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

时间:2022-08-24 12:22: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闻传播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闻传播学

第1篇

一、新闻传播进入大传播时代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与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介相互融合,新闻传播进入了媒介融合时代;随着个人掌握媒介技术的快捷,自媒体成为了时代的新宠;社会化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最具影响的新闻源。这些变革,将新闻传播推入到大传播时代。

1.新闻传播进入媒介融合时代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媒介发展就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融合媒介”趋势,这种媒介被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媒介融合是一场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和社会话语重组的媒介整合,这样一种整合带来了新闻业的融合,给新闻传播带来了五类变革:一是新闻表述方式的融合,即新闻表达运用了多种媒介和互动技能来完成;二是新闻采集的融合,记者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新闻进行信息的采集;三是新闻制作流程的融合,主要是对新闻制作模式的改变;四是媒介间融合,指不同媒体之间的合作,包括内容和新闻资源共享;五是所有权融合,指不同类型的媒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其所有权可以融合为一家传媒集团,实现资源共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指导方针。这些变革将新闻传播推入了大传播时代。

2.新闻传播进入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被称为“WeMedia”,2003年7月由美国新闻学会提出,指“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硅谷著名的IT专栏作家,《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默2004年出版了专著《自媒体》,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这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个人博客、网络聊天组、邮件和其他工具制作新闻。网络时代自媒体使新闻传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联网使用自媒体的“你”。自媒体时代,社会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是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大新闻媒体已经失去了它的垄断地位,现在可以实时消息的全球观众就是新一代的草根记者,新闻在他们自己的手中。通过配备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这些从读者转变而来的报道者将来自身边的消息转换为新闻,这一转变深刻揭示了我们消费新闻过程的改变。

3.新闻传播进入社会化时代

网络的基本特征是连接,而越来越持久和扩大的连接使网络社会化成为必然。特别是今天的Web2.0时代,互联网的重心正在转向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是网络社会覆盖面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传播媒介。在社交媒体的传播平台上,新闻传播的主角是用户,用户需要是新闻传播的起点和目标。同时,社会化媒体中的新闻内容生产与社交是相互结合的,社会关系与新闻生产两者相互融合在一起。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新闻内容是连结人们关系的纽带。因此,不难理解,在争夺用户的竞争中,从Facebook到Linkedln,各大社交网络纷纷推出了新闻媒体产品。新闻服务成为保持用户黏性的竞争焦点。同时,社交网络也成为了最有影响的新闻源。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发表的报告显示,美国63%的用户通过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会化媒体获取新闻,成逐年上升趋势,社交网络正日益成为有影响力的新闻源,新闻传播已经进入了社会化时代。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理念变革

新闻传播从“小新闻”进入到“大传播”时代,随之带来的是新闻传播学科教学理念的变革。新闻传播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发展日新月异的学科,新闻传播学的教学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新闻传播进入“大传播”时代,新闻传播学应从新兴媒介技术的掌握、增加社会科学课程和新媒体媒介素养三方面变革教学理念。

1.新兴媒介技术课程的拓展

媒体融合指的是不同类型的媒体的合作,包括手机和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媒体内容的数字化,再加上无处不在的高速宽带连接和上网设备的扩散,正在改变新闻传播内容的和流通方式。传统媒体平台和产业结构,需要大幅革新才能跟上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当今社会的新闻传播人才不仅需要多种掌握新兴媒介技术,还需要培养在新媒体、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之间融合贯通的能力,即跨媒介思维的能力。因此,无论是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还是自媒体的新闻传播,抑或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新闻,新兴的媒介技术是一道跨不过的门槛。在美国,根据对美国15家顶级新闻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各家新闻学院近十年来增加了大量的新媒体技术课程以适应新闻业变革,包括计算机编程、社交媒体新闻学、大数据新闻学、数字受众分析以及新技术(如无人机、谷歌眼镜)应用等。而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中,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往往落后于业界实践。从教学课程的设置中,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科亟需建立较为完整和先进的新媒体技术课程,并且依据各大高校自身的特色培育优势课程。传统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性、权威性和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而新媒体吸引年轻受众,有更高层次的互动。新媒体和旧媒体的融合是一种“化学反应”,因此,贯通各种媒介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当新闻发生时,能迅速判断,选择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报道。并能运用多种媒介手段制作出打动受众的新闻产品,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并引发关注。新闻传播学科需要建立跨媒体课程培养这种跨媒介的整合思维。

2.增加社会科学课程

在我国的学科划分中,新闻学属于人文科学,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但归根结底,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在新闻传播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新闻传播学科应该增加社会科学的课程,以应对新闻传播学的大传播时代。从历史的源流来看,传播学的产生、发展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新闻学的采访构思等也遵循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可以说,新闻传播学发展至今,与社会科学联系紧密,譬如新闻媒体与其赖以生存的权力和控制力之间保持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还反过来曲解、改变,甚至挑战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在大传播时代变得日益复杂,数字媒介重构了权力关系和社会秩序。为了厘清媒介如何推进了社会和世界,新闻传播学科需要增加社会理论的课程与实践,以廓清这个错综复杂、令人困惑的媒介化世界。数字媒介社会中的媒介实践、网络化社会、网络化政治、媒介与资本、媒介与权力、媒介文化、媒介伦理与正义等方面的研究都需要社会理论的支撑。西方主流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开始重视新闻传播学科的社会学科课程。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的新闻本科课程设置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而其余大部分是社会科学的内容,试图用社会理论课程教学启发学生发现与考察大众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40年代传播学奠基人施拉姆在爱荷华大学任新闻学院院长时,也增设了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课程。60年代,美国主流的新闻教育已经确立了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和新闻专业技能融合的课程结构。而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科发轫于新闻学的创立,一开始是沿袭美国早期的新闻学专业教学模式,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社科素养,导致大量的新闻专业学生走上媒体岗位,难以胜任迅速变革的媒体格局。尽管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已经由新闻学拓展到新闻传播学,逐渐增加了社会学科的课程,但面对新闻传播学与社会日益紧密的局面,学科的课程设置还应加大社会理论与新闻传播实践结合的课程类别。

3.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第2篇

近年来,随着高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新闻与传播学院档案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闻与传播学院档案是高校档案的一个分支,作为高校二级系部单位,它不仅反映了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发展进程与规模,同时也是校级档案管理信息的重要来源和补充。但同时新闻与传播学院作为艺术系部,它具有一半以上的艺术档案,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艺术档案涉及文化艺术和高等教育两个领域,既是国家艺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双重属性和它自己的特殊性。加强对新闻与传播学院档案的管理,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服务功能,保持档案工作与整个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对于依法治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一、新闻与传播学院档案资料的特点

新闻与传播学院档案从属高校档案, 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作为艺术档案的双重身份,根据新闻与传播学院档案形成和存在的环境, 它具有以下一些突出特点。一是复杂性,新闻与传播学院作为高校的艺术院系,它同时具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属于艺术类专业。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艺术档案在种类、内容、载体及外观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多样性,这在其他专门档案里是很少见的,2002年 2月1日开始执行的《艺术档案管理办法》将艺术档案定为:文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文化交流、社会文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文化遗产。i因此,它具有一半以上的艺术档案。由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艺术档案涉及文化艺术和高等教育两个领域,所以作为高校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艺术院系与普通院系相比在学科领域、专业设置、教学方法、课程安排和教材编制上有着艺术院系自身的复杂性。二是规模小,信息来源窄。新闻与传播学院作为高校二级系部单位主要记述了本院系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的过程和成果。与校档案馆相比, 由于校档案馆的服务对象是全校师生, 所记述的是整所学校发展的历史过程。因此, 院 (系 )档案相对显得规模较小, 信息量较少, 内容较单薄。新闻与传播学院作为学校直属的业务单位, 主要收集的是院 (系 )教学档案, 如教育教学计划、总结, 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 教学科研, 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和奖惩, 工作实践发明创造等, 主要来源是本院 (系 )的师生, 信息不够广泛。

