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excel教学

excel教学

时间:2022-11-24 00:08: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excel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excel教学

第1篇

关键词 excel课程 案例教学 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in Excel

LI Hang

(Zhuhai Vocational School of Polytechnic, Zhuhai, Guangdong 519100)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studies how to implement case teaching in "Excel" Teaching basic computer course, and discusses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s of case design and case implementation in Excel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 Excel course; case teaching; basic computer course

0 引言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学以系统的知识讲授为主,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理论教学同时,有针对性地引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并解决实践中的一些应用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实践证明,将案例教学引入中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如Word、Excel、Flash、Photoshop等课程中,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 案例教学的含义与功能

案例最早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商学院。自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一直作为商业、法律和医学领域的职业培训的基本教学模式。后来,案例教学被逐步应用于教育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案例以具体实例的形式展现,并被作为剖析的对象,教师与学生共同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解决办法等工作。案例教学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直接对话让学生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即通过对学生进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提问,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实施以预先设计的典型案例做为主线索展开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以分组学习、集中讨论等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教师对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等的讲解和学生的实际操作,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抽象的计算机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对复杂的操作实践具有清晰的认识,能更好地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操作,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案例分析的结果是多元的、开放的,教学过程并不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发挥的空间,它更注重学生的分析过程,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Excel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生活中应用广泛。Excel的教学目的,旨在让学生系统地掌握Excel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并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运用Excel进行财务管理、统计计算、报表制作等。本文对如何在Excel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课程教学改革做出了初步尝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在Excel应用中的动手能力。

2 案例教学在Excel中的应用

2.1 案例设计

案例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剖析,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还原到具体的操作实践,从而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互相探讨、积极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实际工作能力。一个典型案例,通常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经常用到的例子为基础展开的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是以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案例为载体的,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设计出恰当的案例。没有好的教学案例,就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因此,案例的有效收集、整理、设计就成了案例教学的先决条件。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钻研教材,挖掘案例素材,同时深入到教学实践,拓展案例资源,提高案例的科学性有实用性。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该把知识点融合在所设计的案例当中,例如,利于Excel编辑报表或数据统计的时候,如果要面对大数据量的处理,而某列数据的处理会应用到相同的公式,则会用到公式复制的操作。通常的做法是先在顶端的单元格中输入计算公式,然后用鼠标拖动右下角的填充柄,直到最末端的单元格。在这个处理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单元格地址引用中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的这两个概念,如果仅仅是停留在照本宣科的理论知识讲解的层面,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利用案例教学,可以设计出如图1所示的薪资管理案例作为该内容典型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边学习理论知识,边结合动手操作从而达到对知识点的掌握。

图1 案例设计:薪资数据管理

2.2 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一般分为情景预设、教师介入和学生参与三个阶段。情景预设是指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教师要安排好进行教学的场景、分好学习讨论小组、准备好案例素材等;案例分析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介入的深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找到到案例的关键问题,利用有效的分析策略进行案例分析。学生参与是指学生的理论预习、素材收集、案例认知和分析等活动。

图2 案例实施:成绩数据分析

Excel课程案例教学可以围绕知识点来设计的。教学中不一定要一尘不变的遵循教材内容原有顺序,而应该围绕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对要解决的问题展开分析,确定要完成的任务,并在这个过程中穿插解决问题需要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围绕案例组织整个教学活动。例如,利用Excel做数据分析时,可以根据学生成绩管理的实际需要,要求求出每个学生的平均分、统计课程及格情况、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序等。在教学过程中,围绕Excel数据分析案例,将公式、函数、排序等知识点穿插在案例讲解中,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案例界面如图2所示。

2.3 案例教学的反思

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反思,包括理论反思和实践过程反思。其中,理论反思是通过对案例的有效分析,引导学生对案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之上构建和生成新的理论知识点,实现理论的提升。实践反思是指引导学生把案例情景合理移植到教育实践中,分析案例的共性和个性,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Excel“建立一张工作表”的案例教学中,由于这一章节的特殊性,教师应该给学生留出更多的上机操作时间。教师除了必要的讲解之外,不要框定太多的任务要求和操作方法,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学会创新。

3 总结

本文对Excel教学中如何实施案例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论述了如何在Excel教学过程中设计出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并以典型案例为向导,在讲解Excel知识点的同时,利用案例的示范作用让学生掌握各知识点的具体应用和操作。在Excel课堂中实施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案例教学对于Excel课程教学改革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把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理论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改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兼顾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的教学活动。同时也为案例教学在计算机教学的其他课程中的推广普及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Excel教学 多重综合教学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076-01

Excel软件教学常用的方式是直述式教学,虽然使用的是多媒体教学,但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不好,特别是计算机基础和逻辑思维较差的学生,学起来较吃力,教学效果很不好。如作为直述式教学法对于Excel的函数功能就直接进行介绍函数用途、语法及参数的定义,顺序讲解,枯燥无味,不宜使学生产生兴趣,反而让他们觉得函数是非常复杂烦琐的,自然就产生了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处理好学生自我学习与老师教学指导的关系,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所以运用多重的教学手段,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主观上调动学生对Excel学习探索的兴趣。

一 Excel教学特点

在Excel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大多是入门级的学生,而Excel是技能型课程,要求学生能以自己动手操作完成任务为教学目的和出发点,所以从单纯地知道每项功能在什么菜单下直至熟练运用,正确地实现功能得到统计数据不仅是掌握了功能命令就能完成的,还需要掌握每个功能命令的组合和命令中参数设置等细节。因此,在Excel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只向学生讲授功能的使用。

针对这样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目的,本文总结出错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在Excel软件教学中的综合应用。

二 多重教学法在Excel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Excel所有的知识点分为基础知识入门基本操作、工作表的制作与美化、公式和函数的运算、数据管理分析、图表分析及数据透视和Excel开发工具的使用等多个章节,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特点,不能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时的安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每个章节根据知识点的相互关系分为多个案例。下面以公式和函数的运算章节为例具体说明部分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

首先,根据函数公式的功能作用将本章节函数组成多个包含多种函数的例表,用于案例教学进行函数的功能讲解,使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独自制作完成相同的例表,理解相关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在学生掌握函数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后,由教师提供样表模板和需实现的功能要求,要求学生独立制作完成“大学生基本信息表”“大学生成绩统计表”“在校期间成绩查询证明”等任务,在下发任务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完成例表任务的基本思路,同时给出相应的提示,本表制作中需要使用什么函数来实现什么样的具体功能等,如学生通过任务“大学生基本信息表”要完成实现从身份证号和学号中提取出该学生的生日、年级、判断并填写性别等功能,其中,该表涉及的函数有逻辑函数IF,文本函数LEFT、MID,数学函数MOD等;“大学生成绩统计表”要完成每名学生的平均分、总分、排名并标注有无补考的科目,其中,涉及的函数有数学函数SUM,AVERAGE;逻辑函数IF,AND;统计函数RANK等。“在校期间成绩查询证明”需要完成通过输入学号或姓名即可查询出该名学生所在的班级、年级、所学的专业等基本信息和在校期间各科成绩等,其中,该表涉及函数有查找与引用函数VLOOKUP,INDEX,INDIRECT,MATCH,统计函数COUNTIF。另外,在公式的运算中包含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针对这个知识点按原来的直述式讲法学生根本不能掌握,于是我们把这个知识点直接调整到函数的使用中来提出。讲解该重点时可以采用错误教学法,故意在演示VLOOKUP函数中不明确提出来,而是让学生在自己完成任务复制填充VLOOKUO函数时暴露出错,教师再针对学生的错误让学生通过对比相邻函数中参数细节上的不同逐步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再对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知识点进行讲解,并演示其区别,这样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函数的理解和对参数设置细节的重视。其中,一些掌握程度好的学生通过自学新的函数会提出使用新函数实现所要完成的功能,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制作实现一些新功能。通过以上例表可以将函数中常用的、有代表性的函数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这样不仅增强了知识的实用性,也培养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的作用结果

