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5 01:42: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卫生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1.1对象
泰安市13家职业病防治机构从事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的整群人员。
1.2内容
调查13家职业病防治机构2013年底从事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等。
1.3方法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从事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人员规模
2013年底13家职业病防治机构从事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共346人。其中,男性174人,占50.3%;女性172人,占49.7%。
2.2从事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的年龄结构
从事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人员中,30岁以下的人员占11.8%,31~40岁的占30.3%,41~50岁的占38.2%,51岁及以上的占19.7%。
2.3从事职业卫生的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的学历结构
从事职业卫生的专业技术服务人员中,研究生学历占3.2%,本科学历占33.2%,大专学历占41.9%,中专及以下学历占21.7%。2.4从事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的职称结构从事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人员中,正高级职称占2%,副高级职称占13.3%,中级职称占51.5%,初级及以下职称占33.2%。
3讨论
3.1从事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的现状分析
从事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相对老龄化,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所占比例较少,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较少,总之,存在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职称偏低等问题。
3.2对加强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提出如下对策。
3.2.1提高对于加强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人才是一种战略资源,实施人才战略方可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抓好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发现人才等环节。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职业病防治整体水平相对较低,这决定了我国职业病防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战略,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才能为职业病防治工作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3.2.2改善专业人才引入培养机制
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的必要支撑,这就要求把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放在首位。结合泰安市职业卫生专业技术队伍的现状,开发利用人才的工作重点应在育才、聚才、用才三个环节上下功夫。关于育才,职业病防治机构应大力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坚持选派业务骨干到高校、上级职防机构及其它高水平医院进修培训。对于本单位的优秀人才,要善于在工作上压担子,为人才健康成长搭建广阔的舞台、营造充足的空间。关于聚才,要树立海纳百川的引才观念,根据工作需要,从地区或全国范围内招聘能引领业务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要对单位内部各类人才提供充足的保障,在感情上留住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关于用才,要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知才善用的氛围,坚持“两条腿”走路,既打造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又打造强劲的专业管理队伍,根据个人专长将其安排至相应的岗位,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使人才充分发挥天赋和潜力,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人才合力。
3.2.3强化培训教育,提升专业技能
近年来,我们以《卫训队正规化建设验收标准》为依据,以“建设一流基地、培育卫生精兵”为目标,按照“连队式管理、院校式教学”的建设思路抓好直选卫生员的选取与培训工作,培训合格率100%,为基层输送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卫生员。
一、严把学兵入队关,在提高直选卫生员质量上下功夫
1.1把好思想考察关良好的道德素养是选拔卫生员的首要条件。大、中专医学院校毕业入伍的新战士,入伍动机不同、社会经历不同、职业也不同,选拔中我们严格标准,认真考察,做到入伍动机不端正的不选、思想基础不牢的不选。
1.2把好医学理论复试关良好的理论素质是合格卫生员的重要基础,没有一定的卫生理论基础,就难以成为一名技术过硬的卫生员。选拔中,我们与军务、卫生等部门一起深入部队,通过个人申请、支部推荐、专业考核等方法,选拔具有医学基础的新兵参加医学理论和文化考试,达不到要求的不予入选。
1.3把好技能检验关良好的专业技能是选拔卫生员的必要条件。在选拔过程中,我们严格专业技能检验标准,要求入选的卫生员必须经过地方大、中专医学院校学习。同时,我们严格按照新训卫生员的标准,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入选的卫生员进行系统的技能考核,确保了直选卫生员的质量。
二、狠抓教员队伍建设,在提高施教能力上下功夫
2.1走出去学习我们利用训练预备期,分期分批派教学骨干到地方医学院校学习院校式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2.2请进来帮带我们请驻地一些教学共建单位的著名专家、教授来我队传经送宝、现场示教,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
2.3互相观摩提高每年在学兵报到前,我们都要集中教员、骨干进行强化教学内容的训练、考核。主要采取集中备课、试讲、教案展评、经验交流和教学观摩等形式,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深化教学改革,在创新教学手段上下功夫
3.1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我们依据教学大纲,在重点学习卫生防疫、战场救护、军队卫生法规等内容的基础上,紧贴基层卫生员的工作实际,按照实用性、常用性的原则,增加卫生信息系统管理和急救知识等教学内容,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开展以推拿、按摩和针灸为主要内容的专科教学,拓宽了学兵的知识面,打牢了为官兵服务的基础。
3.2拓宽教学手段为提高培训质量,坚持按照党委议学、课前预习、课堂讲解示范、课后复习、阶段性考试的思路,一改以往“一支粉笔、一张嘴和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区分层次因人施教,对技术一般、接受能力差的学兵,我们重点讲解、重点示范、重点帮教;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大量现代媒体实施教学,采取理论讲解、挂图、模型、幻灯、录像、投影等多种教学手段并用,达到了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平面与立体相兼容的效果;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坚持定期到医院见习,让学兵通过临床实践,巩固理论知识成果,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3.3完善教学制度依据我们单位专业教员少、骨干流动快的特点,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制度。在教学形势分析制度上,我们把每月1次的教学形势分析会,改为每半月1次,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在制定教学计划上,我们对每门课程都要组织评教评学活动,广泛听取教员、学兵的意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确保直选卫生员训练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和实战化。
四、加强正规化管理,在严格落实制度上下功夫
4.1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我们依据单位实际,制定了“学兵十不准”等措施,建立了考勤、请销假、值班、查铺查哨、检查评比等制度;建立《直选学兵量化管理实施细则》,即将每个学兵在队期间的表现设定为100分,违反规章制度的扣分,将量化管理情况与评选优秀学兵挂钩,大大促进了学兵的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
4.2加大管理教育力度在直选学兵的管理教育上,多年来,我们坚持思想疏导和从严管理相结合,建立部队、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在严格落实条令、条例的基础上强化一日生活制度,加大“四个秩序”的管理力度,制定了《直选学兵管理规定》、《每日报告制度》等措施,摸索出了教学、管理责任制“一体化”的管理教育模式。:
1.1制定实施方案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具有标准高、要求严、人员多和范围广的特点,因此,鉴定实施方案的制定应认真仔细、考虑周到、内容全面。实施方案应明确鉴定方式、对象、等级、工种、标准、要求和组织办法等内容;对鉴定工作的组织程序等进行细化,对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研判,并制定处置预案;同时,为提高鉴定效率、严格鉴定纪律,还应制定鉴定工作手册,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安排、操作技能考核安排,学兵分组、考场安排、医疗保障、考试人员守则和偶发事件处理办法等;及时召开协调会,将鉴定任务明确到人,以及准确的鉴定时间、鉴定场所,为鉴定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1.2规范场地器材
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结果关系到每位士兵的切身利益,为保证鉴定考核公平公正,在鉴定场所和物资器材准备上,应按照军队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要求,统一材质、型号、设置,理论考试应严格遵守每个考场30人,单人、单桌,并保持80cm以上的间距,大型考场以30人为1个单元划定区域,便于实施监考。操作技能考核场地应选择整洁、明亮的环境,考核所用的设施设备和装备器材必须完好,各类药品、原材料等必须符合考核要求。部队考点应选择级别条件相一致的医疗点,以利于场地器材的统一。
1.3加强人员培训
为确保鉴定工作公平公正、圆满顺利,应对参与鉴定的各类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1)由专家教授对考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其熟悉考核流程,掌握评分要点,关注关键环节。受训考评员赴部队组织鉴定工作时,还应对部队考评人员进行复训,达到统一标准、促进考核公平公正的目的。
(2)工作人员培训由鉴定站组织,明确任务,提出标准,做到定人、定位、定事。
(3)警戒人员培训亦由鉴定站组织,明确时间、地点、交接办法等。
(4)对全体学兵的考前辅导由鉴定站组织,学兵队和教研室具体实施。考前辅导主要包含3个方面内容,一为考风考纪教育,由学兵队组织实施,通过学习相关文件和规章制度,强化学兵遵章守纪意识;二为专业辅导,由相关教研室组织实施,通过强化训练、对抗赛等方式进行考前培训,提高鉴定通过率;三为心理辅导,由教研室组织,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互动游戏等方式,消除学兵紧张情绪,确保以最佳心理状态参加鉴定。
1.4严格保管试卷
试卷由全军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统一命题、组卷,密封后由专人送至各鉴定站,试卷保密级别高、保管要求严。站内鉴定试卷应存入专用密码柜,并实行双人双锁保管;携带至部队考点的试卷应采用密钥加钥匙双重管理模式,考评员携带钥匙,密钥由鉴定办公室设定,待考评员到达指定考点将密码箱移交考点保密室时再告知密钥,取出试卷放至考点专用保密柜,双人双锁管理。所有领取和存放过程须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登统计工作,确保试卷保存安全可控。
2实施阶段
2.1采集完整信息
由于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成绩记载、查询均采取信息化管理,考生身份证是唯一识别信息,且职业资格证书填写时需有身份证信息,因此,身份证信息的准确采集十分重要。站内鉴定集中报名时虽已采集身份证信息,但伴随鉴定因考生未采用网上报名方式,身份信息未采集,给日后成绩查询或证书办理增加了困难。因此,在组织部队考生进行鉴定考核时,一定要督促考生将身份信息填写完整,以方便日后查询鉴定成绩和办理职业资格证书。
2.2严谨组织考核
伴随鉴定中,各考点监考人员均为临时抽组人员,对考核标准的理解和把握上易存在认识差异,评分过程中易出现偏差或者出现“人情分、关系分”等现象。因此,应对考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内容既要涵盖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也要包括《军队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管理处罚规定》等,努力促使鉴定考核公平公正,不断提高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公信力。
3结束阶段
3.1及时整理资料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结束后,须及时将鉴定资料按照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主要包括鉴定试卷装订归档,鉴定报名表整理归档,与年度鉴定相关的文件、方案、计划和手册等装订归档,影音资料整理归档,为年度鉴定工作留下宝贵的查询资料。
3.2开展理论研究
军队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刚刚起步,因此,应当围绕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开展针对性的研究。每轮鉴定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总结鉴定经验、拓展职业技能鉴定方法与手段,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下一轮职业技能鉴定中,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操作的良性循环,不断促进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4结语
【摘要】当前,计算机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本文针对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行探讨,分析了医院档案信息化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
1何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1.1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用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系统集成、有序分类、便于查询、开发应用,对档案的鉴定分类、编目、排序、检索、归档保存等进行高效的管理,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二是用信息流来调控档案物流,最终实现“无纸化”管理,促进管理创新。
1.2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容
(1)数据资料信息化。应用扫描仪、计算机和网络把应当存档的文件、资料信息等以统一规范的数据格式录入计算机,以备处理。
(2)工作流程信息化。通过专用软件实现档案分类、编目和排序,为此首先需要规范管理流程、确定岗位员工的工作标准,减少人为调控和干预。为保证文档一致性,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要与档案管理系统兼容。
(3)档案检索信息化。在施行分级检索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医院网络和互联网可随时准确地检索到所需要的存档文件、资料、原始记录、文献等。
1.3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条件
一是需要配备开放式电脑查询检索系统,向利用者提供快捷、方便的档案信息服务。
二是要加快医院局域网络的建设。
三是需要建立档案用户信息库,及时分析、了解用户对档案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编辑完整的系统档案信息,提高档案利用率。
四是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利用宣传活动。
2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2.1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信息社会日新月异,人们对各种时效性强、具有高价值的档案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利用网络实现档案资源共享的要求越来越强,对档案工作服务信息化的要求也相应地越来越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及各业务环节已不断受到新的挑战。
2.2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需要
从总体上来看,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程度不高,有些单位还比较落后,这就需要不断更新管理意识,改革管理方法,运用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从根本上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水平。
2.3确保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档案信息化管理不仅有利于发现、培养和造就大批人才为医院事业发展服务,而且将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利用,同时可以延长档案寿命。
3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3.1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医院档案信息化的初期建设需要整体规划,包括整个硬件平台和网络基础设置,如需要投入的设备就有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刻录机、缩微设备、打印机、复印机等,还需要进行信息的安全防护,这些都需要很大的经费投入。另外,这些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生命周短,其后续的维修、更换、升级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3.2任务繁杂,工作量大
