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

时间:2022-11-26 02:29: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测控技术与仪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测控技术与仪器

第1篇

【关键词】:测控技术仪器;发展方向;应用

1、测控技术与仪器的相关概述

测控技术主要是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进行研究,从而获得相关要素并对其控制的一种先进技术,它是结合电子、紧密机械、计算机、光学、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电力等多门技术而形成的一种高新技术,而测控仪器是测控技术的辅助工具,对于测控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测控技术和仪器主要具备四种功能,分别为采集、整理、处理和显示控制等功能。采集主要是进行信号的采集环节进行,当对采集对象进行采集时会发出各种可以被识别的信号,然后经过转换变成电信号以后,就获得了相关信息。一般而言,采集信息使用的仪器主要是传感器,而采集对象发出的信号主要分为物流信号和化学信号这两种类型。此外,采集信息还包括对采集图像的信号,这部分主要使用摄像装置仪器进行;整理主要是在信号的整理阶段发生,主要对采集的电信号进行加工,通过平整、滤波、模数转换来形成容易处理的数字信号;处理是在信号的处理阶段进行,主要通过处理数组信号来使相关信息能够清楚明了地显示出来,或者是发出相关的控制信号。通过发出来的显示信号我们可以判断自动化系统上是否正常运转,如果信号显示正常那么^续进行,如果不正常那么就要进行计算和处理,然后将控制信号发给对象,对象进行调整使系统的运转恢复正常;显示控制功能主要是将数字信号以我们容易观察和发现的形式进行显示,从而能够准确判断,而控制就是将控制信号传送到对象的过程。

2、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未来发展方向

2.1 介入安装和制造的坐标跟踪测量系统

在今后的测控技术和仪器中可以介入安装和制造坐标跟踪测量系统,同时综合利用快速、多路干涉仪,二维精密跟踪测角系统,通用信号处理系统等多种先进技术,来不断完善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坐标跟踪测量系统,这样对于信号的准确定位以及输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计算机辅助测量。

测控技术和仪器的信号处理系统在今后会朝着模块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我国以前的仪器只能够显示数字,没有数据交换借口,这样很难适应高科技发展的需求,也很难与国际接轨,因此我国应当不断找到新的突破口。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今后的测控技术技术与仪器中可以充分利用高科技来提高信号处理的速度,使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此外,测控技术与仪器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后也有利于测量的准确性,同时对于信息的传送以及信息的转换和显示都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2.3 使用新器件和新材料

以前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过度重视整机和系统,而忽视材料和器件的选择,因此今后应当转变观念,重视新器材和新材料的使用,应当会在器件和材料中有所突破,可能会使用新光源、新型高频探测器。当前探测器的响应频率为十的九次方,而光频的相应频率达到十的十四次方,。此外,当前的干涉仪的适应探测器存在不足,应当不断提高其性能,这对于通讯也将是一次很大的突破。

3、远程测控技术的应用

远程测控技术是在虚拟仪器技术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果,该技术能够为远程客户提供更加准确的图像和相关检测数据,临场感会增强,这样就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同时还能够实时对远程的检测进行控制,从而使测试和控制的应用范围得到拓展,这是未来测控技术的一大发展趋势。此外,由于远程虚拟仪器的使用将系统的很多部分在空间上分离,例如可以单独实现测量、分析、数据输出和测控,这样就能够携带方便,避免携带大型笨重的测试仪器,从而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也能够解决很多难题,如地理位置的限制和条件的限制导致测试困难等,因此从长远来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远程测控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测控方式并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加上虚拟仪器的应用,使远程虚拟仪器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工业、教育和医疗等行业应用较广,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具体来说,利用远程虚拟仪器可以测试飞机飞行中产生的噪音情况,可以测试电力参数从而构建测控系统,还能够在汽车ABS传感器中进行功能测试,在网络水质量监控系统中能够通过建立见车站和控制中心来发挥作用;在教育领域中,网络虚拟实验室的构建和应用会广泛使用该技术,用软件变成代替实际实验,这样不仅解决高校实验资源短缺的现状,还有利于高质量的教学。由此可见,远程测控技术具有良好的市场潜能。

参考文献:

[1]牛群峰,王威,吴才章. 虚拟仪器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10,34:136-138.

[2]祝青园,王书茂,康峰,张磊,陈度. 虚拟仪器技术在农业装备测控中的应用[J]. 仪器仪表学报,2008,06:1333-1338

第2篇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

1 引言

就测控技术而言,测控技术对生产能力的进展与解放具备促进效果,测控技术对当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辅助。尤其是在高科技区域发觉与测控技术运用中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可是,现如今我们国家的测控技术的进展进度还是非常慢,对比领先国家,我们国家和领先国家的差异可见,我们国家在智能化技术运用这一领域仍有很大的进展机会。

2 测控技术与仪器概述

2.1 测控技术

对于测控技术的发展而言,我国的测控技术发展较慢,与同期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测控技术发展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努力。在工业和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测控技术发展不良,对其发展会起到阻碍作用。长期以往的话,对于国家的经济而言也具有不良的影响。因此对于测控技术的发展而言,在其发展过程中,要结合我国实际的发展特征,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贴合时展的潮流,对于测控工作人员而言,在测控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终身学习观念和自我创新能力。在我国测控技术发展到新阶段的过程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同时对于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智能化而言,应当积极推进智能化的应用,使得我国的测控技术更进一步。

2.2 测控仪器

对于实际测控而言,测控仪器指的是在实际测控过程中对数据进行采集和收集的工具。测控仪器的发展水平,限制的测控技术的整体发展。只有在测控过程中,测控仪器和测控技术相互配套,才能够使得实际测控过程达到更好的效果。基于此我国在测控仪器的发展过程中应当积极推进测控仪器的迭代换新。同时对于测控技术人员而言,在测控仪器的运用过程中应当积极对测控仪器进行改进,克服测控仪器方面的不足,积极推进智能化。

3 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化分析

在现如今的生产生活中测控技术应用于各个方面,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够提升测控技术水平和仪器智能化的发展。其中现阶段智能化技术在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应用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医疗方面的测控应用

测控技术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其应用过程中,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其中许多智能化的操控方式开始逐渐代替传统的操控方式。例如对于医疗测量仪器以智能化技术引入的非接触式测量逐渐代替传统的接触式测量,随着信息化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其中许多新的技术发现应用到测量技术之中,例如引入红外线测量,使得温度测量的准确性更高,同时在应用过程中通过红外线测量能够更快的以非接触的形式得到目标温度的结果,这种特性使得其能够进步的嵌入式发展对其进行信息化处理,基于这种新的测量方式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更强的便捷性。

3.2 农业方面掌控应用

测控技术在农业发展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其中表现在对于粮食的储存,正常的,在粮食的存储过程中,应当保证粮食存储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在以往的粮食存储过程中,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往往通过人为的监控和相应的人工形式对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控,在这个调控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得粮食储存过程中的资源浪费过高,但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对此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下的测控技术,对粮仓的存储温度和湿度自动控制,通过量舱内的温度和湿度的传感器与计算机控制端进行连接,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其控制过程为,当舱内传感器发现温度或湿度大于设定值时,便会将此信号传送到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下达命令,打开鼓风机对粮仓内进行通风,使得舱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正常值避免了粮食发霉情况。同时在蚕种催青的过程中,通过微型计算机和测控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使得蚕种催青过程中的温度合适度维持在正常值,通过传感器进行控制其控制过程与粮食存储之中的控制过程类似。