多重综合教学方法在Excel 课程的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模式,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功能命令的理解和记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合理地把不同的教学方法用于不同的重点,并混合多重教学方法作用在同一章节的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部分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能够自学新知识,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创设情境问题 Excel

2005年,江苏省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注重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增加了Excel、几何画板等教学内容,这既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方向。但三年来,一些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不熟练,还有个别教师还认为反正涉及信息技术操作的内容高考也不考,干脆不教。无疑,这种做法不但影响了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是背离了新课改“为了一切学生发展”的理念。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Excel中强大的计算功能,通过函数IF执行逻辑真假值判断,得出结果。下面以党员交纳党费问题为例。

党的有关章程规定:“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津贴为计算基数,交纳党费比例为:每月工资收入在3000元(含)以下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5000元(含)者,交纳1%;5000―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设计党费收缴表格的步骤为:

一、建立工作薄和工作表名称

打开Excel表格后,建立文档为“××单位08年党费交纳登记表”,在该工作薄中建立“1―12月工作薄”,分别命名为“一月、二月、……十二月”。

二、数据输入

首先,在“一月”工作表中横向输入“序号、姓名、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津贴、交纳基数合计、交纳比例、应交数”。

其次,把“序号”到“津贴”前七项内容依次输入。如图1。

三、加入公式

第一步,在“交纳基数合计”单元格“H3”中输入公式“=C3+D3+E3+F3+G3”后,按回车键确认。该公式用于求出“交纳基数合计”数值。

第二步,在“交纳比例”单元格“I3”中输入公式“=IF(H4>10000,″0.02″,IF(H4>5000,″0.015″,IF(H4>3000,″0.01″,″0.005″)))”后,按回车键确认。该公式用于区分出“每月工资收入在3000元(含)以下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5000元(含)者,交纳1%;5000―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等不同交纳基数的应交比例。

第三步,在“应交数”单元格“J3”中输入公式“=H3*I3”后,按回车键确认。该公式用于计算交纳基数乘以交纳比例的数值,得出应交金额数。

第四步,把上述H3、I3、J3公式向下填充。

第五步,在“金额合计”栏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J3:J7)”按回车键确认,计算出党费收缴数额。

完成以上五步后,示例如图2。

上述步骤完成后,就生成了“××单位08年党费交纳登记表”。

在教学过程中,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既拨动了学生思维之弦、激活求知欲、唤起好奇心,又使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Excel教学

MicrosoftExcel2010是Microsoft公司为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AppleMacintosh操作系统的电脑编写的一款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直观的界面、出色的计算功能和图表工具,再加上Microsoft公司产品的普及,使Excel成为最流行的个人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也是目前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MSOFFICE考试采用的版本。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大纲以及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以下简称等级考试)大纲要求,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MicrosoftExcel2010的功能主要包括:Excel的基本概念,单元格的基本操作,单元格格式设置,分类汇总,数据排序,数据筛选,图表功能,数据统计、数学计算等等。这些教学内容中,大部分中职学生对数据统计和数值计算的学习存在较多难点。特别是有关函数部分的内容,许多学生都无法深入理解。因此在实际操作时,学生也只能死记硬背老师的操作步骤,遇到稍微灵活的操作题目,就无从下手,或者容易出错。因此,本人特别重视数据统计、数学计算方面的教学,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精选教学案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基本操作、字处理Word程序、演示文稿PowerPoint程序等教学内容,操作界面直观,学生学习起来容易理解,兴趣也较高。但Excel函数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涉及到数学计算、数据统计方面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学习起来也比较没有兴趣。因此首先要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案例,巧妙安排教学过程来进行教学。同时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随时调整授课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好知识和技能。所选择的案例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以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原则,便于学生理解。充分利用Excel的一些实用、有趣的功能,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需要教师深入挖掘,细心构思,巧妙讲解。比如我在讲授“填充柄”时,是先让学生在工作表中输入全班同学的座位号,看看谁更快;然后引出新课内容填充柄的使用,接着逐步引导学生在工作表中输入等差数列的序列、中文的连续数字、星期、月份、日期以及天干地支等等序列,最后告诉学生在哪里可以设置这些序列,甚至还可以自己新建序列,等等。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把握课堂节奏,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再比如用于教学的数据表格要贴近学生生活,类似下面这个某某班级学生成绩汇总表,就是经常采用的教学实例:该表格的数据内容简单明了,而且是学生平时最容易接触到的表格,需要统计和计算的数据也是学生最容易理解的。实际上课时,表格中的姓名就采用班级同学的真实姓名,以及某次考试的真实成绩,让同学有亲切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循序渐进,遵循学习规律

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程序,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还是以上面的学生成绩汇总表为例。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用自己已知的方法计算“总成绩”。这时学生们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比如用口算、用计算器计算等等。然后,教师开始教他们用公式计算,即在单元格中输入以“=”开头,包含运算符的算术运算表达式进行计算,并把计算结果跟之前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是否一样。同时充分利用之前学过的填充柄的功能,快速完成数据统计。等到学生熟练使用公式了以后,再教学生用函数计算,即用函数“sum()”进行计算。这样使得学生既掌握了公式和函数的操作方法,同时也理解了公式与函数的区别和联系。