二、新闻与传播学院档案管理现状

笔者认为,目前新闻与传播学院档案管理较混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对新闻与传播学院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认为档案管理就是裁剪、装订、保管等事务工作,与教学和科研没有直接联系,不能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创造经济效益,只要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查档工作就行。二是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甚至是没有明确制定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缺乏系统、完备的规章制度有的只有查(借)阅制度;有的虽然制定了制度,但由于管理不规范,在工作中无法落实,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三是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档案管理专业人员不足。很多兼职档案员非档案管理专业出身,专业知识和艺术素质的不足加之继续教育的缺乏,使得部门档案管理工作者力不从心。相当一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未做到真正的档案管理,处于为了收集档案而进行管理的阶段,档案管理未能有效的融入院校管理,无法做到档案信息管理的系统化和专门化,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洞,如不尽快改进对学院的长期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新闻与传播学院改进建议

一是增强系级教学档案管理意识,应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领导、档案管理人员、师生的档案意识,努力寻求领导的支持,师生的配合,争取把档案管理工作做到取之于师生,服务于师生,使其能主动提供材料,以期把档案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二是健全新闻与传播学院规章制度 , 强化管理措施, 是做好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也是确保教学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关键。为此, 新闻与传播学院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根据学校的要求, 结合本院系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主要包括:《艺术档案管理办法》、《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办法》 、《院系档案人员工作职责》、《教学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分类归档工作规范》和《教学档案借阅制度》等等.用制度的稳定性、强制性和执行制度的严肃性来规范院系教本文由收集整理学档案管理工作, 使档案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三是提高新闻与传播学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档案的管理人员是做好档案资料工作的关键,院 (系 )应当配备专职 (兼职 )的档案管理人员, 并通过档案专业的系统培训学习, 使之掌握档案工作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提高新闻与传播学院档案管理者的艺术修养。此外, 学校档案馆也应对院 (系 )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辅导和指导, 以提高院 (系 )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 ,是做好院系艺术档案、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总之,只有高度重视新闻与传播学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新闻传播学院档案管理者的专业知识与艺术修养,各种档案才能物尽其用, 才能保证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工作稳步推进。才能为教学科研和日常管理工作提供高效的信息资源服务, 才能在高校院系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3篇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论*文*网]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研究当中,关于教育特色的研究最为重要。怎样形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特色呢?首先,要充分依托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自己学校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来办专业。这样才能把专业和学校紧紧融合在一起,充分集中和整合学校的所有学科的优势,扬长避短,突出自己专业的特色。比如一所体育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就正好从体育上做文章,努力探索体育新闻办学的途径,着重在培养优秀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上突出特色。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所处地区、城市的特点,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点,在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上做文章,紧密与当地党政部门和新闻传媒单位结合,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一些地方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在民族新闻的教学与研究中独树一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特色的突出贡献。第三,要充分调动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与培育教师们有特点的教学与科研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努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一方面、某一项目、某一课题上,做出新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培育出特色。第四,突出特色,还要善于和勤于在办学中不断总结与积累经验,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认真回顾一下在办学中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师生们的反映如何,新闻传媒界和社会的反响如何,从而去发扬和推广好的办学方法、模式与经验,克服与改进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其前景十分广阔、光明。但同时,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挑战与竞争。常有一句话叫“不进则退”,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是,进步慢了,也是后退。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精神,努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教学科研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闻传媒人才,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4篇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论*文*网]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研究当中,关于教育特色的研究最为重要。怎样形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特色呢?首先,要充分依托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自己学校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来办专业。这样才能把专业和学校紧紧融合在一起,充分集中和整合学校的所有学科的优势,扬长避短,突出自己专业的特色。比如一所体育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就正好从体育上做文章,努力探索体育新闻办学的途径,着重在培养优秀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上突出特色。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所处地区、城市的特点,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点,在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上做文章,紧密与当地党政部门和新闻传媒单位结合,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一些地方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在民族新闻的教学与研究中独树一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特色的突出贡献。第三,要充分调动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与培育教师们有特点的教学与科研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努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一方面、某一项目、某一课题上,做出新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培育出特色。第四,突出特色,还要善于和勤于在办学中不断总结与积累经验,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认真回顾一下在办学中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师生们的反映如何,新闻传媒界和社会的反响如何,从而去发扬和推广好的办学方法、模式与经验,克服与改进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其前景十分广阔、光明。但同时,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挑战与竞争。常有一句话叫“不进则退”,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是,进步慢了,也是后退。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精神,努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教学科研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闻传媒人才,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

第5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视新闻改革的发展,各个电视台开始推出读报类新闻节目。这种读报类新闻节目改变了原来新闻类节目刻板严肃的固有印象,从而使新闻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群众,使信息传播达到最佳效果。本文从接受美学出发,研究江西卫视“杂志天下”栏目,探讨分析为何该栏目受到观众的喜爱。

关键词:接受美学;杂志天下;栏目;受众本位

一、接受美学以受众为核心的传播理念

“接受美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接受美学的两位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塞尔,他们的共同主张是:研究文学与文学史,必须侧重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基于这种思想,他们提出重新撰写文学史理论与文学史。

接受美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紧紧抓住“作者—作品—读者”这一动态过程,抛弃了过去只重视作者和作品的出发点,提出“读者中心论”???——认为读者能动的接受意识是文学作品产生效果的主要的,决定的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已经深入传媒人的心中。媒体要想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必须重视受众、研究受众、分析受众。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否准确地把握受众的心理需求,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制作方案,将关系到整个媒体的成功与否。

接受美学把读者受众的作用看得十分重要,认为“文学作品的诸价值在读者身上的具体实现,是文学效果,是文学多元价值的实现,文学价值的实现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达到”。然而,受众具有主动性,他们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接受。因此,吸引读者受众便成为文学作品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

二 、“杂志天下”栏目的节目定位

“杂志天下”是江西卫视的一档资讯类脱口秀节目,该节目通过主持人廖杰阅读杂志的方式,从杂志的图文中展开话题,读解与人们精神生活、日常生活有关的内容,满足人们对时尚生活的追求,传播具有流行意义的讯息,与电视观众即时互动。自“杂志天下”栏目创立以来,为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带来了生机,开创了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新范式的崭新旗帜。节目自开播以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角度分析,可以将该栏目的成功归结于于接受美学研究法与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完美结合。

“杂志天下”将观众定位在都市繁忙生活的白领人群,这部分人具有寻求改变、没有大量时间阅读、正在经历成长变化等特征,满足他们对于政治、经济、社会新闻,以及流行资讯等大量信息的需求。同时它由于与通俗易懂,轻松诙谐的节目风格,也同样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和中老年人。整个栏目定位都紧紧围绕受众—栏目的观众,无论从新闻素材,主持人的语言风格,还是与观众的短信互动,都可以看出观众作为受众在整个栏目策划中的中心地位。

