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学论文

农学论文

时间:2022-06-04 04:35: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农学论文 英译分析

一、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尤金・奈达在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初探》中提出来的,他提出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个翻译概念。

奈达的对等功能强调的是相对意义的对等,翻译的本质还是对文本信息内涵的传递,通过相对的对等,可以避免翻译过程中一些过分关注原文而造成译文难以理解的缺陷。

二、农学类论文界定及其特点

(一)农学专业的定义

农学专业是研究作物生产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恰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专业。

(二)农学类论文英译的文本特色

与其他英语类型相比,农学类翻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客观性、精准性、简明性。

1. 客观简明的阐述。

要尊重原文的客观性,译文要尽量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客观观点,符合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及其科学领域的专业行文表达;译者必须要全面理解原文的表述内容,包括原文词汇、语法、逻辑关系和科学相关内容的理解。

2. 言简意赅的措辞。

科技英语中频频出现大量的专业术语,其词意比较稳定和单一,在表达上需要简练的措辞;译文要简短精练,一目了然,文理通顺,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译文简洁明晰,应是专业英语翻译的理想呈现。

三、常见错误类别

本文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库中随机抽取了20篇农学类期刊论文,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对该类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进行了英译分析,发现概论论文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错误。

(一)标题的翻译

论文的标题是整篇文章的浓缩和缩影,根据论文的标题,读者能直接知晓论文大旨。本研究显示这些篇论文标题的英译存在以下问题。

1. 选词错误。

农学类论文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客观性以及科学性,在选择用词上要求作者区分出普通词和专业词,尤其是英译成英文标题的对应表述。其中,容易忽略的还有缩写的规范性错误,对于专有名词的惯用拼写,还要考虑“同拼异指”的现象,即同一缩写对应指代两个不同的专业用语。

例1:原文:转抗虫基因棉花和玉米花粉对家蚕生长发育影响的评价。

译文:Evaluation of Impact of Pollen Grains of BT,BT/CPTI Transgenic Cotton and BT Corn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ulberry Silkworm,Bombyx mori Linnaeus.

分析:该论文标题英译的结构是合理的,其中对于专有名词的英译采用的是专业术语直接表述的形式,对于相关专业读者的理解是没有偏差的。这也突出了农学类论文专业性、科学性的特征。

2. 句式结构错误。

标题通常以短语或短语词组的形式拟定,多采用并列结构和偏正结构的形式。并列结构即阐述并列关系,偏正结构通常采用中心词前置、中心词后置等。由于中英表达的思维惯式的差异,在标题英译的过程中,需要{整对应语序,达到表达意义上的对应。作者应根据原论文的侧重点来选择相对应的标题组成结构。

例2:原文:非洲农业产量对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

译文:Climate Chang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Africa: A Review of Impacts and Adaptations.

分析:该论文的中文标题结构是偏正结构,即农业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但英译标题采用的是并列关系,即非洲的气候变化和农业产量,缺失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效应。在英译这类标题时,应将研究的类型前置,以偏正结构或包含结构采用后置说明的表达形式。

3. 曲解原义。

标题英译过程中,容易出现曲解原义、词不达意的问题。逐词逐句英译,刻板英译是造成这一错误的主要原因。只根据中文标题的字面意义,并未对论文的深意进行深层理解、分析,虽字、词、句英译都一一对应,但表达意义相差甚远。

例3:原文: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肥料问题。

译文:Fertilizer use and food security in China.

分析:不难看出,该标题的英译和原标题所表述的研究侧重点不一致。究其原因在于,作者未找准该论文的研究问题中心,理解有偏差,以致译文中并未体现出“保障”之义,使得读者在读题时容易产生误解,有曲解原义之嫌。

(二)关键词的翻译

关键词是论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文章的检索。根据关键词能够更直接、更精准地检索,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实效性和精准性。在选取关键词时,应少而精,精而准。本研究发现论文的关键词翻译存在用词不当、书写格式不规范两个典型问题。

1. 用词不当。

关键词的个数直接限制了用词的精准度和规范性。这里所指的精准性是其概括性以及实效性,简而言之,少而精,精而准。关键词应多用实词,以名词或名词词组为主,少用动词或动宾结构。

例4:原文:土壤功能性状。

译文:soil functionalities.

分析:该原文关键词由三个名词构成,分别是“土壤”“功能”“性状”,作者缺失了“性状”的翻译。在农学类论文关键词中,绝大多数是专有名词,而“功能性状”这一词,在农学类英文词汇表述中有“functional traits”专业名词。因此,对于专业名词,要选取相对应的惯用词汇,以免造成读者的陌生化。

2. 书写格式。

关键词的英译书写格式,应按顺序与原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且各英文关键词用分号隔开,除最后一个关键词后无需注标点符号;英文关键词须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或名词词组各实词均大写首字母,关键词中出现的介词、连词等虚词不大写首字母。

例5:原文:水稻;高产;株型;栽培;技术。

英译:rice; high yield; plant typ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分析:该篇论文的关键词英译,首字母均没有大写,不符合论文的书写格式。