3.3 软件开发与远程测控应用

在对于测控技术的实际应用而言,智能虚拟化技术能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效果。通过智能虚拟化技术能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将软件开发所需要的参数,以及软件运行的效果智能的展现出来。同时在进行机器人的人机操控的时候,可以应用联合技术,由此将二者联系起来,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使得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对周围的操作环境进行有效分析,从而获得更为良好的操作体验。由此测控技术的智能虚拟化应用,在计算机的控制和软件的开发过程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对于工业技术的发展而言,在工业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利用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对,操作系统或操控仪器进行智能监控。由此利用测控技术和仪器智能化技术,在其中应用的时候,可以有效实现仪器的远程监控。在目前的应用过程中,远程监控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的技术类型主要有无线通信监控,远程专线监控等多种远程监控模式。远程监控技术的普遍应用,对于城市电网的运行石油运输而言,有着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3.4 高铁测控应用

测控技术与仪器在多方面有着重要应用,在高铁运行的过程中通过测控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高速铁路的运行过程中采用更为高级的信号控制系统,使得在高车速和高密度的发车情况下的安全得到保证,测控技术和测控仪器在其中有着多方面的应用,就拿站台的测控来说。高速铁路的站台是列车运行过程中的配套设置,目前所用的站台为高站台设计,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铁路建筑实际限界册测量方法,主要的测量分为接触式测量法和非接触式测量法。其中接触式测量法通过限界测量尺和吊锤对其进行测量,这种测量在实际使用的时候需要多人操作,在测量过程中人的操作对数据结果的影响很大。为了改进测量技术和仪器,陆续开发出精度更高、操作更简单、效率更高的电子式站台无接触限界测量仪,具备自动找点、校正和记录的功能。高铁站台是高铁运行的必要的设施,通过测控技术的引入能够保证高铁与站台之间有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出现间隙过大出现列车搭接长度过短,发生旅客滑落站台的以外情况。

4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明显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积极参与,因此,对于技术创新的关键作用具有非常充分的认识。在此状况下,新时期我国应当加强对相关领域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力度,着眼于我国的市场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创新相关技术,从而有利于我国的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折越.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智能化发展与应用探索[J].南方农机,2020,51(11):210.

[2]赵波.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02):54+56.

[3]兰佳棋,马雪丽,齐世雄.浅析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化的发展与应用[J].河北农机,2019(07):34.

第3篇

关键词:测控技术;测控仪器;应用

中图分类号: TH7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191-2

0 引言

测控技术作为测量技术的一种,已经是当下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断的吸引着众多科学家和学者的研究目光,开发和研究出更多高尖端的技术来满足测控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目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现代的测控技术已不单单是指简单的测量技术,它更是一种电工技术、精密仪器、信息支撑等多学科多领域相互渗透融合的一门科学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在实践中应用广泛,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早已离不开测控技术,本文结合作者所学专业以及长期对测控技术与仪器的知识积累,同时借鉴相关的文献资料具体地分析测控技术与仪器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应用。

1 测控技术的概述

1.1 测控技术的内涵

测控技术整个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其中主要包括控制器、程序控制设备、测量控制应用技术、线路部分以及被测对象。其将计算机技术作为核心,实现对生产自动化的控制,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协调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实现对被测对象的测量和控制。测控技术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被测对象而有不同的分类,比如说基本类型、标准类型和封闭环绕类型,其都是主要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卡、信号分析控制和计算机构成的。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计算机测控技术,可以实现多点的快速测量,然后传输到测控中枢,测控中枢对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工作,并将一些明显不合要求的数据及时的剔除掉,消除这部分数据对测控结果的干扰,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最后的决策者避免干扰,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1.2 测控技术的特点

测控技术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技术,其具有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以及操作简单等一些特点,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生产生活各方面受测控技术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测控技术与传统的测控相比,具有其自身的强大优势,比如其多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控制,网络化和数字化的特点展现了巨大的优势,另外在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对被测对象的测控时,整个测控保障系统十分迅速和快捷,这也是其具有的优势之一。除此之外,测控技术首先对被测对象的测量要素作简单的分析,剔除明显有误的数据要素,甚至会根据所测量的数据及时的提出最佳的处理方案;利用测控技术对被测对象进行测控,效率高、成本低,这些特点使网络测控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1.3 测控技术与仪器

目前计算机网络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快速发展,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测控技术和仪器也越来越多,目前已经普及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产业,其中这也代表着我国的科学测控技术和仪器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测控技术逐渐实现了智能化,绝大多数测控技术也实现了人机交互的模式,是一种完全的计算机网络虚拟的环境技术,这样的一大优点就是可以实现当人在测控某一操作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模拟的是真实的环境,带来的也是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极大地带来测控者的兴趣,对测控者做出决策提供更多的依据。

另外,计算机技术本来就是处理信息数据的一个重要工具,现在又和测控技术相结合,计算机的强大优势再次凸显,比如对于大数据的处理,人为的去处理目前已经很难做到了,就是可以做到也是效率低下,还极易出现错误,只能依靠计算机去处理,效率高、错误率低,并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处理也可以实现同步的图像显示,甚至是逻辑推理的功能,可以对处理的信息及时的进行判断和处理,适时的做出相应的决策。

2 现代测控技术与仪器在实践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快速发展,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测控技术和仪器也越来越多,目前已经普及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产业,其中这也代表着我国的科学测控技术和仪器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目前,计算机网络测控技术逐渐实现了智能化,绝大多数的测控技术也实现了人机交互的模式,是一种完全的计算机网络虚拟的环境技术,这样的一大优点就是可以实现当人在测控某一操作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模拟的是真实的环境,带来的也是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极大地带来测控者的兴趣,对测控者做出决策提供更多的依据。计算机技术本来就是处理信息数据的一个重要工具,现在又和测控技术相结合,计算机的强大优势再次凸显。

现代的测控技术与仪器由于利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因此在数据信息的采集、提取和处理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可靠性强,处理的效率也明显提高,处理的精度也有一定的提高,并且可以适应众多不同类型的数据,多样化适应性强,绝大多数实现了智能化,目前已经应用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航空航天、农业等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充足的应用,另外在新型传感器方面也得到了应用,远程测控技术也有一定的涉及。下文结合作者所学专业以及长期对测控技术与仪器的知识积累,同时借鉴相关的文献资料具体的分析测控技术与仪器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应用,重点阐述测控技术在航空航天、农业领域、在新型传感器技术方面以及虚拟仪器和远程操控方面的应用。

