关政策法规,以便能及时的调整讲授内容,补充最新成果,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与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实际保持同步,尽可能的克服教材内容不完善、信息滞后的缺陷。

3.2 建设校内建筑施工实训中心

校内建筑施工实训中心应设钢筋工加工施工实训区、模板设计安装实训区、脚手架安装实训区、砌体施工实训区、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实训区。通过这些系列施工实训,使学生掌握钢筋工、砌筑工、土石工、架子工、模板工等有关工种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施工质量控制、检测、管理等技能。

3.3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为了使学生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有全面的认识和学习,就必须让他们到施工现场进行实训学习。这样,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将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因此,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显的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为公司培训员工,公司安排学生和教师到现场实习,参加顶岗锻炼。

3.4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条件。高职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职业技能,同时也要具备工程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式,让教师走出去,深入建筑施工企业挂职实践,使教师获取企业先进的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念,并鼓励教师作为企业人员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获取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师等执业资格证书。同时从相关企事业单位选聘具有丰富工程施工经验的专家、工程师或技师担任兼职教师,既弥补了“双师”师资的不足,又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社会的联系,还为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5 编写符合高职教育的实用教材、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完成教学的基本工具,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基础性措施。教材建设的好坏不仅反映一所学校教学与科研的水平,也直接体现专业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因而积极组织校内外从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讲授的教师和施工企业中在施工现场多年的工程师、技术员编写具有地区特点、符合现代施工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实用教材。

高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考试内容应加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部分,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回答同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及对知识的掌握能力。除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以外,还可以采用开卷、讨论、答辩、撰写论文及现场测试等形式,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一个相对独立的,与理论教学体系彼此渗透、互相融合、相互支撑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要立足于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以就业为导向,强化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和完善可持续措施,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魏道江.双证通融模式下建筑施工技术教学的思考[J].四川水泥,2014(11).

[2]宋世波.《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新西部(理论版),2014(22).

第10篇

【关键词】装饰工程 施工技术 管理

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基本原则

1. 1 室内装饰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房屋室内装饰是为用户创造良好的居住或者工作生活环境而进行的一项工程项目。所以在室内装饰时要充分考虑使用功能要求,使室内环境合理化、舒适化、科学化;要考虑人们的活动规律处理好空间关系,建筑物结构及空间尺寸,空间比例,充分利用室内有限空间及建筑结构的特点来完成此项工程。

1. 2 室内装饰设计要满足精神功能要求

室内装饰在考虑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还必须考虑精神功能的要求(视觉反映心理感受、艺术感染等)。室内设计的精神就是要影响人们的情感,乃至影响人们的意志和行动,所以要研究人们的认识特征和规律;研究人的情感与意志;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1. 3 室内装饰设计要满足现代技术要求

建筑空间的创新和结构造型的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应取得协调统一,充分考虑结构造型中美的形象,把艺术和技术融合在一起。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现在社会特点,个人喜好等诸多因素。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它置身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范畴之中,要使室内设计更好地满足精神功能的要求,就必须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2.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建筑装饰工程是集艺术、技术、科学为一体的工程,它在建筑工程中属于后期处理工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不断提升对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要求,因而对建筑装饰工程在艺术、技术、科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装饰工程是先对建筑进行装饰设计,客户满意后再进行施工的过程,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装饰工程创新设计与施工的构成;建筑装饰工程所作的工作不光是对建筑物进行美化,而且还需要考虑环境艺术美化;不仅要求室内设计相协调,而且对室内空间整体性有一定的要求,并且需要考虑室内的装饰和陈设等。随着人们对于环保的重视,装饰工程中所用的新工艺、新机具、新技术、新材料等也向着环保型方向发展,进而使得建筑装饰工程和现代艺术、技术、科学等的关系更加密切。