(三)摘要的翻译

论文摘要是对正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它应该简洁明了,含义明确,表达清楚,不仅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原文的主要内容,而且也为科技情报人员编制摘要型索引提供依据。本次研究发现了以下摘要音译错误。

1. 时态错误。

摘要部分的英译,通常以现在时和过去时为主,少用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等。农学类论文音译时,应该注重各时态的表现功能。

例6:原文:【目的】建立一种……的高精度非线性多维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方法】耦合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和带受控项的自回归模型(CAR),……【结果】3个农业科学实例验证表明,……【结论】SVR―CAR是一种……序列分析方法,……有广泛应用前景。

译文:[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nove1 nonlinear multidimensional time series approach ... [Method] Integrated controlled autoregressive (CAR)into 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SVR), ... [Result]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the agricultural sample set showed that ... [Conclusion] As a novel nonlinear multidimensional time series analysis approach integrated CAR into SVR,... SVR-CAR,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prediction area of agriculture,ecology an d economics.

分析:该论文摘要部分,采取的是分点阐述的方式,清晰明了,分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方面,并且在阐述目的和结论部分时用一般时,阐述方法和研究结果部分用过去时。条理清晰,表达时态与方式正确无误,为正确的论文摘要撰写范例。

2. 语法结构错误。

中英两种语言本身就具有其语法、句法结构,因此在摘要英译过程中要适当地调整句式结构。例如,中英文中的主谓宾位置大w相同,除开起强调作用的偏正、倒装结构,而定状补的句法结构则大相径庭。为了言简意赅地表达出实意,需适当地调整句式结构。

例7:原文:提高气候变化对非洲作物产量影响的理解,揭示非洲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是及时、正确和有效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

译文:We need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Africa, and to know the responses of climate change to African agriculture. These are critical keys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for agriculture in time.

分析:该句摘要的英译在翻译表述上没有问题,但没有考虑中英两种语言表达的习惯差异。汉语表达上,习惯把关键词、关键点后置,而英文中则习惯中心词前置。因此,在英译摘要的过程中要适当地调整句式结构,以适应英文表述习惯。

四、结束语

本文对相对典型的20篇农学类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进行了相对应的错误分析,并总结归纳出了农学类论文英译中常见的错误类型,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其论文的英译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农学类论文汉译英的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1]胡莘.浅谈科技英语翻译与功能对等理论[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02):124.

第2篇

1.1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推行“2+1+1”的新型培养模式,前两年用来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第三年学习专业技能,最后一年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农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实训。同时,地方院校可以针对当地的农业主导产品来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比如承德可以围绕食用菌业和蔬菜业等培养出具有特色的专业人才。

1.2加强思想教育

学生如果对自己的专业没有兴趣,那么自然也不会有动力学习,所以学校要致力于学生的专业思想方面的建设。但是,很长时间里农学专业都没能完全解决专业思想问题,究其原因是专业思想教育方面形式过于单一,用时没有实质性的材料来证明。所以想要改变这一现状,仅仅依靠各种讲话是不够的,可以请一些从农学专业毕业后在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的专家,或者实业家来学校开讲座,将自己的创业经历等分享给学生们。并且可以组织学生去那些生产经营状况较好的农业企业等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看到农学专业的前景所在,从而立志于农业努力学习。

1.3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缺陷就是重理论而轻实践,不管是课程设置还是资金投入方面都不重视实践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通常基础理论掌握较好,但是欠缺动手能力,生产实践中的动手能力甚至不如中专生。所以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加强实践性教学,一方面对于实验室和其他实践基地多投入资金和精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另一方面规范实践能力的考核,严格执行实践教学考核制度,那些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学生要补考或者重修。

1.4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专业型人才

在大三的课程结束后,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特长以及发展潜力来对其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专业培养,比如专业成绩优异的可以考研继续深造,擅长行政管理的就多为其开设管理方面的选修课,擅长经营贸易的就多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等,不同类型学生都可以配备相关的教师进行专业指导,这样才可以培养出优点更加明显的高素质人才。

1.5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对于高校的专业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如今竞争激烈,所以更应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可以成立专门的教学质量督查小组,对教师课程设置进行听课和监督,以起到监督作用,帮助学校建设精品课程;其次是教师之间多进行互相听课,以便取长补短、交流经验;最后是可以安排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在教学交流中总结教学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结语

第3篇

(一)学校重视不够

很多农学类高等学校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目的要求、组织管理、工作流程和评价标准等落实力度不够,并缺乏对管理文件的宣传、讨论和运行过程的反馈,论文答辩走过场,评委提问时间短,成绩评定方法不够科学。另外,高等学校普遍存在教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专门用于毕业论文的经费很少,这样往往会造成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如果指导教师没有科研课题和经费,就会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某些专业的学生论文选题需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需要仪器设备和实验药品及材料,还要打印论文,很多毕业论文就是因为经费的原因,使得论文设计时不敢利用精度高的仪器和质量好的材料,从而影响了论文的创新性,造成新颖性的课题无法完全开展[6]。

(二)学生认识不足

学生对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态度消极,草率从事,甚至模仿、抄袭现象也时有发生。很多学生只是到网上搜索、拼凑、剪贴,敷衍了事。许多学生因为应试教育养成的习惯,缺少独立的研究能力,对导师存在过多的依赖心理,寄希望于导师的“点拨”和最后阶段的修改,马马虎虎地拼凑学位论文,其质量也可想而知。

