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1 13:39: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创新创业工作思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一种趋势,而作为青年人的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大学生新媒体创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
>> 新媒体视域中农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进展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研究 试析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创新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建设及引导机制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 自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创业就业教育创新分析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新媒体视角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调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http:///doc/5389242-5625822.htm
[3]翟漱文.技术革新背景下大学生的新媒体创业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33)
[4]朱晓芸.梅伟惠.杨 潮.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2(09):82-85
[5]韩旭.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J].新西部,2009(22)
[6]杜运周.高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对接方法探讨――台湾中山大学的经验介绍[J].高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对接方法探讨,2011(3):35-38
[7]娄立原.吕菁.大学生新媒体创业创新训练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14):79-81
[8]魏芬.李琴.”专兼结合”的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初探――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2(05):23-25
[9]张志.袁梅.聂卉晶.基于微信公众账户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平台运行管理机制研究[J].科学导报,2015(1):294
关键词: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44-01
一、构建“三递级”创新创业人Jl"培养体系
学院在多样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观指导下,构建创新创业课程群―创业班级群一创业专业的“三递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需求。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群。根据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构建了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大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先后开设《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公选课,《商务礼仪》《广告设计》等专业选修课和《创业实务》等专业必修课。
设立创新创业班级群。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不同需求,学院有针对性地设立创新创业班级群。采取自愿报名和课余时间上课的方式组建跨专业的电子商务、广告设计等创业实务班。本着双向选择原则,与企业合作设立“大北农”、“伟嘉”等创业冠名班。针对管理类专业特k色,以自然教学班为基础,设立以企业实际操作为特点的创业实践班。开办创业管理专业。学院不断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发挥管理类专业群的优势,在全省率先开办创业管理专业,创新“三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业学习+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的课程体系,建立“模拟创业、校园创业、校外创业”的实训体系,填补了高职教育创业类专业空白,探索出了高职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新路。
二、建立“三全面”创新创业人才运行体系
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学程、汇聚全员合力,建立全体一全程一全员的“三全面”创新创业人才运行体系,有效保障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持续化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按照“面向全体、分类培养;立足专业、构建体系;搭建平台、强化实践;扶持孵化、跟踪服务”的工作思路,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群,优化知识结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达到培养“能创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全学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大一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般教育;大二阶段,面向有创业意识学生的专门教育;大三阶段,面向有创业方向学生的应用性教育。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育人全学程,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在课程中引进角色扮演、拓展训练、创业模拟等体验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反思。
“全员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成立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教学、就业、科研、团委等部门联动机制,协调“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平台建设、创业政策支持、创业综合服务”等工作整体推进。坚持内培与外引并举,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全院教职员工通过多渠道多形式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双师教师培养计划”,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兼职教师,现拥有专兼职创业导师34人。制定保障文件21份,形成了《黑龙江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制度手册》、《黑龙江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使用手册》。
三、实施“三步曲”创新创业人才实训体系
学院为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丰富实践经验,助圆创业梦想,构筑创业训练―模拟经营一孵化实战“三步曲”创新创业人才实训体系,助力学生实现创业的梦想。
搭建创业训练平台,提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学院搭建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和“创业能力提升”训练平台。牵手百名企业家与千名大学生分享创业经验;创建“创新创业咨询顾问库”;以大学生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自励公司等学生社团为载体,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助推计划”,开展创业计划大赛、自励精神培训等各类活动1800余次。
创建模拟经营平台,丰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模拟公司项目,是国际上通行的“以创业带动就业”实岗培训体系,通过组建模拟公司,确定架构,分析经营环境,尝试经营业务以及完成各岗位和各商业环节的实际业务活动,学生体验到真实的商业环境和商业行为,有效地提升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和创业意识。
打造创业孵化实战平台,助圆学生创业梦想。学院依托职教集团化办学项目,建成9个“校中厂”、15个“厂中校”,通过专业实训,学生可切身感受创新创业实战环境。通过合作开设网购店铺,开发手工创意产品等途径为学生提供项目,为适合商业化运营的项目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四、形成成绩成果突出社会影响显著的示范效应
技能大赛成绩斐然。近三年,学院有2500余名学生参加各类各级大赛,获得各级奖项300余项。其中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全国职业院校“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等国家级创新创业赛项72次,参赛学生300余人,取得了奖项52项。
一、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成效和体会
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区科技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不断创新发展举措,优化发展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发展技术先进型服务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由于“退城进园”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区着力实施以技术先进型服务业为主导的科技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技术先进型服务业,积极推动科技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以亚联开源、中拓信息为龙头的软件研发,亿唐动画、龙盛动漫为龙头的动漫制作,泛亚信息、恒烨科技为龙头的服务外包三大技术先进型服务业产业集群,为推动全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2、推进“三创”载体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按照“五年目标四年完成”的总体要求,我局全力推进“三创”载体建设,按照创意设计、软件研发、服务外包等产业的不同需求,打造了北仓门创意产业园、广瑞路创意产业园、广益家居创意设计园、东方广场b栋等各具特色的“三创”载体,进一步优化了我区科技产业的发展环境,为我区科技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提升科技管理水平,扶持重点企业发展。
为了更好地为我区科技企业服务,我局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管理方式,全心全意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科技创业人才。20__年,我局组织了24大类共45个企业和项目申报省、市各类科技、科协计划,其中 27个企业和项目已申报成功,争取各类科技项目扶持资金127万元,企业研发经费共计3457.5万元获批税前列支。在项目申报数、获批项目数和争取扶持资金等方面均超过了前五年的总和。值得一提的是,泛亚信息、亚联开源和恒烨科技成功获批企业研发机构,填补了我区技术先进型服务业研发机构的空白,显示我区科技产业的转型升级已初见成效。