3.加强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方法

3.1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培养

目前,建筑装饰企业所缺少的就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对于企业人才结构进行有效的配置已逐渐成为企业在发展规划中所关注的重点。如果建筑装饰企业的施工技术人员自身素质较高,对于提升该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很有帮助。出于以上考虑,装饰施工企业应当重视企业内部技术人员的培养,针对不同的技术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有侧重、有计划的培养、使用、招聘人才,不断加强自身管理知识以及施工技术的水平的提高,进而对建筑装饰企业的人才进行有效的配置,不断提升建筑装饰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和潜力,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带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3.2 增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权利和职责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企业应当不断建立完善各级技术责任制和技术管理机构,指明每名施工技术管理人人员所具有的权利和职责;企业应当不定期的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国家现行的规范以及行业标准的学习,特别是关于施工质量验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学习,进而使施工中质量标准、施工方法、每个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相关技术要求得到明确,进而有效的进行装饰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鉴定和工程验收等。装饰企业内部应当提倡技术民主,激励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进行创新,定期开展与企业相关的质量管理活动,不断探索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鼓励技术人员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

3.3 装饰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

在装饰工程开工前,工程的负责人应当组织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以工程标书中的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来研究装饰工程施工的总体方案以及施工总体布置,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应及时要求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修改,进而使施工组织设计得到完善,提升施工技术方案的可操作性、先进性并且达到经济合理的要求。开工前应当做好工程技术交底以及施工组织设计,这是有效控制施工成本、进度、质量的前提条件。不同工期、技术含量、施工环境条件以及不同的季节、地区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工程技术交底以及施工组织设计出现纰漏

与传统的装饰施工技术相比,现代的装饰技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不断使用。目前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不断应用于装饰工程中,装饰效果的设计、工程预算的制定都在广泛应用计算机;装饰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应当不断运用计算机网络以便能够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同时提升网络化管理的层次。装饰企业若想实现不断向前发展,就要敢于和积极的应用各种新材料、新工艺、系技术,对于那些经常使用的节能、高效、环保、安全的技术和产品,应当对其优先使用,从装饰工程前期就积极主动的向业主推荐,在装饰设计时应尽量使用这些产品和技术,进而使这些产品和技术成为企业的优势所在。

3.4 注重工程质量和技术资料的检查

装饰工程施工质量是否达标,相关的技术资料是否齐全,直接反应了项目经理和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品,同时这也是工程质量验收部门进行施工质量评判的依据。所以,装饰工程施工企业应当注重对装饰工程质量和相关技术资料的跟踪检查。跟踪检查可以对施工技术是否得当,施工组织设计的效果、质量评定记录、分项工程的质量、施工质量资料等进行有效的监督,进而使建筑装饰工程能够有序的进行,确保工期、工程质量以及成本控制满足要求。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企业可以实行班组互检、个人自检、工序交接检模式同项目经理、质检员、班组长的检验模式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质检员要对整改过程进行监督,确保问题得到有效的纠正。

4.结论

建筑装饰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要求各部分紧密配合的工作,因此在具体施工当中也要注意考虑到施工组织的合理安排,施工工艺的正确进行,施工人员的人身权益,质量验收的安全无误。工程过程中,特别是要注意安全第一的生产原则,保证工程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还要保证各个部分的工艺流程的准确性及质量。再者装饰工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一定要不断地改进完善管理方式和内容。装饰企业只有设计与施工的技术力量而疏于对技术的管理,则企业的真正技术实力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质量的保证、工期的控制和企业的经营效益都将会受到影响。因此,装饰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对技术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在装饰工程项目上加强技术管理工作,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献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J] .山西建筑2009,35(17):201-2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

第11篇

关键词:工民建;桩基工程; 施工技术;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现代建筑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在国内的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工民建筑而言,桩基工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稳定、高质量的桩基工程建设,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尤其对土地质量比较欠缺的一些地区修建高层建筑结构,更是不可或缺。只有稳定、高质量的桩基工程建设,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1 桩基工程施工质量与技术的重要性

桩基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结构其施工质量对工程整体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是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根据建筑工程所在地地质情况的不同,其桩基结构、施工工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导致其施工质量控制存在一定的困难。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针对工程地质情况以及桩基结构、工艺特点等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施工技术控制工作,以此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为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奠定基础,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桩基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其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管理对保障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桩基的选择

桩基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而定。在进行基础设计和施工时,要测量好所需要桩基的尺寸、形状以及支承方式等,然后再进行各种具体形式的选择。在选择桩基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细节和一些不定因素,结合实践具体分析,定制出最适合的工艺和施工方式。