2.1 现代测控技术在航天、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现代测控技术与仪器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表现是控制航天飞行目标,跟踪测量航天器、航天器的运动参数及内部的各方面内容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比如在储藏粮食时,当储藏的粮食温度超过原有的预置时,测控系统技术就会自动接通通风机控制电路,从而直接对粮仓进行通风处理

2.2 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在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现代测控技术与仪器在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比较多,新型传感器主要有数字化传感器、集成化传感器等在现实生活中,数字化传感器常应用于银行监控、测量环境温度上,集成化传感器主要应用在量测压力、视觉、温度等方面。近些年,很多领域都应用到新型网络化传感器,体现出了巨大的现实意义,不仅为现实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还存在强大的潜在科研价值。

2.3 虚拟仪器技术

虚拟仪器技术是计算机辅助测试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是现代仪器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深层次结合的产物,具有功能强大、交互性、灵活性、系列化和模块化、网络化等优点。

2.4 远程测控技术

如今,远程测控技术成为了现代工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测控技术主要有专线远程测控术、电话网远程测控技术和无线通信等,主要应用于电网检测、石油输送管道、机器人的远程监控上。现代测控技术能够通过对相应设备的检查进行诊断故障,对于诊断出水、电、燃气的故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我国的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测控技术和仪器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使得我国的测控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目前所应用的行业和领域也不断的扩大,因此对测控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 考 文 献

第4篇

今年暑假,学院本来是组织我们去上海实习,但由于突如其来的非典型疫症,使得全盘计划不得不重新来定。经过学院的努力,最终选择了顺德作为我们的实习基地。

什么是测控技术与仪器?本专业适合干哪方面的工作?本专业前途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参加了这次的生产实习。

本次生产实习由查晓春、黄爱华和黎勉三个老师带领,测控专业总共四个班,150几人参加实习。6月30日出发去顺德,安住在顺德大良风城中学。

三年来第一次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我们住的中学环境很好,由于这是一所中学,又遇暑假,这里很静,真是学习的好地方,本人正好想在实习之余顺便的进行自己的网络工程师计划,这样可以让时间滴水不漏了。

本次实习预定是三个星期,但由于出现些预想不到的事情,最终把行程缩短为两个星期,而本次生产实习在教学计划是四个星期,所以剩下的两个星期必须在下学期补回!

两个星期的生产实习,我们去过了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顺特电气有限公司、美的洗碗机公司、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广东泓利机器有限公司、顺德科威电子有限公司、广东锻压机床厂等大型工厂,了解这些工厂的生产情况,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各厂工人的工作情况等等。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传感器在空调设备的应用了,电子技术在电子工业的应用了,精密机械制造在机器制造的应用了,等等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生产实习对于我们以后学习、找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浅,在短短的两个星期中让我们初步让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认识,也让我们初步的认识这个社会,对于以后做人所应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启发!

顺德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的交通路线四通八达,或许这就是顺德为什么一直保持全国百强县之首的原因吧!当然还有其体制是否健全原因,社会保障是否完善原因!这里也是我们初涉社会的开端,迈向美好而残酷的未来,我一直坚信自己的能力,即使人生路如顺德四通八达的公路,但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前进,永不言弃,永不退缩!

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我们实习的第一天来到了申菱,这是一家生产中央空调的厂家。来到该厂,该厂负责人首先介绍了一下申菱的一些生产情况。

了解到,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于1992年正式建成投产,是集科研、生产、检测、销售、工程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是中国500家最大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企业之一。专业生产“申菱”牌大、中型水冷、风冷单元式空调机,洁净式空调机,恒温恒湿型机房专用空调机,屋顶式空调机,高温环境特种空调机,除湿机,冷水机组成风机盘管、柜式风机盘管和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等末端设备。其中单元式空调机和洁净式空调机包括冷风型、冷风电热型、热泵型、恒温恒湿型等多个系列和品种。

接着将我们分成五组对其生产车间进行参观。

我们首先来到钣金车间。从车间的定置管理图中,可了解到该车间的生产过程是:

下料区 --> 冲压成型区--> 焊料一库 --> 焊料二库 --> 冲压转型区 --> 散件特检点 --> 铝合金加工区 --> 钣金半成品周转区 --> 焊接 --> 喷涂 --> 成品。

在钣金车间,观看了各种机器的生产情况。有M-2023剪板机、J23-25冲床、J23-40冲床、J23-60冲床、J23-80冲床、J28-500四柱油压机、CSW-250冲角床、TA-60T弯板机、RG-80弯板机等等,各种我们熟悉和陌生的机器。

接着是两器车间。

在两器车间,我们观看了压力容器用钻床、翅片冲床的生产过程,以及一些已经记不清名字的机器的生产。

第5篇

【关键词】虚拟仪器;测控技术;仪器;教学;应用

相比传统仪器,虚拟仪器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并可与计算机技术保持同步发展、能够实时升级、价格低、利用率高、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对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有着传统仪器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虚拟仪器简介

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成功研制出了虚拟仪器,其发展也标志着电子测量和自动检测仪器领域的革新。虚拟仪器英文全称为Virtual Instrument,简称VI,指的是在计算机为核心的硬件平台上,通过用户定义、设计出的一种具有测试功能和虚拟版面的计算机仪器系统。通过运用PC计算机的显示器的显示功能模拟传统仪器的控制面板,用其他方式代表输出的检测结果,从而完成各项检测功能的一种计算模拟仪器系统。

其中虚拟具体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虚拟仪器的功能是由软件编程实现。在硬件平台中,以计算机为核心组成的平台支持下,运用软件编程或软件的组合来实现虚拟仪器的功能,体现着计算机与测试技术深入的结合。第二层意思是指虚拟仪器的面板是虚拟构成的。与传统的虚拟仪器不同的是,其虚拟仪器的面板控件是实物和外形相似的图标,代表“放大”、“通”、“断”等等的图标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使用者只要通过鼠标点击面板中的控件就能进行操作,而不是由“触摸”、“手动”来进行操作。

二、虚拟仪器应用于测控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学校工科一般普遍开设例如《控制工程》、《工程测试技术》等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综合和汲取了各学科的新发展、新成就,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同时它对新发展的技术有较高的要求,敏锐度较高,这样以来对于学生的学习也就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第一,学生应明确建立频谱的结构概念,掌握数字分析、频谱分析等相关概念与基本原理。第二,学生要能够掌握并准确运用各种测试装置,明确他们的基础特性、使用方法、测试评价方法等。第三,工科学生应了解各种常用传感器、记录仪器、信号调理电路等仪器设备的性能与工作原理,会选用并恰当使用,掌握一二阶系统动态特性和必要的测定方法。第四,学生需要动态测试工作的完整流程及其先关概念,能够运用并完成机械工程中参量的测量与记录。

通过以上的此类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课程内容与要求中可以看出,这些课最大的特征就是有极强的实践性要求,具体内容也是较为抽象的,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与演示去理解课程内容,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原理和概念,才能提高后期实践动手的能力。这样以来,我们在课堂中就需要有虚拟仪器来帮助教学,它在此类学科教学中无可比拟的优势。