4、集聚高层次创业人才,构筑创新创业高地
近两年来,我局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创业,成功引进了一批海外科技创业团队和项目,贾栋“高可信linux系统”项目,林显邦“公钥跳码芯片”项目和成岗“日本软件外包”项目落户东方广场,同济大学张苗苗“高速数据采集系统”项目落户广瑞路创意产业园,赵宁“三维水墨动画”项目落户北仓门创意产业园。通过对落户项目的精心培育和全力扶持,我区的“530”企业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有望成为我区科技产业新的增长点。
5、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为充分利用我市“8+1”政产学研合作平台、我局积极组织科技企业参加各类产学研活动,推动企业与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攻克技术难关、引进专业人才、共建研发中心等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帮助企业完善核心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我局还进一步深化了与同济大学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的合作,达成了双方共建同济大学无锡软件园的协议,有望借助同济大学的影响力实现我区技术先进型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回顾总结近几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特别是通过这次深入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提升服务水平,才能够有效地推动科技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局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政府行使科技管理职能的部门,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职责。虽然近年来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工作上作了有益的尝试和努力,在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上也有了一定提高,但对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见,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工作思路还不够宽
我局对以往科技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和思考,特别是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全社会的创新需求,适时调整了工作思路,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科技发展战略思路上依然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对科技产业的总体布局和高端化发展考虑不够,推动科技创新创业的思路还不够活,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的思路还不够系统。
2、调查研究还不够透彻
虽然我们能够不定期地深入到区内科技企业和各街道了解情况、分析研究,但是总体来说,调查研究工作还不够透彻。在企业经营层面,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如何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化危为机的调研还不够深入,对改进政府服务水平作用有限。在产业发展层面,面临日新月异的国际科技形势,如何因势利导,巧妙地借助国际科技产业转移的机遇推动我区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的调研还不够细致,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3、工作措施还不够有力
虽然我局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对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近两年来,通过赴国内外先进城市进行拜访推介活动,以及广泛借助各种资源,在重点企业引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项目源和信息源拓展方面的力度还不够大。此外,在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层次等方面的工作措施也不够有力,还不能满足我区科技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存在以上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因为:
1、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还不够深入透彻
我们深知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也采取一定措施强化理论学习的力度,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深化。但是由于忙于应付日常事务性工作,学习抓得还不够紧,特别是不能很好地集中时间和精力,对科学发展观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工作中受过去的经验、观念束缚还比较大,有“求稳”的心理,影响到紧迫感、危机意识、创新意识的强化;面对区域发展竞争和科技资源相对紧张的压力,在工作中自觉不自觉有“求快”的心理,“又好又快、好字优先”的意识有,但行动上还不够坚决;面向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对科技创新的强烈需求,往往把目光和精力更多地聚焦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上,难免出现“求当前”、对长远谋划不够的问题。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不够全面彻底
在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虽然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力完成好各项目标任务,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不够全面彻底。主要表现在:三创载体的建设速度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重大项目的引进力度还不够大,科技产业的管理水平还不够高,对科技管理工作的理论性研究、经验性总结和规律性归纳还不够系统。
3、探索实践科学发展观还不够开拓创新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尽管在推动科技产业发展和创新科技管理模式上也动了许多脑筋,进行了一些探索和
实践,在重点项目引进和科技企业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还有许多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在三创载体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做到思路创新,在重大项目的引进方式上还没有做到全力突破,在科技企业的扶持上还没有做到针对有效。三、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努力方向
当前,我区正处于优化发展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科技工作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非常严峻。我局将充分认清形势,切实履行职责,针对社会意见和自身查找出的问题,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高的目标、更扎实的工作态度和更开放的思路抓创新,以“科技创业与服务外包促进年”为契机,全面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一手抓三创载体建设,一手抓科技企业集聚,全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为__优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着力于思想大解放,提高科学发展的意识和水平
充分认识科技部门在推动全区科学发展中所肩负的重任,以新的思想大解放推动科技创新大发展,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技产业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建设创新型城区的自觉行动。要从注重当前发展向注重谋划长远发展转变,高度重视对事关全局和长远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研究,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助手。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快转入创新驱动型发展轨道,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突出园区特色,争当自主创新推动科学发展的先行军。勇于开拓创新,以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谋划__科技产业发展,不断查找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敢于突破过去,善于超越自我,找准科技创新工作的突破口,在推进高端产业发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规划建设科技平台,打造科技人才队伍等方面真正取得重大突破,做出显著亮点。
2、着力加快三创载体建设,提升三创载体质量和内涵。
全力推动北仓门苏豪仓库“腾笼换鸟”计划的全面实施,加快建设北仓门创意产业园二期,确保年内完成改造工程。做好同济大学无锡软件园项目的跟踪与推动,加快完善地块建设计划,尽快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争取在年内开工建设。切实做好广益科技大厦、__留学生创业创意园、国际创意港等在建园区的指导和协助工作,努力建设符合科技产业需求的高水准专业园区。整合城区楼宇资源,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打造科技产业主题楼宇。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广瑞路创意产业园的管理建设,不断提升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力争到20__年,累计建设超过30万平米的三创载体,为我区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着力加强招商引企力度,增强科技产业集聚效应
强化对国内外软件和服务外包重点企业的招商推介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全力拓展项目信息源,努力吸引业内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在我区投资落户,推动我区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切实加强“530”项目的拓展和申报工作,大力引进符合城区特色的领军型留学归国创业项目,实现“530”a类项目的突破,打造我区科技产业新亮点。继续注重对区内科技企业的扶持和培育,为企业争取各类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重点培养软件、动漫、服务外包等技术先进型服务业龙头企业,努力实现高端科技产业在我区的集聚发展。
4、着力完善人才引育机制,打造科技人才集聚优势