2.1 桩基的持力层不宜过深,持力层过深会使得工程的难度和复杂度都会大幅度增加,也使得开销增大,建造的成本增加,排水工程反而会变得十分困难。所以,持力层的深度一定要经过准确的勘测,然后在进行施工,把握好准确的深度。

2.2 关于冲击钻和旋转钻的选择。冲击钻是依靠冲击和旋转来工作的,一般可用于混凝土和天然的石头,但它不适合钢筋混凝土;而旋转钻是利用旋转产生的研磨或者切削作用来使岩石破碎。两种工具的用途虽然相同,但是在最佳适用范围上也有着细微的差别,所以要仔细研究地质,选择最佳的工具来进行工作。例如,硬质岩,旋转钻就不如冲击钻的效果好。

2.3 要研究和明确桩基地质的特点,比如,岩石风化物被水浸泡过,容易被软化,因此在打管桩时,就应该充分考虑这类问题,做出相应的对策,避免自来水的渗漏。

2.4 桩基的选择中,同样要考虑安全问题。有些地形对桩基的影响特别大,不宜打桩建筑。要选择比较适合、达到安全标准的地质进行桩基工程,才能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千万不要勉强施工,安全隐患的积累容易爆发出更大更严重的安全问题。

2.5 灌注桩和预制桩的选择。灌注桩指的是先在地上钻一个长的圆筒形孔,再灌入混凝土,并且预埋杆塔与基础连接件。这种桩基工程的特点是,在施工时,动静比较小,振动感也比较小,相对没有噪音污染。其中,灌注桩又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根据成孔法的不同,可分为:爆扩灌注桩、人工挖空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和钻孔灌注桩等,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而预制桩是指用沉桩将设备振入或者打入土中,相对灌注桩,预制桩会产生比较大的噪音。预制桩主要有钢桩和混凝土预制桩两大类,它们都是在施工现场制作各种打桩的材料,相比于灌注桩,预制桩操作起来更加简单容易,并且效率更高,因此在城市周边的地区,采用预制桩进行桩基工程还是比较常见的。

3 桩基施工前的准备

3.1 要明确施工顺序。一般情况下,桩基的施工顺序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第一,先打桩再挖基,因为只有先打桩,将桩稳定住后,再进行挖基能够很好的确定桩的位置,使桩位更加稳定和牢固,特别是在处理浅基坑时,要使用遵循这种原则。

3.2 在进行排桩的施工时,一定要注意进行分段施工,或者从中间开始向两头进行施工,切勿从两头向中间施工,否则,会使排桩不齐而影响工程的整体进度。

3.3 选择桩基进行的具体地址时,要注意周围的建筑情况,若无建筑物,则不用考虑;在有建筑物的情况下进行桩基过程中,不能从无建筑物一侧开始施工,这样可能会因为工程的变化而影响周边的建筑。

3.4 在进行群桩的施工时,要用从中间开始施工逐渐发散到周围的方式来展开施工,这是在施工顺序上必须遵循的原则。其次,考察和各项准备工作。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对于工程的整体进度十分重要。(1)要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对施工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的勘查,并且做出书面的报告;(2)要制定出明确的施工流程和进度表,可以督促整个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按期完成任务,进度表中需要考虑到,因为一些天气因素或者突发因素而产生的一些意外,进行备案,这样才能保证工程万无一失;(3)在施工前,应该联系好各项施工单位,确保各项施工单位调度好施工人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和合同需要准备好各项资金;(4)根据提前拟制好的施工图,对现场进行各种数据的测量和核查,确保各种数据的精确性;(5)关于泥浆制作的问题,要严格按照要求的比例进行原料的购买,并且进行一定量的储备,以防万一。

4 预制桩的技术特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预制桩主要分为钢桩和混凝土桩两大类,其中钢桩分为H 型钢桩和钢管型;而混凝土预制桩则具有施工速度较快、坚固耐久和荷载量大的特点,而且它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其中,也有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和混凝土实心方桩两类。

4.1 打桩前,运输时要注意运输方式的选择。在施工场地中,距离相对比较远的,应该用平台车运输;而距离相对比较近的,可以直接用起重机吊运。打桩顺序和运输中,也要主要顺序的问题,一定要边打边运,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效率。