三、分解知识,突破教学难点

Excel函数是中职学生最难学,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内容。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开始教函数时,在前面的几个教学课时里,一定要求学生做到“纯手工”输入函数内容,即用键盘输入函数,而不是用简单的菜单、窗口的操作方式。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真正理解函数的基本结构、基本使用方法。而采用菜单的方式只是函数的简化操作方式。之所以“从难到易”安排教学过程,是因为有些问题是必须由公式以及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函数混合使用才能得到结果的。这类问题单纯用“插入函数”按钮是无法直接完成操作的,而是必须在编辑栏中或在单元格中编辑公式,采用“纯手工”的方式才能完成。这也是Excel实际应用中,学生最难掌握的操作内容。还是以上面某班级学生成绩汇总表为例。当开始学习“sum()”函数时,老师不要采用菜单方式,而是在单元格中用键盘输入“=”符号,然后输入函数名称“sum()”。同时告诉学生学会从屏幕自动弹出的函数列表中选择需要的函数,完整的函数格式为:“SUM(number1,[number2],...])”。采用这种方式学习函数,虽然学生开始学起来会觉得有点难,操作方法也不是最简单的。但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比如函数名、括号、参数,以及参数的个数、逗号的作用等等。等到将来学生再学习较难的函数应用时,由于学生对函数已经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教师讲解起来就会变得很轻松,学生也能灵活运用函数。因此,这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多花些课时来讲解,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函数的“纯手工”输入方法。比如比较灵活的重要函数“if()”,完整的格式为:“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当老师需要讲解如何嵌套IF语句时,仅仅采用简单的菜单、窗口操作方式是无法完成的。这时就需要用到最开始学到的“纯手工”的函数输入方法,而且还需要学生理解函数的每个参数的含义和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该函数解决较难的逻辑判断方面的实际问题。再如,在上述表格中需要求出男生的“总成绩”列的平均值。一般思路就是选用函数AVERAGEIF()完成。但是在有些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题目中,明确要求使用sumif()函数来完成。这时就必须用到函数countif()求出男生人数,然后再用公式“=sumif()/countif()”才能求出答案。而这个公式必须在单元格或编辑栏中采用“手工输入”的方式才能完成输入。

四、Excel与Word相互配合应用

2009年11月微软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办公软件MicrosoftOffice2010,该版本包括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Access2010等多个应用软件。其中Word、Excel、PowerPoint都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重点教学内容,也是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考试内容。在完成Excel与Word的基本操作教学任务以后,作为知识技能的拓展,可以让学生探索Excel与Word配合使用。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继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典型的一个应用就是Excel的表格与Word表格的相互复制。比如:我们经常会让学生在Word中学习制作个人简历的表格。作为知识拓展,教师先让学生用excel做好表格,然后再将表格复制到word中去,反之亦然。当然,这样做的一个缺点就是当把电子表格复制到word里后,表格的格式会发生改变。这时可以让学生练习调整表格,同时也让学生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避免表格的变形。再如,把有一定间隔规律的Word文本,复制到电子表格中去。此时,学生可能会把这些被间隔开的文本,逐个复制到Ex-cel单元格中去,或者全部文本都复制到同一个单元格中。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先在Word里面把文字转化为表格,然后再把整个表格复制到Excel中去。举一个实际教学案例:首先,教师发给学生全班同学的评语(文本文件),以及学生的座号和姓名,要求学生把这些数据做成一个Excel工作表。学生的一般做法是把同学的评语逐个复制到单元格中去。此时教师提示学生思考:是否有更加便捷的操作技巧?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上述技巧。总之,Excel与Word相互配合,对于一些特殊的实际应用,能明显提高操作速度,特别是针对数据量大的时候,更能体现该技巧的实用性。作为Excel与Word相互配合的应用,最为典型就是邮件合并。虽然这部分内容不是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及等级考试的必学内容,但作为知识拓展,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该功能。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有多个数据要用同样的格式、同样的内容、同样的表格打印出来。如果是用单个Word或Excel完成的话,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这时就要用到邮件合并。常用的一个教学实例,就是班主任要打印全班每个学生的成绩报告单。这也是学生最容易理解的一个实际应用,学生也能很快理解并掌握邮件合并的操作方法。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各专业教学的必修公共课程,是学生学习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基础课程。作为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教师,要能根据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式做适当的调整,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个性化的教学安排,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不断钻研,善于思考,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周南岳.

第5篇

【关键词】Excel 公式与函数 实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166-02

一 前言

Excel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软件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企业的日常办公,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处理软件之一。虽然Excel相对于数据库软件来说是一款简单易学、便于处理操作数据的办公软件,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五年制高职中专阶段的学生对于Excel公式与函数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实例讲解后,学生能够照着做,但是当改变题型或者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还是会一筹莫展。

二 公式与函数

在Excel中经常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等混合运算,也可能对数据进行某些功能求解,例如知道学生的出生日期,怎样计算出学生的年龄?又如知道学生的身份证号码,怎样得出学生的出生日期?在Excel中对于这样的数据进行简单运算,既可以使用公式也可以使用函数来进行处理,在某些情况下,公式和函数可以相互通用,或者两者可以混合使用。而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要么只能使用公式,要么只能使用函数,处理数据会比较简单。

1.公式

公式是Excel工作表中进行数值计算的等式,公式输入是以“=”开始的,公式有加、减、乘、除等简单计算。例如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工人的计件工作量:单价(3.50元)乘以件数(每个工人的实际完成的件数)。可以使用单元格相对引用来计算:=3.50*F3,然后通过拖动柄来填充其他工人的实际工作量。

2.函数

Excel中所提的函数其实是一些预先定义好的公式,它们使用一些称为参数的特定数值按特定的顺序或结构进行计算。Excel函数包括500多个函数,将这些函数分类为财务函数、日期与时间函数、数学和三角函数、统计函数、查询和引用函数、数据库函数、文本函数、逻辑函数、信息函数,而实际生活中,最常用的也就30多个,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并不是将所有的函数都教授给学生,就连最常用的30多个函数也只能是大致讲给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授之以渔”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会根据最常用的30多个函数编辑实际案例让学生来完成实际函数的理解与掌握。然后再根据实际生活,选取难易适中的练习让学生来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选取相应的函数来完成运算,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也是Excel公式与函数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三 学情分析

Excel公式与函数的授课对象为五年制高职中专阶段的学生。五年制高职学生有一个特点,他们都是初中毕业的学生,相比高中毕业的高职学生来说学习成绩较差、自律性不高、自学能力与效果不佳。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应当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自我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创新和创业的能力。其中让学生自己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是五年制高职中专阶段学生能力培养的第一目标,为今后升入高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有一些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可能无法继续进行高职学习,所以中专阶段的学习可能会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根基。

教学实践经验表明,五年制高职中专阶段的学生厌学情绪倾向较大,具有良好的学习意愿和学习品质的学生比重较小,对知识性内容讲解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陈述、解说,学生听讲、记笔记、上机练习。最好采用教师一边进行大屏幕操作,一边让学生练习,当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该课程的目的时,再简单讲解理论知识,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四 教学模式

很多学生在学习Excel公式与函数之初,感觉很有意思,尤其是在某些数据处理中既可以用公式也可以用函数的情况下,学生一般都会尝试两遍,感觉很有成就感。可是随着教学的深入,进行综合练习操作时,需要使用函数的地方不明显,或者学生知道这个地方需要使用函数,但是不知道应该是哪一个函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启发、引导式,先对所要练习的实例进行分析,然后再根据分析结果让学生自行对相应的函数进行运算,最后由教师检查学生的运算结果,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再进行小组互助教学或教师统一讲解。

例如计算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各为多少?这道题一般是在讲过常用函数,如COUNT函数、IF函数等之后的练习题,有的学生直接用眼睛数一数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直接填在表中。题目中只有10名学生,用眼睛是可以数出来的,但是如果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怎么数?还有的学生一看计算两个字,首先想到的就是用函数。可是他们往往不知道用统计函数,找了一大圈儿后,有的学生又会想:“是不是这道题用公式做呀?”而当教师说到这道题也可以改成:“统计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各为多少?”这样就会有一部分学生想到统计函数,进而找到COUNT、IF函数完成运算。