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有很多优势,但其工作量并不轻松,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完成的工作很多:(1)对现存档案室的纸质档案进行数据化处理,通过扫描缩微等手段,将其转换成电子文件。(2)要利用文档处理软件按照标准要求对数据库进行规范整理,便于检索利用。(3)要对医院职能科室和业务科室提供网上利用平台,搞好远程服务。(4)要采取数据备份,数据加密,设置防火墙等多种防护措施,确保档案信息安全。(5)要根据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与进步,要对电子文件进行转换升级,使其处于可用状态。(6)纸质档案与电子文档并存,工作量是双倍甚至是多倍。
3.3难以获求满足工作要求的人才
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工作人员要有相适应的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有获取判断运用信息的能力,要有精通的档案业务知识。那种既会档案管理、计算机操作,又懂卫生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大受欢迎。但档案部门待遇不高,优秀人才难以吸引进来,进来后又难以留住,冗员又难以消化。
3.4需要转变传统的服务方式
传统的档案管理处于一种封闭的环境下,收集的也只是上级发来的红头文件、科研课题等等,没有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和加工,致使应变能力不强,竞争力不高。而档案信息化面对的是远程的看不见的,是背靠背的服务,服务方式是公开的透明的全方位的,服务质量要经得起网上的检验。这就要求我们要更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
4正视问题所在,加强医院档案信息化的建设
4.1医院档案信息化的问题所在
(1)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大部分医院的局域网建设还有待完善,有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尚未实施,形成不了医院档案专业体系,档案信息化管理也由此受到制约。
(2)技术保障与政策支持不够。保证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的技术措施还有待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引导,电子文件的法律地位尚未确立。另外信息安全技术问题也缺乏明确的管理性、业务性和技术性标准。
(3)相关体系规范有待健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目前虽然已有一些标准规范出台,但还不能满足档案信息化快速、有序的发展。制约着信息交流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4.2医院档案信息化的措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软硬件方面的设施,即各种机器设备、各种档案自动化处理程序、档案数据库建设等。
(2)重视人才培养。档案信息化建设涉及的技术性较强,要采用各种措施,培养既掌握档案管理知识,又通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又熟悉医院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3)加强安全管理。一方面要制定严格的档案信息化安全保密制度,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另一方面要完善档案管理系统和严密的流程化处理机制,引入科学实用的网络安全应对策略,加强监控。
参考文献:
[1]程洁.医院档案信息与数字化管理初探[J].实用全科医学,2007,(05).
作者:闫岩单位:伊通满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相关专业的领域内执行模型库和友好的人机交互系统,为行业的决策人员与信息操作者拿出相关的决策辅助功能。使用决策支持系统,就要求公共卫生检验安全必须提供相关事件发生的异常。这主要表现为空间上的聚集性、及其体现其在时间上的聚集性。
为决策者或决策分析人员描述对象的空间分布、空间位置等信息非常直观,公共卫生检验安全监督控制工作的内容就是提供一种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决策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广泛的关系数据库链接能力、交互定位和逻辑查询,公共卫生事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准确地定位到电子地图上,为指挥人员提供各类调度的地图工具,并根据道路实时状况和资源分布情况最优地部署人力和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急处理效率,通常简称为GIS。
在GSI系统数据库的基础上,基于GSI的决策支持系统特征:①能对信息有效的检索、进行快速分析、综合并传输给决策者;对外界信息的采集方面,系统灵活性非常高。②决策过程不但可控,而且可以采用主动权在决策者一方进行人机交互对话。③系统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结果的表达方式虽然具有灵活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系统对决策只起辅助作用,它不能代替决策者的判断。④系统便于应用推广与移植,而且各方面的功能均易于被扩展和修改完善。
在地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方面:建立和开发数据库及地学分析、空间分析等模型库是以GIS为载体,建立连接的方式是与具体问题的专业模型库和方法库,最后一个完整的决策支持系统就完成了。其中决策支持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核心。
公共卫生检验安全监督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服务。它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疾病预防控制和的多门学科专业交汇的综合学科,技术含量高、专业知识面广。它的主要工作职能包括配合流行病调查和防治工作,开展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工作,追溯新发传染病的病原排查及病源。
根据相关内容,它开展的健康相关产品有:食品、食品用产品、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卫生、水及涉水产品和医疗用品、消毒产品、保健用品、日用品等的检验及评价。公共卫生检验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建立、验证、引用。公共卫生检验体系中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病原学实验室、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理化检验实验室、毒理学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
根据系统的业务内容和使用对象的不同,分析公共卫生检验安全监督与控制业务内容以及数据支持和信息服务的联系,将信息划分成基础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物资信息、各类业务编码、法律法规信息等基础信息、地理信息、业务信息、公众信息、社会经济信息。考虑到公共卫生检验安全监督控制业务的发展。公共卫生检验安全监督与控制系统划可以被划分成四个部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WEB服务管理系统。综合数据库设计。
在设计时,应将综合数据库的标准尽量向实用性、安全性、标准化、保密性、完整性和一致性维护等方面靠拢。设计公共卫生安全空间数据库时,主要考虑源数据的获取、用户、研究区域的范围。
为保证数据的实用性和正确性,公共卫生检验安全监督在控制空间数据库时,需严格检查入库数据的数学精度、以及各地物之间的拓扑关系,以保证数据的统一和完整。综上所述,本系统是以公共卫生检验安全监督控制的业务为主体,以数据仓库和模型库为决策的依据,将决策支持的思想贯穿到整个公共卫生检验安全监督系统的功能中。
1.1统计信息要有可信度
医疗统计指标在医院质量控制及成本核算中占有重要的比率,统计信息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我们的产出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医疗工作报表的准确性。不准确的信息将直接误导院领导及相关职能科室的决策,对医院的规划建设及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医院实现网络化管理,联网后的计算机不同于单机运行,录入并储存的原始统计数据来源于各个分散的工作站,原始资料收集过程因此就会出现由于操作人员网络操作失误而引起数据错误或丢失等情况,这就要求统计工作者明确统计工作的整个环节,每个统计项目都要遵守相应的统计方法、统计标准、统计起止时间等要求,对随机出现的问题:如临床医生因对某问题理解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填报情况,输入操作员出现的手错等,都要求统计工作者有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对原始数据认真核对,努力减少原始性差错,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可信度。
1.2统计数据要真实、及时、全面地反馈信息
各类统计数字均来源于医院各科室,统计工作者直接深入科室,把好各类统计数据的第一关,并依据目前的统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医院综合信息台账,包括人事、财务、仪器设备、科研培训和患者资料等,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反馈给院领导和上级卫生部门,使信息科真正成为管理者的“信息库”。
2开展和拓宽统计工作职能
2.1全面开展统计工作,加强医院质控工作