1.取材广泛,贴近受众。

“杂志天下”的新闻素材都取材于各个最新杂志,新闻内容涵盖了热点新闻,民生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等。选题涉及范围广泛,关乎国计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以及灾难等突发事件都包括在内,此外,还有对网络热点议题的捕捉。这一点可谓充分考虑到了不同阶层受众群的需要。它充分考虑到现代人时间少而又需要获得大量的信息的需求,从多种杂志中挑选出人们最关心的,最感兴趣的新闻素材,在半个小时内的较短时间里满足观众大量的信息需求。给栏目的新闻选择符合“三贴近”的公共议题,它改变了新闻媒体在公众心中总是“以正面宣传为主”和“报喜不报忧”的刻板印象。以独特的视角剖析话题,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眼轮立场来积极引导公众的思考。

2.主持人诙谐幽默的语言个性。

该栏目的支持人廖杰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带式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因而一个节目能在多大程度上被观众认可和接受,除了节目定位、内容、表现形式等硬伤外,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也尤为重要。节目主持人不同于一般的播音员,他们不仅负责节目既定内容的播出,而且会参与前期策划与后期编排。可以说他们是决定整个节目成败的主力军。因此,节目要想获得理想的收视率,主持人的形象风格定位至关重要。作为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既应具有贴近受众的亲和力,符合社会的公共要求,同时也应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所以,一个主持人能否在节目中驾轻就熟、独具特色就成为吸引受众、超越其期待视野的关键。该节目是国内第一档“读杂志”的节目。主持人看图说话的解读方式,为观众读解与人们精神生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以“读杂志,观天下”的阅读方式,主持人廖杰在主持过程中用简洁易懂,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评析,他的语言极具发散性和思辨性,善于打破常规,经常在笑声中引领观众审视社会、思索生活。这种主持方式打破了原来新闻类节目主持人严肃,不苟言笑的刻板印象,采取观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大缩短了新闻与观众的距离。

3.短信互动,增强观众的参与性。

该栏目还采取了与观众短信互动的方式使广大观众积极参与到节目中来,观众可以通过短信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与主持人进行积极地互动。使新闻更加贴近受众,充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短信的互动改变了原来观众作为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被动地位,使观众积极地参与到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来。观众有了充分的表达权和参与权,使受众更加信任媒体,从而使该媒体能够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发展壮大。

三、接受美学与栏目的完美结合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江西卫视的“杂志天下”这档栏目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是因为该栏目从观众的信息需求为出发来策划制作节目。主持人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新闻评述,使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该节目的成功可以将其归功于接受美学研究法与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完美结合。

以江西卫视“杂志天下”这档栏目的实例研究为例,我们可以看出接受美学对新闻传播中有着重大的启示与意义。接受美学充分肯定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审美价值得以最终实现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第一次将读者推到了整个文学活动的中心。而在新闻传播的发展过程中,受众作为信息传递的对象,传播过程的能动性决定了信息的传受者都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特别是在今天这个多媒体竞争激烈自媒体不断发展完善的时代,媒体需要越来越关注“受众”,关注他们的“接受”程度,从受众的角度来发掘新闻的审美性,从受众接受的程度来诠释和解读新闻。所以,正是在受众本位思想广泛被认可被使用的背景下,新闻传播学与接受美学开始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受众的需要,考虑受众的口味喜好。受众是完整的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传播者直接服务的对象,作者和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媒体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要重视新闻的受众,找准自己节目的受众定位。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重视新闻受众的研究。找准节目的受众定位,策划受众感兴趣的节目。研究受众是一门学问,它包括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受众心理规律的探索、受众的审美教育等只有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以受众为中心,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才能使节目受到观众的亲睐。

参考文献:

第6篇

200多年前,在国际领域,伴随着报纸的诞生,与媒介公信力有关的现象、讨论开始出现;200多年后,在中国本土。社会转型与和谐社会的语境下。中国气派的媒介公信力正在发生着理论与实践的互激,学界和业界开始探索媒介公信力的发生发展规律:媒介公信力的历史渊源、概念界定、产生机制、判断维度、功能作用、监督规范……《媒介公信论》一书正是上述议题的书写。

本书跨越多学科研究领域、采用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以新闻观为指导,立足于现实,求证于历史,从媒体公信力的界定、历史的梳理、经典作家的论述到媒体公信力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实践,阐明了“责任造就公信力”不仅是一种理论创新,更应成为一种媒介文化。

“责任造就公信力”,是贯穿本书的核心思想;“责任”、“信任”与“人”,是贯穿本书的关键词;依据框架理论,媒介框架的责任与受众框架的信任重复博奔的责任――信任模式,是本书的核心理论骨架。

一、媒介公信力的研究背景

1 社会背景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社会风险化、文化多元化、科技网络化等环境下,媒体的市场主体地位、媒体产品的商品性质、媒体从业人员的社会一般经济人共性,都使得基于人产生的公信力在纯洁性和持久方面面临经常的挑战。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使公众处于不确定状态或有风险之中,公众不得不更为积极地关注周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对媒介的依赖性增强。为说明这种“依赖性”,作者在导论部分引入了“媒介化社会”这一概念:媒介化社会是一个全部社会生活、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可以在媒介上展露的社会。媒介化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媒介影响力对于社会的全方位渗透,从本质上来讲也是人的媒介化、人与人关系的媒介化。每个人都是媒介影响下的“媒介人”,不仅对于世界的想象主要由媒介来建构。其思维方式、个体意识也带上了媒介化的烙印。

一方面,现代人对周围环境的认知高度依赖媒介,媒介视野的扭曲和偏差将导致人们对社会认识的扭曲和偏差。当受众感到,媒介为他们构建的拟态环境与他们实实在在触摸到的社会现实不符时,不仅会对媒介产生不信任感,而且可能产生认知和态度的混乱,产生不和谐因素,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另一方面,在市场化的运作条件下,部分新闻媒介机构和工作者受经济利益驱动,出现媒介道德失范。违背新闻专业理念和职业道德,忽视社会价值,过分追求炒作效果和经济利益的现象,造成“四大公害”――虚假新闻、低俗之风、有偿新闻、虚假广告。

因此,拥有以信任和责任为核心的公信力的媒介在当下这个风险社会中居于重要位置。如何提高媒介公信力,增强吸引力,提升影响力,加大感召力,强化引导力,警示、揭示并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推动社会和谐、科学发展,是摆在媒介面前的严峻话题。

2 学术背景

(1)国外研究者对媒介公信力的基本解读

20世纪50年代以来,媒介公信力研究(Credibility Research)即成为国外大众传播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国外关于媒介公信力的研究集中于“可信度”(credibility research)方面的考察,主要分为“来源可信度”(source credibility)和“媒介可信度”(media credibility)两大领域。包罗了三个主题――信源可信度(source credibility)、内容可信度(message/content credibility)、渠道可信度(channel/media credibility)。随着电视的兴起、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众传播学者们的研究兴趣转向媒介(信道)可信度及对媒介间可信度的比较研究,并逐渐转向互联网公信力的研究。