五 创新教学

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五年制高职中专阶段的学生学习Excel一般会运用到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所以安排的教学内容都应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来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并通过课堂讲解后,安排一些相关的实例来进行巩固。同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授课内容及侧重点,便于学生掌握。

教学案例的选取应难易适中,不要为了迎合公式与函数的使用而选取过难的案例,一定要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便于学生理解,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也能保证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使学生能够通过该案例对教师安排的自主练习达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在教学过程后,安排自主练习时,也要围绕当堂课的内容,选取难易适中的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数据、各自运算、比对结果、总结分析完成教师安排的课后自主练习。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最好能够安排学生进行一次小综合性质的阶段考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结束语

Excel公式与函数用于运算与处理数据时相比数据库软件来说更容易学习,且也是容易上手的工具软件,且Excel办公软件在实际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应用的范围也较广。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五年制高职中专阶段的学生学习Excel公式与函数时,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Excel公式与函数的应用技巧,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6篇

知识与技能:1、掌握自动求和的方法

2、掌握常用Excel函数(SUM、AVERAGE、MAX、MIN)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景引入,体会在Excel中函数与公式的不同

2、通过实际操作、小组讨论,掌握常用Excel函数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主动思考、总结Excel函数的一般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Excel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Excel函数、Excel函数运算范围的选择

教学资源:PPT演示文稿"使用函数对数据进行处理.ppt"、Excel文件"我的工作薄.xls"

现状分析:使用函数对数据进行处理是Excel的一个重要功能,也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较难掌握。本节课的前一节内容是Excel表格的基础操作,本班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掌握的较好,理解得也较透彻,为这节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

1.学习准备:

发送"我的工作簿.xls"文件到学生机的桌面

2.引入:

在《EXCEL函数的使用》一课中,我创设了的情景,要求学生以全年家庭消费数据为基础,对家庭全年的各类数据统计总值、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在学生完成统计后,公布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同学名单(口头表扬),这样,学生在活动任务中,表现会更积极主动,对知识的应用会体验得更深刻,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就会逐渐把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对学习就会更有兴趣。

学生们利用已有的数学、EXCEL知识与平常的处理经验,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大家开始着手计算。但没过多久,他们发现自己的方法很麻烦,有点灰心。学生处于无奈和焦虑的状态,这时教师应适当点拔。

点拔之后,学生有了头绪。通过教材和学习资源,有学生打开"粘贴函数",在里面查找SUM()、AVERAGE()等函数,并尝试用它们进行统计;还有学生打开EXCEL的帮助系统,在里面查找这两个函数的介绍与范例,并尝试实践。不多一会儿,就有学生找到了解决的方法,通过交流,慢慢地有更多的学生能解决问题。

3.Excel函数的使用:

3.1 引出求和函数

介绍SUM、AVERAGE、MAX和MIN函数的功能,重点是求和函数SUM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其他函数的使用则由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自动求和函数的使用:

方法:选定存放答案的目标单元格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回车确定。

学生练习:打开桌面上的"我的工作簿"文件,计算1月份上、下半年的用水量

3.2 学生尝试使用AVERAGE函数

"自动求和"按钮是使用SUM函数的一种方法,那么在电子表格中还有其它函数吗?怎样使用呢?请学习平均值函数(AVERAGE)的使用,并用你学会的方法求2006年的平均用水量,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方法:选中目标单元格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粘贴函数"按钮 选择所需函数 选择数据区域 "确定"。

3.3 其它函数的使用(MAX、MIN)

同学们,在我们的数据表中,还有"最高"和"最低"两项没有计算,请大家用函数的方法计算全年最高用水量和最低用水量。然后请大家完成表格中其它数据的计算。

(学生讨论、操作,教师巡视;学生演示、总结方法)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公式可以复制,当然函数也可以复制,用复制的方法求出全年其他各类数据的统计结果。

总结不连续单元格的选择,SUM(C3,E3,G3,H3)

每位同学完成各自的表格,把文档以"Excel函数的使用+(姓名)"名字重命名后通过网络提交给老师。

4.教学反思

第7篇

关键词:Excel函数;教学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9-0000-01

Excel Function Application in Teaching Management

Liu Hailong

(Inner Mongolia Vocational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Huhhot010011,China)

Abstract:Microsoft Excel is a Microsoft Office component of Microsoft office software is by Microsoft for Windows and Apple Macintosh operating system computers to write and run a spreadsheet software.Excel is the Microsoft Office sui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can be a variety of data processing,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decision support operation,widely used in management,statistics,finance,financial and many other fields.

Keywords:Excel function;Teaching management;Application

使用Microsoft Excel可以执行计算,分析信息并管理电子表格或网页中的数据信息列表。Excel中为用户提供了功能丰富的函数和各种自定义功能,灵活使用好Excel软件可以使我们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简洁高效,省时省力。

使用Excel首先要掌握的是引用的概念和使用,因为几乎所有的复杂一些的函数和函数嵌套应用都涉及到了引用。引用就是使用单元格的名称来表示单元格中的数据,我们通常在公式中利用单元格引用表示工作表中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中的数据,通过引用可以在公式中使用工作表不同部分的数据,或者一工作簿中不同工作表的单元格,或者不同工作簿中的单元格,或者在多个公式中使用同一单元格的数值。引用公式所在工作表中的单元格或同一工作簿中不同工作表的单元格我们称为内部引用,如sheet1表中需要引用sheet2表中H2单元格的内容,我们可以写为=sheet2!H2;引用其他工作簿中的单元格我们称为外部引用,如1.xls中的公式需要引用2.xls中sheet1表中H2单元格的内容,我们可以写为=【2.xls】sheet1!H2。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的公式经常要和数据的自动填充一起使用,即将同一公式复制到某一列或一行,来进行同类操作的自动计算,这种情况我们叫做相对引用;有些时候我们在复制或移动公式时不希望公式自动调整引用,即在公式中引用的单元格与公式所在位置无关,被引用的单元格的地址不随公式所在单元格的位置变化而变化。此时需要用到绝对引用,即在被引用的单元格的行列标号前都加上一个$符号来表示锁定;还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对行采用相对引用而列采用绝对引用或者列采用相对应用而行采用绝对引用,我们把这种引用称作混合引用。这三种引用适用于不同的场合,灵活使用好三种引用有助于我们解决实际工作问题。

第8篇

学情分析与课前准备

本堂课将浓厚的德育教育融于具体excel实际操作中,是一堂excel的综合应用课。此前,学生已熟悉了excel,掌握了美化工作表、利用公式函数计算、数据统计及图表制作等知识。这为学生能综合应用excel软件的功能,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准备:教师制作了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站,并截取拼接了电影《后天》中的一些片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强化excel中如何利用公式和函数进行计算。

2.学习合理利用自动填充柄。

3.巩固深化学习各类图表的制作与美化。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excel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互帮互助解决碰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

在全国连续两年大范围的电荒之后,倡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提高节电意识,养成节电习惯。并在最后将其升华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污染物,让学生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担任起保护大自然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