切实把加快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集聚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创业的当之急,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引育机制,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大力引进各类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重视引进一批善于组织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科技型创新创业人才,加快引进对我区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发挥引领作用的领军型人才,真正使各类高层次人才成为推动我区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主导力量。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工作的政策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不断加大科技人才引育力度。
5、着力增强政策引导力度,形成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围绕国家产业导向,通过组织科技项目申报等工作,积极引导各类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提高政府科技资金的引导性和针对性,更好地突出科技项目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抓住各级政府加大投入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科技项目、资金的力度,促进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质量的提高。紧紧抓住高新技术企业新的认定管理办法,引导企业进一步提升技术研发能力、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充分发挥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好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的申报工作,打造一批科技型示范企业。
6、着力营造自主创新氛围,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建设
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继续加大专利工作的宣传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和运用能力,切实引导规模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最大限度地创造知识产权,为增强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发挥支撑作用。采取主动服务和典型引导的方式,帮助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增强知识产权创造与与保护意识,实现专利申请的突破。引导辖区内的中小学及个人共同参与发明专利的创新创造,营造全社会关注重视知识产权工作,高度重视专利结构的改善,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
7、着力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完善科技创业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同时引进专业化的配套服务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从手续代办、人才培训、认证咨询到风险投资等全方位的服务。积极帮助企业协调税务、工商等政府职能部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经营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使科技企业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安心发展。不断加强与境内外重要行业协会、投融资机构、专业服务机构以及业内龙头企业的沟通交流,努力拓展科技产业关系网络,为企业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提供更多的市场机遇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走出去”、“引进来”,通过多元化的合作来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的各种实际困难,化解企业经营风险,为他们在__的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
8、着力加强自身班子建设,提升推动产业发展水平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40次会议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这既是对人才工作的新希望和新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总的指导方针与发展方向。
识 才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得人才者得天下。这就需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不断拓宽人才工作思路,开阔用人眼界,真正把优秀人才发掘出来。要有慧眼识人的能力,发现人才不局限于一时一事,全面、客观地评价人才,善于发现人才的优势与长处并充分利用,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经常性地深入到基层一线,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确保本地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要打破人才壁垒,建立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地优秀人才为我所用。还要有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气度,不唯年龄、不看学历,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世俗、唯才是举,积极为人才成长铺设“高速路”,最大限度地将各类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中来。
爱 才
人才也是人,只有真正关爱人才,才能留住人才,并充分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用。要完善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要高度重视人才的物质需求,尽力提高人才的物质待遇,为人才的生产生活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尤其是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要设立专项资金,在薪金、住房、医疗以及配偶工作等方面均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同时,还要充分重视人才的精神需求。建立健全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定期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进行表彰奖励。对业绩突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要开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不受学历、资历的限制,让人才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爱护。
敬 才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核心竞争力,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人才的意识,不断提高人才的社会地位。要大力宣传人才对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让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根深蒂固,让人才真正感觉到自己“吃香”、感受到社会的整体认同感和自豪感。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宣传渠道,对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广泛宣传,不断激发人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人才只有感受到自己受尊重,得到社会充分认可,让他们有荣誉、有地位,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对事业的责任感,才能有持久创新的动力。
用 才
人才工作的最关键环节就在于用好人才,用好人才就要为人才能够充分发挥才能筑好平台。要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建设的模式,围绕本地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科技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为吸引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提供依托。要以人才市场和园区工业建设等为依托,积极构筑人才聚集强磁核心,全力打造转型升级创新创业平台,让各类人才都能够百花齐放、各显神通。要尊重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有意识地给人才“压担子”“派任务”,让他们在不断的磨炼和考验中成长。
(责编/彭澜)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根基,要能经历住风雨考验,抵挡得住腐蚀诱惑,坚守正确的价值观永不动摇。一方面,以团总支和班级活动为契机,积极宣讲社会主义新时代系列文件。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培养自强不息、刻苦钻研的精神;以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学校规章制度为依据,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力争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学生。另一方面,关注特殊群体,解决个体事件。本学期,我承担2015级、2016级两个年级辅导员工作,一些学生由于家庭变故、身体疾病、学习困扰等原因出现了思想波动,作为辅导员,发现问题后及时引导,找到问题症结并给予解决。
二、提升学业指导效果,有的放矢。
高校辅导员开展学业指导是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在开展日常工作中,我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提供专业的学业指导,以帮助学生规划学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第一,严格落实学业预警制度。本学期初,根据2015级、2016级上一年度学习成绩,我对两个年级56名学生下发学业预警通知书并召开学业预警说明会。说明会上,邀请会计学院院长,学生工作办主任对上述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告知学业预警的严重性及弥补标准。
第二,坚持辅导员深入课堂,了解学生听课状态。本学期,坚持每周深入学生课堂,针对2015级、2016级,共进入课堂50余次,累计60课时。课堂发现问题我会及时与学生、专业课老师进行沟通,督促学生重视课堂学习效果,提升自我专业素养,锻炼自己学习能力,夯实专业理论基础。