(2)国内研究者对媒介公信力的基本解读

媒介公信力的概念在我国大陆使用的时间较短,与国外公信力研究走过“来源可信度”与“媒介可信度”的学术历程不同,在我国的公信力的研究中,大众传播媒介被视为概念主体,因此,媒介公信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大众媒介公信力。而现今国内学界对媒介公信力的研究主要还是从传统的新闻学视角进行,较注重对媒介公信力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及媒介利益关系的考察,而对信息来源的可信度、不同性质媒介间的可信度差异等媒介公信力研究的重要领域缺乏必要的介绍和讨论。

本书的第一章《媒介公信力理论建构》对公信力和媒介公信力作出了科学的界定,从哲学、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法学九个角度为媒介公信力提供理论支撑,并结合经典作家对公信力的论述,对媒介公信力的内涵进行解析和理论建构:第二章《媒介公信力历史考察》对媒介公信力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梳理。

二、媒介公信力的内涵、实质与价值

1 媒介公信力的内涵与实质

媒介公信力是公信力的一种,是媒介的一种客观属性,同时,媒介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在社会活动过程的行为和表现特别是它的新闻传播活动直接面向公众,要靠公众来评价,因此传媒的公信力也离不开公众的主观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说,传媒公信力不仅仅是传媒的客观属性,也是一个因公众而异的变量,也具有公信力所具有的主客体二重性,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受众和新闻媒介机构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表现出的一对公开、公平、客观、正义、效率、人道、责任的相互作用力――信任力和责任力,包括以人为本、内容真实、导向正确、形式亲和四个方面。

我国媒体影响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公信力、权威性、接触率、指导性、贴近性等。媒介公信力的具体内涵包括新闻是否真实、客观、公正、公平等,媒介是否符合专业规范和具有职业操守等。

媒介公信力实质是受众和新闻媒介机构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履行社会契约承担社会责任而展现的信任力和责任力。新闻媒介展示的责任是信任基础,受众展示的信任是责任体现。受众和新闻媒介彼此相互影响,新闻媒介履行责任,是信息和意见的传播起点,受众展示信任,既是信息和意见的接受端,也是信息和意见的反馈端,新闻机构是信息和意见反馈的接受端,彼此循环往复的传播,属媒介伦理学范畴。它一方面反映了受众对一媒介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另一方面反映了该媒介在受众中的吸引力、影响力、号召力、引导力,是媒介的社会皮肤。是媒介竞争的关键,是媒介追求的目标,包含以人为本、内容真实、导向正确、形式亲和四个方面。

2 媒介公信力的价值表现与现实

表征

本书的第三章叙述了媒介公信力的价值表现与现实表征,并指出当代社会媒介公信力的异化。

媒介公信力在价值层面表现为社会价值和专业价值的统一,新闻职业道德与社会伦理的统一,公正传播与社会正义的统一,社会进步与媒体地位的统一。同时,公信力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媒介专业主义的体现,对媒介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的发挥具有决定性作用。

媒介公信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以人为本,即要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内容真实,即准确客观地报道事实和反映世界;导向正确,即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形式亲和,即传播形式和方式能够为受众所接受。

然而,随着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媒介公信力在当代社会发生了异化,出现了虚假新闻、煽情主义新闻、有偿新闻和虚假广告等严重损害媒介公信力的现象。

因此,不仅要从理论层面认识到媒介公信力对于社会的重要价值,对于媒体的重要意义,还要认识到部分媒体发生“异化”严重损害媒体公信力的现状,必须重塑媒介公信力的核心价值,坚持媒介公信力的四项标准。

三、媒介公信力因素分析

第四章《媒介公信力因素分析》是全书的核心和精华部分,作者引入源自贝特森的“框架”理论,以及关于知觉与认知的讯息处理模型――社会基模,阐述了媒介公信力的市场机制,建构了媒介公信力的判断维度,实为新闻传播领域研究方法的突破与创新。

1 媒介公信力的市场机制

(1)媒介公信力的产生机制

媒介公信力的产生是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重复博弈。

在对新闻框架的形成因素的研究中。伍(Woo)等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互动的结果。

媒介框架其实就是一种意义的构建活动。新闻工作者将自然事件(未经人为加工处理)转换为社会关注事件。并在考虑这一事件的公共性质与社会意义后。再将其转化为新闻报道。在此转换与再转换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一方面以自己的经验(框架)将事件从原有情境中抽离,另一方面则将事件与其他社会意义联结(或再框架化),产生新的情境意义。

受众框架是指受众在接触媒介时,他们的认知基模会影响对新闻报道内容的选择、解读与判断。换句话说,面对新闻媒介,受众运用自己的认知框架对新闻内容进行过滤,从自身的认知框架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诠释。

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二者是如何发生重复博弈的关系?藏国仁认为,媒介框架的内涵结构包括媒介组织框架、新闻个人框架、文本框架三个部分。媒介组织框架是指新闻工作者所指定的一系列惯例与程序,决定了社会事件是否会被选择与报道,是媒介的一个框架机制。新闻个人框架包括记者和编辑两个部分,是指新闻工作者受到自身认知结构的影响,形成自我成见。文本框架是指新闻写作文本时一种语言意义的建构过程,语言与其他符号讯息是对社会真实的转换,在这个过程中文本本身有一个框架。也就是说,媒介框架事实上是经过三个子框架作用下的结果。这样,客观世界的事实最后形成新闻报道的流程是:客观事实一媒介组织框架一记者个人框架一文本框架一编辑个人框架一新闻报道。

受众框架对于新闻报道内容首先是过滤式的选择,对于完全与框架要求不相容的内容不予选择,而对其他内容有一个同化或改造的步骤,即与自身框架一致的内容进行吸收与同化,对于与自身不一致的内容,进行改造。然后,受众框架对报道产生意义的诠释。并影响更深的心理层次与媒介的消费等行为。反过来,这些行为又影响到媒介框架。

因此,新闻真正形成不是在媒介报道之后,而是在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相互作用之后。也就是说,一则新闻实际上是经过媒介框架和受众框架的互动后。才产生出意义。一系列的媒介框架和受众框架的互动,就形成了整个传播过程。

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互动关系是一种博弈活动,这种博弈活动要持续下去,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之间建立起一定的信任关系。从信任的博弈论模式来看,如果在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初次博弈中产生了初步的媒介公信力,这种程度的媒介公信力又能使后续的博弈能够发生,如此反复,就能在不同博弈阶段形成了程度不等的媒介公信力。即,媒介公信力是在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重复博弈中产生的。如果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博弈不能发生,或者只能发生一次,则公信力就不会形成。

①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内在博弈机制

社会事件经过新闻媒介的框架化报道后,由客观真实变成了媒介真实。在媒介框架化后,媒介真实不可能是客观真实的翻版,是有区别的。然后,在传播过程中,媒介真实又经过受众的框架化,变为了受众接受的真实。这样。就存在客观真实、媒介真实、受众真实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受众对媒介公信力的评价,并不是在媒介真实与客观真实之间的对照,它的作用机理是媒介真实与受众真实的对照,也就是受众框架对媒介真实的评价。这个评价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在事实层面上,通过受众框架自身对客观真实的诠释,对照受众理解的媒介真实,从而在基本的真实层面上判断媒介是否真实。二是在价值层面。受众框架对媒介真实的基本价值理念的判断。

另一方面。媒介要获得受众信任的判断。就需要不停地调整自身的框架,尽量与受众框架的要求相吻合,使受众能够发生后续的媒介接触行为。同时,对于许多新闻媒介来说,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一些新闻理念,也就是媒介框架并不是一味去迎合受众框架的各种要求,而是在自身的框架定位基础上通过调整来满足受众框架的要求。这样,在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重复博弈中,媒介公信力就产生了。