各电器用电量的计算、图表的制作。

一、“电荒”导入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动画(投影仪展示“电荒中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相关动画”),看了这段动画后,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1:这些情景去年夏天我家也有过,老停电,我只能点蜡烛做作业,而且晚上睡觉开不了电扇、空调,热死了。

生2:我发现这都是由电荒引起的。

师:非常正确,由于近几年人民的生活工业用电大幅度增长,我国大范围出现了缺电现象,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了极大的不便。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动画并设问,引出新课,并为下面提倡节约用电做好铺垫。

二、首次出击

师:一起来看一下我们班近半年来的用电情况,这张表的数据是从我们学校的综合办摘录的,具体记录了我们班开学以来每个月电表的度数。请大家利用学过的excel知识,计算出每个月实际用电度数和所要交的电费。

设计意图:通过有关学生自身的真实数据,并设计任务,让学生感受学为所用的。

师:在计算过程中,如碰到困难,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求助:(1)查看学习指导网站。(2)向老师求助。(3)向各组组长求助或与旁边同学讨论。(4)查阅教材。

设计意图:多渠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持,扫清学习障碍,通过自主学习和互帮互助提高学生解决碰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师生:请学生展示计算结果及具体操作步骤(采用生教生,使学习更具竞争力和活力)。

从结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哪个月用电最多?

生:9月

设计意图:由计算得出的9月份用电量最大,引出让学生估算9月份教室某天的用电情况,起到了启下的过渡作用。

三、二次出击

师:这是我班教室内电器的功率表,请估算去年9月份某天教室内各用电器的用电量,并制作图表(图表类型自定,以便学生自由发挥,自我创新)。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利用所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自由展示作品。

师生:通过自我评价、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评价作品。肯定并表扬作品的优秀之处,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在评价中暗示估算的用电量之大,为下面提出节电埋下伏笔。

师:再次回顾“电荒”动画,跟自己的计算结果比较,你想到了什么呢?

生1:我估算出每天用电46.8度,9月份总用电1404度(其他学生作惊讶状),这跟动画中的情景格格不入哎。是不是该考虑节约用电呢?

众生:恩,是的是的。

师:非常高兴大家能意识到这一点,那现在就请小组内讨论,设计一些节电措施和方案来减少教室用电。等一下一起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计算及其与现实比较,让学生自发产生节电意识,激发学生养成节电的习惯,做了良好的德育教育,这种效果,比平时苦口婆心的口头教育要好得多,又为下面提出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做了铺垫。

四、课后思考

师:请大家调查家中用电器的用电情况,对其数据进行分析,提出节电方案,倡导家人一起节约用电、节约能源。

如果我们人类再过度的向自然界排放废气,肆无忌惮地破坏大自然,同学们想想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呢?美国好莱坞大片《后天》,就讲述了由于严重的温室效应,造成气候急剧变化,出现了地球上的第二个冰河世界。接下来,请大家欣赏影片的片段。

第9篇

关键词:化学反应工程;教学;Excel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264-02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实验和工程计算紧密结合的课程。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测定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拟合,而反应器设计中,反应器数学模型的求解过程,涉及到迭代计算、微分、积分、数值统计等过程,更是难以通过手算进行求解的。

Excel软件具有强大的图表及数值处理功能,用户无须编程便可进行多项式拟合、非线性单变量求解、多变量规划求解等复杂计算,在众多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3]。现以根据实验数据求解反应速率方程、数值积分和非等温反应器反应器温度、转化率求解为例,介绍其在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实验数据求解反应速率方程

在化学反应工程中,反应式aA+bB=pP+sS的幂指数型反应速率方程可以写成

二、计算数值积分

在计算管式反应器体积,某一转化率对应的反应时间等情况时,需要进行积分。当积分公式比较复杂时,无法直接得到解析解,需要用数值方法进行积分。

在excel中,可以用图4所示的工具表进行计算[5]。表中定义的公式有

delta=(Sheet1!$B$7-Sheet1!$B$5)/500/10^n

F_X=EVALUATE(Sheet1!$B$3&"+0*x")*delta

Integral_Fx=SUM(F_X)

n=Sheet1!$B$10

X=Sheet1!$B$5+((ROW(Sheet1!$1:$500)-1)*10^n+TRANSPOSE(ROW(OFFSET(Sheet1!$A$1,0,0,10^n,1))))*delta"

其中delta生成x的分割间距,X生成每个分割点的x值数组,n为精度控制值,F_X为计算每个分割小条的面积,生成一个内存数组,Integral_Fx为将每个小条的面积总和,即f(x)函数的数值积分。

通过输入被积分函数,积分上下限,选择计算精度,就可以得到积分的结果。其中选择高精度结果为6.10861,该结果与解析6.109相差不大,能够满足精度要求。

三、计算非等温反应器的反应温度、转化率

在非等温反应器中,反应速率除了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外,还要受到温度的影响。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反应速率加快,而反应加快会放出更多的热量,促使反应温度进一步升高。因此,对非等温反应器的计算,要同时联立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方程进行求解。可以用Excel软件的单变量求根功能来计算。

四、结论

采用Excel软件,能够借助现代化的办公软件,完成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中数据分析、图形展示、数据处理工作。该方法可以大大简化解题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并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计算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香兰,曹俊雅,张军,解强.Excel及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在化工专业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化工高等教育,2012,(3):98-102.

第10篇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 浙江 慈溪 315300)

摘要:针对职业教育中Excel函数课程教学所面临的教学效果差、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不明显等困境,可在Excel函数课程教学中巧妙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将教学任务提炼成一个个问题,再通过教师点拨,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约化”,最终将问题解决。该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Excel函数;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097-03

作者简介:章庆(1983—),女,浙江慈溪人,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基础教学及办公自动化软件教学。

Microsoft Excel(下文简称Excel)是一款非常实用的数据处理软件,可简便快捷地进行各种数据运算、处理、分析。常用来进行有繁重计算任务的预算、账务、数据汇总等工作,是各类企业日常办公常用的软件之一。特别是它提供的丰富的内置函数及公式编辑功能,若能为我们所用,可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使数据处理自动化、简单化,使我们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Excel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操作技能主动性不强,习惯由教师讲解具体的操作步骤,然后依样画葫芦地照搬照抄,其问题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在较长时间内得不到锻炼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在Excel教学过程中,笔者除了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作了更多的考虑外,还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现以目前使用非常广泛的“Excel函数”教学内容为例,拟与大家分享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的收获。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的概念及应用价值

(一)问题导向式教学法的概念及实施模型

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鼓励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教师为支撑,在教学过程中将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探索、教师辅助点拨的基本模型,具体的实施模型如图1所示。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劳动者,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更是要求达到不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但观察传统教学,学生在大部分授课时间内只能简单模仿或被动地进行既定知识点的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所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学生的创造性受抑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打击。