三、虚拟仪器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前文我们已经提到,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等工程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原来的理解和掌握,上课除了必须得多媒体设备外还需要一些硬件的实验设备,因为这样才能使得原本抽象性极强的课程变得更容易理解,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然而一般课堂将大量的硬件实验设备设置在课堂中是非常不现实的。为了满足课程教学的现实需要,也能够满足现实教学条件,我们可以采用验证性实验来帮助所需要掌握的原理与概念,它以软件的虚拟仪器实验代替了大量的硬件实验设备,可以将信号产生到分析、处理、存储通过一台PC机就可以实现,实际上就是通过虚拟的仪器来模拟真实设备的过程。学生使用也非常方便,它可以根据上课内容与课程要求的变化随时调整实验数据与方案,增减实验项目,学生也可以自己将编好的程序输入电脑来自行设计实验内容,灵活度非常高,同时它的操作界面美观且便于操作,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及动手能力。

四、虚拟仪器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实践出真知”,任何知识只有学以致用,将书本中得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应用才是最终学习的目的,前文我们所提及的验证性试验是为了满足课堂教学实际而采用模拟的方法来验证所学理论的正确性及一定程度上得操作,它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能代替真正的实验教学,事实上,只有将软硬件更好地结合起来的这种实证教学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在传统实验室中得实验中需要软硬件相结合,学生通过实验来认识各种硬件仪器与设备,以此来了解与掌握仪器连接、操作方法以及各种数据的采集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越到了现实的瓶颈,工科专业为了保证各种实验的开设,就必须购进各种价格不菲的仪器设备,而且因为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仪器设备更新速度非常快,这样以来学校要保证正常的教学就必须考虑购置新设备,就出现了新旧设备交替、旧设备淘汰、教育资源配置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果我们将虚拟仪器设备也引入了实验教学之中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矛盾,我们可以将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设备与虚拟软件结合起来,创新一种实验模式,在具体教学中采用虚拟仪器、实测信号、数据采集卡相结合的实验方式不仅可以节省了支出,将各种资源平衡运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兴趣与动手能力以及实际分析与解决操作问题的能力。

以机械传动实验来说,在虚拟仪器的帮助下,实验传动部分可以随意更换硬件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要求自主设计不同的传动方案,例如可以将单片机设计为下位机,而上位机则可以采用虚拟软件LabVIEW来配合,单片机通过数据采集卡收集起来,上位机接受这些数据并利用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来处理数据、显示波形、存储及生成报表,同时还可以完成对电动机转速和载荷进行控制。此软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虚拟软件的替换性与通用性,具有非常高的灵活性,软件采用了组建模块化的设计,将各个组件与虚拟仪器设备相结合,基本及常用功能惊醒模块设计,做实验的同学可以根据实验要求而灵活地调用这些模块,使得实验变的非常方便。如果有学生有能力自己开发组件来扩充系统功能,也是值得鼓励的,这样可以提高的学生的创新和实际的能力,而不只是原来按指导书上的要求去机械地去做实验了。

还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条件的不断发展,网络实验和远程实验操作已经成为了目前的新趋势,LabVIEW很好地顺应了这一形势。值得一提的是LabVIEW为了满足不同应用、不能层次的需要而提供了多种网络通信途径供用户自行选择,通过其中的Remote Paner功能可以利用Web,使得用户可以不需要编程即能够在远程的计算机上连接本地面板并操作此服务器上的软件,进行数据的收集,还可以通过LabVIEW或者浏览器直接进行控制。这样非常使得学生的学习实验变得非常的便利,学生可以不去实验室即可完成实验操作,他们只需要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实验,方便了教与学,也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真正共享。

五、结束语

面对当前新的教学要求与教学形势,为了适应期需求就要求我们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虚拟仪器正好为我们在测控教学中提供了新思路。虚拟仪器不管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中都让我们感受到运用高科技教学方法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闫晓梅,高文华.虚拟仪器在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1).

[2]刘晓东,杨宝民.虚拟仪器技术在专用测试设备上的应用[J].电子测量技术.2010,33(2).

[3]高智刚,周军,周凤岐,耿克达.多路虚拟示波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0,18(5).

第6篇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22-02

一、专业培养目标

1998年,为了顺应学科发展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从“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把仪器仪表类11个专业(精密仪器、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检测技术与仪器仪表、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几何量计量测试、热工计量测试、力学计量测量、光学计量测量、无线电计量测试、检测技术与精密仪器、测控技术与仪器)归并为一个大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新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不仅理论知识面广,而且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它对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求理论功底扎实,而且工程实践能力强[1]。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设置在机械学院,依托机械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学术积累,探索机械学院下设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测控专业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

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技术覆盖面广、课程门类多、行业技术发展迅速的特点,开设了机械类、电子类、光电类、控制类、计算机类、信息处理类等分支的主干课程,并开设了与各主干课相适应的强调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课程设计,将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高度重视课程实验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训练融为一体的教学体系[2]。

(一)依托机械背景,建设测控专业课程体系

由于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设置在机械学院,依托机械学院的深厚科研背景和师资队伍,专业设置具有精密机械测量的课程体系特色,强调培养精密仪器设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校测控专业的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我校测控专业设置了两个专业方向:测控技术方向和精密仪器方向。其中测控技术方向培养具有研发以计算机或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测控系统的专业技术人才;精密仪器方向培养具有精密测量技术、能够进行现代仪器设计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加强课程设计的连贯性,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在我校新修订的测控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传感器课程设计、测控电路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并设计传动机构,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确定尺寸、选择材料,以及较全面的考虑制造工艺、使用和维护等要求,达到了解和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过程和方法。“传感器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对前期先修课程在传感器中的应用有所了解及加深,使学生初步掌握一种传感器的设计步骤与方法。“测控电路课程设计”要求学生选择电子器件和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调试电路时会分析电路、测试电路性能,并锻炼排除故障的能力。“单片机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用单片机进行实际产品开发的基本过程,加强模块化设计思想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设计、编程习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编程技能。“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环节中一次综合型的实践训练,学生为主体,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以6~7个人为一组,每组独立完成一个设计题目。通过综合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了解测控仪器的设计步骤以及硬件与软件的开发流程,掌握相关课题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进行方案的设计和对比;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工程设计中计算和绘图的基本能力,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和工作做必要的准备。

(三)提高实习质量,加深学生对行业现有产品的认知

我校测控专业设置的实习有:电工电子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电工电子实习”是在学习完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后,购置收音机和万用表的器件,让每位学生自己进行焊接、组装、调试,最后进行统一验收。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元器件基础知识,电子技术中的焊接、装配工艺,常用仪表的使用、印刷电路设计等基本电子工艺知识和技能等。

“生产实习”使学生初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经受实际工作的基本训练。通过生产实习,加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生产实际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实习”是毕业设计的重要准备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过考察和实践,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社会、国情,激励学生敬业、创业的精神,从而完成学生从学习岗位到工作岗位的初步过渡,为毕业后从事相关行业岗位工作奠定坚实的职业基础。