卫生统计的工作主要是以围绕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构成整体开展的,这个指标体系说明和研究医院医疗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完整的医疗统计指标对实现医院宏观调控、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医疗效益有重要意义。医疗质量水平高低反映了医院总体医疗水平,根据医院制定总的质量管理目标,把床位周转次数、出入院人数、诊断符合率、平均住院日、无菌切口感染率、临床初诊与临床确诊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等质量控制指标分解到科室,医院定期通报。密切关注医疗质量指标、工作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动态、及时反馈执行情况,为各科室提供相关业务信息服务,并根据年终或季末统计结果进行考核或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
2.2深化拓展统计工作,靠拢医院管理
时代在发展,医院也在发展、改革,我们的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以往的医院统计工作中,统计工作主要将医院工作完成情况搜集、整理、汇总,进而为医院管理者及各科室提供数据,处于一种被动服务、数据滞后的局面。但是现在医院的改革发展趋势要求统计工作从单一的日常报表等常规工作向多元化、专题化方向发展,扩大统计对象范围,运用统计方法为医院的医疗、管理、科研和教学提供及时、动态的反馈信息,并加强信息预测职能,提供有预见性的数据,为医院制定各项计划、政策提供可行性依据。
2.3统计信息可指导医院管理者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
医院的管理者一定要掌握医院的服务半径、所辖区域人群的疾病分类结构和变化趋势。统计信息可以利用统计数字、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反映医院医疗活动和经营管理情况,同时作为医院信息来源的主体,不仅要掌握医院的纵向发展,还要对院外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据此来确定重点科室、重点科研和薄弱科室要改变发展的客观趋势,以此分配现有的人力、物力和有限的财力,以达到最佳的资源优化配置,为医院创造更佳的效益,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3建议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当好领导管理和决策的“智囊团”,具体有以下几点:医院设立专门的信息统计机构,配备专门的统计工作人员,健全医院信息网络,从整个医院管理的角度对医院信息统计工作提供组织机构上的保障;医院统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既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又要具备统计专业知识,时代的发展又要求统计工作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所以统计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帮助医疗科室进行课题设计、数据处理,使统计职能深入人心;为医院决策提供可行性论证,使统计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决策、医疗质量监督等各个方面;统计工作者要得到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应主动承担重要任务,增强医院统计参与管理的意识,主动跟踪医院管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综合收集、利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为医院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服务,真正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参谋部和“智囊团”;定期或不定期做好统计分析及统计信息反馈工作:每季、半年、年度做定期综合性统计分析,其内容包括门诊及临床各科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医疗质量、护理质量、经济效益及病人满意度等。并从纵向(与往年同期比)、横向(与同级医院比)以及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影响医疗工作的各种正负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提供给医院及有关部门。院领导往往据此主持召开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医疗质量分析会,并把统计分析报告进行宣读,对于成绩及问题进行全面讨论,给予表扬和批评,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在日常工作中,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做专题性调查,写出不定期统计分析;改进统计方法:医疗评价更合理在诊断质量评价上,以前我们只评价门诊/出院诊断符合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仅这两项指标不够全面,又把漏诊率、待诊率、入院3日确诊率纳入考核项目,对诊断质量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并把一目了然、反映不出诊断水平的疾病,如大部分骨折、烧烫伤、原因明确的中毒和部分创伤等剔除,使其不参与诊断符合率的计算。
两点体会:第一方便了领导对统计信息的利用,为医院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第二有效地发挥了统计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于承浩.统计信息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医院统计,2002;9(2):99-100.
[2]张翠红.统计工作与医院的综合管理.地方病通报,2002;17(2):82-83.
[3]侯世方,孙长福.统计职能在医院信息网络建设中的拓展.中国卫生统计,1999;16(5):275.
[4]马天华.浅谈医院统计职能的拓展.中国卫生统计,1999;16(4):202.
[5]赵雯.搞好医院统计要处理好八个关系.医院管理杂志,1999;6(3):237-238.
[6]董军,朱士俊.医疗质量实时控制研究与应用.中国医院管理,2002;22(3):23-24.
[7]代伟,胡湖,董军,等.医院信息采集质量的监控管理.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2):102-103.
作者:周向红 薛美琴 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
本文在梳理以上分析理论和工具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3A评估步骤(充分性评估、可行性评估、可能性评估)[5],并结合水和环境卫生服务在中国农村的供给情况,重点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1)水和环境卫生服务是否容易获得?主要从时间成本进行评判,包括取水时间为往返厕所耗费时间等。(2)水和环境卫生服务使用情况如何?主要从设施、服务的质量以及可持续性方面进行评价,涉及问题有饮用水的质量、厕所的质量、以及能否长期使用。(3)水和环境卫生服务能否覆盖目标人群使用。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等。(4)水和环境卫生服务能否产生预期效果?着重从经济、社会、生活质量,以及人的尊严等方面进行评估。陕北黄土高原梁峁丘陵沟壑区。近年来,该地在各级政府、国际组织的指导和帮助下一直致力改变取水难、环境卫生差的状况。2005-2007年间志丹县改厕受益人口28975人、解决饮水人口7540人、全县卫生饮水的普及率达到52.6%,居民生活饮用水4项指标合格率100%。课题组于2009年10-12月随机选取了4个改水改厕项目村———保安镇张沟门村和沙道子村,顺宁镇百草台行政村和保娃沟门村进行了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问卷和访谈内容包括改水改厕前后情况,村民对于改水改厕的满意度情况等。课题组共发放问卷200份,获取有效问卷192份,问卷样本符合正态分布,问卷对比数据均通过卡方检验。访谈采用结构式访谈的形式,共访谈当地村民7人,其中卫生室医生2人,小学教师2人,家庭妇女1人,学生1人,村干部1人。
水和环境卫生服务的获取改水以前,志丹县当地农村的饮用水及生活用水主要是井水以及河水,取水不便,很多农户家庭需要花上大量时间挑水以满足日常饮水及用水需要。改水项目的实施为当地农户取水用水提供了便利,69.1%的问卷调查家庭在改水后,家中有了自来水;不少农户家庭有了自家独立的水井;一些村深水井打造,用水情况有了很大改善。根据陕西志丹县4个改水改厕项目村的问卷统计,改水后,取水时间在10min以内的家庭达到了72.9%,而取水时间在40min以上的家庭仅为0.8%,改水使村民取水时间大为缩短。改厕以前,志丹当地农户家庭使用的厕所主要是简陋的茅厕或是露天的粪坑,70.2%被调查者的家中无独立的厕所。改厕后,被调查者家庭自家有独立厕所的家庭也占到了83.4%,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比例达到了72.0%。在访谈以及观察中,课题组成员也了解和观察到,无害化厕所一般都建于房屋的旁边,用厕的便利度相较于以前也大大增加。46.4%被调查者在改水以前往返厕所需的时间在1min以内,15.6%的被调查者在5min以上,改厕后,往返厕所在1min内的比例增加到了59.4%,而需要5min以上的比例降低到了8.3%。因此,水和环境卫生改善工作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大大提升了当地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品质。水和环境卫生服务使用情况42.4%和38.2%的问卷调查家庭认为“与5年前相比,所在区域的安全饮用水”有“明显改善”和“有一定改善”,改水后,卫生饮水普及,水质改善,这些都是改水受益家庭所深切体会的。在通有自来水的家庭,或是房屋附近有水井的家庭,取水用水都比较方便。但是通过村民访谈,一些村民也反应,虽然取水便利了,饮用水的水质有所保障,但是一些饮用水还存在异味,需要更好地监测。43.1%和41.5%的被调查者认为“与5年前相比,所在区域的厕所状况”有“明显改善”和“有一定改善”。改厕后有顶、有墙、有门、有便池、有粪便处理设施的无害化厕所代替了以前的简陋的茅厕和茅坑。