基于上述问题和现象,笔者认为,改革教学模式迫在眉睫。在尝试了一些当下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后,笔者逐渐发现在“Excel函数”教学过程中使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学生学习的成效较以往有较大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Excel函数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向式教学理念,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问题解决方法的讨论与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根据已有知识解决问题,但最初的解决方案往往是不完善的,甚至是繁复的,这就促使学生寻找新的、更有效率的解决方案,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解决问题)理解学习资源中所提供的新知识,形成新技能。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思考、探求,不给学生框定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在未知答案的情况下学习、思考、研究。显然,如此一来,学生在没有框定操作步骤的情况下进行学习钻研,必然能够增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没有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能力的机会,而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使其带着问题学习、研究,学生是主体,他们在对问题的解决和答案的寻觅中发挥自己的才智,体现自己的能力,也因此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要达到成功需要经历的艰辛。深入学习才会有对知识的渴望,才会感受到知识带给自己的快乐,学习兴趣往往就是在对知识的感悟和探寻中形成的。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必然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该教学模式在促进教学效果方面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能够使学生动起来,与教师的教学互动,让学生的头脑“闲不住”。问题被教师提出后,学生不得不动起来解决问题,寻找问题答案,这样一来,教学实际效果必然要好于以往学生被动静听的状况。总的来说,不管是动脑能力,还是动手能力,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都比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要有效得多,特别是在实践操作技能型课程的教学中,其效果更加明显。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Excel函数教学中的实践

(一)教学准备

在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法的准备阶段,教师必须切实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设计“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贯穿整堂课,在问题导向式教学实施中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切合学生的生活或工作实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其次,问题的导入、提出及问题的选择均应遵循教学目标的要求,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再次,问题要有层次性,使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对问题进行分析时,可以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层层深入,逐渐明晰。

对学生合理分组 将学生按学习能力优劣进行分组搭配,让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起到带领组员学习的作用。组员要进行合理分工,如让一部分学生负责问题的分析与提炼;一部分学生负责学习教学资源,提取有用的信息;一部分学生负责具体的计算机操作等。

准备学习资源 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学习资源,教师必须进行筛选和整理,比如,对“常用算术函数及文本函数使用”这一课,课本中对各个函数的解释比较复杂,且函数中所用参数多用英文表示,这些细节影响着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有效进行,所以,笔者将常用函数学习资源以“学习卡”的方式加以呈现,如图2所示。

(二)组织问题导向式教学

确立学习目标 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的情境提出问题,并对问题作一定的剖析,对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可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如本课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算术运算函数(如:Mod〔〕函数)和文本函数(如:Mid〔〕、Left〔〕、Right〔〕函数)中几个常用函数的用法,并能灵活运用于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为此,笔者设计了“用身份证号码解析、采集员工基本信息,通过使用Excel函数提高工作效率”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新入职的职工信息表中只提供给我们该职工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现需要将千余名职工的出生年月、性别、年龄等信息补充到我们的职工信息表中,除了挨个去问,然后输入Excel电子表格以外,我们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有没有更好一些、更高效一些的方法?”在对教学情境进行初步分析后,学生能很快了解到需要对身份证号码中的部分数字进行读取,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新入职的职工信息表中只提供了该职工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如果需要将千余名职工的出生年月、性别、年龄等信息补充到职工信息表中,除了挨个去问,然后输入Excel电子表格以外,还可以有更好一些、更高效一些的方法。

讨论、设想,寻求解决方案 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探究性、实践性和合作性的特点以及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课程目标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包括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多向互动等形式在内的多种学习方法。当教学情境被提出后,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加上学生对一些生活中常识性知识有一定的认知,所以很快会有学生对此提出自己的初步设想,但教师还是需要对教学情境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一定的解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梳理操作思路。如对所提出的教学情境,教师就需对身份证号码的组成及意义作一定的说明,如图4所示。以从身份证号码中获得“性别”信息为例,学生通过组内讨论可得出以下结论:从身份证号码中判断一位职工的性别是男还是女,必须要看第17位号码是奇数还是偶数。学生在明确目标以后,首先提出的设想是:要把第17位号码从身份证号码中单独截取出来。截取第17位数字的相关功能函数的搜寻及其使用规则就可由相应的组员完成。但很快学生会遇到第二个问题:提取出来的数据有0~9这样10种数值类型,如何判断这个数是奇数或是偶数呢?在这一步中,各组提出设想的差异比较大:有的学生直接用已经学习过的IF函数来解决,但对于多条件判断犯了难;有的学生想到了IF函数嵌套,但由于嵌套层次很长,也搞糊涂了;当然也有束手无策的学生。此时,就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辅助及反馈,可对求余函数MOD(D1,2)的典型应用进行说明,也可对IF函数多条件判断或嵌套使用加以梳理,以达到指导辅助的作用。在一连串的问题解决之后,学生学到了知识,促使他们以极大的兴趣去钻研、去思考,从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学习成果评价过程 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目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需要给学生各个阶段的思考和分析提供及时的修正和必要的帮助。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两种评价,一种是方案完善过程中期评价,一种是成果获得终期评价。中期评价是针对学生在问题解决方案产生过程中、在教师巡视时多数小组均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困惑时的协助式评价;终期评价则是在教学内容基本完成后进行的,对于各组的不同解决方案进行最后点评,并最终解决问题。终期评价还可以让各组分享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达到拓展解决思路的效果。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重新找回对函数学习的热情,逐渐培养他们的协作式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逐步改变学生以往僵化的思维模式,而且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较自由、开放、真实的常用函数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何谓“学以致用”。当然,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的实际运用中,笔者的确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特别是刚刚开始尝试时,学生还不适应这种方式,思维还打不开。同时,教师在备课时的工作量也明显增加了。虽然存在着一定的主客观难度,但笔者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和比较,发现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的掌握和技巧运用的表现要明显优于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因此,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Excel常用函数教学中的运用是值得尝试的。

参考文献:

[1]张宇凝.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1(8):278-279.

[2]闫宗梅.Excel公式与函数的教学研究与探讨[J].学园,2013(5):166-167.

[3]吴金桁.Excel在创建职工信息统计表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管理,2013(5):16-17.

第11篇

[关键词]Excel;财务管理;教学方式

Excel拥有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界面简洁直观、操作简单等优点,可以满足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各环节的不同要求。利用Excel可以降低财务管理工作的困难程度,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财务管理教学中融入Excel,帮助学生掌握Excel系统的操作技巧,使学生通过Excel系统提供的各种帮助,更灵活轻便的解决财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而达到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1]。

1.将Excel应用于财务管理教学的重要性

1.1Excel功能强大

Excel软件包含工作表、图形、互联网、数据库等功能,而且技术先进、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因此得到了广大财务工作者的重视。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使用面宽

Excel获取信息数据源的多样性,扩大了它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使用面。

1.1.2效率和准确率高

Excel具备的计算分析函数的作用对财务管理工作十分巨大,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1.1.3可以对预测和决策提供帮助

Excel系统具备财务分析和管理工具,能为财务管理的预测和决策帮助。

1.1.4提高企业效益

利用 Excel系统提供的各种分析工具,以及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可以针对的企业核算数据建立各种分析和决策的模型,不仅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还能为企业避免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企业的长久发展有着很大的裨益[2]。