和我校测控专业合作的实习单位有:开封仪表厂、中原量仪股份有限公司、洛阳牡丹通讯有限公司、北京基康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精仪达盛有限公司等。学生在毕业实习中可以了解行业特点,了解企业在该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及经营状况,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及主要业务流程。在实际的工作操作中可以熟悉企业的工作程序,把学校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切实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在毕业实习中,学生需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填写毕业实习日志,实习结束时撰写毕业实习报告,并请企业有关人员填写实习鉴定意见。

三、测控专业课程讲授时的几点要求

(一)讲解课程脉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测控专业涉及面宽,课程门类多,部分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此,开设了“测控技术与仪器导论”课程,以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从一年级就了解我校测控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了解各门课程开设的目的以及各门课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该课程使学生较早的对本专业概况有初步了解,包括本专业的学科地位、专业特色、知识结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与专业发展方向及其就业领域和前景等。学生了解本专业的专业特色,才能合理制定个人的就业领域以及学习规划,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产生学习的兴趣,明确奋斗目标。

(二)面向社会需求,更新授课内容

近年来,测控仪器的发展朝着小型化、虚拟仪器和网络仪器方向发展,结合社会上对物联网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我们新增了“嵌入式系统设计”、“虚拟仪器技术”、“测控系统通讯与网络”课程。

(三)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调整授课内容

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测控教研室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师生交流活动,比如,听取毕业生对四年大学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调查新生对测控专业的了解以及对专业学习的期望,建立测控专业QQ流平台,鼓励各年级学生在QQ群里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即时交流。

四、结语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校测控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有了较大的进步。在就业竞争不断增大的今天,我校测控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根据调研报告[3],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学生满意度为95%,就业率(包括考研学生)为97%。同时,由于我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又掌握了本专业的最新技术,考研的质量也不断提高,得到了考取研究生单位老师的赞扬。

参考文献:

[1]宋爱国,吴娟,崔建伟.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培养与创新教育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2,(1):41-43

第7篇

大学三年已经接近尾声,然而我们对测控这门专业一直都是理性认识,接触的实物很少,对未来的就业发展方向依旧迷茫。本学期学校组织了一次外出生产实习,好让我们接触目前的主流方向,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所看到的东西联系起来,旨在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为马上到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本次生产实习由申杰和张峰两个老师带领,测控专业总共两个班,64人参加实习。5月31号出发去三门峡,安住在兆盛宾馆。三人间五人间不等,住宿条件很好,二楼就有洗浴中心,很方便。本来预计是三门峡两周的生产实习,但由于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实习时间缩短为一周,虽然缩短了实习周期,但是我们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这一个星期的实习我们都在中原量仪股份有限公司,地处三门峡市和平路西段九号。开始实习之前先是由公司的王高工给我们讲解了公司的一些安全注意事项,主要包括操作过程中的一些绞伤砸伤等一些受伤案例,并一再强调安全第一,实习第二,还包括一些在公司内部的注意事项等。

首先我们去了装配生产车间,这个车间主要是负责设计制造其它厂家订制的仪器,并进行调试安装,运送到那些厂家。在那里我们看到了一些已经包装好的仪器正准备发走,还看到了一台正在调试过程中的Y进排气轴颈测量仪,其主要用来测量gama排气凸轮轴的直径、圆度和同轴度等,主要原理就是利用8ZG/C传感器,通过托料气缸、压紧气缸、驱动气缸等来完成各项测量,通过数据总线在显示器上显示,找到不达标的部位,重新进行整修,直到满足所需要的误差范围。整个过程都是通过电脑来操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安放被测零部件,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一位老师傅还给我们现场示范了具体的测量工序,并给我们介绍了中原量仪的发展历史,原本属于日本的一个工厂,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最后当战争赔款连厂带设备全部留下了,几经折腾发展到现在的境况,这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公司的情况。

接下来我们去了电装班组,这个车间主要负责电子元器件的安装。由分厂下达月生产计划,按照图纸明细分类写配套表,需要的元器件和工具等到外协库、机电库、元件库、备件库、分厂零件库等分库去领取,并对照配套表仔细核对零件元器件运回班组并进行防锈处理,按照图纸进行装配,有问题的可以找有关技术人员,不合格的直接返修,安装完毕进行调试自检,交捡成品入库,技术工件入工具室。车间内清晰可见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穿戴防护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等等。认识了许多以前没见过的元件,包括振荡器、瓷片电容、云母电容、滤波器和可调电阻等元器件,最后由申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该电路板的工作原理,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了电装班组的工作流程。

再接下来我们到了二分厂主机组装配生产车间,这个车间负责的也是电器元件的装配。流程如下:按照分厂装配计划领取图纸,按生产库、几点库、外协库的要求分别填写配套表,并认真核对项目名称和数量,由分厂计划员审核签章,经过检查向分厂提交欠件及发现的问题,通知技术员及时处理解决,然后对量仪进行组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技术员提出修理方案,返修件进行返修,然后是设备的精调、外观清洁、整理做好交捡准备,做好用户验收及包装前的准备工作,防锈等,最后是仪器的入库包装,所有技术文件入工具室。

第一天的行程到此结束,经过这一天的生产实习,让我们认识了很多以前从未见过的元器件,对各种传感器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对一些设备的组装程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天我们去了制造一部电感组的生产车间,该车间主要生产电子柱电感(气电)测微仪DZL-1D(3D),电感测微仪DGB-5B,数显电感测微仪DGS-6C/6D,电子柱电感测微仪DZL-3等。这个车间同时也有气装组,气装组主要负责生产拼合式浮标气动量仪 QFB-A,启动放大器 QFM-A,气电转换器QH-A4,烟支圆周测定仪 UCG-A.B.C.D,微动测量台架BCT-1C(5C),普通测量台架PCT-100C,两个车间都包括其他一些电动产品,大型量仪,计算器具周检率等。现场我们看到了一些正在调试过程中的仪器,调试的过程也是最复杂的过程,一些重要部位稍有出错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器件的报废。

第8篇

关键词:课程设计;创新意识;考核机制

作者简介:冯济琴(1973-),女,四川雅安人,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鲁进(1980-),女,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讲师。(重庆 400054)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高等教育项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设计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10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21-02

课程设计是一个通过把所学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最后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它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水平不仅能够反映课程理论研究的成果,更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计划的、高质量的课程设计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课程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学生了解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为其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前期铺垫。因此,实施好课程设计环节,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课程设计教学也提出了巨大挑战。

一、教学现状

重庆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课程设计种类较多,包括已经存在的测控电路及装置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应用课程设计、测控系统课程设计及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各课程设计也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实践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实际实践能力。近年来笔者一直参与多门课程设计的指导工作,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交流,认为目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设计还存在以下问题:

1.选题内容单一

目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许多课程的教学计划延续多年,其课程设计内容也比较规范化和标准化。课程设计每一年的内容和方法更新较少,指导教师也是同一个或同一批人,导致每一届学生的设计理念都相差无几,限制了学生的设计思维。另外,由于课程设计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所给出的选题大部分是依据教材理论知识设计的,题目内容单一陈旧,学生不感兴趣。