4.2 最好不要在施工场地内直接推拉桩体,避免引发安全事故,在施工场地,一定要注意佩戴安全帽。堆放桩体时,应该平躺着堆放,同时也要保证堆放的地面比较结实和平整,这样也能不对桩体产生损坏。

4.3 堆放时,应该注意分类堆放,这样可以比较大的节省场地的空间,要将相同规格的桩体堆放在一起。

5 灌注桩的技术特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灌注桩的流程相对比较复杂,也相对比较细腻,需要注重的细节也很多。相对预制桩,它的成本要求更高,但是产生的噪音很小,所以灌注桩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5.1 在准备工作中,应当对地质进行详细的考察和分析,要对钻孔的排渣情况进行测试,并且根据测试情况,重新设计钻孔的形状和选用合适的钻孔方法。

5.2 为了防止在实际操作中发生开挖面坍塌的情况,要对开挖面设置止浆墙,止浆墙是指预先构筑能够承受最大注浆压力并且防止漏浆和跑浆现象发生的混凝土构筑物。止浆墙的构筑也要根据开挖面来具体设置参数,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才能避免意外的发生。

总结

综上所述,工民建中的桩基工程是整个工业或者建筑工程的基础,做好桩基工程施工技术需要具有良好的地质勘查能力,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桩基选择,除此之外,也要熟悉各种桩基工具的用途、性能和适用范围,要懂得各种打桩技术的操作方法。先要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然后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不断提高桩基工程的施工水平,也能不断促进工民建行业的整体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尧良. 浅谈桩基施工技术设计与施工控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3)

[2] 王成钢. 高层建筑灌注桩施工应用技术探讨[J]. 山西建筑. 2013(08)

[3] 李国厚,赵明富,徐君鹏.PLC 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J]. 矿山机械,2009(4)

第12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框剪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很多新颖的建筑形式与结构不断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框架剪力墙在这期间得到广泛的使用与关注,这种结构建筑形式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中被使用的越来越多,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建筑工程结构体系。

1 框架剪力墙结构概述

所谓的框架剪刀墙结构就是一种主要的承重结构,主要组成部分是各种框架结构以及剪刀墙结构,一般的,建筑工程中最最普遍使用和采取的承重结构主体就是这种结构形式,是各种工程和建筑中不可或缺和最广泛使用的。这种结构形式有几个典型的优势和优点,这种结构施工比较简单方面,同时在空间的占用上也相对较少,并且有很强的承载负重能力,鉴于其种种优势与特点,各种建筑工程中对这项结构技术非常关注与重视,同时在整个建筑施工中也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注意与关注的关键部分与环节。

1.1 框架剪力墙结构概念。框剪剪力墙结构也可以叫做框剪结构,这种结构中不再使用传统框架结构中的梁柱等,取而代之的是使用钢筋混凝土墙板作为主要的结构支撑与构成,使用这样形式的剪力墙以承载工程水平以及垂直方向的负荷,在一定程度上使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得到一定的保证与提高。使用钢筋混凝土墙板主要是作为一个结构支撑,负荷各个方向的压力,这种结构一般具备相对较强的硬度与刚性,同时整体性较强,同时也避免出现筋梁外漏的现象,它有利于在居住室内进行相应的家具布局与设置等,同时也便于安排空间的布局与使用。在一般的住宅建筑工程当中,框架结构被广泛的使用,也是使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并且这种结构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1.2 框剪剪力墙结构受力特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应用是由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共同组成的,是根据两种结构不同的抗侧力形成。所以,框剪剪力墙结构在应用的过程中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也不再是传统的框架结构,而是两者共同作用的一种综合结构体系。因为它在下部结构中有着剪力墙位移小、抗拉结构高,因此能够承担起大部分的水平荷载能力,而在上部建筑结构中是一个相反的环节,由于剪力墙结构位移的不断增加和外部荷载的提升,框剪结构则逐渐出现内收的趋势,这就形成了剪力墙按照水平剪切变形原理来进行处理,并针对其负担的外荷载水平力和附加水平力综合分析,这就形成了上部结构剪力小的优势,也为工程质量提供了安全保障。