在改厕以前,当地村民顾虑最多的雨天和夜间用厕不便、污水泛滥、臭味弥漫、不小心会掉下茅坑等问题在无害化厕所建立后都基本得到缓解或解决。使用沼气式厕所的家庭一般使用沼气作为做饭的燃料,给生活也带来了便捷。不过,调查中也发现由于生活习惯等原因,一些村民建成的卫生厕所未得到很好利用。三联式厕所维护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成本,这些都妨碍了水和环境卫生设施的后续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前期资金的浪费。目标人群的使用在问卷调查中,39.47%和48.68%的被调查妇女“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改水后饮用水状况,30.26%和48.68%的妇女“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改厕后厕所环境卫生条件,比例远远高于“不满意”的情况,问卷调查的女性对于饮用水和改厕的满意度达到了88.16%和78.95%,比男性对改水和改厕的满意度86.84%和77.88%还要高。同时,3.8%的被调查者认为改水之后“孩子上学方便”,21.80%的被调查者认为改厕之后“孩子上学比较方便”。在家庭妇女、教师、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水和环境的改善,对于家庭妇女,家务劳动变得轻松,用厕隐秘性得到保障;对于孩子,学校饮用水、厕所卫生方面也有了很大改善。从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来看,当地村民、妇女、儿童对于水和环境卫生的改善都是相当满意的。村容村貌。绝大多数村民认为改水改厕后,村容村貌得到很好改善。61.8%和27.2%的被调查者“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改水改厕项目实施后,村容村貌变得更好了,7.3%被调查者“不太赞同”这一观点,而“不赞同”和“很不赞同”的比例仅仅有3.6%。自豪感。在进一步的问卷调查中,79.4%的被调查者在改水改厕后对于自己的村庄“更加喜欢了”,37.6%和45.5%被调查者认为在改水、改厕后,亲朋好友对自家附近环境给予“很高”和“较高”的评价。环境卫生的改善也促进了村民对家园的认可。肠道疾病控制和预防。29.3%和55.0%的被调查农户认为改水改厕后,自己及家人的肠道疾病有“明显减少”和“有所减少”。在问卷和访谈当地的卫生室的医生中也了解到,改水改厕项目的实施,安全饮用水的普及以及粪便处理的无害化,使水质和卫生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从而使得以饮水传播和蚊虫传播为主的肠道类疾病的发生率大大下降。卫生观念及习惯。在调查自己和周边的人卫生习惯改善方面,38.7%和37.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明显改善”,55.5%和56.1%的被调查者认为“有所改善”,5.8%和6.9%的被调查者认为“和以前一样”,而“比以前差”和“比以前差很多”的比例均为0%。这说明,绝大多数当地村民对于改水改厕项目的实施对于其卫生习惯改善的促进持肯定的态度。但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过程中,也了解到当地村民一些落后的卫生观念和不良习惯,仍普遍存在,如:有相当一部分村民还是习惯于喝生水,如厕后洗手的习惯并未完全养成。经济促进。32.8%和42.9%的被调查者认为环境卫生的改善对经济促进“影响很大”和“有一定影响”。对于改水、改厕后,收入是否有明显好转,30.2%的被调查者认为“有明显好转”,56.6%认为“有好转”,而“比以前差”和“比以前差很多”的比例都为0%。对于改水改厕后村里投资增加的情况,19.8%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很大增加”,27.8%认为“有一定增加”,9.6%认为“增加很小”,25.1%认为“没有变化”,17.6%选择了“不清楚”。在调查及访谈中了解到,虽然一些村的蔬菜大棚经济、旅游业、蓄养业的发展与改水改厕带来的环境卫生的改善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村民对于改水改厕对经济促进作用及带来的机遇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晰。
农村改水改厕推进使农民对于水和环境卫生的服务更容易获取,水质和厕所卫生状况得到良好的改善,妇女儿童等焦点人群对于水和环境卫生服务的使用的满意度提升。同时,水和环境卫生服务提供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水和环境卫生的现状不断改善,农民对于水和环境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改水改厕维护工作、农民意识等方面。结合问卷调查数据以及相关材料,课题组认为志丹在今后的改水改厕项目的推进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其一,改水改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应在继续推进改水改厕项目的同时,强调部门之间联动、精简服务供给环节、推进饮用水监测体系的建设、加强改水改厕工程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率。其二,加强卫生宣传与教育促进。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水和环境卫生,在改善过程中不仅能直接减少与水有关的疾病、减少劳动交易时间。各级政府应采取多种方法鼓励群众更积极主动参与到改水改厕项目中,使改水改厕项目成为转变农民健康认知、促进农民公共参与、转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缓解贫困的重要途径。
文头:封面顶部居中,占两行。上一行内容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用小三号宋体;下一行内容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3号宋体加粗。文头上下各空一行。
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文头下居中,上下各空两行。
论文副题:小2号黑体加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作者、学校(市级电大)、年级、学号、指导教师、答辩组成员、答辩日期、申请学位等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内容用3号楷体,在正副标题下适当居中左对齐依次排列。占行格式为:
作者:xxx
学校:xxx 年级:xxx 学号:xxx
指导教师:xxx 职称:xxx
答辩组成员:
xxx(主持人) 职称:xxx
xxx 职称:xxx
……
答辩日期:x年x月x日
卫生部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一种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模式,其核心是对卫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以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具有以下五方面的现实意义。
1.是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卫生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前基本实现卫生事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结合当前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发展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医疗卫生。
2.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卫生事业的良好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与社会生活、社会经济的科学、健康、和谐发展,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环境友好型医疗卫生服务建设。
3.是提高卫生事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是增强卫生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能合理配置、有效提高我国卫生资源利用率,解决卫生资源相对匮乏,缓解资源瓶颈制约,降低办医成本,增加就诊人数,可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使卫生单位的竞争力得到增强。
4.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卫生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污染物,从源头上治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保护环境的主要措施。
5.是人类健康的需要。卫生事业应以积极促进人民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减少药物治疗,尤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为行业特点。
二、采取措施稳步推进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1.完善医疗单位服务功能,实现卫生资源的重新整合,创建“绿色医院”、“绿色机关”,打造资源节约型单位,全面提升医疗卫生单位的整体综合实力。立足实际落实“绿色医院”、“绿色机关”标准,围绕“环境、技术、质量、服务”指导方针,按“净化、绿化、美化、亮化”要求,加快创建步伐,增加绿化面积,增加花草树木品种等,确保单位环境整洁优美。切实提高对建设节约型单位重要性的认识,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完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节约型的消耗管理模式,增强全员勤俭节约意识和绿色环保观念,坚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加大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宣传,加强节能降耗,减少材料消耗,加强废弃物回用,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进行科学规划、环保建设、垃圾分类回收、生物、医药垃圾安全处置、采取节水措施、太阳能利用等;加大对医院服务流程再造,对一些布局不太合理的就医程序,重新设计,改善诊疗环境。对新建的门急诊大楼、数字化医院做到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环境优雅、快捷舒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质优价廉的服务。认真组织落实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及时掌握动态,密切协调配合,切实把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工作抓出成效,努力打造现代化环保型医疗卫生单位。