2.学生创新意识无法得到培养

传统的课程设计重点放在“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上,设计题目往往是多年不变的旧课题,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的作用。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又无形地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思路传递给学生,学生在设计中只需按题目中给定的数据、方案及规定的设计方法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即可,整个设计过程中缺乏方案构思等设计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限定在固定模式中,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无法得到培养。

3.缺乏健全的课程设计考核机制

指导课程设计需要一定的管理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健全考核机制。如果课程设计没有严格的要求和健全的考核手段,有些学生就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设计中。同时,有些课程设计需要先修的课程较多,因此只能安排在比较靠后的学期。例如测控系统课程设计一般安排在大四上学期,而该学期学生又忙于找工作或者考研,因此部分学生的心思不能完全放在课程设计上,这时如果又缺乏考核机制,那么就更不能约束学生。此外,虽然大多数学生对课程设计较为重视,但也有部分学生对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态度不够端正,平时不认真,最后抄袭别人的设计资料“交差”,这样势必难以达到课程设计最初预想的设计目的。

由此可见,只有对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设计从多方面进行模式改革和实践探索,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程设计质量,让学生真正了解所学专业内容,同时提高其设计理念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

针对以上问题,重庆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在课程设计中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1.课程设计内容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程设计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予以解决。首先,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方向,同时为学生建立一条从学校到企业的连接桥梁,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学生来说,其课程设计选题尽量贴近企业项目,甚至可以直接从企业中选题。其次,课程设计题目一般两年或三年一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目前本学科的发展现状,课程设计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前沿课题,并尽量选择综合性强的设计题目。最后,考虑到学生的现状,课程设计题目应难易适中,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甚至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通过指导教师审批即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课程设计题目。课程设计题目的总量应小于学生人数,通常由3到5位学生一组[1]共同完成一个课程设计。

通过选择前沿和贴近企业项目的选题,学生都比较感兴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学生在以后的具体设计过程中充满热情和动力。

2.课程设计指导书设计

当课程设计题目选定后,教师将理论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工程实际的应用需求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精心组织和合理选择,从而对每一题目设计不同的课程设计指导书。而且在课程设计指导书中,将题目细化分工成不同部分,每位学生应该完成不同的任务。例如在“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应用”课程设计中,对于某设计题目,可分为方案及原理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机械结构设计四部分,这四部分分别由四位学生来完成,因此在指导书就应明确每位学生的任务、目标以及完成设计的指导步骤。同时在指导书中尽可能多地提供或指出有关参考书籍和资料,以帮助学生直接查阅与课程设计相关参考资料。

测控系的课程设计在改革之前是由一位学生完成一个题目,这样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个题目有一定难度,因此学生往往一接到课程设计任务就从心里上畏惧,进而越来越没信心完成设计,最后只能靠抄袭、拼凑来完成设计报告,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自然就无收获。改革之后一个题目分解成几个任务,相对变得简单,学生比较明确自己的目标,他充满自信,因此就有饱满的热情和信心去接受任务,同时因为每个题目都有设计指导书,学生可参考指导书上步骤一步一步完成自己的任务,达到课程设计目标。

3.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引导和启发学生。从查资料到方案设计、元件选择,都应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当学生在设计中遇到问题时,应鼓励学生刻苦钻研,自己去找资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同时因势利导,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尽可能找到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学生选中自己中意的题目后,在同一题目下一般由3到5位学生共同一组,同组学生虽是同一题目,但任务不同,任务之间彼此却又相互关联。这种方法和企业项目设计的步骤基本相同,让学生提早适应社会需求,有利于为学生将来进入企业从事科研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讨论协同完成同一设计题目,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工程应用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也可组织学生讨论,互相交流,更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4.改进管理措施,健全考核机制

由于重庆理工大学实行三学期制后,课程设计一般放在第三学期,这时学生一学年的理论课已全部结课,暑期也临近,学生往往比较散漫,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重庆理工大学测控专业的课程设计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答辩成绩、和撰写报告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由指导教师给出;答辩成绩[2]占总成绩的30%,由评阅小组教师给出;撰写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40%,由评阅教师给出。

平时成绩里面应包括学生考勤以及平时在实验室做设计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学生只以撰写报告为目标,最后交差了事,根本没有达到课程设计的目标。

测控系的课程设计一般安排3周左右的时间,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一般都能完成设计内容。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完成情况,测控系每门课程设计最后都会将所有学生进行交叉分组,答辩小组成员由3位以上教师组成。答辩过程中,学生先自述,再由教师提问,学生答辩,最后由答辩小组给出成绩,其中指导教师不参与自己所指导学生的答辩。

学生完成所有设计后撰写设计报告,学生的设计报告教师之间交叉评阅,由评阅教师给出成绩。

因为有了健全的考核机制,学生必须在整个课程设计期间,通过查阅资料和教师的指导完成题目设计,参加答辩,最终撰写报告,才能完成整个课程设计任务。因为成绩不合格考核不过的学生只能参与下一届的课程设计。这样的考核方式给学生一定压力,这种压力最终转换成学生的动力,激发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有利于将来的就业。

三、总结

重庆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设计改革已经实践两届,通过课程设计内容的改变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指导书的设计给予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信心,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培养,最后采用类似毕业设计的考核机制。其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计中完成较好的学生,毕业设计必然也完成较好,到工作岗位后也能较好适应企业的工作方式。因此这些方法使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对测控系的教学水平整体提高起到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篇

1 现代测控技术的特点

现代测控技术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

1.1智能化现代测控系统中应用的仪器仪表都是智能化的仪器,以微处理器为基础,具有方便使用、灵巧、多功能等特点。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更多的人工智能的不断引入,智能化仪器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将得到大大增强。

1.2数字化数字化在测控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器到远程终端设备的数字化控制,传感器的数字化控制,通信、信号处理等过程的数字化控制等。

1.3网络化传感器技术、测控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使分布式、网络化的测控系统的组建变得十分便捷。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他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计算机网络的规模更加庞大,其在航空航天、气象、通信和国防等领域的应用也更为广泛。

2 现代测控系统概述

现代测控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其目的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它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并集控制和测量为一体。

2.1现代测控系统的组成现代测控系统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即:①控制器部分。是系统的控制中心和指挥中心,主要指计算机、小型机、单片机等。②程控设备和仪器。包括:激励源、程控伺服系统、各种程控开关及仪器、执行元件、存储器件、显示器件等。③测控应用软件。包括I/O接口软件、可执行应用程序和仪器驱动程序等。④总线与接口部分。包括连接器、电缆、插槽、机械接插件等。它是连接控制器与各种设备、程控仪器的通路,以完成数据、命令及消息的交换与传输。⑤被测对象。主要是指生产线、系统、子系统、被测设备等,通过电缆、开关、接插件等于测控设备相连接。根据测控任务的不同,被测对象也是千差万别的。

2.2现代测控系统的基本类型按照结构不同,现代测控系统可以分为三类基本型、闭环控制型和标准通用接口型。基本型测控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卡、信号调理和计算机组成。它能够完成对多点的实时、快速测量,并能进行信号和数据分析,消除干扰,最终做出判别。闭环控制型是指应用于闭环控制系统的测试系统,其过程的自动控制可归纳为实时数据采集、实时控制、实时判断决策三个阶段。标准通用接口型是由模块组合而成,并且所有模块的对外接口都是按照规定标准设计的。