1.2新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需要掌握Excel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之中,随之相应的财务活动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企业间财务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另外投资和融资渠道的增加,在使企业财务决策更具自主性的同时,也增大了企业面临的风险。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商业信用的广泛使用,使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甚至形成了俱荣俱损的情况。这些新形势就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财务管理人员由单纯的核算型人才向决策支持型或管理型人才过渡,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对计算机技术熟练应用,并利用相关软件来对经营问题进行分析、干预甚至决策[3]。Excel是由微软公司研发的一款图形数据处理办公软件,由于其强大的信息分析与信息处理能力,被财务工作者广泛的应用于财务管理之中。通过运用Excel系统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工作的效果、降低了经营风险,为企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可能。

2.Excel的工作流程

2.1Excel的工作方法

财务工作者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来进行数据处理,其步骤主要包括,设计数据模型、采集数据、模型求解等,最后形成数据报告,通过编辑工作表、分析评价等过程完成业务处理。Excel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数据表应包括表标题,表头,表尾和表体固定栏等内容。在实际操作中,标题、表头、表体等内容都要录入到相应单元格中,以免混乱。在进行数据采集时可通过直接输入或从外部获取两种方式。在进行直接输入数据的操作时时可以直接在表中输入或通过公式生成。从外部获取数据时可通过数据库、互联网上或其它工作表等。一张工作表建立后要达到最佳效果,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编辑,这时一般可以通过设置单元格格式,调整行间距和列宽,向工作表中添加其他内容等措施就可以完成了[4]。

2.2图形分析法

人类对图形有着天然的直觉,用图形和图表形式表示数据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直观的感受,对人们分析数据有着很大的好处。Excel系统就提供了十几种图表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图表侧重点各有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一种或数种图表类型。根据统计人们在Excel应用中最常采用的是饼图、直方图、雷达图等。在Excel中可以建立嵌入式图表或者直接建立图表工作表[5]。其中嵌入式图表是把图表建立在在原始数据所在的数据表中,相当于在原始数据表格中嵌入一个图形。而图表工作表则是把图表绘制在一个独立的工作表中。但无论图表是嵌入在原始数据表中还是自成一表,它们都与原始数据表密切相连,在表中任何数据变化都可以立即反应。

3.Excel进行财务管理教学遇到的问题

3.1课程教材建设有待加强

教材的质量直接决定课程教学的质量。Excel与财务管理这门课程,开设时间较短,再加上此课程大部分开设在专科院校或职业学校中,其硬件不足,水平较低,所以教材的质量一直没有很大的提高,再加上没有进行专门宣传,相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对这门课程认识较少,这也导致了这门课程关注较少。现在教材主要存在包括内容编排缺乏系统性、知识点散无章、拓展性差等。在教学反馈中,有很大部分学生认为教材编写详尽也易于学习,但却无法让学生清晰的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用处,这点其实是中国所有教材的通病,理论与实际脱节。

3.2学生缺乏系统性训练

由于计算机知识较为难懂,计算机教学需要专门环境等问题,这就要求在进行Excel与财务管理教学时,要有足够的时间。但大部分学校此课程开设的时间仅为一学期,学时不超过50个,这就客观上加大了老师授课时的难度。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讲课速度过快,学生们还没完全掌握,就已经开始了下章内容的学习,造成了学生们的畏难情绪。在教学时数分配上,简单分配,甚至将时数一分为二,教师授课与学生实训各占一半,这种简单的时数分配并没有考虑到理论课与实践课的难度差异,所以教学效果不佳就是必然的了。

3.3学生未能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很遗憾,高等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应试教育,之前学习时死记硬背、照搬硬套那些已经行不通了,你的能力是要经过公司检验的,只有能力够高,活学活用才能够被公司录用。正所谓“死读书,读书死”。死读书的唯一结果只能是学而无用。Excel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非常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6]。但是现如今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未能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这与多年的教育模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性地接受。

3.4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

在Excel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热情不高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主要是因为所学内容较为复杂,难度较高,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畏难情绪,另外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没有乐趣,缺乏兴趣。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另一方面,是学生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校里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对未来缺少规划,缺少追求,在学习过程中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而且从不考虑如何提升自己的技能与素质,罔顾毕业后寻找工作的压力,白白浪费大学时光。

4.Excel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4.1加强课程教材与教辅资料的建设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课程需要选择或者编写适用的选材。教材内容的编排最好做到由浅入深,避免难度陡增的情况。在介绍Excel系统的单项功能时,除了介绍基本的使法,最好也对Excel系统单项功能在财务管理相关模块中的实际应用进行详细介绍,这样编排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性的学习,并且能够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在教材编写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注重实际的社会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编写内容,以防教材与实际脱节。教师除了要做好教材的建设工作,还应重视教辅资料的收集与选择,让学生在课外也可以稳固专业知识,并且持续获得提高,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4.2以创新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模式

在掌握所学理论知识的情况下,通过融汇贯通,所迸发的一种一种改变生活的灵感和能力,就是创新。在Excel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就应该把创新放在首位,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任务驱动为手段的案例教学模式。采用此种教学模式,必须做好任务的设置和案例的选择两个步骤。在任务的设置上,首先必须要求与社会需求相对接,来保证教学的实用性,避免华而不实,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能力,确保挑战性,但不应该变成不可完成的挑战。案例的选择上,重点在于案例资料的收集与组织,确保资料内容翔实。当以上两项工作都得以高质量完成时,以创新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案例教学必将能够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7]。

4.3加强师生互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教学的主体,双方任何一方出现问题,学习都不能有效的进行下去,所以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而要加强师生互动,则需要教师来进行引导,教师在加强自身素质,尽职尽责的同时。也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不要一味的以教师自身为主,强调学生的作用,这才是加强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

5.结束语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Excel系统,可以大大减少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使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极大的简化,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经济发展迅速,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成为决定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财务应用软件系统的实施则是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学校作为进行教育的主体部门,一定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在进行Excel与财务管理的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其深远意义,为国家建设输出更多的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黄国荣.关于计算机辅助财务管理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3.

[2]牛凤英.EXCEL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72-74.

[3]张志敏.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26:144.

[4]戴泽龙.谈Excel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企业研究,2013,20:87-88.

[5]魏永宏,周少燕.运用Excel完善财务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的研究[J].全国商情,2014,22:72-73.

[6]段琼.谈Excel财务函数在财务管理中的几点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05,04:134-136.