严格控制行政成本,采取有效措施节约水、电、气、油等资源,减少办公经费、差旅费等开支。切实做到“五个一”。即:节约每一度电,办公室场所尽量采用自然光,杜绝长明灯,倡导绿色照明,空调不低于26。C,适当减少电梯运行;推广使用太阳能供热水、供电设施,控制使用电话,降低耗能;节约每一滴水,避免长流水现象,提倡水的重复利用,养成人走关水的良好习惯;节约每一张纸,提倡使用电子政务,办公用品重复使用,鼓励回收报废办公用品;减少行政报刊的订阅任务,推广网上查看,按需订阅,减少浪费。节约每一滴油,加强公车管理,合理安排公务用车,科学核定单车油耗定额;节约每一分钱,精简会议,从简接待,减少“白色污染”和一次性制品使用;尽量节约人力物力资源。
2.充分发挥卫生行政职能,加大对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督查工作。要以营造和谐的生产环境为重点,加强对厂矿企业的卫生行政监督检查,同时加强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医疗消毒、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等监管。
监督和指导餐饮业、宾招业限制并逐步禁止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筷子、不可降解餐盒、塑料购物袋,严格消毒杀菌标准,加强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树立环保意识,减少白色污染。加强对医疗废水和医疗废物的处理和监管工作,落实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科学处置和改进完善医疗废水废物处理流程,做到全程监控,特别要重视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疗废物、废水的处置。加强对药品容器的回收利用。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监管力度,高度关注药物与人体平衡的问题,建立临床药师和处方点评制度,倡导合理用药,杜绝滥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发生。提倡使用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3.要大力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探索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卫生政策体系,使循环利用卫生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受到激励。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适度推广运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充分考虑老百姓经济承受能力,逐步构建合理
的节约型、健康型医药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卫生事业特色的、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
三、积极构建和实施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环境保护观念的拓展和创新,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主要从组织领导、制度保障、技术支撑和道德文化建设等方面予以保障,要正确把握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加强对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研究制定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计划和实施方案,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建立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可持续发展知识培训,大力宣传循环经济卫生科普宣传活动,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实现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各级卫生系统要切实转变观念,注重思路创新、规划衔接和推进落实,明确“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发展主线、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组织开展专题调研。结合实际,围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卫生信息化建设等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热点、难点和重大发展战略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和办法
2.加强制度建设。要以国家法律为指导,以国家政策为依据,依法推进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快制定卫生部门可持续发展战略,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提出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等,指导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二在政策层面上,要建立政府采购、政策激励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体系。三是建立适应各单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内容涉及财务管理、后勤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方面,使单位员工在开展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
3.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实行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单位,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要从政策、立法、教育、宣传、管理等各环节入手,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引导医疗卫生单位乃至全社会树立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一要围绕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行动,在实践中培育和弘扬先进的生态文化和文明生活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人人有为、人人受益的共识,逐步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二把可持续发展与“八荣八耻”观和爱国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在医务人员和患者中进行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宣传教育工作,倡导人人积极参与,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观念。三是不断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可持续发展知识培训、举办讲座、组织宣传活动、发放调查问卷及宣传资料、出版墙报等方式,提高认识,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消费观。
四、科学研究和确立节约型卫生单位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评价指标体系
百元卫生材料效益、百元低值易耗品效益。资源消耗:万元产值水耗、万元产值电耗、万元产值电信费用。办公消耗:职工人均办公费、百元办公费效益、职工人均差旅费、百元差旅费效益。拟采用RSR法、Ridit法、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效能评价。同时,在医院开展临床抗生素药物合理性应用研究,控制药物比例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为群众提供一个“安全、便利、适宜”的就医环境。主要利用数字化信息平台,动态对临床抗生素应用进行监测,高度关注药物与机体平衡的问题,合理应用抗生素,杜绝滥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加强对临床应用抗生素控制,有效降低药物比例;控制运营成本。目前初步建立了抗生素药物使用、临床合理使用、医院感染率、药控指标等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医疗卫生单位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医疗卫生单位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个体医疗服务行为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等层次。