3 现代测控技术的应用

3.1新型传感器技术传感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迅速的高新技术之一。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传感器逐渐融入了诸如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新技术,使其结构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强大。

3.2现代测控总线技术 在现代测控系统中,利用总线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简化测控系统结构,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开放性、兼容性及可维护性,从而降低系统成本。现代测控总线技术的应用有.①GPIB总线技术利用计算机实现了对仪器的操作和控制,促使测控技术向大规模测控系统的方向迅速发展。②USB总线具有低成本、速度快、使用灵活、即插即用、易于扩展等优点,在低速设备上应用广泛。③IEEE总线具有支持多种总线速率、支持等时和异步两种传输方式、分层的硬件和软件、支持点对点传输、可扩展总线、错误检测和处理等优点,成为外部硬盘、视频设备、高度数字音频和其他高速外设的首选接口。④自动化系统与设备正朝着现场总线体系结构的方向前进,将极大的促进企业网络和自动化相关行业的发展。⑤LXI总线有着巨大的竞争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适合于多个单位合作研究开发生产的项目和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研发机构。

3.3虚拟仪器技术。虚拟仪器技术是计算机辅助测试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是现代仪器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深层次结合的产物,具有功能强大、交互性、灵活性、系列化和模块化、网络化等优点。虚拟仪器技术的应用也较广泛,如:①利用虚拟仪器技术测量不同进口压力和转速下的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参数。②虚拟仪器技术用于蚕茧无损质量检测。③利用虚拟仪器计算机视觉软件和开发工具,开发出计算机自动化秧苗分析系统,可用于预测在最后发芽期限发芽良好的秧苗数量及监视秧苗质量。④虚拟仪器技术用于农机监控、检测上及农机现代化管理与教育。

3.4远程测控技术常见的远程测控技术有:专线远程测控技术、电话网远程测控技术、以太网远程测控技术和无线通信远程测控技术。远程测控技术的应用主要有:①基于Intemet的远程测控技术。②基于现场总线的远程测控技术。③基于无线通信的远程测控技术。

4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领域逐渐开始采用以信息的获取与应用为中心的方式,以实现工业生产、仪器仪表的自动化控制。同时,数据处理技术、信号传感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促使现代测控技术发生深刻的变化。现代测控技术的未来发展将朝着智能化、系统化、标准化及系统功能的综合性等趋向,并更加的开放化、标准化,为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吕辉.现代测控技术[J]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5

[2]徐晓峰.基于LabVIEW的现代测控技术实验室的建设[J].仪器仪表用户,2007(3)

[3]黄瑞、曹浩.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网络化车辆测控系统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

第10篇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依托仪器仪表行业,具有培养目标明确、产业支撑力度强的优势,但同时也对该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工程实践教育已成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为解决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产学脱节问题,本文依托产学研合作资源,探索将电能表模板测试工艺实践过程引入电气测量课程教学,是湖南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的实践探索步骤之一,可为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工程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电气测量课程教学对工程实践内容的需求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电气测量课程

湖南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坚持以测量控制仪器为主,融电子、计算机于一体的电气信息类宽口径工程教育,面向现代化大中型企业,着重培养理论基础厚、工程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测控与仪器领域研究型、复合应用型人才。湖南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入选全国专业综合改革计划,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及工程素养,能够胜任仪器仪表、测试计量、自动控制、电子技术等相关行业与部门工作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人才。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对电气测量课程的要求

电气测量仪器行业是研究并实现电磁参量测量及控制的仪器仪表工程技术领域。我国电气测量仪器行业中的电子式电能表产销量居世界第一,出口率超过15%,极具国际竞争力。电气测量仪器行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包括熟悉电测行业技术标准与仪器生产工艺流程,具备电测仪器研发、设计、生产以及技改等工程技术问题的实践技能。

电能表模板测试工艺的教学实践探索

电能表模板测试工艺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按功能和用途可分为:标准电能表、安装式电能表,工业与民用电能表、需量表、复费率电能表、多功能电能表等。电能表的一般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焊接、清洗、分板、模板测试、装配、调试、老化、耐压测试、检验、包装等环节。其中,电能表模板测试工艺是专门针对元器件焊接完毕且通过全检的电路板进行初步通电测试,用于早期发现焊接错误、元件错误、液晶故障、电压故障等存在问题的电路板。

电能表生产工艺引入教学实践的产学研基础

湖南大学拥有电能变换与控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电气测量仪器仪表、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并与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着良好、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能源计量和管理相关产品的领航者,拥有智能电网能源计量和管理领域完整产业链的研发、生产能力,其单、三相智能电表出口量长期稳居国内第一。

第11篇

由于历史原因,各高校的专

业基础和行业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通常隶属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仪器科学学院、光电工程学院等单位。这给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认证标准的制定带来了不少困难和问题。2013年8月和2014年8月,教育部仪器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暨教学研讨会分别在上海和西安召开,会上专家们对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通用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对照通用标准,制定了适合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特殊背景的专业标准。2014年8月,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天津大学曾周末教授做了题为《把握认证理念,推进专业教学改革》的报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大学王代华教授做了题为《仪器类专业认证标准解读》的报告,这两个报告从认证专家角度介绍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意义和认证准备工作的要点。目前,已有少数高校通过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认证,如天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有很多高校已提交了认证申请,正在积极准备参与专业认证,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专业认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专业认证为契机,持续稳步发展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各高校专业负责人的共识。

二、省属高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

针对目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省属高等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做出怎样的改变和探索?这是各个省属高等院校面临的亟须解决的一个难题。下面以西华大学为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进行简要分析。

(一)西华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概况

西华大学是四川省省属重点大学,我校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隶属于电气信息学院,是在整合已有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自动化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申报的新专业,于2002年成立,以电子类测控为主。其主要专业方向为测控技术和智能仪器,具体领域为工业化信息领域的检测与控制技术等。经过10多年的建设,截止到2014年,已毕业本科学生近700人,在校生400余人,省内生源和省外生源比例约为8:2。

(二)西华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国开设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高等院校越来越多,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日益增加。如何基于学校地域、师资队伍、生源质量等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如何凝练专业特色及方向显得日益重要,这也成为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面临的热点及难点问题。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第一志愿报考率偏低,特别是省外第一志愿,多数为调剂生源;2.专业方向和特色还需进一步提炼;3.本科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三)西华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探索

在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背景下,基于我校自身的特点,探索出一条合适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1.积极修订本科学生培养方案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目标导向”提出了较高要求。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和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本科学生培养方案也必须发生相应变化,必须将学生的要求及其培养目标放在重要的位置,用培养目标和方案来引导学生。应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本着系统性、主体性、先进性、特色性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修订培养方案。修订时务必具体、明确、可量化,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必须完成一个或几个培养目标,任课教师也必须承担相应的培养责任。