1.3 框剪结构施工中显示的优势与优越点。所谓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共同组成的,属于一种一体型的综合建筑结构,其具有很多优势与优点,所以在应用上非常普遍,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框剪剪力墙结构构成的建筑空间比较灵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不同的要求与个性,有利于现代化建筑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人们也习惯把框架剪力墙结构称为框剪结构,一般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这种建筑结构,需要设置相应数量的剪力墙结构,从而形成灵活的使用空间,使现在人们不同的个性要求与需求得到满足与实现,同时也顺应了建筑工程不断向个性化发展的趋势与要求。

2 某工程框剪剪力墙施工分析

某工程占地面积 2000m2,总建筑面积 10050m2,地上 16 层。本工程基础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电梯井部分设置剪力墙,屋盖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

2.1 工程特点。当前,国家相关单位或者建筑相关管理部门有关于对高层混凝土的相关规定与标准要求,具备相关的比较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与规范。这些规定中有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剪力墙的设计得方面的要求。在当前广泛使用的框架结构之中,如果在剪力墙结构内部使用的混凝土总量较少的话,必须在施工时对机构的稳固性等做科学的具体的计算与核准,并且对于钢筋和混凝土的配量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定,从而确保建立剪力墙与框架结构能够相互系统的协调与工作。以当下的小高层框架结构剪力墙为典型事例,在工作中要注重对下述几个方面的分析与研究:1)对于小高层框架结构剪力墙的设计施工,一般不会去改变整个结构,只是对室内的空间做个性化的灵活的调整,对于承重结构不会触及,它的承重主体以及主体结构依然还是框架结构。2)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是一个稳定的不能随意移动的结构整体,正因为其就有上述特性与特点,所以在钢筋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要对于整个框架结构系统模式和管理方式要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和分析,如果发现任何不足与问题要及时解决与处理。特别是如果设计不能符合规定的要求与规定,此时就要适量的设置适宜数量的剪力墙,避免出现超出规范的过大的位移与变动,满足规范的要求与规范。

2.2 施工难点。在剪力墙框架结构施工过程当中,有很多施工技术难点与要点,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困难,也有发生事故与隐患的各种可能性,上述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施工条件的限制与制约。在这个施工现实过程中,施工技术难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体量相对较大,且工程繁杂。本工程在施工中平面尺寸是以异形结构为主的,总建筑面积为10050m2。结构实体工程量较大,总用钢筋量约 650t,混凝土用量约 2800m3。上述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工程之大,涉及的工程量多且繁杂。2)相关设计众多繁琐。这个工程设计整体比较复杂,本工程整体设计复杂,平面为几何组合体,空间个体互相开放。楼梯口、电梯井数量较多。各层设计高度不统一,出现众多错层现象。在立体上呈现不同的造型要求,需要涉及的造型很多,同时还有很多装饰性的建筑要求,此住宅是十余层的跃式设计,并且屋顶有相应的坡度要求。同时结构构成有很多截面大小与规格,梁柱节点也呈现不同的规格与形式。

2.3 主要施工技术分析。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a.设置柱筋定位箍筋框,墙体水平梯格筋和竖向梯格筋来控制钢筋位移。对于圆柱的箍筋及定位筋,通过实体放样制作定型加工模具,取得良好效果。b.针对钢筋密集的梁柱节点,先采用计算机绘图放样,然后按 1:1 比例在现场制作模拟样板,明确每根钢筋的具置、交叉形式等,用以指导现场施工。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a.混凝土模板施工。本工程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应达到混凝土规范及设计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对墙、柱、梁、板模板的选型及细部节点优化进行了控制,取得了较好效果。b.高支模板支撑架体系施工。本工程有首层高5.5m,如何保证支撑架体系的安全稳定是施工控制重点。高支顶板模板采用支撑体系均采用碗扣架,采用品茗施工系列软件(安全计算部分)进行安全计算,所用钢管、木方等相关材料的计算参数经过现场实测实量取值。

3 结论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框架剪力墙被广泛使用并不断得到改进与发展,这种结构被广泛的采用在各种建筑工程之中。本论文主要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说明,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其中的技术要点做详细的说明,以期能够为类似的工程或者同仁借鉴与引用,从而保证相关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并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