(三)教师精力不足

由于高等学校短时间扩招,导致招生人数激增,在校生人数巨大。高等学校教师除完成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任务外,还要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论文,部分教师负担过重,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少,教师让研究生完全替代自己指导本科生论文写作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高等学校教师年轻化步伐加快,一些新建专业大胆启用刚毕业的研究生从事教学工作,部分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对本科生论文指导方法简单,疏于管理。此外,也有一些教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放任自流,用于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很少,这些都不利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四)理论知识不扎实

尽管高等学校的学分制改革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现行的本科生教学计划中,对于学生完成的学分数有明确的要求,除完成学分多、课时多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等必修课外,还要选修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去甚远的课程作为素质拓展的内容课程,这势必会占用专业课程的部分课时,使得专业课程学时减少,学习不系统、不全面,导致学生对许多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也有高等学校进行课程小型化改革,人为压缩课程学时,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对一些知识点无法进行深入讲解,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加之学生所选课程总数增多,学生疲于上课,课外时间不足,也无法进行复习巩固,导致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五)实践教学不完善

农学类专业一般是实践性较强、应用性突出的专业群,大量的课程实验、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对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高等学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农业院校的实验场所不足,实验条件简陋,实践基地严重短缺,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低,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开展,进而影响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另外,有些学校的毕业论文从大四的第二学期才开始,一方面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经常奔走于各种招聘会,参加面试,签订就业协议,很难静下心来做毕业论文。另一方面,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受季节影响较大,实验周期较长,假若实验不成功,没有补救时间,对毕业论文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质量意识,引起农业院校对教育质量的高度重视

各农业类院校应进一步加强质量意识,提高对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视程度,要完善毕业论文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组织领导制度、指导教师的职责、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和检查监督制度、答辩及成绩评定等。使毕业论文的管理有章可循,职责分明,完善毕业论文质量的监督制度,主要包括组织选题与开题、撰写中期检查、成绩评定程序与评分指标体系、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质量分析与总结等各个环节;重视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建立初期、中期和后期的检查制度,并保证各项制度都能得到具体实施[7]。学校应增加毕业论文经费投入,减轻指导教师的经济压力,为毕业论文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二)加强积极引导,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课程,从查阅文献、论文选题、试验方案设计、试验步骤实施、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每一个环节都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要让学生认识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必要性、实用性和重要性,认识到它是农业院校大学生的一门能力素养必修课,是结束大学生活、顺利适应工作岗位的一次实战演习;就个人素质提高方面来讲,毕业论文设计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恒心、能力、毅力和合作精神;就服务社会方面来讲,农学类专业的毕业论文能把理论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服务。

(三)强调责任意识,导师加强对毕业论文质量的指导管理

指导教师素质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有明显的相关性。明确导师职责,对年轻指导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增强其指导水平。加强毕业论文质量的管理,安排科研能力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富有奉献精神的教师担任导师。实行导师小组负责制,组建老、中、青相结合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指导小组,使老教师带动青年教师,高级职称带动中级职称教师,提高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水平[8]。实行奖惩制度,对于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而对于敷衍了事、放任自流的指导教师应予以批评教育,必要的话应该予以通报批评,后果严重的甚至取消其导师资格。同时,加强导师对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在选题、开题、任务合同、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增强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

(四)加强理论学习,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基础。要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教学中,既要顾及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前沿性,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既要尊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又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建立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五)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

第4篇

关键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

一、农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教学。受以前培养目标及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从事农学专业教学的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实践教学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而已,掌握基本理论才是最重要的;片面地认为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学生掌握理论的水平,而实践能力则无足轻重。因而只重视理论教学,不重视实践教学,对课程实验、实习的学时越压越少,甚至干脆不搞实践教学。在不重视实践教学的教师的影响下,部分学生也对实践教学兴趣不大、热情不高。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所搞的实践教学脏、苦、累, 且档次较低,总是和庄稼、泥巴、肥料、农药等“低级”东西打交道。因此,有些学生在实验、实习、科研训练时只是看看而已,不愿意动手。

(2)专业建设经费不足, 办学条件有待改善。农学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它不仅要求有一支专业基础理论扎实, 学术造诣深、科研、生产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而且要有良好的实践性教学基地。由于种种原因, 农学专业目前专业建设经费不足, 特别是实习、科研基地条件较差, 基础设施不完善, 生产工具也比较落后, 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专业技术人培养的需要。因此, 加大专业建设经费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是新时期农学专业建设发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重视实践教学的环节布置,忽视过程管理。有些高校看似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有关实践的教学文件一堆,课程论文该如何做、生产实习该如何做、毕业论文等该如何做都有规定,但学生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生产实习、科研训练、社会调查等,基本上都是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搞成什么结果就算什么结果,缺乏对各实践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不认真听讲,不认真操作,走马观花现象十分普遍。考核中,普遍表现为重理论考试,轻实践考核。给人的感觉是措施很硬,但操作过程监控很差,很少有学生会因实践环节完成不好而不能毕业的情况,以致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实践教学成了走过场。