②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博弈收益问题

那么,博弈中双方的收益是什么?对于受众来说。不同地区的公众是有区别的。在不同政治制度下,由于媒介功能不同,受众对媒介的期待也不一样。公信力的判断维度是有差别的。在我国,我们以为媒介公信力的判断标准是以人为本、客观真实、导向正确与形式亲和。那么,对于受众方面来说。受众的博弈收益就是对接触到的信息感到是真实可信、有用的;而对于媒介方面来说,党报党刊的博弈收益就是是否起到正确引导舆论,掌控了话语权。另外,市场化的媒介除了宣传作用和舆论引导作用外。还要看是否取得经济效益。

如果受众框架与媒介框架的博弈过程中,没有博弈收益,那么,博弈活动就不可能进行下去。反之:获得了博弈收益,那么,就有助于下次博弈的进行。

(2)媒介公信力的发展层次

从利维克和邦克的信任三阶段模式来看,媒介公信力的发展阶段依次就是:理性的计算型阶段、介于理性与情感之间的了解型阶段、情感的认同型阶段。

在计算型媒介公信力阶段。受众无法预期媒介表现,需要通过与媒介接触后的认知来判断是否信任媒介:了解型媒介公信力阶段,受众对于媒介的信任不需要在接触之后才能作出判断,对于媒介的未来行为有一定预期;认同型媒介公信力阶段,受众对于媒介的理念和偏好高度认同,受众框架与媒介框架达到一定程度的同构。

2 媒介公信力的判断维度分析

在传播学术界,学者们基本上是沿着媒介(传播渠道)和消息来源两个外延来进行公信力的判断维度探讨的。

本书则对消息来源公信力、媒介(传播渠道)公信力、媒介机构公信力、媒介产品公信力四个外延的维度构成情况进行论述。作者依据框架理论,建立媒介框架的责任与受众框架的信任重复博弈的责任――信任模式,即“责任造就公信力”。对媒介公信力的维度判断,更倾向于媒介框架的内涵分析,即公信力包含以人为本、内容真实、导向正确、形式亲和四个维度,分别对应媒介组织框架的记者框架、编辑框架和文本框架等。

其中,以人为本是公信力的根本目的,内容真实是公信力的第一要义,导向正确是媒介公信力的保证。形式亲和是媒介公信力的外在体现。

结语

大众媒介的公信力是一切媒介合理存在的价值基础,也是媒介素养的核心。

传媒在履行法律责任所含的契约之时,如果某一个媒体触犯了法律,或者出现了违背公信力的事件,通常除了自身必须受到制裁之外,作为同一个社群的其他媒体,也会受到来自公众的普遍信任惩罚,甚至受到异地异国公众的道义制裁。

第7篇

一、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类学生就业现状

新闻传播学类相关专业主要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截止到2015年,我国共有700多家高校开设有新闻传播学的相关专业,在校本科生人数达23万余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以及新闻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招生人数和就业人数也取得了较快增长,给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就业问题,尽管随着大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新闻传播学类毕业生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就业岗位和选择,例如传统媒体、新媒体、政府部门、各种传媒机构、高等院校等都进一步丰富了新闻传播类学生的就业渠道,教育部相关部门针对2013年针对我国高校新闻传播类本科生就业的调查也显示学生的就业率达到了80%以上,但不可否认的是,新闻传播类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总体偏低、就业结构矛盾显现及就业质量较差、自主创业能力不足等就业问题依然困扰着巨大多数的新闻传播类学生,我国新闻传播类学生的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二、改善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策略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一名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人生幸福,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大事,因此面对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类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关各方都应积极从自身做起,共同促进和改善高校新闻传播学类学生的就业问题。

(一)政府应积极出台措施推进就业

推进高校新闻传播学类学生的就业,为大学生提供和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政府责无旁贷。当前,政府部门应积极通过各种措施首先巩固新闻传播学类学生现有就业渠道,例如鼓励和倡导国企、国有单位等不裁员、不减薪,积极出台并严格落实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和相关高校牵线搭桥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平台,设立大学生创业专业资金,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专业补贴,动员社会力量帮扶大学生创业等等,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推动新闻传播类学生及其他专业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满意就业。

(二)高校应切实加强对新闻传播学类学生的就业指导,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现实生活中,许多高校在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上往往存在着思想不重视、行为不积极等现象,往往在学生临毕业才临时抱佛脚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这是导致包括新闻传播学类学生在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作为高校,应在学生一入校就对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就业服务指导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如讲座、选修课等强化学生就业意识,给予学生实实在在的就业指导和帮助,不断提高其就业能力,与此同时,针对当前不少高校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危机,高校也应组织相关力量搭建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与防护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在平时就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为将来的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三)新闻传播类学生应真正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

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新闻传播类毕业生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就必须在平时的生活中树立起正确的自我意思,客观看待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不足、兴趣、爱好、特长等等,增强择业和就业的针对性和可靠性,理性择业就业,避免盲目择业就业,避免在求职过程中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或者妄自菲薄,从而错失择业良机;另一方面,面对大媒体融合时代到来对高素质、复合型新闻人才的追求,作为新闻传播学类学生还是应该在平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从而为自己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增添砝码,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

(四)社会、家庭应对新闻传播类大学生就业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社会和家庭应为大学生就业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事实上,当前许多包括新闻传播类专业在内的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缺失面临着许多额外的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这对于那些来自于农村家庭被寄予了整个家庭希望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这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频发的重要外因之一,因此,社会和家庭应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包容和理解,给他们的择业就业创造更自由的空间和环境,因为找工作并不仅仅只是选择一个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它更是一种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抉择,这时候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能有时间去思考、去沉淀,明白自己未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尽量减少各种由于定位模糊、盲目从众等就业问题从而为自己的下一阶段的人生道路做出更理智、恰当的选择。

第8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文素养;素质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综合素质培育课程;课程规划模式

一、引言

早在十九世纪,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校长就曾提出,高等教育的目标不应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在追求职业需求、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志向的同时,高等教育还应该为国家培养服务型人才、促进学生人性和理性方面的健康发展。担任耶鲁大学二十年校长的里察•拉维因(RichardCharlesLevin)认为,拥有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他倡导的教育是追求自由的精神,负责任的公民,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独立思考与批判的能力。威大校长和耶大校长的高等教育理念都在强调,作为负责任的公民应该为社会的需要服务。当今美国的高等教育,不论是理工科或文科专业均特别重视人文教育与专业技能的平衡发展。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大众传播学术界已经开始探索高等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才的问题。曾经开创大学培养职业技能性新闻记者的密苏里大学,也终于在九十年代初开始培养具备高人文素质、广博知识,但仍具备专业技能的新闻传播人才。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国家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高等教育(highereducation)步入大众化也迫使当今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行相应的调整。那么作为一所应用型的高等学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本论文是以目前美国与台湾地区的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为参考基础,以新闻传播学专业为例,提出一个课程规划模式方案,并为大陆培养应用型新闻学专业人才,规划一个为期四年的本科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案例。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高综合素质、敬业精神、判断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培养具备专业知识的“才”。高等教育担负的职责不仅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精英教育,更大的使命应该是为国家培养社会建设与改革需要的人才。这种人才不仅必须具备扎实、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专业实践经验与技能,并且能够充分掌握和运用其专业知识。但同时也必须具备广博的人文素养与深厚的知识积累,以及具备独立思考与批判的精神。高等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职业院校教育人才的培养有基本理念上的差异: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为目标,是培养为社会各行业提供未来的领导阶层的人才;而职业学院教育则为各行业培养基层的技术性专业人才,这种人才发展的潜力主要是在其专业领域成为未来的“工程师”。那么目前海峡两岸培养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具有何种发展方向上的特征?目前海峡两岸的高等教育多往实用性、职业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现今两岸许多大学校都不约而同地开设大量专业性、实践性的课程,传授狭窄的专业理论知识,两岸的高等教育机构已逐渐成为职业培训的场所[1]。在课程规划方面也呈现出缺乏培养人才理念的办学现象。开设课程往往不是以培养现代专业人才的目标为导向,而是以任课教师的个人能力或兴趣开设课程,其结果是规划出的大学四年课程如同一个“大杂盘”,缺乏教育的方向感。那么,新闻传播学课程规划的理念应以什么为建构的依据?我们应该培养具备哪些方面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于现代人的素质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我们应该依据什么标准来确定新闻传播学教育的课程内容?