第三,开展学术性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本学期,共组织2015级、2016级学生参加学术性讲座8场,邀请校企合作单位、学院院长、学院系主任、对外交流中心教师作为主讲人。针对2015级学生,主要侧重于留学信息、考研、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展开学术性讲座;针对2016级,主要侧重于专业知识拓展,专业学习方法提升、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个方面展开学术性讲座。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创业项目质量。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根据学校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课程要求,本学期,由我负责会计学院创新创业项目行政工作。半年来,组织2015级学生进行小组项目阶段性推进答辩会3场,学院抽查答辩会1场,覆盖2015级42个小组,参与率100%。2015级创新创业项目已经进行一年,本学期答辩主要审核各小组项目的推进情况,围绕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措施,项目已取得的成果、预估项目最终产值三方面进行答辩。收集8—12月份会议记录210份,教师指导记录210份,项目总结210份,学生工作小结1000余份。2016级本学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工作。学期初,邀请会计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智浩老师进行2016级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专题讲座,介绍了选题标准、立项申请书撰写内容及方法、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各项常识。组织立项审核会1次,期末立项答辩会1次,指导教师及442名学生全程参与,覆盖了100%。收集立项申请书41份,均能够与专业紧密结合,学生全部通过期末立项答辩,获得学分。
四、贯彻“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强化班级建设。
班级是学院来管理学生的有效组织,班级建设是促进班风形成的有效方式。半年来,我贯彻落实“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及时与班主任沟通,了解班级动态。一方面,明确优良学风班评比标准,号召班级同学树立集体意识和荣辱观念,将班级建设纳入班主任考核内容,鞭策班主任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定期召开班级干部交流培训会。通过与班级干部的定期交流,了解班级运行情况及学生日常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在交流中侧重培养班级干部的工作能力,号召班委构建学习型组织和班级文化,为班级凝聚力提升及建设工作夯实基础。此外,期末阶段重点强调诚信考试重要性,签署班级诚信考试承诺书,严肃班级考风,清净班级学风,促使班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五、树典型、立榜样,公平开展评优评先工作。
本学期,相继进行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习奖学金、综合素质奖学金的评定、公示、汇总上报工作。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过程中,我严格按照评定标准进行人员筛选,2015级和2016级共计22名学生获此项奖励,她们均是品学兼优且家庭困难,确保国家励志奖学金效果最大化;学习奖学金评定过程中,班级名额分配与优良学风班排名相挂钩,确保参评学生学习优异,无处分,两个年级共计200余名学生获此荣誉;综合素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侧重学生工作表现突出、贡献度大、学习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干部,两个年级共计30余名学生获此奖励。
2016年,我办将紧紧围绕全区“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目标任务,牢牢把握稳定和扩大就业这一主线,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失地农民四大群体就业,完善政策、培训、服务和保障四大体系,继续按照“12345”的工作思路,实现五个转化,科学谋划好新年度就业工作。
“1”是队伍建设由制度建设向文化建设转化。
通过开展贯穿全年的“立足本职岗位,我为单位贡献啥”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推进就业文化建设,通过专家授课、科室轮流主持讨论等方式,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热情,体现个人价值,找到正确定位,促进就业创业工作。
“2”是数字化立体就业“云平台”、创业学院项目由建设向深化服务转化。
数字化立体就业“云平台”已于2015年底投入使用,2016年将进一步完善“云平台”网络建设,并向街道、社区延伸,发挥就业服务信息化优势,打造数字化就业区。创业学院项目已公开招标,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由济南大学专业老师、成功企业家、就业办负责创业工作的人员共同组成专业服务团队,成立济大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向企业提供创业咨询、营销策划、市场预测、产品研发、金融支持等全方位的服务,对企业进行人力资源、产品营销、盈利模式等方面的指导,从而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帮助创业者创业成功。
“3”是“小额贷款回收难、人事断保续保、培训如何服务于就业”三个难题由思路设计向彻底解决转化。
针对小额贷款贷出后回收难的问题,2015年在街道人社中心的协助下采取法律手段追讨贷款,2016年将进一步追讨贷款,并做好新贷款的维护,彻底解决贷款回收难问题。2015年,我办组织工作人员对2万余份人事档案进行拉网式排查,今年将为人事档案排查工作收尾,彻底解决因断保问题影响退休上访。今年,我区将进一步加大高质量稳定就业培训补贴发放力度,每月组织一次定向招聘会,继续开展订单式培训,使培训机构始终围绕就业开展工作。
“4”是外来务工人员四级服务网络建设由点向面转化。
在建成区外来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七贤街道人社中心外来务工者服务窗口—大学仕花园社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站—超意兴餐饮有限公司外来务工者服务联盟四级网络的基础上,在全区6个城郊街道推开,建成以区级外来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为主导,街道,社区,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农民工服务体系,打造完整的机构服务模式,为外来务工者提供贴心、全方位服务。
“5”是扎实做好就业、失业、就创业培训、就业援助、基层服务平台建设等五项工作,由粗放式服务向精准化服务转化。
针对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对服务对象开展分类服务,由粗放式服务向精准化服务转变。例如,利用数字化就业“云平台”对接企业招工和个人求职信息,实现点对点就业服务;在稳岗补贴、创业补贴、社保补贴等发放过程中,建立健全各类台账,完善跟踪服务机制,实现动态化管理,确保服务质量。
今年来,我镇工业经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招商引资求突破,育强产业壮特色,改革创新增活力,优化环境快发展”的总体要求,立足自身基础优势,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经济外向化、着重在园区带动,特色产业支撑方面下功夫。通过项目推进、强化品牌建设、注重科技创新、取得了较好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成绩
1、工业生产总量增长较快。全年工业增加值计划为7.8亿元,全年预计8.1亿元,占计划106.4%,比上年增长30.6%;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计划为28亿元,全年预计31亿元,占计划110.7%,比上年增长27%;全年入库工商税计划为4400万元,全年预计4400万元,占计划100%,比上年增长25.7%;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为4亿元,全年预计4.4亿元,占计划110%,比上年增长38.8%。
2、经济增长点不断突出。一是今年新开工亿元项目东成(江苏)机械有限公司、丽伟家纺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华远石机、九鼎机械2个。竣工投产上海贝思特公司、神彩墨业、九鼎机械公司、华峰公司、华谊石油厂、泰西斯公司、正宇机械公司等13个企业。为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20__年底税收过百万5家,20__年底预计超百万企业8家,新增定报企业10个。三是全镇引进工业项目52个,投资总额突破4亿元。“三外”工作已完成全年目标,全年协议引资500万美元,外资实际到帐119万美元。
3、特色镇建设成绩显著。今年围绕中国鞋机城建设的工作重点,制订了《中国鞋机城建设工作方案》和《20__年创建中国鞋机城工作意见》,制作了鞋机企业灯箱广告一条街,运作了鞋机商会,建立并运行了鞋机商会网站,创办了《??鞋机》简报,编制了中国鞋机工业集中区规划。高起点规划了6000亩的中国·??鞋机城,稳步推进冈中民营创业园的建设,成功举办了中国·??鞋机博览会,筹建了鞋机检测中心,全年新增鞋机企业15家,集聚了社会资金,放大了载体作用,壮大了支柱产业。
4、科技创新继续加强。今年组织申报并列项省星火计划7项,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火炬计划3项,省高新技术产品7项,市高新技术企业5家,申报市区科技计划7项,国家专利31项,通过星火计划项目验收6项,争取无偿资金70多万元。全年企业共通过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8个,名牌产品2只。
5、企业破产难中推进。积极推进大龙、耐丽思、石油机械厂、华英鞋厂、工具厂等5家企业的破产改制工作,千方百计化解破产改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帮助破产终结企业迅速重新启动,焕发生机,今年破产企业都已恢复生产。
6、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年初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265份。正常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全年对企业安全生产检查12次,发出整改通知书90份,杜绝安全隐患130次,全镇工业企业未发生较大、重突大安全生产事故。维稳工作变被动处理上访矛盾为主动下访解决问题,对重点对象落实包保责任,对重点时段落实专人负责,全程跟踪监控,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今年老职工上访明显下降。
7、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圣王油墨有限公司、凯悦粘合剂厂、富康浴业用品厂、宏达化工厂等四个生产和使用化学品的企业生产设备已全部拆除,减少了环境污染。创建省环境优美乡镇的规划通过了省环保厅领导及相关专家的评估认证,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工作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民生村获得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8、服务措施扎实到位。上半年进行了银企对接,为企业融资55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9、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年共发展民营企业122家,个体工商户880户,注册资金2.07亿元。
二、主要做法
在组织经济工作中,坚持科学决策抓重点,改进方法抓难点,齐心合力抓热点,攻坚克难抓亮点,力促工业经济上水平、出成效、创特色。
1、明晰工作思路,果断实施四大工程。一是实施工业强镇工程。坚持三着并举:一抓蓝多特、华跃、坤泰、华森、晨龙、弘佳为代表的企业扩能增量,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二抓豪邦、东成、泽田、为代表的企业增资合作,帮助企业提质增效;三促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积极培植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全年发展私营企业(文秘站:)和个体工商户1002户。二是实施项目兴镇推进工程。发展经济必须要把项目为把手,以项目推进促经济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重抓工业项目,突出外资项目,
主攻大项目,引进好项目。三是实施改革创新工程。改革是“发动机”,科技是“引擎器”。只有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改制力度,加快技术创新,才能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增强竞争的实力。四是实施人才创业工程。业靠人创、事在人为。只有用足用活人才资源,启用重用经济能人,才能化经济资源为经济优势,变能人经济为老板经济。2、紧扣中心工作,全力攻克重点难点。一是围绕招商引资攻克“三难”。针对项目难找、客商难谈、资金难到位的“三难”实际,主动迎上去,抓上手,促到位。镇招商办主动服务,帮助筛选意向项目,论证考察接手项目,跟踪介入洽谈项目。在帮助办理证照手续时,催促投资者资金必须到位。二是围绕改制攻克“三难”。针对企业破产改制中矛盾难化解、债务难落实、工作难深入实际,采取超常措施,突破思维瓶颈,力求做到破一个成一个,见效一个。三是围绕企业运转攻克“三难”,针对部分规模企业人心难稳定、产销难衔接、矛盾难协调实际,加大调处力度。重点调处了部分企业的用地矛盾,租赁厂房矛盾以及人员工资矛盾,确保了企业正常运转,新项目顺利进场,税收正常增长。