(4)生源不足, 生源质量有待提高。生源不足, 生源质量较差, 是长期以来困扰农学专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农业的发展相对其他行业有很大的滞后性, 农业和农村很不发达, 生产力水平低, 农村经济落后, 农业工作条件艰苦, 农业科技人员待遇偏低等, 对考生产生了消极影响, 使很多考生特别是优秀考生不愿意投身农业行业, 从而使农科成为冷门学科, 生源数量不足。农学专业每年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的比例, 不到招生人数的一半, 能够在重点分数线以上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更少, 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因此, 如何扩大生源, 提高生源质量, 是新时期农学专业建设发展中必须研究解决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二、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思路

(1)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使学生牢固树立学农爱农的思想。专业思想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一个大学生如果他的专业思想不牢固, 他不热爱自己的专业, 他就不可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这种学生即使有很高的智商, 也不会在他所在的专业领域内有大的成就。因此, 搞好专业思想教育, 使学生牢固树立学农爱农的思想。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正确看待农业产业的发展, 鼓励学生致力投身于农业这一行, 这是农学专业建设发展必须研究解决的首要问题。关于农学专业的专业思想教育问题, 过去几十年一直都在提, 但是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专业教育形式单一, 缺乏实证资料。过去专业思想教育大多是大会上讲, 课堂上提, 没有实质性的实证材料。学生没有真正看到学农的希望在哪里? 出息在何处? 结果专业思想教育花的时间和精力不少, 但是收效甚微。总结过去专业思想教育.

(2)教学改革应该与时俱进, 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通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坚持以提高学生对社会大生产适应能力为目标的改革方向,培养具有一专多能的专业素质、掌握多种实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业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 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 使学校的教学改革沿着与社会需求相互适应的轨道发展。

第5篇

【关键词】作物 种质资源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基金项目】本文受浙江农林大学校级教学项目(KG14016)资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90-01

作物种质资源学是农学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重点使学生了解作物种质资源在遗传育种工作中的应用价值。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作物品种分类及其近缘种在形态、生态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多样性情况,并结合各国农业领域对种质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情况,加强作物遗传育种与栽培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从事遗传育种与农业生产工作的能力。

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且生态环境多样性,拥有丰富的作物遗传资源[1]。作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实际应用体现在作物的分类和遗传关系分析、比较遗传学研究以及作物核心种质构建,这些都为作物遗传育种提供丰富的优良基因,如抗病虫性、抗逆性、优良品质、细胞雄性不育及丰产性等[2, 3]。无论是常规育种还是分子育种,目前来说比较好的改良的性状仍是那些遗传上比较简单的性状,利用的基因多为单基因或寡基因。而对于产量、品质、抗逆性等复杂性状,育种改良的进展相对较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在现代品种中针对目标性状的遗传基础狭窄,因此,进行作物种质资源的整理与鉴定对提高育种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作物种质资源学这门课程对于农学类相关专业学生认识种质资源在作物遗传育种方面的重要地位以及学习作物的分类和遗传关系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往农学类培养计划中作物遗传育种课程对作物种质资源的内容和课时较少,不能完全体现作物种质资源在遗传育种中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基于上述对该项研究内容的深入,迫切需要在农业科研院校农学类专业加强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现状的课程内容,让农学类学生充分了解作物种质资源在遗传育种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对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野生近缘种的了解和学习,掌握野生近缘种的研究与利用现状。本文对作物种质资源学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一些探索并在实践教学中加以应用。

1.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作物种质资源学课程内容在农学类专业课程作物育种学总论中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强调了作物种质资源在现代育种工作中的重要贡献以及现阶段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情况[4,5]。对农学类专业学生单独开设作物种质资源学这门课程,需要补充和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

1.1 教材建设:以董玉琛和郑殿升版主编的《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教材为基础,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质资源进行分类介绍,重点突出种质资源在作物育种工作中的收集整理与应用价值。同时,参考国外作物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和评价分析现状,对课程主题和内容进行优化和再选择,突出作物种质资源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重要性及利用现状。

1.2 课程前沿信息获得: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参与中国植物学会举办的学术年会和科普活动计划,交流植物多样性研究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探讨植物多样性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学来我国植物多样性研究的最新成果,获得当前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最前沿信息,丰富作物种质资源学教学内容。

1.3 课程辅助信息获得:通过考察学习,获取民族植物学与种质资源调查和收集情况;传统知识与社区遗传资源保护;民族植物学、种质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遗传资源获取与分享等相关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广博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2.探索合适的课堂教学方式

2.1 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的方法,结合实例详细准确的讲解相关概念,使学生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遗传多样性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实际应用中有初步的认识。

2.2 设置自主学习和课程讨论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重要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种质资源自学内容,并进行课程示范讲解,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选择具体某一种感兴趣的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为学习任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采取资料查阅收集、小组讨论和分组限时PPT试讲的形式,总结自学内容,强化学生对作物种质资源的认识及研究利用情况;课程讨论设置提问和解答环节,加强学生关于知识点的交流与互动,同时,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3 尝试引入网络化教学手段,在BBC纪录片等网络媒体中搜集与课程内容直接相关的视频资料,经过筛选整理,在课堂上播放,使前沿的媒体资源融入课堂,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认识和了解作物种质资源的兴趣。