2.凝练专业特色,突出学校办学的自主性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鼓励学校办学自主性的,它鼓励各高等院校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结合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地位及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培养目标,体现特色。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可增强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就业竞争力等。与此同时,这对增强该专业在省内、外的声誉也有较大好处,有利于提高第一志愿报考率和生源质量。

3.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积极拓展实习基地建设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工业企业的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培养目标和计划时,必须将实践性环节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虽然目前培养计划里有很多实践环节,但大多缺乏过程监管,落实不到位,效果不明显。因学校经费投入有限,我校本科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一直滞后,每年都在换公司或企业,没有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在制定实践性环节培养计划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参考用人单位的意见,并定期跟踪社会需求变化情况,积极拓展实习基地的建设。

4.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程教育认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1)在制定培养计划时,预留2-3学分作为创新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新竞赛;(2)将本科生实验室免费、长期开放,鼓励学生长期泡在实验室,自主动手设计一些小实验,完成一些小制作,不能仅满足于课堂上简单的验证性实验;(3)将部分优秀本科生带入硕士生导师的团队,接触本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方法,增长其见识,培养其思维。

5.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自我评价为社会评价

工程教育认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把绝大多数学生真正学到什么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评价标准。只有每个学生都很好地满足本校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才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评价应以社会评价为主,主要体现在毕业生到工作单位后的适应度,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同时定期回访,持续改进,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单纯追求就业率,部分学生就业单位跟所学专业毫无关系,且实行“一锤子买卖”,毕业后就跟学校无关。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定期的回访机制,不断完善培养计划,从而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

三、结论

第12篇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卓越工程师;工作过程;传感技术实验

作者简介:温和(1982-),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滕召胜(1963-),男,湖南辰溪人,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湖南 长沙 410082)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湘教通[2012]401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141-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关注符合工程能力培养规律的教学方法。面向卓越计划的相关工科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是提升学生实际工程能力的关键和重点。[1,2]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注重实际系统的数据采集、信号传输、信号处理以及控制的测量与控制过程,培养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与仪器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3,4]

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结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工作行业和工程岗位特点,制定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测控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细则,切实加强测控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建设,是目前测控专业实验教学需要加强研究的重点。[5,6]湖南大学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以提升测控工程师技能(包括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标,紧密结合测控行业领域对研究型与复合应用型测控卓越工程师的人才需求,对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进行改革,于2010年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之一。本文结合湖南大学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特色,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测控卓越工程师传感技术实验改革途径,为培养适应和掌握现代测控系统的卓越工程师提供参考。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传感技术实验需求

卓越测控人才既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有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测控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研发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传感技术实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实施的依据都是传感技术工作过程。所谓传感技术工作过程是“在传感技术相关的行业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要对现实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对其具体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以获得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并以职业能力为基础设计传感技术实验方案。工作过程导向的传感技术实验并非脱离知识,而是要按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对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重新排序。

针对企业实际工序中的每一个环节来传授相关的传感技术实验课程内容,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鉴于每一环节和顺序都是一种经过积淀和梳理而形成的行动过程序列,而且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序列,这意味着所形成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顺序与自然形成的传感技术认知心理顺序是一致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企融合在测控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基于工作过程的传感技术实验旨在实现测控卓越人才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在专门构建的实验教学情境中进行测控工程师职业从业资格的传授,以使学生有能力从容应对那些对职业、对生计以及对社会有意义的行动情境。基于工作过程的传感技术实验教学应以行动为导向,即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基于工作过程的传感技术实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行动的主体,以基于测控工程师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培养学生具有由测控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构成的行动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从而能从容面对新的社会需求。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实战型卓越测控人才的需求,亟待深入改革测控专业传感技术实验教学方法、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传感技术实验改革思路

1.传统传感技术实验的局限性

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传感技术实验课程多为验证性、孤立性的实验,所购置的传感技术实验装置功能单一且封闭。[8,9]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因高校资源有限,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的学生无法接触实际测控系统工业过程,传统的传感技术实验课程设置存在以下不足。[10-12]

(1)传感技术实验模式单一,与测控行业工况有较大差异。由于传统的传感技术实验模型已经相对固定,实验内容一般比较单调枯燥。传统的传感技术实验课程较少涉及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学生通过传统的传感技术实验最终掌握的仅是传感器实验台的相关操作,与测控系统工程实践严重脱节。

(2)传感器更新较慢,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传感器发展速度。一方面考虑到与教材内容相匹配,传统的传感技术实验较少涉及新兴的传感技术及装置。另一方面受经费的制约,高校无法对传感器进行快速更新换代,因此传统的传感技术实验不涉及或者较少涉及智能传感器或新型传感器,不利于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学生捕捉科技前沿动态。

(3)实验内容以验证为主,与工作过程的关联性不强。传统的传感技术实验讲义一般采用厂家提供的实验资料,以传感器的选择、安装,传感器的连接方式等为主。由于传统的传感技术实验以课堂教学中的理论或定律的验证和求证为主,往往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工程实际应用严重脱节,与测控系统实际工作过程的关联性不强,导致课程实验内容相对分散、孤立,关联性和系统性较差,无法充分发挥传感技术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

2.基于工作过程的传感技术实验设计

湖南大学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宽广的测控系统理论基础,掌握“准工程师”所应具备的测控专业工程技能,为将来成长为真正的测控卓越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面向测控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中,湖南大学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基础,通过技能需求调研和梳理,设置了基于实际工程背景平台的传感技术实验项目,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图1为所制定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传感技术实验教学基本思路。

3.基于工作过程的传感技术实验项目

实际测控系统工况、需求不同,所采用的传感器的类型也不同,则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要求的放大调理电路也不同。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湖南大学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制定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传感技术实验项目。在实验项目素材的选择上,力求选择的素材来自于生产实际,并充分考虑其实践性和可迁移性,以保证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态度认真,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兴趣发展和能力拓展以及就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的需要。本文给出了三个传感技术技能提高和综合实验实例,参见表1。

三、结语

工业生产第一线对从事测控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研发等方面的人才需求旺盛,面向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测控卓越工程师实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传统的传感技术实验项目设置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测控行业实际生产的要求,本文根据湖南大学测控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中的传感技术实验相关情况,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传感技术实验项目,在专门构建的传感技术实验教学情境中进行测控工程师职业从业资格的传授,探索测控卓越工程师传感技术实验改革途径,为培养适应和掌握现代测控系统的卓越工程师提供重要借鉴。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0-17.

[2]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7):25-27.

[3]杨俊,王光明,叶湘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2):14-16.

[4]唐鸿儒,吴桂峰,束长宝,等.测控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训练体系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2):77-79.

[5]李恒灿,李权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7):63-65.

[6]宋爱国,吴涓,崔建伟.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培养与创新教育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2,(1):41-43.

[7]李敏,高波,李梅,等.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3-4.

[8]卢超,任吉林,邬冠华.测试技术与虚拟仪器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73-76.

[9]李训文.基于网络化虚拟仪器技术的传感器实验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81-84.

[10]徐小玲,刘美.《传感器技术》课程内容优化与实践[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2(3):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