3、提高组织含量,推进企业提质增效。积极引导企业抢占市场,扩能增量,创新创业,强化管理。鞋机、纺织、石机、磨料磨具企业销售增幅达28%以上。纺织业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实行有序竞争。蓝多特公司、华跃织布厂增幅明显;鞋机企业,尽管竞争激烈,但业务不减,闳业、泽田等企业保持龙头地位;冶金铸造企业中,庆华、盛钢等企业生产形势看好,效益提升明显;轻工业企业,龙熙钢等一马当先;磨料磨具企业,华辰公司、石机企业,石油工具厂一路领先,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4、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发展经济合力。一是严实部署工作与重点督查公示相结合。招商引资重点工作逢会必汇报,定期必公示,不断进行催逼加压,变压力为动力,变动力为行动。二是化解棘手矛盾与解决突出问题相结合。主动与供电局、土管局、环保局、建设局等部门联络感情,沟通关系,为项目征地、电力增容、环评、办证等提供“快捷通道”。做到急业主所急,解业主所难。三是协调疏通关系与营造环境相结合。坚持恪守诚信,实行高效服务,着力营造透明公开的政策环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一体性相结合。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严厉打击了吃拿卡要、强装强卸强建等扰商现象的发生,有效保护了投资者利益,从而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环境。
三、存在问题
1、招商引资仍有缺憾。对照招大引强目标要求,全年5000万以上、亿元以上项目较之上年虽成效明显,但仍小有差距。服务项目虽热情激增,力度加大,但效率仍需提高。
2、特色镇建设成效不明显,工作中缺乏新路子、新着子。
3、人才引培重视不够。企业“家庭化”用人模式比较严重,人才跳槽、无序流动比较突出。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与引导,研究不够深入,工作不够过细。
4、企业改制进展不快。针对改制中的共性与个性矛盾,重点与难点问题,工作中分工与协作等组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0__年工业经济工作思路
主要指标为:(1)增加值10.6亿元,增长30.9%;(2)工商税收5500万元,增长25%;(3)增量投入5亿元以上;(4)引进外资150万美元,引进无偿资金100万元,自营进出口500万美元;(5)新产品开发20只以上;(6)新增定报企业不少于10家。
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业特强,多业跟进,特色赶超,产业兴镇的要求,以特色镇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招大引强,培植龙头企业,启动一园一区建设,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面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1、继续加大特色镇建设力度,壮大工业经济规模。一重抓鞋机企业发展,形成市级产业集群,培大育强龙头企业。二注重石油机械提质增效,做大石油机械市场。三引导纺织企业发展,扩大纺织能力。四做大磨料磨具企业,提升磨料磨具品牌。五发展冶金铸造行业,扩充冶金铸造企业队伍。六促进其他行业发展,达到产业兴镇的要求。明年争取税收百万元以上企业8家,50万元以上企业20家。
2、着力构建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服务质量。镇三套班子领导、机关干部全部联系到企业,每人结合一个重点企业,实行挂钩帮扶,落实包保责任,为企业提供信息,解决突出问题,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落实服务措施,为企业用地、供电、信贷提供优质服务。明年目标:一园一区配套设施到位,启动质检中心,加强鞋机商会的力量,建立一个集群金融服务平台,鞋机集群成立一个金融担保机构,为中小会员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环境优美乡镇争取通过省级验收。
3、重抓招商引资,注重外向开发。首先大力推介我镇工业产业基础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和民间资本投资,加速产业集聚和发展壮大,尤其以新规划的一区、二区为平台,力争完成引资10亿元,亿元项目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主要做法:一是围绕产业链招商。针对我镇工业企业的特点,产品结构情况,既注重上游产品的招商,也注重下游产品的招商。二是强化专业队伍招商。明确专人长年招商,落实招商指标,严格考核制度。三是强化重点区域招商。围绕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就地招商。四是借助客商引商。加大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力度,利用产品特点招商。五是激励全员招商,大打招商人民战争。实现高起点投入,高技术合作的路子。其次注重外向开发,力争外向型经济新突破。以鞋机博览会为契机,实施外向新突破。20__年力争协议注册资金300万美元,完成外资到帐150万美元,自营进出口500万美元,劳务输出150人。
4、发动全民创业,大力发展全镇民营经济。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鼓励双强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等创业能人投资创办工业企业。20__年争取发展民营企业150家,个体工商户1000户,注册资金2.8亿元。意大利园区达到新进项目10个,外资50万美元。
4月13日,国侨办副主任庄荣文率国侨办调研组一行6人来到南京,与江苏省侨办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领导进行座谈,围绕侨务工作如何服务江苏“十三五”规划发展任务、对新五年(2016-2020年)《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制定的意见与建议、侨务工作的好做法与存在的问题等议题进行专题调研。
省侨办主任王华向庄荣文一行汇报了江苏省侨务工作思路和计划。他表示,2011以来,省侨办以《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2011-2015年)》为引领,结合江苏实际制定出纲要实施意见,在全省侨务系统内掀起“学纲要、用纲要”的热潮。围绕构建“大侨务”发展格局,江苏侨务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文化江苏文化、外联侨胞侨商、依法维侨护侨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得到省领导和广大侨胞的充分肯定。王华指出,新形势下江苏面临侨务资源需求紧张、新侨数量突增难以掌握、国际合作欠缺广度深度、新侨创业环境有待改善、侨办工作机构逐年缩减等问题。“十三五”期间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聚力推动侨务工作全面、持续、协调发展:要构建好多种体制机制衔接配套、多维立体全方位的“大侨务”格局;实施好优势转化、侨心凝聚、美誉提升、资源涵养“四大工程”;配合服务好“一带一路”打造“联谊、科技、经济、文化、宣传”五个侨务平台,力争到2020年使江苏初步成为华侨华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华人华侨归侨侨眷工作生活服务配套、江苏海外美誉度明显提升、国内外经科文化互动频繁的创新创业之省和海内外侨胞归国来华的宜居幸福之省。
座谈会上,省人大民宗侨委、省政协港澳台侨委、省侨联、致公党江苏委员会负责同志钱兴荣、镇翔等,一些高校、企业的侨界人士、涉侨工作者,及部分省辖市侨办负责同志,结合工作实际,就新时期、新任务下如何做好江苏涉侨工作,发挥“侨”的优势等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不少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意见。
庄荣文在认真听取与会人员的发言后表示,通过此次座谈会加深了对江苏侨情的了解,也为国家侨务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路。他指出,江苏是侨务工作的先进省份,江苏各级侨办用心、用力、用情在涵养侨务资源等方面成绩突出。当前,侨务工作面临新常态,更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如何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资源优势,助推江苏经济发展是涉侨各部门应当共同研究的课题。江苏省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凝聚各方侨心、侨力,壮大侨务队伍,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走出去”;要利用侨务优势,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影响力,帮助江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要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率先出台华侨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华侨华人营造公平法治的投资创业和商贸合作环境,把新时期的江苏侨务工作做得更好。
座谈会由省侨办副主任孙彬主持。国侨办国内司副司长王萍、经科司副巡视员夏付东,省侨办副主任季俊秋、徐开信,副巡视员许开洪、徐金亮,全省13个省辖市及3个省管县(市)侨务部门负责人朱晓煜等出席座谈会。
关键词: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四层次 创新能力 培养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古往今来,人类的每次进步,人才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3]。在当前广东省乃至全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创新型人才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6]。我校早在教育部正式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下简称“大创”)之前,就启动了校级“大创”,并逐步构建了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系)级4层次的“大创”训练体系,不断完善并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大创”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并且用创新手段为“大创”赋予新的内涵。
1 多措并举,构建4层次的“大创”体系
1.1 以校级项目为基石,循序渐进构建完备的校级“大创”项目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发展趋势,结合学校实际,我们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行校级“大创”。早在2007年,我校就在广东省大胆率先启动了校级“大创”,当年立项建设10个项目,每个项目给予1万元的经费支持,受益单位仅有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化学与环境学院等6个理工科学院,参与学生仅有39人。
在2007年工作的基础上,2008年我校扩大资助范围,立项项目数增加到68项,涉及院系9个,首次有教育科学学院和旅游管理系等文科院系参与“大创”,受益学生是2007年的5.5倍。2009年继续扩大“大创”覆盖面,当年校级项目立项90项,涉及院系有16个,首次有文学、音乐、美术等文科及艺术类院系参与,受益学生较2008年净增128人,并首次将“大创”覆盖面扩大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充分发挥示范中心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2010年校级项目立项94项,其中理科类项目46项,文科类项目48项,首次文科类项目数超过理工科类项目数,同时也实现了“大创”对所有学院的覆盖,这是我校实施“大创”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11年继续扩大校级项目数,达110项,2012年又有新的突破,项目数达200项,并且首次设立了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受益学生近千人,实现了“大创”精英参与到普惠大众的历史性转变。