(二)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规划

教育的核心是课程,而课程的规划与设置应该考虑到社会的需要。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与改革的要求,课程设置的理念必须同时代的发展步调相一致。当今我们需要培养的不仅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而且是具有智慧的专业人才。智慧是人的综合知识和判断事物的集中体现。自然科学向我们提供知识,但是它无法为我们提供智慧,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我们提供了智慧的养分。因此我们需要从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中获取智慧。人文素质的养分主要取自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众多领域的肥沃土壤。文、史、哲知识不仅可以培养我们全方位的、广博的知识基础,也为培养我们独立判断与批判能力提供条件。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较为宽广的视野,培育广博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知识基础,也为培养学生好学善思的素质提供养份。通过人文素质的养成教育、通过广博的知识文化积累,和高雅的文化环境氛围的熏陶,学生不仅可以拓宽其知识面,还能在思想、道德、文化、审美、身体等多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也为培养人的自主创新的能力提供条件。创新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训练开发出来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依赖有针对性的教育,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和锻炼获得的[2]。要想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的文化水平高、知识面广,融会贯通的能力就强。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指人们能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头脑中构成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情的新形象[3]。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的基础。人文学科中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学、社会学等课程为培养人的文化素质,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素质教育的培育需要整合学习专业化和学习职业化的教育目标。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两者间应该是一种有机的结合。素质教育是学生技能培养的延伸和提升,它不应局限于教授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帮助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看待问题。对素质教育与实践性课程的授课比例需要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均衡的发展。在规划课程时需要了解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考虑课程与课程间相互渗透的设计。开设每一课程应明确认识该课程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每门课程的安排必须能充分体现出应用型的教育理念。在撰写教学计划时需要明确说明开设每一门课程预计达到的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设计每一门课的具体内容和撰写课程大纲。此外,需要具体说明学生学习某一专业课程后应该“掌握”、“具备”何种能力。例如,具备独立进行创作的能力等,并且说明在技能的训练上要达到何种程度。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处理好技能训练与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审美素质间关系的问题。基于上述理念,本论文以莆田学院新闻学专业四年本科修读172总学分,设计以修读83学分的专业课程为案例,提出一份“新闻学专业四年学习课程规划表”(见表—)。此表根据学生对不同传播媒体的兴趣,区分为A、B两个专业轨,供学生选读。不论选择A轨或B轨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学生均须修读至少47学分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必须修读至少36学分A、B两专业轨共同选修的专业性课程。此项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的规划可大致归纳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延伸)课程”和“综合素质培育课程”三类。

二、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教育是一种系统性、专门化的知识培养。专业核心课程是指在专业范围内要求学生学习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该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同时也在培养学生分析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4]为满足传播业界对于人才技能之要求,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原理等知识,并掌握对该专业应用所需的基本技能。此类课程包含所有专业所需修读的基础理论,或专业技术原理性课程。为满足新闻传播业界对人才技能方面的要求,课程规划方案要求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在四年内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专业理论与技能性训练课程:专业必修学分:47学分(包括实习学分)专业选修学分:36学分(可选择修读的学分为68学分)专业拓展(延伸)课程:必修学分:32学分专业拓展(延伸)课程:必修学分:32学分综合素质培育课程:必修学分57学分新闻专业本科四年必须修读总学分:172学分1.专业素质培养课程:此方向着重传授传播学理论性与原理性、传播史、传播法规等课程。此课程也包含专业实践性的基础课程。此类课程均为必修课程。2.专业技能性课程:此类课程以实践为导向,主要是培养学生操作影视媒体器材与相关设备的能力。

三、专业拓展(延伸)课程

新闻媒体报导所呈现出内容的质量与媒体工作者自身的知识水平、品德、和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必须修读上述83个专业核心课程学分外,我们进一步要求本专业学生需要自行选择修读拓展其志趣的“专业拓展课程”。这是属于专业知识培养性质的课程。它是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某一科学、或某一个领域,并且具备该领域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在进行采访时能够提出具有专业性、深入性的采访问题,并能做出具有深度的新闻报导。例如,对未来有意在体育方面发展的新闻专业学生可到体育学院修读相关的课程,以培育学生在此领域的专长。学生亦可在其他领域如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医疗、自然科学、环境科学、艺术、地质学、海洋学、生理学、人类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领域,拓展其专业知识。此课程要求学生在其兴趣拓展的领域至少修读两个专业领域,且每一领域修读不得少于12个学分的课程,修读拓展性课程的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

四、综合素质培育课程

此课程设置的目的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开拓其视野,使其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基本的了解。课程内容也应包括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并培养他们分析事物和创新的能力。此类课程包含工具性知识的培养,如外语、基础研究方法等。这一模块要求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在四年内必须修读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的课程至少57学分,其中修读文学、历史、哲学,每一类不得少于12学分的课程。根据上述理念,本论文更进一步提出由三个模块组成的“新闻学专业四年课程规划模式”(见表二)。

五、结语

以应用型高等教育新闻传播学培养专业人才的理念为基础,本论文提出一个“新闻学专业四年课程规划模式”的案例。形成此模式的概念亦可运用到其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其他专业领域。此模式的有效执行,除了需要学校各院系彼此共同配合方可达成外,也需整合如中文、历史及目前开设的公共课程等,并须重新规划设置如目前台湾各院校普遍设置的“通识教育中心”。此中心的设置可向全校所有科系学生提供各类综合素质培育课程,供不同专业学生选读。

参考文献:

1.北航高研院通识教育研究课题组.转型中国的大学通识教育:比较、评估与展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候定凯,粱爽,陈琼琼,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岂之.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黄达人.大学的观念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田建国,周光迅.大学教育综合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7.叶立群.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8.房剑森,薛天祥.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10.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1.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的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2.张力.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第9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2]韩炼.面向全球化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J].现代传播,2004(2).