3.构建合理的课程成绩考核评价方式

3.1 加大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将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列入平时成绩评价体系,增加这部分的比重;从综合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自学内容的各个环节均有较高的积极性,特别是最后的PPT试讲环节与提问互动环节。通过合理分布平时成绩、出勤率和课程论文等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使学生均匀用力,避免期末考查的应试学习。

3.2 课程论文考察内容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课程论文作为最后课程考查的环节,将自主学习内容与课程论文结合起来。以自主学习内容为主线,加大开放性内容的设置,不断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和自主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4.结语

作物种质资源学课程通过一年的课程建设创新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达到较好的课堂学习和课下自主学习效果。结合课堂分组讨论和试讲形式,不仅加强学生作物遗传育种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培养学生利用优良种质资源从事遗传育种与农业生产实际工作的能力。在今后的课程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探索更积极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郑殿升, 杨庆文, 刘旭.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 12(4): 496-500, 506.

[2]董玉琛, 郑殿升主编. 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粮食作物卷. 2006.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3]方嘉禾, 常汝镇主编. 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经济作物卷. 2007.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6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

主管单位:广西农业厅

主办单位: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3-4374

国内刊号:45-1133/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7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Yanbian University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延边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延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7999

国内刊号:22-1261/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8篇

>> 提高独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 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法研究与实践 提高民办高校艺术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提高地方高校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提高药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与实践 探索新形势下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 提高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和实践 基于PDCA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实践 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 提高开放教育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措施 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与实践 提高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提高高等教育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探索 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浅议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King, F., et al. Defining Distance Learning and Distance Education[J].AACE Journal, 2001,9(1): 1-14.

[6]Wagner, E. D. Emerging Learning Trends and the World Wide Web. Webbased Training[M]. Englewood Cliffs: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2001:33-50.

[7]范太华,等.网络教育与网络学习[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127-129.

[8]Khan, B. Webbased training. Englewood Cliffs[M].Englewood Cliffs: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2001:14.

[9]王宇飞,孔维宏.浅谈网络教育环境下的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1):54.

[10]肖宝华.论开放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保障[J].继续教育研究,2011(7):62.

[11]梁红丽.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28.

[12]基更,D.远距离教育基础[M]. 丁新,译.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142-146.

[13]孙耀庭.毕业论文的远程指导与过程监控[J].中国远程教育,2007(4):40.

[14]蒋亦华.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阐释与建构[J].现代大学教育,2009(2):101.

[15]Dohmen, G. A New Field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Activity [J]. Distance Education, l976:65.

[16]蒋华林,张晓秋.网络教育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建筑教育,2009(4):150.

第9篇

1.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思考

2.本科论文写作过程细化性分析

3.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途径

4.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模式探索

5.本科论文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从高校本科论文环节浅谈本科评估与教学管理

7.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8.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问题的思考——以历史学为例

9.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写作创新性研究

10.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11.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形式与选题研究——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视角

12.本科论文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3.本科论文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4.对艺术类本科论文的几点思考

15.自学考试本科论文预申请管理系统设计

16.护理本科实习生毕业论文回顾分析

17.对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思考

18.基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导师制运行模式探索

19.联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动因、困难及出路

20.跨校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初探

21.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学术不端现象平议

22.本科论文的创新性与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23.金融学应用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实证研究——以某地方财经高校为例

24.“全过程”本科论文写作中科学素养的培养——以法学专业为例

2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论文选题的分析和思考——以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本科论文选题为例

26.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质量因素探讨

27.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阐释与建构

28.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本科论文质量

29.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几点建议——以钦州学院为例

30.关于图书馆服务职能与本科毕业论文的几点思考

31.二类院校本科毕业论文外审制度利弊及对策浅析——以陕西榆林学院为例

32.中日化工类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环节教育方式比较

33.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

34.工商管理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35.理工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36.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动机研究及其启示

37.略论大数据时代下本科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网络交互平台的工作机制

38.护理本科毕业生对毕业论文撰写的相关态度和行为调查

39.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40.体育专业本科论文写作不应取消而应加强

41.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现实思考

42.以案例分析为创新路径的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指导

43.论“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对当前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影响

44.强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探索与应用

45.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46.综合性大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辨析

47.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写作的交互式教学模式探索

48.关于提高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究

第10篇

一、高校学报的教育功能

高校学报在高等教育中,特别是在青年教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中,培育学术新人、激活创新思维、养成科学方法、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创新、累积、承继作用、在高校知识创新体系中的传播与交流作用等等[8,12-13]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理,高校学报在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1.学术交流窗口高校学报从质量和数量反映我国高校总体科研教学水平和成果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是高校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渠道。作为一个窗口,透过它,可以检阅一个学校的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治学的学术思想与作用。同时,青年学子通过高校学报这一窗口从课堂外更熟悉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制度和学科发展情况。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立项的教改课题日渐增多,立项单位从国家教育部到各省市区的教委,包括各高校的校级教改课题。尤其是北京市教委,非常重视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他们设有教学质量提高专项经费,这些专门用于高校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这些课题的立项无疑使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的成果层出不穷,相应的论文成果也会数量不少,高校学报正好为高校教师提供了发表教育教学成果的园地,学报的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质量得到了提高,教师教学成果的论文在学报的发表也增加了教师学术交流的机会。学报教学理论方面学术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无疑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另外,高校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程度不同、数量不等的成果。如何把所取得的成果公之于众、让社会了解,有会议交流以及有关职能部门鉴定公布等途径,但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学报、高校学报、学术研究刊物发表。高校学报在发表高校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成果方面发挥着主体的作用。