2007年以来我校开展校级“大创”情况见表1。
1.2 以省级项目为引领,稳步构建省级“大创”项目体系
由于我校较早开展了校级“大创”,各方面条件和基础较好,因此2009年顺利入选广东省首批省级“大创”高校之一,并且获批3年150万元经费支持和200个项目,其中理工科和文科项目各100项。该计划从2010年开始实施。从2012年开始,广东省教育厅对省级计划进行了调整,将以前的“大创”扩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计划,该计划不仅包含创新性实验项目,而且还增设了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涵上均有创新,我校紧跟形势发展,根据要求,顺利遴选了200个省级项目,其中创新实验项目171个,创业训练项目24个,创业实践项目5个,这也是我校首次开展省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揭开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的新篇章。至此,我校共构建了省级“大创”实验项目307个,省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24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5个,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和高起点的课外科研和创业训练机会,更为他们施展自身的才华,实施新点子、好想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1.3 以国家级项目为龙头,扎实推进国家级“大创”项目体系建设
我校开展校级“大创”时间早,基础牢,成效好,2008年获得国家“大创”实施高校资格,3年累计获批项目90个,获资助经费90万元,2011年教育部酝酿对该计划进行改革,暂停立项一年,2012年教育部推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我校再次成功获批国家级实施高校资格,并且获得150个项目的资助,至此,我校共立项建设了4批共240个国家级项目,其中创新训练项目223个,创业训练项目15个,创业实践项目2个。所有国家级项目都是在省级项目的基础上择优遴选产生,体现了我校进阶式、金字塔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体系的构建思路,国家级项目在整个项目体系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对该体系起到了重要的支撑。
1.4 以院(系)级项目为补充,扩大“大创”受益面
为充分发挥各院系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我校在开展校级“大创”的过程中,通过增加名额分配方式有意识地向在院系层面“大创”开展情况较好的院系倾斜,以推动“大创”在全校的广泛开展,也为我校即将启动的“院院有创新,一院一品牌”的本科教学特色行动作铺垫。近年来,我校化学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等单位纷纷启动了院级“大创”,每年院系级项目立项数在100项左右,而且逐年增多,受益面不断扩大,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项目形成了很好的补充。
2 真抓实干,以有力举措提高“大创”实施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大创”的参与主体主要有学生、指导教师以及院系主管部门。参与主体是推动“大创”可持续良性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参与主体全心投入,“大创”的开展效果才有保证,我校紧紧把握这一核心要素,制定了针对院系、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激励机制,并且狠抓落实,让他们愿意和乐于参与并推动“大创”。
2.1 推先评优,提高院系管理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我校各级“大创”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都委托院系来开展,如项目的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和结题答辩等,为了积极提高院系的管理能动性和管理绩效,我校建立了良好的激励机制,有明确的考评指标,对“大创”开展良好、管理有方、成效显著的院系授予“大创”先进管理单位,对在这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管理人员授予“大创”先进工作者称号,颁发获奖证书,并且给予物质奖励,这使得我校各院系“大创”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都很高。
2.2 树立标杆,激励指导教师悉心指导
为激励指导教师全心指导项目,并且树立典型,我校设立了“大创”优秀指导教师奖的评选,每年评选人数是当年结题项目数的10%。此外,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实验教改课题申报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倾斜。为此,近年来我校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水平高超、师德高尚的指导教师队伍,如我校省级教学名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丁颖奖”获得者、“珠江学者”获得者等一大批学术造诣深、师德师风好的知名学者长期参与项目指导,保证了项目的研究质量。
2.3 塑造典型,鼓励学生专注研究
“大创”项目参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是保证其项目研究质量的核心动力,为了全面挖掘这种动力,我们在激励学生投入方面下足了功夫,(1)对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进行评定,评选出10%的优秀项目,并且颁发证书;(2)对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所有成员发放结题证书,若在研项目学生因出国或申请保研等需要我们会出具中英文证明材料;(3)在推荐免试研究生时有相应的加分,而且项目研究成果还有额外计分办法,这些举措为学生全心投入课题研究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3 深化改革,为“大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前驱力
3.1 推陈出新,构建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主要以实验项目为载体予以实施,为精简基础性实验,优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增设创新性、研究性实验,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我校累计立项8批153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结题3批72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保证了项目的前沿性和学术性。此外,我校给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拨付实验教学改革经费,鼓励创设创新性、研究性实验项目,目前3个国家级和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都开设了创新性、研究性实验项目。此外,积极鼓励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截至2012年11月,我校已开设创新创业课程20余门,将创新教育内化到课程体系中,充分渲染创新教育氛围。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从课内很好地烘托了创新氛围,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热情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2 广设教改课题,汇聚力量开展研究,为“大创”提供有力支撑
在教改课题方面,我校设立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创新性、研究性实验项目、创新创业课程、文科实验教材立项和一般实验教学教改课题等5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每年立项30个左右,每个资助2 000元,创新性、研究性实验项目每年立项30个左右,每个资助5 000元,创新创业课程每年立项10门左右,每门资助20 000元,实验教学教改课题近年来的立项重点放在“大创”开展模式、机制和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从多渠道、多维度为广泛开展“大创”提供支撑,并以此让“大创”深入人心,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大创先行”的工作思路。
4 制度引领,为“大创”的有效实施保驾护航
4.1 形成指导性文件,使得“大创”工作有章可循
我校在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探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办法和评审指标体系,如《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任务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验收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评审指标体系与等级标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研究中期检查指标体系与等级标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结题验收指标体系与等级标准》等,这些规章和文件为我校有序、有效实施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对项目科学、规范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使得项目的有效运行有章可循。
4.2 立章建制,为“大创”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为了可持续、健康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使得该计划的开展有序和规范化,我校制定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办法》《学生创新奖评奖规定(修订)》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导师配备、实验场所及设备保障、经费配套、激励机制等方面对计划实施的所有环节均在制度上予以保障,如每年拨给开放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项经费用于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开放,开展优秀指导教师评选活动,对于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在免试推荐研究生时给予加分等精神和物质奖励等措施,为扎实推进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保驾护航。
5 结束语
“大创”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宽,牵涉因素多,最核心的问题还是人[7],只有参与实体积极性高,各项制度健全并落实到位,“大创”工作才能卓有成效,我校正是抓住了核心要素,近年来“大创”工作成效显著,学生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近三年以来我校受“大创”资助项目主要创新成果汇总情况见表2。
参考文献
[1] 吉东风,李海燕,沈文飚,李俊龙,高务龙,王恬.“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的“钓”胜于“鱼”[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3):89-91.