第10篇

一、终身教育思想基本概述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已迈入新闻传媒时代,在该时代中,新闻传媒作为最具典范性与代表性的媒介体系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主要推动力,我国新闻媒介的有效发展,使其逐渐成为了社会进步与繁荣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终身教育思想而言,早在几千年便成为了人们的启蒙思想。其中,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教育者之一,他所提出的“有教无类”从本质上反映出了终身教育思想的本质,并且在《论语•为证》中,孔子将自己一生的教育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外,控制在《论语•述而》中也制定了教学大纲,并对弟子的全面发展进行了总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庄子也明确指出了终身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并且所提出的“吾生有涯,学海无涯”成为了终身教育思想的源头。在传媒时代的发展中,新闻传媒对终身教育思想非常重视,从西方推崇的平等自由到东方坚持的矜持柔和,都能够将新闻传媒对终身教育思想的本质见展现。从西方知名哲学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言论中可以了解到,人只有接受终身教育思想日后才能成就,而这种思想的接受往往需要从儿童抓起。由于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受众在古代社会中并没有太高的地位,而新闻传媒的出现,促使受众变成了媒介受众,各种新闻内容、新闻理念以及新闻媒介的发展,从根本上将这一局面打破。在今天,在以新闻传媒为主的时代中,每一位受众均成为了传媒社会中的主要人物。除此之外,在新闻传媒的影响下,受众往往会在几岁便开始接受教育,并且形成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基本现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二、新闻传播对终身教育的作用

所谓的终身教育思想是在积极适应社会的基础上实现自身学习的一个过程。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出发,新闻媒介将终身教育思想中的受众、思想与新闻融为一体,促使三者之间形成了统一、协调的发展关系。除此之外,在受到受众因素的影响中,新闻传播的特点成为了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的主要趋势,教育的范围也得到了扩大,从家庭到工作,从社会到朋友。近几年,在我国新闻传媒的发展与进步中,新闻媒介自身所具备的基本特点逐渐成为了终身教育思想的特征。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分析,新闻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展现社会事务的关键。在传播学的发展过程中,新闻作为最为基础的内容,对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进步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近几年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下,新闻传媒得到了有效进步,人们获取终身教育思想的途径得到扩大。与此同时,在人们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中,各种类型的媒介产品出现在人们身边,以新闻传媒为主体的发展趋势下,人们能够将新闻传媒的特点与教育模式进行融合,在将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进行改善之余,也从根本上适应了新闻传媒的发展趋势与发展变化,这种情况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是非常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媒介传播模式的。除此之外,新闻传媒如今已经成为了思想文化的主要载体,对终身思想理论的传播与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开始,媒介产品、媒介思想、媒介传播的渠道便已经成为了终身思想理论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在上个世纪新闻媒介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但是在今天,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新闻传媒、新闻媒介成为了终身教育思想发展中的主要趋势与依靠。在1970年,朗格朗所创作的《终身教育引论》成为了终身教育理论的主要著作,标志着终身教育理论的诞生,其中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基础是以人文理念为主,在通过新闻媒介的角度中实现受众在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思考,这对全世界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朗格朗还认为在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下,各种与职业交往会受到挑战,而这一系列挑战会从本质上改变人们的命运。其中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包括人口快速增长、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生存模式发生改变等,在传播学理论中,“沉默的螺旋”在进一步将新闻传播的本质进行分析的同时,也进一步对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总结,近几年,在新闻媒介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受到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趋势,并且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层次上,新闻媒介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均会促进终身教育的创新发展,这对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而言起到了媒介保障。

三、利用新闻传媒推广终身教育思想

积极利用新闻传媒加强对终身教育思想的宣传。从本质上而言,新闻传播学能够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利用新闻传媒对终身教育思想进行宣传。其中,在传播学角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知,新闻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新闻的传播也逐渐成为了信息交流与沟通的主要模式。其中,新闻传媒自身所具备的传播途径非常多,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新闻媒介产品,新闻媒介产品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新闻传媒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并且能够加强对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与宣传。比如,近几年在广大受众中比较流行的微博、微信、QQ,均是终身教育思想传播的主要渠道,此外,各种类型的新闻节目,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受众对教育的认识,促使受众在获取终身教育思想上更加方便、快捷、及时。因此,利用新闻传媒加强对终身教育思想的宣传,能够将终身思想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宣传效果。加强新闻传媒的建设,实现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新闻传媒是社会发生发展衍生物,在新闻传媒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新闻传媒自身的信息具备一定的虚假性,因此,需要加强对新闻传媒的认识,利用法律法规促使新闻传媒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受众通过新闻传媒能够对终身教育理念有所认识,并且能够积极展开学习。此外,在积极建设新闻传媒自身特征之余,能够将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在兼顾过去教育发展体系的同时,新闻传媒能够面向未来,推动终身教育思想照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只有如此,才能完善终身教育思想体系,才能将终身教育思想推广到全球各地,实现人们自身价值的完美。从整体角度分析,终身教育思想是一种教育理念,且具备丰富性、事件性与成就性。终身教育思想贯穿与人的一生,并且是全球人类的主要教育。在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之中,要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出发,将教育技能进行整合发展,使其具备系统化、稳定化、全面化。此外,为从根本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根据教育实际状况,掌握人们教育发展现状,融入新闻传媒发展特征,从而实现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

作者:惠梓 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

第11篇

新闻传播教学的规模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传播学开始向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对于后备人才的需求也是相当大的。因此,对于新闻传播学实验室的建设也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一些高校建立起教学评估制度以后,学校的教学体系、管理体系、配套设施等有面临新的标准和要求。这也意味着,高校的新闻实验室建设要有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使新闻实验室建设满足要求,这是高校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立足于新媒介技术的基础上,建设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实验室。本文重点探讨了新闻传播学实验室在媒体变革技术下的发展,使新闻实验室的发展依托于媒介技术的而更好地发展。

一、根据媒介发展现状掌握新闻实验室建设方向

目前,新闻实验室的建设一定要根据媒介数字化发展的情况来确定方向,这是也是今后新闻实验室建设成功以后,在实践和教学中能否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关键点。我国的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首先,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广播有限数字电视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过了两年,数字卫星直播发展相当快速,接着开始发展地面数字电视业务。到了2008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开展,电视广播更进一步发展。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在取得了以上的成就以后,我国的数字广播电视可以覆盖我国的大部分地方,主要是通过卫星、有限等方式。预计到2015年,模拟电视节目将会停止播出。本文由收集整理因此,新闻实验室的建设就要依据国家广播电视发展总目标而进行,不管是购买设备、还是软件的应用,都要根据国家广播电视发展进行合理规划,例如数字音频采访机、dv摄像机以及数字电视等等在新闻实验室的建设中都可以使用到。新闻传播媒介在数字化媒介技术的支持下,依靠新的媒介和技术,可以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这样的成功例子在我国有很多,例如,2005年,南京政治学院建成了数字化的新闻实验室,其中,数字广播电视实验室有非常多的功能,例如战场采访、编辑局域网以及数字信号采集等等,上面的这些系统通过局域网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了配套设施齐全的数字化广播电视教学系统。广播电视数字化改变了原来传统的方式,主要是在媒介技术的作用下,新建实验室才能掌握好正确的方向,不管在软件方面,还是在硬件方面都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在新闻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把先进的媒介技术融入其中。