2.培养人才的摇篮青年人将是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他们在教学的舞台上发挥长远而重要的作用。而高校学报在发现学术新人、培养和栽培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他任何社会期刊都无法替代。学校的许多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思维活跃,但多数的学术研究水平不太成熟,成果水平还有某些缺陷,需要帮助和扶持。而高校学报把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之一,把对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首次发表教学研究论文的青年教师,不轻易退稿,学报编辑要寻找到他们教学科研成果中的创新、独到之处,帮助他们反复修改,为青年教师今后成为学术“大家”、“教育家”走向教学科研舞台奠定基础。

3.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养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学报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扶植是通过对其科研活动的支持进行的。高校教师作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执行主体,且国家级、省(市)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前提,高校教师以一定的学术修养和教学研究为基础非常重要。但是,高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高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其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成果显著、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这是提高高校教师素养、促进深入教学研究最根本的原始动力。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及教学素养是通过在职培训、国内外学术交流、在职攻读学位、发表学术论文、教育教改研讨会等渠道塑造的,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学报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学报编辑组稿、审稿、编辑加工、修改和发表高校教师研究论文,不仅体现了教师教学、科研成果的价值,传播了教师辛勤创造的科研信息,还激励了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学术素养与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二、增进高校学报服务教育教学的路径

1.出版教育教学改革专辑(增刊),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由学校主导,高校学报根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配合学校教务处,就教学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如何提高,如何改革和创新教学管理体制等,组织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学报开展学术讨论、评论和争鸣,公开发表校内外专家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传播和交流新的教学管理理论和经验,宣传国家级省(市)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没有社科版的高校学报,如《北京农学院学报》利用学报不定期出版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专辑,配合教务处评选校级优秀教育教学改革论文,评出一、二、三等优秀论文,推选国家级、优秀省部级教改论文等,并制定相关政策,给予精神和物质方面的相关奖励,发挥学报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上的平台与阵地作用。在《北京农学院学报》及其增刊发表的教改论文均获得了校级、北京市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二等、三等不同层次的奖励。还如,《湖南农业大学学报》每年定期出版1期教育教学改革增刊,吸引校内外作者踊跃投稿,初有成效,仅2009年社科增刊就有133篇,其中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论文80篇,而教改课题论文20篇,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有2篇,其余大部分论文(80%)都获省级和校级的教改成果奖。2011年社科增刊92篇,其中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论文50篇,而教改课题论文10篇,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有2篇,有60%的获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出版教育教学改革增刊正好与正刊互补,达到调整稿源与期刊出版周期之间的矛盾。

2.改变观念开设教育教学研究专栏许多高校学报编辑对教育教改方面的论文存在偏见,认为其“理论性比较浅,多是经验总结,泛泛而谈”。同时,有些高校对科研成果极为重视,学报主要刊载科学研究论文。实质上,教育教学研究是高校一项重要研究工作,随着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日益深化,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功能三位一体已成为高校的共识。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应该转变观念,有社会科学版的高校学报有条件而且必须开设教育教学研究专栏,为教师提供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平台。同时,要主动关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围绕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创新与创业等主题,挖掘其中的新经验、新方法、新理论,及时发表这些成果,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例如《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设“教育理论与实践”专栏,报道校内外相关学者的教育研究的论文,其学术质量没有因为开设教育理论与实践专栏而下降,相反吸引了全国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期刊在全国的影响力也大,获得“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的殊荣,系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北京市高校人文社科学名刊等荣誉。

3.利用学报封面做好教学改革宣传工作学报封面是一个宣传、推广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窗口”,学报是一张高校对外交流的“名片”。而据岳凤荣、田丛笑曾经调研100家高校学报的封面利用情况,无论是封二、封三,还是封四,有1/3以上的学报完全不加以利用,尤其是封二,其空白率高达44%,这种状况,既造成了版面的浪费,减少了学报的信息容量,又在编排上显得苍白、单调、不美观,因此,学报设立“知名专家”名录,报道某个部门如院系到某个人物(高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高校从外在的形象到内在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以图片和简讯的形式宣传展示各学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省部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教材、省部级精品教材、国家优秀教师、省部级优秀教师、一级学科等等。编排上选择合适的图片、字体、字号、横排、竖排等方式灵活多变。通过学报这个“窗口”把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管理等的经验和理论宣传推广出去,既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又充分有效地利用学报封面传播学校教学信息重要窗口的作用。使学报内容丰富多彩,美观、谐调。学报对于一个高等学校来说,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学术人才的发现与培养,离不开学报;教育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报。学报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是勿庸置疑的。学报编辑要积极关注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热点,主动及时地约一些优秀稿件,根据办刊思想、办刊宗旨、办刊水平及名栏建设等方面的特点和特色,引导校内外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升华理论,振兴高等教育理论创新,发表他们的观点。长期下来,学报“高校教育教学理论”既可形成优势特色栏目,也在不断积淀高校学报的特色,有利于学报和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双向健康发展。同时,编辑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既要投身于学校改革发展的洪流之中,又要开发相关学科的研究,努力走编辑学者化的道路。高校学报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合力系统中,应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充分发挥其内在优势,以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作者:陈艳芬单位:北京农学院学报编辑部