[2] 廖蓉.谈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对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3):122-124.
[3] 周合兵,沈文淮,罗一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创新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9):66-68.
[4] 周合兵,沈文淮,罗一帆.建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4-7.
[5] 秦建丽.推进创新教育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学术论坛,2006(9):173-176.
1、争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8个;
3、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个;
4、争取省内外10家科研院所和院校为市10家企业提供技术依托;
5、建立1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争创1个省级科技示范基地;
6、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
7、营造科技发展良好环境,确保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参与科普活动人数2万人次,营造全民科技创新意识。
(二)今年工作思路
1、实施科技创新攻关。解决5-10项节能减排技术关键,开展5―8项高新技术产品、现代服务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重大技术攻关。
2、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1-2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10个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新增科技示范户500户,增强我市技术创新服务能力。
3、深化产学研合作。新引进大院名校共建的科技创新载体1-2家,实施1-2项重大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
4、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企业,力争1家企业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线路图计划,争取1家企业成为全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协助1家企业引入创投机构;
5、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组织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开展科学普及科技宣传活动,提升市民科学素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1、产业生产总量增长较快。全年产业增加值计划为7.8亿元,全年预计8.1亿元,占计划1**.4%,比上年增长30.6%;全年主营业务收进计划为28亿元,全年预计31亿元,占计划110.7%,比上年增长27%;全年进库工商税计划为4400万元,全年预计4400万元,占计划100%,比上年增长25.7%;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为4亿元,全年预计4.4亿元,占计划110%,比上年增长38.8%。
2、经济增长点不断突出。一是今年新开工亿元项目东成(江苏)机械有限公司、丽伟家纺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华远石机、九鼎机械2个。竣工投产上海贝思特公司、神彩墨业、九鼎机械公司、华峰公司、华谊石油厂、泰西斯公司、正宇机械公司等13个企业。为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20**年底税收过百万5家,20**年底预计超百万企业8家,新增定报企业10个。三是全镇引进产业项目52个,投资总额突破4亿元。“三外”工作已完玉成年目标,全年协议引资500万美元,外资实际到帐119万美元。
3、特色镇建设成绩明显。今年围绕中国鞋机城建设的工作重点,制订了《中国鞋机城建设工作方案》和《20**年创建中国鞋机城工作意见》,制作了鞋机企业灯箱广告一条街,运作了鞋机商会,建立并运行了鞋机商会网站,创办了《??鞋机》简报,编制了中国鞋机产业集中区规划。高出发点规划了6000亩的中国·??鞋机城,稳步推进冈中民营创业园的建设,成功举办了中国·??鞋机展览会,筹建了鞋机检测中心,全年新增鞋机企业15家,集聚了社会资金,放大了载体作用,壮大了支柱产业。
4、科技创新继续加强。今年组织申报并列项省星火计划7项,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火把计划3项,省高新技术产品7项,市高新技术企业5家,申报市区科技计划7项,国家专利31项,通过星火计划项目验收6项,争取无偿资金70多万元。全年企业共通过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8个,名牌产品2只。
5、企业破产难中推进。积极推进大龙、耐丽思、石油机械厂、华英鞋厂、工具厂等5家企业的破产改制工作,千方百计化解破产改制过程中碰到的各种矛盾和题目,帮助破产终结企业迅速重新启动,焕发生机,今年破产企业都已恢复生产。
6、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年初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265份。正常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全年对企业安全生产检查12次,发出整改通知书90份,杜尽安全隐患130次,全镇产业企业未发生较大、重突大安全生产事故。维稳工作变被动处理上访矛盾为主动下访解决题目,对重点对象落实包保责任,对重点时段落实专人负责,全程跟踪监控,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今年老职工上访明显下降。
7、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圣王油墨有限公司、凯悦粘合剂厂、富康浴业用品厂、宏达化工厂等四个生产和使用化学品的企业生产设备已全部拆除,减少了环境污染。创建省环境优美乡镇的规划通过了省环保厅领导及相关专家的评估认证,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工作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民生村获得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8、服务措施扎实到位。上半年进行了银企对接,为企业融资55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9、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年共发展民营企业122家,个体工商户880户,注册资金2.**亿元。
二、主要做法
在组织经济工作中,坚持科学决策抓重点,改进方法抓难点,齐心协力抓热门,攻坚克难抓亮点,力促产业经济上水平、出成效、创特色。
1、明晰工作思路,果断实施四大工程。一是实施产业强镇工程。坚持三着并举:一抓蓝多特、华跃、坤泰、华森、晨龙、弘佳为代表的企业扩能增量,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二抓豪邦、东成、泽田、为代表的企业增资合作,帮助企业提质增效;三促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积极培植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全年发展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002户。二是实施项目兴镇推进工程。发展经济必须要把项目为把手,以项目推进促经济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重抓产业项目,突出外资项目,主攻大项目,引进好项目。三是实施改革创新工程。改革是“发动机”,科技是“引擎器”。只有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改制力度,加快技术创新,才能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增强竞争的实力。四是实施人才创业工程。业靠人创、事在人为。只有用足用活人才资源,启用重用经济能人,才能化经济资源为经济上风,变能人经济为老板经济。
2、紧扣中心工作,全力攻克重点难点。一是围绕招商引资攻克“三难”。针对项目难找、客商难谈、资金难到位的“三难”实际,主动迎上往,抓上手,促到位。镇招商办主动服务,帮助筛选意向项目,论证考察接手项目,跟踪参与洽商项目。在帮助办理证照手续时,催促投资者资金必须到位。二是围绕改制攻克“三难”。针对企业破产改制中矛盾难化解、债务难落实、工作难深进实际,采取超常措施,突破思维瓶颈,力求做到破一个成一个,见效一个。三是围绕企业运转攻克“三难”,针对部分规模企业人心难稳定、产销难衔接、矛盾难协调实际,加大调处力度。重点调处了部分企业的用地矛盾,租赁厂房矛盾以及职员工资矛盾,确保了企业正常运转,新项目顺利进场,税收正常增长。
3、进步组织含量,推进企业提质增效。积极引导企业抢占市场,扩能增量,创新创业,强化治理。鞋机、纺织、石机、磨料磨具企业销售增幅达28%以上。纺织业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实行有序竞争。蓝多特公司、华跃织布厂增幅明显;鞋机企业,尽管竞争激烈,但业务不减,闳业、泽田等企业保持龙头地位;冶金铸造企业中,庆华、盛钢等企业生产形势看好,效益提升明显;轻产业企业,龙熙钢等一马当先;磨料磨具企业,华辰公司、石机企业,石油工具厂一路领先,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4、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发展经济协力。一是严实部署工作与重点督查公示相结合。招商引资重点工作逢会必汇报,定期必公示,不断进行催逼加压,变压力为动力,变动力为行动。二是化解棘手矛盾与解决突出题目相结合。主动与供电局、土管局、环保局、建设局等部分联络感情,沟通关系,为项目征地、电力增容、环评、办证等提供“快捷通道”。做到急业主所急,解业主所难。三是协调疏通关系与营造环境相结合。坚持恪守诚信,实行高效服务,着力营造透明公然的政策环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一体性相结合。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严厉打击了吃拿卡要、强装强卸强建等扰商现象的发生,有效保护了投资者利益,从而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环境。
三、存在题目
1、招商引资仍有缺憾。对照招大引强目标要求,全年5000万以上、亿元以上项目较之上年虽成效明显,但仍小有差距。服务项目虽热情激增,力度加大,但效率仍需进步。
2、特色镇建设成效不明显,工作中缺乏新路子、新着子。