二、依靠技术改革扩大实验室规模

对于新闻实验室的建设,一定要有长时间的规划,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进行,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扩展建设规模、健全内部机制。硬件方面,我们要坚持把媒介技术作为主要力量,媒介技术的改革都会给新闻行业带来很大的变动。新闻传播学中使用的机器、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例如,数码相机能够使平面媒介更加方便、快捷,而数码相机的像素也越来越高,不管是成像的质量,还是变焦的功能,更新换代的速度都超过人们的预期设想。像这样的技术改革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反应,数字电视、数字dv、数码相机等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电脑作为处理信息的主要设备,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intel处理器从最开始的奔腾4发展到目前的英特尔双核、四核等,由此可见,科技的改革和创新使人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它发展的速度超越了人们的预期想象、因此,我们在新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要有长远的规划,它不是一个短期的工程,要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与世界发展相接轨。

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确定了新闻实验室建设方向之后,我们还要依靠媒介技术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例如,实验课程的设置、设备的应用等都要进行调整。网络传播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是新闻专业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新闻信息、新闻报道的传播离不开网络这一传播平台,而在近几年,网络技术也凸显了它的重要性。在现代的媒介中,不管是平面的,还是电子的,都与网络技术息息相关,而网络教育的相关话题也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各大高校的信息,其中,特别是新闻传播院校的网页是非常丰富法人,它们都是通过网络来传达自己的信息、成果以及院校形象。因此,新闻实验室的建设一定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加强技术教育,这是我们在建设过程中重点注意的。新闻是一个传统的学科,我们可以和其他古老院校一起竞争,把媒介技术发挥的淋漓尽致。2008年,新华社报道的奥运信息建设成为了一个网络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各种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产品被使用在其中,而网络传输也越来越快速、安全。这一平台与新华社、新闻中心以及各大奥运协办城市连接在一起,使奥运新闻业务得到了全面的报道。此外,这一网络平台还为各大报馆和新华社提供了数据、语音、电话会议以及无线输入等等。由此可见,网络技术是相当重要的,它将对今后新闻后备人才的存储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新闻实验室的建设一定呀注重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要及时更新硬件,另一方面要注重将前言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接受技术的洗礼,找准自己的位置。

三、找准新闻实验室特色定位

现在这时代非常强调社会分工的重要性,发展思想不能总是保持原来的大而全,强调的精而细,这也是当前时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建设新闻实验室的时候也要坚持这种思想。在建设新闻实验室的时候一定要把办学经验和学科知识结合在一起,很多

院校在这一点是是不及一些老牌的院校,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媒介技术改革这一发展趋势,把那些陈旧的实验室进行改造。把新的技术作为指导,在学科建设方面才能顺利前进。采用这些新的技术,可以是院校的新闻实验室发展与世界接轨。因此,全球正在进行媒介技术的改革,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机遇,把握重心,把实验室之间的关系处理好。

第12篇

关键词 传播学理论 教学思考 优化与整合 学习激情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产生和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美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入我国。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5年的统计数据,与传媒行业相关的本科专业教育点从1998年的148个增长至2005年的661个,短短几年间增长了4.47倍。特别是200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从过去的“部门办学”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发展模式。可以说,这一学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在某种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传媒相关专业教育新格局的形成。《传播学》作为这些与传媒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相继开设,一些工程技术类专业,同样开设了传播学原理方面的课程,这是与当今传媒技术的发展,传媒业的发达分不开的。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社会成员应该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传播学教育在中国虽然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传播学课程理论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作了一些研究,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段京肃教授发表的《传播学教学的热与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君超副教授发表的《新闻学:走出传播学还是走出自己》等学术论文探讨了传播学教学存在的一些困境。传播学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同样无法绕过这些问题。笔者下面就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课程教学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传播学教学理念和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思想认识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媒体传播的现象,掌握媒体传播规律从而能熟练地把握媒体传播。因此,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切精神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传播学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媒体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现象的一般性特征和独特性特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一般性和媒体传播的专门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播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需要,依据专业的特点强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在加强教学理念的同时,学生对学习传播学的思想认识同样重要。许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播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够,不太重视,完全区分传播学与新闻学,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身操作性、实践性特别强,应该加强与广播电视切合紧密的课程如《新闻学》、《节目制作》、《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策划》等课程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传播学》那些既枯燥又无用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对新闻传播的指导作用。所以许多同学知道媒体传播的一些传播现象,却并没有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规律和理论的层面,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宁树藩教授早在1994年就曾谈到他的一个想法:“新闻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这可说是本来意义上的新闻学;一是以报纸等新闻媒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而形成起来的,无以名之。姑称之为广义新闻学。”而且指出:前者是核心,是基础,失去前者就不成其为新闻学了。1998年,李良荣教授与李晓林也曾撰文呼吁:“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必然趋势,也是必由之路”;“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对传统新闻学的一次改革”。

上述学者的观点非常明确指出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学生们在学习传播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认清传播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进而才有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二、切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传播学教学模式既有普遍性,也有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教学更要切合该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不仅要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媒体传播现象,更要用传播学的理论进行新闻传播的实践指导。依据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本科教学中,使用的传播学理论教材有很大的相似性,基本上涉及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研究,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及效果研究等内容,而传播效果又着重介绍四大宏观社会效果,即议程设置、培养理论、知识沟假说及沉默的螺旋理论。这种安排基本上将西方传播学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学派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学生,它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学普遍采用。然而。教学过程中,只向学生纯粹的介绍这些源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肯定得不到学生的欢迎,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往往游离于专业之外,并没有和专业紧密地结合。传播理论教学要以一般原理介绍作为重点,再结合实践。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抽象的传播学理论与具体的新闻传播现象结合,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感性化。比如,在讲解议程设置时,在学生们了解了它的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之后,结合新闻实例进行讲解。例如,美国轰炸伊拉克之前,大肆渲染后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本质也是利用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扰乱视听,推行其霸权政策。在讲解人际传播时。通过观看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电视节目录像进行探讨分析,使同学们真正理解传、受双方之间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从而指导将来的新闻采访工作,做出有创意和深度的新闻作品。

传播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新闻传播现象,提高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教学过程应该将新闻传播现象与传播理论紧密结合,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充分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传播学本身理论性较强,多开于专业学习的较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

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于教学效果的体现是很有益的。传播学教学必须要跳出理论型课程单向教学的传统模式。不仅要将传播学理论研究成果清晰的介绍给学生,还必须充分尊重传播学自身学科性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思维,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经调查,教学内容枯燥、抽象、难于理解,是学生们对传播学学习的普遍印象,所以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产生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方法之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过程、微观的现象进行模拟,瞬间的现象进行定格,是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而易于理解。另外,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功能,可以把诸多的教学信息,由不同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层面的资讯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组织表达的最优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影像资料特别丰富,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如,在讲授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的内容时,播放对话、访谈类节目,借用影视的直接诱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进入教学内容情境之中。通过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的非语言符号,如面部神态特写镜头,肢体动作细节描写来反映其心理活动,并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同时对著名主持人的采访技巧也有了直观的认识。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湖南台鲁豫主持的栏目《说出你的故事》中的《白岩松约会电视》这期节目,因为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明星主持人,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讨论非常热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想提高同学的参与热情,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模拟,直接感受教学内容,加深体会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同学从枯燥的被动接受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同时可将理论直接付诸实践,使同学们学得轻松,接受愉快。如讲解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内容时,笔者让同学上讲台模拟了“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以及“警钟效果”,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同学们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大众传播的教学中,针对传播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跟踪大众传媒的报道,要求学生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讨论。这样的互动安排,充分考虑到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笔者组织同学们就“3・14拉萨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将传播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与新闻时事紧密结合,使同学深入教学内容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学教学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四、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纵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 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即是讯息”,指出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20世纪80年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出现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