第11篇

探索果品贮藏背后的自然规律

韩涛,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农产品加工与贮藏”重点建设学科负责人主要从事果蔬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加工技术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十多项,在多种核心科技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共六十多篇,获2001年北京食品学会优秀论文奖{第一作者)、2003年北京食品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2005北京科协优秀论文奖(第二作者)。2002年荣获中国农学会颁发的第八届“中国农业科学青年科技奖(个人)”。

水杨酸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水杨酸对桃和柿果实贮藏效应的研究”,是一项关于水杨酸特性的重要研究。水杨酸被认为可能是新的植物内源激素,已受到生物学界的高度关注,对增加植物抗病性,对果实采后的贮藏保鲜效应都有着优良的作用。韩涛教授是这一课题学术思想的提出者和主持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执笔完成课题的申请,完成试验设计以及试验实施的全过程。该项目以北京市的主要水果桃和柿为主要试材,在国内外首次系统研究外源水杨酸对果实采后的贮藏效应,并确定了桃和柿果实适宜的水杨酸使用浓度范围,处理方法和配合的贮藏条件,处理果实贮藏期间的品质和生理变化规律以及不同贮藏温度对这些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水杨酸调节果实成熟衰老打下良好的基础。该项目在2000年5月通过鉴定,研究成果在果品贮藏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荣获国家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热逆境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升温处理对果实贮藏特性影响的研究”,是一项关于对采后将果实进行升温这种与常规方法相反的无污染、无残留的处理方式的研究。韩涛教授是该课题学术思想的主要提出者之一。在韩涛教授参与主持的此项研究中,根据逆境抑制果实生长发育的观点,将采后果实引入处理中,确定了升温处理适宜的温度和时间范围,肯定了其抑制冷害的效应,探讨确立该方法保鲜的生理机制和应用条件。课题在1996年12月通过鉴定,填补了国内热逆境对果实贮藏效应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戴定中的专利项目

1 手持式汽油动力双向锯切机(专利号:ZL 200720131851.5,zL200720038752.2,Zk200620125590.1,ZL 200420054594.6)

汽油发动机的输出动力经专门设计的齿轮箱传动系统,驱动两片硬质合金圆锯片,围绕同一轴心,互为正反双向旋转,锯切作业时刃口似剪切又像三面刃铣切,可以切割钢铁,铜,铝合金及木材、塑料等材料,切割时工作平稳,无反作用力,特别适合手持作业,广泛应用于消防、城建,交通和电力施工等行业及抢险救灾领域,在汶川地震抢险救灾现场的应用证明其功效显著。

2 双向旋转金刚石锯片开槽机(专利号:ZL 200620072408.0)

传统的金刚石锯片开槽机,两片金钢石锯片均为同一方向旋转,开槽作业时为了抵消切割反作用力,操作者必须用力稳住机器。最新设计的双向旋转金刚石锯片开槽机,两片金刚石锯片旋转为一正一反两个方向,刚好抵消了切割反作用力,所以操作平稳、省力。特别适合手持作业。

3 双向旋转多功能抛光机《专利号:ZL 200510038697.2)

在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端一个主锥齿轮驱动两只从动锥齿轮,在齿轮箱输出端设有在同一平面上内外正反双向旋转的磨轮。作为手持式电动工具,它可以设计为金钢石双磨轮,应用于大理石,混凝土等的表面磨削,可以设计为可换砂布磨光轮,应用于车、船、家具等的平面磨光,可以设计为海绵打蜡磨轮,应用于平面打蜡:可以设计为羊毛抛光轮,应用于车辆,家具等的表面抛光。因为内外磨轮的旋转方向相反,刚好抵消了磨削时产生的磨削力,所以手持轻松省力,作业平稳,磨削效率高,是全球独创的新产品。

第12篇

——摘自李华在“奋斗者的足迹”报告会上的发言

1977年深秋,四川农学院进行了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第一次期中考试,果树专业的新生李华几乎门门不及格,最差的一门只有5分。他对着成绩单扮了个鬼脸。他感到一种对命运施加报复的。当初我填的志愿是医学院,学成后给母亲看病,谁愿意整天摆弄果树枝呢?