3、人才引培重视不够。企业“家庭化”用人模式比较严重,人才跳槽、无序活动比较突出。加强对企业的治理与引导,研究不够深进,工作不够过细。
4、企业改制进展不快。针对改制中的共性与个性矛盾,重点与难点题目,工作中分工与协作等组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20**年产业经济工作思路
主要指标为:(1)增加值10.6亿元,增长30.9%;(2)工商税收5500万元,增长25%;(3)增量投进5亿元以上;(4)引进外资150万美元,引进无偿资金100万元,自营进出口500万美元;(5)新产品开发20只以上;(6)新增定报企业不少于10家。
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业特强,多业跟进,特色赶超,产业兴镇的要求,以特色镇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招大引强,培植龙头企业,启动一园一区建设,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面促进产业经济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1、继续加大特色镇建设力度,壮大产业经济规模。一重抓鞋机企业发展,形成市级产业集群,培大育强龙头企业。二注重石油机械提质增效,做大石油机械市场。三引导纺织企业发展,扩大纺织能力。四做大磨料磨具企业,提升磨料磨具品牌。五发展冶金铸造行业,扩充冶金铸造企业队伍。六促进其他行业发展,达到产业兴镇的要求。明年争取税收百万元以上企业8家,50万元以上企业20家。
2、着力构建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服务质量。镇三套班子领导、机关干部全部联系到企业,每人结合一个重点企业,实行挂钩帮扶,落实包保责任,为企业提供信息,解决突出题目,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落实服务措施,为企业用地、供电、信贷提供优质服务。明年目标:一园一区配套设施到位,启动质检中心,加强鞋机商会的气力,建立一个集群金融服务平台,鞋机集群成立一个金融担保机构,为中小会员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环境优美乡镇争取通过省级验收。
3、重抓招商引资,注重外向开发。首先大力推介我镇产业产业基础上风和政策上风,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团体和民间资本投资,加速产业集聚和发展壮大,尤其以新规划的一区、二区为平台,力争完成引资10亿元,亿元项目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主要做法:一是围绕产业链招商。针对我镇产业企业的特点,产品结构情况,既注重上游产品的招商,也注重下游产品的招商。二是强化专业队伍招商。明确专人长年招商,落实招商指标,严格考核制度。三是强化重点区域招商。围绕接轨大上海,融进长三角,就地招商。四是借助客商引商。加大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力度,利用产品特点招商。五是激励全员招商,大打招商人民战争。实现高出发点投进,高技术合作的路子。其次注重外向开发,力争外向型经济新突破。以鞋机展览会为契机,实施外向新突破。20**年力争协议注册资金300万美元,完成外资到帐150万美元,自营进出口500万美元,劳务输出150人。
4、发动全民创业,大力发展全镇民营经济。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鼓励双强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等创业能人投资创办产业企业。20**年争取发展民营企业150家,个体工商户1000户,注册资金2.8亿元。意大利园区达到新进项目10个,外资50万美元。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体系
(一)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的原则
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有别于专业课和基础课,既要求传授相应创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二是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原则。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可以树立创业的信念、创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创业的概念、内涵和创业的类型及创业的过程等。通过课外辅导,可以更深层次地为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创业技能方面的指导。
(二)创业指导课程设置的内容
创业指导课程内容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实现创业指导教育有效的关键所在。课程内容应该包括创业意识养成、创业知识储备及实践能力养成几方面。襄樊学院此课程结构由公共必修课和个性化实践活动课两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主要是指大学生创业指导理念课程和创业知识课程,个性化实践活动课主要是指大学生创业指导政策篇、创业风险规避技能篇、创业项目甄选指导篇及创业工作坊。
(三)创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应该在态度、知识、技能三个层面达到目标。从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及创业技能上形成目标要求。
(四)创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
实践式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是现代教育与育人理念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实现方式,襄樊学院个性化创业指导课采用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的“立体化、开放式”的“二个课堂”联动下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第一课堂是通过一定的理论课程,使学生在创业基本认识上形成应知与应会能力的培养;第二课堂通过情景模拟、活动课及企业活动日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例如,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户外拓展活动;举办各种模拟面试、简历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大赛等。
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确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创业指导课程中利用项目教学法,可选取多类创业项目,让学生组成创业团队,模拟创业,包括企业的运营、管理及财务等。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实践研究
襄樊学院按照“面向全员,重在实践,重点扶持,提升服务”的工作思路,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着重抓好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创业基金、创业导师以及创业团队建设,学校创业工作已初步取得显著成效,创业工作经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一)大力加强创业基地建设,推进大学生创业实践指导工作
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是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和争取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统一品牌、统一模式的“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与专业、能力相匹配的创业见习岗位,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氛围,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开展创业工作。襄樊学院“三级”大学生创业模式,即襄阳市大学生创业基地、襄城区大学生创业基地和校级大学生创业基地。目前,学校共建立了1个校级创业基地,2个校外创业基地,9个院系创业基地。基地总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学校高度重视院系大学生创新创业场地建设工作,积极引导他们充分利用和依托重点实验室和实训中心等现有条件,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校把院系创业基地建设纳入学生工作的考核范畴,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目前,全校13个学院中,有9个学院建立了独立的大学生创业园,超过半数以上的院系结合专业和创业需求建有学生创业场所,积极帮助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重点开展创业工作坊
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众多家庭的头等大事,与社会稳定休戚相关,也是“重民生”的关键所在。大学生就业工作已成为所有学校关注的大事,襄樊学院明确提出“就业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之一”,就业指导研究室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2002年开始研究并实践个性就业指导工作。研究开发了襄樊学院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并进行了实践与推广,取得了一定成绩。个性化实践活动主要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月(一年级)、大学生创业实践月(二年级)、大学生模拟招聘周(三、四年级)及专业技能拓展周等8个系列36个模块化的活动课程。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中以构建大学生就业知识体系和就业能力为核心,以五种不同的教学法为依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辅导者的学习模式。
近年来,就业指导教研室重点引入不同主题的工作坊,如创业工作坊、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坊等,尤其是创业工作坊,已形成一定特色。即通过名人名家讲座及现场模拟的形式来让学生参与体验,从而转化为能力,激发创业动力,实现创业。
(三)不懈努力,打造优秀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