(一)“重管理”的造血式的医院托管的目标
我国乡镇卫生院通过采用“重管理”的造血式的托管方式,加快推进我国省市乡镇的医疗事业的全面发展,有效的协助乡镇卫生院提高医疗水平,通过提高乡镇卫生院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等,来改善乡镇卫生院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满足当地人民的医疗卫生需求。
(二)“重管理”的造血式的医院托管的方法
“重管理”的造血式的医院托管是在保障乡镇各个卫生院所有权以及原有名称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增加XX人民医院分院的名牌,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可信度,通过实行“两块牌子,一班人马”的方式进行经营。例如,重庆市的高镇中心医院由高镇区医院、高家镇中心卫生院、太运卫生院和建国卫生院四个小型的卫生医院组成,这四家小型卫生院在保持自身医院名称不变的前提下,增挂了丰都县人民医院的牌子,利用“品牌”效益在群众心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据悉,从2013年开始,大连保税区推进“大连市中心医院托管街道卫生院”的医疗管理模式,使保税区辖区内的亮甲店街道和二十里堡街道居民不需进城便能享受到三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使当地居民医疗城市化,居民幸福感倍增。实施“重管理”的造血式的医院托管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五不变,一确保”原则在进行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卫生院公立性质不发生改变、卫生院非营利性性质不发生改变、卫生医疗职能不发生改变、卫生院所有权不发生改变以及医院职工的身份不发生改变这“五不变”的原则。并且要确保乡镇卫生院的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不会因为进行医院托管而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
二、在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会计核算方式的改变
(一)在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会计核算必须坚持“三个不变”原则
1、保证乡镇卫生院原有的收支渠道不发生改变
在进行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后,乡镇卫生医院依然应该坚持原有的收支渠道,继续坚持乡镇卫生院原有的“收支平衡,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原则,将乡镇卫生医院的收入划分为“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以及“其他收入”来进行严格的管理,严格按照乡镇卫生院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将乡镇卫生院的费用分为“医疗业务成本”、“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公共卫生”以及“其他支出”等。乡镇卫生院的所有的收支都应该经过预算并且严格按照预算来执行,卫生院的全部收入也应该通过银行缴纳到预算专户,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只能开立一个银行基本账户,确保财政专户拨入的资金、所有的收支以及往来款项能够进行真实准确的核算。
2、保证乡镇卫生院原有的财务人员不发生改变
进行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并不代表乡镇卫生院不需要独立的财务人员进行乡镇卫生院的自身管理。在医院托管的情况下,乡镇卫生院还是需要设立其专属的财务人员。财务人员负责被托管的乡镇卫生院的款项的收支、业务的记账、财务基础资料的保管以及药品、国有资产的管理等工作。被托管的乡镇卫生院的财务人员为被托管方正式员工,由被托管方进行聘任以及调动。
3、保证乡镇卫生院原有的财务管理方式不发生改变
在进行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后,必须要保障乡镇卫生院原有的财务管理方式不发生改变。乡镇卫生院的财务会计业务依然要到市级医院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管理。乡镇卫生院应该设置其独立的出纳账目以及会计账目。乡镇卫生院应该坚持对自身收入的管理,乡镇卫生院的一切收支、债权、权益等进行独立的核算并上报市级医院会计核算中心进行审核监督。乡镇卫生院还应该坚持原有的收费标准以及收费票据管理制度,乡镇卫生院的资金账户、资产、会计业务等都需要交予市级医院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另外,被托管的乡镇卫生院还应该坚持对其专项资金支出的独立管理,坚持量入为出,专款专用的原则。
(二)在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会计核算必须坚持“四个统一”原则
1、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应该进行统一的财务管理方式
为了方便医院托管后的管理,在保障被托管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方式不变的基础上,市级医院应该对其管理的各个乡镇卫生院进行统一的财务管理,将各个卫生院的财务支出,账务等进行归集和分析,纳入会计核算中心核算。例如,各个乡镇卫生院在进行自身财务预算之后,应该及时的将自身的预算报表等资料集中交予市级医院会计核算中心进行审核,市级医院会计核算中心根据专业化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乡镇卫生院财务预算制定专业、中肯的修改建议,并将全部预算整理下发回各个被托管的乡镇卫生院。每月,市级医院会计核算中心收到各个被托管乡镇卫生院上报的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后,可以先审核其正确性,然后集中编制整体报表进行统一管理。
2、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应该进行统一的会计核算方式
虽然,在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后,被托管的乡镇卫生院必须要保持独立的会计核算资格不变的原则,但是为了方便市级医院的统一管理以及专业化管理指导,托管医院以及被托管卫生院必须要统一其会计核算的方式以及口径,选择统一的会计制度与财务准则。被托管的乡镇卫生院的会计业务需要集中到市级医院的会计核算中心,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实行被托管乡镇卫生院单独设立其自身的出纳账以及会计账,独立核算自身的收支、债务、债权以及权益等。但是,被托管的乡镇卫生院发生的各项现金、转账等资金的结算,各项经费的拨入以及支出,各项往来账目的收支以及各个业务管理的费用收支等业务都应该交由市级医院的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的核算。
3、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应该进行统一的资金管理方式
在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后,被托管乡镇卫生院的资金应该纳入市级医院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将其资金统一集中进行调配。但是这些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等都不会发生任何改变。被托管乡镇卫生院的供给渠道、付款渠道、收款渠道等都不发生改变,被托管乡镇卫生院所有的资金收入和支出,依然采用“收支两条线”的方式。
4、市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应该进行统一的票据管理方式
为了方便市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财务的管理和指导,其财务票据应该进行统一的管理,无论是其票据的种类还是票据的格式应该进行统一。各个被托管乡镇卫生院应该从市级医院会计核算中心统一领取财务票据,并由市级医院会计核算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乡镇卫生院的收费必须使用市级医院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的收费票据。被托管乡镇卫生院所有财务票据须由市级医院会计核算管理中心统一发放和回收,再由被托管乡镇卫生院专人负责,实行领用核销制度。
三、结论
由于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不仅要考虑地理、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地质等一系列自然条件对周围环境、工程建设投资、运行成本及运输费用等影响,还应考虑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因此选址时不仅应由建设、规划、环保、环卫、设计、国土资源、水利、卫生防疫、地质勘察等相关部门共同参加,还应高度重视公众参与。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和《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填埋场选址应执行下列强制性条文,不应设在下列地区:
⑴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
⑵洪泛区和泄洪道;
⑶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以内的地区;
⑷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m以内的地区;
⑸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3km以内的地区;
⑹活动的坍塌地带,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灰岩坑及溶岩洞地区;
⑺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
⑻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