辅导员神情严肃地找他谈话:“李华,你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你……”李华嘻嘻一笑,“老师,你应该表扬我才是。你看我高考时数学只有30分,这回得了40分,是不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呀?”辅导员气得说不出话。

当母亲来信询问他的学习情况,李华慌了。17岁的他任性、顽皮,却对母亲有一种深深的敬意。母亲含辛菇苦,把他们5兄妹拉扯大。李华排行最小,生在困难时期,体弱多病,3岁还不会走路,6岁还要母亲抱着,母亲在小儿子身上倾注了更多的心血。起先他不愿上农学院,正是母亲苦苦相劝,他才勉强听从的。他无法想像好强的母亲看了他的成绩单,该是多么伤心。他无可奈何地将可怜的成绩单寄给母亲,等待着一顿责骂。

母亲很快回信了。信中说:“第一次考试不理想,没关系。我相信你会珍惜得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赶上的。(哦,母亲没有责怪我)别灰心,你毕竟还有一门功课得了5分。我反复端详着这个难得的5分,为你的好成绩高兴。(糟糕,母亲爱子心切,错把百分制当成5分制了)……不要惦记我。我很好。随信寄去25元,鼓励你的那一个满分。(25元,这可是母亲一个月的生活费呵)”

李华读到这里,鼻子一酸,眼泪扑簌簌流下。往事幕幕浮上心头。在李华当时的记忆里,母亲一直是神色忧伤的。家境贫寒,养育众多子女付出的辛劳不说,因为母亲嫁给了父亲——一个小企业主的儿子,再加上她又是50年代的模范小学教师,所以母亲是加倍的不幸。从李华6岁起,他记不清母亲抱着他,参加过多少次批判母亲的大会了。他只记得母亲那终日神情黯淡、愁云密锁的面容。

刚强的母亲默默地与命运抗争着。只是为了孩子,她不得不去接受屈辱。李华14岁那年,由于出身不好不能升高中,母亲被迫紧缩家里的口粮,给革委会主任家中送去20斤大米。米,对方收下了,上学,不行。母亲只得四处送礼,拉关系,把李华送到外地读高中。在长途汽车站和母亲离别的时候,母亲眼泪汪汪的,再三嘱咐:“孩子,要争气呵……”

……愧疚和自责在噬咬李华的心。他擦干了眼泪,去找辅导员。“老师,我错了。家里供养我上大学不容易。我给你立个字据,功课再不及格我就卷铺盖!”

期终考试,李华各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他对着家乡的方向默念着:“妈妈,我没给你丢脸!”

1982年,李华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同年考取了赴法留学生,就读于著名的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学院。在巴黎和其他中国留学生分手时,他们相互鼓励,一定要背水一战,学成归国,否则无颜见江东父老!

头一堂课他就“溃不成军”。老师用法语授课,他只听懂了两头:老师刚进门说的“早上好”和下课时说的“再见”。法国同学飞快地做笔记,他只是干瞪眼。下课了,他还怔怔地坐在那儿。同学们友善地招呼他:“喂,中国人,出去轻松一下吧。”

他竭力想使自己轻松下来。来波尔多之前,只啃了3个月的法语,听不懂课算什么,慢慢来嘛。不。他从心底里拒绝了对自己的怜悯。我是波尔多唯一的中国学生。人们管我叫“中国人”。这里的人是通过我认识中国的。我若是去乞求学院的照顾,太掉价!

他以近乎疯狂的劲头学习法语和各门功课。他在给未婚妻的信中写道:“……虽然老师劝我不要着急,可我不愿意原谅自己。老师讲两个小时,我得花数倍的时间来看书。每天都到深夜三四点钟……特别累,现在能睡一觉多好。可是没搞懂老师所讲内容之前是睡不成的……”

外国人开始以惊异的眼光看待这位瘦弱的中国学生。他整天抱着枯燥的教材和法语字典,着魔一般。他们无法理解李华——一个来自东方国家留学生的心。这个国家曾经辉煌过,现在正在负重前行。

李华把周末称为“想家日”。这一天,他可以揉揉困倦的双眼,倚在床上轻松一下。一闭眼,他就想起家乡的小镇。他想起母亲在油灯下给小学生批改作业的身影。他想起小时候拿了哥哥一根钢笔,父亲打了他一顿,又给他买了一根钢笔的往事。他想起小学时那位很凶的小学体育教师。假如不是体育教师经常踢我的脚,我的“八字脚”恐怕今天也改不了。他想起读大学的时候半夜生病,同学们像哥哥姐姐一样把他背到医院。他想起他的导师不厌其烦地为他讲解基础课。奇怪,生活在他们中间不感到什么,一旦身处异国,远离他们,反而觉得和他们贴得更近了。现在想来,当年我仅仅为了博得母亲一笑而去读书是多么幼稚。假如不是祖国的命运发生了转折,我怎么会上大学,来到波尔多?母亲又怎么能破涕为笑呢?

仿佛有神灵暗助一般,仅仅一年时间,李华的法语顺利过关,并夺得葡萄酒学院考试的状元,比平均分数超出8分。接着,他又用两年的时间,以特优成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提前两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取得了葡萄酒工程师、葡萄酒品尝员和管理工程师的资格。他根据所学知识,敢于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大胆创新。他的论文《葡萄和葡萄霜霉菌之间的关系》,提出利用欧洲种葡萄获得优质抗病品种的新的育种途径,引起世界各国葡萄和葡萄酒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