[7]岳中心.基于EXCEL的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

第12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Excel数据处理;中职;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129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0.021

一、项目教学的概述

项目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活动[1] 。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去处理某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学生要明确活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目标。而学生活动主要是设计计划、收集资源、活动实施、评价及汇报展示。项目教学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结果”四大要素构成,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2] 。

第一,项目的设计,一要尽量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或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关系;二要有一定的难度。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对已有旧知识、旧技能的回顾练习,更多的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尝试学习使用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第二,项目计划的制定要由学生独立进行,确定计划步骤和任务分工。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独立计划和处理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允许学生根据任务目标自主安排学习方式。

第三,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则在过程中适当给予引导和帮助。

第四,项目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进行过程性评价。项目完成后,师生共同对项目成果进行最终评价和总结。

与传统教学法比较,项目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通过项目主题的设计,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项目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协调制定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是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只起指导者和协助者的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第三,重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在项目教学中,项目的设计和选取是关键。由于项目教学创设了真实的情境,使得学生在完成与自己学习生活、就业相关的项目过程中,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体验了课堂以外的互动式的合作学习,丰富了沟通、团队协作、专业技能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和就业意识的培养。

二、项目教学在Excel数据处理的具体实践

本次教学实践针对的教学内容是Excel数据处理模块。学生在此前已学习了Excel常用函数的应用、图表类型的插入编辑、数据排序筛选以及透视表等的操作,对Excel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概念。如何将学到的知识自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协作能力如何得到更好的提升是本次项目教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教学中采用了Excel数据处理:“我的钱包我做主”的项目主题。选择该项目主题,源于我发现,由于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受家长的约束较普通中学的学生要少些,学生在零花钱的使用也比较不受限制,大部分学生都是荷包满满的,甚至拥有自己的银行卡。因此如何合理消费,如何真正意义上做到自己的钱包自己做主,成为学生正面临的一个问题。为了有效地让学生了解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我设置了这个项目主题。通过该项目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利用Excel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同时也可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心理学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的产生与活动、丰富的情境和文化密不可分,是个体与三者不断联系、互动生成的结果,并不断被建构、运用,在行动中得以发展[3]。教学情境的创设已越来越受教师的喜爱,是项目教学在呈现项目时不可或缺的。本次项目教学情境的创设使用了物品展示和呈现困境的方式,通过大屏幕展示学生平时喜欢的一些饰物、电子产品、食品、衣服等,创设与这些物品有关的小故事:“小惠因为这个月的零花钱又花完了而苦恼,不明白零花钱都花到哪去了,看着自己买的东西,陷入了沉思。”通过这个困境的呈现,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强烈的解决问题、摆脱困境的欲望。

教师提出项目主题、目标、内容时,同时对Excel数据处理的知识点做进一步梳理和总结。之后根据项目具体要求和内容,小组进行讨论。各小组自行命名和制定项目计划书是本次项目课堂教学的重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使他们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对自我学习负责的意识。通过小组名字增强小组成员的归属感和小组集体意识。完成小组命名后,各小组针对项目目标进行项目计划书的制定(见表1-1)。这时,教师提供项目准备阶段和实践阶段的基本步骤和内容,包括撰写访问提纲进行访问调查、制作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实施、问题记录汇总、数据整理分析、项目报告书的撰写以及小组分工等。各小组制定项目计划书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以保证计划书的可行性及项目的顺利开展。

活动实施过程中,各组利用“过程活动表”对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进行及时的记录,为撰写项目报告书留取资料。

最后,各组基本能顺利完成任务,按要求完成项目报告书的撰写。成品展示阶段,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教师对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并颁发“优秀项目小组”奖状,让这些获得表扬的学生有自豪感和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励其他学生再接再厉。

三、对项目教学活动的观察与反思

(一)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观察和反思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观察发现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较顺畅,分工较合理,小组协作作用体现得较为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小组命名给组员带来了小组集体归属感。为了加强组员对小组集体的理解,提高对小组合作的意识,我建议各小组进行小组命名。在提出这个建议后,学生的兴致都很高,议论纷纷,很快就把各组的名字确定了下来。初步可以看出,小组取名能够给组员带来一定的归属感,提高了小组的凝聚力。

第二,项目计划书的详细和规范,带来了过程实施的顺利开展。在项目实施之前,我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了项目计划书的制定上,要求各组充分理解主题和研究内容,做好计划才开始实施。项目计划书重点的主要工作越细化越好,每项工作的具体负责人都能落实到位,完成时间上也根据工作开展难易度和相关度进行安排,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指导和协调。

第三,小组分工需合理化。在小组分工中强调成员之间要沟通,除了工作量的合理分配外,还要根据个人擅长的部分进行分工,达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监督和协调。小组的合理分工,可以让组员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性得到提高,项目教学的作用才能得到体现。

第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锻炼。从学生提交的项目报告书中的“问题解决和心得体会”可以看出,学生开始学着主动去探究和完成任务。

(二)对作品成果的观察和反思

从学生的成果作品上看,作品对Excel的应用基本能够掌握,包括数据录入、单元格格式设置、常用函数的使用、图表类型的选用和编辑等都能较好地运用。

在对项目报告书撰写情况看,小组如在进行过程中能做好问题的汇总和过程的记录,基本上最后撰写项目报告书都很顺利,可以说仅仅是过程资料的一个汇总而已,同时也复习了Word文档处理的操作知识。学生对这次项目成果作品的心得体会,部分摘录如下。

“我初中时就有学过办公软件,不过这次是要自己想着怎么去用,而不是老师教我们一步一步怎么做,有挑战,我也很喜欢,这样就不用每次都很快做完题目看着别人做好无聊的。”

“学了Excel,我们可以利用Excel对自己的月消费进行记录,就知道自己的钱花到哪里了,哪些其实可以少花就一清二楚了。问了老师,我们现在用智能手机也可以下载Excel来记录。这太有用了!”

四、项目教学活动的总结及建议

(一)总结

本次“我的钱包我做主”的项目教学活动,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灵活。学生获得与人交流交往的技巧和经验,是课堂上无法尝试到的。学生在开展调查活动过程中,要涉及与人打交道、沟通的技巧,甚至遭遇到被拒绝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慢慢适应并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师也要及时发现问题,多与各小组沟通、联系,第一时间了解活动的情况,及时提供协助。在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阶段要做好相关的引导和启发,对学生出现的偏差能及时进行调整,及时做出相应的修改措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而教师则只起到指导者、促进者的作用。

总体上来说,本次项目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不仅运用Excel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培养了对资源的搜索、调查研究、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合作完成一个项目,学会了团结的意义所在。学生还在活动中认识到“管理好自己的钱包、合理消费”的实际意义。并且,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取长补短,间接解决了学生间计算机水平差异大对教学实施带来困难的问题。

(二)建议

第一,在学习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能认真积极地参与其中,但也有少数学生显得不积极主动,小组内部出现个别不合群的学生,需要教师及时鼓励和关心,帮助他们融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但这点需要教师花费更大的时间和精力。在本轮活动中,因时间的限制,做得不到位。

第二,在中职学校开展项目教学,需要教师付出更大的努力和耐心。除了时间上的问题,大部分任课教师不热衷于改变教学方式更多的原因在于,学生总体基础较差,学习习惯很难改变,效果不明显。要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日后职业生涯积累经验,更需要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跨学科的综合学习能力。这需要基础课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

第三,中职学校,重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需要在课堂上加强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企业文化、企业意识是项目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企业人的重要条件。因此,在项目教学的项目设计上,将企业文化带入课堂,将课堂变成职场训练所,将学习小组变为工作组、项目组,更能锻炼学生适应岗位工作要求、受企业欢迎的综合职业能力。

[1] 张彦江.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

导刊,2007(4):81.

[2] 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

论坛,2007(3):11.

[3] 王文静.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

2002:27.

Applic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of “Excel Data Processing”

QIU Pei-na

(Guangzhou Textile and Garment Vocational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1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