⑼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
同时垃圾场场址选择还应符合《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和其它相关标准的规定,主要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与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要求一致;
⑵与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要求一致;
⑶人畜居栖点500m以外;
⑷库容应保证填埋场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下不低于8年;
⑸交通方便,运距合理;
⑹土地利用价值及征地费用较低;
⑺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环境保护目标区域的地下水流向下游地区及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
3影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特殊因素
卫生填埋是我国现阶段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填埋场场址大多处于农村地区或城乡结合部,场址区社会经济因素及生态环境状况特征是选址中不容回避问题,除了上述规范和标准规定的强制性条文和一些重要因子的要求之外,还有许多规范和标准规定之外的很特殊因素,主要是:⑴由于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大量生活垃圾集中,将彻底改变场址及其周边地区农村及农业生态环境,可能带来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污水、恶臭污染、滋生蚊蝇、生物入侵、火灾、疫病传播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居住环境质量;⑵由于人们普遍存在的对垃圾厌恶情绪,垃圾填埋场址的周边地区群众通常难以接受大量垃圾集中到祖祖辈辈赖以生产、生活的环境。因此,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时,场址周边(包括卫生防护距离之外和垃圾运输途经地)群众的反映非常强烈,抵触情绪较大,这也成为是项目选址中的难点之一;⑶农村地区风俗习惯、宗族势力及封建意识对选址影响也较突出。笔者就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这些特殊因素归纳如下:
⑴卫生填埋场滋生蚊、蝇等昆虫可能对场址及周边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果园、茶园、蔬菜基地种植环境及农产品产生不良影响,如蚊、蝇叮咬水果及其排泄物影响农产品品质及质量;
⑵垃圾卫生填埋场中垃圾夹带外来入侵物种及弃用带疫病的蔬菜、水果可能危及当地农业生态安全,例如垃圾中夹带福寿螺,由于其生命力旺盛、繁殖力强,入侵并破坏场址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可能性极大。
⑶场址若处于以针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因森林火灾诱发填埋场火灾甚至爆炸以及填埋场自燃引发森林火灾危险性并存;可能造成当地生态灾难;
⑷卫生填埋场与场址及其周边地区存在重要基础设施(如:水利设施、跨越的高压输变电线路及穿越主要交通干线)之间环境风险隐患可能较大;
⑸场址虽不跨越行政辖区但可能存在跨行政辖区环境影响问题;
⑹场址及周边群众因对垃圾厌恶情绪而滋生的对填埋场选址建设抵触情绪,可能发生群体性环境问题;
⑺场址及其周边地区群众涉及所谓“精神意识”场所(如祖坟、祖厝、公祭及宗教等场所)等问题,可能对选址及建设产生严重干扰问题。
2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而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相对滞后,据资料表明:200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仅52%,而无害化处理率仅约35%。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未得到规范处置,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率更低,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1.2亿吨的农村垃圾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围城、围镇、围村现象日益突出,生活垃圾污染引起群众不满和政府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提高。近年来,为解决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优惠政策、技术规范、标准等,指导、支持、鼓励加快生活垃圾处理步伐,各级政府在推行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的同时,投入大量资金或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生活垃圾处理率正逐步得到提高。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是我国现阶段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填埋场址大多处于农村地区或城乡结合部,场址选择不仅要满足《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及《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等规定的技术要求,而且要紧密结合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农业生态环境特征及农民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以人为本,深入开展选址及环评公众参与工作,广泛征询场址周边群众意见,尊重群众环境权益以获得群众认可和支持。由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既是环保设施,同时也是一个潜在污染源,伴随着填埋场建设和使用,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风险隐患可能随之产生,加上人们对垃圾普遍厌恶的情绪,填埋场选址时周边居民反映十分强烈,阻力较大。然而,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是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基础设施,势在必行。如何权衡利弊,兼顾社会各群体的利益诉求成为选址成败关键因素。
4选址特殊因素影响的对策与措施
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的选址涉及面广,政策性、技术性强,社会敏感度高。如前所述,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以及《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等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场址选择已作出明确确定,尤其是《规范》中九点强制性条文,在选址工作中均能逐条套对分析,因此强制性条文要求一般是不会违反的。但是,仍会有一些项目因未能全面地分析可能涉及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包括一些看似简单的、细微的、易被忽略的影响因素,而造成选址建设及营运挫折及至失败。
通过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相关标准及规范的学习,结合该类项目的工作实践,总结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工作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首先,在收集充分的项目背景资料、场地及周边环境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应对照强制性条文逐条分析拟选场址是否有违背,并得出是否满足强制性条文的结论。
其次,根据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夏季主导风向、土地资源、道路交通等情况分析场址是否满足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布局要求、环境保护要求及节约资源及投资等要求。
第三,分析场址的特征因素,着重分析可能存在跨行政区域的环境影响、场地内及周边市政和水利等设施(如高压线路、引水渠道、道路、油气管道或储存库等)的影响、对农业生态及农业生产的影响、涉及民众“精神意识”的建(构)筑物的影响。
第四,由于填埋场大多处于农村地区或城乡结合部,因此选址应紧密结合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农业生态环境特征和农民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贯彻“以人为本”,紧密配合建设业主,广泛深入开展公众参与工作。因为科学合理的选址决策不仅在专业技术层面要正确,还必须兼顾各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通过听证会等多种形式,让利害关系人有充分知情权,能充分阐述意见有参与权及有必要监督权,环评要结合业主与群众的协调意见,总结分析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尽力使选址决策能取得社会共识,才能更好地体现政府构建“和谐社会”执政理念,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摘要: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涉及多方面因素,不仅要分析其是否符合相关政策、规划、规范、标准等要求,而且还要紧密结合所选场址各方面特征因素,全面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影响,并提出解决办法。本文阐述了选址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